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函数图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l、假定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可以知道: (l)这是一次米的赛跑;

(2)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

(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米/秒.

2、在空中,自地面算起,每升高l千米,气温下降若干度(℃).某地空中气温t(℃)与高度h(千

米)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观察图像可知:该地地面气温为℃,当高度h 千米时,气温低于0℃.

3、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随身携带一定重量的行李,如果超过规定,则需要购买行李

票,

行李费用y(元)是行李重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

4、小刚、爸爸、爷爷同时从家中出发到达同一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小刚去时骑自行车,返回

时步行;爷爷去时步行,回时骑自行车;爸爸往返都步行.三人步行的速度不等,小刚和爷爷骑自行车的速度相等.每个人的行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分别是下面三个图像中的一个.

则走完一个往返,小刚用分钟,爸爸用分钟,爷爷用分钟.

5、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

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校.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自行车行进路程s(千米)与行进时间x(秒)的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同学们

t(

6、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与

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用图像表示应为

A B C D

7、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的关系为一次函数(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不称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

A.7 cm cm C.9 cm D.10 cm

8、如图,l甲、l乙分别是甲、乙两弹簧的长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

的图像,设甲弹簧每挂l kg物体伸长的长度为k甲cm,乙弹簧每挂l kg物体伸长的长度为k乙 cm,则k甲与k乙的大小关系为

A.k甲>k乙 B. k甲

9

、如图所示,是某学校一电热淋浴器水箱的水量y(升)与供水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式图像,则当电热淋浴器水箱中有水125升时,可供水时间为

A.30分钟分钟 C

.40分钟 D.45分钟

10、如图所示,两个受力面积分别为SA米2、SB米2(SA、SB为常数)的物体

A、B,它们

所受到压强P(帕)与压力F(牛)的函数关系图象分别是射线l A、l B,则SA、SB的大小关系为

A.

S A >S B B. S A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折线ABC是从武汉向北京打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用y(元)与通话时间t(分

)

))

)

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现在某人从武汉向北京打长途电话,通话2分钟后他需付电话费用为( )元.

A .2元 元 C .元 D .3元

12、已知A 地在B 地的正南方3千米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 、B 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

行,他们与A 地的距离S (千米)与所行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如图的图象AC 和BD 给出,当他们行了3小时的时候,他们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

A .1千米 B. 千米 C .2千米 D .千米

13、已知A 地在B 地的正南方3千米处,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 、B 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直

行,他们与A 地的距离S (千米)与所行的时间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如图的图象AC 和BD 给出,当甲行了( )小时的时候追上乙.

A .2小时 B. 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4、一根蜡烛点燃后,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cm )与燃烧时间

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未点燃时蜡烛

的高度是( )cm. A .20cm B. 22cm C .24cm D .28cm

15、一根蜡烛点燃后,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cm )与燃烧时间

t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上题图所示,则这根蜡烛

可点燃的时间是( )小时. A .3小时 B. 4小时 C .6小时 D .6小时

16、一水库现蓄水a 米3,从开闸放水起,每小时放水b 米3,同时从上游每小时流入水库

2b 米3,那么到蓄满水为止,水库蓄水量Q (米3)是开闸时间t (小时)的函数,其图象只能是( )

A B C D

17、小红饭后外出散步,来到离家100米远的亭子,看了10分钟的报纸后,按来时速度的2

倍沿原路返回自己的家.若小红离开家的行程S 是离开家的时间t 的函数,则其图象只能

)

)

)

A B C D

18、武汉市堤角中学校办工厂2001年产值15万元,每年总产值y (万元)与新增加的投资

额x (万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若学校2002年新增加投资万元,则年产值可达到( )万元.

A . B. C . D .

19、依国家规定:公民依法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y(元)与公民月收入x(元)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

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当公民月收入不足( )元时,可免予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

A .750元 B. 800元 C .840元 D .880元

20、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准备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主或一国营出租车公司中的一

家签订月租车合同.设汔车每月行驶x 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租车费用

y1元, 应付给出租车公司的月租车费用y2元, y1、y2分别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两条射线)如图所示,则所租汔车每月行驶路程为( )千米时,租两家车的费用相同.

