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教科版科学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01《物质科学》(一)(II)卷.docx

2020版教科版科学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01《物质科学》(一)(II)卷.docx
2020版教科版科学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01《物质科学》(一)(II)卷.docx

2020 版教科版科学小升初备考专项训练:专题01《物质科学》(一)(II )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下列运动速度中最慢的是()。

A. 8 米 / 秒B. 8 米/ 时C. 8 米 / 分

2 .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的做法是下面的()。

A.往清水里加盐B.把水倒掉一些C.把马铃薯切小一些

3 .下面的液体中,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是。

A.白酒B.牛奶C.清水

4 .电钻机和警报器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

A.产生光能B.产生声能

C.产生光能、声能和热能D.产生电能

5 .下列物体具有机械能的是()。

A.食物B.流水C.电

6 .下列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醋B.食用油C.酒精

7 .()使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最快。

A.把水果糖放入冷水中搅拌

B.把水果糖碾碎了放入冷水中

C.把水果糖放入热水中

D.把水果糖碾碎了放入热水中搅拌

8 .小朋友,你看过电影《闪闪的红星》吗?剧中的主人翁潘冬子为红军送盐治疗伤口,可真是费尽周折。他将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溶液后倒在自己的小棉袄上,到达红军驻地后,将棉袄用水反复洗,洗过的水倒在锅内,加热后很快在锅内出现了食盐,潘冬子的这种做法属于()

A.溶解和蒸发B.溶解和过滤C.蒸发和过滤

9 .()的方法不能将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

A.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

B.把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剧烈摇晃

C.把海水围在一个地方,然后在太阳下暴晒

10 .要想使小灯泡亮一些,选择电路()比较好。(电池上标着 1.5V ,灯泡上标着3V)A.

B.

C.

D.

二、填空题

11 .热能、光能、电能这些都属于________。

12 .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______、 ______、 ______。

13 .通过实验发现,食盐、白砂糖、小苏打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_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

14 .米饭里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它是厨房里常见的烹调食品。

15 .辨认铁制品,使用(_________)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16 .磁铁是能够吸引铁、钴、镍材料制成的物品,其中螺丝钉是(_________ )材料制成的所以能被磁铁(________)。

17 .我们能听见手指轻挠桌面发出的(______)。

18 .光在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 千米 / 秒。

19 .用铁钉去刻画木条_________在木条的表面留下划痕,所以_________更硬一些

20 .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金属是________、 ________。

三、判断题

21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无关。(______)

22 .声音是沿着直线传播的。(_______)

23 .石和沙子都能溶解在水中。(____)

24 .电能是由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______)

25 .任何一个光滑的平面都能起到平面镜的作用。(______)

26 .空气压缩枪可使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______)

27 .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__)。

28 .制作电磁铁的导线较短,通电时很耗电,此实验时不可以长时间接在电池上。(______)

29 .食用油不能溶解与水,也不能溶解于其他液体当中。(_____)

30 .光合作用必须在阳光下进行。(______)

四、连线题

31 .连线题。

鸟鸣

人为声音唱歌

雷声

自然界的声音人打磨石的声音

海浪拍击石头的声音

琴声

32 .连线题

酒精白醋

氧气能溶解于水胶水

面粉不能溶解于水食用油

高锰酸钾小苏打

二氧化碳

33.将下面的物体与相应的特征连起来。

34 .下列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

塑料竹片

铜丝导体空气

铁丝绝缘体人体

橡胶铅笔芯

35.把下列各种物品与对应的物体状态用线连起来。

五、排序题

36 .同学们在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正确的测量顺序是______。

①剪下纸带②用纸带测高度③得出测量结果④合作用拃测量

37 .给下列图形排序。

按照指南仪器发明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____ 。

38 .把下列各种运动速度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速度速度

运动的物体排序运动的物体排序(千米 / 时)(千米 / 时)

热气球317台风25~30

超音速飞机11260猎豹145

沙尘暴79F1 赛车350

抹香鲸22人行走5

39 .请将制作纸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①②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按照材料韧性的强弱给下面的材料排序。(按照从强到弱)

塑料条木条铁片

六、简答题

41 .小电动机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上有什么部件?

42 .套在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43 .你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吗?

44 .请你写出三件用塑料制作的生活用品的名称。

45 .制作神秘信件的方法是什么?

