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管线数据处理方法

三维管线数据处理方法
三维管线数据处理方法

三维管线数据处理方法

李娟四川永鸿测绘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各类输油、输汽等相关大工程的规划实施。城市中各种管线破裂引发的事故也日趋频繁。城市土地的稀缺性也愈发严重。以后的城市建设将会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地下。地下空间是一个不通视的空间。地下项目的管理就变得更加的困难。而三维模型及管理系统将能够全面的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比如GPS测量、近景摄影测量、激光雷达扫描等高新测绘技术手段也在地下空间失灵。所以、怎样简单的、快速的、高质量的构建地下数据将会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

1.概述

201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意见》提出,要在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将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显著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而不管是怎么样,地下管线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一切分析决策的源头及基础。直观的,科学的、准确的地下管线数据才能够进行完善的数据分析及应用。地下管线主要包括城市地下管线、具体项目地下管线。

1.1城市地下管线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1.2输油、汽管线

输油、输气管线大部分在地面之上,为的是检修及故障的排除。而部分地区因为地形原因,管道还是在不可见的地面之下。

2.三维管线数据现状

三维GIS的快速发展已经为我们的管线数据进行三维处理、三维立体建模、三维分析、三维的决策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表达手段。比如:ESRI提供的ARC SCENS、CITY ENGINE、法国LANDS提供的LAND3D等相关的软件已经全面的普及。

三维GIS主要分为实景的三维GIS以及虚拟的三维GIS。管线数据分布在不可见的地下空间。我们不可能采用实景的三维GIS进行处理。我们只能采用虚拟的三维GIS数据表达地下不可见的管线数据。也就是采用传统的测量技术手段以及专业的地下管线探测工具进行传统二维数据的获取。然后根据地下管线数据的材质、埋深、碰撞情况进行三维数据建模。

3.三维管线数据处理方法

3.1原始数据获取

三维管线数据的生产不是无中生有的。三维管线数据处理之前需要获取原始数据。一般现有的原始数据会有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高分辨率的航空摄影相片等。而这些资料都只能提供和地面相通的地下管线连接点。比如,检修井井盖,管线入地的口等。

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我们需要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及手段外加管线探测仪器进行测量。获取管线的位置、走向、埋深、材质、管径、类型、转点、阀门以及各类附属设施的各项规格。比如:阀门的最大承压、管线的使用年限、已用年限等非常详细的一手资料。对于特殊管线应该特殊的进行处理。例如:管套管的情况。PVC管做外壳、电信线在里面包着。强电、弱电、煤气管、等管线之间的间距。离排水最高水位的距离等。

传统的测绘手段主要测量管线的长度、走向、以及地面控制和地面高程。采用专业的管线探测仪器进行管线属性数据的收集及调查。

3.2属性数据处理

从决策及管线管理方面来说。管线管理主要管理的是属性以及管线规划。管线的规划可以由三维管线管理系统来实现。而管线属性数据管理则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属性数据处理中首先应该根据管线测量的相关规范及行业标准来制定其属性数据模版。属性数据之间应该有严格对应管线。符合数据库管理的相关要求。属性数据字段设置应该具有灵活性、可移植性、扩展性等。

属性数据应该规范化。各种属性数据之间应该有编码规则。尽量把属性数据处理成为三维建模需要的那种数据类型。比如:管线的材质,应该建立一个数据编码规则,1代表金属的、2代表塑料的、3代表其他的或者说是能够简明易懂

的代码。

属性数据应该单独建立数据库或者是数据表。也就是说除了空间图形自带的属性之外,应该剥离一份属性数据出来。并和空间数据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个主要是解决以后的数据管理以及属性统计的高效化。并且要避免多值属性、隐藏属性的出现。

3.3初步建模

在所有的数据处理完成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数据的初步建模。根据管线的埋深、材质、管径生成三维模型。并建立三维模型的基础。

地表三维模型的建立。利用收集到的或者是实测的项目区范围内的等高线或者DEM数据生成地表三维模型。经检查合格后作为三维数据的地面基础部分。

地下空间范围确定。根据地下管线的最大埋深。生成地下的三维空间。地表三维和地下三维空间的融合。这样就形成了项目区的三维模型。如果有相关的地质数据还可以把地下空间分层处理。地下的三维空间部分可以采用立方体的形式呈现。毕竟城市地下管线图的比例尺都比较大。

对生成融合后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整饰镶嵌。美化处理后作为三维管线数据的承载基础。

3.4碰撞测试

碰撞测试来源于工业设施的设计。在三维管线数据里进行碰撞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管线数据的属性数据是否合理以及为三维管线数据以后的管理及规划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首先:管线模型和地表模型的碰撞测试。作为城市底线管线。除了进入地下的口以及城市外部的出口之外。所有的管道及地下管线应该都是在地表以下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管辖部分应该都处于地下的三维空间所属的那个立方体里面而不会和地表模型发生碰撞。

第二:管道和管道之间、管线和管线之间。特别是强电、弱电、煤气等管道之间是肯定有一定间距的。他们之间也是不会发生碰撞的。

第三:许多的管线附属设施,比如固定管线的钢架,固定管线的各类支架。它和管线是肯定有相互关系的。他一定适合管线碰撞的。而且附属设施也应该是有属性的。不可能电信线的附属设施去和电力线碰撞。

