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沟穴

支沟穴
支沟穴

润肠通便的支沟穴——气虚型便秘的克星
《玉龙歌》曰:“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穴位一点通】标准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 间隙中点。(即:腕背横纹上三寸,尺桡骨间处。)
1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等的变化,慢性功能性便秘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常 表现为排便费力,欲便不得便,或艰涩不畅,胸胁痞满,腹部胀痛,嗳气频作。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选用 支沟穴治疗此症,效果显著。
嗳气(ǎi qì )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
便秘者每天清晨排便前,用拇指分别按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 压处有酸麻胀痛感, 10-15 分钟后即感肠蠕动加强而产生便意,即可顺利排便。 若 1 次效果不佳,可继续进行直到排便。 10 次为一疗程。 对于老人便秘和术后便秘可用灸疗,选用小艾炷灸或隔物灸,每次灸 5~7 壮,约 30 分钟左右。每天或隔天一次,10 次为一疗程。借艾的药力与火的热力 给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特点总结】 1.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还可治疗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 呕吐,泄泻等症。 2. 支沟穴还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如咽喉肿痛,神经性耳聋,视力 下降,结膜炎。 3. 4. 支沟穴还可用治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症。 此外,支沟穴还可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如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 扭伤。 支沟应用广泛,还可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 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照海穴的位臵(图文)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 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 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 虚火旺之失眠症。
2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为什么嗓子疼点揉照海穴就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呢?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 中属阴蹻,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 之功,既补益又清热。点揉这一个穴位既可以调理阴跷脉又可以调理肾经,可 谓一举两得的妙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 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像胸隔满 闷、嗓子干疼,慢性咽炎,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都属于这个穴的治疗范围之内。 所以按摩此穴往往会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这里可以透漏一个小窍门给大家,以便于更好的使用照海穴的来保养觉到 嘴里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揉三到五分钟后就会感 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疼痛也会马上随之缓解,古代修炼家都讲究炼津化精, 津液生发多了,人体的肾精自然充盈,客观上也起到了滋阴固肾的作用,是真 正调动了人体的大药。 闭口不说话,并没有什么玄机,只是为了使生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这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吞津法。阴蹻主人一身的水液,交会于照海穴,既滋肾清热、 又能通调三焦,所以揉按照海穴会激发肾中精气,引水液上行,滋润喉咙,虚 火得到肾水的滋润则下行,嗓子疼痛自然就“水到病除”了。但如果已经溃烂 发炎比较严重的,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在以后的临床中发现,按揉照海穴不仅能治疗嗓子干痛,还能治肩周炎。 一位五十多岁的一个老大姐,刚退休,本来想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结果退休 不到两个月,忽然觉得肩膀疼得很厉害,到门诊一检查是肩周炎,除了按照常
3

规治疗以外,还有一个治疗和预防肩周炎辅助窍门。就是让她回家后坐在床上, 屈膝,足掌平踏床面,自己用双手拇指分别揉摁两侧内踝下的照海穴两至三分 钟,刺激量以自己有酸胀的得气感觉为宜。每日一到三次,坚持一段时间会有 很好的效果。没想到,这位大姐一周后不仅肩周炎好了,多年的失眠症也好了。 由此,在临床中有意无意的使用这个穴位治疗一些经久不愈的失眠患者,居然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建议有被失眠困扰的朋友,在睡觉前点揉照海穴几分钟,不仅可以滋阴降 火,补肾益气,而且还可以让你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何乐而不为呢?
肝经大药房----保命的万灵丹。
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 14 个。肝经一般不太容易找,简单办法就是做个劈 叉运动,用 4 个手指去摸大腿根,有一根硬筋,顺着硬筋往下走就是肝经了。 1、心火无烟日日烧,足下清静方为道-----品味脚上的肝经大药。 中医讲百病从气生,气大伤肝。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艾炙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大敦穴又是一个井 穴,井是源源头的意思。中医讲肝藏血,所以大敦穴能治出血症。旁边的隐白 穴,属于脾经,也是止血的要穴。可配合使用。火气旺的,可多炙大敦,比较 虚寒的可炙隐白穴,哪个敏感炙哪个。 出现牙痛、腮帮于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揉行 间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 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这叫“实则泻其子”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憋 在里面的火,由肝经管,已经发出来的火,则归心经管,一定要分清。 排毒,揉太冲穴。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 4 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 穴。足三里是一个保健的大穴,太冲穴是排除体内浊物的最大穴,属于肝的原 穴。中医讲百病从气生,气大伤肝。好多慢性病都出在肝上。太冲穴就是自身 的消气大穴。有的人不会揉太冲穴,皮都掐破了,一掐破气更大。正确的办法 是把指甲剪平,然后掐进去,仔细找一找最痛的点,把它转移到行间上去,因 为行间是散心火的。先太冲后行间,顺序一定不能反。 2、健康有路穴为径------品味腿上的肝经大药
4

治慢性肝病、肝功能弱等肝病和月经不调,揉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脾经的 穴,但肝经也从这儿通过。治骚痒、痛经,调和肝胆上的病,揉蠡沟穴。蠡沟 穴正好在骨头上,在骨头的正面上,揉到骨头就揉对了。络穴是专治慢性病的, 蠡沟穴是肝经的络穴。 治急性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按揉中都穴。郄穴是专治急性 病的,中都穴是郄穴。 治肝肾阴虚、祛湿热,揉曲泉穴(杞菊地黄丸与二妙丸的综合体)。曲泉穴 是沟通肝肾的要穴,就能治肝肾阴虚,相当于杞菊地黄丸,曲泉穴又是祛湿热 的要穴,相当于二妙丸。 疏通淤塞气血,揉阴包穴。阴包穴是肝经的一个要穴。有人很长时间揉太冲 穴没感觉,就是气血在阴包穴堵住了,所以要先把阴凶穴揉开,气血才能抵达 太冲穴。 3 为有源头活水来------品味躯干的肝经大穴。 当不知道五脏该如何调节时,先揉章门穴就可调节。总调五脏六腑,揉章门穴。 章门是脏之会,五脏的气血在肝经章门穴会聚。 心里不舒服、郁闷,揉期门穴。在乳头之下的位臵,可以拿掌根一揉。
肾经大药房---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
1、 补肾之峻猛,强身之迅捷,无出其右----品味脚上的肾经大药。肾经 从脚循行到头,脚上共有 6 个穴位,涌泉、太溪、大钟、水泉、照海、然谷。 肾经第一神药:涌泉穴。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找的时候捂住脚趾肚,把余下的脚底分成 3 部 分,涌泉穴就在 1/3 处有个窝的位臵。涌泉穴是一个井穴,即源头,把气血引 到脚上,实际上是引到涌泉穴,这叫引血归源。 练金鸡独立、坠足功等主要目标就是把气血引到涌泉穴。刺激涌泉穴时,先 把大拇指指甲剪平,然后用力按。如果很痛,这个穴位就适合每天按摩。如果
5

