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年度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I卷(共64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甲: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

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人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头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乙: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字还是“推”字合于情意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

1.以下论述不符合甲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A.用“推”还是用“敲”,不只是文字上的区别,更是意境上的区别。

B.文字上的“推敲”是表象,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是实质。

C.“推”可以无声,“敲”不免剥啄有声,用“敲”字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

D.用“推”表示孤僧步月归寺,用“敲”仿佛是诗中的“僧”乘月夜访友。

2.以下论述符合乙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贾岛作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种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B.韩愈认为“敲”才跟题目中《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居”相应,所以“敲”字好。

C.王夫之从“即景会心”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意韩愈的观点,认为“敲”字好。

D.就整首诗看,诗中的“僧”是作者自己,敲的是李凝幽居的门。

3.甲乙两文对“推敲”故事的分析评判有异有同,以下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贾岛对他要表现的意境是明确的,但他在“推”“敲”的选择上盲从韩愈;乙文认为贾岛在“推”“敲”两字上举棋不定,是因为他对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也不甚分明。

B.甲文认为用“推”用“敲”各有胜境,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乙文看法基本相同,只是着重分析了“敲”字的好处。

C.甲文认为用“推”显得鲁莽,用“敲”显得拘礼,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乙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敲”字好。

D.从甲乙文转述“推敲”典故的措辞和下文论述看,甲文用“怀疑”二字对韩愈有所讥讽,乙文用“认为”二字对韩愈表示有所推崇。

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也。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蓄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

②?三征指的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

③?傅嘏(gǔ),字兰石。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全军之长策也?全:整个,全部

B、是以相赏相: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你们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谢之不暇谢:道歉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败于官渡

B、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纵一苇之所如

C、袁绍不用田丰之计悉宥之

D、弟昭时为监军卒为所笑

6、下列五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3分)()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

⑤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5分)(2)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蓄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4=6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8.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两种修辞方法。(2分)

9.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一空0.5分)(1).,奚惆怅而独悲(2).,风飘飘而吹衣。

(3).,鸟倦飞而知还。(4).,泉涓涓而始流。

(5).,抚孤松而盘桓。(6).,烟光凝而暮山紫。

(7)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

(8)山原旷其盈视,。(9).,秋水共长天一色。

(10)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

(1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12).,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3),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4)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15)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铁公鸡施粥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

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婆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

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有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幺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12期,作者刘源,有删节)1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起伏,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情节的发展脉络。(5分)

答:

1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周老爷子的形象。(5分)

答:

13.“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4分)

答:

1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

第II卷(8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与梳理探究(26分)

15.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涸辙hé出岫(yòu)蓬蒿gāo泠然líng

B、坳堂áo恁地nèn遄飞tuán笃厚dǔ

C、潦水lǎo怯懦què祚薄zuò央浼miǎn

D、赍发jī多舛chuǎn逋慢bū桑梓zǐ

1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完壁归赵 茕茕孑立 残羹冷炙 岑寂

B 、刚愎自用 素味平生 欣欣向荣 溯源

C 、锱铢必较 门衰祚薄 命运多舛 泠然

D 、哀声叹气 日薄西山 走投无路 尺牍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装界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说是朝不虑夕....

,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多了。

B.一曲《黄河大合唱》,气势恢弘,响遏行云....,激起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的无比斗志。

C.在茫茫人海中,分别20年后,我们奇迹般的萍水相逢....

,内心的感动无以言喻。

D.谁知这样钟鸣鼎食....

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房地产领域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的博弈和冲突。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19.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试分析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4分)

答:(1)

(2)

(3)

(4)

20、下面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丈夫的帐单》。仔细看看,便可以看出其中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把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描述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构思上最成功的一点。(6分)

丈夫的帐单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七天预付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女打字员共进一次晚餐(支出金额)

给妻子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基本情节】(4分):

【构思特点】(2分):

21.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的修辞和句式另写两个句子,使所写句子与划线句子构成排比,并且语意和谐、连贯。(4分)

我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愿我的心,沉静如处子,没有一丝杂音,只有一片静谧。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

1.C(甲文认为有“推”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B卷选A)

2.A(B项是乙文作者的分析,并非韩愈的分析。C项,从引文看王夫之并没有明确表示“推”好还是“敲”好。D项,原文说“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