3.5接头及转角圆滑处理

所有的管线因为规格的原因,走向的原因,管道的原因等而有许多的转角。而大部分三维数据处理软件都还没有支持转角处的圆滑处理。这些地方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对于有转角设备的地方,采用符号化的方法进行圆滑,也就是把转角做成一个符号。在符号上面附加该转角所具有的所有属性信息。对于没有转角设施的转角。比如:电力线因为材质的不一致导致一条电力线分成了两段。两段之间的连接圆滑处理一般采用手工的方法进行。

3.6数据检查及汇交

数据处理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数据质量检查。严格按照测绘产品质量检查规定进行数据检查。主要包括,图形数据拓扑检查、属性数据精确度检查、属性数据二义性检查、属性数据规范化检查等。

严格执行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的规定进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数据汇交主要包括:技术设计书、原始数据、三维基础模型、三维管线数据、元数据、属性数据统计报表、仪器鉴定检验证书、总结报告等相关的数据及文档资料。

4.结论

三维管线数据是三维管线系统的命脉。要实现好的三维管线管理系统、决策系统、预警系统等相关的方案。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方案。

在目前的技术手段及硬件设备条件下,要实现真正的三维管线数据。一般都是居于二维数据来进行数据处理。在这个数据处理过程中。地下管线数据的属性尤为重要。属性如果不准确将会导致各类管线可能出现模型和现状出现层次交换位置的情况。准确的地下管线属性数据、精确的管线走向及转点将会决定三维数据的精确性。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方案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年系统运行良好,网上报批、网上发布功能也逐步实现。 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海量地下管线数据能在系统中稳定正确地进行二维和三维操作,系统具有网上Web发布和网上报批自动化管理功能,功能齐全;系统针对不同用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人机界面友好;系统软件具有多种建模能力和方便的二次开发能力,可扩展性强;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合理,运行稳定,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市石景山区三维城市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基于三维地学信息系统GeoView软件平台开发的三维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市滨海高新区城市地 下管线信息系统基于三维地学信息系统GeoView软件平台开发的三维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二、三维管网系统的特点及建设的意义(1)系统框架结构 (2)系统技术的特点 ①管网建模自动化

管线的竣工资料或者探测的结果大多是二维矢量线数据,系统根据二维数据的平面坐标、埋深、管径等数据批量生成三维管线模型、关联属性数据库,并且提取管线之间的拓扑关系,自动生成弯头。 ②三维管网模型的编辑与维护 在三维场景中编辑管线模型(添加、移动、废弃),编辑管线模型的节点坐标,维护管线属性数据(类型、覆土深度、埋深、管径、材质等),为管网的数据更新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③三维管网模型上的拓扑分析 完全摆脱对二维管网数据的依赖,直接在三维管网模型上进行拓扑分析,彻底解决三维数据模型无法进行拓扑分析的技术难题。为爆管分析、开挖分析、覆土深度分析等提供技术支撑。 ④丰富、规的管件模型库 系统提供标准尺寸和规格的模型库(例如法兰、流量计、弯头、蝶阀、止水阀等),方便用户在指定位置添加管件,节省建模时间。 ⑤整合业务数据更便捷 管网业务数据包括:属性信息、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等,主要以关系型数据库的形式存储。该管网系统能够迅速的自动关联三维管线模型和业务数据库,大幅度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成本,使得项目实施更方便、快捷,成本更低。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 一、地下管线保护施工重点分析 (1) 1、地下管线、地上建(构)筑物调查 (1) 2、做好地下管线的摸底与探测工作 (1) 二、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措施 (2) 1、保护原则 (2) 2、管线保护的主要措施 (2) 3、管线保护措施的施工 (3) 4、施工过程中的管线保护措施 (3) 5、地下管线的监测 (5) 三、燃气管道保护施工措施 (6) 四、应急预案 (7) 1、电缆、光缆挖断,通讯线路故障等事故的应急预案 (7) 2、给水管线挖断事故的处理 (8) 3、燃气管挖断、泄漏事故的处理 (8) 五、结语 (8)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一、地下管线保护施工重点分析 龙田街道城中村综合治理工程(二标段),龙田街道上坝村、茜坑村(金牛东路与创景路交汇处),总整治面积约47263. 96平方米,其中上坝村整治面积约24741. 81平方米,茜坑村整治面积约平方米。地下管线复杂,管槽土方开挖时需要注意地下管线、燃气管道的保护,施工期间地下管线、燃气管道的保护将是本工程的重点。 1、地下管线、地上建(构)筑物调查 在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震动等原因可能出现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损坏,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施工前,需配备一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对工程沿线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情况进行调查。 在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师和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对工程附近建筑物及构筑物现有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清楚附近每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现状和地下甚而情况。 2、做好地下管线的摸底与探测工作 在管线、建(构)筑物业主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目检并记录在工程影响范围内所有建(构)筑物在施工前的状况。确定既有建(构)筑物的已有破损情况,必要时,对建(构)筑物进行直接调查和物理调查,以便工程施工时,对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管线开挖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的管理单位和产权单位,争取意外事项发生时得到相关单位的支持与协助。 认真地对施工图与提供的地下管线勘探图以及相关单位、居民提供的地下管线与现场进行综合核对,并做好标志。 利用物探仪对准备开挖的管槽沿线进行探测并用人工辅助在挖深约米的探坑方式,若发现与原提供的不相符的管线,也进行现场标注,并报监理、业主、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进行查实和确认解决方法。 随时做好开挖的现状管线保护工作,减少对居民的生活影响。 做好已明地下管线的位置标高记录工作,为竣工图编制提供更准确的资料。 二、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措施 1、保护原则 工程施工影响的管线,根据施工影响程度,现场条件以及管线类别采取迁移和包封保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 Ver3.0-使用说明