七、实验题

实验一:探究霜的形成过程

46 .正确的实验步骤是(1)( _____)→( 2)( _____)→( 3)( _____)→( 4)( _____)

A.先在 250 毫升的烧杯中倒入150 克的碎冰块和50 毫升的水。

B.观察烧杯壁外侧,并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得出实验结论。

C.准备 250 毫升烧杯一个,150 克碎冰块、水、70 克食盐、勺子和搅拌棒。

D.再放入50 克的食盐,用搅拌棒搅拌。

47 .实验结论是()

A.烧杯壁外侧没有任何变化,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时,也没有什么感觉。

B.用手轻轻触摸烧杯壁外侧时,感觉很冷,烧杯壁外侧出现一层白色泡沫,这就是霜。

48 .研究哪种液体的流动速度更快一些。

实验材料:水、食用油、洗洁精、玻璃片等。

实验目的: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的流动速度的快慢。

实验过程:①用 ________吸取同样多的水、食用油和洗洁精,将它们滴在同一片玻璃上,并放在相同的高度上。

②倾斜玻璃片,观察水、食用油和洗洁精的流动情况。

实验记录:

液体名称水食用油洗洁精

猜测(________)较快(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较快(________)

小明在哪些方面让实验做到了公平?用“________”标出。

实验结论: ________的流动速度最快,________的流动速度较快,________流动的速度最慢。黏度影响液体的流动速度。

八、综合题

49 .写出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和实验装置名称。

这是 __________实验装置

①是( __________ )②是(__________)

③是( __________ )④是(__________)

50 .格陵兰岛在一天内融化了20 亿吨冰

一项全球变暖研究警告称,气候变化正在加速格陵兰岛冰盖的迅速恶化,其速度至少比之前认为的快 4 倍。NASA 表示:“自2002 年以来,格陵兰岛冰盖每年大约损失2810 亿吨。”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球气温继续上升,格陵兰

岛冰盖的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日益增多的冰川融化可能会对全球沿海地区造成灾难性的影响。纽约和迈阿密等

城市将首当其冲受到损害。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是各国必须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并限制温

室气体的排放。

影响格陵兰岛冰盖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________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人类必须限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2、

3、4、

5、

五、排序题

1、

2、

3、

4、

5、

六、简答题

1、

2、

3、

4、

5、

七、实验题

1、

2、

八、综合题

1、

2、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

生物选修3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2.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册综合测试题1(含答案解析)

2019年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全册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如果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切断同一碱基序列的脱氧核苷酸链,得到 的两组片段是() 则比较两组片段的碱基序列,推断原脱氧核苷酸的全部碱基序列应该 是()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载体 B.选用细菌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其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D.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3.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 B.恢复植被 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 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 4.如图流程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 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的编号是() A.④② B.③② C.③④ D.④③ 5.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荧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 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 明()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 用一套密码子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荧光素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 合成蛋白质的原理基本相同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6.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 的方法将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在成熟茎细胞的间隙中发现 了Amy。这一过程涉及() A.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载体,由细菌侵染受体细胞而导 入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单选题 1.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有部分细胞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 A.原代细胞 B.传代细胞 C.细胞株 D.细胞系 2.以绵羊红细胞刺激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再将后者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克隆群,由此筛选出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 A.能识别绵羊整个红细胞 B.只识别绵羊红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C.能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 D.只识别绵羊所有体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 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 B.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C.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 D.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4.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之一,能引起人患炭疽病。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事件中,散布的主要是炭疽芽抱,该芽抱产生于微生物群体生长的哪一时期() A.调整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5.某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过程②属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的原代培养

C.丙细胞既能持续分裂又能分泌单一的抗体 D.过程③、④所用的培养基都含有聚乙二醇 6.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酶水解相邻核苷酸间的化学键打断DNA B. DNA连接酶可将末端碱基互补的两个DNA片段连接 C. 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末端延伸DNA或RNA D.逆转录酶以一条RNA为模板合成互补的DNA 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 B.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密码子和标记基因C.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8.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是经过免疫的T淋巴细胞 B.融合前需用多种蛋白酶处理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C.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就能融合为杂交瘤细胞 D.融合后经过筛选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单一抗体 9.下列哪项是对待生物技术的理性态度( ) 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 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也存在一定风险 C.克隆技术如果被一些人利用将给社会造成灾难,应禁止任何克隆研究 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 10.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A.培育脱毒农作物,单倍体育种 B.微生物生产药用蛋白,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 C.提供移植用组织或器官,克隆珍稀动物 D.制备人工种子,工厂化生产植物细胞产物 11.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 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现代生物学技术

