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别胶质瘤

低级别胶质瘤
低级别胶质瘤

一文深度读懂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预后、复发、恶化

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时机怎么选?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什么情况容易恶化为高级比胶质瘤?预后生存期如何?有哪些争议?一文深入解读,一探究竟。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一类不常见的、WHO分类为I 和II级的、原发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通常处于非活动状态,但是不少肿瘤最终会演变成致命性的高级别胶质瘤。由于此类肿瘤具有漫长的无症状自然史,对那些病灶局限、症状不多的病人,到底是给予积极的还是延迟的治疗;以及术后放疗和化疗的时机等均无定论。本文将从手术,放疗和化疗三个方面对LGG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寻找出最适合病人的个体治疗方案。这里提及的LGG仅仅涵盖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枝星形胶质瘤和少枝胶质瘤。

本文内容纲要:

1.手术 1.1手术时机 1.2切除程度

2.术后治疗 2.1 放疗的时机 2.2放疗剂量 2.3化疗

3.低级别胶质瘤复发 3.1 放疗 3.2 化疗

4.支持疗法

5.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6.预后自然史

7.总结

1 手术

对于拟诊的LGG,手术切除能够提供组织学和分子学诊断,同时还兼具治疗作用

1.1 手术时机

肿瘤较大或有广泛的神经系统症状者,通常需要立即手术切除肿瘤。肿瘤较小以及症状轻微的病人,究竟是立即切除还是延迟手术,仍存在争议。很多研究者倾向于在确诊为LGG后,做安全范围内的最大切除。文献回顾发现,此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另一种替代方案就是对那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病人,予以保守治疗。一旦病人影像学上出现肿瘤进展,如难治性癫痫发作、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或影像学显示已经转化为高级别胶质瘤时,再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其它治疗方法[。

来自挪威的一组回顾性队列研究就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对LGG病人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后发现,拟诊为LGG的病人共153例,一个中心的部分病人施以早期最大安全范围的切除(86%的病人),另一个中心的部分病人倾向于诊断性活检和观察随访(71%的病人;最终50%的病人施行了肿瘤手术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和延迟手术的病人相比,肿瘤早期手术切除人群的生存期较高(5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60%)。然而,生存期提高的好处最有可能反应出此种人群较高的手术切除率(89%对比50%)而不是手术的时机。

1.2 切除程度

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价手术切除的程度对病人预后的影响,但是观察研究为更广泛的手术切除提供了证据支持。在一个更为详尽的回顾性观察研究中,对216例半球LGG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多元分析后发现,初始切除程度是最重要的预示总生存期的指标;术前小的肿瘤体积和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相关。

1.3低级别案例手术案例解读

简要病史:

右侧肢体无力伴有吞咽困难2月,伴有呕吐、头痛。无其他病史,北上多家医院辗转求诊。为了减轻脑积水,于某医院行右侧脑室腹腔内分流术,行MR提示脑干胶质瘤、脊髓胶质瘤,但是症状不见明显改善,加重趋势明显。

诊断:(延髓-颈3)脊髓-脑干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手术医生: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

教授

手术结果:肿瘤切除95%以上,手术顺利,手术历时8小时

术后情况:术后ICU留观1天,神志清楚,完全自主呼吸,拔除插管,生命体征平稳,转入普通病房。患儿右侧肢体活动度、肌力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1周,患者下地自行行走,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3周出院,术后2月可如同龄患儿生活。

术前术后MR对比

术后活检病理:脑干脊髓(延髓-颈3)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HC:

H3K27M(-),GFAP(+),IDH-1(-),ATRX(+),Braf-v600E (-),Syn(弱+),Olig-2(弱+),ki67(5-10%+),P53(个别+)

2 术后治疗

对于LGG,辅助放疗和/或化疗最终在所有的病人中都是必须的。来自“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RTOG)第9802号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和单纯放疗相比,放疗联合化疗(PCV方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期,这也是目前所推荐的术后标准治疗。

