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知识点梳理

战略管理知识点梳理
战略管理知识点梳理

P7 战略的特征(吴)

1.注重取舍(意味着加重某事物的比重,同时必须牺牲另一事物的分量;将战略定位于最能发挥自己特长与优势的企业才能

取得成功;基于企业原有的基础、资源与优势加以取舍;)

2.聚焦效能(做正确的事;做对事情比把事情做得有效率更为重要;如麦当劳在保证基本营养的条件下以快取胜;)

3.强调重大(CEO应该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关注重大的问题;)

4.关注长远(着眼于企业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考,通过确立愿景目标,谋求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

P10 商业模式的含义(吴)(名词)

企业为了实现其客户价值的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相关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率、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的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达到企业持续盈利目标的整体方案。

1.运营模式论(做生意的方法)

2.价值创造模式论(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

3.体系论(商业模式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系统,是一个体系或集合,如价值流、收益流和物流。)

P13 战略管理的过程(高吴)

1.战略分析(确立愿景或使命与目标;分析外部环境;评估内部资源与能力)

2.战略选择(提出战略方案;评估战略方案;选择战略方案)

3.战略实施(调整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规划与配置资源;管理战略变革)

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反复、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

P15 战略管理的任务(吴)

图1-5 想做:愿景或使命与目标

可做:外在环境分析

能做:内部资源分析

该做:社会的期望与制度的约束

敢做:个人价值与企业雄心

P17 战略管理的层次(高吴)

1.公司层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或总体战略

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联盟战略及并购战略属于公司层次所要考虑的战略类型

重点包括:

(1)强调把创造价值作为公司战略的最终目标,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的目标。

(2)资源的分配与经营范围的确定。

(3)强调公司如何管理发生于公司层级制度中的活动与业务。

2.业务层战略:又称业务战略、SBU战略、经营战略或竞争战略(GE公司)

3.职能层战略:职能战略或功能战略

属于企业运营层面的战略,为了贯彻实施总体及竞争战略而在企业各主要职能部门制定的战略,一般分为研发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财务战略。相比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职能战略具有更详细、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共同构成了企业完整的战略体系,只有不同层次的战略彼此联系、相互配合,企业的经营目标才能实现。只有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才真正属于战略范畴,而职能层战略是根据上层次战略制定的短期的、执行性的方案或步骤,因此属于战术范畴。

P18 获取超额利润的基本战略思维模式(吴)

1.产业结构模式

超额利润是一种“机会带动”的增长方式,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也就是说,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的根本原因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与企业所选的产业特点相关的因素。

2.资源结构模式

超额利润是一种“能力带动”的增长方式,而获取超额利润的关键在于组织拥有不同的资源和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内部资源和能力特点。

P26 战略管理的十大学派(吴)

P29 战略九说(吴)

1.价值说

企业真正能够战胜竞争对手生存与社会的策略,是因为它创造了顾客价值,而不是因为打败了敌人。

2.效率说

更有效率地创造出价值,才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经济规模、经验曲线、范畴经济)

3.资源说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因此不断地建构与积累资源,是战略决策者的重要经营课题。独特性、专属性和模糊性的资源才是企业的战略性核心资源。

4. 结构说

重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独占力量愈大,绩效愈好。

掌握有利位置与关键资源,以提高谈判力量。

有效运用结构独占力,以扩大利润来源。

第二章:

P38 企业使命的定义(高)

指企业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它解释了企业形成和存在的根本目的、发展的基本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

1.企业形成和存在的根本目的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任务

2.企业达成目的与完成任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

企业哲学:指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即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确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麦当劳的

企业宗旨:是规定企业去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组织类型

P44 企业愿景的内涵(高)

是企业未来的一幅前景蓝图,是企业前进的方向、意欲占领的业务位置和计划发展的能力,它具有塑造战略框架、指导管理决策的作用。

1.核心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

2.生动的未来前景(愿景目标、生动形象的描述)

第三章:

P64 宏观环境的影响因素(高吴)

1.政治法律因素(政治体制、国家方针政策、政治形势、各项法律法规)

2.经济因素(可支配收入的支出模式、经济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和汇率、通货膨胀率与CPI)

3.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因素、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生活态度的方式)

4.科技因素(产品与技术创新、知识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及企业研发资源的投入比例)

5.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生态保护)

P77 产业竞争结构分析(高吴)

(五力模型:哪五力?)(重点)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退出壁垒:(重点)

指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会遇到的障碍或承受的压力

专用性资产(极专门、无其他价值/用途的资产、卖不掉的资产,如特殊机器设备;必须冲销掉账面价值)

退出的固定成本(雇员安置成本、医疗福利)

战略相关性(指公司一种事业与其他事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情感障碍(某种业务的特殊感情、对员工的忠诚、对自己前途的担心)

政府与社会的约束(政府出于事业和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关注而对退出的否决和劝阻)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进入壁垒和对现有企业的报复的预期

进入壁垒:

(1)规模经济(名词)

指当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增加时,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降低的现象。

(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大宗采购享受折扣、分摊固定成本、分摊营销成本、广告成本)

(2)与规模无关的成本优势

(专利和专有技术、积累的经验、政府政策、原材料来源优势、有利的地理位置)

(3)分销渠道

(4)产品差异和品牌忠诚

(5)资本需求

(6)顾客转换成本(名词)

指顾客从现有企业的产品转向新企业产品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顾客被现有产品绑住,即使新公司能提供更好产品

?包括:产品规格、教育训练成本

Ex: 计算机操作系统(OS):Windows vs Linux,要能兼容的话,所有软件都要跟着换;

Ex: ERP系统(一旦导入,公司内部流程都依此设计)

(7)网络效应

需求面的规模优势:买的人越多,其他人就越愿意买

(8)政府政策管制

3.替代品的威胁

不同产业的产品,能满足相似顾客需求;替代性产品限制了企业产品的价格。总之,替代品的价格越低、质量和性能越好、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越低,其产生的竞压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1)是否具有价格上的优势

(2)是否在产品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优于现有的产品

(3)转换成本的高低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下情况供方强)

(1)供方处于该产业的垄断地位

(2)产品差异化程度高

(3)买方的转换成本高

(4)买方并非供方的主要客户

(5)缺乏有效地替代品

(6)供方易于实现前向一体化

5.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以下情况买方强)

(1)买方购买量占很大比例

(2)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3)买方利润低

(4)买方转换成本低

(5)买方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

(6)买方掌握足够的信息

6.互补品

两种产品一起使用,可以补足、使产品增加价值、更能满足顾客需求。

定义:指产业内在同一战略要素上采取相同或相似战略的一组企业。(竞争很激烈)

特征:

(为同学做战略群组分析)

P93 关键成功因素(吴)

KSF是一个基于市场、竞争对手和自身的客观实际对企业内在优势与劣势、外在机会与威胁所做出的客观评价并以此进行战略定位和指导企业成本战略的实施。

KSF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1)满足顾客的需求

(2)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要获得经营成功,不仅仅依赖于选择一个有吸引的产业,还在于企业的资源和独特的技能与KSF相匹配,企业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KSF采取有效地措施)

P97 价值网模型(吴)

?五力分析强调「竞争」,而非「合作」

?「互补者」(1+1>2) :安迪葛洛夫(1996) 最早呼吁应加入当许多产品高度互补时,个别厂商对消费者的价值是有限的(Ex: OS + App)

?消费者看的是整个「产品系统」(Ex: IOS & Android)

?「竞争者」与「互补者」常交错,使产业产生高度复杂的「竞合」关系

?“ 战争与和平” 并存:

一起把饼做大(创造市场)的时候,是合作;

分饼(瓜分市场)的时候,是战争。

?参与者的角色会随时间的演进而改变

P108 EFE矩阵分析法(吴)

表3-7

第四章:

P120 资源基础观点(RBV)与定位学派(吴)

1.RBV学派: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内部,尤其是那些在要素市场上不能购买到的、内生于企业连续行动所积累的资源与能力。

