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

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

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

对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例

如,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认知观点──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内化为认知结构,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广为流传,都是建构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与皮亚杰关于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只是建构主义者更重视后一种建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起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图式。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理论一般指他在1920年以前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

①意识和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 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

②压抑和抵抗。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受到压抑。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

③泛性论。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有性的色彩,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的结果。精神分析理论指出,在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这种潜力常驱使人去追求快感。这种潜力被叫做里比多,又称性力。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生殖期等。

④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人的行为受本能的支配,但同时又要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第一种系统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形成于婴儿期;第二种系统除受快乐原则支配以外,还受现实原则支配,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对他的理论开始作了一些比较大的修正。形成了他的后期理论。主要包括:

①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各有不同的目的,但最后都是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因此,他把它们联成一体,称为生存本能。为了与生存本能形成两极性,于是他又假设了一个死亡本能。死亡本能不是表现为一种求死的欲望,而是表现为一种自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时,它就成为破坏、征服的动力,表现为侵略的倾向。但当向外界的侵略受到挫折时,它往往退回到自我,成为一种自杀的倾向,这种倾向的活动范围很广泛,不限于杀人和自杀,还包括自我谴责、自我惩罚、敌手之间的嫉妒以及权威的反抗等。

②精神结构理论。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如果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即会产生精神病。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在1900年以后成熟起来的。他从各地吸收了一批信徒,其中最被器重的是奥地利的A.阿德勒和瑞士的C.C.荣格,从而构成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代表:托尔曼,斯金纳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对地对立起来。客观主义潮流。18世纪以来科学的极大发展破除了以前很多想当然的或迷信的东西。神秘主义受到挑战。实证主义空前具有市场。强调实证的、具有社会性的可用作客观观察的知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迫切要求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意识,认为心理学应该探索行为规律,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些主张符合垄断资本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对行为的研究包括刺激和反应两个方面。刺激是指外界环境和身体内部的变化,如光、声音、饥、渴等。反应是指有机体所做的任何外部动作(外部反应)和腺体分泌(内部反应)。反应有先天反应和习得反应两种。复杂反应和动作技能是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学会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促进了心理学的客观研究,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行为的突出强调,不仅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而且使人们看到新的希望。

认知主义学派——代表:奥苏贝尔,加涅,托尔曼

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该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关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否定刺激(S)与反应(R)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

当代认知心理学是一个内容广泛的学科领域,其研究涉及到人的认知的所有方面,而且其概念和理论也渗透到几乎心理学的所有分支领域。有趣的是,在第二次认知革命中崛起的联结主义研究并没有使以计算机类比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加工心理学退出心理学的前沿阵地,它甚至依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主体而存在。因此要把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全貌,首先还是要把握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提供了最便利的隐喻——将人脑比作电脑,人脑像电脑一样可以通过把仅有的几种操作作用于符号,加工的信息仍以符号形式贮存,加工的结构和过程可以直观地表示成流程图(flowchart)或称为“箭框模型”(boxes-and-arrows models)。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它可以对表征信息的物理符号进行输入、编码、贮存、提取、复制和传递,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系列性的,不同的加工任务和加工阶段由不同的认知结构来完成,这些相对独立的认知结构既前后连接,又具有等级差异,是类似于人工智能机的人脑内部的“机器”。

信息加工系统,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on System),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感受器、效应器、处理器、记忆装置,其中感受器是接受信息的装置,也就是感觉系统;加工器是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目标、计划及计划的执行,包括图中的控制加工器和工作记忆;记忆装置,主要是指永久性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放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信息;效应器是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这里最核心的是处理器,它又包括三个功能部分:“(1)一组基本信息过程,如制作和删除符号,制作新的符号结构和复制、改变已有的结构,以符号或符号结构来标志外部刺激,对符号结构进行辨别、比较,并依据符号结构确定反应等;(2)短时记忆,保持基本信息过程输入和输出的符号结构;(3)解说器,将基本信息过程和短时记忆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序列。对基本信息过程的序列的说明和规定即构成程序,它是信息加工系统的行为机制。”信息加工心理学就是研究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传递、转换、贮存和作用机制,以揭开头脑“黑箱”内的活动。

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并提出学习是依靠顿悟,而不是依靠尝试与错误来实现的观点。该理论关于“学习”的观点是:关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否定刺激(S)与反应(R)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认为人们的行为是以“有机体内部状态”——意识为中介环节,受意识支配的,他们以S-O-R这一公式代替S-R这个公式(O为中介环节);学习并不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在依靠主观的构造作用,形成“认知结构”,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收刺激,被动地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注重内部过程与内部条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动(包括知觉、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的性质及其活动方式。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对相关刺激进行解释。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托尔曼和加涅。

信息加工理论的教学应用

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认知教学理论。其中比较著名的认知教学理论包括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其著名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加涅的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九段教学法)等。

