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耗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能耗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能耗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能耗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安科瑞陈静燕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5

0概述

建设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矿企业用电及能源消耗状况的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能源消耗过程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优化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过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能耗考核标准和考核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能源效率管理水平。-高能耗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而面对这一挑战的最有效、经济的办法是在高能耗企业建设能耗监测、管理、控制系统,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增效、清洁生产的目标。

据国外统计资料:工业企业每年10%以上能源损耗源于没有能源监测及维护计划,每年12%的能源损耗源于没有能源管理及控制系统。欧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除了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DCS,SCADA)外,能源数据的在线监测、分析和优化系统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式控制技术,建立完善的能耗监测、管理体系,实现能源消耗动态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可控化,对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结构、过程及要素进行管理、控制和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1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简介

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的生产能耗动态过程,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数据,提供实时及历史数据分析、对比功能,以发现能源消耗过程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和用能结构以及建立企业能耗评估、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现有供能设备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高效生产。

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能耗数据和节能信息:①掌握企业耗能状况: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②了解企业用能水平:能量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③找出企业能耗问题:管理、设备、工艺操作中的能源浪费问题;④查清企业节能潜力:余能回收的数量、品种、参数、性质;⑤核算企业节能效果: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工艺改革等的经济效益、节能量;⑥明确企业节能方向:工艺节能改造、产品节能改造、制定技改方案、措施等。

2系统功能

1)能源消耗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是靠人工定时抄表的方式统计用电及能源消耗状况,这种方式存在数据滞后、时效性差、数据单一等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各生产环节和重点能耗设备的实时能耗数据。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集团)的生产能耗动态信息,并将这些能耗数据与相对应的设备、车间、班组生产数据相结合,现场运行管理人员可了解和掌握生产环节和重点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单位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

如图:某工厂的工艺流程

图1水泥磨子系统生产流程单耗监测

2)能耗/能效信息统计、管理

系统自动生成的多种能耗信息统计图形、曲线和报表,如以日、周、月、年为周期的电、水、气、煤等能耗统计报表,报表类型分为全矿、车间、重要耗能设备三个层次,为用户提供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消耗成本分析依据,评估节能措施的效果和关联影响。

系统提供综合能耗/能效统计报表,采用菜单或光按钮直接引导界面模式,图形界面包括企业宏观的能耗数据和相关信息,快捷、直观反映企业、生产车间、班组和重要生产环节实时和历史能耗/能效信息。

图2企业综合能耗统计

3)历史能耗数据对比、分析

系统具有强大的历史能耗数据追溯和分析功能,企业能效管理及生产工艺分析人员可按不同需要

灵活设置工作点参数,在不同时段下生成各种能耗数据报表与能耗曲线:如设备单耗、生产线和班组单耗等,用多种方法对主要能耗设备和生产线的能耗数据进行查询和追溯,并可对多种参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能源消耗结构和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企业能源消耗结构和方式的改进、优化提出方案和建议。

通过动态的单位产量能耗曲线和数据,可以直观地比较企业生产能耗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差距,从而对生产、管理、工艺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单位能耗和能源效率保持在科学、合理水平。

图3能耗参数对比、分析

4)电能质量及谐波监测、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化铁路、电解工厂、电弧炉冶炼和电机变频调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谐波污染电网,导致谐波和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

用电及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电能质量和谐波分量,通过谐波分量图和趋势图,使用户及时了解真实用电环境,避免谐波危害和电能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降低供电系统谐波和无功损耗。通常购置谐波监测设备需要较大的投资,本系统能同时实现电能消耗状况以及谐波监测、分析的双重功能。

图4供电网络中谐波分量图

3系统架构及工作原理

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网络、能效管理系统软件三部分组成。

1)数据采集层:通过安装在能耗监测仪表箱(柜)中的带数字接口的智能电力仪表,实施对负荷用电量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电能、谐波、环境与开关状态、事件记录等用电参数。监测对象包括:电力需求侧中低压馈线回路、主要耗能机电设备、厂房(生活区)其他耗能设施。同时也可以对用水量、用气量、热量、投料量、产量等,通过电子式流量表、电子式热量表、电子皮带秤、地秤等现场智能数据采集,根据现场条件和系统应用的要求,采集的数据也可以取自用户的其他智能系统的数据接口。

2)数据传输网络:通过在能耗监测仪表箱(柜)中安装的能耗智能数据网关,实时采集能耗计量仪表的数据,并且通过TCP/IP网络传输到能耗监控中心。无需远距离布线,施工简单可靠。瑞申智能数据网关提供多种接入方式,目前支持RS-485/RS-232总线、光纤、工业以太网、433M无线、GSM/GPRS/CDMA 网络传输等多种方式。

3)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软件:完成数据采集、校验、分析、处理、输出、系统维护、授权使用权限分级控制等;并可将现场运行的重要数据、报警信息、故障信息等传送到企业决策人员。

图5用电及能效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4计量及监控产品配置

电力仪表主要用于电网,特别是用户端低压的电参数测量、电能计量、故障诊断、电气控制、报警、保护等功能;电能表用于电网各个环节、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电能结算,附带有电参数测量,无诊断、控制和保护等功能。

