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频程声级计

倍频程声级计

倍频程声级计是一种双通道声学测量仪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开发,模块化设计,具有多功能、高性能、体积小、耗电省等优点。两个通道可以同时测量指数平均声压级、等效声级、统计声级、声暴露级等多项指标,还可在测量的过程中同时记录声压级随时间的变化及录制声音文件。集声级计、积分声级计、统计分析仪、个人声暴露计、记录仪、数字录音机等多种仪器及功能于一体

倍频程声级计是一种双通道声学测量仪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开发,模块化设计,具有多功能、高性能、体积小、耗电省等优点。两个通道可以同时测量指数平均声压级、等效声级、统计声级、声暴露级等多项指标,还可在测量的过程中同时记录声压级随时间的变化及录制声音文件。集声级计、积分声级计、统计分析仪、个人声暴露计、记录仪、数字录音机等多种仪器及功能于一体。2.主要特点 2.1双通道并行(同时)测量2.2积分测量、声级记录、录音并行(同时)进行2.3高达2G字节的海量存贮2.4USB接口,无需安装驱动程序,数据可以轻松的传到计算机中2.5体积小,安装方便2.6灵活的开机、启动方式2.7符合全球各国的听力保护标准。

Matlab信号处理——倍频程

一、对信号进行倍频程分析 1、流程图 2、程序代码 %对信号进行倍频程分析,时间2012-6-14,编程人员韩宝安 clc; %清空 clear all; %清除所有变量 close all; %关闭所有窗口 pref=2e-5; %构造输入信号 bookName = '011b_A_12高度_1-signal时域信号.xls'; % book名sheetName = 'sheet1'; %sheet名 range = 'C85:C4180'; %Excel表中的A85:F2132之间的数据 tmp = xlsread(bookName, sheetName, range); %将读取的数据存

于tmp中 Fs=4096; %采样频率 xn = tmp'; %输入信号xn t=1/Fs:1/Fs:1; %定义时间t plot(t,xn); %以t1为横坐标,x1为纵坐标绘制图像 xlabel('t/ s','fontsize',15); %横坐标轴标记为t/s ylabel('xn / (Pa)','fontsize',15); %纵坐标轴标记为xn/(pa)%滤波器设计 n=input('请确定倍频程数n: '); %确定倍频程数n N=5; %滤波器阶数 k=0; %循环次数初始化 w2=22.5; %初始化w2 while(w2<=Fs/2) %k循环加1,直到w2>Fs/2 w1=w2; w2=w1*2^n; k=k+1; end w2=22.5; for m=1:1:k-1 %m从1每次加1,直到m=k-1 w1=w2; %确定带通下截止频率w1 w2=w1*2^n; %确定带通上截止频率w2 centerf(m)=(w1+w2)/2; %计算中心频率centerf

声学信号基础知识-倍频程

一、什么是倍频程倍频程来源于音乐理论,如下图所示 同一个音符的低音与中音以及中音与高音之间相差八个音符,也就是说一个倍频程对应一个八音符跨度,每个倍频程带都有一个中心频率f c 、上限频率f 1和下限频率f u 。 对于一倍频程来说: c f f 2/111)2(-=c u f f 2/11)2(=112f f u =对于1/3倍频程来说: c f f 2/13/11)2(-=c u f f 2/13/1)2(=13/12f f u =所谓倍频程就是将关注的频率带依照倍频关系进行分割成若干个频段,每个频段都有对应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 二、如何计算倍频程中心频率 在声学中,频率1000Hz 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它被确定为响度级-phon 的基准频率,因而用频率1000Hz 为声学测量所用频率系列的基准频率,ISO 和ANSI 也已经对此进行了标准化。共有两种方法定义各频段的中心频率; 1、采用以2为基数的方法 相邻两个中心频率之比:N c i c f f /11,2/=+N=1,2,3,6,12,24等 倍频程的各个中心频率计算公式为:? ??±±=?=,2,1,0)2 (1000/1,i f i N i c 2、采用以10为基数的方法

