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怀念民国教育

我们为何怀念民国教育
我们为何怀念民国教育

我们为何怀念民国教育?

2015-08-07 中国教育研究

其实,任何对往昔的怀念都隐含着对现实的失望和含蓄的批判,对民国的怀念也一样,当我们对现状迷茫并怀疑未来的时候,才会回望历史。

一说到民国,我们总想到那些闪光的名字,鲁迅、陈独秀、梁启超、蔡元培,陈寅恪、胡适、梁漱溟、蒋梦麟、钱穆、林语堂、张伯苓、梅贻琦……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当年也享受过民国的教育助学金;49年以后国家搞“两弹一星”的老科学家朱光亚、邓稼先等也都是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

民国大师

为何民国大师辈出?这问题回应的是钱学森之问。其实,社会现象和历史结局后面往往是多因一果,但必有一个主要原因。我们不妨先思考另一个问题:美国为何能够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我的回答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回到前一个问题上来说:我们几十年为何出不了大师?我觉得主要还是自由的缺失。生命是有自由意志的,没有了自由,就没有了个性化人格,也不可能有创造,哪里会有大师?自然原理是:花盆里栽不出大树,笼子里养不出老鹰。

民国教育搞得好,主要是大环境自由宽松。

当时军阀虽混战,但不妨碍思想文化自由,社会似乎很乱:演戏的爱谈政治,政客常登戏台,军人喜弄文墨,文人常谈兵法。信仰也五光十色:蒋介石、冯玉祥信奉基督,唐生智、段祺瑞信佛,刘湘信道,陈炯明信仰社会主义……在禁锢人大脑的八股教育寿终正寝之后,延续了几千年的皇权制度也土崩瓦解,尤其是“五四”以后知识界带来了西方新的思想观念,加上精英知识分子对大众的启蒙

以及对几千年专制制度和专制文化的批判,使中国出现了一个自由独立的局面。“五四”的启蒙,带来科学教育的畅行,民主共和也深入人心。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学校没有忽视和放弃人文传统教育,加之民国又特别重视公民教育,这就使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三者交融,形成非常好的教育组合。胡适与陶行知把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思想引入中国,又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对改变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很大。比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要做一品大百姓”就是针对我们传统教育升官发财、成龙成凤的“人上人”价值观而言的,主张培养常人、凡人,同时针对当时学校普遍流行的对孩子管得过死过于成人化的流弊,陶行知提出“解放小孩子”的六点主张。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也对社会影响很大。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与社会改造事业也取得了很大成果。

胡适(左)陶行知(右)

当时也有教育部,但教育部对教育的控制很弱,教育实际上还在教育家手里。许多大学真正是教授治校,自主办学,学术自由。校长只管服务,搞不好就被轰走,校长也很有骨气,敢于顶撞领导,甚至冒犯党国元帅,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顶撞蒋介石就是一例。许多教师特立独行,一当教授更是牛气冲天,也可对校长的指手画脚不闻不问,课堂上爱咋讲就咋讲,不用担心学生告状被解职,牛人不会被埋没,也没人因为你牛而压制你。党国对教育也不是不管,但干涉管制没有后来那么细致精密。当时的校长权力较大:可以自己设计校舍,可以自主开发课程,可以自主选择课本,可以自由聘请教师,可以不看上级脸色决定学校各项事务……蒋梦麟在北京大学校长任上时,国民党的高教司司长吴俊升的上任竟然要经过他同意,足见教育家地位之高。

民国国语课本

党文化对学校的渗透常常受到学校的抵制,教师和学生的文化人格真正受到了尊重,学校只是老老实实地按照教育规律去做,也从不喊什么“以人为本”的口号。没听说过党国大员到来要在校门口张挂“欢迎莅临指导”之类标语的事情,也没听说过派美女陪领导吃饭迎接检查之类恶俗不堪的事情,更没听说过校长开房、教授评职称受贿之类的荒唐事。记得诗人流沙河在一篇文章里回忆,说他们四川金堂中学当时要请来一位党国大员讲话,结果受到学生的强烈抵制,学生们打出标语抗议,最后那位党国大员只好灰溜溜地离开。流沙河说他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国文老师甚至可以直接用英语讲课,后来去了大学教书。笔者所在中学就是当时的国立中学,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就出自我们学校当时的国文教员张寒晖先生之手。

民国时的教育家学养深厚,通才很多,教师也大都能教中小学各种课程,由于没有什么行政干预,更没有考试排名压力和升学压力,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学,尽享教育之乐。大中小学之间教师的流动也很自由,没有什么行政审批和文化身份歧视,许多有名的教师都在中学混过,比如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夏丏尊等,大学也不会强求必须要有一个硕士博士的学位证明,只要能力到位,就可以上课,真是不拘一格。比如,鲁迅连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的文凭都没混上,但能够在几所大学任教;作家沈从文只是一位仅仅读过小学的湘西青年,后来在北大旁听,进步很快,胡适就敢请他给北大学生上文学课。由于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各种思想观念都可以进入课堂,连辜鸿铭这样留辫子的保皇党人也被邀请来讲学。辜鸿鸣和胡适都讲中国哲学史,观点相左,课堂上相互批判,互不相让。学生们早上听胡适的课,下午听辜鸿铭的课,课下自由讨论,很是受益。当时的学者很受尊重,文化人地位很高,不会出现40个教授去争一个处长之类的奇葩新闻。