用力点按后没感觉,穴位还被按下了一个坑,即为典型的肾气虚弱、气血不足, 这个时候要先做跑膝法、金鸡独立,把气血引下来,再刺激涌泉穴。 涌泉穴是最终要打通的穴位,但在人体气血不足的情况下不要去刺激。如果 按涌泉穴也凹陷下去,但有痛,也可以每天按摩。每天按摩 3 分钟,坚持一个 月,就会发现脚底有弹性,再按时就不会陷下去,肾气就归源了。 如果每天按摩也有痛感,但 1 个月了还是这样,说明气血在流经其他肾经的 穴位时中途堵住了,这时要先在肾经上找其他的痛点按,依次打通,再按涌泉, 就会逐渐不痛,最后非常有弹性而不是很痛,只有一种酸胀感觉的时候。 涌泉穴可以治足寒症,如果身上怕冷,脚心老是冰凉,而且按的时候凹陷不 起,这时最好用艾灸法,但如果火气太大,就不适合。 有的人不足寒,但脚心总发热,这时最需要按涌泉穴,属于肝火过旺,肾阴 不足。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井穴属木,通肝,水又生木,所以可以从这里挖 掘能量来补肝。 涌泉穴的作用和功效非常强大,但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视疾病的变化而变。 涌泉穴可以治呃逆。 涌泉穴可以治疗虚寒性呕吐, 症状为吃点凉东西就反胃呕吐, 属于肾气不足。 涌泉穴可以治疗耳鸣、耳聋,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耳朵就会出问题。 涌泉穴可以治疗高血压,但光揉还是不行,古人常用吴茱萸打成粉,然后调 点醋,和成泥糊在脚心上,也可采用金鸡独立。 每天搓脚心 100 次,也是为了引火归源。如鼻出血,可用大蒜党组书记糊脚 心,左右对应,时间不可太久,10 分钟以内。如果不好,说明是其他问题。 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按揉然谷穴。找然谷穴,可 以先摸一下脚的内踝骨,往前斜下方 2 厘米处有个高骨头,然谷穴就在高骨的 下缘。然谷穴是肾经的荥穴,荥穴属火,肾经属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 火。 如果夜里心烦睡不着觉,伴口干,临睡觉可揉然谷穴,相当于一味专治阴虚 火旺的吕药大补阴丸。咽喉肿痛失音的,分成两种,一种是咽喉特别干燥,一 种是有气无力,然谷穴适合第一种。
6

益肾平喘、通调二便、强腰壮骨、清脑安神、治疗足跟痛、胆小怕事等情志 病,按揉大钟穴。大钟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约 1 厘米处,肾气不足的时 候按下去肯定很痛。大钟穴有益肾平喘、通调二便的功效。由于肾经连着支气 管,所以大钟穴能治支气管哮喘疾病。大钟穴是肾经的络穴,络膀胱经,主要 功效是排毒和御寒。络穴都是治慢性病的,而恐惧就是肾上的慢性病之一。如 果总想睡觉,整天没精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都属肾虚。当嗓子老说不出话 来,也是肾气不足表现。大钟穴还是治疗足跟痛的一个要穴。 治膀胱炎、小便不利、前列腺疾病、月经不调,按揉水泉穴。水泉穴是肾经 的郄穴,郄穴都急性病,专门消水肿,治小便不利的。还有活血通经作用,通 月经的效果很好,女性月经量少,肚胀,经血下不来,要赶紧按水泉穴。水泉 穴也可治足跟痛,特别是对突发的足跟痛,一揉就能缓解。如果是长期足跟痛, 就需要改按大钟穴或太溪穴。水泉穴还可缓解脚踝酸痛,爬山后的那种。 治咽喉痛。慢性咽炎,按揉照海穴。在内踝的下缘,贴着内踝一按就行。肾 经上的穴位都能治咽喉疾患,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照海效果最佳。 全身第一大补药: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一般揉时没反应,尤 其是体虚的人,一按就凹陷下去。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 的原动力,然后储藏在涌泉穴中。有的人经常足跟痛,那是肾虚,应多揉太溪 穴。有的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那是肾阴不足。另外诸如女性月经肚 痛、肾绞痛、痛风尿酸过多、先天性抽搐、后天大脑受伤、厌食症、胸闷、气 喘、老年痴呆等太溪穴均有效。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一定要灵活 运用,哪些穴位敏感就按哪里。太溪穴不仅是肾经的大补穴,也是全身的大补 穴。足三里是强身大穴,但偏重于补后天,太溪则偏重于补先天。 2、 指下有乾坤-----品味小腿上的肾经大穴。肾经在小腿上只有 4 个穴位, 复溜,交信,筑宾,阴谷。 调节肾经的杠杆之药:复溜穴。身体上凡是有肿的地方都跟复溜穴有关。其 功效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 症状。能治自汗、盗汗之症,能治腹泻腹痛,因为肾有“司二便”之大功能。 复溜穴和肺经的尺泽穴配合使用最补肾,复溜有降高血压的功效,但得先揉尺 泽穴(降),再按复溜穴(补),然后再按太溪穴。复溜穴还能治腿脚酸胀、 手脚趾麻木、哮喘、眼疾等。复溜穴是调节肾经的一个杠铃,是一个枢纽,想 补肾的时候是揉完复溜穴后马上再揉太溪穴、治月经不调、崩漏,按交信穴。 在内踝上 2 寸(相当于两个半横指)。
7