现代生物学技术 1: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试管婴儿 2:人造生命“人造儿”菌落图 细胞工程与胚胎移植 一:细胞工程概述 1:细胞工程:以细胞为对象,应用生命理论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和技术。 研究对象: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细胞器、染色体、细胞核、胚胎 2:生物工程: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学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制造新物种的一种综合技术。 第一代生物工程:4000多年前—20世纪30年代 第二代生物工程:30年代—二战期间 微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第二代基因工程)→组织工程→代谢工程 3:细胞工程发展历史 ①探索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动物:1885年卢克斯“组织培养”1907【美】哈林森 植物:1937年【荷兰】温特植物组织培养 ②诞生期:20世纪70年代 1956—1959年斯沃尔三倍体:三棘刺鱼 1959年张明觉试管兔 1962年仓鼠肾细胞悬浮培养 1965年哈里斯·沃特金斯灭活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20世纪70年代高国楠聚乙二醇促使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1960年兰花无性繁殖 1972年【美】卡尔森NaNO3诱导烟草原生质体融合 4: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73年古各树里。植物活性物质生产新途径 1975年科勒·米尔斯坦单克隆抗体 1977年首例试管婴儿 1981年埃文斯·科夫曼分离小鼠胚胎干细胞 A:动植物人工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人工育种,试管动物,克隆动物 B:细胞充足与新品种培育技术{细胞水平、细胞器水平} C:生物制品生产技术 D:细胞组织工程技术 二、动物细胞工程 1.动物细胞和组织培养 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四大生物学特征:锚地依赖性 血清依赖性生长因子 接触依赖性 形态依赖性细胞扁平状 2.细胞融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章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其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早期也称为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从细菌中分离出来。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 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获得目的基因 有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 用一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粘性末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 导入过程: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受体细胞

2019年高考生物 15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9年高考生物 15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7·湖北三校联考]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中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 D.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做人为干预 答案 D 解析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不一定表达,A选项错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B选项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C选项错误;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了生物的遗传性状,所以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进行人为干预的技术,D选项正确。 2.[2017·沧州质检]下图显示: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P+)基因有两个部位能被E酶识别;癌症患者的p53基因突变后为p-。现有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 ) A.P+P+B.P+p- C.p-p-D.P+P+p- 答案 B 解析正常人p53基因含有两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完全切割后可产生三个片段;由图可知患者p53基因中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发生突变,且突变点位于限制酶E的识别位点内,这样患者就只有一个限制酶E的识别序列,切割后产生两个片段,分别为290+170=460对碱基,220对碱基;正常人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产生三个片段,290对碱基、170对碱基和220对碱基,患者产生两个片段460对碱基和220对碱基,而该人的基因经过限制酶E切割后产生170、220、290和460个碱基对的四种片段,说明该个体的基因型应为P+p -。故选B。 3.[2016·天津高考]将携带抗M基因、不带抗N基因的鼠细胞去除细胞核后,与携带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经典知识点

高中生物 记忆材料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经典知识点 班级: 姓名: 诸城繁华中学

★考点1、(Ⅰ)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考点2、(Ⅱ)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技术:(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 的鉴定和选择。(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直接分离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又叫“散弹射击法”。具体做法是:用限制酶将供体细胞中的DNA切成许多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然后通过运载体分别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供体细胞所提供的DNA(外源DNA)的所有片段分别在各个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在遗传学中叫做扩增),从中找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再用一定的方法把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分离出来。如许多抗虫、抗病毒的基因都可以用上述方法获得。用“鸟枪法”获取目的基因的缺点是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以目的基因转录成的信使RNA为模板,反转录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基因)和化学合成法(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信使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出它的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如人的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等就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获得)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 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

