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的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红外技术的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红外技术的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红外技术的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林立新信息工程20123200074

【摘要】红外技术己从过去的战术地位发展到今天的战略地位, 己经成为国家安全依赖的主要探测技术的手段, 红外技术在军事技术领域内将得到全面、大规模地应用。本文介绍了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在中海洋、空中等多方面探究其军事应用。

【关键字】红外技术、军事应用

一、引言

在人类即将进人2 00 0 年的前夕, 进一步认识红外技术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因为战争不仅不会因一个新世纪的到来而消失, 在未来的世界中, 霸权主义、国家间的领土纠纷、国家分裂民族和宗教矛盾等等仍然存在,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还将使这些矛盾变得错综复杂,未来的局部战争更加扑朔迷离。可以肯定的是, 未来的局部战争将广泛的使用各种高新技术, 而今天蓬勃发展的红外技术, 在其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红外技术顾名思意就是红外辐射技术。红外辐射习惯上称为红外线。也称为热辐射。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红外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军事应用的角度看, 有二点需要再次证实:首先是红外技术从过去的战术地位发展到了今天的战略地位;其次是红外技术从过去少数局部应用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军事发达的国家, 武器装备多数都已使用了红外系统, 甚至连传感器都使用了红外传感器。至今, 红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军事装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

红外技术的发展以红外线的物理特性为基础。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带电微粒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 它是一种电磁波, 处于可见光谱红光之外, 突出特点是热作用显著。红外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 从0.75μm~l000μm, 可分为四个波段: 近红外(0.75 ~3μm)、中红外(3 ~6μm)、远红外(6~15μm)和极远红外(15- 1000μm), 红外线具有以下特性:红外光电效应、红外辐射、红外反射、大气传输特性。

从技术角度看, 红外技术的进步至少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已从短波扩展到长波方向, 实现了对室温目标的探测, 充分利用了大气窗口。(2)探测器已从单元发展到多单元, 多元又发展到焦平面阵列(FPA)探测器。连上两个台阶, 相应地系统实现了从点源探测到获得目标的热成像(面源探测)的飞跃。(3)发展了种类繁多的探测器系统。(4)红外系统已从单波段探测向多波段探测发展, 获得了丰富的目标信息。

三、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 红外侦察

红外侦察主要包括:空间侦察与监视;空中侦察与监视;地面侦察与监视等[1]。

(1)空间侦察与监视。照相侦察卫星携带红外成像设备可获得更多地面目标的情报信息,并能识别伪装目标和在夜间对地面的军事行动进行监视;导弹预警卫星利用红外探测器可探测到导弹发射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为拦截来袭导弹提供一定的预警时间。

(2)空中侦察与监视。利用人或无人驾驶的侦察机、侦察直升机等携带红外相机、红外扫描装置等设备对敌方军队及其活动、阵地、地形等情况进行侦察与监视。

(3)地面侦察与监视。将无源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隐蔽地布设在监视地区或道路附近,用于发现经过监视地区附近的运动目标,并能测定其方位。

2 红外夜视

红外夜视主要包括导航吊舱和瞄准吊舱;舰载观察和火控系统;陆上侦测、瞄准、火控和车辆驾驶等。

(1)导航吊舱和瞄准吊舱。用于各种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的导航、瞄准配备前视红外摄像机等设备的导航吊舱和瞄准吊舱用于飞机昼夜飞行和攻击的导航和搜索、捕捉目标,为制导武器及非制导武器提供精确制导和瞄准,以提高命中精度。大多数飞机都装有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前视红外系统、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微光电视设备、激光测距/目标指示系统和激光目标自动跟踪系统,使飞机能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作战,而且大大增强了夜战能力。例如F-117A 隐形飞机上装有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目标指示器,F/A-18 多用途战斗机装有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和激光跟踪器。美军飞机不仅配备先进的夜战装备,还普遍装有被动探测系统,使飞机能在机载雷达关机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下,完成攻击目标任务。

(2)舰载观察和火控系统。红外夜视器材分辨率高,具有探测掠海飞行目标的优势。舰载跟踪用红外热像仪既可用于发射掠海导弹时提供目标数据,还可用于探测和报警敌方掠海导弹,减少反辐射导弹袭击的可能性。配备热成像设备在内的光电火控系统,便于识别目标并缩短武器系统的反应时间。

(3)陆上侦测、瞄准、火控和车辆驾驶。红外热像仪等可用于夜间的战场侦察与观测;配有红外热瞄准具有反坦克导弹和火炮等武器能在夜间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跟踪和射击;在火控系统中配有红外跟踪电视摄像机和高炮防空系统,不怕电子干扰,能有效地对付遥控飞行器和巡航导弹的威胁;配有红外夜视仪的坦克等车辆可在夜间关灯行驶,车长可在夜间进行观察指挥,炮长可在夜间进行瞄准射击。

