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_能力测试

RJ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_能力测试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大疙瘩小学

含括号的四则运算·能力测试

一、比一比,算一算.

1.74+45-16 2.24÷8÷3 3.36+12×4 74-45+16 24-8×3 36+12÷4

74-(45+16)(24-8)×3 (36-12)÷4

二、先把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填在□里,再列综合算式.

三、在○里填上“>”、“<”或“=”.

(24+24)÷24×24○24+24÷24×24

78-78÷6○(78-78)÷6

120+240÷240-120○(120+240)÷(240-120)

144÷12÷3○144÷(12×3)

四、脱式计算.

(480+360)÷(140-134)720÷(812-802)×65

(1046+154)÷(140-80)1280-(438+258)÷29

512-15×(289÷17)(986-56)÷30×15

五、用3、9、9、5四个数字,在它们之间添上+、-、×、÷、(),使结果等于24.(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六、解决问题.

1.东村和西村合挖一条水渠,两村同时从两端相对开工,东村每天挖56米,西村每天挖62米,合挖7天后两队相遇.问:这条水渠有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2.果园里有梨树38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2棵,桃树的棵数等于苹果树的2倍.问: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3.在下面的方格里填上同一个数,使等式成立.

□+□-□×□÷□=30

部分参考答案

五、(9-5)×(9-3)或5×9÷3+9

六、3.30

2020新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 40分钟满分:100 一、仔细思考,认真填写。(每空1分,共32分) 1.在一个三角形中,∠1=28°,∠2=52°,∠3=( )°。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 3.在○里填上“>”“<”或“=”。 40×51 ○40×51+40 56×99 ○56×100-99 74×19+74 ○74×(19+74)600÷25×4 ○600÷(25×4) 4.12时整分针和时针都指向(),顺时针旋转900后分针指向数字(),时针顺时针旋转900经过()小时。 5.80047620是由()个万和()个一组成的;8在()位上,表示8个(),改写成用万作单位,近似数是()。 6.一个数的十亿2、百万位、万位上的数字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7.在计算32 + 45 + 55时,可以用加法结合律,先算()。 8. 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8厘米,一条腰长7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至少要()厘米长的铁丝。 9.28053880000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数字中的5在()位,表示()个(),把它改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10.根据运算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25 +_= 38 +__×35 = _×96 1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5°,顶角是(),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 )。 二、仔细分析,巧思秒断。(每题1分,共5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 数位顺序表中,从左边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 3.火车在在铁轨上沿着直线行驶,可以看作平移。…………………………() 4.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 三、仔细斟酌,精挑细选。(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梯形可以画()条高。 A.1 B.2 C.无数条 2.写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 A.位数 B.数位 C.计数单位 3.在36后面添上()个0,这个数是36亿。 A.4 B. 9 C. 8 D.7 4.等边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5.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 A.变大了 B.变小了 C.不变 四、端正态度,认真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40÷6= 120÷30= 24×5= 360-360÷6= 90÷18= 560÷70= 6×15= 312-55-45= 2.用简便方法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58×34+66×58 125×16 25×(17×4)

六年级计算能力测试

时间:30分钟 一、直接写得数(每题4分。共40分) 14 ×38 = ; 12 +15 = ; 3.16+71625 = ; 8218 ÷9= ; 556 ÷3.5= ; 1÷1.25×8= ; 49 ×34 ×911 = ; 518 ×34 ×910 = ; (15 + 23 )×15= ; 12 ÷35 ×710 = ; 二、脱式计算。(60分) 27 ÷67 ×115 759 -(3.8+159 )-115 8.8×(411 +58 ) 4978 ÷7-1÷313 1.25÷114 -1÷2617 129 ×1.8÷(0.5-13 ) 4.75-9.63+(8.25-1.37) 34 ×716 +456 ×3 4 (34 +13 ×16 )÷(316 -23 ×38 ) (61125 -5.44)÷(5÷556 )

