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气象与航天

美国气象与航天
美国气象与航天

美国航空气象知识

一、美国航空气象简介

1.美国航空气象预报和服务体系的了解更直观

目前,美国共有19815个机场,包括542个民用机场和其他军用机场及通航机场,其中599个是能满足9座以上飞机使用的商用机场;拥有超过19万架航空器,约60万人拥有飞行驾照;美国上空同时约有7000架次飞机在飞行。可以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繁忙、最拥挤的空域。面对如此繁忙的空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空域资源,对航空气象业务运行和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区域和航路预报

美国联邦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下辖航空气象中心(AWC),负责全美国的航空气象预报与服务的指导、业务运行和业务管理工作,同时,它也是国际民航组织指定的两个世界区域预报中心之一(注:另一个在英国气象局——MET Office;中国民航气象中心正在为建设成为第三个世界区域预报中心而努力)。

航空气象中心(AWC)、阿拉斯加航空气象部门(AAWU)、夏威夷气象台(WFO)同时是国际民航组织指定的气象监视台,负责制定区域的SIGMET、AIRMET等气象情报发布工作。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下辖的航路交通管制中心(ATRCC)和相邻的气象

台(WFO)联合管理下的天气服务中心(CWSU)负责航路预报的发布。CWSU的主要任务是预报并监视ARTCC区域内影响飞行的天气,致力于飞行安全保障,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水平,其作用类似于我国民航地区空管局气象中心。

(2)机场预报

美国商用机场预报(TAF)发布职责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下辖的气象台(WFO)来进行发布。美国共有122个WFO来进行全国各商用机场TAF预报的发布。

学习期间参观了华盛顿杜勒斯机场附近的气象台(WFO),该WFO负责发布首都华盛顿、马里兰州等6个机场的TAF预报。

(3)气象服务

航空公司不直接从WFO获得机场气象信息,由专门的气象服务公司为航空飞行提供气象服务。WFO负责人告诉我们,航班是不能够按照WFO发布的机场预报来进行飞行的,因为那些TAF预报不够准确,是预报员从几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产品中选择一个结论来发布的,只是具有指导性质。航空公司使用的气象信息主要是气象服务公司或自己细加工过的精细化气象信息。

美国有多家气象服务公司,他们利用NOAA提供的雷达卫星等探测资料、数值天气预报资料、世界区域预报系统(WAFS)产品等气象资料,根据管制、航空公司等航空气象用户的实际需求,为航空气象用户研发各类航空气象信息集成显示系统。其中,应用于管制部门的气象系统为机场终端区综合气象系统(ITWS ),安装在34个终

端区雷达进近管制室(TRACON)以及与TRACON 相关的ARTCC ,覆盖了45个有剧烈对流天气活动的高流量机场。ITWS还安装在FAA 学院和FAA技术中心,有些数据还用于航空公司。

此外,气象服务公司为航空公司签派、飞行员等用户提供的气象服务都是通过因特网进行提供,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美国为空管建立了各式各样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包括:

国家对流天气预报(NCWF);

机场终端区综合气象系统(ITWS);

航路集成天气系统(CIWS);

协作对流预报产品(CCFP);

新一代网络在线天气(NNEW);

运行决策辅助系统;

航路流量计划工具等。

2.航空气象探测资料重要性及时性认识更深刻

美国非常重视航站、航路气象探测工作,主要探测装备包括: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WOS)(FAA):1100部

自动地面观测系统(ASOS)(NOAA):884部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NEXRAD):164部

终端区多普勒天气雷达(TDWR):63部

低空风切变系统(LLWAS):110部

GOES10/12气象卫星和极轨气象卫星:多套

机场终端区综合气象系统(ITWS ):安装在34个终端区雷达进近管制室(TRACON)以及与TRACON 相关的

ARTCC ,覆盖了45个有剧烈对流天气活动的高流量机场;

特别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布局合理,其探测范围基本能够覆盖美国大陆,为及时、准确监视夏季雷雨等航空危险天气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探测资料。

探测资料不仅仅供气象台和航空公司、气象服务公司直接使用,更主要地,通过快速更新、快速循环同化(RUC、RRF)等技术,把探测资料同化到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模式当中,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3.航空天气预报理念和技术发展的思考更全面