3 红外前视

红外前视即热成像观察系统,输出以灰度形

式显示的外界物体的热分布图像,可以全天候使用,甚至可在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热成像观察设备输出的是视频图像,通常和电视制式相同,能实时观察目标的活动情况,将其安装在舰船上,用途广泛。

3.1 黑夜和雾中导航

观察距离从几十米到上千米,观察目标包括附近的舰船、桥墩、航道中的障碍物、码头等,使用目的是保证航行的安全,防止碰撞。这类热像仪要求15°~50°的宽视场。由于视场较大,也为了降低成本,一般无须稳定和回转。热像仪的体积较小,通常使用非制冷长波热敏探测器,使用方便,容易推广使用。

3.2 中距观察

观察距离在 5 km 左右,用于夜间或雾中监视、跟踪、登陆、反恐、搜救等。观察目标主要是中小型舰艇、登陆岸滩、人员活动等。该热像仪可使用非制冷探测器,推荐焦距为 33.3 mm~100 mm 连续变焦的光学系统,配以规模为 384×288 元,元间间隔为 35 μm 的探测器,热像仪的视场将在 22.8°×17.1°到 7.7°×5.8°间连续可变,分辨力最小为 0.35 mr。对 30 m 长的小船识别距离超过 6 km ,对人的探测距离约为 1.9 km 。为了全方位搜索或观察目标,可把热像仪装在回转云台上。如果要求在船体摇晃情况下观察的图像稳定,则需将观察系统装在稳定平台上。

3.3 远距观察

观察距离在 8 km 以上,用于夜间远距离观察、监视、搜索、跟踪等。观察目标主要是大型舰艇和各种舰船,掌握夜间海上舰船活动态势。热像仪可选用制冷型长波或中波探测器。探测器的规模至少用 320×256 元,640×480元更佳;光学系统的焦距从 150 mm ~ 600 mm 均可使用;为了满足监视、搜索、跟踪和瞄准的不同要求,可设计成两挡或三挡变焦的形式,具体的设计依赖于观察任务的性质,要求目标图像的清晰度和热像仪尺寸等因素。

4 红外制导导弹

舰船上配备红外制导导弹主要用于对付空中的威胁,如超低空飞机、掠海导弹、巡航导弹等,也可用于攻击海面上舰船类目标,其作用距离一般可达 10 km 。可用的制导方式有调制盘单元探测器导引头和多元制导导引头,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目前已发展有热成像制导的导引头,使用红外制导导弹,设备简单,操作快,适合于对近距威胁的快速反应和攻击。目前,红外制导导弹技术已相当成熟,已有多种国产对空和对舰红外制导导弹。红外制导系统多使用中波红外波段,主要探测目标的喷管、排气管、舰艇烟筒的辐射以及热排气流辐射,最先进的制导系统可用制冷型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实现热成像制导,捕获视场为 3°~5°。作用距离与目标的类型、状态有很大关系,通常近距格斗型多要求在 10 km 左右能可靠地截获目标。稳定跟踪机构的结构形式很多,最好的已突破正交双框架形式,用极坐标三框架平台结构,实现±90大跟踪场。红外制导导弹用于海洋舰船上,可用作舰对空和舰对舰近距型导弹,也可把红外制导用于导弹的末制导阶段,实现对舰船和其他固定目标的中远距离打击,这种末制导类型是待导弹到达距目标适当距离时,制导系统快速搜索并捕获到目标,然后转入自动跟踪状态,直至摧毁目标。

5 红外隐身

隐身技术是随着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中雷达和红外作为最主要探测手段,

是飞行器隐身技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1-3]。红外探测技术具有被动探测、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尤其随着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红外成像探测技术的发展,某些红外探测系统(如IRST)或制导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距离甚至达到了雷达对目标探测距离的水平,对飞行器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红外隐身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战斗机、轰炸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飞行器,其中以美国F35、F22 等第四代战斗机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综合采用多种先进的红外特征抑制技术来降低飞机的红外辐射,相对于第三代战斗机在具有较好的红外隐身能力。

6、红外通信

利用红外辐射来传递声音和编码信号的技术叫红外通信。红外通信与无线电通讯相似, 但使用的电磁波的波段不同, 它比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性高、通信距离远。如采用砷化镓激光器进行红外通信, 其通信距离可达100km。军事后勤方面, 利用红外技术可诊断治疗多种疾病、加工食品、烘干喷漆;利用红外测温仪或热像仪可实行不接触检查输电线路的故障;利用红外报警装置可警戒、监视敌情等。另外, 红外技术还可用于气象测量、测距、红外引信等。

四、军用红外技术的未来

从技术角度讲, 红外技术有4大优点:(1)环境适应性优于可见光, 尤其是在夜间和恶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2) 隐蔽性好, 一般都是被动接收目标的信号, 比雷达和激光探测安全且保密性强, 不易被干扰;(3) 由于是靠目标和背景之间的温差和发射率差形成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探测, 因而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优于可见光;(4)红外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特

