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骨架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骨架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骨架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性分析艺 (2)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2)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3)

3、生产批量 (4)

4、其它方面 (4)

二材料性能分析 (4)

三注射机型号的选择及校核 (6)

1.设备选择 (6)

2. 注射机的校核 (7)

四行腔数目的确定及排布 (8)

1.型腔数目的确定 (8)

2.型腔的布局 (9)

五分型面的选择 (10)

六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2)

(2)浇注系统布置 (12)

(3)流道系统设计 (13)

(4)分流道截面形状确定 (15)

(5)冷料井及拉料杆设计 (16)

(6)浇口设计 (16)

(7)浇注系统的平衡 (17)

(8)排气系统设计 (17)

七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及结构形式 (18)

(1)凹模结构设计 (18)

(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18)

(3)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计算 (21)

八导柱导向机构的设置 (23)

1. 导向结构的总体设计 (24)

2.导柱的设计 (24)

九推出机构的设计 (26)

1.侧向抽芯机构的设计 (26)

2.斜导柱斜角的确定 (28)

十温度调节系统的设置 (29)

1.冷却系统 (29)

2.冷却介质 (30)

3. 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30)

4.冷却回路的布置 (31)

5.冷却回路尺寸的计算 (31)

十一模架及其尺寸如下图: (34)

十二设计小结 (34)

十三参考文献 (35)

一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其三维图如下:

由于该零件是左右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若是从垂直方向设置分型面,则需要在中间部分进行侧向抽芯,同样,若是从水平方向设置分型面,因为中间的内孔也需要进行侧抽芯,故这是一个需要进行侧向抽芯的模具。

尺寸方面:本塑件除内孔尺寸0.2045.5+Φ(接近MT1,也就是最高的公差等级

标准,对于没有填料的尼龙材料,MT3就算是高精度的了)。和底部两两相距3.048±(近似MT5)

,直径为 3.5Φ的4个孔有公差要求之外,其他尺寸并无特别的公差要求。所以对于内孔型芯要注意设计的精度,在抽芯拔模时不能违反这个公差要求。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尺寸,其他尺寸参考教材P69的公差表,在57MT MT :中选取。我选择MT7。

塑件表面粗糙度按照一般的标准设为08-0.2m μ,(参考教材P71)本例采用

。表面允许有分型线。

0.8m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假设为大批量生产,但是因为结构的缘故,采用一出二(一模两腔)完成。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塑料成型性能及模塑生产常见的制品缺陷问题对模塑工艺的影响。

厚度检测:在模具型腔的por/e分析功能检测该零件,测量发现,其厚度范围在1.5—5mm之间,与教材P74所介绍的1.75-2.6,就算是大型制件也是在2.4-3.2之间,因此如有需要考虑慢速成型,聚酰胺树脂吸水性强,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且其易吸潮,塑件尺寸变化较大。聚酰胺树脂熔融粘度低,流动性良好,容易产生飞边,壁厚和浇口厚度对成型收缩率影响很大,一模多件时,应注意使浇口厚度均匀;聚酰胺树脂成型时排除的热量多,模具上应设计充分的冷却回路;熔融状态的尼龙热稳定性较差,易发生降解使塑件性能下降,因此不允许尼龙在高温料筒内停留时间过长。二材料性能分析

本塑件所用材料为聚酰胺(尼龙6):

(1)基本特性:聚酰胺树脂是含有酰胺基(—CO—NH—)的结晶型的线型高聚物.它是由二元胺和二元酸通过缩聚反应制取或是以一种内酰胺的

分子通过自聚而成。尼龙的命名由二元胺与二元酸中的碳原子数来决定,如己二胺和癸二酸反应所得的聚缩物称尼龙610,并规定前一个数指二元胺中的碳原子数,而后一个数为二元酸中的碳原子数;如通过氨基酸的自

聚来制取,则由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数来决定,例如己内酰胺中有6个碳原子,故自聚物称尼龙6或聚己内酰胺。尼龙常见的品种有尼龙1010、尼龙610、尼龙66、尼龙6、尼龙9、尼龙11等。尼龙的力学性能优良,抗拉、抗压、耐磨。尼龙抗冲击强度比一般塑料有显著提高,疲劳强度与铸铁、铝合金相当。尼龙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和自润滑性能。尼龙耐碱、弱酸,但强酸和氧化剂能侵蚀尼龙。尼龙本身无毒、无味、不霉烂,但其吸水性强、收缩率大,常常因吸水而引起尺寸变化,故其塑件常需调湿处理。尼龙的稳定性较差,一般只能在80℃~100℃使用。

(2)主要用途:聚酰胺是在工程技术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热塑性塑料。聚酰胺通称尼龙,尼龙(Nylon)是国外的商品名称,我国的商品名称是“锦纶”。以前,聚酰胺主要用于合成纤维,现在作为塑料使用日益增多,目前它在工程塑料中的使用居于首位。由于尼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它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制造各种机械、化学和电气零件,如轴承、齿轮、滚子、辊轴、滑轮、泵叶轮、风扇叶片、蜗轮、高压密封扣圈、垫片、阀座、输油管、储油容器、绳索、传动带、电池箱和电器线圈等零件。

(3)成型特点:聚酰胺树脂吸水性强,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且其易吸潮,塑件尺寸变化较大。聚酰胺树脂熔融粘度低,流动性良好,容易产生飞边,壁厚和浇口厚度对成型收缩率影响很大,一模多件时,应注意使浇口厚度均匀;聚酰胺树脂成型时排除的热量多,模具上应设计充分的冷却回路;熔融状态的尼龙热稳定性较差,易发生降解使塑件性能下降,因此不允许尼龙在高温料筒内停留时间过长。

(4)塑件成型工艺参数

查表得:

注射机类型螺杆式

螺杆转速/(r/min)20~40

喷嘴形式直通式

喷嘴温度/°C 200~210

料筒前段温度/°C 220~240

料筒中段温度/°C 230~250

料筒后段温度/°C 200~210 模具温度/°C 80~120 注射压力/MPa 90~130 保压压力/MPa 30~50 注射时间/s 2~5 保压时间/s 15~40 冷却时间/s 20~40 成型周期/s 40~90

三 注射机型号的选择及校核

1.设备选择

注射模具是安装在注射机上使用的,因此在设计模具时也应考虑注射机的技术参数,以保证模具和注塑设备相适应。

(1) 计算塑件体积

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使用PROE 直接分析计算出单个塑件体积为:

0431 2.8392391v e mm +=

(2)计算塑件的质量

塑件的质量043331 2.839239110 1.15/33m e cm g cm g +-=??= (3)注射机的选用

查表选用型号XS-ZY-125为注射机。

XS-ZY-125注射机的技术规范及特性如下:

螺杆直径(mm): 42 额定注射容量(3cm ): 125 注射压力(MPa): 120 注射行程(mm ): 115 锁模力(KN): 900 最大成型面积(2cm ): 320 最大模具厚度H(mm): 300 最小模具厚度H1(mm): 200 最大开合模行程: 300 喷嘴圆弧半径R(mm): 12 喷嘴孔径d(mm): 4 动、定模固定板尺寸(mm ): 428458? 拉杆空间(mm): 260290?: 推出形式: 两侧无顶杆,机械顶出 合模方式: 液压-机械

机器外型尺寸: 33407501550??

2. 注射机的校核

(1) 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进行校核

最大注射量是指注射机一次注射塑料的最大容量。设计模具时应保证成型塑件所需的总注射量小于所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

1

p nm m m k

+≥

式中 p m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 或3cm ; 1m ——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g ; n ——型腔数目;

m ——单个塑件的质量,g ;

k ——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一般取0.8。

已知n =4;由注射机规格参数知p m =143.75g ;利用PROE 算出m =33g ,

1m =9.2g ;k =0.8。

9.233

143.750.8

+≤ 故合理

四 行腔数目的确定及排布

1.型腔数目的确定

型腔指模具中成形塑件的空腔,而该空腔是塑件的负形,除去具体尺寸比塑料大以外,其他都和塑件完全相同,只不过凸凹相反而己。注射成形是先闭模以形成空腔,而后进料成形,因此必须由两部分或(两部分以上)形成这一空腔——型腔。其凹入的部分称为凹模,凸出的部分称为型芯。为了使模具与注射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注射模的型腔数目,可以是一模一腔,每一次注射生产一个塑件,也可以是多腔,每一次注射生产多个塑件。每一副模具中,型腔数目的多少与下列条件有关系。

1) 塑件尺寸精度

型腔数越多时,精度也相对地降低。 2) 模具制造成本

多腔模的制造成本高于单腔模,但不是简单的倍数比。从塑件成本中所占的

模具费比例看,多腔模比单腔模具低。

3) 注塑成形的生产效益

多腔模从表面上看,比单腔模经济效益高。但是多腔模所使用的注射机大,每一注射循环期长而维持费较高,所以要从最经济的条件上考虑一模的腔数。

4) 制造难度

多腔模的制造难度比单腔模大,当其中某一腔先损坏时,应立即停机维修,影响生产。塑料的成形收缩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如塑料品种,塑件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充模时间,保压时间等。影响最显著的是塑件的壁厚和形状的复杂程度。该塑件精度要求一般(57

MT MT

:),根据产品结构特点,型腔的结构采用滑块对称的结构。

根据塑件的结构及尺寸精度要求,该塑件在注射时采用一模二腔的形式。2.型腔的布局

多型腔模具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浇注系统的布置方式,由于型腔的排布与浇注系统布置密切相关,因而型腔的排布在多型腔模具设计中应加以综合考虑。型腔的排布应使每一个型腔都通过浇注系统从总压力中心中均等地分得所需的压力,以保证塑料熔体同时均匀地充满每个型腔,使各型腔的塑件内在质量均为达到同时充满型腔的目的,各浇口的截面尺寸制作得不相同。要指出的是,多型腔模具最好成型同一尺寸及精度要求的制件,不同塑件原则上不应该用同一副多模腔模具生产。在同一副模具中同时安排尺寸相差较大的型腔不是一个好的设计,不过有时为了节约,特别是成型配套式塑件的模具,在生产实践中还使用这一方法,但难免会引起一些缺陷,如有些塑件发生翘曲、有些则有过大的不可逆应变等。

本设计成型同一塑件,且壁厚均匀,故采用平衡式,布局如图所示:

五分型面的选择

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称为分型面,分型面是决定模具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它与模具的整体结构和模具的制造工艺有密切关系,并且直接影响着塑料熔体的流动充填性及制品的脱模,分型面的位置也影响着成型零部件的结构形状,型腔的排气情况也与分型面的开设密切相关。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分型面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当已经初步确定塑件的分型方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即通过该方向塑件的截面积最大,否则塑件无法从形腔中脱出。

2)保证制件的精度和外观要求

与分型面垂直方向的高度尺寸,若精度要求较高,或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外形或内孔,为保证其精度,应尽可能设置在同一半模具腔内。因分型面不可避免地要在制件中留下溢料痕迹或接合缝的痕迹,故分型面最好不选在制品光亮平滑的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

3)考虑满足塑件的使用要求

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有一些难免的工艺缺陷,如脱模斜度、推杆及浇口痕迹等,选择分型面时,应从使用角度避免这些工艺缺陷影响塑件功能。

4)考虑注塑机的技术规格,使模板间距大小合适

5)考虑锁模力,尽量减小塑件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积

6)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从制件的顶出考虑分型面要尽可能地使制件留在动模边,当制件的壁相当厚但内孔较小时,则对型芯的包紧力很少常不能确切判断制件中留在型芯上还是在凹模内。这时可将型芯和凹模的主要部分都设在动模边,利用顶管脱模,当制件的孔内有管件(无螺纹连接)的金属嵌中时,则不会对型芯产生包紧力。

