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5篇完美版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5篇完美版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5篇完美版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一):

《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一本朴素的小书,里面写了与妈妈有关的17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妈妈在,家里就充满了战胜困难,攻共度难关的勇气。这本书记录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位伟大的妈妈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们生活在无忧无虑有安全感的家庭里。

想一想我们的童年里也同样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陪伴我们成长。到此刻还在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我们幸福她高兴,我们有困难时她陪着我们一齐走过。此刻我也是一位母亲,我也在孩子教育问题中困惑过,彷徨过。庆幸的是在和大家探讨中学到了很多。我以前读过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感受很深。读了《妈妈的银行账户》再次感受妈妈的伟大。

作为妈妈,我了解什么能让孩子关注,什么能让孩子难忘。这是一本让人难忘的书,难忘的重点在于:母亲之所以为母亲,是因为她是重要的心灵导师。

目前心灵导师的小说很多,这些书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作为母亲来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教育都是见缝插针透过生活细节来慢慢渗透的,说教是教条,起不到最好的作用。

书中直至绝境的妈妈总有能够弹起的勇气,有一些我们看起来从来没有作用的东西,比如说信念,是最能给人以坚定的力量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给予我们的每一份爱,都包含着人生的点点滴滴。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二):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暑假是我最爱的畅游书海的完美时光。一放假,我就拉着爸爸来到新华书店,对照着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清单,开始我的图书大采购。

书架上已经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每个年级的推荐图书已经分门别类地摆在了一齐,让我立刻就能对号入座。挑挑拣拣中,一本《妈妈的银行账户》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教我理财的?急忙拿起看简介,原先母爱才是这本书的主题,正合我意,那就赶紧买回家细细品读吧!

很快,两百多页的书就看完了。往常,看完的书一般都会被打入冷宫,但是这本书却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再一次细细品味。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成的短篇小说集,不断以真情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十七个小故事描绘了上世纪初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经历。维持生计、照顾家人、解决困难生活的坎坷

让人无比沮丧,而妈妈就像一缕阳光,驱散阴霾,让一家人充满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开篇的《妈妈和她的银行账户》,让我不禁热泪盈眶。我们在银行有存款。很好,我们用不着去银行了。我们不必须要去银行的。每次碰到家庭经济危机时,妈妈的这些话都给了孩子们无比的勇气去战胜困难。二十年后,当主人公让妈妈把稿费存进她常说的银行账户时,才明白这是妈妈告诉她们的一个最最美丽的谎言。我不能让小孩子感到害怕,不能让你们没有安全感。这是多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啊!可妈妈每一次对孩子们说这个美丽谎言的时候,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害怕,多么的担心,多么的煎熬啊!孩子们又怎会明白妈妈在背地里有多少次把泪水悄悄抹去呢?每一次度过难关的时候,妈妈又该是怎样如释重负地松上一口气呀!

另一个让我不得不久久回味的小故事就得数《妈妈和毕业礼物》了。主人公期望得到一个毕业礼物粉红色的化妆盒,而生活拮据的家庭怎样可能有这个闲钱呢?妈妈期望把祖传的银胸针送给女儿,但是这不懂事的女孩却不屑一顾,非要化妆盒不可。当收到中意礼物的女儿得知妈妈为此卖掉了相伴多年的银胸针时,最后幡然醒悟,做出了正确的选取。外婆传给妈妈的银胸针,这么多年一向陪伴着妈妈,可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妈妈却宁可忍痛割爱。把银胸针交给买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心在悄悄流泪。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妈妈,碰上这样的事情,你能做到吗?

这些小故事,每一个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满满的母爱,在让我为书中母亲激动万分的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自己妈妈的伟大。我的妈妈放下工作,从我一出生开始,她就全心全意地陪伴我、照顾我、养育我,为了我舍弃了无数宝贵的东西。不明白我的妈妈会不会也有一个如此美丽的谎言,等着我多年以后去发现呢?

合上书本,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但是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最终只能汇成一句话:只要有妈妈在,再苦再难的日子都有阳光!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三):

我读完了《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对我感触很大。

这本书讲述了上世纪初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历程。维持家计、照顾家人、融入异乡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无比沮丧,但一家人在妈妈的影响下,始终以智慧和坚毅应对着每一天的挫折和挑战。

只要有妈妈在,家人就充满了战胜困难、共渡难关的勇气。爸爸需要动手术时,只有妈妈明白怎样跟贪婪的医生太太打交道;房客欠下租金落跑时,只有妈妈能够找到补偿的方法;性格孤僻的姨婆陷入困境时,只有妈妈明白如何帮忙她安度晚年;家里的小淑女们在学校惹了麻烦,只有妈妈才能化解尴尬也只有妈妈明白用一个秘密的银行账户、一个美丽的谎言,来确保孩子们生活无忧,快乐地

长大成人。

妈妈的行动很让我感动,读这本书时,有时感到十分温馨,有时感到十分哀愁,个性是我跟妈妈要圣诞礼物时,家里的钱已经不多了,所以妈妈要给我一枚银胸针,但是我没有理解,反而跟妈妈发起了脾气,并说只要商店里的粉妆盒,第二天,我发现我们家的桌子上有了一个我梦寐以求的粉妆盒,我把粉妆盒拿了起来,突然,爸爸用极低沉的声音对我说:你明白这个粉妆盒是怎样来的吗?我摇摇头,爸爸之后说:这个粉妆盒是你的妈妈用你奶奶给她的那枚银胸针跟商店老板换来的。听完之后,我立马向商店跑去,又跟商店老板把那枚胸针换了回来,到家后,我把胸针还给了妈妈,妈妈对我说:你做这个决定很难吧。我点了点头,又和妈妈抱成了一团。

这本书对我有许多的教育好处,它教会我怎样在困难的状况下做自己就应做的事,怎样样在这个社会中推荐而勇敢的活下去。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四):

这天,我读了个故事《妈妈的银行账户》。故事里的妈妈每到周末,都会坐到桌子前数爸爸带回来的钱。她把爸爸带回来的钱按用途分成许多份,最后爸爸问:够了吗?妈妈说:够了,很好,我们不用去银行了。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一样美妙的东西,它让孩子们感到踏实。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才明白妈妈的银行账户是假的,它只是一个让孩子们感到踏实的美丽谎言。她的孩子直到长大后才明白:妈妈的爱就是他们的银行账户。

