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剖析

萨特存在主义剖析
萨特存在主义剖析

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就是萨特。由于萨特善于运用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的思想,从而使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渗透到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因此,萨特的名字,也成了存在主义的同义语。萨特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过反抗纳粹占领的斗争。二战之后,他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只愿意做共产党的同路人。(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入党以后就不自由了。)1956年苏共20大以后,他和法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开始批判法共和斯大林主主。但是,他对中国比较好,50年代访问过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中苏两党之间存在分歧,因此,他们认为,中共也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萨特也是这样看的。60年代初,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1968年他又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巴黎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他成了左派学生运动的思想领袖。1980年萨特去世后,有6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参加了他的葬礼。萨特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面镜子,他的著作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萨特的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现象学的本体论”,后期主要是“历史辩证法”。前后期的思想分别表现在《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这两部代表作中。1945年10月28日,他在一个俱乐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这篇演讲稿1946年初发表在一份杂志上。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在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后期,是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修改和补充。在前后两个时期,都贯穿了“个人自由”的中心论题。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现象学本体论

萨特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就是:现象学本体论。下面讲他的“现象学本体论”的两个观点;

⑴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萨特把存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自在的存在”,一个是“自为的存在”。他所说的“自在的存在”大体上相当于客观世界。他说的“自在的存在”有两个特征:①“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创造自己。”因此,既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②它是固定化的自身封闭的存在。它既没有对外的关系,也没有自身的关系,它也没有变化,因此,也没有时间,它是在时间之外的;它更没有可能性,而只是一种偶然的“当下的存在”。总之,在萨特看来,“自在的存在”是毫无生气的,毫无意义的,僵死的、混浊一片无可言状的荒谬的存在。

萨特说的“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意识。在他看来,“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真实的存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实在性,也就是“虚无”。但这种虚无并不是一无所有的“无”,而是一种否定性。(他说的“虚无”就是否定的意思。)它不受任何东西的束缚,它完全是主动、自由的,不断地否定,创造着自身。它具有可能性、暂时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萨特认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并不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他说:“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靠着一种综合的联系而联合在一起,这种联系不是别的,而正是自为存在本身。”这就是说,正是通过“自为的存在”即人的意识,“自在的存在”才和“自为的存在”联系在了一起。如果没有人的意识,“自在的存在”就是毫无意义的荒谬的存在。换一句话说,“自在的存在”本身跃然是毫无意义的,但人的意识可以赋予它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具有什么意义。比如,我说:“这是一张桌子”它就成了一张桌子。这样它就可以用来写字,放东西,这样它就有了意义。如果我什么也不说,它就什么也不是,它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它就是一个“荒谬的存在”。(所谓荒谬的存在就是指它不是真实的存在的意思。)在这个地方,表现出了他的唯心主义倾向,但这种唯心主义,不是传统的唯心主义,而是带有现代的色彩。就是说,他并不认为“自在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创造出来的,而是说“自在的存在”离开了“自为的存在”,即客观世界离开了人的意识,它就没有任何意义。它的意义完全是由人的意识赋予的,这就是具有现代特点的唯心主义。(透过萨特的这些话,也可以看出胡塞尔、海德格尔他们也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对这个命题,萨特有一个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表明其本身。”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是不能给它下定义的。这是因为“人之初是一无所有的。只是在后来,人自己要成为某种东西,于是他就照自己的意愿造就他自身。”从这一段话里可以看出,在萨特看来,人是怎么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选择的。人在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这个时候,人只是一个单纯的存在物,是一个“自在的存在”,是一个荒谬的存在。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要具有什么样的规定性,具有什么样的本质,这完全是后天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自我筹划、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创造出来的。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一点来看,是有合理性的。这个命题对于反对宿命论的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他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宏观环境,客观规律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这具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另外,他忽略了人的社会性,不是把人的存在看作是一种社会存在,而是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抽象的存在,这仍然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萨特的自由观

萨特的自由观和他的“现象学本体论”是密切联系的。也可以说,萨特的自由观是他的现象学本体论的具体展开。下面讲三点:

⑴人是绝对自由的

萨特根据“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认为,既然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自我设计、自己创造的,所以,人的本质也就是通过人的自由获得的。也可以说,人的自由、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存在,这都是一个意思。人如果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人的本质,人也就不存在了,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人也就变成了物或者说人也就“异化”了。所以,他说:“由于存在先于本质,没有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去说明人的行动,因而不存在决定论,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而人的行动,就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萨特认为,人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有三个特征:

①自我行为的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绝对的。②自我行为的选择没有先验的、普遍的标准。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说明这不是个人自由选择的,而是强加于个人的。③自我行为的选择是没有因果关系的,没有任何客观的必然性束缚自我的自由选择。当然,萨特也看到了在某些具体条件下,外部条件的限制也是存在的,但既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人的自由选择也是绝对的。因为外部条件只能限制人的身体的自由,而不能限制人的思想的自由。为了说明这一点,他写了一个剧本叫《死无葬身之地》。在这个剧本中说有5个游击队员被敌人俘虏了,关在集中营里。虽然关在集中营,但5个人还是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自由的选择。其中第一个人选择了自杀;第二个人坚贞不屈,不管敌人怎么拷打,都不投降,这也是一种选择;第三个人准备招供,投降敌人;而第四个人则把这个准备招供的人掐死了;第五个人选择了假投降蒙骗敌人,准备出狱以后再继续和敌人战斗。萨特就是想通过这个剧本,一方面想说明自由是绝对的,是不受条件限制的;即使是在监狱里,选择也是自由的。另一方面说明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选择标准,没有普遍的规范可以遵循。只有这样,选择才是绝对自由的。

(2)人的责任、烦恼和自欺

尽管萨特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但是,他还是考虑到了,人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自我”主观意志的自由选择,而不存在任何决定论,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应该负绝对责任。他说:“我们认为,人们处于一种包括他人在内的组织的处境中,通过他的选择,他就牵连到全人类。因此,不管怎样做,他都不能不对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负完全的责任。”(他在这里所说的责任,就是道德责任。)那么,既然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又要为这种选择承担责任,这样就给人带来了“烦恼”。(18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者,都把自由和幸福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人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一种幸福,应该感到高兴。但是,萨特却把自由和烦恼联系在一起。)他所说的这种“烦恼”,不是指人碰到一种困难或者是危险而产生的一种恐惧和不安,而且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有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就是一种“烦恼”。这种烦恼是一种抽象的“烦恼”。总之,在他看来,人有了自由,就有了责任,没有了责任,就没有了烦恼。因此,自由对人来说,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

那么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烦恼呢?他说,要摆脱“烦恼”,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推卸自己的责任,从而逃避这种责任给人带来的“烦恼”。怎么来逃避责任呢?一种办法就是把自己想像成一种物,把自己看成是固定不变的东西,比如,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张桌子,是一个茶杯,这样,就没有责任了。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自己看成是“别人要他成为的一种人”。也就是把自己看成是别人的客体。这样,当自己做了一件事以后,你可以说:“这是别人让我这么干的,我没有办法,我不得不这样做。”比如宾馆饭店的服务员,见到客人来了,就鞠一个躬,说一声“欢迎光临!”但这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是老板非让我这么做不可,我没有办法。这样就把责任推到老板身上去了。萨特认为,这么一来,人就在“自欺”,就是不诚实。在他看来,现实中的人,必定要成为不诚实的,必定要“自欺”。

他讲的这些听起来有些荒唐,但实际上是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是自由了,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但是,人并没有摆脱“烦恼”,总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忧虑,总是担心自己

会惹出什么祸来。其实就是感到自己身上有一种责任。可见,萨特讲的这些,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但他仍然是离开社会存在,离开社会关系来谈人的意识,人的自由问题。总的来看,他的这些说法,具有意志主义的倾向,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的色彩。

(3)个人与他人

(以上两点都是讲的单个的人。)萨特强调个体,强调个人。但他也承认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种环境中生活。尤其要和他人发生关系,要和他人打交道。萨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所以,人和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每个人都要力图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客体,当成是对象,当成是物,当成是自己的奴隶。反过来,他人也把“我”当成是奴隶。所以,人和人之间就是一种“主人和奴隶”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奴隶。他说:“他人的目光是可怕的。”“我”和他人的关系是由一种计谋构成的。这种计谋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人永远成为我的对象,而他人,则要使我的这种计谋失败。所以,人生在世,所要对付的,不是一种单向的关系,而是相互的关系。“我”在算计别人,别人也在算计“我”。“他人就是地狱。”这是萨特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出自他写的一个剧本中的剧中人之口。这个剧本的题目叫《间隔》,在有些书里也有翻译成《禁闭》或者《幽禁》的)。这个剧本的主人公是三个幽灵,也就是三个鬼,来到地狱以后,住在同一个房间。他们发现他们住的房间和一个旅馆的普通房间一样,所以,他们感到还不错。但是当他们住下来以后,就相互纠缠,相互折磨。只要有两个,互相接近一下,第三个马上就来搞破坏。他们都无法摆脱对方的纠缠,总是无休止地勾心斗角。最后,有一个鬼就感慨地说:“地狱原来就是这个样子!既然是这样,那还何必要有地狱呢?他人就是地狱!”意思是说真正的地狱并不可怕,而他人的纠缠,比地狱还可怕。