治痛风、结石、抑郁、癫痫,常揉筑宾穴。在内踝上 5 寸,是补肾不可或缺 的穴位。当揉太溪穴和复溜穴不敏感的时候,通常是筑宾穴处有淤堵,一定要 先把筑宾穴给揉通。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当膝盖发软, 没劲,心有恐惧时,按筑宾穴可给人增加底气。筑宾穴最能排除人们平常最担 心最常见的毒,如烟毒,油漆味等。对于平时常吃西药的朋友,一定要多按筑 宾穴。太冲穴也是一个解毒的穴位,但它是从肝上解毒,即把肝毒排到肾上, 所以还要再按筑宾穴再解一次毒。尿酸过高会产生痛风结石,可按筑宾穴。 治颈椎病、生殖系统病、腹痛、腹泻,按阴谷穴。在膝窝处、委中穴的内侧, 和委中穴距外侧委阳穴的距离差不多。中医常说肾主骨,阴谷穴是治疗颈椎病 的一个好穴位。对治肚脐周围的腹痛效果很好,和胃经上的下巨虚穴配合更佳。 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能阻止逆气上行,治腹泻。再加上排浊气的推腹法,即 快又好。 3、 鸟因迁徙而羽丰,兽恃蛰伏而体壮----品味胸腹部的肾经大穴。按揉胸 腹部肾经,心脏、肠胃、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众多疾病会迎刃而解。肾经从 大腿根一直往上走,分两条线,第一条是从人体正面的中线旁开 0.5 寸处从横 骨到俞府,第二条是顺着脊椎上去。在推腹的时候,肾经可以分三个部分来推。 第一部分从俞府推到步廊,在这一段,如果心有恐惧就会推到痛点,此外如心 里郁闷、胸闷、咳嗽等毛病都可以在这得到解决。 第二部分从中线旁开 0.5 寸的幽门穴开始,一直推到肚脐眼旁边的盲俞穴, 推这块是为了达到排出腹中浊气调节肠胃功能的目的。 第三部分是从盲俞往下推到横骨(耻骨附近),能防治男女科生殖系统疾 病
心包经大药房-----救人性命,胜造七级浮屠
百病由气生,闷气、火气会从肝、胆两经夺路而上,窜到心包经上来。心包 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从乳房旁到 中指间的一个走向。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品味小臂以上的心包经大药。 治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和淋巴结核,按揉天池穴。天池穴在 乳头旁 1 寸处,男士一找就到,女士先找腋下 3 寸处,对着乳房旁边的位臵就
8

是。天池穴非常重要,它和肝经、胆经等许多经相通。肝经和心包经其实是一 条经,都属于厥阴经。在腿上为肝经,在胳膊上就是心包经。天池穴就是心包 经和肝经交接的点。 治胸闷气短、咳嗽和理气化痰,多揉天泉穴。天泉穴是心包经上的第二个穴 位,胳膊上有一块肌肉叫肱二头肌,天泉穴在肱二头肌的正上面 2 寸处。专治 那种声音很重浊觉得从胸里面憋出来的胸闷咳嗽。还可给心脏补血。 治经常胸闷、早期心梗、心绞痛,按心包经的淤滞点。“心包经的淤滞点” 是心包经上特别重要的一个穴位,但经络穴位图上没有。在天泉穴下面靠近曲 泽穴 1/3 的位臵,把天泉穴和曲泽穴之间分成 3 份,就在下 1/3 处。选心包经 时,通常要选择左臂,因为离心脏较近。 治长期堵闷、急性胃痛、急性胃肠炎,按揉曲泽穴。曲泽是心包穴的合穴, 合至内腑,能很好的调节心包经的整个脏器。如果一揉就痛,说明心包经相对 来说比较通畅。 2、若要了时当下了----品味肘部以下的心包经大药。手厥阴心包经主治的疾 病大多与心脏、神志有关。 治急性乳腺炎、急性心绞痛,按郄门穴。郄门穴比较深,在腕横纹上 5 寸处, 可以在用右手拇指点揉左侧穴位的同时顺时针转左手腕就可揉出来了。郄门穴 是心包经的郄穴,郄穴都是治急性病的。 治老年痴呆、失眠、健忘、神志不清,按揉间使穴。间使穴是能通心窍、化 痰通淤的一个穴位,可以醒神开窍,化痰吸风。 治与脏腑相关的病,掐按内关穴。内关穴的功效非常强大,凡是与脏腑相关 的病都可以解决。 常用功效有 15 个:心源性哮喘,打嗝,胃痛,呕吐,恶心,胁痛(肋骨痛), 双向调节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失眠,抑郁症,偏头痛,药物过 敏(主要是肠胃不舒服的过敏),痛经,胸口痛,晕车。总体来说,内关的功 效就是心、胃、胸全管。但不是一个补穴,通的效果较好。如果比较虚弱,没 精打彩,就不要按内关穴了。 治失眠、消化不良、急性胃痛、足跟痛,按揉大陵穴。大陵穴治失眠效果最 好,是心包经的原穴,穴性属土,又有健脾功效。
9

治上楼气喘、中暑、晕车、口臭,按揉劳宫穴。劳宫穴在手的正中心,是真 正能养气血的大补穴,属于心包经的火穴,给人生着火补足能量。 心慌时可多揉。开窍醒神、祛热清火,推中冲穴。中冲穴在中指指尖上,是 专门开窍醒神的,属于井穴,祛心火的。
10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这篇文章为我的大学的毕业论文,想想那时对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热爱与着迷,现在依然不减,多年以后翻出此文章依然记忆犹新。原文如下: [摘要] 笔者试图通过总结近年来中医领域关于补中益气 汤的临床应用,探讨补中益气汤的临床适应人群,明确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中医应用本方治疗气虚为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依据。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气虚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主要组成药物为补气、升阳药物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诸证。 补中益气汤所治大都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疾病,所以临床以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为主;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1 李东垣学术思想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最著名的处方之一,其著名是因为该处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处方。但笔者认为最能代表李东垣学术特色的,不仅仅是这首处方本身,而是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该方由黄芪、白术、陈皮、人参、柴胡、升麻、炙甘草、当归等药物组成。

