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1、前言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

(1)查明滑坡体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假基岩、滞带土)、水文地质特征(冲沟)、变形破坏特征,拉裂缝(横张、纵张);

(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类型,分析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4)综合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产生机理及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6)对滑坡防治提出经济技术合理的建议措施。

2、自然地理概况

唐河坝滑坡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由于峨眉山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近年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受暴雨或峨眉河的影响,滑坡区的稳定性将变差,局部将失稳,对上游河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危机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实施滑坡与塌岸灾害治理工程。滑坡体横向宽约800米,纵向长约500米,后缘紧靠通往峨眉山景区的盘山公路。

滑坡所在地区有一条3级公路通往景区方向,此公路路况良好。在滑坡堆积区有一条乡村路从滑坡体上游边界通往下游边界,路面较窄,但可供一辆小汽车通行。整个滑坡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有几条小路可供人从滑坡前缘通向滑坡后缘。滑坡后缘常年受峨眉河侵蚀、冲涮。

3、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滑坡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貌,山势低缓,侵蚀切割程度中等,地势为阶梯状斜坡,总体上是东部(滑坡后缘)高西部(滑坡前缘)低,海拔高程468~551m,相对高差为83m。滑坡前缘紧挨的峨眉河,河浅水缓,由北东走向转90 o弯呈北西走向,在滑坡前缘形成大拐弯,对滑坡前缘形成侧向侵蚀,与峨眉河隔河相对的是黄湾五级阶地,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貌形态单一。

3.2地层岩性

)松散覆盖层,在滑坡前缘峨眉河岸及滑坡体后缘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Q

4

有假基岩出露,理由为其产状与滑坡岩层产状有较大出入,假基岩为名山组砖红泥岩。滑坡体第四系(Q

)松散覆盖层主要为砖红色、棕黄色坡积、残积物,含

4

砾石层,砾石直径0.2~1m,砾石层较密实,砾石之间被粉砂质粘土充填。在堆积体表面可见大块基岩出露。第三系古新统名山组(E

)下部以砖红色中厚层砂

m

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上部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加粉砂岩及细砂岩。该组岩体在滑坡体前缘、后缘及滑坡体内有多处出露。滑坡体后缘基岩产状220°∠30°,滑坡前缘出露产状105°∠30°。滑坡前缘有大量冲击砾石,磨圆度良好,直径

3-20CM,有农作物覆盖。

3.3地质构造

峨眉山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部边缘,由于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而形成的一系列复背斜,复向斜及交错复杂的短层组成,在本构造区内主要起控制作用的褶皱构造主要为峨眉山大背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构造主要为峨眉山断层,回龙山断层,大峨寺断层。峨眉山地区构造线方向有南北向(峨眉山背斜)北东向(峨眉山断层),北西向(观心俺断层),近东西向(大峨寺断层),

滑坡区区域处于峨眉山地质构造区的东北侧,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均有发育。滑坡区附近主要发育了凉水井断层和马林岩向斜。

3.4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及碎屑岩类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种地下水广泛储存于各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渗入补给,补给量较小。地下水径流路径短,具即补即排之特点。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赋水性与岩体节理、裂隙的大小、密度、以及连通性等密切相关,分布不均匀,主要取决于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上部全-强风化泥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接受补给条件有利,因此富水性较好,其下微风化砂岩层则富水性较差,总体上看,勘察区基岩裂隙水基本上以点滴状下渗,下渗面不连续。

3.5物理地质现象

滑坡左缘为滑坡滑移拉裂后形成的大裂缝,常年受雨水冲刷,地下水的侵蚀,形成一大冲沟,有出露基岩,产状为215°∠28°,而其旁基岩产状为160°∠20°,两处产状明显不同,定此处为滑坡左边界。

4、滑坡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

4.1形态特征及边界条件

跟据现场调查以及分析,唐河坝滑坡平面上形态不规则,呈圈椅状。滑坡以高程为500m的小路拐弯处往上至采石场再至景区公路一线为滑坡右缘;以景区公路向上10m左右阶坎为滑坡后缘;以左侧第二条大的冲沟为滑坡的左缘;以滑坡前陡坎为滑坡前缘。唐河坝滑坡可以分为两级滑坡,一级滑坡为右侧至左侧第一条冲沟位置,二级滑坡为左侧两条冲沟之间位置。滑坡右侧长约150m,中部长约180m,左侧长约200m,总体宽约400m。滑体厚度统计分别为A-A'剖面平均7m、B-B'剖面平均10m、C-C'剖面平均厚度约10m。

由横、纵剖面图可见,A-A'剖面地形坡度相对较平缓,变化不大,滑面上部呈近直线型,下部呈近弧线型,滑面上部与地形基本平行。滑坡后部陡坎明显,小路往下至滑坡洼地,地形坡度约23°,滑坡洼地至滑坡前缘坡度较缓,约为4°,滑体厚度在滑坡洼地往上部分变化不太大,平均8m,滑坡洼地部分平均7m。滑床明显长度为200m左右可见基岩,后缘可见阶坎,阶坎高度大约为1m~2m;B-B'剖面地形起伏较大,滑面上部呈近直线型,下部呈近弧线型。滑坡后部陡坎较明显,从小路往下至滑坡洼地,地形坡度变化不大,约23°,滑坡洼地至滑坡前缘为一长约60m的滑坡鼓丘,滑体厚度在滑坡洼地往上部分变化不太大,平均10m,鼓丘处最大厚度则达30m左右;C-C'横剖面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滑面呈折线型。左侧滑体厚度较大,右侧滑体厚度较小,平均厚度大约10m左右。

