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读《菊与刀》有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读《菊与刀》有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徐风云

我们知道菊产自于中国,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气节淡定的一种植物,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兵器发展而来,在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

当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大和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

(一)森严的等级

首先让人震撼的,是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有关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许都源于此。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而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

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换过来想,日本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封建制度的--只因为天皇的存在。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这就和我们中国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带到36次,如果统治者统治的有问题,人民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推翻他,但在日本,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只允许有天皇一个统治者。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本尼迪克特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神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开着飞机撞向敌军的船舰,也不难理解“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这样的“真心使命”《菊与刀》读后感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二)“忠”“孝”“仁”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义”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

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占有很高的统治地位,但在日本,却没有真正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正是因为有天皇的存在,使得这种民族情节和“仁”的思想水火不容。一个不“仁”的皇帝在中国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不是“仁”。而作为中国的帝王,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子,是天庭的代言人。而日本,由于有天皇这个不可动摇的事物的存在,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在这个事情上的区别。具体来说:中日都重视“忠”、“孝”,但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大家就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就可以拼死拒绝,甚至大义灭亲。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由于追求无条件的“忠”、“孝”,导致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而直到90年代,跳槽在日本也是难以被人接收的。这也就说明了在忠与孝的问题上日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保守。

其实,“仁”,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平等、人权的体现。日本人却至今未能接收一点点“仁”的概念呢?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方面,在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并没有达到思想自由。二战后,因为麦克阿瑟和天皇的秘密谈判,使得日本迅速转移了自己的目标。将自己重新定位,将主要目标转向经济方向,从而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依旧保留了完整的天皇制度,因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日本人民对天皇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社会的问题,但

是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足够压力去改变他们

在此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这也造就了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亚洲,日本的位置无比的尴尬。他希望成为亚洲的领导者,虽说在经济上有这个实力,但是在文化内涵上,却无法让亚洲各国心服口服。换句话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仁”。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个人自出生之日,就有着向天皇来偿还恩情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说施恩给别人的人必须认为自己是高尚的,可以接受别人来偿还恩情。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对中国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理,但是在遇到西方这个更好的老师之后,就彻底放弃了中国这个老师。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沦落感到羞辱。但是同样他还要把侵略中国作为一种让中国报恩的方式。这也正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日本一直口头上说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理解报恩的方式,并不是世界人民理解战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寻求报恩,只不过是一个对外战争的借口。

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

起自己的名誉菊与刀读后感5篇菊与刀读后感5篇。这几乎和我们中国人正相反,我们讲究“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和容忍是美德。不过日本社会的报恩和我们的有恩必报还是很相像的,日本式的报恩,要像“义务”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忠”,给父母报恩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思想带有很深的东方色彩,一个小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背负上了一身的债务。然而,这样的强制性报恩和我们的观念还是略有差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在战争中的日本,正是这样的报恩的思想,让一批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战场。报恩是一种义务,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了生命。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是略有疑惑,他不是很明白这样的报恩思想在东方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

报恩这一现实的行为也再次体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让这个民族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纵观其篇章,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到处能看到茶道等源于我国的文化现象,但是现在却更好的保留在日本这个民族。或许,我们从静态的观点上来看,这不就是“菊”的特性么?

作者作为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以一个很客观的视角,描述了他研究下的日本。然而,本尼迪克特毕竟是一个美国人,日本这个民族的形式作风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和日本同为东方的民族,或许对于这种文化会有更深的理解。日本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除非你是一个日本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太多的困惑,抛开历史,日本这个民族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菊与刀》

写成到如今已经有60余年了,但是仍然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想,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敌人……

第二篇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当时的蒋介石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都加入了共产党。我爷爷是一方地主,带了村子里有血性的年轻人一起加入抗日

后来,她的两位堂弟壮烈牺牲,并不是被日本人,反而是被国民党杀害,非常惨烈。他们的名字还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刻着。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

膀的老鹰。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过自我。

西方国家老是说我们不民主,恐怕西方似的民主在中国会产生水土不服吧。也许我们自己的人类学专家可以像本书一样研究研究,探讨探讨了菊与刀。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集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一书,却一眼看到此等传播学直论,讶异之余不禁暗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于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等观点,对于研究传播学的,研究成见之形成于成见之顽固的学者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此书的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的涉猎,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国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是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为对于一民族而言,毕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说:“任何文化传统中,都包含了关于战争的信条。”如果对这些基本理论不甚了

了,却对其他民族之好战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贻笑方家。

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态发展、不善于整合运用的懒惰国民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都推脱到“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第四篇

二战末期,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奉命研究日本的民族性,以便为选择占领日本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作者认为,日本会彻底地投降,因为日本人和欧美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后来的军事实践证明了作者的正确。此书可谓西方对日本认识的第一次大规模突破。此书写得并不是很好,许多后续者写得更好一些。此书的时效性也不强,六十年来,日本人的社会关系和审美产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军事相关方面,从这个角度考虑,本书过半内容已经过时。另外,国内外的评论大多赞扬此书指出了“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差别,但我认为此书的成就主要在于对日本式“情义”、责任和审美的考虑。

对于做漫画的人来说这书很有价值,它完全解答了日本式的传统情节结构,解答了为什么许多无聊的故事会在日本大受欢迎,并且在中国受到一部分特定人群带着怀疑的欢迎。

压在二战时期日本人肩上的担子正压向我们这一代的人:家族责任(独生

子女的事业成就将决定全家的未来),考试和竞争(考试正急速变得不可理解),社会侮辱的增加(青少年侮辱他人在改革开放前比较少见并时常直接引起暴力冲突,而如今我们的同龄人正在将侮辱他人当作维持生存必须的精神食粮),逼迫性暴力的减弱(要么杀人,要么不动手,“把人打服”的现象正从社会上淡化)、愤怒被同情和默许,舆论的复杂化和不负责任、就业难、对宗教需求增加却得不到社会满足、日本式“情义”正成为中国的义务教育和家教、自杀不会引起社会鄙视反会遭到同情……社会的变迁使我们的环境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所以审美观也更接近二战时期的日本(而不是现代的日本) 所以我们颓废和耽美。从内心深处讲,二战时的鬼子兵,其实就是一群武装、有组织、有大量雄性激素的同人女。但是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对日本式的审美,只有共鸣,不可能全盘接受,但是,我们跟日本产生共鸣的,是菊,还是刀?