故事里的妈妈是一个坚强、勇敢、聪明、幽默、乐观的人,遇到困难时她用心迎难而上。我就应向故事里的妈妈学习,遇到困难时要态度用心,多动脑筋,而不是说:我不能,我不行!找各种借口去回避,我以后做事必须要专心、认真、仔细。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五):

在读《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有妈妈在,家人就充满了战胜困难,共渡难关的勇气。《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移民大家庭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伟大的妈妈,编织了一个美丽而善良的谎言,她说家里有一个银行账户,其实,这位母亲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有安全感,不会对家中的经济条件不好而产生忧虑,所以只要有妈妈在,再苦再累的日子也会充满光。这位妈妈她能够和贪婪的医生太太打交道;能够用尽千方百计来看在在重病靠中的小女儿达格玛;也能够化解家中小淑女在学校里的惹祸,化解尴尬;她能够

这个妈妈能够说是万能的。她能够把不新鲜的咖啡面包放进烤箱里让面包重新变得美味,也能够把发酸了的牛奶变成好吃的奶酪。

只要妈妈在,再苦再累的日子也有光!这句话说的没错,在生活实际上,不也是如此吗?妈妈在的日子,会让人感到满足和温暖。在生活中,也许我考试没考好,妈妈会安慰我,让我重新恢复信心;妈妈在,我能够向她倾诉我的苦衷;妈妈在,她能够是我低落的情绪,再次出现光

母亲是多么伟大啊!人们说母亲是爱的摇篮,是一个美丽的传奇。在我心中,妈妈是一个文章中所说的那个银行账户。妈妈是一座靠山,是一个让我无忧无虑的那张无价的银行卡。

也许大家在没读这本书以前,对母爱的理解并不很深刻,但是但合上这本书,看完最后一页,咽下智慧的唾沫的时候,你就能够理解到母亲那浓浓的爱意了。同时在那里,我也想确切地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无愧是母爱了,她给予的我们的每一份爱,都包含着人生的点点滴滴。那么此刻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感受那不平凡的爱吧!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中心。 难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台湾轶事》;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 2.写作背景 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个小城,德国纳粹匪徒杀死了7 000人,其中有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的暴行。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眼花瞭乱不可明状憧憬 B.响彻云霄头发班白屏障 C.荡然无存赃物荒谬 D.张皇失错月明风清寒襟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歌颂远征部队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封信。 B.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缺一不可。 C.《亲爱的爸爸妈妈》开头第一句“凄风。苦雨。天昏。地暗”写出了天气的恶劣。 D.《亲爱的爸爸妈妈》的作者是聂华苓,女,中国当代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台湾轶事》等小说集。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400字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400字 【导语】《我的妈妈是精灵》,主要讲了一个精灵和人相爱的故事。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读后感频道!【篇一】《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400字 如果你身边最亲近的一个人不是人类,你会怎么办?她从没有伤害过你,你可以不怕她么?若是她将要离开你,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当你读完《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也许就会在心里有这些问题了。这是一本以现实的社会背景与地方写出来的幻想小说。它讲述了故事的主人公陈淼淼在无意中让妈妈喝酒后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当知道自己的妈妈是精灵,而父母又准备离异后,淼淼与好友一起想尽了各种小孩子能做到的办法,挽留父母的情感。最后,妈妈因为爸爸的无法接受而黯然离去。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苦中泛甜的滋味在我心底溢开。淼淼父母的约定:等淼淼知道真相后就分开。这个她父母一直保守的秘密和约定以及她的妈妈不属于人类的现实,注定了这本书宿命性的悲剧结尾。淼淼的精灵妈妈一直深爱着她和她的爸爸,希望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到了最后却自愿选择离开。不是她没有机会,绝望地离开,而是她怕伤害到她深爱的人,为了他们的幸福,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正是因为她爱这个世界,这里有着她爱着的和爱着她的人,最后的最后,她选择了离开。曾经听过一句话“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一

直不是很懂,既然爱为什么要放手呢?看完这本书才明白了含义,有时候放手并不是没有爱,而是一种更深的爱。 整个故事从淼淼的角度来写,从一个孩子的思维及视觉来看这个现实的社会,让我看的很有认同感。因为整件事是淼淼引发的,所以她一直很内疚,和好友一起做出各种努力,想要维系这个家。孩子的愿望都是美好的,孩子的力量也是渺小的,现实的社会也是残酷的,最终也没阻挡住妈妈离去的脚步。 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书,那我强烈建议你好好地看一遍。从现在开始,好好地珍惜身边每一个深爱你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他们就会离你而去。【篇二】《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400字 快乐而又有趣的寒假来啦!为了充实我的寒假生活,我买了本书,叫做我的妈妈是精灵,在家好好的咬文嚼字。前几天,我刚把它读完。 《我的妈妈是精灵》是一部儿童幻想小说,作者是陈丹燕。陈丹燕在书中讲述了儿童的成长问题——高考难题。我们每个学生将来都将面临这个难题,而书中主人翁陈淼淼却靠着自己的精灵妈妈,临时抱佛脚,别人的老师在上课,精灵妈妈就用她的眼睛去偷窥,陈淼淼就在一旁看着一样,跟着复习。可在这之前,陈淼淼认为自己的家庭和其他人的一样很平凡、和谐,而事实的真相是因为陈淼淼的粗心大意,把黄酒倒进了妈妈的杯子里,让妈妈喝了这一滴的酒,妈妈就变成了蓝色的透明物,陈淼淼便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陈