萨特编的这个剧本,从一定意义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他没有看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私有制,而是把它归结为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的方面,这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当然,萨特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集体,有“我们”。但实际上,他所说的“我们”,仍然是由单个人组成的,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其实我们从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经济关系的反映。而萨特是从人的意识结构、从人的本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关系的。)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法解决的。他的这种观点,是一种“性恶论”的观点,接近于霍布斯所说的“人与人之间就象狼一样。”只是到了晚年以后,萨特也看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所以,他就作了一定的修改,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这种观点,也没有真正解决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

三、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这个部分是萨特后期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萨特在解决社会历史问题之时,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他片面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他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历史新方法。他否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恩格斯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来来的,不是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因此,不能算作是马克思主义。他认识到,单靠现象学是不

能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因为,历史和自然界不同。自然界是“自在的存在”,不是人创造出来的。而历史是人创造出来的。只有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才是辩证的。这就是说一方面人创造历史,另一方面历史也制约着人,这就是辩证法,即历史辩证法。而不存在所谓的“自然辩证法”。萨特讲的“历史辩证法”,也叫“人学辩证法”或者叫“历史人学”。由于他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也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概念,所以,也叫“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些提法,实际上都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也就是萨特后期的思想。

按照萨特“历史学”的理论,人类社会经历了“个人实践——集群——社会集团”三个阶段。萨特认为,个人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但他所说的“实践”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仅仅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活动,以及受这种心理支配的、盲目的“自由行动”。他认为,个人的实践具有能动性,它既能克服自然界的局限性,也构成了全部社会关系。单从这点来看,多少具有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因素。他认为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与物打交道,使物服务与人。但这样一来,也造成了自然界的“匮乏”,造成了物品的短缺,而这种匮乏,反过来也作用于人,使人反过来受物的支配,因而人也就“异化”了,人也变成了物。而为了克服“匮乏”,人们之间也形成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这样就产生了“集群”。所谓集群,就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但人们之间并没有共同之处。比如说,大家聚集在一起,等公共汽车,共同的目标都是把公共汽车当作交通工具,为了到达目的地。但是,人们之间并没有共同利益。公共汽车到站以后,大家下了车就走散了,各干各的事情去了。所以,这样的集群,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不过,萨特认为,集群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特别是它为“社会集团”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社会集团”就是为了克服“集群”的乌合性而产生的。但“社会集团”本身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过程。①先是形成了“融合集团”,这种集团没有固定的结构和组织,但是,有共同的目标,而目标达到以后,就分化瓦解了。他举例说,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为了攻打巴士底狱,大家融合为一个集团。在巴士底狱被攻克之后,这种集团就分化了。这就是融合集团。②在融合集团的基础上形成的“誓言集团”。誓言集团带有强制性,比如一个帮派组织,就相当于这样的誓言集团。③在誓言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章程集团”和“制度集团”。政党和国家就是这样的集团。在这样的集团形成以后,出现了权威和制度,出现了主权者和统治者。而主权者往往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人,因此,在这样的集团下,个人不但没有得到自由,反而越来越失去了自由。他特别反对“官僚制度集团”,在他看来,当时的美国和斯大林主义统治下的苏联,就是这样的“官僚制度集团”。

总之,萨特后期的思想,一方面肯定个人是基础,个人的自由是历史进步的基本动力,另一方面,又承认社会条件‘社会环境对个人自由的制约。在他看来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和分散的“集群”,都不能解决个人自由的问题。最初,他想通过社会集团,特别是寄希望于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解决人的自由问题,但是他考察的结果,发现在这样的社会集团之下,人并没有获得自由和解放,反而异化的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在理论上,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党和国家,在实践上,他支持工人学生起来造反。这就是萨特的“历史人学”的基本内容,也就是他后期的思想。

