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骨骼标本制作

A鱼类骨骼标本制作

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

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但是,由于鱼骨骼较多且细小,特别是头骨,不但数目多,骨骼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因此,标本制作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如果在标本制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每个环节的处理程度,还是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标本的。

1.选材

制作骨骼标本的鲫鱼应尽量选取年龄大,骨骼硬化好且新鲜的。腐烂的鱼由于骨骼之间,特别是肋骨与脊椎之间的韧带常常已被破坏,制作标本时容易散落,散落下来的骨骼组装非常麻烦,并且做出的标本效果也差,利用价值小,因此,应避免使用不新鲜的鱼作材料来制作骨骼标本

2.热处理

制作骨骼标本,必须要去掉皮肤和肌肉、内脏,保留骨骼和鱼鳍。要使骨骼和鱼鳍保留正常状态,还必须保留连结骨骼和鱼鳍及鳍条间的韧带。处理时用开水煮烫材料,便于剔除肌肉和鱼皮肤。方法是:用大口锅盛水烧开,并保持沸腾状态,两手戴干棉手套,以防水蒸汽烫伤手,双手分别握住鱼头和鱼尾,将鱼躯干部分浸入沸水中,先烫一侧,2~3分钟后再烫另一侧,时间相同,最后将整条鱼全部浸在水中,约1分钟后捞出。"

热处理的程度与标本制作的质量好坏有密切关系。热处理时间过少则剔除肌肉时费事且效果不好,过多则骨骼之间的连结韧带易被烫熟,骨架易散落而难以组装,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1)热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视鱼的大小而异,大鱼时间长,小鱼时间短。若鱼鳞较大,可先用刀把鱼鳞刮去,然后再烫。

(2)整条鱼在沸水中浸烫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刚好能撕下头部皮肤为度。时间长了头部骨骼和鱼鳍易被煮坏而脱落。脱落下的头部骨骼是不易修复原位的。

(3)从沸水中捞鱼应用笟篱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直接牵拉鱼头、鱼尾或鱼鳍则很易损坏标本。

(4)若不能掌握一次煮烫的程度,可在保证鱼头骨骼和鱼鳍不被烫坏的情况下的多次煮烫,即烫后剔去一部分肌肉,然后再烫一次。

3.剔除肌肉

由于鱼的骨骼细小,不可能将骨骼、韧带处的肌肉全部剔除干净,但要尽可能剔除干净。腹中内脏要在腹壁肌肉去掉后再清除,不要损伤肋骨。剔除肌肉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能粗心大意,要在了解鱼身体结构,特别是骨骼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要心细手轻,避免损伤骨架。

剔除肌肉的顺序是先躯干部,再尾部,最后处理头部和鱼鳍。剔除肌肉时要注意保护好鱼头、鱼鳍及鳍担骨,头部只去掉鳃盖骨外的肌肉,除特别需要外,

鱼头部外层骨骼听覆盖的肌肉不要处理。

(1)粗剔用镊子沿骨骼方向轻轻撕下鱼体腹尾部肌肉,只留脊椎及肋骨,不与脊椎相连的肌肉间小骨刺一同去掉。臀鳍的支鳍骨与尾椎的脉棘相连,应注意保护。要将腹鳍和腰带一同取下,单独剔除其肌肉和皮肤。体型较大的鱼可以用刀由背部向腹部割去大块肌肉,然后用刀,镊剔除附在骨骼上的肌肉。

(2)细剔用小镊子和手术刀仔细地剔除附在骨骼上的小块肌肉,特别是头部后面和椎骨上面的肌肉,越净越好。不要让刀损伤骨骼,细小的部位可以用毛刷(最好用牙刷)在水中轻轻地刷去肌肉。

(3)处理头部及鱼鳍这两部分主要是去掉皮肤。浸烫过的标本头部和鱼鳍上的皮肤可以用毛刷刷去,头部骨骼外的肌肉可以用镊子夹去。鱼口和眼眶部位的骨骼细小,容易损伤,因此用刷要轻,去掉皮肤即可。刷鱼鳍的皮肤时,毛刷要顺着鳍条的方向,由内向外轻轻洗刷,以防弄断鳍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腐蚀肌肉

这是上一步的继续。刀、镊和毛刷很难把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剔除干净,剩下的少量肌肉要再用碱处理一次,使骨骼更干净。

将标本浸入0.5~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12~24小时。处理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标本的变化情况,在骨骼上残存的肌肉透明后,再继续处理,约相当于前面处理所用的1/4时间后即捞出,用清水浸洗,然后再用毛刷刷去残存的肌肉和皮肤。

碱对肌肉的腐蚀作用很强,在碱处理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处理的进展情况。处理时间过长,碱会把连结骨的韧带、肌健全部溶化,使骨架变成一堆碎骨,失去利用价值,前功尽弃。