本方重用黄芪为君,主要起到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陈皮理气化湿,当归补血活血,使人参、白术、甘草补而不滞。但后世张景岳的举元煎就不用当归,以升为主,这跟医家的用药习惯不同,像他的左归丸、右归丸,大力的补某一方面,但这些药多不宜久服。本药的气血兼顾比较好,适合长期服用。李东垣强调中焦脾胃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不仅 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而且脾胃一虚则百病由生。因为脾胃为至阴,为五脏提供精微物质,所以有心之脾胃虚、肝之脾胃虚、脾胃本脏偏虚、肺之脾胃虚和肾之脾胃虚的详细划分,并给出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李东垣之后的温补派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提出阴虚即使脾虚的说法。在虚损的治法上,李东垣与朱丹溪滋阴降火不同,东 垣主升。李东垣善用升发之药,譬如黄芪、人参之类,或若升麻、柴胡、防风等风药,而且用量不大。因为脾胃本虚,应少固太阴而为之,如若用大量的升举之药,恐就成了壮火食气了。2 补中益气汤的辨证要点本方的临床以气虚见证,多在活动后尤甚。气虚多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或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 的脉象,《脾胃论》里提到是“脉洪”,是“饮食劳倦所伤始为 热中”的脉象。周慎斋提出“左脉沉细而涩,右脉浮大而数”,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3篇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3篇 篇一:临床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李春昌教授《临床思维》网络视频的观看和学习,使我了解了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有什么用,如何在实践工作去养成并 运用临床思维。 一、什么是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有什么用 我们知道,思维是人脑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抽象,并进行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而临床思维是思维中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过程,就是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用一定的思维方法来分析、综合疾病的各个方面,最后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主体是医护人员,客体是病人。临床治疗护理过程是主客体相统一的思维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的临床治疗护理的过程。临床思维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对于一个疾病的诊治,作出最正确最科学的判断的治疗。也就是说正确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可能让我们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是切实提高病人的治愈率好转率的前提条件。当然,由于临床思维的局限性,尤其是惯常性的思维定势,并不是每一次的诊疗及护理过程都能百分百的正确,有些甚至是错误,而致误诊误治的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去了解掌握临床思维,这样才能使我在工作中不再盲目,而是利用学到的思维方法多想为什么、多去分析、努力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帮助病人及时

康复,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 二、如何在实践工作去养成并运用临床思维 许多人认为正确的诊治是临床医生的事,与我们护士无关。其实就是个严重的错误。医生与护士原本就是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个高水平的临床护士,必须具备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如何培养良好的临 床思维能力?它要求我们认真的学习临床医学知识,注意随时积累临床经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使得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再进一步提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阑尾炎术后二天的病人,尚未排气排便,现在出现了腹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去判断出现这样症状的原因,通过询问病人的疼痛的性质、部位以及查体的腹部体征等详细的情况,我初步得出是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但尚未规则所致。知道怎么回事,就得去解决。我们向患者解释出现腹痛的原因,并予以热敷腹部,患者排气后腹痛消失。对于这样一个不复杂的病例,我们运用了临床思维并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这样既符合疾病的动态发展规律,又展示了理论知识在整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在思考问题的同 时建立和强化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增加临床护理经验,培养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学习《临床思维》这门课程的一点心得体会。我一定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支沟穴

润肠通便的支沟穴——气虚型便秘的克星
《玉龙歌》曰:“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穴位一点通】标准定位: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 间隙中点。(即:腕背横纹上三寸,尺桡骨间处。)
1

随着社会老龄化、现代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等的变化,慢性功能性便秘 (chronic functional constipation,CFC)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常 表现为排便费力,欲便不得便,或艰涩不畅,胸胁痞满,腹部胀痛,嗳气频作。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选用 支沟穴治疗此症,效果显著。
嗳气(ǎi qì )中医名词。俗称“打饱嗝”、“饱嗝”。
便秘者每天清晨排便前,用拇指分别按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 压处有酸麻胀痛感, 10-15 分钟后即感肠蠕动加强而产生便意,即可顺利排便。 若 1 次效果不佳,可继续进行直到排便。 10 次为一疗程。 对于老人便秘和术后便秘可用灸疗,选用小艾炷灸或隔物灸,每次灸 5~7 壮,约 30 分钟左右。每天或隔天一次,10 次为一疗程。借艾的药力与火的热力 给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特点总结】 1. 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经验效穴,还可治疗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 呕吐,泄泻等症。 2. 支沟穴还可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如咽喉肿痛,神经性耳聋,视力 下降,结膜炎。 3. 4. 支沟穴还可用治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等症。 此外,支沟穴还可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如肩背部软组织损伤,急性腰 扭伤。 支沟应用广泛,还可用于治疗一些其他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肺炎,心 绞痛,心肌炎,急性舌骨肌麻痹。
照海穴的位臵(图文)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趾外展肌止点;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 部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咽喉干燥,痫证,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 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频数,不寐,脚气。 [配伍]配列缺、天突、太冲、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门、风池、三阴交治阴 虚火旺之失眠症。
2

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体会

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体会 益气聪明汤临床应用体会提要:「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者,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医方集解》曰:“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此方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故名「益气聪明汤」。【来源】《东垣试效方》卷五。【组成】黄耆半两,甘草半两,芍药1钱,黄柏1钱(酒制,锉,炒黄),人参半两,升麻3钱,葛根3钱,蔓荆子1钱半。【加减】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如脾胃虚去之。【功效】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聪明。【主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禁忌】忌烟火酸物。【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肿更妙。【方意】「益气」者,指本方有补益中气作用;「聪明」者,为视听灵敏,聪颖智慧之意。本方黄耆、人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