目录 一、功能简介 (3) 1.强大的物探数据录入功能 (3) 2.全面的数据查错功能 (3) 3.快速的管线成图功能 (3) 4.方便的图形、数据维护功能 (3) 5.灵活的自定义设置功能 (3) 二、系统安装与卸载 (4) 1.系统安装 (4) 2.系统启动 (4) 3.系统卸载 (4) 三、系统设置 (5) 1.系统设置页 (5) 2.一般设置页 (6) 3.界面设置页 (12) 4.查错设置页 (13) 5.成图设置页 (14) 四、数据录入 (20) 1.系统主界面 (20) 2.新建测区数据库 (21) 3.打开测区数据库 (21) 4.新建管种 (22) 5.打开管种录入窗口 (23) 6.图库联动图形点线录入方式 (27) 7.点坐标数据录入和修改 (29) 五、数据查错 (29) 六、管线成图 (30) 1.补充点库坐标数据 (31) 2.生成管线图 (31) 七、管线分幅 (37) 八、管线标注 (38) 1.编排图上点号 (38) 2.专业管线标注 (40) 3.综合管线标注 (40) 4.综合管线扯旗 (41) 5.插入排水流向 (41) 6.沟渠边线绘制 (42) 九、管线编辑 (42)

1.保存注记位置 (42) 2.读取注记位置 (43) 3.属性查询与修改 (43) 4.插入管线点 (45) 5.移动管线点 (46) 6.删除管线段 (47) 7.删除管线点 (47) 8.属性复制 (48) 9.图库联动图形属性编辑 (49) 十、管线统计与查询 (51) 1.管线信息实时查询 (51) 2.管线点号查找 (51) 3.管线点数量统计 (52) 4.管线点数量统计 (53) 5.图元扩展属性查询 (53)

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普查实施方案

梅州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 梅州市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梅州市城市测绘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目录 1、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 (5) 1.1 前言 (6) 1.2 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 (6) 1.2.1工作范围 (6) 1.2.2工作内容 (7) 1.2.3 项目规模及工期 (8) 1.3 精度要求 (8) 1.3.1 地下管线探查精度要求 (8) 1.3.2 地下管线测量精度要求 (8) 1.3.3 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要求 (8) 1.4 作业标准 (8) 1.4.1作业标准 (8) 1.4.2地下管线测绘基准 (9) 1.5 探查前的技术准备 (9) 1.5.1 资料收集 (9) 1.5.2 现场踏勘 (9) 1.5.3 探查方法试验 (10) 1.5.4 探查仪器一致性校验 (10) 1.5.5 设计编制 (10) 1.5.6 技术交底 (11) 1.6 地下管线探查 (11) 1.6.1工作流程图 (11) 1.6.2 管线数据采集技术要求 (12) 1.6.3 应当查明的建(构)筑物和管线点 (13) 1.6.4 明显管线点常规调查 (14) 1.6.5 埋深隐蔽的明显管线点调查 (15) 1.6.6 掩埋管线附属物的调查 (15)

1.6.8 探查方法选择 (16) 1.6.9 不同管线数据采集方法 (21) 1.6.10 项目重点难点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23) 1.6.11 避免漏测管线的方法措施 (25) 1.6.12 管线点外业编号 (26) 1.6.13 探查成果记录要求 (27) 1.6.14 管线点实地标注方法 (27) 1.7 地下管线测量 (28) 1.7.1 工作流程图 (28) 1.7.2 控制测量 (28) 1.7.3 管线点测量 (31) 1.8 管线数据处理及地下管线图编绘 (33) 1.8.1 工作流程图 (33) 1.8.2 管线数据建库 (34) 1.8.3 管线数据检查和修改 (38) 1.8.4 管线图编绘 (39) 1.8.5 数据转换 (39) 1.9 工程验收和资料归档 (40) 1.9.1 工程验收 (40) 1.9.2 成果资料提交及归档 (41) 1.9.3成果资料的移交 (42) 2、施工组织方案 (43) 2.1 项目工作流程 (44) 2.2 人员组织 (46) 2.2.1 人员计划 (46) 2.2.2 项目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46) 2.2.3 项目各岗位职责 (47) 2.3 仪器设备组织 (48)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浙建监A2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本表一式三份,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各存一份。

104国道(瓯海段)拓宽工程一期投资施工一体化项目 地 下 管 线 保 护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温州市兴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八月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区域原有管线的保护处理程序 (1) 三、地下管线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1) 1、收集地下管线资料 (1) 2、实地勘踏 (1) 四、各类管线防护措施 (2) 1.探沟开挖 (2) 2、管线开挖 (3) 3、管线保护方法 (3) 4、管线事故的处理 (4) 五、管线保护责任制 (5)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04国道(瓯海段)拓宽工程一期 工程地点:瓯海大道——南白象加油站 合同工期:18个月 工程内容: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电力管沟、路灯、交通设施、绿化工程等。 建设单位:温州市瓯海区广化路和双南线道路建设办公室 设计单位: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城建设计院 监理单位: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于道路管线交错复杂,老路东侧移动管线、电信管线、架空管线、军用光缆、DN600给水总管、雨水管道、污水管道,老路西侧有联通管线、铁通管线、网通管线、中广有线电视、架空管线、军用光缆、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众多地下管线。施工前,进一步探明管线具体布局,做好现有管线的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因此,经项目部各部门研究制定本管线保护方案。 二、施工区域原有管线的保护处理程序 收集管线资料实地勘踏开挖探沟情况报告人工开挖保护 三、地下管线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1、收集地下管线资料 向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的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置深度,地上架空电线杆位置、数量、埋置深度等。并请业主提供相关的图纸资料,以此作为制定地下管线防护措施的依据。 2、实地勘踏 由于设计提供的图纸信息局部可能与实地不符,需要在施工前手持图纸进行