7)不妨碍制品脱模和抽芯

在安排制件在型腔中的方位时,要尽量避免与开模运动相垂直方向的侧凹或侧孔。一般机械式分型面抽芯机构的侧向抽拔距都较小,因此选择的分型面应使抽拔距离尽量短。

8)有利于浇注系统的合理处置。

尽可能与料流的末端重合,以利于排气。

9)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困难。

根据塑件结构形式,本设计分型面如图所示。

六浇注系统的设计

(1)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浇注系统与塑件一起在分型面上,应有压降、流量和温度分布的均衡布置;

2)尽量缩短流程,以降低压力损失,缩短充模时间;

3)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避免产生湍流和涡流,及喷射和蛇行流动,并有利于排气和补缩;

4)避免高压熔体对型芯和嵌件产生冲击,防止变形和位移。

5)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方便可靠,易与塑件分离或切除整修容易,且外观无损伤;

6)熔合缝位置必须合理安排,必要时配置冷料井或溢料槽;

尽量减少浇注系统的用料量;

7)浇注系统应达到所需精度和粗糙度,其中浇口必须有IT8 以上精度。

(2)浇注系统布置

在多腔模中,分流道的布置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类,本塑件采用平衡式。如下图所示:

(3)流道系统设计

流道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冷料井及其结构设计等。

1)主流道设计

对于热塑性塑料注射模,主流道尺寸设计如下:

00.5~1

d d =+

11~2

R R

=+

2~4ο

α=

d——喷嘴直径,见热塑性塑料注射机技术规格

1

R——喷嘴球半径,见热塑性塑料注射机技术规格

直浇口式主流道呈截锥体,主流道入口直径d 应大于注射机喷嘴直径1mm 左右。这样便于两者能同轴对准,也使得主流道凝料能顺利脱出。所以:

d =4+1=5mm,考虑到浇口套标准件的选用,d 取值为4.5mm。

主流道入口的凹坑球面半径S R1,应该大于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SR约1~2mm。反之,两者不能很好贴和,会让塑料熔体反喷,出现溢边致使脱模困难。故:

SR1=12+(1~2)=(13~14)mm

R标准化取值为15.5mm

锥孔壁粗糙度Ra≤0.8μm。主流道的锥角α=2°~6°。过大的锥角会产生湍流或涡流,卷入空气。过小锥角使凝料脱模困难,还会使充模时流动阻力大,比表面增大,热量损耗大。

主流道出口端应有1mm左右的圆角。

主流道的长度是L,一般按模板厚度确定。但为了减小充模时压力降和减少物料损耗,小模具通常应控制在50mm 之内。

(4)分流道截面形状确定

在设计多型腔或者多浇口的单型腔的浇注系统时,应设置分流道。分流道就是指主流道末端与浇口之间的一段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分流道的截面形状有圆形、半圆形、矩形、梯形、V 形等多种。其中圆形截面较为理想。如下图:

本次设计采用圆形截面,因为通常圆形截面分流道直径为2~10mm,其中5、7、9、11mm是不推荐的尺寸,本设计取8mm

(5)冷料井及拉料杆设计

冷料井有两种,一种是纯为“捕捉”或贮存冷料之用;另一种是还兼有拉或顶出凝料功用。

主流道冷料井和拉料杆有如下几种形式:

本例中选择Z型,工作时依靠Z字形钩将主流道凝料拉出浇口套。

(6)浇口设计

浇口是塑料熔体进入型腔的阀门,对塑料件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浇口类型与尺寸、浇口位置与数量便成为浇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浇口有多种类型,如直浇口、侧浇口、点浇口、重叠式浇口、扇形浇口、潜伏式浇口等。

直接浇口虽然有如以等流程充模、浇注系统流程短、压力损失和热烈散失小,且有利于补缩和排气等优点,但是,塑件上残留痕迹较大,切除困难。

重叠式浇口多用于大型腔。

扇形浇口适合于大面积薄壁塑件。

点浇口必须采用双分型面的模具结构;浇口位置可以自由选择,不受限制。剪切速率高,能使流程比增大;浇口必须用三板模切断;

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在特殊场合下的一种应用形式。但可以在脱模时自动拖断;它可以隐藏在外表不露出的部位,使浇口痕迹不外漏。但加工比较空难,容易磨损。

侧浇口也称为边缘浇口,由于它开设在主分型面上,截面形状易于加工和调整。多型腔模具常采用侧浇口。

综合上所述,骨架的外观要求不高、精度要求也不高,一模二腔,可以在主分型面上设置潜伏式浇口。

潜伏浇口一般是圆形截面,其尺寸设计可以参考点浇口。潜伏浇口的锥角β取1020

??

:,具体数值

:,推杆上进料口宽度为0.82mm :,倾斜角α为4560

??

应视塑件大小而定。

(7)浇注系统的平衡

本例中型腔采用的是平衡式布置,需要调节浇口的尺寸,使个浇口的流量和成型工艺达到一致,这就是浇注系统的平衡也叫浇口的平衡。

但由于本例的精度要求不高,若每个浇口截面尺寸不同,会给加工制造带来不便,综合考虑,故不做浇口平衡计算。

(8)排气系统设计

从某种角度而言,注塑模具也是一种置换装置。即塑料熔体注入模腔的同时,必须置换出型腔内的空气和从物料中溢出的挥发性气体。排气系统是注塑模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排气系统设计原则:

1)利用分型面排气是最简单的方法,排气效果与分型面的接触精度有关。2)利用顶杆与孔的间隙排气,必要时可对顶杆作些排气的结构措施;

3)利用球状合金颗粒烧结块渗导排气,烧结块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设置在

塑件隐蔽处,并需要开设排气通道;

4)在熔合缝位置开设冷料井,在储存冷料前也滞留了不少气体;

5)可靠有效的方法是在分型面上开设专用的排气槽,尤其上大型注塑模具必须如此;