A .1200 B. 1500 C .1600 D .1800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1

、某工厂有甲、乙两条生产线先后投产,在乙生产线投产以前, 甲生产线已生产了200吨成品.设甲、乙两条生产线的生产 分别为y 1吨、y 2吨,从乙生产线投产以来所用时间为x 天,

y 1、y 2分别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两条射线)如图所示,则 在第25天结束时,乙生产线的生产总量比甲生产线的生产总 量高( )吨. A .30吨 B. 40吨 C .50吨 D

.60吨 22、A 、B 两地相距50千米,甲于某日下午1时骑自行车从A 地出发驶往B 地,乙也于同日下午2时骑摩托车出发从A

地出发驶往B 地,如图所示,图中折线PQR 和线段MN 分

别表示甲和乙所行驶的路程S (千米)与该日下午时间t (时)

) ) ) ) 元)

之间的关系,依据图形可知:

(1)乙下午什么时间追上甲? .

(2)乙到达B 地时,甲离B 地还有多少千米? .

(3)乙追赶上甲时,离B 还有多少千米? .

12、甲、乙两人练习跑步,路程S (米)与所用的时间t (分)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他们跑完80米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甲、v 乙(米/分),根据图形可知: (1)2分钟时,甲比乙多跑 米. (2)6分钟时,乙比甲多跑 米.

(3)v 甲= (米/分),v 乙= 米/分.

13、A 、B 两地相距1200千米,甲、乙两车于某日中午12时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

行,甲车下午4时到达B 地,乙车下午6时到达A 地,甲和 乙所行驶的路程S (千米)与该日下午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若两车到达目的地后,立即沿原路返回, 速度保持不变,依据图形可知:

(1)甲、乙两车在下午什么时间相遇? ; (2)甲、乙两车相遇时距B 地多少千米? ;

(3)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离A 地还有多少千米? ; (4)两车沿原路返回途中在什么时间相遇?. .

14、某人从甲地出发,骑摩托车去乙地,途中因车出现故障而停 车修理后,仍按原速度行驶,到达乙地后正好用了3小时, 已知摩托车行驶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之间

的函数关系如图折线ABCD 所示,依据图形可知: (1)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2)若他修好摩托车后,仍想按时到达乙地,那么他后来行驶的 速度比原来的速度要快 千米/小时.

60

动点问题与函数图象

动点问题与函数图象 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N为AC的三等分点,三角形边上的动点M从点A 出发,沿A→B→C的方向运动,到达点C时停止.设点M运动的路程为x,MN2=y,则y 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知识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解析】∵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N为AC的三等分点,∴AN=1. ∴当点M位于点A处时,x=0,y=1. ①当动点M从A点出发到AM=1的过程中,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D; ②当动点M到达C点时,x=6,y=3﹣1=2,即此时y的值与点M在点A处时的值不相等.故排除A、C. 故选B. 2、如右图所示,已知等腰梯形ABCD,AD∥BC,若动直 线l垂直于BC,且向右平移,设扫过的阴影部分的面 积为S,BP为x,则S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知识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分析】分三段考虑,①当直线 l经过BA段时,②直线l经过AD段时,③直线l经过DC 段时,分别观察出面积变化的情况,然后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①当直线l经过BA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快; ②直线l经过DC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保持不变; ③直线l经过DC段时,阴影部分的面积越来越大,并且增大的速度越来越小; 结合选项可得,A选项的图象符合. 故选A. A. … B.

3、如右图,已知某容器是由上下两个相同的圆锥和中间一个与圆锥同底等高的圆柱组合而 成,若往此容器中注水,设注入水的体积为y,高度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解析】注入水的体积增加的速度随着高度x的变化情况是:由慢到快→匀速增长→由快到慢,由慢到快的图象是越来越陡,由快到慢的图象是越来越平缓,所以选A。 4、如图所示,半径为1的圆和边长为3的正方形在同一水平线上,圆沿该水平线从左向右匀速穿过正方形,设穿过时间为t,正方形除去圆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部分),则S与t的大致图象为() A B C D 【知识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解析】由图中可知:在开始的时候,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大,可以排除B,C. 随着圆的穿行开始,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减小,当圆完全进入正方形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始不再变化.应排除D. 故选A. 5、.如图9,梯形ABCD中,AB∥DC,DE⊥AB,CF⊥AB,且AE = EF = FB = 5,DE = 1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D-D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到点B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y = S△EPF,则y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函数的应用与图像

