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

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
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

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作者简介】吴晓燕,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9

【内容提要】在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村庄被改建或拆建成社区,农民通过集中居住成为居民或市民。在这种新社区中,因生存空间转换、生计模式改变、规则意识重建以及治理资源缺失等因素的困扰,使社区治理面临困境。其中人的文化理念的适应性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如何通过以新居民为主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来重建其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以形成新的身份认知和社会认同,成为社区有效治理的现实挑战。成都市龙华社区的“新市民教育工程”便是为了应对这一治理困境进行的探索,本文探讨了这一工程的绩效、运作机制和限度,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村改居/新市民教育/文化建设/社区认同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基础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亿万农民正在经历职业、地位乃至身份的变迁。比如在统筹城乡过程中,一部分农民离开祖辈生活的村庄,集中居住在小区,成为居民或市民。随着这种生存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农民正走在从乡土性向现代性转换的路上,一方面传统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而走向消退,另一方面新的价值元素不断融入但现代性尚不可得,成为新居民的农民体验着身份变动带来的焦虑和新角色适应引致的恐慌。如何让村改居后的农民更快地适应新的

生产、生活环境,重建自我价值与生活意义,在新社区中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建构新的社区秩序和治理结构,成为社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新社区治理的现实课题。

理论上,一些学者认为,社区不仅包括一定的区域和人口,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社区成员要具有共同的社区观念、归属感等共同体意识,其中社区文化建设功不可没。因此,社区文化成为社区研究的重要内容。如有学着探讨了社区文化建设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功能以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目标、原则、主要内容、基本途径等;①有的从分析社区文化在社区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对基层社会发育的动力和机制进行了描述;②有的一般性地阐述了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的意义价值、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路途径等;③还有学者以移民社区、少数民族社区为例,从社区文化认同的角度来阐述文化建设对社区的意义,以致文化认同对社区秩序建构和社区认同的价值。④这些研究虽然大多没有区分城市社区和村改居后的新社区,但仍极具启发和指导意义,它引发的思考在于实践上究竟如何操作?社区文化建设由谁来主导和实施?社区文化建设是应对式还是内源式,二者转化的机制何在?社区文化建设导向社区文化认同以致社区认同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还是惊险的跳跃?这些都需要实践来验证和解决。

实践中,不少地方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破解这种新型社区治理难题的一种出路。管理者认为,新社区的难题在于农民“脱鞋未脱皮”(未脱掉农民习气)、不习惯“新生活”、文化素质跟不上,试图通过投资社区文化设施,开展社区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从而既解决社区的现实问题,又实现社区的“良治”。村改居社区的文化建设实践不同地方的具体操作模式不同,有的以建设社区图书馆为载体、有的以建设社区网络文化或学习型社区为平台来

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有的以婚育新风教育或孝文化教育为契机展开社区文化建设……。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龙华社区,其社区文化建设是以“新市民教育工程”为载体展开的,为了让快速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适应新的城市社区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变市民”,龙华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以“唱响主旋律,共创新生活”为主题的新市民教育活动,以提高社区新市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但从“新市民教育工程”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提高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以改变观念、利于就业)和思想道德认识与素养、改变居民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来进行,虽然冠以为“新市民教育工程”或社区教育,实质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种模式,所以本文把这一工程归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范畴。本文试图通过对该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的绩效、机制和限度的分析,拟探讨农业社会向城镇社会大变革历史进程人的文化理念适应性问题和村改居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并寻找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村改居后新居民社区的治理困境

通过让农民集中搬迁、集中居住形成的新居民社区与原来的村庄社区和城市社区有着不同的形成和运作机制。我国目前的城市社区,虽然多数情况下是在原来居委会、街道办体制下的“翻牌”,但随着单位制的解体、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心的转移,以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为核心的社区开始逐渐上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⑤,接受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自治也逐步演变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农村,社区可以是人民公社体制瓦解后聚居而成的行政村,还可以是以生产小组或以集中居住片为范围的自然村,这种社区虽不乏行政权力的痕迹,但主要还是因为长期的共同居住、共同生产和生活自然形成的,相同的职业、相似的生活节奏和久远的交往形成了他们共同的历史与社区记忆。

新居民社区的形成遵循的是外部力量引导和推动的路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主导下,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三个集中为核心,“龙华实践”就是一个典型案例。⑥通过土地整理和集中居民区建设,2006年7月,龙华股民全部迁入西博苑城市新居,农民集中居住,成为城市居民,原来的村庄变成了新居民社区。⑦龙华村从一个传统农业村,变成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⑧,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以工商业为主导的新兴城市社区。

农民们来到了新社区,聚合成一个新的基层社会自治单位,社区治理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由于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根本改变,使这个新聚合体的治理面临来自新居民和相关治理各方的挑战。

1.社区新居民面临的困扰

因集中居住,加上小区配套设施的完善,花园式小区使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交通、日常生活和子女入学都更为便利,但居民们仍感到失落、迷惘和焦虑。

生存空间转换的失落。虽地处成都平原,但四川的农村一般以散居为主,每家每户或两三户形成一个独立院落,土地就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生产与生活空间基本重合。虽然在社会化就业的冲击下,不少村民都曾离开村庄,但他们的根仍在祖辈居住的小院落。现在平房变成了楼房,记忆中的小竹林、小山坡被钢筋水泥结构替代,生活场所与生产场所分离,对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的惦念使一些老年农民体会着不同程度的无根漂泊和缺乏共同体意识的焦虑与无助;中青年农民在经历初期的兴奋后,也有些许失落。

生计模式改变的忧虑。集中居住前的村民以土地为生存之本,尽管非农就业收入已经占据了家庭收入来源的相当比例,尤其是原本在近郊的龙华村,但那几块地仍被全家人视为最后的退路。现在土地通过集中整理和使用,生计来源发生根本改变:一是居民成为股东,可从合作社得到的股金保底红利或租金、甚至分红;二是可以在二、三产业就业获得工资报酬以及自主创业的收入;三是可以获得由合作社中的集体股收益提供的其他福利,如合作社对股民实行的水电气三贴、对新市民暂时的物业费免除、2008年9月起对股民每人每月发放1斤食用油和10斤大米的粮油补贴,还有医保和逐步实施的养老保险等。家庭生计完全依赖非农收入和合作社福利,但股份合作制经营毕竟有风险,股金收入和非农就业的薪酬存在不确定性,新居民对未来生计来源的可持续性未免心存担忧。

生活方式转变的迷惘。成为非农居民后,一户一门的单元楼居住格局使自由串门受到限制;河边、路旁、水井或院坝等村落日常公共生活空间消失殆尽;那些重新就业的居民需要适应工业流水线的快节奏生活;无地可种的老年农民因无比闲暇而变得有些不知所措、焦灼不安;曾经熟悉和随意的邻里关系因不同的就业轨迹开始疏离和陌生,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逐渐断裂……新居民似乎在失去农民淳朴本性的同时,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显得陌生,因不适、茫然而有些迷失生活的方向。

