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古镇

水乡古镇
水乡古镇

水乡古镇——五年级第20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江南水乡三大古镇的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引入:

古人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人类傍水而居,形成了"水乡孕育的城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水乡代表着一种情绪,温柔的,旖旎的,也许带着一丝的阴凉一丝的犹豫。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江南三大水乡古镇。

教学过程:

一、最后的枕水人家——乌镇

1、乌镇概况

乌镇离杭州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乌镇虽历2000多年沧桑,古色古香,水镇一体,一派古朴、明洁的清幽,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2、乌镇格式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水阁和很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3、小桥流水。

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冷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看燕京。”

4、石板小巷

走在那用青石板展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5、茅盾故居及其他古建筑

乌镇因茅盾而出名,茅盾故居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显得端庄凝重,古朴典雅。与故居一墙之隔的是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书院的主建筑“云楼”曾是茅盾就读的教室。故居从曾祖父沈焕自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

二.初步了解《诗话富镇》——南浔

1.播放影片——《中国南浔老街》。思索,从影片中你对南浔有了哪些方面初步的了解。

2.了解南浔的地理位置、历史年代:南浔的位于浙江和江苏的交界处。

3.了解南浔的“富”:

引言:南浔是一个小镇,现在只是湖州的一个区。有745年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古镇,因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巨富之镇。出现了靠经营丝业发家的豪富阶层,时人以三种动物形体大小来表明他们的财产多少,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的谚语。

了解:“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拥有财产100万两白银以上者为“象”,50万至100万者为“牛”,30万至50万者为“狗”。“四象”中的刘张两家而言,财产加起来就超过3000万两。仅“四象八牛”的财富就达到6000万两到8000万两。还有七十二条黄金狗,也有2800万两。总计达10000多万两黄金。这对于一个小小的古镇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南浔古镇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从明朝中期“湖丝佳天下”始,南浔人依托湖丝,走南闯北,经营湖丝,儒商辈出,使得南浔出现了庞大的富可敌国的私商群体。

2.南浔的建筑群:南浔因富甲一方,她的建筑物除有江南特色以外,同时更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

A、小莲庄:出示图片

小莲庄是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庄园,以义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始建于光绪十一年,占地二十七亩,因慕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建湖州“莲花庄”之名,故日“小莲庄”,是刘镛三代用了40多年的时间建成的。

小莲庄景致与其他的江南园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是园子西边由数十棵古香樟树组成的古树长廊。园子的外园有10亩荷花池,池边有逶迤的中式长廊和尖顶的西式小姐绣楼。

B、“江南第一宅”---——张石铭旧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中、西式各式楼房150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楼群的经典建筑。其风格之奇异、结构之恢宏、工艺之精湛、建筑之精华,被称为“江南第一民宅”。懿德堂,原主人张钧衡(1871-1927),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祖父张颂贤,父亲张宝庆。张颂贤系南浔“四象”之一,以经营辑里湖丝和盐业发家。因经营恒和丝行出名。

C、嘉业堂藏书

嘉业堂藏书楼位于湖州市南浔镇西南郊,是我国近代有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创建者是号称“江浙巨富”的刘承干。

藏书楼楼外有园,园中有池。园内古木参天,夏日,池中绿荷亭亭,红莲怒放。有亭三座,曰“明瑟”、“漳红”、“沅碧”。更有三座巨大的太湖石假山,玲珑剔透,十分贵重。最奇者,园内竖有一石,腹有小孔,人嘴对准吹气,会发出一种巨响,极似虎啸,几可乱真,石上镌有清代大学者阮元题“啸石”两个朱字,游人到此颇多一试者。

D、百间楼

百间楼相传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保姆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称”百间楼”这一名称一直保存至今。

3.南浔名人: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

辛亥革命先驱张静江、体育家徐一冰、杭州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的文物鉴赏家张石铭、有名作家徐迟、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中国航天之父屠守锷、新中国飞机设计第一人徐舜寿、北京大学校长张龙翔、“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中山大学”首任校长和“中心大学”首任校长张乃燕等。今天,南浔籍的两院院士仍有8名之多。

4. 湖笔:

最早的毛笔是在枝条上扎一束兽毛,到战国时期,演化为将兔毛制成笔头,纳入劈开的竹杆中。到秦时的“秦笔”,才奠定了后来毛笔的基本外形。湖州市善琏镇的制笔历史已有二千多年。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珍品。

4.小结:“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老师有幸在几年前游历了南浔,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示老师南浔之行照片。

三、廊棚光影——西塘

1、西塘概述:

西塘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属浙江省嘉善县,西塘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与春秋战国时的伍子胥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佐吴修水利,用了几年的时间,开挖了这条南北向的河道,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胥塘,因西塘话胥塘、西塘为谐音,故改称西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形成集镇,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2、西塘特色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西塘濒临运河与太湖,有九条河道将全镇分划成八块,而五福桥、卧龙桥、环秀桥、送子来凤桥等众多的石桥又把全镇串在一起,使西塘有了“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1)马头墙

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当地老百姓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型,人称马头墙。古时候尤其是寒冬腊月,空气干燥,容易失火。安了马头墙可以削减风力,就算邻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财产。西塘的马头墙,有一层两层三层,甚至更多,这完全随房屋开间深浅的需要而增减马头墙层数,与主人的地位,财富并无关系。

