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程

第一台商用超纯水处理设备诞生与1986年,同年起超纯水处理设备数量持续稳定增长,迄今为止,全世界至少已完成安装1000套超纯水处理设备。

超纯水处理设备发展历史

受成本、环境和质量因素的影响,超纯水的生产工艺在最近的几十年内经历了很多变化。一个趋势特别明显,即减少对离子交换(IX)的依赖程度,其目的在于将化学药品使用减少到最低,并提高水的利用率。

反渗透(RO)技术能将水中95%-98%的离子去除,从而大大减少了酸碱的用量,但还不能完全不使用化学药品。为了制备超纯水,通常采用反渗透+混床工艺。混床离子交换技术一直作为超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在再生过程中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品(酸碱),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清洁生产和环保的需要。于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

一场革命。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 计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超滤除热原设备→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多效蒸馏除热原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微滤→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5实验室用分析级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分析级实验室用水标准 GB6682-2000)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进水电导率在400~1000μs/cm的含EDI设备的典型超纯水工艺流程设计方案 1纯化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纯化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UV杀菌→微滤→用水 2注射用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药典2005版注射用水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二级反渗透→一级EDI→多效蒸馏除热源设备→用水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二级EDI→UV杀菌装置→超滤除热源设备→用水 3电厂高压锅炉给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PH调节→二级反渗透→一级EDI→混床→微滤→用水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微滤→用水 4微电子/半导体级超纯水工艺设计方案(产水水质标准达到的标准:中国电子工业部高纯水水质试行标准) 自来水→预处理→一级反渗透→脱气装置→二级EDI→抛光混床→UV杀菌装置→超滤→用水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安全技术防范在我国民用领域率先兴起,安防视频监控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技术防范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监控系统经历了由模拟监控、模数监控、数字监控到网络监控、智能监控的发展过程。 视频监控起源于CCTV(闭路电视),最初的监控系统是模拟技术实现的。如下图所示,视频采集(摄像机)、视频传输(视频同轴电缆)、视频交换和管理(矩阵)、视频显示(监视器)和视频录像(录像机)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视频监控系统。 模拟监控方案如下图所示,一般由五部分组成: 视频源:一般由摄像头+云台系统构成,主要完成图像采集功能; 传输部分:最初用电缆,对于长距离的监控点采用光纤方式。监控的光纤接入需要在两端增加光端机,对视频信号进行调制后传送,一般每个监控点需要一对光端机加一对光纤; 切换和控制部分:核心设备是模拟视频矩阵,一个矩阵包括视频切换部分和控制部分,可同时接入多路视频信号并根据控制单元的选择进行输出,矩阵一般可外接控制键盘,用于前端摄像头的控制,如云台转动等; 显示部分:主要由电视墙、大屏等显示设备构成,负责图像输出显示; 存储部分:所有监控点的图像一般都会要求存储下来保持一段时间以用于事后取证等,最初的存储采用VCR进行磁带存储。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模拟监控系统的监、控、查、管,几大核心功能。模拟监控技术成熟、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了监控市场的主流位置。但是使用规模较小,同时,磁带存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易受潮、易粘连,数据难利用等。