50本环保著作

以下为英国卫报选出的改变世界的50本环保著作 1、《沙乡年鉴》,阿尔多-李奥帕德(1949年) 2、《寂静的春天》,卡尔逊(1962年) 3、《任何速度都不安全》,拉尔夫-纳德(1965年) 4、《人**炸》,保罗-埃里奇(1968年) 5、《地球号太空船操作手册》,富勒(1969年) 6、《增长的极限》,丹尼斯-米都斯等(1972年) 7、《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1973年) 8、《盖亚》,詹姆斯-洛夫洛克(1979年) 9、《转折点》,弗-卡普拉(1982年) 10、《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 11、《地球的梦想》,托马斯-贝利(1988年) 12、《比债务更糟糕的命运》,苏珊-乔治(1988年) 13、《活着》,范达娜-席瓦(1989年) 14、《绿色经济蓝图》,皮尔斯等(1989年) 15、《为了共同的善》,赫尔曼-达利伊(1989年) 16、《人类的全面发展》,里夫(1989年) 17、《改变经营之道》,斯密德亨尼、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1992年) 18、《商业生态学》,霍肯(1993年) 19、《特立独行》,里卡多-塞姆勒(1993年) 20、《当公司统治世界》,戴维-克顿(1995年) 21、《生物模拟》,珍妮-班娜斯(1997年)

22、《餐叉食人族》,约翰-埃尔金顿(1997年) 23、《饥饿的灵魂》,查尔斯-汉迪(1997年) 24、《穷人的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1998年) 25、《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索罗斯(1998年) 26、《四倍跃进》,恩斯特-乌尔利希-冯-魏茨泽克等(1998年) 27、《伪黎明》,约翰-格雷(1998年) 28、《以自由看待发展》,阿玛蒂亚-森(199年) 29、《NO LOGO:颠覆品牌全球统治》-娜奥米-克莱恩(1999年) 30、《自然资本论》,保罗-霍肯等(1999年) 31、《打造美体小铺》,安妮塔-罗迪克(2000年) 32、《资本的秘密》,赫尔南多-索托(2000年) 33、《民用企业》,西蒙-察德克(2001年) 34、《快餐国家》,艾力克-施洛瑟(2001年) 35、《多疑的环境保护论者》,隆伯格(2001年) 36、《摇篮到摇篮》,威廉-麦唐纳等(2002年) 37、《全球化的许诺与失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2年) 38、《大企业》,巴肯(2004年) 39、《修练的轨迹》,彼得-圣吉(2004年) 40、《金字塔底层的财富》,帕赫拉德(2004年) 41、《变黑的河流》,伊丽莎白(2004年) 42、《资本主义:仿佛世界是举足轻重的》,波里特(2005年) 43、《十字路口的资本主义》,哈特(2005年)

穷人的银行家(读后感)教学内容

2015 寒 假 读 书 笔 记 系别: 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 给排水1302 姓名: 卫浩天 学号: 29

《穷人的银行家》读后感 谁是穆罕默德.尤努斯?小额穷人贷款是什么?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怎么样?穆罕默德.尤努斯是如何成功的?怀着种种好奇,我翻开了《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通过这本书,我觉得的尤努斯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想家,而是一个勇敢的能把理想付出于行动的实践家。理想与实践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理想是一个目标,而理想能否实现,就要看你能否付诸实际行动。你若付诸实际行动,你的理想就有可能实现;你若不付诸实际行动,或行动了却半途而废,你的理想就不可能实现。“我们相信,贫困是不属于一个文明化的人类社会的,它属于博物馆。”这是尤努斯的理想。为了实践这个理想,1974年开始,尤努斯带领学生走入乔布村,选择以蚯蚓的视角,对乔布拉村贫困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向人们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自雇谋生的尝试非常有成效,最后经历重重困难创办了格莱珉银行,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 尤努斯最值得我敬佩的就是他对实践自己理想的坚定与执著的勇气。在创办和发展格莱珉银行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妥协,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应学习尤努斯的坚持和勇气,做一个坚强的“格莱珉”工作者。 对于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我有了如下了解与体会 在绝大多数国家,穷人被视为“金融界不可接触者”,银行不是为赤贫者服务的。然而尤努斯则认为他们可以用金融工具来帮助穷人。小额贷款不是救济,不是赐予,而是一种商业行为,即要通过贷款获利。市场化对扶贫者与被扶者都应该是双赢的。格莱珉银行不要求贷款者提供任何担保抵押物,也不打算将任何未能还款的贷款者送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精品】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这个假期中,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的《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一直陪伴着我。它是一本十分温馨的书。 