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nonarbitrary)和实质性的(substantive)联系。这就为区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提供了明确的划分标准。他将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化分为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并进一步按命题关系将命题学习划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他认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以成为有意义学习的形式,关键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有逻辑意义,合乎非人为的实质性的标准,而且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将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原有的适当知识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

为了进一步指导教学,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结构变量:就是原有知识的数量、清晰程度和组织结构。根据原有知识到这些特征及其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他提出来逐级分化、整合协调和先行组织者三种教学策略。这些理论实质上都是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的。

加涅则依据其总结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明确指出如何通过教学将信息转化进入到学生的长时记忆,因此十分重视设计促进和激发学习者内部过程的外部活动,它们实际上是九个教学阶段。

引起注意——变化刺激、吸引兴趣改变体态、语调、音量

告知目标——激起期望

刺激回忆——明确同化新知识的经验范围

呈示材料——注意考虑年龄、基础、学习类型等因素,安排顺序和份量

提供指导——注意掌握指导的程度

诱引行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作出反应

及时强化——给学生行为及时反馈

检查评价——独立测试、单元测试等方法

促进迁移——系统复习、及时布置新任务。

评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使得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不再那么神秘。对信息加工理论来说,探究学生头脑中发生的信息加工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它试图解释被行为主义者作为“暗箱”的内部认知活动。但对这些内部过程的探讨,是用一种比传统的认知理论远为精确的方式进行的。它要求描述假定的心理过程的每一个具体步骤的程序,如果描述这一过程能详细到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的程度,那就更理想了。另外,信息加工理论,一方面采取行为主义者所持的重视实验的态度,即不仅要假设心理过程,而且必须予以实验验证;另一方面则又像传统的认知理论家一样,为了便于假设,常常采用非正规的观察法和对心理活动的逻辑分析,然后再用实验予以检验。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息加工理论在以下几方面对学习是有启迪的:

(1)刺激选择不是一种随机的过程,因此,不能仅仅考虑到刺激的特征,而且还要关注学习者已有的信息或认知图式(Scheme)。

(2)人类记忆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给他们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时间,结果必然会像狗熊拣苞米一样,拣一个丢一个。

(3)“组块”理论,为了尽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我们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块状,减少机械学习。

(4)信息编码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信息的贮存和提取。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各种策略来编码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信息加工理论中的注意系统、编码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分析,是建立在实验推测的基础上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目前的发展,还无法使“认知过程就像构成行为的肌肉反应一样实在”。正因为这样,在信息加工理论中涌现了众多模式,有些甚至是相对立的,但与其说是信息加工理论不成熟,还不如说是信息加工理论发展的一个标志。要穷尽对内部心理过程的探究是永远不可能的,我们所期望的,是涌现出更有说服力的模式

人本主义学派——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时代精神:反主流文化运动。对社会不满。

人本主义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界近三十年来崛起的第三势力,它有整体化的时代发展趋势,它抗衡于第一势力精神分析学派与第二势力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

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马斯洛的主要观点: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罗杰斯的主要观点: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1]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理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这个需要层次金字塔的顶端是自我实现,尤其是实现人的创造价值,这是最高需要层次的目的归宿之一。

马斯洛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可概括为基本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大部分。基本需要(因缺乏而产生的需要)有生理需要(空气、水、食物、住所、睡眠、性生活)、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发展需要(存在的价值)分为自我和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真善美、活跃、个人风格、完善、必要、完成、正义、秩序、单纯、丰富、乐观诙谐、轻松、自我满足和有意义的创造)。[2]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共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

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十大证书含金量排行

职场白领十大含金量证书 -----------------------------------------大学生必读规划你的职业生涯考那么一大堆证到底那些有用,那些好用,给你一个参考 NO.1:英语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 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证书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试的表达重要; 英语中高级口译: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数企业会问到是否考过托福,但同时会担心你工作不久后,可能会出国溜掉; 雅思(IELTS):少数英联邦国家企业会注意到你考过雅思,但绝不是必要条件; 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说明了你的英语能力,还有你在大学里很好学,懒惰的同学不会去学,或者学了考不过的;这是企业关注的。 托业考试(TOEIC):鸡肋,有比没有好;没有培训,只是考试,企业不感冒。 小结:四六级证书最重要,其他有比无好;至于口语,关键看面试时的表现。 NO.2:计算机证书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证书的。 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有些大城市申请户口时用,必要条件,如上海市。 此外还有三级和四级。 其他如: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计算机证书,则与未来具体的工作选择相关,不是每个企业都会看重,甚至知道这些证书的。 我们统计了约5万条招聘信息,18.6%的招聘信息中提到了计算机,但提及具体证书的不到