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及深度方法研究

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及深度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04-14T13:59:13.5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作者:耿忠祥 [导读]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并未得到有效开展,还存在许多不足。 邢台市勘查测绘院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并未得到有效开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相关单位应以地下管线普查的相关标准为依据,探究地下管线的各个属性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对检查工作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并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高数据质量检查的工作效率,保障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推动我国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地下管线;普查数据;逻辑关系;质量检查;检查制度 引言: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城市的日常运行起到保障的作用。而地下管线主要包括城市各行各业的管线和管线的附属设施。而工作人员掌握城市地下空间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城市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但是,由于人们并没有掌握地下管线的相关资料以及铺设位置,导致人们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将管线被挖断的事故,从而对城市的运行造成了危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类事故的发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相关单位对地下管线的相关资料和铺设位置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推动城市的地下空间建设。为了使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开来,本文简单的阐述了关于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和深度的方法,对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1.我国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现状 发现和处理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质量问题,使工作人员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相关资料,对管线数据质量进行保障就是进行地下管线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目前为止,相关单位所使用的的地下管线数据质量检查方法比较传统,不够全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管线数据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工作人员未对管线数据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管线数据的表面上就出现了不少质检问题。如果数据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会不利于后期挂管线的深度挖掘工作的开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工作同样也会造成阻碍,数据普查工作的质量也会大大的降低。为了推动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开展,工作人员理应根据我国关于地下管线普查技术的相关标准,对地下管线的结构属性、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位置进行调查分析,建立起完整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构建地下管线的数据检查系统,对所调查到的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保障。 2.对地下管线数据质量的检查规则进行研究 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工作所涉及到的方面较广,需要对多种类型的城市地下管线进行记录,并以测区为单位来记录管线的相关信息,并记录到管线数据库当中。本文主要是以地方政府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并参考了技术设计方面的相关标准,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内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完整的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智能系统,从而实现对数据成果自动化检查这一目的。按照相关标准来制定规则,对配置进行灵活的搭配,对规则进行有序的划分,从而实现多任务、少步骤的检查功能。 2.1对数据结构进行检查 数据结构的检查工作主要针对两个方面来进行检查,即图层命名检查和各类数据表结构检查。管线要素数据表的名称和结构的制作过程一定要符合《数据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数据表的名称和结构之后就需要对数据结构进行检查。而而数据结构的检查工作主要是根据管线属性结构规定依次从表名、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长度以及字段小数位数来进行检查,确保数据结构的各个属性符合相关标准。而图层命名的检查就是检查图层名称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2对属性的精度进行检查 属性精度检查工作主要是对属性字段的非空、值域以及填写格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检查。而属性字段非空检查工作的重点就是对数据库中必填字段的非空性进行检查,而关于字段值域的检查工作就是检查字段的值是否在合理的区间内。而字段格式的检查工作较为复杂,主要根据相关要求从字段的分隔符、尺寸组合和日期格式这三个部分来进行检查。属性精度的检查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执行,才能对属性精度的准确性进行保障。 2.3对位置精度进行检查 对位置精度进行检查同样是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质量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管线数据的空间属性和拓扑关系。空间属性的检查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对地下管线的各个空间属性设置合理的范围值,并检查各个属于的位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2)对排水管线的节点、质量等问题进行检查,发现并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主要是从雨污混接、管径过渡、管线断头和管线逆破这四个方面来对排水管线进行检查。而拓扑检查工作主要是采取科学的方法针对孤立点、连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检查,例如连通检查则需要检查给水和燃气管线的连通性和端头的连接状态,孤立点的检查工作则需对未与管线连接的管点的合理性进行检查,重复检查则是需要结合属性重复检查管线和管内在空间内是否发生重叠,而超距检查就是需要根据相关标准检查管线的长度是否合格。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地下管线位置的精度进行检查,才能确保地下管线普查数据的质量。 2.4检查地下管线属性的逻辑关系 地下管线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在工作人员检查完数据结构、属性精度和位置精度之后,则需对管线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判断其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对逻辑关系的准确性进行保障。管线各个属性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的复杂,对管类敷设方式、材质、附属物特征等等都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例如对材质进行检查,则要结合使用状况接茬材质是否非空、管类和材质是否具有正确的约束关系以及敷设方式和材质的约束关系是否符合标准。而敷设方式的检查工作主要是检查管类和敷设方式的约束关系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在特定的情况下,还需对管径等字段是否为空、线型的正确性进行检查。而附属物以及其特征的检查就是检查附属物与其特征值的状态是否保持一致,并对与附属物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3.实现及案例分析 随着科研人员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质量检查和方法的深入研究,数据检查系统和数据质量的检查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在某市以进行实践,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对该市的地下管线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在检查工作的各个阶段发现了不少问题,并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