民国教师批改作业

民国朝野都很重视教育。即便在日本的铁蹄之下,民国政府和民间社会也没有放弃对教育的热情。据资料记载:截至1948年7月,民国建立各类高等学校统计共210所,在校生155036人,研究生424人,大学生130715人,专科生23897人。其中,国立大学31所,私立大学25所,国立独立学院23所,省立独立学院24所,私立独立学院32所,国立专科学校20所,省立专科学校32所,私立专科学校23所。翻看蒋公当时的许多讲话,很是中肯,比如1936年讲到:“做一个人,如果缺乏哲学的修养,没有做人的基础,不知道人生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所在,虽然一生温饱,苟活百岁,也是枉生一世,没有什么价值。”1937年讲到:“自动是发于内心的自觉,而内心的自觉是由于精诚的感动。”甚至具体指示部队长官学习方法:“增进学问经历最要紧的办法就是记日记。”

就是在战争年代,国立中学也没有进行军事特别教育,而是坚持普适大众教育,为国家发展进步培养人才。大学里对贫困学生设有国家奖学金,中小学一直没有停止公民教育,连四年级小学生都在学习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宪政什么是共和一类的常识,学生们不知道政治课,只知道公民课。中学里也很自由开发多元,比如南开中学当时在墙上并排张挂着《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名流经常被邀请来做报告,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孔祥熙、王芸生都到过该校。时事辩论赛更是家常便饭,学生们结社、演出、办墙报……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是青春活力的展示和兴趣才华的表露。党国要员的子女与贫民百姓的子女在学校里也是平等相处,没有受到什么特殊照顾。

当时,以“新生活运动”为代表的社会教育也在积极进行,目的在于养成国民的文明习惯,缩小和西方的差距。当然,国民党也搞什么党化教育,但被知识界和教育界抵制得很厉害,所以49年后出现储安平、马寅初、梁漱溟一类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当时的教师经济待遇很高,这与民国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有关。各地虽不一样,但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比如以上海为例,抗战之前,大学教授月薪为400至500大洋,少的也有200至300元。当时一个公立中学教师的月薪有100银元左右,私立中学的教师待遇稍低,大约在50至80银元左右。1927年大学教授的月薪甚至可以达到400到600大洋。当时,普通警察一个月才2块大洋,普通工人15大洋,县长一个月20块大洋,而国小教师一个月可以拿到40块银洋。北大教授一年的薪酬就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据陈明远先生研究,鲁迅的月薪相当于2009年人民币2万—4万元,年薪可以达到34万元。当时许多教授学者家里都顾有女佣,甚至不止一个。这样,国家利用经济杠杆就把社会中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上来。学校有了人才保证,不愁办不好,因为好教育是好教师带来的。

厦门大学

当时的民办学校也很牛,不用担心社会身份歧视,更不用担心因为和国立学校争资源而受到排挤打压。比如张伯苓主持的南开大学和陈嘉庚投资兴建的厦门大学当时就是民办学校,到现在依然是名校,其实它们当时就很牛。那些军阀武人也很重视教育,比如张作霖在东北办大学,阎锡山在山西搞义务教育,军阀刘文辉在四川发话:“如果县政府大楼比学校好,则把县长就地处决!”这些粗人大力发展地方教育,尊重知识分子,不干涉校内事物,放权给校长,让校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搞。当时的大学也是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去办的,成长发展很快。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曾是世界大学排位50名以内的名校,比现在的北大、清华牛多了,可惜的是49年后学习苏联模式,被肢解成20多块,成了专科院校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基地。

民国出版业的自由竞争带来高质量的教材。当时的新闻出版自由,民办报纸很多,文化产业没有后来被管得那么细。中小学教材有11家出版社在搞,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没有垄断市场的出版社。各个学校面对国编和民间编订的多套教材,有自由选择权。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出版社和一批优秀教材。我们在几十年后再现的“开明国学读本”等民国教材为什么受到热捧?关键就是质量高,文化思想的含量丰富,因为当时的许多一流学者都加入到教材编写行列中,比如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等,“大家”编“小书”,从源头上保证了教材质量。

新华日报

当时也没有什么规模很大的学校,从民国一些老照片看,许多中小学全校也就几十号人,三五百人的学校就算大校了。没听说过有什么上万人的巨型学校和产业化的教育集团。因为人数不多,学校和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能保证个性发展与人格养成。

