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大承气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厚朴15g,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2g,枳实10g。

【服用方法】

先将厚朴、枳实用水先煎,煮沸10分钟后加人大黄,再煮沸5分钟,去渣取汁,放入芒硝(分2次)溶化后服。

【功效作用】

主药大黄味苦性寒,功能泻下以挫其热势而通便,芒硝咸寒软坚便。枳实、厚朴行气导滞,全方功能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黄含结合型蒽甙可刺激大肠产生泻下作用,而芒硝主要有效成分为硫酸钠是属块类泻药,可刺激肠蠕动而致泻。因此,本方能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运动,增加肠容积,扩张血管,增加游离肠襻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还有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及抗感染、退热降体温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大便秘结,痞、满、燥、实四者俱全为其汤证。

痞指病者自觉胸脘部有闭塞重压感觉;满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觉;燥指肠中粪便干结,按之坚硬感觉;实指腹中硬满不减,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单纯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溃疡病合并急性穿孔而采用非手术治疗、蝈虫性肠梗阻、急性阐尾炎、胃柿石、小肠炎、皮质醇增多症、精神分裂症、急性牙周炎、小儿肺炎、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病、脑出血、肝性血卟琳病、癫狗病、遗尿、久痢、急性肾功能衰竭、肝炎、鱼胆中毒、荨麻疹、胃癌、急性铅中毒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胸胁脘腹满急胀痛,矢气频频,大便秘结,舌苔黄焦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蛔虫性肠梗阻(虫瘕型)治宜散细驱虫,行气通腑。

以本方去厚朴,加莱子、桃仁、赤芍、槟榔、使君子各10g为主治方。同时可顿服生豆油或花生油30~50ml以解散虫体。

2.急性胰腺炎(腑实血瘀型)治宜通里攻下,泄热活血。

以本方加茵陈、山栀子、黄芩、赤茯苓、五灵脂、赤芍为主治方。

若神识昏糊者,加服安宫牛黄丸。若气阴两虚者,加服生脉散。若阳气虚脱者,加用参附汤。

3.肠梗阻(肠腑热结型)治宜清热活血,通里攻下。

以本方加减:炒莱菔子30g,枳实、厚朴各15g,桃仁、丹皮、黄连、半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各10g为主治方。

4.结肠癌(肠腑气结型)治宜行气导滞,泻下通结。

以本方加玄胡索12g,川楝子、赤白芍、莱菔子、木香各10g为主治方。5.头痛(阳明腑实型)治宜攻下里实,泻热通腑。

以本方为主治方。

6.精神分裂症(阳明热结,痰火扰心型)治宜通腑泻火,化痰开窍。

以本方加铁包金20g,礞石10g,胆南星、石菖蒲各7g为主治方。

7.中毒性痢疾(热毒下痢型)治宜通因通用,清泄热毒。

以本方加莱子3g,黄连2g,白头翁10g为主治方。

8.小儿肺炎(痰热壅肺,津伤化燥型)治宜通腑泄热,清肺化痰。

以本方加桑白皮、贝母、杏仁各10g为主治方。

9.牙痛(热结阳明,风火上扰型)治宜泻热通便,清火止痛。

以本方为主治方。

10.胃癌(气血郁滞,腑气不通型)治宜行气活血,泻下通腑。

以本方加郁金、川楝子、桃仁、红花为主治方。

若服药后,腹胀痛减轻,便秘好转者,去桃仁,加三棱、莪术。若腹痛基本缓解,食欲增加者,再去三棱、莪术、郁金、川楝子、芒硝,加当归尾、党参、丹参、青皮、麻仁、蒲黄、焦山楂、焦六曲、炒麦芽。

11.急性铅中毒(腑实型)治宜通腑泻毒。

以本方加小野鸡尾、葛花、白芍、甘草为主治方。

若腹痛甚者,加醋延胡索、广木香。

12.便秘(肠道实热型)治宜清热通便。

以本方为主治方。

13.尊麻疹(肠胃湿热型)治宜祛风解表,通腑泄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有怕冷发热之表证者,加荆芥、防风各9g。

14.泌尿系结石(下焦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通腑排石。

以本方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王不留行、穿山甲、车前草、木通、泽泻为主治方。

15.急性胆囊炎(火毒炽盛型)治宜泻火解毒,通腑泄热。

以本方枳实改用枳壳,加番泻叶、青木香、川楝子、甘草、蒲公英、黄连为主治方。

16.重症颅脑损伤(瘀阻清窍型)治宜通腑、活血、开窍。

以本方加丹参、红花、丹皮、当归、石菖蒲、木通为主治方。

17.手术后胃肠胀气(里实型)治宜通腑消胀。

以本方加减:莱菔子15~30g,厚朴、枳壳、桃仁、赤芍、大黄(后下)、芒硝(冲)各9~15g为主治方。

18.急性阐尾炎(里热实证型)治宜通腑泻热。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瘀血甚者,加金银花20g,川楝子15g,桃仁、丹皮各10g。若血瘀成块者,加红藤30~60g。若湿热多者,加蒲公英、金银花各30g。若热甚者,加黄芩15g,黄连10g。若热毒明显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g,七叶一支花根15g。

19.急性黄痘性肝炎(湿热内阻,胆汁外溢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以本方去芒硝,加茵陈30g,金钱草20g,蒲公英15g,山栀子9g,甘草3g为主治方。

若发热、无汗者,加佩兰10g,薄荷6g。若衄血、赤缕及舌红绛者,加白茅根30g,生地15g,丹皮10g。若口粘,头身困重,大便粘滞秽臭者,去大黄、黄芩、山栀子,加猪苓、茯苓各15g,薏苡仁、半夏、厚朴、藿香各10g。

20.喉痛(风热邪毒,壅结咽喉,气血凝滞,肺胃积热型)治宜清肺泻胃。以本方加大贝母、金银花各15g,鱼腥草30g,桔梗、山栀子各9g为主治方。

若服药后大便通畅,腹胀微痛者,加蒲公英、野菊花、玄参、牛蒡子、连翘各10g。

本方具有消炎,镇痛,解热,抗凝血,改善血液循环,降压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风邪初中,口眼喉斜,肢体不利,具有烦热口苦,苔黄等热象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方适用治疗面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轻症、风湿性关节炎、腰背部劳损等病证。而必须症见手足不能运动,口眼喝斜,言语不利,口苦烦热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风湿热(风湿留着,阻络犯心型)治宜宜痹通络,祛湿宁心。

