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前景

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前景
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前景

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前景1前言

传统的湿法冶金工艺,基本是高投资、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过程。随着有色金属需求日益增长,有色矿产资源日益贫化,能源资源日益短缺,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四高”湿法冶金工艺正面临能源、矿产资源与环境政策的严厉制约与新的挑战。

世界有色金属80%产量来自湿法冶金生产方法。湿法冶金的宽域选择性使其适于处理多金属矿、低品位矿、中间物料和废料,便于分离提纯和综合利用,环保问题较易解决。但与火法冶金比较,湿法冶金过程反应速度低、生产周期长、设备投资大。因此,湿法冶金过程强化技术已引起世界各国冶金学者高度重视,研究开发出多种物理化学强化方法,.超声湿法冶金即为重要方法之一。

2卧湿法冶金赫及跡原理

超声湿法冶金方法,是在常规湿法冶金过程中应用超声技术强化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湿法冶金方法,其特征是;对常规湿法冶金过程施加超声振动作用和(或)超声空化作用。超声湿法冶金方法.包括超声浮选、超声浸出、超声净化等方法。

超声湿法冶金的技术原理:超声波是一种直线传递的弹性机械波,对溶液施加频率15- 200kHz、声强0.5-200w/cm2的超声波撞击,可以引发溶液中的颗粒产生机械震动,颗粒在溶液中新生的表面包层被震裂或震碎,巅粒与溶液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颗粒表面的动力学扩散过程被加速,期待的物理化学反应进程加快。超声波清除颗粒表面包层分类为:去除颗粒新生包层和去除颗粒自身包层。颗粒新生包层通常属于键能较低的分子键和氢键等化学键包层;颗粒自身包层通常属于键能较高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等化学键包层。去除新生包层,用超声波弹性机械能,即超声振动作用;去除自身包层,通常需要用超声空化作用。超声波对颗粒发生剥离作用,颗粒裸露自身表面;超声波对颗粒新生包层发生剥离作用,颗粒也是裸露自身表面。当超声波能量足够高时,溶液中将引发超声空化作用:液体中的分子间距随着超声波振动而产生拉伸与挤压变化,形成大量空化泡;超声波拉伸区形成负压区,空化泡迅速产生、生长;超声波挤压区形成正压区,空化泡迅速闭合、崩溃。空化泡崩溃瞬间,在空化泡周围的极小空间内产生瞬时高温、高压、强冲击波和高速射流等极端环境条件,颗粒自身表面包层被震裂或震碎,期待的物理化学反应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实现超声湿法冶金过程。

根据超声湿法冶金过程机理,通过超声振动作用和(或)超声空化作用清除溶液中颗粒的表面包层’可显著提高目标矿石浮选、浸出效率;可显著改善中上清溶液中的锌粉活性,从而大幅缩短净化达标时间、降低锌粉消耗,提高净化效率。

3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研究麒

在超声湿法冶金方法及技术原理指导下,株洲市兴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XMT)与湖南大学组成多学科的研发团队,与国内湿法冶金企业合作,就超声湿法冶金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进行系统开发,获得十几项发明专利,初步形成XMT超声湿法冶金成套技术,部分重大节能降耗技术已启动产业化应用。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项目包括:祥云飞龙铅冰铜中温常压超声浸出,水口山硫精矿烧渣超声制化浸金,铜陵公司铜阳极泥中温常压超声浸出,甘肃成州锌业钻镰渣超声浸出,

西部锌业硫化锌精矿中温常压超声浸出*西部锌业锌焙砂超声浸出,西部锌业、西北铅锌冶炼、陕西商洛冶炼、河南开利锌业、水口山锌厂中上清超声净化中试,云南驰弘锌业中上清超声除镁,西部锌业中上清超声除铐,云南金鼎锌业氧硫混合锌矿超声浮选,青海乌兰氤化提金尾矿超声浮选’弃存氧化铜矿超声毓化浮选等。

3.1超声浮选

3.1.1超声疏化浮选氧化铜矿

当品位过低的某些氧化矿缺乏高效浮选捕收剂或不适于直接浸出时,超声硫化方法是值得尝试的有效方法之一。XMT超声硫化浮选氧化铜矿效果对比见表上

3.1.2超声浮选氤化提金尾矿

让浮选药剂高效吸附到目标矿石表面并提供气泡快速抬升,是浮选的根本目的,但目标矿石表面总是被各种其他颗粒或溶液包裹0因此,用超声波清除某些目标矿石表面包层,效果显著。XMT超声浮选氧化提金尾矿效果对比见表2:

3.2超声浸出

矿粉浸出包括氧化矿浸出和硫化矿浸出。浸出过程是矿粉中目标元素脱离矿粉本体的过

程,也是矿粉体积趋向变小或质量趋向减轻的过程。因此,超声湿法冶金方法必定可以强化湿法冶

金的浸出过程,可应用于硫化铜矿、硫化锌矿、硫化镣矿、铝土矿、稀土矿、贵金属矿等多种矿

石、矿渣物料的常压超声浸出。

3.2.1超声浸出硫精矿烧渣

XMT超声浸出技术直接浸出硫精矿烧渣效果对比见表3:

3.2.2超声浸出铅冰铜

XMT超声浸出技术直接浸岀铅冰铜效果对比见表4:

表4超声浸岀铅冰铜效果对比

3.3超声净化

研究表明:湿法炼锌的铺盐净化工艺中,歸化钻结晶生成并稳态化存在的溶液电位为 -0.4—1.OV,溶液负电位依靠锌粉置换提供'锌粉置换生成氢气,锌粉表面生成碱式锌盐(如氢氧化锌)+気气泡+其他置换产物的新生包层。传统的去除溶液中颗粒表面包层的方法是机械搅拌。生产运行证明,机械搅拌方法难以有效清除锌粉表面包层,甚至加大搅拌转速、改变搅拌桨或搅拌槽结构也无济于事,以至锌粉置换反应过程缓慢,净化效率低下;当锌粉表面新生包层更厚时,锌粉置换几乎停止,锌粉成为无效锌粉;净化达标时间越长,维持溶液负电位需要消耗的锌粉量越大;溶液负电位及温度的不均匀性,又加大歸化钻结晶反溶几率和速率。在超声波振动作用下,锌粉置换反应过程被强化,锌粉表面新生包层被高效清除,锌粉始终暴露新鲜自身表面,锌粉活性得到改善,溶液电位迅速降低,歸化钻等金属间化合物快速生成并稳态化存在。用超声波改善溶液中锌粉活性的方法,在大幅节能降耗的同时,还大幅提升了湿法

炼锌企业处理高杂锌矿的生产能力°

3.3.1常规中上清超声净化

XMT超声净化技术净化常规中上清效果对比见表5:

3.3.2特高钻常规中上清超声净化

6:

XMT超声净化技术净化特高钻常规中上清效果对比见表

3.3.3高钻、高镉、高铜、高镣中上清超声净化

对于含钻200mg/L、含镉1300mg/L、含铜1400mg/L、含镣30mg/L的特殊高杂中上清,应用XMT 超声净化技术照样可在净化温度70T、净化时间45分钟以内净化达标,由此证实XMT超声净化技术对处理高杂锌矿具有极广泛的适应性。

XMT超声净化技术历经数万个数据的小试、中试。中试放大倍率为小试500-900倍,净化技术指标重合;]00kt/a电锌净化系统应用XMT超声净化技术产业化’产业化放大倍率为中试15-30 倍。

XMT所有试验数据由中南大学粉末冶金院提供分析。

4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综上所述,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克服了传统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的种种不足,是一种高效节能降耗的湿法冶金工程技术。

我国历年弃存尾矿、渣料达上千亿吨,每年新增尾矿、渣料达十几亿吨,再生有价金属矿渣资源价值巨大。仅每年新增的含金硫精矿烧渣就达上千万吨,弃存的黄金量达30吨以上。应用XMT超声浮选技术、XMT超声浸出技术处理含金硫精矿烧渣具有显著经济效益。

我国电锌产能达到500万吨,用于中上清净化的锌粉消耗达25万吨/年。应用XMT超声净化技术可降低锌粉消耗12.5万吨/年,价值20{乙元/年;同时,用于中上清净化的能耗可降低70%。

随着超声波能量转换技术及材料的科技进步,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还可拓展应用于湿法冶金的电积:萃取、结晶、凝聚、过滤、脱水、吸附与脱附等过程,超声湿法冶金工程技术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阔。

? 5 ?

超声波加工的应用

超声波加工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生产发展和科学实验的需要,很多工业部门,尤其是国防工业部门,要求尖端科学技术向着高精度、高温、高压、大功率、小型化等方向发展。因此,特种加工作为一个时代强音等上舞台,它就具备了上述特点。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具断面的超声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液加工脆硬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特别对于一些常规加工方式无法完成的或者加工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工件。目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超声波加工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已在一些要求条件高、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围及领域会越来越广。 关键词:超声波;研究前沿;应用领域;超声加工的应用 引言:超声波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为人们所应用,他通过自身的一些特性一步步奠定自己在切削、拉丝模、深小孔加工等的地位。特别在现代这个迅猛发展的社会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加快它的发展速度,为我们所用。 超声波加工(USM)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频振动,通过磨料悬浮液加工硬脆材料的一种加工方法。超声波加工是磨料在超声波振动作用下的机械撞击和抛磨作用与超声波空化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磨料的连续冲击是主要的。加工时在工具头与工件之间加入液体与磨料混合的悬浮液,并在工具头振动方向加上一个不大的压力,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电振荡通过换能器转变为超声频的机械振动,变幅杆将振幅放大到0.01~0.15mm,再传给工具,并驱动工具端面作超声振动,迫使悬浮液中的悬浮磨料在工具头的超声振动下以很大速度不断撞击抛磨被加工表面,把加工区域的材料粉碎成很细的微粒,从材料上被打击下来。虽然每次打击下来的材料不多,但由于每秒钟打击16000次以上,所以仍存在一定的加工速度。 与此同时,悬浮液受工具端部的超声振动作用而产生的液压冲击和空化现象促使液体钻入被加工材料的隙裂处,加速了破坏作用,而液压冲击也使悬浮工作液在加工间隙中强迫循环,使变钝的磨料及时得到更新。 一、超声波加工的原理 1.1 超声波概述 “超声波”这个名词术语,用来描述频率高于人耳听觉频率上限的一种振动波,通常是指频率高于16kHz以上的所有频率。超声波的上限频率围主要是取决