一、直接写得数(每题4分。共40分) 12 ÷34 = ; 13 ×67 = ; 49 ×6= ; 712 ÷74 = ; 34 ×23 = ; 37 ÷6 × 712 = ; 13 ×512 +13 ×14 = ; 29 ×4 ÷ 16 = ; (29 +5 6 )×18= ; 999×778+333×666= ; 二、脱式计算。(60分) (45 +0.2) ÷976 ×(0.75-34 ) 15 +8.4÷12 -2.5+12 15 ×7.5+(1+15 )×3 12÷0.375×38 +58 -1112 113 ÷23 -113 ÷112 1÷2.5+212 ×0.4-12 5 [2710 +(3.4-223 )×4.5] ÷157 40910 -3.45×125 -8.6×3920 535 ×217 -1.2×113 +12 (12125 +3.2-5.04) ÷(513 ×278 )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全套)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修订)苏教版小学生数学报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 第二单元使用 3. 第三单元使用 4. 第四、五单元使用 5. 第六单元使用 6. 第七单元使用 7. 第八单元使用 8. 期末测试卷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使用 一、填空题(22分) 1、下面的图案中,包含平移现象的在括号里打“√”。 2、等边三角形是()图形,有()条对称轴。 3、字母H、N、O、M、S、F、X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4、公园苗圃有牡丹花96棵,月季比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棵。 5、从6:00-9:00,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从3:15到4:15,分针在钟面上旋转了()度。 6、图1中,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到()点;指针从D点逆时针旋转90度到()点。 7、在图2中,“风车”从图中右下角平移到左上角,可以先向左平移()格,再向上平移()格;也可以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5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能分别是()度和()度。 9、在图3中,()号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号图形经过平移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二、选择题(10分) 1、□37÷4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A.3 B.4 C.5 D.6

3、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4、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240÷6÷2×4 B.240÷(6÷2×4) C.240÷6÷(2×4) D.240÷(6÷2)×4 5、()有4条对称轴。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圆 D.正方形 三、计算题(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62×3= 0×65+5= 77×20= 6+18+84= 720÷40= 42×1×5= 540-90= 9×5÷5×9=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6分) 774÷43= 810÷18= ※800÷70=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704-560÷8×7 (100+75)÷(100-75) 3×(23+544÷32) [100-(58+35)] ×43 四、操作题(22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测试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测试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试题 第一关:(基本计算40题) 128+72= 125×8= += ×100= -= 73-28= += 1000-56= 25×4= += 10-= -= 1000÷8= 954÷9= ×100= ÷100= 56÷10= 368÷4= += 10÷100= 1200÷20= 24×5= 130÷26= 15×15= 23×27= 125×16= ×10= += 1-= 5-= 135×6= 780÷60= += 9100÷7= 35÷100= 307+348= 56-56= 102÷102= += 56×11= 第二关:(基本计算30题) ×10÷100= 101×56= 654+63-63= 25×28= 720 ÷1000×10 = 99×56= 414×52÷52= 140÷28= =( )m ㎡=()㎡( )d㎡ 536kg=( )t 3060m=( )km ㎡=( )公顷 3005kg=( )t( )kg =( )kg 3065c㎡=( )d㎡ 3t25kg=( )t 2元5角3分=()元 =( )km( )m 453dm=( )m 42km864m=( )km 3㎡8d㎡=( )㎡ 23kg=( )t