4.2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覆盖层主要为砖红色、棕黄色坡积、残积物。植被覆盖良好。

滑坡前缘:滑坡前缘近峨眉河,有的剪出口在河中央,有的在河岸边,剪出口可见明显的前缘反翘及鼓丘。

滑坡后缘:滑坡后缘在平面上形态大致为圆弧型,在实际踏勘中在滑坡后缘可以看见基岩台阶,基岩为名山组泥岩。台阶的高度为0.5m~2m。

滑坡左缘:由于滑坡左侧的剪切裂缝较破碎,长期受雨水侵蚀作用,逐渐形成一冲沟,该冲沟向上延伸至景区公路与后缘相交,向下至峨眉河,正符合“双沟同源”的滑坡判据。冲沟两侧植被茂密,最深处可达3m左右,沟内有石块堆积。

滑坡右缘:在滑坡右缘可见滑坡滑动后留下的剪切裂缝,滑坡外地层高度明显高于滑坡体,高差大约1—2m并且在侧壁上可见基岩。

滑坡拉裂缝:滑体中部可见少许拉裂缝,裂缝粗糙,裂缝走向与滑坡的滑动方向相垂直,裂缝长度8m~15m左右,宽度大约0.6m左右,深度0.3m。

滑床:于滑坡堆积体中部可见一新滑坡,新滑坡滑床基岩出露为名山组泥岩,基岩表面较光滑,可见一些细小裂缝,多数裂缝闭合。

4.3变形破坏特征

滑坡右缘可见一些拉裂缝,拉裂缝长度约10m左右,宽度0.4m,深度0.6m,只有少量粘土质充填物,坡体表层果树向坡下倾倒,未见马刀树,可见此拉裂缝为新产生。

滑坡前缘有一输水管,输水管表面光滑,有换接迹象。

滑坡中部可见一小型的新滑坡,滑面清晰无覆盖物,小滑坡前缘堆积体厚度大约3m,堆积物中可见新鲜的基岩块体。

坡体上景区公路边缘可见少数拉裂缝,拉裂缝的走向与公路一致,与坡体的滑动方向垂直。

4.4成因机制分析

滑体主要为坡积的泥岩风化产物,结构松散,极易吸水软化,抗剪强度很低,多呈软塑状。滑动面是堆积层沿基岩表层软弱的红色泥化夹层,层间剪切对其作用形成鳞片状劈理带,给水的参与活动提供了条件,使其泥化为含水量高、重度低的弹性黏性结构分散体,成为岩体内最软弱、延伸最长的软弱带。滑坡体位于峨眉河右侧凹岸,峨眉河切蚀河岸形成了高达5m的陡岸。在这些因素长期的共同作用下,滑坡体产生了蠕滑,且又有切坡形成的滑坡前缘临空面及张裂隙,滑体前缘部分开始滑出并牵引后部滑动,滑坡形成。因此,唐河坝堆积层滑坡的形成机制可分析为:切坡—蠕滑—前缘滑出—牵引整体下滑型,为中型薄层牵引式堆积层滑坡。唐河坝顺层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滑坡形成前,滑体前是一沟谷,形成滑体前缘临空面。由于基岩的倾向和倾角和斜坡相近,斜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发育的节理裂隙拉裂变形并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蠕动变形,由后缘产生拉应力,并使潜在构造面上的剪应力集中,促进了构造结构面的贯通,一旦剪切面上的构造结构面被贯通,顺层滑坡的滑面就彻底形成并推动前缘变形,进而全面滑动。