规则意识重建的焦虑。村庄曾是“熟人社会”,但现代国家的介入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流动性、开放性已经逐渐改变了村落社区的性质,致使维系传统社区的文化资源流失。⑨但土地的牵连使他们打断骨头连着筋,共同的地域、相似的生计模式、相同的身份界定、积淀的历史记忆使伦理亲情、互惠互助、不丢面子等观念尚未彻底消失。而新居民社区以城市生活为指向,基于利益的算计、合约、公私观念是其基本价值,既要充分地维护个人权利和利益,又要有公共参与精神

是现代城市人价值追求的境界。在按照市场规则算计个人利益的同时关注公共利益,公私空间的区隔与融合、付出不等于回报这些“矛盾”的规则意识让快速成为城里人的新居民感受到的是冷漠、隔离,于是他们观望、迷茫,甚至充满挫折感而沮丧。

在反映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电视剧《挪个地方要得不》中,执拗的牛大叔在自家那块地上久久徘徊而不愿离开,住进高楼感觉不接地气睡不着觉,半夜起来哼小曲磨豆浆,最后在小区楼下的草坪边,伴着泥土的清香、露水的滋润和虫鸟的聒噪却酣然入睡。艺术虽然高于现实,但片中人物入住社区后的担心、迷惑、焦虑不安和冲突不断却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新居民乃社区的主人,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但他们面对新的生活境遇处于不断调适的状态下,对社区事务的参与不是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便是自顾不暇,于是作为社区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便难以担当社区治理的重任。龙华社区的管理仍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大面街道办代为实施。而作为管理这个社区的各方主体,同样面临治理的困境。

2.相关治理各方面临的困境

治理资源的缺失。村社时期,因集体握有土地资源,依凭土地的分配和调整,村社在经济上对村民有制约能力;同时,长期生活形成的舆论约束、面子观念、人情伦理等文化传统也对村庄社区秩序的维持有一定影响。在新建的龙华社区,土地由股份合作社集中经营,政府和街道理论上都失去了直接控制资源的可能,当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水平都还有限的情况下,因资源的匮乏使其整合能力不够;来自不同村庄的居民通过抽签方式形成了混居,尽管在一个小区,但就业渠道的

分散形成了多元的生活轨迹,职业和身份群体的多样化、流动性使共同的价值观日渐式微,整合新社区的文化资源亟待形成。

治理身份的尴尬。社区是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自治组织。因龙华社区的实际情况,很多事务由街道办代管,大面帮扶队和股份合作社也参与其中。⑩理论和实践的矛盾把街道办置于一种尴尬地位:街道办是社区治理的指导者,社区具体事务实行自治,但现在街道办实为具体事务的管理者和操作者,既缺乏合理名分,也缺少治理资源,名不正言不顺,面对这样一个新型的社区,治理工作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治理愿景的偏差。在区委区政府看来,龙华社区居民获得了逐步落实的各项征地政策的经济补偿、花园小区住宅、股权分红、相关福利,以及就业保障,从而不会对自身状况和有关土地补偿、房屋搬迁、养老和医疗保障、村队拆制等具体工作表现出不满。通过统筹城乡可以让农民迅速过上城市生活,社区应该是和谐、稳定的,这是对政府良治的赞同和回应。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社区创建初期上访、闹事不时发生,甚至从龙泉山上搬下来的大兰村民并不认为高楼大厦胜过山顶的草房。(11)政府的良好愿望没能得到期待的回应,新居民为何不能理解政府的治理愿景让政府困惑。

以上两个方面的困境使新型社区陷入治理困局。于是旨在“充实居民精神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情趣、培养居民文化素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美化居民生活环境、增强居民创业能力、强化居民文明素质”的新市民教育工程应运而生。

三、以社区文化建设为载体的“新市民教育工程”:绩效与机制

新市民教育工程针对的是转移进城的龙华社区市民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卫生习惯、社会公共意识、创业竞争能力等方面与新市民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的现实情况,龙泉驿区大面帮扶队按照区委“把新市民教育工作当做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的要求,在大面街道的领导和支持下,深化“龙华实践”的内涵,开启了这一工程。

1.新市民教育工程的绩效分析

根据街道办的总结,新市民教育工程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12):

促进了“三充分一持续”的实现。社区创造性地建立了“龙华新市民技能培训讲习所”,着力提高龙华股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通过新市民就业“订单式培训”、创业培训,积极联系周边企业,全面解决了社区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批社区创业明星成长起来了,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充分安居、充分就业、充分保障和可持续发展。

促进了新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科技、文化、道德、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新市民教育,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道德规范进我家”和“一言一行见公德”实践,缔结知恩感恩、弘扬正气、遵纪守法、和谐包容、珍惜荣誉、文明生活等新市民公约,以及各种典型示范、评比等教育活动,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社区新风尚正在形成。

促进了社区和谐建设。通过发挥社区图书馆、文化休闲广场及文化活动场所等社区文化资源的功能,组建各种老年文体健身团队和建设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实现社区和谐。

促进了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合作社股民的固定资产增值和人均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股民生活保障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以上从政府视角来看,新市民教育工程确实成效显著。无论如何,社区居民上访得以消除,不满情绪得到平息,就业率逐步提高,闹事吵架现象减少,小区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呈现出温馨和谐、稳定有序的治理局面。实现了政府有效治理的目标,居民也得到了实惠。

从社区居民的角度看,当他们进入社区后处于不满、迷惘、无所适从和焦虑的情形下,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新市民教育活动填补了时间空虚,加快了他们对生活场域的熟悉和居民身份的认知;在增强谋生技能的同时,丰富了文化生活,规范了生活习惯,如果不考虑这一工程政治教化的价值指向、宏大叙事的目的和风格,“新市民教育”可以说是上级党委和政府给新居民及时送来的“心灵鸡汤”。

2.新市民教育工程的运作机制

新市民教育工程能在实现治理目标的同时让居民受益,在于以下机制的有效运作。

(1)利益关联与体验参与相结合的动员机制。社区居民愿意关注、参与各种文化教育活动,除了政治动员的惯性号召力外,还得益于另外两位因素:一是关乎社区居民的利益。为维持家庭生计并提高生活水平,对社区居民而言,最根本的是如何挣得更多的非农收入,由此就业技能的教育备受他们的关注。新市民教育工程中技能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对新居民进行就业观念引导的基础上,开展

了系列创业和就业培训,订单式培训,并提供创业支持和就业配套服务;丰富的文化娱乐、表演活动和健康养生讲坛也满足了新居民打发业余时间的需要。把居民关心的问题列为教育的主要内容,自然能吸引居民的参与。二是体验参与获得的经验。新市民教育工程采取了活动和培训互动的形式,很多教育内容不单是理论的说教和抽象的灌输,而是寓于具体的活动中,需要参与、分享,如各种健身团队及民乐队的表演、灵活的家长学校、元旦长跑、“家庭室内净化美化”评比、社区的中秋联欢和春节联欢会、移民周年庆典活动等。居民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获得了共享的经验与记忆,无论是广场式的狂欢,还是深切的内心体验,都会产生良好的动员效果。

