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瞬时速度的测定

实验二  瞬时速度的测定

实验二 瞬时速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研究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实验原理

斜面上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下滑,记录不同官渡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传感器的湿寒,通过DIS 实验系统的专用软件,计算相应宽度的挡光片桶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进一步理解挡光片的宽度越小,测得的平均速度越趋近与小车经过光电门的传感器所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

?实验器材

朗威?DISLab 数据采集器、光电门传感器、DISLab 配套力学轨道、DISLab 配套力学小车、挡光片(共四片,宽度分别为0.080、0.060、0.040、0.020m )、物理支架、计算机。 ?实验装置

如图2-1。

?实验操作

1、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

物理支架上,放在轨道的一侧,

连接到数据采集器第一通道。

2、点击教材专用软件主界

面上的实验条目“瞬时速度的测

定”,打开该软件(图2-2)。

3、软件显示出四次测量中

挡光片的宽度(△s )的默认值:

0.080、0.060、0.040、0.020m 。

如实验需要,可对该默认值进行

修改。

4、点击“开始记录”,依次

将与软件中△s 对应的四片挡光片固定到小车上,让小车从轨道上同一位置滑下,记录下四次挡光的时间,同时得到小车的运行速度(图2-3)。

5、根据实验结果,归纳瞬时速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图2-1 瞬时速度测定实验装置 图2-2 实验界面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速度与活化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测定Na2SO3与KIO3反应的速率、反应级数,速率系数和反应的 活化能; 2、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NH4)2S2O8+3KI=(NH4)2SO4+K2SO4+KI3 S2O3^2-+3I^-=2SO4^2-+I3^- 五、数据结果 1、表3-1 2、表3-2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编号 1 2 3 4 5 试液的体积V/mL 0.2mol/L(NH4)2S2O8 20 10 5 20 20 0.2mol/LKI 20 20 20 10 5 0.01mol/LNa2S203 8 8 8 8 8 0.2%淀粉 4 4 4 4 4 0.2mol/LKNO3 0 0 0 10 15 0.2mol/L(NH4)2SO4 0 10 15 0 0 反应物的起始浓度c/mol/L (NH4)2S2O8 0.2 0.2 0.2 0.2 0.2 KI 0.2 0.2 0.2 0.2 0.2 Na2S2O3 0.01 0.01 0.01 0.01 0.01 反应开始至溶液显蓝色时所需时间 △t/s 76 172 324 178 300 反应的平均速率v/mol/L*S 0.000066 0.000029 0.000015 0.000028 0.000017 反应的速率常数k k=10140 反应级数 m=1 n=1 m+n=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 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T/℃ 反应时间△t/s 反应速率v/mol/L*S 反应速率常数 k Lgk 1/T 4 18.9 178 0.000028 10140 4.01 0.05 6 29 74 0.000068 22984 4.36 0.03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序号: 6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同组者:×××××××××××

实验项目名称: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根据物质的旋光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 (2)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与果糖,其反应方程式为 C 12H 22O 11 + H 2O === C 6H 12O 6 + C 6H 12O 6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常以H+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由于在较稀的蔗糖溶液中,水是大量的,反应达到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可认为其没有改变。因此,在一定的酸度下,反应速度只与蔗糖的浓度有关,所有本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该反应的速度方程为: -dt dc =KC 积分后: ln C C O =Kt 或 ㏑C=-k t+㏑C 。 式中,C 。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 为时间t 时的蔗糖浓度,K 为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测定反应物的浓度,并以㏑C t 对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然而反应是不断进行的,要快速分析出某一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比较困