以本方加减:生薏苡仁15g,秦艽、白芷、独活、川芎、当归、丹参、苍术、蚕砂、车前草、威灵仙各10g为主治方。

若关节肿痛者,加防己、木瓜。心悸、四肢冰凉者,加桂枝、郁

金。心悸、脉数者,加煅龙骨、远志。心悸怔忡不宁,神疲乏力者,加人参、麦冬、白芍。泛恶、饮食不香者,加半夏、瓜蒌皮。

2.脑血管意外(血虚风乘型)治宜养血祛风,清热通络。

以本方为主治方。

若风邪夹热,留窜经络者,去白术、熟地、独活,加红花、丹参、僵蚕、川牛膝、菊花。若风邪夹寒,留窜经络者,加桂枝、木瓜、全蝎、儡蚕。若体虚邪中者,去羌独活、细辛、生地、石膏,加黄芪、党参、鸡血藤、天麻、杜仲、枸杞子、川牛膝。若风邪夹痰、留窜经络者,去生、熟地,加半夏、全蝎、天麻、僵蚕、川牛膝、地龙。若项背拘急者,加葛根、桂枝。若发热口渴、咽痛者,去羌活,加桑叶、薄荷。若烦渴、苔黄者,加黄芩、石膏。若呕逆、苔腻者,加制南星、法夏。若言语蹇涩者,加菖蒲、远志。若手足拘急者,加蜈蚣、僵蚕。

【随证加减】

1.无热证去石膏、黄芩。

2.口眼喝斜者加全蝎、僵蚕。

3.筋脉拘挛者加木瓜、威灵仙。

4.风邪夹热留窜经络者去白术、熟地、独活,加红花、丹参、僵蚕、川牛膝、菊花。

5.风邪夹寒留窜经络者加桂枝、木瓜、全蝎、僵蚕。

6.体虚邪中者去羌独活、细辛、生地、石膏,加黄芪、党参、鸡血藤、天麻、杜仲、枸杞子、川牛膝。

7.风邪夹痰,留窜经络者去熟地、生地、加半夏、全蝎、天麻、僵蚕、地龙、川牛膝。

二十四、大承气汤?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四、大承气汤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四、大承气汤 古代的急症用方,传统的峻下热结方,具有兴奋肠管、促进肠蠕动、增加肠容积和肠血流量、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治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作用,常用于发热性疾病或危重外伤后的极期,以脘痞、腹满、舌燥、便秘、神昏为特征。 【原始配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 【方证提要】腹满痛,不大便,谵语神昏,或烦躁不安,或头剧痛,发热多汗,脉滑数,口干燥者。 【适用人群】1.腹满痛:全腹部高度胀满,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2.不大便:大便秘结、数日不解者,放屁极为臭秽;或泻下物臭秽稀水或黏液便。3.昏睡:昏睡或昏迷,说胡话,或烦躁不安,其病势多危重。4.“大黄舌”:舌红起芒刺或裂纹,舌苔黄厚而干燥,或腻浊,或者焦黑如锅巴状者。5.脉滑实:脉象沉实有力,或滑数,或脉数而软。 【适用病证】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腹部高度胀满疼痛、大便不通为表现的疾病,如粘连型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型肠梗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综合征。2.以烦躁、大便不通为表现的疾病,如肝昏迷、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柯兴氏综合征、肥胖症、牙痛、头痛等。 【加减变化】1.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加

炒莱菔子30g、桃仁15g、赤芍15g。2.大承气汤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为小承气汤,泻下作用也减弱,多用于治疗“痞、满、燥、实”的轻症。 【使用注意】1.大承气汤服用注意点:①只能服用头煎。如再次煎煮,汤液会变得苦涩,不利排便。②必须空腹服用。服后1小时内不宜进食,否则,影响泻下效果。③中病即止,不可久服。2.大承气汤煎法要点:先煮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因硝、黄煎煮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3.舌苔薄白,提示肠道内无积滞,大黄要慎用。4.大承气汤虽属攻下剂,但不拘泥于大便干结,有的患者可以泻下稀水甚至黏液,但并不影响用本方。关键是腹痛拒按,或腹中有燥屎。 【黄煌解说】1.大承气汤的功效主要有三:①通大便:大便秘结,常常有数日不解者,或五六日,或六七日,放屁极为臭秽;或有腹泻,泻下物为稀水或黏液便,臭秽异常(热结旁流)。②除腹满:全腹部胀满疼痛,尤其以脐部为中心的硬满充实隆起;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或腹部按压有块状物。③除谵语:患者多有精神症状,或昏睡或昏迷,或烦躁不安,或头剧痛。2.大承气汤证是一种以全腹部高度胀满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状态。大多出现在急腹症、发热性感染性疾病的极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过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DCQT综合征”。3.急性肠梗阻是大承气汤最常用的疾病。本病的痛、胀、呕、闭四大特点与大承气汤证颇为相似。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单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的主持下,历经40多年的时间,率先将大承气汤及其加减方(大承气汤加桃仁、赤芍、莱菔子)用于急腹症的治疗,从1985年到2000年间共治疗急性肠梗阻1484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达80.8%,病死率2.7%,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外尚无类似治疗方法(《中国医药报》2004-03-02,A7版)。一般认为,大承气汤对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及腹腔结核性肠梗阻的疗效为佳。4.老年人肠动力不足导致的轻度肠梗阻,或粪石性肠梗阻居多。江苏省名中医

经方三辨——大承气汤(中医大家叶橘泉经验)

经方三辨——大承气汤(中医大家叶橘泉经验) 导读: 叶橘泉(1896—1989),著名中医临床家、 教育家、中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 称院士)、一级教授。叶橘泉先生在70多年 的医药生涯中,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过病苦, 向众多的学生传授过医术,其医德人品,堪称 楷模。推送选取叶橘泉先生“经方实验三辨录” 的经方详辨一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宝贵的 学术思想及经验。 ////////// 大承气汤(《金匮要略》)作者/叶橘泉 【组成】 大黄 9~24g(后下),厚朴 6~15g,枳实 9~15g,芒硝 6~12g (冲),加水先煎厚朴、枳实,去渣后加入大黄,再煎5~10 分钟,去药渣后加入芒硝溶化后,1 日分 2~3 次温服。大便通畅后则可停服。 一、辨证 腹部胀满且发硬,按之坚硬或疼痛。大便干结,多日不解。发热