当然,民国教育也受到传统科举教育的遗毒影响,过重知识传授,忽视人生教育,好在不断受到教育家的批判和纠正。比如张寒辉的“做人不易,唯是是宗”和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出教育家对人格教育的重视。朱光潜先生也严厉批判当时的应试教育:“教育的根本错误,在于把教育狭隘到知识的贩卖。学校的全部工作,几限于上课应付考试”,“做人的道理全不讲求”。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针对教育界“教死书读死书”的旧教育,提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的新书本教育理念,主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

民国也有全国高考统考,只是因为抗战,坚持了三年到1941年就停止了。当时的考试采取灵活的招生办法,有“保送免试”,也有高中会考。会考成绩优秀的,可直接保送上大学。一般说来,会考学生中15%的人有保送的机会。各个大学还可招“先修班”,先修班学生中50%可以免试上本校的大学,这样,高校就有很大的自主权。当时的考试科目虽然不少,但题目不复杂。如1940年全国统考是8门,其中有四门必考:公民、国文、英文、生物。另外四门,要看报考志愿,学生的选择权比较大。国家也没有什么政府认证的“985”“211”之类的重点院校,这就有效地降低了竞争,不会出现那么多被考试逼死的学生。

民国学生学习

当然,民国一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能出那么多大师,一定有值得我们回望总结的价值。有人可能会说,民国教育是以质取胜,我们现在以量取胜,我们的行政化控制、流水线生产、机器化饲养、简单化评价,虽没出大师却培养出众多知识民工。不过,三百个臭皮匠,也顶不了一个诸葛亮,只有人才的高度才代表文化的高度。

我们回望民国,但民国已走入历史,我们再遗憾,也回不去了,因为历史已经过去,物非人也非了。

(文字原载于《未来教育家》2014年3月号)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66903969.html, 浅谈民国时期中学课外活动 作者:毛佩玉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9年第08期 摘要:当人们意识到书本知识并不能带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寻求其他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成为理所当然。而课外活动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式之一。课外活动在民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它的概念如何,种类是否丰富,又有哪些应注意的原则,本文在这三方面给予关注。 关键词:民国中学;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8C-0010-02 课外活动是当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却并不是当前社会独有的教育形式。其实,早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课外活动这一教育形式。 《学记》中记载:“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所谓正业就是指课堂教学,“居学”就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也就是说,受教育者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进行与课堂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这样,才能使受教育者“安礼”“乐学”,从而实现“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的目的。20世纪初期兴新学以后,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将学生的游戏列入学校工作范围。此后,课外活动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方式不断得到重视。而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中学课外活动,原因在于“一个人在小学时代,究竟年少识浅,一切自主的活动,轻易还谈不到。一到中学时代,那是一生事业奠基的时代,除了爱好学问,种种应世处事的能力,也何尝可以忽略”。可见,在中学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民国中学课外活动的概念 查阅资料发现,民国中学课外活动虽没有固定的概念,但本质上与今天有相同的地方。 赵廷为在《课外活动》中认为,其是指“不属于课程范围以内的各种学生活动而言”。王鸿俊在《如何从事课外活动》中将“课外活动”定义为:“课外活动是种种用以补充正课的合理活动,由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努力产生,在相当指导之,俾完全实现教育目标。”彬然在《谈课外活动》中,将说明“课外活動”指“课内作业以外的种种活动而言。现行的《中学法规》里,规定以学生自治会为课外活动的中心组织。就活动的性质说,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和群学活动四大种集会;就活动的种类说,包括各种集会,体育及娱乐活动,办图书馆、壁报、校刊,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等”。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经典收藏]蔡元培与民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蔡元培与国民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二、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实行的法令 1912年1月3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教育部成立。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决议与法令,决定改学堂为学校,小学废止读经,各种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国国民宗旨。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样,小学教育一律不得施行体罚。小学学习年限从清末“癸卯学制”的9年改为7年,可以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和女子职业学校。中学为普通学校教育,不分文理科,中学与初级师范由5年减为4年。中小学要重视手工与美术科目,高小以上的体操课应重视兵式体操。2月,蔡元培提出教育方针,4月,他对此进行了论述。着重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他主张中华民国的教育应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项并重的方针。因蔡元培是将军国民主义划为体育、实利主义划为智育、公民道德与世界观教育划为德育、美感教育划为美育,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四育并举。 7—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蔡元培称这次会议为全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大会对民国的教育方针展开了讨论,赞同蔡元培关于教育要体现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会议决定重订学制,制定学校系统。会议的成果《学校系统令》于1912年(农历壬子年)9月3日颁布实行,史称《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校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毕业后可入高等小学校或实业学校。高等小学校学制3年,毕业后可入中学校或师范学校、或实业学校。初小、高小均设补习班,学制2年。中学学制4年,毕业后可入大学或专门学校,或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本科4年,预科1年。高等师范学校本科3年,预科1年。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类,各3年。专门学校本科3—4年,预科1年。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 1913年(农历癸丑年)8月,教育部将《壬子学制》颁布一年来新颁布的法令、规程与《壬子学制》一起综合成一个新的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到全国各地。 《壬子癸丑学制》的纵向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教育的阶段,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阶段,以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为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为宗旨。分为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为义务教育。儿童6岁入学,男女同校。高等小学3年,男女分校。中等教育阶段一级,为中学校4年,以完成普通教育、塑造健全国民为宗旨,专门为女子设立女子中学校。高等教育一级,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工、农七科。大学本科3—4年,预科3年,预科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设置。大学为研究学术设大学院,不定年限。