在这次培训班中,反复听到的一个词是“天气的不可预报性”。影响天气的要素错综复杂,大气运动呈现的是一种混沌状态。现在对大气运动及其物理过程的了解还相当肤浅。现在的预报技术,把大气运动公式化,物理过程参数化的简单描述,是对大气运动宏观的平均的状态概括,是对大气运动状态的最大可能性的探索和追求。对最大可能性的重视,不应该建立在忽视其他可能性的基础上,更不能排除最小可能性。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ECP)专家介绍了目前美国最先进的各种全球和区域模式数值预报技术。培训班学员们接触了“无缝隙天气气候预测技术”概念的基础和实践理论,对预测科学的新认识,对预测预报的不确定性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共同认识,美国大力发展精细化数值预报,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概率预报。NECP的专家重点介绍了基于模式预报的集合预报方法、评价及其在航空保障中的应用。

在我国航空气象服务中,天气预报要求提供确定性预报以供决策,气象用户要求气象部门提供定时、定量、定点的“三定”预报,却忽略了预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美国航空气象服务中预报产品中广泛使用概率预报,不同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解读和决策。

集合预报方法和概率预报产品对我国民航气象预报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华东空管局气象中心2010年开发的《2010世博会航空气象精细化客观预报系统》就是一套集区域短期数值预报、资料同化、短期集合预报、概率预报等技术于一体的先进的航空气象数值预报系统,系统运行稳定,产品丰富,达到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为民航气象行业首创。

4.航空气象预报手段和方法多样性理解更丰富

(1)数值预报技术:NOAA专家先后介绍了目前美国最先进的各种全球和区域模式数值预报技术,NCAR专家介绍最新WRF模式资料同化技术数据同化方法、雷达和地形资料同化技术预报低空风场与强风暴关系等。

(2)集合预报技术和概率预报产品:NECP模式中心专家介绍了基于模式预报的集合预报方法、评价及其在航空保障中的应用。

(3)台风预报技术: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预报台风、龙卷风的

技术、方法,气候变化与台风生成、发展演变的关系。

(4)卫星遥感技术应用:降水预报技术、微风暴临近预报等。

(5)云物理变化规律及预报技术。

5.航空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更迫切

美国为预报员设计了先进的气象资料集成处理系统(AWIPS)作为预报平台。该预报平台能够集成显示全国雷达、卫星探测资料、数值预报资料等的多种气象资料,并能够利用数值预报资料等直接编发航空气象预报,让预报员能够便捷地掌握、分析区域内的气象情况,更准确地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NCAR专业技术人员示范提取及显示飞机由起飞至降落途中(四维)可能遇到的重要天气的位置和种类,由发出要求至服务器到显示图像只须一两秒。

美国正在做或将要做的工作还包括:

(1)建立四维气象数据(4D Wx)共享平台:从四维资料库中提取相关的基本资料,制作各种天气产品。并且这些天气产品本身不是目的和终点,它们将集成在飞行和空管系统中,直接成为决策支持工具。

(2)围绕空管需求进行细分并建立专业系统,其中包括:

i.国家对流天气预报(NCWF):该产品作为FAA专门针

对空中交通管理开发的临近预报产品和警报产品。

ii.机场终端区综合天气系统(ITWS):该系统能集成多种

气象信息源,将所有气象资料处理并转换成直观、标准

产品,自动为管制员提供机场及终端区实时和预报的各

类天气信息。

iii.航路集成天气系统(CIWS):该系统能集成多种气象信息,将降水、雷达回波(可显示回波顶高和强度)、卫

星云图、预报、闪电资料、风暴运动等多种信息实时叠

加显示在管制区图上,为ARTCC、TRACON、AOC提

供各区域内天气分布情况,重点是飞行繁忙地区的天

气。

iv.协作对流预报产品(CCFP):该产品每2小时发布一次,有效时间为2小时、4小时和6小时,产品由全国雷达

回波资料进行拼图形成,可提供全国范围内对流系统的

发生、发展情况、范围、移动方向、强度、预报的可信

度等信息,主要为流量管理中心服务。

v.运行决策辅助系统系统:该系统将终端区机场天气预报(TAF)转换成直观的表格形式,逐时显示各气象要素

的未来的变化趋势,便于ATC的流量管理人员制作飞

行计划时参考使用,主要为流量管理中心服务。

vi.新一代网络在线天气(NNEW):基本功能为气象信息传递和服务系统,获取、管理、分发并利用天气信息,

提供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

vii.航路流量计划工具:此工具将气象信息作为一部分在

ARTCC控制屏上显示,包括雷达回波实时显示、CCFP、

METAR、TAF、各机场日出、日落时间表、SIGMET、

AIRMET、GAMET等综合气象信息。

(3)建立航空运输天气办公室(ATWO):鉴于目前现有的航空气象业务体系的缺陷,建立ATWO,将分散于多个单位航空气象业务集中在一起,以实现以下目的:改进预报流程,使其聚焦于航空;改进研究、开发和将其转化于运行中的状况;承担目前CWSU 承担的服务,为机场终端区制作战术决策提供辅助产品;改进航空气象的管理。满足FAA的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4)建立综合天气资料平台:由于目前全美国拥有气象资料种类繁多,格式不一,为业务部门和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美国NextGen航空气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气象资料进行四维同化处理,建立四维气象资料数据库作为唯一权威的气象信息源(Single Authority Source, SAS)供运营人和用户共享天气资料,在共同的平台上,协商飞行计划。四维数据库(4D Wx)将于2012年启用。

(5)为国家空域系统(NAS)建立决策支持辅助系统:鉴于NAS为航空气象的重要用户,FAA 指定国家气象局为NAS提供气象服务。同时基于管制人员缺乏对气象综合资料应用的熟练程度,专门建立一个决策支持辅助系统,为国家空域管理提供服务。

(6)雷达资料处理系统:该系统可处理新一代雷达的数据,得到全国范围内的雷达拼图,可实时显示当前天气,监测天气的演变情况。

(7)异地预报的制作和发布:WFO制作发布周边机场的预报,相当于平均每个省设三个WFO,其中,西佛吉尼亚州WFO制作华盛顿附近四个机场的预报。此外,由美国航空气象中心(AWC)发布预报指导产品,利用预报平台展示本区域的临近预报和自动站及气象雷达实时探测资料。

三、分析与比较

分析对比中美航空气象业务运行架构、运行模式、业务系统、服务方式等的不同,我们发现:与美国先进的航空气象业务水平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身具有的优势所在。

1.中国航空气象业务体系的优势

由于美国航空气象服务基本上是由气象服务公司提供服务,而不同气象服务公司对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天气又可能出现不同的解释,所以对航空气象用户而言容易造成服务产品和结论的不一致,可能给用户带来决策上的困惑。

在我国,民航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都是由民航气象部门统一发布的。随着我国民航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民航气象中心、地区气象中心和机场气象台三级运行机构通过航空气象资料的共享、全国和地区航空天气会商等工作,能够将航空气象预报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并提供给航空气象用户,更有利于用户进行决策。此外,我国的机场气象台直接面向用户服务,可以更快捷地掌握用户的实际需

求。

2.美国航空气象业务体系的优势

(1)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持

不断提高数值预报的精度,以提高预报质量,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提高预报质量的最有效手段。美国NOAA下属的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合会(UCAR)下属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还有一些大学的研究机构、实验室,都在进行世界上领先的气象预报技术研究工作。由于美国的机场航空气象业务与公众气象服务同属于NOAA负责发布,所以上述这些机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一线的气象台(WFO)和航空气象中心(AWC)提供世界最先进的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产品(GFS)和区域模式的各类航空气象产品。同时,这些研发机构可以根据预报员的需求,及时研究和改进各类预报系统。本次学习班讲授的当今最先进的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就是由NCEP开发的。该系统已经在美国空军和民用气象业务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局地、突发性、反常的灾害性天气预测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由于我国航空气象系统没有研发机构,而中国国家气象局主要针对公众气象服务,他们的研发机构不能有效支持航空气象研究和业务,同时,各民航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站)由于项目、资金和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仅能满足业务运行的需要,难以持续开展高层次的开发工作,我国民航气象系统的数值预报研发能力还处于较低的

水平,航空气象预报质量更多地依赖于预报员个人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努力程度,具有不均衡性和波动性大的特点。

(2)基础探测站点布局合理,探测资料丰富

美国的基础探测资料较我国有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基础探测站点分布按照探测需要设置而非行政区划设置,站点分布合理;地面观测、自动气象探测系统、气象雷达、气象卫星、飞机探测资料等各类探测设备,均尽量做到仪器型号、数据格式乃至系统误差的一致;探测数据处理迅速、共享便捷。随着美国的NextGen四维数据库(4D Wx)即将投入使用,其海量基础数据将集成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进行拼接和叠加,为预报员提供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可靠性高的了解天气形势的界面,也为用户提供了直观和图形化的天气要素分布图,更利于预报员和用于理解天气形势。我们在美国的电视天气节目上,可以看到其全国的天气雷达拼图,直观地反应出全国降水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