《妈妈的银行账户》略带着淡淡的乡愁,讲述了一个移居到旧金山的人家。一个母亲和她的丈夫生下了五个孩子,母亲的四个姐姐也住在旧金山。虽然家庭贫苦,但家里总充满了阳光,因为妈妈是智慧的,在爸爸病危时,妈妈会巧妙地与医生太太交易;因为妈妈是坚毅的,她知道如何让“我”自己醒悟并改正“娇气孩子”的坏毛病。妈妈还用一个秘密的银行账户,一个美丽又善意的谎言,养育大了五个孩子,让他们幸福快乐。书中处处体现着妈妈对孩子无私深情的爱。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妈妈和毕业礼物”这一个故事。“我”想要毕业礼物梳妆盒,因此拒绝了妈妈的传家宝——胸针,妈妈就忍痛拿胸针换来了梳妆盒。“我”知道后大吃一惊,后悔不已,找到店主并请求换回胸针。最后胸针变成了“我”最好的一份毕业礼物。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比故事中优越多了,孩子们都不用挤在一个房间中共眠,不用担心没钱读书,但书中的孩子还能像我们一样无虑的生活,一定是妈妈的乐观精神感染了他们,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他们这种乐观向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呀! 阳光永远投射在小小房子的屋顶上。爱在屋中蔓延,这都是智慧的力量,是妈妈用一个美丽的谎言造就了这五个孩子的幸福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妈妈的银行账户》,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凯瑟琳.福布斯。 这本书略带淡淡的乡愁,《妈妈的银行账户》回顾了上个世纪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历程。移民生活远非家人想象得那般美好,,维持生计、照顾家庭、融入异乡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无比沮丧,但一家人在妈妈的影响下,始终以智慧和坚毅面对这每天的挫折和挑战。 读完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有妈妈在,家人就充满了战胜困难共渡难关的勇气。爸爸需要动手术时只有妈妈知道这样跟贪婪的医生太太打交道;房客欠下租金落跑时只有妈妈能够找到补偿的方法;性格孤僻的姨婆陷入困境时,只有妈妈知道如何度过晚年;家里的“小淑女们”在学校惹了麻烦,只有妈妈才能化解尴尬......也只有妈妈知道用一个秘密的银行账户、一个美丽的谎言,来确保孩子们生活,快乐长大成人。 这些平凡又平凡的亲人之间的磕碰,争执不让、搀扶和取暖,构成一泓文字的深潭。清澈平静的潭水之下,你能看到生命勃发的力量,看到一个母亲的信念如何支撑一个家庭。 《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一17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妈妈在,家里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六年级作文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六年级作文 《我的妈妈是精灵》是上海作家陈丹燕写的一本儿童幻想小说,讲述了一个叫陈淼淼 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发现了她的妈妈是个精灵。爸爸见女儿发现真相后,决定离婚。陈淼 淼为了挽回爸爸妈妈的婚姻,想了很多办法,但最终,陈淼淼的精灵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 这个世界,回到了属于她的地方。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离婚的内容。我很赞同陈淼淼的观点:“既然大人 要离婚,为什么当时要结婚呢?最后可怜的还是孩子。”当我阅读到陈淼淼爸爸突然说要 离婚时,我都惊呆了。我一开始的反应是非常厌恶这个爸爸,是他破坏了陈淼淼美好的家庭。可是读到后来,我知道了陈爸爸原来已经做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了,当他知道自己的妻 子是精灵后,没法再去爱她,但是为了陈淼淼的成长,还是和陈妈妈在一起。当爸爸提出 离婚后,陈淼淼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装病、学坏、离家,想让家庭破镜重圆,后来产生 了作用,爸爸终于答应不离婚了。可是,陈淼淼发现,爸爸变得又老又苦,又非常心疼他。原来爱情不是强求就能做到的,当爸爸妈妈不相爱的时候,就算硬把他们扯在一起,也不 会幸福。虽说感情是心灵最粘的胶水,可心不挨在一起的时候,胶水也会失灵。最终,陈 淼淼同意了爸爸、妈妈的离婚。 陈妈妈和大家离别的场景最让我感动。这里我读了不止一遍,每次都觉得很伤感。想 到现实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家庭和陈淼淼家一样,都无奈地分离,都失去了完整的爱, 真是让我揪心。 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和和睦睦!祝愿天下所有爸爸、妈妈都百年好合!也祝愿天下所 有的孩子们都珍惜自己幸福、完整的家! 《我的妈妈是精灵》里的主角是陈淼淼,是一个小孩子,她的妈妈是一个精灵。 刚开始,陈淼淼还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精灵。有一次,她妈妈喝了酒,就变成了蓝色,陈淼淼害怕妈妈是吸血鬼,所以有点讨厌妈妈,其实她的妈妈很脆弱。 一天,陈妈妈带陈淼淼在外面玩,有许多人的影子都有点发蓝,妈妈告诉陈淼淼,那 些都是精灵。 精灵必须喝冷血动物的血,才能保持人形。 青蛙的血是最冷的,于是陈妈妈便在半夜喝血,陈淼淼上厕所时看到了,青蛙是陈淼 淼喜欢的动物,于是陈淼淼更讨厌妈妈了。 陈爸爸害怕这样下去对陈淼淼不好,便提出离婚。 陈淼淼妈妈虽然很喜欢陈爸爸和陈淼淼,但她决定离开人间。 陈淼淼有点儿舍不得妈妈,但又没办法。