新中国的政策决定了我们不会有日本式的男女观,但是我们可能有日本式的父母观;我们的复仇观肯定和欧美是统一的,但我们的报恩观却可能去接近日本;菊,我们这一代人貌似没有接受;刀,已经成了许多人性格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无所谓好坏,该发生的事必然会发生,我们所要做的也不过是在那些必然发生的事情发生后,仍然在这个社会上继续生存下去。

日式“责任矛盾”情节也许必然会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的读者的审美也许必然会与鬼子兵日渐趋同,直到让我们的父辈和日本的同龄人都以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仿佛我们来自古代。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怎么办?让我们作的故事,比从小早川八云以来的所有日本鬼子都更好吧!

《菊与刀》五

读完《菊与刀》在我脑海中反复跃动着几个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反观历史,燕雀太多,鸿鹄太少。燕雀无知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燕雀总会误解鸿鹄;而鸿鹄也会误解燕雀。这如果只是鸟类世界,那也没什么,鸿鹄没必要与燕雀齐飞;事实上在大自然中鸿鹄与燕雀见面的机会本就不多。可问题在这是人类世界:是一个为了利益黄鼠狼必须给鸡拜年;猫必须哭耗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鸿鹄要想展大志,它就必须依靠一众燕雀的支持。可悲的是燕雀是如此的渺小与愚昧以至于它们对超出自己常识的事物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不愿也不敢去理解!它们将所有的事物都限制在它们的常识这一渺小而脆弱的框架中去加以判断,因此往往会充斥大量的误解。这就如光秀之解读信长,许广平之解读周作人,法官之解读彭宇。

“使民可以从而不可以知”这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并非民不可以知,而是民根本就无知。在这种情况下将社会学、政治学等知识灌输给民,那除了天下大乱外,没其他结果!没人愿意听别人说自己是傻子,可事实上他要是个傻子,别人说不说他都是个傻子。如果这傻子能认识到自己是傻子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那他还有救。可是纵观整个人类史,这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所以愚民政策虽然听起来很恶心,可它却是维持社会安定的必要工具。

事实上聪明的人能够看出哪些政策是愚民的而跳出其框架为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只有那些别人说他聪明就以为自己很聪明,别人卖他时告诉他这是为他着想就认为别人是大好人的大傻子才会为愚民政策所左右。从统治阶级而言,他们需要愚民政策来帮助他们维持社会的安定,同时他们又需要以将旧文化定义为愚民政策并加以攻击的形式来确保推行更利于他们统治的新文化。换了汤不换药,说白了搞的仍是愚民政策这一套,只是在该统治集团当权的执政期他们不会允许别人指出他们是在愚民,同时他们又要尽量将自己伪装成不是

在愚民。事实上,愚民也没什么不好。权力之所以为权力,就是因为他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象大家都能吃饭一样使每个人都有权,那实际上结果就会每个人都没有权。这就是我所谓的人人有权,人人无权。如果国家中每个公民都可以决定国家的出路,结果将是国家无路可走。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得力的马夫,还有四匹出众的马。他常常乘马去外地办事,而每次他都只用一个马夫赶一匹马拉车前往。后来有一次,因为有急事他让四个马夫赶四匹马拉同一辆车,而四个马夫都有权决定车子的前进方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马夫们因意见不统一闹开了。甲要往东走,乙要往西走,丙要往南走,丁要往北走。因为他们都有权决定车子往哪走,于是他们各持己见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奔开,还好车子够结实,所以只是停在原地不走。

民可以从而不可以知。不能理解那崇高志向之人就不应该掌权。别开燕雀、鸿鹄不谈就是普通的民众中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别人。自己身边的人不愿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人又不在自己身边。

菊与刀读后感(六)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

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

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读后感(三)

菊一文字则宗,是一把着名的日本历史名刀,《菊与刀》读后感。此刀至今有八百年的历史。小说中,新撰组冲田总司的爱刀是“菊一文字则宗”。此一说法仅见于小说。因为菊一文字在幕府时已属国宝级的古刀,即便当时贵为幕府第一武士的冲田总司也不可能拥有此刀。而且,菊一文字则宗属于薄刃刀,并不适用于实战。幕末又惯用打刀。所以无论是以经济观点或实战必要性的观点来看,史上冲田持有菊一文字则宗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另外皇家御制兵器多为装饰用,用来显示威仪者居多。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狄克特的着作《菊与刀》,以日本皇室家徽的“菊”与象征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刀”为题,使很多人联想到日本史上的名刀菊一文字则宗。实际上,作为皇家御制的兵器,

菊一文字则宗无论是从其名称,抑或是其作用来说,都很好地诠释了《菊与刀》的文化,是日本历史上少数具有象征意义的刀。

武士的刀,就是武士的魂。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可谓是“神阻杀神,佛挡灭佛”。武士刀是强大的,德川家康在历经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之后,带领自己的手下建结束了一百四十八年的战国时代,开创了近三百年的幕府统治。然而,德川地位之高时也仅是被明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整个日本的精神支柱,在于他们的天皇。什么是天皇?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这点与中国古文化不谋而合,天子即“天之子”,是“奉天承运”的真命皇帝。但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某朝篡位在日本却从未这般发生过。日本向古中国学习了众多文化知识、法律条令,但是,日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天皇不一定是权力的制高点,但是天皇在民众心中却是最神圣的存在。这种类似于图腾似的原始崇拜,我们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除了近代史上“文化大革命”中对毛泽东的顶礼膜拜,怕是寥寥无几。

天皇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傀儡的角色,但是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强烈“尽忠”感却从未消失,这种特殊的感情,支配着他们做出与我们所认定的价值法则相悖的事。《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日本自古便是中国的近邻,但是对于这一民族的了解却乏陈可言。今日国内民众大声抗议日本行为,打起“抵制日货”的旗帜。从大局上看,这显然是

不可取的。在全球社会一体化的情形下,我们不可能真正做到断绝友来。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我们必须和这个与我们交隙的国家和平共处。但是,民众的呼声却也反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就是国内普遍的“反日情绪”。多数民众对日的了解都仅仅来自于电视剧或者电影之类经过了人为艺术加工的信息,对日本的了解显得相当的片面。尤其是今年来爱国战争主义题材的作品频频出现,让大众加深了日本侵华的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两国正常的友好邦交。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该表现出一种强势而不乏圆润的态度。舆论是政府的软工具,对待民众的单纯政治观,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安抚国内过于激动的反日情绪。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在这些方面下苦工,不如好好弘扬我们本民族的爱国精神,加强国内精神文明建设。