难。但根据反应物蔗糖及生成物都具有旋光性,且他们的旋光性不同,可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 旋光度与浓度呈正比,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分的旋光度之和(加和性)。若以α0,αt,α∞分别为时间0,t,∞时溶液的旋光度,则可导出: C0∝(α0-α∞),C t∝(αt-α∞) 所以可以得出: ㏑(α0-α∞)/(αt-α∞)=k t 即:㏑(αt-α∞)=-k t﹢㏑(α0-α∞) 上式中㏑(αt-α∞)对t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则用下式求取: t=㏑2/k=0.693/k 2/1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自动指示旋光仪一台;移液管(25 mL)2支;超级恒温槽1台;烧杯(150 mL)2个;恒温水浴锅1台;吸耳球1个;秒表1块;容量瓶(50mL)1个;锥形瓶(100 mL)2个; 试剂:蔗糖(AR);2 mol/L的盐酸溶液。 四、实验操作 1、温度设定与准备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测试反应快慢 教案

2.4 测试反应快慢 知识目标: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 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 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 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 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 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 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2、抓住尺子时,应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 法应当一样吗? 3、每个人的测量次数应该是几次? 4、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合作愉快,提高效率) 5、记录结果是否需要设计表格?怎样设计表格? (4)实施计划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学号:20111412022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应用化学二班班级 03 组号 实验人姓名: xx 同组人姓名:xxxx 指导老师:李旭老师 实验日期: 2013-10-29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物理方法——电导法。 2、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掌握DDS-11A 型数字电导率仪和控温仪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对于二级反应:A+B →产物,如果A ,B 两物质起始浓度相同,均为a ,则反应速率的表示式为 2)(x a K dt dx -= (1) 式中x 为时间t 反应物消耗掉的摩尔数,上式定积分得: x a x ta K -= ·1 (2) 以 t x a x ~-作图若所得为直线,证明是二级反应。并可以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 所以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只要能够测出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即可求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如果知道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 (T 1)和k (T 2),按Arrhenius 公式计算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 ??? ? ??-?=122112)() (ln T T T T R T K T K E a (3) 2、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其反应式为: OH -电导率大,CH 3COO -电导率小。因此,在反应进行过程中,电导率大的OH -逐渐为电导率小的CH 3COO -所取代,溶液电导率有显著降

低。对稀溶液而言,强电解质的电导率

L 与其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总电导率就等于组成该溶液的电 解质电导率之和。如果乙酸乙酯皂化在稀溶液下反应就存在如下关系式: a A L 10= (4) a A L 2=∞ (5) x A x a A L t 21)(+-= (6) A 1,A 2是与温度、电解质性质,溶剂等因素有关的比例常数,0L , ∞L 分别为反应开始和终了时溶液的总电导率。t L 为时间t 时溶液的总 电导率。由(4),(5),(6)三式可得: a L L L L x t ·0 0??? ? ??--=∞ 代入(2)式得: ??? ? ??--= ∞ L L L L a t K t t 0·1 (7) 重新排列即得: ∞+-= L t L L k a L t t 0·1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DDS-11A 型数字电导率仪1台(附铂黑电极1支),恒温槽1台, 秒表1只,电导池3支,移液管3支;0.0200mol /L 乙酸乙酯(新配的),O.0200mol /L 氢氧化钠(新配的) 四、简述实验步骤和条件: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报告单.doc

生物实验报告单 姓名时间班级实验内容测定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间的反应实验用材学生用的直尺 实验过程1.同学4人一组 2.一同学手握直尺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 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被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 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刻度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4.小组4人轮流测试 实验结果刻度为cm 分析讨论 结果和重复的次数有一定关系;结果和人的某种状态也有一定关系。