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word版

《穷人的银行家》是2006年01月01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尤努斯。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穷人的银行家心得体会 什么是穷人?这可以是个绝对的概念,也可以是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王思聪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穷人。而真正的穷人就是尤努斯在《穷人的银行家》中所讲的处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穷人需不需要金钱,很显然他们应该是最富弹性的资金需求群体,但银行机构却常常对这些人不予理睬,为什么呢?因为借出者不仅关注借入者还款意愿,更关注所拥有的还款能力,不仅关注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更关注第二还款来源。所以常态的个人金融更倾向于资产丰富的对象,而缺少资产甚至没有资产的人将被屏蔽在金融体系之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穷人的银行家》这本书在中国流行了很多年,但时至今日也没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为低收入者服务的金融机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金融发展中的一个困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农村自然灾害频发需要金融支持农民创业和农业发展,在城市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创造着就业岗位满足着市场需求,但我们的国企和“铁公鸡”吸金能力太强。绝对意义上的穷人应该是政府帮扶的对象,普惠金融

不能缺少扶贫性质的借贷。而相对意义上的穷人可以通过发展小微金融机构来加以服务。虽然万分辛苦,但我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人仍然在中国不懈地从事小微金融工作。 尤努斯是个让人感动的教书匠,既是学院派,又是实战派,他执拗地热爱着乡村,怜护着穷人。在他与传统银行机构对话时,对方的回答我们也会遇到,这是个逐利的世界,你想让他们舍弃口中的肉是不可能的,而他们,也认为你想做的和正在做的都是不可能的。但事实胜于雄辨,格莱珉银行成功了,而在印尼、委内瑞拉一些发展中国家小微金融机构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来看,资金供给还是很充足的,但都流向了大企业和大项目,其实这正反应了资金的无效率,金融机构躺着可以赚钱,如果利率再不市场化,那么中国的金融必将走向危机。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能否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变革而改变普惠金融的现状,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话题。首先这依赖于征信体系的发达,还要有发达的线上体验与线下服务。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兴起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这三只猛虎放出来,传统金融机构很快就会感受到压力,而寻找细分市场,突出特色管理将成为必然之路,如果某个中小机构抓住城镇化这个大的战略契机,真正将乡镇金融做起来,我想这块市场还是非常大的。农村金融的希望不在农信社,也不在村镇银行,而存在于真正依托农民的资金互助社等中小机构上。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8篇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8篇 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和和睦睦!祝愿天下所有爸爸、妈妈都百年好合!也祝愿天下所 有的孩子们都珍惜自己幸福、完整的家! 而我们呢?就不用担那么多的心了,我们都拥有美满的家庭,休息日,大人会带着孩 子出去游山玩水,享受美食。从这本书里,我体会到亲情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失去了 亲情,那她该有多痛苦呀!陈淼淼既爱妈妈又恨妈妈,可当她的妈妈回到精灵世界的时候,她还是哭了,毕竟她是生了自己又养了自己的妈妈呀!在这本书里,我深刻感悟到即使一 个人有魔法,但魔法不能改变一切,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感情,因为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 胶水。 导读:在周末里,我读了一篇好书,名字叫《我的妈妈是精灵》,在读书的过程中, 我深受教育和感动。以下是由J.L为您整理推荐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1: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 《我的妈妈是精灵》的作者叫陈丹燕,这是一本讲述精灵与人深深相爱的书,也是一 个孩子在遭遇生活突变中成长的故事。 《我的妈妈是精灵》是上海作家陈丹燕写的一本儿童幻想小说,讲述了一个叫陈淼淼 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发现了她的妈妈是个精灵。 《我的同桌是班长》的主人公是杨自热,他出生于富裕家庭,学习不好,还爱做小动 作和耍嘴,一位男生和班长蔡一心同桌,感到自己处处受到监视,而且每次发生冲突,它 觉得老师在包庇班长,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企图收买或制服班长,结果搞得班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但是他也有着迷的一面。他内心大度,能宽容老师,同学和家人,有勇气面 对自己的处境。 书中的主人公名叫陈淼淼,她是个小学五年级女生。陈淼淼的妈妈是精灵,爸爸因此 要离婚。陈淼淼在好朋友李雨辰的帮助下,以故意生病,装学坏,夜不归宿等一个孩子所 能想到做到的方式,企图打消爸爸的离婚念头。爸爸果然妥协了,但同时也"变成了一个 又老又苦的人"。最后,陈淼淼不得不和精灵妈妈分别了。 这本书虽然是本幻想小说,我看了后却觉得很真实。因为作者把故事放在一个像事件 报道一样真实的环境里面写,还给它配上上海静安区和黄浦区的地图,配上在马路上和居 民区拍的照片,所以让我相信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真有精灵的存在。 这篇小说很让人感动,我看书时,有想哭的感觉。尤其是看到精灵妈妈与陈淼淼,爸爸,李雨辰告别的时候,我眼里的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穷人的银行家》读后感

《穷人的银行家》有感 尤努斯,是我进入中和农信以来经常听人提起的一个名字。1940年出生于孟加拉吉大港一个富庶的穆斯林家庭是孟加拉经济学家、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有着“穷人的银行家”之称。很荣欣阅读他的自传形式的《穷人的银行家》来更好的了解他及他的Grameen Bank的发展。他在首创Grameen Bank之时,只是希望帮助孟加拉的贫困人民获得必需的资本;那时他也并未曾想到,会为时势所推动,从此开创了小额融资的一种现代模式。这在今天亦被世人评价为一项非凡的成就,但是他确实做到了。 尤努斯开创和发展了“微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曾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曾获得过总计60多项荣誉。书中对尤努斯和他的乡村银行的描述,看了很让人振奋和激动,尤其是他对传统规章制度的抵制、不断摸索创新的能力以及借贷给无抵押担保的穷人。同时,能够赢利,可持续发展。 在当时,贷款只被看作一种用来润滑贸易、商业和工业之轮的工具。而尤努斯发现“现实中,贷款创造能够迅速转化为社会能量的经济能量。当贷款机构与银行制定出一些惠顾特定人群的政策之后,那个阶层的经济与社会状况都会得到改善。然而,无论是在富国还是贫国,贷款机构都只惠顾有钱人,这样做无异于宣判了穷人的死刑。”当1974年孟加拉国在发生毁灭性的饥荒让时还在教授经济学的尤纳斯改变了想法。尤努斯感到仅靠书本上和课堂里的那些经济学理论,很难真正帮助那些生活在贫穷状态中绝望的人们。尤纳斯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贫困与饥饿的研究中,并于当年创建了孟加拉乡村银行。 尤努斯是一个很平易近人、心地慈善的、具有旺盛精力的人。在美国求学时他的导师杰奥杰斯库·勒根教授教他的治学方法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理解复杂事物运行的基本原则,教会他的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简单课程和精确的经济学模式,这对他后来创办格莱珉银行帮助很大,正是这样的教导,也使他看问题的眼光不一样,如书中所写“当你将世界放在掌心仅以鸟瞰的角度去审视它时,你很容易变得傲慢自大——虽然你意识不到,一旦拉开距离,事物就会变得模糊不清了。我选择以“蚯蚓”的视角(the worm s eye view),我相信,如果我贴近贫穷去研究,我会更深切地理解它”用蚯蚓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鸟瞰的视角。我觉得做事就应该以这样的态度,只有更加贴近实际去调查研究,才会更深地理解它。 Grameen Bank通过良好的制度和对穷人的信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每位借款人都需要通过5人小组的形式,首先是3个人贷款,只有在前面3个人正常还款的情况下后面2人才能贷款,通过这种模式。贷款成员之间相互支持、信任、鼓励,从而把监督的责任转移到了小组。同时信贷员也会对小组成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做到未雨绸缪。在偿还贷款的时候,格莱珉银行采取的是按周还款,期限是一年。也就是说把还款的总额分成50个周还清,每周还款五十分之一。因此每周的数额较少,不至于发生还款到期由于要支付一大笔资金导致违约的情况。他们还有良好的员工培训制度,员工是企业的血液,由于格莱珉银行的理想与独特的操作模式,他们主要挑选富有活力的,而且最好是先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来管理分行。 格莱珉这种模式的成功主要归结于孟加拉的国民经济情况,孟加拉是一个极其贫苦、生产率低下的国家。穷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们所得到的贷款时他们摆脱贫穷生活的唯一机会。其实对于穷人有没有信任,答案是有,这个不容置疑。但信任觉不是凭空而论的,难道我们说一句我相信你会还款的借款人就会讲信用吗?其实就像尤努斯的观点那样,这是他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机会。换句话说,穷人不敢不还款,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格莱珉,他们永远摆脱不了贫困。