泻火。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故名「益气聪明汤」一、益气聪明汤现代临床主要功能:有增加脑供血量,兴奋大脑皮质,提高脑代谢功能和降血脂。1.增加脑供血量:对18名健康人进行脑血流图额乳导联记录结果表明,给前后对比,给药后脑血流图的平均波幅明显升高,同时,流入容积速度显著升高。用药后2小时,上述两项指标开始变化,5小时后十分显著,5小时半达高峰。提示益气聪明汤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血流畅通。2. 对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记忆活动的影响:服药组的指向记忆、联想学习、图象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记忆活动量均呈上升趋势。3.提高大脑皮质的 兴奋性:(1)降低大脑皮层后发放阈值:给药后,家兔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的后发放阈值与给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提示本方对清醒动物的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2)提高化小鼠脑内单胺类介质的含量:益气聪明汤使利血平化小鼠下丘脑去甲和纹状体含量明显升高,而对5-羟色胺的影响则无显著差异;(3)增加脑组织Na+,K+-ATP酶、Mg2+-ATP酶和线粒体ATP酶的活力:益气聪明汤中的党参、黄芪和甘草等益气药口服给药能有效地纠正因利血平化小鼠脑干区的Na+, K+-ATP酶和Mg2+-ATP酶活力的明显下降。另外,本方中的葛根、升麻和蔓荆子等升药对Na+,K+-ATP酶的活力也有部分纠正作用。表明益气聪明汤可通过提高Na+,K+-ATP

经方应用体会

经方应用体会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经方应用体会 《伤寒论》经方只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蜚声一时。 经方之一乌梅丸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主方是乌梅丸。药方组成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中医实践心得体会

中医实践心得体会 中医实践心得体会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为期十个月的中医实习生活已经结束。实习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亦不少,下面为我对本次实习的谈谈心得体会: 我XX市中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五官、急诊、骨伤等七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此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与所在实习医院的党支部取得联系,保证离开了学校,不在培养人的视野仍能继续吸取党的教育,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其间我踊跃参加了实习

单位及各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各项活动,使自己的实习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也诚挚希望大家能给我提更多宝贵的意见各建议,帮助我取得更大的进步! 中医实践心得体会2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 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补中益气汤出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作者用之加减治疗内、妇科杂症,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1 神经性头痛 阿某某,女,48岁,维吾尔族。2005年4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病史8年,每因劳累,受寒或精神刺激而发,发作时需服用大量止痛药并卧床休息方得缓解。曾在城区多家医院检查,诊为“神经性头痛”。此次发作,经用西药数月不愈。症见:头闷痛,以前额及两侧太阳穴为甚,有时痛如锥刺,头目昏晕,倦怠纳差,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脉虚细弱。证属中虚清阳不升,气虚血滞。治以益气升清,通络止痛。处方:黄芪、党参各25 g,川芎18 g,白芍15 g,白术12 g,白芷、当归各10 g,升麻、柴胡、炙甘草各6 g,3剂后,头痛大减。原方再进6剂,头痛止。继以补中益气丸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旧恙未发。 按:头为清阳之府,气虚鼓动无力,清阳不升,血行涩滞,不通则痛,故头痛如刺。方中补中益气汤为主,补虚益气,升清举阳,另加川芎,自芷通络止痛,且引清阳之气上行,当归、白芍养血缓急而获效。 2 自汗 杨某,男,47岁。于2007年3月15日初诊。主诉:自汗已逾一年,汗出多于常人,活动后汗出尤甚,畏风,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每日2~3次,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属脾肾阳虚,阳不敛阴所致。方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处方:黄芪20 g,党参15 g,白术10 g,当归10 g,陈皮10 g,柴胡6 g,升麻6 g,熟附片10 g,肉桂3 g,山萸肉10 g,丹皮10 g,五味子10 g,煅龙牡各30 g(先煎),金樱子10 g。6剂。 二诊:症状明显好转,汗已止,惟大便溏薄,腰膝酸软,前方收效,在原方加怀山药20 g,茯苓12 g,桑寄生15 g。6剂后,诸症基本消失,续服8剂,诸症悉除,随诊半年未复发。 按:本症属于阳虚自汗,主要责之脾肾,因脾为气血化生之源,肾藏真阴而寓元阳,只宜固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在外,阴之使也”,脾肾阳气虚弱,阳不敛阴,则自汗出,本法宜补脾益气温阳敛阴,方以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配以煅龙牡、五味子等收涩敛阴之品而获效。 3 遗尿 吐某某,女,15岁,维吾尔族,学生。2008年7月3日初诊。患者每晚尿床1~2次,已9年之久,多方求医服药未效。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尿多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以温补脾肾,益气缩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处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临床技能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临床技能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临床技能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临床医学实习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天,实习留给我的记忆仍是历历在目。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历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 第二,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卢老师曾经要求实习同学 7点进病房量血压,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主任8点到。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习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东西。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各个科室的、各科住院总的、老师的。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其次有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影响实习成绩。其次可以装些不容易找到的化验单什么的,这样可以省下很多寻找的时间。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到。做不到就边实习边看,这样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有些甚至终生难忘。 第五,要有自信。当然,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做事才能得心应手。要敢于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才能争取到提高锻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你的自信也会让患者更加相信你的医嘱。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腧穴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就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五输穴就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就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十二经脉中每经有5个位属于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附:十二经脉五输穴穴名及其五行属性表,根据古代文献与临床实际,五腧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按五输穴的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与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就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其后《难经·六十八难》又做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综合近代临床的饿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质量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体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与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合,五行之间存在“生我”、“我生”的母子关系。因而,《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选取适当的五输穴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它包括本经子母补泻与她经子母补泻两种取穴法。 例如,肺在五行中属金,肺经的实证可取输穴中属水的合穴(尺泽)以泻之。因“金”生“水”,“水”为“金”之子。取尺泽合“实则泻其子”之义。若肺的虚证,刚按“虚者补其母”的方法取穴,“土”生“金”,“土”为“金”之母,故选取肺经五输穴中属土的腧穴(大渊)以补之,这即就是本经子母补泻取穴。 除本经子母补泻取穴外,还有她经子母补泻取穴。如肺经实证,可取肾经的阴谷穴,肺属“金”,肾属“水”,取肾经就是取其子经,再取其子经上属“水”的子穴阴谷;若肺经的虚证,可取脾经的太白穴。肺属“金”,脾属“土”,取脾经就是取其母经,再取其母经上属“土”的母穴太白。这即就是她经子母补泻取穴。 附:子母补泻取穴表,见表3。 3.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与流注也与季节与每日时辰的变化密切相关。《难经·七十四难》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这实质上就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法。 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就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 一、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见表)。脏腑原气经过与留止的部位。 原穴的名称在《灵枢》提出了11个,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