别适用于“发射后不管”的精确制导武器。因此,未来的红外技术仍将朝保持其优点的方向发展。从国际的大环境看,冷战结束后,美国进行了全球战略的调整,美军为未来作战提出的7 种作战能力中头2 种都与红外技术密切相关,即能将全球监视系统和通信系统以及有关数据的合成与处理集中用于某一战区,形成信息优势。在全天候昼夜条件下能伪装和突破防线,识别和打击重要的固定和机动目标。

在军事需求的牵引和相关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作为高新技术的红外技术, 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作用将更加广泛和重要, 其战略地位表现在3 个方面:

(1)红外技术是国家安全依赖的主要探测技术手段

(2)红外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3)红外技术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五、结论:

本文旨介绍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并讲述红外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 各国所掌握的红外技术的先进与否,在各国军事竞争当中举足轻重,将是取得未来高技术战争胜负的主导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蔡毅红外技术在未来军事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红外技术.1995,3(21)

[2] 陈胜哲红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光学技术.2006,32

[3] 刘新永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其军事应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6)

[4]红外探测系统在军事海洋中的应用.海洋信息技术.2007,1

[5]红外探测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6,(37)

[6]曲兆俊F35 隐身战斗机红外辐射特性建模.红外技术.2014,11(36)

[7]宁成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模型设计及军事侦查中的应用分析.创新技术.2014,28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苏雄200910835319 集宁师范学院化学系09级化学3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摘要 波数13000~10cm-1或波长0.75~1000μm之间称为红外区,在此范围内的物质吸收红外辐射后,因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红外光谱技术分析速度快,分析效率高,分析成本低,测试重现性好等特点。红外光谱技术在制浆造纸工业中木素的定性和结构分析、木素的定量分析、研究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测定纸浆Kappa 值等,以及在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以及食品方面在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环境科学中水环境监测、固体环境监测、气体环境监测,石油工业中对于油品成分,含量等方面的分析有广泛应用。 关键词 红外光谱;特点;应用 引言 分子振动、转动、或晶格等运动产生偶极矩变化,形成可观测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广泛应用于分子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化学组成的分析领域, 对有机化合 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因此,红外光谱有化合物“指纹”之称,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由于其专属性强各种基因吸收带信息多,固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定性和定量分析[1]。由于用红外光谱作样品分析时基本不需要处理,且不破坏和消耗样品,自身又无环境污染,因而被广泛运用,目前红外光谱广泛已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临床医学和药学方面、农业方面、食品方面、环境科学、石油工业等学科领域,并随着技术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到重视。 1、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同时伴随转动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因此,红外光谱的吸收峰是有一定宽度的吸收带。物质吸收红外光应满足两个条件,即辐射应具有刚好能满足物质振动能级跃迁时所需的能量;辐射与物质之间有偶合作用。因此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其一致,同时分子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这时物质的分子就产生红外吸收。