相邻两个中心频率之比:N c i c f f 103 1,10/=+N=1,2,3,6,12,24等 倍频程的各个中心频率计算公式为:? ??±±=?=,2,1,0)10(100010/3,i f i N i c 按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很接近,但不相等,其上下限频率必然有差异。由于标准中使用的是以10为基数的方法得到的,因此在LMS 软件中默认的方法也是以10为基数,如果需要修改可以通过Tools-Option-General 的Octave Filtering 进行 修改。 三、优先数在倍频程标准中心频率的运用 在工业设计行业,产品开发必须选择一些长度、距离、直径、体积和其他一些特征量,而所有这些选择的特征量都受功能、实用性、兼容性、安全或成本等因素的约束。这时选择的这些尺寸通常采用的数就是所谓的优先数。不同的设计人员在不同时期设计产品时,选择优先数能增大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有助于减少制造不同尺寸的产品。 优先数由公比分别为10的5、10、20、40、80次方根,且项值中含有10的整数幂的理论等比数列导出的一组近似等比的数列。对应R5系数、R10系数、R20系数、R40系数和R80系数。 GB/T 321-2005罗列的不同数列对应的优先数值,对于1/3倍频对应的R10数列,其优先频率值有1.0、1.25、1.6、2.0、2.5、3.15、4.5、6.3、8.0、10等。 四、倍频程的计算 如何将噪声频谱信号转变为倍频程? 在进行倍频程计算是,根据相应的方法(基数10或基数2)来确定各个倍频程带的上、下限频率(倍频程带),因此相应倍频程带内的谱线数也就确定了。单个倍频带内的声压均方值是该频带内频谱谱线幅值的均方值之和: ∑==n i i p p 122单个倍频带内的声压级为: ??? ? ??=22lg 10ref band p p SPL 总倍频程内的总声压均方值为各个倍频带内的均方值之和 ∑==n i i p p 122

粉红噪声“每倍频程能量相等”概念解释

粉红噪声“每倍频程能量相等”概念解释 Author: wzhlal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944226583.html, 倍频:这里指的是2倍频 倍频程:是一个频率量程,或者说是一个频率区间[f1,f2],其中f2是f1的倍频 一个倍频程:是指这样一个频率区间[f1,f2],该频率区间的上限频率f2是下限频率f1的两倍,比如说[500Hz,1KHz]是一个倍频程,[1KHz,2KHz]也是一个倍频程,依次有 [2KHz,4KHz] 、[4KHz,8KHz]等等,当然[1.5KHz,3KHz]也是一个倍频程。 每倍频程:也就是上面的一个倍频程 每倍频程能量相等:功率谱密度函数P(f)对频率f 在每倍频程区间[f1,2*f1]的积分值保持不变,即:?==1 *21)(f f df f P E 常数 粉红噪声的每倍频程能量相等。 粉红噪声的功率谱密度P 与频率f 的倒数成正比,即:P ∝1/f ,是1/f 噪声的一种。假设P=1/f ,画出图形如下: f=0.01:1:20000; P=1./f; plot(f,10*log10(P)) title('P=1/f') xlabel('f(Hz)'); ylabel('P(dB)'); grid on 图1 1/f 噪声功率谱 可以将图1认为是粉红噪声的功率谱图,从中可以很明了地看出,每倍频处的功率(或着说能量)以3dB 数量级下降,比如2KHz 处的功率-33.01dB 相对于1KHz 处的功率-30dB 下降了3dB 。而每倍频程能量相等是指上图中A 区域总能量和B 区域总能量相等,当然A 、B 、

C、D区域各自总能量都是一样的。从肉眼上看上面的功率谱,说A\B\C\D总能量相等不太可能,感觉D的总能量明显大于A,那么还是通过数据来验证一下比较放心。 syms f P a = 1000; b = 2000; P_1k_2k=int(1/f,a,b) %对P=1/f在[1000,2000]区间积分,得到[1000,2000]频带的总能量 a = 2000; b = 4000; P_2k_4k=int(1/f,a,b) %对P=1/f在[2000,4000]区间积分,得到[2000,4000]频带的总能量 a = 4000; b = 8000; P_4k_8k=int(1/f,a,b) %对P=1/f在[4000,8000]区间积分,得到[4000,8000]频带的总能量 a = 8000; b = 16000; P_8k_16k=int(1/f,a,b) %对P=1/f在[8000,16000]区间积分,得到[8000,16000]频带的总能量 计算结果: P_1k_2k = log(2) P_2k_4k = log(2) P_4k_8k = log(2) P_8k_16k = log(2) 可见每倍频程能量确实相等。 其实,从公式推倒也能证明,具有功率谱密度P∝1/f的1/f噪声,其每倍频程能量是相等的,