(2)高阶沿

明清时大户人家讲究财不外露,有“小小蟹洞里能摸出个大螃蟹来”所比喻的建筑特点。在明代,建筑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于“青石”的“青”与“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镇内有的人家门前阶沿有一尺多高,是因为明时用青石铺地到清代再用毛石盖上形成。(3)烧香港:

烧香港不是要把香港烧了的意思,而是以前河道两岸庙宇众多,善男信女们乘着小船来此烧香,故名烧香港。烧香港的景点有倪天增祖居纪念馆、五福桥、圣堂、明清木雕馆等。

(4)廊街

在江南水乡,廊街随处可见,然而,廊街长达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雨帘,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版本之一:年轻的寡妇胡氏,在西塘独自支撑着一家老小和一个铺子。河滩边,有一个摆豆腐摊的王二。王二同情胡氏,常帮着做一些体力活。日子一久,胡氏便觉得离不开王二,但又难以启齿表达这份感情,便煞费苦心地借修缮店铺之机,请人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街路遮盖了起来。这么一来,王二既可免受风吹雨淋,两人也可同在一个屋檐下。不想胡家铺子因了这棚屋而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镇上商家纷纷效仿,几年来,棚屋连成了一线。后人就取“为郎而盖”之意,将棚屋叫做廊街了。

版本之二:西塘有个开烟纸店的老板,一天小店打烊时,见一叫花子在店前的屋檐下避雨,就让他进屋来。叫花子执意不肯,老板就拿了一卷竹帘连在屋檐上,临时搭了个小棚让叫花子躲雨。第二天叫花子在店门板上留下一行字:“廊棚一夜遮风雨,积善人家好运来。”此后烟纸店果然生意兴隆。店主为感谢叫花子的恩德,索性在店面前的屋檐下搭了个有砖有瓦有木架的廊街,且跨过小街直至河埠。

(5)种福堂

种福堂系清代王氏私邸,王氏源起宋御营司都统制王渊,王渊护驾宋高宗赵构南渡后遭明受之变,清顺康年间,其中一脉子孙移居西塘,兴此宅第,其第三进为正厅即“种福堂”,厅堂正中央悬挂“种福堂”的匾额,以告诫后人:“平日多行善积德,日后定能使子孙得福”,有至今西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砖雕门楼。两座门楼上分别刻有“元享利贞”、“维和集福”四个字,既是王家八个子嗣的名字,又寓示着王老先生希望家庭和睦、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老宅厅堂主梁上刻有100个“寿”字,这根百寿梁上的“寿”字之间,还雕刻着九只蝙蝠,其中南北两面的六只蝙蝠造型为向下飞,被称为“福从天降”,其他几只蝙蝠与古钱雕刻在一起,被称为“福到眼前”。可以说,整根百寿梁又是中国传统的与世无争、恬静淡泊、注重自身完善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物化表现。

西塘有100多条弄,超过百米的有5条,最狭仅半米,两人很难擦肩而过。在西塘的弄堂中,名气最大的是石皮弄,长不过68米,宽不到1米,整条弄的路面由166块条石铺就,条石厚仅3厘米,如石头的一层薄皮。试想,要将花岗石凿得如此之薄是何等的困难,石皮弄也因此而得名。

最典型的宅弄,是种福堂内的陪弄子。过去,大户人家平时不开正门,陪弄就用来连接边门,让一家人进出。有趣的是,陪弄没有窗户,终年见不到阳光,仅靠天井里的一点自然光日照,这又和大户人家建宅的理念十分吻合,“银不露白,暗可藏财”,就连主人的卧室也一样,以暗为安。。历史上西塘曾出过进士19人,举人31人,有著作留世的103人,而这些文化人大都生长在长弄深宅里

(6)五福桥

是西塘现存最古老的桥之一,建于明代正德年间,为单孔石板桥,因其结构牢固,用料考究而闻名西塘。据西塘的老人讲,从这桥上走,可以得到五福气,即长寿、康宁、富贵、德、善终。

五福桥旁一排低暗的房子,虽然不起眼,但这里却住着西塘最有钱的人家,因为江南人有财不外露的秉性,所以,这户人家故意把前面的房子造得特别高,里边才是深宅大院。

(7)圣堂

圣堂是供奉关羽的地方,,西塘人尊称孔子为文圣,关羽为武圣,故名圣堂;后曾两次重修,改供关帝,俗称“圣堂”。在西塘人的眼里,圣堂既是一座关帝庙,又是一座财神庙,旧时的西塘每逢正月初五,镇上的商人们必定去圣堂烧香祭拜,用家里南瓜糊做的元宝,换圣堂的元宝,意喻一年财源滚滚。这里还有两件物品是以前保存下来的,一件即是这付抱柱联,上联是“异姓同胞笑今人同胞异姓”,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异姓结为兄弟,但情同手足;下联是“三分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说得是刘备、关羽、张飞异姓结为兄弟,而当年的国家却是三足鼎立的态势,另一件即是门厅内置放的名为“引元宝”的雕花木板,木板材质考究、雕工精湛,上刻十七只鎏金的大元宝,摆放在正厅门上,意喻招财进宝。

课文小结:江南的水乡古镇有许许多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我们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哪里走一走,赏一赏。