出汗,头痛且胀,身体沉重,烦躁不安。重者甚至出现谵语神昏、意识模糊等症状。舌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实。具备“痞、满、燥、实、坚”等五证作为大承气汤证之诊断依据。 二、辨病 1.粘连性肠梗阻。 2.急性胰腺炎。 3.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 4.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5.急性肝炎。 6.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7.脑血管意外。 三、辨体质 体质较强,体格中等或健壮。 【慎用或禁忌】 孕妇或产后血虚者,平素胃肠虚弱者,年老体弱者,或外有表实证者,均当慎用或禁用。 【临床加减应用】 1.粘连性肠梗阻:加赤芍、红藤、木香。 2.急性胰腺炎:加四川大金钱草、柴胡、蒲公英根。 3.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加败酱草、薏苡仁、牡丹皮。

图:薏苡仁 4.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加四川大金钱草、郁金、乌梅。 5.急性肝炎:加石打穿、蒲公英根、黄芩。 6.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加接骨木、威灵仙、木瓜。 7.脑血管意外:加丹参、槐花、龙胆草。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 【急性胰腺炎】 朱某,男性,57岁。1964 年3 月初诊,家属代诉称其昨晩参加宴会,吃了许多油腻莱肴,喝了数杯60°白酒,回家后又进食了1 小袋油炸花生米和2 杯黄酒。至深夜患者自觉上腹部疼痛,且逐渐加剧,并时而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次日凌晨,患者被送到南京市内的江苏医院(现为南京肿瘤医院)急诊室,测体温为39.2℃,血胰酶1800 单位,白细胞14500/mm3,中性粒细胞91%,值班医师诊断其为急性胰腺炎。医师在问诊时了解到,患者曾有抗生素过敏史,与家属商量后决定不给患者使用抗生素,而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此时已是凌晨5 点多,医师把患者转入内科病房给其做静脉点滴。当天一早,病房医师来门诊中医科邀我去病房会诊。 诊患者神志尚清,颜面潮红,烦躁不安,口干欲饮。按其腹部偏

大成汤(又名大承气汤)

大成汤(又名大承气汤) 大成汤(又名大承气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组成l大黄四两(12 g)川芒硝甘草陈皮红花当归苏木木通各二两(6 g) 枳壳四两(12 g) 厚朴少许(6 g) 【用法】右件嗲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柤(音渣,义同渣)温服。不拘时。(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适当,药后得下即停药。) 【功效】逐瘀攻下,活血行水。I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蓄血。症见肚腹胀满,腹中坚实,疼痛拒按,按之痛甚,二便不通,舌质红紫,苔黄厚腻,脉弦紧实;或瘀血上攻心腹,闷乱欲死者。【方解】跌打损伤,血离经隧,瘀血内蓄,则肚腹胀满而痛;气滞血瘀,肠道失运,则胀痛拒按,大便不通;气化不行,小便不利;瘀积化热,则舌红苔黄;瘀血攻心,则心神烦乱,昏睡欲死等。治当活血化瘀,攻下利水之法。方中重用大黄,攻下逐瘀为君;配以红花、当归、苏木助大黄攻逐瘀血;伍芒硝助大黄泻热逐瘀,共为臣药;血瘀气滞,故以枳壳、厚朴、陈皮助大黄、芒硝泻实破积,又协红花、苏木,当归行气化瘀,还能理气消胀,合木通则行气利水,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以成其功。[应用】 (1)本方是治疗各种损伤后,瘀血内蓄中下焦,脘腹胀满作痛,二便不通重症的代表方剂。 (2)加减应用小便不通可加大腹皮破气行水;神昏者可加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薛氏医案·、正体类要》云:“凡腹停瘀血,用犬黄等药,其血不下,反加胸膈胀痛,喘促短气,用肉桂、木香末各二钱,热酒调服,即下恶血。此因寒药凝滞不行,得辛温而血自行耳,专用苦寒诸剂者察之!” (3)近代应用凡胸腹、脊柱、骨盆损伤、肢体挤压伤、腹部手术后以及轻度脑震荡而见腹满胀痛,二便不通者均可应用。 (4)使用注意因本方攻下逐瘀峻猛,故年老体弱、小儿、妊娠妇女均应慎用。【附方】 (1)大成汤(《外科正宗》) 陈皮当归苏木木通红花厚朴甘草用法:药量适当,上水~碗,煎八分,不拘时服,服后2小时不行,渣再煎,临卧服,入蜜3 匙亦妙。(现代用法:水煎服)。功效:逐瘀攻下。主治:跌打损伤,或从高坠下,以致瘀血流入脏腑,昏沉不醒,大小便秘;及木杖后瘀血内攻,肚腹胀膨,结胸不食,恶心千

承气汤系列(3)大承气汤(7)

承气汤系列(3)大承气汤(7) 今天继续学习大承气汤《金匮要略》部分。 本篇主要学习痉病和宿食。 现代剂量参考《方剂学》(第十版) 大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炙,去皮,半斤(24g) 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13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痉病而出现胸满、口噤,仰卧而背反张,脚痉挛抽搐,切齿有声,可以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有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适合治疗比葛根汤更严重的痉病,甚至可以治疗破伤风。临床上也可以用大柴胡汤。 适合本方的痉病可能还会有面红、唇红、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燥,甚至高热、神志昏迷、谵语、脉弦有力等等表现。 加减用法: 如果没有大便干,只是阳明经热,可以用白虎汤加葛根或者竹叶石膏汤都可以。 由此推扩,痉病治疗思路: 风温发热,可以用辛凉透邪的方法,比如用桑菊饮、银翘散等,伤津要加生地、麦冬;神昏谵语佐清心开窍的紫雪丹、牛黄丸;阴虚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等。 神术汤加羌活、麻黄治疗刚痉无汗;白术汤加桂心、黄芪治疗柔痉有汗;太阳阳明加川芎、荆芥穗;正阳阳明加羌活、酒大黄;少阳阳明加防风、柴胡,热而在表者加黄芩;寒而在表者加桂枝、黄芪、