5脱脂

(1)脱水将标本上的水沥干,经95%和100%乙醇各2~3小时,脱去标本中的水(骨骼较大的标本加长处理时间)。或用自然干燥法脱水。

(2)脱脂将标本浸入二甲苯或汽油中脱脂1~2天。

(3)复水自然干燥后放回水中或经100%乙醇和95%乙醇回到水

6.漂白

用过氧化氢(双氧水)2~3%或过氧化钠0.5%的水溶液浸泡标本12~24小时,在标本开始发白时取出,用清水洗净。

7.整形装架

标本的整形与装架可一步进行,也可以先整形,待标本干燥硬化之后再装架。

(1)整形装架一步完成取长度大于鱼总长1/3,宽15厘米,厚1.5~2厘米的木板作为台板。将鱼骨架放在台板中央,在台板上标出鱼头后缘、腹鳍和

尾鳍三个部位的位置。在台板上标出的三个部位上打0.2厘米的小孔。用直径0.1厘米的细铁丝缠绕脊柱的前后两个部位及腹鳍,然后固定在台板上。由于没有干的标本易变形,装好后的标本还要在背鳍、脊柱上系4~5根棉线,向上拉起,使标本呈自然状态。等标本干燥,形状固定后去掉棉线即可。

(2)先整形后装架取大于鱼长的泡沫塑料板或软木板及许多长针(牙签也可)。用两根针前后卡住鱼头,把鱼骨架吊在泡沫塑料板的一侧,变形的部位用针固定成自然状态。干燥后去掉针,取下标本进行装架。在台板上标出鱼头后缘、腹鳍、尾椎中部三个位置,打上直径为0.3厘米的小孔。取同样粗的竹签插在小孔中,用标本分别确定三个支柱的高度,截好后将上端切成平面,加上一滴万能胶(或明胶),然后轻轻放上标本。临时固定标本,干胶后去掉固定架即可。

若标本制作过程中有部分肋骨脱落,要注意保管,并一同处理完全过程。在标本装好架干燥后,用万能胶粘到原位上去。最后,贴上标扦标明标本。

B骨胳标本制作(1) 用具用品①解剖刀、解剖剪、镊子:用于剔除软组织。②玻璃水槽、解剖盘:用于制作过程中盛放标本。③卡片纸、大头针、胶水:用于对标本进行定形和固定。④标本台板:用于放置骨胳标本,用木板制成。⑤0.5~0.8%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腐蚀标本上的残存肌肉。⑥汽油:用于脱掉标本上的脂肪。⑦3%过氧化氢:用于漂白标本。

(2)制作方法步骤。骨胳标本的制作方法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剔除软组织、腐蚀、脱脂、漂白、整形和装架等步骤。①剔除软组织。包括剥皮、去内脏和剔肌肉三部分内容。剥皮应从腹部开始,用剪刀剖开腹部皮肤,陆续剥向身体各部。在剥皮过程中,注意不要拉断指骨和趾骨。皮肤剥净后,再挖掉内脏和眼球,随后进行剔肉。剔肉时,不要将头骨、肩带和四肢骨的各个关节相连的韧带剔掉,以借助韧带保持各关节的联系。当肌肉基本剔净后,在颈椎和枕骨之间的缝隙中,向颅腔中插入适当粗细的铅丝,将脑组织破坏,再将铅丝插入椎骨,将脊髓挤压出来。然后用水将标本冲洗干净。②腐蚀。将已剔除软组织的骨胳浸入0.5~0.8%氢氧化钠中,腐蚀残存的软组织。约1~3天后取出,在清水中进行冲洗。此时,骨胳上的软组织已被腐蚀干净。③脱脂。将经过腐蚀的骨胳,放入汽油中进行脱脂。脱脂时间约需1~2天。④漂白。将已脱脂的骨胳浸泡在3%过氧化氢溶液中,进行漂白。漂白时间约需1~4天,在漂白期间要经常检查,只要标本已经洁白,就要及时取出。⑤整形。将已漂白的骨胳平放在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上,将躯体和四肢按自然姿态整理好,并用卡片纸条和大头针固定在板上,以防止标本在干燥过程中变形。在下颌和胸椎骨下面,要用纸团垫起,使其成生活时头部抬起的状态。还要将两个上肩胛骨附着在第二、三颈椎横突的两侧,待骨胳干燥后,

用胶水粘住,使全副骨胳连成一个整体。⑥装架。将上述已整形的骨胳,放在标本台板上,用胶水将前肢的腕骨和后肢的蹠骨粘在标本台板上,贴上标签,写明编号、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制作人,即可保存备用。

C实验收获体会:

通过鲫鱼骨骼标本制作,我们体会到,由于每一块肌肉的剔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经过两三甚至五六天连续有序严密的操作才得以完成。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持之以恒的劳动观念,学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当最终鲫鱼标本展出在眼前分析总结时,我们才真正感到通过自己劳动制成的标本所带来的欣喜感、成就感,也只有在此时,才真正认识到严谨科学实验的意义和内涵。自然地培养了热爱生物科学、钻研科学知识的信念和热情,特别是做了两条鲫鱼后发现比原来的标准的多后,更加坚定了我们重新做好标本的决心,所以才有一鼓作气又做了一个。虽然跟模型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已很欣慰了。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很多――一个团队的团结,严谨的科学作风,动手实践的重要,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人员优势互补的作用。