萨特的这种理论,自称是“向马克思主义”靠拢。但实际上二者是格格不入的。因为他并没有放弃他的存在主义的根本立场。他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起点,仍然

是个人,个人的意识,个人的主观性。所以,这种自称是“历史辩证法”的理论,并没有解决人的自由问题。

总的来看,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就是一方面认为,人是自由的,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自由总是得不到实现。那么,出路到底在那里呢?他到死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过,萨特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对于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从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来看,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如何看待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以及起来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些方面,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人们引向主观主义、盲目冒险和极端个人主义上去,从而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和危害性.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其二是“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这个“观性林立”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冲突、抗争与残酷,充满了丑恶和罪行,一切都是荒谬的。而人只是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的一个痛苦的人,世界给人的只能是无尽的苦闷、失望、悲观消极,人生是痛苦的。穷人是如此,富人也如此。其三是“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精义。存在主义的核心是自由,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如果存在确实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即自由。”萨特指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不仅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核心,而且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各个流派的思想基础。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6086385.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外国哲学方玲玲 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 《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第一,人是首先存在着,有过各种遭遇,在世界上活动,然后才确定自己并没有人的本性这回事,因为根本没有一个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是自己构想的人,并在投入存在之后,成为愿意成为的人。他认为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设计,只有在计划自己成为什么的时候才获得存在,而不是想要怎样,并且还强调了“想要”“意愿”这都是一种自觉的决定,比如想要加入一个政党,想写一本书,这都是一种自发的选择,不是存在。 第二、存在先于本质,人就要对他的本性负责,存在主义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并对自己的存在负全部责任(这在后面探讨自由的时候再说)。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形象,这个形象对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有作用,这样,我们的责任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它关系人类全体。比如:我是一个志愿者,我可以选择做一只默默无闻的小虾,而不加入任何一个商业行业协会弄潮扬波,由于这种选择,我是在表示,人生在世,最好是随心所欲,勿忘心安,这样就不是一人选择了这种观点,而且为所有人选择了心安理得。萨特说,我在对自己负责时,也是对其他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想要的形象,我在创造自己时,也创造了他人。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也反对对人作简单化的理解,力图掌握整个人的形象,尽管为此它也必须去揭露人的存在中的一切黑暗和可疑的东西。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 作为现代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萨特说,“我们关心着人”,鼓吹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存在先于本质”,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号召人们“远离俗众”,返回个人,强调每个人要过“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鼓励人“冒尖”,不要“与众相同”,要“与众相异”等等。应该说,萨特的这种号召人“找回自我”、崇尚个体自由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人被异化为“非人”的恶劣现实环境中,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一面的,但他极力宣扬的这种片面的个人特殊论,归根到底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唯我论”,容易导致人的悲观、堕落、胡作非为,甚至演变成无政府主义。在萨特的观点中,人的存在是“具体化的存在”,即人是“作为个别的人而独立自主”,“你不是别的甚么东西,你就是你的生活”,“人总是在造就之中”,人的实在实际上是“虚无”,人的生存过程就是“虚无化”的过程,人的过去是过去了,成了虚无;人的未来还不知道是什么,也是虚无,“人的出生是没有道理的,人的死亡是没有道理的”,总之,“人是虚无”----存在主义由于把个人的特殊性过于片面化、绝对化,导致了虚无主义的结论;它鼓吹个人的心理体验,盲目的意识冲动,纯粹的偶然性,神秘的自由意志,把人和世界都归之于“虚无”,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认识和知识,从而认为“存在不能还原为

