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 简介

四渡赤水 简介
四渡赤水 简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在此期间,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击溃敌军数百个团,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山,跨过24条河,行程约25000里。

其中著名的战役不胜枚举,像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最惊险的战役,强渡大渡河,最难攻的战役,突破腊子口,以及最辉煌的战役,直罗镇之战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最具谋略的战役,也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在这一情况下,中央红军仍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红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同时,在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的时候,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四省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

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1.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往赤水疾进。26日,红1军团在复兴场遭遇川军阻击,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阻击,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回援的红1军团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的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

在红军进至扎西后,国民党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

鉴于追兵主力已被红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已空虚的情况,红军决定出敌不意,回师东进,折回贵州,和先头1个团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二郎滩、太平渡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并继续向桐梓、遵义方向前进。24日占领桐梓,25日占领娄山关。27日,在董公祠击溃守军3个团的阻击,28日再次攻占遵义。次日中午,红军进占城南的老鸦山、红花岗、忠庄铺后,与对手增援遵义的纵队2个师接触,乘敌立足未稳,发起攻击,经反复拼杀,敌军2个师大部被歼,残部企图逃过乌江,最终尚未过江的1800余人和大批武器,全部被红军俘获。

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对手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余人,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大胜利,使得红军士气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也打击了追兵的嚣张气焰。

3

就在红军遵义大捷之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南守北攻,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这一狭窄地区。红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国民党军迫进,然后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打鼓新场佯动,企图调动敌军,而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对手,当敌军北渡乌江靠近红军之际,红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追兵误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调整部署,向川南压逼红军,企图再次对红军形成合围,聚歼红军于长江南岸地区。

4

为进一步造成敌方错觉,3月21日,红1军团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分路向南急进。26日进至遵义、仁怀北侧的马鬃岭地区。27日,红9军团由马鬃岭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敌军北向;主力则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敌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周围地区只有99师的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过金沙江。

1935年1月到5月,毛主席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大量歼灭敌人,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四渡赤水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陈毅曾经说过毛主席把四渡赤水看作人生中的“得意之笔”。后来人们普遍认为毛主席所说的“四渡赤水”是指当年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但其实毛主席真正所指的是第四次渡赤水的经历。

事实上前三次渡赤水的过程中,并无值得毛主席有所“得意”的地方。首渡赤水由于情报错误,导致土城之战失利。对于这次失利,毛主席曾一再做过检讨。一次是在失利后不久,资料上记载,“毛主席站在一个斜坡上注视全场,好象有点自责的神情,对集合坐在平地上的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的指战员说:‘同志们,十几天前,我们在土城战斗中没有打赢,伤亡还很大,主要是没有把敌情搞清楚,拳头不硬,责任在我们军委,不怪下面。”而另一次是在扎西会议上,毛主席总结了三条经验教训,内容也是大同小异。

二渡赤水,目的是要建立黔北根据地。但关键性的鲁班场之战失利,建立黔北根据地的计划受挫,红军被迫三渡赤水,另做打算。鲁班场之战时毛主席是前敌司令部政委,自然也不会有可以“得意”之处。那么从这三次渡赤水的目的和结果看,很难找到毛主席感到“得意”的理由。

但在红军三渡赤水后,毛主席于3月17日在赤水河畔的陈福村成为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开始真正掌握最高军事指挥权,指挥红军第四次渡赤水奇袭贵阳。这是毛主席军事生涯中直接面对最高对手斗智斗勇而实施的成功战略欺骗行动,体现了战场上极为出色的智慧与计谋。

除了军事,我们再从政治上看。在四渡赤水期间,毛主席事实上是与两个主要的政治对手同时短兵相接。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是以博古为代表的党内错误路线领导人。由于第四次渡赤水的成功,毛主

席不仅战胜了蒋介石,同时战胜了博古,成为全党全军的领导人。就此点而言,其重要意义确实没有任何其他战役可以相提并论。

美国作家哈里森曾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红军长征的足迹,是一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一枚别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的辉煌勋章。长征,早已成为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象征,成为追求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图腾,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去思索、去奋起、去战斗。因此,我们都要秉承长征精神,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以上就是我今天所讲的全部内容,希望课下能和大家多做交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 阅读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永远铭记。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长征小故事演讲稿,欢迎阅读!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一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演讲稿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

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它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将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二十几万不屈的英魂! 长征小故事演讲稿二 一说起红军长征中一个惊人动魄的故事——四渡赤水,我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因为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时候经过了我的家乡——古蔺。一说起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我就会想起这里面中一个小小的故事——红军“人参救母”。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

