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堤稳定性安全评价分析

南京长江大堤稳定性安全评价分析
南京长江大堤稳定性安全评价分析

安全评价报告

北京华北石门加油站有限公司 北京市华北石门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北工职院安评二组 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编号 2012年1月

北京华北石门加油站有限公司—安全评价报告(删除“-”,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言 安全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进行的,应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设施、设备、装置、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查找经营、贮存、运输及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经营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对该加油站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现状做出评价,辨识目前该加油站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等变化情况,分析危险、危害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加油站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目前加油站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该加油站的安全状况做出明确的结论,为确定以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和被评价单位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委托方提供的各类证件、文件等资料是本评价的依据。在此安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华北石门加油站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使得评价工作顺利完成,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报告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北工职院安全评价二组 2012年1月

目录 第一章安全评价的依据 (1) 第一节任务来源 (1) 第二节评价目的 (1) 第三节评价依据及执行标准 (1) 第四节评价范围 (3) 第五节评价内容 (4) 第六节评价程序 (4) 第二章被评单位基本情况 (5) 第一节被评单位基本情况 (5) 第二节工艺设施基本情况 (6) 第三节消防安全设施 (6) 第四节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 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第一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1) 第二节加油站级别识别 (23) 第三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23) 第四章加油站现场安全评价 (25) 第一节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25) 第二节现场检查评价 (26) 第三节加油站综合评价 (34) 第四节整改建议 (37) 第五章分析评价 (38) 第六章评价结论 (40) 第七章整改措施及建议 (41)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_1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导读: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端各有两座高70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公园。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它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飞跃。南京长江大桥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长江从西至东横贯江苏省,此段全长四百二十五公里,阻隔地处长江南北两岸的城乡陆路交通。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国政府决定兴建南京长江大桥。一九六0年九月主要工程江心桥墩动工时,正值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大桥建设资金缺乏,建筑材料供应紧张,接着“文化大革命”的派性斗争波及大桥工地;使工程处于瘫痪状态,幸而已故周恩来总理在关键时刻坚决支持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对建桥工人发出指示,不能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南京长江大桥

建设工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得以顺利建成。 南京长江大桥选址在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由于这里水深三十至四十米,水下泥沙覆盖层厚,江底岩层情况复杂。外国桥梁专家曾经预言:在南京造桥,基础工程这一关就过不了。但是中国建桥工人和技术人员凭着聪明才智,根据江底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分别采取几种类型的管柱基础和沉井基础,攻克了基底质量检验与水下焊接、氧割等技术难题,终于在一九六八年建成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是桥梁工程中的一大创举,在当时国际上是属罕见。 南京长江长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全长一千五百七十七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铁路桥长六千七百七十二米,公路桥长四千五百八十九米,宽十五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来北往的火车由过去靠轮渡过江的一个半小时缩短为二分钟,大大方便了长江两岸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来往,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氩气分装站安全评价报告

1 安全预评价目的、原则、程序、内容、评价范围 1.1 安全预评价目的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预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安全预评价通过辨识分析该项目生产过程和辅助设施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的主要条件,并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与评价,确定其危险等级或程度,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主要条件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为该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者健康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2 安全预评价原则 本次预评价遵循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针对性的原则,以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程序,用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全面、仔细、深入地开展和完成评价任务。 1.3 安全预评价程序 安全预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程序见图1-1。

图1-1 安全评价程序图 1.4 安全评价内容 (1)前期准备 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以及发生作用的途径和变化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依据安全预评价特点,以自然条件、基本工艺条件、危险、有害因素分布及状况、便于实施评价为原则。 (4)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_参考资料(精华版)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一):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 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是20 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好处、 政治好处和战略好处。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长江大桥建设8年,耗资达2.8758亿人民币,耗用38.41万立方米混凝土、6.65万 吨钢材。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 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同意对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进行封闭维修改造,于2016年 10月28日22点整全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总投资10.9亿元人民币。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二):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 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好处。南京长 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 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 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 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之一,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 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 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 产名录。同年10月,南京长江大桥于2016年10月28日22点整全封闭维修,历时27个月。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三): 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345公里处,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双层钢桁梁桥。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 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 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