=( )mm 23500㎡=( )公顷 小时=( )分 第三关:(简便计算20题) 78+256+122 56×25×4 300-256-144 600÷25÷4 87-65+13 360×73÷36 (125+50)×8 (250-25)×4 36×25+64×25 162×35-35×2 25×44 630÷14 ++ 13-- -(+) *- 125 ×32×25 99999×5 83×99 99×101-99 第四关:(巧思妙算10题) (720+18)÷9 1+2+3+4+5+6+……+98+99+100 258-(36+158) *745-(231-55) 960÷(96×2) 100-99+98-97+96-95+94……-5+4-3+2-1 ( 63+81-27)÷9 25×63+25×24+25×13 69×145-69×55+69×10 (8+4+2)×50 二、智慧大闯关 2.通过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 ),由此我们还可以推导出N 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这样计算: 。 (画图表示出你的研究过程,在每幅图下面标注出你的想法) 3.下面计算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并改正。 3×4÷3×4 =12÷12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3m>354cm 我是这样想的: 最后确定方框里可以填( )。

小学六年级计算能力测试100题

小学六年级计算能力测试100题 1. 45.55-(+) 2. --- 3. 0.9++ 4. 14+15+16+……+45+46 5. 125×(8++) 6. 3.35××2+× 7. 12 ×1120 +12 ×2049 8. 101 ×1/5 - 1/5 ×21 9. 347+45×2-4160÷52 10. 0.12×÷×

+999+9999+99999 12. (13×125)×(3×8) 13. 84×36+64×84 14. 123×18-123×3+85×123 15. 4800÷25 3+1/6/3/24+2/21 17. 4/5 ×25/16 + 2/3 ×3/4 18. 95÷(64-45) 19. 10.15×20. 6 ×(1/2 + 2/3 ) +125X5+25X3+25 3X101-1/3X92

23.(23/4-3/4)X(3X6+2) 24. 3/7 × 49/9 - 4/3 9 × 15/36 + 1/27 × 5/6 – 2/9 ×3 27. 6÷ 3/8 – 3/8 ÷6 28. 4/7 × 5/9 + 3/7 × 5/9 29. 5/2 -( 3/2 + 4/5 ) 30. 7/8 + ( 1/8 + 1/9 )

31. 3/4 × 8/9 - 1/3 32. 7 × 5/49 + 3/14 33. 6 ×( 1/2 + 2/3 ) 34. 8 × 4/5 + 8 × 11/5 35. 31 × 5/6 – 5/6 36. 9/7 - ( 2/7 – 10/21 ) 37. 5/9 × 18 – 14 × 2/7 38. 4/5 × 25/16 + 2/3 × 3/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能力达标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能力达标测试 题 一、精心细算 1、直接写出得数 227-199= 9938= 18036= 1225= 42028= 8.02+2.16= 8-0.72= 1.48+0.22= 72819= 4720= 4(50+25)= (360+72)9= 653+125+75= 40185= 30-3.8-10.2= 4.6+1.09-0.69= 1510050= 0.34+2.75+8.66=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0-3.528= 203158= 61147= 3、求未知数X X + 1.75 =3.66 20 X =13.84 X 14 =250 45 X =4680 X39 =200+34 3780 X = 18 4、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28+306179= 253342= 156+6.2-15.6+6.2= 70-29.6-10.4= 13275-7532= 28315+1715= 5、列综合算式计算 ① 120与40的差,除以23与17的和,商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400里减去15乘以24的积,再除以10,商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1、一百亿零三百六十万五千三百写作()。 2、把256000000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保留一位小数) 3、3.24扩大100倍是();缩小10倍是()。 4、43825=(425)38是应用了()。 5、把7.36扩大()倍是7360。 6、5719+513 读作()。 7、6吨30千克=()千克 234分=()时()分 20平方厘米=()平方米 7.06平方千米=()公顷 8吨305千克=()吨 10元3角4分=()元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8、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至多有()个锐角。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及答案

《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计算98+(30×6-15)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2)计算(38+12)×(80÷5)时,应先算()法和()法,再()法。 (3)算式480÷24-14,如果要改编运算顺序,先算,必须使用(),算式是()。 二、在里填上“>”“<”“=” (70+30) 160-30×160-30)×4 29×4××(4×25) 42÷7×÷(7×3) 65+114)×1 三、算一算 (480-200)÷70 12×(18+26) 252÷(4×7) 90-(36+25) 四、挑选出与题目结果相同的算式,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360÷6-240÷6() A、(360-240)÷6 B、(360-240)÷6 C、(360-240)×6 (2)(78+14)×7() A、78+14×7 B、78×7+14×7 C、78×7+14 五、我会算 [(35+25)-18]×26 25×[35+(26-18)