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工业测量技术 在非电量电测技术中,许多非电量可以通过电学方法加以测定,同样,许多非声量也可通过声学方法来加以测定,这就是所谓超声工业测量技术。非电量的电测主要是通过一些元件的电阻、电容或电感等量来进行的。在超声工业测量技术中,非声量的测定也往往是通过某些媒质声学特性(主要是声速、声衰减和声阻抗率等)的测量来进行的。 超声工业测量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是媒质的声速这一物理量。 第一,媒质的声速与媒质 的许多特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关系非常简单直接,已有精确的理论公式,例如,在测定声速和密度后,就可求出媒质的弹性模量。有些关系比较间接而且复杂,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仍可以建立一些半理论或纯经验的关系式,例如,媒质的成分,混合物的比例,溶液的浓度,聚合物的转化率,某些液体产品的比重,某些材料的强度等等,都可与声速建立一定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就熊通过测量声速来测定这些媒质的非声特性。上述原则是声速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第二,媒质的声速与媒质所处的状态也有相互关系。例如,媒质的温度、压强和流速等状态参量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声速的变化。如声学温度计、超声波风速仪和超声流量计就是用这一类关系来测量温度或流量的。 第三,其他应用,例如在声速c已经测知的媒质中,可以利用声波传播距离L和传播时间t 的关系L=ct,或利用波长λ和频率f(或周期T)之间的关系c=fλ=λ/T,进行超声测距的应用。如超声液位计和超声测厚计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应用技术。 声阻抗率方法也是一种较常用于媒质特性分析的技术。在这种技术中,所测定的声学 量是换能器对媒质的辐射阻抗率。如果换能器在媒质中所激起的是平面纵波行波,则辐射阻抗率就是声阻率ρc。当两种媒质的声速c几乎相同,但密度ρ有很大不同时,往往就可根据ρc的测量来加以区别。在同时测得声速的情况下,也可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液体的密 度p或弹性模量ρc2等。如果换能器在液体媒质中激起的是切变行波,其声阻抗率将与 成正比,η是液体的粘性,这就是超声粘度计的原理。如果换能器是在流体中作弯曲振动的,则其辐射声抗率将与流体的密度p有关,因而使换能器的共振频率随p而变化,这也是一种可以精确测定液体密度的原理。 遇到需要采用声学方法来测定一个非声量的情况时,在声速、衰减和阻抗这三种技术途径中,应按什么准则来决定取舍呢?第一是看要测的非声量究竟与那一个声学量的关系比较明显。这就是说,相应于同样大小的非声量的变化,如果某一声学量能够有最大的变化,这一声学量就比较值得考虑。第二,应该考虑到声速、衰减和声阻抗率都是随很多因素变化的,除待测的那种非声量外,其他媒质特性或媒质状态的变化往往也会引起声学量的变化,对于须测的非声量来说,这些其他因素引起的变化就是一种干扰。因此,选用某种声学量的途径时,应注意干扰因素要尽可能少,干扰影响要尽可能小,或可采用切实可行的补偿措施来避免这些干扰。第三,挑选技术途径时必须注意满足现场的使用、安装和维护等条件并应达到要求的精度,在这一前提下还应力求稳定耐久和方便可靠,才能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上述准则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意见,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考虑。 声发射检测技术 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形变或断裂 ,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称为声发射。各种材料声发射的弹性波的频率范围很宽 ,从次声频、声频到超声频 ,因此 ,