3月最新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精品

3月最新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精品 读完本书后最大的感觉是这是一本专门教我们怎么做妈妈的书。没有说教,只有一个个的真情故事。《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妈妈是个能理解包容自己问题孩子的妈妈,其余方面没有过多介绍,它主要表现了小林校长独特的教学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本书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给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乐观,她坚强,她沉着,她爱每一个孩子,爱他们的现在,操心他们的未来;爱丈夫;爱大家庭里的每个人;爱陌生的房客,唯独没有爱她自己。她根本没有银行账户,家里的所有开销都放在“小金库”里,每个月都要预算出各项开支,如果还不够就需要孩子们和丈夫打工补贴。每次家人在她的鼓励下,还幸福的说“我们其实不必去银行取钱的”。虚假的银行账户给了孩子们莫大的心理安慰和后盾支持,他们直到长大才明白,妈妈的爱就是他们的银行账户。 她很穷,生活中总有突发的状况,可她却从来也没有抱怨和绝望。养鸡场失败后将如何回到城里居住,丈夫头疼住院所需巨额医疗费,等等。她会想到将房间一个个分次出租,会勇敢的面对医生贪婪的妻子并机智的利用对方的好财心理使其答应少收治疗费。妈妈是家里的天,她支撑着家而不倒。 她爱孩子,关心孩子的身体、学习、心理健康、未来职

业、婚姻,爱下一代。最小的女儿住院,二十四小时监护,不让探视。这怎么能让妈妈忍受,她坐卧不安,最后假扮清洁工看到了女儿才放心再等到明天。大女儿打工,禁不住诱惑偷吃了许多巧克力,被诬蔑为贼,妈妈理智的告诉孩子年轻时难免后犯错,关键是不能自轻自贱。二女儿初中毕业放弃读高中,直接进工厂要补贴家里。妈妈多次劝说无效,最后用给自己买大衣的钱给女儿背回12本厚厚的高中课本,希望她能自学,彻底打动的女儿。……. 她爱丈夫。最可敬的是自己试坐飞机安全后兴奋的告诉他可以飞了,因为没有危险。多大的勇气和多深的爱才能让她不顾自己的性命,只为了想让丈夫满足心愿。 太多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刻板说教,没有海誓山盟,可这个妈妈却走进了每个孩子和丈夫的心里,走进了我们读者的心里。身教最好。想想自己平时,虽然自诩为理解孩子,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心情好时还算正常,可心情不好时对孩子就没有了耐心,想逛街时嫌带着孩子麻烦。体检有点问题,和孩子说了。我自以为是和孩子平等交流,可孩子哭着说:“妈妈,你可别死。”我给孩子的是害怕,不是安全感。妈妈应该让孩子无忧无虑的成长。以后我会注意,关心孩子的心理安全健康,有了问题不是只会训斥,而是要让她知道妈妈永远会有办法,出多大的错误问题都要回家和妈妈说,妈妈能解决。这样,孩子才会离不开家,才会

读《穷人的银行家》有感

读《穷人的银行家》有感 近来,闲暇时间阅读了《穷人的银行家》,该书是孟加拉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自传,在自传中,尤努斯说明他与格莱珉银行的前前后后,是怎样由27美元借给42位赤贫村妇的私人举动,到三百万多万个借贷者、年贷款5亿美元的格莱珉银行。这本书读来使人眼界大开,思考良多,是我们金融行业从业者的“宝典”,对我们农商行从业者启发更甚。 格莱珉银行成功不是偶然,它是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之上,通过富有成效的措施而一步步实现开天辟地创举的。 首先,格莱珉的创建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情怀,他同情、理解穷人,想要帮助他们改变境遇,基于这样的初衷,才衍生出借钱给穷人的开先河之举。传统银行体系将穷人排除在外,这一机制必须要被打破,而且一旦被打破,其带来的能量将不可估量。传统的银行只借钱给有钱的人,认为穷人是“金融界不可接触者”,大部分银行拒绝给穷人放贷的原因是,穷人不会讲信用。而事实证明没有抵押担保的贷款人比有抵押担保的借款人的还款情况还要好,因为穷人的贷款不仅仅代表着钱,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一个机会,一个他们摆脱贫困的唯一机会。如果他们不按时偿负贷款的话,他们将失去唯一的机会,重陷贫困的旧辙,不得翻

身。很多事情是我们的主观判断,或者被别人的影响,就如同贷款都是贷给富人,有资产,有抵押物,穷人难贷款,贷款难。可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有些富人有抵押有贷款,但是还款意愿很差,无法偿还债务,甚至资不抵债,而有的穷人,为人正直,勤劳肯做,手上有活,就缺资金支持。在这样的基础想法上,格莱珉又多举措保证想法的执行,例如支持自发组建的五人小组,相互监督还款、生产,他们不仅可以相互传授经验,同时他们抗击风险的能力也提升了,由于是自发组建,这样的小组也有了自我复制能力,借款人成为格莱珉最好的宣传者;鼓励存款,把每笔贷款5%存到小组基金里头去,在格莱珉后来的改组中,又把这个小组基金改为个人基金…… 在新时代下,根据县域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发扬“挎包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坚持做好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也是我们农商行的责任与目标。类似格莱珉银行模式,我们农商行贷款给农户,整村授信正适合农村,农户有需求,农商行对其贷款评级授信,通过背靠背等评议方式获取高质量信息,现场查看经营场地,实地走访了解其人品和人际关系,约谈客户了解其经营情况,贷款需求和市场需求,最终确定其贷款的资金额度。还有许多新举措值得我们去探索,去执行,正如格莱珉银行的创造者们一路披荆斩棘,开创天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10篇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10篇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一): 我看了一本书书《我的妈妈是精灵》,这本书使我潸然泪下,让我明白了世间的骨肉亲情。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陈淼淼,故事是这样发生:陈淼淼一家本来是幸福美满的家庭,直到有一天,陈淼淼不留意把错把可乐倒进了爸爸的杯子里,谁知妈妈喝下可乐后身体变成了蓝色,飘在空中之后从爸爸的口中得知,妈妈是个精灵。之后爸爸竟然要离婚!陈淼淼有个同学叫李雨辰,父母离婚后学习成绩逐渐下降,陈淼淼不想变得和她一样,便开始和爸爸谈论,不让爸爸离婚。 这本书让我时喜时忧,让我明白了人世间都有爱,因为世界上有了爱,所以才有了我们完美的明天,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让这些爱消失后,才懂得珍惜!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二): 读《我的妈妈是精灵》有感 在暑假的一天,我正在书店里逛着。看着每本书的封面都是那么清清爽爽,十分清晰,一下子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本。找着找着,忽然眼睛一瞥,目光落到一本书上,看起来封面很独特,人物看不清楚。我饶有兴致,仔细翻开一看,