(2)多元内容和形式为居民提供的选择机制。新市民教育工程内容丰富,方式灵活,为新居民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从内容来看,涵盖职业技能教育、创业教育、法制教育、氛围教育、文明行为和习惯教育、德育教育、群众教育等许多方面;具体方法有问题学习、游戏学习、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习以及因材施教学习等;获取教育内容、感受教育氛围的载体有社区教育学校、社区广播站、社区电台、社区宣传公示栏、记录社区人自己故事的《龙华实践》杂志、学生联合会、家长学校等七大平台。多元的教育途径和教育内容,让居民在主旋律和政治先导的框架下仍然有选择的空间。

(3)舆论压力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约束机制。新市民教育工程借助丰富的教育平台和广泛的大众参与,在社区逐步型构了一种舆论压力——教育活动与每个居民有关,参与是社区居民身份的表征,参与就能提高素质,进而提升社区生活质量。电视、广播、宣传告示、社区学校、杂志等居民身边的各种媒介形成铺天盖地的教育环境和强势的教育氛围,居民自觉不自觉地都被裹挟进了新市民教育工程的洪流中,并在接受教育中开始了再次社会化。另一种对居民的约束来自典

型的示范,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塑造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如“社区创业明星、文明小标兵、十佳新人新事、好媳妇好公婆好女婿”评选等,都是新市民教育中塑造正面典型的活动,正面人物得到鲜花掌声和物质奖励;同时,通过座谈会、批评教育活动来解决社区治理中的不和谐声音(13)达到转变和统一认识的目的。舆论和典型的力量形成了一种社区文化氛围,虽然尚未形成新的社区文化资源,在原有村庄文化资源流失的情况下,这种氛围对居民是一种感染,也是一种制约。

以上机制的联动,加上政治动员的强大力量,明确的目的指向性与形式多样性的配合,居民们便欣然加入了这一以“共创新生活”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

四、“新市民教育工程”的限度与方向

龙华社区的新市民教育工程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成为全国各地学习考察的样板,社区居民也实实在在获益。但从这一工程的启动、内容、形式、目的及其机制看,仍有其限度。

1.新市民教育工程的限度

(1)外部整合与自我整合、政府主导与社区主导的问题。龙华社区的建立基本上是一种农村社会的规划性变迁,新市民教育工程是由政府发动、政府投入、街道办负责组织实施、居民响应参与的一种社区文化建设模式,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规范了居民的行为,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活动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外部整合。传统的农村社区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理念的共同体,借

助文化传统实现社区的自我整合。(14)农民经历村社制度的国家建构,再到集中居住的城市社区,传统近乎于被连根拔掉,新社区缺少传统资源,现代的市民理念尚未形成,需要借助一种力量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于是政府的介入不可或缺。

新市民教育工程系列活动依赖政府投入和股民合作社集体股收益的支持,而政府的长期投入不可持续。在此过程中,随着政府主导逐步退出、投入逐渐减少,政府在为居民参与提供组织平台的同时,如何培育社区自身的主导力量,帮助社区建立自治规则,从而形成社区自我整合的机制方面还明显不足。社区的治理思路不能从“管治”走向“自治”,没有社区的自我整合和内在秩序建构,也无法真正实现农民向市民进而向公民的转化。

(2)解决问题的应急指向与公共议题的可持续性问题。新市民教育工程的启动源于农民成为居民后的社区治理困境:社区内有居民上访、部分居民不愿离家就业成为游民而影响社区治安、“屋内已小康、屋外乱又脏”使社区卫生状况堪忧、婆媳矛盾、邻里纠纷、讲脏话、随地吐痰、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影响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欲实现社区秩序的可控,平衡社区的利益关系,规范居民的日常行为,出路在于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生存技能和文明素养,充实其精神生活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社区良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市民教育工程的实施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应急指向性,尽管其实际效果超越了问题指向的初衷。随着这一工程的延续,绿化带里种葱蒜的问题解决了、生活环境美化了,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逐步提高了,就业问题暂时解决了,社区将走向何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何在?

社区治理仰仗社区居民的参与,居民参与的动力源于利益共享的公共议题。

这些议题除了社区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在龙华这样的社区,还涉及农民合作社经营中的代理人产生机制问题、被整理出来的土地的合理利用及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问题、小区内属合作社所有的商铺出租程序和租金管理问题、小区物业管理机构的聘用及物业费收取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在社区内建立一套稳定的组织机构和运行规则,社区居民由关注经济利益转为关注公共精神生活,社区的发展就获得了内在动力,进入良性和可持续的轨道。正如徐勇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且在于通过对基层社会及管理体制的重建和变革,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实现上下互动、城乡一体,从而建构政府公共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我服务相互补充的新型制度平台。(15)尽管他讲的是农村社区,对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向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3)市民教育的宏大价值渗透与润物无声的问题。新市民教育工程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实施都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政治先导的原则。无论是德育内容上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知恩感恩教育,还是“升国旗,忆党恩”的仪式,“龙华社区文化节”的大型表演、回忆龙泉变化的照片征集评比、见证龙华变迁的小品表演,以及各种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评比表彰活动……都在于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不断满足农民在市民化进程表现出或提出的适应城市新生活的愿望和需求。的确如此,城市化不是简单的身份“非农化”,对政府规划的认知、对新生活的理解、择业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和外部的灌输。

但这种引导和灌输需要警惕滑向“国家视角”的惯性轨道。詹姆斯·C·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一书中,解释20世纪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大型社会工程失败的逻辑时指出,对科学和技术进步改变人们生活的极端信仰,希望使用

国家的权力为人民的工作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行为、世界观带来巨大的变化……这些计划可能损害他们预期的受益者……这些失败背后复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计划的始作俑者往往将自己看得远比实际上更聪明和更深谋远虑(16)。其实在龙华社区的实践中,除了主旋律,社区电视频道中的《龙华私房菜》、《龙华开心一刻》、《龙华音乐》等栏目和健康养生论坛不乏对社区居民生活细节的关照,只是充满伦理道德、社会秩序的规劝与理想,加之昂扬的语境冲淡了其中的平和与脉脉温情。社区生活既要非常态的节日狂欢,也要细水长流的透彻感受和体验,观念的转换既要急风暴雨的猛烈冲击,也要润物无声的心灵交融。正如都市学的教母雅各布斯指出的,秩序体现在日常实践的逻辑中。维持秩序的正式公共制度只有在丰富的非正式公共生活的支持下才能成功地发挥功能。(17)

2.从文化建设走向社区认同

社区认同,一般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这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喜爱、依恋、归属等多种情感,人们常称之为社区认同感。(18)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社区认同是在社区成员以及社区组织之间互动形成的,并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和参与是社区认同的一个重要表现,而文化认同是其内核所在。

社区认同如何度量,一般把测量社会资本的三个重要维度用来研究社区的认同,即社区意识、社区凝聚力、社区依恋度。(19)即是说,社区认同的形成一般要经历社区认知、社区参与、社区依恋几个相互交融又逐步升华的阶段。

社区认知是社区成员对自己身份和生活环境的一种认识。认同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愿意在社区生活,遵守社区的基本规则,首先是日常生活规范的遵从,

对新的生活方式达成理解和共识。社区参与是社区成员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注、参与并愿意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维护公共规范、公共规则,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共参与精神。社区依恋则是因为社区归属感的形成,社区成员建立了稳固而有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对社区有了深厚的情感,愿意在社区长期生活的一种忠诚态度和满意感。经过认知、参与、认同及其相互交叉的情感体验与互动强化,社区成员在新的环境中实现再社会化,由社区走向社会。