浙江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推荐.doc

浙江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推荐 浙江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推荐 乌镇 乌镇是典型的带有江南水乡特质的古镇,是最为出名的浙江十大古镇之一。乌镇虽然有保留完整的水乡古镇风貌,但是可能是因为出名太早,现在的乌镇已经商业气息严重,失去了原本的风味。 门票价格:200元 景区级别:AAAAA 开放时间:西栅景区:09:00-22:00;东栅景区:07:00-18:00(夏令5月-9月)/07:00-17:30(冬令10月-次年4月) 地址:浙江省嘉兴桐乡市乌镇石佛南路18号 塘栖古镇 塘栖是京杭运河的最南端,也是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古镇景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广济桥、乾隆御碑等古老遗迹。 门票价格:25元 景区级别:AAAA 开放时间: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游客中心 鸣鹤古镇 鸣鹤古镇位于浙江宁波慈溪东南部,东距宁波50公里,北临329国道,建于唐开元年间,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三北一带的古老集镇之一,也是慈溪市唯一遗存的具有典型江南古镇风貌的古镇,有着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

门票价格:免费 景区级别:无 开放时间:不限 地址: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 前童古镇 南宋绍定年间,童氏游历至此,见到山灵水秀,于是率领家族迁居。前童古镇堪称原汁原味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前童古镇始建于宋末,盛于明清,至2005年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 门票价格:60元 景区级别:AAAA 开放时间:8:00 16:30 地址:浙江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镇中心 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生活气息浓厚而朴实,并没有被商业化侵染,仍然保持着本真。安昌古镇游人稀少,可以悠闲地坐一艘古镇湖道中来往的乌篷船,感受真正江南水乡的气息。 门票价格:40元 景区级别:无 开放时间:5月9月:08:00 17:00。10月次年4月:08:00 16:30 地址: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廿八都古镇

中国最美丽的十大湖泊

1、青海湖 亦作Ch’ing Hai、Tsing Hai或Qing Hai,英语作Blue Lake。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在青海省东北部。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公尺,最深32.8公尺。西北有布哈河注入。近年湖水位有下降趋势。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蒙语称“库库诺尔”,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离西宁约200公里,海拔为3200米。它的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10余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4平方公里,为淡水,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菌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江南十大著名水乡

江南十大著名水乡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 第一次看见同里,是在影视片中,只是感觉这个地方很美。后来就知道的越来越多了:这里号称「东方威尼斯」,这里有著名的集清代江南园林建筑之大成的退思园,这是一个被15条小河分割,有49座小桥的千年古镇......

西塘——梦里水乡(浙江嘉兴) 从建镇开始,西塘度过的时间约为600年,在江南的水乡古镇中算是短的,不过完整的明清代古建筑,的确是江南水乡古镇中难得一见的。整座水乡古镇如诗如画,人处其间,恍然桃源仙境。

周庄——神州第一水乡(江苏苏州) 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周庄最令人不忘的当推镇上的桥,陈逸飞喜欢周庄,那幅《故乡的桥》使周庄闻名天下。不过让人们揪心的是,旅游旺季,这个小镇每天的游客竟会达到上万人,周庄还能承受多久呢? 安昌——感受绍兴民俗(浙江绍兴) 安昌本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可是水乡旅游热起来以后,安昌也就借机开始发“烧”。这个地处文化名城绍兴附近的小镇,已经度过了漫漫千年的历史。如果说还有什么比较出名的话,那就是清代的绍兴师爷了。

光福——香雪海的故乡(江苏苏州) 走近今日的光福古镇,可能不会象大多数江南水乡古镇那样,满眼看到的是桥弄亭堂,但是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仍然说明了这里的古老。到光福的人,大多是冲着光福邓尉山坞的梅花去的,这也是众多水乡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朱家角——现代都市中的古镇(上海) 朱家角在前几年还是一派古色古香,可是经济浪潮太过汹涌,不过几年,朱家角的容颜已经大改,小镇距上海市区很近,这让朱家角的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在大都市上海的身边,有这样一

江南水乡古镇空间构成要素

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意象空间构成要素研究——以昆山锦溪古镇为例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2 3公里处,东与上海青浦为邻,西与苏州吴中接壤,距离上海虹桥枢纽5 0 公里,上海空港浦东机场9 0 公里,距离苏州古城4 0 公里,镇北毗邻苏沪高速,沪宁高速,京沪高铁,镇东南距沪苏浙高速公路、318国道不足2 0分钟车程,镇西距苏州绕城10公里,苏嘉杭高速3 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满溪跃金,灿若锦带”,因此得名锦溪。如今,锦溪有陈妃水冢,文昌古阁,十眼长桥,以及数十个民间博物馆,被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是锦溪的主要景观特征。 所谓意象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水乡古镇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是水乡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城镇空间形态反映了深层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近年成为旅游热点。 江南水乡古镇给人的印象是基本景观意象是“小桥、流水、人家”,特别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水乡古镇旅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古镇旅游开发加剧,水乡旅游空间的塑造缺少从游客感知层面的景观意象要素的考虑,使得游客所感知的水乡古镇仅仅是游览内容的不同,而其景观意象要素缺乏独特性。 锦溪古镇旅游景观意象构成要素现状 林奇认为,对城市的可意象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有5 个,分别为通道、边缘、街区( 区域)、节点和地标,由于这种分类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形象性与直观性的优点,在现代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鉴于水乡古镇与一般的城市无论是在历史、成因、建筑形式、景观格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在林奇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水乡古镇的自身特点,建立了水乡古镇的景观意象要素构成体系。 锦溪古镇景观意象要素的构成 1)通道 街道、水巷、蜿蜒的石板路是古镇通道的核心载体。 2)边界 古镇内部水岸边的栏杆、堤岸、石板路旁的河埠头组成了古镇的景观意象边界。 3)区域: 五保湖、古莲池、菱塘湾等“五湖四荡”和古镇外围城镇、乡村所构成了水乡古镇的区域环境,整体区域景观意象特征已被城镇化进程影响。 4)节点 五保湖广场:锦溪古镇的入口服务区域,临水而设。 桥:锦溪素有“36 座桥,72 只窑”,现存古桥大多完整无缺,碑记联柱俱在,花纹图案精美,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著名的有里和桥、太平桥、古莲长堤、普庆桥、众安桥、十眼桥等,其中古莲长堤、十眼桥,给游客以强烈的视觉节点意象。 牌坊:中心水巷的出入口牌坊。 5)标志物 古镇内的主要标志物为博物馆、纪念馆、陈妃水冢、莲池禅寺、文昌阁,是古镇内核心景点的构成部分,其中莲池禅寺、文昌阁结合古莲长堤勾勒了锦溪入口处的标志景观意象,而由古砖瓦博物馆、古董馆、天文馆、家具馆、根雕馆等一系列博物馆所组成的博物馆群是古镇内最为核心的景观意象,也是锦溪作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核心景观意象的表征。