原先这本书名叫《我的妈妈是精灵》。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主人公陈淼淼是个五年级学生,她意外发现她妈妈是个精灵,和人类生活许多方面不一样,爸爸因此想要离婚。但陈淼淼舍不得妈妈的离开,在好朋友李雨辰的帮忙下,故意装病、装学坏、夜不归宿等一个孩子所能想到的方式,企图打消爸爸的念头,爸爸果然妥协了,但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又老又苦的人”。最后,不管陈淼淼付出多少努力也无济于事,精灵妈妈只能无奈地回到了她自己的家乡。 虽然这是本幻想小说,但是这本书里的一个个插图又让我觉得那么真实,好像真正发生在生活中一般。但是我又不禁打了个寒战;如果是真的的话该有多可怕啊! 幸好妈妈不是精灵,这样我就能够没有拘束的向妈妈倾诉,能够不用担心因“精灵”而造成的烦恼了!每个星期日家长带着孩子游山玩水,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啊!我们就应珍惜这些,毕竟这也是精灵母亲的孩子的愿望啊! 请不要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我们拥有的很多也是别人所奢望的! 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三): 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叫《我的妈妈是精灵》的科幻小说,留给我许多深刻的印象。 本书讲的是陈淼淼是一个上海很普通的学生,但她却不

读《穷人的银行家》有感

读《穷人的银行家》有感 六月里,利用晚上的时间,我读了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穷人的银行家》,感触良多,发人深省,在这儿,我写下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一、书籍简介 1、书名:穷人的银行家 2、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著,吴士宏译 3、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5、页数:245 二、内容概述 这本书实际上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自传,也是他对格莱珉银行的发展过程与经营理念之陈述。这是一个感动世界的故事,当我看到第四章的时候早已热泪盈眶,当我看完全书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本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和借鉴的书,如果我们能够用尤努斯的理念重新去思考贫穷与农村的问题,那就是我国的大幸了。 1971年12月16日,孟加拉赢得了独立战争,出生于富裕家庭和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尤努斯抛开在美国教书的舒适生活,回到了祖国参与建设。1974年尤努斯带领学生走入乔布村,选择以蚯蚓的视角,对乔布拉村贫困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向人们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自雇谋生的尝试非常有成效。1976年,尤努斯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乔布村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妇。只需要这一点点钱,她们就能够买原材料,从而做起生意。尤努斯的小额贷款帮助她们永远摆脱了贫困。1983年尤努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尤努斯坚信,借贷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为穷人提供适合他们的贷款,教给他们几个有效的财务原则,然后,他们就可以自己帮助自己。 至今,格莱珉银行已经为300多万贷款者提供贷款,其中95%是原先赤贫的妇女,通过贷款,这些穷人得到收入,摆脱赤贫,可以储蓄、盖房,甚至建立自

《亲爱的爸爸妈妈》阅读练习

《亲爱的爸爸妈妈》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所有的作家都看到和感染到克拉库耶伐次山谷中重现的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历史是()的。现实呢? 中国大陆有三位作家在座。杨旭站起来说话了:“我从南京来。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那一场屠杀受害者有30万人!我们在南京也建立了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37年,我五岁,我是那一场大屠杀的幸存者。今天我对南斯拉夫人在受害者面前所表现的感情,完全理解。我注意到:今天的仪式上有许多青年和少年。我们这些大人应该对孩子们负责:永远不要有战争了。” 西德作家明赫白()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 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 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 ……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1.填上文中四处空缺的词语,并体会其内含。 2.(1)“历史是()的,现实呢?”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从全文来看,与它相照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家们为什么和明赫白握手? 4.那位日本作家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 5.本文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试题。 最后一课

郑振铎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讲下去。学生们照常记着笔记,默默无声的。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留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 我的表在衣袋里嘀嘀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的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没有一个学生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没有顾虑。个个都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么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定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的在忙着迁校的工作。注:1938年,日军侵略上海。 6.文中作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答 (1)作者在文中准确记录了一个时间——“上午10时30分”,这一时间的准确性为什么是可信的?(回答不超过40字) 这一时间的准确性是可信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表明师生怎样的气度? 表明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竖线把上文分为两部分。 三、试一试

《我的妈妈是精灵》500字读后感

《我的妈妈是精灵》500字读后感 导读:当作者陈丹燕得知《我的妈妈是精灵》入选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向全国青 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目录,欣喜不已。以下是由J.L为您整理推荐的《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我的妈妈是精灵读后感 主人公陈淼淼本是个幸福的孩子,温柔贤惠的母亲、强壮又和蔼的父亲,一切都是那 么和谐。可陈淼淼的一个恶作剧:将妈妈的可乐换成了爸爸的酒。至此以后,家里风云骤变,一切变得那么神奇、不安定,更是由一个恶作剧揭开了一个惊天大秘密:“我”的妈 妈是精灵! 小精灵,是人人都羡慕的一个生命。他们可以飞上湛蓝的天空,与白云,与小鸟嬉戏 玩耍;他们拥有奇特的魔法,帮助人们完成奇迹;他们还可以预知未来的世界是多么千变万化…… 陈淼淼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她拥有一个温柔贤惠的精灵妈妈,还有一个强壮和蔼的 爸爸。那一天,陈淼淼不小心给她的精灵妈妈喝了点黄酒,就发现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妈妈不是人,是精灵!陈淼淼不相信这是现实,因为妈妈是那么的爱自己,但她却没有灵 魂! 爸爸却坚持要跟精灵妈妈分开,虽然母女俩十分不愿意,陈淼淼还想了许多办法阻止 他们分开,但是妈妈还是跟他们永别,回到了精灵世界。而陈淼淼在妈妈与她分别的那一 刻时,感受到了人间最伟大最强烈的母爱! 在读到结尾的时候,我特别感动,因为这位精灵妈妈为了女儿和丈夫可以不惜一切, 我也特别为精灵妈妈抱不平,尽管她对家人这么好,可最终还是换来了跟家人分离的结果。 在最后,精灵却说:“我在人类世界获得了最多的胶水,并且得到了女儿和丈夫给我 的关心,我非常感谢他们,让我拥有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人 类还是精灵,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浓浓的爱,感情就像胶水一样,黏黏的,暖暖的。这世上 没有比母爱更伟大的了,精灵也是如此。 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修行,在修炼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披荆斩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 冷讽热嘲,使自己变的强大。 合起书,望望这天空,这大地,令我想到了正在享受快乐童年的我们。我们不用担心 大人的种种事情,只管劳逸结合,将学习和玩耍平衡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然而陈淼 淼要面对妈妈的离去,面对这个单亲家庭,当一个单翼天使……相比起她,我们幸福多了。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永久的幸福!