超声波加工技术

超声波加工技术 1.绪论 人耳能感受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被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加工(Ultrasonic Machining简称USM)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加工方法,它是指给工具或工件沿一定方向施加超声频振动进行加工的方法,或利用超声振动的工具在有磨料的液体介质或干磨料中产生磨料的冲击、抛磨、液压冲击及由此产生的气蚀来去除材料,又或利用超声振动使工件相互结合的加工方法。它弥补了电火花加工的电化学加工的不足。电火花加工和电化学加工一般只能加工导电材料,不能加工不导电的非金属材料。而超声波加工不仅能加工硬脆金属材料,而且更适合于加工不导电的硬脆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陶瓷、半导体锗和硅片等。同时超声波还可用于清洗、焊接和探伤等。 1.1超声波加工的发展状况 超声波加工是利用超声振动的工具在有磨料的液体介质中或干磨料中产生磨料的冲击、抛磨、液压冲击及由此产生的气蚀作用来去除材料,或给工具或工件沿一定方向施加超声频振动进行振动加工,或利用超声振动使工件相互结合的加工方法。超声加工系统由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振动传递系统、工具、工艺装置等构成。超声波发生器的作用是将220V或380V的交流电转换成超声频电振荡信号;换能器的作用是将超声频电振荡信号转换为超声频机械振动;变幅杆的作用是将换能器的振动振幅放大;超声波的机械振动经变幅杆放大后传给工具,使工具以一定的能量与工件作用,进行加工。 超声加工技术是超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超声加工技术是伴随着超声学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 早在1830年,为探讨人耳究竟能听到多高的频率,F.Savrt曾用一多齿的齿轮,第一次人工产生了2.44 HZ的超声波,1876年加尔顿的气哨实验产生的超声波的频 10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超声检查一.超声检查系指运用超声波的特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对人体组织(内脏)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以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它是把雷达技术、声学原理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超声诊断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四十年代始用于临床至今,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所提供的丰富诊断信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检查方法: 1、 X 线成像 2、计算机体层成像(CT)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4、超声成像(USG) 5、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设备易於移动,操作简便,无创,无痛苦,可重复检查,使用有其便利之处。 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点,超声诊断普及面更大。 三.超声检查法类型根据成像的方法,把超声检查法分成许多类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 A 型诊断法 A 型超声诊断法依据回波的高低、多少及其变化的规律来判断病变。 目前此法主要用来检测脏器的大小,判定病变的物理性质,探测各种积液和定位,观察脑中线波的移位来诊断颅脑病变。 1 / 21

其他已基本被 B 型超声诊断法所代替。 2、 B 型诊断法(1)B 型超声诊断法是采用连续的扫描的方式显示出脏器的断层切面图像,形成的是脏器的平面图,所以又称为二维超声或切面超声诊断法。 (2)B 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或灰阶成像,其特点是以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强度,回声强光点则亮,回声弱光点则暗,无回声则形成暗区。 (3)B 超根据扫描的速度不同又可分为慢速成像和快速成像两种。 慢速成像扫描速度慢,形成一幅图像一般需数秒或数十秒,只适用于静态脏器的检查(如肝、胰、脾)。 快速成像扫描速度快,一秒钟可形成 20~30 幅图像,可实际而即时地显示脏器的解剖结构和活动状态,故又称为实时显像,更适用于动态脏器组织(如心脏、大血管等)。 用实时二维超声检查心脏形成的图像称二维超声心动图。 (4)B 型超声仪器的扫描方式主要有线阵扫查、凸阵式扫查和扇形扫查,后者又分为机械扇扫和电子扇扫(相控阵)。 (5)由于 B 型超声诊断法图像有直观、形象、重复性强和可供前后对比等优点,所以已广泛地应用于妇产科、泌尿科、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之一。 3、 M 型诊断法用锯齿波慢扫描的方法使各回声光点从左到右连续移动,从而取得声束上各反射点运动的轨迹图,用以观察心脏