随着计算机视频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出现了DVR(Digital Video Record,数字硬盘录像机),通过DVR,可将模拟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压缩编码,实现了视频的数字存储。由于DVR能够实现数字化存储,很好的解决了VCR易受潮、粘连、难于长期保持、空间占用大等问题,DVR很快取代VCR成为监控系统的存储部分,直到目前,很多监控系统仍然采用“模拟矩阵+DVR”的方案,这就是常说的模数结合方案。如下图所示: 模数结合方案中,矩阵完成实时监控功能,图像清晰流畅且实时性好,用DVR实现数字存储,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系统。但是当系统规模扩大时,这种模数结合的方案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单级大量图像接入受模拟系统架构限制,扩展不灵活,矩阵级联后图像质量下降,云台控制权限冲突难解决,同时多级矩阵网络级联后,图像传输数量有限,很难满足图像。灵活调度及共享的需求。 2)异构性:两套非标准技术(矩阵和DVR)硬捏在一起,集成复杂,图像压缩、传输、交换、集成、控制和存储标准性差,异构平台整合困难,成本高昂。 3)综合成本高,尤其是扩展成本:采用模拟监控,用户必须构建一张由矩阵与光纤(配合光端机)或视频电缆组成的专网,布线成本高。并且随着监控数量增大,矩阵的端口数快速增长,平均到每个监控点的投资会上升很快,考虑机房、供电、管理维护等多种因素,成本会更高。 4)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差:缺乏自动管理和维护手段,缺乏自动管理和维护手段;故障无法实现自动定位,这些对于大规模系统都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现有的各种行业应用都是基于数字或IP系统开发,模拟系统无法实现图像综合应用,如平安工程中与应急联动系统集成等。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综合性电子信息技术,他给传统的计算机系统、音频和视频设备带来了方向性的变革,将对大众传媒产生深远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将加速计算机进入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进程,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娱乐带来深刻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向着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改善了人类信息的交流,缩短了人类传递信息的路径。应用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应用的时代特征,也是计算机的又一次革命。 多媒体的定义: 何谓多媒体呢?“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优势由multiple和media复合而成,核心词是媒体。媒体(multiple)在计算机领域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为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中文译作媒介,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人类在信息交流中要使用各种信息载体,多媒体(Multimedia)就是指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但是,这样来理解"媒体",其概念还是比较窄了一点,其实,"媒体"的概念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多媒体"究竟是指什么含义。人们普遍地认为,"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从这个意义中可以看到,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最终被归结为是一种"技术"。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实质性进展,才使我们今天拥有了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这才使得"多媒体"成为一种现实。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多媒体",常常不是指多种媒体本身,而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整套技术。因此,"多媒体"实际上就常常被当作"多媒体技术"的同义语。另外还应注意到,现在人们谈论的多媒体技术往往与计算机联系起来,这是由于计算机的数字化及交互式处理能力,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通常可以把多媒体看作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等技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新技术或新产品。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ultimediaComputerTechnology)的定义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和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制水工艺及详细技术方案 超纯水设备适用范围:本系统适用于树胶业清洗和生产用纯水。 工程类别:水处理系统销售、安装、服务。 系统总进水量:5m3/hr 系统产水量:2m3/hr@25℃ 系统回收率:55~70% 产水水质:电导率≤0.2μs/cm@25℃ 运行方式:自动运行(并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原水水源:自来水 原水设计温度:25℃ 制水工艺:RO反渗透+EDI连续电除盐〔或IX树脂离子交换〕主要配置: 预处理系统:原水箱、原水箱液位控制器、原水进水电磁阀、原水泵、PAM计量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阻垢剂计量泵、管路、阀门。

RO反渗透系统:高压泵、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壳、膜架、控制系统、进水电磁阀、冲洗电磁阀、调压阀、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精密过滤器。 储存系统:液位控制器、中间水箱。 EDI系统:〔工艺1)给水泵、模块、电源、流量计、压力表、电磁阀、在线电导仪、在线电阻仪、自动控制系统、机架。 IX系统:〔工艺2〕给水泵、再生泵、树脂容器、离子交换树脂、管路、阀门、机架。 工艺简介: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能、无污染的先进技术,主要应用于纯水制备与海水淡化。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通过压力差将H2O与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严格分离。 EDI是一种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的先进技术,系统能够通过电磁场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系统能够完成树脂连续不断的自动再生,无需停机使用酸碱再生树脂,从而能连续制取高品质纯水。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浅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摘要:论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分析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并且对当前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 1 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来实现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并且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而应运产生的综合控制系统,它紧密依赖于最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在计算机参与工业系统控制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在60 年代,控制领域中就引入了计算机。当时计算机的作用是控制调节器 的设定点,具体的控制则由电子调节器来执行, 这种系统称作是计算机监控系统。这种系统的调节器主要是采用了模拟调节器。系统中既有计算机又有调节器,系统复杂,投资又大。在60 年代末期出现了用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一个机组或一个车间的控制系统,简称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这种控制系统中, 计算机不但完成操作处理,还可直接根据给定值、过程变量和过程中其它测量值,通过PID运算,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 以使被控量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这种控制系统即常说的直接数字控制( DDC) 系统。计算机DDC 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一台计算机代替若干个调节控制回路功能。最初发展时希望能够至少可以控制50个回路以上,这在当时对小规模、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系统,特别是对具有大量顺序控制和逻辑判断操作的控制系统来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整个系统中只有一台计算机, 因而控制集中,便于各种运算的集中处理,各通道或回路间的耦合关系在控制计算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反映,同时由于系统没有分层, 所有的控制规律均可直接实现。但是,如果生产过程的复杂,在实现对几十、几百个回路的控制时,可靠性难以保证,系统的危险性过于集中,一旦计