6)对于大型的模具,也可以利用镶拼的成型零件的缝隙排气。

本例中可通过拉料杆间隙和顶针间隙均排气,而且在动、定模之间留出1mm的间距,用以加强分型面的排气。

七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及结构形式

构成塑料模具型腔的零件统称成型零部件。通常包括凹模、型芯、镶块、成型杆和成型环等。

(1)凹模结构设计

凹模又称型腔,是成型塑件外表面的主要零件,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结构形式。

本例采用整体嵌入式式凹模结构,这样结构牢固、不易变形,更换容易,便于修模。

(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对于成型零件的钢材要具有机械加工性能良好、抛光性能优良、耐磨性和抗疲劳性好、具有腐蚀性能等条件。

对于本例中钢材选用如下:

1)定模板:定模板由于没有参与塑件的成型,所以对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因而我采用了5CrMnMo。5CrMnMo 属于通用塑料模具钢材,用于调质后精加

工大型热塑塑性塑料注射模具,淬透性差,淬火变形小,较高温度下时,热

疲劳性不高,抛光性能差。此种钢材适用于制造要求具有较高强度和高耐磨 性的各种模具。

2) 动模板:动模板同样采用5CrMnMo ,理由与定模板相同。 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注塑模成型零件工作尺寸,是指这些零件上直接成型塑件的型腔尺寸。由于塑件在高压和熔融温度下充模成型,并在模具温度下冷却固化,最终在室温下进行尺寸检测和使用。

因此,塑料制品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的获得,必须考虑物料的成型收缩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由于塑件尺寸类型的多样性,及其成型收缩率的方向性和收缩率的不稳定性,以及塑件和金属模的制造公差,因此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一直是注塑加工中的重大课题。

计算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max min

1002

S S S +=

?% 式中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max S ——最大收缩率; min S ——最小收缩率;

塑料的最大收缩率和最小收缩率可以查表得知,本例中尼龙6的收缩率为0.0165 根据图示塑件形状与尺寸,分别计算出如下尺寸

塑件尺寸关系图

型腔尺寸计算:

型腔径向尺寸计算:

()()

()0

10.50.75z

z

m s L s L δδ??=+-???: 1、V 为塑件公差,本例中塑件公差为7MT ;

2、模具制造公差z δ一般取(1/3~1/4)V ,考虑到模具的经济加工,本例中取IT7级精度公差值;

3、上式中修正系数X 取1/2~2/3,,当塑件尺寸较大、精度较低时取最小值,反之则取较大值。

()()0

10.0165760.750z

m L δ=+-?????

77.254=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081 姓名:严超 学号:20082400511047 指导老师:罗刚

一、塑件分析、塑料的选取及其工艺性分析 该塑件应该是一个塑料板、称套,且承载不高,此符合低压聚乙烯(PE)的特点,并且聚乙烯还拥有硬、耐磨、耐蚀、耐热、及绝缘性好等优点,价格也比较便宜。而且聚乙烯流动性好、对压力变化敏感,适用高压注射,料温均与,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易脱模。 聚乙烯的缺点就是成型收缩率范围及收缩值大,易产生缩孔,在流动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收缩差异较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等。所以,在成型时应控制模温,冷却时应保证冷却均匀、稳定、速度慢且充分冷却。 结果:塑料用聚乙烯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 附:聚乙烯(PE)的主要技术指标 密度ρ(g/cm3):0.19-0.96 收缩率s:1.5-3.6 成型温度t/°C:140-22 二.确定注射机 选用注射机型号为: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 ft-s200/400型卧式注射机有关技术参数如下: 最大开合模行程/mm:260 模具厚度/mm:165——406 喷嘴圆弧半径/mm:18 喷嘴孔直径/mm: 4 拉杆空间/mm:290×368 锁模力/KN:2540 额定注射量/cm3:200/400 最大注射压力/MPa:109 最大注射面积/cm2:645 三、型腔数目确定 我们小组采用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来确定型腔数目n,有 npA ≤Fp – pA1 式中Fp——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254000(N) A——单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8167.14(mm2) A1——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200(mm2)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MPa),其大小一般是注射压力的80%。 代值计算得n = 14.27 故取值为14 综合考虑塑件的尺寸及表面的精度要求以及塑件的结构,宜采用盘型浇口。若采用一模多腔设计、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所以采用一模两腔。 结果:型腔数目为二 四、分型面的选择及浇注系统设计

(完整word版)塑料盒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含全套cad图纸)

材料与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题目名称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 年级班别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年月7日

摘要 注射成形是成形热塑件的主要方法,因此应用范围很广。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凝固阶段,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本文以塑料盒为对象,详细介绍其注射模设计过程。设计中主要运用了UG等不同的软件分别对塑件的三维结构、注射模成型部分零件、浇注系统、脱模机构等等进行了仿真设计和分析。最后进行了注射机型号的选择及校核、分型面的确定、型腔的设计、抽芯机构的设计、成型部分零件的设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溢引气系统、脱模机构的设计,复位系统的设计及其它零部件的设计。最后通过Autocad完成工程图的制作,并总结相关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塑料盒;注射模;Autocad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 1.2国外塑料模的发展状况 (2) 第二章产品分析 (4) 2.1塑件分析 (4) 2.1.1结构分析 (4) 2.1.2塑件尺寸精度的设计分析 (4) 2.1.3塑件表面质量和粗糙度的分析 (4) 2.2塑件原材料的选取和分析 (4) 第三章塑件相关计算及注射机的选择 (7) 3.1塑件的相关计算 (7) 3.1.1塑件的厚度检测 (7) 3.1.2塑件投影面积的计算 (7) 3.1.3塑件体积与质量的计算 (7) 3.2注射机的选择 (7) 3.2.1注塑机概况 (7) 3.2.2注塑机的分类 (8) 3.2.3注塑机的选择 (8) 第四章拟定型腔布局 (10) 4.1 型腔 (10) 4.2 型腔数目的确定 (10) 4.3型腔排布 (11) 第五章分型面设计 (12) 5.1分型面设计原则 (12) 5.2分型面设计 (12) 第六章浇注系统设计 (14) 6.1塑件的模流分析 (14) 6.2 主流道设计 (14) 6.3分流道设计 (15) 6.4进料口设计 (15) 6.5浇口套及定位圈的设计 (16) 第七章模架的选用 (17) 第八章成型零部件设计 (18) 8.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8) 8.1.1凹模 (18) 8.1.2凸模 (18) 8.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8) 第九章导向机构设计 (23) 9.1导向机构 (23) 9.1.1导柱 (23) 9.1.2导套 (24) 9.1.3导柱与导套的配用 (25)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绪论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 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 2)给水温度:t GS=215℃ 3)过热蒸汽温度:t GR=540℃ 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 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 7)排渣方式:固态 8)环境温度:20℃ 9)蒸汽流程:一次喷水减温二次喷水减温 ↓↓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端盖塑料模具设计 系部材料工程系 专业模具制造与设计专业 班级模具081班 学生姓名韩雪飞 学号081304129 指导教师于智宏 2011年 3 月15 日 目录 绪论…………………………………………………………………………………… 1