关于长江大桥的资料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余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七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我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的机智和精湛的工艺。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同时,大桥连接起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串起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形成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泽东提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真实写照。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开始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全桥总长1670米,其中正桥1156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从基底至公路桥面高80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宽14.5米,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上层为公路桥,宽22.5米,其中:车行道18米,设4车道;车行道两边的人行道各2.25米。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为终年巨轮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之后,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桥建成之后,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的促进了武汉的发展。从全国的宏观角度来看,大桥的建成意义更是在于将京广铁路连接起来,使得长江南北的铁路运输通畅起来。 大桥像一道飞架的彩虹,在长江天堑上铺成了一条坦途。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由此实现了连接(两线也因此而改称为京广线),南北交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大促进了武汉市铁路枢纽建设进程,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市成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南京长江大桥》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进一步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有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二)解决办法 1.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并和语言文字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在理解一、二自然段时,通过谈、看、画、想、议等,先弄懂每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再引导学生理解叙述顺序,看清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在教师引导下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三)结合导读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作上记号,相互讨论交流。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一)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录像片及投影片。 (二)配有音乐的朗读课文的磁带。 (三)电视、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你见过大桥吗?说说自己见过的大桥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今

天,我们来看一看我国着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后放录像)(二)看图说话,了解大桥。 1.南京长江大桥怎么样?(十分雄伟壮丽)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桥有什么不同?(铁路、公路两用桥,有正桥、引桥,桥非常大。) 2.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大桥结构特点。 (1)这幅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雄伟壮丽的南京大桥横跨在江面上) (2)大桥有几个桥墩?(九个)桥墩怎么样? (3)桥身给你什么感觉? (4)桥面怎样?(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5)桥的两侧都有些什么?(引导学生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 3.教师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正桥长1577米。大桥建成后,火车、汽车南来北往。南京长江大桥是世界建桥的奇迹。 (三)课文是怎样把这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描写下来的呢? 教师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 (四)按提纲,自学课文,教师有重点地检查指导。 (五)交流自学情况。 塑像:本课指雕成的人物群像。 顶端:最上面。 扶着:(动作演示) 滔滔江水:"滔滔",形容大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水滚滚向前流去,就可以说江水滔滔。"滔",右上是"",下边是"臼"。 浩浩荡荡:水面广大的样子。 天堑变通途:堑,壕沟。长江就像"天堑",阻隔了两岸交通。通途,大道。架起了长江大桥,大桥就成为通畅的道路,可以人来车往。 (六)布置作业。 1.读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字词,这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指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作者是分几段来写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桥身、火车道、公路等方面) 2.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板书:远看、近看、想)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导游词 现在我们登上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它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超过了美国的切萨皮克海湾桥和巴林道堤桥等世界名桥,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也有人说是118亿,不管它用了亿,反正如果把这些钱铺在桥面上估计还铺不完。 虽然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只有36公里长,但它建成后,将直接缩短宁波至上海、嘉兴、江苏的陆路距离120公里,以后这两岸的交往再不用往杭州绕一圈了。所以有人说,对大桥的命名宁波人和嘉兴人最不服气了,明明是宁波和嘉兴人出钱(杭州湾大桥由宁波、嘉兴两地以9:1的比例出资兴建)却叫杭州湾大桥,听起来却象是杭州的大桥,应该叫“甬嘉大桥”才对啊!上杭州湾大桥有四看:一是看技术;二看前途;三是看桥景;四是看灯光。 一、看技术 它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9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是一座桥最长、工程量最大、景观优美、科技含量高、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的世界级大桥,比如世界第一架、中华梁王、

定海神针、精确架设等等都是值得一提的。 为什么有哪么多世界第一呢?那是杭州湾给的。杭州湾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与杭州湾并称世界三大强潮湾的还有亚马逊河口、恒河河口。强潮湾的施工条件非常恶劣,一是“风大”,还经常产生卷风;二是“流快”,平均流速是2.39米/秒,实测最大流速5米/秒以上;三是“潮乱”,天下第一潮钱江潮看是好看,可对建桥来说却是很要命的。因此,一年有效施工工作日不足200天。 我已经听到了,下面有人在叫“哇”、“啊”!以后大家会发现,上大桥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游客都为杭州湾大桥巨大的工程所惊叹,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大桥了。也许大家还记得毛泽东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赞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你看人家那才叫文化、叫水平。而被毛泽赞叹的南京长江大桥的正桥长度其实只有1.6公里,而我们脚下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如果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不知会怎么样赞叹,但有一点是可以相信的,伟人肯定不会用“哇”、“啊”来赞叹大桥。 我也不会写诗,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大桥的数据。建桥用了多水泥?240多万立方米;大桥有几个桩呢?各类桩基7500多根;用了多少钢材呢?约60多万吨。单片梁最重的是多少呢?2200吨。 这样介绍大家可能不太专业,下面我引用一下专家们对杭州湾大桥技术的介绍。 世界第一架——杭州湾南岸滩涂长达10公里,车不能开,船不能行,“梁上运架梁”是最好的选择。大桥建设者研发了运梁机等5大设备,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