2.定位学派: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外部,即企业应该关注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并恰当定位。

P122 企业资源与能力(高吴)

1.企业资源

指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1)有形资源

指具有固定生产能力特征的实体资产以及可自由流通的金融性资产

实体资产:土地厂房、机器设备

金融资产:现金、有价证券

(2)无形资源

指那些植根于企业的历史、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资产,不易被竞争对手了解和模仿

包括:商誉、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著作权、已登记注册的设计)、执照、契约、正式网络、资料库

2.企业能力

(1)个人能力:创新与专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人际网络能力

(2)组织能力

是一种运用管理能力持续改善企业效率与效果的能力

包括:业务运行能力、技术创新与商品化能力、鼓励创新与合作的组织文化、组织记忆与学习

?资源与能力的区别:

资源指的是那些由管理者所完全掌控的外显、静态、有形、被动的“使役对象”。

能力指的是最终会体现在具体个人或群体身上的潜在、动态、无形、能动的可以胜任某项工作或活动的“主观条件”。

P126 企业核心竞争力(高吴)(重重)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高)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

?核心竞争力阶层:依照对公司价值的高低以及运作的困难程度来细分

(低价值-高价值:低困难-高困难)

资源——能力——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阶层:(高)

企业使命——企业战略——事业战略——功能战略

2.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价值(吴)

(1)提供企业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

(2)提供组织进入新市场的潜力

(3)提供企业更好的规划模式

(4)提供企业更好的综效

3.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

(1)有价值的能力

(2)稀缺的能力

(3)难于模仿的能力

包括:企业有时能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发展自身能力

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界限有时比较模糊

社会复杂性,意味着许多企业的能力是复杂社会现象的产物

(4)不可替代的能力

1.VRIO架构的内涵(高)

对于任何尝试用资源和能力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而言,VRIO代表了它们必须审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价值问题(value)、稀缺问题(rerity)、可模仿性问题(imiability)、组织问题(organization)。

不可模仿,不可替代:

?高成本

?长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特殊历史条件(Ex: 二战时美国扶植可口可乐)

?因果模糊性

?他人无法知道怎么成功的(ex 魔术师)

?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成功的

?社会复杂性(Ex:声望、文化、人脉)

P135 企业价值链(高吴)(重重)

1.含义:

(1)企业是将投入转换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出的一连串活动

(2)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其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所不同且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2.基本活动

(1)内部后勤

进货物流的主要活动指与接收、存储和分配产品投入有关的活动。

(2)生产作业

把投入变成最终产品形式的活动。

(3)外部后勤

发货物流指有关集中、存储和把产品或服务分销给客户的活动。

(4)市场与销售

为客户提供采购产品的手段的行为以及诱导他们采购的行为。

(5)服务

用于维持和扩大产品价值的行为。

3.辅助活动

(1)采购

购买企业生产产品所需要材料的行为

(2)技术开发

用于改进企业的产品以及生产产品的过程的行为

(3)人力资源管理

设计所有员工的招聘、聘用、培训、职业发展以及工资薪酬的行为

(4)企业基础设施

是支持整个价值链,而不是单项活动

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通过价值链而获取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或能力以一种优于竞争对手或以一种竞争对手无法运作的方式来获得,并以此为企业的客户创造价值,并且能够拥有这种创造价值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有时要以某种独特的方式重整或重组价值链。

P139 产业的价值系统(吴)

价值链的两层含义:

(1)微观层面:指战略分析人员可以将价值链做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例如可以将整个营销活动拆解成更进一步的细分活动,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包装、人员、流程以及合作者的关系等,以此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活动创造价值的来源。

(2)宏观层面:指战略分析人员可以将价值链扩展成整个价值链系统来做分析,即价值活动的创造,并不一定只局限于单一企业,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垂直整合、购并等战略手段来扩大经营范围,以形成整个价值创造系统。

企业可求出各作业活动的成本、收入及资产报酬率等,从而看出哪一活动较具竞争力、哪一活动价值较低,由此再决定往其上游或下游并购的策略、将自身价值链中一些价值较低的作业活动出售或外包,逐步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范围,从而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竞争力。

P139 IFE矩阵分析法(吴)

表4-10

第五章:

P148 战略类型的定义及举例(吴)

表5-1

P150 战略类型架构图(吴)

图5-1

P150 战略发展的方向(高)(看书)

1.市场渗透战略(现有产品、现有市场)

2.市场开发战略(现有产品、新的市场)

3.产品开发战略(新的产品、现有市场)

4.多元化战略

P155 战略发展的力度(高吴)

1.稳定型战略

指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如专业化稳定发展战略(集中生产与经营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

包括:无变化战略、维持利润战略、暂停战略、谨慎实施战略。

是一种是企业在现有的战略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

包括:专业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

3.紧缩型战略

刚好与扩张型战略相反,它不是寻求企业规模的扩张,而是通过调整来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指企业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或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的较大的一种战略。目标: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

包括:抽资战略、放弃战略、清算战略

?具体采用哪一种战略,就要看企业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能力、资源和战略目标。因为只有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能力相匹配的战略,才适合企业的发展

P156 专业化战略(高吴)

含义:是稳定型与扩张型战略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战略类型。它专门生产单一的或少数几种产品或服务,面向单一的市场,不开发或很少开发新产品或服务,这时企业发展的主要通过市场渗透和市场开发,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长。通常属于单一经营,指企业只有一种产品,或虽有少数几种产品但企业销售额的95%以上来自某一种产品的情况。

优点:

1.因产品和市场单一,领导和员工全力投入,这就享有专业化的优势,熟能生巧,专能出精,就可以将某一企业做透、比别人做得更好。

2.因产品品种少,有可能加大生产批量,赢得经验曲线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获得低成本优势;或者在产品质量、性能、服务上狠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获得差异化优势。

3.因业务比较单纯,在技术和管理上遇到的问题肯定少些,平时就着力解决;遇到突发性危机,一般也能从容应对,平衡渡过。

缺点:

1.如产业规模受到限制,则会束缚企业优势的发挥。

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倾向的改变,社会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企业现有的产品

或服务的市场衰退,就会遭到危机,这对于科技发展速度快、产品寿命周期短的产业和企业来说,就更为重要。

P158 一体化战略(高吴)

含义: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业链上加以延伸,从而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在供产、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或横向联合的战略。相互连续的活动组合,称为纵向一体化;相似的活动组合,称为横向一体化。

1.纵向一体化战略

含义: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沿着产业链上游或下游进行延伸。

(1)前向一体化

含义:这是企业活动向下游进行延伸,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

(2)后向一体化

含义:指获得供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增强对其的控制。

?纵向一体化的利弊

向前一体化的优点: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可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向后一体化的优点: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可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纵向一体化的缺点:如前向一体化,自行组织产品的深加工或产品的销售网络,不但需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有得罪中间商的危险。进入新领域,是否有竞争力,是否能增加利润,有待验证。如后向一体化,自行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等的生产,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这些设备如限于满足企业自身的需要,可能规模太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如要获得规模经济,则有必要为其产品开辟新市场,并在那个市场上去竞争。其次:企业管理的难度加大,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很高。

2.横向一体化战略

含义:是获得竞争者的所有权或对其加强控制。

显然:实行纵向一体化战略,企业一般要跨产业经营;而实行横向一体化战略,企业不会跨出原产业。

注:当竞争者是因为整个产业销售量下降而经营不善时,不适于用横向一体化战略对其进行兼并。

P160 多元化战略(高吴)

多样化战略、多角化战略

含义: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开发新产品或开展新业务来扩大产品品种或服务门类,增加企业的产量和销量,扩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这意味着企业将组织新的发展方向,即企业将从现有的产品和市场中分出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其他产品和市场上。

1.相关多元化战略(同心多元化战略)