相比较美国而言,我国民航系统气象站点少,天气雷达更少,无法满足航路保障的需要。而且,由于探测设备型号差异性大,难以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就连最基本的机场气象自动观测系统(AWOS),至今仍有一些站点的数据无法共享,给预报员和用户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探测资料是气象业务的基础,由于民航气象机构探测手段少,站点有限,目前只能依托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合作,分享一些探测资料。但是,这样的合作多是商业协议,即不能保证资料来源的可靠

性,也存在对方探测仪器的可靠性问题。我们在过去的实践中就发现,地方的探测设备,由于其关注重点与航空气象不同,有些设备的湿度、能见度等数值存在较为明显的系统误差但一直没有校正,也不能提供误差检定结果,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3)业务平台一致性好

美国预报员使用统一的业务平台AWIPS系统进行各类探测资料、数值天气预报资料等的分析。AWIPS系统类似于中国国家气象局的MICAPS系统,但相比MICAPS系统,AWIPS系统能够集成显示更多的气象资料,包括卫星、全国天气雷达、自动观测资料、数值天气预报资料等,而且其界面、功能等能够让预报员及时掌握所负责区域内的气象情况。预报员使用的基础资料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再由预报员根据各自的经验,对基础数据和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读,制作出各自的预报。

我国民航气象系统虽然有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进行民航气象情报、WAFS数值预报产品等气象资料的交换,并且设计了预报平台,但是该系统预报平台所能集成显示的气象资料仅限于民航气象数据库系统进行交换的气象资料,种类不多,参考价值有限,使得预报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得不通过不同的渠道,如气象局MICAPS系统、局域网、甚至互联网,以获得所需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每个机场气象台从气象局等外部系统获得资料的能力是不同的,不仅效率低,质量也参差不齐,不利于进行业务管理。

(4)气象预报与气象服务相分离,有利于保证气象预报质量

美国的气象业务体制与我国不同,其气象服务主要由气象服务公司负责,官方的主要职责是制作预报、发布警报。而我国民航气象系统的预报员既要制作预报,还要应对大量的服务工作,其中以满足航空公司的航班放行服务为多,特别是在复杂天气发生时,会迅速在复杂天气发生地机场气象台出现超高负荷的气象服务需求,形成服务瓶颈。由于机场气象台的资源有限,手段相对落后(基本上依靠人工服务),仅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完全满足这类服务需求。同时,航空气象服务过多地占据预报员的工作精力,预报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天气资料,不利于气象预报质量的提高。

(5)用户需求可以得到快速反应,研发与应用结合较好

美国人在新技术、新系统的开发应用方面采取较为严格的标准,所开发的新系统、新技术,必须经过验证能够改进原来的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这种验证有第三方(投资方,如国会)的监督。我们曾问讲课的老师:美国的天气预报质量如何管理?老师回答:预报质量由国会监督,质量下降,整个单位的预算就有可能被砍。在美国,70%的航班不正常是由天气原因造成的,因此,气象保障与空管指挥的密切配合被提到了空前重要的高度,催生出了NextGen的建设项目,以求减少天气对飞行正常的影响。美国正在研发的NextGen 系统从观测、预报、信息处理和资料整合、服务、培训、法规、研发等各个方面,囊括了整个航空气象业务的全过程。

在我国,研究与应用常常脱节,用户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反馈或及时响应,反映在项目研究和建设上,我们的一些项目往往存在研制时间周期短、功能实现不充分或不切实实际应用等问题,一线人员的想法和建议往往得不到响应,造成新研制的系统应用效果欠佳,因此,加强产学研结合,有效提升项目研制水平,提高行业创新力,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四、思考与建议

2005年底民航总局提出建立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构想,随后又提出空管和气象先行,将新一代航空气象建设作为我国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框架中,明确了以下航空气象服务的目标: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空中交通管理服务;为航空公司服务;为机场运行管理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分割航空气象的事业性服务和商业服务。

我国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的建设重点包括:(1)机场立体探测系统,包括:机场终端区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机场AWOS 的更新和建设,激光雷达,机场低空风切变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风廓线雷达的建设;(2)客观预报业务系统,包括:民航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机场终端区区域预警预报系统;(3)气象资料综合平台,包括:资料同化工作,民航气象资料的共享,国家雷达资料共享平台、气象卫星资料共享平台以及数值预报资料应用是气象资料综合平台的重要内容;(4)决策支持辅助系统,包括:结合