多媒体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多媒体图像压缩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1 姓名黄举文学号201005042013004 一.摘要: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 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或者用现在的术语:音响和电视。在 下面主要论述:多媒体的发展历史及四个方向视频会议系统,虚 拟现实,超文本和家庭视听。多媒体的图形图像,音频及视频(动 画)处理,并了解性概括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标准及多媒体计算 机教学软件系统。最后通过自己对多媒体的了解及别人的独到见 解及看法来论述多媒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 A. Abstract: multimedia is the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and video technology, it is actually the two media; sound and image, or in today's terms: sound and television. In the following paper: multimedia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a four direction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virtual reality, hypertext and home video. Multimedia image, audio and video animatronics processing,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data compression and coding standards and multimedia computer teaching software system. Finally, through their own multimedia understanding and others of insights and views to describe multimedia development trend. 二.目录: 一.摘要 (2) 二.目录 (3)

纯水与超纯水的制备工艺

纯水与超纯水的制备工艺 最佳水质: 1. 天然水中常见杂质 包括可溶性无机物、有机物、颗粒物、微生物、可溶性气体等。纯水、超纯水系统就是要尽可能彻底地去处这些杂质。 2. 净化水质的主要工艺 目前常用净化水质的工艺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EDI、紫外氧化法等。同时我们可以将水的纯化过程大致分为3大步,前处理(生产出纯水),离子交换(可生产出 18.2MΩ-cm超纯水)和后处理(生产出符合特殊要求的超纯水)。根据进水的水质和对出水水质的要求,确定每一步采用的方法工艺 纯化过程3大步: 1、前处理 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和反渗透(RO)单元,由于预处理后的水将通过反渗透进行再一步的净化,所以一定要尽量去除对反渗透膜有影响的杂质;主要包括大颗粒物质、余氯以及钙离子镁离子。在此要说明的一点是必须要根据进水水质的差异针对性地配备

不同的处理单元。多数纯水仪生产厂家并不能很好帮助客户解决这个问题,这会导致后续的纯化无法达到理想结果并缩短反渗透膜等仪器主要部件的寿命。

超纯水设备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分别设计生产了线绕过滤器、活性碳吸附过滤器以及软化树脂针对性地去除水中大颗粒物质、余氯以及钙离子镁离子,达到最佳的预处理效果。 反渗透是使用一个高压泵对高浓度溶液提供比渗透压差大的压力,水分子将被迫通过半透膜到低浓度的一边,反渗透可以滤除90%-99%的包括无机离子在内的绝大多数污染物,因为它出众的纯化效率,反渗透是水纯化系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因为反渗透能去除大部分的污物,所以它经常被用作为前道处理手段,能显著地延长去离子交换柱的使用时间。鉴于反渗透在水质纯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并且反渗透膜的更换价格较高,我们建议用户一定要选择对反渗透膜有保护功能的超纯水系统。 为了尽可能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反渗透膜的过滤效率,莱特莱德超纯水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独特技术,结合领先的反渗透限流设计,在出水处有限流阀,使反渗透膜始终浸泡在水中,不致因变干而影响寿命。延长了反渗透膜寿命就是保证了出水水质,同时也提升了超纯水系统的性价比。