龙骨牡蛎临床应用体会

医学生 龙骨牡蛎临床应用体会 文字表述:关键词: 龙骨 牡蛎 临床应用  龙骨味甘,性微寒,归心、肝二经;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肾二经。二者均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龙骨尤善镇静安神,牡蛎长于软坚散结。临床常常相须为用,以治疗多种病证。笔者多年来以龙骨、牡蛎为主药,配伍于不同的方剂中,用以治疗眩晕、心悸、带下、不寐等病,均取得较好疗效。 1 治眩晕,重镇平肝潜浮阳 刘某,女,68岁,农民,1995年8月28日诊。自诉头昏头痛,头晕目眩,时轻时重已年余,加重一周。刻下:头昏眩欲倒,步履不稳,行走飘浮,须扶拐而行,视物旋转,如坐舟车。自感胸腹灼热,热往上冲至头部,则头痛眩晕加重,伴心烦易怒,潮热汗出,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数。诊为眩晕。证属肝阴不足,肝火上炎。治拟养阴柔肝,清泄肝火,重镇潜阳。方选一贯煎与龙胆泻肝汤合方化裁加减。药用:龙骨、牡蛎、夏枯草各30g,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各15g,沙参、麦冬、玉竹各20g,川牛膝、木通、生地黄、泽泻各12g,甘草6g。2剂,水煎服,3次/d,以观后效 。1995年9月2日复诊,服药后眩晕减,头痛缓,药已切中病机,效不更方,再投上方2剂而诸症悉平。继投上方2剂以资巩固。

体会:眩晕之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本案患者平素阴虚,肝阴不足,肝火上炎,乃本虚标实,虚实挟杂之候。方中重用龙骨、牡蛎,重镇平肝,以潜浮阳,配以滋阴养液,清泄肝火之药,使肝有所养,肝阳得潜,肝火得泄,则眩晕自止。 2 治心悸,镇惊定悸助化源 谢某,男,44岁,农民,1994年12月14日诊。自诉既往有“内痔出血”史2年余,经痔漏手术后,出血虽止,但从当年10月初以来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心跳心慌,活动后加重,伴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头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综合分析证舌脉,诊为心悸,证属心血亏虚,血不养心。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镇惊定悸。方选人参养营汤与补中益气汤化裁治之。药用:龙骨、牡蛎、党参、黄芪各30g,当归、白芍、熟地、大枣、桂枝、升麻各15g,柴胡、陈皮 各12g,甘草6g。3剂,水煎服,3次/d。服药后诸症逐渐痊愈。随访2年未发。 体会:本案由于长期内痔出血,失血过多,营血不足,不能濡养心脏而心动失常,以致心悸怔忡。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篇指出:“怔忡者血虚、血少者多。”故方中重用龙骨、牡蛎,镇惊定悸,与养血益气、升发清阳之药为伍,使化源充,气血足,则心有所养,心神得安而心悸诸症可平。 3 治带下,收敛固涩调冲带

临床试验心得体会

临床试验心得体会 数据答疑小结 经过了为期两周的数据核查后,我总结了如下几点体会: 1. (CRC或者研究者)填写CRF时,一定要把字写清楚,免得将来数据答疑时给其他同事带来很大的麻烦。还应尽量避免犯日期写错或者漏写单位的错误。 2. 要熟悉CRF和研究方案。 3. 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料先在办公室进行核查,并将自己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比如说看不清AE的治疗方式,可以先将CRF上不良事件名称、时间先记录下来,去医院查找的时候便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了。 4. 可以选择中午、晚上、周末去医院查电子病历,那时候医生休息,就不必花时间等医生用完电脑,查病历过程也不会被医生打断了。 5. 核查过程中,有疑问的马上记录下来,并且与原始记录核对。比如手术记录时间与CRF上填写时间不一致时,应该要想到核对病程记录上的时间。

7. 其实,更重要的是,自己在监察的过程就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便可以减少数据答疑的工作量了。同时,加强自己医学方面的知识,也会使答疑顺利很多。 医学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利用假期在家乡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时间 为xx0727-xx0717。通过亲身进行医疗实践,初步了解了我国基层医疗环境的真实情况以及医患关系的复杂性,加深了对医学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并为树立终身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职业追求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所在科室是在麻醉科,因为大一还没有进行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缘故,暂时未参与具体的医疗技术性活动,但是通过跟着老师查房,换药,以及观摩个别小手术,对实际医疗模式有了初步认识,对术前交流、术中对突发情况的冷静处理显示出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病人的术后关怀有了颇多的体会,以下就这几点谈谈我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术前交流与知情同意——对病人权利的思考与认识在实践活动中,有位老大娘两小时后要进行静脉曲张手术,这时她多次提出想回家洗个澡,怕手术后不方便,但医生建议不要回家了,马上就手术了跑来跑去影响心情,也不助于熟悉适应环境,调整状态。但这位老