由此观照龙华社区的“新市民教育工程”,通过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大力实施各类教育活动,确立社区终身学习、知恩感恩、和谐包容、尊老爱幼、勤劳致富、文明生活等核心价值理念,并以大众化的参与为平台,在基层社区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生活化,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同时达成了新居民的社区认知。进一步深入分析,此时的社区主要还是一个基于共同地域的居住共同体和有利益关联(股份合作社)的经济共同体,尚不是一个自治共同体和社会生活文化共同体。其进一步发展需由文化建设走向社区认同,这是一个渐进的转化过程,需要关注以下成长路径:

一是社区组织资源的培育,社区自组织是治理的基础,社区既要建立基于民主选举的内在权力组织,还要充分调动妇女、老人、各种能人和外来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妇女会、腰鼓队、老年协会等娱乐和志愿性质的民间组织,丰富社区组织资源,增强治理绩效。二是社区公共议题的构建,认同感不仅来自集体意识的塑造,更重要的需要社区成员对社区生活的主动参与,通过参与各种源于自利和公益的公共议题的讨论、解决,在争论中变得更加理性和包容,并达成共识的规则体系和共同的价值理念。三是社区利益的深切关照。社区认同的构建离不开其现实的利益基础,利益是形成认同的根源所在。(20)非农就业会进一步加剧社区的分化,要求社区能帮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维护其基本权利,利益关照要深入

到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邻里关系等生活的细枝末节,让大家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四是社区文化生活的常态化。依靠社区居民的共同创造、共同承载,使社区文化生活更多地回归常态,变动员式参与为主动式参与,把国家意志与社区目标、居民个人目标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文化娱乐分享同样的情感体验,形成共同的社区记忆,构建共同的文化语境,培育有独特气质的社区文化,将是形成社区认同的重要精神资源。在自治、参与、体验、共享中赋予社区生活以价值,提升社区凝聚力,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社区认同的机制得以逐步形成,进而基于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而形成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获得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从农村进入城镇,由农民成为市民,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亘古未有的巨大历史变迁,快速的社会转型催生人们在价值、信仰乃至身份和文化问题上的认同危机。尤其是受几千年小农文化浸润的农民,离开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的精神之基被连根拔起,如何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实现社会心理、文化理念的转变,“新市民教育工程”通过提供反映时代精神和贴近现实生活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新社区的文化建设需要在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中培育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和自治精神,需要公共生活的实践和公民社会的成长,毕竟社会良序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自治和自律。正如英克尔斯指出的: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和现代品质。

注释:

①文军:《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岭南学刊》1999年第5期;《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探索》1999年第3期。

②景天魁:《社区文化与社区发育的逻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③参见班保申、宫娜:《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王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赵炳翔:《上海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蓝光喜等:《构建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求实》2006年第2期,等成果的研究。

④罗承松:《文化认同与移民社区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1期;黄艳、陈悦悦:《民俗文化在城乡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4期。

⑤林尚立:《社区:中国政治建设的战略性空间》,见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

⑥“龙华实践”的详细内容参见“龙华实践”课题组:《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型探索——“龙华实践”的实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5期。其核心是土地整理、置换和集中规划,形成具有区位优势的建设用地和成片集中的农业用地,用于二、三产业开发、现代农业经营和农民新居建设;2004年6月起对龙泉驿区大面街道的龙华村下辖的8个社(组)的土地进行集中整理,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或现金入股,加以集体非耕地使用权入股组建龙华农民股份合作社,区政府、街道办和龙华股份合作社多方筹资建设了农民集中安置区“西博苑”(其间2005年8月,与原龙华村邻近的新华、高堰、新民村整

合成龙华社区),随后农民集中入住,成为龙华社区居民。

⑦在此基础上,2007年,地处龙泉山上的万兴大兰村233名村民以拆院并院方式进行生态移民,迁入龙华社区,实现了与原龙华村的跨区整合。

⑧龙华社区位于成都市绕城高速与成(都)龙(泉驿)路交汇处,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内。

⑨(14)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

⑩龙华社区建立了“五会一社一中心”的治理机制,其具体如何运作有待进一步调研。

(11)(12)左鹰:《加强新市民教育,促社区和谐发展》.四川省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研讨会.成都,2008年。

(13)社区开展了生态移民“山上好还是山下好”座谈会,2007年11月开办的市民教育电视频道,在《龙华茶铺》栏目中专门就这一问题开办了批评教育活动。

(15)徐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7年第4期;《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6)(17)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72页,第182页。

(18)袁振龙:《社区认同与社会治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9)“社区意识”即社区成员对自己是否属于某一社区或是否愿意成为社区成员的主观感受;“社区凝聚力”指社区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向心力;“社区依恋度”指社区成员对社区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依恋态度。详见袁振龙,《社区认同与社会治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0)王君培、张虎祥、水为之、俞厚未等:《在和谐生活中推进社会认同》,《解放日报》,2007年9月30日,https://www.360docs.net/doc/935469185.html,.

村改居,条件

(一)基本原则:坚持先改制、后改居。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与服务。拟实行“村改居”的农村新型社区,应先进行资产改制,实行“社经”、“村企”分离,适时把经济职能从社区剥离出来,再启动“村改居”工作程序。 (二)基本条件:1、拟撤销的村委会所辖区域位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2、集体所有耕地已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基本需要。3、所辖区域内三分之二以上劳动力已转移至非农产业。4、集体资产、债权债务得到妥善处置,完成资产改制,产权关系明确。 (三)工作程序。“村改居”涉及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撤销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设立,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办理。主要程序:1、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符合“村改居”条件的村委会提出改为居委会的建议。2、拟实施“村改居”的村委会,接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的“村改居”建议后,应组织召开原建制村村民会议,对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的“村改居”建议进行讨论表决。通过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改居申请。3、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对拟改居村委会提出的书面改居申请和村民会议表决材料审查研究后,以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名义,用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撤销村委会设立居委会申请,并将村委会提出的书面改居申请和村民会议表决材料附在文件之后,一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4、县(市、区)人民政府接到有关申报材料后,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进行评估验收,经审核,符合条件和法定程序的予以批准,并发出批复文件。5、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接到撤销村委会设立居委会的批复后,应及时设立社区居委会,适时

指导“村改居”社区选举产生新的社区居委会,划分居民小组,配齐各下属委员会,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

课程标准调研报告(社区文化)(精)

高等职业教育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 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 高等职业教育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建设项目组 二〇一四年一月

《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社区文化》课程现行教学过程及课程专门技能训练情况及效果 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面向市、区(县)、街(乡)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一线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必备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社会工作理论及方法、社区工作事务及程序等理论专门知识,初步具备社区事务受理、社区人群服务和社区物业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并熟练掌握社区活动和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和评估的相关技能,具有“爱众亲仁”道德精神和“博学笃行”专业品质的高素质高等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门人才。 目前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成长小组》、《社会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专业基础社会实践》等,专业课程主要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公文写作》、《社会工作理论》、《农村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策划》、《实习工作坊》等,这些课程当中并没有《社区文化》。而《社区文化》课程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应该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文化》课程亟待解决零的突破问题。 2、《社区工作》课程标准调研的目的意义 课程的开设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 职业标准为依据,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为了找准《社区文化》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的目标,了解该课程的工作任务,为课程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并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也是论证该课程如何去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设置符合实际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_刘小流