附子;热而在里者加大黄;寒而在里者加干姜、良姜、附子。 下面三条学习宿食: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21条: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这一条主要说脉象。 脉浮主热、大主实,是实热之象;按之反涩,就是血不足了。 尺中脉又微又涩,说明肠道里面津液更少。 这种情况说明有燥屎、有热,津液又耗损,要把燥屎打掉。 以下内容,请于知识星球阅读。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寒下之大承气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寒下之大承气汤 寒下主要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这是适用病证。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大黄浓朴饶。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浓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无形血药;浓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有形气药。热毒传入阳明胃府,痞、满、燥、实、坚全见,杂证、三焦实热,并须以此下之。胃为水谷之海,土为万物之母。四旁有病,皆能传入胃府,则不复传他经矣。陶节庵曰∶伤寒热邪传里,须看热气浅深用药,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 这是这类治法的一个重点,一类方。大承气汤它这个名称承顺胃气下行,通降下行了。它主治证候的病机分析,历来主治证候是阳明腑实证,称它,阳明嘛,胃肠,胃肠属于腑,热实互结于胃肠。具体来说,热实互结在胃肠是阳明腑实证。从临床表现来看,前人经常用痞、满、燥、实四个症来概括它,所以这也成为它的一个证治要点。因为从主治来讲,大承气汤证的主治写了很多,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包括发狂、痉病这些可以见到这个阳明腑实证者。虽然说阳明

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伤寒论》对阳明病的一个纲领。胃家包括胃肠,有的时候用胃是广义的意思,中医用名词它是多义了。经常我们用的胃有广义、狭义等三种类型,用法。有的时候具体说到胃,胃主受纳,胃气上逆,这具体指的就是那个饮入于胃那个胃,受纳腐熟水谷那个胃,这就是很具体的了。有的时候,胃,以胃概脾,有的是以脾概胃,那我们说肝心脾肺肾五脏系统中这个脾包括了脾胃。有的时候这个饮食消化功能很正常,说这个人胃气挺强,这个胃就包括脾。有最广义的胃,中医学经常也用,并不是直接指消化功能,而是指的一种生机活力。一看这个人面色红润,但是又明润含蓄,脉来从容和缓,说有胃气。《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白如豕膏者生,白如枯骨者死”,白如枯骨就是没胃气,像豕膏就是说还有光泽,明润,那这个就是有胃气。这个胃气是指的生机活力,包括望诊,包括诊脉,胃气都是生机活力的反应。那这是跟具体脾胃的受纳运化,消化功能这个是没有直接联系,整个概括人体的一种生机活力。所以我们像《伤寒论》概括阳明病,胃肠它用胃家,胃那一家,胃家实是也,这个胃概括了肠。有时候一词多义了。胃家那家子这是包括肠,胃家实,不是你西医做了溃疡病手术的那个胃。所以这个概念就是说,初期学习很多这个病位上用热实互结胃肠,实际上阳明腑实以肠为主。它作为病机分析,证候表现里热实互结以痞满燥实这四个字作为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 肠梗阻是临床急腹症之一,腹痛、呕吐、腹胀、便秘和停止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 大承气汤 [组成用法] 大黄10~30g、枳实12~25g、厚朴13~30g、芒硝12~30g。先煎厚朴、枳实,熬好前放大黄同煎5~10分钟,再把芒硝加入溶化即可,服至大便稀多为度。不下,续服取下。 [方证]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戢然汗出者。 2.舌红苔干焦黄,脉实有力而不大便、腹满者。 3.脉弱,烦躁心下硬,不大便,发热或日晡热、发狂、谵语者。 4.脉浮弦紧而剧烈腹痛、腹胀、腹皮热、坚满拒按,便秘、清水便或粘液脓血便者; [应用] 以痛而闭为特征的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结核性肠梗阻、胃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胃柿结石等及腹部手术后。出现大满、太热、大实和脉沉、实、滑为主者。 [经验参考] 大承气汤是一张救命之方,尤其在传染病横行肆虐的古代,更是倍受宠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张千古名方也不知成就了多少名医。就连异邦的日本汉方家们,也和本方结下了不解之缘。《内台方议》载本方虽有二十五证,看之各异,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虽多,不出大满、大热、大实,其脉沉实滑者之所当用也。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十三条)

里实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十二条) 医案1. 杨广龙:男、杨洪村人、18岁、学生 三日前因腹疼入乡卫生院诊治。X线腹部摄片检查,小肠内有气体液平面,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影在腹周围及盆腔,确诊为结肠梗阻,保守治疗,作肠胃减压,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三天后腹疼不减,后通过熟人介绍来我处治疗。诊之病人,振发性腹疼,呕吐,肠鸣音亢进,无排气排便,小便少,呻吟呼叫,脉沉紧,腹部坚满,压疼,充实。 投之大承气汤加减。 处方:大黄30g(后下)、厚朴40g、枳实15g、芒硝15g(冲)、莱菔子30g、桃仁10g、木香10g、番泻叶8g、麻子仁10g。同时禁食,因在医院补液就不在补液。头煎服后半小时,再服二次,自觉痛减有便意,再隔半小时服第三次,大便下,痛大减,隔一小时服第四次药汁,大便稀下如水,腹以不疼,再隔两小时服第五次药汁,此时,已过四个小时腹部完全不疼,天也到晚上十点,叫病人休息,第二天早晨查房病人告知腹痛完全消失。因中药太苦,患者不愿再服,只补液纠正电解质,下午出院,少稀粥,几天后随访病情痊愈。 医案2. 高艳:女、40岁、厨师 腹疼急救120,收入县人民医院治疗,x线检查,右上腹明显的液体和气体,肠扩张程度达到诊断水平,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通过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腹疼不减,阵发性绞疼转为持续性腹疼,疼痛部位固定,并有腹涉及背部,因病人不接受医院手术意见,转我处诊治。 诊之,病人腹部彭满而坚定,腹疼拒按,右上腹诺有条状样块物,潮热,谵语,持续性腹疼,呕吐,无排便排气,脉沉实,舌苔黄燥,