3.D(A项,甲文也认为贾岛对他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不甚分明,从“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可以看出。甲文认为“推”字好,乙文认为“敲”字好,所以B项“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C项“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都错)

4A(全:保全)5.C6C

7、(1)这次我率兵前往,冒着危险侥幸攻破乌桓,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的辅佐,不过不可以把这种情况当做常例。(5分)(2)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留给自己,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高兴地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5分)

参考译文:曹操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将领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询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谋求侥幸的胜利,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辅佐,不过这不可当作常例。诸位的劝止,才是完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不好意思说出来。”

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分三路

进攻吴国,结果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的众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说:“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惭愧而又高兴。

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依据实际情况向司马昭上疏说:“如果把军队迁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人心动摇,对于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的首领,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然而关东的败仗,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过错”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说:“司马王仪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自己担起来,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应该归罪(责)于自己,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意见,(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不幸运。8.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9.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10.1、既自以心为形役2、舟遥遥以轻飏3.云无心以出岫4、木欣欣以向荣

5.景翳翳以将入6、潦水尽而寒潭清7.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8.川泽纡其骇瞩9、落霞与孤鹜齐飞10.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11.不亦悲乎1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3、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

14.外不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15.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11.示例一:①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②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③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④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⑤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示例二:开端: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发展: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高潮、结局:临终之语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尾声: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评分提示】共5分,每点占1分,意思归纳对即可;如果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回答,“发展”部分占2分。

12.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评分提示】每答对一个方面占1分。

1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①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陪衬人物,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②丰富了情节、内容。使小说在情节方面不显得单一,在内容方面更趋饱满。【评分提示】意思对即可。共4分,每个方面占2分,第②点答出其中之一即给3分,如有言之成理的表述可酌情给分。

14.示例一: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中“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铁公鸡”,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乡民。乐施好善、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助后跟踪调查不力,钱与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

示例二:老爷子临终前的那番话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结尾一段有照应:“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周老爷子的临终遗言。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富三代”,他们听不进艰苦创业积攒下大量财富的长辈们苦口教育,或是长辈对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某种缺失,以致于有些“富二代”“富三代”挥土如金,挥霍无度,甚至败光家业。

有自己的观点,探究合情合理即可。【评分提示】共6分,结合文本占3分,联系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占3分。

15.D16.C17.D18.C

9.①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的实施(起因条件)。

②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时间条件)。

③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对象条件)。

④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限度条件)。

20、【基本情节】一位公司经理,喜欢上了刚招聘来的年轻的女打字员,给她预支了薪水,送了花束并共进了晚餐……不料此事被夫人知道了,为了平息风波,花了一大笔钱买贵重礼物向夫人和岳母赔罪。事后,只得另招聘一位中年女打字员了事。

【构思特点】留白,给人想象空间(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1.参考答案:我愿我的眼,清冽如溪水,没有一点污浊,只有一片清澈。我愿我的生命,辽阔如天空,没有一朵乌云,只有一片蔚蓝。

高二财经班语文期中考试题(2011年)

