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人性论》)

读后感(《人性论》)
读后感(《人性论》)

读休谟《道德学》有感

我于本学期选择阅读了休谟的《人性论》。一方面原因是老师上课经常提到休谟,这激起了我了解休谟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想感受一下这位英国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把重点放在了《人性论》的第三章《道德学》上。

在阅读这一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相当的大的困难。其一是因为前两章所讲的关于“知性”和“情感”的论述我没有阅读,所以在遇到这些前面的词汇时,我很难琢磨。其二,是因为我觉得在阅读翻译的中文版本时,一些译文很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性表达。再者,有时候遇到一个包含几层限定的名词的时候,实在需求细细分析。

根据我自身的阅读能够理解的部分,我将在下文中着重关注休谟“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以及“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这两个话题。

首先,在“道德的区别并非来自理性”这一节,休谟先强调了研究道德学的重要性。然后,他从阐述心灵中的知觉这一角度入手,开始讨论是借助观念还是印象来区分德与恶,并断定哪种行为是应该被指责或是被赞美的。接着,他把问题聚焦,着重论证道德是否来自理性,得出了道德规则并非来自理性的结论。接着阐述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而且永远无法产生或组织任何行为或者感情”这一论点,并重复了其中的一个论证并说明了这个论证的优越性。接着,休谟开始用很多例子反驳很多其他人可能提出的观点。在这一节的结尾,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附论,即命题中“是”与“不是”到“应该”与“不应该”的这一变化。

这一部分最有趣的就是最后的“是”和“应该是”的问题了。步入大学之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发现真的很值得思考。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上中学的时候,虽然我在成绩上不能算拔尖的学生,不过因为我学习踏实老师们一直把我当成一个好学生。可是,我有时候都可能犯错,尤其因为我是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更为普遍。每当此时,老师总会说“你怎么搞的,好学生怎么烦这样的错误”这类的话。很明显,他们把“我是好学生”和“好学生应该怎么做联

系起来啦”,这种联系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坦率的讲,我在生活中也经常这样做。

此外,我想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在大学所修的专业跟我们将来应该从事的职业真的有必然关系吗?很多学生是广外英文学院的学生,很显然,他们可能会以自己是英文人而感到自豪。可是,对于他们这样的英文人,他们将来就应该从事跟英文有关的职业吗?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真正接触英文的人数也是有限的。有时候,在社会上,学什么跟最终成为什么,这之间是不能轻易划等号的。或许,这个现象每个人都可能知道。但是,人们往往还是将所学专业和应该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我常常思索,这样的一种联系真的是正确的和必须的吗?

在第二节“由道德感得来道德的区别”中,休谟认为:既然恶与德不是单纯的被理性或者是从观念的比较所发现的,那么必定是借助它们所引起的某种印象或者情绪,我们才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差别。无需细致的研究,我们立即就能断言,从恶发生的印象是令人不快的,而从德发生的印象是令人愉快的。为什么一种情绪、一个行为、一个品格被认为是善良的或者恶劣的呢?那是由于人们一看到它,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快乐或者不快。接着,休谟论证得到了“我们用单纯地观察与思维任何情绪、行为或品格时所引发的快乐与痛苦来区分徳与恶”这一论点。

这里很值得注意的是休谟对其他意见的反驳。在反驳“永恒的是非标准的体系”时,休谟认为:如果道德永远伴随这些关系,那么无生物也能够成为善良的或者恶劣的了。

这里我不禁思索,为什么当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或者植物的时候,我们所推崇至极的那个复杂的道德规则就不再适用?我的理解是:很显然,道德关系不是永恒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只适用在人类社会。

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反驳之上的体系说,如果徳与恶由快乐与痛苦决定,那么这些善恶性质一定永远是自感觉而发生的。因而一切对象,无论是有生、有理性的还是无理性的,只要它们可以刺激起快感或不快,那就都能够拥有道德上的善与恶。