论中华民国早期的教育宗旨与学制体制

论中华民国 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综合班 陈国刚 1004012007

论中华民国早期教育方针与政策 摘要 探究民国的早期教育的方针对现在的教育是很有意义的,民国的早期教育 方针是最先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育方针。起作用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对此,我们将深入探究其 教育方针与政策,他们过去的理论对当下产生的影响。 1901年无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这不是一个政府的战争,而是一个民族的战争。这进一步激起了人民爱国的救亡运动,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蓬勃发展,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革命迅速在全国蔓延,1912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南京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振兴中华,强国御敌,孙中山把教育放在了首位,给予了教育大力的支持,任命了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在碑亭巷设立办事8关。有蔡元培构建中国教育的蓝图。 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当时临时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新生的临时政府的教育设计一个美好的蓝图,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确立了民国的教育方针。为此,蔡元培为了宣传他的教育方针于1912年2月在《教育杂志》、《民立报》等处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率先对民国教育方针的整体构想从理论上进

行系统的探讨,引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关心教育的人士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大家都参与了讨论,再后来蔡元培又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作为题目,再一次的在《东方杂志》上进行发表,为的是征求各位学者的意见,。 蔡元培针对的是清朝末年的教育方针,那是的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他就很果断的宣布:“忠君与当前的共和体是不相符合的,尊孔与我们提倡的自由信教也是相违背”要予以取消,对“尚公”、”尚武“、”尚实“三项主义加以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的资产民族阶级的需求重新表述为公民道德教育,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又曾添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就是民国教育方针的指导。 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蔡元培提出了五育并举的主张。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史 一、清末期美术教育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也重创了中国人保守的思想。当人们从民族落后的反醒中寻求解答时,人们开始重视经世致用,以物质生产为目的实用知识,重视科学,重视以美术教育的形式培养为洋务实用的美术人才。 应科学与实业的需求近代学校教育应运而生。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内设船政学堂。其教学科目除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外,还包括画法。1867年又设马尾绘事院,培养制图专门人才。随后,开设有图画(制图)科的新式学堂日渐增多。 我国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1904年正式开学)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图画成为所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个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学科以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科,兹单以图画言之,西洋画(铅笔、木炭、水彩油画),中国画(山水、花卉),用器画(平面、立体)、图案等。”图画手工科的设立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美术教育体制,所设课程全面而完备,并且注意突出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图画手工科开设的课程为: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为副科。学生须通过预科文理普修方可进入图画手工科学习。 自此,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广东优级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设有图画手工科(班)。辛亥革命后,一些已建的师范学校,如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成都高等师范、通州师范相继开办了图画手工专修科。 1852年间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内开始附设“土山弯画馆”。画馆属工艺工场的一部分,但主要是为天主教培养宗教画人才。学生是中国的天主教徒,教师是法国传教士。教学采取工徒制,内容包括擦笔画、木炭画、铅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和油画等技法,课堂作业主要是范画临摹。该画馆还于1907年出版了《绘事浅说》、《铅笔画贴》等书,影响较大,对中国的美术教育,对西画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推动作用,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培养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西画画家,徐悲鸿先生称之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清末,一些有志于美术教育的知识分子,模仿日本和欧美的美术教育体制,开始尝试新的美术教学方法,编写出版“美术教科书”。俞复创办的“文明书局”1902年印发了一套学堂蒙学课本,其中就有丁宝书编写的《新习画帖》5种、《铅笔画帖》4种,《高小铅笔画帖》3种。商务印书馆也出版了徐永清编绘的《中学用铅笔画帖》8册,这些教材对我国新式美术教育的普及起了重要作用。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以吴汝纶等人到日本的考察报告为基础,草拟了《学堂章程》,同年8月15日奏准颁布,也就是《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近代学校系统,虽已公布,但并未执行。 1904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合作对《钦定学堂章程》修改,,于1904年1月(农历癸卯年底)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它是我国经法令公布,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校体系。它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癸卯学制”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小学到大学分为三等六段。其中,第一为初等教育,内分为初等小学堂(学制为5年)和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二段;第二为中等教育,设中等学堂一段(学制为5年);第三为高等教育,内分三段,初步构筑了以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为三条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 《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思想下,决定:

我所了解的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我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史中的大学教育 中国自1860年以来,开始大规模接触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文化教育,至今一百五十余年了。在这些年里,我们的教育水平既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世界驰名,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低谷。而今,中国人不满意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应当更多的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大学教育问题。接下来,我会对自己所了解的中国近代历史中大学做一个介绍。 第一部分,民国时期那些著名大学中的校长 蔡元培校长是我从他人的评说中知道的,他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教育改革,大有成就,奠定了北大百年发展基调。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不是贩卖毕业证和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一个研究学理的地方。这地方采取的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态度,奉行的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因此,校长不是一个行政长官,而是一个学术研究的组织者、领导者。他既没有服从上级的义务,也没有裁定学术思想的权力。他的最大职责就在于提倡思想自由,维护学术尊严,争取教育独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蔡元培因为不能履行这些职责,只好愤然辞职。他在《不肯再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说,他每天被一大堆无聊的公文和事务所包围,还要迎来送往,与教育部那些无知的官员周旋,因此他感到痛苦不堪。另外,他认为“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因此在他主持北大校务的时候,为了“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但当局却把这种做法视为洪水猛兽并进行干涉,因此他声明:“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蔡元培全

集》第三卷第29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蔡元培先生强调大学的自由精神,并为之努力。大学的自由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学生和老师是其主体,大学的设施与管理者只是为主体服务的。学生自治,教授治校,这些都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之一。而现如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好相反,教授无权治校,大学管理行政化,管教育的不是教育者,所谓学生自治,只是大学管理者授意下的协管。如此这般,大学之自由精神荡然无存。大学自由精神的主体没有思想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学生没有自己选择学习课程的权力,学习的目的被强行引导为为了考试和学分,我无法想象这样教育环境下的毕业生会是什么样的水平。蔡元培先生的另一个主张是兼容并包。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聘请了一大批主张不同的大师到北大任教,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刘半农、鲁迅、徐悲鸿、辜鸿铭……等等,因为大师的加盟,几年之内就将北大改制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学府。对于任教老师的不同主张,他向来不干预,而是与其自由任其发展,使北大呈现一派学术自由之象。这是现在中国大学所不能比拟的。 在求贤若渴方面,竺可桢也值得称道。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以后,听说马一浮和邵裴之的学问很大,被“杭州视为瑰宝”,便多次登门拜访,请他们前来任教。谁知马一浮比较古板,当时他坚持学生必须登门请业,不能上门送教,竺可桢才只好作罢。抗日战争开始后,马一浮带着许多书向西逃难,途中遇上竺可桢帮助他渡过难关,他才答应到浙大授课。 除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外,坚持教授治校也是尊重人才的具体表现。竺可桢上任前,发现工学院院长朱一成不仅反对教授治校,而且还只拿着薪水不到学校,便觉得此人不堪重用。竺可桢认为,要想把大学办好,要“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竺可桢日记》第一册,第2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安徽省宿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1. 学者李治安认为,元朝总是在直接掌据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元行省侧中央集权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中纯的地方分权。这说明该制度 A. 行省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 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 行省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符合历史趋势,适合国家治理的需要 【答案】D 【解析】“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等字眼足以证明材料中所说的制度行省制度既符合历史趋势,又适合国家治理的需要,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行省是地方行政机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缺乏自主性之类的信单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的权力并不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照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明清两代统治者主动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 B. 资金来源和产品投放的差异导致了经营的不同结果 C. 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普遍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D. 苏州丝织业引领了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私营机房和官营机房由于资金来源和产品投放的不同而导致了不同的经营结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明清两代统治者并未放弃传统的经济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的生产关系只是在个别城市产生而非普遍产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概况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述论 摘要: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关键词:乡村教育;发展;经验教训 一个大国的举起与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等作为强大支撑外,还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共同协调发展。只有重视教育的发展才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一国教育的基础教育又要数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发展直接影响着中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甚至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为了我国现代初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就很有必要探讨历史上比较成功的乡村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这其中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对我们的初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阶段处在中国的大变革时期,民国乡村教育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其道路坎坷而曲折。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不免会出现许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经过民国时期的发展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出现了许多的乡村教育名家和教育思想,他们在乡村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思考。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国家政策都有许多富有成效的成果,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 民国刚刚推翻封建制度,国家百废待兴。当时先进的有识之士纷纷寻求使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方法,乡村运动即是有识之士寻求发展其中的一条道路,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有新国民、新教育,必须废除封建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教育思想,“因此当时兴起的“废庙兴学”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对推进乡村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1] 。当时的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等积极探索乡村教育道路,努力提高乡村教育的办学质量以及实行乡村教育的理论实际。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支持也有利于当时乡村教育的发展,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规划以及对乡村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国家的提倡在乡村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文化及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中国乡村社会曾兴起一股“废庙兴学”之风。其最初只是一种有知之士个人在民间的自发行为;清末新政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广泛推行;最为重要的是“癸卯学制”

