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课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复习课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复习课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

授课老师:大塘中学洪接年

【教学设计思路】作为常见的物质的金属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近三年的广州中考,20XX年占8分,20XX年12分,20XX年18分,这三年有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加强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的训练。

本专题复习主要涉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和铁的合金等,还有在现实生活中金属会被锈蚀,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所以本课设计从练习入手进行复习,主要复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3)知道铁的两种合金的区别和铁的冶炼。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习题呈现知识点。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金属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科学习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金属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引入(时间约1分钟)

展示生活中金属的用途,如生活用品、汽车、飞机、火箭、桥梁、卫星、国防等都需要用到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的重要性,激起学生为复习金属的相关性质做好铺垫)

活动二: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第一轮

根据上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 。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 有金属光泽,大部分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 有导热、导电性

? 有延展性

? 密度比较大

? 熔点比较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金属相关的物理性质)

活动三:

(1) 铝常温下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亮的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不久后会慢慢变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之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活动四: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引起学生回忆,活泼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1) 镁和稀盐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溶于稀硫酸中,有________产生,溶液由无色变___ ___色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铝片置于稀硫酸中,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练习巩固金属与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活动五:

(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_ _色固体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___ ___色金属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

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观察此图,你有何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回忆起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设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2.金属是不是都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设计意图:为引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活动六:

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兴趣小组的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十天后发现Ⅰ试管中铁钉慢慢生锈,

且水面处铁钉生锈较严重,而Ⅱ、Ⅲ试管中的铁钉

基本无变化。试根据图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Ⅱ试管中的铁钉为什么没有生锈?

(2)Ⅲ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无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上述实验可知钢铁锈蚀是和共同

作用的结果.

归纳:铁生锈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氧气和水。

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油漆、镀金属、氧化膜法

活动七:(走进中考)

1.(2007.广州)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的表面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金属A、B、Cu的活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Cu>A B.A>Cu>B C.B>A>Cu

D.A>B>Cu

2.1、(2008)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是由钢冶炼成的B.炼铁的过程是把铁矿石变成纯净的氧化铁

C .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

D .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设计意图:通过中考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意识到中考题目并不难,自己也能解决,从而树立通过努力能在中考化学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活动八:(知识应用提高)

1.

2.

由上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 。 ①密度更大 ②硬度更高 ③熔点更高 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培养学生分析能里,归纳的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能进行对比归纳和恰当使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

A .FeCl 2

B .ZnCl 2

C .MgCl 2

D .AgCl

4. 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 、Fe 、Cu 、Ag 、Pt 、Au 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

A 、Cu 、Ag

B 、Fe 、Zn

C 、Pt 、Cu

D 、Ag 、Au (设计意图:练习巩固活泼金属能跟酸反应产生氢气。)

5.有X 、Y 、Z 三种金属,把Y 投入X(NO3)2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把X 投入Z(NO3)2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Z>Y>X

B .Y>X>Z

C .X>Y>Z

D .X>Z>Y

6.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A.氯化镁溶液B.稀硫酸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活动九: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两位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金属复习专题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铁的冶炼