0.1%。更多的描述是模糊的,例如:“从事Java编程两年经验”“熟练电脑操作”。对很多同学来说,如果从大二开始学习Java,到大四时可以算做三年经验了。 关于计算机技能的各种培训很多,但被企业认同的证书却不多,关键看实际操作技能。NO.3:学校证书 包括: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奖学金证书非常重要,有的HR看不懂大家给出的各种复杂算法的GPA,但一看是否有奖学金,就有一个大概印象了。奖学金证书被很多企业列为筛选简历的必要条件,没有奖学金,就没有面试机会。 学生干部经历非常重要,如果再有一个“优秀学生干部”的证书,就更能起到证明作用了。 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在申请户口时候可以加分(上海),非常重要。 还有一项不是证书的,党员,在申请公务员、到中学当教师的时候,作用很大。 NO.4:第二外语证书 会一门第二外语,将大大增加进入相关企业的机会。 时下比较热门的第二外语: 日语(世界500强中87家日本企业) 法语(世界500强中36家法国企业) 德语(世界500强中35家德国企业) 韩语(世界500强中13家韩国企业) 其他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因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经济往来,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合作,前景看好。 还有,学习德语和法语,不仅是找工作,还可以在申请到德国或法国留学时起到作用。

新教师必须掌握的四大教育学理论

新教师必须掌握的四大教育学理论 不管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还是教师招考的考试,或者更是为了能够在将来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我们都不得不把一些教育理论内化于心。中公教师考试网小编帮大家梳理了新教师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四大理论,同时这些理论的掌握对参加招教考试的考生也是非常有益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从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至少有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1.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合作伙伴; 3.学习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2.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教师必须让学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3.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产生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造力,教师应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变动的社会。 三、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1.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 2.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 3.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4.体育、音乐、美术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 5.教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观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观以及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

教你如何看国际五大鉴定证书

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 HRD (Antwerp Diamond High Council) HRD简介 HRD为比利时的『钻石高阶层会议』(Hoge Raad Voor Diamant),由国际钻石理事会(IDC)协商制定HRD国际性钻石分级标准,HRD钻石鉴定中心即按照"IDC规则"进行鉴定。 HRD证书除描述钻石的外型(Shape),尺寸大小(Measu-rements)及重量(Weight)之外,特别对切割比率作更详细的测量报告,记载在证书上,如桌面(Table)、腰围厚度(Thin)、冠部高度(Cr. Height)及底部深度(Pavilion- Depth)。 如此一来,更易查觉证书与钻石的真伪。在HRD证书内的数字记录上,附盖了透明网状胶纸以防止涂改,内在或外在特徵在证书内及包装纸上都贴着净度制图表及详细记号。 HRD系统使用显微镜测量内含物,净度等级是测量结果与HRD 净度分级表比对为基础。等级代号除LC(Loupe Clean)和P级外,与GIA相同。为全球三大权威钻石分级鉴定机构之一。 1.Certificate no.(鉴定书编号):每张HRD开立的证书都会有此编号建立在HRD数据库中。 2.Shape(形状):指钻石的切工与各式形状。常见有:圆钻形、公主方形、马眼形、水滴形、心形、祖母率琢形。 3.Weight(重量): 钻石的重量,单位为克拉(carat),缩写为"CT"。在证书上钻石的重量记录为一克拉以下小数点的第二位,小数点第三位以下 不计,除非第三位小数为0.009,才可进位为0.01。 4.Clarity Grade(净度等级): 钻石净度等级,以10倍放大镜观察为评判标准,钻石净度等级共有12个等级,FL无瑕(Flawless)、IF内部无瑕(Internal Flawless)、VVS1极轻微内含物一级(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 1)、VVS2极轻微内含物二级(Very Very Slightly Included 2)、VS1轻微内含物一(Very Slightly Included 1)、VS2轻微内含物二 级(Very Slightly Included 2)、SI1微内含物一级(Slightly Included 1)、SI2微内含物二级(Slightly Included 2)、I1严重瑕疵一级(Imperfect 1)、I2严重瑕疵二级(Imperfect 2)、I3严重瑕疵三级(Imperfect 3)。 5.Fluorescence(荧光反应): 钻石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呈现的荧光反应强度与颜色,荧光强度分成六级:无(None)、极弱(Faint)、弱(Weak)、中度(Medium)、强(Strong)、很强(Very Strong)、具有荧光反应的钻石在荧光强度后面会注明荧光的颜色。 6.Color Grade(颜色等级): 钻石颜色等级与荧光反应(Fluorescence),GIA将钻石的颜色以英文字母D 到Z分成23个等级,代表完全无色与淡黄或淡棕色的钻石颜色等级。 7.Measurements(测量值):记录钻石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以及全身的尺寸大小,以mm为单位。 8.Proprotions(比例):此字段所列的各个项目显示钻石切工的比例数值。