这里我觉得休谟对这种反驳的弊端分析得很好。其中一个弊端是,“快乐”这个词是由于一种疏远的相似关系才被同一个抽象名词表示。也就是讲,快乐有很多种。这里我想到了,和谐美妙的音乐、甘甜的酒、英俊的黑马。难道我们就能说酒是和谐美妙的,或

者音乐是英俊的以及马是甘甜的吗?很显然,虽然一个无生物可以让人产生快感,但因为快感不同,使得我们没有混淆它们,没有并归于德之类。就比如一个人很难觉察出一个敌人的声音是动听的或者和谐的。这是因为我们容易将因利益发生的情绪与因道德发生的情绪相互混淆。一个和谐的声音确实只是一种能够自然赋予人特殊快乐的声音。一个听觉细腻而可以自制的人对敌人的声音可以做到对值得夸奖的加以夸奖。

这里休谟用非常敏锐的视角抓住了这种观点中“快感”这一关键词,解释了“快乐”这个词是多种表达的一个整体表述,很犀利地指明了人们不混把无生物给人们带来的快感归于德的里面。在阅读这一段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对哲学里的逻辑论证有了更好的认识。

在阅读《道德学》的部分内容时,我遇到了诸多理解上的困难,可能是我第一次阅读哲学书的缘故。我自身感觉,读这些经典的哲学书要静下心来才能好好体会作者思路的变化,也才能有所收获。从休谟犀利和严谨的论证过程中,我体悟到了西方近代哲学当中对逻辑论证的重视,这与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以及“道法自然”等大而广的思想很是不同。虽然读的时候存在很多烦恼,不过总算有所得,我觉得对训练我的思维能力也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年高考有一道语文作文题是“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显然,这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得到的结论。我觉得哲学的发展也符合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所有的哲学都会不断发展,成为历史;而前人的这些努力与付出将永远载入史册,不会被遗忘。