浅谈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思想

浅谈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思想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王莎42110244 引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师生关系道德教育 一、存在主义的概况 (一)存在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哲学理论 作为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产生理论基础的存在主义,首创于德国,随后传播到法国与美国,同时也影响到了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与中国等。存在主义批判对人的忽视,而当时西方社会上出现的人的消极意识、人的异化等问题,使得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同时,哲学上的一些理论思想也推动了存在主义的产生。主要有: (1)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哲学。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通过对存在的研究体现出来的。而且,他还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的存在。 (2)尼采的唯意志论。尼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基督教道德以及启蒙主义的文化,倡导人的自由,希望人能够成为自由的实体,成为自己的主人。 (3)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导致了对理性主义及逻辑思维的批判与贬低,他认为人的理智是有限的,不能只靠理性,只能依靠直觉来认识一切。 (4)胡塞尔的现象学。主要是对纯粹意识的研究,认为认识的对象是一种观念存在,即是一种意识状态本身。 存在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与哲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 (二)存在主义的观点 存在主义作为哲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潮,虽然观点不一,许多代表人物也就不同的具体问题发表了见解,但是通过研究还是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而这些可以作为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强调人的存在,主张以人为出发点。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优于其他东西的存在,而且只有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反对把人置于次要地位。 其次,强调存在先于本质,主张个人造就自己。萨特的重要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表明在他看来,一切存在都是偶然的,面对这些偶然的存在,人只能依靠自己,只能是自己造就自己,创造各种道德规范。 第三,强调人的自由选择,重视自由承担责任。不管是萨特,还是海德格尔,他们都提出了自由的思想,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人在自由存在的同时所面对的一切事都是自由选择的,然后对于这些选择,每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强调人的主观性,重视人的自我体验。由于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提倡重视人的主观性,而贬低人的理性,同时,还主张人要体验自己的本真存在,重视通过人的主观体验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第五,强调对死亡的领悟,重视生的意义。存在主义者对死亡的研究很深入,认为只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萨特正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萨特的生平 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而中学时通过接触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29年,萨特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后来又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专门研究现象学,深入的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二战期间,萨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的地下抵抗组织,并被关进德国集中营,这段监狱生活对萨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与1943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职业哲学家都关注着这本书。但《存在与虚无》从一开始就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所接受。他们觉得这本书过于离经叛道,不能入哲学的殿堂。这本书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思潮。而这本书也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编辑部成员有波伏娃、雷蒙·阿隆、米歇尔·莱里斯、梅洛·庞蒂、阿尔贝·奥利维埃和让·波朗等。1946年,萨特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政治活动。但不久就和其领导人胡赛之间产生分歧并且日趋严重。第二年四月,萨特自己召开了一个革命民主同盟大会,在会上宣布同胡赛对着干。而此时,萨特的政治立场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因此倍受两方面的攻击。 50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同路人,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主要集中力量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与和平》、《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辩证理性批判》这本书实际上只完成了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萨特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己产生后又抛弃了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萨特试图使用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阐述其可行性。因此萨特被视为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萨特晚年时,他又否认他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只是在某些领域接近马克思主义。 60年代后期,萨特成为西方激进主义新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积极支持席卷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并成为其理论上的代言人与精神领袖。 萨特不仅是著名哲学家,也是著名文学家,荒诞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奖。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 其实萨特并没有给自己戴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拒绝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谓,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从“存在”问题起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仍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抗拒。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在第一位:世界是理念的仿制和流溢,人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我是人”;“人”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是”的状态,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要凸显并研究这个被遮蔽了的“是”,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去“是”。在这一语境中,“存在”与“本质”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颠倒过来。就是说,不是本质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判断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人的意识及其可能,不如说,是人的存在及其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有的话——是存在所要求或建构出来的。正如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