1200÷[24-(16+7)] 1200÷[(24-16)+7] 六、解答题 1、排球售价41元,篮球售价59元,两种球都买24个。一共需要多少钱?买篮球比买排球多花了多少钱? 2、玲玲身高115厘米,比红红高30厘米,红红妈妈的身高是红红的2倍。红红妈妈的身高是多 少厘米? 3、小丽看一本书,第一天上午看了8页,下午看了6页,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2倍,第三 天看了84页,第三天看的页数是第二天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98+(30×6-15)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2)计算(38+12)×(80÷5)时,应先算(加)法和(除)法,再算(乘)法。 (3)算式480÷24-14,如果要改编运算顺序,先算,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480÷(24-14))。 二、在里填上“>”“<”“=” 200-70+30 > 200-(70+30) 160-30×4 <(160-30)×4 29×4×25 = 29×(4×25) 42÷7×3 > 42÷(7×3) 65+114+1 >(65+114)×1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第1单元 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检测卷

周测培优卷1 分数乘法的计算能力检测卷 一、我会填。(7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6 分) 1. 5 6×3=( )×( )( )=? ???? 2. ( )+( )+( )=( ) ( )×( )=( ) 3.计算3.5×3 4时,可以把3.5化成分数,算式是 ( );也可以把3 4化成小数,算式是( )。 4. 4 5×3表示( ); 45×13 的意义是( )。 5.20的35是( ),56的3 4是( )。

6.一个长方形,长12m ,宽2 5m ,它的周长是( )m , 它的面积是( )m 2。 7.在里填上“>”“<”或“=”。 512×8 9512 65×730730 724×118 1124×78 3.6×49 3.6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6分) 1.计算? ?? ?? ?35×27×5×7时,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 简算。 ( ) 2.两个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1。 ( ) 3.甲数比乙数多2 7(甲数、乙数均不为0),那么 乙数就比甲数少2 7。( ) 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9分) 1.关于甲比乙少1 5的单位“1”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是单位“1” B .乙是单位“1” C .甲比乙少的是单位“1” 2.一辆汽车2017年标价20万元,2018年降价 了110,那么20×1 10求的是( )。 A .2018年的价钱 B .2017年比2018年少的价钱 C .2018年比2017年少的价钱 3.a ×34=b ×3 5(a ,b 均不为0),下面比较a ,b 大 小正确的是( )。 A .a >b B .a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字词百花园。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1)孔雀要开屏(bǐng píng)了,孩子们都屏(bǐng píng)住呼吸,耐心等待。 (2)一群孩子在果树下折(zhēshézhé)跟头、爬树,爷爷说:“前几天刮台风,果园里折(zhēshézhé)耗很大,玩可以,但不要攀折(zhēshézhé)果树!” (3)可恶(wùè)的公鸡一看(kàn kān)到我进院子,就赶紧跑过来啄我,比狗看(kàn kān)家还尽职尽责。 2.填同音字。 fèizāojìjùshì 犬( )( )殃成( )( )离( )候 荒( )( )糕( )节( )本( )情 3.选择恰当的三字词语,填在括号内。(填序号) ①千里马②百灵鸟③井底蛙④应声虫⑤墙头草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歌声与微笑,他会成为爱唱歌的( )。 二、句子游乐场。