是新的产品或服务与原有的产品或服务在类别上、生产技术上或营销方式上是相似的、相关联的,可以共同利用本企业的专门技能和技术经验、设备或生产线、销售渠道或顾客基础。采用这种战略一般不会改变企业原来归属的产业部门。

2.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复合多元化战略)

是新增的产品或服务与原有的产品或服务毫不相关,不能共同使用企业原有的专门技能、设备、生产线、销售渠道等。采用这种战略,一般都是跨产业经营。

3.既相关多元化又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P161 多元化战略的动因(高)

1.实施多元化战略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战略协同机会。

安索夫提出:当整体大于各个组成部分之和(1+1>2)时,就产生了协同效果,而协同效果是以资源的共享为基础的。

2.实施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培养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佳能例子)

3.实施多元化战略使企业能更好地匹配外部环境(如烟草公司)

P162 多元化战略的风险(高)

1.多元化战略分散了企业的资源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比没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高的负债率往往会增加企业自身的运营风险)

2.多元化战略加大了管理的复杂性和监管的难度

3.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很可能会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缺失或削弱,最终陷入“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如韩国大宇集团

P167 公司层国际化战略(吴)(适当看一下)

1.国际本土化战略(索尼)

2.全球化战略(Aggreko公司的电力设备供应)

3.跨国战略(福特公司)

P169 进入外国市场的方式(吴)

1.出口(商品输出,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最低级的进入方式)

2.许可证与特许权(企业商标、品牌或产品的生产经营权受予东道国的某些企业,双方签订协议,受权者向这些企业付报酬。

如麦当劳和肯德基)

3.合同制造(按照外国公司的要求制造产品,收取加工费)

4.交钥匙工程(企业在国外承包建设工程,待工程竣工后即移交东道国管理)

5.管理合同(企业派出人员为东道国的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收取一定的报酬。)

6.合资经营(企业同东道国的企业组建一合资企业,从事本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充分利用东道国企业的资源、分销渠

道和管理经验)

7.收购(企业利用收购东道国企业的方式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并充分利用被收购企业的资源和分销渠道)

8.新建设施(企业在多个国家新建生产设施,从事生产经营)(最高级的进入方式)

9.生产分享(企业在多个国家新建设施,以充分利用低成本国家的优势,然后把产品组装起来,向全世界销售)

P172 紧缩型战略(吴)

1.抽资战略

又称紧缩战略,指暂时维持或减少公司在某一特定领域的投资。

目的是削减费用支出和改善企业总的现金流量,然后把通过这种战略获得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更需要资金的新的或发展中的领域。

2.放弃战略

又称剥离战略,指出售企业的一个主要部门,它可能是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条生产线,也可能是一个事业部,出售给另一个愿意进入该经营领域的企业。

目的是使企业摆脱那些缺乏竞争优势、失去吸引力、不盈利、占用过多资金或与企业其他活动不相适应的业务。

阻止企业采取放弃战略的障碍有:

(1)公司战略上的阻力(放弃的业务与其他业务有较强的联系)

(2)管理方面的障碍(管理人员的反对)

3.清算战略

是将公司的财产全部出售关门歇业(为实现其有形资产价值而将公司资产部分或全部出售),从而结束企业生命的一种战略。企业可以尽可能多的收回企业资产,减少全体股东的损失。

P175 并购战略(高吴)

1.兼并的概念

指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

兼并的方法:

(1)用现金或证券购买其他公司的资产

(2)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股票

(3)对其他公司股东发行新股票以换取其所持有的股权

(4)股票换资产

2.收购的概念

指一家企业用现金、股票或者债券等支付方式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

收购的形式: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

3.兼并与收购的区别:

兼并使目标企业和并购企业融为一体,目标企业的法人主体资格消灭

收购常常保留目标企业的法人地位。

4.并购的概念

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从而影响、控制其他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他企业保留或者消灭法人资格。5.并购的类型(解释在书本)

(1)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善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3)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协议并购和要约并购)

(4)新设并购、吸收并购和控股并购(按企业是否解散)

(5)现金购买资产式并购、现金购买股票式并购、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和股票互换式并购

(6)强制并购和自由并购

(7)杠杆并购和非杠杆并购(是否利用自己的资金)

P179 并购失败的原因(吴)(会论述)

1.高溢价收购

在并购交易的定价上,应该进行审慎性调查,使信息客观、准确而充分,并且有必要向专业评估机构咨询,了解合适的交易价格范围。以上工作做不好,很容易导致高溢价收购。

2.盲目扩张收购

有的企业在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业务的情况下,却大量并购其他企业,扩大生产,最后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导致企业衰败。

3.并购后整合不力导致失败

(发展战略整合、管理整合、人事整合、企业文化整合)

P180 并购成功的原因(吴)(会论述)

1.认真考虑合并是否必要,对企业有何利益,明确规定合并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可为了图虚名或赶浪头而盲目行事,也不要

2.按照预定的合并目标,慎重选择合并对象,要对拟合并对象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有确定能到达合并目标的、具备

一些基础条件的对象,才能作进一步的考虑。

3.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合并方法。(兼并收购或控股)

4.切实做好被选中的合并对象职工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它的管理者耐心做工作,讲清合并对双方的好处,消除不必要的顾

虑,使合并能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协议。

5.按照政府的有关法令的规定步骤来实施工作,尽力争取政府的支持。

6.实施整合

P181 联盟与合作战略(吴)

联盟战略又称合作战略,一般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或非股权的方式建立的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战略联盟的分类:

1.从产权角度看:合资、股权参与和契约式(契约和股权)

2.从产业链看:横向联盟、纵向联盟和混合联盟

P182 联盟的动机(吴)

?市场力量(团结力量大)

?互补性资源

?学习新技能

?进入新市场、新产品、新服务

?分摊研发费用、风险

?建立产业标准

P184 书(吴)

第六章:

P200 基本竞争战略分析(高吴)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单位成本来提供产品和服务

?目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定价的灵活性,提供标准化产品;竭力获取经验曲线

?市场区隔、产品定位:吸引「普通的、一般的」顾客

为「大多数」的顾客,提供「最少种类」的产品

忽视市场区隔,以减少开发不同市场、销售不同产品的成本

无意尝试成为产业创新者;

?核心能力之重点:制造、物流、物料、IT、

定义:是想方设法建立一个单位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结构。需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能够产生成本优势的任何来源,并且销售的产品也应该是标准化、不加任何装饰的。

成本优势的获得:

(1)成本驱动因素

?规模经济(固定成本分摊)

?学习曲线(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组织成员的学习,不断重复可以减少特定工种所需的时间,从而降低浪费和错误,提高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性,最终削弱成本)

(2)重构企业价值链

2.差异化战略

?创造与竞争对手不同的、或独特的产品。

?索取溢价来提高收益

顾客愿意支付溢价,因为认为品质值得这个价差

?市场:划分众多市场区隔,为每个市场提供不同产品

?专注于:品质、创新、客户回应(差异化的3个途径)

定义:为顾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东西,除了价格低廉外,顾客能够感受到这些东西对自己来说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创造一种顾客认为重要的有差别的或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

3.集中化战略

也称聚焦战略,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者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上的一种战略。它的核心是瞄准某个特定的用户群体,某种细分的产品线或某个细分市场。

包括:集中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成本领先战略

集中差异化战略:

将企业服务的目标消费者锁定在某一特定领域,他们可以是某一特定地区或是具有某种消费需求特点的消费者。如此一来,企业就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由于突破这一细分市场,为目标消费群体提供量身定做的专业化的服务或产品。

集中成本领先战略:

是满足某一具体的或特定的细分市场或利基市场的需求。企业采取集中成本领先战略,同过专注于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或特定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规模经济。

P214 战略钟(吴)

从顾客可察觉收益和价格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企业的战略将有利于企业选择战略。

1.低价低值战略(路径1)

它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也降低了顾客可察觉收益。因为这是企业关注的是对价格非常敏感的细分市场。

2.低价战略(路径2)

即在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3.混合战略(路径3)