(1)高压回路或低压进线回路选ACR330ELH仪表

该表为电能质量分析仪表,主要功能有:LCD显示、全电参量测量(U、I、P、Q、PF、F、S);四象限电能计量、复费率电能统计;THDu,THDi、2-31次各次谐波分量;电压波峰系数、电话波形因子、电流K系数、电压与电流不平衡度计算;电网电压电流正、负、零序分量(含负序电流)测量;4DI+3DO(DO3做过压、欠压、过流、不平衡报警);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或DL/T645规约。外形尺寸:120×120mm,开孔尺寸:108×108mm。适用于高压重要回路或低压进线柜。

(2)低压联络或出线回路选ACR220EL电力仪表

该表主要功能有:LCD显示、全电参量测量(U、I、P、Q、PF、F);四象限电能计量、复费率电能统计、最大需量统计;4DI+2DO;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外形尺寸:96×96mm,开孔尺寸:88×88mm。适用于低压联络柜、出线柜。

(3)动力柜、照明箱选ACR120EL电力仪表或导轨式电表

ACR120EL电力仪表主要功能有:LCD显示、全电参量测量(U、I、P、Q、PF、F);四象限电能计量、复费率电能统计、最大需量统计;2DI+2DO;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外形尺寸:开孔尺寸80×80mm,开孔尺寸72×72mm。适用于动力柜。

DTSD1352导轨式电表主要功能:LCD显示、全电参量测量(U、I、P、Q、PF、F、S);四象限电能计量、复费率电能统计、最大需量统计;电流规格1.5(6)A、5(20)A、10(40)A、20(80)A可选、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或DL/T645规约可选。外形尺寸:126×89×74mm,7模数。适用于动力柜。

DTSF1352导轨式电表主要功能:电流规格1.5(6)A、5(20)A、10(40)A、20(80)A可选、复费率电能统计、电能脉冲输出、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或DL/T645规约可选。外形尺寸:126×89×74mm,

7模数。适用于用于耗能设备进行计量。

照明箱DDSF1352电表主要功能:电流规格1.5(6)A、5(20)A、10(40)A、20(80)A可选、复费率电能统计、电能脉冲输出、RS485通讯接口、Modbus协议或DL/T645规约可选。外形尺寸:76×89×74mm,4模数。适用于照明箱的电流、电压测量;单相电能计量。

5技术特点

1)以设备为对象构建的内置实时关系数据库:这种结构化、对象化的实时数据库相比较传统的平面数据库,大大提高了数据检索和访问的速度及效率;

2)灵活的进程调度管理技术:进程调度管理功能可以把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任务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运行来实现负载均衡。支持在线组态,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允许全部或部分应用程序进行修改;

3)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维护: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在EMIS系统中任意一台服务器或工作站上修改系统配置,在提交以后系统自动同步数据库的配置;

4)网络体系架构:基于先进的网络体系架构,支持多层次网络冗余及故障切换。增强的Web功能和Internet/Intranet浏览器技术,直接支持多文档;

5)支持多种通信协议:I/O通信冗余,直接读取现场数据采集设备存储的数据,同时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支持RS-232/422/485、Ethernet、Can、LonWorks、MODBUS等多种通信协议和标准;网络通信采用标准的NetBIOS,支持IPX/SPX、TCP/IP等协议;

6)支持多种关系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ASE等;实时数据库内置多种功能模块,可实现累计、统计、控制、线形化、PID控制、各种运算等功能。通过高效的压缩技术和海量的存储技术,可以处理10万点以上的数据;

7)丰富的图形开发工具以及优化设计的图库:新增更多的矢量子图,使工程画面制作更加丰富、灵活;提供面向对象编程方式,内置间接变量、对象变量、模板变量,方便构造强大的企业级运行系统;

8)开放性:全面支持DDE、OPC、ODBC/SQL、ActiveX标准,提供OLE、COM、DCOM、动态链接库等多种接口,以便用户利用各种常用开发工具(如:VC++、VB等)进行深层的二次开发。

6应用案例

广达电脑成立于1988年,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研发设计制造公司。以领先群伦的技术与坚强优越的研发团队,屹立于高科技市场领导者地位;除了在笔记本电脑的领域中维持高成长、高品质与高评价之外,更将触角延伸到企业网路系统、家庭娱乐产品、行动通讯产品、车用电子产品以及数码家庭产品等市场,积极拓展产业整合布局。2006年荣登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评定为全球五百大企业。2011年广达电脑入住重庆,建成了一个拥有七栋大楼(每栋十层,每层35个房间),员工总人数以万计的重庆广达制造城。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承接了重庆广达生活服务区一期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系统采用Acrel-5000型能耗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生活服务区内用电量和用水量的在线监测(其中电力仪表2000只、水表5000只),方便了对该建筑群能耗的管理。

重庆广达生活服务区能耗监测系统采用网络分布式结构,整个系统包括该建筑群的七个子系统和中心监控室的一个总监控系统。冷/热水表数据和电表数据当地采集完成后集中传至中心监控室。分控中心和中心监控室之间用光纤网络进行通讯。每个子系统采用五台通讯管理机,其中三台通讯管理机采集楼内每户的冷/热水表数据,另外两台采集楼内电表的数据。

系统主要实现的监控功能:

1.界面开发设计成美观大方的图形,设备拓扑关系可自动生成并根据设备带电状态动态着色。

2.可查看各宿舍的当前电能值和当前冷/热用水量。

3.具备远程抄表功能,可查询到任意时刻某一回路的详细电参量。

4.具有用电量和用水量的报表查询功能,支持日报、月报和年报的查询及打印。

5.具有Web访问功能,接入局域网的计算机可以打开IE浏览器浏览软件界面。

6结语

节能工作不仅是对某个设备和工艺的改造,而是对企业全系统用能过程的优化,采用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企业能源效率水平进行全面监测、分析和评估,找出生产过程中能耗问题根源所在,科学、合理地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建设能耗考核标准和体系,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改造方案,是企业节能增效工作的基础和技术方向。

参考文献

[1]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手册.2011.10版.

