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论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论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49138436.html,

论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范魁武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第01期

【摘要】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改革中职语文课程:借鉴普高教法,融入职教特点;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提倡开卷有益,引导课外阅读;明确教学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完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改革

当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本身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理论滞后。在普通高中全面实行新课标、新教材,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提倡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施发展性评价等等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第二,教学内容随意。没有统一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就无法确定,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回会感到无法操作,学校无法选用合适的教材,老师教什么,怎么教,也没有一定之规,随意性比较大;自然,教学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第三,教学目标模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是重视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还是培养基本素质?是侧重于专业语文教学,还是以培养学生的高职高考语文应试能力为主?以上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明确且科学的结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么凭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开展教学,要么参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课程目标的模糊,极大地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

以上种种情况表明:中职语文课程必须改革。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改革当前的语文教学呢?要立足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全面改革中职语文课程,切实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1 借鉴普高教法,融入职教特点

教无定法,但是有规律可循。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学者研究、探讨、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教学理念、教学原则,为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教法学法的研究蓬勃开展起来。

2 开设写字课程,提高书写能力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朝洛孟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朝洛孟 发表时间:2012-08-06T14:24:04.3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4期作者:朝洛孟 [导读] 中职语文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朝洛孟青海省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 817000 摘要作者就多年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效果,实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浅谈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课启发思维教学方法 语文课是中职学校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没有一点学习兴趣,要想改变现状,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教育家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应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中职语文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大胆创新教学方法。针对不同专业,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教师应处理好“导”和“学”的关系,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特点,根据中职生的就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去进行逐步的教学改革。 一、启发思维,“启发式”教学 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的实用性出发,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纠正学生自身思维惰性的制约而不愿动脑思考、不愿开口说话的弊端。中职生就业方向,大多从事技能性、服务性或管理性工作,要想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工作顺利进行,平时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起到纽带的作用。一个羞于启齿或懒得动笔、害怕与人打交道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的表现欲望,利用创造思维的策略,配合教学内容,使学生有应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的机会,把时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不急于下判断;多作积极的、发展的、鼓励性的评价,从而保证学生能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把学生比喻成“演员”,把教师比喻成“导演”,这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当今教育改革思想。“演员”表演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导演”水平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导演”的水平。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机智、敬业精神与创造能力等方面。准确且优美清晰的语言,精彩绝妙的知识讲解,亲切、自然的教态,工整、美观的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熟练运用,对学生会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也是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关键要素之一。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还必须掌握教学机智。只要我们掌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生成问题。处理、应对得好课堂上的偶发情况,对教学能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专业精神和创造力可以确保教师专业价值与功能的充分发挥,可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完善,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用性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这种独特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结合实际,突出实用性。要根据企业用人的标准,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学,才能使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做到学以致用。要提高中职语文课教学效率,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从主角向配角转换,中职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普遍偏低,都不是很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的一问灌输,使得学生更加厌烦上语文课。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中职语文教学。中职语文教学应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感到语文易学、好懂、实用、有趣,让学生感到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陶冶了情操。其次是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打下基础。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主动去学。 中职语文应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就业打好基础,铺好道路。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语文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本文浅析了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所呈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即语文课程应体现职业特点,增强实用性,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上有所侧重。 【关键词】中职语文;现状;对策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了突出这一导向,在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凸显专业课而弱化基础课。当然,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重视学生专业技能本无可厚非。孰不知,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高素质如何体现?仅仅指专业技术过硬吗?