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前文为大家介绍了弘一大师,由于弘一大师是半路出家,未出家时在文艺界已经英名远扬,所以不熟悉佛学的朋友都听说过弘一大师,如今介绍的圆瑛大师不秋熟佛学的朋友就很多没有听说过大师的名号,然而,弘一大师出家时,圆瑛大师已经是出家二十五年,在佛学界已负盛名。虽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弘一大师与圆瑛法师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但是殊途同归。

圆瑛法师,青年时期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涌泉寺是曹洞宗的传承,但他後来却继承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慈运老和尚的法脉,为临济宗四十世法嗣。到一九二八年,又得福州大雪峰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四十六世法嗣。他是民国时代佛教重要指导人之一,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对佛教有著重大的奉献与影响。

圆瑛法师俗家姓吴,乳名昌发,学名亨春,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岁次戊寅五月十二日,出生于古田平湖端上村。他的父亲元云公,兄弟五人皆无子。母亲阙氏信佛,当年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故圆瑛诞生,一家人均视菩萨感应,对之珍爱逾恒。不意年甫五岁,父母先後逝世,由叔父诗瑛公抚育成人。他幼年入塾受学,勤读不懈,四书五经均能背诵如流,于此奠定下其深沉的国学根底。十六岁参加县学考试,中式秀才。

年龄稍长之後,感于父母早逝,人生无常,时有出家之想,唯为叔父所阻,未能如愿。十八岁之年,患了一场伤寒病,几濒於死。病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自思设病得愈,决定弃俗出家。翌年病愈,说服他叔父,他叔父陪同他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增西上人为诗瑛公说法,阐述出家乃大丈夫所为的道理,进而为他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的妙义。也是吴诗瑛善根成熟,当时即要求增西上人为他剃度,叔侄二人同时出家,同礼一师,成为师兄弟,一时传为佛门佳话。时为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十月间的事。

光绪二十三〔一八九七年〕年四月,圆瑛在涌泉寺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圆戒後赴大雪峰崇圣寺,依方丈达本老人修学苦行和威仪。他要求自菜头和饭头做起,负责认真,做好炊事工作,受到全寺群众的称赞。翌年分开崇圣寺,出外行脚参学。初到上海,在小南门留云寺挂单。继而到常州天宁寺,依冶开禅师学禅。在天宁寺一住四年,冬参夏学,於修持上大有进境。在天宁寺禅堂的第三年,寺中举行禅七,於二七第二日,定境现前,身心廓然,即说偈曰∶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彻灵明無罣礙,千差万别一时通。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三月,分开天宁寺,复至宁波天童寺,依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学禅,并为禅师佐理文墨工作。天童寺原是子孙庙,敬安禅师於年前入主天童,此时得圆师辅佐,大

力改革,任贤用能,冬禅夏讲,後来并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号称天童中兴。圆师在天童,任书记兼知客,对挂单接众,佛事筹画等事务,负责认真,如是三年馀,深为敬安禅师所器重,也获得诸山长老的称道。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六月,圆师於宁波十塔报恩寺,拜谒慈运老和尚,慈老为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是年已八十高龄,道阶、水月等都是他的法子。是时亲传法印,传圆瑛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世法嗣。

是年五月,年方十六岁的太虚,於苏州平望小九华山,依士达和尚披剃。十一月到天童寺受具戒。以其聪明异常,卓然不群,深受敬安禅师的激赏,许以有玄奘大师的资质,嘱太虚的师祖奘年老和尚,要他对太虚加意维护。寄老并为太续写介绍信,要他到宁波永丰禅院,依水月〔法名岐昌〕法师读经及学习文字。圆瑛对于这个卓然不群的少年比丘,也非常欣赏,时以探访水月法师之便,同时探望太虚,二人由此发生友谊,谈及身世,皆为家中独子,无有兄弟,乃於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七月望日,在天童寺御书楼,订盟结为兄弟。是年圆瑛年二十九,太虚仅十八岁。圆师手撰盟书,文采可观。盟书文曰∶

夫纲常之大,莫过於五伦,而兄弟、朋友,乃五伦之二也。世有生无兄弟,以异姓结手足之亲;分列友朋,竟同盟寄腹心之托。即如桃园结义,管鲍通财,同安乐,共生死,千载咸钦义气。而吾侪身居方外,迹脱尘中,虽曰割爱辞亲,尤贵择师处友。然友有善者焉,有恶者焉。善者固可有益於身心,恶者难免转妨乎

道业。悟自投身法苑,访道禅林,所见同袍如许,求其如弟之少年聪敏,有志进修者,亦罕逢其匹也。兼之气求声应,心志感孚,是以欲结同参,以为道助。恭对我佛座前,焚香致祷。···翌年,太虚到天童寺听道阶法师讲?楞严经?,闻道老赞叹阅藏利益,心生向往,圆师力赞其成,亲送他到汶溪西方寺,安置他住在寺中阅藏。太虚法师後来在其自传中称∶「後来他──圆瑛──与我虽不无抵牾,我想到西方寺的阅藏因缘,终不忘他的友谊。」

宣统元年〔一九○九年〕,圆师三十二岁,是年九月,宁波佛教界同人及地方缟绅,请他住持宁波接待寺。接待寺为历史名刹,圆师晋山後,重新予以修建,并於寺内设立佛教讲习所。是年深秋,圆师回到福州鼓山,於涌泉寺讲?护法论?,翌年三月,复於七塔寺讲?金刚经?,此为圆师讲经弘法之始。五月,寄禅长老到接待寺相访,劝圆师回天童寺,作有?接待寺乘凉感旧,并促圆公还天童二首?,诗曰∶

其一:

到此清凉境,能消热恼心,

如何明月夜,胜我碧松荫。

品竹思前事,闻蝉忆旧吟,

卅年一弹指,两鬓雪霜侵。

其二:

圆公吾旧侣,曾掩万松关,

一别玲珑石,长辞太白山。

岩花空自笑,诗草共谁删,

便欲运神力,携君天际还。

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辛亥,圆师在接待寺建讲堂落成,改名接待讲寺,他先後在讲堂讲过?大乘起信论?、〈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法华弘传序〉等经论,并各撰有讲义行世。