电子行业超纯水设备系统设计方案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设计方案 1.电子工业超纯水概述 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及封装、液晶显示、高精度线路板、光电器件、各种电子器件、微电子工业、大 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需用大量的纯水、高纯水、超纯水清洗半成品、成品。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 线宽越窄,对水质的要求也越高。目前我国电子工业部把电子级水质技术分为五个行业等级,分别为 18Mù.cm、15Mù.cm、10Mù.cm、2Mù.cm、0.5Mù.cm,以区分不同水质。 2.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特点 电子工业超纯水设备通常由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钠离子软化器、精密过滤器等构成预处理 系统、RO 反渗透主机系统、离子交换混床(EDI 电除盐系统)系统等构成主要设备系统。原水箱、中间 水箱、RO 纯水水箱、超纯水水箱均设有液位控制系统、高低压水泵均设有高低压压力保护装置、在线水 质检测控制仪表、电气采用PLC 可编程控制器,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同时在工艺选材上采用推荐和客户 要求相统一的方法,使该设备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设备可靠性。 3.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应用领域 1、半导体材料、器件、印刷电路板和集成电路成品、半成品用超纯水; 2、超纯材料和超纯化学试剂勾兑用超纯水; 3、实验室和中试车间用超纯水; 4、汽车、家电表面抛光处理; 5、光电子产品; 6、其他高科技精微产品; 工业电子超纯水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1、第一级预处理系统: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源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 悬浮物等颗粒在20 m以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 操作。 2、第二级预处理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碳过滤器,目的是为了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生化有机物、降低 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系统可以自动(手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 系列操作。 3、第三级预处理系统:采用阳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是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 水垢的主要成分),可有效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并可进行智能化树脂再生。 4、第四级预处理系统:采用5um 孔径精密过滤器,使水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使水的浊度和色度达到优 化。保证RO 系统进水条件要求,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反渗透(超滤)设备主机:采用反渗透(超滤)技术进行深度脱盐处理(进口美国反渗透膜)去除钙、 镁、铅、汞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及其他杂质,降低水的硬度,脱盐率达99%以上,生产出符合 国家标准的纯净水。 6、微过滤装置:安装该装置主要是为防止微粒树脂颗粒从布水中滤出,造成二次水质污染,这主要是运 用在对水质特别高的场合。 杀菌系统:采用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器),减少细菌二次污染,灭菌率可达99%以上,同时臭氧溶 于水形成富氧水,保证水的纯鲜。采用水气混合器使臭氧充分与水混合,达到最佳浓度比。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到1996年,这个阶段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为主,也就是第一代模拟电视监控系统。其传输媒介为视频线。由控制主机进行模拟处理。那时候主要应用于银行、政府机关等高档场所。是一个起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九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以基于电脑插卡式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这个阶段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半数字时代。其传输媒介依然是视频线缆。由多媒体控制主机或硬盘录像主机(DVR)进行数字处理和存贮。这个阶段的应用也多限于对安全程度要求较高的场所。这就是初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九十年代末至今,以嵌入式技术为依托,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平台,以智能图像分析为特色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为主,自此,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也进入了数字时代。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安全防护,逐渐也被用于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领域。高速发展阶段是从2005 年至现在 视频监控的发展经历了:模拟视频监控、半数字监控、IP数字监控三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是视频监控的数字化也是监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模拟的监控方案:模拟摄像机+磁带机已被淘汰 这个方案的前端采集与后端显示和传输线路都使用模似信号,所以又称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需要专门铺设线路并且成本高,在长距离传输时视频损耗大,严重影响了后端的显示的效果。也没有完整的针对大量前端的有效管理机制,所有模似信号需要中央视频切换矩阵控制,所以系统容量有限。它采用模似信号存储容量很大,调看录像非常不方便。

半数字化的监控方案:模拟摄像机+DVR 或模拟摄像机+DVS+NVR 这个方案前端和传输采用模似信号,存储则采用数字方式,一般为DVR。前端:早期采用MPEG2,MPEG4压缩方式,效果不是很好,现在有的部分H。264方案。线路也需要专门铺设,成本高并且在较长距离传输时候视频损耗大也影响后端的显示的效果。集成能力:没有完整的针对大量前端的有效管理机制,所有模似信号需要中央服务器的视频卡处理 (一般单台仅支持16路),系统容量有限。存储与回放:事后查阅,需要到专门服务器上进行。 全数字化的监控方案:分散的IP Camera模式 该方案的前端和传输都采用数字信号,且传输基于IP网络进行。 前端:直接采用一体机,内置LINUX微型服务器,直接接入IP网络。由于常用的一体机,其没有集成式的管理,在接入ADSL时,受限于中国的网络固定公网IP很少, IP不固定,需要再依赖于DDNS等第三方服务。并且需要用户的NAT额外设置,使用不方便。这个方案适合于简单的单个消费型的家庭用户。存储与回放:由于一体机前端一般只能接入SD/CF卡等,其容量一般为4G,只能存储最近几小时的视频数据,无法形成真正的录像调阅机制。 全数字化的监控方案: LiveCamera视频监控平台,基于互联网,统一平台,统一管理 该方案的前端,传输,显示都使用数字信号,且于IP网络传输。传输:信号基于IP网络传输,因此适合长距离传输。由于现在的建筑等一般已经安装了的IP网络,因此布线成本低。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可以使用电话线 ADSL 方式接入。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摘要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最有活力、发展最快的高新信息技术。它改善了人机交互界面,集声,文,图,像处理一体化。更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伴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低成本高速处理芯片的应用,数字信息的数量在今后几时年中将急剧增加,质量也将大大地改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发展信息化应用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 Abstract: A stro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practical technology, is the most dynamic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today,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improved human-machine interface, collection, text, map, like dealing with integration. More convenient wa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t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disciplines and i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ver-changing human life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Along with the pace of social inform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ow cost high speed processing chips, digital information will rapidly increase in the next year when the number of quality would greatly improve.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t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disciplines and i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ver-changing human lifestyle and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