(完整版)心理咨询的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三大基础、四大流派 1、心理咨询的三大理论基础: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一、精神分析 (一)理论基础 1、潜意识理论 (1)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2)潜意识是不被个体意识到、却又存在的东西,并在时时影响个体的心理。 (3)潜意识的两大内容: ①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先天的本能,尤以性本能为主; ②那些不被社会、个体接受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和后天的情感,主要以痛苦、耻辱、恐惧等情感为主 它们由于不被社会或自己接受,若存在于意识中,就会发生心理冲突或干扰心理生活,因此,心理防御机制产生作用,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在潜意识中产生影响,形成各种心理症状,可求助者并不清楚真实的原因。 (4)潜意识表现的形式: ①意识松懈:如做梦、自由联想②意识失误:如笔误、口误③意识丧失:如精神崩溃 心理咨询就是要寻找被压抑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包括本我、自我、超我。本我代表生物本能和原始欲望;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和规范,是理想自我;自我则起协调作用。 本我或超我过于强大,都会引起心理问题,人格健康者三者是协调、完整的 3、梦的理论 梦是被压抑欲望的变相满足,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找到潜意识 4、性的理论 (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包括了与生命延续和发展有关的广泛内容。个体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其性生活不仅趋向于身体快感的满足,而且在力比多的推动下个体趋向于有利于其生存的其他快感的满足 (2)人的这种性欲望生来就有,只是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其对象也不尽相同 (3)儿时的性心理发展的障碍是导致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性的压抑是导致心理失常的重要原因 (二)分析治疗的关键点 精神分析治疗着重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与意识相见。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面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转变为意识的,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现实意义,从而使症状消失。 (三)分析治疗的方法 1、自由联想 2、释梦 3、阻抗 4、移情 5、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借用了心理分析的理论观点,从改变病人的认知入手,按照中国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的性 格特点创造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实践办法) 二、行为主义 (一)基础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 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S—R理论) 2、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R—S理论) 3、模仿学习理论: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 殊的反应方式 (二)行为疗法的关键点 1、关键点: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2、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 (1)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三)行为疗法的主要咨询方法

新教师必须掌握的四大教育学理论解读

新教师必须掌握的四大教育学理论 (江西教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95672965.html,/ ) 【江西教师资格证笔试课程钜惠-80元优惠券免费领】 不管是为了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还是教师招考的考试,或者更是为了能够在将来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我们都不得不把一些教育理论内化于心。中公教师考试网小编帮大家梳理了新教师必须掌握的非常重要的四大理论,同时这些理论的掌握对参加招教考试的考生也是非常有益的。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从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至少有以下几点有益的启示: 1.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 教师不是知识的简单呈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合作伙伴; 3. 学习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 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学生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

2. 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教师及班集体成员的交往,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境界的过程。教师必须让学生觉得他是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3. 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学生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产生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与创造力,教师应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变动的社会。 三、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 1. 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 2. 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未来的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 3. 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4. 体育、音乐、美术或者其他方面的特长,同样都是高智商的标志。用这种理论去看待学习成绩较差但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很了不起,而不是什么“差生”; 5. 教师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观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观以及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 四、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的思想,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观点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新视野:

教你如何看国际五大鉴定证书

比利时钻石高阶层议会HRD (An twerp Diamo nd High Cou nci) HRD简介 HRD为比利时的『钻石高阶层会议』(Hoge Raad Voor Diaman),由国际钻石理事会(IDQ协商制定HRD国际性钻石分级标准,HRD钻石鉴定中心即按照"IDC规则"进行鉴定。 HRD证书除描述钻石的外型(Shape),尺寸大小(Measu-rements)及重量(Weight)之外,特别对切割比率作更详细的测量报告,记载在证书上,如桌面(Table)、腰围厚度(Thin)、冠部高度(Cr. Height)及底部深度(Pavilion-Depth)。 如此一来,更易查觉证书与钻石的真伪。在HRD证书内的数字记录上,附 盖了透明网状胶纸以防止涂改,内在或外在特徵在证书内及包装纸上都贴着净度制图表及详细记号。HRD系统使用显微镜测量内含物,净度等级是测量结果与HRD净度分级表比对为基础。等级代号除LC(Loupe Clear和P级外,与GIA 相同。 为全球三大权威钻石分级鉴定机构之一。 〔.Certificate no.(鉴定书编号):每张HRD开立的证书都会有此编号建立在HRD数据库中。 2.Shape形状):指钻石的切工与各式形状。常见有:圆钻形、公主方形、马眼形、水滴形、心形、祖母率琢形。 3. Weight(重量): 钻石的重量,单位为克拉(carat),缩写为"CT"。在证书上钻石的重量记录为一克拉以下小数点的第二位,小数点第三位以下 不计,除非第三位小数为0.009,才可进位为0.01。 4. Clarity Grade净度等级): 钻石净度等级,以10倍放大镜观察为评判标准,钻石净度等级共有12个 等级,FL无瑕(Flawless、IF内部无瑕(Internal Flawless) VVS1极轻微内含物一级(Very Very Slightly In eluded 1、VVS2 极轻微内含物二级(Very VerySlightly In eluded 2)、VS1 轻微内含物一(Very Slightly In eluded 1、VS2 轻微内含物二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