是年八月,辛亥革命事起,翌年民国肇建。一九一二年四月,寄禅长老抵上海,结合十七省僧侣开会,筹创中华佛教总会,寄禅被选为会长,圆师被选为参议长。大会发布宣言,主张保教保僧,提倡教育,拥护中/华/民/国。一九一二年十月,以北京政府有清查寺产、销毁佛像之议,佛教总会开会,推举寄禅以总会会长名义,代表全国僧界入京请愿。寄老十月首途,月底抵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翌日与法源寺方丈道阶和尚赴内务部陈情,礼俗司长杜某态度蛮横,争辩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车,感胸部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已作桔祥卧圆寂矣!时为壬子岁十一月二日,一九一三年元月八日,世寿六十有二。曾任国务总理、时任热河都统的熊希龄,以事闻於大总/统袁/世凯,中华佛教总会章程乃经国务院断定公布,佛教寺产一时赖以小安。

一九一三年五月圆师到北京法源寺,参加追悼寄禅长老法会,事後偕智圆、自真诸师朝礼五台山,而後返鄞。一九一四年八月,接任宁波永宁寺住持。十一月远涉重洋,赴南洋弘法。其间曾到

过新加坡、槟榔屿、暹罗〔泰国〕、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在印度请得佛舍利三粒,复回锡兰、缅甸,请得贝叶经、玉佛,於一九一六年返回宁波,安奉舍利、玉佛、贝叶经於永宁寺。翌年三月,圆师中选宁波市佛教会会长,接事之後,在宁波创立了一所宁波普益学校,在镇海创立了一所僧立国民学校。大师接任宁波水宁寺住持时,与水月法师论诗而作:

永宁兰假设傍城南,风月一帘助夜谈。

剪烛聊吟犹未已,隔墙晨磬动邻庵。

圆瑛法师首次升座讲经,是宣统元年秋末,在涌泉寺讲?护法经?。以後四十馀年间,讲经说法,无间无休,少有中断。如一九一八年在一吼堂讲?法华经?,翌年在接待寺讲?大乘起信论?,一九二○年於北京观音寺讲?楞严经?、?法华经?,一九二一年於宁波七塔寺讲?无量寿经?;一九二二年厦门南普陀寺讲?楞严经?,一九二三年二月於槟榔屿极乐寺讲?阿弥陀经?,同年七月,复应台/湾善慧和尚之请,於基/隆、台/北、新/竹等地演说讲经,以後每年讲经,不及细述。

圆瑛法师早年在天宁、天童二寺,受冶开、寄禅二大禅师培育,宗下工夫深有根底;以後听通智、祖印、道阶、谛闲诸法师讲演台贤教义,自己於经论上痛下工夫,所以宗说兼通,行解相应。他辩才无碍,讲经深化浅出,使听众心领神会,获得法喜,因此所到之处,法筵之盛,恒座无虚席。他的法席普及於海内外,如宁波、杭州、上海、扬州、南京、北京、天津、武汉、长沙、

厦门、福州、潮州,并远及於台湾、香港、新加坡、槟榔屿,以致於印尼、苏门答腊、日本、朝鲜。他所讲的经典,如?楞严经?、?法华经?、?心经?、?金刚经?、?阿弥陀经?、?弥陀要解?、?弥陀疏钞?、?大乘起信论?、?百法明门论?等等。尤其是对於大乘法宝的?首楞严经?,精研数十载,演讲十馀遍,谛闲老法师推之为“楞严独步〞。

一九三三年,圆师的皈依弟子顾联承、邢明心夫妇,捐出上海延安西路祖产花园用地,为圆师兴建“圆明讲堂〞。圆师晚年,在讲堂内创办楞严专宗学院,聚众讲学,并编撰出?楞严经讲义?二十四卷,人尊之为“楞严座主〞。

圆师一贯主张,要振兴佛教,教化众生,必自进步僧伽的素质做起。而进步僧伽素质之道,首重教育与训练。基於此一理念,故早在宣统元年,出任鄞县接待寺住持後,即在寺中创办佛教讲习所,培育僧材。後来于住持槟榔屿期间,在槟榔屿创办佛教研究会,鼓励僧侣研究佛学。晚年创办楞严专宗学院,圆明佛学院,皆由振兴佛教,培育僧材之理念而来。至今在海内外弘宗演教的大德,有不少是毕业於专宗学院的。

一九一二年以後,圆师讲经弘法,道誉闻於丛林,各地名山古刹,争相延致。他先後住持过十馀座道场,都是因缘成熟,众望所归,固辞不得而出任的。一九二四年三月,圆师自槟榔屿弘化回国,应请出任泉州开元寺住持,晋山之後,见殿宇破坏,僧侣星散,决心予以重建。未几转道、转物二法师自南洋返国,三

人协同兴修,由大殿至万善戒坛及双石塔等,一一予以修缮,寺容为之一新。一九二五年於寺内创办泉州开元慈儿院,自任院长,陆续收容孤儿两百馀人。开元寺修建初期工程完成,圆师辞位,推转道法师继任。圆师到上海为院童采购衣服寝具,时宁波天童寺住持文质和尚,及监院志峰和尚,率两序群众致函圆师,请他出任天童寺住持。圆师以慈儿院初创,开元寺修建工程犹待进展,复函辞谢。翌年四月复远赴南洋,为开元慈儿院筹募基金,所得之款,於马六甲成立董事会保管,以所得息金,汇交泉州开元慈儿院支用。

一九二八年十月,圆师应福州大雪峰崇圣寺两序及护法会之请,出任崇寺住持,并得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第四十六世法嗣。是年十一月晋山,说法语曰∶

一别兹山三十年,算来空费草鞋钱;

今朝振赐归桑梓,坐断雪峰最上巅。

一九二九年,圆师承受了福州市内的法海寺为雪峰下院,披荆斩棘,重修殿宇,并新建万缘堂,使此荒废多年的古刹,重为中兴。同年,他又被选为宁波七塔报恩寺住持。一九三○年二月,复中选为宁波天童寺住持。天童寺是六朝古刹,禅宗祖庭,常住僧众三千馀人,冬参夏讲,行之有年。四月举行晋山大典,仪式极为庄严隆重。天童是圆老旧游之地,此番重来,进院说法曰∶一别天童已有年,今朝策杖返林泉,