民国时期的中国外语教育1

民国时期的中国教会学校的外语教育 外国语学院:邹红英J13408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民国时期,中国的教会学校的外语教育的基本历程,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外语教育的特点与影响,特别是福建教会学校外语教学的特征. 关键词:教会学校主要历程福建教会学校特征 英语作为西方文化主要载体, 在近代初期传入中国。由于其在中西交流中独特的重要地位,到 20 世纪初, 已经发展成为近代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且相当特殊的学科。教会中学作为基督教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极为重视英语教学, 而且大部分西学课程也以英语为教学语言,英语与宗教成为其两大基本特征。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并对教会中学和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基本历程 民国时期教会学校的英语教学经历了普及与多样化、规范化发展和停滞与混乱时期三个阶段。 (一)普及与多样化阶段 ( 1912- 1922) 从1912 年民国成立到 1922 年壬戌学制颁行, 是教会学校英语教学的普及与多样化阶段。早在 1820 年, 马六甲的英华书院 ( 后迁至香港)就已经开设了最早的英语课程, 有写作、英译汉和语法等项目, 其程度大致相当于中学。鸦片战争后, 传教士在东南沿海各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教会学校,

但属于中学程度的不多, 开设外语课的更少, 较为著名的是上海英华书院, 该校率先在保持宗教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收费教授英语的制度。自此以后, 沿海通商口岸的基督教中学陆续开设了英语课, 但从全国范围来说, 这种情况还是很零星的。1877 年的传教士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仍然反对在教会学校普及英语教育。但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国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 教会中学普及英语教学已成大势所趋。与此同时, 传教士内部关于是否普及英语教学的论争也渐趋白炽化, 支持者越来越多。终于在1890 年新教传教士第二次大会上, 作出了推广英语课程、以英语为教会学校的教学语言的决定, 此后传教士们为了适应中国社会对英语及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调整了教育方针, 使得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甲午战后,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蔚然成风, 英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出来, 再加上进入 20 世纪后, 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相继实行学制改革, 大量新式中小学纷纷设立,教会学校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为了在教学质量上超过公立中学以吸引生源, 同时为教会大学输送合格的毕业生, 教会中学更加重视英语教学, 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走向普及, 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尽管新教各差会之间兴办教育事业有时也相互合作、协调, 但并无一个权威性的机构来统一管理教会学校, 因而各教会中学的英语教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据广州岭南大学的缪秋笙统计, 当时全国的教会中学有六种, 英华式的中学仍实行中学、西学分班教学, 英文程度很高, 如福州鹤龄英华中学、苏州桃坞中学、上海中西女中等; 两级中学中普通科英语教学较为规范, 但其商科、师范科以及职业中学的英语教学则更侧重于英语的实用性; 教会大学的附中在

2020年镇海中学历史高考选考模拟卷及答案

2020 年浙江省历史高考选考模拟卷 历史 (答案在最后面) 考生须知: 1.全卷共 27 题,满分为 100 分。 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董仲舒认为:“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这一言论解读正确的是 ① 肯定了人君统治的权威性 ③隐含着以天制君和儒家道义的成分 A .①② B .③④ ② 宣扬了法家“依法治国”思想 ④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C .①③ D .②④ 2.唐代的长安城“胡化”严重,都城的生活融合了西域的风尚,服饰、饮食、娱乐等皆 受到影响。其中,贞观年间“胡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唐朝政府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B .唐朝政府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C. 唐太宗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 D .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3.观察下图,判断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乙图 ② 甲图武器在《武经总要》中可能会有介绍 ④两者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C .①③ D .②④ 既可投牒自列,即不得不就而试之,应试者虽不必 是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循私举之而不得。 B .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 .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D .促成儒学经义的广泛传播 5.乾隆二十年,一些英国商船从广州开往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 “今番舶既已来浙, 自不必强回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 ”该材料表明 A .清朝政府已经放弃海禁政策 B .海关税收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 C .宁波成为新的对外贸易中心 D .清朝曾经推行过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甲图 ①两者最早都出现于元朝 ③乙图技术 提高了活字印刷效率 A .①② B .③④ 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提到: 其皆见取,然终必于其中取出若干 料主要体现该制度的进步性是 A .克服 了察举制的一些弊端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2020届高考材料作文模拟《关于“10位民国先生”》题解及范例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自古以来,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也是一份崇敬,一种精神。民国时期,那些杰出的人物不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先生”。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上述十位先生,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请你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综合立意,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以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请结合本单元所学论证手法,写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命题方向】 本题为学生提供“十大民国先生”的真实影像,要求考生萃取其思想精华,借鉴他 (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为同辈的成长提供样本试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组合,展示人文积淀。人文底蕴类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是新课标 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的一项。本题旨在鼓励考生以时代精神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以培养家国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能力方面重在考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借鉴什么样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如何继承,如何践行。 【解题】