试想,一个连简单的请假条都不会写,说起话来词不达意的人能算的上高素质人才吗?纵观职教系统中,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均是语言文字;任何一种知识或能力的教学与接受过程,都是语言活动;任何一种知识性的作业,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既然语文课如此重要,为什么在中职教育中偏受“冷板凳”?它的教学现状究竟如何呢? 1 中职学校生源及语文学习的现状 1.1 生源现状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流生”,即从初中二年级就基本被放弃,被分流到当地的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的学生;第二部分是参加了初中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第三部分是往届初中毕业生,这类学生外出打工者居多,由于年龄小、学历低、没有专业素质,属于现代社会打工族的最底层,不能享受加薪,职位亦得不到提升,于是便重新回炉,以“文凭”为目的进行专业技能学习。 1.2 语文学习的现状 1.2.1 基础薄弱 生源质量的降低,呈现出语文学科基础薄弱的现状,有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有的学生分不清汉语拼音中的声韵母,有的学生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病句比比皆是…… 1.2.2 缺乏兴趣 中职语文课堂上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课堂俨然成了老师一个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充当“导演”,发挥主导作用。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讨论: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兴趣高涨,回答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问题,有同学说:“‘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与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兴趣的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①鲁迅送书给白莽;②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③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④柔石与白莽同时被捕;⑤柔石在狱中学德文;⑥龙华枪杀烈士现场;⑦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⑧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与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组员点评: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点,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发表时间:2017-01-11T15:10:26.930Z 来源:《教育学》2016年11月总第109期作者:刘小战[导读] 为改善教学质量,不少中职语文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广西桂林市卫生学校541199 摘要:语文学科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其很多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中职教育阶段更应重视语文教学,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扎实良好的文化知识根基。为改善教学质量,不少中职语文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在中职教育活动中语文课程占据着相当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开设这门科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生活做打算。这就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为着手点,将语文知识的讲授变得生活化、趣味化和形象化,善于结合生活案例展开教学,全力打造生活化课堂,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去。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主动树立大语文观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都处于高耗低效、低迷沉闷状态,原因是学生比较关注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忽视了文化课,且语文教学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脱离,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是异常落后,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中职语文教师为改善这一困境可使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现实生活为立足点,以此活跃课堂氛围,使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教师还应主动树立大语文观,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实现开放性教学。 举个例子,在教授老舍《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教师设计导入语言: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也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下面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描写母亲、母爱和母子亲情的文章。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问题:文中讲述的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她对“我”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我”对母亲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和母亲之间发生的事情,要求他们自主思考和分享交流,将“两种母亲”进行对比。不仅可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生活化气息,还能够拉近学习内容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初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关注学生精神生活,渗透人文教育因素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需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着重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教育,帮助他们实现在精神方面的升华、伸展与充实,从而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结合课文内容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认真寻求文章中的人文信息实施人文教育,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合作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等,学会辨别美丑且提升判断能力。而且教师结合生活现象展开语文教学,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主动感悟人生与社会。 三、彰显学生职业生活,整合具体专业知识 对于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学得会,用得上”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教师不仅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知识水平,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与难度,还应与他们将来的职业有机结合,使其认识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对此,中职语文教师需彰显学生职业生活,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强化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不断培养和提升其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使用表演、辩论、竞赛、音乐、游戏等生活化教学形式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从敢于表达交流发展至善于表达交流,让语文知识和生活贴近,将学习过程变得充满情趣。 同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整合,关注按需施教,教师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原则,以语文能力培养、汉语知识传承为核心,巧妙地将学生专业技术相渗透和沟通。这就要求教师需突破语文科目的自身框架,将教学目光延伸至专业课程上,经常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一起研究找出和语文教学和专业课教学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例如,针对我校护理学专业,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练习护士常用礼貌用语,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表演,让学生掌握护患的沟通技巧。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时学到专业知识,感受到语文和专业的对口,不仅有利于对专业技术的学习,还可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借此改善生活教学效果。 四、总结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教师应深入研究语文知识,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大语文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渗透人文教育,并与他们的职业和专业相结合,全力实施生活化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实践[J].课外语文,2016,19:147。 [2]康九星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研究及实施策略[J].教育艺术,2015,10:38-39。 [3]程绩浅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中职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49。

