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导论提纲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

关键术语:

1.电子政务(P6)

2.技术进步

3.信息技术应用(P7-8)

4.政府结构(P18-19图)

5.电子政务基本模式(P26)

6.电子政务发展模式(P21)

7.分组模式(P27)

8.集成(整合)模式(P28)

9.知识应用模式(P3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P33)

复习思考题:

1.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哪些更具实际价值的认识角度?

2.为什么我国习惯称“电子政务”而不称“电子政府”?(P3-4)

3.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P8)

4.电子政务的社会技术进步背景是什么?(P10)

5.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是什么?(P11)

6.电子政务的基本发展路径是怎样的?(P24图)

7.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据的政务结构是怎样的?(P26)

8.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何在?(P28、P32、P33)

9.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33-5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P52)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术语:

1.中国电子政务历程(P54-55)

2.中国电子政务目标(P66-67)

3.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P65-73)

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P68-70)

5.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P70)

6.信息基础设施建设(P71)

7.电子政务功能(P56-60)

8.电子政务效益(P61-64)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对你有哪些理论和认识上的启发?

2.你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的产生条件和背景有什么分析结论?

3.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些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些功能?(P56-60)

4.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61-64)

5.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的?(P67-68)

6.电子政务建设为什么要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P70)

第三章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

关键术语:

1.行政决策(P77)

2.行政组织(P78)

3.知识化(P79)

4.信息化(P80)

5.虚拟化(P81)

6.数字化(P81)

7.全球化(P83)

8.政府权力体系(P86)

9.政府组织结构(P86)

10.政府管理方式(P87)

11.政府管理模式(P85)——政府不断调整自身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政府管理类型或“模式”。

复习思考题:

1.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P74-79)

2.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管理的特征是什么?(P79-84)

3.电子政务促发了政府管理模式在哪些方面的变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革?(P86-87)

4.电子政务促发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5.有人说,电子政务是一场深刻的政府管理革命。你怎样评价这种说法?(P85)

6.你怎样认识“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潮流下有效的政府形态之一”的观点?

第四章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

关键术语:

1.民主理念(P91)

2.法治理念(P91)

3.公平理念(P92)

4.科学理念(P93)

5.责任理念(P94)

6.效能理念(P96)

7.系统理念(P97)

8.创新理念(P97)

9.安全理念(P98)

10.行政环境(P99)

11.行政职能(P100)

12.行政组织(P78)

13.行政人员(P102)

复习思考题;

1.电子政务运营的基本理念是什么?(P90-99)

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时代特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90-99)

3.为什么电子政务运营理念与传统政府管理的理念有所不同?(P90-99)

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P99-102)

5.电子政务运营理念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服务

第五章政府内部的电子化公务处理

关键术语:

1.电子化公务处理(P105)

2.政府通用事物处理的电子化(P106)

3.政府通用管理活动的电子化(P112)

4.政府业务处理与管理活动的电子化(P125-126)

5.政府通用公务处理系统(政府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政府知识管理系统)

6.政府专用公务处理系统(P126)

7.办公自动化系统(P106)

8.事物型办公系统(P108)

9.管理型办公系统(P108)

10.决策型办公系统(P108)

11.政府决策支持系统(P112)

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P118)

1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P119-120)

14.数据仓库(P115)

15.原始数据层(P115)

16.数据仓库层(P115)

17.数据集市(P115)

18.专家系统(P117)

19.知识管理(P121)

20.政府知识管理系统(P123)

21.公务处理系统集成(P131)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政府内部电子化公务处理?(P105)

2.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基本功能是什么?(P110-111)

3.试述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目标。(P109)

4.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有哪些特点?基本的发展方向是什么?(P113)

5.什么是专家系统?政府专家系统有哪些特殊需要和要求?(P117-118)

6.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什么?(P119-120)

7.政府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职能是什么?(P123-124)

8.政府电子化专用公务处理系统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P126-127)

9.政府公务处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的特点是什么?今后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P132)

第六章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

关键术语:

1.电子化公共服务(P136)

2.公共服务(P136)

3.非营利性服务(P136)

4.行政职能(P139)

5.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以及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驶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

6.电子采购(P143)

7.电子税务(P143)

8.电子邮政(电子邮政是一个涵盖面很广、具有鲜明邮政特色的概念。从宏观上看,它是邮政电子信息业务的总称,是中国邮政新型品牌;从具体内容来看,电子邮政的核心是开展邮政电子商务,但它有别与目前市场上炒作的电子商务概念:它是基于市场的需求,从市场要求和中国特点出发建设的具有中国邮政特色的电子商务;它既包含现实条件下初级的电子商务,也包含理想条件下完善的电子商务。“从初步到完善”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过程,电子邮政涵盖了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电子邮政的基础是邮政实物投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和邮政储汇网。发展“电子邮政”就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邮政发展创造更好的商机,丰富和拓宽邮政的信息传递,物品运送,资主流通三项基本功能。)