工业企业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智能用电及能效管理系统简介 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的生产能耗动态过程,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数据,提供实时及历史数据分析、对比功能,以发现能源消耗过程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和用能结构以及建立企业能耗评估、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现有供能设备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高效生产。 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能耗数据和节能信息: 1)掌握企业耗能状况: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 2)了解企业用能水平:能量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 3)找出企业能耗问题:管理、设备、工艺操作中的能源浪费问题; 4)查清企业节能潜力:余能回收的数量、品种、参数、性质; 5)核算企业节能效果: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工艺改革等的经济效益、节能量; 6)明确企业节能方向:工艺节能改造、产品节能改造、制定技改方案、措施等。

2、系统功能 1)、能源消耗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是靠人工定时抄表的方式统计用电及能源消耗状况,这种方式存在数据滞后、时效性差、数据单一等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各生产环节和重点能耗设备的实时能耗数据。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整个企业(集团)的生产能耗动态信息,并将这些能耗数据与相对应的设备、车间、班组生产数据相结合,现场运行管理人员可了解和掌握生产环节和重点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单位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 如图:某工厂的工艺流程 图1 水泥磨子系统生产流程单耗监测

2)、能耗/能效信息统计、管理 系统自动生成的多种能耗信息统计图形、曲线和报表,如以日、周、月、年为周期的电、水、气、煤等能耗统计报表,报表类型分为全矿、车间、重要耗能设备三个层次,为用户提供能源消耗结构和能源消耗成本分析依据,评估节能措施的效果和关联影响。 系统提供综合能耗/能效统计报表,采用菜单或光按钮直接引导界面模式,图形界面包括企业宏观的能耗数据和相关信息,快捷、直观反映企业、生产车间、班组和重要生产环节实时和历史能耗/能效信息。 图2 企业综合能耗统计 3)、历史能耗数据对比、分析 系统具有强大的历史能耗数据追溯和分析功能,企业能效管理及生产工艺分析人员可按不同需要灵活设置工作点参数,在不同时段下生成各种能耗数据报表与能耗曲线:如设备单耗、生产线和班组单耗等,用多种方法对主要能耗设备和生产线的能耗数据进行查询和追溯,并可对多种参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能源消耗结构和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对企业能源消耗结构和方式的改进、优化提出方案和建议。 通过动态的单位产量能耗曲线和数据,可以直观地比较企业生产能耗与国际、国内标准的差距,从而对生产、管理、工艺及时进行指导和调整,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单位能耗和能源效率保持在科学、合理水平。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 引言 能源消耗是企业生产成本中重要的可控部分,降低能源消耗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节能技术和装备如高效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仪器设备等已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能源介质(风、水、电、气、汽等)和各类供能用能系统(供配电、供水系统、煤气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控、统一调度。如果在企业中建立能源监管体系,通过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将能耗分类计量,就可发现高能耗点和不必要的能耗消耗量,更能确保能源调度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山东东岳集团创建于1987年,200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坐落于美丽的建筑之乡淄博市桓台县。23年时间,公司沿着科技、环保、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氟硅行业的龙头企业。 系统主要功能

能源分项计量信息采集: 水;气(氢气、氧气、氮气及惰性气体);燃料气(煤气和天然气等);电;蒸汽;煤、石油等... 能源控制:通过对能源数据(包括统计数据和预测数据)周期性的集中与报告,实际能源消耗与根据实际生产参数计算出的预期能源消耗进行比较。提高能源数据测量和计算的可靠性,能源管理机构据此进行计划、观测和控制,为节能技术项目的实施做出规划。 能源协调: 在所有能源介质之间进行综合动态平衡,根据生产计划和能源预测,协调能源供应和控制,做到既能满足生产过程的能量需求,又能合理避免负荷高峰。 能源质量: 通过一定的检测手段,例如:质量分析、质量跟踪、趋势评估、越线警告等,对能源中心提供的输出进行质量控制,平衡动力与成本的矛盾。 能源指标:根据统计的能源计量数据、生产数据,计算各耗能设备的能耗数据,提出控制指标,对各用户进行能源绩效考核管理。 能源预测: 能源中心根据实时能源数据库与历史能源数据库,对各个能源核算单位,针对不同的生产和运行状态,采用数据挖掘模型或多元统计方法,计算出能源预测结果,提出能源消耗趋势。 耗能设备管理:能够维护能源设备的基础数据信息;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及状态曲线,在大量历史数据的积累下,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及预警,为设备的计划检修提供依据。并对设备利用率、作业率、运行记录、故障记录等进行智能分析。 能源成本核算: 通过能源计量数据,依据能源投入、产出情况,对成本进行核算。