郫县友爱职校安德校区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中 高二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本试卷三道大题,共2页,满分6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适合高二财经班使用。制卷人:孔祥容审卷人: 一、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0分)。 (一)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 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的去处, 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 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将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园子荒芜但并不。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颗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辙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 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1、文中划横线处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 ) A. 宁静记录衰败B、宁静记载衰落 C、寂静记录衰落 D、寂静记载衰败 2、第2段文字的最后两处引文把园子描写得形象生动,作者笔下的园子可以说充满生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和前面的有关描写有机结合,突出“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同时为下文生命感悟作铺垫。 3、联系课文,想想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作者会得到怎样的生命感悟。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去了十五年了,还是总得到那古园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从而残疾而不自伤。 4、文章画横线处和写“我”对生与死的思考有什么关系? 照应下文“这样想了好几年”,说明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地认识,我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思考和抉择。5、请概括出已经“截瘫”只能靠“轮椅”活动的“我”感悟到关于“生死”问题的宝贵体验。 生和死都是自然规律,对死不必急于求成。 6、请谈一谈选段最后两句话的写法以及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 (二)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什么,"他喊道,"世界上真会有人蠢到因为那些该死的长春藤叶子落掉就想死?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给你那隐居的矿工糊涂虫当模特儿。你干吗让她胡思乱想?唉,可怜的琼西小姐。" "她病得很厉害,很虚弱,"苏说,"发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子都是古怪想法。好吧,贝尔曼先生,你不愿意给我当模特儿,就拉倒,我认得你这个讨厌的老--老贫嘴。" "你简直太婆婆妈妈了!"贝尔曼喊道,"谁说我不愿意当模特儿?走,我和你一块去。我不是讲了半天愿意给你当模特吗?老天爷,像琼西小姐这么好的姑娘真不应该躺在这种地方生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我们就可以都搬出去了。一定的!" …… 白天总算过去了,甚至在暮色中她们还能看见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紧紧地依附在靠墙的枝上。后来,夜的降临带来了呼啸的北风,雨点不停地拍打着窗子,雨水从低垂的荷兰式屋檐上流泻下来。 天刚蒙蒙亮,琼西就毫不留情地吩咐拉起窗帘来。 那片藤叶仍然在那里。 琼西躺着对它看了许久。然后她招呼正在煤气炉上给她煮鸡汤的苏。 "我是一个坏女孩子,苏艾,"琼西说,"天意让那片最后的藤叶留在那里,证明我是多么坏。想死是有罪过的。你现在就给我拿点鸡汤来,再拿点掺葡萄酒的牛奶来,再--不,先给我一面小镜子,再把枕头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做饭。" 过了一个钟头,她说道: "苏艾,我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的海湾。" 下午,医生来了,他走的时候,苏找了个借口跑到走廊上。 "有五成希望,"医生一面说,一面把苏细瘦的颤抖的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好好护理,你会成功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另一个病人。他的名字叫贝尔曼--听说也是个画家。也是肺炎。他上年纪了,身体又弱,病得很重。他是治不好的了;今天要把他送到医院里,让他舒服一点。" 第二天,医生对苏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你成功了。现在只剩下营养和护理了。" 下午苏跑到琼西的床前,琼西正靠在那儿,安详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头一天早晨,曼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曼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了那里。" 7、第一段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品格,你能从中体会出贝尔曼怎么样的人? 8、“冷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还夹杂着雪粒。”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9、贝尔曼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有什么美好的品质? 10、假如你是琼西,看到这幅特别的画,你会怎样想? 1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一)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 理 试 卷 全卷满分11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电动势,正确的说法是( ) A .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的输出电压 B .电源的电动势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沿闭合电路移动一周所做的功 C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它们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相同 / D .电动势相等的大小不同的电池,在单位时间内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数值相同 2 有一内电阻为Ω的电解槽和一盏标有“110V60W ”的灯炮串联后接在电压为220V 的直流电路两端,灯泡正常发光,则 ( ) A.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120W B.电解槽的发热功率为60W C.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为60W 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60W 3 如图所示的U —I 图像中,直线I 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 .R 的阻值为Ω B .电源电动势为3V ,内阻为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D .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 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转向灯电路,如图所示,其中L 为指示灯,L 1、L 2分别为左、右转向灯,S 为单刀双掷开关,E 为电源。当S 置于位置1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 A .L 的功率小于额定功率 B .L 1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C .L 2亮,其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D .含L 支路的总功率较另一支路的大 I/A U /V ^ ? ? ? ? & ?0 Ⅱ Ⅰ

职业高中高中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姓2011---2012年莫旗职教中心 名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 2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罢黜茁壮咄咄怪事相形见绌 .... B.磨砺勉励晴天霹雳老骥伏枥 .... C.揣度祥瑞急湍甚箭惴惴不安 .... D.饴糖怠慢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 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业 : A、杂糅黯然失色不胫而走即往不咎 B、演译戛然而止呕心沥血直截了当 C、熟稔为虎作伥偃旗息鼓待价而沽 D、讥俏助纣为虐不落窠臼豆蔻年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 分) A.七股大水 ,从水库的桥孔跃出 ,飞短流长 ,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 .... 去。 B.继马德里遭恐怖袭击以后,伦敦可能将成为"基地 "组织的下一个袭 .. 击目标,这种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 .... C.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 D.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他的恣意妄为更是激怒了中国及 .... 亚洲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1)为了保证水资源不受污染,有关法规规定,沿河的工厂不得把 工业污水 ____到河里。 (2)他们两人素未谋面,还要请你一下,让他们彼此熟悉熟悉。 (3)根治 "豆腐渣 "工程, 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 ____要在反腐败上下 功夫。 A.倾泻引荐不仅/还B.倾注引荐既/又 C.倾泻引见既/又 D.倾注引见不仅/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 学瑰宝。 B.建设时期看党员干部是否先进,重要的是看他生产、工作上的成绩。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默写(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漏写均不给分) 1.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上二句点出别离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2.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 3.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4.________ __ ___,_______ _ 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5.,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 。(《六国论》)9.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0.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18分,前4小题每题3分)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模块5+模块6。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urn off the TV in five minutes. B. Wash his hands upstairs. C. Sit down for dinner right away. 2.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ill bring the man a free drink. B. The man’s waiter will be there soon. C. She will take the man’s food order right away. 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Borrow a book. B. Buy a book on the Internet. C. Return a book to the library. 4.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the woman should do? A. Cancel her trip to Spain. B. Speak out how she feels. C. Go to another country. 5. Why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Fairmont Hotel? A. Because of its price. B. Because of its location. C. Because of its siz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Friday the thirteenth A. He strongly dislikes it.