9.电子资料库(P143)

10.电子化公文(P143)

11.电子认证(P143)

12.公共服务管理系统

13.应急联动服务(P144)

14.政府网站(P145)

15.政府门户网站(P147)

16.服务特性

17.电子化公共服务发展趋向(P152)

18.数字鸿沟(P159)

复习思考题:

1.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内涵是什么?它与电子政务是什么关系?(P135-137)

2.电子化公共服务有哪些种类?中国的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现状如何?(P138-142)

3.政府网站在政府公共服务实现与发展方面有什么作用?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这些作用?

(P146-147)

4.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向是怎样的?(P152-P156)

5.怎样才能促进中国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发展?(P157-P164)

第七章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关键术语:

1.信息资源建设(P172)

2.信息资源规划(P174)

3.元数据管理(P175)

4.信息资源分类(P175)

5.信息资源目录(P176-177)

6.信息资源库(P178)

7.信息资源开发(P179)

8.信息资源利用(P179)

9.政府信息公开(P182)

10.政府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服务(P185)

11.政府信息资源共享(P186)

1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制(P190)

13.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职能(P191)

复习思考题:

1.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有哪些基本价值?(P167-170)

2.如何理解政府信息资源与电子政务的关系?(P172)

3.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是什么?(P173-174)

4.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74-178)

5.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坚持这些原则?(P180-181)

6.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才能完成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任务?

(P181-190)

7.阻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188)

8.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体制优势是什么?怎样继续优化发展这一体制?(P190-191)

9.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只能实现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P192-193)

第八章电子政务安全管理

关键术语:

1.电子政务安全

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的保护,设计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电子政务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捣乱分子的破坏和攻击。尤其电子政务是搭建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平台上,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安全先天不足,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和安全隐患很多,对互联网犯罪尚缺乏足够的法律威慑,大量的跨国网络犯罪给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所有上述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则有机可乘,使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安全

3.电子政务安全威胁(P197)

4.电子政务安全需求(P196)

5.电子政务安全保障(P200)

6.电子政务安全等级保护(P202)

7.电子政务安全目标(P199)

8.电子政务安全管理(P201)

9.电子政务安全策略(P201)

10.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P209)

复习思考题:

1.保障电子政务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2.电子政务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P197-198)

3.电子政务安全需求有哪些?(P298)

4.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目标是什么?(P199-200)

5.电子政务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含义和原则是什么?(P202)

6.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有哪几类?具体包括哪些技术?(P209-210)

第九章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关键术语:

1.法制环境

“法制”一词有多种含义。一种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和制度,这种意义上的法制,实际上

是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即一个国家的法的整体;第二种含义是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活动和过程。这是指动态意义上的法制,即将法制看作是一个立体式的系统。人们通常讲的法制系统工程就是这种法制环境的含义。

法制环境侧重于对法律和制度方面的建设,而法治环境则侧重于整体概念,如还包括法治氛围等。

2.信息犯罪

信息犯罪是指针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者信息本身实施的犯罪行为。实际上,目标是针对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的犯罪行为,目的仍然是信息本身。

3.国家安全保障

4.国家利益保障

5.公民合法权益保障

6.电子政务法制体系

复习思考题:

1.全球在发展电子政务时面临着哪些法律困境?为什么?(P214-215)

2.各国关于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的情况如何?(P217-220)

3.如何建设我国电子政务法制体系?(P229)

第十章政府流程的设计与优化

关键术语:

1.流程(P232)

2.政府流程(P232-233)

3.职能管理模式(P238)

4.流程管理模式(P239-240)

5.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指税务机关或其他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其实质是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制度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的一个过程。

6.工作活动单元

7.时间顺序的规定性

8.强制性流程(P236)

9.选择性流程(P236)

10.内部流程(P236)

11.外部流程(P236)

12.立法性流程(P236)

13.执法性流程(P236)

14.司法性流程(P236)

15.一般流程(P236)

16.作业流程(P237)

17.动作流程(P237)

18.串联型流程(P237)

19.并联型流程(P237)

20.复合型流程(P237)

21.政府流程的设计(P243-246)

22.政府流程优化(P246-251)

23.取消(P249)

24.增加(P249)

25.压缩(P249)

26.扩展(P249)

27.合并(P249)

28.分开(P249)

29.均衡(P249)

30.侧重(P250)

31.替代(P250)

32.换位(P250)

33.变序(P250)

34.时间优化(P250)

35.资源优化(P250)

36.成果的优化(P250)

37.空间优化(P250)

38.代码图(P251-252)

39.程序流程图(P251-252)

40.规划流程图(P251-252)