1.金属跟氧气反应。

2.金属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3.金属与盐的反应。

金属钠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交流、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滴水点灯)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描述和归纳。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四、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层面:在初中学生做过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一新生虽然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过金属钠,使得学生对金属钠充满着好奇和探知欲望。 五、教法与学法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事先编写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课堂上采用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能力。所以,我采用: 教法方法:实验探究、启发、多媒体教学法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归纳、交流合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时事新闻,引入新课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火焰四溅。由于仓库有大量的金属钠,导致灭火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致使损失加剧。 (二)回顾旧知,类比金属钠 思考1:金属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酸、盐)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评课稿 一、级别:班级化学公开课 二、课题《常见的酸和碱》 三、授课人:杨巧雅 四、授课时间:20XX年3月27日 五、听课教师人数:1人 六、评课人: 杨巧雅老师这一节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主要内容为“生活中的酸和碱”和“酸碱指示剂”。在简短而又精炼的导入之后,老师用特殊的方式处理了以上两个内容,即老师先给学生讲了生活常见物质哪些是碱性的哪些是酸性的,然后通过让学生回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的实验,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接着老师又进行了石蕊和酚酞试液在不同颜色变化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总结,然后进行精讲点拨。最后老师给出大约10分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杨巧雅老师今天就从全方位展示了一节新课程下较成功的公开课。一、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这节课条理性强,教态自然,情绪饱满,节奏准确,语速适中,讲解透彻,讲课从容不迫,富于启发性。杨巧雅老师设计了许多小的问题,引领着学生亦步亦趋的紧跟老师的思路,因此学生思路非常顺畅,接受情况良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真正做到了小坡度密台阶。二是授课过程思路清晰明了,富于逻辑性。每讲解一个知识点,都是

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精讲点拨。因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感知教材,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所以学生发言积极,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 三是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教具,实验操作成功熟练,实验现象明显,极大地引起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增加了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预测、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从教学目标和设计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杨巧雅老师就准确地把握了这点。通过生活常见的酸和碱引入,然后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问题展开,通过现实联系现有知识,使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了新课的各个环节中。 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他也不断地体现着“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个想法。组织学生自行预习新课内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视频播放和生活的经验,并创设了几个不同的实验情境,学生一边兴致勃勃地预测实验结果,一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边有序地做着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引导学生思索并归纳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认识事物的习惯。

初中化学总复习公开课教案

初中化学总复习公开课教案 第一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主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初三年一班 授课时间:20XX年3月1日上午第3节 一、教学目的: 考点精解 1、认识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相互转化。物质的三态转化是组成物质的微粒的聚集状态的变化,即微粒间距离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并能用生活实际事例或实验加以证明。 2、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物质可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简单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只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按性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同一种元素可能组成几种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金刚石和石墨、C60、C70,红磷和白磷。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般按是否含碳元素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要了解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两个概念的异同)。按组成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3、通过活动与探究,认识各种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并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相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相同;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不同。理解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原理。 二、教学设计: (一)、考点精析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单质 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 纯净物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非金属碱性氧化物质 酸其他氧化物 化合物 碱 无机物有机物盐

(二)、随堂练习: 1.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新型的高能催化剂 B.设计开发新的电脑程序 C.生产无毒高效的新农药 D.制造符合环保的新材料 2.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石灰浆变硬 C.冰受热熔化D.用木炭消除冰箱中的异味3.人们常用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铝合金门窗B.新鲜牛奶C.医用酒精D.体温计中的水银4.“民以食为天”,在这些可食用的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食盐B.酒精C.淀粉D.葡萄糖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名称或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A.CO2冰二氧化碳B.NH3·H2O 氨气碱 C.CaO 消石灰氧化钙D.NaOH 烧碱氢氧化钠 6.现有K、H、C、O四种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3)酸 (4)碱(5)盐(6)有机物 现实验需用磷酸(H3PO4),能从下列橱柜中找到的是() A.橱柜甲 B.橱柜乙 C.橱柜丙 D.橱柜丁 (三)、作业: 完成《复习指南》中的“主题演练”。 (四)检查学生作答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五)教学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主题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单质 物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物质种类稀有气体 纯净物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非金属碱性氧化物 酸其他氧化物 质 化合物 碱 无机物有机物盐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设计思路)

金属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性质的异同; 2.了解过氧化钠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表格,通过比较,掌握知识; 2.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和学生参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思路: 教师活动教学流程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展示问题感知困惑主动求知 思路点拨大胆推测 探索发现 提出设想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250mL烧杯3个、试管、镊子、酚酞试液、过氧化钠、蒸馏水、碳酸氢钠粉末、盐酸、脱脂棉、药匙、三脚架、石棉网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在座的各位一定都喜 欢宝石吧,光彩夺目。 那么它们的成分是什 么呢? 多媒体展示图片 [讲述] 宝石的绚丽多姿与金 属化合物有关阅读投影资料 情景诱思,激发学习兴 趣; 引导学生思维,步入新 课 这一节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内容[过渡] 今天我们就来开始学 习金属化合物。 [出示教学目标] 首先来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 钠的重要化合物 了解重要知识点,整体 把握 展示教学目标;明确学 习目的、要求