浅析存在主义之自由哲学在《飞越疯人院》中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16086385.html, 浅析存在主义之自由哲学在《飞越疯人院》中的体现 作者:高晓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5期 摘要:美国作家肯·凯西的小说《飞越疯人院》是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而小说主人公麦克墨菲的经历正与存在主义思想家萨特的自由哲学相吻合。在向往自由的思想和自由意识的支配下,麦克墨菲做出了一系列自由选择,从而完成了从主动进入疯人院,了解疯人院,到最后飞越疯人院的自由选择过程。 关键词:飞越疯人院;麦克墨菲;自由;选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2 一、引言 《飞越疯人院》是美国作家肯·凯西发表于1962年的作品,问世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作品真实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并将之浓缩进一家疯人院。而由其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斩获了多项电影界的最高殊荣奥斯卡奖。如今这部作品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并受到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试图运用存在主义之自由哲学对该作品进行存在主义的剖析。 小说主要矛盾集中在一位叫麦克默菲的病人和医院的“大护士”雷切德之间的对抗。医院原本秩序井然,麦克墨菲的到来打破了这里原有的平静。面对非人待遇,他试图改变病友的处境,与“大护士”进行了一系列抗争。小说虽以麦克默菲死于疯人院结局,看似象征着以他为代表的被压迫阶级的失败和以“大护士”为首的极权统治阶层的胜利,然而布朗顿酋长的成功“飞越”却预示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向往已在人们的心里生根。麦克墨菲的一系列行动正与自由哲学相契合。 自由哲学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有西方评论家甚至认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即是自由哲学。[1]萨特认为,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的意识存在,人的意识的自由存在…… 个人凭自己的意志,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本质。[2]自由即是选择的自由,是个人意愿的绝对自由,即使面临死亡,人也有选择的自由……一个人的本质是由他的一系列选择和行动实现的,而他需要对自身的选择负责任。[3]《飞》中,麦克墨菲从主动选择进入疯 人院直到最终生命的完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动,他践行了一个勇于追求自由的斗士所应承担的责任。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价值论批判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价值论批判 存在主义是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之思。生命存在意义的阐明无疑是最晦涩暗昧的问题,它是一种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中,信不信由你的朦胧顿悟。这种朦胧顿悟按照通行哲学理论的说法是既不可言说也无从表达,因此人们只可对之保持缄默的东西。然而,这不可言说的东西因为与人的生命自由密切相关,所以,它必须借语言言说而得以敞明。这就给存在义文学家发出了召唤,他们不得不诉诸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言说来解读生命自由的意蕴,同时也更深透地阐释生命存在的哲学学说。也就是说,存在主义的生命存在意义哲学非以新的诗意方式不能圆满言说,存在主义的文学语言言说又须始终不渝地贯穿于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运思中。存在主义哲学是阐释生命存在意义的诗性表述,存在主义文学则是充满诗意化的哲学言说。所以,我们有理由选择为文学舞台奉献了异彩纷呈之灿烂景观的萨特存在主义文学作“管窥蠡测”的尝试。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不少人都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作过相当的研究。但是,正如柳鸣九先生所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不是一种对世界如何认识的世界观,也不是对社会历史如何认识的社会观,而基本上是一种人生观,是对某种人生态度的提倡。”也就是说,萨特的哲学思想撇开了传统本体论中物质与精神、传统认识论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所关注的是人生方式、人生态度问题。所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及其相关的存在主义文学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论的提倡,它意在张扬一种直面现实人生,同时又超越现实人生的主观精神选择。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深远意义与奥妙就是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现代西方人提供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方式。也可以说,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是最直接、具体表现现代西方哲学价值论转向的文学现象,它以自己的文学艺术实践不仅深化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情感意蕴和审美寄托,而且丰厚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心灵自由和审美追求。研究萨特存在主义文学就是在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幽深灵魂展开意味深长的对话。 从“存在先于本质”说起 从思想渊源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兼容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方法论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思想,他从中孕育出了他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研究人的认识何以可能时,认为现象是人的感官知性的先天形式作用于客体世界所产生的东西。这是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基本界限,也是人类所以能够认识事物的根本依据。也就是说,康德认为现象是客观材料与主观形式的统一。胡塞尔的现象学摈弃了康德现象观中的客观材料,并扩张了康德现象观中的主观形式。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完全成了主观自我意识的产物。海德格尔主张对人的“此在”进行“存在”状态的分析,他把这种关于此在存在的本体论分析称为基本本体论。海德格尔的“此在”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人的存在”。所以,海德格尔的哲学一反近代笛卡儿、洛克以来从认识论出发研究哲学的传统,而是从人的存在入手研究哲学,他的哲学所要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萨特的存在主义现象学本体论,一方面将胡塞尔现象学关于主观自我意识对世界构成作用的肯定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将海德格尔以人为本的基本本体论作为自己思想的理论支点,从而有了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也有了“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命题。 由此,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和基本命题也就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逻辑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制约性、决定性,反将客观世界及其发生发展的诸多关系视为漂浮不定的荒诞和毫无意义的虚无;二是肯定人的主观自由和自由选择,将主观自由精神视为对世界意义的谋划和确定。换句话说,在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命题中,本质是人在不自知中被强加的所谓客观属性,它是人类在不自觉中自己替自己编制的文化牢狱和抽象规定,存在则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有待人主动选择后充实展开的自由。或者说,外在客观世界只是人们意识中的自在,内在主观世界则是有待人肯定和开展的自为。所以,萨特哲学是一种自由哲学。 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反叛了西方理性主义形而上学决定论。它标明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危机下一种人的“精神转向”。现代西方人,特别是很大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认为,人类世界已注定陷入了无穷的灾难和崩溃、陷入了毫无理喻的虚无和荒诞,人生也注定陷入了不幸与痛苦、陷入了毫无出路的苦闷与彷徨。因此,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必要紧紧地守护着过往的理性主义理想大厦废墟而祈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