大承气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大承气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组成用量】 厚朴15g,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2g,枳实10g。 【服用方法】 先将厚朴、枳实用水先煎,煮沸10分钟后加人大黄,再煮沸5分钟,去渣取汁,放入芒硝(分2次)溶化后服。 【功效作用】 主药大黄味苦性寒,功能泻下以挫其热势而通便,芒硝咸寒软坚便。枳实、厚朴行气导滞,全方功能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大黄含结合型蒽甙可刺激大肠产生泻下作用,而芒硝主要有效成分为硫酸钠是属块类泻药,可刺激肠蠕动而致泻。因此,本方能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运动,增加肠容积,扩张血管,增加游离肠襻血流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还有促进胆汁分泌,胆囊收缩、松弛奥狄氏括约肌及抗感染、退热降体温等作用。 【辨治病证】 中医临床运用以大便秘结,痞、满、燥、实四者俱全为其汤证。 痞指病者自觉胸脘部有闭塞重压感觉;满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觉;燥指肠中粪便干结,按之坚硬感觉;实指腹中硬满不减,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 本方适用于治疗急性单纯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粘连性肠梗阻、溃疡病合并急性穿孔而采用非手术治疗、蝈虫性肠梗阻、急性阐尾炎、胃柿石、小肠炎、皮质醇增多症、精神分裂症、急性牙周炎、小儿肺炎、泌尿系统结石、高血压病、脑出血、肝性血卟琳病、癫狗病、遗尿、久痢、急性肾功能衰竭、肝炎、鱼胆中毒、荨麻疹、胃癌、急性铅中毒等病证,而必须症见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潮热谵语,胸胁脘腹满急胀痛,矢气频频,大便秘结,舌苔黄焦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者之病人。

【现代运用与主治疾病】 1.蛔虫性肠梗阻(虫瘕型)治宜散细驱虫,行气通腑。 以本方去厚朴,加莱子、桃仁、赤芍、槟榔、使君子各10g为主治方。同时可顿服生豆油或花生油30~50ml以解散虫体。 2.急性胰腺炎(腑实血瘀型)治宜通里攻下,泄热活血。 以本方加茵陈、山栀子、黄芩、赤茯苓、五灵脂、赤芍为主治方。 若神识昏糊者,加服安宫牛黄丸。若气阴两虚者,加服生脉散。若阳气虚脱者,加用参附汤。 3.肠梗阻(肠腑热结型)治宜清热活血,通里攻下。 以本方加减:炒莱菔子30g,枳实、厚朴各15g,桃仁、丹皮、黄连、半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各10g为主治方。 4.结肠癌(肠腑气结型)治宜行气导滞,泻下通结。 以本方加玄胡索12g,川楝子、赤白芍、莱菔子、木香各10g为主治方。5.头痛(阳明腑实型)治宜攻下里实,泻热通腑。 以本方为主治方。 6.精神分裂症(阳明热结,痰火扰心型)治宜通腑泻火,化痰开窍。 以本方加铁包金20g,礞石10g,胆南星、石菖蒲各7g为主治方。 7.中毒性痢疾(热毒下痢型)治宜通因通用,清泄热毒。 以本方加莱子3g,黄连2g,白头翁10g为主治方。 8.小儿肺炎(痰热壅肺,津伤化燥型)治宜通腑泄热,清肺化痰。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浅述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肠梗阻患者1例病案之体会 大承气汤是一种传统中医汤剂,具有通便利水、通窍开塞的作用。它由大黄、芒硝、 厚朴、枳壳和生姜等草药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肠梗阻。以下是我在治疗一例肠梗阻患者时 的体会。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腹胀、腹痛、乏力伴呕吐3天。患者入院时,面色苍白,口干舌燥,腹部明显膨胀,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查体发现肠鸣音减弱,大便排出困难。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患有肠梗阻。在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行 了一系列的检查后,确诊该患者为小肠梗阻。鉴于患者病情严重,迅速采取治疗措施是至 关重要的。 经过初步评估,决定给患者使用大承气汤进行治疗。传统的加减治疗方法中,加减的 原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说,需要对大承气汤进行一些加 减。 加减大黄和枳壳。大黄具有通便泻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排除阻塞物质。肠梗阻患 者的肠道已经受到严重的压迫,大黄的副作用可能增加肠道的压力。适当减少大黄的剂量,以避免对肠道的进一步损伤。枳壳具有行气开窍的作用,可以帮助恢复肠道的功能。适量 增加枳壳的剂量,以加快疗效。 加减厚朴和芒硝。厚朴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芒硝则具有利 尿除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湿气,缓解水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增 加厚朴的剂量,以减轻腹痛;适量增加芒硝的剂量,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湿气。 加减生姜。生姜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生姜还具有抗炎、抗 菌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预防感染。适量增加生姜的剂量,以增强其功效。 在治疗过程中,我注意到患者在服用大承气汤后,腹部的压痛和反跳痛明显减轻,肠 鸣音逐渐增强,大便排出情况也有所好转。患者的腹胀、腹痛和乏力等症状也有明显减轻。在连续服用大承气汤3天后,患者的肠梗阻完全缓解,恢复了正常的肠道功能。 通过治疗该例肠梗阻患者的经验,我深刻体会到大承气汤在治疗肠梗阻中的作用。其 加减方法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患者在服用 药物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中医的理念和方法, 可以更好地治疗肠梗阻患者,提高其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大承气汤详解

大承气汤 第一童概述 第一节大承气汤的来源 大承气汤来源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取名“大承气汤”。正如《温病条辨》所言:“承气 者,承胃气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伤寒明理沦》曰:“承,顺也,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以正气不得舒顺,以汤荡涤,使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也。”陈修园云:“方名承气,殆即‘亢则害,承乃制’之义乎!亢极反兼胜己之化,承者以下承上也。夫天地一理,万物一气,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穷则变,未有亢极而不变者。伤寒邪热人胃,津液耗,真阴虚,阳胜阴病。所谓阳胜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急以苦寒胜热之剂,救将绝之阴,泻亢盛之阳,承气所以有挽回造化之功也。然不言承亢,而言承气,何哉?夫寒热流转,不过一气之变迁而已。用药制方,被气机之不可变者,力难矫之。亦第就气机之必变者,而承之耳。设其气有阳无阴,一亢而不可复,则为脉涩,直视,喘满者死。何则?以其气机已绝,更无可承之气也。由是言之,圣人虽尽人工之妙,止合乎天运之常耳,不云承气而云何?” 第二节大承气汤的组成及用法 大承气汤是一首泻下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半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炙)(12g)、芒硝三合(9g)。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第三节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经。 (1)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除湿退黄。 (2)主治用于积滞便秘证。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热结便秘者,常配伍厚朴、枳实、芒硝(如大承气汤)。治疗大便秘结,配伍牵牛头末(如大黄牵牛丸)。配伍麻仁、杏仁、蜂蜜等(如麻子仁九)以润肠通便,泻下力缓和。阳明腑实证见气血不足者,配伍人参、当归(如黄龙汤),以补气养血。热结津伤,燥屎不行者,配伍麦冬、生地、玄参等(如增液承气汤),以养阴生津、增液通便。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配伍附子、干姜(如温脾汤)以温阳。 用于血证。吐血衄血,常配伍黄连、黄芩(如泻心汤)。因干血内结产妇腹痛,多配伍桃仁、廑虫、炼蜜为丸(如下瘀血汤)。下焦蓄血所致之发狂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常配水蛭、虻虫、桃仁(如抵当汤)。下焦蓄血及血瘀经闭、痛经等,配伍桃核、桂枝、芒硝、甘草(如桃核承气汤)。跌打损伤,胸胁瘀肿疼痛之证,配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如复元活血汤)。 用于肠痈。多配伍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如大黄牡丹汤)。 用于奶痈。配伍粉草共研末(如金黄散)。 用于湿热痢疾。治疗泻痢湿热证,亦常配黄连、黄芩、白芍等(如芍药汤)。 用于黄疸。湿热黄疽者,常配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 用于淋证。治湿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 (3)历代医家论述 综论大黄主要功用及机制:①李时珍:“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本草纲目》)②缪希雍:“《经》曰,实则泻之。大黄气味大苦大寒,性禀直遂,长于下通,故为泻伤寒温病、热病、湿热,热结中下二焦,二便不通,及湿热胶痰滞于中下二焦之要药,祛邪止暴,有拨乱反正之殊功。”(《本草经疏》)③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伤寒论》 2014-09-24 17:14:28 大承气汤《伤寒论》(中医方剂学七版)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 厚朴去皮,炙,半斤(24g) 枳实炙,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