青山面目仍如旧,翠竹苍松尽是禅。

是年十一月,圆老於天童传授千佛大戒,设千僧斋,盛况一时。一九三一年,应福州瑞峰林阳寺群众之请,出任林阳寺住持。一九三七年二月,圆老自天童寺辞位,是时有六处大丛林争相迎致,他皆辞谢。唯鼓山涌泉寺,为闽中首刹,也是他早年披剃之地,桑梓所关,义不容辞,乃就任涌泉丈席。晋山之後,立意整理僧规,端正道风。自立规那么十二条,曰∶

不放逸、不偷安、不坏规、不图利、不营私、不舞弊、不用势、不居功、不徇情、不背理、不欺弱、不畏强。

他与四百馀常住众共同遵守。一九三七年日寇侵华战争爆发,圆老在上海组织僧侣救护队,十一月赴南洋募化经费,翌年三月,又为槟榔屿首刹极乐寺推为住持。此後虽也有许多寺院请他出任住持,他都一一婉谢了。

一九二八年,国|民|政|府内|政部长薛笃弼,有“改僧寺为学校〞的建议,南京中央大学教授邰爽秋更拟出了庙产兴学方案。这时佛教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组织〔民|国初年的中华佛教总会已经解体〕,一九二九年四月,江浙佛教诸山长老,在上海举行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决议成立佛教会。六月上旬,中国佛教会在上海成立,圆师被选为主席〔以後连任七届主席、理事长。〕委员有太虚、仁山、德浩、常惺、弘伞、王一亭、屈文六、关之、黄涵之等三十一人。以後经太虚法师们与王一亭居士联名上书国民政府蒋主席,王一亭并亲谒蒋介石,陈述佛教会成立的理由,

於一九三○年三月获得内|政|部立案,中国佛教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中国佛教会成立,本可集中僧界优秀人才,运用佛教丰厚资源,振兴佛教,弘扬正法。无如当时一部分僧侣,思想保守,认不清时代背景,唯以把持庙产,操纵佛教会为事;尤以上海所谓“名流居士〞者,其中固不乏慈悲喜舍,真心为教之人,但亦不无失意政客,落伍军人,虽然以佛教徒自居,但其指导欲仍然炽盛,混迹佛门,无非利用佛教群众关系,做为重入政治舞台的资本,他们在佛教会内播弄是非,翻云覆雨。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日寇侵华,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圆老在上海召开中国佛教会理监事会,决议召集江浙沪佛教青年,成立僧侣救护队。圆老被选为中国佛教灾区救护团团长。未几“八·一三〞沪战爆发,一百多名青年僧侣组成的救护队,在吴淞前线的枪林弹雨中,执行抢救伤兵任务。在三个多月的战争期间,他们抢救了伤兵及难民八千两百馀人。而救护队的青年僧侣,也有沙场捐躯,或为炮火所伤而终身残废者。在救护伤兵的同时,佛教会首先在赫德路“觉园〞成立了难民收容所,收容难民。以後收容所增加至八处,收容难民三千多人,供给饮食医药。後来仍收容不下,圆老在他的圆明讲堂内成立了第九难民收容所,由白圣法师任主任,明旸法师任总务。

沪战後期,救护队在枫林桥救出了三百多名伤兵,以各医院伤患爆满,无处收容,佛教界同心协力,赶著成立了一所佛教医

院,聘请医护人员,募集器材药品,收容了这三百多名负伤战士。同时,战地横尸遍野,狗鼠啮食,惨不忍睹,佛教界又成立了掩埋队,掩埋战地遗尸。

十月下旬上海战事逆转,圆老率救护队撤至南京,继而撤到汉口,并在汉口成立了第二救护队。当时战局紧张,救护队经费无著,圆老奉国府林子超主席函,嘱他将救护队交付其他法师指导,希望他到南洋募化救护队的医药费。十一月中旬,圆老带著林主席的三封亲笔函赴南洋,他的剃度徒明旸法师随侍。十一月十七日抵达新加坡,受到佛教大护法李俊承居士的接待。十二月初,在新加坡总商会演讲,号召炎黄子孙,共赴国难,成立了「中华佛教救护团新加坡募捐委员会」,汇款到汉口,维持救护队经费。在新加坡募捐期间,侨领陈嘉庚建议成立「新加坡抗日救国募赈会」,予圆老以极大的支持。而狮城诸山长老转道、转解、宏船、广洽等,也发动信徒捐输。

继而到吉隆坡,得到侨领胡文虎、文豹兄弟的支持,热诚捐输。商会会长黄重吉也号召组织「筹赈会」,响应捐献。由吉隆坡再到槟榔屿,侨领邱善佑、朱和乐、林佑春、谢应嘉等居士,及诸山真果、伯圆、华智、慈航诸法师,均大力支持,宣传救国赈灾,获得侨胞踊跃捐献。是时已到了一九三八年春天,三月下旬,槟城首刹,建於清季光绪年间的极乐寺,选圆老出任住持。极乐寺是鼓山涌泉寺下院,是圆老的戒师妙莲老和尚所创立,如今圆老出主此寺,也有极深的因缘。

一九三八年七月,圆老应上海中国佛教会函促,返回上海。首先视察了收容所、佛教医院、掩埋队,各处工作情形令他满意,但最大的问题仍是经费困难。圆老为鼓舞工作人员的士气,声称经费由他负责筹募。是年九月,他又带著弟子明,再度赴南洋,向各地侨胞报告国内救护机构情形,并发起「一元钱救国难运动」,由各地募账会收款汇到上海。一九三九年春,复由新加坡渡海到印度尼西亚,於棉兰、日里坡等处弘化及募捐。六月返国,途经菲律宾马尼拉,受到早年天童寺同参性愿法师的接待。

八月回到上海,未久之後,有无耻汉奸向南京日寇宪兵总部告密,称圆瑛曾到南洋募款百万,资助重庆的抗日政府。是以十月十九日,上海的日寇宪兵队,以七部汽车载著荷枪实弹的宪兵,将圆明讲堂团团包围,入内把圆老及明法师逮捕,解往南京的日寇宪兵总部。在南京受到日寇宪兵的刑讯,圆老不为所屈,沉着陈辩,表现了佛子为法度生的坚贞气节。在狱中除应讯辩论外,他每日结跏跌坐,提起慧照,观照身心皆空,置生死於度外,了无罣碍。是时上海佛教人士也竭力营救,日寇也慑於圆老在国内外的声望,不敢加害,於十一月十日将他和明同时释放。