地下管线专项防护措施(优秀工程范文)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施工范围内管线现况 (1) 2.1管线保护目标及承诺 (4) 2.1.1 管线保护目标 (4) 2.1.2 管线保护承诺 (4) 2.2管线保护措施 (4) 2.2.1 承台施工时管线保护措施 (4) 2.2.2 对于绿化带内窨井、电杆及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 (5) 2.2.3 对于路口新建雨水管道的保护措施 (6) 2.2.4 对于路口新建雨水管道的保护措施 (7) 2.3 管线应急预案 (7)

地下管线防护措施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建设位置: 总建筑面积60440 米2,其中地上42279 米2,地下18161.4米2, 本工程由2幢(自编号1-1号、1-2号,2号)高层住宅和地下室组成.其中1-1号、1-2号(高层住宅)地上26层,建筑设计高度是81.6米;2号(高层住宅+配套公建及商业服务网点)地上32层,建筑设计高度为99.28米;商业服务网点为2层,建筑设计高度10.8米 ;地下室为二层,负一层层高3.6米,负二层层高3.3米.使用功能为车库和设备房. 建设工期:项目于2016年5月30日开工,计划完工时间2018年5月30日,总工期24个月. 2、施工范围内管线现况 经过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及调研,比对综合管线图,对施工区域内的管线进行了初步的排摸.结合我方在施工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根据招标单位提供本标段内地下管线的详细探勘报告,我方初步了解地下地上管线如下表所示: 本标段各类管线情况汇总表 序号位置管种 管径(直 径、根数、材质) 与既有道路(桥梁)关系 1 K4+925 给水 DN800 南北走向本标段相交 2 K4+930 污水DN1200 南北走向本标段相交 3 K4+975 电信1根南北走向本标段相交 4 K5+010 供电2电杆南北走向本标段相交 5 K5+050 电信1根南北走向本标段相交 第 1 页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系统设置

物探作业之前,通过学习《规程》和《设计书》,物探人员配合内业人员首先了解以下内容: 管线种类及代码 探查内容,以及各项应填写的内容,如:“特征”“附属物”栏的填写内容 提交的数据格式及内容 内业人员根据以上情况,在主菜单栏中点击"设置\系统设置"打开设置对话框来设置各项内容。具体各项设置内容如下 (一)系统设置页 此页所有设置保存在安装目录下的....\Support\文件中: 系统路径:用于指定系统设置文件的存放路径。 用户路径:用于指定用户输入输出数据文件的路径。 图库联动:标记此选项表示打开图形到数据库的联动,通过相关命令对图形的选择和修改将关联到对数据库的选择与修改。 库图联动:标记此选项表示打开数据库到图形的联动,对数据库的修改更新将关联当前打开图形的修改更新。需要购买本软件或咨询软件更多交流信息请联系pc-software#(#改成@) 压缩数据库:当选择“打开前压缩”时表示在打开物探库前对数据库存进行压缩处理,当选择“关闭后压缩”时表示在关闭物探库后对数据库存进行压缩处理。 物探库数据格式:当选择“双联向格式”时表示录入的物探库为双联向格式的数据,当选择“单联向格式”时表示录入的物探库为单联向格式的数据。 数据库录入方式:当选择“物探库分离点线”时表示以物探库为过渡方式分离点线,录入的原始数据保存在物探库,在作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之前(如数据查错、管线成图等),必需先通过“数据导出”功能将其导出为点文件和线文件,与图形相关保存在点或线表中的有关属性(如点号点位、符号角度等的更新数据)将丢失。 当选择“直接分离点线”时表示录入时物探数据直接分离到点文件和线文件中,无须再次导出,与图形相关保存在点或线表中的有关属性不会丢失。 数据库存盘方式:请选择“自动存盘”方式。 管线代码录入格式化:当选择“全部大写”时则表示无论大小写输入法是否打开,对管线代码的输入将自动格式化为大写方式,当选择“大小写混合”时则表示对管线代码的输入不作自动大小写格式转换。 数据表命名方式:当选择“按大类命名”时表示数据中物探数据库、点库、线库数据表的命名将按管线大类命名,当选择“按小类命名”时表示数据中物探数据库、点库、线库数据表的命名将按管线小类命名。 (二)一般设置页 此页所有设置保存在安装目录下的....\Support\文件中:

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模型及三维可视化

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模型及 三维可视化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模型及三维可视化 摘要:伴随新城镇建设,地下管线规模日益庞大,种类日益繁多,对其进行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为更好表现各类管线的地下空间分布关系,在二维地下管线信息化的基础上,探索管线信息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管理。通过构建地下管线三维数据模型,利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技术,搭建专业应用系统开发框架,生成地下管线三维模型,并实现三维可视化的信息查询与动态管理功能。 关键词关键词: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模型;三维可视化;ArcGIS DOIDOI: 中图分类号:TP319 0引言 地下管线信息是城镇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也是城市决策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地下管线的隐蔽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地下管线信息成为城镇建设、安全、应急、防灾减灾面临的挑战。因此,地下管线信息的即时获取和科学高效的管理受到社会持续关注。近年来,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从逐渐进入人们视线过渡到了需求紧迫的阶段。 城镇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多种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城市的血脉和神经。地下管线信息化是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采集、管理、更新、维护地下管线数据,开发利用地下管线信息资源,促进地下管线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并推动地下管线信息在城市运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它是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12\]。 随着城市管线建设快速发展,二维地下管线信息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满足需求。特别是在城市大规模建设并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背景下,建设了大量与地下管线相关的地下建筑物,这些地下建筑物中出现了管线共沟、多空管道、一井多盖,以及垂直管道等大量地下管线设备交叠的空间投影信息重叠现象,这些现象二维地下管线信息难以完整表达\[12\]。此外,二维地下管线图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特征,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进程中普通人员对地下管线数据直观显示日益强烈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将地下管线数据的表示方法在二维的基础上扩展到三维。三维地下管线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隐蔽于地面之下的、不可见的管线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及空间关系,并与周围地面建筑物匹配显示,使城市管理者及非专业用户都能够更好地浏览、查询并使用地下管线信息,是未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针对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还比较少,本文构建了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模型,实现了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并在此基础上搭建管线专用系统开发框架。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GDAQ21101 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总承包单位:*******有限公司 年月日