【CN109948916A】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7455.5 (22)申请日 2019.03.06 (71)申请人 浙江中普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 区东方南路50号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 园孵化器5号楼4楼407室 (72)发明人 徐显暑 徐一梦 林成瑶 唐爱克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54)发明名称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服务器,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用户管理模块,且用户管理模块还和用户配置模块电性连接,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模块,综合服务器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综合评定模块,综合评定模块一侧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且综合评定模块另一侧上电性连接有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还和评定流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综合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评定管理模快。本发明能够实时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转化、存储和统计分析,能够提高智能制造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提高智能制造的工作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948916 A 2019.06.28 C N 109948916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48916 A 1.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包括综合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用户管理模块,所述用户管理模块通过将不同的功能权限授予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从而使系统分工明确,通过对网络用户进行划分,且所述用户管理模块还和用户配置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用户配置模块配置需要呈现的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及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的显示方式,提取对应的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所述综合服务器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还提供数据查询端口,并将操作数据以分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所述数据库模块还提供数据查询端口,并将操作数据以分表的形式进行存储,所述综合服务器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综合评定模块,所述综合评定模块一侧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且所述综合评定模块另一侧上电性连接有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所述资源数据库存查询模块还和评定流程模块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综合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评定管理模快,且所述评定管理模还电性连接在界面显示模块上,所述显示模块可通过显示的数据源、数据名称、图表长度、图表宽度、数据起始统计日期、数据终止统计日期、需要统计的数据类别、图表样式和最小统计周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界面显示模块上电性连接有输出打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收集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数据转化模块还和数据存储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上电性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模块是用于收集人工录入的数据以及收集自动采集的数据,并对收集到的模块进行处理并传送至数据转化模块,所述数据转化模块是将收集到的分散、不规则的数据分别转化为统一格式的带有数据标记信息的规则数据,方便了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可对存储的数据一一进行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是将规则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每一个规则数据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规则数据做异常标记,对合格的规则数据做合格标记,实现了快速的检测和标记,提高了评定的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流程模块包括工艺评定模块,所述工艺评定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设备评定模块,所述设备评定模块上电性连接有人员评定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流程模块提供基于评定指标的在线考核功能,包含有各种智能制造需要进行评定的项目流程,并依据评定管理的策略对过程进行监管,考核内容包括智能制造的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结果指标以及过程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评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定管理模快上电性连接有结果生成模块,所述结果生成模块上还电性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 2

工厂用火用电安全管制办法

编号:SY-AQ-0336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厂用火用电安全管制办法Measures for safety control of fire and electricity use in factories

工厂用火用电安全管制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公司应严格实行用火用电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用电安全管理: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安全机修部门的持证电工负责。3、各车间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否则安全部门将对责任人提出处分。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三、用火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确需动火作业时,作业单位应按规定向安全部等相关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外包施工通过发包单位代办申请。 2、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点附近4米半区域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或做适当安全隔离,并向安全部门借取适当种类、数量的灭火器材随时备用,结束作业后应即时归还,若有动用应如实报告。外包施工单位动用灭火器应承担重新灌药之费用,如若造成其他丢失还应照价进行赔偿并承担责任.

3、如需在作业点就地动火施工,应按规定将办理申请,会签到作业点所在单位经理级以上主管人员,申请单位需派人现场监督、消防亦需不定时派人前往巡查。离地面2米以上的高架动火作业必须保证一人在下方专职负责随时扑灭可能引燃其它物品的火花。 4、在保证安全,又不影响现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要求在申请“动火作业申请单”时,原则上禁止夜间动火,特别危险作业区严禁夜间动火。 5、节假日现场加班出勤时的动火作业会签和核准,依第4条执行。现场公休期间的动火作业应事先申请,由施工单位派人负责监护,如果是由承包商动火作业,则由发包单位派人负责监护。 6、未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擅自动火作业者,本公司人员予以记过处分,严重的予以开除;外包施工则处以外包商500元罚款,令其办妥手续后再施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可编辑修改word版)

钢铁企业节能思路和管理节能案例 核心提示: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 1.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环保现状 2007 年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占全国总能耗14.71%,污染物排放占全国11%。 2008 年前8 个月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8.97Kgce/t,吨钢可比能耗611.31Kgce/t,吨钢电耗458.52Kwh/t,吨钢耗新水4.80m3/t。吨钢外排SO2 1.95Kg/t,吨钢烟尘排放0.434Kg/t,占工业总排放15.12%。 中国钢铁企业处于多层次、不同结构、不同技术装备水平共同发展阶段。 表1 2008 年前8 个月重点企业能耗状况单位:Kgce/t 全国有高炉1300 多座,大于1000m3以上的高炉有150 座。 全国有烧结机400 多台,180m2以上的烧结机有72 台。 全国有链蓖机-回转窑35 条生产线,带式机有3 条。 全国有焦炉2200 多座,炭化室高大于6m 的有124 座。