本题沿用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题型,是带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材料提供了“梁启超”“蔡元培”等10位“民国先生”的真实画像,特别能唤起莘莘学子对其音容笑貌的美好回忆。“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灿烂了中华的文化”是对其历史作用的准确定位;“任选其中的两到三位”是选材的数量限制;“推介他(她)们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或作品风格……”是限定写作范围及重心;“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是对交流对象的显性规定和表达方式的隐性要求;“凸显他(她)们的民族风骨与人格魅力”是写作本文的终极目的要求。整个试题限制与开放并存,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个人、班级、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考生既可以对这些“民国先生”的道德品质、人生经历、精彩言论进行推介,也可以就他(她)们各自的“作品风格”与“人 格魅力”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如何成就国师风骨与学人风度,探究坚持自我与社会担当 的关系,表现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 【立意角度示例】 ★角度一:梁启超+蔡元培=教育图强 梁启超和蔡元培都是民国时期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毕生矢志不渝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兴国,致力于改良旧教育、培养新人、改造国民性和建立新教育的长期实践。两位先生“亦政亦学”,合中西文化精华于一炉,构建有利于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新文化思想,给中国教育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角度二:徐志摩+林徽因=爱与自由 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 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徐志摩人品率真而诚挚, 个性善良却不乏孟浪,他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善、美,追求自由和理想。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规避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一个多世纪前的康桥,在徐志摩眼里充满了浪漫的爱意。在这里,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点燃了爱的火花,也深尝失恋的痛苦。在对爱、美、自由的共同追求中,他们体悟到“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角度三:沈从文+冰心=文如其人 他(她)们的人品就像他(她)们的作品一样一直被人歌颂与怀念。沈从文的小说融写实、记梦、象征于一体,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

浅谈民国时期服装的变化

浅谈民国时期服装的变化 1民国时期社会风尚的变化 由于当时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定,混乱无序,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需要了解着一些社会问题,得应用历史方法,考察当时人民的社会风尚变化。通过生活细节,可以看到大时代背景下的整体社会状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时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直接特征。社会性质决定了整体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的近代化是被迫逐渐向世界开放的。西方事物如潮水般涌入,从洋枪、洋炮,直到洋烟、洋火和洋葱。“洋货旺销,无不利市三倍”,一些中国工商业者也纷纷以“爱国”、“挽回利权”的名义,投资于新式机织业。由于洋布比国产土布便宜,布线密实且细,颜色艳丽,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将土布挤出市场。民国以后,民族纺织业兴起,布庄增加了国产的机织布。这样一来洋布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即这些新的东西在慢慢的扩张和渗透,由于东部沿海城市又跟多的港口,国外产品第一时间会在市场出现。加上东西文化差异,地域差异,城乡的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日益凸显为两个独立的世界。 同时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妇女运动越演越烈,首先表现在婚姻和服饰上,显现出她们极强的妇女地位解放意识。清末民初,人们还任然保留着及其浓重的封建保守思想。其中表现在男人对女人裹小脚的畸形性需求的传承,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封建保守思想在慢慢退出人们的社会生活。女子缠足一方面迎合中国传统的对女性要求纤细、柔软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满足一些男子的畸形性需求,因此女子缠足一直在封建传统势力中存在。尽管有大量的有识之士的反对和统治者的禁止,却难以制止缠足之风。民国初建,妄想更新,社会上兴起一种改良社会风俗热潮,其中就有禁止缠足。由于地理文化因素,民国年间,缠足现象农村多以城市,小城争多于大中城市,内地多以沿海。这也大致是民国社会风气转变的基本格局,20世纪40年代,随着社会风俗的进一步转变,缠足观念逐渐退出社会风俗,加上政府的严禁,到解放以后,缠足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风尚,转变的格局表现在农村落后于城市,中小城市落后于大中城市,内地落后于沿海。尤其可以在饮食文化上体现。 2民国时期的服装变化 民国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出现了以废除传统服饰为中心内容的服饰改革。男子服出现了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逐步过渡的趋向,女子服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出现了普及旗袍的趋向。尤其便现在东部沿海港口城市,由于沿海口岸城市较早开放,得风气之先,以京师宫眷显贵为代表而被全国效尤的传统京派服饰,渐渐失去了领导服饰潮流的优势,转而仿效苏杭、上海。这一现象也表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方向。全国总体表现在,从东向西男子服饰由大量的中山装和西装向大量马褂长袍的变化。男子服饰这一变化主要还来源于,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国内也大办新式学堂,社会上出现了服装西洋化得趋势。各个学堂服饰皆效仿西式。社会上的西服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军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军服,第二类是驻外使馆文职官员,买办商人,留学生所穿的西服。在一类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学生服装。这些学生装,是大量留学青年带回国的。