****工程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 2.我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3.《**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2)编制原则 1.在熟悉施工设计图纸、场地水文地质情况及施工现场管线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保护方案; 2.施工进度、劳力资源等安排均衡、高效; 3.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4.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 二、工程概况 ************************************。 三、管线保护原则 所有管线尽量就地保护,能不迁移的尽量不动。对必须迁移的管线,应编制详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征得管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组织程序 向地方相关部门、业主、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的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置深度等。如有可能,请他们提供相应的图纸资料,以此作为制定地下管线处理方案的依据。工程开工前,先会同管网埋设、管理部门进行确认,必要时进行试挖确认,并在上面作好标记,以便施工时确定保护措施。施工进场后,还须与有关管理部门协商、研究,进一步摸清地下管线的情况,做好管线位置标志,并刨

验以确定其准确位置。在此基础上,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更为具体、完善、切实可行的改移及防护措施。 五、组织措施 (1)项目部设专人负责地下管线调查及保护事宜,采取走访所有管线单位,委托专业物探单位探测地下管线,开工动土前,对动土位置开设样洞,摸清地下管线的全部走向,设立管线档案,并在所有施工图上用红线标明。 (2)施工中发现不明管线应及时报告相关单位,并会同相关管线单位专业人员实地鉴定确定相关施工方法和处理办法,不准擅自处理。 (3)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 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管线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连续施工。 (4)探沟开挖 ①探沟开挖必须采用人工探挖,探挖为十字形,探挖深度为2m,宽0.8m,用铁锨轻轻挖掘,不得用镐。开挖时重点放在燃气管线、电缆井、过路保护管、过路盖板、用电设施、给水管线附近。发现土质发生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以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 ②在探挖过程中,发现地下管线要及时报告现场工程师(必要时报业主及监理),在现场工程师的监视下轻轻扩宽范围,探明管线的种类、规格、根数、走向和深度并作记录。同时要采取清理周边大块石渣土块,用细土托住管线底部(不得使其悬空),上用木板封盖,插上彩旗作标记,专人负责监护等重点防护措施。 ③将路面路肩及雨水方沟范围内所发现的地下管线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管线路径、埋深。现场施工人员需认真检查,不能漏挖、错挖。在挖出的电缆旁立警示牌,并用砖、砂等暂时覆盖保护并及时上报项目部,再由监理、业主相关部门进行确认,确定保护方案进行保护。

地下管网普查实施工作方案

技术设计; 1、技术架构 应用GPS等现代测量技术和最新平差技术建立控制测量网;利用专业管线权属单位已有资料,在提供现况调绘图的基础上,探测单位以开井调查和仪器探测相结合,应用管线探测仪器探查管线点位置和埋深,通过全站仪数字化采集管线点的空间坐标,同步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测绘带状地形图,采用机助成图一体化作业同时获取地下管线数据成果;通过巡查、抽查、开挖检查和电子数据查错等方式对探测过程实行工程监理;按档案管理要求一次性组卷归档;采用先进的支持空间拓扑关系的Geodatabase 数据库模型、Oracle9i数据库平台,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管理、专业化的空间分析、网络化GIS支持等关键技术,建立具有管线数据和地形图数据的管线数据库;采用ArcGIS系列组件化产品ArcObjects ( ArcInfo、ArcEditor、ArcView)和MapObjects+ArcSDE+Oracle的方案构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服务中心、管线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和城市局域专业网络,将管线数据中心和专业管线权属单位互通互联,实行地下管线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实现管线信息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多元化的应用;通过管线档案管理立法、制定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程序、管线工程报建和竣工测量等制度,实行地下管线动态管理。 在管线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当前国际先进的ArcGIS平台结合ArcObjects、MapObjects组件和C#、.Net等进行开发,采用先进的支持空间拓扑关系的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Oracle9i 数据库平台及Unix操作系统,运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采用B/S,C/S相结合的结构,实现管线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统一存储、查询、统计、输出和分析处理等,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地下管线现况调绘 由管线办公室统一组织,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抽调本单位熟悉地下管线情况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单位地下管线埋设情况和管线属性信息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编制成管线现状图。为地下管线探测提供参考依据,为管线数据建库提供管线属性信息。 3、布设控制测量网 以二、三等GPS点位起算点布设四等GPS网,作为管线测量的首级控制网,在此基础上沿主要城市道路和街巷均匀布设一、二级导线网,所有导线点采用串测方式进行等级水准测量,建立测区内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管线测量提供平面和高程起算坐标。 4、地下管线野外数据采集 依据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提供的管线现状图,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等物探方法,探测地下管线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埋深,测定管线点坐标和记录管线属性数据。 管线实地调查时根据管线现况调绘资料,实地核实和调查管线的位置和走向,确定仪器调查的方案。对明显管线点进行开井调查,直接量取有关数据,同时查明管线种类、连接关系、材质、特征点、管径、埋深、载体特征、套管孔径、套管材质、总孔数、未用孔数、电缆条数、附属物名称、权属单位、埋设单位、埋设日期、道路名称等属性信息,记录并填写“明显管线点调查表”,数据记录做到仔细、真实、准确。 仪器探查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夹钳法和感应法,在复杂地段,为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可选择一些有效的特殊方法。 将仪器探查的隐蔽管线点编号标记在地面上,根据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结果,记录管线点号、管径、材质、特征点、平面定位、定深、连接方向、权属单位、埋设方式、埋设日期、道路名称等数据,并填写“隐蔽管线点探测手簿”。把各种管线的走向、连接关系、管线点编号标注在工作图上,形成探查草图,提供管线点测量使用。