赠送资料 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

(1) 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 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 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 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2-2 负债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目前贷款规模为10.15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司有较大的偿债压力。结合公司现有7.62亿元的货币资金量来看,财务风险不大。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8%,自有资金与举债资金基本平衡。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扣除XXXX影响后,2011年1-3月(以下简称本期)公司净利润605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以下简称同比)减少了1050万元,下降幅度为63%。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析如下: 2-3-1 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938万元,同比减少922万元,下降幅度为19%。其主要原因为:(1)XXXX收入3662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增长幅度为4.1%,系XXXXXXXXXXX 增加所致。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1.概述 化学反应速率用符号J或ξ表示,其定义为: J=dξ/dt(3-1) ξ为反应进度,单位是mol,t为时间,单位是s。所以单位时间的反应进度即为反应速率。 dξ=v-1B dn B(3-2) 将式(3-2)代入式(3-1)得: J=v-1B dn B/dt 式中n B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dn B/dt是物质B的物质的量对时间的变化率,v B为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对反应物v B取负值,产物v B取正值)。反应速率J总为正值。J的单位是mol·s-1。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若A与B按下式反应: aA+bB→cC+dD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J=kc a(A)c b(B) k为反应速率常数。 a+b=n n为反应级数。n=1称为一级反应,n=2为二级反应,三级反应较少。反应级数有时不能从方程式判定,如: 2HI→I2+H2 看起来是二级反应。实际上是一级反应,因为 HI→H+I(慢)

(NH4)2S2O8溶液和KI溶液混合时,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2S2O3 反应: 记录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Δt。由于在Δt时间内 式中,{k}代表量k的数值。

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 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 率等于-E a/2.303R,通过计算求出活化能E a。 2.实验目的 (1)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 (3)初步练习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3.实验内容 (1)实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室温下,取3个量筒分别量取20ml 0.20mol·L-1 KI溶液、8.0ml 0.010 mol· L-1 Na2S2O3溶液和 4.0mL 0.2%淀粉溶液,均加到150mL 烧杯中,混合均匀。再用另一个量筒取20mL0.20mol· L-1(NH4)2S2O8溶液,快速加到烧杯中,同时开动秒表,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立即停秒表,记下时间及室温。 用同样的方法按照表3-1中的用量进行另外4次实验。为了使每次实验中的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总体积保持不变,不足的量分别用 0.20mol·L-1 KNO3溶液和0.20mol·L-1(NH4)2SO4溶液补足。

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

五、实验记录和处理 1、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一中。 室温:24℃ 大气压:100.42KPa k0(25℃)=2.510 k∞(25℃)=0.896 k0 2、以k t对(k0-k t)/t作图,根据直线斜率求速率常数值。拟合直线见图一、图二。

k t (k 0-k t )/t 图一25℃下k t ~(k 0-k t )/t 拟合直线 注:拟合度R 2=0.99089,说明直线拟合的很好,可以用于计算。 k t (k 0-k t )/t 图二35℃下k t ~(k 0-k t )/t 拟合直线

注:拟合度R 2=0.9694,说明直线拟合地较好,可以用于计算。 (1)由图一知,直线斜率为15.70158 NaOH (分析纯):0.0832g 定容体积:100mL NaOH 浓度:0.0208mol/L 稀释后NaOH 浓度:0.0104mol/L ,即a=0.0104mol/L 。 根据推导公式: k t = ∞+-?k t k k t 0ak 1 所以,25℃时反应速率常数k=6.1238L/(mol ·min) 查阅书籍:2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标准值为:6.4254L/(mol ·min) 因此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4.69% (2)由图二知,直线斜率为8.23511, a=0.0104mol/L 。 根据推导, k t = ∞+-?k t k k t 0ak 1 所以,35℃时反应速率常数k=11.6761L/(mol ·min) 查阅书籍,3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标准值为:11.9411L/(mol ·min) 因此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2.2% 3、计算反应活化能。 根据Arrhenius 公式: lnk 2/k 1=E(T 2-T 1)/(RT 1T 2) 所需物理量的相关数值见表二: 表二求活化能所需物理量的相关数值 将数值代入公式,求得:E=49.29kJ/mol 将反应速率常数标准值代入公式,求得反应活化能的标准值:E=47.34kJ/mol 因此实验测量的相对误差为:4.12%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记录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实验报告 院(系) 生化系 年级 10级 专业 化工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物化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9 月 9 日 实验地点 3栋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测定蔗糖转化放映的速率常数k ,半衰期t1/2,和活化能Ea 。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溶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蔗糖在水中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器反应为: C 12H 22011+H 2O 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这是一个二级反应,但在H+浓度和水量保持不变时,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 速率方程式可表示为: ,积分后可得: 由此可知:在不同时间测定反应物的相对浓度,并以㏑c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 k 。 当c=0.5c 0时 T1/2=ln2/K 2、本实验中的反应物及产物均有旋光性,且旋光能力不同,在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及温度等条件均固定时,旋光度与反应物浓度呈线性关系,即: kc dt dc =-kt c c -=0 ln