摘要:由于对社区文化建设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文化在很长时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目前全国城市掀起一股社区建设高潮,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一部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章提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三方面思考:首先,要切实地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其次,要明确以居民文化权利实现为宗旨和以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为实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第三,要正确认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和主体,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实践。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建设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8)03-0060-0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 刘小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虽然早在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就提出要搞好社区文化,但文化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社区建设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002年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后,社区文化的意义得到重新认识,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国办发〔2002〕7号),中央文明办、文化部等9部门也同时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此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相继提出,城市社区建设成了构建城市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全国各城市社区逐渐掀起文化建设高潮。那么如何去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呢,在笔者看来,以下几方面是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切实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战略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 过去我们提倡社区文化建设之所以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从社区制度创新角度去认识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现在各地城市社区在大兴文化建设,但如果没有透彻理解它的作用和意义,也很可能影响社区建设,影响社区的制度创新。在笔者看来,文化建设对当前社区发展的以下三大作用和意义不能忽略。 (一)文化建设促进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实现社区制度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社会主义,它的一个 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正义、不断追求社会和谐、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1]社区的治理和善治就是我国在社会新形势下在社会基层进行的 一种探索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和谐的制度创新。随着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政治与社会管理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传统的由国家承担全部社会管理职能的城市社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区面临新的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建设实现社区的治理和善治,逐步达到自治,这是我国目前政学两界的基本共识。治理(governance)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用来形容公共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含义是政府的职能从“划船”向“掌舵”转变,更多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从政府转移到其他社会部门,它强调的不是单纯的政府自上而下的权威“统治”,而是政府和社会民间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从治理的概念引申出“善治”的理论,认为良好的治理就是处于一种协商、合作基础上的“善治”。社区的治理和善治是我国从基层开始的一种社会管理的改革探索,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整合提升。治理和善治下的城市社区,不再是政府的延伸,不再承担综合行政管理职能,而是来自草根社会的区域性“共同体”,是一种民间社会。由此制度创新的要义是“社区共同体”的建设,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它的要点是把社区所在地的各社团组织和居民很好地“组织”起来,使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同努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各自的功能,改进社区的环境,解决社区的共同需求问题,最终取得社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 在现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社区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日益多元化,加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疏远,这不仅使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社区意识观念也淡薄。而社区制度创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即创新过程本身需要社区基层共同体的参与和出谋划策,且创新过程中可能由于种种

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县村改居工作的调研报告 柞水县政协“村改居”调研组 去年以来我县下梁镇沙坪村、凤凰镇凤镇街村、乾佑镇北关村相继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村改居”请求,由于各方面认识不够一致,此项工作一直未能列入议事日程。而相关村对此热情不减,社会各界也较为关注。带着这个问题,4--5月份,县政协主席李邦华、副主席方庆峰带领部分政协委员,采取民意走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法,对下梁镇沙坪村,乾佑镇北关村、石镇村、马房子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现状 “村改居”是将处于城市边缘、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的现已纳入城区管理范围的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它是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到城区的改革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的土地征购、户籍管理等政策体系下的产物。这些村域地处中心城区与农村之间,亦城亦乡、亦商亦农,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 我县城区的社区建设,是随着县城建设的发展起步的。XX年10月将乾佑镇城关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XX年3月将社区居委会一分为二,成立了迎春社区和仁和社区两个居委会,下设40个居民小区,管理5734户2.2万人。2个社

区居委会有工作人员45人,办公用房3130平方米,活动场地1300平方米。近几年,随着盘龙小区、桃园小区和盘龙产业园的相继建成,使石镇村、马房子村和老城区逐渐连为一体;县中迁建和龙钢大酒店、武警中队、消防中队的落户加快了下梁镇沙坪村人口的聚居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沙坪村境内赤水沟至石镇交界30米宽的大街硬化已完成70%,其余部分已列入今年城建项目,新城区框架已基本形成。乾佑镇北关村、石镇村、马房子村、下梁镇的沙坪村已基本无耕地或耕地很少,农村劳动力主要从事二、三产业,随着居住人口的继续增加,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建设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现有的体制使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无法投入更多的资源,原有村委会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周边地区相比,我县的社区建设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区,要实现建设“关天经济区三级城市”的规划目标,有序推进新建城区“村改居”已是大势所趋。 二、利弊分析 “村改居”是从农村到城镇社区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一次变革,不只是更换一个牌子、简单地改变农民身份,而是涉及到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调整,充满利益的摩擦和文化的碰撞,利弊并存。 1、“村改居”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城镇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目的:了解深圳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活动形式:深入社区,为社区服务,与社区人员交谈,做调查。 活动地点:深圳市文华社区,西坑社区,文锦海渡关,北斗片区,锦联片区 活动时间:2012年7月14日到7月22日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主要是通过在社区协助楼长选举来调查社区文化生活情况。虽然这次社会实践仅仅几天的时间,但是我们团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在社区协助社区社工出海报、资料宣传、访谈、服务孤老等等,同时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如下:本次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35份。 调查年龄在10-20中有11人,20-30中有8人,30-40中有11人,40-50中有4人,50以上有1人。 社区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社区是社会组成的细胞, 是社会稳定的根基。社区文化是指以小区或街道为单位的有组织的区域性、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网络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深圳属于一个移民城市,外国人口、港澳台及其他城市的外来人口较多,文明程度和素质高低各不相同,所以在各个方面比较复杂。调查显示: 1)社区普遍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能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文化活动的存在,并且达 到一定程度的满意。 2)社区居民普遍在意社区所举行的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一旦有空或者符合兴趣 便会参与。 3)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关注社区文化活动,只是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时间上,50 岁以上的人群占有优势,而50岁以下的人群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普遍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每年都有增加和添新,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区文化由多种文化共同构建,如家庭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娱乐文化、 校园文化等。在文化建设方面,40%的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娱乐文化建设工作,23%的 居民觉得应该加强家庭文化或广场文化建设工作。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居民生活节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逐步向深入发展,社区文化蓬勃兴起。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强化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个月来,辖区内各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根据安排,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工作座谈、居民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召开了由宣传文化中心、老体协、社区居委会等有关代表参加的4个座谈会,了解和掌握了火花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多次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基层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二)加大投入推动了辖区内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正在筹建中。目前,辖区内有8个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并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三)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目前,辖区内共有文学艺术社团、队伍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有10余支,各类文艺骨干200多人。这些群众文化网络、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共举办各类演出30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2500余人次。尤其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直接参与人员近1000人。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此外,市、区文化系统在“文化进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拓宽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1、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多。各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呈现了不同特点。 2、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相声、小品、评书、歌舞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3 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多。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场地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办法;针对如何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问题,提出了用好领导人、退休人、文化人、手艺人、热心人等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建设文化大市的过程中,农村文化现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提升。但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忽视农民精神需求的倾向依然存在。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需求水平及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得不到精神文化上的满足,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垃圾趁机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协调。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问题 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村文化在结构、水平的多样性、层次性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调查显示:农民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达到了88%,高于城市居民。与阅读有关的文化活动则远低于城市居民,家里没订阅专刊杂志的占80%;一天中不看报、不读书的占60%,不上网的占70%。农民参与麻将、扑克等棋牌活动的比例高于城市居民,许多农民大部分时间是在牌桌上度过的。二是农民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调查显示:受访农民年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298元,超过一半的农民年文化消费在200元以下。当然在农村也不乏一部分高消费群体,在受访者中年文