4.差异化战略(路径4)

以相同或略高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向消费者提供较高可察觉收益的产品或服务。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5.集中差异化战略(路径5)

企业以高价格为顾客提供高可察觉收益的产品或服务。这是企业在特定的细分市场参与竞争。如汽车行业的宝马。

6.失败的战略(路径678)

路径6提高价格,但不为顾客提供可察觉收益,除非企业处于垄断地位,否则采取此战略的企业不可能维持很久;路径7降低产品或服务的可察觉收益,价格反而提高,这种战略比路径 6 更具危险性。路径8在保持价格不变的同时降低顾客可察觉收益,这种战略可能采取较为隐蔽的形式,在短期内可能不被那些消费层次较低的顾客察觉,但从长期的角度看,这种战略不可能持久。

P217 超级竞争和竞争优势(吴)

核心僵固性 (core rigidities)

Ex:科達 (Kodak)、Motorola “著墨過深,無法自拔”

?对外来的竞争警讯不知不觉,

?「招牌技」导致「近视」,对客户的反应过于敏感,产品过度设计(overshooting the target)

?只看到近在眼前的商机,忽视隐隐逼近的危机

?对新科技却患上「远视」视而不见,以为科技创新的速度没那么快

?组织结构因素:变革会撼动内部原有的权力关系

以上图:当竞争优势发展时,经济利润增长;然后当优势维持时,经济利润保持不变;最终优势被侵蚀掉,经济盈利性下降。在这种环境中,公司只有不断发展优势来源,才能保证正的经济利润。(当优势还没有下降为零时,就已经建立起新的优势)

P218 抢占先机优势(吴)

指企业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从而能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率。率先行动者往往能左右市场竞争规则的建立,也享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无意中为后来加入的竞争对手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1.学习曲线:企业领先积累专业知识与经验,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

2.网络外部性:随着顾客的增加,价值就越来越大。

3.购买者的不确定性:先进入者优于后进入者

4.购买者的转换成本

P221 应对竞争互动的战略(吴)(看书)

第七章:

P229 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高)(内外部)

1.企业战略决策者的影响

(1)企业战略决策者对待外部环境的态度

(2)企业战略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进攻型与保守型)

(3)企业战略决策者的需要和价值观

2.去过去战略的影响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新的战略往往是在过去的战略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由于企业在实施原有的战略时,曾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因此在选择新的战略时会自然地倾向于选择与过去战略相似的战略。

3.企业文化的影响

如果战略方案的选择与企业文化完全匹配,虽然会对战略的成功实施产生极大的支撑作用,但同时必然会阻碍那些具有创意和盈利潜力的方案的选择。

如果战略方案的选择与企业文化不相适应,虽然可以应对环境的变化,但是共同的信念、强大的组织文化会大大增加成功实施该项战略的风险。

4.企业内外不同利益主体的影响

从企业外部来讲,政府和其他社会团体希望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顾客希望能够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从企业内部来讲,股东们希望采取扩张型的战略来获取更多优惠的分红;高层管理者希望采取保守型的战略来使企业稳步发展,他们追求的是最大的合理效用,希望付出一份劳动便得到一份报酬。

5.时间因素

(1)有些战略必须在某个时限前做出

(2)战略出台时机的问题

(3)战略产生效果的时间是不同的

6.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

企业在选择战略时,还必须考虑伦理、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均等就业机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产品的安全性、控制污染等。

P240 战略制定的框架(吴)

P241 安索夫矩阵(吴)

P244 SWOT矩阵分析法(高吴)(很重要)

定义:是综合考虑了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资源能力因素,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的一种方法。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将注意力放在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竞争对手的比较上,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则主要着眼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对企业自身的影响。(记)

(每个象限所使用的战略并举例)

SWOT矩阵:

(1)重视匹配(SO、WO、ST、WT)

(2)相对于竞争者而言(S-W)

(3)编号对编号

(4)尽量量化

SWOT的缺点

(2)O与T难以区分

(3)市场机会主导策略方向,易掉入追逐机会的陷进

(4)我方SWOT能导出的策略,对手也分析得出(策略同质化)

P245 SPVCE分析法(吴)

P247 BCG矩阵分析法(高吴)(很重要)

业务增长/市场份额矩阵

相对市场占有率=企业在本行业中的绝对市场占有率/该产业最大竞争者的绝对市场占有率*100%(市场的定位)

产业增长率=当年本产业销售额-上年本产业销售额/上年本产业销售额*100%(行业的发展方向)

1.问题

产业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通常对资金的需求量大,而资金创造能力小。只有那些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企业具备资源优势、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才可以采用扩张性的战略(包括市场渗透、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追加投资,使之转变成明星业务;而对于剩下的问题类单位应采取收缩和放弃的战略。

2.明星

产业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在该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金需求大,现金的创造力也高。这是由问题业务继续投资发展起来的,可以视为高速成长市场中的领导者,它将成为公司未来的现金牛。明星业务应该得到大量投资以保持或加强其主导地位,公司可以采取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等扩张型战略,也可以采取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等多元化战略,将这一优势扩展到整个产业链,还可以采取合资经营的战略,加强对这一业务的控制。

3.现金牛

产业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高,企业在该业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也是企业现金的主要来源。现金需求量小,现金创造力高。对于强势现金牛业务,应该采取产品开发、集中多元化战略来寻找新的增长点;对于弱势现金牛业务,更加适应采取收缩、剥离战略。现金牛支持其他3种需大量资金的业务。

4.瘦狗

产业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低,无资金来源和无发展前途。应该采取收缩战略或剥离与清算战略。当业务刚刚沦为瘦狗时,首先应该采取收缩战略,通过大规模的资金和成本削减,可能会使瘦狗类成为有盈利能力的现金牛。

注:圆圈大小:该部门的收入,占全公司收入的比

切片大小:该部门的利润,占全公司利润的比

按照 BCG 观点:这五个部门,各自适合什么战略?为什么?(Week15PPT)

(考点)

BCG矩阵分析法的缺点:(考点)

1.市占率:没有考虑潜在的、成长中的竞争对手(只考虑最大的)

2.低市占率也可能具有高盈利,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不一定相关

3.二分法过于宽泛,容易使多个事业被划归在同一象限里(若是各项分数居于折衷的事业,难以判断使用何种策略)

4.SBU之间纯粹只是财务关系,没有考虑其综效、核心能力

5.是假定公司完全在内部筹措资金,没有考虑在外部可以筹措资金

P249 IE矩阵分析法(吴)

组合矩阵(看书)

图7-8 表7-2 表7-2

P251 P/MEP矩阵分析法(吴)

以竞争地位作为横轴,以产品-市场演变阶段作为纵轴。

与其他矩阵的区别是:多考虑了SBU在生命周期上的分布(考点)

图7-9 表7-4

P253 GS矩阵分析法(吴)

大的战略矩阵(适当看一下)

P255 QSPM矩阵法(吴)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适当看一下)

表7-6

第八章:

P265 公司治理的定义(高吴)

指一系列用于协调、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管理人员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定了企业所有权、控制权、剩余价值索取权的分配问题,以及企业风险的承担问题,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直指企业的战略目标。

P269 公司的治理的战略意义(高)