中国湖泊列表

中国湖泊列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中国境内大大小小的湖泊众多,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面积1以上的湖泊有2700多个,总面积为9万多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境内还有大量的人工湖(水库)。中国湖泊最集中的地区是和。 从1960年到2005年以来,中国的淡水湖泊总面积正在逐渐缩小。中国北方湖泊面积减少主要与有关,中国南方则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如工业生产和填湖。 以下湖泊面积数均引自“”,需注意的是,水位升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可能造成湖泊面积的巨大变化。 目录 [] ? ? ? ? ? ? []五大淡水湖 湖泊名称所在地面积(平方公里) 注:通俗意义上的“中国五大淡水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位于,775平方公里),而呼伦湖和另一个大淡水湖(位于,1080平方公里)由于地处偏远,一般不列入其中。 []五大咸水湖

湖泊名称所在地面积(平方公里) 4340 1628(布伦托海)753(羊卓雍湖)638 []所有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湖泊 序号湖泊名称所在省份地理位置面积(平方公 里) 备注 1新疆5500已干涸2青海4704 3青海4340 4湖南4040 5江西3583 6江苏2428 7内蒙古2339 8西藏 9青海1680 10西藏1628 11江苏 12()山东、江苏1097 13黑龙江1080总面积4190 14西藏 15新疆992

16西藏 17安徽775 18新疆753 19江苏 20(羊卓雍错)西藏638 21青海610 22西藏604 23青海 24内蒙古600 25新疆 26青海 27青海544 28新疆 29西藏 30新疆500 31青海500 32西藏 33西藏33°29′N 90°13′°N °E 34西藏

中国史上国宝级藏品 排行榜

中国史上国宝级藏品排行榜 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青铜第一宝:毛公鼎 毛公鼎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圆腹,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也十分简洁有力、古雅朴素,标志着西周晚期,青铜器已经从浓重的神秘色彩中摆脱出来,淡化了宗教意识而增强了生活气息。毛公鼎的高度和重量与其他殷商时期所挖掘到的巨大青铜器区别很大,但毛公鼎上刻的铭文却是当今出土的七千多件铭文青铜器中最多的,有32行,499字,是西周青铜器之最,相当具有研究价值。 瓷器第一宝: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 高:6.7公分深:3.5公分宽:16.4公分长:23公分 汝窑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的传

世作品不多,本院即藏有约二十件,其中这件水仙盆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水仙盆盆体简雅大方,由于重复施釉的关系,釉层略具厚度,并带有流动性。口沿处釉层较薄,隐约透出胎土色泽;而四个云头足的转折部分,又有釉层堆积,柔腻如脂。釉层的厚薄,造成全器釉色与质感的细腻变化,扣人心弦。存世汝窑器多有开片,独此件光洁无纹,益发显得匀净端庄,充分展现北宋制瓷工艺对于如玉釉质的无上追求。 书法第一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写成,纸本墨迹。纵23厘米,横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时晴帖》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善本书第一宝:文渊阁四库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不但对内容精心制作,而且外观设计也力求庄重考究。《钦定四库全书(套装共6册)》囊括了经、史、予、集四部的所有文献,共计二百余万页,一百五十三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等。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组图) 第一位: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 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总全面积5649平方公里,辖一镇十四乡,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径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特征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

第二位: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 黄姚位于广西昭平县,距桂林200公里,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地处漓江下游,素有“诗境家园”之称。古镇方圆1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黄姚是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每一外景点都不需刻意寻找,沿着石板路慢慢走,也许在无意间你就可能会发现一些令你惊喜的东西。 黄姚古镇,位于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列为广西名镇。全镇居民600多户,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古镇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宇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一般来说,比较常规的景点包括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纪念馆、古戏台、皇帝诏书、宝珠观、鲤鱼街、八仙睡榕、佐龙桥、千年古榕、岭南第一石板街等。 黄姚无疑是广西第一古镇,有着近千年厚重的文化积淀。古镇相当精致,精致得宛如江南小镇般典雅清幽,古朴挚淳。 黄姚位于广西昭平县,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文化的明清古镇,还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黄姚镇发祥于宋代,宋将杨文广率部到昭平平乱,路经此地,得知当地黄姚两姓人居多,给小镇起了一个名字“黄姚”,这个地名一用就是千年。