气体充装站项目安全预评价

1.1.1总论 1.概述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安全预评价导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有关精神,结合XX气体充装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气体充装站建筑平面图等相关资料,受XXXX公司委托,对其XX气体充装站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评价法等安全预评价手段,分析和预测该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项目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行管理给予指导。 2.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2.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02】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44号 (4)《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4-1998 (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GB17265-1998 (6)《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14194-2006 (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 (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

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化与美学 摘要: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345千米处,南京市浦口区和下关区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4588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6772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也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1960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关键词:南京长江大桥建造历史美学价值 南京长江大桥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1968年9月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线正式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已全部贯通。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一、建造历史: 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中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南京段的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 1956年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5月,开始进行大桥草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8月确定宝塔桥桥址方案为桥址建议方案,决定按公路、铁路两用桥设计。8月,开始南京长江大桥初测工作,12月完成。 1958年9月成立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惠浴宇,副主任委员彭冲、彭敏、王治平。 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9月,大桥工程局第四桥梁工程处进驻浦口区长江北岸工地,承担4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实用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之二(实用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教学设计 之二(实用文本) 佚名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胡明义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摘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桥为90+3*165+90(m)的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长2172m,本文介绍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总体设计 一、概述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是南京长江河段南北过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目前正顺利进行上部构造悬浇施工,计划于200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桥位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桥址所在八卦洲河道属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河道近于东西走向,桥址处河段为微弯分汊型,平面型态宽窄相间,北汊河道弯曲,长约21.7km,北汊大桥即位于北汊中段,北起大厂区张营村,南止八卦洲三道湾。桥址处南、北岸均构筑了长江达标防洪堤,堤间距离 1287m,高程约 9.5m(黄海),主河槽宽近 1000m,北高南低,河床标高1.51~7.68m,深泓偏南,常水位时最大水深13.15m,北汊河道经多年整治、建堤,河势基本稳定。北汊航道为扬子石化等"五大家族"专用航道,通行3000t船舶。航道宽580~60 0m,中心位于 k14+750,桥轴线与北汊主流、航道正交,两端接线顺适均衡,总体配合良好。 2.水文 北汊大桥水文计算分析成果: 设计流量(300年一遇)22000m3/s 设计水位 9.20m

一般冲刷 4.36m 局部冲刷主墩13.70m,过渡墩12.40m 最大冲刷深度主墩 18.60m,过渡墩 16.76m 建议施工水位 7.0m(频率1/15) 3.气象 南京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桥址处江面以上 28m高,百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 34.4m/s。 4.地震、地质 经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桥址使用期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0825 g,场地为Ⅲ类场地土。 桥址主河槽及两岸漫滩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其厚度在河槽中约28~38m,岩性以粉细砂为主,零星分布淤泥质亚粘土、亚沙土和薄层亚粘土;两岸漫摊分布连续性较差,厚度5m 左右,以亚粘土为主,其次为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和细砂。其下分布约lm厚的含卵砾石及砾砂直接覆盖于下伏基岩之上。桥址区下伏基岩属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综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岩石层理发育,相变及尖灭频繁,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胶结程序不同。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二、主要技求指标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桥梁宽度 32m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氢气站安全应急预案

Q /C Y X X X X X X X 有限公司安全标准 氢气站安全环保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XXXX 发布 Q/

目录

前言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及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0预案编制导则》要求而编制。 本标准由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XXXXXXXX氯碱总厂氢气站。 本预案主要起草人:XXXX 本预案审核人:XXX 本预案批准人:XXX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2011年第一次发布。

氢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编制目的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氢气站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说明了氢气站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危险性分析。规定了氢气站的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职责,制定了发生氢气泄露和火灾时的预防和预警措施、应急响应步骤、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及日常培训与演练方式等。 本预案适用于在双氧水车间区域发生的任何事故时,为控制危险源、抢救受伤人员、抢救公司财产及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任何活动。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17264-1998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 GB50177-2005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4962-2008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4 基本情况和危险性分析 4.1 氢气站基本情况 车间名称: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氢气站 车间地址:重庆市荣昌县昌元镇王家坪村重庆昌元化工有限公司内 生产定员:12人 有毒有害物质名称:氢气 设备设施:见附录2 生产能力:25万瓶 生产工艺流程:见附录1 4.2 危险性分析 4.2.1 氢气的主要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常温下为无色无臭很轻的气体。易燃。燃烧时生产蓝色火焰。极易扩散和渗透。系强还原剂,在高温时能还原金属氧化物。其主要物理参数见附录3:氢气安全