生活中我们常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灭火,那么能否用它们来生火呢? 让我们来试一试 [设问] 水和二氧化碳都能使脱脂棉燃烧,为什么?[药品展示] <魔术表演> 1、在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水, 脱脂棉剧烈燃烧。 2、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烧 杯中加入稀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 有Na2O2的脱脂棉伸入烧杯上部。 脱脂棉剧烈燃烧。 Na2O2在起作用 [板书] 一、过氧化钠(Na2O2) 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讨论,生成结论 激发学习兴趣;感知困 惑,主动求知 提问 Na2O2与H2O发生反应Na2O2与CO2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实验探究> 取少量Na2O2装入试管,滴加蒸馏 水,观察现象。立即用带火星 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 并让几个同学用手轻摸试管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 现象。 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反 应原理、生成产物 引导学生用实验解决化 学问题 用手轻摸试管,感觉到了什么?说明什么 问题? 能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设疑] 刚刚变红的溶液现在褪色了,为什么?[板书]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教师指导] Na2O2> O2 强氧化性漂白性 (漂白织物、麦杆、羽毛) 归纳生成 思考 渗透研究问题的科学方 法 师生共同探究,综合提 升

金属钠的教学设计

《碱金属【钠】》的教学设计 赣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20900014 郭翱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教科书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课时碱金属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板书)二、应用 1、是非判断题(出示小黑板) 例: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生成了82克二氧化硫。 思路:因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氧、硫元素均来自硫单质和氧单质,则二氧化硫中S:O=1:1,即为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剩余50克-32克=18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质 量为32克+32克=64克 (强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应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2、自然现象解释 例: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 (说明) 铁钉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增加的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同时有少量的硫和不能燃烧的杂质),煤燃烧主要是其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入大气中,剩下煤灰的质量肯定小于煤的质量。减轻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具体回答问题可分三步:第一步写出反应表达式,第二根据定律指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第三指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已知A+B=C+D的反应中,A物质18克与若干克B物质 反应,生成了13克C和20克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质量为多少克? 解题思路:因为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所以依照质量守恒定律:m(A)+m(B)=m(C)+m(D),即18+m(B)=13+20 所以m(B)=15克 D、巩固练习(若时间紧可作为作业题) 1、2克氢气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这句话是否正确? 2、将12.25克氯酸钾和若干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了4.8克氧气,称得固体剩余物质量为10克,则生成物氯化钾 的质量为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3、将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Y2 B、XY3 C、X2Y3 D 、X3Y2 E、本节小结 今天,我们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F、作业布置 课本70页第1、2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不同角度认识定律,培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能力。 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金属钠的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教学设计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1.本节课视频是从珠江金属钠爆炸事件入手,凸显化学与科学、技术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2.将微课的拍摄进入实验室,模拟金属钠爆炸现场,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进入实验室探索钠的性质,情境在现,体现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表观现象到概括理解,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分析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简述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本节教材以钠元素为核心,形成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章节。它是第二章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延续,为后面铝、铁、铜的学习做了铺垫,也为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基础,并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探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与程序,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三)学生分析 1.知识水平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钠是活泼的金属,能跟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另外,刚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的原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可以预测钠具有强的还原性。 2.认知水平分析

金属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钠课题来源: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年级:高一