战略管理知识点总结 -

战略管理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6个;简答4个;论述2个;案例分析1个(30分) 一、名词解释 1、战略: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2、转换成本:是指顾客转向新的供应商所引起的一次性成本的发生。 3、竞争性对抗:是指竞争者为了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各自所采取的竞争性行动以及随之所发生的竞争性反应。 4、战略联盟:是一种合作战略,企业间通过该战略组合其资源和产能,从而创造竞争优势。 5、组织结构:是企业正式的报告关系机制、程序机制、监督和治理机制以及授权和决策的过程。 6、合并:指的是两家公司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将相互的业务进行整合的一种战略。 7、战略群组:是指某一行业内强调相似战略维度并采用相似战略的一组企业。战略群组内部企业间的竞争比企业与群组外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8、外包:是指从外部供应商那里购买的一种可创造价值的服务。 9、纵向收购:指的是企业收购其某一种或多种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或分销商的行为。 10、多国化战略:是指企业将战略和业务决策权分配到各个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由这些单元向本地市场提供本土化的产品。 11、公司治理:是用来管理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决定并控制组织战略方向和业绩的一套机制。 12、差异化战略:是指集成的一系列行动,以对顾客来说很重要的方式向其提供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以可接受的成本)。 二、简答题 1、外部环境分析的构成 (1)扫描:包含对总体环境各方面的研究。通过扫描,企业能够辨别出总体环境中潜在变化的早期信号,探测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2)监测:分析师通过观察环境变化,看是否有某种重要的趋势从环境扫描的

战略管理知识点汇总

战略: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为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对长期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全局性谋划。 愿景:是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望,是企业努力经营想要达到的长期目标。企业愿景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成为什么?反映了管理者对企业与业务的期望,描绘了未来向何处去。 使命企业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从长期来看,企业使命说明了未来将要变成什么样的企业,以及企业对于它所要服务的对象与经营范围的界定等基本问题。企业使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一系列的原则、方向和哲学 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战略态势战略态势是指在目前的战略起点上,决定企业的战略业务单位在战略规划期限内的资源分配和业务发展的方向。 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限内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的战略。 增长型战略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引导企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管理方式,以便扩大企业的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业务层战略:也称竞争战略、事业部战略,指经营管理某一个特定的战略经营单位的战略计划,是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又叫低成本战略,是通过采取一整套行动,与竞争对手相比,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具有某种特性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这种特性是被消费者接受的。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指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经营的优势:(1)可以发掘企业内部优势,实现资源共享;(2)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经营风险;(3)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4)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其他优势; 多元化经营的弊端:(1)容易分散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2)不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核心竞争力;(3)会造成管理质量下降;(4)降低了企业适应市场的灵活性;(5)面临更大的市场整体风险;(6)削弱原有产业;(7)行业进入风险;(8)行业退出风险; 一体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就是企业将原来可独立进行的、相互联系或相似的经济活动组合起来。相互连续的活动的组合,称为纵向一体化;相似的活动组合,称为横向一体化。 前向一体化优点:(1)降低产品成本(2)提高产品的差别化能力(3)增加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产品市场适应性(4)提高进入障碍(5)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市场信息和发展趋势

C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

C P公司战略与风险管 理知识点总结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2012年复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第一章 知识点一、战略的定义 日常大家经常说的是“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国与西方有各自不同的源流。“战略”用于其他领域,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 战略的作用: A:方向指导,指导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B:沟通协调,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企业发展目标与经营情况。 商场如战场。战略,应用的对象,大到世界、国家,中到行业,微观到企业集团或者企业,再小到企业的业务单位,甚至对于各位学员你们自身也需要有战略管理理念。本书的内容的思想,完全适合于这些各个层面的战略管理。 知识点二、名茨伯格的5P战略 “战略”的含义。名茨伯格从五个角度去综合理解战略: 战略是一种计划,战略是一种计谋,战略是一种模式(范式),战略是一种定位,战略是一种观念(视角、思维模式)。 (一)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指向未来,是某种有意识的行动过程,是处理某一形势的指导方针。此定义特点是:(1)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战略先于行动;(2)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制定的计划。事先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战略是一种计谋(Ploy);是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以及受到威胁的智谋。有准备和意图。不是竞争行动本身,是为改变竞争态势而采用的计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从竞争的角度。 (三)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企业的一系列行为的模式,在一系列行动里显现出来的模式,有行为就有战略。计划是有意图的战略,模式是已经实现的战略,一种总结。 一系列行动,是指企业为实现基本目的而进行竞争、分配资源、建立优势等决策与执行活动。 计划: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使得先前的意图得以实现; 模式:是应急战略,模式的发展与意图无关。 (四)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按照这个定义,战略变成了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媒介力量,涉及到企业如何适应所处环境的问题。定位包括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市场定位。 战略的定位观认为,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战略,取决于它所处的时间和情况,今天的战术问题可能成为明天的战略问题。 (五)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一种观念,第四种战略定义是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寻求来定位组织,第五种战略定义则留意组织内部。战略之于组织,就像性格之于个人。 5P战略的联系: 战略同时作为定位和观念可以与战略作为计划、模式保持一致。但实际上,不同定义间的关系可以比这些更复杂。比如,当一些人把观念看作计划,另一些

台学院工商管理系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练习

XX学院工商管理系《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练习 第一章概论 一、填空 1、战略管理的本质是①②③; 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一般分为①②③三个时代; 3、1970年首先研究了战略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论是。 4、战略管理的过程是①②③④; 5、明茨博格认为,战略管理系统模式通常有、、三种。 6、一个企业的战略可分为、、三个层次。 二、单选 1、罗伯特·卡茨认为,管理者的()能力属于战略能力。 A、技术能力; B、人际能力; C、思维能力; 2、明茨博格认为,小型企业的战略系统模式通常采用() A、企业家模式; B、适应模式; C、计划模式; 3、明茨博格认为,大型企业的战略系统模式通常采用()模式。 A、企业家; B、适应; C、计划; 4、企业战略管理者中,最重要的是()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 5、1982年鲁滨逊的研究报告指出,战略规划对小型企业 A、没有意义; B、没有作用; C、也有益处;三、名词解释: 1、战略 2、战略管理 3、战略管理系统 4、战略经营单位 四、简答: 1、战略管理的特点 2、战略管理的作用 3、明茨博格关于战略的定义是什么? 第二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填空 1、一般的把企业的外部环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 2、宏观外部环境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的因素; 3、分析和确定环境状况可从和两个方面考察。 4、反映宏观经济总体状况的关键指标是。 5、产业集群为一个区域所带来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①②

③三个方面。 6、宏观外部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 7、波特认为,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分别是①②③④⑤。 8、波特认为,对竞争者的分析可有以下四种诊断要素①② ③④。 二、名词概念 1、产业集群 1、规模经济 2、战略集团 三、简答 1、对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2、在宏观环境分析中政治—法律因素中要考察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有哪些? 3、影响一个行业新加入者进入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5、在什么情况下,供应商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6、企业常用的市场信号有哪些?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一、填空 1.企业有形资源包括,,,四类; 2.企业资源按其维持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不同,可分为,, 三类; 3.企业财务能力分析主要的是应用财务比率分析,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即,,,,;4.企业能力营销分析可从 ,,,,四个方面进行; 5.企业核心能力的判断标准有四项,即 ,,,; 6.目前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方法有三种,即 ,,。 7、《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孔明为X备进行的战略决策分析,采用的方法是() A、要素评价矩阵法; B、SWOT分析法; C、环境扫描法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90个知识点

注会考试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90个知识点 1.战略的5大关键要素:有愿景、具有可持续性、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与获取的竞争优势有关、能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 2.企业的使命要素与企业使命陈述 使命是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发展方向所担当的角色和责任,也是企业的根本任务或其存在理由。 A.反映企业定位,包括盈利方式,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市场定位的企业价值 B.有导向作用 C.说明业务范围 D.有利于界定自身的企业形象,加深客户对企业的认识 E.企业使命取决于影响战略决策的利益相关者的相对能力 企业使命陈述是一个正式的书面文件,是对企业使命的明确陈述。使命陈述的作用包括3个方面:一是提供一个企业监控的基础;二是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企业的经营哲学及理念;三是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3.五力模型的局限性 A.该分析模型基本上是静态的,而现实中竞争环境始终在变化 B.它能够确定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对于非营利机构,有关获利能力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 C.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一旦进行了这种分析,企业就可以制定企业战略来处理分析结果,这只是一种理想的方式 D.它假设战略制定者可以了解整个行业,包括所有潜在的进入者和替代品的信息,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不存在 E.它低估了企业与供应商,客户或者分销商、合资企业之间可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消除替代品威胁的可能性 4.钻石模型分析 A.有利因素状况 a.物质资源,土地、矿产、气候 b.人力资源,技能、激励、工资、劳资关系 c.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d.可被有效使用的知识 e.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和住房 B.钻石条件-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 C.相关和支持性行业的存在 D.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5.按照竞争优势的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 6.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的区别(范、关、不、性) A.战略管理涉及企业的全局和整体,运营管理更主要是职能性管理 B.战略管理需要管理和改变与外部的关系,运营管理更关注企业内部关系的处理 C.战略管理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营管理处理比较常规的事务因而较易预见和量化 D.战略管理往往涉及企业的变革,运营管理是在现有状态下把事做好,不涉及企业变革