四种学习理论简介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摈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B.Skinner)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强化"的作用.他认为,要使学习成功关键在于提供适当的强化,也就是:第一,通过提供正强化物或移去负强化物就可使相应的行为在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第二,通过强化的组合,我们又可塑造出较为复杂的行为.这就正如斯金纳所指出的:"把强化的组合按所需行为的方向逐次改变,就可能通过塑造过程的一些连续阶段得到极复杂的行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地提供正强化物和减少负强化物.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实际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深刻地影响到当时美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地教学改革运动.简单地说,程序教学是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它把一门课程的总目标分为几个单元,再把每个单元分成许多小步子.学生在学完每一步骤的课程之后,马上就能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 现在,有许多人都认为行为主义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理论,认为受行为主义理论指导的教学就一定是不好的.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是在现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也并不是完全过时的.行为主义的方法在教学中有时是非常有效的,例如:记忆英语单词,做操等等,只能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人类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思维过程,基于这种假设,他们认为,行为的变化是可观察的,同时通过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学习者内心的活动.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我们将为老师们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及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学习理论. 1.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国际比较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国际比较李敏谊 姚 云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由一个多行业,多层次构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业发展规程与行为准则,是对从业者者实施行业规范的国家意志体现。它的实施,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发展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要求。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是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较早和有特色的国家,研究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历史发展,管理与组织、教育与培训、认证等事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问题。这对完善发展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发展历史 (一)英国 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源于行业协会,民间各行业历史上曾各自为阵颁发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早在1921年英国尝试实行国家资格证书制度,首先在机械工程领域实施,后来逐渐扩展到电力工程、化学、建筑、造船、纺织、商业等领域”。[1] 由于缺乏权威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它在一定称得上“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影响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效率和质量”。[2]于是英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表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和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为取代以工作时间和年限的学徒制,1981年英国政府发表了《一个新的培训动议:行动方案》,规定了主要手工业者和技术人员要达到的技能标准和目标期限。1985年,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对职业教育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表了《年轻人的教育和培训》白皮书,要求对就业、上岗、培训以及人员的使用都要有一套通用、统一的资格标准。1986年发表了《英格兰和威尔士职业教育资格回顾》报告和题为《共同工作:教育和培训》白皮书,确定了“能力标准”的国家就业行为目标。白皮书建议成立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并授权委员会制定职业资格标准。1988年发表《九十年代的就业》白皮书,并成立了82个企业和培训委员会。1989年,英国商业联合会大会发表的《技能2000》和英国工业联盟发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要点》,提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现代化以及建立清楚明确的职业资格标准是英国的当务之急。1991年,教育科学部和就业部联合提出的题目是“为了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其目的就是为消除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之间的距离,鼓励青年人接受提供培训,通过企业培训委员会提高用人单位在教育中的作用。 82

四大强度理论

第10章强度理论 10.1 强度理论的概念 构件的强度问题是材料力学所研究的最基本问题之一。通常认为当构件承受的载荷达到一定大小时,其材料就会在应力状态最危险的一点处首先发生破坏。故为了保证构件能正常地工作,必须找出材料进入危险状态的原因,并根据一定的强度条件设计或校核构件的截面尺寸。 各种材料因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失效现象是不同的。如以普通碳钢为代表的塑性材料,以发生屈服现象、出现塑性变形为失效的标志。对以铸铁为代表的脆性材料,失效现象则是突然断裂。在单向受力情 况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屈服点 σ和发生断裂时的强度极限bσ可由实 s 验测定。 σ和bσ统称为失效应力,以安全系数除失效应力得到许用应s 力[]σ,于是建立强度条件 可见,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强度条件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实际构件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往往不是单向的。实现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实验,要比单向拉伸或压缩困难得多。常用的方法是把材料加工成薄壁圆筒(图10-1),在内压p作用下,筒壁为二向应力状态。如再配以轴向拉力F,可使两个主应力之比等于各种预定的数值。这种薄壁筒

试验除作用内压和轴力外,有时还在两端作用扭矩,这样还可得到更普遍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实现复杂应力状态的其他实验方法。尽管如此,要完全复现实际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应力状态并不容易。况且复杂应力状态中应力组合的方式和比值又有各种可能。如果象单向拉伸一样,靠实验来确定失效状态,建立强度条件,则必须对各式各样的应力状态一一进行试验,确定失效应力,然后建立强度条件。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工作的繁重,往往是难以实现的。解决这类问题,经常是依据部分实验结果,经过推理,提出一些假说,推测材料失效的原因,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图10-1 经过分析和归纳发现,尽管失效现象比较复杂,强度不足引起的失效现象主要还是屈服和断裂两种类型。同时,衡量受力和变形程度的量又有应力、应变和变形能等。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材料的失效现象和资料,对强度失效提出各种假说。这类假说认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断裂或屈服)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引起的。按照这类假说,无论是简单应力状态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引起失效的因素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说称为强度理论。利用强度理论,便可由简单应力状态的实验结果,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条件。至于某种强