春高二财经综合期中试卷

永年职教中心2014--2015学年第二学 期期中考试 职高部二年级财经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分,每题1分) 1、“预付账款”所属明细账中若有期末借方余额,应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的( )项目。 A .应收账款 B .预付款项 C .应付账款 D .预收款项 2、甲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3 400元,支付代垫运杂费500元,款项均未收到。则支付代垫运杂费应计入( )科目。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应收款 C .销售费用 D .应收账款 3、企业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贷记( )科目。 A.应付账款 B.资本公积 C.投资 收益 D.营业外收入 4、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原值1000000元,净残值5000元的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第一年的折旧额为( )万元 A 、40 B 、20 C 、19.9 D 、39.8 5、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货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 、19500 B 、20500 C 、23300 D 、23900 6、年度结账时,除结算出本年四个季度的发生额合计数,记入第四季度季结的下一行,在摘要栏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外,还应在该行下画( )红线。 A.一道 B.双道 C.三道 D.四道 7、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设备一台,原价 60000 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时量: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为了了解某地区参加数学竞赛的1003名学生的成绩,计划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 ( ) A. 501003 B. 120 C. 150 D. 1 1003 2.在ABC ?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0AB AC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零件所花 费的时间,为此进行了5次试验,收集数据如右.经 检验,这组样本数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那么对于 加工零件的个数x 与加工时间y 这两个变量,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 A.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B. 成正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C.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6) D. 成负相关,其回归直线经过点(30,75) 4.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1,2,,??? 960,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 ,落入区间[451,750]的做问卷B ,其余的人做问卷C ,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 的人数为 ( ) A. 7 B. 9 C. 10 D. 15 5.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 A .对于命题 p :x R ?∈,使得210x x ++<,则p ?为x R ?∈,均有2 10x x ++≥ B .“2>x ”是“2 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p q ∨是假命题,则q p ,均为假命题 D .命题“若2 320x x -+=则1x =”是正确的 6.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右焦点为(3,0)F ,离心率等于 3 2 ,则C 的方程为 ( ) A. 2214x -= B. 22145x y -= C. 22 125 x y -= D. 2212x =