最新战略管理与伦理-重点整理

《战略管理与伦理》2012/11/10 第一章战略管理与伦理概述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特征:①总体性②长远性③指导性④现实性⑤竞争性⑥风险性⑦创新性⑧稳定性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基本伦理矛盾: 1、自利与利他的矛盾(①自利是每一个企业的基本属性②利他是企业的非理性选择③自利与利他的矛盾④解决自利与利他的矛盾的途径 2、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资源和谐发展的矛盾,( ①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类通过由他们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为必然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大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进程赋予人类自身的潜在素质而得到充分开发。②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目标,肢解了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③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物质过程,是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可持续发展思想含义包括: ①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②保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建立生态文明,,③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所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相统一的物质过程,是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体。 【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伦理关系】】】 1、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关系 企业平衡所有利益关系的过程,归根究底是企业如何有效配置自身有限资源的过程和分享企业成果的过程,正确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企业内外部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环境,并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以期获得企业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平衡可持续发展。 2、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企业要制定发展战略,谋求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关系,制定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把企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物-回收-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生态文明】是人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协调相处的一种社会形态,是文明的一种更高级的形式。 第二章企业愿景、使命与伦理追求 【企业愿景】是一副关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企业使命】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企业伦理追求】在企业的战略目标中集中体现,而在企业的长期目标中加以落实,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目标是否包含企业伦理追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百多年来的企业发展实践证明,有明确伦理追求的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容易生存,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的百年企业一般的战略目标中都含有明确的伦理追求。 【企业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是企业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②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方针③是企业战略控制与评价的标准 ④能够使企业使命具体化和数量化⑤战略目标描绘了企业发展的前景、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on个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更好的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战略目标】①市场目标②技术改进和发展③提高生产力④财务与实物资源取得和占用⑤利润⑥人力资源⑦员工积极性⑧企业社会责任)目标 【伦理导向下企业战略目标的特征】 ①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②超越法律③强调自律④履行社会责任⑤追求卓越 【企业追求卓越原因】 追求卓越并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仅仅遵守法律不大可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大可能赢得顾客,供应者,公众的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战略管理和竞争力 1.1战略和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的基本概念 战略是确立企业的根本长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行动和资源配置。战:体现竞争——排他性;略:策略——计划性,战略管理就是企业在确定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和想要做什么之后,综合考虑竞争环境和自身的特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能够获利的经营思路,并将之具体落实的一整个过程。每一个战略(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组预期和假设基础之上的,预期和假设越能反映实际情况,企业战略就越可能导向竞争优势。 相关概念 1.竞争力:价值是产品的一种综合属性:产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顾客需求而且顾客愿意为之支付货币的一组功能,决定着产品价值的大小 企业是通过创造价值获取收益的组织 当企业成功地制定并实行价值创造战略时,就构建起了战略竞争力 2.竞争优势:当企业执行了能给客户带来更多价值的战略,并且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是觉得成本过高而难以模仿这种战略时,企业就具备了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的本质在于比竞争对手创造了更多价值,其两个来源是更高的感知价值和更低的成本,竞争优势是事后才能验证的、非永续不变的。 1.2战略管理过程与竞争格局 战略管理过程(SMP) 战略管理过程包含一整套,从承诺到决策到行动,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战略竞争力、竞争优势以及超额利润。

首先,要对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决定其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战略输入要素的来源 其次,制定愿景、使命并形成一个或多个战略。 第三,实施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 SMP是一个动态过程:战略输入必须与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行业结构相匹配 格局 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兴起,技术——技术的快速变革;行业便捷的模糊 战略管理过程有效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在当前竞争格局下失败的可能性 1.3产业组织模型与竞争优势 战略决策制定的两个模型:基于外部视角的产业组织模型(I/O模型)和基于内部视角的资源基础模型(RBV模型) 1.3.1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模型(I/O) 1.基本前提:外部环境是企业战略行为和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2.四个基本假设: a.外部环境能够对获得超额利润的战略产生压力和约束 b. 2.在行业或细分行业中进行竞争的企业控制着相似的资源,同时基于这 些资源采取相似的战略 c.战略实施所需的资源可以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因此企业间任何资源差异 都是暂时的 d.企业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 3,模型使用步骤: a.研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坏境(外部坏境:总体坏境、行业环境、竞争者 环境) b.选择超额利润潜力大的行业(有吸引力的行业:行业结构特点预示着超额 利润) c.识别在具有吸引力的行业中获得超额利润所需的战略(战略规划:选择在 某一特定行业中能获取超额利润的战略) d.发展或实施战略所需的资产和技能收购(资产和技能:实施选择出的战略 所需要的资产和技能) e.利用公司优势(发展或者收购的资产或者技能)实施战略

2017年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第一章战略与战略管理 ★★★必须现在牢牢掌握 ★★循序渐进记忆 ★考前突击记忆 内容索引 序号知识点描述要点数页码 1 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5 1 2 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3 2 3 战略的关键要素★★5 4 4 战略测试★ 2 4 5 企业存在的理由★★2 5 6 企业使命的要素★★57 7 企业使命陈述三作用 ★★ 3 8 8 确定战略目标五原则★★★ 5 8 9 形成企业战略的方法归结为两类 ★★★ 2 8 10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步骤★ 5 8 11 企业战略理性形成方法局限性 ★ 6 9 12 企业战略应急战略局限性 ★ 3 10 13 战略管理的主要特点★★ 4 10 14 战略管理的流程 ★★★ 3 11 15 战略实施具体构成内容★★★ 3 13 1.明茨伯格的 5P 战略Plan)、计谋 ( Ploy )、明茨伯格以其独特的认识归纳总结了“战略”的五个定义:计划( 模式( Pattern)、定位( Position )和观念 ( Perspective)。 ①战略是一种计划 ②战略是一种计谋 ③战略是一种模式 ④战略是一种定位 ⑤战略是一种观念 上述五种定义反映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特征的解释和认识,它们的重要性程度并没有差异。了解这些不同的定义,有助于对战略的全面理解。 8 2.企业战略的结构层次 ①公司战略 ②业务单位战略 ③职能战略 3战略的关键要 素① 有愿景 ② 具有可持续性 ③ 有效传递战略的流程 ④⑤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 能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4.战略测试 应用相关性检验(价值增值检验、竞争优势检验、一致性检验) 学术严谨性检验(原创性检验、目标性检验、灵活性检验、逻辑一致性检验和风险和资源检验) 5.企业存在的理由:营利和非营利。

战略管理重点整理

1、21世纪的企业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巨大冲击 经济全球化 信息-生物技术的高度融合 超级竞争 2、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主要有二: 渐进性的自然竞争 革命性的战略竞争 3、战略管理所面临的基本挑战 帮助企业人员突破因专业教育及部门经验所形成的局部思维,以动态、发展及综合的眼光,正确理解组织战略定位、选择与执行的动态复杂性(dynamic complexity),确保组织的长期成功, 4、企业战略的定义 战略是一个组织长期的发展方向和围,它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调整资源配置来取得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利益相关者的期望。 5、何谓“利益相关者” 依靠企业的成功运营来实现其自身目标和期望的个人、团体和组织。 6、利益相关者分类 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 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 组织部利益相关者 7、战略的基本特点 关注企业竞争优势;关注长期发展方向;关注组织活动围;关注组织战略适应;关注战略延伸;关注资源调整;关注运营决策;关注利益相关者期望 8、核心能力的四个标准: 有价值的 高度稀缺 难以模仿 不可替代 9、战略决策的本质 决策本质的复杂性;决策环境的不定性;战略思维的整体性;外部环境的依存性;组织变革的艰巨性10、战略决策的本质 a决策本质的复杂性 b决策环境的不定性 c战略思维的整体性 d外部环境的依存性 e组织变革的艰巨性 11、战略类型 最常见的多元化公司由四个基本层面所构成 不同的层次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故而,企业战略(公司层战略)也可分为四层 公司层战略——高层战略 业务层战略——业务单位战略、竞争战略 职能战略——职能者,功能也 运营战略——一线管理者 战略管理课程的重点: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 12、公司层战略的定义 也称总体战略,关注公司的整体目标和活动围。 13、公司总部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决定是否进入某一产业,怎样增加业务单位价值。其基本角色包括: a、组合管理者 b、业务重组者

(整理)CPA注会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归纳.