第十六章基因表达的调节控制以及现代生物学技术 一:填空题 1.正调控和负调控是基因表达的两种最基本的调节形式,其中原核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___调控,而真核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___调控模式。 2.操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组成。 3.与阻遏蛋白结合的DNA序列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4.β-半乳糖甘酶基因的表达受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机制的调节。 5.葡萄糖效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 6.ticRNA是指________________;micRNA是指________________。 7.大肠杆菌细胞内参与His合成有关酶的基因表达受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机制的调节。 8.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可诱导原核细胞出现严谨反应。 9.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魔斑分子,它作为________________酶的别构效应物调节此酶的活性。 10.鼠伤寒沙门氏菌两种鞭毛蛋白表达之间的转换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机制实现的。 11.哺乳动物细胞对氨基蝶呤产生抗性,是因为细胞内的DHFR基因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 12.在胚系细胞之中,抗体重链的基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四个区域。 13.在基因表达的调控之中,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重要。 14.女性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具有转录的活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5.乳糖操纵子的天然诱导物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________作为乳糖操纵子的安慰诱导物诱导β-半乳糖苷酶的产生。 16.基因扩增或基因放大是指________________,它是通过局部DNA的来实现,________________扩增可导致细胞癌变。 17.SPO1噬菌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级联调节早、中和晚期基因在不同时间内的表达。 18.存在于反式作用因子上负责激活基因转录的结构花色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 19.真核细胞核基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0.组蛋白可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修饰而调节基因的表达。 21.原核细胞DNA的甲基化位点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序列上,真核细胞核DNA的甲基化位点则主要是在________________序列上。 22.反式作用因子通常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键与相应的顺式作用因子结合。 23.PCR即是________________。 2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5.Southern blotting、Northern blotting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被用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________是应用于蛋白质工程中的最主要的手段。 27.RFLP即是________________。 28.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技术中常用的噬菌体是________________。 29.基因工程需要的最常用的工具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30.基因克隆的载体通常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改造而来。 31.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方法获得原核细胞的启动子序列。 32.体外转录通常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RNA聚合酶。 33.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被用来分离________________。 34.第一个使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 35.一种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与启动子的一致序列越相近,该基因的转录效率就越________________。 36.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即是________________,它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的好方法。 二:是非题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调节的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 2.[ ]衰减子这种调控模式不可能出现在真核细胞。 3.[ ]操纵子结构是原核细胞特有的。 4.[ ]某些蛋白质既可以作为阻遏蛋白又可以作为激活蛋白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5.[ ]转录因子都具有负责与DNA结合的结构花色。 6.[ ]某些反式作用因子通过亮氨酸拉链这种结构花色与DNA结合。 7.[ ]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也具有抗终止作用。 8.[ ]真核细胞核的三类基因的转录都受到增强子的调节。 9.[ ]某一个基因的转录活性越强,则该基因所处的DNA序列对Ⅰ就越敏感。

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必背知识点(人教版)教学提纲

生物选修三易考知识点背诵 专题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名或 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特点:;本质(原理):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Ⅰ.“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并且使 断开。 (3)结果:产生的DNA片段末端——。 (4)要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Ⅱ.“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和)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前者来源于,只能连接;而后者来源于, 能连接,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区别: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 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Ⅲ.“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上,并随染色体DNA同步复制; ②具有一至多个,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3)其它载体: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2)PCR技术 ①原理: ②条件:、、、 ③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区别: a. PCR不需要酶;体内DNA复制需要; b. PCR需要酶(即Taq酶),生物体内的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变性; c.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而生物体内DNA复制受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控制。 (3)注意:构建基因文库需要哪些操作工具? 第二步:——基因工程的核心 基因表达载体组成: +复制原点 (1):是一段有特殊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没有启动子,基因就不能转录。 (2):也是一段有特殊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终止。 (3)标记基因的作用:,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转化方法: (1)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2)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有利于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注意: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第四步: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用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方法是。 用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需要。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 1.(2020北京卷)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2. (2020北京卷)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细胞之前需给动物注射特定的抗原 B.分离出的B细胞应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需要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得到的所有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均相同 3. (2020江苏卷,多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2020天津卷)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受体大肠杆菌含有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一定有利于该重组质粒进入受体并保持结构稳定

B.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抗盐植物获得2个稳定遗传转基因品系,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抗盐和抗除草剂不抗盐。表明一定是抗盐性的改变与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入无关 C.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其DNA检测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剂。表明一定是前者表达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达抗性基因RNA D.已知不同分子量DNA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表明该质粒上一定至少有3个被该酶切开的位置6.(2020山东卷)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7.(2020山东卷)经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 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 D.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 8.(2020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复习题(细胞工程)