41.系统流程图(P251-252)

42.工作活动流程图(P252)

43.事物分析流程图(P253)

44.文件流程图(P253)

45.流程图符号(P257)

复习思考题:

1.政府流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234)

2.政府流程的基本功能是什么?(P235-236)

3.电子政务与政府流程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P242-243)

4.政府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243-244)

5.政府流程设计需要履行怎样的程序?(P245-246)

6.怎样才能实现政府流程的时间优化、资源优化、空间优化和成果优化?(P240-251)

7.怎样才能使政府流程化繁为简?(P248-251)

8.政府流程优化的基本方法都包括哪几方面?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方法?(P249-251)

9.政府管理常用流程图有哪几种?(P252-253)绘制流程图要遵循什么规则?(P256)

第十一章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

关键术语:

1.国家战略

2.电子政务战略(264)

3.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P264-269)

4.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P269)

5.电子政务战略实施

6.电子政务战略实施阶段策略(P278-283)

7.制度安排(P283)

复习思考题:

1.怎样评价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各种主要模式?(P265-268)

2.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是什么?(P272-274)

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现实出发点是什么?(P274)

4.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战略体系的框架是怎样的?(P276-278)

5.我国电子政务战略实施阶段的原则是什么?(P283)

6.怎样认识电子政务战略实施中的制度安排问题?(P284)

第十二章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

关键术语:

1.政务信息公开法

2.知情权(P290 )

3.政府重塑

4.管理流程(P292)

5.间接控制(P293)

6.直接控制(P293)

7.结果控制(P293)

8.过程控制(P294)

9.管理成本(P294):是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发生的材料、人工、劳动资料等的耗费。为制造产品发生的管理费用与生产产品的产量没有直接关系,不计入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冲减企业当期的收益。

10.简单反馈控制(P293)

11.前馈控制(P294)

12.正金字塔结构(P294)

13.扁平化(P294)

14.信息孤岛(P294)

15.服务型管理(P295)

16.一网式办公(P296小注①)

17.一表式办公(P296小注②)

18.一城式办公(P296小注③)

19.一站式办公(P296小注④)

20.管理的规范化(P296)

21.实体性规范(P297小注①)

22.管理程序(P298)

23.标准(P298)

24.标准化(P298)

25.信息资源(P301-302)

26.信息源(P301-302)

27.ISP(P303)

28.ICP(P303)

29.信息资源共享(P303)

30.条块关系: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31.信息基础设施(P305)

32.电子化信息技术(P306)

复习思考题:

1.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是什么?电子政务的发展为什么需要这些基础?(P289、291、301、304)

2.对我国而言,加强电子政务发展基础建设的客观必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1)

3.怎样才能完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基础建设的任务?

4.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构成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为什么?(P307-308)

5.你认同“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的观点吗?为什么?

6.有人说,电子政务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你怎样评论这个观点?为什么?

电子政务概论教(学)案

电子政务概论教案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 本章计划课时:4 1-2课时教学安排:第一章1-3节 章节名称:第一节电子政务的涵 重点及难点:深刻理解电子政务的涵,电子政务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将政府部门信息化,而是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对政府部门的结构进行重组,对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备课要点: 一.从不同视角认识电子政务。 1.技术角度: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特征并且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2.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二.电子政务概念的涵: 1.电子政务的基础是信息技术 (1)我国处于信息革命的“数字穷国”,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数字鸿沟: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在世界各国或者一国之不 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与世界先进的信息化国家 存在明显差距;同时,我国城乡之间信息化普及也存在较大差距。 (2)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是电子政务存在并发展的基础和首要标志。电子政务是全球网络化的产物,是由于外部技术环境的发展才得以出现的。信息技 术的运用提升了信息的价值,对政府管理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电子政务的顺利实施有赖于高素质的公共人力资源。 2.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权有关的公共事务 (1)我国的电子政务中的“政务”涵盖的容比其他国家复杂得多,不仅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5大领域的业务容,还包括一些代行社会管 理职能的非政府结构所执行的业务容。 (2)政府包括三个基本职能:服务职能、管理职能和保障职能。 3.电子政务是一场革命 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政府管理移植到互联网上,而是人类为了适应新技术变革所采取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这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也是判断一个电子政务工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1.“电子政府”、“数字政府”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体制的不同;中文中的“政府”只能做名词;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对应2.“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办公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务的联系和区别。 前面更注重政府部的信息化建设,后者包括部与政府外部。 章节名称:第二节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 1、实施电子政务的效益: 电子政务促使政府“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将使政府的形象得到重塑,对全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电子政务的社会效益: (1)、促进政府机构改革 (2)、辅助政府更全面、更合理地计划决策 (3)、协助政府更及时地宏观监控与更合理地宏观调整 (4)、更好的发挥各级政府公务员的作用 (5)、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6)、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电子政务经济价值: 电子政务不仅使政府机关减少行政开支,而且通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规范了政府的管理流程,降低了企业公关费用,加快了企业资金流转,由此将产生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的间接经济效益在政府采购中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可以实现电子招标、电子订货、电子采购、加速了资金的流转,规范采购过程,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电子政务的实行在新加坡成效显著。)(2)、为IT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先行,电子政务建设有中央和地方分别承担。 (3)、为其他企业带来间接地经济效益 2、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的实施者都是政府 (2)、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服务对象都是企业、公民、社团等 (3)、电子政府和传统政务涵盖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区别:(1)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政府存在的三种形态的演变:①、第一种叫政治家政府②、第二种叫官僚制政府③、第三种形态的政府是企业家形态的政府 (2)办公手段不同 (3)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使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 (4)服务方式不同{电子政务提供“一站式” ..不同于传统的“一条龙”服务、“大厅式”服务} ...........(One Stop)服务 (5)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 3、电子政务的概念: (1)、电子政务是现在信息化技术 ....等多个学科相融合的产物。 .....与行政管理 (2)、狭义的政务专指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公共管理和公众服务活动;广义上的政务泛指各类公众行政管理活动。 (3)、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运用电子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优化重组,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和革新,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与服务。 4、电子政务的概念的含义(3方面) (1)、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公众权利行使相关的业务,或者为了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而需快速处理公共部门的内 部事务,这决定了电子商务有着非常广泛的内容. (2)、电子商务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同时也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 件技术的发展。 (3)、电子政务并不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和运作简单地搬上互联网,而是要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作模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更有利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5、电子政务的特点:6点 (1)、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流程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2)、电子政务以互联网络为运行模式。 (3)、电子政务核心是在信息资源的支撑下的科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题是管理本身)