高二期中考试水电试题

水电工初级试题 判断题 1 电气工程图中的平面图是表现各种电气设备与线路平面布置的图() 2 电气工程图中的粗实线表示主回路() 3 弱电表示低于220V的交流电() 4 导线敷设中符号E表示暗敷() 5 现在家装的导线一般都是铝芯线() 6电气工程图中尺寸数字以m作为单位。() 7白炽灯的灯头可分为插口式和螺口式二种。() 8照明开关按安装方式可分明装和暗装。() 9单相插座的接线应"左零右相"。() 10在照明线路中相线必须经过开关后再进入灯座() 11电力及照明线路的配线方式可分为明敷和暗敷两大类。() 12导线型号B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 13导线型号BVV表示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线。() 14 电线管又称焊接钢管() 15布线场合为照明,那么一般应选硬塑料管。() 16布线硬塑料管耐酸碱性特别强,适用腐蚀性较强场所。() 17采用硬塑料管布线时,施工方便,周期长,价格便宜() 18空气开关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和脱扣器四大部分组成。() 19保护器是一种自动保护电器,当线路中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会自动断开电路。() 20漏电断路器有漏电、过载和短路保护。() 21坐便器在安装时应先装坐便器后装水箱。() 22保证坐便器安装严密其承插接口处应用油灰圈密封。() 23安装时冷热水管中心相距100mm 。() 24选择导线截面时,必须满足发热条件、电压损失、经济电流密度和机械强度等。()25照明电路中,熔体的额定电流≥负载的额定电流。() 26配线方式中,护套线敷设可以埋墙敷设。() 27穿管敷设在管内导线根数不超过8根。() 28管导线为铜芯线,截面必须≥1.5平方毫米。() 29内敷设的工艺步骤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程和质量。() 30料护套线导线定向的原则是线路短、弯曲小、敷设方便。()单选题 1建筑施工图的尺寸数字除标高及总平面以米为单位外,一般均以()为单位。 (A)m(B)mm(C)cm(D)dm 2当二地控制一盏灯时,二只开关应选开关()。 (A)二只单极双联(B)二只单极双控(C)二只双极单控(D)一只单联一只双控3室内配线,钢管的配线方式符号为()。 (A)SC(B)MT(C)PC(D)CE 4室内配线沿墙暗敷的国际标注符号为()。 (A)WC(B)WD(C)WA(D)WM 5在线路敷设代号格式中,塑料绝缘铜导线,2根导线截面1.5m㎡的表示方式为()。 (A)BV-2×1.5(B)BVV+2×1.5(C)BV+2×1.5(D)BVV-2×1.5 6测电笔测带电体时,带电体与人体大地()。 (A)构成通路(B)不构成通路(C)为静电感应(D)构成短路 7“临时接地线”最主要是防止()保护人身安全。 (A)突然来电(B)邻近高压的感应电(C)残存静电(D)电容放电 8便于线管穿线,管子的弯曲角度一般()度。 (A)<90°(B)≤90°(C)>90°(D)≥90° 9 冲击电钻冲击打孔时,通常可打直径为()毫米的孔径。 (A)3~10(B)5~12(C)6~16(D)8~16 10 聚氯乙烯绝缘双根平行软线的型号为()。 (A)BV(B)RVB(C)BVR(D)RVS 11 电线电缆的品种很多,应用较广泛的有裸线、电磁线、()和电缆。 (A)型线(B)裸纹线(C)绝缘电线(D)漆包线 12 聚氯乙烯绝缘铜芯护套线的型号为()。 (A)BV (B)BVV (C)RVS (D)RVB 13 导线穿管埋设在潮湿和有腐蚀气体时,应选择()管子。 (A)镀锌钢管(B)电线管(C)无缝钢管(D)复合管 14 钢管的规格用()尺寸来表示。 (A)外径[大径] (B)内径[小径] (C)公称通径(D)外径×壁厚 15 一般用于干燥场所内明敷或暗敷的金属管是()。 (A)钢管(B)软管(C)电线管(D)无缝钢管 16 民用照明布线采用()。 (A)钢管(B)软管(C)电线管(D)无缝钢管 17 家用漏电保护器应选择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mA。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

东阿县实验高中 2012—2013学年模块测试(二)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A项“捺”读nà,B项“怍”读zuò,C项“摭”读zhí) 2.C(A.防犯—防范,势利眼B.义气相投—意气相投,屠戮 D.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C(A.省略号与“等等”都表省略,省略号可以删掉。B.问号改为句号,该句是陈述句。 D.“小明鼓励他说”之后的冒号改为逗号) 4.C(A.应为“一蹴而就”;B.“当务之急”与“目前”相重复;D.“鱼龙混杂”应为“鱼目混珠”) 5.C(A句因成分残缺而导致搭配不当,“收录……作家”不当,应在“作家”后加“的作品”;B句句式杂糅,去掉“的产生”;D句不合逻辑,“《幽兰操》”是电视剧名,不能说成是“姜文最想要出演的人物”) 6.D(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D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7.C(C项是“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其原因) 8.B(在民国之前,讼师都作为一种“地下行业”而存在) 9.B(妻:名词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 10.A(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却,竟。C项,第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因为) 11.B(①仅仅说被围困,③所说的是徐卓,⑥说的是朱修之“治身清约”) 12.B(“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不正确,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并非出于传诏的帮助) 13.(1)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伐”“或”各1分,句意1分)(2)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及”1分,“败于梁山”句式1分,句意1分)(3)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旋”“佐吏”“抚纳”各1分,句意1分) 14、(1)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 (2)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