浅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本位思考

浅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本位思考 论文关健词: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专业技能 论文摘要: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对于中职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更是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途径,而传统的语丈教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目前形式看,中职语丈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以学生的专业、实际学习能力和个性差异为本位,在此基拙上实施系统的课程内容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使语丈真垂的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7年3月召开的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改革的方向,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顺利实现就业。” 长期以来,语文课在职校中作为主课,每周四至五节。在同一年级中,不论什么专业,使用一个语文课本,每学期不少于写四篇作文,教学十四至十六篇范文,二至四次测验、二次考试。教师基本上是类同普教的方法进行教,学生也是同普教一样的学。无论是“校考”还是“市考.,,不问什么专业,考试重点、要点、范围都是一样的。这和职教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职业学校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职校生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可以相对自由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它不必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学,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 “以学生为本”,这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对于中职学校,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专业需求为本、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在具体教学中,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以学生的专业树求为本位 新大纲规定的总目标指出:“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际和学习需要的阅读、写作、听、说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为学生学习的专业课服务。 1在课程内容的设!上要以专业为本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技能为第一位,培养目标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其价值体现在“用“上,语文课的教学应能满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需要,使语文知识真正成为连接专业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以够用为原则。改’,传授知识”为“掌握知识”,并与发展能力并重,使“学做合一,知行合一”,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得以增强,体现出现代化和适应性。 根据新大纲规定的总目标可把语文课分为基础课程和职业课程两类。学生在系统地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必须要向自己专业技能领域延伸和渗透。比如:计算机专业的英语应增加计算机专用英语课程;旅游专业应增设古文、古代文学史知识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装美专业应增加书法训练、诗词鉴赏训练的内容;商务财贸专业应增设企业文书、公务文书等应用文训练;餐饮管理专业需加入礼仪规范、餐饮文化知识、及接待、主持、司仪等口语交际训练;机电类、电子类专业、汽修专业,则要加强科技说明文的教学,并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分别写作“如何操作机床”、“怎样修理电视机”、“发动机的安装’,等复杂说明文。总之,课程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基本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体会

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体会 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一直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乏味。这种教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学生学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教学效果一般。 标签:中职语文;改革;体会 一、课改必须改教材 职中的文化课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就业服务。目前,职校的各类语文教材大多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主,通用性强,可是教材往往太固守于学科本身,专注的是文化本身,与专业的衔接不够紧密。而职校涉及的专业往往五花八门,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又很大,学科跨度也很大,知识共性小,要想让一套通用的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为专业成长及就业服务,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外,现行教材大多十几年来一成不变,与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本来基础就不好的中职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更难将其学好。所以,教材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观念必须改变 长期以来,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着“重专轻文”的思想。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他们普遍认为,上职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语文学好学不好无所谓。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的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职校教育是就业准备教育,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大方、会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所以,语文可使职校学生走向社会更好地交际、交流。 三、必须关注学生未来 (一)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职中生的语文功底往往都不好,特别是书写,大多错别字连篇又潦草至极。这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日后被选拔、被任用。所以,从职中生入学之日起,就要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教给学生写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各种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规范汉字的习惯,平时让学生多临摹字帖。把字写好是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对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探索 【摘要】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技术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教育基础课程之一,是中职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学好其他专业课程,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方面。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实现中职教育目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 然而中职教育的语文课堂却使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因为中职的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特别是文化课的学习明显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玩手机的多。反复强调课堂纪律,或施以强硬手段,均收效甚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设计不恰当,未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所花的功夫