穷人的银行家-读后感

读书沙龙 穷人的银行家---读后感 ----这是一本值得学习的书这本书写的是一个人的传记。这个人热爱祖国,为国家独立自由而劳苦奔波;这个人关注穷人,为穷人生活付出自己全部精力;这个人是个教授,引导社会观念改变。这个人就是本书传记的人物-穆罕默德.尤努斯。而他仅仅是整本书的主线。而辅线则是整个孟加拉国的一切。贫穷的国度、极度保守的思想、不平等的社会,同时,在故事的开始,孟加拉国还只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而我们的主角作为一个富人(父亲为商人)却投入到一项关注穷人的运动中。这就是本书的故事脉络。 推荐理由:穷人的诚信,信念的力量、行动的力量、亲情的力量,当然还有格莱珉银行的运营模式。读完此书,会有一种感动,一种给我们以前进的理念。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读后感,方面,本人将主要通过读书推荐理由来概括自己的感想。由于本人读书主要在于对书本的理解,同时关注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至于故事则过多关注,因此,在文中,也不会阐述过多事实,仅作自己对本书的一点看法。 首先,穷人的诚信。格莱珉银行改变了孟加拉国穷人的生活状况,使得很多穷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但孟加拉国的穷人也成就了格莱珉银行的发展,更成就了尤努斯教授的伟大。而架在两者其中的则是穷人的诚信。99%的还款率是任何一家银行都不敢奢望的数字。可是,以专注穷人业务为主的格莱珉银行做到了。这是事实!这是穷人的诚信。诚如尤努斯教授所说:穷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们所得到的贷款时他们摆脱贫穷生活的唯一机会。其实对于穷人有没有信任,答案是有,这个不容置疑。穷人不敢不还款,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了格莱珉,他们永远摆脱不了贫困。对穷人的认识使得格莱珉银行取得超乎寻常的成功。而他的对象则是那些每天都赚不到1美元的穷人,是那些吃了上顿可能就没有下顿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5篇完整版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一): 《妈妈的银行账户》是一本朴素的小书,里面写了与妈妈有关的17个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妈妈在,家里就充满了战胜困难,攻共度难关的勇气。这本书记录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位伟大的妈妈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孩子们生活在无忧无虑有安全感的家庭里。 想一想我们的童年里也同样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妈妈陪伴我们成长。到此刻还在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我们幸福她高兴,我们有困难时她陪着我们一齐走过。此刻我也是一位母亲,我也在孩子教育问题中困惑过,彷徨过。庆幸的是在和大家探讨中学到了很多。我以前读过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感受很深。读了《妈妈的银行账户》再次感受妈妈的伟大。 作为妈妈,我了解什么能让孩子关注,什么能让孩子难忘。这是一本让人难忘的书,难忘的重点在于:母亲之所以为母亲,是因为她是重要的心灵导师。 目前心灵导师的小说很多,这些书无时无刻不提醒我们,作为母亲来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教育都是见缝插针透过生活细节来慢慢渗透的,说教是教条,起不到最好的作用。 书中直至绝境的妈妈总有能够弹起的勇气,有一些我们看起来从来没有作用的东西,比如说信念,是最能给人以坚定的力量的。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给予我们的每一份爱,都包含着人生的点点滴滴。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二): 妈妈的银行账户读后感 暑假是我最爱的畅游书海的完美时光。一放假,我就拉着爸爸来到新华书店,对照着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清单,开始我的图书大采购。 书架上已经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每个年级的推荐图书已经分门别类地摆在了一齐,让我立刻就能对号入座。挑挑拣拣中,一本《妈妈的银行账户》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教我理财的?急忙拿起看简介,原先母爱才是这本书的主题,正合我意,那就赶紧买回家细细品读吧! 很快,两百多页的书就看完了。往常,看完的书一般都会被打入冷宫,但是这本书却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我再一次细细品味。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写成的短篇小说集,不断以真情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十七个小故事描绘了上世纪初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经历。维持生计、照顾家人、解决困难生活的坎坷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把握全文的情感脉络; 2.理清文本思路,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体会文中语言的深层含义; (三)德育目标: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 三、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导入: 提问:有人知道六一儿童节的来历吗?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 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从这两段资料里,我们知道了这个令当今儿童欢欣 鼓舞的一个节日,居然是来源于二战期间,成千上万无 辜儿童的被毒害这么一个悲惨的事实。在我了解了六一 儿童节的来历之后,今后再遇到这一节日时,应该不能 仅仅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看待,还应把它当做一个纪念 日来对待,悼念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无辜儿童。 在南斯拉夫,每年的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一个叫做克拉库耶伐次的地方举行这么一个悼念活动 悼念半个世纪前,被德国法西斯在一天之内残杀的300 个孩子。这个悼念活动的场面如何?那半个世纪前的残 酷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揭题解题 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三)识记重点字词 注音:杀戮(lù)悼念(dào)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