超纯水系统施工过程具体注意事项分析

超纯水系统施工过程具体注意事项分析 一、超纯水系统总体介绍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在芯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生产出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除高纯原材料、高纯气体、高纯化学药品外,高纯水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高纯水系统是将一般的市政用水处理成对不同离子的含量和颗粒度都有很高要求的超纯水。超纯水系统工程总体来说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超纯水制造区(CUB部分)、超纯水抛光循环区(FAB部分)、超纯水输送管网(FAB各使用区)。其中超纯水制造区最为复杂其又可分为:预处理、一次纯水处理、超纯水处理三个部分。 预处理部分主要包括:沙滤、活性炭塔(有的厂商在沙滤前还增设反应槽、气浮池);一次纯水部分主要包括:阴阳离子交换塔、脱气塔(DG)、保安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及多级反渗透;超纯水部分主要包括:MDG(脱氧膜组)、TOC-UV杀菌器、混床(MB)及终端过滤器。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向工艺线设备输送高纯水过程中,输水管道会对水质再次造成污染,因而在FAB内一般都设立抛光循环系统。抛光循环系统主要以MB为核心,再加上超滤设

备(UF),以除去在向工艺生产线输送纯水的过程中,管网溶入水中的杂质。 二、超纯水系统中各阶段常用管材 在超纯水系统中管材的选用也非常重要,既要能做到保证水质、又应该做到经济合理。超纯水系统中常用管材主要包括:PVC、SGP、SGP(RL)、SUS304、CPVC、SUS316及PVDF等管材。一般在超纯水制造区预处理阶段多采用PVC管或SUS304管。设备面管一般采用内衬胶钢管(SGP RL),对于水泵等产生震动的动力设备周边采用SUS304管;在一次纯水阶段主流程采用CPVC管或 SUS304管。高压泵与反渗透(RO)之间,由于压力高所以必须采用SCH80的SUS304管及耐压2.0Mpa级的法兰。由于RO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一般在RO之前有热交换器,其周边也应该采用SUS304管;在超纯水制造阶段,主流程一般应采用SUS316管和CPVC管;抛光循环区主流程一般采用SUS316管(焊接连接,并要求双面成型)和PVDF管,超纯水回收管道采用CPVC管。 在以上水处理各阶段废水排放管道均采用普通PVC管;在纯水制造过程中酸碱等加药管线,应采用耐冲击PVC管;纯水系统中使用的氮气系统采用SUS304管,超纯水抛光系统所用氮气管道采用SUS316管;压缩空气系统在纯水系统中作为气动阀开关 动力,一般采用SUS304管或SGP管,当采用SGP管时进入电气盘前需加过滤器。

2020年(发展战略)视频监控发展

(发展战略)视频监控发展

随着IP视频监控市场的迅速增长,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逐步成为产业格局中的决定性因素。产业链上下游的大批企业纷纷投入到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的研发中。市场竞争主体从传统的视讯企业扩大到包括IT企业和运营商于内的多种主体,壹些原来于广播电视业拥有强大实力的企业也投身到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研发领域,且带来了广电行业中先进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以及于网络化、大型系统建设取得的经验和优势,成为推动视频监控中心管理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 视频监控平台产品自2000年前后出现后,于发展初期,壹直发展缓慢,当时大部分用户于建设视频监控系统时,因系统规模小;往往偏重于考虑前端设备的购置而忽视平台,对需要多少个摄像头,需要多少个DVR,需要多少的存储空间等非常重视,觉得将钱花于摄像机或电视墙上才是“立竿见影”,而购买平台总觉得没必要。近几年,安防产业迎来了数字化监控的革命时代,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使视频监控平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于发展过程中,平台产品设备化克服了软件项目化的缺点,以其高可靠、高性能、高集成的优势逐渐为客户所认可,成为了平台市场的主流。 壹、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的代价 从客户方面来见,视频监控中心管理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于技术或产品不成熟或相对短缺的年代是高端客户的唯壹选择,但这样的选择的代价是非常痛苦的。 首先,软件平台项目化交付的软件生命周期较短,软件开发时适应的是企业当时的管理环境和管理方法,壹旦日后企业的管理环境和管理方法发生改变,对软件自然就要进行大的改变,甚至推倒重来。任何项目无论当时的设计和思想有多先进或全面,但总有结