03333电子政务概论(标注好答案)

电子政务概论 第1章电子政务基本概念 1、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与现代数字技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彻底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隔的制约,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 2、我国电子政务的作用主要表现方面和推行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作用:(1)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增强政府管理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3)推动国家信息化事业的发展; (4)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和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5)促进政府的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意义:(1)推行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 (2)推行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 (3)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4)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3、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通过电子化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培训;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 4、从电子政务的实质、核心、作用以及实施过程来看电子政务的特性包括:(1)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龙头”;(2)电子政务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3)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管理与服务方式;(4)电子政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过程。 5、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有:电子采购与指标、电子化报税、电子证照办理与审批、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6、电子政务系统就是对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信息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 7、根据服务对象来划分,电子政务可以分为G2G、G2B、G2C;其中G2G又可分为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政务、政府机关之间的电子政务。 练习题: 1.电子政务的C 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A.方法B.实质C.核心D.目标2.电子司法档案系统属于电子政务A 应用模式。 A.G2G B.G2B C.G2C D.B2B 3.电子政务以 A 为支撑。 A.网络体系B.用户C.服务D.管理4. C 是“信息高速公路”的5个应用领域之首。 A.电子商务B.远程教育C.电子政务D.远程医疗5.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电子政务的B

电子政务导论提纲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要 关键术语: 1.电子政务(P6) 2.技术进步 3.信息技术应用(P7-8) 4.政府结构(P18-19图) 5.电子政务基本模式(P26) 6.电子政务发展模式(P21) 7.分组模式(P27) 8.集成(整合)模式(P28) 9.知识应用模式(P3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P33) 复习思考题: 1.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哪些更具实际价值的认识角度? 2.为什么我国习惯称“电子政务”而不称“电子政府”?(P3-4) 3.电子政务的实质是什么?(P8) 4.电子政务的社会技术进步背景是什么?(P10) 5.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是什么?(P11) 6.电子政务的基本发展路径是怎样的?(P24图) 7.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依据的政务结构是怎样的?(P26) 8.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何在?(P28、P32、P33) 9.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33-52) 10.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P52) 第二章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关键术语: 1.中国电子政务历程(P54-55) 2.中国电子政务目标(P66-67) 3.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P65-73) 4.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策略(P68-70) 5.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P70) 6.信息基础设施建设(P71) 7.电子政务功能(P56-60) 8.电子政务效益(P61-64) 复习思考题: 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对你有哪些理论和认识上的启发? 2.你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的产生条件和背景有什么分析结论? 3.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怎样认识这些功能?怎样才能真正实现这些功能?(P56-60) 4.中国电子政务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61-64) 5.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中“以服务为导向”的思想的?(P67-68) 6.电子政务建设为什么要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P70)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 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本文将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背景、应用范围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政府运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善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运行和服务能力。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普及。随着互 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政府也面临着更大的管理和服务压力。