走进鲁迅笔下的水乡古镇

走进鲁迅笔下的水乡古镇 绍兴柯岩景区以古越文化为内涵,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景区彰显绍兴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乃绍兴久负盛名的传统旅游胜地。利用八百里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鉴湖景区,展现了绍兴母亲湖“昔日”的风采。游人可坐画舫、乌篷船,泛舟鉴湖;可漫步白玉长堤,赏美景秀色。 2015年4月18日拍摄于浙江绍兴柯岩景区彰显绍兴独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柯岩风景区,位于绍兴城西12公里处柯山东麓,南临鉴湖,北连柯桥,总面积为6.87平方公里,是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始于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景区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柯岩,鉴湖,鲁镇三大景区。图上方为柯岩,左下为鉴湖,右下为鲁镇。 走进景区,入口处有一门,非常的具有古越国时期的特色。正对门有一个石亭子,里面有块石碑,上面写着:柯岩绝胜。再往里走是第一个景点:一炷烛天。莲花听音。

柯岩之“柯”,来源于柯亭。古人建驿亭,因陋就简,树枝为梁,青竹为椽,茅草为顶,以柯名亭,自有一种草创的粗犷原始。柯岩以石景而名世,但这石景却非天设地造。柯山之石石质优良,石条、石板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向四方。从魏、蜀、吴割据的三国时期发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场达四百余年,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大半。“削壁耸千尺,危崖锁雾中”,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和石壁,柯山也从乱石纷飞的采石场逐渐变为人们览胜的“绝胜”之地。走过莲花听音就来到景区的核心景点:天工大佛。大佛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石工三代凿成,高20.8米,两耳可通人,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大佛的左侧竖立着一座奇特的岩石,名为云骨,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从下望去,顶上的岩石好像也不是整块的,而且还长着几棵小树。经过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于此。在大佛的背后有座寺名为:普照寺。普照禅寺系浙东名刹。唐以来创寺,原名“大佛寺”、“柯山寺”。明万历年间副使黄遒吉重建,更名“普照寺”。寄寓“佛光普照”之意。寺庙曲折延伸,山门、钟楼、天王殿、弥勒殿、千佛殿渐次升起,并由罗汉廊连接,其中弥勒殿占地1000平方米,高25米,并独创唐式重檐结构,屋檐挑出4米,象展翅欲飞的雄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2 )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26.《十六罗汉图》

《十六罗汉图》尺寸,纵92. 2厘米,横45. 2厘米,晚唐五代时期贯休所画。现存的摹本虽然出于一个底本,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门,有绢本、纸本、又有石刻木,有设色,也有水墨。目前大多流传海外, 日木皇宫内厅的这幅贯休的《十六罗汉图》,据日木学者鉴定是宋初摹木,是最接近贯休原作的作品。

27.《珍禽图》 《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非常强调真实,重视形似,质感的表达,使描写对象富有生机活力。这幅《写生珍禽图》是黄筌给儿子作范本的画稿,虽然只是为了课图作稿之需,信手而画,大小间杂,动物之间互有联系或无联系,但作为一件独立的创作作品来看, 仍然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28.《匡庐图》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木墨笔,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此画是一幅绢木水墨立轴。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

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 《匡庐图》之中峰峦巍峨,林木瘦劲,溪流曲折,山居静谧,表现了山川大地的宏伟壮丽。画家以散点透视法将丰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而中,构图严谨,用墨精润,景物远近有别,向背分明,树石立体感、重量感、空间感均得以充分表现。 29.《关山行旅图》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2.1 项目类型(项目是什么) 我们的项目是由中国十大城市运营商之一的上海亿丰集团投资开发的,集购物、休闲、居住、商贸、商务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2.2 项目地理位置(项目在哪里) 项目位于地铁2号线起点站,目前正在快速推进建设中的良渚新城。本项目正位于新城桥头堡位置的杜甫村。项目北起104国道,南接古墩路,东临莫干山路与杭州绕城高速,西傍大型住宅小区杜甫新村。占地511亩,总规划建筑面积80万方。 2.3 项目各部分组成(项目有什么) 项目分三期组成,分别由一期,已经运营两年,建筑面积达10万方的红星美凯龙环球家居建材广场;二期,正在建设中的总面积达到28万方的商住综合体;三期,规划建设的42万方的国际购物中心及仓储物流;(一一对应沙盘指示) 2.4 销售产品指示(现在卖什么) 目前我们正在销售/预备销售/即将开盘/的是位于三期国际购物中心对面的蔚蓝郡沿街底商/位于亿丰旗舰广场(亿丰集15年开发经验,25城50个商业综合项目资源于一体的高规格家居建材购物中心)之上的亿丰时代大厦精品公寓。(一一对应沙盘标示) 二、周边重大规划(核心地段优势展示) 3.1 良渚新城 良渚新城规划范围:北至新104国道,西至毛家漾港,东至绕城公路,南至杭州西湖区三墩地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未来导入人口预计20万。规划定位是旨在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居住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宜业、宜游、