超声加工技术的概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超声加工技术的概况及其未来发展 趋势分析 梁玉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309101班,1130910113 摘要:结合了近年来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情况,综述了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发展和超声加工技术在深小孔加工、拉丝模及型腔模具研磨抛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超声振动切削、超声复合加工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并阐述了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声加工;超声振动系统;超声复合加工;微细超声加工;超声振动切 超声加工是利用超声振动工具在有磨料的液体介质中或干磨料中产生磨料的冲击、抛磨、液压冲击及由此产生的气蚀作用来去除材料,或给工具或工件沿一定方向施加超声频振动进行振动加工,或利用超声振动使工件相互结合的加工方法。 几十年来,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迅速,在超声振动系统、深小孔加工、拉丝模及型腔模具研磨抛光、超声复合加工领域均有较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难加工材料领域解决了许多关键性的工艺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概况及其应用 超声振动系统由换能器、变幅杆和工具头等部分组成,是超声设备的核心部分。在传统应用中,超声振动系统大都采用一维纵向振动方式,并按“全调谐”方式工作。但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在不同领域实际应用的特殊需要,对振动系统的工作方式和设计计算、振动方式及其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日本研究成功一种半波长弯曲振动系统,其切削刀具安装在半波长换能振动系统细端,该振动系统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采用半圆形,上下各两片,组成上下两个半圆形压电换能器(压电振子),其特点是小型化,结构简单,刚性增强。东南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超声振动切削系统。该系统采用压电换能器,由超声波发生器、匹配电路、级联压电晶体、谐振刀杆、支承调节机构及刀具等部分组成。当发生器输出超声电压时,它将使级联晶体产生超声机械伸缩,直接驱动谐振刀杆实现超声振动。该装置的特点是:能量传递环节少,能量泄漏减小,机电转换效率高达90%左右,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操作。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建立了镗孔用超声扭转振动系统[1],采用磁致伸缩换能器,将超声波发生器在扭转变幅杆的切向作纵向振动时在扭振变幅杆的小端就输出沿圆周方向的扭转振动,镗刀与扭振变幅杆之间采用莫氏锥及螺纹连接,输出功率小于500W,频率为16~23 kH z,具有频率自动跟踪性能。西北工业大学设计了一种可在内圆磨床上加工硬脆材料的超声振动磨削装置。该装置由超声振动系统、冷却循环系统、磨床连接系统和超声波发生器等组成,其超声换能器采用纵向复合式换能器结构,冷却循环系统中使用磨削液作为冷却液;磨床连接系统由辅助支承、制动机构和内圆磨床连接杆等组成。该磨削装置工具头旋转精度由内圆磨床主轴精度保证,结构比专用超声波磨床的主轴系统要简单得多,因此成本低廉,适合于在生产中应用。另一种超声扭转振动系统已在“加工中心”用超声扭转振动装置上应用。主要用作电火花加工后的模具异形(如三角形、多边形)孔和槽底部尖角研磨抛光,以及非导电材料异形孔加工。该振动系统的换能器是采用按圆周方向极化的8块扇形压电陶瓷片构成,产生扭转振动。 二、超声加工技术应用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形势及任务

高新企业发展状况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强调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新成绩,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9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一位。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占高技术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0%调整到2010年的69%。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的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8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2%。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41170件,是2005年的6.2倍,年均增长 57.7%。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技术企业超过40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31.2%,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开始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应用 刘赣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省青岛市经济开发区266000) 摘要: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简称NDT。无损检测就是不破坏和不损伤受检物体,对它的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本文主要讲的是超声波检测(UT)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现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超声波检测;纵波;工业应用;无损检测 1.超声波检测介绍 1.1超声波的发展史 声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研究声波的发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一门科学。在1940 年以前只有单晶压电材料, 使得超声波未能得到广泛应用。20 世纪70 年代, 人们又研制出了PLZT 透明压电陶瓷, 压电材料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超声波领域的发展。声波的全部频率为10- 4Hz~1014Hz, 通常把频率为2×104Hz~2×109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作为声波的一部分, 遵循声波传播的基本定律, 1.2超声波的性质 1)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时,达到一定程度的声功率就可在液体中的物体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基于“空化现象”)。从而引出了“功率超声应用技术“例如“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钻孔”、“超声波去毛刺”(统称“超声波加工”)等。2)超声波具有良好的指向性 3)超声波只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不能再真空中传播。一般检测中通常把空气介质作为真空处理,所以认为超声波也不能通过空气进行传播。 4)超声波可以在异质界面透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化。 5)超声波具有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衰减的特性。 6)利用强功率超声波的振动作用,还可用于例如塑料等材料的“超声波焊接”。 1.2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是利用超声波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压电效应来说实现的。由超声波探伤仪产生的电振荡,以高频电压形式加载于探头中压电晶体片的两面电极上时,由于逆压电效应的结果,压电晶体片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持续的伸缩变形,形成了机械振动。弱压电晶体片与焊件表面有良好的耦合时,机械振动就以超声波形式传播进入被检工件,这就是超声波的产生。反之,当压电晶体片收到超声波作用而发生伸缩变形时,正压电效应的结果会使压电晶体片两面产生不同极性的电荷,形成超声频率的高频电压,以回波电信号的形势经探伤仪显示,这就是超声波的接收。 1.3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原理 超声波探伤仪的种类繁多,但在实际的探伤过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应用的最为广泛。一般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这种