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论现代军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现代军事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使信息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军事信息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 IT168 信息化 [文献识别码] B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为了打赢未来的战争,我国必需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以适应未来作战的需要。人类的历史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现代战争进程。军事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体现在多方面,信息技术在现在战争中已经发展为信息战。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亦指战场上敌对双方为争取信息的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通过利用、破坏敌方和保护己方的信息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活动。利用信息战亦可弥补常规武装力量的不足,信息战作为未来战场上一种新的作战方式,还将对各国军队编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那是决定性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化的军队,更谈不上现代化战争了。只有高度信息化的军队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高技术促进现代战争理论发展具有明显的超越性,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理论发展的超越性,使得世界各国在战争理论研究上,更加重视超前性研究。信息化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军事应用的推动下,这些新科技又倒过来为军事服务,这种互为激励的现象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海湾战争后,各国开始大量的装备自己部队,向信息化发展,特别是我国,机载警报和控制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等,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战争的趋势,向着信息化迈进。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无疑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中最宏大、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一个中心,八个特征”来概括。即:以夺取制信息权为中心,一体化、无人化、网络化、多维化、精确化、实时化、有限化、社会化为特征。所谓制信息权是指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战场认识系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火力打击系统等来夺取战场信息的获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 制信息权是信息化战场主动权争夺的最高层次,是“第一制高点”,也是其它诸主动权赢取的核心与要害所在。制信息权主导着制空权、制海权、制陆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没有制信息权,也就没有战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只能被动埃打,所以,信息化战争的战场主动权之争,实质上是交战双方的制信息权之争。信息进攻和防护的斗争将贯穿于战争的始终,是交战双方争夺的中心。 随着多波段侦察探测系统和复合制导攻击弹药的发展,伪装防护系统也在从传统单一化伪装防护向综合一体化伪装防护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伪装网、假目标、烟幕、干扰装置、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于一体,聚光电侦察、告警和干扰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伪装防护系统,已成为外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伪装防护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一体化是信息技术广泛交叉渗透的必然结果。体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G4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战体系一体化。信息化战争中,凡是妨碍信息共享和资源优化整合利用的各种壁垒将通通被打破,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将合二为一,侦察预警、指挥控制和机动、打击、防护、保障六大系统融为一体,作战能力将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二是作战行动一体化。各军兵种的运用完全依据不断变化的战场情况,任务随时调整,能量随时聚合、情况判断、决心处置、部队行动的循环周期越来越快,作战效果成倍提高。只要能把正确的信息,用正确的形式,传递给处在正确位置上的正确的人和武器系统,谁穿哪个军种的服装已经不重要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在工程装备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程装备的快速发展,使工程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无人化程度明显增强。美国有份《21世纪战略战术》报告,里面有个结论让人眼前一亮: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事实似乎印证了这一结论。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伤与防治措施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在实施训练过程中,一些官兵由于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落实,组织训练方法不科学及心理素质欠佳等因素,容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为了保障和提高部队的训练效果,分析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结合基层连队的训练情况,浅谈常见军事训练伤的发病原因,分析致伤因素及防治措施。 1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训练科目: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2 训练环境 2.1 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 2.2 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 2.3 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思维活动,有利于身体处于良好状态,以提高训练成绩并预防训练伤发生。 2.4 心理是否平衡心理因素是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理上的不适应会引发整生理和精神状态的失调,尤其是新兵缺乏训练基础,部分受训人员有畏惧、焦虑的情绪,影响其身心的放松,肌肉韧带关节僵硬,动作不协调,易导致训练伤的发生。 2.5 训练部位训练伤发生的部位与主要受训部位相一致。训练伤损伤部位见四肢,尤其好发于下肢,如急性创伤性损伤与过劳性损伤。Lauder等通过研究发现,对于男性与女性来说,膝盖都是最易受伤的部位,尤以其前交叉韧带为最。训练中,下肢承受的负荷最重,应力长期作用于下肢,增加了下肢受伤机会。 3 军事训练伤的分类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 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杨胜利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正在军事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屡次局部战争,特别是20世纪末发生的科索沃战争中,人们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高技术的较量,谁拥有军事高技术,谁就能够在战争中占据更大的主动权;现代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 一、军事高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高技术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认为,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有七大特点: 1、高智力。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现了高智力的特性。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而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 2、高投资。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研制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据统计,目前,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5-20倍,形成高技术产业后的设备更新投资还会越来越大。比如制造

集成电路的设备,十年之中关键设备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代,设备投资就要增加一个数量级。 3、高竞争。高技术的时效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或用于战场,谁就能获得优势,占据主动。为此,世界军事强国和大国都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试图在世界高技术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高风险。高技术竞争的失败,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投资的失败;对国家而言,意味着国家利益将要受到损害。此外,高技术研究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以生命作为代价。以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例,40多年来,航天技术取得了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其风险也高得惊人。1961年3月23日,苏联的邦达连科就成为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另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数据分析:目前正在组装的国际空间站,在组装过程中,发生至少一次重大失误的可能性为73.6%。 5、高效益。高技术产品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形态是知识的物化形式,所以其价值远远超过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实践证明,高技术成果一旦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一旦得到实际应用,就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航天技术,其投资效益比高达1:14,充分体现了高效益的特点。 6、高渗透。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或渗透性,隐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不仅可以用于新兴产业的创立,而且可以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驱动力。 7、高速度。高技术产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中最活跃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美国经济在“9 。11”事件前已连续十多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趋势,而且美国GNP占世界总值的比例也由90年代初的24.2%增加到2000年的30%。这些都是以信息技术为

士兵提干考试试题:军事知识重难点整理

士兵提干考试试题:军事知识重难点整理 1、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为:() A)陆军、海军、空军都是2年B)陆军、海军3年,空军4年 B)C)陆军3年,海军、空军4年D)陆军、空军3年,海军4年 2、“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A)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 3、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多公里。 A)16000B)17000C)18000D)19000 4、《孙子兵法》诞生于()。 A)战国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B)人民军队建设理论C)人民战争思想D)战争规律 6、不是军事思想的特性有()。 A)时代性B)阶级性C)民族性D)继承性 7、和平问题是()问题。张为臻博客 A)南北B东西C核心D重点 8、要造成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使敌人想打而不敢打,想打又打不起来。这种军事战略被称为()。 A)遏制战争B)打赢战争C)防御战略D)和平战略 9、我国及其周边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分别是:朝鲜半岛、()、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热点都位于这一地区。 A)台湾海峡B)南海C)东海D)马六甲海峡 10、美国战略核力量不论何时都由()指挥控制。 A)总统B)国务卿C)参联会主席D)国防部长 11、冷战结束后日本的主要防卫对象从对付苏联为主转向对付() A)中国、朝鲜B)中国、俄罗斯C)俄罗斯、朝鲜D)中国、韩国 12、()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A)理论研究B)军事上的需要C)敌人的优势方向D)军事哲学 13、对核武器的发展趋势概括错误的是:()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与发展