经方临床应用

经方临床应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经方;临床应用 经方主要是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卒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中所载的方剂。后世谓之“经方”,因其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称颂,故自古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而不传”之说。多年来,笔者临床应用经方治疗 一些疑难病疗效甚好,今选择其中比较典型的效果较好的医案,使经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医案1,自汗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2011年7月來诊。平素体质健壮,去年夏天午饭后,汗 渍未干,随后潜入湖中捕鱼,回到家中时,汗出甚多。自此以后,冬 夏昼夜,经常自汗出。曾求诊多处,皆以卫阳不固论治,用玉屏风散 及龙骨、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等,效果不显,后来也用桂枝汤加黄 芪等,均稍有好转而后又复发。在市医院经X光片,排除肺结核。一年来,体力疲乏,皮肤灰白,汗孔增大,出汗时肉眼可见。汗出虽多,但口不渴,尿量少,上午不出汗,中午晚间汗出多。脉浮缓重按无力,证为营卫失和,治以微发其汗,调和营卫,处方:桂枝10g,白芍10g,

炙甘草5g,大枣7枚,生姜10g。1剂,水煎服。清晨醒后服下,嘱少顷再吃热粥一碗,以助药力。宜静卧,避风寒,忌油腻。服药后全 身温暖,四肢舒畅,汗出止,仍照原方加黄芪15g、防风10g。服药如前,连进二剂。汗止而病愈。随访半年未发。按:病起于腠理疏松 之时,水湿直侵营卫之间,卫与营分,故“司开合”而不能,致毛孔 洞开不合,故自汗不止。然病延既久,当察有无症变,幸“汗虽多但 口不渴”,“脉仍浮缓”,知“脏气未伤”,病仍在太阳营卫之间,故治仍宜桂枝汤微发其汗,令营卫调和则愈。 2医案2,胃脘剧痛(胃扭转) 患者,男,40岁。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剧痛7天,经多方治疗无效,于2011年4月7日延余诊治。问其病史,素体虚弱,有 胃病史10年,近日外感发热,体温39℃,口服解热镇痛药后,致使大汗淋漓,疲乏无力,时而烦躁,并出现腹痛腹胀,恶心,食入即吐。给服解痉止痛西药,反见病情加重,伴有嗳气,泛酸腹胀,于4月3日行上消化道钡透检查。诊断为胃扭转。因患者不愿手术,要求服中 药治疗。刻诊:面色淡白无华,精神萎靡不振,语声低弱无力,上腹 胀满,平卧较坐位舒服,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濡细略数。辨证为 寒热痞,治以辛开苦降,和胃消痞。方药用生姜泻心汤:生姜15g,党参15g,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6g,甘草6g,大枣3枚。水煎二次,早晚分服。服三剂后,诸症明显减轻,能进少量饮食,效不更方,续服五剂。1周后来诊,诸证消失,精神大振,饮食如常。于本月17日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提示:上消化道未见器质性病变。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 临床学习心得体会我的实习生活是难忘的。它让我经历了酸甜苦辣,体验了真正的痛苦和快乐,它是付出就会收获的真实写照。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让我真真正正的迈向了成熟的轨道。最让我感到难忘的是实习的最初阶段,因为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医学检验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从而对医院、对外面世界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期待着能够展翅飞翔。我相信自己,可以渐渐的迈向成功。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考验,情不自禁的紧张和害怕。但还是在检验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门诊化验室实习,看着老师们的操作是那么熟练,敏捷与轻松,我相信自己也能行,因为在学校的时候练习过多次。在老师的要求下,我试着操作了一下最基本的末梢采血,结果不近人意。我安慰自己错误是常有的,因而心安理得。然而数天以来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末梢采血总是因为胆怯,采浅了而导致要给别人多采一针,采血量也不准确,在报告结果方面也总是与老师们存在差异等等。自以为是的我把一切想的太简单,医院的实际工作与学校的实验无法相比,这里的一切都需要绝对的严谨认真。多次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将我的自信彻底挫败,心力交瘁,没有人体会到我当时的感受,无助和失望…渐渐的让我想到了放弃。是的!我之所以这么想,不仅是因为实习,更因为社会中人才竞争的激烈!对于现在中专的我,我没有任何信心,要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实属不易,需要优越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突然想到老师一直对我的信赖,亲人们的支持与期待,即使一直痛骂自己,还是于事无补。责任只能由自己承担,无法推卸。我不能继续编写借口来蒙蔽他人,更无法欺骗自己。不得不重新抬起头继续努力奋斗。为了让自己有所进展,我将采血针带回家模拟练习操作要领,动作要快要准,力量都集中在手腕上,还经常打电话给我的同学和老师们请教和经验交流,他们的鼓励和安慰,指导渐渐的让我恢复了以往的信心,实习老师也借了相关的书籍给我。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星期以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一直压抑的心情终于释放。 付出总会有收获,在以后的实习里,我更加努力。不将私人的情绪带到工作当中,以严谨的态度迎接实习的每一天。尽管学途不是一帆风顺,但每一次的教训都让我更上一层楼。在实习的空余时间,我会经常看一些相关检验仪器的资料等等。我希望未来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 附送: 临床实习心得体会 临床实习心得体会 临床实习心得体会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这里的医疗设备比我们内地先进,医院的各种操作几乎都由电脑来完成,不管是各种病程记录还是医嘱开写都由电脑来完成,这儿的人多数说白话,在内地来的我们,听不懂粤语时就主要靠眼,观察他们动作及面容,所以在学医的同时还得兼习粤语和电脑。