。 反应时间 t=0,蔗糖尚未转化: ; 反应时间为 t ,蔗糖部分转化: ; 反应时间 t=∞,蔗糖全部转化: , 联立上述三式并代入积分式可得: 对t作图可得一直线,从直线斜率可得反应速率常数k 。 三、仪器与试剂: WZZ-2B 型旋光仪 1台 501超级恒温水浴 1台 烧杯100ml 2个 移液管(25ml ) 2只 蔗糖溶液 (分析纯)(20.0g/100ml) Hcl 溶液(分析纯)(4.00mol/dm -3) 四、实验步骤: ①恒温准备: ②旋光仪调零: 1)、 2)、 5分钟稳定后 将4mol/L Hcl 和 蔗糖50ml 分别 调恒温水浴至45o c 开启旋调开关至 c βα=00c 反βα=)(生反c t -+=0c c ββα0c 生βα=∞) ln()ln(0∞∞-+-=-ααααkt t )ln(∞-ααt 以洗净 向管内装满蒸 用滤纸擦干打开光源,调节目镜聚焦,使视野清晰 再旋转检偏镜至能观察到三分视野均匀但较暗为止 记下检偏镜的旋光度,重复测量数次, 取其平均值即为零点 洗净样向管内装满蒸馏水,盖

反应速度心理实验报告

反应速度心理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XXXX年XX月XX日星期X 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楼XXX教室 学生姓名: XXX(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普通心理学XXX老师 一、引言 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即应激性是生物体的7个基本特征之一,不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都是生物体对外界刺激的回应。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触等)快速应答的能力。我们无时无刻都暴露在各种外界的刺激下,针对个体反应速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发现寓于特殊性中的普遍性,而且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处理外界刺激,提高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实验目的 (一)了解自身的简单反应能力和复杂反应能力,以自身为个例深入学习反应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探讨更多反应速度的规律性。 (二)以计算机为平台学好相关心里测量数据的整合和总结,强化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步骤和方法 (一)步骤 1.打开实验室里的计算机中的测试软件,点击“反应测试”,出现“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 2.每组测试开始前会有3次练习,而后进入10次真正的训练。以反应速度为最优成绩,电脑会提示训练者是否打破自己的最高纪录,

并予以相应的鼓励或是表扬。 3.“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两个实验测试各测试20次,并记录实验结果。 (二)方法 1.“简单模式”:实验者要求在电脑屏幕中看到“红色方块”时以最快速度按下“L”键。 2.“复杂模式”:实验者要求在电脑屏幕中看到“黑色方块”以最快速度按下“A”键;在看到“白色方块”按下“L”键。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反应速度测试报告(单位:秒)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测定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物浓度的或生成物浓度的来表示 2.计算式: 3.单位:一般为或或 4.注意 ①化学反应速率只能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来表示 ②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的,无值 ③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其意义相同。如aA+bB=cC+dD,有如下关系 ④比较同一反应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的大小,要 ⑤不能用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但可以换算 【例】将化合物A的蒸气2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发生分解反应2A(g)==B(g)+nC(g),反应到3min时,将化合物A的蒸气2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发生分解反应2A(g)==B(g)+nC(g),反应到3min时容器中S的浓度为1.6mol/L,并测得这段时间内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1.2mol/(L.min). (1)求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n的值 (2)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的常见实验方法 1.气体法 见教材P18第二段 2.颜色法 已知YYYY 现利用该反应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 ②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2mL0.1mol/L的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 ③向另外一支试管加入2mL0.2mol/L的草酸溶液,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 3.沉淀法 #实验操作# ①向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②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硫酸溶液 ③将四支试管分为两组(各有一支硫酸溶液和硫代硫酸钠溶液),将其中一组试管加入冷水中,另一组试管加入热水中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搅拌。记录出现浑浊时间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报告单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单 名称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年级八上学科生物学编号 06 类型探究编写何武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准备60cm长、30cm长的钢尺若干把 提出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时的反应速度相同吗, 问题 作出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时的反应速度不同假设 制定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讨论设计探究方案。计划 对照下面图片,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实 方施 法 步计