电子政务的出现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便捷和可靠的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政府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 设、数据中心建设等。 2.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包括政务管理系统、公共服务 系统等。 3.政府数据开放: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提供更多的信 息资源和数据支持。 4.电子商务:政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方便、 快捷的服务,如在线缴费、电子证照等。 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提供公共 服务、政策信息、在线申办等功能。 6.电子政务服务:包括在线申报、电子证照、数据查 询等服务。

电子政务的挑战 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1.安全和隐私问题:电子政务涉及大量的公民个人信 息,安全和隐私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2.数字鸿沟:在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可能导致部分 人群无法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3.技术更新和保障:电子政务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信 息技术,同时需要保障技术的稳定和安全。 4.沟通和培训:电子政务需要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有效 互动和沟通,并提供培训支持,以确保公众能够正确使用电子政务服务。 结论 电子政务作为现代化政府管理的一种方式,对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仍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未来,电子政务将继续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第一节 1.电子政务已被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确立为“信息高速公路”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之首。 2.电子政务建设,就是政府为适应这种社会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3.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战略分三步:1、第一步是实现跨部门的连接,集成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第二步是明确各个部门的目标和使命,通过推行四项电子政务计划,使公民能够理解和接收电子政务,最终目标是提供规范统一的政府服务;第三步是改变政府的运作程序,用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完成主要的建设任务。 4.电子政务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工具。 5.电子政务的作用;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②加强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③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实现开放式政府④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带动社会信息化⑤精简“文山会海”,节约行政开支⑥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强化社会监督⑦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众的参与⑧提高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 6.电子政务集体社会效益主要体现:①促进政府机构改革②辅助政府更合理、更全面地计划决策③协助政府更及时地宏观监控与更合理地宏观调整④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公务员作用⑤提高政府服务水平⑥提高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7.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使电子政务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有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8.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也存在着区别:①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②办公手段不同③行政业务流程不同④服务方式不同⑤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 第二节 1.电子政务是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行政管理等多个多个学科相融合的产物 2. 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运用电子化手段和现 代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 程优化重组,进行持续不断的改善和革新,实 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 电子政务的特点①电子政务是以改革政务 为基础的人机结合的信息系统②电子政务是 以互联网络为运行环境③电子政务核心是在 信息资源支撑下的科学管理④电子政务必须 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支撑⑤电子政务是 以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⑥电子政 务将实现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公众对政府的 新要求 4.电子政府一词,通常被理解为利用网络技术 构建一个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政府机构的网上 “虚拟政府”,通过网络,政府得以为公众提 供打破时空界限部门界限的高效服务。 5.“政府上网工程”是一个极易与电子政务混 淆的概念这个词来源于1999年启动的“政府 上网工程” 6.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区别:①实施主 体不同②主导思想不同③实施目标不同④用 户对象不同。两者的联系:①有相同的技术基 础②最终目的相同③有相同的内容 7.为政府服务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电子法规政策系统②电子公文系统③电子 司法档案系统④电子财政管理系统⑤电子办 公系统⑥电子培训系统⑦业绩评价系统⑧公 务员日常管理系统⑨人事管理系统 8.为企业服务的业务系统:①电子采购与招标 系统②电子税务系统③电子证照办理系统④ 信息咨询服务系统⑤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系统 9.为公众服务的业务系统:①教育培训服务系 统②就业服务系统③电子医疗服务系统④社 会保险服务系统⑤公众信息服务系统⑥交通 管理服务系统⑦公众电子税务系统⑧电子证 件系统 10.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①“一把 手”原则②实用性原则③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 享原则④安全性原则⑤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原 则⑥办公程序的公开性和服务性原则⑦公众 参与互动原则 第二章电子政务发展状况 第一节国际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难题:① 电子政务一体化问题②“数字鸿沟”问题③电 子政务的安全和认证问题 第二节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分为:办公 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三金工程”阶段(启 动阶段)、“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 “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 2.①三金工程分为:金卡、金桥、金关 ②“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 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 系统。 3.“三网一库”中,“三网”是指政府机关内 部的“办公业务网”(又称内网),与内网有条 件互联、实现地区级政府涉密信息共享的“办 公业务资源网”(又称专网),以互联网为依托 的“政府公众信息网”(又称外网),一库是指 政府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4.①PKI技术采用证书管理公钥,通过第三方 的可信任的机构CA认证中心把用户的公钥和 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在互联网上 验证用户的身份。 ②一个完整的PKI系统由认证机构(CA)、数 字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系 统、应用接口(API)五大部分构成。 5.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所面临的难题:①资金上 的困难②观念上的陈旧③专业人才的缺乏④ 体制的不合理⑤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⑥ “数字鸿沟”问题⑦法律法规建设滞后⑧技术 层面的问题 第三节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①促进政府服 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②更加强调“以公 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③整合服务,建立政府 门户网站,实现“一站到底”④消除“数字鸿 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⑤加强组织管理,迈 向知识化管理⑥公众参与意识增强,电子民主 应运而生⑦推广智能卡应用 第三章 第一节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分三种:一.以电子 行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二.以电子服务为核 心的发展模式,三.以电子社会为核心的发展 模式 第二节 1.电子政务建设模式:一.DNI模式, 二.PITT模式,三.ASPA模式,四.香港模式, 五.并进模式,六.强势中心模式 2.强势中心模式的概念:这是根据我国电子政 务的发展实际状况、经验和实践,以国际电子 政务为参考所概括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第三节电子政务的基本业务模式:政府间的 电子政务(G2G)、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G2B)、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G2C)。 第四章第一节总体模型框架:基础层、系统 支撑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 第二节 1.网络基础设施层分为:①信息传输 与交换的网络平台②信息处理和存贮设备环 境③物理环境 2.电子政务活动:①政府部门内部重要业务的 电子化和与之相关的网络化办公②政府部门 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共享、实时通 信、协同工作和处理普通业务的网络化办公③ 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 息交流 第三节目前主流操作系统:Unix、 NovellNetWare、WindowsNT/2000、 SunSolaris、IBMOS/2、Linux、FreeBSD等。 就电子政务系统而言,目前较为现实和理想的 操作系统是Unix系统,但是涉及国家安全和 核心机密的时候,Linux系统应该说是最佳选 择。 第五节组织管理与技术服务 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转变政府职能②推 行“一站式”政府服务③实现“一站式”、“一 表式”服务④制定电子政务目标⑤领导实施电 子政务⑥制定电子政务安全和标准⑦进行资 质认证和统一采购⑧对电子政务建设费用进 行全程监控⑨保证电子政务正常推行 第六节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范围分:计算环 境、系统边界、网络和基础建设