2.1 观察

“静候(wait and see)”的方法,适合在年轻的、进行过广泛切除,症状仅为癫痫发作的、尤其是分子学提示为1p/19q联合缺失的LGG病人中采用。和没有1p/19q 联合缺失的相比,此类肿瘤年生长率极低。一组111例LGG前瞻性的研究中,所有病人均进行了手术全切,2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和93%;然而,只有48%的病人在第5年时依然保持无进展状态。与预后较差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较大(直径≥4 cm),星形细胞或少枝星形细胞瘤成分,以及MRI上显示的残留肿瘤直径大于1 cm。

2.2 放疗

放疗是LGG标准治疗方案之一,但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尚不确定。当选择给予病人术后立即放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出现与肿瘤相关症状、以及预后差的高危险因素,后者包括:年龄≥40岁、术前肿瘤体积较大(例如≥5 cm)、累及双侧半球、不全切除、组织学上有星形细胞成分、上升的MIB-1指数(>3%)、1p19q 的联合缺失以及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的缺失。

2.2.1 放疗的时机

研究表明,对LGG病人术后立即放疗,增加了肿瘤无进展时间,但对总生存期却没有影响。那些有很大可能肿瘤进展的患者,以及一直表现为肿瘤相关症状的患者,最有可能从术后立即放疗中受益。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第22845号临床试验将311例LGG病人,随机分成立即放疗组和暂缓放疗组,平均随访8年。和暂缓组相比,术后立即放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5.4 和3.7年),但对总生存期没有影响(分别是7.4和7.2年)。大部分暂缓放疗的病人(65%)于疾病进展后均接受了放疗。对总生存期没有改善的结果提示,放疗延迟了LGG的进展,但并没有阻止其转变为高级别胶质瘤,因此,在影像学上出现进展之后再给以放疗同样是有效的。尽管生存质量没有被仔细评价,但是癫痫发作在立即放疗组中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关于术后放疗,我们建议年轻(≤40岁)病人、肿瘤全切后、存在有利的分子学特点的病人术后随访观察;年长的病人、术后有肿瘤残留、且有一项或者多项不利的分子学特点者立即给予术后治疗。对于那些不在上述两类的病人,危险因素越多,我们越倾向于让病人尽早开始放疗。

2.2.2 剂量

一旦决定给予放疗,50~54 Gy的总剂量为LGG病人提供了疗效和毒性之间合理的平衡。来自北美的一组多中心试验将203例幕上LGG病人,随机分成64.8 Gy和50.4 Gy两个放疗组,结果发现,和稍低剂量组相比,稍高剂量组病人的生存率并没有明显改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94%;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72%)。另外,严重的放射性坏死率更多见于稍高剂量放疗组(5.0%和2.5%)。和传统放疗相比,其它放疗手段包括超分割放疗和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均未发现能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益处。

2.3 化疗

RTOG 第9802号临床试验结果认为,选择术后立即治疗的病人应当同时接受放疗和化疗。251例幕上LGG随机分成术后放疗组,伴随或者不伴随PCV化疗组。入选的病人中,一部分是18~39岁的次全切除或活检的患者,另一部分是年龄≥40岁的含有任何程度手术切除的患者。两

组的放疗剂量均为54 Gy。化疗包括六个周期的PCV方案。病人是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瘤和混合胶质瘤病人组成,分别占26%,42%和32%。平均随访5.9年后发现,放疗+化疗组倾向于有更长的生存期(5年生存率72%相对于64%,HR 0.72, 95% CI 0.47~1.10)。在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议上随访时间定为平均11.9年。结果发现,术后放疗+PCV相比于单纯放疗,有着明显生存期改善(13.3年相对7.8年,HR 0.59, p=0.03)。平均无进展期也是明显延长(10.4年相对4.0年,

p=0.002)。进一步研究发现,PCV带来的生存期改善见于所有组织类别中,但最大的效应见于少枝胶质瘤(HR 0.43)和少枝星形细胞瘤(HR 0.56)病人;接受了PCV化疗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相比于那些只接受放疗的患者而言,平均生存期明显提高(7.7年对比4.4年,HR 0.73, p=0.31)。本临床试验开始实施的时候,尚不具备分子学分析。故目前并不清楚,PCV 化疗所带来的改善是否和特定的分子学特点相关。类似的针对间变胶质瘤的随机试验(放疗和或PCV化疗)发现,PCV所带来的改善主要和少枝胶质瘤1p19q双缺失,以及可能的MGMT甲基化,IDH1突变等有关。