激光加工与超声波加工技术对比分析

激光加工与超声波加工技术对比分析 赵国帅 摘要: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都属于特种加工,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在工作原理,发生装置上存在差异。此外还有他们各自的应用特点,以及实际加工方式都存在着的优缺点。 关键词: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特点对比;实例分析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Laser Processing and Ultrasonic Machining Technology ZHAO Guo-shuai Abstract:Laser processing and ultrasonic machining belong to the special processing. The contest aim to 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laser processing and ultrasonic machining i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generator, in addition it contains their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in different actually processings. Keywords:Laser processing; Ultrasonic processing; Contrast characteristics; The example analysis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1 定义与原理 (2) 1.1 定义 (2) 1.1.1 激光加工技术 (2) 1.1.2 超声波加工技术 (2) 1.2原理 (2) 1.2.1 激光加工技术 (3) 1.2.2 超声波加工 (3) 1.3 激光加工与超声波加工定义和原理对比分析 (4) 2 应用和特点 (4) 2.1 激光加工与超声波加工应用特点对比分析 (4) 2.1.1 激光加工技术特点 (4) 2.1.2超声波加工技术特点 (5) 3 实例对比分析 (5) 3.1 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焊接对比分析 (5) 3.1.1 原理对比分析 (5) 3.1.2 优缺点对比分析 (6) 3.2 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深孔加工对比分析 (6) 3.3 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切削加工对比分析 (6) 3.3.1 激光加工发展运用 (6) 1.2.2 超声波加工发展运用 (7) 4 结论 (7) 参考文献 (9)

超声加工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 题目超声加工的应用及发展 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1 年 12 月 14 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 (2) 二、旋转超声加工的特点及优势 (3) 三、超声加工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的应用潜能 (4) 1 超声加工刀具基体材料选择 (5) 2 超声加工刀具基体结构设计 (6) 3 超声加工刀具磨料层的制备......................................................................... 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超声加工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陶瓷、光学玻璃、功能晶体、金刚石、宝石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汽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应用还在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探索特种加工方式来加工这些难加工材料。超声加工技术就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它是加工上述难加工硬脆材料的高效和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超声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10~20年代,它是以经典声学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电子技术、计量技术、机械振动和材料学等学科领域的成就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技术。超声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功率超声和检测超声两大领域。其中,功率超声是利用超声振动形成的能量使物质的一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状态发生改变,或者使这种状态改变加快的一门技术。功率超声在机械加工方面的应用,按其加工工艺特征大致分为2类,一类是带磨料的超声磨料加工(包括游离磨料和固结磨料),另一类是采用切削刀具与其他加工方法相结合形成的超声复合加工。 关键词:超生加工发展特点及优势应用潜能 一、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伍德和卢米斯最早作了超声加工试验,利用超声振动对玻璃板进行雕刻和快速钻孔。但当时超声加工并未应用到工业上,直到大约1940年在文献上第一次出现超声加工(USM-Ultrasonic Machining)工艺技术描述以后,超声加工才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并且逐渐融入到其他的工业领域。1951年,科恩研制了第一台实用的超声加工机,为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USM提供了比常规机械加工技术更多的优点。例如,导电和非导电材料它都可以加工,并且加工复杂的三维轮廓也可以像简单形状那样快速。此外,超声加工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的热区域,同时也不会在工件表面带来化学/ 电气变化,而且加工时在工件表面上所产生的有压缩力的残余应力可以增加被加工零件的高周期性疲劳强度。 然而,在USM中必须供给磨料工作液,并且要保证加工过程中能有效清除刀具和工件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微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原子能、航天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逐步兴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也引起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热潮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以高新技术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占领国际市场作为基本目标,力争在21世纪取得最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发展经验 世界各国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文化传统,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管理主体视角来看,当前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是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自由竞争为主,注重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签订科研合同和采购合同等方式对高技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扶持。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加州的“硅谷”和波士顿的“硅路”(128号公路产业带)。但自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开始强调政府对关键产业的直接干预,采取官(联邦政府、州政府)、产(企业)、学(科研机构和大学)联合研究开发生产机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典型代表为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

二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自主创新为辅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又可以分为科学城和技术园区两种类型。科学城型模式具有行政区域的特点,通常由政府进行规划建设,把大批研究机构和科学专家集中在高质量的城市空间,实现科研开发协同发展。典型代表为日本的筑波和韩国的大德等;技术园区型模式类似于新型的产业行政区划,更具政府行为色彩。其目标是在某一划定的地区集中兴建一批高新技术公司,以提升该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和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典型例子有台湾的新竹、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里斯和英国的剑桥。 虽然上述两种发展模式的管理主体和运作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许多共性值得关注: 第一,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不可或缺,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美国几乎每一任总统都有其独特的政策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肯尼迪的宇宙开发计划、尼克松的十年攻克癌症战略计划、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等;美国对符合其产业政策的企业产品实行保护性购买政策,如国防部购买航空产品、电子产品促进了硅谷和硅路的崛起;美国政府还通过直接资助、信息和网络外部支持的方式培育各类孵化器,促进企业成长。日本在“科技创新立国”战略指导下,制定完整的法律体系、积极倡导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特定目标产业,并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推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各种财税优惠政策,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联邦政府实行风险投资税收减免政策,如对风险投资所得的60%免税,剩余40%减半征收所得税,企业为建立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提供的资金免交所得税等。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实行设备“加快折旧、特别折旧”制度,以减轻企业税负、强化资本积累、鼓励企业投资、促进设备升级、加快技术进步、化解产能过剩,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超声波的焊接原理及技术