我也期望今后自己能更多的阅读一些适合自己的哲学书籍,陶冶人文情操,拓宽知识面。接触了休谟,我体悟到了思辨的魅力。

读书报告——休谟的《人性论》

“启蒙哲学”第二次作业 书目:《人性论》 作者:(英)休谟,关文运译 出处:北大图书馆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 知觉是知性的一个概念,包括印象和观念。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源于知觉,并且人性中的其它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与观念又可以分为简单和复合。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观念则可分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 论述情感的过程中,仍然首先关注到印象,将感觉印象解释为原始印象,由苦、乐等感官印象组成;将反省印象解释为次生印象,由情感和类似情感的情绪组成。情感的对象是自我,例如骄傲对于自我便产生优越的情感,谦卑便产生不够优越的情感。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 休谟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为情感申辩,而将理性对于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真、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为,因此是无法断定真、伪的。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感可以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正义便是前一种的,对所有物的占有情况成为正义与非义观念发生的条件。休谟推断出,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因而与理性无关,而道德的性质在于内心(动机),以外界行为作为标志。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1) (一)时代的要求 (1) (二)继承与创新 (2) 二、孟子人性论的内容 (2) (一)何为人性 (2) (二)人性的本质 (2) 三、孟子人性论的意义 (2) (一)对当时的意义 (2) (二)对当代的意义 (3) 参考文献……………………………………………………………………………… 4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各派思想纷纷出现,儒家思想也在那个时候诞生了,孟子作为儒家大师之一,他的思想的产生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也是在孔子基础上的发展,更是自身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对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初步完成了对儒家思想的构建,而且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找到了理论依据,即人性本善,并且在善的基础上使“仁”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不仅促进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孟子;人性;善;和谐社会 Abstract: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ideology and culture, political ideas, Confucianism also at that time was born, mencius as one of the Confucian master, his thought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of the ages, but also in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nfucius is an innovation of Confucianism itself,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not only did he initially completed the building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find the core of the Confucian "benevolence" as theoretical basis, namely human goodness, and on the basis of good make "benevolence"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ought of,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China also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words:Mencius; Human nature; Good; A harmonious society 浅谈孟子人性伦 一、孟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一)时代的要求 孟子生活在东周战国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纷乱复杂,政治上无非是各个诸侯国之间你打我拒,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疆土、富国强兵、称雄天 下,然而伴随它产生的各派的思想对于诸侯就复杂的多了,究竟那个可以令他们实现目标,这是个复杂的问题。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这样描写孟子与孟子所处的时代的,“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时之时,秦用商君,富国疆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 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中西方人性理论对比分析 一、西方人性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的观点最早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他认为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之有利于他人,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泰勒制是其典型的代表,这个经济理论对应的管理方法就是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不可否认的是,在当时的中国和西方,这种人性假设下对应出现的管理政策确实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对应的是中国政治上的稳定,西方经济利润的增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的片面性也更加凸显,这种人性假设的实质是把人看作一种单纯的动物,无视和抹杀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人性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管理措施,不可能真正、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激发人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是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的观点认为,工人不是机械被动的动物,对工人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是只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的需求,比如对尊重的需求等。这种“社会人”假设的观点类似于孟子“性善论”中的观点,将人性向好的一面去看,不再片面地将人性看作追求利益者,而是把人的社会需要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社会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在劳动中与其他人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同,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由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拥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安全的、爱与归属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其目标就是自我实现,竭尽所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利用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使自己变得完美。该理论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立体的个体,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人本主义思想,重视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他强调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由此也推动了现代“以人为本”的管理。 (四)“复杂人”假设 美国行为学家沙因对人性进行了归类,并且提出了四种人性假设,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种之外,又提出了“复杂人”假说,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仅有复杂性而且有不确定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样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行为动机、工作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沙因基本上将人性的各种情况作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归纳,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时代任何人的万能管理方式。 二、中国早期人性假设 (一)“性善论” 首先提出“性善论”的是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就是仁义礼智,这些不是从外部给予我的,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的。[1]在管理学的角度上,孟子的“性善论”主张管理者应该施以仁政,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是好的,所以管理者应加以引导,使其顺应自己的统治。 (二)“性恶论” 荀子作为“性恶论”的代表,他的思想与孟子截然相反。“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否定性善是与生俱来的,认为人生来是恶的,肯定性恶是人的固有的本质,主张对人的管理办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 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 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 伦”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从《君主论》中解析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从《君主论》中解析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读《君主论》有感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他的道德总是受到社会的谴责,他的那部堪称权谋大全,让人毛骨悚然的代表作《君主论》,也让他背上了人类“邪恶的导师”的罪名。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一针见血的说:“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而这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性恶论的著名论述。 马基雅维利在意大利四分五裂的背景下,怀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期盼提出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主张,而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君主论》一书中。一直以来对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以否定评价居多,甚至列宁也把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反面的人物。然而,结合马基雅维利所生活的历史背景,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时代特征:马基雅维利所在生活的15、16世纪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封建黑暗统治的时期;其次马基雅维利的个经经历:皮埃罗.索迪里尼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后,他得到器重,在他协理外交工作中,了看到了共和国雇佣军队的腐败,在当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国际交往中,洞悉了许多国家的统治者的冠冕堂皇词句掩盖下玩弄阴谋诡计;再次,要理解他提出性恶论的观点,我们必须明确其意图,因为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观并不代表就希望建设一个怎样的道德体系,同样马基雅这一人性观的提出是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在我国著名战国时期的思

想家荀子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而在他思想影响下的韩非子所提倡的法治思想对促成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还有,从他的这一思想推崇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来看:对马基雅维利思想发扬最好的莫过于霍布斯,他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即使是性恶论,在正确的目的下仍然具有社会进步意义。 然而,我们不得不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恶论缺乏它生长的土壤,同时不断得出科学的人性论。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而他怎样发挥作用是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它把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更多倾向于自我满足,这个层面上和马基雅维利的性本恶有一定重合点。“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主要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更注重是对社会公德的遵守。 我认为人性的形成不单单是先天决定的,它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们不能绝对的把人进行全盘否定,但是必须得承认人性中有“恶”存在,而且人性是可塑的。因此,从两方面来对待它,首先,在宏观层面,要通过教育对人性惩恶扬善,限制人性中恶的发展。在中国近年来出现一些反面新闻,比如“小悦悦”以及教育冷暴力等,使得许多人质疑中国的道德滑坡论;这些是对人的本性的一面没有加以控制,社会应就此加强宣传,更多弘扬美德教育;再者,在微观层面上注重个人的修养,我始终相信中国老祖宗的一句话“害人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_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2).

