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气机之出入升降

人体气机之出入升降
人体气机之出入升降

人体气机之出入升降

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首要的功能。它直接影响着人体的体内气机与体外气机,五脏与五脏之间,五脏与六腑之间,五脏与气血津液之间,五脏与四肢之间,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运化状态。可以说,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状态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与寿命。

气机出入升降的作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运化十分重要,能够起到吐故纳新,活化机体功能的作用,出入升降功能一旦紊乱,人体的生命和健康状态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医学对人体气机运化是以气机出入升降的状态为评判标准。在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篇》中就有其详尽的说明:“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我们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的作用异常的重视,它关系到人的生命与人的心理和生理运动。如果没有了出入升降,人的生命与生理活动也就不存在了,人之所以有生命与生理活动,就是因为有了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的升降出入使人体体内气机与体外气机场有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从

而带动了五脏六腑功能的运化,形成了很好的的作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吐故纳新,因此,保持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状态的稳定,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人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生命就会受到危害。

气机的出入升降在中医学的理论中,是泛指人体内外气机整体的出入升降的作用性能,不是对人体体内脏器和某一项功能的单一运动而言。从中医学基础理论人天本一的角度看,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功能与人体身外气机能量场的运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体外气机能量场的运化状态决定着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作用。

气机的出入升降是指人体整体的功能代谢而言,是中医学整体观的体现。人体消化系统、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等都在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带动下进行整体而有规律的运化,一旦气机出入升降出现紊乱,这些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同时,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紊乱会影响到人体内外气机的相互作用,如果人体体内气机出紊乱也会引起气机了入升降功能整体性的紊乱。

整体性、统一性是中医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观点,中医学所认为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是以宇宙自然规律为基础,将宇宙自然中的所有一切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是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统一而有规律的进行着合理的运动。中国古文化与中医学的理论认为,人与宇宙

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以载然分开。人体上的一切生理与心理活动都与宇宙自然规律息息相关,宇宙自然的一切物质与场的运动都是在一个规律之中。这种理论观点可以从宇宙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中看得到,宇宙中星系的运动,如太阳黑斑的爆炸会对人的心脏、血压产生影响,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等等。

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紊乱主要是宇宙自然界的异

常变化,人的心理活动和人的饮食无规律以及五脏气机运动不规律造成的,而人的心理活动对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精确的指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对人体的影响,“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天元纪大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人在遇到某些事情时,会产生多种不稳定的情绪,这些不稳定的情绪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体的身外气机场与五脏气机运化功能。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理情绪的紊乱引起五脏气机功能运化的紊乱,从而导致人体产生疾病和不健康的因素。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功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某一个脏器功能或其他某一个功能发生紊乱都会引进起气机出入升

降功能的整体性紊乱。

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经文中的“神明”指的就是人的心理活动,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会使人体气机运化状态有规律的运化,形成一个很有规律的气机周流状态,反之,就会严重的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化,导致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紊乱,从而影响人体外气机场与五脏气机运化状态,这是人们身体是否健康的重要基础。因此,调整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对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调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人体五脏与其他功能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如同一部精密的计算机,各项功能在宇宙自然规律中有机而整体统一的进行着运化。而进行运化的基础是在人体内外气机场运化之上。中医学古典理论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气为本源,因此,气机运动是人体气机出入升降状态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生存于一个无比巨大的气机能量场中,气机的出入升降是人体吐故纳新的主要作用手段,从人体的形体结构来看,人体的上中下、前后左右形成了气机运动的构架。人体的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后为阳前为阴。气机运动在人体外的运动规律为:自然界中的地气由下向上升,天气由上向下降,人体左侧阳性气机向下运行,右侧阴性气机向上运行,后面阳性气机向上运行,前面阴性气机向下支行,腰胯

气机由左至右运行。根据气机不同性质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人体的气机由头沿左侧向下至足,再沿右足向上至头,形成了一个循环。身后的阳性气机由足向上至头,再沿前胸向下至足形成了一个循环。腰胯气机由左行至右侧,再由右侧行至左侧形成了一个循环。由这三个气机循环结构组成了一个立体性的整体气机循环结构,从而带动人体内部气机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同时,在人体上,人体的右肩至左足,左肩至右足,交叉的形成了气机的运动方式,这种方式与现代医学中人体交叉神经的作用方式相同,并且于上面三个气机循环结构同为一个整体,参与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作用。

这种在人体上交叉运化的气机运动方式在中国的古文化理

论和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就有其记载和描述。在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篇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论述:“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鬼柳,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侯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这段内容是论述五行先天之气在天体中运化的模式,而戊和已则在东南方与西北方相对的位置,戊己在五行中属土,居于五行中的中宫,主运其他四行,是先天五行之气机运化的通道,如果这个通道不通,五行之气的运化就不可能完成。这种五行之气的运化模式是宇宙规律的始然,不可不通。自

然界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是以这种模式进行运动的,人体也是如此,人体上的五行之气就是按照这种气机运动模式进行运化,使人有了生命的活动。

在中国古文化对于天体的研究中,对于这种五行气机运化有详细的图解说明。

二十八星宿五运图

从人体的体位来看,人体的右肩处于空位的位置,左足也是处于空位的位置,这样在人体上就形成了一条气机运行的通道,右肩的位置就称为天门,左足的位置就称为地户。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人体的左肩与右足也是一条气机运行的通道,只不过是这条气机运行通道与右肩和左足有性质上的差别。左肩与右足的通道为虚,右肩与左足的通道为实,在人体上形成了交叉形式的气机运化状态。

这两条气机运行的通道对五脏气机和人体整体气机的运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在人体上,气机的运行方向不是单向运行的,在气机向一个方向运行时,还有与其相反逆行气机在同时运行,形成了一正一反一实一虚的运化机制。正是这种气机运化机制带动了人体气机进行不断的运动。

在人体内部,气机的运动也是按照清阳上升,浊阴下降的规

律运行。在中国古典文化对人体气机运动研究的理论中,有大小周天的描述。中国古人认为,人体的生命能量源头是在关元气海一带,是人体原始之气储存的地方,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称之为丹田。丹田的位置在人体的中心,人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的阴阳关系就是在此处为分割点。以这一点横向水平轴向上为阳,向下为阴,纵向立轴而分,左为阳右为阴,侧向立轴而分,后为阳,前为阴。气机由丹田开始沿任脉向下经胯下经会阴穴沿督脉向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再沿百会穴向前向下行至丹田,形成了一个周流的状态,在中国古典文化与中医学理论中称之为:小周天。然后,在丹田经过旋转运动后,再沿人体的中心向上行至左肩,沿手臂的内侧向下行至五指尖,后经手臂外侧向上行至左肩回至丹田。经旋转运动后再沿人体的中心向上行至右肩,沿右手臂内侧向下行至五指尖,再沿右手臂外侧上行至右肩回至丹田。经旋转运动后,沿左腿内侧向下行至左足下涌泉穴,经旋转运动后,沿左腿外侧向上行至胯部回至丹田。经旋转运动后再沿右腿内侧向下行至右足下涌泉穴,经旋转运动后,再沿右腿外侧向上行至胯部回至丹田,形成了一个整体性的气机周流状态,这样在人体的内部就完成了一个气机周流的过程。这种在人体内形成的气机周流状态,在中国古典文化与中医学理论中称之为:大周天。