红外热成像摄象机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引言 1672年,牛顿使用分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单色光,证实了太阳光(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偶然发现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其他色光温度的指示数值高。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热线”,这种看不见的“热线”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这种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μm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 ~1.5μm 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1.5 ~10μm的部分称为中红外,波长为10~1000μm的部分称为远红外线。而波长为2.0 ~1000μm的部分,也称为热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的电磁波辐射,它在电磁波连续频谱中的位置是处于无线电波与可见光之间的区域。这种红外线辐射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已成为展示高科技武器使用先进技术的平台。在这些新科技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其中最为闪亮的高科技技术之一。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是利用各种探测器来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再进行光电信息处理,最后以数字、信号、图像等方式显示出来,并加以利用的探知、观察和研究各种物体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光学系统设计、器件物理、材料制备、微机械加工、信号处理与显示、封装与组装等一系列专门技术。该技术除主要应用在黑夜或浓厚幕云雾中探测对方的目标,探测伪装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GJZ102A《GJB/Z 102A-2012 军用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GJ117《GJB/T117-1999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 GJ136Z《GJB/Z 136-2003 Z 通用信息处理平台集成与运行指南》 GJ140Z《GJB/Z140-2004 Z 电子对抗装备现场维修数据收集指南》 GJ141Z《GJB/Z141-2004 Z 军用软件测试指南》 GJ142Z《GJB/Z142-2004 Z 军用软件安全性分析指南》 GJ143Z《GJB/Z143-2004 Z 军用智能辅助决策开发工具》 GJ156Z《GJB/Z156-2011 Z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指南》 GJ157Z《GJB/Z157-2011 Z 军用软件安全保证指南》 GJZ161《GJB/Z 161-2012 军用软件可靠性评估指南》 GJ229A《GJB 229A-2000 军用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接口》 GJ238A《GJB23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测量方法》 GJ318《GJB31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通用规范》 GJ322A《GJB322A-1998 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 GJ367A《GJB367A-2001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438B《GJB438B-2009 Z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GJ662《GJB662A-1997 野战数字无线电接力设备的频繁段和容量系列》 GJ663A《GJB 663A-2012 军用通信系统安全通用要求》 GJ883A《GJB883A-2003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通用规范》 GJ915《GJB915A-1997 纤维光学试验方法》 GJ1127《GJB 1127A-2003 机载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1128A《GJB 1128A-2002 机载超波电台通用规范》 GJ1142.4《GJB 1142.4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第:回路群》 GJ1142.5《GJB 1142.5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单路有线入口》 GJ1145A《GJB1145A-2010 Z 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军工产品定型试验规程》 GJ1211A《GJB 1211A-2007 野战用户电话交换机通用规范》 GJ1268A《GJB1268A-2004 军用软件验收要求》 GJ1427A《GJB1427A-1999 光纤总规范》 GJ1428A《GJB1428A-1999 光缆总规范》 GJ1567.2《GJB1567.2-1992 话音频带调制解调器的差错控制方法 用于带有异步至同步转换DCE的差错校正方法》 GJ1659《GJB1659-1993 光纤光缆接头总规范》 GJ1783《GJB1783-1993 硬波导组件总规范》 GJ1901《GJB 1901A-2003 军用巨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J2077A《GJB 2077A-2007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自动线路建立规程》 GJ2088A《GJB 2088A-2002 压制性雷达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089A《GJB 2089A-2003 通信对抗监测分析接收机通用规范》 GJ2090A《GJB 2090A-2003 瞄准式通信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101《GJB 2101A-2002 超短波对空指挥电台通用规范》 GJ2242《GJB2242-1994 时统设备通用规范》 GJ2434《GJB2434A-2004 军用软件产品评价》 GJ2436《GJB2436-1995 天线术语》 GJ2454《GJB 2454A-2003 军用光缆填充膏规范》

军事训练伤病防治

第四讲军事训练伤病防治 一、军事训练伤病简介 (一)军事训练伤的概念 军队 (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称为军事训练伤。 (二)军事训练伤分类 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2)软组织损伤。(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 (三)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 (1)心理素质因素: 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 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女性肌肉含量比男性少,支持性也小,受伤率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内分泌因素也可能影响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3) 训练科目的影响:训练伤的发生与训练科目的强度、频率、难度有直接关系,训练科目强度、频率、难度越高,训练伤的发生率越高。训练科目太集中及安排不合理超过机体生理阈值为训练伤的致伤因素。不同的科目发生不同的训练伤:夜行军易致踝关节扭伤,投掷手榴弹训练易致肩关节扭伤和肱骨骨折,双杠倒立的跌伤易产生胸颈部的外伤,倒功训练易致颅脑损伤等。 (4) 训练环境的影响。训练场地是否符合要求? 场地过硬、过滑、不整洁等,都会增加下肢承受应力,地面过硬也是造成颈椎损伤最常见原因。场地凹凸不平,易致扭伤或跌倒损伤,而过于柔软的场地虽能减少冲击力,却易致膝踝关节扭伤。训练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如单双杠、独木桥等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受训人员着装、鞋的保护作用是否起效等。训练的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组织的神经兴奋性,加强肌肉韧带的伸展与柔韧性,并促进