回到上海,仍驻锡圆明讲堂。沪上佛门缁素,纷纷登门慰问,圆老对众表示,他今後将谢绝事务,专修净土和从事著述。他先後致函福州鼓山涌泉寺,辞去方丈职务,及致函中国佛教会,辞去理事长及灾区救护团团长等职务。一九四○年三月,圆老的缁

素四众弟子,为了支持圆老著书立说,特於圆明讲堂成立了“圆明法施会〞,行印?圆瑛法汇?及各种佛经,广为流通。

在日本投降以前几年中,圆老在圆明讲堂中念佛著书。一九四二年五月,应天津居士林林长靳云鹏居士之请,乘火车北上天津,在居士林讲?阿弥陀经要解?及?圆觉经?。九月又应北平佛教人士之请,转赴北平,受到佛教各寺院及社团的欢迎,作了多场演讲,并应净宗大德夏莲居老居士之邀,在崇俭素食会讲?净土法门自修之经历?;及应北平中国佛学院院长周叔伽居士之请,对全院师生发表演说。直到是年年底,始返回上海。

日本投降前一年,圆老感於弘法人才缺乏,培育僧材实为当务之急,因有筹办楞严专宗学院之计画。一九四五年元月,发表?上海圆明楞严专宗学院缘起?,此文发表,京、沪、杭、宁各地青年学僧报名者百馀人,二月考试,录取三十二人,夏历四月八日佛诞日开学,圆老编写?楞严经讲义?,逐日亲自讲授。圆老一生听?楞严?,学?楞严?,以致於讲?楞严?,在以後数年中,编著?楞严经讲义?二十四卷,故有“楞严座主〞之称号。

是年八月十日,日寇战败,宣告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日侵略战争获得最後成功,圆老赋诗以庆∶

福慧从兹归净土,布施广结众善缘,

精进不退归净土,管教直上紫金莲。

一九四七年,夏历五月为圆老七十寿辰,四众弟子为他举行庆贺法会,他辞之不得,唯有随缘听之。寿诞之日,诸山长老、社会名流均光临庆贺。圆老作?七十口占?∶

行年七十老头陀,满眼风光会也麽?

万法皆空忘物我,寸丝不挂泯机梭。

穿衣吃饭西来意,瞬目扬眉一笑过;

任运随缘消岁月,了然无佛亦无魔。

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退迁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始政,圆老留在上海。一九五一年辛卯岁,其晚年力作?楞严经讲义?出版,流通海内外。一九五三年六月,北京成立中国佛教协会,推举他为会长,事实上别人在上海,已经近入灭。八月中,嘱其徒明旸法师曰∶“我们出家人,生归丛林死归塔,我决意要回天童,你赶快设法送我去。〞

八月二十日回到宁波天童寺,延至九月十九日〔癸巳岁八月十二日〕晚十一时,在群众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世寿七十六岁,僧腊五十八夏,戒腊五十七夏。

最后附上大师参禅的偈颂:

结冬起禅七〔一〕

天寒地冻好参禅,巨冶宏开锻圣贤,烈焰红炉看点雪,一堂龙象气无前。

结冬起禅七〔二〕

棘标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逼到山穷水尽时,那怕没有出身路。

结冬起禅七〔三〕

选佛场中无别事,总期及第悟心空,突然摸著娘生鼻,一窍通时窍窍通。

结冬起禅七〔四〕

太白峰前选佛场,红炉点雪事非常,圣凡转换无他术,只歇心头一念狂。

结冬起禅七〔五〕

般假设炉开锻圣贤,人人参究未生前,假设明法法唯心旨,瓦块砖头尽是禅。

结冬起禅七〔六〕

也大奇兮也大奇,自家面目自家知,何须唤取木人问,眼下鼻尖眼上眉。

参禅〔一〕

参禅直下达根源,圣解凡情两不存,大道休从心外觅,湛然寂照便归元。

参禅〔二〕

欲知父母未生前,一段真机体自然,且向情关未动处,轻轻著眼试参研。

参禅〔三〕

提起疑情剔起眉,精神抖擞顿忘疲,离心意识勤研究,反覆看渠渠是谁。

参禅〔四〕

漫道参禅不用疑,不疑不悟语无欺,疑图结处尘情尽,自有寒灰豆爆时。

参禅〔五〕

这个话头岂等闲,看来著力似登山,纵然到得无心处,即此无心又一关。

参禅〔六〕

有时掉举或昏沉,这里应须善用心,寂寂惺惺惺寂寂,调和定慧要均平。

参禅〔七〕

返照心源万境空,冷湫湫地起清风,突然涌出扶桑日,一法通时法法通。

参禅〔八〕

未生消息无多旨,但看行藏语默谁,识得渠侬真面目,穿衣吃饭总相宜。

参禅〔三〕

用心切忌妄追求,老实单提死话头,任运施为皆这个,骑牛何必去寻牛。

参禅〔九〕

山穷水尽转身来,迫得金刚正眼开,始识到家无一事,涅槃生死绝安排。

泉州开元寺佛教论略

泉州开元寺佛教论略 厦门大学历史系王荣国黄蕾 开元寺既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见证也是其标志,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虽然经受几度沧桑,但至今仍以名刹出现于中国佛教界。对其历史作一番梳理,不仅有助于对开元寺历史的了解也有助于对福建佛教史乃至中国佛教史的了解。本文1试就此作简要的阐述,以就教于方家。 一、开元寺沿革 开元寺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寺”,以僧匡护为开山。当时寺所在地属南安县,而南安县隶属于泉州(治在今福州),莲花寺不仅远离州治所而且也远离南安县治所,寺址原是一片黄氏的桑园。此后,武则天圣历年间置“武荣州”,治所在南安,一度废,后又复置。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莲花寺改名“龙兴寺”。无论是“莲花寺——龙兴寺”所在地隶属于武荣州还是隶属于泉州(治在今福州),此寺都没有得到发展机缘,寺的规模都比较小。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2。开元六年(718年),泉州治所由南安迁今泉州市区一带3,龙兴寺始位于泉州治所附近。开元二十六年,玄宗诏令天下诸州道各立一佛寺,以纪年名寺。据记载可知,当时对设立“开元寺”一事进行了选择,龙兴寺也列为选择的对象,因“卜胜无以甲兹”,于是改“龙兴寺”为“开元寺”。4从此,开元寺开始跃居福建的名刹。自唐季开始,陆续创建支院,“历五代十国而至宋,旁创支院一百二十区。”5到了元代,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扶植与利用的态度,南宋以来处于低迷的佛教有所复苏。泉州开元寺由于支院“支离而不相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录刘鉴义禀告福建平章伯颜,奏请合支院为一寺。获得朝廷同意并赐额更名为“大开元万寿禅寺”。次年秋,临济宗名僧雪峰可湘之徒妙恩禅师受请开山。从此,开元寺成为单纯的禅宗寺院。由于元朝皇帝对寺院经常赐田赐钞以表示对佛教的支持。在其影响 1本文所论止于1949年。 2此后“泉州”一直指以晋江流域为中心的闽南之地。 3后来“以州郭无县”,析南安县东置晋江。 4[唐]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黄御史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元贤《泉州开元寺志》《建置志》,民国十六年刻本。 5[清]元贤《泉州开元寺志》《建置志》。[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七十七《寺观》晋江县“大开元万寿禅寺”条作:“有支院二百一十七,元并为一”。

中国普陀寺简介

西普陀寺 简介:贵阳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前,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史载,临济正宗密云圆悟大师,嗣法弟子灵药慧安禅师传黔中,度化甚广,其法嗣西识老和尚开山创建贵阳白云寺,而密云圆悟大师法嗣破山海明禅师之再传弟子赤松老和尚开山创建了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成为康熙年间贵州弘法的两段佳话。清末民初,白云寺毁于战火。 公元2005年秋,藏青法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及十方大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动工恢复这一著名的古寺。藏青法师系当代第一比丘尼上隆下莲上人之得意门生,亦嗣上本下焕恩师临济宗法,为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也嗣上佛下源恩师云门宗法,为禅宗云门正宗第十四代传人。为彰显观音菩萨之大慈大悲,使观音菩萨东、南、西、北四大道场得以圆满,征得政府领导及广大信众同意,将白云古刹定为观音菩萨道场——并定名为西普陀寺,黔中四众踊跃欢喜 地址:西普陀寺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云峰大道龙井路 占地面积:39111.26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9797.88平方米 业态:寺院座北朝南,前有广场、牌坊,后依青山绿水而建造的天然石壁雕刻塑像,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卧佛殿,左右两侧钟楼、鼓楼、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禅堂、佛学研究所、方丈院、贵宾楼、荷花池、菩提桥、办公楼、龙井瀑布、普陀花园、送子观音阁、石窟滴水观音洞、石窟财神洞、斋堂、素斋楼、弘法楼、喫茶坊、园林古树建筑艺术群 文化:分为佛教文化和素食文化。佛学文化方面收集有基础佛学、佛学常识、佛学健康、

佛学文集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素食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煲仔、汤类、特色菜等寺庙常见食物菜谱 活动:2016年10月4日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 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强化四众弟子的自身修养,提高在家居士的修学层次,加强道风建设,并感恩护法居士多年来对常住三宝的护持,使在家居士能够圆满积聚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4日,正值国庆节期间,西普陀寺举行传授在家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的居士近200人在西普陀寺众师父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法会。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在大悲宝殿举行,前来求授居士菩萨戒的戒子发菩提心,行菩提愿,持清净戒,传戒法会功德圆满。 2016年10月1日西普陀寺举行第二届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 为提高在家居士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修学认识,引导四众弟子如律修行,满足居士求授菩萨戒的愿望。2016年10月1日(农历九月初一日),西普陀寺举行第二届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两百名信众参加了本次传戒法会。全体弟子在未来的几天里,在西普陀寺众师父的带领下学习教规礼仪、传三皈五戒、讲菩萨戒、传菩萨戒等。旨在希望居士菩萨能净化人心,增上在家弟子的慈悲智慧,提升在家弟子的信仰层次。 公益:不定期组织公益活动,在全省范围类,为留守儿童、灾区、脑瘫儿、贫困学生等提供资助。近期的公益活动为2016年11月15日,西普陀寺观音慈善功德会及禅心茶社义工一行前往毕节市七星关区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看望双井小学330名贫困学生,向他们捐赠了350套校服、电脑、体育用品、书包、文具、办公用品等生活学习用品,捐赠仪式现场藏青法师鼓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用坚定的意志面对生活上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走出大山,为国家、为社会做有用的人才。晚上7点,继续驱车前往大方县黄

《百年佛缘》

《百年佛缘》 《百年佛缘》是星云大师的一部口述历史,从1911年辛亥年间谈起,直到现在。顾盼前人与来者,将一个世纪里与星云大师有关的人与事的脉动及轨迹,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生动立体地凸显在读者眼前。书中细腻地叙述了大师近百年的生命历程,穿插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坎坷命运,不仅为中国佛教留下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其精彩感人的故事,更是普通大众修身养性、励志为学、臻于幸福安乐的处世心法。 星云大师通过这部口述历史把自己人生八十多年的经历娓娓道来,讲述了个人的苦难童年,讲述了与母亲、外婆的点点滴滴,讲述了自己出家的缘由,讲述了到台湾后的诸多遭遇,讲述了自己对佛教的坚定信仰,讲述了自己如何在世界各地弘扬佛教,如何提倡并践行佛教走入人间、走入大众的生活,讲述了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讲述了与大陆割不断的血脉相连及与大陆各界的往来。这部口述历史内容之丰富,史料之翔实,称之为“奇书”是不为过的。 各分册内容简介: 《生活篇》 星云大师在战乱时期成长的历程。大师幼年时家境贫困,又经历过北伐、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亲人离散,几经磨难,但在善良慈爱的外婆影响下,养成了勤俭、正派、勇敢和不计较的个性。