“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 企业管理经典课程3篇

“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企业 管理经典课程3篇 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在赤水河流域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例中的战略与管理哲学企业管理经典课程1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红军在三个月的时间四渡赤水河,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围剿之间,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1935年1月19日,中革军委向各军团下达了《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拟定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月29日,红军从猿猴场(今元厚)、土城南北地区一渡赤水河.一渡赤水后,红军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想从那里寻机渡江.此时,四川军阀刘湘集中了36个团于长江南岸,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红军于2月7日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

各军团迅速脱离四川追敌,改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地区集中. 二渡赤水 2月9日,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 2月11日,红军分三路从扎西东进,2月18日至21日分别从太平渡、二郎滩等地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2月24日,红军袭占桐梓.2月25日,红军夺取娄山关.2月26日,红军攻占遵义新城.2月27日,红军击败军吴奇伟部,次日晨再次占了遵義城. 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多人,缴2000多支,这是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 三渡赤水 遵义战役后,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重新调整部署,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以30多万军队形成了新的包围圈,企图南北夹击,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 为摆脱敌人,红军于3月11日再次撤离遵义西进,准备歼灭周浑元部后在遵义以西建立根据地.但在茅台附近的鲁班场进攻周浑元部未能得手,和中革军委决定放弃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再次向西渡过赤水河,以便把敌军调向西

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详介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 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主席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拒中央命令,不仅不率红4方面军南下以吸引川敌,反而北攻陕南,致使川军无后顾之忧,得以集中全力堵我北进。南面敌军吴奇伟、周浑元两纵队和黔军王家烈部,则由南向北机动,尾追我军;滇军孙渡部4个旅,也向毕节、镇雄等地急进。 鉴于以上新情况,毛泽东等人决定,暂缓实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向川黔滇三省边境敌军设防空虚的扎西地区,利用短暂时间,完成了部队整编、精简,大大加强了部队战斗力,为待机歼敌创造了良好条件。

习水概况

习水概况 一、城市名片 国家级卫生县城 全国双拥模范县 国家级丹霞地貌地质公园 国家级生态农业之乡 绿色旅游胜地 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中国厚朴之乡 二、习水简介 习水古称鰼部,春秋建习国,秦朝设“习部县”,汉武帝元鼎 6 年设平夷县,唐宋建蔺州、滋州, 1840 年设温水民政厅, 1915 年正式设习水县至今。地处黔北,襟连渝川,辖 24 个乡镇(区), 72 万人口,国土面积 3128 平方公里。 习水文化厚重。习水河、赤水河、桐梓河孕育悠久文明,摩崖石刻、僰人遗址、宋代酒窖、望仙台石窟等历史古迹众多。三岔河清代48 家工厂遗址,是贵州早期工业文明的发祥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一、二、四渡在习水境内。千年古镇土城,航运、盐运、红色文化共生共荣。 习水资源富集。黑白红绿“四色经济”优势明显。黑:煤炭地质储量 52 亿吨,素有“黔北煤海”之称,是全国煤炭开发重点县。白:贵州重要的名优白酒生产基地,有“习酒”等中国驰名品牌。红:红军“四渡赤水”的出发地、主战场,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绿:森林覆盖率 52.7% ,年平

均气温13.6 ℃,有 565 平方公里丹霞地貌,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七大生态旅游景区,是远近闻名的绿色生态王国、“天然氧吧”、“避暑天堂”。 “十二五”以来,习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两加一推”、市“两个率先”总体部署,强化实施“三化一强”主战略,加快完成“富民、强县、设市、率先小康”四大历史任务。先后成立习水经济开发区、土城红色旅游文化创新区、鰼部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成功引进中电投、中石化、华润集团、茅台集团、希望集团、香港五洲国际等知名企业投资开发。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走进绿洲红城,体验“四渡赤水”,实现出奇制胜。 绿洲红城·美丽习水欢迎您!

四渡赤水出奇兵

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要点 1. 了解有关萧华的文学常识和《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 2. 了解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知识。 3. 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4.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长征组歌》演唱片段。 2.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萧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轲、遇秋作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这是萧华同志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佳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二、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解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黔滇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运动战,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四、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听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体味情感。 五、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㈠、思考问题: 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2、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红军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困 境的渲染有什么作用? 3、哪些内容表现了毛主席的用兵如神?这首歌词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四渡赤水简介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也就是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在此期间,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击溃敌军数百个团,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山,跨过24条河,行程约25000里。 其中着名的战役不胜枚举,像最惨烈的战役,湘江血战,最惊险的战役,强渡大渡河,最难攻的战役,突破腊子口,以及最辉煌的战役,直罗镇之战等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最具谋略的战役,也是毛主席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 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锐减至三万余人。在这一情况下,中央红军仍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红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一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同时,在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的时候,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四省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