倍频程

倍频程 2011-05-17 22:11:13| 分类:声学工程|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人耳听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Hz,在声音信号频谱分析一 般不需要对每个频率成分进行具体分析。为了方便起见,人们把20Hz 到20KHz的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每个频带成为一个频程。频程的划分采用恒定带宽比,即保持频带的上、下限之比为一常数。实验证明,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 倍。 若使每一频带的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即频率之比为2, 这样划分的每一个频程称1倍频程,简称倍频程。如果在一个倍频程 的上、下限频率之间再插入两个频率,使4个频率之间的比值相同 (相邻两频率比值=1.26倍)。这样将一个倍频程划分为3个频程, 称这种频程为1/3倍频程。 所以我们通常使用的31段均衡器也称为1/3倍频程均衡器。 两个频率相比为2的声音间的频程,一倍频程之间为八度的音高 关系,即频率每增加一倍,音高增加一个倍频程,图示均衡器的的各 频点之间就是倍频程关系。倍速录音用双卡录音机录音时,为了节省 录音时间而设置的功能,倍速录音的磁带速度是正常录音的两倍,所花时间缩短了一倍,监听录音效果时,声音为快速播放效果,音调升高一个八度。这就是不为人们所熟知的倍频程! 总结一句话定义倍频程就是,频率为2:1的频率间隔的频带. 频程: 可听声的范围为20~20000Hz。将此范围分为几个波段,就是频带或 频程。 在噪音测量中,通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 目前常用的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 31.5 63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和16000Hz 1/3倍频程就是把上述每个频程再一分为三,此时所用的中心频率 为: 40 50 63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20 400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200 4000 5000 6300 8000 10000 12500 16000 以此频带为横坐标,将在各频带测得的噪音标为纵坐标,即得到噪音 频谱。

倍频程

将全频域按几何等比级数的间隔划分,使得中心频率fc取做带宽上、下限f1、f2的几何平均值,且带宽h=f2-f1 总是和中心频率fc保持一常数关系,h=v×fc。如果v等于根号二的倒数(0.707),那么f2=2f1,则定义这样的频率带宽叫倍频程带宽;如果v等于三倍根号二的倒数(0.236),那么h=0.236fc,则定义这样的频率带宽为1/3倍频程带宽。 1/3倍频程作用主要是分析噪声能量的频率分布。另外做分析的时候加了计权网络可起到滤波功能。 每个倍频程或者1/3倍频程的获得是通过带通滤波实现的。但是作为总的倍频程或者1/3倍频程分析来看,主要是为了研究信号能量在不同频带的分布。 使用1/3倍频程主要是因为人耳对声音的感觉,其频率分辨能力不是单一频率,而是频带,而1/3倍频程曾经被认为是比较符合人耳特性的频带划分方法,不过现在心理声学里提出了Critical Band这么个频带划分方法,听说更符合人耳特性。 先要知道1/3倍频程的划分方法,相关的书和国标都有公式和现成的数据表格,然后,你将时间域的声信号fft变换到频率域,对定义的每个1/3倍频带的声压计算等效连续声压级。这就是1/3倍频程声压级。 FFT后再进行1/3倍频程分析,在王济和胡晓编“MATLAB在振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中有一节用介绍1/3倍频程分析,它是在FFT之后用1/3倍频程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求出1/3倍频程滤波器输出的均方根值,并提供了MATLAB程序。

1/3倍频程: 三分之一倍频程谱是一种频域分析方法它具有谱线少带宽的特点,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常用于声学、人体振动、机械振动等测试分析以及频带范围较宽的随机振动测试分析等。 倍频程实际上是频域分析中的一种相对尺度。倍频程谱是由一系列频率点以及对应这些频率点附近频带内信号的平均幅值所构成。这些点称为中心频率c f ,中心频率附近的频带处于下限频率1f 与上限频率m f 之间。 三分之一倍频程谱是按逐级式频率进行分析的,它是由多个带通滤波器并联组成,为的是是这些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覆盖整个分析频带。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的推荐,三分之一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 3/30100010n c f Hz =? (n=1,2,3,...±±±) 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的中心频率是其近似值。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定,中心频率为1Hz 、1.25Hz 、1.6Hz 、2Hz 、2.5Hz 、3.15Hz 、4 Hz 、5 Hz 、6.3 Hz 、8 Hz 、10 Hz......。可以看出,每隔三个中心频率,频率值增加一倍。三分之一倍频程的上、下限频率以及中心频率之间的关系为 1/31/61/62,2,2m c m l l c f f f f f f === 三分之一倍频程带宽为:m l f f f ?=- 对于三分之一倍频程谱可以通过两种处理方法得到。一种方法是在整个分子频率范围,按照不同的中心频率定义对采样信号进行带通滤波