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个与我们所不相同的民族,纵使他们的文化自古中国而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本民族元素。在与世界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因以更理智严谨的态度,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菊与刀》读书笔记总结

《菊与刀》读书笔记总结 这是一本不到20万字数的小书,作者以文化形貌论谈论日本文化的特质,并从孩子教养的角度剖析日本人的生命史。 总体来说非常有意思,但也有美中不足。不足之处主要是翻译,我买此书之前的确没有做功课,事实证明盲买还是不灵。这本由开明出版社出版的秦墨所翻译的《菊与刀》,很多地方阅读起来让人感觉不仅原作家本尼迪克特写的时候较为仓促,且翻译的时候还没有中和掉这种仓促。明明上一句已经用过的辞藻或形容,在下一句又重复使用,从而没能得到美化。 比如在第十二章儿童学习章节里所写到的: 他们尽管彬彬有礼,却仍能保持傲慢不驯。在军队里,他们可以接受军队所要求的狂热盲目的训练,但却又桀骜不驯。 这里前后都用了不驯,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回头检视一下前一句自己是不是读错了,或者是否看串行又读了同样的一句。此句在表达层面意思的区分也有所欠缺。

同样的一段话,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由陆征翻译的版本中是这样的: 尽管他们礼貌周到,却也会心存傲慢。他们能够接收军队里的超严纪律,同时却又桀骜不驯。 这样一对比,感觉开明出版社出版的这段翻译水平也就仅比网站在线翻译的好一点…… 由于没有看原版,我也不知道我就这样把大部分锅都甩给翻译是否合适。 因为在章节和章节之前,有时候会感觉出来作者写的时候也比较仓促。 那之间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重复强调和解释的内容,基本都是我认为已经前面解释的很清楚,大可不必费周章的再细致阐述了。 但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因素,就是为什么作者对有些简单易懂的地方写的如此细致复杂。 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是美国人写给欧洲人的日本历史的原因。欧亚之间的文化差异本就显著,如果不解释的这么细致,欧洲人恐怕很难理解日本文化。

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的政策很明确,而对于不属于西方国家文化圈的日本则仍有问题需要研究,于是美国政府便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菊与刀》这本书就是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成果。 “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是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总结,正如书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充满了矛盾。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此为书名来寓示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由于日本文化的矛盾双重性,加上翻译的问题,所以在阅读《菊与刀》时,难免感到吃力。以下我将对《菊与刀》的内容做一个浅显的介绍。 本书第一章作者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背景出发,首先阐述了研究日本的种种困难,再者详细描写了他研究日本这一民族所可以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应具备的精神和态度,最后说明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探讨日本人有关的生活方式以及日本人如何成为日本民族。而第二章则是向读者展现战争中的日本人是怎么样的,这一章作者主要将日本与美国进行比较,比较涉及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对战

争正义性的认识,寄托胜利的基础、对天皇的政府的态度,兵员损耗、不投降主义和被俘虏后的行为。第三章作者以美国平等自由作为对立面,讲述了渗透在日本各个领域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制度,并与中国的封建等级作比较。第四章讲的是日本通过政变实现王政复古,由武士与商人联盟拥护上网明治政府上台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宗教、经济三个方面,且在改革中仍保留着等级制。 从第五章开始,作者便从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解剖出日本人的特点,分别是第五章讲日本人对“恩”的认识,负恩是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产生重大影响。而第六章则是“负恩”的另一面“报恩”,日本的报恩类别很多,在这一章中,作者用了极重的笔墨以及引用了多个例子叙述“孝”和“忠”,可见忠孝是日本极为重要的民族性格。而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阐述日本的“义理”,义理是姻亲的义务,是武士对主君的忠,是对自身荣誉的维护,义理是有止境的报答,且举了近代战争的例子来论述义理的两面性。第十章里日本人的“人情”观表明在日本人眼里享乐不是犯罪,精神与肉体并不是相对立的,进而,世界也并非善与恶的战场。 而第十一章中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耻辱感在日本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甚至被日本人纳入他们的道德体系,它使任何人都十分注意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日本人对于恩惠和侮辱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可谓“睚眦必报”。他们爱惜名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 读后感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学期: 2010—2011第一学期 分院:基础学院 学生姓名:陆梦 专业班级: 10日语1班 学号: 1041040114 任课教师:蒋宝麟 二〇一〇年一月

《菊与刀》 读后感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文汇出版社2010 年 经过一学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发现日本这个民族有很多让我们不可思议的地方,也有很多让我们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华民族和日本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数不清的恩恩怨怨,日本和我们的瓜葛太多太多。可是在日本人潜心钻研我们的时候,我们又对日本这个民族了解多少呢?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了解多少呢?所以决定去真正了解一下,有关日本的书社会上太多太多,究竟应该选哪一本是个头痛的问题。最后决定读《菊与刀》也是被这个有趣的题目深深吸引了。 《菊与刀》成书于1946年,是一本阐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在众多研究日本文化的著作里,本书可谓是一部扛鼎之作,甚至有人认为它开了“日本学”之先河。1949年,本书的日文版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人们纷纷购买,竞惹得一时洛阳纸贵。本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启人深思,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关于对《菊与刀》这个题目的理解: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象征爱美、尚礼。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即好斗、尚武。体现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这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名著。出于对日本民族的好奇,我阅读了这本书,因此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于本书各章节的大意稍做讲述: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由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是最难以琢磨的,行动和思维习惯与我们截然不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种情况在其他战争中是没有的,从而使了解“敌性”成为一个主要问题,为了与之对抗,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行动。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讲述了每个文化传统中都有其关于战争的信条,其中有些是西欧各国所共具,尽管各有特点。日本人与西方人在战争惯例上的一切差异,都是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人的全部责任的看法的资料,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很重要,因为他们提出了与日本人性格有关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答。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想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含义。他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与我们对自由平等的信仰有如南北两极。我们看来,对等级制赋予正当性,把它作为一种可行的社会结构是非常困难的。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赖建立在对人与其同伙和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必须对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家庭、国家、宗教信仰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这本书我并没有做读书笔记,也不是一气呵成地读完。读书的历程大体分了两个阶段,上学阶段,内容由第一章至第三章,假期阶段,由第四章至第十三章。 《菊与刀》的作者是鲁思·本尼迪克特,他在这本书中是分析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并且评价了美国对日本的政策。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民族性格。 在我的知识内,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是有一定的渊源的,追述到何时,我却说不清楚。日本从中国借鉴了许多的地方,但是经过本民族的加工与消化,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文化。 日本是一个阶级观念非常强的国家,而且其尊卑的排序又十分的复杂。总的而言,有男尊女卑,家庭中往往男性有较高的地位,而女性只有在成为婆婆或祖母之后才有较高的地位;长幼之分,即根据辈分,辈分越高,越受到尊重;还有社会地位与职业的划分,这一点在日本的历史中非常明显,有地位崇高的封建领主,在其下还有武士、工、农、商地位以此降低,还有地位最低的秽多,从事屠夫之类的职业,在今天,军人也有很高的地位,但是这些取决于他们在当时情境下使用的是何身份。 日本的道德观是基于耻感文化,在孩童时期,他们会相对比较自由,并不受很多约束,但是也是在这个时期,父母会通过诸如“把你送人”之类的玩笑,来为他们建立耻感。日本人非常害怕嘲笑,认为嘲笑是非常严重的侮辱。并且会采取报复行动,他们认为受到侮辱进行了报复,才是值得被尊重。但是一旦他们的复仇行动失败了,他们就会放弃复仇。 也是因为耻感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名誉。 他们的名誉分非常多的维度,但是最高的是忠,对于天皇的忠,天皇对于日本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天皇不掌握实权,但是以天皇身份发布的告示,