全国有连铸机996 台,2806 流,其中板坯连铸机75 台,薄板坯连铸机17 台,园坯连铸机48 台。 全国电炉179 座,50t 以上电炉110 座。 中国冶金装备数量多,平均容量小,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 大高炉焦比要比小高炉低50Kg/t,吨铁风耗低300m3/t,单位炉容散热面积小等。 大转炉实现负能炼钢,回收煤汽80~100m3/t,蒸汽50Kg/t。小转炉不回收煤汽和蒸汽。一般转炉回收量也少。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高的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10%左右 ?中国电炉钢比低,铁钢比高 2007 中国电炉钢比为10%左右,铁钢比为0.959,美国电炉钢比为55%,铁钢比为0.45;德国电炉钢比为30%,铁钢比为0.45。铁钢比升高0.1,吨钢综合能耗升高20Kgce/t。仅次一项,就使我国能耗高出80 Kgce/t。 ?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结构中煤炭为69.9%,电力为26.4%,石油类3.2%。工业发达国家电力在30%以上,石油类和天然气占15%~25%。造成我国能耗比国外高15~20Kg/t 钢。 ?我国冶金装备平均炉容偏小,自动化程度低,造成能耗高。 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连续化,紧凑化,自动化,高效化等方面有些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各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比 表2:钢铁工业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能源化工行业)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壹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 a)体系策划 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 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 确定能源基准、标杆; 识别评价能源因素; 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 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 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 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 b)体系实施 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 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 全过程监视和测量; 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 c)体系检查和改进 实施内部审核; 实施管理评审; 识别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措施,提供必要资源。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用能单位应通过建立适宜的文件,沟通意图、统壹行动,最终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系统阐述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为评价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客观证据。 a)体系策划和文件编写应紧密结合,其中: 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方针、目标是用能单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针应表明用能单

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生产用电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康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公司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用电管理制度,望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用电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行政第一责任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按规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条: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运行维修操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参加电工工作。 2、凡电气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供电,安全、维修规程,发现违反安全用电并足以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及巨大隐患时应立即制止。 第一章、用电安全的技术措施 第三条:电器设备安装规则: 1、根据规定,在安装电器设备中必须使用三相五线制来取代三相四线制,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使用。 2、必须采用两级以上漏电开关,保护第一级漏电电流〈100毫安,动作时间〈0.1秒;第二级漏电电流〈动作时间〈0.1秒〉。 3、保护零线或保护接地线时,其线路上不准装有刀闸、熔断器并要多处重复接地,所有的电器设备外壳和人身所接触到的金属结构上都必须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4、在同一个供电系统中坚决不允许采用一部分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接地保护。第二章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

第四条电气工作人员用安全防护用品有:工作手套、绝缘鞋、长袖工作服、电工所使用的工具等。 第五条安全防护用品设专人保管并负责监督检查,保证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防护用品应存放在纯洁、干涸、阴凉的专用柜中。 第六条设备运行人员及检修人员要进行专业安全防护教育及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训练。 第三章、高空作业的大凡规定 第七条:高空作业时不许无关人员在工作地点下面停留或通过。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上下层交叉作业时工作应错开,或设不影响下层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八条:在屋顶、杆塔架设、导线或无防护栏的脚手架上等高处作业是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绳。 第九条:高空作业应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传递工具,传递材料或设备时不得用上下抛掷方法。 第四章、低压带电作业 第十条: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应站在干涸的绝缘物上或穿低压绝缘鞋进行,并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必须穿长袖衣工作服,严禁作业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低压接户应随身携带低压验电笔 第五章、现场配电安装及检查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和生活设施以及加工厂地的供、用电工程,凡设立期限超过半年以上的,均应按正式工程安装。 第十二条:箱式变电站应在明明位置悬挂“高压危险”警告牌,箱变基台外廊4米之内不得码放材料、堆积杂物等。第十三条:各种绝缘导线均得架空敷设,无条件做架空线路的工程地段,应采取护套缆线,缆线易受伤的线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十四条:遇大风、大雪及雷雨天气时,应立即进行配电线路的巡视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及节能技术汇总

《一》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简介 1.概述 能源管理系统是钢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能源介质种类主要包括:高炉煤气(BFG)、焦炉煤气(COG)、转炉煤气(LDG)、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压缩空气(Air)、蒸汽、氢气(H2)、生活水、工业净环水、工业浊环水、浓盐水、除盐水、软化水、电力等。 能源介质信息包括:压力、流量、温度、煤气热值、供水品质(水质)、阀门开闭、调节阀开度、开关信号、动力设备运行状态、主生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环保信息包括: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流量、主要废气排放点的外排放废气中烟(粉)尘、SO2、NOx、CO2 等污染因子的浓度和流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质量指标、厂界噪音等。 2.系统架构 典型能源系统架构包括能源调度管理中心、通讯网络、远程数据采集单元等三级物理结构,如下图示: 系统结构示意图

数据流 3.系统功能 EMS监控部分分为4 个子系统,即电力系统、动力系统、水系统和环保系统。其中动力系统包括燃气系统、蒸汽系统、氧氮氩系统,水系统包括化学水、工业水和生活水。 1)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控 通过建立可靠的数据采集系统(SCADA系统)对能源潮流数据(如电流、电压、压力、温度、流量、环境数据等)、设备状态(如开、停、阀门开度、报警信号等)等进行采集;提供过程监视、操作控制、实时调整等画面,过程曲线及信息显示等辅助界面、大屏幕等完成能源设备状态及潮流的监视功能;提供过程控制和实时调整,参数设定窗口等实现控制功能;并对信息进行归档。 2)基础数据管理 包括介质参数管理、维护单位管理、计量设备管理、测点耗量关系、用户权限设置、以及其他需人工录入的参数管理界面。 3)能源管理功能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结合生产计划和检修计划的数据,实现基础能源管理功能,包括能源实绩分析管理、能源计划管理、运行支持管理、能源质量管理、能源平衡管理等。 4)环境监测功能 对环保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对水、烟气等污染源排放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