基于Matlab的倍频程分析

用Matlab语言实现噪声的1/3倍频程分析 摘要:在声学测量研究中,1/3倍频程谱反映了声源的能量分布情况.本文基于Matlab 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对高斯白噪声的1/3倍频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的特点。 关键词: 故障诊断;传感器优化布置;高斯白噪声;功率谱;1/3倍频程 0 引言 “设备故障诊断(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s Diagnosis)”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设备的现场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二是在出现故障情况时对故障进行分析与诊断。这二者是密不可分和相互关联的。掌握设备现在的状况及信息,预知和预测有关故障或异常的程度,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判断故障发展趋势及其对将来的影响,从而找出必要的对策或解决方法,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功能。 运用设备诊断技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据日本资料报道,采用诊断技术后,事故率减少75%,维修费用可降低25-50%。英国对两千个工厂进行的调查表明,采用诊断技术后,维修费用每年可节约 3 亿英磅。目前我国的机器设备总值约为8000 多亿元,每年用于设备大修、小修和处理故障的费用一般占固定资产原值的3%—5%,采用诊断技术改进维修方式和方法后,一年取得的经济效益可达数百亿元。因而减少停机时间而创造的社会效益将非常巨大。显然,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必须把它作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设备故障诊断一般分两个阶段四个步骤实施。两个阶段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的四个步骤为:信号检测、特征提取(信号处理)、状态识别和诊断决策。其具体内容为:(l)信号检测:按不同诊断目的选择最能表征工作状态的信号。这种工作状态信号称为初始模式。 (2)特征提取(信号处理):将初始模式向量进行信号处理、变换,去掉冗余信息,提取故障特征、形成待检模式; (3)状态分析:将待检模式与样式模式(故障档案)对比和状态分类,判断出故障类型。(4)诊断决策:根据判别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对机械设备及工作进行必要的预测及修正。 1 传感器优化布置 结构健康监测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结构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结构的某些信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判定结构是否损伤以及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损伤评估方法是试验模态分析法。进行模态实验的第1步就是获得被测结构激励和响应的时域信号,而传感器的配置方案是首先要确定的。不适当的传感器配置将影响识别参数的精度,而且传感器本身需要一定的成本,与其配套使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的代价也都较高。从经济方面考虑,希望采用尽可能少的传感器。因此,确定传感器的最佳数目,并将它们配置在最优位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要进行传感器的优化配置,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能反映设计要求的优化配置准则。目前发展起来的优化准则很多,其中,基于识别误差最小准则的方法是使用较多的1种方法;如:Kammer提出的有效独立法;模型缩减准则也是1种常用的准则,但这种方法只能保证低阶模态的精度;另外还有可控可观度准则,模态应变能准则等。Came等认为模态置信度MAC(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矩阵是评价模态向量交角的1个很好的工具。 其次,传感器的优化配置还必须选用适当的优化方法。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随机类方法主要有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这种方法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但现有的随机搜索技术可靠性并不高。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序列法中的逐步削减法,它每次从剩余传感器的可选位置中去掉1