骤 划主要方法和步骤 1.分组,以两人为一实验小组,两人轮流提任测试者、被测者 2.测试者将直尺末端(刻度最大)捏住,并将直尺坚直提起。 3.被测者的拇指和食指分开,放在直尺零刻度的两边,两指分别距直尺一厘米不,集中 注意力眼睛盯住直尺。 4.测试者松开手,直尺下落。 5.被测者看到直尺下落立即合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直尺。 6.记录下夹住直尺出的速度。刻度尺的大小就可以反应你的反应速度。 7.记录你夹住尺子处的刻度,多重复几次, 求取平均值,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你的反应 速度的快慢。两位同学可交换角色。 8. 测试常态(不集中注意力)下每人的反应速度。(重复上面的过程) 分析分析结果:各个小组做的结果不一样,每个小组中的每一个人的结果也不一样。结果得出得出结论:结果和重复的次数有一定关系;结果和人的某种状态也有一定关系。结论 表达有些小组的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结果不同;有些小组的实验数据太少等。从大和家的实验及其结果分析过程可以推测,人的反应速度是与人的训练、视交流力,注意力等有关。 1.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与假设一致吗,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讨论 2.做同一项运动时,反应速度会不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3.接尺子的活动是否属于反射,

测定反应速度

《测定反应速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说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理解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 能力目标: 1、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2、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2、通过实验结果: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增加的现象,认同“勤能补拙”的道理。从而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反应速度”作探究设计。要求按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完成设计方案。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相反动作的游戏:“摸左耳”、“举 右手”、“左手摸右耳”等。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 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当我喊出口令时,不管你做的对与否,大家都很快做出了 反应,那么,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 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让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过的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订计划(讨论并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设计思想: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 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反应速度与尺子的长短有关吗?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反应速度与尺子的长短有关。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3)制定计划 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推荐的具体方法,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并讨论以下内容:1、材料用具(思考如何使用)

最新科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2.4 测试反应快慢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翻拍手游戏中,我们会用到皮肤、眼镜等感觉器官。 2、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3、大多数情况下,感官都是协同作战的。 能力目标: 1、、通过“测定反应快慢”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熟练探究实验的一般 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 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 统计分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8支30cm长的塑料尺 2、学生准备:每人一把15cm长的塑料尺。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 【教学流程设计及分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 比一比谁的反应速度快,做同学们熟知的翻拍手的游戏。