超纯水工艺流程

超纯水工艺流程 预处理----反渗透----CEDI膜块----抛光树脂 膜法超纯水制取设备工艺流程:原水—超滤(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EDI—超纯水 渗透/电去离子(RO/EDI)集成膜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熟,并得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最新一代超纯水制造技术,在国际上已逐渐成为纯水技术的主流。RO/EDI的集成膜技术在电子企业用水,实验室纯水系统,电厂用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自来水进入原水箱,通过原水泵增压,经砂滤器、炭滤器、阻垢剂加药、保安过滤器,到达反渗透单元,经两级反渗透过滤进入EDI单元,达到电阻率15MΩ.cm(25℃)进入纯水水箱。纯水供水设计为循环方式,经纯水供水泵增压,通过紫外线消毒器、抛光混床、0.22微米过滤器接入纯水供水管,到达使用点。 1.1预处理单元 采用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作为两级反渗透的预处理。 1.2膜系统单元 膜系统单元是本系统的核心,负责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有害物质,保证终端产水达到标准要求。本设计中采用辅以pH值调节的两级反渗透作为初级脱盐工艺,EDI模块作为深度脱盐工艺。 1.2.1反渗透模块 反渗透膜是以压力差为驱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可以看作是渗透的一种反向作用。在压力推动下,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膜,而其它分子、离子、细菌、病毒等被截留,从而实现脱盐效果,达到纯化目的。 整个反渗透系统由高压泵、反渗透膜、压力容器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阀门、机架、管道及管件等组成;此外还有独立的化学清洗装置。

1.2.2EDI模块 EDI技术是将膜法和离子交换法结合起来的新工艺,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离子交换、直流电场下离子的选择性迁移及树脂的电再生。水中的离子首先通过交换作用吸附于树脂颗粒上,再在电场作用下经由树脂颗粒构成的“离子传输通道”迁移到膜表面并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浓室。由于离子的交换、迁移及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再生相伴发生,犹如边工作边再生的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柱,因此可以连续不断地制取高质量的纯水、高纯水。 EDI系统由增压泵、膜堆、电源以及相应的仪器、仪表、阀门、机架、管道等组成。 1.3供水单元 纯水供水循环采用254nm紫外线杀菌、抛光混床脱盐、0.22微米过滤,达到用户的纯水水质要求。 为保证纯水的品质以及生物学指标,在纯水制备的终端设置精度为0.22μm的微滤膜过滤器,用于截留去除脱盐设备出水中的微粒以及细菌尸体。由于0.22μm的微滤膜膜过滤器为整个脱盐工艺的最后一道处理设备,因此又称终端过滤器。过滤器内装折叠式微孔滤膜,过滤精度0.22μm,过滤器出口设置压力表。过滤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滤膜表面截留了大量杂质,使滤膜堵塞,导致工作压力增加,当进出口压力差增大到某一设定值时,更换滤膜。 终端过滤器由罐体、0.22μm滤芯、压力表组成。 1.4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原水箱、原水增压泵、砂滤器,炭滤器罐体、多路阀、阻垢剂计量泵、阻垢剂(氨基三甲叉膦酸ATMP)药罐、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滤芯、一级RO高压泵、一级RO膜、二级RO高压泵、二级RO膜、膜壳、PH值调整计量泵、EDI增压泵、EDI模块、超纯水水箱、纯水增压泵、抛光混床罐、抛光树脂、0.22微米过滤器、0.22微米滤芯等。

2t-h 纯水设备方案

2t/h超纯水处理设备 设 计 方 案 2012年3月 目 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设计依据 (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3)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3)

五、简易工艺流程 (4) 六、系统工艺要求及说明 (4) 七、设备性能 (9) 八、售后服务承诺 (18) 九、系统配置清单 (19) 十、工程造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简介 二、设计依据 1、根据地区性水质条件设定水质条件,根椐用户地区同类厂家的水质资料及用水量等基础资料进行设计。 2、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 109-87。 3、RO系统设计参照《给排水设计手册》及美国陶氏 公司RO膜元件技术手册。