当今军事高科技__军事论文

论军事高科技 摘要:军事高科技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所以当今军事高科技对未来战争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二高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三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对策。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因此必须坚持创新、跨越、持续、高效的原则,推动军事高科技健康发展必须立足国情军情,科学确定我国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必须面向战场市场,不断开阔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 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关键词:战斗力、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坚持创新 前言 所谓军事高技术,是指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它是军事和高技术两大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作战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军事高科技,作为最重要的战斗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 一、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包括两个层次,即军事基础高技术和军事应用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事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部分新技术群。尽管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之闻并存在截然的分界线,但人们还是喜欢把高技术分成军事高技术和民用高技术两类,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一起带头作用。 20世纪60年代历来,高新技术发展的浪潮,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高技术对国防建设的影响 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 目前工业经济发达国家对军事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大多首先考量的是尽快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快速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提升兵器的毁伤力,使军队在质量上保持优势,以增强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可以说军事技术水平的优劣,时时刻刻影响着武器装备的战技水平。 当代社会以精确制导技术、航天技术、侦查与监视技术、伪装隐身技术、夜视技术、指挥自动化——C4ISR、电子对抗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为军事技能的重点考察对象。而这8项技术的发展无一不依靠兵器性能的拓展,毁伤能力的提高,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的增强,机动范围的扩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的完善,多兵种的联合与适应,传统与现代化的互补等作战功能的快速发展,而这一系列的发展又依赖于军事高技术的发展。 据了解,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共投掷各类弹药2.2万余枚,其中精确制导弹药1.3万多枚,使用比例由海湾战争的9%、科索沃战争的35%大幅上升到此次战争的60%,并创造了一次打击任务在20分钟内投掷1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的历史纪录。高新技术战争已经成为战争的一种发展趋势。而由此,高新技术对国防的决定性巨大。 所以说,只有在军事高技术的引领下,在全国军民创新浪潮中,形形色色的新兵器不断问世,才能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夯实物质基础。 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军事高技术具有高智力、高创新性。现在军事技术中的每一项技术,无一不是当今时代各项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相互交叉融合创新的结果,是不同学科众多科技人员指挥的结晶。

士兵提干:2012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试题

士兵提干:2012年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试题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军事知识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题分值:第一部分军事知识(50道题)、第二部分基本常识(30道题)每题2分,第三部分分析推理(60题)每题3分,均为单项选择题,共340分;第四部分综合能力(2题)每题30分,共60分,总分400分。 3.应考者携带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客观题用2B铅笔、主观题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试卷及答题纸全部上效并分别封存。 第一部分军事知识 1.毛泽东为我军确立了一系列建军原则,下列不属于其中之一的是。 A.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B.打仗、行军、训练三大工作 C.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D.战斗队、工作、生产队三大任务 2.邓小平确立的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 A.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 B.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 C.建设一支能有效保卫国家安全的人民军队 D.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3.新时期我军军事战略方针确立的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是。

A.打赢信息化战争 B.确保国家的安全 C.实现祖国的统一 D.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4.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等工作的机构是我军军事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该机构是。 A.总参谋部 B.总政治部 C.总后勤部 D.总装备部 5.1997年3月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的武装力量由组成。 A.现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B.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 C.现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 D.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6.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主要在遂行作战任务的军种。 A.海洋 B.海上 C.海面 D.水面 7.枪和炮从口径上区分,一般以毫米为界。 A.10 B.20 C.30 D.40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海湾战争中作战行动代号的是。 A.“沙漠盾牌” B.“沙漠风暴” C.“沙漠之狐” D.“沙漠军刀” 9.以下战略威慑的的主要类型中,的可信性最差。 A.核威慑 B.常规威慑 C.太空威慑 D.信息威慑

我国国防科技与军事的发展

“军事理论”课小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国防科技与军事的发展 所在院系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2班 姓名学号田雪 1305112220 任课教师刘新华 提交日期 2013年11月11日 人文社科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

我国国防科技与军事的发展 国防科技与军事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领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一、军事上的需要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动力 社会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同样的,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科技,则是社会的特殊需要———军事需要的产物,而且这种需要比任何力量都更能把国防科技推向前进。 自从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维护和获取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便产生了国防和国家间的战争。为了巩固国防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国都力图掌握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手段,于是便组织专门力量研制武器装备,国防科技便由此产生。由于新的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可以造成军事上的巨大优势,所以各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军事及战争的重要影响。正如科学学创始人丁·贝尔纳所认为的:“自古以来,改进战争技术,一直比改善和平生活更需要科学。这并不是由于科学家具有好战的特性,而是因为战争的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加急迫。各国君主和政府不那么乐于向其他研究工作提供津贴,都乐于向军用研究工作提供经费,因为科学界能研制出新的装备,而这种装备由于十分新颖,在军事上极为重要”。这里如实地指出了为满足军事上的需要研制武器装备,是国防科技发展的动力和主要任务与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军事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两国的国防科技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了极度的繁荣。许多其他国家在这种临战状态下也被迫采取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库练习题