以上大小周天气机周流的方式,是体内气机与体外气机同时

的进行周流,不单是体内的气机周流。这种气机周流的方式是人体内气出入升降功能的根基,如果气机的周流出现问题,气机出入升降功能将发生紊乱,影响人体的吐故纳新功能。

经脉穴位是人体体内气机与外部气机联络与转输的重要出入通道,也是人体气机出入的门户,在人体的气机出入升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上的穴位,在中医学理论中称为:要穴。其意义是,这些穴位在人体内部气机与外部气机联络时,起到与外部气机联络和转输气机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古典文化与中医经络学的理论中,一些经脉穴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命门穴、神阙穴、劳宫穴、膻中穴、印堂穴、大椎穴、长强穴等穴位,以及经脉中的督脉、任脉、带脉、冲脉、十二正经。

百会穴在人体头顶部中心的位置,是宇宙自然之中阳性气机在人体上的汇聚之地,涌泉穴在人体的足下,是宇宙自然之中阴性气机在人体上的汇聚之地。天地之气的交流,在人体上主要的就是从这两个穴位上出入。在现代西方人体科学的研究中发现,在人体上具有多达七个连续而又互相渗透的能量流围绕,并渗透着人体,能量流由头顶经身体中心直下,由足底分别向上至头顶,形成了不同方向的能量环流。从以上对人体气机能量运行的结构形式来看,这种结构就如同地

球轴心线与经度线纬度线的结构形式一样,人体形成了一个自封闭的空间结构,而穴位则是这种结构内外气机能量出入的门户,这些气机能量出入门户的开阖就成了人体气机出入升降最为关键的部分。

人体气机的出入升降与人的心理活动与身外气机场和五脏

气机的运化分不开。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将人的心理活动对人体的影响作用阐述的很清楚,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开篇中明确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有所愿”。从这两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视,告诉人们人体疾病的产生与衰败的原因,如何调理人的心态,使人的身体健康长寿。

“人有五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人的心理活动与人体的五脏气机运动息息相关,起伏变化很大而且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导致阴阳五行气机运化的失调,引起身体内外气机的整体性紊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脾气暴燥、思虑过重、情

绪低落、喜怒无常等状态,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脾胃不适、胸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干燥、肝气胀满、内分泌失调、睡眠失常等症状。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经常处于心烦意乱,很容易发火的状态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大便干燥的现象。在五行气机中火位气机具有上炎之性,火性气机太过会影响到人体的水液分泌,产生大便干燥,排泄困难。

由于体内气机的紊乱而致使体外的气机不能很好的与体内

气机进行交流,使得阴阳气机的出入升降不能正常的进行,这样就严重的影响了人体吐故纳新功能的作用。人体内外气机的运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会影响到阴阳气机之间的运化状态。一个平和的心理活动状态,能使内外气机处于一个有机而平稳的运化状态,否则,复杂而不平和的心理活动状态,会使人体内外气机经常处于一个紊乱的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自然界环境的变化也是影响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经典理论认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在自然界中,随着地球外在环境的变化与地理位置的不同,气机的变化也就不同,这些都是引起人体体外气机产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年四季中,如果春天的风气过重,就会引起人的肝火过

旺,肾水失调,从而引起五脏气机运化紊乱,导致气机出入升降功能出现紊乱的现象。因此,在一年四季的变换时,人体往往会发生某种季节性的疾病,就是由自然界环境的变化所造成的。所以,人体外气机场的运化状态就成为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状态是否平稳的关键。如果人体体外气机场始终处于一个稳定而有规律的运化状态时,就会对一切外来的不均衡气机进行有序的协调,使气机始终处于一个平和而稳定的状态,气机出入升降功能的状态就不会受到破坏,保持一个完整而良好的状态。

人体的气机出入升降功能是人体疾病治疗,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重要基础,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因此,掌握人体体外气机场的运化规律与五脏气机运化规律,是内功调整推拿技术对人体气机出入升降功能调整的关键,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康复与保健养生非常的重要。

气机的出入升降是宇宙自然气机作用与人体的唯一方式,也是人生命的根本,是宇宙自然的运化规律,不可不知。

============================================== ===============================

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机者有枢机、枢要、关键之意。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故称气的运动为气机。气化活动是以气机升降出入运动为具体体现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就是气的交感作用。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

人体的气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2.气机的形式

位有高下,则高者下降,下者上升;气有盈虚,则盈者溢出,虚者纳入,故有高下盈虚的阴阳对立,就必然产生气的升降出入的运动,这是事物的辩证法。“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素问·六微旨大论》)古人以升、降、出、人四字来说明物质气的运动规律和具体表现形式。“分言之,为出入,为升降;合言之,总不外乎一气而已矣。”(《吴医汇讲》)其中,升,指气行向上;降,指气行向下;出,是气由内而外;入,是气由外而内。气的升降出入之间是互为因果,联系协调的。故曰:“无升降则无以为出入,无出入则

无以为升降。升降出入,互为其枢者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人体的气化运动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所以在生命过程中,“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没有升降出入就没有生命活动,故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可见,升降出入是万物变化的根本,是生命活动的体现。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而升降出入止息,则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升降出入为一切器物的共同属性。器与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中医学认为,每一个器物内部都是一个发生形气转化的气化作用的世界。由于气的运动,使器物内部出现升降的变化,同时与外界环境又发生内外出入的一定关系。故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素问·六微旨大论》)。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上下之间相引相召,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从而引起世界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

升与降,出与入,以及升降与出入,相互为用,相反相成,共同完成人体内部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化过程。升者升其阳,降者降其阴,出者吐其故,入者纳其新。升降侧重里气与里气相回旋,侧重体内的气化过程;出入则侧重里气与外气相交接,侧重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升降出入,内而脏腑,外而皮毛,上而头面,下而百骸,纵横往来,并行不悖。“不止言升降,而必言出入。升降直而出入横,气不能有升降而无出入,出入废则升降亦必息矣。止论升降,不论出入,是已得一而遗一。”(《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 升降出入是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诸如呼吸运动,水谷的消化吸收,津液代谢,气血运行等,无不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才能实现。

呼吸运动:呼出浊气为出,吸入清气为入。自然界的清气,由鼻吸入肺,而体内代谢后的浊气,又由肺呼出体外,如此出入有序,吐故纳新,使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不断地进行交换。

人体的正常呼吸,是肺肾两脏升降运动的反映。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上下相交,呼吸乃和。若肺失宣肃,肾失摄纳,升降不得,则或咳嗽、咯痰、气喘不能平卧,或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辄尤甚等。因此,权衡肺肾升降异常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但“呼出心肺主之,吸入肾肝主之,呼吸之中,脾胃主之,故惟脾胃所主