第3卷第1期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3№12001年3月Journal of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T echnology(Social Science Mar.2001 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历程 陈延庆 (聊城师院马列部中国哲学所,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从某种意义,一部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发展史。本文分析了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在人性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及其理论得失,揭示了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儒学;理学;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101-0013-04 From Conf ucianism B efore Q 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Chief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HEN Y an 2qing (Chinese Philo sophy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rxism -Leninism Department ,Liaoche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cheng Shandong 252000,China Abstract :In my opinio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before Qin Dynasty to that of the S ong and Ming Dynasty is also the histo 2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theory of huma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孟子并非完全忽视人得本能欲望,只就是她认为这不就是人得本质。孟子认为告子得瞧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得区别,她从人与动物区别得角度来论述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就是善得,她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就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就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就是正人君子,只就是认为人性内天生含有善得因素,如果不受环境得阻碍,加上自身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人之善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出来、孟子一方面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但另一方面她又认识到大多数人实际上就是成不了尧舜得。她认为人都先天存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得因素,但就是一般人并不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仍然等于禽兽,只有少数圣人君子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因此孟子在政治上寄希望于君贤臣忠民顺,以正君为本。“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下》)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造就了为数较少得明君清官,但却为人治、专制等级制提供了合理化得基础。 荀子就是中国性恶论得代表,其性恶论得基本观点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得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就是社会纷争与动乱得根源、因此,她认为,人性只能逆(即改造)而不能顺,只能化不能因。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得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她认为人虽然有求利求乐之恶端,但同时人还有智能,因此任何人通过学习礼法与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

大卫休谟读书笔记

大卫休谟论说文集卷二——论道德与文学 读书总结: 大卫.休谟(1711----1776): 是英国经验派哲学家和美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休谟主张用“哲学的精密性”来指导美学。休谟哲学的两大思想支柱是:“经验论”和“人性论”,主张:“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来源”。美学贡献主要是,在继承经验派传统的基础上,着重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美的本质”和“审美趣味标准”,因为这正是休谟最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考察休谟的美的本质论:休谟认为:“美不是对象的一种属性,而是某种形状在人心上所产生的效果”,其效果的根源即“人心的特殊构造”。他的这个基本观点,在其《怀疑论者》和《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中都做了阐述。另一方面,在美的本质方面,他的思想观念又确实存在着矛盾,在《怀疑论者》中,休谟进一步提出,快感是一种内外协调的结果,而“美”的评价又是“快感”的结果,那样,这种观点就不全同于美的主观论。 关于美的本质,休谟有两种重要的观点:一,效用说:产生美感的原因,除了对象的性质外,还在于对象与他的所有者以及它的效用。“美”分为来自感觉和来自想象两种,感觉的美是由感官直接接受的,只涉及对象的形式;想象的美则起源于对象形式所引起的对象的便利和效用观念的联想,这就必然涉及内容意义。此论点是对于苏格拉底“美的效用”说的进一步发展。二,同情说:所谓“同情”就是借助想象而产生的对那个对象的人情绪的一种体会,或者说同感,对象之