2017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7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语 一、现代阅读(3分) (一)论述类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羽

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散茶的兴盛也与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 (12)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注意事项: 1. 全卷分第一部分(听力),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和第三部分(读写能力测试)。满 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时,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机读卡使用范围:第1题至第75题。 3. 其余个体均按答题要求,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番号后的横线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probably? A. In a shop. B. In a museum. C. In a restaurant. 2. What time will Daisy come here? A. At 1:50 p.m. B. At 2:20 p.m. C. At 2:30 p.m. 3. What has the man just finished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Answering a phone call. C. Looking for Tom. 4. What was Henry’s weight last month? A. About 60 kilograms. B. About 70 kilograms. C. About 80 kilograms. 5.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 A. Glass furniture. B. Wooden furniture. C. Metal furnitur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6.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Prepare lunch. B. Have a party. C. Go to a friend’s house for dinner. 7. What does the woman still need? A. A tie. B. Some flowers. C. Some candy. 8. What should one do when he goes to a friend’s house for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woman’s mother? A. Take something. B. Get dressed up. C. Have dinn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 9.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Salesman and customer. C. Manager and secretary.

高二职高英语试题

2013年职业高中期中测试 英语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Ⅰ、语音知识:从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划线部分读音不相同的选项,将其字母标号写到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共5分,每小题1分) 1、human face native shame 2、president gesture expression wave 3、bottom positive involve consider 4、succeed thus upstairs rush 5、normal tent manufacture nation Ⅱ.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1)You have got some trouble ______the silk clothes. A.wash B.washed C. do some washing D. washing 2)He pretended_________ everything the teacher said,but in fact he didn‘t. A. to understand B.undersanding C.understood D.understand 3) Let‘s try and arrange __________we can get there at one o‘clock. A.in order to B.so as to C.so that D.hope that 4) The foreigner who came to our school last week can only talk with us________ an interpreter. A.helped to B.helping with C.with the help of D.for the help of 5) I can‘t go to the cinema with you, as I have ______to do. A. something else B.anything other C.else something D.other something 6) He ________a job in NewYork and the family followed. A. succeed in find B. succeeded in find C. succeeded finding D. successful in findind 7)–______ won the 100th gold at the Olympics for China? –Zhang Yining, she‘s from Beijing. A. Who B. What C. When D. Where 8)Mr. Wang is very friendly, and ______ like him very much. A. we B. us C. our D. ours 9)There ______ many students in the library after school every day.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10)Tian‘anmen Square is one of ______ squares in the world. A. large B. larger C. largest D. the largest 11). –_____ you swim? –Yes, but I‘m not a good swimmer. A. Can B. May C. Need D. Must 12)The sick boy ______ to hospital by the police yesterday. A. is taken B. was taken C. takes D. took 13)We expect you __________here for a long time.