1.猫在叫唤。(至少扩两处,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鹅有些调皮。主人还是很喜欢它。(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月的小猫们是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合适的位置加上“啊、啦、呢、呀”等语气词,使语气更亲切,形象更可爱。 (1)青菜,萝卜,我家的猫是看都不看一眼,仿佛告诉你,它可不是吃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仓鼠的家真乱!稻草,食物,甚至粪便,都搅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欢乐谷。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出自课文《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了它_______的特点。2.《母鸡》这篇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品质,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白鹅》一文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有括号(主要是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是在二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有关的四则运算顺序(包括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有了初步的掌握。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 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 ①中的144改写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 9×5)(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1)板书:1515-15×(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xx共同归纳小结。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题序-一一-二二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读拼音,写词语。(15分) ch u s

(2)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和平,这个世界()不会变得美好。 (3)_____________ 森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座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 (4)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乱砍乱伐,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慢 变成了沙漠。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 分)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2.黄色的树叶随风飘落。(改写成拟人句) 3.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改为反问句) 5.①是谁教给我们知识?又是谁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②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根据这两句话写一个设问句)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 分) 一块625欧元的树皮德国里特堡的高中生克雷斯蒂在驾车旅行时,发生了一起车祸。为了避让一辆迎面而来的运货卡车,克雷斯蒂紧急转舵,结果撞到了公路边的一棵槭树上。 这是一棵有20年树龄的大树,很粗壮,所以,克雷斯蒂的小汽车当场就撞报废了,而克雷斯蒂本人也撞成了严重脑震荡,幸亏被巡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克雷斯蒂还没有痊愈出院,一张由当地林业部门开出的付费信函已经邮寄到了他的家里。付费账单上写着:克雷斯蒂先生,由于您肇事撞破了路边械树的树皮,所以请您到银行支付625欧元费用。下面,还附了一份应付款项明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计算能力检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计算能力检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口算。(30分) 4×3.2= 6÷0.06= 4×2.5= 100÷56= 1.12= 7487?= 1157-= 3 0.54+= 355?= 17 52÷= 2739÷= 100 243 ÷= 355÷= 3 310÷= 4 0.63?= 713÷= 425÷= 1156+= 1427÷= 317+= 102 ?= 317-= 5166-= 9910 ÷ = 7447÷= 102 ÷= 5158 ÷ = 8293÷= 317 ?= 7447?= 21714÷= 205219÷= 5182÷= 21714?= 13 2616÷= 911119?= 3145?= 6374÷= 771612÷= 582415?= 3144÷= 7 3618?= 13263819÷= 57810÷= 3156-= 9728 ÷ = 7251007?= 2103 ÷ = 5163-= 1388+= 5104÷= 3143?= 551421÷= 1156?= 1122 ÷ = 191205÷= 4499 -= 2799 += 3 310 ?= 9728 ?= 二、不计算,在○里填上“>”“<”或“=”。(12分) 55 6 88? 2141 5555÷÷ 33555÷ 55188? 35 161688?? 33155÷ 515 868? 33434554?? 313 555÷ 773322+- 52539392 ÷? 551144 ÷? 三、化简比。(5分)

24:37 2︰0.8 511:84 55:427 3:68 四、求比值。(8分) 6 3.6: 5 32:83 4 :0.755 1.2m ︰4dm 5 km :450m 8 12.5:3 72cm ︰4dm 350:4 分时 五、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7分) 9214149?? 7113396?÷ 41 261312 ÷? 510311114 ÷÷ 7359146 ?? 9153102 ÷? 1115191291211??÷+? ??? 99 101100 ? 20151 201720162016 ?+ 六、解方程。(18分) 3 94x = 3 0.255 x x -= 514615 x ÷ = 3546 x = 3314105x =÷ 41 193 x x -=

新苏教版4四年级下册《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苏教版教材(新版)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8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 2. 第二单元使用 3. 第三单元使用 4. 第四、五单元使用 5. 第六单元使用 6. 第七单元使用 7. 第八单元使用 8. 期末测试卷