《南京长江大桥》教案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5.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通过自学生字、词,弄懂词义。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义。 三、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话导入。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认识生字,并用填表法按要求完成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 (1)塑像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ǔ。 (2)穿梭的梭读suō,不要读作shuō。 (3)多音字可采用组词的方法分清读音的用法。 3.分析字形结构,区别形近同音字。 (1)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轨左右结构,右边是九不是丸;

氢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

氢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253 表)

氢气输送过程危险分析 氢气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火灾爆炸主要原因有: 1)氢气输送管道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如果保护失效,雷电或静电积聚会使管道及构筑物遭到破坏或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管道因腐蚀、意外撞击、热胀冷缩、振动疲劳等原因被损坏时,会造成大量的氢气外漏;当管道的法兰、阀门、焊缝泄漏或密封垫圈损坏而发生泄漏,泄漏的氢气遇火源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3)在抽送或压缩氢气时、检修、动火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氢气与氧气或其它助燃气体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极限时,遇火源会产生爆炸事故; 4)外部明火导入管道内部,包括管道附近明火的导入,以及与管路相连接的焊接工具由于回火而导入管道内;管道过分靠近热源,管内气体过热引起的着火爆炸; 5)带有水分或其它杂质的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当超过一定的流速就会因摩擦产生静电积聚而放电。 氢气制备过程危险因素 采用电解法制氢,生成的氢和氧经分离、洗涤和调压后送出。电解法制氢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为氢气收集系统故障导致氢泄漏,由于氢气比空气轻,泄漏氢可能在车间上方积聚,若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可发生爆炸。 氢气为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59.2℃沸点℃:沸点-252.8℃,相对密度(水=1)0.07(-252℃),(空气=1):0.07,爆炸下限4.1%,爆炸上限74.1%,燃烧热241.0 KJ/mol。氢气不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痹作用。氢气储运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 氢气管道子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大桥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17个生字,并能掌握用生字组成的新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会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词句训练,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第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随着观察点的变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叙下来的。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训练题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投影,出示插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出示插图,提问:这是什么桥?齐答:南京长江大桥。板书课题。 (二)再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呀?请看见过南京长江大桥的同学说一说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一起去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二、指导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画下来。 2.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自学,查出不认识的字词,进行拼读,理解,识记。 3.组织学生发言;读读生字新词,质疑,解答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2.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哪些方面?(外观、结构、作用。) 3.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引导学生理出文章的线索,找出作者的观察点。 (1)本文以“我”参观南京大桥所看到的景物为线索,介绍了大桥的位置,结构和桥上的建筑物,反映了大桥的雄伟壮观。 (2)随着作者参观大桥脚步的移动,不断变换观察点:第1自然段远看大桥。第2自然段走近正桥和站在大桥上看到的。第3自然段,面对江水想到的。 5.作业: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边思考,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自己读第1自然段,看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用笔标出序号。 2.进一步认真阅读,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LNG瓶组气化站安全评价报告

目录 前言 (1) 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2) 第1章预评价目的和依据 (5) 1.1预评价目的 (5) 1.2预评价依据 (5) 1.3预评价内容和范围 (8) 1.4预评价程序 (9) 第2章建设项目概况 (11) 2.1 建设单位概况 (11) 2.2建设项目概况 (11) 2.3建设项目选址及总平面布置 (13) 2.4瓶组站工艺流程 (15) 第3章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7) 3.1天然气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7) 3.2自然灾害、选址及平面布置危险性分析 (21) 3.3天然气输配过程及装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3) 3.4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 3.5公用与辅助工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5) 3.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7) 3.7重大危险源辨识 (29) 第4章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32) 4.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32) 4.2评价单元划分 (33) 4.3安全预评价方法的选择 (33) 4.4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33) 第5章定性、定量分析评价 (41) 5.1瓶组站站址及总平面布置安全评价 (41) 5.2 LNG瓶组站中压管网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42) 5.3 控制系统单元预先性危险分析 (44)