书中触及了最令现代人困惑的感情和金钱问题。大师承认,修道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唯其能将己身奉献予佛陀,故能将私爱提升至大爱,终于臻至“无碍”的境界;至于金钱的价值,大师认为“有钱经常会带来烦恼,故不为其所诱惑,反而得到欢喜和满足”。简明易懂的论述拨开了亘古以来人们心头的迷雾。 《社缘篇》 数十年来星云大师与全世界领导人物以及企业、传播等各界百余位杰出人物之间的交往情形。在台湾,从蒋经国到马英九等历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政党领袖都曾多次来访而与大师结识,并给予大师一致的敬重与礼遇;在国际上,大师与印度总理尼赫鲁、泰王普密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等均有往来。令人感佩的是,大师对每一位友人,无论长幼男女、宗教派别、地位高下,几乎都熟记在心。 《文教篇》 大师与文化名流以及其他艺文界人士交往的过程。近年大师提倡读书风气,在海内外兴办学校,创立星云真善美新闻贡献奖和华人文学贡献奖,持续鼓励社会民众多读好书,为匡正社会,净化人心做了许多努力。大师酷爱文学,喜欢写作,但至今还没有一张固定的写字桌,他的数以千万的文字大多是在匆忙的弘法过程中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撰写出来的,只要有一支笔,一张纸,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成为大师思考和写作的地方。 《僧信篇》

福建省泉州开元寺导游词

福建省泉州开元寺导游词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下面给大家分享泉州开元寺导游词,欢迎借鉴!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1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

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

上海寺庙大全

VincentZ 2011/9/22 上海寺庙大全 -----------申城的朝圣路------------------------------

目录 黄浦区 (5) 1. 沉香阁 (5) 2. 慈修庵 (6) 虹口区 (7) 4. 下海庙 (7) 5. 三观堂 (7) 长宁区 (8) 6. 福缘禅院 (8) 杨浦区 (9) 7. 法善庵 (9) 8. 太平報恩寺 (9) 卢湾区 (10) 9. 法藏讲寺 (10) 静安区 (11) 10. 静安寺 (11) 11. 圆明讲堂 (12) 12. 居士林 (12) 普陀区 (14) 13. 玉佛禅寺 (14) 14. 真如寺 (15) 徐汇区 (17) 15. 龙华寺 (17) 闸北区 (18) 16. 宝华寺 (18) 宝山区 (19) 17. 宝山净寺 (19) 18. 太平禅寺 (19) 19. 永福庵 (20) 闵行区 (22) 20. 七宝教寺 (22) 21. 万寿庵 (23) 22. 龙音寺 (23) 浦东新区 (24) 23. 庆云寺 (24) 24. 长仁禅寺 (24)

26. 潮音庵 (25) 27. 宝莲庵 (26) 28. 碧云净院 (27) 29. 甘露庵 (29) 嘉定区 (30) 30. 吴兴禅寺 (30) 31. 葛隆药师殿 (30) 32. 云翔禅寺 (31) 33. 曹王禅寺 (31) 34. 菩提禅寺 (32) 南汇区 (33) 35. 南山禅寺 (33) 36. 福泉寺 (33) 37. 会龙讲寺 (34) 38. 清凉庵 (34) 39. 净心庵 (34) 40. 巽龙庵 (36) 41. 定慧庵 (36) 42. 唐家庵 (37) 金山区 (38) 43. 松隐禅寺 (38) 44. 五龙禅寺 (38) 45. 性觉寺 (39) 46. 东林寺 (40) 47. 万寿寺 (41) 松江区 (42) 48. 西林禅寺 (42) 49. 园智教寺 (43) 50. 东禅古寺 (44) 51. 福田净寺 (44) 52. 九峰禅寺 (45) 53. 延寿寺 (45) 54. 大方禅院 (46) 青浦区 (48) 55. 青龙古寺 (48) 56. 报国寺 (49) 57. 颐浩禅寺 (50) 58. 天光寺 (50) 59. 庄严寺 (50) 60. 圆津禅院 (51)

开元寺导游词

开元寺导游词 导读: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开元寺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 开元寺导游词篇一: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

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

4-1福建宗教

第四章福建宗教 第一节福建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释迦牟尼:(Sakyamuni梵语),天竺(印度)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中叶(前566年)与我国春秋时期的孔子同时代。 释迦-部落名称,意“能”, “牟尼”是一种尊称,含有“仁,儒,忍,寂”等义,意译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母怀孕梦见大象 2500多年前,古印度境内诸国林立,其东北部恒河边有个迦毗罗卫国,国王叫净饭,王后叫摩耶。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这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佛诞日:农历4月初8。 摩耶王后怀孕已满10月,一日率众宫女漫游兰毗尼花园。那时正是四月初旬,风和日丽,生机畅达。花园里芳草萋萋,百花争妍,行树耸翠,莲蕖送香,充满吉祥喜庆的气氛。 游历花园一周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尤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尤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上说,王子刚生下来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神人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二泉,一冷一暖香冽清净。 净饭王得子后,喜悦非常,替他取名悉达多,就是说他生时即有许多奇异祥瑞的意思 他原是释迦国的太子,29岁出家修道,修习禅定(向父母请求四愿:一不老,二不病,三不死,四不别。若能满四愿,便不出家) 他舍弃了常人所羡慕的一切财富、王位、妻儿,毅然出家修道,历经六年,艰苦

关于开元寺的导游词

关于开元寺的导游词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一起来看看开元寺的导游词,欢迎读者参考!开元寺的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沼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

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第一网整理该文章…… 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开元寺的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

史上最具才情的传奇高僧: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历数中国近代佛门高僧,在俗时能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才情名满天下,皈依佛门后潜心修道、弘法倡佛,饶有功德者当首推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俗姓李,名文涛,字叔同。一八八零年十月二十三日生于天津。大师乃世家子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唐、五代诗词,尤爱王维诗。后又师从津门书印名家唐静岩学篆书及治印。一九零五年东渡日本留学,在东京上野