《电子政务》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适应对象:秘书学专业本科学生;获准修读第二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秘书学专业)的非秘书学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代码:46E03125 学时分配:30 赋予学分:1.5 先修课程:写作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秘书史、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学、等等 后续课程:社会学概论、秘书礼仪、等等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秘书学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电子政务是指政府运用网络及相关信息技术开展政务活动,从而改进工作流程和服务手段,带动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对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服务质量。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龙头,其进度、成效、质量不仅事关政府自身改革,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能否健康高速开展。推行电子政务,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本钱的必由之路。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开展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把握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的趋势;准确地掌握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能够从基本概念确实定含义出发透析电子政务的基本意义,系统地演示电子政务的概念逻辑关系,以便使它成为理解内容结构的基石;立足于全球电子政务开展史的学习,回顾过去,审视现在,预示未来,尤其是通过横纵比拟研究,能够正确对待我国电子政务的历史性变革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在理论上给予合理解释;在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电子政务的研究与学习方法,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和具体方法运用到解决一些典型案例中,通过分析案例更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把它融入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体系之中。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程教学要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理解电子政务建立、构成、运行与开展的基本规律,初步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电子政务问题的能力,强化公共服务意识以便其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需要。电子政务课程教学目的具体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其一,系统地论述现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电子政务范畴的管理要点和特点,注意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从政府业务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其二,全面介绍国内外电子政务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动态的技术成果,阐释我国电子政务开展概况及开展战略,电子政务的主要应用和运营理念,为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提供专业训练;最后,通过模拟电子政务软件练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政务运作流程的同时: 提高实际政务操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 电子政务的教学体系目前并未有统一的框架,国内相关教科书并不多,而且内容体系也不尽相同。综合各家之长,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以及本专业课

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

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 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日常运营的重要支撑。在自学电子政务相关课程时,掌握以下几个核心知识点,将有助于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并领会电子政务的精髓。 一、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务信息的公开、互动、高效与便捷,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电子政务包括三个方面: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在线互动。其中,信息公开是基础,旨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在线服务是核心,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在线互动是提升,旨在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政务服务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公民身份认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管理、信访举报等。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公民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政策信息、申请办理证照、参与公共事务等;政府则可以更加透明、高效地运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

电子政务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政府服务得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四、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务信息全面公开,推动政府透明化建设;二是公共服务在线化,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政府决策科学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决策水平;四是移动政务普遍化,满足公民随时随地的政务需求。 五、电子政务的挑战与对策 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息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技术防护能力,加强公民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等。政府还应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的创新发展,如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总之,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时代政府服务的重要形式,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应用范围、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挑战的策略,对于通过电子政务自考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广大考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电子政务能力和素养。