化消费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有7.3%,说明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先“富了起来”。 目前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原因较多。一是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村级文化建设中,普遍比较重视文化设施的投入,验收合格后,财政有一定的以奖代拨资金,但开展日常文化活动的经费大多不足。我乡义兴村、宜古村、孙家坳村、川口村等几个村花数万元建了图书室,但新书的添置和管理人员的劳务支出没有经费保证,影响了图书室功能的发挥。在店子村、十里村、韩塬村经济欠缺的村子,由于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少,根本没有资金用于文化活动支出。二是村级文化设施落后。村级文化设施是农民就近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的基础。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村级文化建设,覆盖面越来越广,但老百姓对文化阵地不足的呼声和意见仍然十分强烈。原因是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不少文化设施闲置浪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存在文化设施“建而不用”等情况。三是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尽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文化下乡演出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供给与农民的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岁末年终大规模的文化下乡活动,落实到每个村的演出场次极其有限。村文化活动室活动内容仅局限于村民看看电视,进行棋牌娱乐,健身锻炼。四是农村文化市场不健全。由于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且比较单一、质量不高,

有关村改居申请书范文

关于村改居申请书范文 篇一:农转非申请书范文 本人____,性别____,出生19xx年10月10日,身份证号码:533xxxxx82xxxx0965,现在居住地址:华坪县荣将镇膏泽村五组。 我由于在农村没有土地,为了响应政府有关文件中农转非的政策,请准许我将户口从华坪县荣将镇膏泽村转到华坪县荣将镇。 申请人: 篇二:农转非申请书范文 XXX派出所: 我是XXXX村______组村民,我叫______,身份证号为____________,全家人口______人,20XX年高官村改制为高官居委会,根据上级“村改居”相关文件精神,我户符合办理农转非条件,现申请办理农转非,望准予办理。 特此申请! 申请人: ____年____月___日 附:一、户口农转非手程序 1、每年省市人事局向各区县人事局和相关部门下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农转非与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家属农转非指标。 2、各区县人事局根据下达的指标数量和农转非人员的标准与

条件,制定工作方案,分配指标,对本地区本部门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遴选、审核。 3、各区县人事局对对初审合格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填写《农转非人员审批表》(一式一份)、《农转非人员备案表》(一式二份)、《农转非人员名单》(一式三份),注明意见,加盖公章,报人事局综合计划处。 4、各区县人事局对初审合格的家属农转非人员填写《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农转非人员审批表》(一式一份)、《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家属农转非人员备案表》(一式二份)、《农转非人员名单》(一式三份)、注明意见,加盖公章,报人事局综合计划处。 5、省市人事局在接到农转非申报材料后,在十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对合格者开据《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通知书》。 6、各区县人事局持《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通知书》、《农转非名单》先后到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局办理农转非手续。 7、录用公务员、招收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项农转非工作,由各系统区县主管部门摸清基本情况后,将符合条件的人员送交区县人事局审查,区县人事局应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在收到材料后按照农转非的工作程序上报市人事局审批,同时报市主管部门备案。 二、户口农转非所需资料 1、本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常住户口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

区村改居社区存在的现状

区村改居社区存在的现状 2005年11月份,我们根据区领导有关“村改居”社区如何融于城市的指示精神,对郊区护城、东郊、南坪、东江4个乡镇18个村改居社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问题 根据综合调查,我区村改居社区目前存在问题可概括为八盼:一盼城市基础设施尽早延伸到社区。一些社区虽己实现了村改居,但社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卫生死角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东郊乡楠竹山社区,一条臭水沟横贯东西,从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房背后流过,雨天污水遍地,晴天臭气熏天,社区虽多方奔走呼吁,甚至请市新闻媒体曝光,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皇经阁社区的自来水管道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村里出钱安装的,30多年来,水管己严重老化,爆管漏水现象时有发生,使居民的水费高出市规定价格的2-4倍。其供水主管道急需纳入城市供水设施规划。二盼环卫处清扫范围扩展到村改居社区。根据“一把扫帚扫到底”的政策,城市社区的卫生清扫责任纳入了环卫处的责任范围,但目前还未完全将村改居的社区的卫生清扫管起来,多数村改居社区卫生只好自己救自己,每次搞卫生创建时,人力、物力、财力都靠社区自己筹措,加重了社区经济负担。如皂果树社区共有9名卫生清扫员(每组一名),每名清扫

员月工资500元,年需工资5.4万元,由社区自己解决。有的社区因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压力难以承受,从而影响了卫生创建工作的落实,使村改居社区的环境卫生死角较多,城市垃圾中转站拒收村改居社区的垃圾,使村改居社区垃圾无处倒。三盼拆迁品补时按同一身份对待。多数村改居社区都反映,他们的居民遇到房屋拆迁时,有关部门把他们按农民对待,按农村集体土地给予品补,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品补270-300元(城市居民房屋的品补标准为每平方米1000-1300元)。而他们申请建房时,有关部门又把他们当城市居民对待,按城市标准收费,按建筑面积收取每平方米28元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一般每个建房户要交费万元左右(农民每户只需600元四盼能与城市社区同等待遇。在工作经费方面,这些村改居社区自2003年、2004年改居以来,未能和城市街道办事处管辖的社区居委会享受同等待遇,即未得到市政府给予的每社区3万元财政补助待遇。在社区基础设施方面,未能享受城市社区的资金补助优惠政策。村改居社区如新建或改建办公用房,要求享受城市社区居委会新建办公用房补助15万元(改建补9万元)的待遇。五盼失地居民有出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建设、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建设以及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城市土地被大量征用,20多年来共被征用25000多亩,使四分之一的郊区农民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2003-2004年,区政府

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交流材料

上海西路街道办事处2012年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交流材料 自2010年开始,我街道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街道的社区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仍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一)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较低,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缺乏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 (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不足。部分小区建设中专门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配套建设的场所极少,社区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三)经费紧缺、设备不足,活动难以开展。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没有经费购置活动用的设备、器材,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四)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社区文化工作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主要靠一些爱好文艺的热心居民,大多情况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在维持。社区文化管理队伍和服

务队伍人才匮乏,缺乏懂文艺、有经验的社会文化工作者。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应加强以下几点:(一)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社区居民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结合,从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传播,想社区居民之所想,应社区居民之所需,解社区居民之所盼,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 (二)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以社区面积和居民人口为基数,按比例增设文体活动场地和文体活动用房,配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活动厅等室内外活动场所。 (三)多方面筹措经费,确保社区文化活动持续发展。社区文化属公益性事业,完全依赖政府单方投资也不行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经费短缺问题。 1、财政给予适当投入。无论在设施建设、设备补助,还是在每年的活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投入,并充分利用机关、社团、企业、学校的文化资源,将社区内的场、馆、站、室对居民开放,既补充政府投入的不足,又避免文化活动场