目前,尚没有随机对照试验来对比PCV方案和替莫唑胺在此类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虽然两种药物对LGG都有效,但只有PCV被随机的试验证实能提高患者生存期。RTOG的2期临床试验评价了替莫唑胺在高风险的LGG中的效果:该研究共包括129例病人,且伴随有3项或者更多项的高危险因素,均给以标准的放化疗方案。平均随访4.1年,3年无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9%和73%。

2.4 化疗+延迟放疗

含有1p19q 双缺失的少枝胶质瘤患者,复发之后给以化疗+放疗,和术后早期给予放疗(有或者无化疗)相比较,长期预后的数据有限。延迟治疗是为了避免放射毒性。含有1p19q双缺失的少枝胶质瘤与其它LGG相比,对化疗更敏感。少枝胶质瘤对化疗敏感性,最初是由放疗之后复发或

进展后使用PCV方案治疗后得到验证。后续的治疗发现,少枝胶质瘤对替莫唑胺也高度敏感。

EORTC第 22033号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477例高风险的LGG部分随机接受了12个周期的替莫唑胺化疗,部分接受了放疗(50.4 Gy)。初步的结果显示,在整个的研究群体中,未见到显著性差别:平均无进展期在替莫唑胺化疗后是40个月,放疗组是47个月;同时,还发现含有1p缺失的肿瘤在接受替莫唑胺或放疗之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5和58个月,而1p完整的患者对替莫唑胺化疗表现出较差的无症状生存期(30相对于41个月,p=0.06)。必须注意到,含有1p缺失的LGG患者中的平均无进展期55~58个月,已经远远低于RTOG第 9802号研究中放疗+PCV 所获得的10年无进展存活期。

3 LGG复发

采用MRI来区别复发和放射性坏死非常困难,很多时候还需要活检。复发时,可以考虑挽救性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的联合治疗。复发之后的病变,既可能是LGG还有可能是高级别胶质瘤。

3.1 放疗

在首次放疗(45和60 Gy)之后,再次的传统外照射治疗通常不可取。一组172例复发的胶质瘤患者中,包括71例2级和101例3级或4级的胶质瘤病人,以前均接受过特定剂量的放疗。复发之后,所有病人再次接受了总剂量36 Gy的18次照射,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来提高局部剂量,LGG病人的平均生存期是22个月。

3.2 化疗

两组研究报道认为,两类肿瘤(同时包含星形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肿瘤)使用替莫唑胺后的客观反应率是类似的,但是那些不含有1p19q 双缺

失的病人反应时间较短。一旦肿瘤显示出恶性去分化,则反应率和反应持续时间均类似于复发的间变星形细胞瘤,大约2/3的病人存活并保持了6个月的无进展期。

4 支持疗法4.1 癫痫发作

和幕上LGG相关联的癫痫发作和原发性癫痫相比,极难治疗。在大部分病人,全部切除或者次全切除肿瘤对癫痫发作都会有改善。放疗和化疗同样能使得许多病人的癫痫发作好转,甚至是在缺乏影像学方面好转的证据之下可见。

5 治疗后的监测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建议在LGG确诊后最初的5年里,应该每3~6个月随访一次MRI,继而每年做一次MRI。

6 预后和自然史

尽管LGG的自然史差别很大,但是大部分病人最终会恶化。很多病人都有一段影像和临床上相对稳定的时间:星形细胞瘤大约5~7年,少枝胶质瘤则更长。来自流行病监督及最终结果资料库(SEER)的结果阐明了LGG的自然史和预后。研究发现,病人的预后和诊断时的年龄相关。在1990~2001 年间诊断的肿瘤,生存率相对应于<20岁的、20~64岁者和>64岁的患者分别是86%、53%和20%。分子学特点尤其是那些含有IDH1和IDH2突变的病人,相比于那些缺乏这种分子学特征的患者,预后会更好。最常见的揭示不良预后的临床特点包括:较大的年龄(例如≥40岁)、功能状态差、非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局灶性神经缺损,颅内压增高)、位于额叶和顶叶以外、肿瘤较大(≥5 cm)或MRI显示位于肿瘤内部明显的强化、不全切除、星形细胞成分、高的增殖指数(MIB-1 >3%)。

