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中国外交的现代化(从抵抗到屈服):

融入国际社会

一.朝贡体系与早期中西的外交碰撞

1.明末清初中国与西方的交往

朝贡体系之外的西方国家:1513年,葡萄牙人乔治·阿尔瓦雷斯抵达广东进行贸易,成为近代首位进入中国的西方人。1517年葡萄牙国王遣使来华,但最终明朝驱逐使团,葡萄牙的首次使华活动以失败告终。明末欲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西班牙、荷兰人皆没达到自己的目的。

清初来华的西方使节:清朝初年,荷兰成功地跻身于清朝朝贡国的行列。此时的中西官方交往,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朝贡模式。一方面,明清统治者仍以朝贡的眼光来审视前来的西方使者;另一方面,西方人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扮演“贡使”的角色,以期与中国进行贸易。就性质而论,当时中西之间的官方关系,属于松散的、名义上的朝贡关系。而这种靠双方共同维持的关系,是以清朝前期强盛的国力为基础的。

2.马戛尔尼使华

礼仪之争: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一个被贸易所驱动的英国(帝国主义扩张)与一个傲慢且自视为世界中心的中华帝国相遇并(因文化误解)发生冲突:由于(顽固的)清廷与英使在是否按常规朝贡方式行三跪九叩礼这一问题上的争执,使使团最终以失败告终。从那以后,中西交往就一直围绕着一个棘手的历史问题:谁比谁强,从而谁向谁屈服。当马戛尔尼现身北京要求发展对等关系时,当时的中国仍然强盛,对他的要求不以为然。毕竟,中央王国从未接受过来自别国的使节,而只认可位居次等的“朝贡国”。想要对等地位?不可能!当马戛尔尼被告知须向乾隆皇帝磕头时,他拒绝了。真正的伟大不强求没完没了的崇拜,有时候赞美他者反而显示强盛。而这正是马戛尔尼访华时所缺少的。此事的失败体现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漠视和无知,最终导致了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后果。

贡物:英国人认为他们带来的贡物是英国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体现,意欲通过礼品的炫耀,为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扩大筹码。不幸的是,效果适得其反。

表文与敕谕

二.朝贡体系的衰亡

抵抗是指抵制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西方强加的规范和不平等地位,力图维持置身于西方权势范围之外的情况。

屈服是指在抵抗现代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西方强加的规范和不平等地位终告失败或无力进行抵抗的情况下,不发达国家会屈服,这意味着被迫接受不平等、受压迫的地位,被迫服从西方规定的种种规范,但不顺从的情况仍会不时发生。

1.朝贡制度的延续

鸦片战争冲破了原有的一口通商制度,但对朝贡体制没有造成直接地冲击。清帝继续对朝贡国进行恩赐和册封;礼部仍然是负责朝贡事务的主管机构;地方督抚承担接送朝贡使节的义务;对属国的贡期、贡道等具体的要求也一直被坚持着。

2.朝贡制度的低调维持(1861-1882)

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清廷以沉重打击,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且更明确地指向了清朝的属国,于是弱势的清政府不得不小心应付列强,以保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3.朝贡制度的崩溃(1882-1895)

中法战争使朝贡体系遭到重大打击。甲午中日战争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朝贡体系的崩溃。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和日本的崛起使得东亚国际体系在结构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一直以中国为中心逐渐转变以日本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促成了东亚国际体系的演变,同时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各国则面对日本的重大转型,遭遇到了更加深重的危机与灾难。

三.中国融入国际社会

1.国际社会是指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念、共同规则和共同运作机制的国家群体。

2.国际社会的四大属性

国际社会的起码的共同利益

国际社会的基本的共同价值观念

国际社会的共同规则:承认规则(国际社会宪法性规则);共处规则;合作规则

国际社会的共同运作机制:均势;国际法;外交制度;大国控制;战争

四.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1.条约制度(条约—口岸制度)

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产生:第一次鸦片战争

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

完备: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开放通商口岸、赔款、割地(针对某些国家)、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开矿筑路、内河航运、传教办学、投资设厂、驻军等等

不平等条约的实质:准统治权

.现代外交机构的设立: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外务部(1861—1901)