中焦,为呼吸之总持,使气积贲门不散,而阻其出入,则危急存亡非常之候。”(《医门法律》)可见呼吸赖于肺肾升降,然又非独肺肾升降,而是五脏升降出入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液代谢:人体的水液代谢,主要是靠肺、脾、肾、大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不断地升降运动,使清者上升,浊者下降,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但“上焦不治,则水泛高源;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医学三字经》)若肺、脾、肾等失其所司,则升降无能而水湿无制,或泛溢肌肤而为水肿,或积于腹中而为臌胀,或停于胸胁而为痰饮,或凌心射肺而心悸、喘促,或浊阴不降而为眩晕、呕逆、癃闭等。其治疗务使清阳升而正气复,浊阴降而邪气去,不外宣肺、健脾、温肾、利湿等。

消化吸收:脾胃居中,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在“肝主疏泄”功能的帮助下,司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食物经脾胃腐熟运化,小肠泌别清浊以后,其清者由脾气转输而“上归于肺”,“散精于肝”。“淫精于脉”。其浊者由胃气下降而传入大肠,大肠吸收水分后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脾气不可一日无升,胃气不可一日无降。若脾胃功能失司;则上为呕吐、呃逆、噎膈反胃;下为泄痢、霍乱、便秘、内脏下垂;中为脘痛痞满、厌食等。脾胃之治的基本原则是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

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血液运行:血液来源于水谷之精华,生化于脾,宣布于肺,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化精于肾,以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因此,血液循环主要是靠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气机调节来完成的。故曰:“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助心行血”,“肾精可化为血”。若人体血液循行方面的升降失常,上为吐血、衄血、咳血等;下为崩漏、尿血、便血。“血从上溢者,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膀胱下达”(《张氏医通》)。凡血液循行功能失常之证,见咳嗽喘满及胸膈左右胀痛者,病在肺,治宜清降,不宜升浮;如膈中一丝牵痛或懊〓嘈杂者,病在心包,宜养荣,不宜耗散;如腹膨不饥,食不知味,吐涎沫者,病在脾,宜温中,不宜酸寒;如胁肋牵痛,躁扰不安,往来寒热者,病在肝,宜甘缓,不宜秘滞;如气短似喘,咽痛声哑,骨蒸盗汗者,病在肾,宜滋阴壮水,不宜香燥;如呕吐烦渴大热不得卧者,病在胃,补泄当查兼症,勿谓阳明尽可攻之。

总之,升降出入存在于一切生命过程的始终。“死生之机,升降而已”(《素问·六微旨大论》),是对生命规律的高度概括。

3.脏腑经络气机升降出入的规律

“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素问·六微旨大论》)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人身之气,经盛则注于络,络盛则注于经”(《冯氏锦囊秘录》),“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万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门户也。……人身肌肉、筋骨,各有横直腠理,为气出入升降之道。”(《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才能具体体现出来。换言之,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1)脏腑气机升降出入的规律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均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与它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升降运动是脏腑的特性,是物质运动的规律。而每一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又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本质所规定。因此,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及其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升降趋势亦不尽相同。

人体的生命活动,内而消化循环,外而视听言行,无一不是脏腑升降运动的表现。“出入”则是升降运动的外在表现,与升降运动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五脏贮藏精气,宜升;六腑传导化物,宜降。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居中而通连上下,为升降的枢纽。

左右为阴阳之道路,肝主升发,从左而升。肺主肃降,从右而降,肝左肺右,犹如两翼,为气机升降的道路。六腑,“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灵枢·本脏》),虽然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宜降,但在饮食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中,也有吸收水谷精微、津液的作用。如胆之疏泄胆汁,胃之腐熟水谷,小肠之泌别清浊,大肠之主津等。可见,六腑的气机运动是降中寓升。不仅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处于升降的统一体中,而且每一脏腑本身也是升与降的统一,即升降中复有升降。总之,脏腑的气机升降运动,在生理状态下,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可体现出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的特点。

脏腑的气机升降,除一般规律外,还有其本身的活动规律。心位于胸中,在上焦,主血脉,藏神。心推动血液在脉中循一定规律和方向,循环不息,以供养全身的需要。心主神明,为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总司,五脏六腑之大主,统御全身各脏腑组织,使之维持平衡、协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升降特性主要为降,而降中又有升降。

肺居膈上,其位最高,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调节水液代谢,外合皮毛,为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肺的这些生理功能是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来完成的。肺之宣发和肃降是升降出入的对立统一。没有宣发就无所谓肃降,没有肃降也无所谓宣发。但肺气以清肃下

降为顺,可见肺的气机特性主要为降,升居其次。

肝位于右胁,主升发,喜条达,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使气血运行无阻。其气机升降,以升为主,降居其次。“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王冰注《素问·五脏生成篇》)。肝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疏泄于心脉,升发而上,又运行于全身,则“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素问·五脏生成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东医宝鉴》)。胆汁来源于肝,肝分泌胆汁,下泄于胆、小肠;且能疏泄精关,调节精血,与生殖机能有关;又能疏利三焦通调水道,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参与水液代谢,降泄而下。

肾位于下焦,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其气机以升为要,降居其次。

脾胃位于中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气机升降运动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虽然和各脏腑皆有关系,但升降之枢纽在于脾胃。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又须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灌四旁。“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素问·五政常大论》),“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泰”(周学海《读医随笔》引朱彦修语)。可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脏腑气机升降的轴心。“肝主升,肺主降,……心主动,肾主静,……

静藏不致于枯寂,动泄不致于耗散,升而不致于浮越,降而不致于沉陷,则属脾中和之德所主也。故曰脾胃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医碥》)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脏腑组织不仅各自进行升降运动以完成各自的新陈代谢,而且各脏腑之间的升降运动又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化生的。

综上所述,人体脏腑组织及各脏腑组织之间的气机升降,共处于升降出入的对立统一体中,共同完成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不断自我更新。即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并将这种物质通过气化作用,升清降浊,摄其精微而充养自身。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以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故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素问·经脉别论》)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这种动态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关键。所以说:“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矛盾,这一矛盾停止,生命亦停止”(恩格斯)。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下降,肾水