三分之一倍频程程序解读

方法一:%A计权声压级频谱分析 clc; clear; close all; y=wavread('abc.wav'); fs=51200;%采样频率 p0=2e-5;%参考声压 f=[1.00 1.25 1.60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 %基准中心频率 f1=[20.00 25.0 31.5 40.0 50.0 63.0 80]; fc=[f1,100*f,1000*f,10000*f]; %%%%%%%%%中心频率%%%%%%%% %20-16000Hz A声级计权值 cf=[-50.5,-44.7,-39.4,-34.6,-30.2,-26.2,-22.5,-19.1,-16.1,-13.4,-10.9,-8.6,-6.6,-4.8,-3.2,-1.9,-0.8,0,0 .6,1.0,1.2,1.3,1.2,1.0,0.5,-0.1,-1.1,-2.5,-4.3,-6.6]; t1=1; t2=2; x=y(t1*fs+1:t2*fs);%截取需要处理的数据段 n=length(x); t=(0:1/fs:(n-1)/fs); subplot(221); plot(t,x);%瞬时声压时程图 w=hanning(n); %汉宁窗 xx=1.633*x.*w; %加汉宁窗(恢复系数为1.633) nfft=2^nextpow2(n); %nextpow2(n)-取最接近的较大2次幂 a = fft(xx,nfft); f = fs/2*linspace(0,1,nfft/2); w=2*abs(a(1:nfft/2)/n); subplot(222); plot(f,w);%绘制频谱图%%%%%%%%%%%%%%%%%%%%%%%%%%%%%%%%%%%%%%%%%%% %1/3倍频程计算 oc6=2^(1/6); nc=length(cf); %下面这个求1/3倍频程的程序是按照振动振级计算那个来的 for j=1:nc

dB 倍频程

dB 倍频程 [原创 2010-01-14 22:37:22] roll-off rate(下降速率)——增益随频率减小;decade(十倍频程)——频率按x10增加或按x1/10减小,从10Hz到100 Hz为一个decade(十倍频程);octave(倍频程)——频率按x2增加或按x1/2减小,从10Hz到20 Hz为一个octave(倍频程); 2倍频和10倍频是一回事 对于滤波或运放放大倍数来讲是用dB来表示的。具体的公式是 A(w)=A0/(1+jw/w0), w0是滤波频率或运放的一个极点。 采用dB表示时是 20*log|A(w)|. A(w)要取模,即A0/sqrt(1+w*w/(w0*w0)). 对于n倍频(靠近w0的频率不准确,n>0),w2=n*w1, w1>>w0.(开方中的1可忽略)则有 A(w2)-A(w1)=20*logA0-20*log(sqrt(w2*w2)/(w0*w0)) -20*logA0+20*log(sqrt(w1*w1)/(w0*w0)) =-10*log(w2*w2/(w1*w1) =-10*log(n*n) 这样对于两倍频,w2=2*w1,则此时下降是 -10*log4=-6.02dB 当w2=10*w1时 -10*log100=-20dB.

5532是5534的双运放版本,补偿电容固定,其它与5534一样。接下来说的都是5534. 先上一张开环增益曲线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开环增益最大在100db,从1KHz开始下降。值得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运放开环增益从几十Hz开始下降,也就是说5534的开环频响远远大于普通运放。5534开环增益不是一般运放表现出来的每10倍频程下降20DB,而是25DB左右,比较奇怪。5534在10Khz时依然有75db增益。拿国半新推出的顶级运放lm4562来比较,4562开环增益将近140db,但折转频率仅几个hz,因此到1Khz时增益还不到100db,低于5534,10Khz增益也是70多db,与5534差不多。高频段开环增益高,反馈量大,对降低失真有好处。从输入噪声密度指标来看,5534是3.5-4nV/√Hz,4562是2.7nV/√Hz,要知道5534比4562早了20年。。。 还有个重要的性能就是带负载能力,5534很多指标是带600欧姆负载测得的,说明5534的带负载能力很强。lm4562测试负载最低也就是600欧姆了。