7 总结

肿瘤较大或者有广泛的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立即手术切除是普遍被接受的治疗方案。那些症状短暂,体积较小的且没有占位表现的肿瘤,应密切观察随访。后续的手术治疗可以在病人出现肿瘤加速生长或者肿瘤转变为高级别胶质瘤,有难治性癫痫发作或者进行性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之后进行。年轻病人(≤45岁),肿瘤全切之后,并且包含有利的分子学特点的,例如IDH突变和1p19联合缺失者,我们建议手术之后观察随访。此类病人最终会复发,在肿瘤进展之后仍然需要辅助治疗。含有IDH 野生型的肿瘤以及含有较差预后因素的,例如肿瘤残留,年龄> 45岁,神经缺损症状,大的有占位效应的肿瘤,建议术后立即给予辅助治疗。对于不属于上述两类情况的病人,则危险因素越多,越倾向于术后立即辅助治疗。对于高危险的LGG,建议放疗联合化疗,而不是单独使用。化疗选用PCV方案,而不是替莫唑胺。

参考资料:魏社鹏, 赵继宗. 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INC国际神经外科编辑

研究1H-MR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1H-MR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T 1H-MR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30例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患者。采用美国GE公司Signa EXCITE HD 超导型MR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行颅脑常规MRl扫描和二维多体素144 ms序列扫描。采用Functool软件包后处理,分别测定瘤体区、瘤周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的胆碱/肌酸(Cho/Cr)、胆碱/氮-乙酞天门冬氨酸(Cho/NAA)、氮-乙酞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的变化,并对结果利用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瘤体区Cho/NA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瘤周区Cho/Cr、Cho/NA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1H-MRS在鉴别诊断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中有重要价值,对瘤周区的 Cho/Cr、Cho/NAA值的检查是鉴别胶质瘤和转移瘤的重要手段,特别对于单发脑转移瘤更具鉴别意义。 关键词:质子磁共振波谱;颅内肿瘤;多体素;鉴别诊断 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转移瘤是颅内较常见的脑肿瘤,CT和常规MRI是检查二者的主要方法,但对于二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对于转移瘤单发或胶质瘤多发的患者就更难以鉴别。核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化学位移现象来测定人体内部器官及组织代谢、生理生化改变的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观察颅内肿瘤的生化和代谢物的变化。本文通过 MR仪进行多体素1H-MRS分析高级别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瘤体及瘤周代谢物的成分及变化,探讨多体素1H-MRS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与脑转移瘤中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为计量资料,全组数据资料采用软件进行处理,首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正态性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x±s形式表示。P),而瘤周区Cho/Cr、Cho/NAA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P值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肿瘤的瘤体区、瘤周区各代谢物比值(x±s) 组别Cho/CrCho/NAANAA/Cr 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的通知》,其中的《脑胶质瘤诊疗规范》的全文如下: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

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 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

(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放疗可杀灭或抑制肿瘤细胞,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规分割外照射是脑胶质瘤放疗的标准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TMZ)同步并辅助化疗,已成为成人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方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调控等诸多问题。 二、影像学诊断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最新--中华医学杂志)