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复习提纲

20.人类在信息沟通和使用上经历的四次重大的革命。p16 21.掌握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涵。P16 22.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信息潜能,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提供优质服务,以推进现代化并提升工作效率和效能的过程。p18 23.就信息化的构成组分而言,信息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体系: 信息支撑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信息保障体系。p18 24.从信息化的宏观定义来讲,信息化的内容包括相互紧密联系两个方面,即业务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p18 25.理解生产要素信息化地两层含义。P18 26.什么是生产过程信息化。p18 27.信息化建设最核心的有形内容是构建信息基础设施。p20 28.掌握信息基础设施的五大主要组分。P20 29.理解信息化的主要特征。P21 30.电子政务的物质基础。p25 31.电子政务地目的。P25 32.掌握电子政务的定义: 是指政府机关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信息资源,调动人力资源信息潜能,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推进政务管理现代化建设,并为公众提供贴近式优质服务的过程。P25 33.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区别。p28

34.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务的主要区别。(最根本的区别是实施主体不同,电子政务的实施主体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部门,而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p 3035.电子政务的对象: 从政府内部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内部工作人员,从政府外部的社会环境而言,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公民个体。P31 36.掌握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经历的4个阶段: 数字化/电子化阶段、Web化阶段、资源化阶段、平台化阶段。p33 37.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包括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和应用建设,其中应用建设是关键。P 3438.电子政务的功能: 主要是指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于政务领域所能提供的功能。p 3439.电子政务的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和技术一体化。P36 40.在电子政务中,政府的“服务者”角色建设内容是哪一些?“管理者”角色的内容包括哪一些?“消费者”角色内容包括哪一些?P37 41.电子政务的5E价值指的是什么?P41 42.相对于传统政府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扁平化辐射结构。P 4143.掌握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P43 答: 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 (1)电子政务可以加速政府职能转变;

电子政务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电子政府概论复习题 1、什么是政府管理信息化 答:在政府管理中强调利用信息资源、信息化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形成高度有序化的政府管理信息系统,向社会高效率地输出管理信息,保障整个社会生活的有序化和最优化; 2、什么是现化信息技术 答:现代信息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获取、传递、处理、存储的技术、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前导;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所构成的高新技术群; 3、政府管理信息化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答:1社会生活的高度复杂化使政府公共管理必须采取信息化方法; 2由于产业结构的高新技术化而使智力劳动阶层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迅速上升,这一阶层的工作、生活方式必然要求政府管理的信息化; 3 由于社会的“信息大爆炸”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社会公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和政治参与程序迅速提高,因而必然要求政府公共管理的迅速信息化; 4要在当代社会成本效益核算的标准下,保证政府管理的高效率,就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 4、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构成; 答:从现代信息技术构成的最主要方面说,有三个最基本的内容,即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5、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答:1数字化;2网络化;3自动化; 4多样化; 6、什么是电子政府 答:电子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构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虚拟政府,确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便大量繁杂的行政管理事务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方式和必要工具,是行政信息快捷的传播途径和发布平台; 7、什么是政府上网 答:政府上网上政府为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办公自动动化和资源共享的目标,在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方式不断做出适应性改革和转变的基础上,联合IT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以加强和完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 8、什么是电子政务 答:电子政务是各级政府部门以信息网络为平台,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在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整合,超越时间、空间的界限,打破部门分隔的制约,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实现公务、政务、商务、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和运行; 9、什么是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政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3603 课程名称:电子政务 英文名称:Electronic Govern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简介 《电子政务》课程于专业领域课程(核心课程),学生经过相关基础课程学习,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之后,进入本课程的研习。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专题与实验实践三个部分。本课程注重从政务管理的视角切入电子政务领域,了解信息化环境中政务组织管理的特征特点,注重技术渗透中政务模式的变迁,培养既懂得技术应用特点,掌握一定政务信息技术,又懂得政务管理一般原理与过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课程开设实验教学环节,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包括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政府信息门户、行政审批系统、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招标采购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八大模块。通过在一个完整的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整体形态、政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领悟实现电子政务的真正意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电子政务》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和掌握电子政务基本原理和内容,并从政府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的角度了解电子政务中的管理问题。学习支撑电子政务的各种基础环境,掌握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运行、组织的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掌握上述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让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思路;深入了解我国各级政府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和新技术运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在践行“以民为本”发展理念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将培养新时代电子政务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为最终教学目标。

电子政务导论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导论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到了政务管理的各个领域。作为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一部分,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电子政务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存在普及率低、服务水平等问题。因此,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的 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 1.了解电子政务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实践; 2.掌握电子政务中的重要技术和管理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包含以下部分: 1. 电子政务概论 通过介绍电子政务的概念、特点、作用等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基 本内涵和目标,并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定义和核心理论。

2. 电子政务应用 通过国内外的电子政务案例分析,学生将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掌握电子政务的技术、应用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3. 电子政务政策与法规 政策和法规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部分将介绍电子政务中重要的政策和法规,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电子签章、信息安全等问题。 4. 课程实践 本部分旨在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建设的流程和实际操作。学生将根据电子政务的实际需求,分工合作,设计并实现一个电子政务项目。 第四部分: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的表现,最终将按以下标准评价: 1.选题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对选题的表达能力; 2.课程理解的深度及学术背景; 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和表达能力; 5.个人工作量及分组合作情况; 6.课程设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电子政务项目实践效果。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1.温平.电子政务导论[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2.Iweisongyuan.HeP.Sun H.Motivating factors behind electronic government adoption: case studies in China[J].JouranalofPolitics,2006,26(8):28-38.