函数的应用与图像 注意事项:1.考察内容:函数的应用与图像 2.题目难度:中等题型 3.题型方面:10道选择,4道填空,4道解答。 4.参考答案:有详细答案 5.资源类型:试题/课后练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甲、乙两工厂2002年元月份产值相同,甲厂的产值逐月增加,且每月增加的产值相等, 乙厂的产值也逐月增加,且每月增长的百分率相等,已知2003年元月份两厂的产值相等,则2002年7月份产值高的工厂是( ) A .甲厂 B .乙厂 C .产值一样 D .无法确定 2.一批长400cm 的条形钢材,须将其截成长518mm 与698mm 的两种毛坯,则钢材的最大利用率为( ) A.%75.99 B.%65.99 C.%85.94 D. %70.95 3.某公司在甲、乙两地销售一种品牌车,利润(单位:万元)分别为L 1=5.06x -0.15 x 2和L 2=2 x ,其中x 为销售量(单位:辆).若该公司在这两地共销售15辆车,则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 ( ) A .45.606 B .45.6 C .45.56 D .45.51 4.在x 克a%的盐水中,加入y 克b%的盐水,浓度变成c%(a,b>0,a ≠b),则x 与y 的函数关系式是 ( ) A .y= b c a c --x B .y= c b a c --x C .y= c b c a --x D .y= a c c b --x 5.已知从甲地到乙地通话m 分钟的电话费由)1][5.0(06.1)(+=m m f 元给出,其中0>m ,[m] 表示不超过m 的最大整数,(如[3]=3,[3.2]=3),则从甲地到乙地通话时间为5.5分钟的话费为( )元 A .3.71 B .3.97 C .4.24 D .4.77 6.要得到x y -?=4 2的图像,只需将函数x y 232 -=的图像 ( ) A .向左平移2个单位 B . 向右平移2个单位 C . 向左平移1个单位 D . 向右平移1个单位 7.方程0) 12(=--+y x y x 表示的图形为 ( ) A.两条直线 B.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C.一个点 D.两条射线 8.已知函数 满足 ,且 时, ,则 与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一次函数实际问题

1.一列动车从开往,一列普通列车从开往,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如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1)到两地相距_________千米,两车出发后___________小时相遇; 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__________小时,普通列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_千米/小时. (2)求动车的速度; (3)普通列车行驶t小时后,动车的达终点,求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多少千米到达?2.某超市鸡蛋供应紧,需每天从外地调运鸡蛋1200斤.超市决定从甲、乙两大型养殖场调运鸡蛋,已知甲养殖场每天最多可调出800斤,乙养殖场每天最多可调出900斤,从甲、乙两养殖场调运鸡蛋到该超市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 设从甲养殖场调运鸡蛋x斤,总运费为W元. (1)试写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怎样安排调运方案才能使每天的总运费最省? 3.写出下列各小题中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判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x的正比例函数? (1)长方形的面积为20,长方形的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某地西瓜刚上市时的价格为3.6元/千克,买西瓜的总价y(元)与所买西瓜x(kg)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地面气温为28 ℃,高度每升高1 km,气温下降5 ℃,气温y(℃)与高度x(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4)小林的爸爸为小林存了一份教育储蓄,首次存入10000元,以后每个月存入500元,存入总钱数y(元)与月数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4.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去B地.甲先行1小时到达距离A地20千米的C地,甲因事耽误一会儿,事后继续按原速行驶,并与乙同时到达B地.下图表示甲、乙二人骑自行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图象(全程).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相距千米,乙骑自行车的速度为千米/时,甲因事耽误了小时. (2)求出甲、乙二人在途中相遇以后,距离甲出发多长时间甲、乙二人相距5千米?

函数的图像和应用

函数图象的变换及应用 一 、规律总结 1、平移变换(a>0): (1)把函数y=f(x)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 (2)把函数y=f(x)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y=f(x-a)的图象; (3)把函数y=f(x)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y=f(x)+a 的图象; (4)把函数y=f(x)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函数y=f(x)-a 的图象; 【学以致用1】 ①若函数y=f(x)恒过定点(1,1),则函数y=f(x-4)-2恒过定点 ; ②y=lg(2x+6)的图象可看成是由y=lg(2x)的图象向 平行移动 个单位而得到. 2、对称变换: (1)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 对称; (2)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 对称; (3)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 对称; (4)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1x f y -=的图象关于 对称; 【学以致用2】 ①函数x y 2log =与函数x y 21log =的图像关于___ _对 称; ②函数)1(log 2 1--=x y 的图象是( ) 3、翻折变换: (1)函数y=f(|x|)的图象可由函数y=f(x)的图象保留 图像,并将这部分图像沿 向 翻折; (2)函数y=|f(x)|的图象可由函数y=f(x)的图象保留 图像,并将 图像沿 向 翻折; 【学以致用3】 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分别选出与下列函数相对应的图象: ① y = f (-x );②y = - f (x );③ y = f (|x|);④y = |f (x )|.