注会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二章 1、战略是一种计划:包含两个含义。第一、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具有前导性;第二、战略是有意识的、有目的地开发和制定的计划,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结果,具有主观性; 2、战略是一种计谋:强调战略是要在竞争中赢得竞争对手,或令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及受到威胁的智谋; 3、战略是一种模式:是一系列行动的模式或行为模式,或者是与企业的行为相一致的模式。在选择企业战略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和尊重企业原有的行为模式,因为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有效性;如果需要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那么需要充分认识到推行这种改变的难度; 4、战略是一种定位:企业必须要明确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或在市场中的位置。将战略作为一种定位,涉及到企业如何适应所处环境的问题; 5、战略是一种观念:战略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战略观念通过个人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变成企业共同的期望和行为; 6、战略设计企业的全局,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 7、公司战略涵盖了公司的整体范围,平衡公司的业务组合,关注在每个战略业务单位中创造竞争优势; 8、公司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的设计者,承担公司战略的终极责任; 9、公司战略的作用是确保各部门或职能之间协调运转、减少冲突,以整合各部门的工作,使它们能为公司战略做出最大贡献; 10、业务单位战略关注的是在特定市场、行业或产品中的竞争力; 11、战略的五个关键要素有:有愿景、具有可持续性、通过流程交付来传递、与获取竞争优势有关、利用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12、一般应该在应用相关性和学术严谨性两个层面上检验战略是否良好;

(完整版)战略管理考试重点.doc

1.简述战略管理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战略管理理论是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发展方向、目标,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 理艺术。若把职业生涯当做一个组织来决策规划,战略管理理论就可以应用在大学生职业规 划中 ,使学生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进行自我评价,确立目标、环境评价以及职业定位。 (战略管理一般针对公司而言,对人一般说职业规划。但是个人认为如果用在人身上是 异曲同工的。他们都是对事物的一个组织安排。其目的就是让人们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一个项目,不段的反思总结,不断修正。(这是从别的地方又找的一点)) 2.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简明阐述你的职业生涯规划 (1)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企业使命) 1、职业价值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 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 定向、自我设计等 ;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 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价值观具有下列 特性: (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 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人的职业价值观可分为以下十三种类型,各类型的基本含义如下: (1)利他主义: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 (2)审美主义: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 (3)智力刺激:不断进行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4)成就动机: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 想要做的事。 (5)自主独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想法去做,不受 他人干扰。 (6)社会地位:所从事的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他人 的重视与尊敬。 (7)权力控制: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的管理权,能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8)经济报酬: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 过得较为富足。 (9)社会交往: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 结识。 (10)安全稳定:希望不管自己能力怎样,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安稳的局面,不会因为奖金、加资、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等而经常提心吊胆、心烦意乱。 (11)轻松舒适: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休息或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舒适、轻松、 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12)人际关系: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 (13)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2)职业定位分析( SWOT分析)(最好改成自己的)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1. 什么是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又是制定各项具体策略和计划的基础。企业战略又是一个以变革为实质内容的概念。 2、企业战略构成要素 经营范围 资源配置 竞争优势 协同作用 3、企业战略包括哪些层次?各层次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企业层战略:1)决定企业整体的业务组合和核心业务 2)根据业务组合和各类业务在组合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基本战略业务单位及对各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分配方式和分配次序3)建立战略变革决策机制 业务层战略: 1)决定本业务对实现业务发展应作出的贡献类别和数量,决定

本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远景,以及本业务活动与企业内其他业务活动的关系,包括需要与企业内其他业务共享的资源和职能。2)决定本业务的涵盖范围,明确业务活动所采用的基本技术类型和技术开发潜力,研究其目标市场的类型、结构、竞争状况和变化趋势 3)确定本战略业务单位内各项职能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4)制定实现业务发展目标的计划,对各计划期和各方面负责的人员及业务活动进程提出明确要求,并根据计划对本战略业务单位的资源进行分配,建立对业务内各项活动资源使用效果的控制和评价机制。 5)协调和平衡本战略业务单位中的各项职能战略 职能层战略:1)明确并满足业务战略成功实施对本职能的具体要求 2)确定本职能活动与其他相关活动的关系,寻求本职能与其他职能可以共享的活动和资源。 3)对本职能的各项具体活动进行组织安排 4)确定本职能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 4、如何理解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l 战略分析: 1)明确企业的使命和宗旨

同等学力企业战略管理大纲知识整理

第一章战略管理理论 1.基本概念: (1)企业使命:是企业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企业使命的意义: ?反应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 ?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 ?界定企业的主要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基本需求 ●企业使命包括内容: ?企业目的:特别是经济目的(生存、增长、获利),不能只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的 ?企业定位:根据拥有的技术、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劣条件,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基准 ?企业理念:或企业信念,是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抱负和哲理选择,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公众形象:应充分满足公众期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尽到社会责任 ?利益群体:必须充分的重视企业内、外部利益群体和个人合理要求。内部利益群体指企业董事会、股东、管理人员和职工,外部利益群体指顾客、供应者、竞争者、政府机构和一般公众等 (2)企业目的:是企业希望实现的一种广义的方向,具有最终的、长期的、无限的属性,可以在持续不断的基础上增加新内容,但是难以真正实现 企业目标:是在企业目的的总框架中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的具体方向,有自己的完成时间。时间期限越短,目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的数量就越多 目的和目标是相互一致、相互支持的,目的必须根据已确定的使命来制定,目标必须支持企业已定的目的 ●企业目标体系: ?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管理绩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总体规模、竞争能力、技术能力、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增长率、投资回收率以及企业形象等,结果是明确了企业的工作重点,而且提供了评价工作绩效标准 ?长期目标: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所力求实现的生产经营结果,长期目标一般为5年,以总体战略与经营单位战略的基本出发点,以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与股票价格等手段来衡量企业战略的最终效能 ?年度目标:是指实施企业总体战略的年度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与企业长期目标有着联系,为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绩效提供具体的可以衡量的依据 (3)企业战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践 ●广义定义:广义包含企业的目的,界定企业正从事的或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或应属于的经营 类型 ●狭义定义:企业战略是贯穿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 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基本性质(美国-安索夫),由四个要素构成 ?产品和市场范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竞争所在的市场 ?增长向量:企业计划对其产品和市场范围进行变动的方向 ?竞争优势:可以使企业处于强有力竞争地位的产品和市场特性 ?协同作用:企业内部联合协作可以达到的效果 (美国-霍弗和申德)制定战略时应考虑企业资源配置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定义企业战略为:战略是企业目前的和计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1、战略管理:企业依据自身的使命、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对整个企业的基本任务、长期的发展目标及推动这些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基本方法进行决策和谋划,并有效地运用企业资源将其付诸实施,以及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 2、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是指确定企业任务,认定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认定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供选择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是战略计划的形成过程。 3、战略实施:企业制定出目标和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成战略的行动。 4、战略评价:是了解战略管理阶段的信息的主要方法 5、企业愿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组织发展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6、任务陈述:区别一个企业与其他类似企业的持久性的目的陈述 7、长期目标:企业设定的在未来超过一年的较长时期为完成其基本任务要得到的具体结果。 8、企业战略:广义:涉及愿景、任务、长期目标和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 狭义:仅指实现长期目标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方法。 9、年度目标:企业在实现长期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阶段性的里程碑 10、政策:是实现年度目标的方法 11、外部环境: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客观因素。 12、外部分析(环境审视):对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从中确认能使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受益的机会和企业应当回避的威胁。 13、外部机会: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法律、政府、技术和竞争等方面可以使公司在未来受益的发展趋势和事件 14、外部威胁: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法律、政府、技术和竞争等方法可以使公司在未来受害的发展趋势和事件 15、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 16、产业组织理论:它是企业外部分析中,分析产业组织结构的理论基础,就实现竞争优势而言,外部因素比企业内部因素更加重要。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进入的产业比企业管理者在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做出的内部经营决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该理论还认为,企业绩效更多的是基于产业性质,如经济规模、市场进入壁垒,竞争程度等,而不是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等。 17、竞争五力模型:由迈克尔波特提出,是行业竞争趋势的分析工具,认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强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潜在替代产品开发、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企业间的竞争等五种力量 18、价值链分析:对创造价值的活动及与绩效相关的活动进行分析、稽核。判断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19、资源基础理论:它是企业内部分析的理论基础,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就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而言,企业的内部资源比外部因素更加重要。认为企业具有不同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这些资源可转变成独特的能力;资源在企业间是不可流动的且难以复制;这些独特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看成是资源的集合体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 20、内部优势:企业内部某些可控因素超过同类的有利形势。 21、内部劣势:企业内部某些可控因素处于低于同类的不利形势。 22、纵向一体化化战略: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 23、前向一体化战略: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对其加强控制的战略 24、后向一体化战略:获取供方公司的所有权或对其加强控制的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学-简答题整理