就要更多一些,对课堂的组织和把控就要研究得更深一些,在课堂教学上要多进行改革与创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坚持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的选择与设计。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而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片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它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图片的播放、视频的插入,将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直观,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再别康桥》这篇诗歌时,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插入图片与歌曲,制造出一种唯美的康桥景象,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康桥的美,再配上优美的《再别康桥》歌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感受作者的意境,创设情境地和渲染气氛,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浅析中职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7-07-05T10:41:50.383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作者:刘霞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四川省苍溪职业高级中学校四川广元6284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 课。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注意问题中职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4-060-02 中职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类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中职语文课程在学生所学的知识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 进入中职校的学生素质与进入高中的学生素质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我设想:我们首先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这里的育人不是扳起脸来说教,而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贴心教育,逐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我们,喜欢上我们的课。其次,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应放慢教学进度,必要时补缺补差,补上他们在初中阶段落下的课。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形式多样化教学 1、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是“留守少年”,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传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关爱学生,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这门课程。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更应该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这门课直至爱上这门课,自然会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兴趣不仅要从思想入手,还要从学习的形式入手。一堂课上得好坏的标准不在于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在于学生听了多少,学了多少。很多语文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自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备的课,课也讲得很精彩,可学生反映却不理想,老师委屈,学生更是不买账,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没有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了解学生所需。我曾经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精心设计的教案,满怀信心的走进课堂,却发现学生连课本都没有带,更别说笔和纸了。 2 、改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许多不足,使教学显得更形象,更直观,更生动,更通俗,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更易于接受。同时,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要设计出一些能让学生充分参与的教学内容,比如课文朗读与当堂背诵、上台在黑板上做练习、富有趣味的讨论、学生当老师、学生评价学生的作业、学生口头编故事等等。有了这些内容,课堂气氛就能活跃起来,更容易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与学生进行平等亲切的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中职学生在过去由于家庭和成绩较差等原因,往往受过各方面的批评和歧视,长期以来,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爱,因而他们往往比较自卑,性格比较孤僻,所以就经常逃课、上网,以图在学校和班集体之外的空间里去获取身心的满足。要消除这种现象,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纯真平等的友谊,通过平常的举止、表情、眼神、语言、生活以及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能与优生一样得到尊重,同样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让他们听信老师的教诲,促使他们进步,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同时,在与学生们的交往中,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师的个性爱好、教师的品德情操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化,即“润物细无声”。此外,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除了尊重与关心外,情感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语文课本中大量的抒情性作品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正好能为语文教师所用。 三、中职语文教学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现阶段中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要求上要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性,建立起“低起点,宽适用”的基础平台,促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可以把语文学习和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旅游专业等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老师”,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旅游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此外,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广告到销售说明书、从听广播到写通知或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逐步而全面地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基本能力。 四、、注意课外的语文学习 现今社会是开放时代,每个社会成员都要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共事。