坚硬;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之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前人将本方证的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证候表现虽然各异,然其病机则同,皆是里热结实之重证,法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是为君药。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除燥坚,用以为臣。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实热内阻,腑气不行,故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故名“大承气”。吴瑭《温病条辨》说:“承气者,承胃气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 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是因“旁流”为现象,燥屎坚结才是本质,故用峻下,使热结得去,“旁流”可止,乃属“通因通用”之法。 热厥,治以大承气汤,是因四肢厥冷为假象,里实热结是本质,所谓“热深者,厥亦深”,四肢虽厥寒,但必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等实热证候,故用寒下,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亦称为“寒因寒用”。

大承气汤

内科方剂 大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里热实证。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定喘汤 【出处】《摄生众妙方》 【组成】麻黄、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苏子、款冬花、白果、甘草。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作哮喘。 【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二陈汤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橘红、白茯、炙甘草、生姜、乌梅。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

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歌】《局方》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调中兼去湿,一切痰饮此为珍。 大黄牡丹皮汤 【方源】《金匮要略》 【歌诀】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方解】君:大黄、牡丹 臣:桃仁、芒硝 佐:冬瓜仁 当归补血汤 组成当归、黄芪 功用补气生血 大柴胡汤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组成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大建中汤 组成蜀椒炒去汗干姜人参 功用补虚缓急,散寒止痛。 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丹参饮 组成丹参檀香砂仁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丹栀逍遥散 组成:柴胡; 当归; 茯苓; 甘草; 牡丹皮; 山栀; 芍药白术。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大承气汤的加减使用

大承气汤的加减使用 川大黄12g 厚朴15g 枳实15g 芒硝9g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阳明腑实证:。症见不恶寒、反恶热、潮热澹语、矢气频转、大便不通_手足濈然汗出。 腹部按之鞭,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部疼痛,按之坚鞭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热厥、痉病或发狂之属于里热实证者。 【方义体会】 本方为寒下的重要方剂,《伤寒论》凡例十九条,所治证候诸多,治疗范围广泛。如治实热积滞,浊气填塞,腹气不通之阳明腑实;邪热盛于里,上扰心神,澹语神昏之里热炽盛;实热闭阻,阳气受遏之热厥之证;热盛伤津,阴液大伤之搐挛痉急之证。此症状虽异,病机则同,皆由实热积滞,热盛伤津所致。故以大黄泻热通腑,荡涤肠胃,芒硝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二药相须,峻下热结,厚朴、枳实消痞散结,行气除满,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 方证所言之“痞”“满”“燥”“实”,其痞者,气郁不运也;满者,胃阻不降也;燥者,热炽失润也;实者,滞塞不通也。临证以此为解,区别运用三承气汤。 【临床应用】 1、热实痉厥例:李X之妻,30余岁,素日体壮无病,忽于某日上午挛急抽搐,龂齿握拳,不省人事,召余急诊,见:呼吸粗壮不匀,牙关紧闭,神志不清,触其腹硬而胀,脉实而大,急疏“大承气汤”一帖,令立即煎服,余亲自给患者掀齿喂药,约二时许,患者渐渐苏

醒,全身诸症消失,即可下床自如活动。 2、急性肠梗阻例:仝xx,男,40岁,正值劳动时穷然腹痛,倦屈俯卧,嚎叫不己,抬至公社医院,诊为“急性肠梗阻”,因医院条件太差,不能施行手术救治。此时,余正在此地巡回医疗,应邀诊之。见:面赤身热,腹痛拒按,其脉洪大滑数,遂疏与“大承气汤”令速煎服。不足一小时,患者下床欲便,便后安然如常。 3、小儿急惊风(小儿急性脑炎) 例:韩x,男,6岁。睡前活泼如常,忽于夜间十一点突发高烧,时有抽摘,忽而头顶后倾,四肢强直痉孪,欲吐而吐不多,问之不语,家长急于救治,半夜叫门召余。诊时抽搐己减,双脉滑数有力。诊断为小儿急惊风,急与川大黄、芒硝、积实、厚朴各3克、生石膏24克,令其赴本地一家“日夜药店”取药,速煎服之。次日余前去复诊,患儿始睡,其家长云:当夜把药煎好服之,约临晨四时半诸症缓解,渐渐入睡。触其脉象小滑,令其醒后服下二煎即可。儿日后,患儿全家前来致谢,患儿己活泼如常。 4、顽固不愈湿疹余以大承气汤加减化裁治疗数十例重度湿疹,效果甚好,具体方药如下: 川大黄9克,芒硝9克,枳实9克,厚朴6克,蝉蜕9克,赤芍9克,金银花15克,桃仁9克,麻黄5克,水煎温服。 例:魏xx,男,42岁。自述患湿疹已七、八年,时轻时重,经多方求治不愈。诊见前后胸背部血疹成片,面部紫红疹粒布满,双臂外侧(伸侧)湿疹皆是,搔痒难忍,时常抓破,尤其食辛辣刺激物之后,其状更甚。诊其脉象沉实有勺,即与上方治之,服药三剂后,面部湿疹明显减轻,且搔痒大减。又令其隔日一剂服之,半月后湿疹痊愈。 此类病证系湿热郁滞犯及血分,症状往往较重,临床常以“热”“滞”“郁”“实”为辩证要点予以施治。 【应用注意】 1、失血后,大汗后,大下后禁用。 2、妊娠期,产后、大病后慎用。