2014年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文章摘自《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5月第30卷第5期P435-444 文章作者:江涛 一、意义和背景 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脑胶质瘤分子检测分析体系,描述最普遍的胶质瘤相关的分子改变、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并做出治疗选择。对于哪一个(类)患者或者样本需要进行检测,何时检测和如何检测,本指南中也给出了推荐。 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不同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特定的临床条件下经过系统的分析后形成的诊疗指南,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指南应满足:清晰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应用灵活性、多学科融合、有依据性和可作为指导性。临床实践指南的目标是服务于临床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为医疗教育提供指导,为疗效评估、专业审核提供依据,为合理治疗和建立临床路径提供帮助。 二、前言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一半以上为恶性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GBM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15个月。近年来,神经肿瘤分子病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发现一系列有助于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目前的WHO病理分级仍然依赖形态学进行肿瘤分级,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组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胶质瘤可以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导致WHO分级相同的个体间预后有着较大差异。 基于肿瘤遗传学水平的分子病理分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上较难鉴别的混合性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还能帮助明确诊断和分级。另外,这些新近发现的分子变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新靶点。近10年来,尽管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弥漫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改善仍然十分缓慢。 进一步了解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临床试验明确更多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有望揭开脑胶质瘤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神秘面纱。除了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临床常见因素,重要的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对临床应用均有深远的意义。 指南由资深专家参与拟订,可靠性、实用性强,指南中的分子标志物是治疗的靶点、预测因子或判断预后的指标,也能作为制订行业规范的依据。 三、流行病学 胶质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2%,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 -8)/10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肿瘤致死率排序,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 -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指出中国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 87/10万,位列十大高病死率肿瘤之第9位。以恶性胶质瘤为代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及家庭负担,一直是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 四、现有的胶质瘤分类系统 胶质瘤是指来源于胶质细胞的肿瘤,本指南中特指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胶质瘤可以分为两类:局限性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弥漫性胶质瘤。

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肿瘤,如果治疗不得当,不但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一旦病情到了晚期治疗难度较大,致死率也较高,因此很多患者都害怕病情进入晚期,如被告知要放化疗的患者,那脑胶质瘤需要放化疗一定是晚期了吗? 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放化疗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机体内癌细胞的抑杀,可以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但患者进行放化疗并不意味着病情到了晚期,有不少早中期患者也是需要进行放化疗的。对于脑胶质瘤早期的治疗手术多为首先考虑的方法,可以直接切除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但手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如果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术后有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等容易引起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预后不良因素,则需要联合放化疗。脑胶质瘤术后通过放化疗可以抑杀机体内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化疗也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而且放化疗在治疗过程中也会伴随一系列的副作用,损伤患者机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衡,而免疫力下降又是体内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在放化疗后也要重视巩固治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此时中医发挥了独特的优势。脑胶质瘤患者在放化疗期间通过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缓解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以及抵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化疗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该理论的实质内涵是:针对“虚”、“瘀”、“毒”三大病机,统筹兼顾,采取“扶元”、“通瘀”、“排毒”三大治疗措施,有的放矢,重点用药。目的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生理功能,使人体紊乱的内环境重新得以平衡,此时五脏六腑都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疾病亦趋康复。如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举办的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有部分参会患者在该理论指导用药下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一些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

高级别胶质瘤

高级别胶质瘤的放化疗(指南版) 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十分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 27%,约占恶性肿瘤的 80%;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的发病率很高,占 46.1%,且男性多于女性;其次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GBM 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较高的发病年龄为 75~84 岁,新诊断的中位年龄是 64 岁。 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可以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1级证据)。放射治疗通常是在肿瘤大部分切除、明确肿瘤病理后,常规分次,择机进行,立体定向放疗(SRT)不适用于脑胶质瘤的初治。 (1)放疗时机

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术后早期放疗能有效延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强烈推荐术后尽早(手术后2-6周)开始放疗(2级证据)。 (2)放疗技术 推荐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适形调强技术(IMRT),常规分次,适形放疗技术可提高靶区剂量的覆盖率、适形度及对正常组织保护,缩小不必要的照射体积,降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2级证据),放疗前图像验证(CBCT或EPID)是放疗质控不可缺少的环节。 INC国际神经外科相关专家表示,质子治疗是一种能够更有效地摧毁肿瘤细胞的新型放射疗法。就像一个杀灭肿瘤机器,这个庞然大物能以亚毫米的精确度瞄准患者肿瘤而不伤害周围健康组织,同时还能够将副作用降至最低。简言之,这就是质子治疗。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放射治疗是借助于被称为光子的微小光粒子(通常是X射线)进行的。而与光子治疗不同的是,质子治疗使用的射线是由带电的氢原子核(氢离子)组成的。有赖于HIT高度精密复杂的设备,这些射线可以高精度地以75%以上的光速射入肿瘤,达到集中定向杀伤肿瘤的效果。而质子放射治疗对胶质瘤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1.对脑肿瘤进行高剂量放射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脑胶质瘤病人术后到底需不需要化疗