5、滑坡稳定性分析

这部分没有存电子档。。。。

里面涉及条分法计算,上网找得到。

最后也要写参考文献

注:1、要有目录

2、大标题写中间

3、文中要有插图

白沙河1#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工程概况 白沙河1#滑坡区前缘为省道208线,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S208线乌(斯河)金(阳)公路起于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经甘洛、越西、中所、普雄、昭觉、金阳,止于凉山州金阳县芦稿镇,全长354.56 公里。拟整治滑坡段为S208线乌斯河-金阳(芦稿镇)中的一段,位于越西与过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滑坡主滑方向30°,纵向长约140m,滑体中部横向宽约215m,滑坡面积约25700m2,滑体厚约4m,滑坡方量约10.3×104m3,其规模较大,属中型浅层滑坡。 据现场调查,白沙河1#滑坡K72+660~K72+750段内侧挡墙已推移变形,出现局部垮塌现象。 为分析评价滑坡坡稳定性及其对拟设线路的危害性,本次主要工作内容为工程测量及地质测绘,并辅以控制性钻探、采样测试等。工作中,主要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展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完成实物工作量详见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表1 通过本次勘察,基本达成了以下预期目的与任务:调查滑坡区地质环境,详细查明滑坡范围、成因、滑动史、活动迹象;了解滑坡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评价滑坡稳定性,预测滑坡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规模;提供了滑坡防治设计所需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2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中山地貌特征。 白沙河1#滑坡位于S208线甘洛县城与越西交界地带的白沙河右岸,影响路段桩号K72+580~K74+795地形地貌属于剥蚀构造中山地貌,主要为砂泥岩分布区。地表被滑坡堆积层(Q4del)覆盖,其前缘剪出口标高约1375m,滑坡后缘标高为1400~1405m,相对高差25~30m。滑坡后缘边界呈“圈椅”状,滑坡体地表坡度25°~30°,坡体基本解体,处于变形失稳状态。测区内,坡体地形变化较大,多斜台、陡坎等微地貌,植被稀疏,多生长杂草及低矮灌木水,无居民居住。 2.2地层岩性 场区出露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松散堆积层及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地层。 2.2.1 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广泛,其成因类型主要为滑坡堆积层(Q del4)、坡残积层(Q dl+el 4 )等。 1)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层(Q4del):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度一般5~20m。 2)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Q4dl+el):主要由碎石土、角砾土及粉土、粘土组成,为附近基岩全(强)风化产物,现多为农田,松散,稍湿~潮湿,厚度2~10m。 2.2.2侏罗系中统新村组(J2x) 岩性主要由灰紫、紫红色泥岩、砂岩夹灰绿色泥灰岩、灰黑色页岩组成。厚度260~383m。 泥岩:褐红色,成分以泥质物为主,含少量粉细砂,粉砂泥质结构,薄~中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主。岩性软弱,呈泥状,采取岩芯失水易开裂,采取岩芯极破碎,多呈1~5cm的碎块状,少许呈10cm~15cm的柱状,RQD=15~46%。 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泥质物为主,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岩性较软,锤击易断,采取岩芯失水开裂。采取岩芯较完整,多呈10~40cm的柱状,少量呈1~7cm的碎块状;RQD=31~81%。 2.3地质构造与地震 2.3.1 区域断裂构造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坳—凉山陷褶束内,其西侧紧邻康滇地

长沙市雨花区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勘)

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勘察证书等级:综合甲级勘察证书编号:180018-kj 院长: 总工程师: 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湖南化工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五年四月

一、前言 受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我院承担了长沙市雨花区蔡家冲路K1+540~K1+66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蔡家冲路为长沙市城市主干道,为长沙市重点项目.其西接湖南省人民政府及天心区人民政府,东接长沙南北大动脉万家丽路,路幅宽86米,滑坡前已基本建成。 蔡家冲路K1+520~K1+720段现路面标高在55.00-56.25m,其右侧为湖南省森林植物公园天际岭国家森林植物公园,右侧全为挖方区,边坡坡度为1:1.5,切深14.00~26.00m。2005年3月上旬雨后,K1+580~K1+660段出现山体滑坡,大量土体及树木随雨水冲刷至道路上,严重影响交通。且滑坡体上方为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且有二个电力铁塔,勘察时,一个电力铁塔已受滑坡影响正准备搬迁。而时正值雨季,山体滑坡仍在继续发育,已严重威胁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及电力铁塔的安全,情况十分紧急,破坏后果将很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次勘察技术要求详见《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我院于2005年3月20日组织设备进场勘察,于2005年3月31日结束全部外业工作。本次勘察我院采用了现场调查、位移测量监测、综合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常规的岩、土、水试样的室内试验,特别对滑动带取原状土样进行重复剪切试验,以求得滑动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钻探时,对第四系地层采用冲击钻探,套管护壁,对基岩采用回转钻进。采用薄壁敞口取土器重锤少击法进行原状土样采取,土样质量达到Ⅰ级。 本次共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一)。 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一 本次勘察原由设计单位布置钻孔11个,后由于勘察时滑坡范围扩大,长已为K1+540~K1+660段,纵深已接近植物公园内机动车道。根据滑坡处理需要经建设方同意增加钻孔11个,本次勘察实际施工钻孔22个,勘察范围也调整为K1+540~K1+660。 钻孔定位由我院测量技术人员采用全站仪测定。坐标采用长沙市直角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各钻孔坐标及孔口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和《勘探点一览表》。 本次勘察依据为: 1、设计单位提出的《蔡家冲路边坡塌方处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6、《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1.前言 1.1实习目的和任务 通过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的综合工程地质测绘的野外实习,线路踏勘和室内资料的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从事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技能和工作流程,以及室内资料整理、报告编写的的工作方法。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有:(1)1:25000峨眉山市地形图实习路线填图; (2)1:10000黄湾地区的工程地质测绘;(3)黄湾五级阶段的测绘。 1.2测区的位置及交通条件 测绘地区位于峨眉山市黄湾乡和川主乡之间,面积8平方千米,测区北距成都170km,东距乐山市35km。测区内交通便利,峨高公路、峨眉山至荷叶湾公路和机耕路,以及通往各个村组的乡村公路。峨眉山市黄湾地区交通位置图和峨眉山市交通图如下。 图1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交通位置图 图2 峨眉山市交通略图