一、模塑工艺工艺规程的编制 (2) 1.塑件工艺性分析 (2) 1.1塑件的原材料分析 (2) 1.2.1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3) 1.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3) 1.4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5塑件成型设备的选取 (4) 二、注塑模具结构设计 (5) 2.1分型面选择 (5) 2.2.1确定型腔数目和排列方式 (6) 2.2.1.1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量 (6) 2.2.1.2按注射机的注塑量确定型腔数量 (6) 2.2.2型腔的排列方式 (7) 2.3浇注系统的设计 (8) 2.4.推出机构的设计 (9) 2.5凹模的设计 (10) 三、端盖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 (11) 四、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

计 (12) 五、模具闭合高度确定 (13) 六、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13) 七、注塑模具的安装和调试 (13) 八、结论 (16) 九、参考文献 (17)

绪论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近年,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也有较大发展。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洛阳中国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实例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3) 1.1塑件的分析 (3) 1.2 PS塑料的性能分析 (5) 1.3 P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5)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5)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5)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6) 2.1.3 确定分型面 (6) 2.1.4 选择浇注系统 (7) 2.1.5 确定推出方式 (7) 2.1.6 侧向抽芯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7 模具的结构形式 (8) 2.1.8 选择成型设备 (8) 2.2 选择模架 (9) 2.2.1 模架的结构 (9)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0)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0)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0) 3.1.1 型腔结构 (10)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1) 3.1.5 结构强度计算(略) (11)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1) 3.2.1 型腔径向尺寸 (11) 3.2.2 型腔深度尺寸 (12) 3.2.3 型芯径向尺寸 (12) 3.2.4 型芯高度尺寸 (12)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3) 3.3.1 模具加热 (13) 3.3.2 模具冷却 (13)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14) 4.1 模具定模板(中间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模具侧滑块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模具动模板(型芯固定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15) 5 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15) 5.1 模具总装图 (15) 5.2 模具的安装试模 (17) 5.2.1 试模前的准备 (17) 5.2.2 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17)

PP塑料盒模具设计说明书

广东白云学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塑料盒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系别机电工程系 所学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任课教师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 二、塑件分型面位置的分析 ...................................................................... 三、塑件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 ...................................................... 四、注射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 ...................................................... 五、零件成型尺寸的计算 .......................................................................... 六、浇注系统的形式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校核 ...................................... 七、成型零件强度及支承板厚度计算 ...................................................... 八、模架的选择 .......................................................................................... 九、导向机构的设计 .................................................................................. 十、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十一、排气系统设计 .................................................................................. 十二、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

燃油蒸汽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华大学 燃油蒸汽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海某造纸厂锅炉及锅炉房设计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4日

目录 1、设计概况 (2) 2、设计原始资料 (2) 2.1蒸汽负荷及参数 (2) 2.2 燃料资料 (2) 2.3水质资料 (2) 2.4气象资料 (2) 3、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2) 3.1最大热负荷 (2) 3.2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2) 4、给水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3) 4.1给水设备的选择 (3) 4.2水处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 (4) 5、热力除氧器选型 (7) 6、汽水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8) 6.1锅炉房最大的用水量及自来水总管管径的计算 (8) 6.2与离子交换器相接的各管管径的确定 (8) 6.3给水管管径的确定 (9) 6.4蒸汽母管管径 (9) 7、燃油系统以及送、引风系统的设备选择计算 (9) 7.1计算燃油消耗量,确定燃油系统 (9) 7.2计算理论空气量0V k 和烟气量0 V y (10) 7.3送风机的选择计算 (11) 7.4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11) 7.5风、烟管道断面尺寸设计计算 (12) 7.6热回收方案确定 (13) 7.7烟囱设计计算 (13) 8、锅炉房布置 (15) 9、锅炉房人员的编制 (15) 10、锅炉房主要设备表 (15) 11、参考文献 (16)