调整脾胃升降的临床体会

调整脾胃升降的临床体会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脏腑经络之阴阳气血运动的基本过程。如肺之宣降,脾升清,胃降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胆之生发疏泄,谐调内外等,都是这一过程的具体体现。升降平常,出入有序,则阴平阳秘,形神康健;升降出入紊乱则必然导致机体的内环境、外环境以及内外环境之间平衡失调,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若肺失宣降则气逆喘咳;胃失和降则嗳腐呕恶;脾不升清则腹胀便溏;肝不条达则胸闷胁痛;心肾不交则惊悸梦遗等。所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脾胃位居中州,交通斡旋,承担着升降出入的枢纽的作用。脾主升淸,输布精微,化气生血,维持着机体的营养供给。胃主降浊,保证着饮食物的消化和传导。从而维持了“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淸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肺之肃降,肝之疏发,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无不依赖脾胃中运之转输。故唐容川说:“其气上输心肺,下达肝肾,而灌溉四旁,充溢肌肤,所谓居中央畅四旁如是。” 现代对脾的本质初步探讨证明,“脾的本质包括消化系统以及能量代谢转化和水液代谢有关的一切器官系统(包括神经体液调节机构)的综合功能单位或机构,也包括免疫、造血系统。这个机构的基本功能是将外界食物中潜在的能量输送给全身各器官系统以进行生命活动。”由此可见,要调整机体阴阳升降平衡,就必须抓住脾胃这一关键。前贤李东垣之益脾阳,叶天士之养胃阴,即抓住了“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这一根本,培补后天生化之源,以调畅升降出入之机。近年来,笔者以调理脾胃升降、斡旋中运为法,临证取得一定效果,兹举二例以示一斑。 例一:魏XX,女,31岁,职工,2008年3月11日初诊。患者自述于7年前开始头晕胀痛,日渐加重,每月发作1~2次,伴有胸脘痞闷,呕吐淸水,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四肢乏力,畏寒肢冷,口淡无味,不思饮食等症,每次发作均要住院治疗,曾诊断为“椎间动脉供血不足”,“神经性呕吐”,“肠道菌群失调”等。2008年3月11日来院就诊,诊得六脉沉细,右关微弦,舌淡苔白,此属忧思劳倦,损伤中气,清阳上荣,脑失淸灵。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 生黄芪30克柴胡4.5克炒白术10克云苓12克升麻6克春砂仁6克姜半夏10克大枣5枚炒枳壳9克煨葛根9克当归10克 六剂,清水煎服。 二诊:药后自感头晕胀痛大减,食纳增进,但稍劳则头晕加重,脘闷欲吐,仍宗前方去春砂仁、姜半夏,加山药、姜竹茹,再进六剂。 三诊:服药后诸症悉除,饮食如常,嘱其继服香砂六君丸一个月以善后。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收藏人:彤彤2365 2014-08-29 | 阅:357 转:30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 ——人体小宇宙运动+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人体小宇宙运动 黄元御解说内经、伤寒理论,归纳起来就是:人是一个小宇宙,它的循环运行就是一个圆圈。取象比类是中医的一个最常见又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医理论的创始多根据这种思维方式。故理解中医的理论,要回到肇始时的思维方式,否则就是对中医理论的曲解。后世牵强附会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形似而神不似,没有起到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 中医取象比类人体这小宇宙,如同大宇宙一样,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地循环。对于人体小宇宙与天体大宇宙的取象比类,我是这样形象理解的,对否恭请同仁指教: 东方肝、西方胆象树木,南方心象阳光,西方肺象至高的青天,左中大地之土象脾,右中大地之土象胃,北方肾象地下水。膀胱是水库,三焦是水库的闸门,肝(主疏泄)是开启水库闸门(尿道口)、打开垃圾厂大门(肛门)的按钮,小肠是分拣精华与垃圾的清洁工,大肠是垃圾的运输车。 地下水要温,否则会寒凝结冰,所以说水中含火(温气),阴中含阳,阴抱阳根。所谓“壮火之主,以消阴霾”即是说地下水要温暖不能寒凝结冰,否则寒水凌心(地下结冰当然天上相应的是飘雪花了),心血管也会血瘀而阻塞。 东方树木吸取地下温水,太阳从东方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水蒸汽上青天(清气升),大气圈里有水汽层湿润,可以阻隔阳光的过猛伤害大地,使大地不致于燥裂,使青天保持凉肃。肝脾要升就是此道理。阳光要含水汽,即是阳抱阴根,阳中有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就是说水蒸汽要升华上青天湿润阳光,使天空的温度保持正常值。 太阳从西边落山,水汽上青天后经过凉肃,变成雾露下降于大地(浊气降),滋润西方树木,树木吸收雾露沿树根进入西方大地之土中,又变成地下水。肺胆胃要降就是此理。 当地下水寒冷时,东方木不能吸水蒸发,水汽滞留于土地中,这叫水寒肝陷脾湿。因为没有水汽上蒸,阳光过于猛烈,青天不能凉肃,这叫心火上炎。青天不能凉肃,心火刑克肺金,于是咳嗽痰饮吐衄血种种病生。这种情况下往往下寒而上热。 青天不能凉肃,雾露不降,西方树木和西方大地之土便燥热,这叫胆胃上逆,呕吐反胃噎膈消渴和相火上炎胆病生。青天上面的温气不能随雾露下降入地下水,便造成水寒,于是三焦失约,膀胱不温,淋癃遗泄之证生。 肝脾左升肺胃右降,脾胃土居中调度升降,肝胆居中运行升降,心肺居上,肾居下。这就是人体的小宇宙圆圈运动。 说起来也非常有趣。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阴阳变化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形象理解黄元御圆圈——人体小宇宙运动+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 1.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气机升降与胃肠动力关系