能源行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能源行业解决方案

1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石油工业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管理等领域现代化、一体化管理进程的不断推进,无论是科技开发人员还是生产经营管理人员,都必须面对大量冗杂的带有地理属性的信息数据。以往人们总是为了处理这些枯燥的数据而头昏脑胀,焦头烂额。随着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等技术的应用,数据的管理问题才得以初步的缓解。然而,MIS 只能解决非地理属性范畴的数据的管理、查询的问题,传统的GIS 虽然实现了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却仍然不能解决对空间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可视化管理的问题。 能源行业资源管理系统(EnergyRES)作为一个集地理信息图形化、数据查询灵活化、数据分析可视化诸大成于一身的软件系统,不仅具有传统的GIS 系统的功能,还实现了对与地理或图形对象相对应的抽象数据的强有力的综合分析和可视化管理。同时还以其在操作简便性、应用灵活性、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优势卓立于其它国内外同类产品之中。因此,EnergyRES受到了各种应用领域的用户的青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颍而出,成为现代信息可视化管理软件的领跑者。 2石油勘探领域 利用EnergyRES建立石油勘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石油勘探管理部门可以制作出区域油气勘探综合部署图、勘探工程进度图和勘探成果图;也可以运用EnergyRES的地图分层技术按照部门、专业等的分类分别建立空间图形数据库;还可以通过EnergyRES的地理编码功能将原有数据库的数据与地理图形相连接,从而实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选择、查询数据库中最新的有关信息并利用EnergyRES的数据表达功能得到数据表格、图形和专题分析图、综合对比分析图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及时、准确、形象、直观地了解有关形象并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从而准确、合理、迅速地进行勘探工作部署。 地质勘探单位可以在EnergyRES上建立地质、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沉积模式、古生物特征等不同专业的有关数据库,利用它们在图形符号、线型、填充模式、颜色、阴影等方面的变化,在平面图形上建立起区域地质模型,从而可以提高对调查地区地质内容的综合了解,提高地质勘探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生产企业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安全用电管理实施细则1 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企业负责、公司监督、相互协调、统一管理”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公司安全用电管理,确保企业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本公司所属的用电单位。 3 职责 3.1 安全管理部负责公司用电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3.2 项目管理部负责安全用电管理的具体工作,负责公司电费控制、电力设施建设及维修。 3.3 用电单位负责电力设备的正常操作及维护保养工作。 4 定义 无。 5 内容 5.1 电力设施的建设及维修依照《基建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5.2 用电单位应设立专职电工,在业务上由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监督管理,并接受本地区供电部门归口管理。

5.3 各用电单位应建立安全用电岗位责任制。 5.4 任何人员发现有违反安全用电并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行为,均有权制止。 5.5 对违反安全用电规程的命令和规定,工作人员和用电单位有权拒绝执行或向上级供电部门报告。 5.6 电工的管理 5.6.1 企业电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a)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事业心强,服从领导,不谋私利。 b) 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病症的中青年人。 c) 熟悉有关电力安全、技术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人身触电紧急救护方法》。 d) 必须经县级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电工证”方能独立从事电气工作。 e) 企业电工必须遵守《企业电工服务守则》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专业技术,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安全规程》和《技术规程》的学习活动,接受培训和年度考核及复审。 5.6.2 企业电工是本企业安全用电管理的基层责任者,负责辖区内的设备运行维护和安全用电管理工作。 5.6.3 企业电工每月的15日—16日必须会同供电营业所抄表员一起抄下本单位的用电计量表的表示数,并把本单位《电量月报表》报给项目管理部,由项目管理部编制《电量月分析表》并进行审核,再与当地电业部门进行结算。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设计方案 1.概述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钢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分析,处理以实现对能源设备、能源实绩、能源计划、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架构中,把能源管理作为MES 的一个基本应用构件,作为大型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示: 企业信息化体系结构图 能源介质种类主要包括:高炉煤气(BFG)、焦炉煤气(COG)、转炉煤气(LDG)、天然气(NG)、氧气(O2)、氮气(N2)、氩气(Ar)、压缩空气(Air)、蒸汽、氢气(H2)、采暖热网、生活水、工业净环水、工业浊环水、浓盐水、除盐水、酚氰水、软化水、电力等。 能源介质信息包括:压力、流量、温度、煤气热值、供水品质(水质)、阀门开闭、调节阀开度、开关信号、动力设备运行状态、主生产线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环保信息包括: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流量、主要废气排放点的外排放废气中烟(粉)尘、SO2、NOx、CO2 等污染因子的浓度和流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质量指标、厂区视频检测、厂界噪音。

2.方案设计 2.1系统架构 典型能源系统架构包括能源调度管理中心、通讯网络、远程数据采集单元等三级物理结构(如图示)。 系统结构示意图 基于基础自动化向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原则,并分析比较了实时数据库和SCADA 软件的技术特点,本方案以SCADA 系统为核心构建能源管理系统,结合网络通讯、数据库产品和技术建立一套先进的、符合钢铁企业管理应用功能的能源管理系统。 2.1.1系统建立 1)能源中心: 以SCADA 软件为核心,建立I/O Server 实时数据服务器,实现在线的数据监视、工艺操作和实时的能源管理功能;基于数据库技术开发具有模型背景的能源管理功能并对外提供接口。 2)通讯网络: 采用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建立分区域的冗余环网,环与环之间采用耦合拓扑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建立高可靠专有的能源数据采集通讯网络。