一.超声波应用原理 我们知道正确的波的物理定义是:振动在物体中的传递形成波。这样波的形成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振动源,二是传播介质。波的分类一般有如下几种:一是根据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来分类。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当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时,称为纵波。二是根据频率分类,我们知道人耳敏感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波叫做声波。低于这个范围的波叫做次声波,超过这个范围的波叫超声波。 波在物体里传播,主要有以下的参数:一是速度V,二是频率F,三是波长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V=F.λ。波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频率不同,波长也就不同。另外,还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波在物体里传播始终都存在着衰减,传播的距离越远,能量衰减也就越厉害,这在超声波加工中也属于考虑范围。 1、超声波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原理: 塑料加工中所用的超声波,现有的几种工作频率有15KHZ,18KHZ,20KHZ,40KHZ。其原理是利用纵波的波峰位传递振幅到塑料件的缝隙,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塑料件或其它件与塑料件接触部位的分子相互撞击产生融化,使接触位塑料熔合,达到加工目的。 2、超声波焊机的组成部分 超声波焊接机主要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发生器、气动部分、程序控制部分,换能器部分。发生器主要作用是将工频50HZ的电源利用电子线路转化成高频(例如20KHZ)的高压电波。 气动部分主要作用是在加工过程中完成加压、保压等压力工作需要。 程序控制部分控制整部机器的工作流程,做到一致的加工效果。 换能器部分是将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电波转换成机械振动,经过传递、放大、达到加工表面。 3.换能器部分由三部分组成:换能器(TRANSDUCER);增幅器(又称二级杆、变幅杆,BOOSTER);焊头(又称焊模,HORN或SONTRODE)。 ①换能器(TRANSDUCER):换能器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将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信号有两种物理效应可以应用。A:磁致伸缩效应。B:压电效应的反效应。磁致伸缩效应在早期的超声波应用中较常使用,其优点是可做的功率容量大;缺点是转化效率低,制作难度大,难于大批量工业生产。自从朗之万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发明,使压电效应反效应的应用得以广泛采纳。压电陶瓷换能器具有转换效率高,大批量生产等优点,缺点是制作的功率容量偏小。现有的超声波机器一般都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陶瓷换能器是用两个金属的前后负载块将压电陶瓷夹在中间,通过螺杆紧密连接而制成的。通常的换能器输出的振幅为10μm左右。 ②焊头(HORN):焊头的作用是对于特定的塑料件制作,符合塑料件的形状、加工范围等要求。 换能器、变幅杆、焊头均设计为所工作的超声频率的半波长,所以它们的尺寸和形状均要经过特别的设计;任何的改动均可能引致频率、加工效果的改变,它们需专业制作。耐用根据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尺寸也会有所不同。适合做超声波的换能器、变幅杆和焊头的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合金钢等。由于超声波是不停地以20KHZ左右高频振动的,所以材料的要求非常高,并不是普通的材料所能承受的。 二:超声波工作原理: 热可塑性塑料的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作接面间高频率的摩擦而使分子间急速产生热量,当此热量足够熔化工作时,停止超声波发振,此时工件接面由熔融而固化,完成加工程序。

先进制造——超声研磨技术

超声研磨加工技术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加工原理的先进超精密研磨技术——超声研磨。首先简要介绍了磨削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加工模型简述了其加工原理;然后从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等方面阐述了其加工特点;最后以其在模具行业的应用为例,从加工设备、工艺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超声加工;超声研磨;超精密加工;先进制造技术 0、引言 随着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陶瓷、玻璃、硬质合金等材料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材料硬度高、零件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传统的磨削方式难以满足要求[1]。超声研磨不仅能加工脆硬金属材料,而且能加工玻璃、陶瓷、半导体等不导电的非金属脆硬材料,特别适合电火花加工或铣削加工表面的研磨,对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软化层和电火花成型加工表面的硬化层均能快速研磨,改善其表面质量。 1、研磨技术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研磨技术而言,目前,一些基于机械作用、机械—化学作用的超精密研磨技术以及液面研磨抛光技术的研究应用[2],在超精密磨削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基于机械作用的弹性发射加工(EEM)兼有研磨和抛光的优点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然而,这些加工方法存在对加工设备及条件有特殊的要求;难以控制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问题,如基于机械作用的弹性发射加工,需要高速高精度回转轴等,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达不到高的技术经济效果。 超声波研磨是功率超声在材料加工方面的一种重要运用,是一种非接触超精密研磨方法,具有加工表面质量高、精度高、切屑易处理、能很好地解决难加工材料、非金属材料、表面质量要求高的零件加工问题等一系列优点,如今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先进制造加工技术。