机场终端区、区域管制中心和流量管理中心的建设,逐步完善各管制单位对航空气象的需求,融合天气信息于空管业务系统,在终端区建立机场终端区综合天气系统(ITWS),在飞行繁忙地区建立航路集成天气系统(CIWS),在流量管理中心建立协作对流预报产品(CCFP)和航路流量计划工具,最终建立决策支持辅助系统。

我们对中国民航气象业务发展的建议是:

1.战略层面

(1)加强民航气象中心和地区气象中心的研发实力是全面提升我国民航气象业务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2)深化华东地区区域运行一体化建设,构建业务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区域一体化运行的航空气象服务体系,开展运行一体化制度建设, 开展区域一体化运行监督管理、区域技术支持和区域气象服务,加强一体化气象业务系统和服务平台的建设,联合开展科研培训、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开展用户调研、信息反馈与合作研究,开展华东地区气象联合应急演练。地区气象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机场气象台的重点是预报、预警并提供基础气象服务(空管和飞行机组服务)。

(3)建立与航空公司、管制部门共享的气象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航空公司、管制部门的项目合作研究,结合用户实际需求联合开发个性化应用服务系统,为航空公司、管制部门积极提供技术支持,设立航空气象服务席位,开展气象辅助决策咨询,为航空公司AOC、

管制部门提供参与飞行(管制)全过程的气象咨询服务。

(4)加强对中小机场气象服务的支持。目前,中小机场在气象服务方面能力有限,气象中心、各机场气象台在技术、信息资源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进民航事业的全面发展。

2.技术层面

(1)改进探测技术,建设航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

建设航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航空气象探测技术水平和探测精度与密度。高时空分辨率的立体化探测资料是准确天气预报的基础。建设航空气象综合监测系统,除了在机场区域建立自动气象站、气象天气雷达、卫星云图接收系统、风温廓线仪、闪电定位仪、GPS等先进探测系统外,还应加密沿航线的气象综合监测。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对沿航线区域的气象要素场进行加密监测。比如应用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ADS-B),尽快建立飞机气象探测系统,包括商用飞机观测资料、专用气象飞机探测、无人驾驶飞机综合观测等,进一步加强飞机探测气象资料的应用。逐步建立跑道、起飞和着陆区域、机场终端区及沿航线区域的综合航空气象监测网,提高气象监测能力,为飞行安全、正常和效益服务。

(2)建设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目前民航气象资料的获取渠道主要有:机场气象探测设备、民航飞行情报交换系统、WAFS系统、地方气象部门提供等。各类资料分别使用不同的分析、处理系统,不能有效地融合。在预报员和气象用

户使用过程中,还需依靠人工进行综合分析,对未来天气变化作出判断。受人为因素影响,有时常常不能客观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加强气象资料的综合处理能力,建立适合航空气象业务发展要求的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

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应包括气象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同化、信息传递、结果输出等功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对获取的资料进行自动化、专业化分析处理,在纷繁庞杂的各类气象资料中,及时提取有用的信息,最大限度发挥各种气象资料的作用,为飞行提供服务。

(3)改进预报技术,提高天气预警预报水平

天气预警预报工作是气象业务的核心。目前,受精细化综合探测资料及临近预报技术手段不足的影响,我国航空气象的预警服务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从国际航空气象业务发展趋势来看,数值预报技术日趋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发展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气象要素的精细化预报,已经成为航空气象预报技术发展的方向。数值预报在天气形势预报方面准确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发挥预报员的经验和主观能动性,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更有保证。

参考应用世界区域预报系统的产品和客观预报方法,逐步建立并完善全球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开发内容丰富、高时空分辨率的预报产品,逐步实现航空气象产品的全球化、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细化,为航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便捷高效的天气预报服务。成为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对民航气象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利用航空气象监测系统资料,采用数据同化技术,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开发强对流天气、低空风切变、低能见度、颠簸、积冰等对飞行安全正常有重要影响的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系统,实现气象要素的定时、定点(空间)、定量预报,提高机场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的准确性。