宜居的生态新城。是杭州人口导出,德清、瓶窑等地人口导入的重要承接地。根据规划标准,能成为杭州新城建设的标兵与示范区;成为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3.2 地铁起点 根据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项目对面市政交通规划建设用地将作为地铁2号线起点(地铁2号线2期工程),近一步拉近与主城之间的距离。开通后,未来到市中心环城西路16公里,大约12站。 3.3 对接城西三墩 古墩路延伸段于去年年初开通后,直接实现了本项目和城西目前业已繁华的商业、商务配套的无缝对接。从我们项目门口开到亲亲家园大约车程5分钟,即便是到西城广场和印象城的车程也不超过20分钟。这样一来,我们不限购,价格实惠的的40方LOFT盒精品小公寓就吸引了较大规模的,年轻租客和新杭州人自住客群。 3.4完善配套 除了本项目作为城市综合体所拥有的42万方,3期国际购物中心的大配套之外。 我们良渚新城建成区,及项目对接的三墩板块也涵盖了各种生活配套设施,比如勾庄中心幼儿园、良渚小学、良渚中学等;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良渚农贸市场;勾庄农贸市场;浙江医院分院,勾庄医院、浙一良渚体检保健中心等。此外良渚的公园集群包括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东明山森林公园、山地公园、圣地公园等也是杭州除西湖、西溪湿地之外的杭州旅游第三极。 三、项目主要卖点展示 4.1 底商 商业街概念

中国十大湖泊排名

中国十大湖泊排名 1、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西 宁以西约130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约4436平方公里。 2、鄱阳湖 鄱阳湖古称彭泽,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湖体分属江西 省的九江市庐山区、湖口县、星子县、共青城市、都昌县、永修县、南昌市新建区、鄱阳县、余干县、南昌县、进贤县等地区。面积约3150平方公里。 3、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南近 湘阴县、益阳市,北抵华容县、安乡县、南县,东滨岳阳市、汨罗市,西至澧县。面积约2579平方公里。 4、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横跨江、浙两省,湖区南缘 位于江浙两省的分界线上,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面积约2427平方公里。 5、洪泽湖 洪泽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 市境内。面积约2069平方公里。 6、呼伦湖 呼伦湖又名达赉(lai)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扎赉诺尔 区与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之间。面积约2043平方公里。 7、纳木措 纳木措藏语为"天湖"之意,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面积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 8、色林措 色林措位于西藏自治区申扎、班戈和尼玛三县交界处,岗底斯山北麓,申扎县以北,面积约1640平方公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为大型深水湖,以储水量计, 为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9、南四湖 南四湖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偏西,因位于济宁市以南而得名,是串联在一起的微山湖、昭 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湖的总称。面积约1266平方公里。 10、兴凯湖 兴凯湖是黑龙江流域最大的湖泊,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俄罗斯远东滨海边区,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中国拥有28%的面积,即1226平方公里。兴凯湖还有一个小兴凯湖,两湖之间隔着一条宽约1公里、 长约90公里的天然湖岗。

中国十大水乡古镇

中国十大水乡古镇 第一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一名:周庄 第二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二名:西塘 第三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三名:同里 第四名十大水乡古镇第四名:乌镇 第五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五名:角直 第六名十大水乡古镇第六名:南浔 第七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七名:木渎 第八名十大水乡古镇第八名:朱家角 第九名十大水乡古镇第九名:光福 第十名十大水乡古镇第十名:安昌 古镇概况 1.甪直 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Lùzhí),这是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费孝通对江苏省苏州市甪直镇的高度评价和赞誉。甪直镇作为神州水乡古镇的佼佼者,的确名不虚传,它具有2500年的文明历史。特别是她的古老文化,名胜古迹、古桥、古街、古民宅以及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令人赞叹不已。水多、桥多、是甪直镇的另一个特色。甪直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区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72座半,现存41座,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很多有识之士都感慨的说,看了甪直,实际就等于参观了一个古代桥梁的博物馆,其桥梁的密度,远超过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2.周庄 古镇周庄史载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称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凭借得天独厚的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水乡古镇为依托,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景区建设,丰富旅游内容,强化宣传促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知名旅游品牌的荣誉。 近年来,不断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弘扬和传承,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全力塑造“民俗周庄、生活周庄、文化周庄”,正日益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是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每年吸引了超过250万人次的游人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全社会旅游收入达8亿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富贵园、江南人家、钱龙盛市等适宜现代休闲体验型旅游配套项目的相继推出和完善,扩

中国著名湖泊

中国著名湖泊 中国著名湖泊介绍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优美的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每年皆吸引着大量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笠泽",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湾而成的湖泊。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但它的实际面积受到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在形成以后多有变化。今天的太湖,北临无锡,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积虽然小于鄱阳湖和洞庭湖,但这里气候温和,特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太湖水

产丰富,盛产鱼虾,素有"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的说法。 太湖水面烟波浩渺,水质清纯。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的山峰和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构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重水复,山环水抱的天然图画。沿湖各处,或山水交融,百态千姿;或园林典雅,诗情浓郁;或钟乳瑰丽,沿天奇异;或小桥流水,碧草繁花,无不透着一股精巧玲珑的秀气、灵气,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太湖风景区。 太湖胜景 梅园 距无锡市区7公里,坐落在西郊的东山、浒山和横山之间。园前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地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 洞庭东山 洞庭东山因在太湖东面而得名。东山的主峰大尖顶是七十二峰之一,山中主要古迹有紫金庵的宋代泥塑罗汉像、元代轩辕宫、明代砖刻门楼以及近代的雕花大楼等。宋塑罗汉像比例适度,容貌各异,造型正确,姿态生动,相传是南宋雕塑名家雷潮夫妇所作,制塑技艺精湛,令人赞赏。轩辕宫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简介及创作背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简介及创作 背景 本文导读:《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全景图,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该画卷用一幅整绢画成,无作者款印,有清弘历(乾隆)题诗,后隔水有宋朝蔡京的跋一,尾纸有元朝李溥先的题一。打开卷轴包首,引首即可见朱红印章数枚,以及卷首题诗。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崇山峻岭,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笔下应运而生,从前景山峦村居起势,隔岸画群峰秀起,两翼伸展渐缓,与起势的山峦遥遥相对,起到精美的承接作用。峰峦左下方一横跨江面的大桥,并与下一组景物相衔接。翻过两重山可见幽深的宅邸,处处可见着白衣的隐士,且走且停,似在赋诗似在作曲,继续前行,又是一座桥,此桥虽跨度不大,却在桥上修建凉亭。继续向前便临江了。远景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犹如仙境。登岸后,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的庭院。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复流大江。从高远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