美术学校学习西洋绘画,同时还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及作曲理论。一九一八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三十九岁的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取名演音,号弘一。 李叔同天资聪颖且学贯中西,这给他多姿多彩的人生、在俗及出家后做出的斐然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自幼似乎就与佛有缘,十五岁时即能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诗句,很有堪破红尘的意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才子胸中那颗滚烫的拳拳报国之心也曾狂跳。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爆发,逾年清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民国肇始,群情高涨,百废待兴。李叔同豪情万丈,填下了一首足以言志的《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一九一二年,李叔同加入了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并与社友姚雨平、叶楚伧、柳亚子等创办了《太平洋》报。在该报任主笔期间,李叔同充分发挥了他的书法、绘画、诗文等艺术才能。同时他与许多文艺界人士广泛交游,这其中就有富有传奇色彩的陈师曾、苏曼殊两位。此后,李叔同应邀到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教。 出生在北方的李叔同,来到风景秀丽甲天下的江南水乡,清雅毓秀的西湖山水更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使他的才情得到了升华。 在杭州浙师任教的六年里,他醉心艺术教育,培养出了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等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师者,解惑授业也!这方面他做到了,而且做得极为出色。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水平极高的诗词、歌曲。如歌曲《春游》:

上海寺庙大全

黄浦区:沉香阁 沉香阁位于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占地2378亩,旧名慈云禅寺,是上海唯一一座供奉沉香观音的寺院。是老城厢中重点古迹。盛于清代,排行于龙华、静安、玉佛三大名刹之后,是佛教活动场所。沉香阁原由豫园主人潘允端所建。潘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督办漕运疏浚淮河打捞沉船时觅得一尊精美观音佛像,甚为喜欢,又于当夜梦见其母嘱托,即派人护送佛像回上海建阁供奉。因佛像由名贵海琼水沉香木雕制,芳香十分浓郁,故名“沉香阁”(据考,该佛像系隋代大业年间南洋赤土国回赠隋炀帝之礼,在淮河中遇风浪沉没,已卧伏河底近千年)。明代之后,沉香阁迁址重建,曾改名为“慈云禅寺”,拥有丛林寺院规模,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伽蓝殿和应慈法师纪念堂等,与龙华、静安、玉佛三大名刹齐名。今沉香观音虽非原像,但仍形神兼具、仪态万方,为佛中珍品,香火终日兴盛。阁内现还开设尼众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比丘尼寺院之一。1981年国务院颁文,将沉香阁列为全国142个重点开放寺庙之一。1989年为上海佛教协会收回,修复沉香阁和大殿。1992年沉香阁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 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上海黄浦区沉香阁路29号 32路(福佑路丽水路口)终点站,569路(河南南路明星街口)终点站,在人民路上(新北门)801、920、926、930、锦江观光巴士。在河南南路上(福佑路站)设站的有66、929、方川线。 门票:5元/人,开放时间:5:00~17:00。 沉香阁导游: 1988年,沉香阁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142座重点开放寺院之一,是座有特色的比丘尼寺院。 黄浦区: 慈修庵 慈修庵位於上海市南市区方浜中路榛岑街,为尼众道埸。 慈修庵始建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原为黄姓家庵,俗称新庵,为黄姓女众念佛之所。后迎尼僧胜愿入庵为住持,改名慈修庵。胜愿之后,由其徒福根继任住持,其后由谛参、修润先后任住持。1917年,慈修庵遭火灾,焚毁殆尽,谛参募捐重建。该庵教传天台,行归净土,以念佛为常课。上海地区住锡高们与慈、应慈、灵源、守培等法师曾莅此讲经弘法。1949年后,该庵有常住尼家16人,女信徒8人。“文革”期间关闭。“文革”之后,慈修庵香火复兴,於1982年进行修整,再建殿宇,重塑金身。现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及僧舍等。该庵现为上海佛学院尼众班学修埸所,成为上海地区佛学院重要基地之一。慈修庵现任住持观性法师,87岁,广东潮阳人,师众静香法师,兼任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南市区人民代表。现任监院慧法师,36岁,浙江人,1983年出家,毕业 於上海佛学院。 上海市黄浦区榛岭街15号

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史

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史 佛教是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的迦毗罗卫国(今境内)王子乔达摩•所创,因为他属于族,人们又称他为,意思是释迦族的。在当今世界佛教与、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从信仰的人数上说,佛教位于印度教之后,为世界第四大宗教。 佛教是在印度起源后在中国发扬发扬光大,并且逐渐流传到亚洲各地的宗教。流传入中国的多数为经典,流传入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多为经典。随后中国又将佛经传往朝鲜等国。现在全世界的大乘佛法主要集中在。 公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两汉、三国、西晋时期,是佛教初传中国并在中国社会扎根发展的重要时期;之后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多数尊崇佛教,极大促进了佛教的发展。且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于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各种学派和宗派。 佛教的传入,史书上都是以汉明帝时代为开始的。由于汉明帝夜里做梦梦到金人,遂派遣蔡愔等十八人作为使者去西方求经。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便把他们迎回到洛阳,安置在白马寺,并且翻译出《四十二章经》收藏在兰台石室,这就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白马寺就被后世佛门弟子尊为“祖庭”(祖师之庭院)和“释源”(佛教的发源地)。汉明帝“永平求法”是我国佛教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因此,白马寺的建立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此后佛教在中原地区逐渐发展。 在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东汉初年,佛教只是作为当时流行黄老方术的一种,用于祭祀活动当中,只是受到统治阶级上层中极少数人的信奉,但是还没有在民间产生广泛的群众影响。三国时期,佛教以佛经翻译活动为主,大量的佛教典籍被翻译成汉文,培养了许多佛教理论人才,极大促进了佛学理论的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西晋的佛教与前代相比较有相当大的发展。佛教虽然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但是与国内固有的思想文化,和儒、道两家的学说,有过激烈的竞争。但是民间自由信仰佛教的人数,却日益增加;知识分子也逐渐在将近百年间,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结合实际便形成了两晋时期的玄学。致使南北朝六代之间,将近两百年来,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命运一样,都在支离破碎中,度过漫长的岁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那个时期并不是佛教文化影响中国历史局面的转变,实在是因为政治的转变和战争的影响,使佛教文化变成那个时期中国人主要的精神寄托。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分裂战乱,现实的苦难使普通群众希望在求神拜佛中获得安慰;由于佛教的教义宣传“造业轮回说”使南北两地的多数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又大力提倡佛教:都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佛典的大量翻译,僧俗两众佛教着述的大量出现,民间信仰者剧增,这一切汇成了中国佛教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些因素使佛教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出寺院经济占田夺人,影响国家的徭役和赋税的实行。因而也引起一些统治者对佛教采取某种抑制性的政策和措施,历史上“三武一宗” 法难中的两次(北魏道武帝,北周武帝)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但是并没有减缓佛教发展的历史趋势。 由于自然、人文环境以及其它各种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南北佛教各异的风格。一般说来,这种风格呈现为南文北质:南方偏重理论,以玄思拔俗为高;北方崇尚实修,禅风特盛。两晋之际,中原不少名僧为避战乱而南下,在江左一带传播佛教,逐步形成了京城建康(今南京)和庐山两个佛教中心。 慧远的佛学理论成果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他的功绩是调和儒家名教和佛教教义的矛盾,强调儒佛的一致性,提出“佛儒合明论”。既认同于儒家的道德观念、服从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封建国家礼制,又保持佛教自身的特点、发挥儒家思想所不足甚至没有的独特作用。慧远大师净土宗的建立,可以说是形成中国佛教的真正开始,也是佛教富有宗教精神最显明的一面。 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即下诏在五岳胜地修建寺院各一座,并恢复了在北周禁佛时期所破坏的寺佛像。炀帝继文帝的保护佛教政策,在扬州建立了着名的慧日道场等,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且继续发展前代的翻译经文的事业,种种措施使得这一时期的佛教十分兴盛。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除武装割据、平息地方骚乱时,曾经得到僧人的帮助;他在即位后,便下诏在全国“交兵之处”建立寺刹,并在大慈恩寺