总理衙门的缘起:各国驻京使节代表其本国政府办理交涉,清政府原来专管藩属的礼部和理藩院在制度及功能上都无法应付这种新局面,特别是对应近代国家对等关系措置的阙如,西方列强对原有外交体制的日益不满;涉外事务日渐频繁,是清政府加强对西方各国沟通的必然选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使节驻京,以及外国人进入内地游历和传教,需要新的机构与之打交道。

主要职责:掌管外交、掌管商务、引进西方新知识、推动经济建设,总理衙门与其说是一个外务部,不如说更像一个内阁。

对总理衙门的评价

外务部成立的原因: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需要清政府维持下去,督促清政府进行改革;对内满足朝廷要员、地方督抚对变革的要求。

外务部架构的演变:1901年成立、1906年的中央官制改革设置11个部,将外务部有关各部的职掌分置各新设置部门,外务部才成为具有近代意义的外交机关。

3.外国使节驻京与觐见礼仪之争

外使驻京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早在1793年马戛尔尼使华时,就曾提出公使驻京问题。鸦片战争后的西方列强一直要求外国使节进驻北京,遭到清廷拒绝。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以武力的方式解决了公使驻京问题。

觐见礼仪与公使驻京问题密切相关,如一枚硬币之两面。公使驻京必然涉及礼仪问题,跪拜不仅是一种礼仪问题,也是朝贡体制的主要表征,一旦以西礼觐见皇帝,天子颜面何存,何以为天下共主?1873年2月,18岁的同治皇帝正式亲政,英法美俄德五国公使联合递交照会,要求以西礼觐见皇帝。6月,英法美俄日荷六国使节以西礼觐见同治帝,攻克了在华最为坚固的堡垒,象征着他们梦寐以求的所谓对华“平等”外交的实现。朝贡礼仪的崩溃,是朝贡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外交制度由观念到实践层面为人们所接受的必经步骤,其意义丝毫不亚于总理衙门的成立。

外交礼仪的国际化: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觐见的礼仪,对西方礼仪的认可与接受,折射出清政府谋求进入国际社会的心态。

4.驻外使节的派出与使领馆制度的确立

遣使驻外

1866与1867年遣使问题的大讨论

1866年斌椿的欧洲之行与1867年中国遣使出外

1875年郭嵩焘使团出使英国

1876年制定《出使章程十二条》

使领馆制度的规范化

使领馆的合理布局:至1911年,经过专设、调整,清政府在世界11个主要国家设置使馆,派出专任使臣,在5个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重要国家设有使馆分馆,派有专职使臣。

使领馆职能的专业化:加强使馆功能;整顿拓展领馆功能。

19世纪末的国际法世界的国际秩序

5.国际公法的输入与运用

国际法的传入的过程

文本的接受程序的接受价值解释的接受

对外交涉中国际法的应用与挫折

鸦片战争普丹大沽口商船事件1864年侨民问题

6.外交观念的演进(夷务—洋务—外务—外交):从天朝上国到地下世界(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

国际秩序观念的的转变

国家主权与主权平等

民族国家的构建

从版图到领土:台湾建省、新疆建省宪政改革

7.专业外交群体的出现

外交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科举取士培养专业外交人才的学校:从京师大学堂到储才馆海归

外交官的任用:包括任用资格、考绩、升迁、调任的办法以及薪俸的保障等。

8.中国参加国际组织

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组织

两次参加海牙保和会:对文明大国的追求参加国际博览会

近现代中国外交

近现代中国外交史及练习题 一.近代中国的外交 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3.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原因: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 围. ⑵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积极参与国际活动: (1)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