1.3工作量 本次测绘历史9天,日程安排如下表: 表1 测绘行程安排 日期路线行程 10月3日L1 清音电站---龙门硐----黄湾大桥 10月4日L2 荷叶湾----赵河坝 10月5日L3 赵河坝-----符文机砖厂 10月6日L4 阴沟-----古木槽-----五叉沟 10月7日L5 阴沟-----竹麻岩—--后田坝 10月8日L6 后田坝---黄田坝 10月9日L7 五叉沟----李洪槽---高山岗 10月10日L8 梁坎----刘坪---高山岗—山王岗 10月11日整理资料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工作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乡和川主乡,包括10个行政村,人口约2万人。经济状况以旅游经济,茶叶经济为主,2006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1.48亿元,人均GDP9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48元,粮食总产量达582.3吨。 2.1.2气象及水文 2.1.2.1 气象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黄湾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年降雨量1593.8mm,峨眉山气温与降水量如表2。 表2 峨眉山气温及降水量 项目月均气温(℃)年均气温 (℃)年均降水量(mm) 地带(海拔:m)一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金顶(3000)-5.9 0 6.1 12.0 8.0 -0.3 3.1 1958.8 雷洞坪(2500)-3.7 2.7 10.9 15.5 11.3 2.3 6.0 洗象池(2000)-1.0 5.1 13.6 18.2 14.0 5.0 9.0 仙锋寺(1500) 1.7 8.1 16.3 20.9 16.7 7.7 12.0 洪椿坪、万年寺 (1000) 4.4 10.8 19.0 23.6 19.4 10.4 14.0 报国寺-城区 (≤500) 7.1 13.5 21.7 26.3 22.1 13.1 17.2 1593.8 2.1.2.2 地表水系 本次测区内主要有两条较大河流龙门硐河和川主河)以及一个团结水库,测区范围内还有阴沟,五叉沟,后田坝,高山岗等沟谷小河流。西东流向的龙门硐河将测区一分为二,并

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质灾害补充勘查报告 项目负责:杨进秋 技术负责:何纪林 编写:高杨袁玉龙 审核:何纪林 审定:何纪林 总工程师:樊武义 院长: 贾志宁 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问题经过及施工情况 (1) 第一节问题经过 (1) 第二节施工情况 (3) 第三章新发现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4) 第一节滑坡边界的变化 (4) 第二节滑坡下伏采空区的变化 (4) 第三节滑坡变形特征的变化 (5) 第四章变化区滑体稳定性评价 (8) 第五章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变更建议 (9) 附图 1: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核定后的滑坡和采空区边界图1:500 2: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地表变形现状图1:500 附件: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采空区物探勘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滑坡位于泽州县南岭乡红卫村,该滑坡自1996年滑动以来至今变形仍未停止,已经造成红卫小学及村民房屋开裂、南武公路及部分农田被毁,同时潜在威胁红卫村100户、300人,南岭乡政府驻地包括商铺、政府办公机构等630人,总计93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发生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本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减少损失”的原则,先后开展了滑坡地质勘查、可研及治理设计工作,目前该滑坡处于治理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经多次深入红卫滑坡实地调查走访及现状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并结合红卫滑坡出现的新的变形破坏特征,在红卫滑坡具体成因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核实滑坡诱发因素及影响大小,开展施工阶段地质灾害补充勘查工作很有必要。 第二章问题经过及施工情况 第一节问题经过 根据红卫滑坡勘查报告,红卫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 1.地形因素,红卫一带地处低山丘陵区,滑坡区总体处于一单面坡上,南武公路建设后,由于填方堆积了大量的建筑、生活垃圾等杂填土,使原有的地形地貌变化较大,且现有的这种地形条件有利于滑坡发生。 2.地层岩性因素,红卫滑坡滑带即滑面部位,以泥岩为主、强风化、且遇水易软化和泥化,在外力作用和地表、地下水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动。 3.构造因素,滑坡区位于晋获褶断带南段边缘,受晋获褶断带影响,岩性极为破碎,同时节理裂隙的发育,进一步促进了滑坡的发生。 4.地表水因素,滑坡区堆积了大量的松散层,包括杂填土和上更新统

滑坡勘察报告

滑坡勘察报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第一章概述受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承担了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 K120+085-K120+169)段滑坡工程地质勘察任务。 第一节序言 该边坡位于仙居市埠头镇红岩村, 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段境内,由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里程左K120+085- K120+169路堑边坡,右侧为半溪1号桥。设计路面标高~米,线路最大纵坡2%。2005年8月右线桥梁开始施工。2005年11月9日至14日连续降雨后,2005年11月16日下午2时许,突然发生山体滑坡,滑体长约75m,宽约,形成错落台高约,滑动方量约45600m3,右线已施工的桥梁人工挖孔桩柱被毁,并在已滑动边坡后侧形成一个更大的潜在滑坡危险区。 第二节目的、任务及依据的 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滑坡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分析斜坡失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治理建议。按照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诸永高速公路台州段第一合同(左K120+085-K120+169)段滑坡勘察技术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 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 2、查清滑坡规模及破裂壁、滑床、滑带、滑坡台地、滑坡裂缝等滑坡要素特征;

3、查明滑坡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滑动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对无法取得强度指标的碎石土类反演求得其C、φ值; 4、分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滑坡体稳定分析; 5、根据滑坡体现状等提供滑坡治理措施与建议。 执行规范有: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第三节工作方法、过程及质 量评述 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依据1:1000地形图进行实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在综合分析已收集到的测区区域资料基础上,主要进行了工程地质填图、微地貌单元的划分和岩体结构及构造面产状、性质的调查,圈定滑坡周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成果见《工程地质平面图》。 本工程进行了两次野外工作,第一次野外作业于2005年11月22日开始,至2005年12月9日结束外业工作。该次野外作业在滑坡体及其影响区沿大致平行主滑方向共布置3条