标本的制作

标本的制作过程 方法一 (一)采集 不同种动物需要有不同的生活条件,采集时应根据动物的不同栖息处所,在一定时间和时期内采用一定的方法,并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才可采到。 (二)处理 1、整理标本:采集来的标本要经过整理,首先放到较大的盛有清水的容器内,再选择生活力强、形态典型、完整无缺、大小适当的留下,弃去其它杂物。 2、恢复动物的自然状态:将水生种类移入新鲜的普通水或海水的容器内静置一小时,以使动物恢复到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 3、麻醉:对易收缩的动物需先经过麻醉再杀死。常用的麻醉剂有乙醚、氯仿、50%的酒精、硫酸镁等。 4、杀死:动物经一定时间麻醉后(麻醉时间不能过长),使用适当药剂迅速将其杀死,以保持其外形正常和内部器官的完整。杀死药剂常用的有5—10%福尔马林、80—95%酒精、无水酒精等。 (三)固定 固定可使材料尽量保持原形而不变质。标本制作过程中,都要先将材料固定后保存。常用固定方法有干燥处理和药液浸制两种。浸制标本,事先要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物溶液做固定液。把材料浸制好后再进行保存。 小型动物材料,直接放在固定液中保存。大型材料,先向材料内注射一部分固定液,后放入固定液中浸渍。 (四)保存 固定和保存是制作标本的两个重要环境,固定好了的材料最终能否成为合格的标本,还在于如何保存。如果保存欠妥,即使固定得再好,最后还是达不到制作的目的。保存方法主要有液浸保存和干燥保存。 1、浸液保存。 浸液保存是把标本浸在一定的药物溶液里保存标本的方法。一般整体材料、解剖材料、局部构造或器官可用这种方法保存。 常用的保存液大致与固定液相同,主要是福尔马林、酒精、甘油以及这几种药物按比例配制制成的各种混合液。单纯用福尔马林作保存夜,浓度为5%--10%,个别情况可用15%。具体浓度的大小以标本的大小而定,原则上小标本浓度小,大标本浓度高。 福尔马林作保存液,效果好、价格低,可以大量地使用。缺点是保存中往往有多聚甲醛形成,使浸液变浊,影响观察。因此,在保存过程中,一年要更换一次新液。 (五)几种常见动物的浸制标本。 1、蚯蚓标本的制作。 (1)采集:蚯蚓生活在潮湿阴凉的土壤中,如在春末夏初雨后,蚯蚓多爬出地面,很容易采集到。选择个体大和性成熟(体前端部分具有深色戒指状的环带)的蚯蚓。 (2)麻醉:把采集的蚯蚓先在水中洗去虫体身上的泥土。放在较大的容器内,加入清水,用95%的酒精慢慢地一滴一滴地滴入水中(如果蚯蚓急剧蜷曲翻转,即是滴酒精太快了),在一小时内达到10%的酒精浓度即可,这时停止滴入酒精,数分钟后就被麻醉。 (3)固定:将麻醉后的标本平放在解剖盘中,用注射针自虫体后端腹侧注入福尔马林醋酸酒精溶液(福尔马林5ml、50%酒精90ml、冰醋酸5ml的混合液)或50%的酒精于体腔中进行固定,注射量以达到身体圆账为度。 (4)保存:固定好的蚯蚓放在一纱布上,20—30条卷成一卷,直立放在标本瓶内,加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目的】 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 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 解剖镜。 【实验内容】 (一)外形观察 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 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 (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 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先观察口腔,由上下领包围,上下颌均无牙齿,口腔背壁由厚的肌肉组成,口腔底部有不能活动的三角形舌。 口腔向后是咽部,左右两侧是鳃裂。第五对鳃弧称咽骨,其上无鳃丝,而生有咽喉齿。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鱼骨标本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 1.新鲜的鱼类标本(最好是未受损的完整鱼) 2.细鱼刀或手术刀 3.细小的镊子或钳子 4.75%乙醇溶液或酒精 5.水 6.漂白剂 8.标本瓶或容器 9.毛刷 步骤: 1.挑选一条完整的鱼类标本,确保身体完整,不受损。最好选择身体 强壮、外表完美的鱼类。需要避免有创伤、腐烂或其他损伤的鱼。 2.在选择好的标本上,使用细鱼刀或手术刀,沿着鱼体的脊椎骨割开。从鱼头开始切割,一直切到鲤鱼尾。要小心不要损坏内脏或鱼的皮肤。 3.使用钳子或镊子,小心地将鱼体内部的内脏和肌肉组织移除。要仔 细清理,确保骨骼完整。这需要一些耐心和细致的操作。 4.清理完内部组织后,将鱼体用水冲洗干净。确保鱼体表面没有杂质 和污垢。