(新)高中数学复习专题一---函数图象问题

专题一 函数图象 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函数的图象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函数图象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形象的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的结果的重要工具. 一、知识方法 1.函数图象作图方法 (1)描点法:列表、描点(注意关键点:如图象与x 、y 轴的交点,端点,极值点等))、连线(注 意关键线:如;对称轴,渐近线等) (2)利用基本函数图象变换。 2.图象变换(由一个图象得到另一个图象):平移变换、对称变换和伸缩变换等。 (1)平移变换 ① 水平平移:函数()y f x a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 f x =的图象沿x 轴方向向左 (0)a >或向右(0)a <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 ② 竖直平移:函数()y f x a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 f x =的图象沿y 轴方向向上(0)a >或向下(0)a <平移||a 个单位即可得到. (2)对称变换 ① 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即可得到; ② 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即可得到; ③ 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到; (3)翻折变换 ① 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的x 轴下方部分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去掉原x 轴下方部分,并保留()y f x =的x 轴上方部分即可得到; ② 函数(||)y f 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右边沿y 轴翻折到y 轴左边替代原y 轴左边部分并保留()y f x =在y 轴右边部分即可得到. (4)伸缩变换 ① 函数()y af x =(0)a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中的每一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1)a >或压缩(01a <<)为原来的a 倍得到; ② 函数()y f ax =(0)a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f x =的图象中的每一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01a <<)或压缩(1)a >为原来的 1 a 倍得到. 3.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对于函数)(x f y =,若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 ①)()(x a f x a f +=-(或))2()(x a f x f -=,则)(x f 的图象关于直线a x =对称; ②b x a f x a f 2)()(=++-(或)2)2()(b x a f x f =-+,,则)(x f 的图象关于点),(b a P 对称. 4、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如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指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图象 5、作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以及图像上的特殊点、线(如极值点、渐近线、对称轴等);(4)利用基本函数的图像(5)利

高一必修一 函数图像及其应用

第九讲函数图像及其应用 题型一:平移问题 例1.将函数)3lg ()(x x f -=的图像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g 为_______________ 练习为了得到函数 x y )3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的图象()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王新敞 练习为了得到函数3lg 10 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lg 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练习若函数)0)(1(>+-=a b a y x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定有() A.11>>b a 且 B.010<<< >b a 且 题型二:翻折问题 例2.作出下列函数图像. ⑴1-=x y ⑵342+-=x x y ⑶342+-=x x y ⑷||2x y = ⑸|2|21+?? ? ??=x y ⑹()1lg -==x x f y 题型三:对称问题

)(x f y =)(x f y -=)(x f y -=_______;)(x f y =的 象是______;)(x f y =的图象是_______. 题型四:数形结合问题 例4.已知函数()|lg |f x x =.若a b ≠且,()()f a f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A.(1,)+∞ B.[1,)+∞ C.(2,)+∞ D.[2,)+∞ 练习下列区间中,函数)2ln()(x x f -=在其上为增函数的是)( A.]1,(-∞ B.??????-34,1 C.??? ???23,0 D.[)2,1 练习函数???????>+-≤<=10,62 1100|,lg |)(x x x x x f ,若c b a ,,互不相等,且)()()(c f b f a f ==,则ab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例5.函数2)(--=x e x f x 有______个零点练习方程x x 3|)4(log |2=+的实根个数为__________个. 例6.若m x f x -=--12)(有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练习直线1y =与曲线2y x x a =-+有四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例7.用{}b a ,min 表示a,b 两数中的最小值,若函数{}|||,|min )(t x x x f +=的图像关于直线x=12-对称,则t=)( 选做:例1.对于定义域为D 的函数()y f x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f x 在D 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②存在区间[,]a b D ?,使()f x 在[,]a b 上的值域为[,]a b ,那么把()()y f x x D =∈叫闭函数.若2++=x k y 是闭函数,则常数k 是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重庆市2018年中考数学题型复习 题型二 分析判断函数图象 类型一 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函数图象练习

类型一根据实际问题分析函数图象 行程问题 各自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 1. (2017哈尔滨)周日,小涛从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步行去报亭看报,看了一段时间后,他按原路返回家中,小涛离家的距离y(单位:m)与他所用的时间t(单位: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涛家离报亭的距离是900 m B. 小涛从家去报亭的平均速度是60 m/min C. 小涛从报亭返回家中的平均速度是80 m/min D. 小涛在报亭看报用了15 min 第1题图 2. (2017聊城)端午节前夕,在东昌湖举行的第七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比赛中,甲、乙两队在500米的赛道上,所划行的路程y(m)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队比甲队提前0.25 min到达终点 B. 当乙队划行110 m时,此时落后甲队15 m C. 0.5 min后,乙队比甲队每分钟快40 m D. 自1.5 min开始,甲队若要与乙队同时到达终点,甲队的速度需提高到255 m/min 第2题图 3. (2017锦州)已知A,B两地相距10千米,上午9:00甲骑电动车从A地出发到B地,9:10乙开车从B地出发到A地,甲、乙两人距A地的距离y(千米)与甲所用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________. 第3题图 4. 一辆货车从A地匀速驶往相距350 km的B地,当货车行驶1小时经过途中的C地时,一辆快递车恰好从C地出发以另一速度匀速驶往B地,当快递车到达B地后立即掉头以原