岩土工程监测期末作业

2013/12/21 唐河坝滑坡监测工程报告 指导老师:黄秋香 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学号:20103010324 姓名:王晖

What 1、前言 此次对唐河坝滑坡进行监测,是由于唐河坝滑坡在其略高于河床处的剪出口处发现民用排水沟在其滑坡推力的作用下而倾倒破坏,证明了近年来唐河坝滑坡仍处于运动状态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滑坡受暴雨或峨眉河的侵蚀影响,滑坡区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局部失稳,容易造成堰塞湖,对上游河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堰塞湖溃坝后又对下游人民造成威胁,危机其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实施滑坡与塌岸灾害治理工程。借鉴同类工程类似经验,采用抗滑桩措施对其进行治理。 任务:结合前期勘察得出的唐河坝地区的工程地质性质,唐河坝滑坡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做出针对该滑坡体的监测设计。 目的:了解滑坡在施工期间和运行期的形变活动特征,判断滑坡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并对防治效果进行检测,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为今后滑坡治理提供经验。 2、工程地质环境资料 峨眉山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部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平均气温约6.9度,七月平均气温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较高而坡度较大,气候带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时间为10月到次年4月。滑坡区内主要河流为峨眉河,属于大(渡河)青(衣江)水系,发源于峨眉山。峨眉河汇水面积在100km2以上,径流年内分配不均,一般6~9月径流占全年总径流量的一半以上,一年中,1月最少,8月最多,相差7.4倍以上。峨眉河的常态流量2.5m3/s,枯期流量0.1 m3/s,洪峰流量800 m3/s。 滑坡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貌,山势低缓,侵蚀切割程度中等,地势为阶梯状斜坡,总体上是东部(滑坡后缘)高西部(滑坡前缘)低,海拔高程468~551m,相对高差为83m。滑坡前缘紧挨的峨眉河,河浅水缓,由北东走向转90 o弯呈北西走向,在滑坡前缘形成大拐弯,对滑坡前缘形成侧向侵蚀,与峨眉河隔河相对的是黄湾五级阶地,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貌形态单一。滑坡所处的坡体走向为及被动向,坡度为24~31°。 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在滑坡前缘峨眉河岸及滑坡体后缘有基岩出露,基岩为名山组砖红泥岩为主。滑坡体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主要为砖红色、棕黄色坡积、残积物,厚度不超过15m,含砾石层,砾石直径0.2~1m,砾石层较密实,砾石之间被粉砂质粘土充填。在堆积体表面可见大块基岩出露。 第三系古新统名山组(Em)下部以砖红色中厚层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上部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加粉砂岩及细砂岩,属于半咸化湖泊沉积。砂岩硬度高,节理发育好,透水性好;砂岩质泥岩含有钙膜,力学强度稍差,为弱透水层;泥岩几乎不透水,力学性质差,遇到雨水软化,常常成为改组岩体的软肋。滑坡体基岩以名山组砖红色中厚层泥岩为主,夹薄层-中厚层砂岩。该组岩体在滑坡体前缘、后缘及滑坡体内有多处出露,尤以滑坡鼓丘处出露最明显。滑坡体内出露基岩产状278°∠23°,滑坡鼓丘处出露产状90°∠30°,滑坡前缘发育部分水平岩层。滑坡前缘沿峨眉河右岸裂隙较发育,主要以120°∠55°组及167°∠89°组裂隙最发育,控制着岩石斜坡的变形破坏。

岩土勘察报告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2010年4月

工程名称: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 勘察单位: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241138-ky 院长:熊建坤 副总工:程林 审定: 程林 审核:程林 工程负责:王寿成 校对:程林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一)勘察等级 (二)勘察依据 三、勘察手段及工作方法 四、完成工作情况 五、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质构造 (四)、场地岩土构成 (五)、岩溶发育特征 (六)、水文地质条件 六、场地地震效应评价与抗震设防 (一)、场地岩土的抗震性能与地震效应分析(二)、抗震设防 七、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均匀与建筑适宜性 (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与地基参数 (三)、地基基础方案及承载力特征值 八、结论与建议

附图表 1.拟建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共 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2条 3.工程地质柱状图共19页 4.岩石试验报告共1张

一、工程概况 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拟建的年产120万吨焦化工程位于兴仁县屯脚镇马路河地带,由山西省冶金设计院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由焦炉、煤塔、烟囱、熄焦塔、变电所、粉焦沉淀池、锅炉房、水池、冷却塔、冷鼓、电捕、洗脱苯房、硫铵房组成,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沉降不敏感,2010年3月兴仁县金大地煤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勘察目的是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区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适宜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为设计提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依据。 根据拟建筑物的结构特征,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特点,确定本次勘察任务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岩土构成、特征、厚度及分布情况。 (2)、查明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成因、类型、分布,并提出评价与整治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 (3)、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腐蚀性。 (5)、划分场地类别,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 (6)、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7)、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地基均匀性。 (8)、提出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及建议。 二、勘察等级及依据