一、 设计概况 本设计为一燃油蒸汽锅炉房,为造纸厂生产过程提供饱和蒸汽。生产用气设备要求提供的蒸汽压力最高为0.4MP ,用气量为20t/h;假设造纸厂凝结水回收利用率为20%。 二、 设计原始资料 1、蒸汽负荷及参数: 生产用汽 D=20t/h, P=0.4MPa, 设凝结水回收率=20% 2、燃料资料: 选择200号重油作为锅炉燃料 元素分析成分: ar 83.976%,12.23%,1%,0.568%0.2%,2%,0.026% ar ar ar ar ar ar C H S O N W A ======= 重油收到基低位发热量:,=41868kj/kg net ar Q 密度:3=0.92~1.01/g cm ρ 3、水质资料 总硬度: H=3me/L 永久硬度:FT H =1.0me/L 总碱度:T H =2me/L PH 值: PH=7.5 溶解氧: 6~9mg/L 悬浮物: 0 溶解固形物:400me/L 注:未查到相关资料,采用假设值。 4、气象资料: 大气压强:101520Pa 海拔高度: 4.5 m 土壤冻结深度: 无土壤冻结情况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2℃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 三、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1、最大热负荷: 生产过程所需最大热负荷:00=K =22/D D t h 0K ——考虑蒸汽损失及锅炉房汽泵、吹灰、自用蒸汽等因素的系数取1.1。 2、 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根据用于生产的最大蒸汽负荷22t/h 以及蒸汽压力0.4Mpa ,且采用重油作为燃料,本设计选用WNS8-1.25-Y(Q)型锅炉3台。工作过程中3台锅炉基本上接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注塑模具设计 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班级成型1001班 设计者姓名原育民 设计时间年 12月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 1.1.1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5) 1.1.2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5) 1.2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6)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6)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6)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7) 2.1.3 确定分型面 (7) 2.1.4 选择浇注系统 (8) 2.1.5 确定推出方式 (8) 2.1.6 侧向抽芯机构 (9) 2.1.7选择成型设备 (9) 2.2 选择模架 (11) 2.2.1 模架的结构 (11)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1)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2)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2) 3.1.1 型腔结构 (12) 3.1.2 型芯结构 (12)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12)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2)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3) 3.2.1 型腔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型腔深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型芯径向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型芯高度尺寸.................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5) 3.3.1 模具加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模具冷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模具定模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模具侧滑块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模具动模板( 型芯固定板) 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5 模具总装图及模具的装配、试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模具的安装试 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试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模具的安装及调试 (20) 5.4 试模 (21)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吉林大学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1 2020年4月19日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26题 学生姓名:刘泰秀42101020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能)班级: 421010班

一、设计任务 1.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锅炉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热力计算。 2.根据所提供参考图纸,绘制A0图纸2张,其目的是为掌握典型锅炉的基本机构及工作原理。 3.以《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为主要参考书,以《电站锅炉原理》、《锅炉设计手册》为辅助参考资料,进行设计计算。 二、题目要求 锅炉规范: 1.锅炉额定蒸发量 670t/h 2.给水温度:222 ℃ 3.过热蒸汽温度:540 ℃、压力(表压)9.8MPa 4.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 5.燃烧方式:四角切线圆燃烧 6.排渣方式:固态 7.环境温度:20 ℃ 8.蒸汽流程:指导书4页 三、锅炉结构简图

四、计算表格 设计煤种名称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Qar 枣庄甘霖井56.90 3.64 2.25 0.88 0.31 28.31 7.71 22362 序 号 项目名称符号单位计算公式及数据结果 1 理论空气量V0 m3/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 0.0333*Oar 5.9584 2 理论氮容积V0N2 m3/kg 0.8*Nar/100+0.79*V0 4.7142 3 RO2容积VRO2 m3/kg 1.866*Car/100+0.7*Sar/100 1.0639 4 理论干烟气 容积 V0gy m3/kg V0N2+VRO2 5.7781 5 理论水蒸气 容积 V0H2O m3/kg 11.1*Har/100+1.24*Mar/100+1.61*dk *V0 0.5956 6 飞灰含量αfh 查表2-4 0.9

塑料注塑模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塑料注射模设计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级模具班 学生姓名: 任务分工: A0图三维建模word 指导教师:

目录 1 塑件分析 (4) 1.1 尺寸分析 (4) 1.1.1 外形尺寸 (4) 1.1.2 塑件圆角 (4) 1.1.3 脱模斜度 (4) 1.1.4 尺寸精度 (5) 1.2 成型性能分析 (5) 1.3 PC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 (5) 2 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6) 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6) 2.2 型腔数量的确定 (7) 2.3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 (7) 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和注射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7) 3.1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7) 3.1.1 注射量的计算......................................... 8 3.1.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8) 3.1.3 选择注射机 (8) 3.2 注射机的相关参数的校核 (9) 3.2.1 注射压力校核9 3.2.2 锁模力校核9 4 浇注系统设计 (10) 4.1 主流道设计 (10) 4.2 分流道的设计 (11) 4.2.1 凝料体积12 4.2.2 校核剪切速率12 4.2.3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13 4.3 浇口的设计 (13) 4.3.1 浇口形式的选择 (14) 4.4 冷料穴的设计15 5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5) 5.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5) 5.2 成型零件钢材选用 (16) 5.2.1 塑料模刚材的性能要求: (16) 5.2.2 凹模的技术要求: (16)

5.2.3 型芯的技术要求: (16) 5.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6) 5.3.1 型腔径向尺寸 (17) 5.3.2 型腔深度尺寸17 5.3.3 型芯径向尺寸18 5.3.4 型芯高度尺寸 (19) 5.4 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19) 5.4.1 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19 5.4.2 动模板厚度的计算19 6 模架的确定 (19) 6.1 各模板尺寸的确定20 6.2 模架各尺寸的校核21 7 排气槽的设计 (21) 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2) 8.1 推出方式的确定22 8.2 脱模力的计算22 9 加热系统的设计 (23) 10 冷却系统的设计 (23) 10.1 冷却介质23 10.2 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23 10.3 凹模型腔与型芯冷却水道的设置25 11 导向与定位机构的设计 (25) 12 总装图 (26) 13 参考文献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

湖南工学院 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注塑模具设计 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设计班级成型1001班 设计者姓名原育民 设计时间2013 年 12月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 (4) 1.1.1 塑件材料ABS的使用性能 (5) 1.1.2 塑件材料ABS的加工特性 (5) 1.2 塑件的成型工艺参数确定 (6) 2 模具的基本结构及模架选择 (6) 2.1 模具的基本结构 (6) 2.1.1 确定成型方法 (6) 2.1.2 型腔布置 (7) 2.1.3 确定分型面 (7) 2.1.4 选择浇注系统 (8)