来的速度匀速驶往A 地.(货车到达B 地,快递车到达A 地后分别停止运动)行驶过程中两车与B 地间的距离y (单位:km )与货车从出发所用的时间x (单位:h )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货车到达B 地后,快递车再行驶________h 到达A 地. 第4题图 5. 快、慢两车分别从相距18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行驶,相向而行,快车到达乙地停留一段时间后,按原路原速返回甲地.慢车到达甲地比快车到达甲地早12 小时,慢车速度是快车速度的一半,快、慢两车到达甲地后停止行驶,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 (千米)与所用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快车开始返回之后,经过________小时两车相距100千米的路程. 第5题图 6. (2017重庆指标到校卷)周末,小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植物园游玩,从家出发0.5 h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问题

第四章一次函数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问题 一、学生起点分析 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 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三、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问题解决;第三环节:反馈练习;第四环节:课时小结;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 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 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 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 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活动目的: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活动效果:由于问题与上一课时问题相近,学生很快明确并解决了问题。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 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km /h ,小慧 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 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 /h .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 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 还有多少千米? 分析: 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解:设经过t 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1S 、2S , 由题意得:t S 361=,10262+=t S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t S 361= ,10262+=t S 的交点坐标为(1,36) 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1236km S S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145km S =,此时242.5km S = .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

函数图像应用题专题复习

函数图像应用题专题复习 一.一次函数应用题 1.“利民平价超市”以每件20元的价格进购一批商品,试销一阶段后发现,该商品每天的销 售量y (件)与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右图:(20≤x ≤60): (1)求每天销售量y (件)与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若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w (元),试确定w (元)与售价x (元/件)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售价x 为多少时,每天的利润 w 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 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h)x ,两车之间的距离....... 为(km)y ,图中的折线表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信息读取:(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 (2)请解释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 图象理解: (3)求慢车和快车的速度; (4)求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问题解决: (5)若第二列快车也从甲地出发驶往乙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 相遇30分钟后,第二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求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多少小时? 解:(1)900;(2)图中点B 的实际意义是: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 (3)由图象可知,慢车12h 行驶的路程为900km ,所以慢车的速度为90075(km /h)12 ; 当慢车行驶4h 时,慢车和快车相遇,两车行驶的路程之和为900km ,所以慢车和快车行驶 y

的速度之和为 900225(km /h)4 =,所以快车的速度为150km/h . (4)根据题意,快车行驶900km 到达乙地,所以快车行驶9006(h)150=到达乙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675450(km)?=,所以点C 的坐标为(6450),. 设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把(40),,(6450),代入得 044506. k b k b =+??=+?,解得225900.k b =??=-?, ∴线段BC 所表示的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5900y x =-.(46x ≤≤). (5)慢车与第一列快车相遇30分钟后与第二列快车相遇,此时,慢车的行驶时间是4.5h . 把 4.5x =代入225900y x =-,得112.5y =. 此时,慢车与第一列快车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列快车之间的距离是112.5km ,所以两列快车出 发的间隔时间是112.51500.75(h)÷=,即第二列快车比第一列快车晚出发0.75h . 3. (2015年浙江)高铁的开通,给衢州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五一期间,乐乐和颖 颖相约到杭州市的某游乐园游玩,乐乐乘私家车从衢州出发1小时后,颖颖乘高铁从衢州出 发,先到杭州火车东站,然后乘出租车去游乐园(换车时间忽略不计),两人恰好同时到达 游乐园.他们离开衢州的距离(千米)与乘车时间(小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结合图象解决下面问题:(1)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当颖颖到达杭州火车东站时,乐乐距离游乐园还有多少千米? (3)若乐乐要提前18分钟到达游乐园,问私家车的速度必须达到多少千米/小时? 解:(1)∵, ∴高铁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40千米. (2)设乐乐乘私家车路线的解析式为, ∵当时,;当时,, ∴,解得 .∴乐乐乘私家车路线的解析式为.∴当时,. 设颖颖乘高铁路线的解析式为,∴,解得. y t 24024021 =-y kt b =+1t =0y =2t =240y =02240k b k b +=??+=?240240k b =??=-? 240240y t =- 1.5t =120y =1y k t =1120 1.5k =180k =