设计思想: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本环节,可以使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思维调节到最佳状 态。 2、创设问题情境 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快慢之分呢?反应速度的快慢又和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探究活动来获取答案。 设计思想:提出问题,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游戏中收回。回到课堂学习当中来。 二、探究实验 1、做一个“反应速度尺”玩抓尺子的游戏 2、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设计思想:由于不同的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也不同,教师可从中抽出一些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最终确定探究以下四个问题: ①抓尺子的游戏需要用到那些感觉器官?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一样吗?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吗? 1.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 根据教师的提示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①抓尺子游戏中,我们需要用眼镜看对面同学的手势,尺子的位置,大脑判断后,命令手去抓等。。 ②左右手的反应速度不一样。 ③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 ④反应速度与反复训练有关,训练次数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及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1.概述 化学反应速率用符号J或ξ表示,其定义为: J=dξ/dt(3-1) ξ为反应进度,单位是mol,t为时间,单位是s。所以单位时间的反应进度即为反应速率。 dξ=v-1B dn B(3-2) 将式(3-2)代入式(3-1)得: J=v-1B dn B/dt 式中n B为物质B的物质的量,dn B/dt是物质B的物质的量对时间的变化率,v B为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对反应物v B取负值,产物v B取正值)。 反应速率J总为正值。J的单位是mol·s-1。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若A与B按下式反应: aA+bB→cC+dD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J=kc a(A)c b(B) k为反应速率常数。

a+b=n n为反应级数。n=1称为一级反应,n=2为二级反应,三级反应较少。反应级数有时不能从方程式判定,如: 2HI→I2+H2 看起来是二级反应。实际上是一级反应,因为 HI→H+I(慢) HI+H→H2+I(快) I+I→I2(快) 反应决定于第一步慢反应,是一级反应。从上述可知,反应级数应由实验测定。 反应速率的测定 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很多,可直接分析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也可利用反应前后颜色的改变、导电性的变化等来测定,如: 可通过分析溶液中Cl-离子浓度的增加,确定反应速率,也可利用反应物和产物颜色不同,所导致的光学性质的差异进行测定。从上式还可以看到,反应前后离子个数和离子电荷数都有所改变,溶液的导电性有变化,所以也可用导电性的改变测定反应速率。概括地说,任何性质只要它与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有函数关系,便可用来测定反应速率。但对于反应速率很快的 本实验测定(NH4)2S2O8(过二硫酸铵)和KI反应的速率是利用一个 在水溶液中,(NH4)2S2O8和KI发生以下反应:

膨胀计法测反应速度

加聚反应动力学——膨胀计 法测反应速度 一.试验目的 膨胀计是测定就聚合速度的一种方法。它的依据是单体密度小,聚合物密度大,此时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体积会发生收缩。当一定量单体聚合时,体积的变化与转化率成正比。如果将这种体积的变化放在一根直径很窄的毛细管中观察,其灵敏度将大为提高,这种方法就是膨胀计法。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 1. 用膨胀计法通过体积收缩进行加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2. 学会处理聚合反应动力学数据,画出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 图,计算苯乙烯聚合反应速度常数K 。 二.实验原理 从自由基加聚反应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与实验都证明苯乙烯 聚合的动力学过程,基本上可由下式描述: (1) 此式表示聚合反应速度Vp 与引发剂浓度[I ]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单体浓度[M ]成正比。如果转化率低(<16%),可假定引发剂浓度保持恒定,则可得下式: 上式积分后得: 1 2 [] [][]p d M v k I M dt -= =[] []p d M v k M dt -= =