砂石企业智能管理系统简介v1.0

砂石企业智能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郑州市小石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9月

一、行业背景 砂石企业经过近几年的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采矿和生产设备已采用新型大产能的设备和一些大型工程车辆,但企业的管理模式还仅依靠传统的现场管理和监控设备做为管理依据,有些采用了较为先进的过磅管理系统,现有管理模式较多延续传统的方式,生产效率提不上去导致生产成本的加大,资金设备利用率不高,还有一些潜在的管理漏洞和过多的损耗。 企业进行人员和机械设备的绩效考核时也仅仅依靠生产汇总数据执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具体到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绩效考核却很难做到,数据的采集工作较难完成。 当今大环境下的企业要在企业原有利润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已很难,只有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生产成本,把一些漏洞和损耗杜绝,提高单位时间产能,企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已十分迫切,但各个单元的数据统计靠人工统计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出现疏漏和漏洞,只有通过标准化和系统化采集的数据才会有完整的价值,才能摆脱人为因素影响,才能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从而帮助企业找到制约产能提高的瓶颈。

二、系统能帮助您做的事情 本地服务器 销售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 云端 移动 办公 装料智能识别 原石车辆管理称重管理 采矿机械管理 卡口管理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所有以人和设备为单位的工作数据,再以每个单位的工作量进行考核,另外杜绝各种漏洞和过多的损耗,降低成本,这是我们要通过该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

1生产系统: 1.1.实时掌握采矿区作业车辆的数据状态 在采矿区作业车辆上加装设备,设备能够准确获取作业车辆的各项数据,系统自动分析、汇总,实时获取具体到每个设备每个司机的工作量。 1.2.实时了解作业车辆的工作内容、时间及油耗 通过加装设备,对每台车辆实现数据化、系统化管理。可以对每台车辆的状态进行统计,计算出每台设备的待机时间、工作时间,再根据每台设备的加油量,计算出每位司机的装车吨能耗。如车辆设备空转超过一定的时间,可以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油耗。 1.3.更加方便、准确的计算运费 原石货车在采矿区装料由于运距不同造成运费不同,传统模式采用人工开票计量,运费的计算繁琐,并且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本系统可自动计算运费。 1.4.发现、抓拍偷拉原石车辆并提醒相关管理人员 防止个别原石司机偷盗原石事件的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偷盗原石车辆,相关管理人员将从电脑端及手机端收到警报,可及时发现、处理,将企业的损失降低。 1.5.原石过磅无人值守 原石地磅管理可采用无人值守模式,从而减少工作人员,降低开支。

冶金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管理系统1.doc

冶金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管理系统1 冶金企业能源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XHEMS) 冶金工业是耗能大户,其能源消耗约占成本的20%~40%。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看,除了依靠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外,向能耗管理要效益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 传统的能源管理相对粗放,如电力、动力、水道各自独立,统计手段落后,只知道年能耗总量而不知日、周、月和单位设备的能耗比例,已不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能源管理需要。 建设基于公司级平台上的一体化集中统一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是冶金企业从单一的装备节能向以整个工厂系统优化节能的战略转变的重要措施。对于企业形成安全、稳定、经济节能型和高效的能源供给系统,控制吨钢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我公司专门针对冶金企业开发的能耗管理系统(XHEMS),实现了能源系统电、水和其他能耗单元的在线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智能化,将为钢铁企业各种能源的需求提供准确、及时分析数据与预测,是冶金企业能源管理的基础设施。 能耗智能化管理系统(XHEMS)简介: 以专业的平台软件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总线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测量技术等的一体化数据采集监控优化系统方案,用于监视、分析和控制能耗的使用,实现对电、

蒸汽、风、煤、燃气和水等有关能源消耗量的检测及控制,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指导能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便于有针对性的采取技术措施降低能耗。 一、系统组成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动力管 理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信息采集点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统一发布调度指令。 能源管理系统采用国外成熟的大型实时历史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应用平台,并以与之相配套的数据可视化软件为WEB实时信息组装平台,通过基于该实时数据库平台的二次软件应用开发,建立企业统一的能源系统信息集成及管理平台。 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按功能的不同分成三个层次: 底层为信号采集层 中层为实时数据处理层 上层为应用管理层。 信号采集层由子站和远程站组成,主要实现分布数据的集中采集、实时控制。采集站间采用环型拓扑结构,由光纤组成工业以太网,网络传输速率1000Mb/s。中层的主要设备是I/0服务器,作为底层和上层之间的桥梁,主要完成实时数据的处理、短时归档;还包括工程师站、HMI操作员站、大屏幕控制器和网络打