【完成】第八讲函数图像的渐近线及其应用(教师版)

§8 函数图像的渐近线及其应用 秒杀知识点①② 知识点1:(渐近线的定义与类型) 1.若曲线C 上的动点P 沿着曲线无限地远离原点时,点P 与某一固定直线l 的距离趋于零,则称直线l 为曲线C 的渐近线. 2.渐近线分类:共分三类:水平渐近线(0α=),垂直渐近线π2α??= ??? 和斜渐近线(0πα<<),其中α为渐近线的倾斜角. 知识点2:(渐近线的求法) 设曲线()y f x =有斜渐近线y kx b =+.如图所示,曲线上动点P 到渐近线的距离 ()() cos PN PM f x kx b α==-+.① 根据渐近线定义,当x →+∞(对x →-∞的情形也有相应结果)时,0PN →,从而应有 ()()lim 0x f x kx b →+∞ -+=????,②或()lim x f x kx b →+∞-???=? ,③ 又由()()()1lim lim 00x x f x k f x kx b x x →+∞ →+∞?? -=-=?= ???. 得()lim x f x k x →+∞ =.④ 于是,若曲线()y f x =有斜渐近线y kx b =+,则k ,b 可由③,④确定,反之,若由④和③式求得k ,b ,再由②和①式得0PN →,从而直线y kx b =+为曲线()y f x =的渐近线.即斜渐近线问题就是③和④的极限问题. 若曲线()y f x =存在水平渐近线y b =,则有()lim x f x b →+∞ =或()lim x f x b →-∞ =,反之,则y b =是曲线() y f x =的水平渐近线. 若曲线()y f x =存在垂直渐近线0x x =,则有()0 lim x x f x →=∞或()0 lim x x f x +→=∞,()0 lim x x f x -→=∞,反之,则说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次函数专项训练 专训1.一次函数的两种常见应用 名师点金: 一次函数的两种常见应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问题.能够从函数图象中得到需要的信息,并求出函数解析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和几何问题,是一次函数应用价值的体现,这种题型常与一些热点问题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题型1行程问题 (第1题) 1.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B两城相距300 km; ②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 h,却早到1 h; ③乙车出发后2.5 h追上甲车; 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 km时,t=5 4 或 15 4 .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2.甲、乙两地相距300 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________h; (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第2题) 题型2工程问题 3.甲、乙两组工人同时加工某种零件,乙组在工作中有一段时间停产更换设备,更换设备后,乙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2倍.两组各自加工零件的数量y(件)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甲组加工零件的数量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乙组加工零件总量a的值. (3)甲、乙两组加工出的零件合在一起装箱,每够300件装一箱,零件装箱的时间忽略不计,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1箱?再经过多长时间恰好装满第2箱?

八年级数学上册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内容解析 一次函数是最基本的初等函数之一,是学习后续各类函数的基础.一次函数的核心内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以及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核心,是图象“特征”、函数“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这也是一次函数的本质属性所在.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统一体.通过对实际问题图象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确定函数本身的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本节课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由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中国渔政执法视频开始,利用问题串的形式,用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先由分析图象开始,并由分析所得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再利用几何画板将图象进行变化,由此分析其操作的实际意义并衍生处两个新的问题,最终利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这两个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初步体验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析实际问题的图象,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具体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掌握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和建立函数模型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实际问题图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3)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并运用一次函数及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目标解析 (1)从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开始,不断渗透图象中k、b、交点坐标的实际意义,体会并利用数学结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2)对于问题情境中给出的三个问题,以及衍生的两个变式,无一不是通过对函数图象的分析,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巩固对性质的理解。

高一必修一 函数图像及其应用

第九讲 函数图像及其应用 题型一:平移问题 例1. 将函数)3lg()(x x f -=的图像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函数)(x g 为_______________ 练习1.1 为了得到函数 x y )3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的图象 (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王新敞 练习1.2 为了得到函数3lg 10 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lg y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练习1.3 若函数 )0)(1(>+-=a b a y x 的图像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定有 ( ) A. 11>>b a 且 B. 010<<<>b a 且 题型二:翻折问题 例2. 作出下列函数图像. ⑴ 1-=x y ⑵342+-=x x y ⑶3 42+-=x x y