5.将清洗后的鱼体放入75%乙醇溶液或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杀灭细菌并防止腐烂。 6.拿出浸泡的鱼体,用毛刷轻轻刷洗鱼体的表面,以去除余留的内脏和污垢。确保鱼体干净整洁。 7.准备一个干燥的容器,将漂白剂稀释为适当的浓度,然后将鱼体完全浸泡在其中。漂白剂的浓度可以根据鱼的类型和大小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漂白剂浓度为5-10%。请注意,漂白剂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请注意安全使用。 9.完成标本后,将其存放在标本瓶或容器中。在保存之前,确保鱼骨干燥,以防止腐烂和霉菌的生长。 总结: 制作鱼骨标本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过程。正确的操作步骤和适当的材料和工具可以确保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鱼骨标本。通过制作鱼骨标本,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和特征。 注意事项: 1.在进行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伤害自己。使用锋利的刀具时要小心谨慎。 2.涉及到化学药品时要注意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避免中毒或其他伤害。 3.最好选择未受损的鱼类进行标本制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4.制作鱼骨标本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初学者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掌握。

鱼类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室开放实验鱼类的分类识别与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鱼类外部形态的观察,熟悉鱼类外部形态的特征,掌握鱼类的外部测量方法,掌握形态分类的基本方法和编制检索表的技巧;正确识别常见鱼类。 2、通过对鱼类内部构造的解剖和观察,熟悉鱼类躯体内部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特征及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3、学习硬骨鱼类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 1、不同种类鱼类样品,鱼类浸制标本和骨骼标本; 2、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培养皿、直尺、投影仪、笔记本电脑、乳胶手套 3、甲醛、酒精、乙酸乙酯、乙醚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鱼类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1、鱼类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 全长:自问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 体长: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体高: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 头长: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腮膜)的长度 躯干长: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 尾长:由肛门至尾部基部的长度 吻长: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 口裂长:吻端至口角的长度 尾柄长: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尾柄高: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度 2、体型 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型、不规则型 3、口式 前口式、下口式、上口式 4、鳍与鳍式 1)奇鳍:背鳍、尾鳍、臀鳍

2)偶鳍:胸鳍、腹鳍 鳍的结构 鳍式: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表示范围。 鲻鱼:D.Ⅵ,1-8;AⅢ-8;P.16-17;V.1-5;C,14; 5、侧线与鳞式 侧线:躯体两侧从腮盖后缘到尾部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 鳞式:侧线鳞数与=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解剖步骤 1、将鱼置于解剖盘,腹部向上,用手术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口。 2、使鱼左侧向上侧卧,自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侧线下方前至鳃盖后缘,再至鳃盖后缘剪至下颌。 3、将左侧体壁肌肉揭起,暴露心脏和内脏;拭净器官周围血迹及组织液,置于盛水解剖盘内观察。 注意:揭开左侧体壁前先将体腔膜与体壁分开,以免内脏器官与体壁分开时被损坏。 4、原位观察 (1)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1对鳃弓腹方为围心腔,内具心脏; (2) 胸腹腔脊柱腹方为白色囊状鳔,前、后鳔室之间暗红色组织,为肾脏一部分。 (3) 鳔的腹方为长形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精巢,雌性为黄色卵巢; (4) 胸腹腔腹侧盘曲管道为肠管;肠系膜上,具暗红色、散漫状分布肝胰脏;肠管和肝胰脏间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5、生殖系统 (1) 生殖腺 雄性有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暗红色,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 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呈淡橙黄色,呈长带状,性成熟时微黄红色,呈长囊形, 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 (2) 生殖导管 生殖腺表膜向后延伸短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 6、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及肝胰脏、胆囊等。 (1) 食管 肠管前端接于食管,较端,其背侧有鳔管通入,以次为食管和肠分界点。 (2) 肠 展开肠管,肠为体长2-3倍,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为直肠,以肛门开口与臀鳍基部前方。 (3) 胆囊 暗绿色椭圆型囊,位于肠管前端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 7、鳔 位于腹腔消化管背方,银白色,分前后2室后室前端腹面发出细长的鳔管,通入食管。8、排泄系统 (1) 肾脏 紧贴腹腔背壁中线两侧,1对,红褐色;

鱼骨架制作

【材料】 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小白鼠;解剖器,标本瓶,玻璃片,注射器,绳;95%乙醇,氢氧化钾溶液,茜素红,甲醛,过氧化氢溶液,纯甘油,水合氯醛,冰乙酸,阿利新蓝-8GX,胰蛋白酶,硼砂溶液,麝香草酚,清水,重铬酸钾溶液,染色液,褪色液,稀过氧化氢溶液,染色原液,软骨染色液,硬骨染色液,胰蛋白酶混合液。 【步骤】 1.取材新鲜的小型脊椎动物,如鱼、蛙等,长度在10~20厘米,以活体为好。 2.固定 材料洗干净。如果是鱼,应该先去鳞,再洗净。然后,放入95%乙醇中固定1~2天。如果材料已经用5~10%甲醛液保存过,则要用清水漂洗后再浸在95%乙醇中,使它充分固定。 3.去皮用解剖器剥去小动物的外皮。 4.脱脂 把去皮后的标本用绳缚在玻璃片上,整理好姿势,浸在3%重铬酸钾溶液中几天,除去材料表面的脏物和脂肪粒块。当溶液变混浊时,更换新液,直到溶液不混浊为止。取出标本,用清水洗干净,再浸入95%乙醇中脱脂一周左右。 5.透明标本转入20%氢氧化钾溶液中。一周左右,见肌肉呈半透明状态,里面骨骼隐约可见,即终止透明。 6.染色把透明后的标本浸入0.01%茜素红染液中2~3天,到骨骼染上红色为止。 7.褪色先把标本放入2%氢氧化钾溶液中浸1天,然后转入褪色液中10天左右,到肌肉上的颜色褪至淡粉红为止。 8.漂白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浸至肌肉完全透明,骨骼呈紫红色为止。 9.保存先用注射器抽去标本内的气泡,再放入纯甘油中保存。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市场上买一种叫黄粉虫的虫子,把你的鱼放在一个干的容器里,再把黄粉虫放到容器里,虫子的量和鱼的体重相等就可以,不要多了,少点没关系的。第2天早上你就可以看到一副好的鱼骨架子了。