气机升降与胃肠动力关系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气化)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其中,尤以气的升降运动在胃肠动力的调节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与反映,两者之间直接或间接存在着生理与病理的密切联系。 1生理上的联系 气的升降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云:“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而胃肠运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生理机能,所以气机升降与胃肠运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无升降,则无正常的胃肠动力。 “人以水谷为本”(《素问·平人气象论》),水谷经仓禀之胃受纳、腐熟,下传小肠,其精微由脾气化而上升,其糟粕由小肠化而下降,继由大肠传导,变化而出,只有胃、脾、小肠及大肠之气的一系列功能正常,才使精微得化,糟粕能出,水谷更进。意即人体营养物质的摄取,需要胃肠道的正常运动功能来保证。“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平人绝谷》)气升以化精微,气降以除糟粕,气机升降实为胃肠协调运动的前提和条件。 胃肠运动与胃、脾、小肠及大肠之气机升降有直接的相关性。胃、小肠、大肠为腑,以通降为顺;脾为脏,以升为职。清代叶天士云:“纳食主胃……胃宜降则和。”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必须下行小肠。“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这种虚实更替是胃气下行作用的表现,也反映了胃肠的协调运动。小肠下输残渣功能,在《医贯·内经十二论》中即有阐述,小肠能将“滓秽之物,则转入大肠”,而大肠为传导之官,最终将糟粕化为粪便,排出体外。根据脏象学说,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是胃降浊作用的延伸。所以胃、小肠、大肠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可统以胃主通降来概述。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自进餐后,近端胃的张力即降低(胃在这种状态下即可接受食物),远端胃在开始几分钟呈无规律的时相性收缩后,即以每分钟3次的频率,自胃体至胃窦收缩蠕动,从而使食物逐渐从胃运送至十二指肠和小肠,通过小肠和结肠的推进、分节运动,经由肛门排出。这与中医学对胃肠运动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脾胃的升降与胃肠动力关系密切,脾气健旺,精微得运,始能升清,以助胃通降,正如程杏轩《医述》所谓:“食物入胃,有气有质……得脾气一呼,则胃气有助,食物之精得以尽留,至其有质无气,乃纵之使出,幽门开而糟粕弃矣。”脾升是胃降的前提,胃降是脾升的保证,只有清气正常上升,浊气方得以更好的下降,而浊气之降更促使清气之上升,相得益彰。脾升胃降协调作用,共同完成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输布全部生理过程。 胃肠运动不仅与脾胃之气机升降直接相关,与肺气的肃降、肝(胆)木的疏泄亦有间接的相关性。肠中糟粕的得以排出,有赖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医经精义·脏腑之官》)。肺气下降,津液随肺气下润肠道,推动糟粕下行,促进肠道传导与排泄适度有时,即促进了代谢产物的输导排泄。肝的疏泄功能是通过影响脾胃的气机升降来调节胃肠运动的。肝气的疏泄正常,是脾胃气机升降协调的重要条件,故有“土得木则达”(《素问·保命全形论》)之说。肝气的升发不郁不亢,有利于条达脾土、大小肠,使其正常地发挥运化水谷、分清别浊、传导排泄的生理机能;胆之经脉下行,其气主降,胆气和降,助胃纳化,通利三焦,降泄而下;肝、脾为脏,胆胃属腑,相互协同共同促使脾升胃降的气机和谐,完成胃肠正常动力的生理功能。 2病理上的联系 1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十大常用调节人体 气机升降出入的方剂 经典就是经典,中医之经典无论怎样评,伤寒论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医家无不从中吸取营养。经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越深入了解和学习,越是感到美不胜收。春节以来,坚持诵读伤寒,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能有些理解还不一定正确,尚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求证和完善。现就学习伤寒论方剂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着眼。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甘草(6克)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二、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及半表半里枢机)。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炙,三两(6g);半夏洗,半升(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4枚)。 方解:(1)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其经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邪入本经,乃由表而将至里,当彻热发表,迎而夺之,勿令传太阴。 (2)柴胡味苦微寒,少阳主药,以升阳达表为君。黄芩苦寒。以养阴退热为臣。半夏辛温,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气而止呕。人参、甘草,以补正气而和中,使邪不得复传入里为佐。邪在半里半表,则营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营卫为使也。

脾胃中医理论

脾胃论 李东垣 序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必从足始者也。《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仁人之言,其意博哉! 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卷上 脾胃虚实传变论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又云∶阴之所和,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必自裁制,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谨和五味,骨正筋柔,

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

从气机升降谈六经病的病机 气机升降的基本形式是阴升、阳降、阴出、阳入,并为以中土为枢轴,火、金、水、木为轮周的协调运转所体现。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是气机升降正常和异常的反映。因此,对《伤寒论》六经病的病机就可用这一理论为指导加以探讨。 一、太阳病是营卫出入之机的失调 太阳病主要指表证。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外应皮毛,协营卫而主一身之表者,为太阳膀胱之气。”因此,首先应明了营卫出入之机。营在脉中为阴,卫在脉外为阳,营卫要协调,应当营出而卫入。如果营在内而不出,卫在外而不入,就是营卫不和,从而导致太阳病。太阳中风,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风邪为主,风性主散,卫气外趋,不能固守营阴,营阴从卫气疏漏之处外泄,故发热恶风而必汗出。太阳伤寒,是病人外感风寒之邪而以寒邪为主,寒主收引,营卫之气郁闭,卫气不得内入,营阴不得外达,故发热恶寒而必无汗。 上述二证皆当调和营卫。对营卫相离因卫气外趋者,当引卫入营,以桂枝汤治疗。对营卫相离因营卫郁闭者,当发表散寒,以麻黄汤治疗。至于对“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为何仍要发汗,并“先其时发汗”,乃因本证卫气并非总浮于外,而是时或外浮,故时或自汗出。但此时是营阴从卫气疏漏处外泄,故虽汗出,营卫仍不相合,必借助药力,复发其汗,使营阴泛达于卫,阳得阴恋而能入,卫气即不再外浮。其“先其时发汗”,即选择未汗出时服药发汗,无

非因此时营卫相距较近,营阴外达与卫气相合更为捷便而已,如此则药效易得,且汗出亦不会过多。徐灵胎所说“自汗乃营卫相离,发汗使营卫相合”之理,即在于此。 二、阳明病是阳土之气的不降 “胃家实”是阳明病的病机。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故“胃家实”即胃气因实邪阻滞而不降。胃为阳土,其气不降,多呈阳热之气亢而向上,向外之象。如胃热弥漫于阳明之经,充斥于表里内外,见高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为阳明经证;如燥热相结,成燥屎阻结于胃肠,府气不降,见潮热、不大便、谵语、小便数、腹胀满、绕脐痛、脉沉实等症,为阳明府证。不论经证、府证,皆属阳土之气不降。阳明篇中最发人深思者,是“脾约”一证。原文为为“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此条诸家多以胃强脾弱,脾被约束为解,但说理不透,如以气机升降理论解释,即豁然开朗。本证发于太阳病发汗、泻下、利小便后,亡津液,胃中干燥,虽有胃肠燥热,但毕竟以胃阴虚为主。阳土之气无阴液携恋而不能降,故大便硬,由此又引起了阴土之气的不升。《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所谓“常守”,即升降出入四者互为因果,恋守勿失。脾胃同居中土,为气机升降的枢轴,当其旋转之时,如胃气不能从右而降,则脾气亦不能从左而升。 本证即因胃气不降而约束脾气不升,故称为“脾约”证;但病本在胃,故列入阳明病。脾为胃行其津液,可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再布于全

气机升降理论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气机升降理论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杨巨成100039) 关键词:气机升降中医治疗指导作用 中医医学理论起源于我国古代哲学,在数千年与人类各种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创立了多种流派并存的理论学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它在造福中华民族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理论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博大精深,其中气机升降理论在中医临床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历代各家中医流派所推崇。我们今天的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认真学习并重温气机升降理论无疑对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气机升降是人体脏腑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升和降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故《内经》指出:“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又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人体患病,则可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反之,升降失调又可导致机体百病丛生。所以《内经》又指出“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而历代医家亦对气机升降极为重视,提出诸如“生死之机,升降而已”,“明乎脏腑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领”等经典论断。虽然升降失调所涉及的脏腑功能之间关系复杂,但中医脏腑功能升降理论认为,肝、脾、肾主升,心、肺、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均主降。它们之间的升降合作保持着人体机能的平衡协调。笔者认为临床上脏腑功能失调在气机升降方面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表现为气机升降不及。其中包括脾气虚(脾升不及);肺气虚(宣降无力);肝胃失和(肝气不升,胃气不降);六腑通降下行