⑷||2x y = ⑸|2|21+??? ??=x y ⑹ ()1lg -==x x f y 题型三:对称问题 例3. 已知)(x f y =的图象如图A ,则)(x f y -=的图象是_______;)(x f y -=的图象是_______; )(x f y =的 象是______; )(x f y =的图象是_______. 题型四:数形结合问题 例4. 已知函数 ()|lg |f x x =.若a b ≠且,()()f a f b =,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A. (1,)+∞ B. [1,)+∞ C. (2,)+∞ D. [2,)+∞ 练习4.1 下列区间中,函数 )2ln()(x x f -=在其上为增函数的是)( A.]1,(-∞ B.??????-34,1 C.??????23,0 D.[) 2,1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说课稿 老河口市第七中学陈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函数及其图像》专题复习之一-------《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中考考点之一,而利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中考的热点。它命题背景广泛,紧贴实际生活,构思新颖,题型多样,突出对学生识别图象,处理信息、获取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很多学生对基础题有一定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但对中档题和综合题缺乏清晰的解题思路,往往导致对灵活程度高,综合能力强的试题得分不够理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解题思维的形成,掌握系统的解题方法。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建模,待定系数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等思想方法也是解决表格式、文字类的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对后续其它函数图像的应用学习以及高中函数学习都将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和经历,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掌握系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通过知识的归纳学习过程,理解和掌握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情感,建立自信心。 3、教学重点:会分析和应用一次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采用学案式,分类归纳,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以独立思考、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得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首先通过错题分析,引入新课,其次将所学知识分为由“数”到“形”、由“形”到“数”、“数形”结合三种类型进行归纳,形成体系,然后总结反思,感悟方法提升能力,最后布置作业,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1、错题分析,引入课题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①审题缺乏细心,不能抓住关键字眼去区分图像的前后差异。 ②图像和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力不够,思维缺乏条理性,逆向性。

专题04 函数实际问题之行程问题与函数解析式求解题型(原卷版)

专题04 函数实际问题之行程问题与函数解析式求解题型学习函数过程中除了掌握其图象和性质外,还要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形结合的含义. 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意求得函数解析式,进而解答. 实际问题的函数解析式求解中,要看清题目中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的,根据不同的图象设出符合要求的解析式,代入点求解. 下面几个实例,帮助同学们体会此类问题的做法. 题型一、一次函数与行程类问题 1. (2019·浙江台州中考) 某商场在一楼到二楼之间设有上、下行自动扶梯和步行楼梯.甲、乙两人从二楼同时下行,甲乘自动扶梯,乙走步行楼梯,甲离一楼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 ﹣ 3 10 x+6,乙离一楼地面的高度y(单位:m)与下行时间x(单位:s)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2)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人谁先到达一楼地面.

2.(2019·山东济宁中考)小王骑车从甲地到乙地,小李骑车从乙地到甲地,小王的速度小于小李的速度,两人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进.图中的折线表示两人之间的距离y(km)与小王的行驶时间x (h)之间的函数关系. 请你根据图象进行探究: (1)小王和小李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2)求线段BC所表示的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2019·浙江绍兴中考)如图是某型号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后,蓄电池剩余电量y(千瓦时)关于已行驶路程x(千米)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的路程.当0≤x≤150时,求1千瓦时的电量汽车能行驶的路程. (2)当150≤x≤200时,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当汽车已行驶18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19.1.2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函数的图象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 2.能够结合实际情境,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教学重点: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实际情境,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 变化而变化,你从图象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气温T是时间t的函数 (1)最低、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2)哪些时段温度呈下降状态?上升状态呢? (3)我们可以从图象中看出这一天中任一时刻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吗? (4)如果长期观察这样的气温图象,我们能总结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吗? 例1 下图表示一辆汽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①汽车行驶了多长时间?它的最高时速是多少? ②汽车在哪些时间段保持匀速行驶?时速分别是多少? ③出发后8分到10分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④用自己的语言大致描述这辆汽车的行驶情况. 例2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 (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越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 解析: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解:(1)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2)根据题意,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钟到12分钟,故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 (3)一共行驶的总路程为1200+(1200-600)+(1500-600)=1200+600+900=2700(米);共用了14分钟; (4)由图象可知:0~6分钟时,平均速度为1200 6=200(米/分);6~8分钟时, 平均速度为1200-600 8-6 =300(米/分);12~14分钟时,平均速度为 1500-600 14-12 = 450(米/分).所以,12~14分钟时小明骑车速度最快,不在安全限度内.