他们一定会遵守,这些告示,或者谕旨,对于他们来说犹如圣典一般,他们对之十分小心谨慎,以表之“忠”,甚至会因为读错而引咎自杀。 除了“忠”以外,他们还有“义”。对于他们来说,“道义”这个词,多带有一种负担感,如果违背道义,会招致他人的耻笑与评论,这种感觉往往是支撑他们“道义”行为的动力。 比如对于家族的道义,出于恩情的道义。 日本人往往认为自己是欠债人,他们的一生都是在还债,这种债,是一种恩情债,对于天皇的恩,父母的恩,还有日后,来源于身边各种人的恩情。这种恩情如果不报,便会随着时间越积越多。所以日本有一个习俗,是每半年会通过回礼的方式还清这半年欠下的所有恩情,他们还会专门用纸笔记录所受的各种恩情。他们会还以对等的恩情,如果所还的恩情多了对方所施予的,他们便觉得占了恩情上的便宜,这是会令对方感到非常不适的。 日本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非常特别,他们非常喜欢睡觉,泡澡,喝酒与呷妓,说非常喜欢有点以偏概全,有偏见的色彩,但是他们喜欢就对了。但是他们在该矜持庄重的地方一点也不马虎,在该享受的时候也纵情享受,如果这种时候他们无法放开自己,会被别人说“不好相处”。 他们睡觉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养精蓄锐,有更高的效率,他们睡觉只是为了睡觉,就像是一个安排。泡澡虽然很舒服,甚至可能每天都泡,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多泡,认为享受需要有节制。他们也把喝酒和吃饭喝的明明白白,如果一个人开始吃饭,那么就绝对不会再喝酒。而呷妓,在我读来,似乎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要在可以许可的范围内,而且他们分的清清楚楚,有地位较高的艺伎给他们和女人相处的享受,还有低廉的妓女,满足他们对女人的欲望。 这些背后的逻辑,在于他们觉得肉体的想了是件好事,追求享乐,尊重享乐无可厚非,但是享乐必须适可而止,绝对不能耽误人生的其他大事。这是日本人人之常情的世界(第九章)

菊与刀读书报告

《菊与刀》读书报告 雍青纳么西南民族大学民研院民俗2013级 130303042214 《菊与刀》是由美国人类女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从未到过日本的本尼迪克特通过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并将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认为运用文化模式理论,通过对日本人个体样本的归纳研究而得出的模式,可以用来验证和解释个体的行为。通过对文本、影视、和同战俘的对话,比较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价值观,研究得出日本人具有双重性格和“耻感文化”的文化特征,因此得出日本会投降以及美国不能用对付德国的方法对付日本的结论。对于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而言,能够研究得如此细致缜密,实在是不容易,而且这些结论到如今都还能发挥其作用,足以证明《菊与刀》的价值。 一、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说“最孤立的细小行为,彼此之间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我十分重视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如何构成一个总体模式。”1关注日本1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吕万和译本。 人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才能从中了解隐藏其后的决定。文章在美日两大文化比较的整体眼光下,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得出日本人的各类文化模式,及其与美国等国的“罪感文化”完全不同的“耻感文化”。 二、等级制度 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一切都是以“各得其所,各安其份”等级制为基准的。从家庭开始到整个社会的严格等级制都是自上而下的严密系统,将每个人都纳入其中,以共同忠诚的名义要求人们服从,具有强大的约束力,日本人在其秩序下遵循其中规则不反抗。为揭示日本人生活方式极端的原因,本尼迪克特用大量文字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具体论述,涉及了恩、义务、情意、人情等概念,这些概念深入描述了对日本人在等级制意识笼罩下的道德伦理体系,等级制已深入日本人骨髓。 (一)、社会中的等级制 日本家庭等级制开始,到其日常生活中扩展的等级制意识。在日本,家庭和社会管理模式一致,都是一个自上而下的严密系统,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等级制以共同忠诚的名义要求人们服从,以普遍的约束力让人们遵循其中规则而不反抗。从古至今,漫长的时光,遵从等级制已经成为日本人的行为准则,我们看来无法理解的不平等却是他们最自然的标准。不同等级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全都被灌注准则,以一种共同忠诚的名义来要求服从。日本人按照此标准生活,从不跨越雷池一步。在家庭中的“各安其份”规定都十分缜密,长者为先,家中最老的父亲掌握整个家族的话语权,长子拥有与父亲相差无几的特权。辈分和年龄的差别也有严格规定,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守秩序并通过礼仪表达出来。 (二)、战争中的等级制 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战争中的日本天皇的态度,就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因此,为了实现对天皇的忠,日本开始了战争。日本当年建构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类似于将整个亚洲看成一个家庭,自认为的长子身份要求他们,必须负担起“照 顾”家人的义务,因此,这场战争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心甘情愿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大概是纽约的地铁太烂了,又没有wifi,以至于无聊到一种境界,让我开始读书。一年半下来,看了有七八本。从最开始引人入胜的小说,到略有些急功近利的工具书,再到最近的社科专著,我的口味开始多元,兴趣开始滋生,禁不住笔头有点发痒,想 《菊与刀》读书笔记(一) 大概是纽约的地铁太烂了,又没有wifi,以至于无聊到一种境界,让我开始读书。一年半下来,看了有七八本。从最开始引人入胜的小说,到略有些急功近利的工具书,再到最近的社科专著,我的口味开始多元,兴趣开始滋生,禁不住笔头有点发痒,想要记录一下心得,就像去了个著名景点非得留下个“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记一样,想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和这些跨越历史长河的经典,做一种连接。在此立个flag,从菊与刀开始,看能坚持多久。 I.读书的方法 社科文与小说的最大区别,大概是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不管作者的论述多么平易近人,译者的文笔多么流畅,它的行文思维不是单一的,可以并列,可以因果,可以正反……读第一遍的时候,总不免云里雾里,管中窥豹,难以得其全貌。等到好不容易囫囵吞枣过了第一遍,再挣扎着拿起来细嚼慢咽过第二遍的时