(2)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印度尼西亚)。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首脑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70年代的外交 ⑴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⑵成就: 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 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 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3、改革开放后 ⑴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⑵成就: 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这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 (1)晚清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共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大革命时期,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4)南京国民政府外交: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发动政变,篡夺了大革命果实,并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共对峙时期,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战时期,英美苏等国谴责蒋介石破坏中国抗日大局,英美等国取消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企图实现控制中国、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过渡时期:面对两大阵营尖税对立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采取“一边倒”(倒向苏联)等外交方针(还包含“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记忆:①尊重主权②不侵犯,③不干内政④等⑤和平),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探索时期:针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的霸权主义,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两只拳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外交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成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果断地把国家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2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被定义为四大块: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相比,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面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外交实践有力地予以回应。“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 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构建和谐世界,就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全球公共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解决。 中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战略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全新的大国形象。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关系格局,各国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表现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外界对中国抱有极高期待。然而,这些期待和评价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早,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被较早地提上了议程,中国外交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些困难并加以解决。 当前中国外交在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三对矛盾已经显现。 首先,在主观上,中国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存在内部冲突。目前,中国自我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但很多具体的利益又和发达国家趋同。中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但在现有国际制度结构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以何种身份继续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以何种身份要求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成为中国外交主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中外对中国的认知差异问题已经凸显。外国人习惯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GDP总量,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中国人习惯从个人角度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结合当前国际局势,阐述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

浅析新时代外交政策 摘要:2013年以及过去的2012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伊拉克战争告一段落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冲突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土纷争愈演愈烈。2013已经走过大半,我们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局势外交政策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

中国近代外交

中国近代外交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几乎与世隔绝,对周边国家的交往则建立在“宗藩制度”上,即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周边国家乃至更远的属国必须向清朝皇帝纳贡,并接受清朝册封,清廷则需为属国平饵内乱、外患,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干涉属国的内政。然而,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的迅速崛起和中国的日趋衰退,形势为之大变,中国成了饱受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国家。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欧美列强和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蓄意制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外交事件和国际争端,从而使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对外交涉活动十分频繁。在历次对外交涉活动中,由于中国积贫积弱,缺乏强大的国力作支撑,因而大多未能摆脱屈辱退让的局面,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在对外交涉活动中,尽管也出现了许多有民族气节的民族精英,但外交成效却微乎其微,成功的先例少之又少。 一、两次鸦片战争到晚清时期 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夺取了众多的在华权益,还迫使清朝进一步改变了传统外交体制和外交礼仪惯例,我们不得不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外交开始出现近代外交制度的雏形。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也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此影响下,中国思想界也相应地逐渐发生变化。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近代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他们对西方的认识也一步步地深化。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中体西用”再到“商战”,就是这种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与西方有关的事务在60 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 年代、80 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 年代则大体上称为“新学”。从“夷务”到“新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态度的变化,而且折射出他们外交观念的演进和更新。 二、北洋政府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与过渡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 的地位。这是一个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背景下由一个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化工业社会迈进的时代。北洋政府正是在新旧冲突并存、中西撞击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取代清王朝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承上启下的历史大背景决定了这个政府的内政外交方针既延续了晚清时期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半资本主义的性质。北洋政府前期的外交基本上是延续了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对外策略,特别是想通过承认、维护列强在华的各项即得利益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即“维持外交”。由于当时中国在国际上孤立无援国内派系斗争激烈,北洋政府外交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承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来换得列强的承认,其特征就是将统治者的军阀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1912 年3 月10 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就曾向列强发出秘密照会提出若能获得支持便以大总统对外宣言的形式声明:“所有前清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各外国政府所订条约、协约、公约,必应恪守。又各外国人民在中国按国际契约及国内法律,并各项成案成例已享之权利并特权、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而保和平。”之后,北洋政府得到了各国的承认。 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给中国外交观念带来了一次革命,孙中山提出了共和国、民族主义、主权平等、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先进思想。这些思想在当时的中国绝对是全新的理念并形成了系统的外交思想体系,虽然在实践中没有实施的机会而未能引导中国外交走上新的道路,但却在中国人民心中撒下民主的种子。