课题名称: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钠 课题来源: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2节 年级:高一 一、教材分析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的第一章第二节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减轻了学习压力。同时,钠也适用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的案例。本节教材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为明线,学习金属钠的性质为暗线,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1.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2.钠的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②与氧化反应③与酸反应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⑤与某些熔融盐反应3.钠的保存4.钠的用途 5.钠的工业制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能够熟练地说出钠的物理性质、写出有关钠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关题目,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悉并能分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同时能够运用到其它物质的研究中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一是钠与氧气在充足及过量时候的反应;二是实验过程中,由于反应速度快,难以观察;三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及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 四、教学模式及器材 模式:实验探究 器材:金属钠、水、硝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酒精、酚酞、石棉网、小刀、蒸发皿、滤纸、酒精灯、铁架台等。 五、教学过程 1、Na的物理性质 问:回忆并整理在初中研究物质性质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观察,实验,比较,分类…… 问: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学生答。 问:物质性质包括哪些方面?(P10 观察内容1) 答: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是否导电导热出示一瓶金属钠 (用观察法分析物质的性质) 问:钠的金属外观是什么样子的?钠保存在什么溶液里?为什么? 答:银白色;钠保存在煤油里,因为它易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 2、Na的化学性质(P10 观察内容2)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案例 一、知识背景 从知识的安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钠的性质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通过钠的学习,可以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和水之间的反应,并为碱金属、卤素等元素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课堂引入用金属钠的氧化物做了一个小实验“水能生火”。这时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讨论这个物质是什么,水可以灭火,怎么能生火?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金属钠”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我进行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并通过投影进行思考:1.观察钠的保存,为什么需要保存在煤油中?2.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3.用小刀能切动钠,这说明了钠的什么性质?4.描述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并从中反应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5.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最后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 三、主要内容 一、金属钠(Na) 1. 钠的物理性质: ①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新切的钠,观察颜色——银白色,带有金属光泽; ②用小刀可以切分钠,说明什么性质?——质地软; 【板书】1.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密度熔点硬度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 低于100℃质软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煤油的大 2.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2.钠的化学性质: 常温: (1)金属钠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加热:

初三化学公开课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净化学案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之 常见气体的制取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思维导图,复习巩固实验题目有关知识点; 2、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复习,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3、通过迁移训练,掌握知识的运用技巧。 【学习重点】 复习化学实验知识 活动一知识回顾重构记忆1、写出以下常见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备O2、CO2、H2的化学方程式: 3、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A B C D E F G 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 或B); ②D装置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 ③E和F装置相对D装置的优点; ④G装置的特点。 4、净化: 5、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药品发生装置类 型 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O2K2MnO4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 型 CO2 H2 6、尾气处理 棉花

活动二实战演练攻克考点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一些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仪器的名称: ①;②。 (2)实验室KMnO4制取O2: ①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装置(填编号);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出现现象时证明O2已收集满; ④能用该装置中方法收集O2的原因; ⑤O2收集满后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 A.先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口B.先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稀盐酸制取CO2: ①乙同学用B装置稀盐酸制取CO2,并验证其性质,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用稀硫酸替代稀盐酸制取CO2的原因; ③若要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④若要验证CO2是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烧杯中应加入,化学方程式为 ; ⑤若用D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若用E装置代替B装置中制取装置,优点是; (4)气体性质研究: ①丙同学想用C装置制取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用最简单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列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验气:用图1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2)洗气:用图1除去O2中的水蒸气,瓶中应盛,气体从端进入;(3)用图1集气: 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水法收集H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O2时,气体从端进入; 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从端进入; (4)要用图1测量气体体积,还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测量时瓶内先装满水,图1 图2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价.docx

初中化学优质课《空气》教学实录及评 价 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体验探究的乐趣。 2.运用生活实例,了解空气的组成。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及点评 教学过程 点评

师:先请大家做一个深呼吸,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人的气体──空气。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生1:(边演示边讲解)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生2: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生3: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 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生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生5:(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 流动,也是风。