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共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的时代已不容置疑地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技术瞬息万变,进入了我们现实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领域。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消费型社会更加强化了建立在影像基础上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图像加速“挪用现实”,社会几乎被图像“绑架”。复制技术让影像的生产和消费不仅高度繁荣,而且正越来越自主化。传统社会,人们欣赏艺术是主体的自觉行为,在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所批量复制生产出来的视觉形象,人们是因拟像世界的围剿而不得不去关注与传播。这些视觉形象是符号,而不是传统的艺术。艺术审美的韵味被数字时代拟像世界的“奇观”所带来的震撼悉数替代,人们逐渐习惯于被动地为图像所逼迫,而不再有意识地、自为地去选择欣赏的对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即时审美的冷漠与疲劳。 图像作为表述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欲望映像,强化了人类根深蒂固的自恋情结——人类的自身经验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满足人类意愿的观看的对象。数字时代既能生产图像,又能消解图像(泛滥的PS技术便大大提升了图像的虚拟化程度,将图像随意拼贴、篡改、美化)。于是各类恶搞、戏仿、游戏、虚无主义、道德主题等杂糅在一起,图像的表述失去目标与信念,人成为空洞的能指。图像和信息符号正在成为我们了解现实的主要来源。数字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复制和仿造了的世界中,对真实的证明是那么不可能,因为我们所掌握的一切都只是复制品而已。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广告、影视、信息爆炸所笼罩着,并置身于“超现实”之中: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艺术因此表现为无处不在。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的精致的精神活动,艺术被符号统领,泛化为日常的一种基本审美和即时审美。 数字时代,技术作为“物”的存在逻辑已经让位于“物与人相互融合”的逻辑,即技术的人文性。随着人类对于机器以及对于机器与人类之间变化着的关系的认识不甚了了,人类对机器产生恐惧与敌意。事实上,我们不断与机器分享空间,并与之相互依赖。数字时代,网络似乎在构筑人类与机器的边界,但又不断让技术更吸引人,让人与机器更加唇齿相依。 艺术主体由此经历了一个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机器和技术的介入,使传统艺术家的中心和霸权地位被严重消解与解构,数字化网络使艺术家的中心身份模糊。发送者和接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 比特打造的“数字化境遇”为人类诗意栖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超现实氛围,逐渐走向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表现也逐渐成为可能。“数字人格”“技术理性”使主体变得越来越自由,也变得越来越肤浅与模糊。艺术本来是虚实相映的,文化则来自虚幻形象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数字时代,却出现了用虚幻的形象代替一切现实、用形象化生存代替真实生存的趋势。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word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要求。 1.抛物线22y x =的焦点坐标是 A .10(,) B .1 02 (,) C .1 04 (,) D .1 08 (,) 2.若{a ,b ,}c 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下列向量不共面的是 A .+b c ,b ,-b c B .a ,+a b ,-a b C .+a b ,-a b ,c D .+a b ,++a b c ,c 3.方程22x y x y -=+表示的曲线是 A .一个点 B .一条直线 C .两条直线 D .双曲线 4.如图1,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AC 与BD 的交点为M . 设11A B =a ,11A D =b ,1A A =c ,则下列向量中与 12B M 相等的向量是 A .2-++a b c B .2++a b c C .2-+a b c D .2--+a b c 5.椭圆221259x y +=与椭圆22 1259x y k k +=--(9k <)的 图1 A .长轴长相等 B .短轴长相等 C .离心率相等 D .焦距相等 6.设平面α与平面β的夹角为θ,若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1n 和2n ,则cos θ= A . 12 12|||| n n n n B . 1212| |||| |n n n n C . 1212 ||| |n n n n D . 1212||| || |n n n n 1

7.与圆221x y +=及圆228120x y x +-+=都外切的圆的圆心在 A .圆上 B .椭圆上 C .抛物线上 D .双曲线的一支上 8.以(4,1,9)A ,(10,1,6)B -,(2,4,3)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9.已知点P 在抛物线24y x =上,点Q 在直线3y x =+上,则||PQ 的最小值是 A . 2 B C D .10.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CA ∠=?,1D ,1F 分别是11A B ,11A C 的中点,1BC CA CC ==,则1 BD 与1A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B . 12 C D 11.已知双曲线22 221x y a b -=(0a >,0b >)的离心率2e =,若A ,B ,C 是双曲线上任意三点,且A ,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直线CA ,CB 的斜率之积为 A .2 B .3 C D 12.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P 是单位球O 内一定点,A ,B ,C 是球面上任意三点,且向量PA , PB ,PC 两两垂直,若2Q A B C P =++-(注:以X 表示点X 的坐标),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O B .O C .P D .P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双曲线224640x y -+=上一点P 与它的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1,那么点P 与另一个焦点间的距离等于 . 14.PA ,PB ,PC 是从点P 出发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均为60?, 那么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北京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年我逃难至此,要不是你,我差点儿就没命了,以后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就是,也在所不辞。 ②他们两个人在战场上可是一起的好兄弟,哪里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闹意气呢?你尽管放心吧。 ③在驱逐外侮、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既有的英雄豪杰,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小人,我们鄙视后者,而敬仰前者。 A . 出生入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 B . 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舍生忘死 C . 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D . 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出生人死 2.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站在昆明湖边 ②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③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 ④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 ⑤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 ⑥又典雅秀丽 ⑦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 ⑧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③⑥①②⑧④⑤⑦ C . ⑤④⑦③⑥①⑧② D . ①⑧②③⑥⑤④⑦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开阔的视野和进取的精神。 B . 浙江省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便利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C . 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共享出行”领先于世界。 D . 中日防灾减灾论坛吸引了约240名左右嘉宾,大家就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4.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