鱼类骨骼标本制作

A鱼类骨骼标本制作 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

鱼骨骼标本的制作取材方便,用具和药品也少,可自行制作。但是,由于鱼骨骼较多且细小,特别是头骨,不但数目多,骨骼之间的连接也不紧密,因此,标本制作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如果在标本制作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每个环节的处理程度,还是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标本的。 1.选材 制作骨骼标本的鲫鱼应尽量选取年龄大,骨骼硬化好且新鲜的。腐烂的鱼由于骨骼之间,特别是肋骨与脊椎之间的韧带常常已被破坏,制作标本时容易散落,散落下来的骨骼组装非常麻烦,并且做出的标本效果也差,利用价值小,因此,应避免使用不新鲜的鱼作材料来制作骨骼标本 2.热处理 制作骨骼标本,必须要去掉皮肤和肌肉、内脏,保留骨骼和鱼鳍。要使骨骼和鱼鳍保留正常状态,还必须保留连结骨骼和鱼鳍及鳍条间的韧带。处理时用开水煮烫材料,便于剔除肌肉和鱼皮肤。方法是:用大口锅盛水烧开,并保持沸腾状态,两手戴干棉手套,以防水蒸汽烫伤手,双手分别握住鱼头和鱼尾,将鱼躯干部分浸入沸水中,先烫一侧,2~3分钟后再烫另一侧,时间相同,最后将整条鱼全部浸在水中,约1分钟后捞出。" 热处理的程度与标本制作的质量好坏有密切关系。热处理时间过少则剔除肌肉时费事且效果不好,过多则骨骼之间的连结韧带易被烫熟,骨架易散落而难以组装,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1)热处理的时间长短应视鱼的大小而异,大鱼时间长,小鱼时间短。若鱼鳞较大,可先用刀把鱼鳞刮去,然后再烫。 (2)整条鱼在沸水中浸烫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刚好能撕下头部皮肤为度。时间长了头部骨骼和鱼鳍易被煮坏而脱落。脱落下的头部骨骼是不易修复原位的。 (3)从沸水中捞鱼应用笟篱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直接牵拉鱼头、鱼尾或鱼鳍则很易损坏标本。 (4)若不能掌握一次煮烫的程度,可在保证鱼头骨骼和鱼鳍不被烫坏的情况下的多次煮烫,即烫后剔去一部分肌肉,然后再烫一次。 3.剔除肌肉 由于鱼的骨骼细小,不可能将骨骼、韧带处的肌肉全部剔除干净,但要尽可能剔除干净。腹中内脏要在腹壁肌肉去掉后再清除,不要损伤肋骨。剔除肌肉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不能粗心大意,要在了解鱼身体结构,特别是骨骼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操作,要心细手轻,避免损伤骨架。 剔除肌肉的顺序是先躯干部,再尾部,最后处理头部和鱼鳍。剔除肌肉时要注意保护好鱼头、鱼鳍及鳍担骨,头部只去掉鳃盖骨外的肌肉,除特别需要外,

《探究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教学设计

《探究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鱼》一节的教学内容是两课时,在教学中我通过认真分析教材,整合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确定通过观察、探究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也符合课标要求对鱼主要特征的理解。因此,我设计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对鱼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观察,探究鱼鳍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探究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是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四节的内容。鱼是脊椎动物,因此对学生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非常重要。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中,呈现了鲫鱼的脊柱和组成脊柱的一节节的脊椎骨,使学生对脊柱的概念有个基本认识。鱼是学生学习脊椎动物的起始动物,通过对鱼适于生活在水中的结构特点的认识了解,使学生构建动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宜的观点。 2、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生物学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生活中初中学生对动物比较感兴趣,尤其鱼是经常见到而且是我们的主要食物,比较熟悉。知道鱼必须生活在水中,但对鱼为什么要生活在水中,有哪些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不是很清楚的。 3. 教学条件分析 进行本实验的用的器材是透明水槽、活体鱼、纱布、粗线,这些实验器材实验室有,活体鱼在市场随时都可以买到,保证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几种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方法