所以能引起快感,往往由于他满足人的同情心,不一定触及切身利益。 休谟关于审美趣味的观点,主要集中于《论审美趣味的标准》,企图通过分析审美趣味的差异去寻找普遍的原则,分析了正确的审美趣味需要的条件和造成趣味差异的原因。 休谟的美学思想是以她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是根据对人性的分析和研究来回答各种美学问题。他的名著《人性论》是他的哲学和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第二三卷主要涉及美学及伦理学。个人十分欣赏休谟行文清晰的逻辑性,读书笔记遵循休谟的论述逻辑框架,加入个人理解。 分篇笔记: 一:论趣味的敏锐与激情的敏感 Ⅰ:1,某些人拥有,激情的敏感①:即对于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极为敏感;即遇到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虽然没有人能够完全具有稳重的性格而不受情绪的干扰,但是激情的敏感往往会造成更多冲动的错误 2,还有些人拥有,敏锐的趣味②:对于美丑十分敏感,理解为对于艺术的细节和品评具有更多的天赋,能在艺术中感受更多的趣味和更加强烈的痛苦。 Ⅱ:人们都更渴望拥有②敏锐的趣味,而抑制①敏感的激情→为了矫正激情的敏感:需要我们培养更高级,更雅致的趣味→培养趣味会提高对于温和的,令人愉悦的激情的感知力,而让我们的内心不为那些较粗野,较剧烈的情绪所动

人性论-休谟

人性论 休谟 副标题:在精神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 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 知性: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单线的生动活泼的感觉和反应,是最初呈现于人心中的意识。这种原始印象是一切思想、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则是这些印象的黯淡的复本。印象先于观念,一切的观念都来于印象,这是他的任性科学的“第一原则”。 人的知识不仅源于经验(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而且限于经验。我们不仅不能知道在我们之外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根本就无法知道我们之外是否存在任何事物。怀疑论 观念并不是完全松散而无联系的,有一种联系的纽带,可使一个观念自然引起另一个观念,这就是观念的联系或联想。这种联想的原则有三种: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自然关系)。休谟认为,观念之间还有由人心所进行比较而非由联想产生的关系:类似关系、同一关系、时空关系、数量比例、性质程度、相反关系、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哲学关系)。另外,将(类似、相反、数量比例和性质程度)&(同一关系、时空关系、因果关系)按是否需要经验验证区分两类。 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 第一卷论知性 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怎么说呢,观念和印象一定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单印象,每一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我们在暗中所形成的那个“红”的观念和在日光之下刺激我们眼睛的那个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由恒常的经验发现,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的相应的观念出现,而从来不曾以相反的次序出现。我们教孩子红黄蓝绿或者酸甜苦辣这些观念的时候,必须先给他以相对应的印象。另外科学研究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证明印象和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另外的证明:盲人等。 第二节题目的划分 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你想哦,冬天的雪花,寒冷刺骨,讨厌寒冷,希望温暖。这个过程就表现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的概念。感觉印象:冬天的雪花导致的感觉,观念:冷,反省印象:讨厌、希望 新的观念。 第三节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记忆观念是很生动强烈,想象观念已经抽象为纯粹的观念(社会、国家、量子、光子等)。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任何事件时,那个事件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在

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思维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著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 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