4、系统排水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6、反渗透设备标准按《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标准》CJ/T119-2000。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按试验标准GB50150-91。 8、管道的设计按纯化水用水标准进行设计。 9、通用电器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1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1、电气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三、设计范围及原则 1、进入纯水站的水源为自来水,根据客户地区的水质情况,其变化系数K≤1.5,处理系统排放的浓废水可直接排入市政综合管网。 2、纯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以满足水质及水量的变化,并考虑在突发或事故状态下的各种应急用水。 3、采用工艺具有可靠性,运行稳定,运转费用低,管理维护量特别小,纯水系统采用集成电路控制,自动化程度高。 4、系统管道均采用UPVC管路。 5、系统处理过程中选用工作泵均为多级离心泵,具有启动及运转功率小,无死角,噪音低,工作稳定等特点。 6、本工程设计范围为接入纯水处理站的给水管道起纯水出口为止的整个处理工艺、基础、电气等各专业的设计。 四、出水水质及水量要求 1、设计规模 系统工程设计规模为2.0t/h。 2、出水水质要求 系统出水水量 小时设计产水量为2.0t/h 系统出水水质 在线监测5MΩ以上 系统产水温度 60C°-70C°

监控系统发展的历史

监控系统发展的历史: ●闭路监控系统是随着电视和摄像机的出现发展壮大起来的。在这短短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冲击,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 一对一监视系统: 最早期的产品,多以摄像机与监视器(电视)一对一监视系统为主,连接方式是靠视频电缆一对一直接相连,有多少个摄像机就有多少个监视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闭路监控系统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2. 切换控制电路系统: 人们在实践中慢慢地发现,这一模式对监视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逐渐出现了视频切换器,来弥补这一不足。对监视范围要求的进一步扩大,和对变倍镜头及云台的引入,必然导致控制器的出现。此时的切换控制电路系统因受技术的限制,只是简单的硬件电路组合,视频切换和控制是独立的,控制多是采用多路开关,配合多芯电缆一对一直接连接的线控方式。传输距离近,布线复杂,操作繁琐,难以实现多中心控制,系统容量小,扩展困难,不能实现区域联网。 3. 微处理器监控系统: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微处理器进一步普及和发展,闭路监控系统真正拥有了一颗自己的"芯",将切换和控制合二为一,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微处理器监控系统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采用非标系统,受单片机(8位,16位芯片)的限制,系统功能容量及运行速度有限,体积大,容易死机,无对话式屏幕菜单,缺乏良好的人机界面,操作步骤多,可编译性差,联动控制方式一旦确定难以修改,系统分控采用专用通讯方式,无法与标准计算机联网,兼容性差,系统升级困难。 4. 外挂多媒体的监控系统: 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萌芽及发展,人们慢慢地从简单的计算机编译和控制方式,向计算机多媒体化过渡,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的高解析度,将一路视频传输进来,通过视频捕捉卡采集到计算机显示。但是,控制及切换主机仍为传统单片机主机,只是通过串口与计算机相连,完成简单控制工作,这一模式我们称之为外挂多媒体的监控系统。尽管它有较为良好的人机界面,但它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多媒体系统,其根本原因在于系统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计算机,而是基于传统微处理器监控模示,为了适应突飞猛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只是被动地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拼装,在大部分时间里,计算机只是在充当一个外部监视器,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并且,传统微处理器监控系统所固有的弊病并没有克服,通讯协议的多样化及专用化很难统一,导致已有的计算机资源远远地满足不了多种设备的需求。目前,较为先进的监控设备,都带RS-232串口通讯,但试想将切换器、云台控制器、报警控制器等堆加在一起,计算机又有多少串口可以提供服务呢?在联动连接方式上依然只是线缆的组合,无法真正意义地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 5. 过渡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九十年代末,数字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一些从事视频板制作的厂商看到这一领域有利可图,将本身用于民用的一些视频技术转化过来,推出了自己的视频系统用于监控目的,由于这些厂商以前没有监控领域的背景和实际经验,设计出来的产品也许在视频处理上有一定的特长,但往往不符合安全要求和行业规范,因为一个成熟的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历史