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专题复习题(细胞工程)2012、7 1、(2011 A .②和③过程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B .①阶段需生长素而③阶段需细胞分裂素 C .①阶段有细胞增殖但无细胞分化 D .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 2、(2011西城)19.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叫做克隆 B .基因克隆是指某目的基因复制的过程 C .动物体细胞克隆要通过细胞核移植形成重组细胞 D .动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动物细胞的培养 3、(2011海淀)26.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不同植物的遗传特性 B .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 C .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 D .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利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 4、(2011海淀)27.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技术或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A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植物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都与细胞分裂有关 5、(2011朝阳期末)26.下列各项不属于细胞工程在实际中应用的是: A .培育工程菌使之能产生人生长激素 B .将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移入乙植物细胞内 C .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培育出“番茄—马铃薯” D .能够产生抗体的B 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6、(2011朝阳期末)39.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 B .细胞克隆可用于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C .“多利”绵羊的性状与供核绵羊不完全相同 D .克隆动物的核心技术手段是核移植,属于无性生殖 7、(20XX 年江苏卷)14.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B .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C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D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育 8、(2011石景山期末)40.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 病毒蛋白质外壳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纯化的蛋白质外壳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即可获得单克隆抗体 B .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 细胞,即可获得针对SARS 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C .将等量效应B 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 .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效应B 细胞 9、(2011丰台期末)49.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免疫的 B 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B .动物细胞融合不同于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因素是灭活病毒 C .单克隆抗体比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强、纯度高 D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10、(20XX 年石景山期末)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 ,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违背了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系统整体性原理 D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1、(20XX 年崇文区期末)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所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整体性原理 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协调与平衡原理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技术流程归纳与试题分析(1)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是以技术操作为核心的,但技术的依据是科学的原理,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以服务于社会。因此,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包含的要素就是科学(原理)、技术(操作)与社会(应用)。在复习中,牢固掌握技术的操作流程,明确技术的原理,了解技术的应用或应用前景,就成为复习本模块的三大要素。本刊将分期重点归纳本模块的主要生物工程技术,并择相关试题作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与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的过程。在选修模块3中,基因工程是最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之一,也是高考中考查频度最高的内容之一。[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

[例1]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是;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在下图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用图中序号表示) (3)从分子水平分析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这也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 (4)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 是。 分析:(1)图示转基因操作中,首先是将A与运载体拼接为重组DNA,然后导入受体细胞的。在拼接的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还需要通过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切点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缝合起来。 (2)在转基因过程中,过程②拼接形成重组DNA时,由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与运载体通常会留下粘性末端,在DNA连接酶进行“缝合”前,

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前沿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系统(BIAcore) 1.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core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 BIA技术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的物理光学现象的新型生物传感分析技术。 不必使用荧光标记和同位素标记,从而保持了生物分子的天然活性 2.工作原理: 实验时先将一种生物分子固定在传感器芯片表面,将与之相互作用的分子溶于溶液中,流过芯片表面。检测器能跟踪检测溶液中的分子与芯片表面的分子结合、解离整个过程的变化。 传感器芯片:传感器芯片是实时信号传导的载体芯片,是在玻璃片上覆盖了一层金膜,在金膜的表面连有不同的多聚物用于固定不同性质的生物分子。每个芯片表面有4个通道(FC),可以独立做4个不同的实验,为了满足分析各种生物体系的要求,专门设计了多种传感器芯片。每一种芯片都具有良好的品质能提供:稳定的基线,高灵敏度,广泛的再生方法,反复使用性和特别好的重现性。 液体传送系统:微液流盘是一个液体传送系统,通过软件的控制自动地传送一定体积的样品至传感器芯片表面。通过对管道内微型气阀的控制,形成各种液体流动回路,将样品或缓冲液送到传感片表面的不同通道。甚至自动进行样品的回收。 SPR光学原理:当入射光以临界角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将产生全反射,由于在介质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后,入射光可引起金属中自由电子的共振,(从而导致反射光角度减弱,使反射光完全消失的角度称作共振角)。共振角会随金属薄膜表面通过的液相的折射率的改变而改变,折射率的变化(RU)与金属表面的生物大分子质量成正比 3.应用:测定分子复合物的生成和解离的速度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原理与应用 理论: 共聚焦激光扫描荧光显微镜:是以激光作为光源、采用逐点扫描及共轭聚焦技术,能对样本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得高分辨率焦平面光学图像的荧光显微镜系统. 基本原理:高压汞灯(滤镜分光),紫外、蓝、绿(激发),被荧光探针染色的生物样本(光学成像),被标记结构的荧光图像。 优势: 1、由于采用了逐点扫描及共轭聚焦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采集的样本焦平面荧光图像远比普通荧光显微镜获得的样本全层图像分辨率高 2、由于激光的穿透性强,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对样本进行连续断层扫描而获得序列光学切片,可实现样本结构的三维重建 3、由于激光的单色性好,对于多重标记的样本,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区分不同颜色标记物的能力较普通荧光显微镜强 4、由于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对厚样本进行光学切片,可用振荡切片机直接对新鲜或固定样本切厚片(50~100 m),避免了石蜡包埋、冰冻等传统切片方法对细胞结构和抗原性的破坏,并可实现活组织检测。 实验: 固定的目的是使构成组织细胞成分的蛋白等物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并迅速使组织细胞中各种酶降解、失活,防止组织自溶和抗原弥散,保持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和所要检测物质的抗原性。 固定方法:侵入法,灌注法 切片方法: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振动切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