中国外交战略观念的转变

中国外交战略观念的转变 王帆 【专题名称】中国外交 【专题号】D6 【复印期号】2014年04期 【原文出处】《当代世界》(京)2014年2期第17~21页 【英文标题】Changes of China's Diplomatic Strategy 【作者简介】王帆,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继续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制,围绕着一系列改革的设想,中国外交战略的变革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而观念的变革也将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观念属于文化,战略观念转变是战略文化发展变化的必然反应。为了解决中国存在的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谋求观念变革与创新,观念也是生产力,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的宏愿。 观念变革的必要性 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由观念支配,既有正确的观念,也有错误的观念。英国的一位智者断言,观念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支配力量,与其中的错误程度恰好成正比。① 从根本上说,中国的发展是要跟别国比思想、比未来设想、比对于未来的构想与创意。这是最为根本的因素。 观念的创造力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中国要实现大发展必须从古代文明中取其精华,从西方文明中吸收养分,同时超越西方文明和现代文明,建立起一个新的未来文明才可能真正实现。一个过去两百年贫弱的中国需要面对已经强大五百年的发达群体,过去五千年的文明也不足以让中国骄傲和放松。我们必须集人类之长,扬自身优势,形成新的观念创新,才能最终实现赶超目标。 20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以西方理念为主导,以权力政治为基础,形成了强权政治和霸权逻辑,虽然也有新自由主义以制度合作为核心的流派和建构主义以价值认同为基本的理论思想,但这些理论均是西方世界观的产物,无论是哲学基础还是思想方法都没有摆脱西方思想的束缚。西方理论中有其先进合理的观念,但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逻辑,权力至上的暴力思想,强调西方价值的主导性、垄断性和排他性,缺少整体性、宏观性和包容性,遵循简单思维等。美国等国继承和发展了权力政治,解决冲突的方法是优势强势,或局部均势;部分至上,集团式的权力政治逻辑,崇尚武力与竞争;实力至上,实力决定一切,虽然近些年又强调软实力、巧实力,但都与权力因素密不可分。 美国已故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说:“西方赢得世界靠的不是高人一等的思想、价值观或宗教,而是在应用有组织的暴力手段方面的技高一筹。西方人通常忘记了这一事实,但是非西方人从来就没有忘记。”②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西方提出了制度、规范。从制约冲突的角度来看,西方的现实主义理论假定是均势,自由主义理论假定是合作与相互依存,而建构主义的理论假定是促进相互认同。此外还探索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以及霸权稳定的理论。这些方案的总体特点是承认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国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局限性,但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鲁敏 学号:1106020131 课程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任课老师:张彦德 论文名称: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当前的国际环境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通信工程1班鲁敏 1106020131

众所周知,在当今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国际局势似乎也变得甚为微妙,有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总体看来,仍是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欧洲诸国为主轴,在历史和国际竞争的舞台上,任何两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角逐与对垒。而在如今以经济金融市场为核心利益的主流经济时代,只有在发展了强大的经济实体与商业网络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自己的国际地位,才能使自己立于强国之林! 世界向何处去?当今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与以往不同的是,由于它病得很重,不同的人对它的前途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占主流的人认为它还有救,只需要做些调整而已;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它正在一步步接近死亡。西方还有人想得更深一些。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几百年来鼓励人们不顾一切地、有时甚至不惜用战争手段来实现发财致富美梦的资本主义理念,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地球还能不能承受坏境的破坏和战争的摧残? 其实,人类要生存,不仅需要物质,而且更需要精神。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应如何在地球上相处?人类应如何对待地球?千百年来,许多先知先觉的圣贤都发出了自己的呼声。宗教领被、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都留下了许多醒世恒言。远的不说,80多年前,印度的圣雄甘地指出当时社会有“七宗罪”:“没有原则的政治、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理智的享乐、没有人格的教育、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牲的宗教。”对照当今现实,哪一条不是说得入骨三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会驶向无比美好的理想社会。中途,也许会进站停一停,兴许还会倒退一段,但绝不会太久,很快就会继续前进。 有人说,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精神世界存在。自然科学无法帮助人类了解这个精神世界。宗教曾经努力过。人的一生不能不知道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一个人人生的坐标,一个好的人生观,一个好的世界观能够时刻指引着你个人的前途和方向,你不会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迷失自己,更能在别人的沮丧中看到自己的前途。

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及其战略挑战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大国的形象开始出现,中国为人类、为这个星球作出更大贡献的梦想开始初现端倪了。不过,在那众多令人鼓舞的现象背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忧患意识,因为山爬得越高,一旦摔倒,