士兵提干考试:军事知识题库练习题 关键词:士兵提干张为臻大学生士兵军事知识考试题库提供培训 1.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的科学理论 体系。 A)国防建设问题B)军队建设问题C)军事理论问题D)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问题2.军事思想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按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B)按阶级属性划分,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C)按武器装备发展水平划分,如信息化时代军事思想 D)按军事领导人划分,如毛泽东军事思想 3.对《战争论》评价不正确的是()。 A)既是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著作 B)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来源之一 C)是西方古代军事理论的顶峰之作 D)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 4.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是“()”战略。 A)现实遏制B)积极防御C)全球战略D)全面防御 5.金砖五国是指哪些国家:()。 A)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朝鲜B)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朝鲜C)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D)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南非 6.冷兵器时代兵器杀伤作用的发挥主要依赖于(),这是冷兵器时代能量释放的基本 形态。张为臻博客 A)人的智力B)人的体能C)兵器质量D)兵器数量 7.信息化战争中,交战双方没有稳定的对峙线和战斗接触线,战场上没有()。A)面对面接触B)重点区域C)安全区域D)前后方之分 8.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毛泽东认命()总司令。 A)朱德B)林彪C)彭德怀D)粟裕 9.唐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

A)世兵制B)府兵制C)募兵制D)卫所兵制 10.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是(),标志 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B)关于裁军100万 C)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D)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11.下列叙述错误的()。 A)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尽量减少军队规模 B)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优先发展海空军 C)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搞好各军兵种部队的科学编制 D)军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精简机关,充实部队 12.电子战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A)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监视B)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监视 C)电子侦察、电子进攻、电子防御D)电子侦察、电子波坏、电子进攻 13.智能对抗在未来战争中越来越重要,下列不属于智能化对抗范畴的是()。 A)知识B)信息C)思维D)计算机 14.唐朝实行的兵役制度是()。张为臻博客 A)世兵制B)府兵制C)募兵制D)卫所兵制 15.1985年6月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其核心是(),标志 我军进入新时期建设轨道,进入建军史上发展的新阶段。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B)关于裁军100万 C)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D)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判断 答案:1-5BDCAC6-10BDCBC11-15ACDBC

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课程(论文)题目: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内容: 1 背景 光电隐身技术可分为可见光隐身、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三大类。光电隐身起源于可见光隐身,成熟于红外隐身,发展于激光隐身。而现代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探索时期(2 0世纪60年代以前)、技术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70 年代)和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红外隐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基础研究和先期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陆海空三军研制的新式武器已经广泛采用了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这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探测到目标。 2 红外隐身原理 概述 从红外物理学可知, 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由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决定: 式中W——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 σ——玻耳兹曼常数; ε——物体的发射率; T——物体的绝对温度。 温度相同的物体,由于发射率的不同,在红外探测器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发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的温度,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的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的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红外侦察系统能探测目标的最大距离R为: 式中J——目标的辐射强度; ——大气透过率; N A——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 ——探测器的探测率; ω——瞬时视场; ——系统带宽; ——信号电平; ——噪声电平。 红外隐身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公式中第一项的各项取值,也就是说,目标的红外隐身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即改变目标表面的发射率;二是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即通常所说的热抑制技术;三是调节红外辐射的传播途径(包括光谱转换技术)。 改变目标红外辐射特性采用的技术 (1)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改变红外辐射波段,一是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器的响