大承气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大承气汤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一、组成 大承气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以下药物组成: 1.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腹泻 和口腔溃疡等症状。 2.黄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病证、黄疸 和湿热下注等症状。 3.黄柏:具有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大便 稀溏和尿频等症状。 4.茯苓:具有利尿、消炎、益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尿频 等症状。 5.人参:具有补气益阳、健脾开胃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欲 不振等症状。 6.甘草:具有调和药性、缓解副作用的作用,常用于调节其他药物的性 质。 二、功能主治 大承气汤是一种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中药方剂,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清热解毒:大承气汤中的黄连、黄芩、黄柏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 效,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对于热毒引起的症状如口腔溃疡、腹泻等有良好的疗效。 2.利湿退黄:方剂中的黄芩、黄柏等药物具有利湿退黄的作用,可以有 效排除体内的湿热,对于湿热病证、黄疸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3.收敛止泻:黄柏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腹泻、大便稀溏 等症状,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泻痢有明显疗效。 4.利尿消肿:茯苓具有利尿、消炎的作用,可以有效排除体内的水湿, 对于水肿、腹胀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5.补气益阳:方剂中的人参具有补气益阳的作用,可以增强体内的阳气, 改善气虚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综上所述,大承气汤是一种综合利用了黄连、黄芩、黄柏、茯苓、人参等药物的中药方剂,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要功能,可以有效治疗热毒引起的症状,同时具有利湿退黄、收敛止泻、利尿消肿、补气益阳等多种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大承气汤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病证、口腔溃疡、腹泻、黄疸、水肿等症状,且疗效显著。

大承气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大承气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 用 别名处方来源汉·《伤寒论》。剂型汤剂;冲剂药物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加减功效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大便不通,频转失气,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厚,干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热结奔流,下利清水,秽臭异常,脐腹疼痛,按之有块,口干舌燥,脉滑而数;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居里实热证。用于治疗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肝性脑病,化脓性阑尾炎,中风,癫狂,急慢性铅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性休克,脊髓损伤性气臌症,以及腹部手术的术前准备或术后腹胀,严重创伤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幼儿肺炎,小儿虫积腹痛等。制备方法用法用量汤剂:先煮枳、朴,后入大黄,最后入芒硝。灌肠剂:取浓汁200ml,作保留灌肠约20-30分钟,经4小时后可再作1次。冲剂:每袋30g,每次1袋(如用于手术后通便则减半)。用药禁忌1.凡表证未解者不宜使用。2.孕妇忌用或禁用。3.苔色黑而润者不宜用。4.凡全身情况明显不良,肠梗阻属绞窄、坏死、坏疽、有穿孔先兆,或应用本方后局部病变反而加剧导致炎症扩散者,均当禁用。5. 本方以峻下热结而通便为主,主要治疗胃肠实热积滞而致大便燥结阳明腑实证。不宜用于虚寒证。不良反应大承气汤虽为峻下剂,但一般无毒性反应。如用量失当,可引起较重之腹痛腹泻。临床应用1. 肠梗阻:用大承气汤加减方(大黄30g(后下),枳实15g,厚朴15g,芒硝30g(后下),莱菔子15g,黄芩15g)加水1000ml,煎至300ml,灌肠前将芒硝放入药液中溶解,置于输液瓶中经肛管滴入,每分钟80-100滴,1日1次,连续治疗3日,无效转手术治疗,治疗肠梗阻7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14-80岁,平均43岁。对照组口服大承气汤,共92例,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14-75岁,平均41岁。疗效标准:有效者为腹痛、腹胀消失,排气,排出水样便,X线腹部透视液平面消失;无效者为灌肠后肛门仅排出药液,腹胀未缓解,X线腹部透视液平面

用大黄的方剂

用大黄的方剂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用大黄的方剂 1大承气汤《伤寒论》:由大黄、芒硝、厚朴、积实组成。功效峻下热结。 依前人的归纳,本方适用于“痞、满、燥、实"四字的证候。 2小承气汤《伤寒论》:即大承气汤去芒硝,厚朴与积实减量,而大黄与他药同下,为轻下剂。功效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证。主要适用于“痞、满”二字的证候。 3调胃承气汤《伤寒论》:即大承气汤去厚朴、积实,加甘草,并加重芒硝剂量。功效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恶热。以适用“燥、实"二字之证为主。 4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手册》:即大承气汤加桃仁、赤乌、莱鞭子。功效峻下结热,行气通便。主治一般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5桃核承气汤《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桃仁、桂枝、甘草组成。功效破血逐窟。适用于热重于癖的蓄血轻证。 6増液承气汤《温病条辨》:由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组成。功效滋阴増液,通便泄热。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7大黄牡丹汤《金匾要略》:由大黄、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组成。功效 泻热破癖,散结消肿。适用于肠痈初期。

8凉隔散《和剂局方》:由大黄、芒硝、甘草、山桅、黄苓、连翘、薄荷、竹 叶组成。功效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主治上、中焦热邪炽盛的病证。 9大陷胸汤伤寒论》:由大黄、芒硝、甘遂组成。功效泻热,逐水,破结。主治结胸证。 10大陷胸丸《伤寒论》:即大陷胸汤加萼茁子、杏仁、白蜜。功效泻热逐水破结。主治结胸项亦强,如柔痉状。 11三物备急丸《金匾要略》:由大黄、巴豆、干姜组成。功效攻逐寒积。主治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口襟暴厥者。 12麻子仁丸脾约麻仁丸《伤寒论》:由麻子仁、芍药、积实、大黄、厚朴、杏仁组成。功效润肠通便。主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小便数者。 13黄龙汤《伤寒六书》:由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甘草、当归、人参、桔梗、姜、大枣组成。功效扶正攻下。主治里热实证而气血虚弱者。 14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即黄龙汤去积实、厚朴、桔梗、大枣,加麦 冬、生地、玄参、海参。主治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苔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涩者。 15大柴胡汤《金匾要略》:由柴胡、黄苓、芍药、半夏、积实、大黄、生 姜、大枣组成。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16复方大柴胡汤《经验方》:由柴胡、黄荃、芍药、积壳、川株子、延胡 索、大黄、木香、蒲公英、生甘草组成。功效和解表里,清泻热结。主治溃疡病急性穿孔缓解后,腹腔感染者。