每个人都要融人社会的大环境中,才能使自己逐步完善起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认为:有四种学习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这四种学习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其中的学会共同生活即指能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这样才能与他人携手并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的运用语文学科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很好的锻炼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外的语文学习能提高学生团队的协作能力,如在讲授完唐诗、宋词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训练题,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对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教学方式转变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教学方式转变初探 发表时间:2011-01-12T16:30:20.247Z 来源:《学园》2010年10月下期供稿作者:张莉[导读] 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质疑就有了较大的提高。张莉江苏省淮安市建筑工程学校 【摘要】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职校课程改革。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变讲析课为诵读课;变教师介绍为学生收集讲解;变教师设问为学生质疑;变教师归纳为学生总结。 【关键词】教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0-0163-0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教法和学法,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变讲析课为诵读课 几千年来,语文教育不就是通过诵读来上课的吗?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多的是语文教师的分析之声,少的是学生的吟诵之声。诵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多给时间让学生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情感。 二变教师介绍为学生收集讲解 教师介绍相关的知识、背景时,往往习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教学需要选择内容,将其介绍给学生,这样会产生先入为主的感觉。学生只能按老师的思路被动地接受内容,丧失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比如,教学《荷塘月色》时,介绍相关背景,解说朱自清的“不平静”,不少教师往往按照思维定势,让学生去回忆1927 年中国的历史背景,自然将朱自清的“不平静”归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认为朱自清这样的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惧,看不到出路,因而“不平静”,学生就只能接受这种观点。但笔者教学《荷塘月色》时,并没有对朱自清的“不平静”妄下断语,而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做出判断。有的学生发现朱自清的“不平静”在于他为一个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感到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产生了“性格与时代的矛盾”,无法实现“做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于是,他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另外,还有学生认为,自称“我是扬州人”的朱自清的“不平静”还源于他的思乡情绪,作者想起采莲的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便是佐证。 三变教师设问为学生质疑 古代学者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往往活跃于疑路的交叉点。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会设计疑难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己提问是不是变被动为主动呢?要让学生会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会提问题。起初,笔者运用这种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只是将课文后面的思考题搬出来,或是提一些大而空的问题,诸如“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但是,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质疑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比如,笔者教学《世界最美的坟墓》时,有的学生提出:(1)托尔斯泰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地方安葬自己?(2)这种朴素与他的人格有怎样的联系?这几个问题是课文里没有的,答案也很难从课文中找到,可以看出提出问题的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亦有一定的深度。笔者就引导他们查找有关托尔斯泰生平和思想的资料。他们发现,托尔斯泰作为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出生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却对沙皇专制制度和贵族阶段不满。他在《忏悔录》中强烈地谴责自己所属的贵族阶段的糜烂生活,放弃了“伯爵”头衔,拒绝当陪审官,自己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穿粗布衣,树皮鞋,努力从事体力劳动,他还帮助孤苦无助的农妇耕地。他的晚年陷入极端苦闷之中,其平民化思想与贵族家庭的生活经常发生矛盾。1910 年,82 岁的他为了摆脱贵族生活而弃家出走,不幸中途得病,于8月7 日在一个小车站逝世。了解到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让灵魂获得幸福,他也告诉人们: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在这里,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归纳,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了点拨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四变教师归纳为学生总结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归纳总结。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的最后一步,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即让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可以采取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议论的形式,也可以请一位学生总结,大家推敲。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时,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语言,并试着让他们归纳总结(课堂中可以自由发问、讨论)。学生参照课文后面的练习提示,重点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两段的用词特点及修辞手法的丰富内涵作了分析、归纳。(1)用词:“羞涩”“袅娜”的情趣,“泻”“洗”“笼”“浮”营造出的意境;(2)修辞手法:几个比喻的理解,如“碧天里的星星”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特点?通感的理解,如“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学生自己的赏析、揣摩,加上教师的点拨,进一步领悟了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从而培养其审美想象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魏书生.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余文林、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 摘要: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标准下必须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乐学的课堂,真正实现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中职语文互动合作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学生多为中考落榜者,和普高生比起来,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这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是老师不管或管不住的学生,缺乏自信,自暴自弃,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职业高中,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让学生确立学好语文十分重要的观念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公共课,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注重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得本