四种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经典实验桑代克的试误说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 奥苏贝尔意义同化说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 论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 展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 核心思想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外 在行为改变的过程, 这个改变主要显示在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 结将学习勘作是个体对事 物认识、辨别、理解从 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即形成认知结构 将学习看作一个主动的 意义建构过程,即所有 的知识都是在已有认知 结构的基础上建构出来 的 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因 内在的需求而求知的 过程,个体所学到的不 仅是知识或者良好行 为,更重要的是促进学 习者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习者学习者是被动的,其 行为完全是由外界环 境控制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背景 在后继学习中扮演非常 重要角色 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 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 指导作用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与 其需要之间关系的认 识深深影响着其后的 学习 学习过程因行动而学到行为由已知而学到新知识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 的过程 因需求而求知 学习内容一系列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学习内容是客观的知识学习内容是主观知识学习者看来对其人格 健全发展有意义的东 西,包括知识、行为、 情感与态度等 学习方式早期行为主义者主张 直接学习,新行为主 义主张间接学习布鲁纳:发现学习 奥苏贝尔:接受学习 建构学习意义学习是最有效的 学习结果学得行为,即习得新 的行为方式获得知识,形成良好的 认识结构 围绕着观念概念构建起 网络结构的知识 健全人格的养成 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者,知识 的传授者,主动的施 教者布鲁纳:教师是学生有 效学习的促进者 奥苏贝尔:教师是主导 者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 者、促进者,而不是知 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 意义的帮助者 影响学习的因素倡导强化,但只注重 外在的直接强化 注重替代强化与自我强 化,重视学习者已有的 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 所起的作用 先前知识经验、真实情 境、协作与对话、情感 的作用 注重学习内容对学习 者健全人格发展所具 有的的意义 教学模式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结构教学观 发现教学法 抛锚式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 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 讨论模式 自由学习教学模式 开放课堂教学模式 贡献不足

十大证书最有用

十大证书最有用 来源:世界经理人 在当今大学毕业生求职艰难的大形式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生及职场新人都切身感觉到,手持由权威机构颁发,认证较高的技能证书,是求职中的加分秘笈,因此也带动了一波又一波考证热。问题是,到底哪些证书普遍获市场认可,真正可以增加顺利就业的砝码呢?近日,一项由国内诸多权威媒体推行的“你心目中的大学生求职十大最有用证书”调查活动,在各高校展开,根据调查结果,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四六级证书、财务类证书等榜上有名。以下是十大证书具体排名及介绍:No.1学校荣誉证书 包括: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很多企业认为,这类证书能从侧面反应应聘者在校期间的表现,尤其是社团活动能力、组织交际能力等。另外,这类证书对于申请大城市户口可起到辅助作用。 No.2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 虽然考出四六级并不一定代表英语好,但不可否认,四六级迄今为止依然是中国地区惟一的认证度最高、适用面最广的英语能力证书。虽然在过去几年中,四六级考试几经改革,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减当年,依然有不少高校将四六级证书与学位、直研、评优挂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四六级是大学生的必备证书。 NO.3: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 BEC证书的含金量,首先来自于其颁发机构——英国剑桥大学;其次,“全球认证”、“成绩可折算为雅思分数”、“BEC高级被国外商学院认可为MBA课程”等猛料,也深深吸引了渴望脱颖而出的优秀学子。同时,BEC通过考试强调工作场合中听说读写的英语运用,学习内容实用性极强,促使大批在职人员热衷于进修BEC 培训课程。 NO.4:计算机证书 据调查,智联招聘等网页上,98%的白领岗位招聘信息内都含有“计算机操作熟练”的要求。因此计算机二级、三级、四级证书,以及ACCP、MCSA、CCNA等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计算机证书也很受欢迎。

教育心理学:各个流派的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一、概述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近百年来,教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也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是在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后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建立了联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与有机体生存有关的行为的研究,注意有机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行为,重视环境的作用”。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用狗作为实验对象,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条件反射。 (1)保持与消退。巴甫洛夫发现,在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继续让铃声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同时呈现,狗的条件反射行为(唾液分泌)会持续地保持下去。但当多次伴随条件刺激物(铃声)的出现而没有相应的食物时,则狗的唾液分泌量会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而自行减少,这便是反应的消退。教学中,有时教师及时的表扬会促进学生暂时形成某一良好的行为,但如果过了一些时候,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没有再得到教师的表扬,这一行为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2)分化与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叫做泛化。比如,刚开始学汉字的孩子不能很好地区分“未”跟“末”,或“日”跟“曰”。而分化则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辨别动作到位和不到位时的肌肉感觉,从而使动作流畅、有力。 2.桑代克的联结学说 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中国含金量最高的五大证书