生6:吹气球,气球鼓起来了,明有空气了。(学生中一片反声:那不是空气,是呼出的气体) 生7:用打气筒胎打气,就是将空气人胎??(以上同学争先恐后,着回答,大 6 分) :以上事明空气确存在,那么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成分呢? 如何明些气体的存在? 生 8:有氧气。物能在空气中燃,就是因空气中含有氧 气。 生9:有二氧化碳。向空集气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石灰水,明空气中确含有 CO2。 生10:空气中有水蒸气,早晨的露珠就是空气的水蒸气冷凝的 小水滴。 生11: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一会儿,瓶外出多小水珠,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而成的。 :很好。从生活和以往的探究活中,我知道了空气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学法指导】 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 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 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4/5是金属元素。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的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不同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相差很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 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 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钠很软,刚切开时, 其断面呈银白色,切 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 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 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 有金属光泽,常温下极

2.2.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高考重要的考点之一,钠和水反应探究实验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内容通过钠和水反应实验,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其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法及其用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 (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 (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钠的有关性质;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用。 (2)鼓励学生大胆预测,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利用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并形成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方法观; (2)通过学习,认识化学知识在处理公共危险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3)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学过燃烧的三要素,通过上节对金属活动顺序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生普遍具有研究的热情、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钠是一种性质活泼的金属,大部分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跟氧气反应。通过学习第一章,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学生已经知道了学习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中,我将多设疑问和探索性实验,引导和激发学生动起手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 【魔术】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滴水生火”(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滴一滴水)。 【引言】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现象的产生就是金属钠的功劳。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常见的活泼金属——金属钠 【板书】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 【板书】一、金属钠(Na)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复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引导】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化学小魔术中,为什么能滴水点灯呢?在小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钠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初三化学优质课教案(详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详案) 备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 1、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 2、通过实验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3、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 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通过学习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科学实验探究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那么实验室用哪些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呢(用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大家继续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 【板书】实验活动1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投影:学习目标) … 【提问】同学们看老师桌面上高锰酸钾这一种药品,请大家观察其状态及颜色,直接加热它能否得到氧气呢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实验,我们用事实来说话。(请一位同学手持试管夹,把一匙的高锰酸钾放进试管内,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进试管内)。同学们观察,木条复燃了,说明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取氧气。(投影出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提问】刚才我们制取到了氧气,如果要把制得的氧气收集起来还需要什么(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请同学们观察并回答,投影上的这套装置中仪器的名称 【提问】上述收集气体用什么方法(排水集气法)为什么可以用它来收集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讲解】选择好了药品及装置,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5-P46,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准备演示) 【教师活动】点击投影出示七个步骤(学生齐读“查、装、定、点、收、离、熄) 【提问并演示】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个别答)(因时间原因装置气密性已经在课前检查过,此处略)如何组装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如何装入固体药品注意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注意试管口还要放什么给药品加热前得先干嘛呢(预热)排水法收集什么时候知道集满满了的氧气正放还是倒放 【教师活动】收集好两瓶气体了,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请同学们先听好接下来的实验注意事项。我们要接着做的是氧气的性质的检验,先用坩埚钳夹持一小块木炭,在空气

金属钠教案

金属钠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碱金属中钠的物理性质,理解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保存方法和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 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方法 启发思维,实验发现,引导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实验准备 1、学生分组织(8组):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玻璃管、火柴、镊子、小刀、滤纸(每组两张)、金属钠(一块)、酚酞试液、蒸馏水。 2、教师演示:水槽、小烧杯、镊子、小刀、滤纸、火柴、铝铂、金属钠、硫酸铜溶液、玻璃片、电源、导线、小灯泡、试管。 教学过程 [提问] 锂原子核电荷为3,钠原子核电荷为11,钾原子核电荷数19,请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简图。(指定三个学生板演)