智能制造的基本内容诠释

智能制造的基本内容诠释 2014-11-10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 IMT 、IMS 的关系, IMS 和 CIMS ,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框架结构,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 IMC ,智 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智能制造, IMS , IMC , IMT 。 一、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 看,经历了由手工制作、 泰勒化制造、 高度自动化、 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 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 就制造自动化而言,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70年代以后则是CNC 机床及由 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 80 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但与 实用化相距甚远。 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 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 80 年代以来,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 题。 (1) 集成化离不开智能 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中有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生产过程中的人—机交互作用,必须使用的 智能机器 (如智能机器人 ) 等。脱离了智能化,集成化也就不能完美地实现。 (2) 机器智能化比较灵活 可以选择系统智能化, 也可以选择单机智能化 ;单机可发展一种智能, 也可发展几种智能 ;无论在系统中或单 机上,智能化均可工作,不像集成制造系统,只有全系统集成才可工作。 (3) 智能化的经济效益较高 现有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 ,CIMS) 少则投资数千万元, 多 则投资数亿元乃至数十亿元,很少有企业能承担得起,而且投入正常运行的很少,维护费用也高,还要废 弃原有的设备,难以推广。 (4) 白领化使得有丰富经验的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日益缺少 ,产品制造技术越来越复杂,促使使用人工智能 和知识工程技术来解决现代化的加工问题。 (5)工厂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生产管理和生产自动化 先 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 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 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 科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 技术与系统,这 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System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Technology , IMS)[1] 。 传统的设计和 ,IMT) 与智能制造系统 90 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 IMT 和 IMS 的深层次原因有 :

公司安全用电制度及管理措施

编号:SM-ZD-58261 公司安全用电制度及管理 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公司安全用电制度及管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规范公司安全用电,消除职工承包户因电力运行事故引起的家用电器损坏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电力法》结合我连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公司住家户和集体在用电之前,要向电力部门提出申请,在用设备的安装、维修要有专业操作人员进行,住家户私自不准私拉乱接电线,以免造成用电事故的发生。 二、严禁在电线底下修建房屋、打场、堆柴草、打井、栽树,不充许在电线和其它带电设备附近进行集体活动,防止触电伤人和起火。在电线附近修理房屋或砍伐树木时要采取措施,对可能碰到的线路设备,要找电工停电后进行。 三、住家户晾晒衣服的铁丝和电线要保持足够距离,坚决禁止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四、小水泵、脱粒机、清粮机等用电设备,不准带电移动,不准挂钩接电,不准使用破股线,不准使用地爬线,拦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一、钢铁行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的必要性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据统计,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7.8亿吨,年能源消耗量约 6.1亿吨标煤,约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6%。“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钢铁 行业的绿色发展,随着烧结余热回收利用、干熄焦(CDQ)、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TRT)等先进节能技术普及率逐年 提高,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效果。与2005年相比,2013年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592kgce/t,下降14.7%,烧结、焦化、炼铁工序能耗分别下 降了18.2%、28.4%、10.7%,转炉冶炼工序能耗达到-7kgce/t,实现“负能”炼钢。 但受节能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用能管理水平等因素影 响,我国钢铁行业能效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仍有很大 的提升空间。2009年以来,我部率先在钢铁行业年生产规模30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试点建设了91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实际运行结果显示,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平均提升3%左右。为进一步推动以“两化”深度融合手段推动钢铁行业节 能降耗,我们在总结示范基础上,制定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

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行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基础要 求、建设内容、验收标准等事项,旨在指导行业加大企业能 源管理中心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在大中型钢铁企业普遍推广 能源管理中心。 二、实施目标 本实施方案计划在2020年前,建设和改造完善钢铁企 业能源管理中心100个左右,实现在年生产规模200万吨及以上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基本普及能源管理中心。 三、基本要求 根据前期能源管理中心试点建设经验,为保证实施效 果,参与本实施方案的企业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主要生产工艺技术及设施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企业年生产规模200万吨钢及以上,年综合能源 消费量不低于60万吨标准煤。 (3)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基础条件,或经过适应性改造 能满足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4)具备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并确保在能源管理中 心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管。 四、建设内容与预期功能 (一)建设内容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能 源管控模式,对传统能源系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再造,推动

钢铁公司智能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钢铁公司 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方案

目录 1 概述 (3) 2 一卡通集中计量系统 (4) 2.1 设计目标 (4) 2.2 实施计划 (4) 2.3 计量业务流程 (5) 2.4 硬件设计 (8) 2.5 软件设计 (10) 2.6 其他 (11) 3 物流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13) 3.1 项目概述 (13) 3.2 安钢监控系统现状 (13) 3.3 系统总体建设规划 (14) 3.4 系统总体建设内容 (15) 3.5 一期建设内容 (15) 3.6 效果 (16) 3.7 摄像头接入 (17) 3.8 新增系统各二级监控中心所需设备 (20)

概述 公司“三步走”发展实施以后,安钢形成了千万吨级的生产经营规模,而每天繁重的物流与4.5km2狭小厂区面积之间的矛盾亦日益显现。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手段,提升物流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增强物流规范性,提高物流效率,保障从原燃料进厂、质检、计量、验卸货、仓储、生产过程、运输直至成品出厂各个环节的畅通、高效和安全,尤为迫切和重要。 按照公司要求,由计控处牵头,纪委监察部、战略投资处、保卫处、煤炭处、物资供应处、销售公司等职能管理部门和六个主体生产厂参加,进行了详细的需求调查分析、方案策划论证和技术交流咨询,初步拟定了公司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技术方案,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一、一卡通集中计量系统: 在物流的进出厂、计量、质检、供应、销售、验收、卸货等环节,组建光纤网络,利用RFID和IC卡技术,以车辆为主载体,借助公司ERP系统,将各个点、每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上传、匹配、交换,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为作弊现象和管理漏洞。 二、物流监控系统: 在门岗、主干道、生产和安全要害部位、贵重物资物流和仓储点等共125个监控区域,安装390个摄像头,在6个生产厂和9个管理部室共15个地点建设监控管理中心,组建全公司的视频监控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