2、超声研磨原理 2.1超声研磨理论模型分析 超声研磨是超声加工技术的一种特殊应用[3],其基于传统研磨加工原理,在研磨工具上附加以超声振动,工具与工件间的磨料在结合传统研磨加工运动和超声高频振动共同作用下,不断滑擦、磨削加工表面,以实现材料去除的目的,图1为超声研磨原理模型。 图1 超声研磨原理模型 研磨工具的端面和工件表面保持一固定的间隙,在其间充以微细磨料工作液,当超声振动工具以一定的频率振动时,带动微细磨料冲击工件表面,从而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当工作台作平面运动或曲面运动,即可对整个工件表面进行加工[4][5]。 超声研磨时,大量的磨料以与超声振动相同的频率、脉动式的冲击被加工表面,除去或改造工件表面原有的损伤层,并在其下面构成新的损伤层(即表面加工层)。如果工艺参数(如超声发生器的功率,磨料的硬度、粒度,磨液浓度,间隙等)选择恰当,则可使新生成的损伤层更薄、更均匀,从而获得较佳的表面质量,实现超精密加工,理想的状况是获得接近无损伤的表面。 2.2超声研磨系统的关键 超声研磨加工技术在加工质量、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方面都较传统研磨加工有很大优势,其关键在于超声研磨振动系统的作用。

我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盘点

我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盘点(附名单) 来源新材料在线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管理,科技部高新司组织会在年底开展产业化基地复核工作,复核主要针对2013年底前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材料在线小编就通过2013年度复核被评为A 类基地(优秀后备)及有潜力的高新产业化基地作汇总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宁波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宁波新材料科技城) 宁波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宁波市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载体。2013年,启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力争用20年时间,将新材料科技城全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高端资源集聚区,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中心,成为生态美丽、宜居宜业的智慧新城区。领域:高性能金属新材料、海洋腐蚀耐候材料、海洋防腐涂料、环境友好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成立时间:1999年 入住企业数:94家 重点企业: TCL通讯科技(宁波)有限公司、诺安检测服务(宁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集团等 2、苏州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苏州纳米城) 苏州纳米城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综合社区,也是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核心区域。

领域:纳米新材料和MEMS 成立时间:2010年 入住企业数:154家 重点企业:苏州英纳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第一元素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格瑞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3、宁波杭州湾新区 宁波杭州湾新区前身是慈溪经济开发区,位于宁波市域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是因桥而谋、与桥同兴的发展大平台。2014年2月18日,宁波杭州湾新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杭州湾新区将力争通过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高端、机制体制灵活、现代都市气息与浓郁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宜居宜商宜业的国际化新城区,使之成为宁波乃至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起点最高、速度最快、协调性最好的区域。 领域:高性能新材料、高端制造、生物健康产业、汽车产业、通用航空产业等 成立时间:2001年 入住企业数:341家 重点企业:兴业铜业、金田集团、SK振邦、科鑫防腐等 4、北京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北京中关村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北部地区,位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 (送审稿)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组 一九九七年三月 前言 发展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办好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把深圳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需要,是实现深圳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9月,深圳市政府根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高新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实行“一区多园”的管 理体制,并得到国家科委的批准。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迫切要求进行新的统一规划。根据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的要求,在高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产业规划组从1996年10月开始编制《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1997年~2000年产业规划)》。本规划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多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高新区产业规划与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划相吻合,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吻合;做到规划是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对高新区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高新区产业规划是高新区总体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本规划,从现在起到2000年,高新区将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为2000年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出现在深圳湾畔。

第一部分目的和依据 一、规划的目的 本规划是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和《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订的,其目的在于: (一)确立高新区的发展目标 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 (二)确立高新区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高新区应成为我市大规模、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科技成果的转化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教育区。 (三)确立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 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区的重点支柱产业。 二、高新区的现状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西部,北起广深高速公路,南到滨海大道,西临麒麟路、南油大道,东至沙河西路,面积平方公里。北 环大道和深南大道横贯其中,将高新区自然分割为南、中、北三个区域。 (一)北区 北区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北环大道之间,包括第五工业区和松坪山生活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1.第五工业区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 沪委发【2009】9号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绿色青浦”建设,着眼于抢占科技制高点、培育经济增长点、服务民生关注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现就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 (一)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贯彻实施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规划,围绕本区产业发展重点,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五大产业领域,择机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业及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本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发改委等) (二)建立健全组织实施机制。建立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区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加强决策和协调。明确项目推进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建立责权统一的责任机制。(责任部门:区经委、区科委、区发改委等) (三)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设立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共同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聚焦投入。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评估。(责任部门: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经委、区科委等) (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根据重大项目技术路线图,制定并实施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前瞻布局,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发挥技术标准在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责任部门:区科委、区经委、区发改委、区质监局等) (五)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围绕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根据产业化要求,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