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1.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 1935年1月19日起,红1、3、5、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前进。24日,红1军团击溃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往赤水疾进。26日,红1军团在复兴场遭遇川军阻击,红九军团在箭滩遭遇川军阻击,占领赤水计划受挫。27日,中央军委进驻土城。28日,红3、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以及回援的红1军团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发起猛攻,予以重创,但川军后续部队迅速增援,双方形成对峙局面。28日晚,政治局、军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青杠坡,改变北上的行军路线,避开强敌。29日凌晨,红军大部队分左中右三路,从元厚镇、土城镇向西渡过赤水河,即四渡赤水第一渡。 2. 在红军进至扎西后,国民党仍判断红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红军分进合击。

四渡赤水完整故事

四渡赤水完整故事 | 发表时间:2007-5-25 7:28:53 | 阅读:2656次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在这一情况下,他们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力

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正确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随即,召开了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9军团及军委纵队,由遵义、娄山关出发,经官店袭击习水、土城之敌;左路红3军团,由懒板凳出发,迅速摆脱尾追和侧击之敌,向土城前进。26日,红1军团进至赤水河边的旺隆场、复兴场,击溃了川军两个旅的阻击,沿赤水河向南挺进。红3、5军团在红1军团一部兵力协同下,在土城附近打垮了黔军侯之担部和川军郭勋祺部两个师的追击和堵截。继之,我各路军于29日,经土城、元厚场向西渡过赤水河。2月上旬,进至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准备相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此时,张国焘借口嘉陵江"江阔水深,有重兵防守",抗

赤水市基本情况

一、市情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名扬中外。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赤水是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园林绿化模范县(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文明单位(风景名胜区)等,并被评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基地等。2015年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市、贵州省森林城市。 图为赤水全景 二、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遵义府划归贵州,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贵州通往四川、重庆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三、交通区位 赤水市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赤水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陆路方面,高速公路贯穿黔川渝,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遵义-赤水-泸州-成都的城际快铁将于2016年启动建设,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航空方面,周边分布有成都、重庆、贵阳三大国际机场和泸州、遵义等支线机场。航运方面,“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在下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介绍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是很多人口中那个“避暑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贵州人 你真正的的了解它吗? 小编今天就进行了一次吐血整理 为各位小可爱们 好好介绍一下贵州的每一个市县 让你无论在哪个角落

只要看这条就能了解贵州的每一个地方 有9州(市) 贵阳市: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市: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 “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六盘水市:六盘水,古名牂牁,贵州省下辖市。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 安顺市: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毕节市:毕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古彝文发源地,夜郎文化发源地,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毕节风光景

观《四渡赤水》有感

观《四渡赤水》有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四渡赤水》。 在第五次大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当时红军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损失惨重,只有3万人,缺乏枪支弹药、缺吃少穿;而国民党的军队是40万,美式精良装备,并形成了对红军的重重包围。面对如此悬殊的军事力量对比和如此严峻的军事形势,共产党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确认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做出了英明的决策,来到红军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红军在保卫小桥的同时,帮助了赤水周围的老百姓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红军渡赤水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成功进行了一渡赤水。 二渡赤水,红军为跳出敌人川军、黔军40多万人组成的包围圈,毛泽东当即决定,丢掉所有的重物,该舍就舍,人最重要,要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渡过赤水河。终于完成了二渡赤水。 三渡赤水,到了赤水河东岸,红军成功地拿下了娄山

关,控制了乌江渡口,渐渐夺回了主动权。渡水后,红军用小部队引开并拖住了敌人,为大部队争取了四渡赤水的实践。并与1935年5月9日完成四渡赤水,再巧渡金沙江,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向北挺进。 影片中,毛泽东该舍就舍,关心战士的指挥,让我更加敬爱和认识我们伟大的领袖。将士们英勇善战、助人为乐的身影更是在我眼前久久回映。今天,我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美丽的大好河山和当时相比简直是那时的一种梦想;今天我们偶尔遇到的小困难和红军历经的千辛万苦相比简直微不足道!看到这,我不禁感到惭愧,我常常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我一定要继承先烈们的传统,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祖国。

长征简介

总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瑞金 瑞金是江西省直管县级市,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瑞金还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就定都于瑞金。此后中共中央进行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军事斗争也是立足于瑞金所在的中央苏区。随着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瑞金成为中国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血战湘江又名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发生战斗战役的总称。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中央红军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 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但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新圩(xu)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

四渡赤水的故事(完整版)