几种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方法 作者:葛海龙朱广浩毕清林游慧慧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08期 摘要综述了在观赏鱼原色标本制作中几种常见方法及操作原理,以期为提高原色标本制作质量以理论指导。 关键词原色标本;浸制;塑化;剥制 中图分类号:Q9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制作一种栩栩如生、色彩保持度高的彩色观赏鱼标本,在科研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在标本展示、陈列和艺术欣赏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普通保存方法的鱼类标本,常迅速褪色而显枯草色,原有的艳丽色彩难以长期保持。而本项目对彩色观赏鱼的原色标本制作进行探索,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应用价值。在联系实际情况基础上,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期待为广大水产、水族工作者提供参考资料。 1 标本的选择 作为制作标本用的观赏鱼,需要完整、新鲜、鳍条和鳞片基本上完整。尽量选择活体或刚死不久,且内脏完整,没有腐烂迹象的个体。冰鲜标本可以解冻后再用[1]。若为活体,可以暂时先养起来,一旦死亡,就不能再继续浸泡在水中,以避免鱼体内渗透入过多的水分,使其腐败变质或内脏腐烂,死后的鱼,在没有用药处理之前,可以先用纱布覆盖或包裹,以达到防止鱼体干燥或脱水,保持标本的新鲜完好,鱼体柔软的效果。 2 不同方法的标本处理与保存 2.1 浸制标本保色法 浸制彩色观赏鱼标本是延续其色彩的一种方式,但是作为鱼类浸制标本,其艳丽的色彩往往难以保持。浸制标本的常用浸制液是福尔马林和酒精,用它们制作标本程序简单、购置方便、成本也较低,但却不能很好地保存彩色鱼类的颜色,会使其原有的天然色彩消失,最后成为千篇一律的淡褐色,从而降低了标本在教学中的直观性[2]。为保存鱼类标本的天然颜色,需对保存液加以处理。 2.1.1 浸制处理 可采用窒息法把鱼处死,将粘附在鱼体上的黏液等污物洗净,操作时需要放轻动作,以避免弄掉鱼鳞,或者损坏鳍条,拍照以留存鱼原始色彩图片,接下来配制浸制液8%福尔马林

初中生物观察实验(共22个)演示实验(共9个)汇总

初中生物观察实验汇总 1 显微镜的使用 【目的要求】 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A转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 B转转换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2、安放装片:压片夹固定标本 3、观察 A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B左眼看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 C缓缓移动装片至中央,注意物象移动方向,视野中往哪边偏就往哪边移。 4、整理和存放 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 C将镜筒降至最低处,镜身保持竖立,放回原处。 【讨论】 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方法步骤】 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1、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结构 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 B画图并标注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4.第四节鱼(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鱼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鱼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刘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鱼的骨骼标本;制作课件、视频(用BTB溶液验证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的变化)。 学生小组的实验材料:水槽1个、活鲫鱼2条,每人一把放大镜、一支毛笔。 演示实验材料:水槽、鲫鱼、颜色明显的蔬菜汁(如菠菜汁、胡萝卜汁或紫甘蓝汁等)、小烧杯、吸管。 2.学生准备 分组收集我国鱼类资源及本地区常见鱼类资源的资料,我国渔业资源现状的资料。 部分学生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五、教学过程

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2教学大纲(生科)doc-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根底实验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207313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系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Basical biologyexperimentA2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类一年级本科生的专业根底课。本课程从加强根底、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根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展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根底。 二、教学根本要求 以动物生物学实验的根本操作、根本技能和根本理论为根底,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与知识X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与科学##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出根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根底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贯穿生物学原理,由简单到综合,由根底性到提高层次的实验,构成包括根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和设计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本课程总共34学时,1学分。 实验一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与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根本构造,能够规X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动物组织平铺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 制作方法。 3、了解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4、掌握动物的4类根本组织结构特点与其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 1、双筒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与维护方法。 2、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海洋经济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海洋经济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 摘要:海洋经济生物标本是高校、科研院所从事相关海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材料。以藻类、鱼类、贝类、甲壳类等为例,提出标本采集前应明确的几个问题,阐述了海洋经济生物标本采集方法、制作流程、药品配制、科学保存和维护技术等。 关键词:海洋经济生物标本;采集;制作;保存 海洋生物标本是研究海洋资源和生态方面的重要实验材料和实验对象,是海洋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学、科研、科普等的基础,同时一件制作精美的生物标本也是一个有价值的工艺美术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海洋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术已成为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某种水生生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技术有较多的论述[1-8],但海洋生物有其自身的特性,并且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其标本制作和处理的方法亦不相同,并且其标本的采集有自身的要求,本文就一些具代表性的海洋藻类和动物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技术进行阐述。 1海洋生物的采集 海洋生物采集是标本制作的基础,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因而采集之前首先要明确下述几个问题。 1.1选择好采集地点 了解所采集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海洋生物地域分布特征比较显著,不同海域、同一海域深海区、浅海区、近岸带、潮下带、潮间带、潮上带分布不同的生物,只有掌握了其分布的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1.2选择好采集时间 很多海洋生物生活都具有季节性,不同季节和水温海洋生物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比如要采集繁殖期的生物样本首先要了解其繁殖季节,尤其对于海洋藻类而言,水温升高导致其成体死亡,只能通过孢子度夏,当水温降低到其适宜的时候才会萌发生长,并且多种海藻类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差别比较大,所以采集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海洋生物资源的采集不但注意季节的变化,还要注意潮汐的变化,一是因为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在水深不同的海区,潮汐的变化影响采集的难易程度,二是潮汐的变化影响出行的时间。 1.3了解采集对象生活和生理习性 不同的海洋生物生活习性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些微藻类在水层的分布情况,是营浮游生活还是底栖生活,贝类是固着还是掘洞生活等。另外,一些海洋生物人接触后有毒害作用,采集前要做好防范措施。 1.4配备合适的采集设备和工具 根据不同海洋生物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配备不同的采集设备和工具,一些海洋生物生活在较深的水层,需要有潜水人员和潜水器材,一些海洋生物固着或掘洞生活,采集需配备合适的工具,深海海域生活的海洋生物采集要随船而行。 1.5不同种类的采集 1.5.1海藻标本采集海藻大多生活在潮间带,所以一般选在每月最低潮时采集。采集前要准备大量的工具,李宝华[1]等采集的工具是海藻采集中所通用的。采集时首先要选择完整的藻体,海藻多数营固着生活,都有一个固着基,采集时用刀、铲、镊子等把藻从固着基上取下来。采集过程中要保持固着基的完整,如果是藻类繁殖季节,应选择有生殖器官的藻体,而且注意雌雄都要采集。采集时注意观察海藻的自然生态,对各种海藻的生长基质、潮位、