人性论看法

(1)你对中国古代人性论、激励(如何调动积极性)思想有哪些看法?联系自己实际,谈谈哪些思想有益于自己的发展; 关于中国古代人性论(善恶论)一般有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虽然曾经我也和几乎所有中国小孩一样,小时候“人之初,性本善”脱口而出,倒背如流,但随着年龄成长,我更倾向于告子的无善无恶论。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善恶的观念,他们的善恶观,是非观是后天约束形成的。婴儿最初的行为是出于本能的,饿了想吃奶,不舒服了会哭,舒服了会笑,如果他对着别人笑,周围的人会夸奖他,如果他不高兴就打人,周围的人会纠正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于是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会受到所接触的世界的善恶观的影响,他们从周围的亲人,学校的老师,读过的书接受吸收各种善恶的观点,从而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善恶观,这便是后天环境中观念的养成。 类似的,在我看来,中国古代的激励思想的核心也是观念的养成。不论是统治者对人民士兵的激励,“士为知己者死”,“赏罚分明”,还是古人对自己的激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都是为了使人民或者自己坚信一种观念―这样做是积极的,正确的,能使人成功的。 在我们的省份,高考竞争非常激烈。在高考前一段时间,整个班级气压非常低,当时我感觉压力很大,每天心情都很沉重。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会出现大问题,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心理激励。类似一种心理暗示,我每天早晨吃饭前去操场慢跑两圈,然后不断告诉自己:你是最棒的!就这样踏实有节奏的复习下去,一定会成功!不要着急,付出就会有收获……现在想想觉得当时的行为很傻,然而后来发现那可能是我做的最正确的事情之一。这样的心理暗示行为其实是让自己坚信,坚持从容就会成功。有时候,像这样坚信一种观念,对人的激励是无穷的。(2)谈谈你对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三大心理学流派的认识,对于你的发展有哪些启发?? 不知能否这样简单的对应,行为主义与无善无恶论类似,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由先天与后天环境所决定,是先天基因加上后天环境所产生的结果。精神分析与性恶论类似,认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欲望和冲突被压抑在无意识中仍影响着意识。人本主义与性善论类似,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如果从上一个问题看,我似乎更倾向于行为主义,然而,我很赞同人本主义,我始终认为,人的内心应该有一些坚定不移的东西,自己的信念,原则和底线。这让我不论处于如何狼狈不堪的境遇,都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不会成为一个失去底线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堕落沉沦的人。

《人性论浅析》

读《人性论》札记 什么是人性?有两个解释,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或者为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为什么要讲求人性?人类的本性、天性是人之为人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出于众多的原因,人类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漠视人性,甚至是摧残人性的。西方的“原罪说”所催生的对儿童的严酷体罚以及中国古代对妇女欲求的苛责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文明的进步,人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性越来越得到尊重,人不在被有意无意地看做是一个工具,而是自身天性的自然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何鲜花芳草不生长在沙漠?为何苍蝇要长那样的眼睛?为何“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何狐狸要吃鸡、老虎要吃人?为何……穷究而论,全在于它们要求生存。这就是“求我生存”的物性;人是从物进化人来,人性必然和物性有相通之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人不仅具有种属性还具有类属性,换言之就是人不仅具有动物性,更具有社会性。举个例子:你让猪吃饱喝足了它就睡觉,人呢?你让人吃饱喝足了他就去“老老实实”地睡觉吗?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太过强调人的社会性而漠视了人的动物性。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就是基本需要没满足就要求我们必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休谟说:我们一旦知道了某种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这种欲望本身就会立即消失。我们当今的社会给我们强加了太多了欲望,而又剥夺了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没有能力去实现的欲望本该立即消失,但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社会却又动用它全部的功力让这些欲望悬挂在我们头顶,任人摆布的我们的人性变得乖张,暴戾。挥向孩子的利刃、吃进肚子里的毒药、娱乐至上的癫狂等等,一切都得从人性谈起。网上有句话说得好:“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而爱情几乎是个体生命唯一的心灵慰藉,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无所敬畏的同时,伴生着无所皈依,无所依恋,已经无所依恋的人,往往容易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戕害他人,抑或自憎、自残。”

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是孟子,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和发展人,是他创造了儒家哲学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所以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以至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云:“人之初,性本善。”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 我国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荀子(荀况),他认为,人生来性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所以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两个著名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是性恶说的坚定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华等。基督教的原罪说也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了上帝的意愿犯了“原罪”,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即负有深重的罪恶——“原罪”。因此,人要用忏悔和良好的工作以及服从某种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恕。否则,人的灵魂就不能进入美丽的天堂,而只能沦落于苦难的地狱。 我国最先主张“无善无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告子(告不害)。所以他说:“性无善与无不善也……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国外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首推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他认为,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此外,后来的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也可以说是性无善恶论者。杜威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善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仅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对的价值判断。而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人是能养成善良的品性的。 我国最先主张“有善有恶论”的是战国初期人世硕,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和“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他虽然认为人生来就有善与恶的不同本性,而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本性,则在于养。后天养之善性,则是善性不断增长;养之恶性,则是恶性不断增长。后世赞成这个观点的代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