抑肝散的临床运用体会

【摘要】抑肝散具有健脾养血、平肝解痉之功。运用该方治疗中医属于肝经之虚热所致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疳积症、小儿夜啼症等具有良好疗效。【关键词】抑肝散临床运用体会抑肝散出自《保婴撮要》,由钩藤、柴胡、茯苓、白术、川芎、当归、甘草组成。主要作用是健脾养血、平肝解痉。我院名老中医徐立夫副主任医师幼承家学,临床经验丰富,应用抑肝散治疗中医属于肝经之虚热所致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疳积症、小儿夜啼症等取得了良好疗效,今略举三则,以祈同道斧正。 1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王某,男,8岁。2007年8月5日初诊。患者因不自主抽动1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嗓子“吭吭”出声,相继出现抽鼻子、挤眼、鼓肚子、动手指、咧嘴、吐舌头、动耳朵等。曾就诊于儿童医院,诊断为“抽动症”,予以氟哌啶醇片口服后,疗效不佳而求诊于我院。患儿现可见抽鼻子、挤眼、鼓肚子、动手指、扭脖子及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声,无秽语,每遇感冒及压力大时加重。平素烦躁、易怒,纳欠佳,寐欠安,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为抽动症。证属气血不足、肝阳上亢。治以健脾养血、平肝解痉。方用抑肝散加减。方药:钩藤10g、柴胡6g、茯苓6g、白术6g、川芎3g、甘草6g、当归6g、砂仁3g、全蝎1.5g、焦三仙各5g、僵蚕5g。每日1剂,7剂后患者症状减轻,无抽鼻子仍有挤眼、鼓肚子、动手指、扭脖子及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声,但发作次数减少,患儿脾气急躁好转,饮食可、睡眠好转,二便正常。继续用原方巩固治疗,约3个月后患者诸症消失,病情痊愈。 2小儿疳积症赵某,男,3岁。2006年5月10日初诊。患者因食欲不振,身体消瘦2年来我院就诊。患者2月前因乳食不节出现大便溏泻,食欲不振,形体消瘦,烦躁、易怒,夜寐难安,未予以系统治疗,前来我院门诊就医。患儿现可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皮肤弹性可,食少纳差,情绪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疳积。证属气血不足、肝阳上亢。治以健脾养血、平肝潜阳为法。方用抑肝散加减。方药:钩藤3g、柴胡3g、茯苓4g、白术5g、党参5g、川芎3g、当归5g、甘草3g、砂仁3g、焦三仙各3g、陈皮5g、半夏3g。每日1剂,5剂后患者食欲明显改善,15剂后精神好转,食欲好,体重增加。 3小儿夜啼症孙某,男,2岁。2008年4月6日初诊。患者因夜间哭闹不休2周来我院就诊。患者2周前因玩耍时被狗追逐,当晚开始哭闹,白天玩耍如常儿,已持续2周。起初啼哭时间短,开灯后能安静入睡,后啼哭时间加长,持续3—4个小时,特来我院门诊就医。患者现可见情绪易激动,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纳差,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尖红、苔腻、指纹青紫。中医诊断为夜啼症。证属气血不足、肝阳上亢。治以健脾养血、平肝安神为法。方用抑肝散加减。方药:钩藤3g、柴胡3g、茯苓5g、白术4g、川芎3g、当归3g、甘草2g、砂仁3g、焦三仙各3g、陈皮3g、半夏3g、蝉蜕1g。每日1剂,3剂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剂后夜啼未发作。 4讨论抑肝散为明代名医薛凯之所著《保婴撮要》所载方剂。“治肝经之虚热,发为抽搐,或发热咬牙,或惊悸寒热,或肝木克土而呕吐痰涎,腹胀食少,睡卧不安。”《保婴撮要·急惊风门》。在临床诊疗中,徐大夫应用本方治疗辨证为气血两虚兼肝阳上亢的病证,取得了良好疗效。方中钩藤熄风止惊痉,平肝清热为君药;可治成人头旋目眩及小儿痉挛惊啼。柴胡疏肝解郁理气为臣药;甘草补中益气,清泻心火。与钩藤、柴胡相伍,缓解肝阳上亢,平肝定悸。当归“入心肝脾,血中之气药也。(《医方集解》)”润肝血、调郁结;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因肝阳上亢而脾运受损,用之能去停滞之痰饮。川芎血中气药,火血郁气滞,善疏肝血,养血柔肝。与当归相和有养血理气,和血活血之功。全方共凑健脾养血、平肝解痉之功。临床中还可应用本方治疗失眠症、神经症、帕金森氏症等。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之义。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人参三两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 →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 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 甘草 生姜 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 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 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 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 ·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 小阴旦汤 大阴旦汤 小阳旦汤 小阳旦汤 实 虚 寒 热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

临床运用经方的心得娄绍昆 诸位网友诸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黄煌先生,感谢经方沙龙网友。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二、外治法(针灸、刺血、推拿)结合经方的临床作用; 三、经方医学发展过程中遇见几个问题; 四、一个重要的腹证——鸠尾(剑突)肿痛对临床的意义。 一、经方的临床疗效举例 1、温州龚金钗血液病案 女,63岁,体重80斤,身高155c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细胞1500/mm3,血红蛋白68 g/L,低血压,高血糖(空腹9.2毫摩尔/升)。 舌体右侧因多年溃烂凹陷不平,口苦口干,心下痞硬,纳呆干呕,便溏尿黄,典型的甘草泻心汤证。 处方:炙甘草10 、炮干姜10 、黄芩10 、黄连3 、党参10 、半夏10 、大枣5枚 2010年7月血常规化验:白细胞2500,血红蛋白99。3年来没有住院,没有输血,,生活质量良好。

体会: (1)西医的存在为中医的临床疗效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背景,有利于中医经验记录和总结。 (2)中医具有西医不同的形态一门学科,借用西医的疾病概念时,不要生吞活剥。 (3)这个病例如果不用方证辨证的方法,可能要绕更多的弯路。 2、温州俞萧侗重症肌无力案 刻诊:患者面色白无华,失眠多梦,口臭口苦口疮,咽干呕恶,食欲尚可,大便塘,小便黄,月经能按时来潮,量色均可。脉缓,舌质淡红,苔白厚。腹证:心下痞硬。投以黄连温胆汤合甘草泻心汤10剂。 处方:黄连、黄芩、党参、竹茹10、半夏12、茯苓15、枳壳10、胆南星10、陈皮10、炙甘草3、生甘草5、大枣、全虫5 停药观察二年,一切均好。2010年6月随访时,肯定中医药的疗效。 心得: (1)西医对疾病疗效一般具有清晰的界分能力,在它认为疗效不佳的区域内,中医要有所作为。 (2)以上两个病例,在初诊时给予的方药,开始阶段是方证相当的,对后来随着一些症状的减退和消失实际上已经方证不相当了。但我基本上一直守方不变而取效,这也是我的一点心得。 3、温州陈长青右腿外伤后康复案 男,65岁,住院1个月,右腿僵硬如木,一点也不能动, 予以芍药甘草汤加牛膝、木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