关于社区文化的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文化的实践调查报告 ——万盛社区与玉屏街道西大社区之对比 摘要:通过对成都温江区万盛社区以及福清西大社区的调查,针对社区文化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大的认点是,社区文化组建暗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日益寡淡,社区应积极承担起联系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社区文化凝聚力认同感 在这个寒假,就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调查,我进行了关于社区文化的调查工作。在上个学期社会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对学校周边的社区——万盛社区进行了调查,并且正对社区文化这一模块专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收获颇多。于是,在寒假期间我也萌生起这么一个念头,对自己所属的社区——西大社区,更具体的说——社区文化进行调查,在系列的了解之后,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别,更为宏观的说,认识不同地域之间的社区文化差异,亦是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异。更希望自己能够在表面的比较之下能够体会更多文化内涵深处的不同。 在调查过程中,我运用了在社会学中学到的知识,充分做到了学以致用。我主要采取了访谈法与观察法。并在—这一段期间在西大社区范围内,对社区内的文化范畴以及对社区居民进行询问,展开了自己的调查工作。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我了解到万盛社区与西大社区的官方资料。 万盛社区: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一个村改社区,原属于柳林乡政府,后划归柳城街道办事处,辖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有11个居民小组,村民代表50人,常住人口680户,居民1767人,共产党员48名。 万盛社区内设有办公活动中心,其中包括了,计生、民政、劳动保障站、信访服务大厅、老年活动中心、警务站等。社区工作人员7人,居民小组长11名。 西大社区办公地址:上巷11号。总面积方千米;总人口3451人。辖区东至河头巷;西至凤凰路;南至龙江;北至西大路。 (此资源来源于:不过现在的人口恐怕是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增加蛮多了) 在社会学课上,我们学知: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文化是社区文明的内核。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增进交往、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时,我们小组成员围绕社区文化这一主题,对万盛社区,进行了相关考察,就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的具体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的培养与宣传”。于是当下,我也就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咨询与调查。 调查内容分析: 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主要负责整合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开办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社区管理中的重要机构,应当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文化设施,同时做好

小区社区文化建设方案

小区社区文化建设方案 小区社区文化建设方案 为深入发展海滨街道的社区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海滨街 道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决定大力加强海滨街道的社区文化 建设,结合社区的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执行市区有关社区建设的精神,充分发挥现有公共 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社区文化建设,坚持 以人为本,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区文化教育工作机制,形成与社区建设发展相互促进的社区文化教育新局面,为不断提 高社区居民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街道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面积要达到每万人≥500平方米,各社区要建有1个文化室,按功能设置有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 动室、展览室、辅导培训室、舞蹈室、老年活动室、少儿活动室 等场室。 (二)街道必须建有1个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各 社区户外必须建有户外文化活动阵地,设有1个集文化、体育、 娱乐、休闲功能的小广场(或小公园)和1个文化宣传橱窗。

(三)各个社区要组建两支社区文化活动队伍。一是如剧、曲艺、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书法、摄影、棋类、球类、读书、集邮、插花等文艺团队、文体协会、读书小组、兴趣小组组成的 业余文化骨干队伍不少于4个;二是社区文化指导员队伍。从当地 居民中选聘一些热爱文化、热爱公益事业的艺术家和离退休同志 作为社区文化指导员。每个社区的文化指导员不少于5个。 (四)要完善8项有关社区文化活动的台帐资料。 三、目前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现状 (一)室内文化活动现状。 街道总人口26788人,下辖6个社区居委会,按省测评标准面积每万人≥500平方米计算,需室内文化活动场所1339.4平方米,现有街道文化站、金宇社区、 沙湾社区和南桥社区活动场所共计1400平方米,达到了面积 要求,其余3个社区都没有专用活动场所。应配备的电视、录放 像机、照相机、电脑等等基本设备器材都没有,图书室藏书数量少,残旧书占多数,远远达不到藏书标准。 沙湾社区居委会今年通过改建,室内活动场所达到870平方米,按文化室的功能设置基本上可以达到,但由于没有资金投入,现各种场室设备没有配置,所有硬件设备器材都没有,只有场所 无开展活动;南桥社区活动场所面积有300平方米,硬件设备器材 也没有,无开展活动。 (二)户外文化活动现状。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介绍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全镇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以点带面,以促进社区文化活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长期良性健康发展。 标签:社区文化建设思考 三道河子镇社区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创新开展“文化型”特色服务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社区人文环境,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融洽了邻里关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社区注重发挥辖区文化资源丰富、文艺人才多的优势和特点,确立了文化型社区“一居一特”的工作思路,通过构网络、拓渠道、展风采,形成了文化型社区的服务特点和亮点,为社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智力和精神支持,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1.构网络,铸造文化建设合力 针对社区居住人群及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成立了由党组织牵头的社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社区文体活动站、服务网点遍布小区。依托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精神文明共建联合会等社区共建机构,共同组成社区文化工作联合体,成为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有效组织载体。依托“包联双促”机制,与社区内辖区单位签订了社区文化共建协议。从而探索了多渠道的社区文化建设投入体系,形成自上而下、覆盖全社区的社区文化网络,形成文化建设合力。 2.拓渠道,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一是整合辖区文化设施资源。结合实际开辟了社区特色文化工作区,设置了特色功能室,建立配备了居民活动室、党员电教室、社区党员服务站,完善小区全民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把辖区内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会职工俱乐部等单位纳入社区文化资源,实施建立了中老年露天舞场和青少年假日活动站,搭建了文化服务平台。二是挖掘社区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在各项活动中,社区注意发现既有文体特点又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和家庭,建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人才库和文化家庭信息库,组建了文化社团,成立了文艺、体育类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队伍,通过广泛开展社企、社校、军民等文化共建活动,挖掘驻区单位、辖区居民中有文艺特长的各类人才,使他们成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牵头人。

区村改居社区存在的现状

区村改居社区存在的现状 XX年11月份,我们根据区领导有关“村改居”社区如何融于城市的指示精神,对郊区护城、东郊、南坪、东江4个乡镇18个村改居社区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问题 根据综合调查,我区村改居社区目前存在问题可概括为八盼: 一盼城市基础设施尽早延伸到社区。一些社区虽己实现了村改居,但社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亮、卫生死角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如东郊乡楠竹山社区,一条臭水沟横贯东西,从社区居委会的办公房背后流过,雨天污水遍地,晴天臭气熏天,社区虽多方奔走呼吁,甚至请市新闻媒体曝光,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皇经阁社区的自来水管道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村里出钱安装的,30多年来,水管己严重老化,爆管漏水现象时有发生,使居民的水费高出市规定价格的2-4倍。其供水主管道急需纳入城市供水设施规划。 二盼环卫处清扫范围扩展到村改居社区。根据“一把扫帚扫到底”的政策,城市社区的卫生清扫责任纳入了环卫处的责任范围,但目前还未完全将村改居的社区的卫生清扫管起来,多数村改居社区卫生只好自己救自己,每次搞卫生创建时,人力、物力、财力都靠社区自己筹措,加重了社区经