脑部胶质瘤的不断发病不仅给患者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选择手术切除,但手术局限性较大,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因此术后为了防止复发转移,需要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其中化疗就是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手段,不过化疗副作用较大,有患者担心会无法耐受,那脑胶质瘤病人术后到底需不需要化疗呢? 化疗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通过化疗药物的使用,可以在手术后进行辅助治疗,抑杀术后残存的癌细胞和微小病灶,预防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命。但是化疗在杀死癌细胞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是否需要化疗是根据病理分期、病理分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发症等决定的,并非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化疗,在化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骨髓储备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适宜化疗的才能进行。 对于不适用化疗的患者,也不能忽视术后巩固治疗,中医辅助手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复发转移。中医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有利于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扶正元气,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还有助于清除术后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另外对于选择化疗的患者,在化疗期间服用中药,有助于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和耐受力,有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降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祖父在八十岁生日时,取出所保存家传几代全部秘本医籍,亲手交给了他,他如获至宝,废寝忘食,认真研读。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一些患者经其治疗后都能够不同程度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部分患者能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案例1:赵俊义(化名),男,43岁,脑胶质瘤,河南新乡人 2011年11月份时,赵俊义突然说不出话,人也无任何意识地趴在地上。经过详细检查,赵俊义被确诊为脑胶质瘤。确诊后,赵俊义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术,随后又接受放疗。在放疗过程中,赵俊义经病友介绍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2012年4月26日,赵俊义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初诊,仅用药1个月,胳膊疼痛减轻了;2个月后,胳膊能缓慢抬起了。看到治疗希望后,赵俊义此后一直坚持服用中药。用药至2014年年底时,复查结果一切正常,随后按照袁希福院长建议定期服用即可。 2017年9月24日,赵俊义受邀参加了希福中医第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他的身体一切如常,平时打打牌,出去转转,为家人做做饭,生活怡然自得。 声明: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脑胶质瘤术后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患者要重视巩固治疗,而是否需要化疗是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决定的,切勿为了追求无瘤生存而舍本逐末。提示:脑

低级别胶质瘤

Glioma patients group:two four nine one five eight seven seven eight 胶质瘤病友群:249158778 1. In patients with low grade glioma and controlled epilepsy as the single symptom, surgery may be deferred until clinical or radiological progression. (Level of Evidence 4- Recommendation grade C) 当可控的癫痫作为唯一症状的低度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没有出现临床上或者影像上的进展的时候,手术可以推迟。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外科魏社鹏 In one retrospective study by van Veelen et al, it was shown that in patients with controlled seizures as the single symptom, the prognosi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timing of the surgery. It could be, therefore, safe to defer surgery until clinical or radiological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ntrolled epilepsy only. Veelen等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以癫痫发作为单一症状的胶质瘤病人,其预后并没有被手术的时机所影响,故建议在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结果没有出现进展之前,尽可能的推迟手术也是很安全的。 In 1994 Berger et al analyzed the effect of extent of resection on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low grade gliomas. They found that for tumours greater than 10 cm3 a greater percent of resection and a smaller volume of residual disease convey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terms of recurrence, compared to those that had a less aggressive resection or biopsy. For tumours smaller than 10 cm3 no recurrence was detected over 3 to 4 years, regardless of percent of resection. 1994年,Berger等发现那些体积大于10立方厘米的肿瘤,术中切除越多,则复发越迟,而那些体积小于10立方厘米的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则没有联系。 2. In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neurological deficits, uncontrollable seizures, or in those who have clinical or radiological progression, maximal resection, when safe, should be attempted. (Level of Evidence 3- Recommendation grade B) 对于有颅内压增高症状的病人,以及有神经功能缺损,未控制的癫痫,或者临床或者影像上出现进展的病人,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根治性的切除。 3. Postsurgical radiation therapy may be deferred until clinical or radiological progression. When Radiation therapy is indicated, the dose should be between 45 and 54 Gy. (Level of Evidence 1- Recommendation grade A)