《小学生数学报》数学学习能力检测卷 (最新修订版) 苏教版四年级(下) 第一单元使用 (本卷总分120分,共4页,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22分) 1、下面的图案中,包含平移现象的在括号里打“√”。 2、等边三角形是( )图形,有( )条对称轴。 3、字母H、N、O、M、S、F、X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有( )。 4、公园苗圃有牡丹花96棵,月季比牡丹花的3倍多10棵,月季花比牡丹花多( )棵。 5、从6:00-9:00,时针在钟面上旋转了( )度;从3:15到4:15,分针在钟面上旋转了( )度。 6、图1中,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到( )点;指针从D点逆时针旋转90度到( )点。 7、在图2中,“风车”从图中右下角平移到左上角,可以先向左平移( )格,再向上平移( )格;也可以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8、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是50度,那么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可能分别是( )度和( )度。 9、在图3中,( )号图形经过旋转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号图形经过平移可以和1号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 二、选择题(10分) 1、□37÷4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A.3 B.4 C.5 D.6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四课时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7分钟)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试着标出来。 2.出示问题: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30(2)175-25×4 (3)40÷4+6(4)48-18÷2 3.课件辅助,显示结果: (1)7×2+30(2)175-25×4 (3)40÷4+6(4)48-18÷2

4.师:是这样的吗?画线的这一步应该先算。在混合运算中我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 (板书:四则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课的开始,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唤醒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究意识。 二、经历过程,感受作用(7分钟) 1.师: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12人,女生有4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2倍。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自己将算式写下来,计算一下。 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对比方案: (1)12×2+4×2 (2)(12+4)×2 (3)12+4×2 6.比较方案:(12+4)×2和12+4×2的区别。 (1)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一样? 预设: 生:运算顺序不同 (2)问: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和的两倍,第二个算式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两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内…….. ………………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学期能力测试试题 含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 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底角是34°,那么它的顶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2、按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1.72、 2.072、1.702、1.721 ( )<( )<( )<( ) 3、10个( )是一亿,( )个0.01是0.1。 4、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 )。 5、直线有( )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40度,另一个锐角是( )度。 7、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的近似数是23万,这个整数最小是( ),最大是( )。 8、千位的右边是( )位,左边是( )位,千万位的右边是( )位,左边是( )位。 9、三角形中,已知∠1=42°,∠2=68°,∠3的度数是(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4°,它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 10、如果∠1和65°角正好组成一个直角,则∠1等于( );如果∠2和65°角正好组成一个平角,则∠2等于(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 分)。 1、59□456≈60万,□里可以填( )。 A .0~4 B .4~9 C .5~9 2、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 数是( )。 A 、430.08 B 、103.09 C 、290.70 3、比10000少1的数是( )。 A.9000 B.9900 C.9009 D.9999 4、下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 A.7 B.8 C.9 5、一个三角形最多有( )个钝角或( )个直角,至少有( )个锐角,应选( )。 A.1,1,3 B.1,1,2 C.2,2,2 6、一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一个内角是70°,那么最小的一个内角不可能是( )。 A 、 50° B 、 43° C 、 30° D 、 41° 7、一个小数减去它的一个计数单位,差是0.1,这个小数可能是( )。 A.0.11 B.1.1 C.0.1 8、下图中的平行线共有( )。 A. 2组 B. 3组 C. 4组 D. 8组 三、仔细推敲,正确判断(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 分)。 1、( )700÷60与70÷6的商和余数相同。 2、( )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3、(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4、( )一个一位小数,去掉小数点后,比原来增加10倍。 5、( )一位病人发烧,医生给他输了25升的药水。 6、( )550÷30与55÷3的商和余数都相等。 7、( )最小的七位数比最大的八位数少1。 8、(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不为0的数,商不变。 9、( )三角形有三条高,梯形有两条高。