候,才渐渐有了恍然大悟之感:如果说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分别描 述了日本的某个特征,比如“各就其位”描述了等级制,“历史 和社会的债务人”描述了欠债意识,那么“明治维新”这章想描 述什么呢?是想单独阐述明治维新这场伟大变革对日本的影响吗?读完第二遍你会知道,它只是个幌子,本质还是第一章“各就其位”的延续:明治维新政治家在设计各种政治和社会规则时,并 没有照搬西方自由平等那一套;相反,他们在各个领域强化并规 范了等级制,由此可见等级制在日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这也是 一种暗示,如果美国想要在日本发起一场革新运动,那在面对等 级制文化时一定要慎重对待。 其余各章也都有其内在关联:作者在第一章抛出了日本研究 的大问题,然后以战争中的日本人为序,展示了日本人在战争中 的“奇怪”表现——这里每一个表现的心理机制都在后面得以解释——接下来几章就从等级制、债务意识、义务(报恩)、情义、名声、人之常情等角度剖析了日本文化的关键层面。在结尾之前,作者对这些心理机制做了很有意思的“synthesis”:首先探讨了 这些机制如何调和的问题,然后介绍了日本文化中一种自我修正 的机制(臻于圆熟的自我修炼),最后描述了是这种文化是如何代代相传的——这三个问题是研究每种文化都应该回答的问题,这 将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每种文化并做类比。最后把话题带入战争 后的日本,结合前面的研究,作者对美国应当如何对战争后的日 本进行管理提出建议,并且对日本的未来作出预言。

中日文化差异之我见——读《菊与刀》有感

文化多样性和全球性 中日文化差异之我见——读《菊与刀》有感 教育学1班 高逢蔚 2017.6.7

中日文化差异之我见——读《菊与刀》有感 摘要:都处在东亚文化圈中的中日两国,最终却走出了两条完全不同的文化道路,在此期间日本给中国抹上了深深的战争阴影。至今为止,还有国人忐忑,中日之间会不会再有一役。本文将以《菊与刀》为依托,分析中日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并且阐明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日两国不会爆发大规模文化冲突的原因。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菊与刀,东亚文化圈,全球化,文化多样性 一、菊与刀简介 由于本篇论文是基于《菊与刀》分析中日文化差异,因此首先有必要对《菊与刀》这一本书进行简单介绍。 人类文化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1944年撰写了一份对日本的文化研究报告,1946年将其整合出版,书名即定为《菊与刀》。 1944年,正值二战盟军反攻之际,美国想通过预测日本人的行为,来决定对日本的进一步军事行动,即美国应该如何尽快结束对日作战,美国是否应该占领日本,如何处置天皇等......鲁思的报告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参考,也从而奠定了当今的世界格局。 二、对比中日文化发展过程 1.本源一致的中日文化 要对比中日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先从两国的文化本源开始说起,对此我的观点是,中立两国拥有一致的本源文化。 1.1从黄帝到始皇帝 中国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那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初祖。之后中国经历了尧舜禹,启建国以后,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又经历了商,西周,春秋战国,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从此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心得体会-菊与刀读后感500字 精品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 菊与刀读后感500字一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二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温和又好斗,爱美又黩武,尚礼又倨傲,善变又顽固,驯服又专断,忠贞又反叛,勇敢又怯懦。 本是作为一个西方人没有带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比较冷静的旁观者来写这本书的,应该是比较客观吧,这本书在日本也引起轰动。 我的爷爷是在抗日战争时加入共产党打日本人的,他的两个血气方刚堂弟当时还在北京和天津的大学读书,立即会到家乡抗日,当时的蒋介石消极抗日,所以抗日的都加入了共产党。 我爷爷是一方地主,带了村子里有血性的年轻人一起加入抗日。 后来,她的两位堂弟壮烈牺牲,并不是被日本人,反而是被国民党杀害,非常惨烈。 他们的名字还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刻着。 对于当初日本人的凶残,爷爷奶奶一直记忆犹新,那么多的中国人,那么大的中国一下子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日本人整个村庄的屠杀。 为什么?爷爷最气愤的日本人再凶残也是明枪明刀的,最可恶就是那些助纣为虐的汉奸,没有他们日本人只不过是没有翅膀的老鹰。 汉奸给日本人出谋划策的残害自己的同胞,而且是暗箭难防。 经常听到这种评价,中国人单打独斗是条龙,在一起就内斗--不团结。 我不知道这样的评价是否正确,但起码可以引以为戒。 强大的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 比如说,一些外贸出口的产品,同是中国的企业能不能有全居观念,不要相互砍价格挖墙角,大家团结起来,有一个行业联盟,大家都赚钱,不好吗?其实从本的描述中并没有表扬日本人聪明,聪明并不是日本人的强项,相反中国人反而被认为聪明,聪明的人为什么没有优势呢?什么时候才能像美国人那样被日本人崇拜。 是不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太过聪明,太过聪明,就容易太