第12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民国教育方针与政策 1.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正式成立。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是民国初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2年3月初,临时政府教育部又通令各省:在高等以上学校规定尚未颁布时,各地高等以上学校“应暂照旧章办理”,惟《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皇朝掌故》、《国朝事实》,及其他有碍民国共和精神,及非各学校应授之科目,宜一律废止。前清御批等书,也一律禁止。 北京政府成立后,蔡元培继续留任教育总长,教育部依参议院议决之官制进行改组,设立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司。 2.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19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这次会议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方针,于9月2日由教育部公布施行,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基本反映的是蔡元培的思想。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3.封建教育的回潮 袁世凯为了利用封建文化来配合他的独裁统治,和社会上的封建复古势力相呼应,很快掀起一股恢复封建文化教育的浪潮,采取的措施有: (1)恢复尊孔祀孔,利用孔子的封建文化教育偶像效应。 (2)改定民国元年临时教育会议确定的教育方针,确定“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七项教育宗旨,最终完全推翻民国元年的教育方针。 (3)重新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 1915年,袁世凯政府以《特定教育纲要》和《颁定教育要旨》作为总的方针政策,修改或重新颁布各级学校令,为封建儒学文化的重回课堂开道,社会上一时出现尊孔读经的高潮。但随着帝制的破产和袁世凯的病死,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封建教育回潮势头受到遏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 1.学制的形成过程 “癸卯学制”颁布后,虽经多次补充修订但仍不断有批评意见。民国成立,政体变更,彻底改订清末学制已势在必然。在综合各个方案以及专家的意见后,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新学制系统框架,史称“壬子学制”。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大学校令》、《实业学校令》等一系列法令规程,这些法令规程使壬子学制更加充实和具体,二者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 2.学制体系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两级);中等教育4年;高等教育(也只一级,但分预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三诊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带答案)

高2017届成都七中高三三诊文综历史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24.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方言,政府任其自然。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秦汉 A.实行郡国并行制B.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大一统思想的出现 25.对于唐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史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各自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简况如下表。据此判断,玄武门之变导致了 A.世家大族势力受到削弱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丧失 C.下层民众控制初唐政权D.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 26.马端临《文献通考》在论及宋朝经济政策时说:“古人之立法,恶商贾之趋末而欲抑之;今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这反映了宋朝 A.国家与商贾形成分利模式B.注重维护商贾的正当利益 C.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为繁荣D.政府商业专营以与民争利 27.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28.齐如山(1875—1962)幼入同文馆,在回忆录中写道:初进馆,人不多,便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A.洋学堂招生艰难B.齐如山对同文馆的怀旧心情 C.官办学校待遇好D.为培养政治精英不惜花重金 29.右图是1912年3月时任中国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帛黎主持印制的奇特 的邮票。上面有“大清国邮政”“临时中立”和“中华民国”字样。下 列有关这张邮票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法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承认 B.说明当时中国内政外交全盘失手 C.迎合了国民对旧政权的怀念心理 D.暗含列强对中国政治变动的观望 30.1937年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的中国》在英国出版,

浅述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初稿1)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又是西方文化不断向中国扩散的结果。它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 综观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知道,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历程与向西方学习和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 首先,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从教育制度上看,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深受西方影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创立并不是传统高等教育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洋务学堂取法英、法、德军事教育和技术教育模式。清末的“癸卯学制”也是通过借鉴日本学制,间接引进西方近代学校制度。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其内容虽略仿法德教育制度,但仍以日本学制为主要蓝本。1其中,《专门学校令》、《大学令》等文件,就带有明显的日本痕迹。例如,《大学令》规定:教育的宗旨是“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大学分为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工科以及文理二科为主。须同于下列各款之一者,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三、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2《专门学校令》宗旨“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并将学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3而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就在所颁布的《学制》中规定:大学是“教授高深的各种学问,是专门的学校”;大学分为理学、化学、法学、医学、数理学等5个学科等。在《学制》第二篇追加部分中又表述了有关专门学校的各项规定。“所谓专门学校,是由外国教师教学的高等专科学校。”4随着留美学者的日渐增多,美国教育逐步引进中国。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壬戌学制》大体上是参照美国的教育制度制定的。这次改革明显地打上了美国教育的印记,被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美国化的改革。5它是中西教育交流以来,传统与近代两种教育观矛盾冲突,后者逐步战胜前者的产物。它结束了民初以来,教育领域新旧混杂,拉锯式的不明朗态势,确立了近代教育的优势地位,在充分吸收综合了教育改革的成果后,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了近代教育观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渗透和落实,以制度为中介,使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程序。这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儒学受到根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失落,向西方的科学主义的倾斜,教育的社会动能犹如跛了一条腿;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正是一而再地封建复辟,激起与传统的决裂,以疾风暴雨式的文化革命取代和风细雨的梳理和扬弃,这是对“中体西用”模式矫枉过正的历史不得已,并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教育近代化进程大 1张亚群.《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外来性与本土化》.《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1 2董宝良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10页 3董宝良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14-115页 4石艳春.《日本明治初期的<学制>》.《学术论坛》.2010年,6 5蔡克勇.高等教育简史.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转引自张伶俐.《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中国高等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