[引言] Li、Na、K原子最外均为1个电子,目前发现的109种元素中,最外层为1个电子的金属还有铷、铯、钫。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于水后都是强碱,所以称它们为碱金属元素。(边讲边板书本节课题) [板书] 第二章碱金属 [讲述] 碱金属的代表元素是钠。 [板书] 第一节钠 [展示] 储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讲述:为防止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实验室里常把它保存在煤油里。 [实验] 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去表面煤油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管截取(如图a)钠一小块,再用一根粗铁丝送到玻璃管中部(见图b)。分给8个小组,传递观察。在玻璃管外面就能清楚地看到钠的颜色。 [演示] 照(图b)装置,把电极两端跟瓶里的金属钠接触,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两极与金属钠离开,灯泡里灯丝就熄灭。 [实验] 把一小块钠放在盛有煤油的试管中,小心地加热,让学生观察金属钠被熔化,并拿着这燃烧匙走近学生,让学生观察。 [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 一、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质软而轻的固体,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密度比水小(0.97克/cm3),能浮于水面,熔点为97.810C,沸点为882.90C。 [学生实验] 用粗铁丝将玻璃管中金属钠推置于玻璃片上,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钠表面的光泽逐渐失去而转变成暗灰色固体。 [教师指出] 这是因为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的缘故,可见钠极易与氧气反应。 [板书] 二、钠的化学性质 [板书] 1、钠跟氧气的反应 在较低温度下,可跟氧气化合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白色固体) [设问] 若钠在空气或纯氧中燃烧,将有什么现象呢?是否也生成白色的?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金属钠的性质》课后评课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 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教室装设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重交流、评价与合作。要求确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的发展。基于上述理念,刘老师的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实验探究为主、多媒体辅助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实验中获得感性认识(实验现象的观察),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金属钠的性质),再利用理性认识解决实际问题(金属钠的存在、保存及应用),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探索科学真谛的乐趣,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滴水点灯小魔术、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的引入,激发兴趣。本节课刘老师用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点灯”引入,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重难点的新理解。本节课刘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的能力,化学反应中有的现象稍纵即逝,有时会观察不全面,有时候学生由于实验时的过分喜悦而忘却了实验目的等,因此,在本节课上刘老师除了应有的通过实验认识钠的性质知识重难点外还让学生如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及时全面观察,更考虑学生本身的认知水

平,慎重地为学生设计了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使课堂结构更紧凑。 三、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新思路。记得以往无论是随堂课还是一些评比性的课,很多教师就是从原子结构入手与学生分析结构特点从而根据结构推测可能的性质,然后用实验来验证推测的科学性,接着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一句话引出物质的存在和应用。但,刘老师却采用隐形的方式将这种学习方法贯穿在课堂的始终,教师不明说但通过暗设埋伏使学生心神领会。这样教学更能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 四、课堂实验的处理。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求知欲在兴趣中,在参与中,在求真中得到升华。如果只由教师单独操作完成,就会显得牵强、死板而且体现不了新课程的理念,达不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考虑到一种新物质的研究方法先从表观的角度去认识,因此金属钠的质地、颜色、状态、密度等安排学生亲身经历,老师也没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引导;金属钠与氧气、水的反应扑朔迷离、新鲜有趣,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钠取得太多已引起爆炸),所以此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但必须注重实验安全性教育;钠与氯气、硫磺的反应考虑到学校实验室没有通风橱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演示实验;其余的课堂实验和补充实验考虑到课堂时间和有效性由师生共同完成。

金属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 设计:罗银先福建师大附中 点评:王晓聪厦门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概述 本节课是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的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是通过原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制法和用途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在高中化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本节课的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钠与水、氧气反应现象 (2)理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实质 (3)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是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发生不同变化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验方案设计的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筛选、优化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点评:罗老师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明确具体,行为动词使用准确。但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行为动词的使用就有问题了,不应该用“培养”这个词,起行为主语显然是老师,这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还存在第二个问题,就是目标空泛,尤其是第一、第二个目标更甚,这两个目标基本上是无法测量的,所以不成其为目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设计上,罗老师存在同样的两个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福建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