现在军事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

上课周四-34节、序号成绩 现在军事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军事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其影响表现在:一、可使军队建设的宏观决策更加科学,并使军队日趋专业化、知识化、合成化;二、可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并日趋标准化、智能化和小型化;三、促使作战样式产生重大变革,并使信息战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样式。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信息化战争信息技术 前言 军事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进入21世纪,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角色。作为军事文化的最新形态,军事信息文化是军事文化中最现代、最活跃、最具革命性、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大力创新发展军事信息文化,对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牵引作用。信息技术是当代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高技术体 系,它对军事活动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使军队建设的宏观决策更加科学,并使军队日趋专业化、知识化、合成化 进入80 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人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显得束手无策,信息爆炸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迫使人们不得不依赖通讯、计算机、电视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信息,这样,数据库、信息库、知识库以及全球性通讯网络甚至信息高速公路等应运而生。大量的信息资源、浩瀚的知识宝库、先进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现代化技术设备,使得高层次、大系统、综合性论证研究,中长期未来预测研究得以顺利开展,从而使得军队建设的许多重大决策,建立在综合论证和科学决策基础之上,极大地提高了军队建设的整体效益。例如,由于综合性论证研究能力的提高,美国海军将28 个科研机构合并成4 个;空军将14 个科研机构也合并成4 个;陆军将7 个科研机构合并成1 个。对三军都关心的C3I 、电子战、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则集中攻关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军队的专业化和知识化。随着部队武器装备自动化、电子化、制导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要精通专业技术,还要有广博的军事和科技知识;不仅要熟练掌握单件武器,还要对整个系统和体系有所了解;不仅能战斗,而且要掌握和能通晓整个战场、甚至整个战役的全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产生了航天、电子等新的兵种部队,而且使军队的编制体制高度合成。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使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并日趋标准化、智能化和小型化 导弹、飞机、坦克的更新换代周期一般为10 ── 15 年,核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的换代周期则更长,有的达20 年以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大为缩短。20 年前宇宙飞船和军用卫星上用的计算机只有286 、386 水平,如今这类机型已经开始被淘汰。一般认为,军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 5 年甚至更短。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一体化和自动化特点要求军用电子设备和武器装备必须实现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各军兵种、甚至各盟国军队之间要通用,各武器系统之间要兼容,武器装备要成批、成套、成族、成代、成系列地同步发展,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是信息时代的一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武器装备的操作管理正逐步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电子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可靠性有很大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能够自动搜索、发现、识别、跟踪、规避和攻击目标的新一代武器正在研制之中。具有高精度、高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的新一代常规武器,可以打击点状目标和关键目标,其作战效能和威力不亚于核能武器。军用航天技术、电子侦察、监视及信息获取技术、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武器装备的侦察引导系统探测距离明显增大,信息处理速度大大提高,通信联络更加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 未来发展前景 一、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系列高新技术如计算机软件、硬件、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智能人机接口、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等多领域最新技术的汇集与融合。 它是建立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一种在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接口技术,但是它与仿真技术有明显的区别。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人与实际环境之间接的交互提供一种自然的、方便的界面,即所谓的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可以给人一种进入真实环境的效果,人可以与虚拟环境交互,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进而实现改变实际环境的目的。 像IT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比如计算机、Internet等,这些新技术不仅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军事领域的应用需求与研究也是这些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的决定性推动力量,VR技术也不例外,在军事训练准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简要的分析。 二、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1.对于一个人造的环境,人需要有参与的感觉,不能只是此环境的

外部观察者,人要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武器装备进行自主操作,在虚拟技术中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 2.虚拟现实依赖于3维立体的、头跟踪的显示,以及手身体跟踪和双耳声音,虚拟现实是一种有临场感的多传感的体验,给人以身临战场的真实感觉。 3.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场景与实际作战场景的地形和标志物相似,可以使作战人员提前适应战场环境。 4.虚拟现实技术中设计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士兵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作战小分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新式武器研究方面 在新式武器与装备的研制和应用上,军事模拟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 比如,在美国国防部测绘局在1995年8月到9月北约对波黑进行大规模空袭期间,曾在意大利的空军基地建立一个作战模拟设施,利用侦察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测绘据提供的波黑地区的数字地图相结合,通过作战模拟所产生的灵境环境,模拟战斗机在波黑地区上空的飞行。 经过这个仿真环境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实战的成功率和飞行员的适应性。 (二)作战训练与人才培养方面 这些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论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上课周一9、10节成绩 论军事高科技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了现代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技术化,军事高技术在现代战争中有着重大影响。而高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军事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军事力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字:军事高技术,军事建设,现代作战 前言 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军事力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众所周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导致了现代战争军事技术日益走向技术化,高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导制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因此,无论是谁,不了解当代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或未来战争所带来的具大影响,就不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一、军事高技术的定义 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二、军事高技术主要特征 (一)综合性。军用高技术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群体。 (二)渗透性。军用高技术的应用不仅遍及整个军事领域,同时还会迅速转为民用。(三)创新性。军用高技术的创新科技成果具有生命周期短、创新快的特点,同时它还可在军事领域中支援各种创新活动。 (四)增效性。军用高技术能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大大提高,使部队的战斗能力增强。(五)时效性。军用高技术发展很快,其阶段性成果只有及时应用与推广,才能发挥巨大的军事效益。 (六)智能性。能提高武器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七)竞争性。各国军队为了走精兵高效之路,竞相发展军用高技术。 (八)风险性。军用高技术是前沿技术,要进行超前性研究,其结果难以预料。 (九)知识性。军用高技术是以各种科技知识为基础的,其发展更离不开掌握各种知识的高科技人才。 (十)战略性。发展军用高技术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它直接关系到一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明显改变现代战场与作战行动。 二十一世纪的战场是五维的--陆、海、空、外层空间、信息网络。战争的样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样式将面临严峻挑战。从矛盾到火枪,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军事领域随之发生巨大震荡。现在,高科技发展也给“安全”的概念带来很大转变。例如,国防之要义,在于国家边界不可侵犯。然而,高科技时代,卫星应用和互联网本身就没有国界。 未来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同样将进入信息化时代,逐步实现体系化、信息化、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