倍频程and octave

如果频率F1是100HZ的话,它的倍频程就是200HZ. 它的2分之1倍频程频率就是141HZ,就是100HZ乘个系数,这个系数是2的(1/2)幂,就是2的开平方根. 它的3分之1倍频程频率就是100HZ乘一个新的系数,这个系数是2的(1/3)幂,就是2的开三次方的根. 其值是多少呢?请算一下,比141小是肯定的了. n倍频程=频率x2的n次幂 倍频程(octave) 两个声音的频率比(或者音调比)的以2为底的对数称为频程,数学表达式为n=log2(f2/f1),式中f1为基准频率, f2为求倍频程数的信号频率, n为倍频程数.可以是整数或分数.例如n=1,1/3,则分别称为”倍频程”和”三分之一倍频程”. 关于倍频程的问题 一:倍频程的概念:所谓倍频程就是频率增加一倍频谱所占据的空间,由于起始点的频率是随机的,所以对于不同起始频率点的倍频所占据的频谱空间是不相同的,例如起始点频率是100HZ,那么一个倍频程就是从100HZ---200HZ,如果起始点频率是200HZ,那么一个倍频程就是从200HZ---400HZ, 如果起始点频率是70HZ,那么一个倍频程就是从70HZ---140HZ,…..以此类推。 二关于倍频程的使用:例如有的信号源是有若干频点所组成,而且对每个频点的安排是这样要求的,例如频率范围是从100HZ—1000HZ,而且频率间隔是1/12倍频程,也就是说在一个倍频程里安排12个频点,每一个之间的间隔为1/12倍频程, 例如:从100HZ—200HZ,而且频率间隔是1/12倍频程,设第一个频点是1/12=log2x=lgx/lg2 lgx=0.3010×1/12 =0.025 x=1.055 倍频程对起始点频率的倍数频率数 1/12 1.055 105.5HZ 2/12 1.122 112.2 HZ 3/12 1.189 118.9 HZ 4/12 1.238 123.8 HZ

声学分析的倍频程分析和声级计(SLM)

声学分析的执行有多种原因,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测试、机器性能和过程控制。Spider系列(Spider-80X、Spider-80Xi)具有声学测量功能,包括实时倍频程谱、1/3倍频滤波器和声级计功能。晶钻仪器为获取和查看声音信号提供了一个易用而强大的工具箱。对噪声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同时进行数字倍频带滤波器和原始数据记录。Spider系列满足更多通道测试的要求,最多可达512个频道。 IEPE(ICP?)接入允许直接连接使用时预极化的ICP麦克风前置放大器。传统的电容麦克风也很容易通过将来自麦克风电源的电压信号与输入通道连接起来。使用波形发生器可以产生白噪声和粉红噪声信号。这个特性在使用扬声器进行吸收测量时非常有用。 ★实时倍频程分析 Spider硬件的声学数据采集软件选项包括实时倍频程滤波器、声压级和麦克风校准功能。这三种操作允许用户执行许多声学测量操作。倍频程分析选项适用于1/1、1/3、1/6、或1/12倍频程的实时滤波器组。输入时间流被分割成部分频率波段信号(倍频程波段),可以保存。频率加权可以应用于倍频程频带模拟人的听觉,时间加权可以用来调整对短时间事件的灵敏度。由此产生的倍频程谱可以定期保存,并在瀑布图上显示,以观察频谱如何随时间变化。RMS时间历史也可以被保存为一个给定的倍频程带的时间轨迹。

1/1和1/3倍频程分析是使用一种具有降采样技术的实时带通滤波实现的。数据流是连续处理的,并被输入到带通滤波器中。然后将带通滤波器应用到降采样滤波器(decimation technique)的每个阶段的输出。这提供了非常精确的滤波器形状,符合全球声学标准:ANSI std. s1.11 2004, Order 3 Type 1-D和iec61260 -1995。 ★声学测量:声级计 声级计(SLM)是声学数据采集软件中的一个相关应用。这个模块也被称为总量级测试。SLM将一个频率加权滤波器应用到输入信号和时间加权到滤波器的输出。然后从该频率加权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中提取各种声学测量值。 你所期望的声学测量的所有特征值都可以测量,然后是一些A、B、C和线性加权函数;快速、缓慢、脉冲和峰值检波器;用户可选择高、低通滤波。所有CI 仪器所提供的极高的动态范围,使人们不用担心设置电压量程非常好,从而避免了低范围或过载的情况。 ★内置麦克风校准 使用传统的麦克风校正器和在线校准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处理麦克风的标定。简单地定义参考信号的频率和振幅,CI系统将自动检测到校准信号被应用到的输入通道,然后计算所需的校准常数。计算偏移量并存储以供以后参考。还可以通过在通道参数设置页面中直接输入麦克风灵敏度值来实现校准。 ★同时记录时间波形和倍频程分析 Spider具有同步的时间流记录功能,原始时间数据可以记录到内部闪存或外部专用的Spider NAS固态硬盘上。所有输入通道的原始时间数据可以在全频段记录。在记录后,可以通过使用后处理来处理保存的文件,它提供了与实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