四渡赤水的故事(完整版)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下面是网提供的四渡赤水的故事(完整版), 供参考借鉴! 1935 年 1 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 15 ~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 " 左 " 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 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 2 、 6 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 1 月中旬,薛岳兵团 2 个纵队 8 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 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 2 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 3 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 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 14 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 2 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 边境;湘军 4 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 3 个旅 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 2 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1 月 19 日起,红 1 、 3 、 5 、 9 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 8 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 24 日,红 1 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 抵抗,攻占土城。 28 日,红 3 、 5 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 1 军团一部在土城、青 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 2 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 4 个旅迅速增援,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演出了一幕军事史上著名战例——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 1935 年 1 月 29 日拂晓前,我军除以少数部队阻击敌人外,主力分三路从猿猴场 ( 今 元厚 ) 、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川敌立即以 8 个旅分路向我 追截,以 4 个旅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敌也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敌 3 个旅正 向毕节、镇雄急进,企图截击我军。 2 月 2 日,我右纵队红一军团先头第二师进攻叙永不克,后卫第一师在三岔河遭敌截击。 3 日至 6 日,我军在继续西进中,一军团又先后在叙永、毛坝、大坝等地遭川敌截击;左纵队红三军团在天堂坝同川敌两个团发生战斗。

四渡赤水战例对企业领导力的启示

为今天工作成绩优异而努力学习,为明天事业腾飞培训学习以蓄能!是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意愿,是学员参加学习培训的动力,亦是蓝草咨询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蓝草咨询提供的训练培训课程以满足初级、中级、中高级的学员(含企业采购标的),通过蓝草精心准备的课程,学习达成当前岗位知识与技能;晋升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蓝草课程注意突出实战性、技能型领域的应用型课程;特别关注新技术、新渠道、新知识创新型知识课程。 蓝草咨询坚定认为,卓越的训练培训是获得知识的绝佳路径,但也应是学员快乐的旅程,蓝草企业的口号是:为快乐而培训为培训更快乐! 蓝草咨询为实现上述目标,为培训机构、培训学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优惠和增值快乐的政策和手段,可以提供开具培训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培训目的】 通过将军事院校的战例课程引入企业领导力培训中,使大家了解领导指挥效率的精髓;

借鉴军事指挥艺术,掌握企业管理中领导影响的特点与规律,不断提高团队的“战斗力”; 从战役指挥和军事哲学相结合的高度来研究四渡赤水作战的指挥艺术,开阔领导思路; 学会灵活变换指挥方向,化被动为主动,掌控管理的主动权,提升在逆境下的领导决策能力。 【培训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后备梯队管理骨干 【培训时间】一天 【课程设置】 第一单元: 四渡赤水战例回顾 一、四渡赤水的战例过程 1、一渡赤水原计划北渡长江 2、二渡赤水主动消灭敌人 3、三渡赤水调敌向西 4、四渡赤水跳出包围圈 二、四渡赤水“奇”在哪里? 1、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艺术 2、用兵之奇在于灵活机动 3、善于总结经验,及时修正认识 4、我军勇于创新的光辉典范 第二单元:四渡赤水的作战指挥艺术及启示 一、灵活变换作战方向 1、战略方向和战役方向

四渡赤水故事梗概

四渡赤水故事梗概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的追击、堵截和包围,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向北进军,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回合,北上抗日。此举引起了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长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关山,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占桐梓、娄关山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毛泽东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毛泽东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

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参战部队: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作战结果: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遵义红军山的故事

遵义红军山的故事 红军山之于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就犹如镶嵌在这个城市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庇护着这方水土这方人;又如这个城市的灵魂,彰显着老区鱼水情深的情怀。 “今晚我们必须拿下遵义城,并以遵义为据点,一举击溃明天赶到遵义进行支援的国民党中央军。这场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邓萍站在洗马滩河坎上,指着不远处的遵义城,向战士们传达了彭德怀军团长下达的重要指示。听到命令,战士们士气高昂,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等着邓萍下达进攻的命令。突然,一颗流弹从他颅内穿过。“参谋长!”邓萍身边的战士急忙扶住他,其他的战士也几乎咬碎钢牙,恨不得将打冷枪的敌人揪出来千刀万剐。在邓萍倒下的一瞬间,从投身革命开始的记忆片段如幻灯片一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此时,他才27岁。 邓萍牺牲后,几名战士当即将他抬到新街罗庄院内(原恶霸地主罗微五的住宅),随后又从颜姓居民家中抬来黑漆棺木一