中国含金量最高的五大证书 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职业证书的时代”。 据了解,目前我国3000万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0%是通过这些考试获得相应资格的。所谓的专业技术考试分为三大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包括会计、计算机软件水平等;执业资格考试,包括注册建筑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再就 是包括英语在内的职务评聘专项考试。 那么,目前都有哪些证书值得人们一掷千金呢? IT审计师资格(CISA资格) CISA是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简称,又称IT审计师,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授予的一种职业资格。 CISA的考试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实务、信息系统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取得与维护等五个方面,试卷的问答全部采用英文。 目前参加一次CISA的考试,报名费与培训费用在5000元左右。 目前通过CISA认证在全球有2万人,中国内地不超过10人,而且全部都在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和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里还没有CISA。据专家介绍,CIS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 才之一,在中国也正悄悄走热。 国际审计师在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在未来的几年,拥有CISA证书, 将成为“鱼跃龙门”的重要资格。 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ACCA资格) 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5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ACCA (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和CT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 计制度。其中叫得最响的非ACCA莫属。 ACCA在国内已经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四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具备ACCA资格就拥有了打开这一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因此 又被称为“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ACCA以其全球公认、国际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试难度大、综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为三个阶段14门课程,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报考

国际三大财会证书

国际三大财会证书 ACCA ACCA在国内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4家注册会计师协 会之一,也是当今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ACCA资格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ACCA的课程就是根据时下商务社会对财会人员的实际要求进行开发、设计的,特别注意培养学员的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条件下的决策、判断能力。ACCA会员可在工商企业财务部门、审计/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财政、税务部门从事财务和财务管理工作。很多会员在 世界各地大公司担任高级职位(财务经理、财务总监CFO,甚至总裁CEO)。 CMA 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是全球的管理会计组织—美国管 理会计师协会(IMA)于1972年推出的管理会计领域的全球高端财会认证,是全球管理会计 及财务管理领域的最权威认证,CMA与USCPA、CFA一起并称为美国财会领域的国际三大黄 金认证。2009年CMA刚登陆中国就被财政部、国资委、商务部、总会计师协会等16大机 构列入国家重点人才培养计划。 作为紧缺人才,CMA普遍拥有着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在全球范围内,CMA认证持有者年薪 高达125,000美元,比非CMA高出30%-120%!学习了CMA可以胜任诸如成本会计师、管理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财务分析师、预算分析师、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司库/集团财长、首席财务官(CFO)、首席执行官(CEO)等岗位。 CFA CFA全称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是全球投资业里严格 与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CFA进入中国的准确时间不详,应该早至2002年就已在中国开

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建立的强度条件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四种强度理论的破坏标志、基本假设内容、建立的强度条件 公式以及适用的范围。 一、四大强度理论基本内容介绍: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σb/s=[σ]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εu=σb/E;ε1=σb/E。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所以σ1-u(σ2+σ3)=σb。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屈服破坏的主要因素,无论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二、四大强度理论适用的范围 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第一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无裂纹脆性断裂失效形势(脆性材料二向或三向受拉状态;最大压应力值不超过最大拉应力值或超过不多)。 2、局限没考虑σ2、σ3对材料的破坏影响,对无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第二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脆性材料的二向应力状态且压应力很大的情况。 2、局限与极少数的脆性材料在某些受力形势下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第三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2、局限没考虑σ2对材料的破坏影响,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理论的应用和局限1、应用材料的屈服失效形势。2、局限与第三强度理论相比更符合实际,但公式过于复杂。

学习理论的10个应用案例

案例1 在教授《守财奴》一文之前,老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阅读预备。第一步,要求学生查阅作者的生平以及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关吝啬鬼的资料并加以整理;阅读原著《欧叶尼葛朗台》,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情节;利用工具书自己解决语音和文字的问题。第二步,课前印发选自《儒林外史》中的片段“严监生之死”。情境导入时,可以先请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四个吝啬鬼的形象概括。而后利用投影出示四大吝啬鬼形象的图片,创设情境;从四大吝啬鬼形象谈起,使学生明确鉴赏的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四大形象并举,从横向比较中显示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地位,激发鉴赏主体的学习情意,缩短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分析:这是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中学习规律中准备律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准备率(law of readiness):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安排合适的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就涉及到了教学者对学习者的动机刺激问题。动机是学习者进入某项学习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准备率原则下,要想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拥有心理准备状态,那么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充分注意对学生课前准备即预习工作布置的重要性。 案例2 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和作业中的乐趣讲个学者听,或以自身的热情为学者做充分的学前准备;仔细得规定和严格得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注意学生练习过程中是否存在疲劳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能使学者感到过于困难而气馁。 分析:这是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中学习的三大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的综合应用。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就会引起烦恼。练习律是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刺激—反应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后来,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消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于是,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这三大学习规律中得到很多启示。 案例3 许多学生可能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大声翻译句子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引起了焦虑,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作用,可能泛化到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学校机构的恐惧,以致在其他学校经验中发生类似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将快乐事件作为学习任务的无条件刺激。教师让学生在群体竞争与合作中学