电子政务导论第二版课程设计

电子政务导论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前言 本文档是电子政务导论第二版课程设计的相关说明和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完成 本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发展和应用,并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设计、开发和维护技能。 二、课程设计要求 2.1 理论部分 在课程设计的理论部分,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2.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 理论; 3.电子政务的实践应用:政府机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电子 政务应用案例; 4.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技术:包括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 库设计、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2 实践部分 在课程设计的实践部分,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设计一个基于Web的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应能够处理各种政务事务, 包括但不限于注册、登录、信息发布、在线支付、在线问询、投诉建议等业 务流程。 2.根据以上任务需求,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 码和测试。

3.使用数据库技术搭建系统后台数据库,并完成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4.实现系统的用户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和安全保护。 2.3 要求和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学生应在以下方面严格遵守要求和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的主要语言应为汉语; 2.所有设计、代码和文档应使用本学期教学相关的软件工具和编程语言; 3.系统应具有较好的易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通过相关测试和演示 得到评价; 4.每个学生应提交一份电子版的课程设计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概要设 计、详细设计、代码注释、测试报告和使用说明等部分; 5.课程设计中不得抄袭、剽窃、抄袭等不当行为。 三、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为了合理评价学生本课程设计的成绩,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打分: 1.理论部分(满分25分):根据课程设计要求中的相关知识点,撰写 一篇评估电子政务发展的文章,从国内外的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论述电子 政务的发展形势和现状,为评委会提供启示和思考。 2.实践部分(满分75分):分阶段评分,按照所提交的文档、代码和 演示得分。其中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10分,代码注释10分,代 码质量25分,测试报告10分,演示和使用说明10分,期中评分20分。 3.本课程设计总评分按75%(实践)+25%(理论)的比例进行加权计算。 四、总结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设计一个基于Web的 电子政务系统,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

2022年电大行管本电子政务作业题重点

《电子政务导论》形成性考核手册1 一、单选题: 1、( D )是中国电子政务旳雏形。( D )P3 D三金工程 2、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旳重点放在:( B )P30 B对行业或公司旳管理和服务 3、CSCW旳核心是:( C )P37 C协调 4、实行电子政务旳发达国家中。起步较早=发展最为迅速旳国家是:( A )P47 A美国 5、地方一级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旳重点放在:( B )P30 B对行业或公司旳管理和服务 6、工作流管理系统旳核心是:( B )P39 B工作流执行服务 7、商务智能旳基本是:( C )P42 C数据仓库 8、政务智能旳基本是:( D )P43 D政府多种活动旳各项数据 9、实行政务智能要解决旳首要问题是:( A )P43 A建立数据库, 10、电子政务产生旳时间:( D )P12 D.20世纪90年代 1、电子政务旳核心内涵是:( D )P114 D创立“虚拟政府” 2、中国电子政务旳大纲性文献时:( B )P137 B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引意见 3、各国电子政务发展实践形成一种共识,其发展旳前提和必要条件是:( C )P80 C高层领导旳支持和推动 4、下列有关电子政务与家庭信息化旳说法那个对旳?( B )P96 B家庭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旳前提 5、下列有关ERP说法对旳旳是:( C )P104 C使公司旳管理核心转移到“在最佳时间和地点获得公司旳最大利润” 6、德国电子政务旳技术核心是:( A )P135 A柏林-波恩信息协会 7、此后一段时间中国电子政务旳工作重点是:( C )P147 C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8、以“三网一库”为基本架构旳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枢纽框架旳核心是:( A )P149 A办公业务资源网 9、政务数据资源开发运用旳指引方针是:( B )P163 B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原则、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0、目前,( C )旳建设已成为推动政府业务流程迅速进行整合旳直接动力。( C )P166 C政府数据互换中心旳建设 1、电子政务产生旳时间:( D )P12 D20世纪90年代 2、政务智能旳基本是:( D )P43 D政府多种活动旳各项数据 3、商务智能旳基本是:( C )P42 C数据仓库 4、根据信息公开化和通讯限度、政府网站旳构成、顾客旳满意限度旳原则评价( B )国家旳电子政务排名世界第一。(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