低级别胶质瘤

一文深度读懂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预后、复发、恶化 低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时机怎么选?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什么情况容易恶化为高级比胶质瘤?预后生存期如何?有哪些争议?一文深入解读,一探究竟。 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是一类不常见的、WHO分类为I 和II级的、原发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通常处于非活动状态,但是不少肿瘤最终会演变成致命性的高级别胶质瘤。由于此类肿瘤具有漫长的无症状自然史,对那些病灶局限、症状不多的病人,到底是给予积极的还是延迟的治疗;以及术后放疗和化疗的时机等均无定论。本文将从手术,放疗和化疗三个方面对LGG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寻找出最适合病人的个体治疗方案。这里提及的LGG仅仅涵盖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枝星形胶质瘤和少枝胶质瘤。 本文内容纲要: 1.手术 1.1手术时机 1.2切除程度 2.术后治疗 2.1 放疗的时机 2.2放疗剂量 2.3化疗 3.低级别胶质瘤复发 3.1 放疗 3.2 化疗

4.支持疗法 5.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6.预后自然史 7.总结 1 手术 对于拟诊的LGG,手术切除能够提供组织学和分子学诊断,同时还兼具治疗作用 1.1 手术时机 肿瘤较大或有广泛的神经系统症状者,通常需要立即手术切除肿瘤。肿瘤较小以及症状轻微的病人,究竟是立即切除还是延迟手术,仍存在争议。很多研究者倾向于在确诊为LGG后,做安全范围内的最大切除。文献回顾发现,此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另一种替代方案就是对那些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病人,予以保守治疗。一旦病人影像学上出现肿瘤进展,如难治性癫痫发作、进行性神经系统损害或影像学显示已经转化为高级别胶质瘤时,再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其它治疗方法[。 来自挪威的一组回顾性队列研究就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对LGG病人预后的影响进行比较后发现,拟诊为LGG的病人共153例,一个中心的部分病人施以早期最大安全范围的切除(86%的病人),另一个中心的部分病人倾向于诊断性活检和观察随访(71%的病人;最终50%的病人施行了肿瘤手术切除);随访结果显示,和延迟手术的病人相比,肿瘤早期手术切除人群的生存期较高(5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60%)。然而,生存期提高的好处最有可能反应出此种人群较高的手术切除率(89%对比50%)而不是手术的时机。 1.2 切除程度