峨眉山生产实习心得

峨眉山生产实习心得 道路方向 时间:xx年9月4日---xx年10月12日(国庆节临时休息一天) 地点:峨眉川主公路、唐河坝滑坡、各种丛林(马蜂、青蛇出没) 早餐:粥(大米很少)+泡菜+鸡蛋一个+馒头 午餐:基地:两荤一素 野外:牛奶一盒+鸡蛋一个+火腿一根--最小那种+馒头一个(完全不够)晚餐:两荤一素 注意:在野外勘察的时候,可以多拍些地质构造、地层分界等有明显地质特征的照片,以备写报告的时候用! 大学最后一次实习居然安排在大四开学,而且是开学一个半月,正好赶上招聘季。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只能说,不够明智。 峨眉山实习基地作为成都理工大学教学基地,在地理位置上,确实得天独厚,紧靠风景区,距天下名山牌匾200米左右,临近峨秀湖公园,同时距离市区也只有2公里左右。基地附近宾馆很多,各星级的都有,像红珠山、灵秀等泡温泉也是很爽的,地理环境所处,确实是一块宝地,不知身价翻多少倍了,校领导还是有眼光啊。 回归正题,按照常列,实习的前两天左右都是上课。注意:课堂笔记得记下来,不是对今后的野外勘察有多大帮助,老师时不时的要检查啊!食堂的饭菜确实难吃,一天15元,食堂采用饭票制,而且是一次性买断,每个人都买了实习期全额饭票,但没有一个人是每一顿都在食堂吃的,这又是学校的霸王条款,每天都是一样的饭菜,饭很硬,五花肉分成两部分,肥的做回锅,瘦的做肉丝,要是出野外,是最悲惨的,配的午餐完全不够(后勤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可幸的是,晚上一般没有太多事,管的比价松,可以娱乐娱乐。 川主公路沿线调查----前几天会比较轻松,沿着公路,老师带着,找出沿线的地层分界线、地貌构造处(沿线共有三个滑坡),接下来的工作是整个实习最艰难的,要求沿着公路边观察到的地层分界线向左右水平延伸300米,找出在山坡上的地层分界线延伸,这个工作没有老师带,老师检查最后的地质填图,这部

勘察报告(定稿)

1. 前言 由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新建的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位于绵阳市松垭镇,绵盐路南西侧,场地附近有公路相通,交通便利。 受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委托,承担了中油四川绵阳销售分公司松垭加油加气站场地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根据收集得到的设计资料,拟建建筑物由站房、油罐区、加油棚、压缩机房组成,各建筑物工程特征详见表1。站房和油罐区场地整平标高为446.95,±0.00标高为447.00;加油棚和压缩机房场地整平标高为446.80,±0.00标高为447.00。 主要建筑物工程特征表表1 2. 勘察工作 2.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及技术标准 2.1.1本次勘察目的:为各建筑物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提供岩土技术依据。 2.1.2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图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 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基础埋深及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类型是、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 出整治方案建议。 3、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岩土组成、厚度、坡度、埋藏深度等变化情况,评价地基岩土的承载能力和均匀性。对基础方案进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提供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应论证其可行性,并提出处理方案建议。 4、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评价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5、查明场区地下水情况,评价其对建筑物的修建与使用的影响程度,并对水和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2.1.3本次详勘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008年6月确认继续有效) 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0、《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 此外,甲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总体设计图等设计文件属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依据。 2.2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中3.1节的规定:拟建筑物的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滑坡勘察报告

目录 1 前言 (1) 1.1任务由来 (1) 1.2勘察目的、任务 (1) 1.3前人工作概述 (2) 1.4勘察工作评述 (2) 2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3) 2.1自然地理 (3) 2.2地质环境条件 (4) 3 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7) 3.1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7) 3.2滑体特征 (8) 3.3滑带(面)特征 (9) 3.4滑床特征 (10) 3.5滑坡近期变形特征 (10) 3.6滑坡影响因素 (11) 3.7滑坡稳定性评价及剰余下滑力计算 (11) 4 滑坡防治方案建议 (17) 4.1滑坡防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7) 4.2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17) 4.3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建议 (17) 5 滑坡防治效益评估 (18) 6 结论与建议 (18) 6.1结论 (18) 6.2建议 (18) 报告内附表 1.滑体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2.滑带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统计表 3.砂、泥岩物性、抗拉、抗剪、变形试验成果统计表 4.滑坡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报告内附图、附件 1.工程地质平面略图 2.滑坡体裂隙分布平面图 3.滑体等厚线图 4.滑床顶面等高线图 5.试验成果报告

报告附件 1.工程地质勘察附图册 (1)工程地质平面图 1:500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200 (3)探井工程地质展示图 1:100~1:200 (4)探槽工程地质展示图 1:50 (5)钻孔柱状图 1:100~1:200 2.成果报告数字化光盘