山峦平缓处是一座宏伟的跨江大桥。 通向第二段美景的跨江大桥蔚为壮观,木质结构梁柱,下有三十二蹬,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宛如一道彩虹,十分壮观。此段群峰参差节奏频率明显加强,紧接着峰势向左回旋,平坡伸延,直探入江中的琼岛把气势伸展开去,然后画近景山峦和江渚渔村与琼岛相连接。与此相连的又是亭亭玉立的群峰,卷前题诗山中村庄座座古朴的小桥,带有凉亭的桥,簇拥着全卷的高峰,似直插天际,达到高潮。高峰左边的峰峦,与深入画里的曲折江流相映成趣,起到了回转的作用,成为第二段的结处。漫步于此处,意味无穷。由跨江大桥踏上岸,两边排列着建筑,翻过高山,走过山谷,再爬上高山可见一处平原,村落房屋错落有致。平原边的悬崖颇具险势,但另一面的高山又给了村庄无比安全感。但此村落貌似是孤立的,并不能通往下一处,返回原来的小路且赏且行。山谷中的村落,河滩上的渔船,逍遥的隐居生活,招来船家继续前行。舟在水中,可见隔水两山遥相呼应,似是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虽尽力向对方倾斜着,却难以碰触。岸上一片绿色的平地生机盎然,岸边星星点点的渔船,似乎传来了渔翁的吆喝。翻山越岭跋涉,才站到巅峰之下。虽有攀登之情,却难有攀登之勇。 第三段一转前段的曲折紧张,节奏平缓,瞬间消除紧张

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同里古镇介绍

江苏同里详细介绍 同里简介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侈,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隶属江苏省吴江市,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靠市府所在地,紧依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三大著名城市,全镇总面积为133.15平方公里,人口5.5万。她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为江南六大著名水乡之一。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镇外四面环水,八湖环抱(同里、九里、澄湖、沐庄、白砚、叶泽、南星、庞山湖),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闻名于海内外,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她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厚重历史 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錡、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主要景观及特色 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同里志》记载,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镇中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同里镇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桥多。 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间,先后出状元1名,进士42名,文武举人93人。同里镇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诗人叶茵、明代画家王宠、清朝军机大臣桂芬、书画家陆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陈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烟桥、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王绍鏊、著名经济学家金国宝。 2、明清建筑多。主要景点可以概括为“一园”(退思园)、“二堂”(嘉荫堂、崇本堂)、“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镇内有明清两代园宅38处,寺观祠宇47座,有士绅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数百处之多。古镇原有“前八景”、“后八景”、“续四景”等二十多处自然景观,今尚存“东溪望月”、“南市晓烟”、“北山春眺”、“水村渔笛”、“长山岚翠”诸景。 3、水、桥多。镇上有各朝代的古桥四十多座,有南宋诗人叶茵建造的思本桥,元代的高观桥等。 目前,同里镇退思园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镇同里也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古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熟悉,全国各大报纸以及美国、香港等地的报纸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同里,影视摄制组也频频取景同里,所得这一天然的摄影棚蜚声海内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在此设立了“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 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

星桥新城概念的规划

星桥新城概念规划 征集文件 主办单位:杭州市规划局余杭规划分局 二〇一〇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方案征集应征须知 (1) 1、基本情况 (1) 2、征集活动时间安排 (6) 3、应征单位要求 (6) 4、应征确认 (7) 5、征集文件内容 (7) 6、现场踏勘 (7) 7、征集文件的质疑和澄清 (7) 8、征集文件的修改 (8) 9、应征设计文件 (8) 10、应征设计文件的递交 (9) 11、方案评审 (9) 12、酬金及奖金的设置与支付 (10) 13、设计知识产权归属与相关法律问题 (11) 第二部分方案征集设计导则 (12) 1、项目概述 (12) 2、规划参考文件 (12) 3、规划设计要求 (12) 4、设计成果内容 (15) 5、征集成果要求 (16) 第三部分应征文件及格式 (18)