5.4电气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及事故树分析 (45) 5.5职业卫生单元分析 (48) 5.6 LNG瓶组火灾与爆炸分析 (50) 5.7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55) 第6章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评价 (58) 6.1项目与周边的相互影响 (58) 6.2自然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58) 6.3工艺、装置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58) 第7章安全对策与建议 (60) 7.1可行性报告中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60) 7.2本预评价建议的安全对策措施 (62) 第8章预评价结论 (75) 8.1 项目安全预评价综述 (75) 8.2 安全预评价结论 (76)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专业介绍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专业介绍膀 道路与桥梁工程是进行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与养护的一门学蒈科,是国家基本建设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的基础地位。 一、道桥的发展概况羅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道路的起源很早,鲁讯曾经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莂。这句话反映了道路的起源与发展与人类的发展史同步而行,其历史源了也便成了路”远流长。在我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统治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较为先进的道路系统:西周时期开创了以都市为中心的道路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秦万处,道路交通出现空前繁3始皇同意六国后,颁布“车同轨”法令;西汉时期设驿站,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较大贡献;唐代经荣,特别是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万公里的驿道网;宋代的开过“贞观”与“开元”的鼎盛,建立了以西安为中心约2.2封、元代的大都都曾是当时四通八达的交通中心;清代经过“康乾盛世”时期的励精图“小路”“大路”、治,逐渐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较完善、以北京为中心的“官马大路”、余华里。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那这样的道路系统。其中“官马大路”长达4000年现代公路才有了初步的发展。~1949时的道路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自1912年13年全国共修建了1906年在广西的友谊关诞生了我国第一条通汽车公路。直到1949 万公里。但公路标准低、设施简陋,路况很差,同时历经了清末、北洋军阀、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当时社会不稳定,经济落后,公路建设大多以军用为万公里。直至建国以后现代高等级公路才得以高速发8.11949年底全国通车里程仅主。展。 1952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立了设计、施工、养护的专业队伍。 膁(坝)阿成(都)康藏公路、年底通车里程达12.5万公里。重点公路主要有:海南岛公路、公路、昆(明)洛(打洛)公路、广(州)海(安)公路、沈大公路、福(州)温(州)公路,并对原有一些干线(川陇、川湘、川滇、川康、京唐等)公路进行改建。 各级公路部门补充是公路建设稳定发展时期。年计划期间,年第一个1953~19575 薇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公路队伍进一步充实发展,各项工作走上了正轨,确定了养护、分期改善和逐步提高的质量方针,确定了依靠群众、就地取材、大规模改善土路的原则,创立了泥结碎石加铺级配磨耗层和保护层的养护技术,推行木桥防腐、改. 良工具等措施,大大改善了路况。在此期间修建了沈(阳)丹(东)公路、通(远堡)庄(河)公路、潍(坊)荣(成)公路、新藏公路等干线。通车里程25.4

发电厂、制氢站安全评价报告报告

第一章XXXXX基本情况 第一节企业简介 1 企业简介 XXXXX成立于1996年8月1日,是XXXXX电力行业中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公司规划总装机容量1200MW(并留有扩建余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安装2×300MW燃煤发电机组,1993年12月10日正式开工兴建,1996年12月15日两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公司自两台机组投产以来,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取得了丰硕的生产经营成果。1999年6月,公司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电力安全文明生产达标企业”,被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命名为“无渗漏火力发电厂”,2000年,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一流火力发电厂”。该公司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重视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1999年9月,公司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0年,公司被国家电力公司命名为“双文明单位”,被XXXXX委授予“XXXXX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荣誉称号。2001年1月,公司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根据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XXXXX有限责任公司已顺利完成体制改革,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2001年,公司全面推行了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了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新型用人分配机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公司正在进一步加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内部管理机制建设,实施企业战略管理,追求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以创国际一流火力发电企业为目标,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素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积极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为中国电力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加油加气站安全评价报告

1 评价总则 1.1 评价对象及目的 1.1.1 评价对象 本次安全评价属于危险化学品经营项目的安全现状评价,评价对象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库尔勒销售分公司昆泰加油加气站(以下简称加油加气站)。 1.1.2 评价目的 (1)对加油加气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对该站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2)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和定量评价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以及危险程度; (3)通过评价查找加油加气站在安全设施方面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建议和防范措施; (4)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为企业安全决策提供建议,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依据。 1.2 评价范围及重点 1.2.1 评价范围 本次加油加气站安全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加气站的周边环境及平面布置; (2)加气站的工艺、设备设施; (3)加气站的电气、消防等辅助设施; (4)加气站的安全管理现状,包括其安全管理组织、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1.2.2 评价重点 本次安全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对加油加气站的火灾、爆炸危险及后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查找其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提出相应的安全

对策措施,并确定其是否满足安全经营的要求。 1.3 评价依据 1.3.1 有关法规及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执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02年5月1日执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44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公布,2002年3月15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49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9)公安部第106号令《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2009年5月1日施行) (1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6月25日颁布,2000年1月1日实施,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