济负担。如皂果树社区共有9名卫生清扫员,每名清扫员月工资500元,年需工资5.4万元,由社区自己解决。有的社区因经济实力薄弱,经济压力难以承受,从而影响了卫生创建工作的落实,使村改居社区的环境卫生死角较多,城市垃圾中转站拒收村改居社区的垃圾,使村改居社区垃圾无处倒。 三盼拆迁品补时按同一身份对待。多数村改居社区都反映,他们的居民遇到房屋拆迁时,有关部门把他们按农民对待,按农村集体土地给予品补,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品补270-300元。而他们申请建房时,有关部门又把他们当城市居民对待,按城市标准收费,按建筑面积收取每平方米28元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一般每个建房户要交费万元左右的待遇。 五盼失地居民有出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建设、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建设以及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城市土地被大量征用,20多年来共被征用25000多亩,使四分之一的郊区农民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XX-XX年,区政府对郊区18个村实施撤村建居委会。目前我区村改居社区有失地居民10000多户、34000多人,其中有劳动力22430人。这些失地居民由于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且无一技之长,另谋职业相当困难,得不到城市下岗职工同等的待遇,生活无着落,社会保障未完全落实。

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社区文化活动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建设逐步向深入发展社区文化蓬勃兴起挖掘社区文化资源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对于强化政府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个月来辖区内各社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大力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根据安排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工作座谈、居民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实地调研召开了由宣传文化中心、老体协、社区居委会等有关代表参加的4个座谈会了解和掌握了火花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多次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基层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二)加大投入推动了辖区内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正在筹建中目前辖区内有8个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并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三)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目前辖区内共有文学艺术社团、队伍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有XX余支各类文艺骨干XXX多人这些群众文化网络、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共举办各类演出XX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XXXX余人次尤其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直接参与人员近XXXX人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此外市、区文化系统在“文化进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拓宽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1、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多各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呈现了不同特点 2、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相声、小品、评书、歌舞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3、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多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场地不

以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35469185.html, 以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 作者:潘兆明 来源:《教师·下》2016年第07期 摘要: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体现形式之一。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以下简称“延陵镇”)通过一系列措施继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为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不仅强化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使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特色文化;社区教育;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感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动力支持和有效载体。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化权益的获得、文化生活的丰富已成为当代人幸福感的体现形式之一。 近年来,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积极满足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丹阳市“四城建设”(创新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和谐之城)的推进,依托延陵镇特色文化,着力倡导“时时参与社区文化,个个享受社区文化”的理念,深入做好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如今已形成“管理规范化、阵地现代化、形式多样化、文化特色化”的格局。 一、管理规范化,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宣传科、文体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工会、团委、妇联等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在所辖13个行政村分别设立了文化工作办公室,委派了文化工作负责人,切实加强对整个社区文化工作的统一领导。 (2)人才支撑。人才队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延陵镇一直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社区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培育社区文化建设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各具文化专长的社区成员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指导,促进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 (3)经费落实。延陵镇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60余万元,用于打造特色文化镇。 二、阵地现代化,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平台 阵地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社区文化工作得以推进的基础。2008年镇政府投 资600余万元新建了一座融古典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中心,中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广场占地3500平方米,建有图书室、阅览室、季子文化陈列室、舞蹈

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与思考

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与思考 作者:任邦华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7期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新时期社区文化的基本理伦为依据,结合滁州市连江镇江巷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了社区文化建设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如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薄弱,设施落后,资源匮乏,针对性差,参与面窄,保障乏力,资源共享不协调等。同时,就如何加快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健全社区文化责任,培育人才骨干,打造文化品牌,突出社区文化特色等,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并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提出以下见解和对策。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社区文化乃社区建设的有力支撑,起着思想引领,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激发社会正能量,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社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开放性、群众性的特质,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可以陶冶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他们主人翁意识,引导社区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家风家训民风民俗,在广大居民中产生更强凝聚力、归属感,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 (1)有利于推进社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群生活在社区,广大社区群众与社区文化活动结下不解之缘,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占领社区文化阵地,对于提升居民综合素质,凝聚社区正能量,密切党群关系十分重要。如:近年来,连江镇江巷社区依托文化阵地先后开展了“学习十九大精神,聚力脱贫攻坚”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不忘初心跟党走——农家书屋讲故事比赛活动;牢记使命,继续前进——党史镇史大型展览活动等,充分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引领、感召作用。 (2)有利于满足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不断殷实的物质条件摧生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近年来,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不断为社区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基层文化站自编了一批反映社区模范故事的文艺节目在社区开展演出活动,使广大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各种文化服务,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如连江镇综

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观察,发现近几年来,社区的文化建设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广州黄埔区庙头社区的调查发现与收获。 来到这个社区后,发现这个社区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社区的硬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各个街道上几乎都有中小型诊所,健身设施,文化室,小吃店等。街道托老中心和建设区级福利院集中在主街道。据调查,全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2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覆盖率为100%,每间社区服务中心均在30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340000多平方米。所设的文化室,建成社区体育设施,场所114处,占地面积11700多平方米。 社区的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义制度,形成了街道,社区党组织议事和协调新机制。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建立了社区党支部或党总支党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覆盖面。全社区基本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的社区党建新格局,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时,社区也开展了社区教育,就业指导,养老托老等10个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 社区的自治能力明显增强。先后制定和完善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居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落实。 社区环境经一步好转。社区深入开展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切实加强了噪声,油烟等污染源的整治。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区内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地点区放置垃圾等污染物,统一处置,每个街道都有固定人员去打扫街道,监督人群。对于在街道上乱摆乱放的买卖摊子,都有城管人员去管理。对于垃圾乱放者进行惩罚和教育。 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业扎实推进。如这个庙头社区内有规定的人员进行治安巡逻,有专业的治安亭等为人民服务。这个社区内近几年来的发案率特别是入屋盗窃案大幅度下降,社区居民的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群防群治式的社区物业管理成了社区管理的主流。 在调查中发现社区虽然有了以上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我觉得有必要写出来。 由于城区社区具有区域面积大,居民居住分散,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多等特点。社区居民不够重视文化建设的工作,如社区文化活动场所数量少,层次较低,特别是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缺乏整体建设规划。全市城区没有社区文体设施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和详细规划;社区文化设施从项目,功能,数量上没有制定出台非常具体的标准,建设缺乏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没形成,缺乏经费保障。一是缺少文化建设和活动经费。社区普遍反映经费紧缺,社区文化成了无米之炊,搞建设和组织活动都要拉赞助、靠结对单位支持;由于没有经费来源和保障,人才培训难、活动开展难,影响了社区干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二是财政对社区文化建设投入少。由于各级财政几乎没有社区文化工作的专项经费,形成相当数量社区的文化设施多年来得不到改善或缺项。有些社区即便市、镇区、街道无偿提供了一些文体器材、图书、文化信息共享设备,因缺少正常运作的经费保障,造成无法正常开放和维护。三是缺乏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由于政策上原因,社会资金对社区公益文化的投入缺乏积极性,社会文化团体对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 另外社区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居民参与度还不够高。由于人员流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