(完整版)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为保护地下管线在施工中的安全,避免被破坏,应积极协调各方关系,督促施工单位和管线单位加强沟通,互相协调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管线,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施工准备阶段采取的措施 1、开工前建设单位组织相关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管线综合调度交底会。管线权属单位将管线的性质、走向、埋深、管径以及管线的变化情况尽量向施工单位交底清楚;并对施工现场派出监护人员。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要从现状管线保护角度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方案上保证管线安全。 2、施工单位取得各种地下管线资料后,对照现场与图纸资料互相校核验证。建立健全地下管线安全保证体系,项目部应设专职安全员,作业队伍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应挑选技术水平过硬的机械操作人员,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奖惩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3、现场地下管线详细调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⑴挖探坑:这是长期以来市政施工探明地下管线的主要方法,探坑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应采用铁锨薄层轻挖,不宜使用羊镐、钢钎等尖锐工具。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探坑的间距,

通过两处以上探坑暴露的管线情况来推断该种管线的大致走向和埋深等信息。 ⑵采用管线探测仪探测:在对地下管线的勘测中,采用科学的手段人工开挖结合现代测绘技术、仪器,如加拿大noggin 公司生产的noggin250系列管线成像雷达,即可有效的探测电力、电信、燃气、供热、供水、排水和有线电视等各类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等数据,在旧路开挖前进行全面探测,与现有管线图纸资料对照复核, 以获得地下管线的准确信息。 ⑶与各管线单位专业监护人员进行交流,请他们介绍一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工程的安全、进度十分有利。 ⑷根据经验,仔细观察,合理判断分支管线的埋设位置和种类。重点观察部位:大路口处四周集中穿路管线,沿线单位处支管接入情况,一般从检查井盖位置可以看出管线的大致走向;电线杆引下线、配电柜至附近电力检查井之间应小心地下敷设的电力电缆。 4、绘制管线分布图。对调查出的各种地下管线叠加绘制在同一张平面分布图上,注明每种管线的埋设方式,张贴在办公室显要位置,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交底学习,随时提醒相关人员注意管线安全。 5、现场做好警示标志。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在施工现场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 管理系统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 一、城市地下管线 城市管网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之一,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市政建设,管网分为供水、排水、通信、电力等多种类别,其分布也遍及地下、空中、水下等。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管线种类繁多、空间分布复杂、变化大、增长速度快、形成时间长等特点。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当今的城市中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管线,类似于以前手工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合理规划、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要求。对于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和处理效率难以适应企业集团高速发展的需求,各级管线管理单位需要一种更为方便、及时的方式,来管理自来水、供暖、排污、燃气、电信信号等管线资源——管线系统,要求科学管理管网资源及相关的管网信息,实现整个管网的协调与统一。同时各种综合信息,如工程报表、维修维护信息等也需要以管网信息为依据,要做到科学化管理。 传统的二维GIS方式管理管网,总是受到平面显示范围的限制,无法从纵深上直观反映管网间真实的空间位置,难以对大量的管线信息进行有效的描述和表示。管线三维模型能直观地描述管线的三维特征及管线间的空间关系,能真实地反映地下管线的空间分布状况。

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GIS软件为平台的应用型技术系统,整合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资源,实现了地下管线的三维可视化管理、存储、查询、分析、定位等功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资源管理数字化、可视化的三维管线系统。管线采用二三维一体化的设计方式,平面视图管线表现为二维方式,转换视角,管线表现为三维方式,能够直观查看管线与周围地形、地物、建构筑物的关系。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能够大大提高对管线信息的理解、认识、定位、判断、利用。能够提供包含基本的空间查询、属性查询、空间统计服务,基于管线数据的空间分析服务。三维管线是普通管线系统平台的高端形式,更直观、更立体地展现管线现状。可快速导入三维模型数据,包括基础底图的三维模型和管线三维模型,显示叠加后的效果;导入二维矢量图层,系统可自动将二维渲染成三维模型。三维效果让管线显示更加直观,实现对地下管线不同角度的查看。 当前,许多科技型企业着力研究最新的三维GIS技术,拓展其在管网行业中应用。不但实现了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到管网的展示中,更以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实现了二维与三维联动展示与编辑的应用,真正满足了对管网真实高效地管理和直观便捷地维护的要求。三维GIS技术已在自来水、通信行业中应用到具体的业务部门中,为管网的管理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表.1国内应用城市三维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城市信息表