_1H_MRS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作用及病理级别相关性的研究

中枢神经放射学 1H2MRS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的 作用及病理级别相关性的研究 龚才桂,王小宜,刘 慧,周高峰 【摘要】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 onance spectroscopy,1H2MRS)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脑胶质瘤的1H2MRS特点与其病理级别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36例,按照WH O诊断标准分成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高级别脑胶质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行1H2MRS检查,均在MR非增强成像的基础上获得。使用S iemens S onata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多体素扫描,点分辨表面线圈法,检测不同区域代谢物变化。结果 脑胶质瘤的1H2MRS表现:肌酸(Cr)轻度下降,N2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显著下降,胆碱(Cho)显著增高。低级别、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低级别脑胶质瘤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的NAA/Cr、Cho/Cr、NAA/Cho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脑胶质瘤的NAA/Cho、Cho/Cr、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其中NAA/Cho和Cho/ Cr比值反映肿瘤级别较稳定;NAA/Cr、NAA/Cho比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s分别为-0.663,-0.851),Cho/ Cr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s为0.858)。结论 1H2MRS与MRI相结合能提高脑胶质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H2MRS可评价脑胶质瘤的分级,反映脑胶质瘤代谢特性以及肿瘤生长潜能。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代谢 Applications of1H2MRS in Differentiating and G rading of G lioma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athology G ONG Caigui,W ANG X iaoyi,LI U Hui,et al. Department of Radiology,X iangya H ospital,Central S outh University, Changsha,Hunan Province410008,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valuate the findings of1H2MR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1H2MRS,and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indings of1H2MRS and the pathological grading of gliomas.Materials and Methods 36patients of gliomas ap2 proved by pathology were reviewed,all cases were categ orized into tw o groups(Low grade gliomas and High grade gliomas)ac2 cording to WH O diagnostic criteria.The36patients were underwent1H2MRS before surgery on plain MRI scan.Muitiple v oxel Proton magnetic res onance spectroscopy was performed on a1.5T MR scanner using point res olved surface coil spectroscopy (PRESS),the variety of metabolite peaks were detected in different areas.R esults The findings of1H2MRS:slightly decreased Cr,distinctly decreased NAA and distinctly increased Cho in gliomas.S 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ow/high grade gliomas and normal tissue in contralateral brain hemispheres were found in the ratios of NAA/Cr,Cho/Cr and NAA/Cho(P<0.01),S ignifi2 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grade gliomas and High grade gliomas were found in the ratios of NAA/Cr,Cho/Cr and NAA/Cho (P<0.05).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tios of NAA/Cr,Cho/Cr and NAA/Cho and the pathological grading of gliomas,and the ratios of NAA/Cr,Cho/Cr reflected pathologic grade of gliomas relatively steadily;there was significantly neg2 ative correlation in the ratios of NAA/Cr and NAA/Cho(rs was-0.663,-0.851respectively),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the ratios of Cho/Cr(rs was0.858).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1H2MRS and MRI improves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gliomas,1H2MRS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grade of gliomas,obtain metabolic in formation of gliomas and reflect the po2 tential growth of tum or. 【K ey w ords】 Brain gliomas Proton magnetic res onance spectroscopy 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 Metabolite 作者单位:410008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胶质瘤化疗

胶质瘤化疗 脑胶质瘤会诊中心 恶性胶质瘤((Ⅲ、Ⅳ级)如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术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良好、切口愈合良好后应尽早化疗。NCCN推荐放化疗同步,放疗前1小时,小剂量75mg/m2,连续服用42天(放疗间歇期也需服用)。放疗结束后:第1周期,5/28方案,150mg/m2,如果能够耐受,可以继续吃5个周期。对于部分缓解的患者,6周期结束可以继续服用,从第2周期开始剂量可增加至200mg/m2。替莫唑胺可引起淋巴细胞减少,CD4T淋巴细胞可低于200/mm3,对于放化疗期间白细胞计数下降的患者,每周应监测血常规。如果血小板低于75000/mm3,中性粒细胞低于1500/mm3,可暂缓化疗。一些胶质瘤也可选用亚硝基脲类药物,如尼莫斯汀、卡莫斯汀、洛莫斯汀和替尼泊苷或卡铂、顺铂等药物化疗。 胶质瘤化疗前病人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第一、注意休息和饮食调配,化疗前病人每天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一天睡眠时间不少 8 小时,同时饮食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调配,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多吃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事物,多食水果、蔬菜,少吃油煎食物,注意饮食调配。 第二、保持身体和口腔清洁。 第三、配合医师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B 超、胸片等,必要时做 CT 或磁共振等; 由于化疗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肝功能损害以及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因此不少患者将化疗视为畏途,认为化疗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将会削弱已患有重病或刚经历大手术创伤的身体,是得不偿失,因而拒绝做化疗。这种情况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屡见不鲜。 化疗的副作用 化疗可引起脑组织或肿瘤的的水肿、出血,进一步增高颅内压,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常同时应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等。 常引起骨髓抑制,用药期间应每周复查血象,若白细胞低于3×109/L,血小板低于8×1012,需减量或停药,同时给予改善造血功能药物,加强支持疗法。 化疗药物多经肝脏解毒,由肾脏排泄,应注意肝肾功能,功能差者应慎用或禁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 对于急性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可应用止吐药物及镇静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