剥制标本制作

附录5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 动物剥制标本是一种利用动物皮张制成的标本,适用于大部分脊椎动物,尤其是鸟类和哺乳类,在动物学教学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常用防腐剂和化学物品 (一)常用防腐剂 防腐剂具有防止动物皮毛腐烂和受虫害侵袭的作用。其配方有多种,其中含砷防腐剂由于防腐效果好,标本保存时间长,在剥制标本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鉴于砷是剧毒物质,在购买、配制、使用和保管上通常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下面介绍几种具有较好防腐功能的防腐剂,可酌情选择。 1. 三氧化二砷防腐膏 配方:三氧化二砷50 g,普通肥皂40 g,棒脑10 g,水100 mL,甘油少许。 配制方法:取肥皂切成薄片,然后注入水,水浴加热使之融化,加入三氧化二砷及研磨成粉末状的棒脑,搅拌溶解后加入甘油,冷却后呈糊状。使用时若觉太稠,可加适量温水调稀。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2. 无砷防腐膏 配方:冰片(茨二醇-2)11 g,95%酒精20 mL,苯酚1 mL,聚乙烯酸4 g,新洁尔灭3 g,水70 mL。 配制方法:将聚乙烯酸用20 mL水发透,水浴加热,使之透明。取冰片溶于95%酒精中,加入苯酚、新洁尔灭和50 mL热水,最后缓缓加入聚乙烯酸液,搅拌均匀后即成透明稀糊状。 适用范围:各种脊椎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 3. 三氧化二砷防腐粉 配方:三氧化二砷20 g,明矾(硫酸钾铝)70 g,樟脑10 g。 配制方法:将明矾、樟脑研磨成粉末后,与三氧化二砷混匀。 适用范围: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4. 无砷防腐粉 配方:硼酸50 g,明矾30 g,樟脑20 g。配制方法:将明矾、樟脑研磨成粉末后,与硼酸混匀。适用范围: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剥制标本的制作,尤其适用于哺乳动物皮毛的临时防腐处理。 (二)其他常用化学物品 酚醛、清漆、松香水、乙醚、白胶(聚醋酸乙烯)、各色油漆及颜料、石膏粉等。 二、常用材料和器具 1. 铁丝 用于制作动物标本支架,使标本保持生活时的形态。 2. 义眼 义眼通常用黑色玻璃和无色透明玻璃烧制而成。黑色部分为瞳孔,无色部分为虹膜。后者可根据动物虹膜本身的颜色用油漆着色。安装时将与义眼黑色部分相连的铁丝脚嵌入标本眼眶内即成。另一种义眼为粒椒,又称黑珠义眼,是一种小的圆形黑色玻璃,同样具有铁丝脚,不需上色,嵌入标本眼眶内可代替眼球。 3. 充填物 棉花、竹丝、棕丝、稻草、锯末。

脊椎动物实习报告

脊椎动物实习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一、地理环境概况 1、鸟类实习: ⑴近郊实习: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 ⑵峨眉山实习: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处北纬29度16'30"~29度43'42",东经103度10'30"~103度37’10",海拔3099 m,相对高差近2 600m,峨眉山终年常绿,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被茂盛,植被随着地势高度而变化,据统计,植物多达3700余种,这些植物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峨眉山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黑鹳、小熊猫、短尾猴、白鹇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 2、鱼类实习:学校附近的西河 3、两栖类实习: ⑴学校实验室 ⑵峨眉山 4、哺乳类实习:峨眉山 二、实习情况: 1、鸟类实习 鸟类标本的假剥制 实验步骤:

1)测量记录:测量并记录小鸡的体重、体长、翅长、尾长、跗跖长、 性别等。 2)剥皮:使小鸡整个躯干与皮肤分离。 3)去除肌肉:翼剥至肱骨和尺骨,腿剥至胫骨,去除其上的肌肉, 去除头部肌肉时应特别注意,小心皮肤破裂,待全部剥完后,整个鸡皮已翻出,剔净残存的肌肉和脂肪,否则以后会渗出油脂。 4)防腐处理:用棉花蘸上防腐剂,涂抹于所有留下的骨骼及鸡皮的 内面。 5)填装:用棉花填充眼窝,四肢也用棉花缠于骨上并使其恢复原形。 并用长度合适的竹签和棉花固定头部,使鸡体的形状回复原有状态。 6)缝合及整形:用小针和棉线将切口处皮和缝合。再将羽整理干净, 并调顺,两脚交叉摆放平整。最后用一层薄棉将整个标本裹起来固定,待标本干后取下棉花。 7)挂标签:标本做好后,将注有鸟名、采集日期和地点、及测量数 据的标签挂唉后肢上。 观鸟 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对近郊及峨眉山地区鸟类的观察,我学到了许多识别鸟类的方法及一些鸟类的主要特征,现将所观察到的鸟类整理如下: 噪娟、方尾翁、灰趾噪眉、小杜鹃、灰卷尾、黑卷尾、发冠卷尾、画眉、大山雀、灰胸竹鸡、松鸦、红嘴蓝雀、黑短脚鹎、棕头鸦雀、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四节 鱼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鱼

第四节鱼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认识身边熟悉的动物——鱼,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研究方法,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重要性。 2、学习目标 (1)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2)概述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认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重要性。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通过观察鱼类的外形、运动与呼吸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说明鱼类的主要特征。②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中鱼的呼吸的实验,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特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教材在编排上主要从鱼适于水生环境的角度出发,阐明鱼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课外实践”等活动,来认识鱼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从而建构鱼的主要特征及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重要概念。 考虑到学生对鱼比较熟悉,而且鱼的实物比较容易获得,因此,教学中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以及实物,丰富课堂资源。关于“鱼的外形与运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观察提纲有目的地观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关于“鱼的呼吸方式”这个教学难点,采用观察与实验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确立鱼鳃的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鱼》预习任务和《鱼》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脊椎动物的骨骼

样章 第一部分基础必修实验 Ⅱ、动物的形态、结构比较实验 实验6 脊椎动物的骨骼 [目的要求] (一)比较观察鲤鱼(鲫鱼)、蜥蜴、蟾蜍(蛙)、家鸽(鸡)和家兔等脊椎动物各主要纲代表动物骨骼标本; (二)了解脊椎动物各纲骨骼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其差异; (三)掌握脊椎动物骨骼系统的演化规律及其意义。 [材料和器具] 脊椎动物各纲代表动物整体骨骼标本及部分骨骼模型。 [实验内容] (一)观察鱼类的骨骼系统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由中轴骨和附肢骨组成。 1.中轴骨:由头骨和脊柱组成 (1)软骨鱼类的头骨:观察星鲨的头骨标本。头骨终生保持软骨状态,由脑颅和咽颅两部分组成。 脑颅为一个完整的软骨匣,保护脑部及嗅、视、听觉器官。脑颅最前端为吻骨。吻骨基部两侧为鼻囊。鼻囊后方两侧的大窝为眼窝。眼窝后方两侧的突起为耳囊。吻骨基部背面有一较大的孔为囱门,其上覆以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脑颅后端有一孔为枕骨大孔。咽颅由7对咽弓组成:第1对称颌弓,背部的左右两块为腭方软骨,构成上颌;腹面的左右两块为麦氏软骨,构成下颌。第2对称舌弓,支持舌部,共由5块软骨组成,最背方的1对为舌颌软骨。舌颌软骨由结缔组织与脑颅相连构成下颌的悬器,将颌弓连雨脑颅上(舌接型)。其余5对为鳃弓,支持鳃;每对鳃弓均由5部分组成,由背向腹依次为: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和基鳃软骨。 (2)鲤鱼头骨(图1、2):鱼类头骨骨片数目多,也分为脑颅、咽颅两大部分。 ①脑颅:包括4个骨化区。 筛骨区:位于最前端,环绕鼻囊的区域。主要有中筛骨1块、前筛骨1块、侧筛骨1对。 蝶骨区:紧接筛骨区的侧面,环绕眼眶四周。主要有组成眼眶内侧壁的翼蝶骨和眶蝶骨各1对,基 蝶骨和前蝶骨各1块。 耳骨区:前接蝶骨区,围绕耳囊四周。包括前耳骨1对,蝶耳骨1对、翼耳骨1对、上耳骨1对。 枕骨区:由围绕枕骨大孔的4块骨片组成。包括位于头骨后端中央的1块上枕骨;枕骨大孔两侧的 1对外枕骨;以及脑颅腹面后端正中的1块基枕骨。 脑颅自前向后还覆盖有1对鼻骨、1对额骨、1对顶骨,泪骨和围绕眼眶四周的数目不等的围眶骨。 腹面由前向后有犁骨1块、副蝶骨1块。 ②咽颅:位于脑颅的下方,围绕消化道的最前端,由颌弓、舌弓、鳃弓和鳃盖骨等组成: 颌弓:为构成上下颌的骨片。上颌部分有1对前颌骨,1对上颌骨,以及翼骨和方骨等。下颌部分 有齿骨、关节骨和隅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