第一部分方案征集应征须知 1、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 《星桥新城概念规划》 1.2规划范围 星桥新城东至09省道,西至半山及学党港,北至320国道,南至世纪大道,总用地面积约24.9平方公里。 1.3项目概况 星桥街道位于黄鹤山东南山麓,东依临平街道,西邻江干区丁桥镇,南接乔司铁路编组站,北靠余杭风景旅游胜地超山,距杭州主城15公里。街道下辖10个撤村建居的社区、2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户数4966户,总人口184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459人,流动人口约22000人,区域面积17.6平方公里。 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9538万元,增长9.14%。完成工业总产值32.2亿元,增长1.41%。农业总产值1858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经济总收入364750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民人均收入15240元,增长11.8 %。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14.2%。街道有各类规模企业76家,6家企业继续占据全区百强企业行列。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2.2亿元,增长1.41%;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9.53亿元,增长2.83%,规模工业的总量继续保持全区第10位;规模工业销售产值28.47亿元,增长0.71%;工业投入1.5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完成工业企业增加值7.01亿元,同比增长10.26;规模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名列全区第三。 星桥交通便捷,上塘河贯穿星桥,元以前为京杭运河最南段,北舟进杭城的要埠,沪杭铁路、宣杭铁路、临丁公路、320国道东西贯穿全境。 目前,星桥街道房地产业发展态势发展迅猛,天都城、绿城·紫桂苑、星桥桂花城、华庭嘉院等房产项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设。街道范围内公建配套有中学1所,小学1所(天都城拟建小学一所),幼儿园2所,集贸市场1个,中心卫生院1个等。 星桥境内有220kv变电所0个,110KV变电1个,35 KV变电所1个。

江苏十大古镇

江苏十大古镇 周庄在苏州管辖的昆山之西南,古称贞丰里。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江苏十大古镇之:锦溪古镇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曰‘锦溪’。 锦溪,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 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苏州城时,这里已成集镇,初显兴盛。 锦溪,是君妃恩爱的见证之地。 史载,南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后,水葬在锦溪的五保湖中,锦溪也因此被御赐为“陈墓,并沿用了830余年,直到1992年才恢复

古名。 锦溪,是文人将相的眷恋之所。 相传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隐居;明代诗人高启、文征明等亦在锦溪留下了众多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 锦溪,是人文荟萃的书香之镇。 书香锦溪,文运昌盛,人才辈出。 近百年间,锦溪走出了100多名留学生、200多位教授。 天文学家朱文鑫,中科院院士陈华癸、秦国刚等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锦溪赢得了声誉。 锦溪,是名副其实的收藏之乡。 在古镇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15家民间收藏博物馆赋予了古镇旅游新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众多江南水乡的一个新亮点,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锦溪,是动人心魄的江南画卷。 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古桥联袂,尽显江南水乡特色。 著名作家沈从文喻之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称她“浓妆淡抹总相宜,刘海粟赞她是“江南之最…… “六泽之冲是说它有吴淞江、清小港、界浦、张陵港、东塘和大直港六条流道。 甪直境内水流纵横,桥梁密布,贴水成街,人家枕河而眠,镇貌古朴,风情幽逸。

中国十大美湖

中国十大美湖 中国十大美湖 青海湖 青海湖(青海西宁) 青海湖 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5 公尺,最深32.8公尺。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在青海湖畔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羊群似云。一望无际的湖面上,碧波连天,雪山倒映,鱼群欢跃,万鸟翱翔。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茵如毯。金黄色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

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日出日落的迷人景色,更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西湖 杭州西湖 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面积5.65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盈盈凝睇的丽水,就蕴藏在这一带若隐若现的山峰中。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墩鼎足而立,就像三颗绿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水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带飞逸其中。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千岛湖 千岛湖(浙江杭州) 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西郊的淳安县境内。千岛湖拥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已达81%,茂密的森林净化了千岛湖一流的大气环境,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广,178亿立方米之巨的千岛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达7米。湖中那1078个岛屿,姿态各异,风姿绰约。春游湖上,布满山花的岛屿,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村姑;夏日游湖,人们在这碧波中逐浪畅游;秋山红叶,使人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雪满湖山,松挺山崖,又是一幅王维笔下的诗画图。千岛湖四周群山连绵,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生态环境佳绝。 纳木错湖 纳木错湖(西藏当雄) 纳木错湖

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8228715.html, 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作者:楚清 来源:《百姓生活》2011年第09期 地处浙江嘉兴桐乡市的乌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著名的江南水乡古镇,也是一代文豪茅盾的故乡,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曾在此驻兵以防越国,故有“乌戍”之名。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当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乌镇称“镇”若从此时开始,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如今,乌镇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至今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河网在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形成亦路亦水的结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连接京杭大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洼,成功地解决了灌溉、饮用、观赏、运输等问题。老街大都沿河,每隔一段,总有一个河埠连通河道,方便居民上下船和洗涤。沿河道用石块整齐砌筑的河岸,乌镇人叫它“帮岸”。帮岸上有廊棚,廊棚下面道路由一块块石板铺成,绵延不断,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景观。 “水阁枕河”是乌镇独特的魅力。古镇沿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即是“水阁”。水阁枕河而筑,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乌镇的居民,就这样世代随水而生,伴水而眠,乌镇也由此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茅盾在他的《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小桥流水是乌镇的又一魅力所在。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的时候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它们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时期,最早的建于南宋。仅西栅景区就有72座石桥,将 12个小岛串联在一起,河流密度和石桥数量均为全国古镇之最。其中通济桥和仁济桥成直角 相邻,不管站在哪一座桥边,都可以看到一个桥洞里的另一座桥,有“桥里桥”之称,是乌镇最美的古桥风景。三里塘河上的7座石桥,每60米处一座,纵横交错,各具形态,宛如“桥博物馆”。逢源双桥是东栅景区一座别具风味的古廊桥,桥下有水栅栏,是古时水路进出的关卡。传说过桥时,有男左女右的习俗,各行其道,因此又演绎出走过此桥便可左右逢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