0[] ln( )[] M kt M = (2) 式中Mo 为起始单体浓度;M 为时间t 时单体浓度;k 为反应速度常数。 此式是直线方程。若以对t 作图,其斜率即为k 。 由于单体育聚合物的密度不同,在单体聚合时必然发生体积变化,故可求得不同时间的单体浓度,进而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超级恒温器;读数显微镜(0.01mm );毛细管膨胀计 (见图3-1示意);精密温度计(100℃,精度0.1℃)1支;移液管(10ml );烧杯(50ml );称量瓶;注射器;秒表;吸球等。 2. 试剂 苯乙烯(CP ,经新蒸馏);偶氮二异丁腈(CP ,经 重结晶,熔点为103-104℃)。 四.实验步骤 1. 膨胀计体积及毛细管直径的测定 毛细管直径的测定是将水银装入膨胀计(见图3-1)的毛细管中(长约2-3cm ),在读数显微镜下读出该段的长度。如此重复,读出毛细管各段长度Li ;倒出水银并称重W ,记录当时室温t ,查出该温度下水银的密度(d ),则各段毛细管直径Di 为: Di = 膨胀计毛细管直径D 取Di 的算术平均值。 膨胀计体积的测定是在膨胀计中水银至毛细管刻度以上,记录水银高度h ,然后将水银倒至重量为W1的称量瓶中再称重,设重量为W2。记录当时室温,并查出该温度下水银的密度d ,则所装之水银体积V1为; 0[] ln()[] M M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试验时间 第 室 号位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1. 了解浓度、温度及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测定(NH 4)2S 2O 8与KI 反应的速率、反应级数、速率系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实验原理 (NH 4)2S 2O 8和KI 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S 2O 82-(aq)+ 3I -(aq) = 2SO 42- (aq)+ I 3-(aq) (1) 这个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 = - 228(S O ) c t - = 228(S O )(I )kc c αβ-- 式中:v ── 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228(S O )c - ── t 时间内228S O -的浓度变化; 228(S O )c -,(I )c - ── 228S O -,I -的起始浓度; k ── 该反应的速率系数; ,αβ ──反应物228S O -,I -的反应级数,()αβ+为该反应的总级数。 为了测出在一定时间(t )内S 2O 82-的浓度变化,在混合(NH 4)2S 2O 8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这样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还有以下反应发生: 2S 2O 32- (aq) + I 3-(aq) ══ S 4O 62-(aq) + 3I -(aq) (2) 由于反应(2)的速率比反应(1)的大得多,由反应(1)生成的I 3-会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的S 4O 62-和I -。这就是说,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溶液呈无色,但当Na 2S 2O 3一旦耗尽,由反应(1)生成的微量I 3-就会立即与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蓝色。 由反应(1)和(2)的关系可以看出,每消耗1mol S 2O 82- 就要消耗2 mol 的S 2O 32-,即 c (S 2O 82-)= 12 c (S 2O 32-) 由于在t 时间内,S 2O 32-已全部耗尽,所以c (S 2O 32-)实际上就是反应开始时Na 2S 2O 3的浓度,即 -c (S 2O 32-)= 0c (S 2O 32-) 这里的0c (S 2O 32-)为Na 2S 2O 3的起始浓度。在本实验中,由于每份混合液中Na 2S 2O 3的起始浓度都相同,因而c (S 2O 32-)也是相同的,这样,只要记下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t ),就可以算出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 =228() c S O t - - =()2232c S O t -- = ()02232c S O t - 按照初始速率法,从不同浓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即可求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α和β,进而求得