口,将其尸体入棺,并于次日葬于松子坎背后的罗家坟山。1957年秋,朱振民、章思进等人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终于找到了邓萍原墓,并报请贵州省军区政委石新安(原系邓萍部下的参谋)前来现场辨认无疑之后,于1958年将其遗骨迁葬到同年报请兴建的小龙山“红军烈士陵园”内。 凤凰山麓湘江河畔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凤凰山麓、湘江河畔,占地103亩,陵园与“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纪念体系隔江相对,彼此辉映。这里是遵义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和各种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后,人民政府清理了1935年初在遵义战役中牺牲的红军烈士遗骸,先后找到了19名轶名烈士。1957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致函贵州省委,提请务必找到他的亲密战友邓萍的遗骸。经省、地、市党政军的共同努力,1958年终于在松子坎找到邓萍原墓,并迁至遵义市小龙山上。 同年,遵义市政府立即报请上级批示兴建“遵义市红军烈士陵园”。经上级部门研究后,同意拨款30万元,在遵义市修建

《四渡赤水》观后感

《四渡赤水》观后感 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如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我们还学习了《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暑假里,我观看了《四渡赤水》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红军被国民党围追堵截,毛主席带领的红军在被动的情况下,巧妙地运用赤水河,成功的甩开了敌人的故事。 让我们欣赏一下《四渡赤水》的故事吧。红军需要北上,但面对国民党的强大阻击,不得不渡过赤水河,向西挺进。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为了加速前进,红军不得不丢掉了所有重武器,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于1935年1月29日完成了一渡赤水河。在红军刚刚站稳脚跟的时候,国民党又调集了川军和黔军共40多万人,准备把红军歼灭在赤水河西岸。红军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被迫于2月19日再东渡赤水河,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完成了二渡赤水。到了赤水河东岸,红军抄近路攻打娄山关,拿下娄山关之后又控制了乌江渡口,主动权渐渐回到了红军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金沙江北上的战略计划,红军进一步调动敌军,3月16日,红军由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成功地把金沙江的守敌调出之后,红军用小部队引开并拖住敌人,为大部队争取了四渡赤水的时间,并于1935年5月9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巧渡金沙江,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向北挺进。小荷作文网 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和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小荷作文网 是不是很精彩啊?我更加了解到了红军作战靠的是智慧和勇敢,我真想和同学们再看一遍这部惊心动魄的《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的电影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红军渡赤水的时候,都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 地理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口和民族 2004年末,贵州总人口3903.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003%。在全省总人口中,市镇人口占24%;乡村人口占76%;农业人口约占85%;非农业人口约占15%。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少数民族有9个: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1%。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人口的49.8%,布依族人口占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3%,侗族人口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55.7%,水族人口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93.2%。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比重为12.4%。 行政区划 全省现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4个地级市和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自治州以及毕节、铜仁2个地区,共有56个县、 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0个市辖区、2个特区和697个镇、760个乡(其中含253 个民族乡)、82个街道办事处。省会为贵阳市。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的故事

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十个历史事件,十段永恒传奇。 历史事件之一: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一个多月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人阻断,官兵大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 历史事件之二: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二层小楼里,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又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赤水 3万∶40万。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

四渡赤水简介

四渡赤水简介: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率3万红军来到赤水河畔,并与堵截红军的川军相逢。毛主席、周副主席、总参谋长刘伯承对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决定立即抢占附近渡口以摆脱敌人。红军一渡赤水进入云南扎西地区,蒋介石命督察室主任王道元对红军加紧围剿,王赶到贵阳,并调集四十万大军围住扎西地区。我方认真研究了敌情,准备用运动战对付敌人。于是,我军趁敌人重兵围扎西黔北空虚之际,二渡赤水,夺取渡口。高翔率领瑞金团奇袭娄山关,解放遵义城。蒋介石闻知此事大发雷霆,命令重兵进攻红军,将红军消灭在乌江以北。毛主席经慎重考虑,决定三渡赤水。红军三渡赤水后又突然调头四渡赤水,将敌人主力甩到了后面。蒋介石怕红军攻占贵阳,急调滇军增援。但红军将疲惫不堪的滇军牵到东面并给予沉重打击。红军主力终于大步开进云南,并从容渡过金沙江,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红军三大主力 中央原计划把彭德怀的三军团改称三方面军,因为彭德怀同志主动提议三军团和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放弃了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的计划,遂造成了缺编。 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战略撤退,史称“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第一方面军 1930年8月,红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成立了第一方面军。由于该军团负责中央苏区的军事安全,也称中央红军。兵力最高达24个军共7万馀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1932年6月改称红一方面军。 第二方面军 1936年5月,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途中,奉中央命令,组成第二方面军,并将红三十二军(一方面军)编入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共1万馀人。 第四方面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4方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