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很差,写起文章来,更是文理不通,甚至错别字连篇。对此,本人让学生确立学好语文十分重要的观念。 二、巧妙开篇引题,吸引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了吸引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讲授每篇课文时,本人想方设法设置一些问题或导语来开篇引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去思考,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像、优美的声音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形象、逼真而又具,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存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我先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再借用多媒体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和剑桥大学校园的图片,即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然后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为了让学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厌学情绪较浓,课堂上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师教学效率 低下的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差,提不起学习兴趣,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另 一方面是教师教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薄、教学理念滞后。笔者认为后者是主要原因,传统的 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记忆和再现,中职生对条分缕析的文章分析感到厌烦,教师“一言堂” 的上课形式以及僵硬的考试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模糊,枯燥乏味的“填鸭”过程也 无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阻碍了学生主动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就 业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的教 学经验,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套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付诸实践后 已初见成效。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1 结合教学主体,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中职学校在教学、教育等方面存 在的问题较多,在语文教学上表现为:语文基础差,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字、词都不会写; 厌学情绪明显,许多学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思想不集中,甚至睡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 的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教学存在问题所致,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探 索到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模式,能够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 学生掌握就业必须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教育部周济部长给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明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 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无论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都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这就在本质上要求中职语文教学一方面侧重于“工具性”培养,重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重视人 文性教育,使语文课尽可能生动活泼,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综合素 质的全面发展。 2 加强专业联系,优化教学内容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的一个关键点是从专业中 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笔者上装潢专业的语文课,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就运用了“专业生成式”教学方式,利用专业课的资源进行教学:首先,投影米洛斯雕像,让学生从绘画专业的角度进行欣赏, 利用专业资源去寻找“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其次,展示几幅山水画,让学生体会“虚 实相生”的意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第三,在学生认识到残缺美也是一种美时,再把这一艺术规律引入到绘画专业的“虚实相间”原则,让学生参与画一画《深山藏古寺》,引导学生 从绘画领域拓展到文学作品,既使他们立足于作品理解文字之美,又把想象拓展到更广阔的 领域,通过绘画与文学的交融,体验、整合、生成新的审美观。专业知识与文本的融合,既 能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又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既来源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并使之为专业发展服务,体现出了专业生成的语文教学特点。 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对机电专业等工科类专业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根 据课文内容,结合所学专业课《机械制图》画出荣国府院落方位图;而对旅游等文科类专业 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品味王熙风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口语与交际能力。这样, 就可以实现语文教学顺利向学生专业学习领域渗透,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水平,以满足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3 根据市场需求,将语文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坚持以就业为导,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偏差的现状和今后就业、创业的需要,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充分利 用现有教材口语交际训练序列所安排的内容,也可编写口语交际方面的校本教材,训练学生 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实施中以礼节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 业对口的行业口才,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对学生加强训练,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由简短到成篇,由照读到脱稿,由有备到即兴,由对话到辩论。这样,经过教学和训练,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4-06-17T13:57:39.060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6月作者:戎振平 [导读] 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戎振平/河北省临城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中职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机械讲解,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更谈不上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亦如此,它需要兴趣来激发。那么,如何实践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提高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要想成为未来社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人才,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必不可少,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进行探讨。 一、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果想提高提高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待,像朋友一样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新理念,以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二、优化课堂结构,变“讲堂”为“学堂” 要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上基本是教师一人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进行积极思维,其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演学生看,以教代学,以讲代练,教师张口就灌,伸手就填,有时提问学生也是为教服务。教师讲授密度大,学生主动性差,求知欲受到抵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勉强举手者,寥寥无己,即使回答,大多表现为怕羞,表达能力差。教师辛辛苦苦地讲,学生沉沉闷闷地听,堂堂如是,年年如是。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一潭死水的结构,其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其信息反馈是多向的,学生之间“平行影响”,课堂成学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很高。其教学方式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教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进行质疑问难,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 三、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设宽松、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学习,促进课堂良好开端的形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地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构建开放的生活情趣。根据现实性的原则和教学实践,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创设课堂情趣的载体,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的同时还要努力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直观、形象的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知识。生活中有许多语文问题,它们都可以和教材内容“链接”而进入课堂,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活化语文文本。 四、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同学的发言 过去,同学发言出错时,学生往往发出笑声,有时并不是嘲笑,但对发言者来说就会令他尴尬。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开了一个讨论会。通过讨论,学生开始懂得,笑别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自己没修养的表现。正确的态度是,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应该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讨论,这才是尊重别人和有修养的表现。经过一番细致的工作后,课堂上充满善意的笑声和理解的点头,还有争辩声。同时,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居高临下之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防御心理,形成抵触情绪。上课时,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作出点评。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不当之处,应提出中肯的建议,千万不可严加指责,要让学生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课间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接触,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对于教师来说,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收集更多的图文声像信息来展现教学内容,更能准确全面地呈现,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亦动亦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识记效果;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总之,应该有效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激起语文教学的活力,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沉闷、低迷的状态,一扫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阴霆,营造中职语文教学的碧海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