《菊与刀》读书笔记

日本文化之“惑” ——读《菊与刀》有感 提起《菊与刀》这本书,了解日本文化或者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人一定是非常熟悉的。它可以说的是关于日本文化的书目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词之一。本书的作者是由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一份研究报告。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 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时,关于日本文化给列出来的一系列书目的时候。但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当时就决定我一定亲自拜读一下这本书。教材上是这么介绍《菊与刀》这本书的:所谓“菊与刀”,其实是代表了日本人的两种极端的性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乃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这两件事物分别代表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或者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 书中的介绍引起了我自从大一开始学习日语,跟外教接触,和之前看过的介绍二战时日本所作所为的书,日本风格的电影,在那时就隐隐觉得日本人的性格,日本人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是很难去概括的,总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述我所感受到的日本人,拼命找到了一个词,却发现这个词不仅是片面的,有时候仔细一想,甚至都觉得是不正确的,不仅仅是准确与否的问题,之后就干脆放弃不再搜寻所谓合适的词。因为当时接触日语时间并不算长,也只是从上大一才第一次接触日语,所以就只是以为一定是自己对日语,对日本文化的认识还不深,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本质才无法准确表述出自己所感受的。 然而,当我看到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时,又重拾了自己当初对于日本人的那些粗浅的认识,觉得自己找不到词,或许不只是自己资历,见识所限,或许是这个认识对象本身就具备着这样的特征呢。一想到此,便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个女人类学家究竟在这本书里讲了一些什么,究竟是怎样从专业的学术的角度去阐释日本人的。 该书形成的背景是在二战后期,那时,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尼迪克特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最终的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的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当我拿着这本书,一页一页如饥似渴地翻看着,书中对于日本人的描述,包括日本文化和欧美文化以及中国印度等亚洲的文化的对比中,以前仅凭自己粗浅的感官认识而产生的困惑,终于在这里有了些许的共鸣和解脱。比如,以前我们在视听说课上的纪录片中看到日本人的严谨,坚韧和几乎于病态追求完美和细节,在影片中看到的日本人的谦恭,从外教身上看到的隐忍,从留学生身上看到的自我克制。同时,我们又能在新闻上看到日本人的自高自大,如高官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关于钓鱼岛争端的问题,这种自我的期许有时表现的竟是那么的可笑,在历史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残忍,对历史史实的否认,日剧里夸张的表情,幼稚的动作,电影里追求的常人无法理解的美,那“美”,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美轮美奂,而是在极端条件下,在极端情境中的带着扭曲,甚至是戴着“血腥味”,有些令人毛骨悚然地的“美”,等等。。。。这些也仅仅是凭借自己所能接触到关于日语的,关于日本的,关于日本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一点点儿的认知,我实在理解不了这些零散的,琐碎的表现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之下而产生的。对于这些疑问,书中其实做了阐述,当然,并非就只是针对我

《菊花与刀》读后感

《菊花与刀》读后感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菊花与刀》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菊花与刀》读后感: 本文《菊花与刀》读后感1000字 1、菊花与刀读书笔记 日本人十分强调精神修炼和自我修养,如他们喜欢寒冷苦行,在黎明前站在或坐在冰冷刺骨的瀑布下,或在冬夜三次用冰水浇身,其目的是训练有意识的自我,直至不再感到痛苦,当他意识不到冷水的冲击和身体的颤抖之时,他便达到了无我、练达之境界。精神训练也必须同样自悟。因为从自身以外的源泉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没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自身的悟会才能有所成。这也符合我们中国的说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日本人把侵略战争视为一种谬误和已经失败的事业,从而向社会变革迈出了巨大的第一步。他们希望赎回在和平国家当中受人尊敬的地位,为此必须实现世界和平。眼下日本人把军国主义视为己熄灭的光。他们将拭目以待,倘若世界和平,日本只好潜伏,倘若军国主义未能完全消灭,日本的好战之性将会重新勃发。 《菊花与刀》读后感 这便是日本,一个民族的特性与本质。以往,我们对日本就是一个字恨。抛开个人情绪去分析日本这个民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一些美的品质。他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尊崇着礼、义、孝、忠这些思想。在这方面甚至做得比我们还要好。日本人的国民素质普遍较我们国家的高,这也与他们大力发展教育以及推崇道义所分不开的。记得在网上看到过的一则新闻,许多国家对日本人入境是免签证的。可以看出日本人的素质高得让别人放心。他们知恩图报,对别人给的恩情十分看重,以至于把还恩看成是自己的负担。日本人讲究礼仪,热爱生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日本人团结协作、谨慎、努力,这些品质也让日本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科技也才如此的发达。种种这些都反映出日本菊花般的美。同时,日本骨子里的好战、侵略、武士道精神让他

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东语学院日语3班20043369 苏凤磊 对于日本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我想所有稍微了解中国近历史的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许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随着那场战争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而有变化,但是中国与日本却永锭会有剪不乱理还乱的微妙关系。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小到大看过不少抗日影片,上过历史课,同时又在日常生活水平使用着日本的产品,享用着日货带来年方便。所以我对日本也怀有矛盾的心情。所以对于自己这种矛盾的心情,我也希望通过更多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而找到更适合的态度。于是决定选择此书。 如书名“菊与刀”所述,日本人呈现给世人的是极为矛盾行为。“菊花与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民族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有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层,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序上表现出来的。” 作者从日本人日常行为入手,从中发气隐藏在外部行为背后的,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与次相关的日本人的义量,恩等观念。最后作者的结论是,日本的文化是不同与西方“罪恶感文化”的“耻辱感文化”。 为了解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民族特征当然不能忽视社会压力对成人的约束作用。但是作者也没有忽略对日本人个体的成长过程所受的培养模式的关注。这其中就涉及到社会化地人格的塑造作用。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帕森斯的理论,“人格也是一个系统,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文化械式——价值、信仰、语言和其符号内化为人格系统,使人格系统得以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行动者才愿意把动机的能量投放于角色之中,即愿意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如果问你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不好。如果问你对日本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估计大部分人还是会脱口而出,不好。以上并非我的恶意揣测,根据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共同主办的论坛,62.9%的中国调查者对日本的印象是“很不好”。排除掉部分对日本心怀不满的愤青的比例,是什么造成了对日本如此的仇恨?这个想象中的恶毒国家到底哪里让人如此厌恶?除了“杀光日本人”,“东京大图莎”这类完全没有理性的语言,我们能不能拿一种更为审慎的方法来研究日本,研究日本人?幸好我还有《菊与刀》这本书。 《菊与刀》的作者本妮迪柯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她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民族,以便为美国制定对日政策和判断对日本的整个局势的发展。她利用了自己所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并作出了最终日本会投降这个论断。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东方文化生活过的西方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细微不同,并把这种影响对民族气质的形成以及这种民族气质会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将近60年,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首选文献。 提起日本,我们很难不用一串充满矛盾的文字来形容他们,“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如同题目所写,菊是日本的国花,而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在我看来,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自闭。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 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刀,是冷兵器中最早被使用的暴力工具,在热兵器时代还继续崇拜由刀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这说明日本在精神力量方面是怎样的原教旨。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由此也可以解释他们为何如此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居民。 很多曾经在战场和日本接触过的美军,都会谈到日本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这种必死的信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天皇的忠诚。日本是个讲究等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处于最高效忠地位的就是天皇。虽然在日本接近700多年的历史中,天皇只是在扮演一个傀儡的角色,但这并不能消减天皇的精神力量。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着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一个不仁的皇帝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是不是仁。而皇帝,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庭仁道的人间代理。而日本,则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 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忠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明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天皇被作为神裔来看待。由于忠是被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虽然只有精神统治力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天皇在这里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符号。在西方社会中,虽然也要求对某种精神符号忠诚,比如忠诚于国家或者忠诚于自由平等等等,但这种忠诚,更多的是一种对理想的实践,国旗等同于国旗后面所蕴