功能失调,表现为便秘、癃闭、淋证、腹胀腹痛等证。 第二种形式表现为气机升降太过。其中包括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腑降太过,其中包括腹泻、便溏、遗尿等证。 第三种形式表现为气机升降反作。其中包括升之反作,例如脾气下陷之脱肛、久泻、白带过多;降之反作,例如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胆火上逆等证。 其中,脾胃升降理论是中医脏腑气机升降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因为脾胃共处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升,方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胃气降,方能受纳、腐熟水谷,传送糟粕于体外。中医理论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另外,脾气上行则肝气随之上升;胃气下行则胆火随之下降。在临床上脾胃升降失常病机为脾阳不升,胃气不降。其证候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困倦无力、食不知味、纳减便溏等,治宜补气升阳益胃,即所谓“脾宜升则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代表方剂如张锡纯创立的“培脾升肝汤”以及李东垣创立的“升阳益胃汤”等等。在临床上常见的“浊阴不降”病证则多由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功能障碍导致,临床表现为胸闷、腹胀、便溏、厌食、呕吐等,治法上取“胃宜降则和”,代表方剂连苏饮(黄连、苏叶、吴萸、白豆蔻)加减治疗,以上这些病证表现均可见于现代医学之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病。笔者在急诊科临床从事内科工作十余年来尝试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指导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等病,在现代医学中以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为生理病理学基础,特点为反复发

一气周流浅谈气机升降脉理

一气周流浅谈气机升降脉理 寸口三部脉不仅反映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之盛衰,而且反映五脏六腑之气机顺逆。左手三部寸,关、尺主气机之上升;右手三部寸、关、尺主气机之下降,即谓之;左升右降。与人体駆肝之左升右降相应。而单看左手,亦自有升降;左尺肾阴升而左寸心火降;单看右手,亦自有升降;右寸肺气降而脾气升。 一方面,对气机的升降失常进行诊断。强调重视左右手的气机的顺逆:升降正常为顺、升降相悖为逆;当升不升或升之不及为逆;当降不降或脉气上跃腕横纹为逆;单手脉上重下轻或上轻下重皆为逆。即《内经》中曰:太过不及皆为病。因此,引伸出平脉,即非病态脉象。何为平脉?平脉即言脉气之平和,粗细相当、大小相当,以无郁滞感为平。 另一方面强调是否有郁脉的存在。何为郁脉?郁脉从“郁”字而得,“郁”即壅滞,不通畅之意,即《内经》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郁脉即《内经》言独大者。在手感上亦能明显感觉到脉象“壅滞”感或脉象的“粗大”不均一。 第三,也是最显示中医神奇之处,能通过脉象结合中医理论推理出病人的基本症状。 第四,从脉象及脉势上得出诊断之理、法、方,药。

郁脉的部位及含义 郁脉可以存在于双手寸、关、尺任何一部,如一道屏障阻碍气机的畅通,因而影响双手气机的升发和肃降。 郁脉最常见于: (1)左关:大者为肝,细者为胆。肝主疏泄,疏泄正常才能保证全身气机正常。而七情所伤最易导致肝气失于疏泄,疏泄不及而生郁也。出现胸闷、乳房胀痛,喜叹气。男性脂肪肝,女性乳腺增生,月经失血块及痛经。肝胆经脉互为表里,肝疏泄不及影响胆汁下泄,久则胆郁。出现肋痛,肩背痛。左关郁滞化火则口苦、性急易怒。 (2)右关:浮沉不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经互为表里。胃气不降则胃郁,饮食壅滞胀满。食积、胃胀。脾滞则多为脾阳不足而郁滞脾滞。右关郁滞化火则嗳气泛酸。 (3)左右关部皆郁滞:整个中焦满闷不舒,气机痞塞、壅滞。郁滞久则化火成瘀,心急易怒,口苦,胸闷痛。还会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调理气机的升降可治百病

调理气机的升降可治百病 发表者:赵东奇2119人已访问 调理升降气机,是调理五脏六腑疾病的一大法则。而调理气机关键在调理三焦。其理如余在《杂病纲要》中所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为水谷之道,属性从上、中、下焦统属的脏腑确定。主升降出入,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司决渎,主行气。 据现今研究,三焦不畅,气滞血阻,气肿、血肿、出血;情志抑郁、胸闷、失眠、头痛;胸腹胀满,痰肿;小水不利、隆闭、昏迷......可涉及到三焦统属的脏腑出现的症候,故有“善治三焦可愈百病”之说。 三焦主病涉及到五脏六腑、水液代谢至今仍需深研。 善治三焦可愈百病,是以十一脏取决于决渎也。 治三焦关键是通调三焦使气血通调,十一脏功能恢复,抵抗疾病的功能增强,故可愈百病,而治三焦通调气的升降为首要,气为血之帅,气通则血也随之调顺,气血顺则十一脏的功能方可正常。 现收集专主升降的方剂: 1、柴胡、升麻、人参、当归、枳壳、陈皮; 2、柴胡、升麻、白术、获苓、陈皮、枳壳。 柴、升与陈、枳之间添加各脏的药物,可调各脏腑。 李东垣构方善用此法。 3、白僵蚕、蝉衣、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此亦升降也,其与(1)的理一致。此方由杨栗山所创,取其清热解毒攻下逐秽,以降阴中之浊阴矣。 4、白僵蚕、蝉衣、片姜黄、天竺黄、远志、合欢花具有调理气机紊乱,升降失常的功能。 肝胆火旺加柴胡、黄芩、川楝子、山栀、龙胆草; 心肝火旺肾阴不足加黄芩、白芍、炒枣仁、夜交藤; 心胆虚怯加竹茹、枳实、半夏、获苓、郁金、浮小麦;阳明燥结加大黄、杏仁、桔梗; 胃不和加神曲、莱菔子、连翘、陈皮 5、白僵蚕、蝉衣、姜黄、大黄、苍耳子、羌活、细辛、川芎、赤芍; 4、5两方可能是3方的加减,都具有升降气机的作用,用于耳聋、喉痹、沙哑、鼻渊等。 病例1:李某某女46岁干部 面色苍白,乏力,纳差。后得一怪症,看书报只能垂目阅之,不能仰视。经西医诊断为;玻璃体混浊,用药多种未能收效脉虚弱舌质淡白时愚正读《续名医类案》,知此中气不足,清阳不能上举所致。愚用李东垣方,调整脾阳升降之方: 人参12克灸甘草10克当归12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陈皮10克黄芪18克白术15克枳彀10克生姜二片为基本方加减,前后服百余剂,视力恢复正常,人也吃胖。 病例2:黄某某男幼童关帝山林区黄技术员之子 三十多年前,患儿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省城大医院久治不愈,经友人介绍就诊,愚先用调整脾阳方加减,服至卅多剂,诸症皆失,后嘱服人参归脾丸,服廿多盒,化验检查正常。那时木材供应紧张,黄技术员送木料一立方半,愚按当时价付之。此事印象深刻,以供同人临证参考。 病例3:王某某女70岁居民 自述二十余年睡不好觉,有时竟一夜失眠,服西药见效,但停药又失眠,白天头晕乏力,十分苦恼脉弦舌质红此肝阴虚火,用调整肝阴升降方加减: 白僵蚕10克天竺黄6克蝉衣10克远志12克合欢花15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当归12克黄芩8克片姜黄8克炒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三剂一日一剂 二诊服药当夜入睡四、五小时,三剂尽,睡七、八小时。有时白天也有睡意,仍头晕脉缓去黄芩加桑叶12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菊花15克。巩固疗效。 病例4、双某某女47岁家庭妇女