浅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历史 江汉大学2013级教育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杨行 引言:本文注在解释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定义,分析当今多媒体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与未来多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且基本阐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 摘要:多媒体技术当今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二十一世纪科技革命以来多媒体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推动了社会各行各业向科技信息化发展。多媒体技术更是被我国教育领域重用,加速了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技术应用,互联网,物联网。 一,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多媒体(Multimedia),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并能使各种媒体信息之间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 多媒体技术主要有以下5个特性(1)同步性:多媒体技术的同步性主要是指多媒体业务终端上显示的图像,声音和文字是以同步的方式工作的;(2)集成性: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是指多媒体将各种媒体有机的组织在一起,共同的表达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信息,使声音,文字,画面图像一体化;(3)交互性: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是指计算机能和人进行对话,以便进行人工干预和控制。交互性事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性;(4)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媒体信息的储存和处理形式(5)实时性: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媒体组成的技术,在这些媒体中,有些媒体是与时间相关的,这就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必须支持实时处理,如果不能保证连续性,就失去了他的应用价值; 多媒体系统的组成(1)硬件组成:光盘储存器,音频卡,视屏卡,触摸屏,其他多媒体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多媒体投影仪等);(2)软件组成:多媒体软件系统的层次结构(硬件驱动程序,驱动接口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工具软件,多媒体应用程序),常用的多媒体设计工具(文字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动画处理软件,视屏处理软件,多媒体集成软件); 二.多媒体技术当今的应用 以计算机为终端多媒体技术在通信,教育,商业,军事,娱乐,创作等领域都有应用。在通信领域多媒体网络应用如今尤为热门,国内3G,4G网络的发展,更是加深

超纯水机整个处理工艺流程

超纯水机整个处理工艺流程 超纯水机整个处理工艺流程 科学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让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提高,现在很多实验对试剂,或者是对检测环境的杂质要求都已经达到了ppb级,部分检测已经达到ppt级;因此,对于超纯水机,应该是每个实验室不可缺少的。 纯水主要用途: ●氢气发生器、室内加湿器、高压消毒锅用纯水 ●缓冲液、化学试剂配制用水 ●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用水 ●实验室器皿的最后清洗 ●人或实验动物饮用水等; 超纯水主要用途: ●医院、医药制剂室及中心实验室用纯化水和高纯水 ●各种医疗用生化仪、分析仪、血液透析仪用水 ●各种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用水 ●其他各种实验室用水和医药用水。 ●分析试剂及药品配置稀释用水 ●生理、病理、毒理学实验用水 ●动、植物细细胞培养用水 ●原子吸收光谱用水 ●试管婴儿用水 超纯化水质的主要工艺

超纯水机要彻底去除天然水中常见杂质,包括:微生物、颗粒物、可溶性气体、可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等杂质。 目前净化水质的工艺方法有很多,但常用的有反渗透法、过滤法、吸附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紫外氧化法等。 超纯水机一般可以将水的纯化过程大致分为4大步: 第一步:预处理(初级净化); 由于预处理后的水将通过反渗透进行再一步的净化,所以一定要尽量去除对反渗透膜有影响的杂质;主要包括大颗粒物质、余氯以及钙离子镁离子。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根据进水水质的差异针对性地配备不同的处理单元。莱特莱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能帮助客户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用设计精密过滤器、活性碳吸附过滤器以及软化树脂针对性地去除水中大颗粒物质、余氯以及钙离子镁离子达到最佳的预处理效果。就避免了后续的纯化无法达到理想结果并缩短反渗透膜、超纯化柱等主要部件的寿命的问题。 预处理耗材(莱特莱德代理的水处理耗材配件是您很好的选择,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一流售后)的及时更换对超纯机的长期稳定运行,保护核心部件相当重要。 第二步:反渗透(生产出纯水); 反渗透可以滤除90%-99%的包括无机离子在内的绝大多数污染物,因为它出众的纯化效率,使用一个高压泵对高浓度溶液提供比渗透压差大的压力,水分子将被迫通过半透膜到低浓度的一边,此项技术是水纯化系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因为反渗透能去除大部分的污物,故经常被用作前期处理手段,能显著地延长去离子交换柱的使用时间。 莱特莱德技术人员建议用户一定要选择对反渗透膜具有保护功能的超纯水机。因为反渗透在水质纯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并且反渗透膜的更换价格较高。 采用了独特技术,结合领先的反渗透限流设计,在出水处有限流阀,使反渗透膜始终浸泡在水中,不致因变干而影响寿命。为了尽可能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反渗透膜的过滤效率,延长了反渗透膜寿命就是保证了出水水质,同时也提升了超纯水系统的性价比。 反渗透膜的质量对其寿命以及对超纯化柱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所以莱特莱德技术人员建议用户一定要关注反渗透膜的品牌,如我公司代理的一些大品牌:陶氏、GE、海德能、东丽等。 第三步:离子交换(可生产出18.2MΩ.cm超纯水); 离子交换即是水中的正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离子交换,水中的负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