通腑泻热,用大承气汤

通腑泻热,用大承气汤 按:大承气汤出自于《伤寒论》,是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的一个通腑泻热的名方,治疗阳明腑实证以及相关症状,在临床加减应用广泛。 【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 大承气汤的药物组成:大黄4两,厚朴8两,枳实5枚,芒硝3合。现代一般是先煮枳实厚朴,大黄后下,芒硝融化服用。 【大承气汤的主治病症】 大承气汤主要是用于阳明腑实证,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大便燥结、腹部胀痛痞硬、腹中有燥屎硬结、潮热、热病神昏、躁狂等病症;有通腑泻热作用,其能够广泛应用于便秘、各类梗阻性胃肠疾病、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胃肠胀气、肺炎等发热性疾病、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病症的治疗;一般用“痞、满、燥、实”来归纳大承气汤的适用证的特点。 【大承气汤的配伍特点】 配方里面主要药物大黄有苦寒泻热、通便、涤荡肠胃、推陈出新的作用;配合芒硝,软坚散结,加强大黄泻下的力量;枳实行气消痞,厚朴行气宽肠消胀。配方的整体特点是以通为用,使胃气下降,使积

滞在胃肠的污浊实热病邪通过大便排泄,以顺承胃气下降,所以名“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的变化和延伸】 伤寒论里面有大承气汤的变化,如小承气汤,用大黄4两、厚朴2两、枳实3枚;以及调胃承气汤,用大黄4两、芒硝半升、甘草二两;这些都是大承气汤的变化。“痞满燥实”症状较重,可使用大承气汤,轻者可使用小承气汤或者调胃承气汤。 后面医家,也灵活引用大承气汤组方变化,比如攻补兼施,可以使用黄龙汤,是大承气汤的基础,配伍加入人参、当归、甘草等药物,加强了补益气血的作用,适合有阳明腑实证也伴有气血不足之患者,使得通腑泄热,而不伤及正气。 或增液承气汤,是增液汤和承气汤的加减变化,大黄芒硝通腑泻热,加入生地、玄参、麦冬滋阴润燥,适合阴虚肠燥大便不通的患者,有“增液行舟”之意。 【大承气汤的使用注意】 大承气汤功效迅猛,是泻下峻猛之剂,因此凡是有气阴亏虚或者年老体弱的人,使用大承气汤应该注意用法用量,中病即止,不宜过度使用;在临床上有很多便秘的患者,是属脾胃虚弱,阳气不足而导致的便秘不通,从而出现胃肠动力下降,此类需要通过温阳补脾胃治疗,就不适合使用承气汤类治疗“热结”的配方,需要引起注意。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大承气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 芒硝12g 枳实9g 厚朴15g 【用法】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滓,纳芒硝,溶化服。 【主治】 1.阳明腑实,胸痞腹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滑数或沉实有力。 2.突然肠结不通,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有痛、呕、胀、闭特征者。 【证析】此属阳明腑实机理。以大便不通为主证,按脏腑辨证,病位在肠。胸痞腹满是气滞现象,便秘舌燥是津伤现象,按气血津液辨证,属气滞津伤。兼见潮热谵语,舌焦起刺,脉实有力,按八纲辩证,病性属于实热。综上,此方所治是以痞、满、燥、实为其特征的实热便秘,是因伤寒邪传阳明之腑,由寒化热,或温病热入中焦,热灼津伤,引起传导失常,燥屎不行,气机阻滞的病理改变。 【病机】阳明腑实。 【治法】苦寒峻下法 【方义】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的治则,便秘当用下法,病性属热属实,又当苦寒峻下,才与病机相符。本方即体现这一治法。方中大黄味苦性寒,功能泻下,用为主药,能挫其热势,消除致病原因;泻下通便,治疗主要证象。然而,大黄主要是增强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软坚效果欠佳,只用大黄推荡,仍然不能速下,故辅芒硝成寒软坚,使坚结粪便变软,大黄才能起到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作用。 二药相须为用,泻下热结效力大为增强。再佐枳实泄痞,厚朴宽满,不仅能治兼证,通过调畅气机,又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大黄力量。原方厚朴用至八两,殆即此意。全方用药四味,虽然厚朴偏温,仍不失为寒下峻剂。肠结不通如果不因热盛伤津,是因气机突然被阻,

传导失常而呈腹痛便秘,则以痛、呕、胀、闭为其特征。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津血流通受阻,诸证由是而生。 根据五脏六腑宜通与气血津液宜通之理,此证急宜泻下通肠,流通气血。方中大黄、芒硝能促进肠道蠕动,泻下通肠;枳实、厚朴宽肠理气,协助芒硝、大黄开其闭结;疏畅气机的枳实、厚朴与活血的大黄相伍,又能流通气血,令腑气得通,胃气顺降,气血调和,诸证自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的成分有大黄酸和鞣酸等。具有泻下作用的大黄酸不耐高温,煎煮时间过长,泻下成分即遭破坏。证实了仲景于方后注明枳实、厚朴先煮,大黄后下的煎煮法是非常可贵的用药经验。 【应用】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用此方共二十九条,再经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展示了本方在不同疾病中的多种用途,五彩纷呈,令人目眩。今择古今几种不同用法以飨读者,学者若能细为揣摩,将会从中获益,开拓视野。 1.《伤寒论》说:“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腹满一证,有气滞、血瘀水停、食积之分,此证只言腹满而未及其他,当是气滞使然,按照常法,行气即愈。但从病人自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或因医者已用理气之方而满仍不减观之,此证当是肠道传导阻滞而生胀满,一般理气之方不能胜任,故将苦寒泻下之方变为导滞宽胀之法。方中厚朴用量最重,配以枳实,有较强的行气宽胀功效;再得增强肠道蠕动的大黄、芒硝,宽胀之功自非常方可比。展示了大承气汤的另一用途。 2.《金匮要略》说:“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孪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挛急兼见胸满口噤,显系阳明实热导致热盛伤津,筋脉失养,用此方泻下荡热,令热去津回,挛急现象庶几可解。这种治法,属于急下存阴。 3.又说:“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脉滑而数,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宿食停留,若用消食化积之方不能收效,即可根据“中满者,泻之于内”的治疗原则,用此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