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

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 目的:对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0例脾胃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8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依据中医升降理论实行辩证治疗,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为96.47%,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脾胃病患者的过程中,依据中医升降理论实行辩证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其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推广于临床中运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theory i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Method:From March 2015 to January 2017,170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with 85 patients of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icienc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47%,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tudy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CM lifting theory,dialectical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the treatment effect is far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fting theory;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Application 站在中醫理论的角度而言,升降运动属于一种主要的机体活动形式,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升降运动[1]。升降理论也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主要内容。从字面意思上来分析,降即下降,升即上升,降的是浊阴之气,升的是清阳之气,这两个相对独立的方面属于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的关系[2]。本文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0例脾胃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中医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0例脾胃病患者选

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气机升降思想治疗肿瘤的理论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1T16:57:59.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1期供稿作者:汪莉杨桂华丁金芝[导读]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汪莉杨桂华丁金芝 (辽宁省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116000) 【摘要】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尤其在中医学中,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更是讲究。肿瘤的治疗亦提倡重视后天脾胃功能及气机升降的作用,清代著名医者黄元御在此颇有研究,现本文就根据黄元御的升降中医理论为根本对肿瘤治疗进行研究。【关键词】气机升降肿瘤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56-01 一、保护阳气 阳气旺盛,则化生阴精,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阳气旺盛,生机振奋,神安体健,则百病不染。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则百病皆作。黄氏认为:“阳性动而阴性止,动则运而止则郁;阳盛而生病者千百之一,阴盛而生病者尽人皆是”;“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基于这种崇阳的思想,黄氏临证多从阳衰、水寒、土湿、木郁而立论,治疗从扶阳抑阴入手,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擅用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四圣心源》载方140首,其中107方用甘草,78方用茯苓,70方用桂枝,39方用干姜。 肿瘤的发病目前多基于“内虚”学说。如张景岳认为“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其内虚分阴虚和阳虚,然临床多见阳虚之证。如孙秉严即认为肿瘤发病时内虚以阳虚寒凝为主,并通过甲印、腮印、舌印验之临床,用药多以温阳散寒之品。李可临证亦多用附子等大热之品,以去除体内沉寒固疴。从临床治疗来看,除却放疗,因外来热毒之邪损伤人体,多表现为阴虚热毒症状之外,手术、化疗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为人体元气的损害,尤其以脾肾之气损害多见,故而多见阳虚症状。临床治疗肿瘤时,需注意时时不忘顾护脾肾之阳气,辨证加用附子、干姜、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温补脾肾阳气之品。另外,黄氏注重阳气取其“动”的特点,认为阳气的周流非常重要,临证不以大热之品纯补,而注意运化阳气,阳气化则不壅,故能温煦振奋、行气利水,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气血升降 古代对于肿瘤的认识以“积聚”为主。黄氏认为:“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癥,气积为瘕。”并且从中气升降的角度阐述积聚产生的原因“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己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癥瘕弗病也。积聚之病,不过气血…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具体到肿瘤的产生,类似于肝癌的“鼓胀”,黄氏认为“中气之败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湿土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对于“噎膈”,黄氏认为“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而且因上窍不开“雾气堙瘀,化生痰涎”出现呕吐涎沫的症状。对于类似于胃癌的“反胃”,认为主因“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对于积聚产生的下寒而上热的病机,认为“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颇似肿瘤病人临床常见的癌性发热。而对于积聚的治疗,黄氏认为“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并且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 现代中医对于肿瘤类疾病的认识,多认为是在“虚”、“毒”、“痰”、“瘀”的基础上互相影响产生。临床除应用扶正培本之法补虚培元之外,多兼以活血化瘀、燥湿化痰、解毒攻下之法。脾胃为生痰之源,因此燥湿化痰之本在于脾胃的调治,脾喜燥而恶湿,脾运则痰湿自除。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在临床上目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根源多因气滞血瘀,即黄氏所谓的气血升降失调,瘀滞而成。而解毒攻下法多用清热解毒,通腑泄下之法,主要以降为主。因此,根据黄氏的理论,立定中土,以气血升降为主线,灵活应用扶正、解毒、祛痰、化瘀之法,即可使中气轮转,四维周流,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达到减轻病症甚至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崇阳温补 黄氏因受仲景学术思想的影响及中气升降学说的运用,临证处方多以崇阳温补为主。其书中根据自己的学说自创方剂多首,用药多以甘草、干姜、桂枝、茯苓、半夏等为主。而且黄氏对于药性的理解,也以自己构建的中气为主的脏腑气机运动理论为基础,将药物分为土、木、金、水火四类,从而在理法方药上保持一致。如黄氏将甘草放于诸药之首,将其功效总结为:“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并进一步指出“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而且认为前人谓呕家和中满者忌甘草不可一概而论。对于附子的论述,黄氏认为其“沉重下生,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也是从中气为主的角度,认为附子温脾,待脾气温则水火自然交融,可治水火不交之病。在积聚相关病症的治疗中。黄氏对“噎膈”的治疗,认为“庸工以为阴虚燥旺,用地黄、牛乳滋润之药。更可诛者,至用大黄,噎病之人,百不一生。尚可寿及一年者,若服汤药,则数月死矣。”自创苓桂半夏汤,方用茯苓、泽泻、甘草、桂枝三钱、半夏、干姜、生姜、芍药。对于“反胃”,则以姜苓半夏汤补中降逆而润肠燥,方用人参、半夏、干姜、茯苓及白蜜。临床所见,晚期肿瘤患者及手术、化疗后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便偏溏这类脾虚湿盛的证候,临证以四君子汤或理中汤加减,每每获效。而黄氏所创各种方剂,亦以温中燥土为主,对于此类脾虚湿盛的证候,理法方药均颇为符合。 四、结语 黄氏中气升降学说,从生理、病理、治则及遣方用药均以此为核心,疗效显著。因其注重扶阳抑阴,如用之不当,则易导致虚火上炎,不符合中医“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法则,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所诟病。然而目前清热解毒寒凉之药大行其道,尤其在肿瘤的治疗中,解毒抗癌之品多为大寒大凉,极易损伤人体阳气。另外,西医手术、化疗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其临床副作用亦多表现为阳虚症状。因此,临床辨证应用其学说,可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洽熙.黄元御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2]孙其新.养正消积治肿瘤—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二十三[J].中医药通报,2010.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调理气机升降-十大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十大常用调节人体 气机升降出入的方剂 经典就是经典,中医之经典无论怎样评,伤寒论都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医家无不从中吸取营养。经典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常读常新,越深入了解和学习,越是感到美不胜收。春节以来,坚持诵读伤寒,对一些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可能有些理解还不一定正确,尚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求证和完善。现就学习伤寒论方剂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