1 前言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大门,位于三峡水库的腹心地带,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城市。水路交通是万州的重要交通途径,在万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红溪沟港区作为万州的门户,为万州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滑坡一旦失稳将给港口带来重大的危害。 1.1 任务由来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重庆市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位于长江左岸,为三峡工程淹没重建区。三峡工程库区正常蓄水时滑坡处于半淹没状态。目前万州港务管理局红溪沟港口淹没重建一期工作正紧锣密鼓的加紧建设,然而近年来该滑坡变形加剧,滑体上建筑物多处出现拉裂现象,地面开裂现象十分普遍,并在继续发展。1998年雨季勘察区斜坡出现大规模滑移变形,裂缝特别发育,在斜坡中部180~195m段出现房屋变形,1999年雨季勘察区又出现新的拉裂变形,在1998年滑坡范围的基础上,面积又有所扩大,变形进一步发展。2001年8月的特大暴雨期间,滑坡进一步出现变形,这给三峡工程蓄水后红溪沟港区的淹没重建带来重大影响。滑体上目前居住有近50人,三峡工程库区一期蓄水在即,滑坡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为加快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滑坡治理工程进度,确保港口的淹没重建和滑坡体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1年7月我院受重庆市万州港务管理局的委托,承担了万州港务局红溪沟港区滑坡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该局要求我院在已有的勘察资料基础上,按照有关要求、规范编制勘察报告(不投入实物工作量)。2001年8月我院完成报告编制任务后,该报告送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审查。2002年1月经专家初审,指出该报告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三点:1、需补充、完善滑坡的特征要素;2、需补充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参数;3、补充计算滑坡在各工况下的稳定性。根据专家意见,我院于2002年3月进入勘察现场,有针对性地投入实物工作量开展勘察工作。本报告即是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编制而成。 1.2 勘察目的、任务 1.2.1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是: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并对滑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作出评价,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对滑坡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为滑坡综合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及治理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1.2.2 勘察任务 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是: 1.查明滑坡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查明滑坡的范围、规模、形态特征及变形破坏特征,查明滑体、滑带、滑床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3.分析滑坡产生的主次条件和滑坡成因,计算并评价滑坡在各种荷载组合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剩余下滑力; 4.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预防与治理方案建议。

峨眉山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峨眉山川主公路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1前言 1.1 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灾害评估是道路沿线地质勘查的基本工作,本次在峨眉山黄湾地区进行的地质灾害评估是我们学完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野外实践。 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消化我们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和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是学生对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内容有初步了解。 任务:是为了查明本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作出评价。详细查明对工程有潜在威胁的不良地质问题,特殊岩土体的类别、范围、性质,并评价其对工程的危害程度,为后续的公路养护工程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 1.2 工作区位置与交通条件 测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黄湾乡,位于峨眉山市北部。南临罗目镇、东连峨山镇、北接川主乡、西临洪雅县高庙乡。峨眉市距成都160公里,地处四川南部,隶属于乐山市。交通便捷,北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希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并设有峨眉站,往来十分方便,见图1-1(测区位置见方框)。成绵乐客运专线在峨眉山境内设峨眉山站、天下名山站。

图1-1 峨眉山市交通位置图 2 测区自然地理与水文气象环境 2.1 自然地理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处峨眉县西南。位于北纬29.36东经103.29峨眉山地形复杂。峨眉山山势高耸。孤峰突起。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7.9米。相对海拔2658 米。山体坡度大,一般在40度以上,悬岩绝壁,峡谷急流很多。不同方向的断层纵横交错,褶皱被断层切断从而使峨眉山区显现典型的块断构造特征。峨眉山区北东向的有峨眉山大断层,北西向的有挖断山断层,南北向的有报国寺断层,近东西向的有万年寺断层。峨眉山大背斜被这些断层所交切错断。境内有峨眉河经过,峨眉山毗邻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 2.2 气候水文环境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异显著,见表2-1所示。山麓平原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 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季;中山地带为冬长夏暖的山地涅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设计报告

唐河坝滑坡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书(此报告仅供参考,学弟学妹勿照搬,好好学习吧)

目录 1、前言 (4) 1.1 目的和任务 (4) 1.2 、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 (4) 1.3 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5) 1.5 勘察依据及参照规范. (5) 2、工程地质环境资料 (5) 2.1 气象水文条件 (5) 2.2 地形地貌 (6) 2.3 地层岩性 (6) 2.4 地质构造 (6) 2.5 水文地质条件 (7) 3、唐河坝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8) 3.1 发育分布特征 (8) 3.2 滑坡结构特征 (8) 3.3 变形破坏迹象及影响因素. (9) 3.4 成因机制分析 (10) 4、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11) 4.1 计算模型 (11) 4.2 计算参数 (12) 4.3 计算工况 (12)

4.4 计算方法 (12) 4.5 稳定性评价 (15) 5、滑坡危害性分析 (15) 6、滑坡治理工程设计 (15) 6.1 滑坡推力计算 (15) 6.2 抗滑桩要素设计. (17) 7、工程监测设计 (21) 8、施工组织设计 (22) 1 总体部署 (22) 2 组织机构设置 (22) 2.1 机构设置原则 (22) 3 项目控制目标 (24) 3.1 质量目标计划 (24) 3.2 安全目标计划 (24) 3.3 总工期目标计划 (24) 3.4 文明施工目标 (24) 4 施工队伍配置及任务划分. (24) 4.1 施工队伍配置 (24) 4.3 任务划分 (25) 5、现场施工准备 (25) 5.1 施工道路 (25) 5.2 施工用水、用电 (25)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全解