有关九华山对联集锦

有关九华山对联集锦 九华山对联: 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安徽九华山平坦寺 护国万年寺 钦赐百岁宫九华山:崇祯题百岁宫 境寂闻天籁 心空转法轮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妙手生 白玉 沃土出黄金九华山:化城寺。九华山,在安徽青阳县西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安徽九华山聚龙庵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安徽九华山福渡寺 寺小通幽处 山矮得旷观安徽九华山净信寺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安徽九华山正天门 非名山不留仙住 是真佛只说家常安徽九华山联 既升堂更应入室 再进步方可登楼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来到半山坐一坐 再行五里天上天九华山:钓鱼台揽月居 然凌上界 摩云便欲洒齐州九华山:天柱峰,在天台峰北,以其孤峰突 路盘瘦岭孤松老 寺掩清门寒叟贫安徽九华山广化院——清·吴襄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安徽九华山旃檀林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安徽九华山旃檀林 念佛自然得见佛 求生决定可往生安徽九华山立庵

蓬莱何须觅海上 岁月最宜度山中安徽九华山法华寺 人来合意高谈道 客去清闲暗诵经安徽九华山华严禅寺 世事绝卓无人问 人生梦幻有谁知安徽九华山立庵 说来有法原无法 参透非空却是空安徽九华山大厦庵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安徽九华山立庵 性定魔伏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安徽九华山立庵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真愚始知贤安徽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阅历深时知世态 功夫悟后见天真安徽九华山立庵 / 圆瑛大师知足安贫殊自乐 攀龙附凤损精神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至此已非门外客 过来便是个中人安徽九华山一天门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3篇

泉州开元寺导游词3篇 千年古刹开元寺坐落在中国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27号(从前的西城外),是于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由黄守恭开创,是一座由1300多年的唐代古刹。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泉州开元寺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泉州开元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 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近代四大高僧之圆瑛大师 前文为大家介绍了弘一大师,由于弘一大师是半路出家,未出家时在文艺界已经英名远扬,所以不熟悉佛学的朋友都听说过弘一大师,如今介绍的圆瑛大师不秋熟佛学的朋友就很多没有听说过大师的名号,然而,弘一大师出家时,圆瑛大师已经是出家二十五年,在佛学界已负盛名。虽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弘一大师与圆瑛法师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但是殊途同归。 圆瑛法师,青年时期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涌泉寺是曹洞宗的传承,但他後来却继承临济正宗三十九世慈运老和尚的法脉,为临济宗四十世法嗣。到一九二八年,又得福州大雪峰崇圣寺达本老和尚传法授记,为曹洞宗四十六世法嗣。他是民国时代佛教重要指导人之一,担任过七届中国佛教会主席和理事长,对佛教有著重大的奉献与影响。 圆瑛法师俗家姓吴,乳名昌发,学名亨春,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岁次戊寅五月十二日,出生于古田平湖端上村。他的父亲元云公,兄弟五人皆无子。母亲阙氏信佛,当年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故圆瑛诞生,一家人均视菩萨感应,对之珍爱逾恒。不意年甫五岁,父母先後逝世,由叔父诗瑛公抚育成人。他幼年入塾受学,勤读不懈,四书五经均能背诵如流,于此奠定下其深沉的国学根底。十六岁参加县学考试,中式秀才。

年龄稍长之後,感于父母早逝,人生无常,时有出家之想,唯为叔父所阻,未能如愿。十八岁之年,患了一场伤寒病,几濒於死。病中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自思设病得愈,决定弃俗出家。翌年病愈,说服他叔父,他叔父陪同他到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兴化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增西上人为诗瑛公说法,阐述出家乃大丈夫所为的道理,进而为他宣讲四圣谛、八正道的妙义。也是吴诗瑛善根成熟,当时即要求增西上人为他剃度,叔侄二人同时出家,同礼一师,成为师兄弟,一时传为佛门佳话。时为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十月间的事。 光绪二十三〔一八九七年〕年四月,圆瑛在涌泉寺依妙莲老和尚受具足戒。圆戒後赴大雪峰崇圣寺,依方丈达本老人修学苦行和威仪。他要求自菜头和饭头做起,负责认真,做好炊事工作,受到全寺群众的称赞。翌年分开崇圣寺,出外行脚参学。初到上海,在小南门留云寺挂单。继而到常州天宁寺,依冶开禅师学禅。在天宁寺一住四年,冬参夏学,於修持上大有进境。在天宁寺禅堂的第三年,寺中举行禅七,於二七第二日,定境现前,身心廓然,即说偈曰∶ 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 洞彻灵明無罣礙,千差万别一时通。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年〕三月,分开天宁寺,复至宁波天童寺,依八指头陀敬安禅师学禅,并为禅师佐理文墨工作。天童寺原是子孙庙,敬安禅师於年前入主天童,此时得圆师辅佐,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