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着眼。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甘草(6克) 方解:风寒伤人肌表,原应恶寒发热而无汗,今汗自出而发热,恶风不解,且有鼻鸣、干呕,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之故,所以是表虚证。究其病机,是风寒外感,卫强营弱,即《伤寒论》第五十三条所说:“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风寒在表,当用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所以既用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

气机升降中医治病精髓

气机升降——中医治病精髓 导读以五行生、克、乘、侮,五脏呈五色,有诸内必行诸外为导向,再加上此气机运转理论,把一切病都归到运转失常,就能很容易找着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运转失灵。这时就可砭、可针、可灸、可药来调畅气机,让它们恢复上下运行,这样人体就能恢复健康。 气机升降---中医治病精髓 中医的理论很简单。人体五脏六腑上下分布,各脏腑在气机所引导下处于动态中的。 肾在最下面,属水的脏器。中医讲肾是水中有火,水是肾阴,火是肾阳,火性向上,火能生土,肾火向上走,使脾土温暖,脾把胃吸收的营养研磨,去粗取精,把精微物质,发送到全身各处。脾的特性,也是向上的,有一部分营养要送到上面的肺脏,与吸入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向全身输布。脾气从左边向上升。 肾中的水,水生木,木气在水的滋养下得到营养,生发了,方向向上,肝之气也从左边往上升。随脾土之气上升,中医有“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说法。所以,身体左边上升的腑脏有病,则应考虑肝脾之气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气。 肝属木,这个气机随着肝脾升到了顶部,这里就里有肺和心。木生火,火,五脏属心,火的特性是上炎,但,由于有肺脏

的存在,心火被带向下行。 肺属金,主肃降,气机就开始往下降。心火本是要上升,但因肺金在其上,肺降,心就跟着降,一直降到肾中去,温暖肾水,使得肾水不至于寒。而肾水随着肝木上上升而上升,到达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过热,这就叫着“水火既济”。 如果下降的过程被破坏,那么心火就无法下降,就会上面热,不能交于下,下面就是寒的局面。心是恶热的,热,心就会有病,失眠多梦,口舌生疮,而下寒就会腹冷,下肢凉等。在肺金下降的同时,人食入胃,物向下行,所以胃气就下降。脾为己土属阴,胃为戊土属阳,阳要下降,阴要上承。在胃气下降的同时,胆气也随着下降,胆汁下入十二指肠随胃物下行,顺应“胆随胃降”之说。胃有病了,就是因胃气不下行,不下行就会上逆,胆汁会反流,这是气机逆行的结果。胃气和胆气的下降,是从右边下行的。人体的属右边下行的腑脏有病,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气机下行遇到了问题。 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胃气右降,肺气,胆气和心火随着下降,这是一个左边升,右边降的气机运转模式。脾胃一阴一阳在中,是中心的轴,一切都是围绕着这个轴来转的。 再依据五行生、克、乘、侮原理,及五脏呈五色的的“诊疗观”,以有诸内必行诸外为导向,就能用观望形体,五官面色,嗅、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初探

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初探 五脏气机各有升降之偏胜,独脾主中州,升清降浊居中土之位,故脾胃气机之升降,攸关全身气血之畅通与否.是以仲景学说常强调要顾护胃气,东垣一派更是以胃气为本.现代社会争分竞秒,饮食常无定时,或劳倦过饥,或闲逸过饱,使脾欲升时不得饮食,胃欲降时积滞不通,是以胃乳之使用量节节上升,几为所有药物使用量之冠.故脾胃气机之升降理论,宜予阐明,令一般大众皆知保养之道,西医习一味使用胃乳,造成症状掩盖作用而延误病情,中医能够更精确地辨证论治精确用药.西医近年渐研究消化道动力学,但所用primperan一药有锥体外路径之副作用,不及於中医脾胃论远矣!故宜阐明是理. 壹:气,气化,与人体气机升降 张景岳在类经中指出「夫生化之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出之.故气在天地之外,则包罗天地,气在天地之内,则运行天地,日月星辰得以明,雷雨风云得以施,四时万物得以生长收藏,何非气之所为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说明了广义的气,包括天地之外宇宙的气,天地之内大自然运动变化的气,和人体内生理的气.在人体的气中,有宗气,营气,卫气,大气……等等名称,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曰「气合而有形,因变而成名.」充分地说明了气之为物一也,其变化故而衍生出了种种的名称,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说: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元素中「气」是一种概念的总称,所以在《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道气在人体构成上的重要性,所以《孟子:公孙丑篇》中说「气者,体之充也.」由这些认知,现代学者对人体的气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体之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的运动促进了生命活动,它流行全身,无处不到.」指出气的物质性和功能性,它的功能作用称为气化作用,所谓气化就是「通过气的运动变化对体内物质进行一连串复杂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以人体物质代谢为特徵则表现为同化和异化作用」气的物质性须通过功能性的表现才能产生作用,气的物质性正如易理中无极,而其功能性正如负阴而抱阳的太极,由太极演化出来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甚至其中种种的爻变,均象徵著人体的气经由功能性的变化衍生出如先天之气,後天之气,脏腑经络之气,宗气,营气,卫气,三焦之气…等等,种属繁多,又有个别特性,又有互相关联的物质性气种,故除了「气」之一字外,其它各种加在气字前的字词,都在标明此气的功能特性和种属关系,如「脾气」一词,标示它的物质性是先天原气和後天胃气藏於「脾」的器官中的精微物质,它的功能性显示出有帮助消化的作用故说脾主运化,又有升发的作用所以说脾气主升,又有运输精微物质的作用所以说脾气散精,又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说脾统血,它的种属关系是脏腑气的一种. 76 气化作用的表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机体元气,营血,精,津液等靠气化功能以互相转化.如内经中所说的「气生形」,「气生血」,「化生精」,「精化为气」.景岳全书所云「阳旺则气化,而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代谢物质的产生和排泄也离不开气化,如津化汗,津液化溺,化涕,化唾,化目等.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靠气化得到滋养.如以三焦为例论之,上焦以肺为契机,推动气的运行分布,如内经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以脾为契机,担负磨消水谷和转输津液的使命,如内经云「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而为血,以奉此身,莫贵於此.」下焦以肾为契机,疏瀹水液的决渎,且内寄肝肾,乙癸同源,能蒸腾,生化阳气和阴精,以供养全身.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记载:「故水谷者,常并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脏腑功能靠气化来实现.叶天士谓:「肺胃右降则阴生,肝脾左升则阳生.」精微物质通过脏腑气化运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