2.1.5 确定推出方式 (8) 2.1.6 侧向抽芯机构 (9) (9) 2.2 选择模架 (11) 2.2.1 模架的结构 (11) 2.2.2 模架安装尺寸校核 (11) 3 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12) 3.1 模具结构设计计算 (12) 3.1.1 型腔结构 (12) 3.1.2 型芯结构 (12) 3.1.3 斜导柱、滑块结构 (12) 3.1.4 模具的导向结构 (12) 3.2 模具成型尺寸设计计算 (13) 3.2.1 型腔径向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型腔深度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型芯径向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 型芯高度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模具加热、冷却系统的计算 (15) 3.3.1 模具加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模具冷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具主要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模具定模板零件图及加工工艺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盒型件塑料模具设计

盒型件塑料模具设计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主要说明了塑料模设计的基本过程,其中包括 1 塑料材料的选择。 2注射机的合理选择。 3据塑件基本尺寸及生产加工工艺计算型芯、型腔尺寸的最小尺寸。 4合理地选择标准模架。 5模具的强度、最小合模高度等进行校核。 6最后对模具的安专、试验及维修作出了简单的介绍。 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的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说明书为机械类塑料模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体会,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在及相关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才得以完成,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塑料HDPE分析 1.1 基本特性 (1) 1.2 成形特性 (1) 1.3 综合性能 (2) 1.4 HDPE的注射工艺参数 (2) 第二章塑料模的总体设计 (3) 2.1 塑件的形状尺寸 (3) 2.2 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4) 2.3 注射机的选择 (4) 2.4 分型面的选择 (6) 2.5 模架的选择 (7) 第三章成型尺寸及浇注系统设计 (8) 3.1 型腔的内径计算 (9) 3.2 型腔的深度尺寸计算 (9) 3.3 型芯的外径计算 (10) 3.4 型芯的高度计算 (11) 3.5 浇注系统的初步设计 (11) 第四章导柱导向机构的设计 (12) 4.1 导柱导向机构的作用 (12) 4.2 导柱导套的选择 (13) 第五章脱出机构设计 (14) 5.1 推出机构的组成 (14) 5.2 设计原则 (14) 5.3 脱模力的计算 (14) 5.4 推板脱出机构计算 (15) 第六章排气及温控系统的设计 (16) 6.1 温控系统的设计 (16) 6.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7) 6.3 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 (18) 6.4 冷却水空直径的计算 (19) 6.5 冷却水流速 (20) 第八章模具的装配、试模与维修 (21) 8.1 模具的装配 (21) 8.2 模具装配的主要内容 (22) 8.3 装配顺序 (23) 8.4 试模 (23) 8.5 模具维修 (23) 设计体会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盖 设计依据 原始资料:塑料产品图纸 生产纲领:大批量生产 二、工作项目 1、成型工艺、成型方案的设计 2、设计模具和选择设备的各种必要计算 3、绘制模具装配图,成型零件图及塑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3000字以上) 三、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总装图 1 张,零件图 3 张,产品图 1 张。 2、填写工艺卡片(一份) 3、设计说明书(一份) 四、进度安排(见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学院院长(签字): 年月日

目录 1 塑件的工艺分析,确定方案,设备校核 (1) 1.1 塑件工艺分析,填写工艺卡 (1) 1.1.1 塑件的工艺分析 (1) 1.2 确定模具结构方案 (2) 1.2.1 分型面 (2) 1.2.2 型腔数目的确定 (2) 1.3 选择设备,进行校核 (2) 1.3.1 选择注射机 (2) 1.3.2 设备校核 (2) 2 浇注系统的设计,排溢系统的设计 (4) 2.1 主流道的设计与定位圈的设计 (4) 2.1.1 主流道的设计 (4) 2.1.2 定位圈设计 (4) 2.2 分流道设计 (4) 2.3 冷料穴及浇口设计 (5) 2.3.1 冷料穴的设计 (5) 2.3.2 浇口设计 (5) 3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及校核 (6) 3.1 凹模的设计与校核 (6) 3.1.1 凹模直径 (6) 3.1.2 凹模深度 (6) 3.2 凸凹模尺寸 (7) 3.2.1 凸模高度 (8) 3.3 中心距计算 (8) 3.4 模底厚度计算 (8) 3.5 模壁厚度计算 (8) 4 导向机构的设计 (10) 4.1 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 (10)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1章 绪 第2章

论…………………………………………………………………
光驱外壳的造型设计…………………………………………………
2.1 光驱外壳的选料及其性能……………………………………………… 2.2 光驱外壳 注 射成 型工艺过程 … ……… ……………… ……… ……… 2.3 光驱外壳的结构分析…………………………………………………… 2.4 光驱外壳造型设计过程………………………………………… 第 3 章 注射机的选择………………………………………………………………… 3.1 注塑机的初 选 … ……………… ……… ……………… ……… ……… 3.2 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 3.3 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第4章 成型零件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4.1.1 加载参照模型………………………………………………………… 4.1.2 成型零件设计………………………………………………………… 4.2 浇注系统设计………………………………………………………………… 4.2.1 主浇道的设计………………………………………………………… 4.2.2 分浇道的设计………………………………………………………… 4.2.3 浇口及冷料穴设计…………………………………………………… 4.2.4 铸模和开模…………………………………………………………… 4. 3 冷却系统设计……………………………………………………………… 4.3.1 凹、凸模冷却系统设计……………………………………………… 第 5 章 模具零件设计………………………………………………………………… 5.1 推出系统设计……………………………………………………………… 5.2 确定模架………………………………………………………………… 5.3 模架各装配零件设计……………………………………………………… 5.3.1 导向零件设计……………………………………………………… 5.3.2 浇注系统零件设计…………………………………………………… 5.3.3 推出机构零件……………………………………………………… 5.3.4 定位圈………………………………………………………………… 5.3.5 其他零件……………………………………………………………… 第6章 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6.1 模具的装配………………………………………………………………… 6.2 模具的调试………………………………………………………………… 4.1 凹、凸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1