测定反应速度

测定人的反应速度 测定人的反应速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力目标: ①提出有关反应速度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 ②通过“测定反应速度”这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让学生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表格,及对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较高的层次。 ③汇报探究方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通过实验结果: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增加的现象,认同“勤能补拙”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完成整个探究活动 难点:设计记录在不同条件下的多组重复实验数据的表格及对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教学准备: 实验用具:60cm长的塑料尺;30 cm长的塑料尺、钢尺、木尺 学生准备: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学生围绕“测定反应速度”作探究设计。要求按探究实验的全过程完成设计方案。 四、合作、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是? 人的反应速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吗? 2、作出假设:作出的假设是? 人的反应速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 3、学生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组内合作讨论探究方案 3人一组,一名同学手握一把尺子上刻度值大的一端。另一名同学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这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并且眼睛要看着同学握尺的手,准备好一旦该同学松开手,要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录你夹住尺子处的刻度,多重复几次, 求取平均值,这个数值可以反映出你的反应速度的快慢。三位同学可交换角色。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 2. 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3.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孤立法,即设计一系列溶液,其中只有某一种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其他物质的浓度均相同,借此可以求得反应对该物质的级数。同样亦可得到各种作用物的级数,从而确立速率方程。 丙酮碘化是一个复杂反应,其反应式为 设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式为: z I y HCL x COCH CH I C C kC dt dC 2 332??=- (1) 式中k 为反应速率常数,指数x 、y 、z 分别为丙酮,酸和碘的反应级数。将该式取对数后可 得: 2332 lg lg lg lg lg I HCL OCH CH I C z C y C x k dt dC +++=??? ? ??- (2) 在上述三种物质中,固定其中两种物质的浓度,配置第三种物质浓度不同的一系列溶液,则反应速率只是该物质浓度的函数。以lg(-dC 碘/dt)对该组分浓度的对数作图,所得直线即为该物质在此反应中的反应级数。同理,可得其他两个物质的反应级数。 碘在可见光区有很宽的吸收带,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过程中碘浓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按照比尔定律可得: 20lg lg A I abC I I T =??? ? ??-=-= (3) 式中A 为吸光度,T 为透光率,I 和I 0分别为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待测溶液和空白溶液后的光强,a 为吸光系数,b 为样品池光径长度,以A 对时间t 作图,斜率为ab(-dC 碘/dt).测得a 和b ,可算出反应速率。 若C 丙酮≈C HCl ﹥﹥C 碘 ,发现A 对t 作图后得一直线。显然只有在(-dC 碘/dt)不随时 间改变时才成立,意味着反应速率与碘的浓度无关,从而得知该反应对碘的级数为零。 当控制碘为变量时,反应过程中可认为丙酮和盐酸的浓度不变,又因为z 为0,则由(2)积分可得: 将(3)代入后可得: 三. 仪器与试剂 722分光光度计 1套 丙酮标准液 (2.mol ·dm -3 ) 超级恒温槽 1套 HCl 标准液 (1.9355mol ·dm -3 ) 秒表 1块 I 2标准液 (0.01 mol ·dm -3 )

实验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五 化学反应速率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预习要点 ①化学反应速率基本概念以及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 二、目的要求 ①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并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 三、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发生如下反应: (NH 4)2 S 2O 8+3KI ——(NH 4)2SO 4+K 2SO 4+KI 3 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S 2O 8 +3I -——2SO 4+I 3- 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值来表示的,所以上述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2222812822821()()() c S O c S O c S O t t t υ----?== -? 式中,△c(S 2O 82-)为S 2O 82-在△t 时间内浓度的改变值。为了测定出△c(S 2O 82-),在混合(NH 4)2 S 2O 8和KI 溶液时,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这样溶液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也进行着如下反应: S 2O 32-+I 3-——S 4O 62-+3I - 反应(2)进行得非常快,几乎瞬间完成,而反应(1)却慢得多,于是由反应(1)生成的碘立刻与S 2O 32-反应,生成了无色的S 4O 62-和I -,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看不到碘与淀粉作用而显示出来的特有的蓝色,但是,一旦Na 2S 2O 3耗尽,则继续游离出来的碘,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淀粉指示剂变蓝。所以蓝色的出现就标志着反应(2)的完成。 从反应方程式(1)和(2)的关系可以看出,S 2O 82-浓度的减少量等于S 2O 32-减少量的一半,即: 222328 () ()2 c S O c S O --??= 因为S 2O 32-在溶液显蓝色时几乎完全耗掉,故△c(S 2O 32-)实际上就等于反应开始时Na 2S 2O 3的浓度,由于本实验中的每份混合溶液只改变(NH 4)2S 2O 8和KI 的浓度,而使用的Na 2S 2O 3的起始浓度都是相同的,因此到蓝色出现时已耗去的S 2O 82-即△c(S 2O 82-)也都是相同的。这样只要记下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t),就可以求算在各种不同浓 度下的平均反应速率228()c S O t -?? 实验证明: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的浓度的关系如下: 222828() ()()c S O kc S O c I t ---?=? k 式中的为反应速率常数,c(S 2O 82-)和c(I -)分别为两种离子的初始浓度(mol ·L -1),利用(3)即可求算出反应速率常数k 值。 四、实验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