读《菊与刀》有感

读《菊与刀》有感 张建军 《菊与刀》这本书是此次国培计划中贺老师推荐给我的,读完它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思考。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写的一本研究日本民族性的著作,到今天它仍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主要著作。 本尼迪克特用“菊”(爱美、尚礼)和“刀”(好斗、尚武)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日本的禅的修行以及茶道就如“菊”,而在战争中犯下的种种罪行就是“刀”。 矛盾看完该书对日本的评价:矛盾的日本。我觉得用“精神分裂”更符合我对他的理解。 作者认为人类文化各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以民族精神为主旋律的文化模式。而任何一种文化模式主导下的人们的行为都是一小部分受到重视和发挥,另一部分被压抑和限制。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化影响人格。那么什么样的日本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日本人格,这种人格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 日本人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甚至相信完美的精神可以千年不变,所以他们不惧怕数量,不担心物质基础,这是一个精神狂热的民族,因此二战时在遭受敌人空袭的形势下,在缺少食品,白天工作劳累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做广播体操来消耗体力,同样人们会以自杀撞机(非专业人员的学生)的激进方式来参加战斗。日本人经常会说:“全世界的眼睛如何注视我们”,他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他们怕像军官训导的那样他们的丑态会被拍成电影,在美国纽约放映。他们非常注重荣誉,他们的B29轰炸机上没有救生器械,二战中军队里并没有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他们认为荣誉就是战斗到死,他们鄙视俘虏,鄙视投降,认为他们丧失了名誉,在绝望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会自杀。 在狂热的精神背后,日本人也有一种易乎寻常的冷静力量,日本人有一种信念-万事都是我们主动期求的,决不是被动的,不是别人强加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所以在美军轰炸日本时,广播里会说“敌人终于飞来了我们上空,我们已经预料到此事发生,并为此做好准备,所以没有丝毫值得优虑的”。 日本是一个人情的世界,他们非常注重报恩,日本人说:“我对某人负有恩情”意思是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享受恩情必须履行义务,报答恩情。如果时间拖欠越久,负恩感越强,报答需要越厚。在日本的百货公司或小商店里,你会听到这样的话“谢谢你,(这可太难得了)”“这怎么得了”其真实表达的意思是你买了他们的东西,给他们巨大的恩惠,可是他们无以为报,所以他们感到欠疚,羞愧和耻辱。美国人极端轻视社会对他们的恩情,敢说他们不欠任何人的,而日本人绝不会这么说。 美国人对一个人严厉的惩罚是宣布他人格破产,而日本人会说这个人不懂情义。人们非常注重人情上的往来,礼物都要相互惦量,一方面人们会对每

菊与刀读书感想

矛盾的日本人 ——《菊与刀》读书笔记一、初遇《菊与刀》 大一的时候迷上了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对这个国人恨之入骨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刚好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介绍日本文化的《菊与刀》一书,因此我开始从书本触及日本,就从今天开始就写读书笔记了。我对日本的了解仅限于动漫以及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这些都是比较浅显的。所以,从课堂上能学习到一些日本史的知识以外,还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许多我不知道的,能更加理性地冷静地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日本,对于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更加全面的客观的分析,能对日本少一份冲动的情绪,多一份理性的认识。嗯,希望她能给我带来这些吧。 之前,因为看了比较多的抗日战争片,提起日本对我们中华民族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一想到就咬牙切齿,对日本是恨之入骨。现在随着知识的积累以及理性思维的培养,对于日本,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这也是作为21世纪新一代青年的必备素质。《菊与刀》这本书便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了解日本的渠道。 二、读书随想 (一)序言 今天先看了这本书的序言(译者:吕万和)。序言简单介绍了美国女作家本尼迪克特写这本书的背景,翻译这本书的译者的立场还有这本书的广泛影响。序言中提到“菊与刀”的解读,“菊”为日本皇室家徽(就像我们的“龙”一样吧),“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老师上课讲时说过,作者命名这本书时是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而这种性格是矛盾的(爱美而尚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等等)。作者从这方面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形成这种日本的民族性格的重要原因是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作者称之为“耻感文化”,而这耻感文化与欧洲的“罪恶文化”是不同的。日本的“耻感”是靠外力的强制约束的并非来自内心的。 这种矛盾我认为是极端的,他们的文化缺少民族性的内在的一种约束自我的道德规范的理念,我们有植根于五千年文化的深厚积淀,对自己的行为思想有自然而然的约束力,并且这种约束是合乎情理的,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如“中庸”,“仁”,“和”等等。而日本缺少的正是来自精神的内心深层的规范标准,以致对我们犯下滔天罪行。 为什么日本的教育会成为影响日本整个民族性格的重要因素呢?是怎么影响的呢?为什么称之为“耻感文化”呢?对他们思想约束的强制性的外力又是什么呢?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又是怎样反映的呢?这些是我从序言中得到的以及根据以往了解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答案给我一些启发。 (二)战争中的日本人 我觉得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以战争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日本对战争的原因与其他法西斯国家不同。其他国家是对压迫弱小民族的罪恶方针,而日本呢,则是应该结束各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假期收到南开大学通知书的时候,我心中倍感喜悦,但是在激动的同时,我也认真阅读了录取通知书,并根据通知书上的建议,读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其中,鲁斯·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读来感触良多。 《菊与刀》一文既是一部研究日本人性格的社科类著作,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它也是一本对我们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书。为什么这么说呢?本书于1944年6月初见雏形,作者受托著书研究日本,以判断日军二战后期的军事行动与国家发展。 本文作者并未亲临日本进行考察,但她通过了解美日本人与日裔,日本已知的军事行动,日本本国的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各种文字影像资料,研究推测出近代日本人的特点,得出了“日本人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原有的行政机构”等重大结论,为太平洋战场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阅读本书,我发现行文上两个值得学习的地方:1.本文有大量关于日本本国神话传说、本国报纸摘抄还有本国国人一些日常交际方法,这些资料并不是从各种译文书中就直接得到的,需要作者进行大量细致的资料搜寻与整理。对于我们来说,大学学习应该也要想尽办法去查找自己所需的学习研究资料,深层挖掘会让自己的学术研究更具有真实性与说服力。2.本文行文严谨,在描写日本人的同时也用日本人对比了中国人,暹罗人,或是欧美人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的方法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时弄清学习内容的特征,并能进行举一反三。 阅读后,我也通过总结各章的要点,得到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生活在等级制阴影下的日本人,虽然在明治维新之后虽然废除了奴隶,但是从家庭内尊卑地位为出发点,衍生到社会上不同阶级的关机,仍然存在着等级意识,但是不管各个等级,对天皇的效忠的义理一直约束着广大日本民族,进而被一些军国主义分子利用,更加其与上层资产阶级的联合,使民众在高涨汇报天皇义理及无法撼动主战结果的情况下,参加了惨烈的二战,继而在投降之后又对美国人毕恭毕敬,甚至出现像野坂昭如的《美国羊栖菜》中主角那种极端的战后思想。 最后通过对比,我也对比发现几点:1.日本家庭礼仪与中国老式大家庭中的礼仪有很多相似之处;2.日本的各种神祗与神社文化,与云南大理(我是云南大理人)的本主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虽已发现问题,但还未深入思考研究,但也在此提出,以后可以参照《菊与刀》作书方法进行探究。 2015级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维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3篇)