地下管线保护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桩基围护施工对市政管线的影响分析 (3) 4管线保护措施 (4) 4.1总体措施 (4) 4.2桩基施工阶段管线保护措施 (6) 4.2.1施工流程 (6) 4.2.2施工工艺 (6) 4.2.3隔振沟开挖注意事项 (8) 4.3围护施工阶段管线保护措施 (8) 4.3.1施工流程 (9) 4.3.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9) 5监控量测 (11)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 6.1质量技术措施 (12) 6.2质量检验 (12) 7安全保证措施 (13) 7.1加强管线调查 (13) 7.2加强员工教育 (13) 7.3加强监控量测 (13) 7.4加强联系 (13)

1编制依据 1、上海科技大学项目提供的施工图等施工图纸资料。 2、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成果图 4、施工涉及的现行国家及上海市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如下: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工程概况 拟建“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区一期工程”位于上海浦东科技园的南部,四周范围:东至向阳河,南至环科路,西至集慧路,北至中科路-科苑路-海科路一线。拟建工程主要由学院区、公共教学区(行政中心、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师生生活区等四大大部分组成,并辅设门卫等辅助建(构)筑物。此外,本工程设有大面积地下一层空间,埋深约6.5m。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60 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58.78 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 万平方米。 学院区地下室桩基由市政院设计,该区域横穿整条市政道路科苑路。在目前科苑路暂时不能封闭的情况下,桩基施工产生如下问题: 1、科苑路上桩基不能施工;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地下管线普查监理实施细则 2008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任务履行监理 (4) 第三章作业过程监理 (6) 第四章探查质量监理 (9) 第五章测绘质量监理 (13) 第六章计算机数据成果监理 (18) 第七章成果资料监理 (21)

第一章总则 1.为了保证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确保项目成果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2.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以下称监理)工作是在城市地理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地理信息办)的领导下,由监理组负责具体实施。其内容包括:任务履行监理、探查作业监理、测绘作业监理、计算机数据监理、成果资料监理和成果验收。 3.监理工作的技术依据 3.1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以下简称《规程》; 3.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 3.3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 3.4 《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设计书》; 3.5 《地下管线普查工程合同书》 3.6 《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11/T 316-2005以下简称《技术规程》; 4.监理的主要职责 4.1监督作业单位对合同的履行,包括投入人员、设备,作业进度等是否符合投标书承诺、合同书约定; 4.2 负责审查《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试验报告》、《技术设计书》、《质量自检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 4.3 负责对作业单位作业全过程实施监理并编写测区监理报告及全市区监理综合报告。 4.4 协助作业单位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由业主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 4.5 在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通知作业单位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当作业单位未能按要求进行整改或发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令作业单位立即停工并及时报告业主单位。 4.6 定期(每周)向业主单位汇报探测作业进度及监理工作情况。 4.7 对作业单位的成果质量按规定要求进行审查、认定。

地下管线专项保护方案

地下管线专项保护方案.

地下管线专项保护方案.包神铁路东胜乘务员公寓楼工程

地下管线专项保护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包神项目部 日24月7年2011. 地下管线专项保护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神华包神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兰州交大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段工程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包神铁路机辆段院内。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类别为Ⅲ类,场地标准冻深1.6m,基础设计等 级为乙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建筑特征 15413.95 m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5538m,总建筑面积为22,其中 304 m13779.055 m地下1330.9 m,地上,地下汽车库222。建筑 坡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地下层,机房层4.8m4.2m,首层、二层层高,三~十六层及以上为3.6m高高4.5m。承重墙为内墙:工程外墙为300mm厚陶粒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卫生间、200m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加厚加200厚烧结砖砌块墙,防火墙为厨房、更衣室、管井隔墙为120 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其余隔墙 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中空玻璃窗,内外门窗全部选用60系列断桥铝合金(6+12+6所有设备机房及防火分区间门窗均 为甲门全部采用成品实木套装门。管道井门为乙级防火级防火门,楼梯间及前室的门窗为甲级防火门,门。外墙面为涂料饰面。

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Zyspps Ver2.0)数据录入[精品文档]

一、数据录入 在开始录入物探数据之前,请先对用户设置文件[...\Support\Userset.ini]中段[点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和段[线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中的内容进行字段对应设置,程度将根据此对应关系把物探数据分离成点、线数据,如果当前点、线字段没有对应物探库字段,请填写空值,仅保留等号前的部份。 注意: 当在系统支持文件[...\Support\Support.mdb]中表“管线字段”增加删除记录或改变字段名称,用户设置文件[...\Support\Userset.ini]中段[点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和段[线库-物探库字段对应设置]中的内容将会丢失,此时必须重新设置这两个段中的内容。 (一)打开AutoCAD2006进入数据处理系统主界面如下

(二)新建测区数据库 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新建测区数据库”,即可新建一个内容为空的mdb数据库。需要购买本软件或咨询软件更多交流信息请联系pc-software#https://www.360docs.net/doc/954712412.html,(#改成@) (三)打开测区数据库 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打开测区数据库”,即可打开一个现有的mdb数据库。

(四)新建管种 如果已经打开或新建测区数据库,在操作工具菜单栏中点击“文件”,打开“文件”下拉菜单如下图,点击“新建管种”

将打开如下对话框: 在下拉框中选定要新建的管类代码,点击“确定”。 (五)打开管种录入窗口 如果已经打开或新建测区数据库,在管种工具栏中数据录入窗口内双击管类代码,即可打开对应管类数据录入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