企业战略管理学 第一章 企业战略的含义是什么?(判断) 理解企业战略概念应注意的要点有哪些? (选择) 1、立足于长期性和发展性。 2、应体现对内外部环境的预测性。 3、应有前瞻性和主动性的意识。 4、应使企业能扬优弃劣。 企业战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简答) 1、全局性:制定和执行企业战略,应站在企业、行业、国内外的高度上。 2、长远性:以未来利益的最大化为企业战略的主导因素。 3、指导性:应对企业发展期限内起着指导作用。 4、竟争性:以占有市场份额的维度及其扩大作为企业实力的体现。 5、风险性:应全面分析和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体现应避险的方案。 6、动态性: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应对企业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 使企业的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7、适应性:企业战略应根据不可改变的客观因素的产生而进行调整,以 增强其适应性。 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判断) 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区别是什么?(判断) 是实施方案与方案的区别。 企业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区别是什么?(判断) 是扩大投入产出管理与投入产出管理的区别。 企业战略管理与长期计划的区别是什么?(判断) 是依据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各客观因素进行制定与依据过去、现在各客观因素进行制定的区别。 企业战略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对管理者的能力要求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择) 1、技术技能:指操作技术上体现出的能力。 2、人际技能:指团队协作方面体现出的能力。 3、概念技能:指思维认识层面上体现的能力。 制定企业战略应考虑的环境因素有哪些?(选择) 2、应清楚了解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3、应清楚了解外部因素对企业性质和程度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相对稳定性的含义是什么?(选择) 1、企业战略规定的内容不应朝令夕改,应便于执行。

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个人绩效:个人所表现出的、能够被评价的、与组织及群体目标相关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多选:绩效的多维性:布雷德拉普认为组织绩效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有效性、效率性和变革性。对于员工个人绩效,在对其进行评价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结果和工作态度。对于工作结果,可以通过对工作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成本等指标进行评价。 影响绩效的四个主要因素 1,技能,指的是员工的工作技巧和能力水平 2,激励,是通过提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来发挥作用的 3,环境,可分为组织内部的环境和组织外部的环境 4,机会,是一种偶然性因素,能够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变革,给予员工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绩效诊断:是指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组织不同层面的绩效水平,识别低绩效的征兆,探寻导致低绩效的原因,找出可能妨碍评价对象实现绩效目标的问题所在。 绩效管理的内涵(简答(再加后三条)或名词解释) 含义:是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 1,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的事情 2,绩效管理是一种手段及过程 3,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简述 第一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它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上半叶在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事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伴随着对人的重要程度的提升,行为科学学派的出现促使有关人力资源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认识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部门除了从事传统的事务性工作,还增加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分析与设计等职能并且开始参与组织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阶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学者和管理者们意识到,以战略性为导向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组织提供一种更持续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被看做一种战略性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渐上升到组织发展的战略性地位,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开始向组织的战略合作伙伴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向战略规划者转变 组织有效运作的三个核心要素:使命和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理论基础——选择 1,资源基础理论:彭罗斯,沃纳巴菲特对其完整阐述,巴尼进一步发展的,提出VRIO的分析框架,并对异质性资源从价值、稀缺性、模仿性和组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该理论认为组织的竞争优势来自其自身所具有的异质性资源,而不是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该理论强调组织为了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所依赖的组织内部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和难以替代的。

同等学力企业战略管理大纲知识整理

第一章战略治理理论 1.差不多概念: (1)企业使命:是企业治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企业使命的意义: ?反应企业治理者的价值观和企业力图为自己树立的形象 ?揭示本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在目标上的差异 ?界定企业的要紧产品和服务范围,以及企业试图满足的顾客差不多需求 ●企业使命包括内容: ?企业目的:特不是经济目的(生存、增长、获利),不能只重视短期目标而忽视长期目的 ?企业定位:依照拥有的技术、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劣条件,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基准 ?企业理念:或企业信念,是企业的差不多信念、价值观、抱负和哲理选择,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公众形象:应充分满足公众期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尽到社会责任 ?利益群体:必须充分的重视企业内、外部利益群体和个人合理要求。内部利益群体指企业董事会、股东、治理人员和职工,外部利益群体指顾客、供应者、竞争者、政府机构和一般公众等 (2)企业目的:是企业希望实现的一种广义的方向,具有最终的、长期的、无限的属性,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基础上增加新内容,然而难以真正实现企业目标:是在企业目的的总框架中为企业和职工提供的具体方向,有自己的完成时刻。时刻期限越短,目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的数量就越多

目的和目标是相互一致、相互支持的,目的必须依照已确定的使命来制定,目标必须支持企业已定的目的 ●企业目标体系: ?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治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市场竞争地位和治理绩效的目标,包括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总体规模、竞争能力、技术能力、市场份额、收入和盈利增长率、投资回收率以及企业形象等,结果是明确了企业的工作重点,而且提供了评价工作绩效标准 ?长期目标: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刻内,所力求实现的生产经营结果,长期目标一般为5年,以总体战略与经营单位战略的差不多动身点,以市场占有率、投资收益率与股票价格等手段来衡量企业战略的最终效能 ?年度目标:是指实施企业总体战略的年度作业目标,是战略实施中的一种必要手段,与企业长期目标有着联系,为监督和操纵企业的绩效提供具体的能够衡量的依据 (3)企业战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践 ●广义定义:广义包含企业的目的,界定企业正从事的或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界 定着企业所属的或应属于的经营类型 ●狭义定义:企业战略是贯穿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 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打算要从事的经营业务的差不多性质(美国-安索夫),由四个要素构成 ?产品和市场范围: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竞争所在的市场 ?增长向量:企业打算对其产品和市场范围进行变动的方向 ?竞争优势:能够使企业处于强有力竞争地位的产品和市场特性 ?协同作用:企业内部联合协作能够达到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