《菊与刀》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3篇)《菊与刀》读后感范文800字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菊与刀》读后感范文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1 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使得日本人总是选择与强者为伍,虽然这种放弃并不一定绝对的好,但不放弃就意味着必然被淘汰。 似乎祖先早在冥冥之中有指引,起步向来很晚的日本人,总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不论是在辉煌的中华文明引领世界之时,还是摩登的欧美文化风靡全球之日,日本总会是那个弄潮儿,尽管总有人说什么。也许他们会为这些言语改变什么,不过他们对自己道路的信任让他们坚持走着该走的路。这点毋庸置疑。在东北生活多年的我,对日本必定没什么好感,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反日活动也都参加过,不过这也勾起了我对这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国度的兴趣。虽然课本里说,日本真正的发展是在明治维新后,其实日本早在幕府末年就开始对西方文明研究,列强的侵华给当时的统治者很好的借鉴——肯定日本人打不过“老师”都打不过的人。 近乎全日本,是用欢迎的态度来迎接美国人的。不过这种极度的

转弯也为日本开始了引领世界潮流的序幕。这个序幕,开的似乎不只是一个强国,更像是一个传奇。地大物博的地方战火满天,这个狭小而贫瘠的土地却成了真正的“太阳”,这一切让人无可奈何,又毫不惊讶。有时候我觉得,日本的强大得益于其国土的狭小。我们常说绝境逢生,可能就是在说日本吧。央视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毋庸置疑,日本人心大得过这个宇宙。由于在地图上要用放大镜才找得到,日本人特别怕被世界遗忘。而这种惧怕恰恰让日本有能力强起来、站起来,站得住、站得稳。似乎在国人的记忆中日本就是那个侵略者、那个传说中的帝国主义、那个危险地不能再危险的邻居;可是在日本的新闻中中国永远是头条,任何举动都会让国人第一时间抓住。当《菊与刀》还在中国的日学史上占主导的时候,日本以悄然研究中国的韩寒。有时候日本人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看日本,更是看中国,看我们可能走的路,看我们可能的归宿,看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相信那句话“假凤虚皇者误国”,话难听但路对,道理都在逆耳忠言里,绝路都在谗言美句中。高速的经济带来的自大,正弥漫着这个正经历极富极贫的国度,清醒——也许更难得。 《菊与刀》读后感800字2 这是社科类领域一向力荐的书籍,美国人写的,语言上我觉得有点罗嗦,挺考验耐性的’,但不影响他的学术价值,对于了解日本人的国民性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服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好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读《菊与刀》之日本对战后责任的认识 摘要:《菊与刀》是美国文化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一部经典的研究日本文化类型的著作。从“耻感文化”、“等级制度”、“重视报恩与情义”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大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模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这些文化模式论来解释战后的日本对战争罪行一再否认也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关键词:《菊与刀》;日本文化;耻感文化;等级制度;战争责任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谋划、发动、实施侵华战争的罪行在日本国内外应承担法律、政治、道义上的责任。日本进步派大多认为日本应该承担战争责任和战后责任。日本保守派大多否认战争的责任并否认其战争中的罪行。普通民众中既有人承认战争责任也有人否认战争责任,还有些战后出生的日本人认为那场战争与自己“无关”。日本进步派普遍承认战争日军暴行,呼吁向战争受害者道歉和补偿。但日本保守派普遍否认战时的日军暴行,或故意缩小日军暴行的程度与范围,或以“英美同罪”的态度要求对日军暴行忽略不计。纷繁复杂的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追踪其源与其文化模式有着根本联系。从1《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可以找到答案来辨析日本对战后责任的认识。 一、耻感文化 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耻”,1[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7就是不可做出丢脸的事。在“耻感文化”里,有错误的人即使当众认错或忏悔也不会感到解脱,相反,只要自己的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就不用懊丧,坦白忏悔只能是自寻烦恼。《菊与刀》书中说道:日本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甚至对上帝忏悔的习惯也没有。《菊与刀》中指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犯了罪的人可以通过认罪来减轻内心重负;而日本则属“耻感文化”,由于强烈的耻感,也使得日本人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和否定自己战时日军的暴行,时至今日,日本保守派与很多普通民众仍旧否认失败的事实和战争期间的暴行,931—1945年期间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那么深重的苦难,在中国实行极其残酷的“三光”政策,一次南京大屠杀就杀死30万中国人,把活生生的中国人用作细菌战、化学战的试验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