四则运算_含有中括号的计算题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180÷[36÷﹙12+6﹚] 75×12+280÷35 48×﹙32-17﹚÷30 ﹙564-18×24﹚÷12 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 972÷18+35×19 ﹙29+544÷34﹚×102 26×﹙304-286﹚÷39 756÷[4×﹙56-35﹚] ﹙132+68﹚×﹙97-57﹚848-800÷16×12 36+300÷12 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84÷[﹙8+6﹚×2] 42×[169-﹙78+35﹚] 72÷[960÷﹙245-165﹚] 540÷[﹙3+6﹚×2] [492-﹙238+192﹚] ×26 840÷40+40×40 2400÷[1200÷﹙600÷15﹚] 960-720÷8×9 520+22×﹙15+45﹚250+240÷8×5 900÷[2×﹙320-290﹚] 160+740÷20-37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 ﹙53+47﹚×﹙86-24﹚ 720+34×18-340 ﹙120-54﹚×﹙42+98﹚[203-﹙25+75﹚] ×16 380÷[240÷﹙36÷3﹚] 120÷24-20÷4 900÷﹙120-20×3﹚768÷[8×﹙76-68﹚] 130×[﹙600-235﹚÷73 115-15+20×3 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 ﹙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 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 ×34 675-600÷15×12 720÷[﹙187+18﹚÷41] 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480÷[4×﹙50-40﹚]

四年级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得数. 420+35= 870-80= 33╳3= 420÷6= 27╳4= 150╳4= 190╳3= 300╳6= 16×5= 1001-19 2.根据6╳80=48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2╳80= 24╳80= 6╳40= 6╳160= 3.估算. 801╳43 496╳18 295╳49 182╳34 4.用竖式计算. 134╳12= 106╳30= 92╳508= 470╳23= 614╳45= 560╳50= 672╳245= 24╳123=

1.直接写得数. 57╳3= 104╳6= 220╳2= 300╳60= 560-76= 870-80= 23╳3= 420÷60= 38×20= 1001-99 2.根据5╳240=12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240= 25╳240= 5╳120= 5╳60= 3.用竖式计算. 522╳42= 14╳230= 58╳508= 81╳123= 140╳72= 514╳27= 426╳45= 424╳13= 720÷80= 280÷90= 355÷40= 116÷30

1.直接写得数. 684+48= 504-405= 882+228= 300-156= 420÷70= 280÷80= 333╳3= 180÷60= 160×5= 301×9= 2.估算. 501╳49≈495╳28≈405×19≈182╳34≈184÷30≈420÷58≈240÷77≈632÷90≈4.用竖式计算. 654╳32= 56╳130= 192╳58= 774╳57= 54╳445= 580╳50= 672╳245= 24╳223= 78÷20= 197÷80= 364÷40= 273÷30=

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认真填一填。 1﹒150000平方千米 = ( )公顷 3千克50克 = ( )千克 5.4时 = ( )时( )分 7.08升 = ( )升( )毫升 2﹒按规律填数。 ① 51、72、93、114 、( )、( )…… ② 1、8、27、( )、( )、216 …… 3﹒把下列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81、 7.83%、 765、 7.5、 783 ( )? ( )? ( )? ( )? ( ) 二、细心算一算。(直接写得数) 7.96 + 0.4 = a - 20%a = 1.25 × 16 ×8 = 60% + 1 = 0.56 ÷ 0.7 = 0.4 × 0.2 = 9.99 + 99 = 3.14 × 0.5 = 3.14X 42 = 71 + 51 = 43+41X 21= 41× 31÷ 41×31 =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24 × (121+ 83 —61) 0.625 × 14 + 87 × 62.5% —85 2.25 × 99 + 77.5 × 9.9 85 ×[ 1 ÷ (43 + 31 ) ]

四、解方程(比例) χ - 20% χ = 0.6 4 + 0.7χ = 102 42 : 5 3 = χ : 75 53 + 41χ = 2017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41 与它的 50% 相差0.4,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2﹒从6里面减去83除以163的商,再乘72 ,积是多少? 3﹒31与41 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4﹒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是1.5分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