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及其应用.doc

第1题图 由y=/lsin (uzr+(p)的部分图像确定其解析式;函数的值. ???其中/、3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2、-2, ???设/、3的横坐标之差为R,则\AB\= 7t/1 2+(-2-2)2 =5,解之得店3, 由此可得函数的周期P=6,得一^=6,解之得co= —. co 3 TT 5TT 函数/ (x)的解析式为/ (x) =2sin ( —x ------------ ), 3 6 兀5兀71 可得/( T)=2sin ( ----------- 1 --- ) =2sin — = 2.故答案为2. 3 6 2 兀 2.如图所示为函数f (x) =2sin(cux+e)(e>0,亍£卩£兀)的部分图像’其中凶3|=5. 1 求函数在力3段的单调递减区间; 2若x日一3, 0]时,求力,3段的最值及相应x的值. 的距离为5,那么/(-I)= O -2- YRN1 【分 析】 【考点】 【答案】2

第2题图CQN42 【考点】由Esin (亦+卩)的部分图像确定其解析式;止弦函数的单调性. 1、A ( X],尹])、B (兀2,尹2 人 则必一力=4,???凶创 =5,

…、 ?,兀 5兀、 I 兀一兀 5兀一 3兀 小 一八 =2sin ( —x+—),由一W —兀+— W —,得一 ? ?/ (x) 1 WxW2, ???函数在M 段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 2]; ,、 兀 5兀 兀 5兀 .,兀 5兀、 「 n (2) xe[-3, 0]=> -x+—e[一一, 一], 2sin (—兀 +—) e[-l, 2], 7T 5兀 7[ 当x=—3时,/(x)取得最小值一1;当一x+ — =—,即x=—1时,/(x)取得最大值2. 小值为h (/) =M {— m f 9则函数力(/)的值域为 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疋弦函数的图像. ■ /y _ 【答案】\亠,近 2 【分析】??7'(x) =sin —x, 2 2兀 1 ???其周期T=—=4,区间[血什1]的长度为一几 乂f (x)在区间⑴什1]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加「 3 6 2 3 6 2 3 6 6 6 3 6 1 2T C W 71 |=— T=3, .e . T= — =6, 解得 co=—, 3 6 2

八年级数学上册难点突破20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图象分段实际应用问题试题北师大版

专题20 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图象分段实际应用问题 1、蒙蒙和贝贝都住在M小区,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某天早上,蒙蒙7:30从M小区站乘坐校车去学校,途中 停靠了两个站点才到达学校站点,且每个站点停留2分钟,校车在每个站点之间行驶速度相同;当天早上,贝贝7:38从M小区站乘坐出租车沿相同路线出发,出租车匀速行驶,结果比蒙蒙乘坐的校车早2分钟到学校站点.他们乘坐的车辆从M小区站出发所行驶路程y(千米)与校车离开M小区站的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图中校车从第二个站点出发时点B的坐标; (2)求蒙蒙到达学校站点时的时间; (3)求贝贝乘坐出租车出发后经过多少分钟追上蒙蒙乘坐的校车,并求此时他们距学校站点的路程. 解:(1)校车的速度为:3÷6=0.5(千米/分), 点B的纵坐标为:3+0.5×(12﹣8)=5, 点B的横坐标为:12+2=14, ∴点B的坐标为(14,5); (2)校车到达学校站点所需时间为:9÷0.5+4=22(分), ∴7点30分钟+22分钟=7点52分钟, ∴蒙蒙到达学校站点时的时间为7点52分钟; (3)∵C(22,9),B(14,5), 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b(k≠0), ,解得, ∴直线BC的表达式为:y=0.5x﹣2,

由题意得F(8,0),E(20,9), 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1+b1(k1≠0), ,解答, ∴直线EF的表达式为y=0.75x﹣6, 由,解得, 16﹣8=8(分钟),9﹣6=3(千米), ∴贝贝乘坐出租车出发后经过8分钟追上蒙蒙乘坐的校车,此时他们距学校站点的路程为3千米. 2、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驶向B地,甲车先出发匀速驶向B地,40min后,乙车出发,匀速行驶一 段时间后,在途中的货站装货耗时半小时.由于满载货物,为了行驶安全,速度减少了50km/h,结果与甲车同时到达B地,甲乙两车距A地的路程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a=,甲的速度是km/h; (2)求线段CF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并求乙刚到达货站时,甲距B地还有多远? (3)乙车出发min追上甲车? (4)直接写出甲出发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距40km. 解:(1)∵线段DE代表乙车在途中的货站装货耗时半小时, ∴a=4+0.5=4.5(小时), 甲车的速度==60(千米/小时); 故答案为:4.5;60; (2)乙出发时甲所走的路程为:60×=40(km), ∴线段CF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60x+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