四大国际秘书资格认证证书

四大国际秘书资格认证证书 伦敦工商会(LCCIEB)秘书证书 伦敦工商会考试局英文简称LCCIEB,是全球最大的职业技能证书发放机构之一。获得证书的学员可继续进修专业资格文凭或到国外大学进一步深造。该认证目前在国内30多个省市设立了考试中心。考试等级:考试等级分为三级,国内目前开考的是二级和三级。 申报条件:具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人士均可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二级考试包括商务英语(二级)、商务管理和文本产生三门;三级考试包括商务英语(可自选二级或三级)、商务实践、商务管理(三级)和文本产生(三级)。 评价:该证书有“秘书工作绿卡”之称,能帮助持证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获得英联邦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企业的青睐。该认证比较适用于需继续进修的专业秘书,特别是去国外大学深造的人员。 剑桥办公室管理国际证书(剑桥秘书) 该证书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英中心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引进,是按国际标准开发的秘书技术和职业培训课程,目前全球160个国家认可该资格证书。证书等级:设初级、中级、高级。 申报条件:中专以上学历在校生及从事办公室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考试内容:核心课程,如文字处理、商务沟通和任务管理、办公室管理;选修课程,如速记、客户服务、组织会议和活动、人际商务技巧、信息与沟通技术。考生可以根据考试级别任选考试模块。 评价:此证书为国际、国内双认证证书,除了满足学员就业需要,也满足从业人员提高技能的需要,具有实用性、通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较高层次的秘书资格认证项目。 IAAP秘书资格证书 IAAP是国际职业秘书协会的英文简称,是全球著名的跨国性职业组织,在2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目前,IAAP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已设立了培训点和考点。 申报条件:高中以上学历,且具有6年秘书工龄。 考试内容:包括企业法、企业行为科学、企业管理、人际学、秘书会计学、秘书技能、办公室秘书工作程序等。 评价:作为一个全球闻名的秘书协会组织,其组织的考试影响力不可小觑,在业内被称为“博士级”的资格证书。 国际商务秘书职业资格证书

基础化学四大主要理论

基础化学四大主要理论 一.化学反应理论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与类型 2)反应热及热化学方程式 3)盖斯定律 2.化学反应速率 1)有效碰撞理论 2)平均反应速率 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化学平衡理论 1)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平衡移动原理 3)平衡常数 4)反应自发性判断 二.电解质溶液理论 1.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离 2)电解质的强弱及电离方程式 3)电离平衡 2.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的由来 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类型 4)离子反应的特点与应用 3.水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的本质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 2)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溶液的pH 3)酸碱中和滴定 4.盐类的水解 1)概念与实质,水解方程式 2)影响因素与规律 3)水解应用 5.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溶解度与饱和溶液 2)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及其平衡表达式 3)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 4)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 三.氧化还原与电化学理论 1.氧化还原反应 1)识别与实质 2)氧化剂与还原剂等几组对立统一的概念 3)电子转移的表示及方程式配平

4)常见氧化剂还原剂及其强弱比较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1)原电池的本质及其形成条件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电池形成) 3)常用的化学电源 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 2)电解池的构成 3)电解工作原理(电极反应,放电顺序) 4)电解在电镀和物质制备等方面的应用 四.物质结构理论 1.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周期律 1)原子基本结构 2)核外电子运动特点及排布规律 3)周期表的结构与编排规律 4)周期律的内涵与实质 2.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1)化学键的定义与分类 2)共价键的键参数 3)配位键理论 4)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5)杂化轨道理论 6)等电子体原理 7)分子间作用力 8)分子的极性与溶解性 3.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1)晶体与非晶体 2)晶胞及其特点 3)晶体分类与比较(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混晶,准晶) 4.核心思想观念:组成结构决定性能. 附:用几个典型的化工生产实例整合中学化学核心知识(塑造有吸引力的学习情景) 1.工业合成氨; 该话题可牵涉到氧化还原,速率与化学平衡,氮及其化合物,氨水中的离子平衡及铵盐水解,氨的结构等。 2.工业制硝酸; 3.硫酸工业; 4.氯碱工业; 5.海水提取镁,溴等; 6.炼铁工业; 7.由黄铜矿(二硫化亚铁铜)制精铜; 8.粗盐提纯; 9.石油化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