滑坡工程地质勘察 (培训教材)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二○○四年四月

目录 1概述?????????????????????????????????????????????????????????????????????????????????????????????????????????????????????1 2滑坡可行性研究勘察???????????????????????????????????????????????????????????????????????????????????????????6 3滑坡初步设计勘察???????????????????????????????????????????????????????????????????????????????????????????????7 4滑坡施工图设计勘察???????????????????????????????????????????????????????????????????????????????????????????8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0滑坡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4滑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9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24泥石流工程地质勘察???????????????????????????????????????????????????????????????????????????????????????????????27

文县七只乡滑坡勘察报告(终稿)

目录 一、绪言 (2) ㈠、交通位置 (2) ㈡、目的任务 (2) ㈢、工作概况 (2) ㈣、质量评述 (5) ㈤、参考引用资料 (5) 二、地质环境条件 (6) ㈠气象水文 (6) ㈡地形地貌 (7) ㈢区域地质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㈣勘察区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区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勘查区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程地质岩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㈤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滑坡评述.....................................错误!未定义书签。㈠滑坡规模、成因与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㈡滑坡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㈢滑坡稳定性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定性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量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3.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㈣滑坡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㈤滑坡威胁危害..................................................................................错误!未定义书签。 ㈥滑坡监测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滑坡治理意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论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照片14、15附表 附图

某滑坡设计报告

10 黄腊石大石板滑坡灾害分析 10.1 黄腊石滑坡概况 黄腊石滑坡位于长江北岸,上距湖北巴东县城1.5公里,下距三峡坝址66 公里,总体积约2400万立方米。大石板、台子角滑坡位于滑坡群西侧,是黄腊石滑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大石板、台子角滑坡体局部切入基岩的崩坡积层滑坡。平面上呈带状,后缘高程800米,前缘至江水位以下,平均宽度320米,纵长1500米,面积0.45平方公里,体积约1000万立方米。平均坡度25度。大石板不饱水且粗颗粒稍多者 ?=25.50,C=0.04MPa ;不饱水硕质粘土原位大剪强度=21.50,C=0.025MPa ,饱水硕质粘土饱和直剪强度?=110, C=0.024MPa 。台子角不饱水状态大剪强度 ?=26.50,C=0.022MPa ,饱水状态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强度?=10.50,C=0.016MPa 。 大石板滑坡处,长江底板高程在20m 至25m 之间,当长江水位为66.0m 时,江面水宽为350m 左右。 10.2 滑坡体滑速计算 10.2.1 滑速计算公式 滑坡体的体积大小和滑体的速度等因素决定了滑坡涌浪的高度,滑速与滑坡的启动情况、滑面坡度、滑动方向、滑面的摩擦系数等许多因素有关。而滑坡的发展过程是相当复杂的,滑体滑速的运动机理极为复杂,其精确理论解的确定是较难的,也不易进行可靠的模型试验。目前,通常采用潘家铮院士提出的滑速估算公式进行计算。 该数学模型对滑坡体动力结构作以下假定: (1)滑坡体沿着光滑缓弯曲面下滑,静力稳定分析仍为平面性质。 (2)将滑坡体切为许多垂直分条,假设滑动后仍为垂直分条,即按刚体处理。 (3)忽略各狭条间摩擦力及其它阻力。 (4)垂直条剪切变形与剪力间关系假定已知。 由此,简化的垂直分条作用力如图10.1所示。 根据动力平衡方程得到水平加速度公式为: ∑∑∑∑+-++--? =0 sin )cos sin (()cos (α ααααtg D W W SYL U D C D U W g a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xi

滑坡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 第一节任务由来 (1) 第二节地质灾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1) 第三节勘查目的与任务 (1) 第四节勘查工作评述 (2) 第二章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7) 第一节自然条件 (7) 一、勘查区地理位置与交通及区域经济状况 (7) 二、气象与水文概况 (9) 第二节地质环境条件 (9) 一、地形地貌 (9) 二、地层及岩性 (9)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11) 四、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13) 五、不良地质现象 (14) 六、人类工程活动 (14) 第三章滑坡基本特征及类别 (14) 第一节滑坡地形地貌 (14) 第二节滑坡空间形态及其类型与规模 (15) 一、Ⅰ号滑坡上段 (15) 二、Ⅰ号滑坡下段 (16) 三、Ⅱ号滑坡 (17) 第三节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17) 一、Ⅰ号滑坡上段 (17) 二、Ⅰ号滑坡下段 (18) 三、Ⅱ号滑坡 (19) 第四节滑坡水文地质 (19) 一、滑坡区含水层的含、富水性及隔水层的性质 (19)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24) 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与性质 (26) 第五节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一、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6) 二、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27) 三、滑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2) 四、滑坡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32)

第一节滑坡变形宏观分析 (34) 一、Ⅰ号滑坡上段 (34) 二、Ⅰ号滑坡下段和Ⅱ号滑坡 (34) 第二节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 (35) 一、计算的工况条件 (35) 二、计算参数 (35) 三、计算方法及公式的选择 (36) 第三节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 (56) 第四节滑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57) 第五章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58) 第一节发展变形趋势 (58) 第二节危害性预测 (58) 第六章综合分析与建议 (59) 第一节综合分析 (59) 第二节建议 (59) 一、防治工程设计参数(表17) (59) 二、防治工程措施 (61) 三、下步勘查工作建议 (61) 结语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