可能摔得更重,爬得越高风景越美,也可能更加孤寂、寒冷。现在中国就恰巧处在高山,风景更加壮美,同时又是高处不胜寒的双重境地。而我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领域中的发展的危机。 发展的危机是指过去曾经让中国富强和发展起来的要素正在变得枯竭,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正在成为中国新时期前进道路上的麻烦和障碍。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中国的发展就会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所以,危机也可以说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开辟新路,要么走进死胡同。我国原有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在逐渐丧失,就是这一表现。第二,在安全领域中的安全难题。传统安全威胁就是中国是全世界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新时期新的画面中,我们的海外安全问题在日益凸现,包括海上通道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在日益加剧。据悉,现在有关部门一天所接到的海外遇险事件比过去一年都多,而且多数是没法处理的,还有我们的海洋通道安全问题,我们很多能源、物资都需要通过海洋从海外运输回来,而一旦海洋通道被切断,就势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打击。就是说,对外经济依赖越高,经济的脆弱性就越大。第三,国际领域中的国际压力我国虽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大国的地位,但是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完全的消失。南北发展不平衡,某些国际的武断专横。还有各极势力的划分与制衡。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波涌动。还有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和冲突。这些都给中国外交造成很大的压力。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很详细)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专题 一.知识归纳 1.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被动开放 (1)晚清外交: 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领土、贸易、关税、领海、司法等主权受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成立总理衙门专管外交、通商和洋务事宜。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 《中法新约》第一次使列强取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特权。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马关条约》使众多列强可向中国输出资本,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维新派希望列强支持中国变法。 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口号盲目排外。《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南京临时政府外交: 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 南京临时政府发布《告各友邦书》,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来换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3)北洋政府外交: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掌握清政府全部统治大权并最终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最后以基本接受“二十一条”来取得日本对其称帝复辟的支持。 1919年初,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息传到中国,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走上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中共的成立、国共第

一次合作的实现,都与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有关。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当代中国外交

河北农业大学《当代中国外交》结课作业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成绩:

浅谈中美博弈 当代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军事上也可排到第三,而且发展趋势较为强势来看在国际社会当中地位日益重要,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随着中国的真正崛起,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将与日俱增,这种一超多强的发展趋势让世界多级从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挑战美国的老大地位。中美大有一山不容二虎之势!究竟中美之间是否存在共存还中国能在与其博弈中偷得先机,促进世界的发展,请听下面分解。 中国新形象 中国一扫之前的颓废形象,开始显露世界巨人的风采,也开始大秀肌肉。08年北京奥运会宏大的开幕式,高超的管理,精密的技术让世人震惊中国力量。09年国庆阅兵给世人一个印象开始,中国开始各处亮剑。最显眼的珠海航展和航母服役视频的公开亮相更是对全世界的宣告,睡狮开始铮亮眼睛! 中美“情义” 纵观中美关系的发展,曾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曾经和中国有过一段交往,鸦片战争开始列强开始侵略中国,其中美国也加入了其中,作为“战胜国”努力分得一份羹。在二战中中美实现了难得的战略统一,共同抗战法西斯,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沉重打击了日本,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分别投放一枚原子弹,为抗法西斯战争盖棺定论。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继续上升,并且逐渐占据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而中国当时的经济也在平稳发展,当然好景不长,国内开始了内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前进,从此中美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在这个世界上,弱肉强食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也是中国弱国无外交的时代,中美关系也是中国与列强关系的一部分。二战结束之后,蒋介石政府为得到美国的援助进行内战,让美国在中国得到一些特权。中美的关系再次变成不平等的关系,然而随着中国内战的进行,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失败,退守台湾。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与美国开始全面的对立。 必须承认的是当时中国作为当时除了苏联以外的第二大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老大本来就应该水火不容,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已经开始。中美关系也成为这的一部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一整套手法,以及阻挡中国统一的行为让中美关系达到最为敌对的状态。加上朝鲜战争,中国毫不犹豫的出兵抗击美国,使美国的失利。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悍然轰炸中国大使馆,造成中方人员伤亡!之后中美在南海再起摩擦,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国还被迫地在美国侦察机迫降军用机场之后归还美国飞机和机组人员,这在任何主权遭到侵犯的情况下,都是无法想象的!中美对立趋于白日化。 然而中国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喘息,并且敏锐的把握住了机会。随着不久911事件爆发,美国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反恐战争,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期间,美国无力与中国爆发新的摩擦,这也是中国面临的所谓战略机遇期。中国在经济科技领域也都得到很大发展。