PP塑料盒模具设计说明书

广东白云学院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PP塑料盒模具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系别机电工程系 所学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任课教师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一日 目录 一、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4) 二、塑件分型面位置的分析 (5) 三、塑件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 (5) 四、注射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 (5) 五、零件成型尺寸的计算 (8) 六、浇注系统的形式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校核 (10) 七、成型零件强度及支承板厚度计算 (12) 八、模架的选择 (14) 九、导向机构的设计 (15) 十、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5) 十一、排气系统设计 (18) 十二、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18) 十三、模具开合模动作过程 (21)

任务书 一.任务与要求 (1)给定塑件零件图一张,按模具设计要求将塑件有关公差进行变换(2)完成模具装配图一张用手工绘制成A0~A1图幅,按制图标准。(3)完成模具成型零件(凸模,凹模)图2张~3张。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个人答辩后利用业余时间CAD绘图装配图 时 间 内容 时 间 内容 设 计 前 准 备 绘制塑件三维图 设 计 周 脱模力计算推出元件尺寸确定 绘制塑件平面图各模板厚度及其他零件尺寸 注射机选择及计算确定绘制手工装配图及制定技术要求 结构方案的分析及 确定 装配图修改 型腔工作尺寸 及计算 非标准零件图的绘制,制定技术要求,零 件图修改 说明书 答辩及纠错 课余时 间 CAD绘图 班上交流 三.设计题目

一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1.塑料性能分析 本塑件材料为聚丙烯,代号为PP 。聚丙烯是塑料中最青的,机械强度比PE 高。耐水耐热,电性能和弯折性号。一般用于电器绝缘制品,包装容器,打包带,编织袋等。 2.成型工艺分析 PP 的工艺参数如下: (注:以上数据来自《塑料模具设计》学习指导第41页,下面简称文献①) 3.塑件结构分析 塑件结构如图1所示,塑件壁厚大致均匀,除底部厚度为4mm 外,其余壁厚都在2mm 左右。表面粗糙度没有特别要求,无需进行特别处理便可达到m 3.6的要求。在尺寸精度方面,塑料盒盒壁的中心距精度较高,所以对模具型芯精度要求较高,另外考虑型芯的工艺性凸模采用镶嵌式。 (注:以上分析纯属个人意见,如有类同纯属巧合)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绪论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来达到以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校核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数据。

三、整体校核热力计算过程顺序 1、列出热力计算的主要原始数据,包括锅炉的主要参数和燃料特性参数。 2、根据燃料、燃烧方式及锅炉结构布置特点,进行锅炉通道空气量平衡计算。 3、理论工况下(a=1)的燃烧计算。 4、计算锅炉通道内烟气的特性参数。 5、绘制烟气温焓表。 6、锅炉热平衡计算和燃料消耗量的估算。 7、锅炉炉膛热力计算。 8、按烟气流向对各个受热面依次进行热力计算。 9、锅炉整体计算误差的校验。 10、编制主要计算误差的校验。 11、设计分析及结论。 四、热力校核计算基本资参数 1) 锅炉额定蒸汽量De=220t/h 215℃ 2) 给水温度:t GS= =540℃ 3)过热蒸汽温度:t GR 4)过热蒸汽压力(表压)P GR= 5)制粉系统:中间储仓式(热空气作干燥剂、钢球筒式磨煤机) 6)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 7)排渣方式:固态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牙签盒上盖注塑模具设计 办学单位:班级:学生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第一部份:设计题目 (1)塑料制品名称:牙签盒上盖 (2)成型方法与没备:TWX-800型注塑机 (3)塑料原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4)生产批量:300万件 (5)塑件图;图1-1为该制品的二维图样和三维图样。 图1-1 第二部份:塑件材料分析 1,塑料件材料分析:ABS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这三种组分各自的特性,使AB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丙烯腈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ABS综合性能较好,抗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及电性能良好;可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也可进行涂装处理。柔韧性好,流动性比PMMA、PC等塑料好。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cm3。ABS具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ABS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有良的化学和稳定性和电器性能。水、无机盐、碱和酸类对ABS几乎没影响,但在酮、醛、酯、氯代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ABS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烃类溶剂,但与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ABS塑料表面受冰醋酸、植物油等到化学药品的侵蚀会

引起应力开裂。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ABS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度左右,热变形温度为93度左右,且耐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2,塑料成型特性:ABS在升温时粘度较高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ABS流动性中等到,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大于270度);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在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度,而在强调塑件光泽和耐热时,模具温度应控制在60~80度。根据ABS的成型特点,在生产实际中,其注射模工艺条件如下: (1)干燥处理。ABS材料吸收性较强,要求在加工之前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干燥条件为80~90度下最少干燥2小时。 (2)熔化温度。210~280度;一般温度:245度。模具温度25~70度。 (3)注射压力。50~100Mpa。 (4)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第三部分: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因为该塑件是同牙签筒配合的,其内孔尺寸和沟槽尺寸有一定的公差,其尺寸均为自由尺寸,可按MT7级精度查取公差。 2,塑件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为牙签筒上盖,其表面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外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Ra可以取,没有特殊要求的塑件内部表面粗糙度Ra可以取.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从图纸上分析,该塑件的外型基本上为回转体,内表面有一沟槽,图中尺寸[(A-B)/B≤5%]可允许强制脱模,强行脱模时不会引起变形。 综合来看,该塑件结构简单,无特殊的结构要求和精度要求,在注射成型生产时只要工艺参数控制合适,该塑件是比较容易成形的。 第四部分:塑件的生产批量 该塑件的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因此在模具设计中要提高塑件的生产率,倾向于用多型腔、高寿命、自动脱模模具,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第五部分:关于注射机 1,根据塑件结构选用甬华Twx—800型注射机,据查有关资料可列出该注射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