专题 近代化的中国外交

专题近代化的中国外交 1、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 《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 2、新中国的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成就表现; 1 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2、50年代外交成就: a、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1955年,在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3、70年代外交成就 取得成就的背景;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①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③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新局面。4、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背景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简称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②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④中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 考点解析 1、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及新中国发展和平外交的根源 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 ②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③近代史上由于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人民渴望和平,所以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宣布我们绝不去侵略别的国家来发展自己,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新中国的外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2 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及启示 原因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

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1、史实 (1)清政府:四次侵略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北洋军阀政府: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再一次损害中国的主权。再就是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 (3)南京国民政府:二战中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在没有中国政府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外蒙自治,苏联租旅顺港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对日宣战。 2、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原因 (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独立。 (2)当时中国综合国力弱,弱国无外交。 二、新中国的外交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 (1)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2)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④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70年代的外交 (1)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2)成就 ①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1972年中日建交。 ③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④7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4、改革开放后 (1)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2)成就 ①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②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新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战略 摘要:目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动荡态势,大国围绕国际秩序和地区热点加强博弈,世界格局变化更加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内经济迈向新常态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外交大力开拓创新,成果显著,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形势下,中国该如何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全面的角度,不仅要看到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到国际发展形势以及我们的外交地位。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依法治国,大力发展民生。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经济结构调整、生态治理、能源安全和劳动力配置等都是摆在眼前的紧迫问题。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上升。纵观全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总体来看,世界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欧洲部分国家为主导,从自身合法利益以及各国共同发展出发,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角逐,谋求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国际局势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各国想要在这种局势中谋求发展,就需要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谋求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勇于面对竞争。中国又有怎样的外交战略呢? 一、国际格局与外交关系 世界格局是指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21世纪以来,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地方冲突与民族冲突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型的信息革命阶段,一切都要在信息革命的天秤上重新定位、衡量,外交工作也不例外。在信息每时每刻千变万化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万变不离其宗,坚持以和为贵,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私利。中国主张国与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应通过对话、谈判、交流、互动来化解冲突和矛盾。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世界人民的意愿。中国和合外交的理念,渊源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睿智的生命智慧。尽管中国外交面临冲突和矛盾多发期,但只要能“处变不惊,稳中求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就能开出新局面。 二、国际安全与地区热点 2015年,全球地区热点仍然集中于中东、东欧和东亚三个地区,但形势出现新变化,而且特点各不相同。对中东地区来说,美伊关系对中东形势有决定性影响,美伊对抗结束是历史性事件。在后伊核时期,美伊关系将由对抗状态转化为非敌非友状态,伊朗承认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而美国则承认伊朗的地区大国地位,承诺不损害伊朗政权的安全。双方都将从这一妥协中受益。虽然由于美国国内多数人反对伊核协议,两年后新当选的美国总统是否继承奥巴马政府的这份外交遗产尚有不确定因素,但从大势看,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伊核问题是大势所趋。后伊核时期给中东地缘政治带来的新格局,将为其他国际力量如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中东施展影响提供更大空间。亚太是地区热点问题集中的第三个地区,2015年有关形势也出现一些新变化。与中东热点不同,围绕亚太地区热点,有关当事方之间实际发生冲突的风险并非在升高,而是趋于降低。无论是在有关领土及海洋权益争议问题上,还是在冷战遗留问题如朝鲜半岛上的对立,可控性总体都有所加强。亚太地区的紧张气氛主要来自大国在地缘政治上展开的战略博弈。美、日为在对话战略博弈中争取有利态势,常常利用地区领土争议问题做文章,而个别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国家试图利用大国矛盾,坐收渔利。因此,管控这一地区的热点问题,关键在于大国关系,尤其取决于大国之间能否增强战略互信。2015年,由于中美、中日等大国关系总体朝积极方向发展,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摩擦和争议并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