(4)建设统一的航空气象服务平台,改善航空气象服务工作,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提高航空气象保障服务水平,关键在于服务理念的转变,要有主动服务意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航空气象服务方式,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并逐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目前,我国民航气象服务产品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航空气象报文和图形资料多,直观易懂的图像(立体)、影像资料少,所提供的气象信息不能满足用户显著增长的需求;在产品质量上,主要表现为基本探测资料、预报产品多,能够结合用户个性化需求、满足用户运行决策辅助支持功能的气象服务产品少;在服务方式上,人工、电话、传真等服务方式效率低,但仍被广泛使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终端、对空广播和地空通讯等多种服务渠道,减少中介环节,使气象信息使用者能直接获取,提高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率。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因特网对航空公司进行气象服务。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国航飞行在韩国失事,引起众人关注,那么影响飞机安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据有关报道称,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附近失事时,釜山机场正值大雾,能见度低。那么,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呢?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6大气象因素。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 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因此飞机载重也随着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编号:SM-ZD-42526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

气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气象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气象行业背景 天气信息作为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可能守在电视机前,也不可能随时上网查询。于是,无法及时看到传统媒体或网站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紧急灾害性天气情况出现时,气象发布单位不可能靠电话来通知群众,传统媒体又可能及时性不强或有地点或手段限制,无法在短时间迅速将紧急灾害情况通知到个人,以达到防灾减灾,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同时,由于气象服务单位的跨地区作业性质,单位内部办公地点分散,内部通知不容易以低成本的方式,及时高效的方式送到员工手中。 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沟通变得容易便捷,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短信(SMS)在这一移动信息化浪潮中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充分利用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优良质量的通信网络,充分利用短信这一便捷的通道?同时又如何结合气象服务行业自身业务需求,有效的和现有气象IT系统进行结合。这些问题成为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移动代理服务器将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气象行业应用】 内部办公类的短信业务 针对气象行业办公人员工作场所的流动性,通过移动代理服务器来实现行政管理方面的功能。可方便实现内部会议通知、通讯录查询、邮件到达通知、办公人员调度、员工关怀等等,均可方便实现,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对办公自动化、日常管理及业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移动气象短信业务 针对互动节目的特性,采用短信进行交互式操作量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客户通过发送特定的短信参与到节目中,通过节目的反馈来和观众/听众进行交流。 业务名称业务指令用户短信编写样例系统回复样例业务描述 气象新闻QXXW QXXW#100021#071211 (100021:用户编 号;071211:年/月/日) 尊敬的***客户,您的用户号为 100021,你所查询的07年12月 11日的气象奇观为:无 气象消息、气象灾 害、气象警报、气 象奇观、气象科普 等。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造成能见度在5-9公里之间的轻雾。飞行中从仪表飞行转入目视飞行时,如果看到是碎雾,飞机看起来像抬头,飞行员容易不自觉的顶杆,使下降率增大,造成五边后段低于下划线。我公司总部所在地济南摇墙机场。其周边水汽充沛,因此,每年秋冬交季之时,温度下降到接近露点,很容易产生大雾,而每当大雾形成之时,往往又是静风或风速很小,雾气很难迅速消散,对我公司的航班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2)烟:大量聚集在空中的烟粒,能见度小于10公里形成烟幕必须要有适宜的地形地理,以及风向、风速等地理换件和条件。飞行员转入目视飞行时受烟幕飞机本身合成速度的影响,会觉得飞机迅速低于或高于五边的没定速度,也就是飞行员感觉飞机的地速不太真实,这个时候要多参考仪表,保证飞机的稳定进近形态。 (3)霾、风沙、浮尘:霾这种天气现象在机场的气象报文和自动终端情报通波中都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它是指大量的烟、尘等固体杂质悬浮在空中造成空气的浑浊现象。 风沙是被强风卷起的沙尘;浮尘是浮游于空中的细小尘粒,能见度均小于10公里。这三种天气现象给飞行员的错觉是使目标朦胧,感觉很远。造成飞机高于下滑线的错觉,飞行员容易倾向于不自觉的顶杆修正,造成下滑线低。由于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破坏,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华北一带经常会出现大风扬沙,甚至是沙尘暴或强沙暴,对飞行安全带来较大威胁,伴随着恶劣天气出现的不仅有低能见度,往往还有大侧风和乱流,每当这个时候对整个机组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判断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4)吹雪:地面的积雪被强风卷入空中,能见度低于10公里,吹雪能造成减少目视信息的亮度和清晰度,灯光看起来变得很远;同时容易将吹雪的一部分误以为是地面,导致飞行员错误的判断高距比,使飞机偏离正常的下滑线。 世界上最大的空难也与雾有关,1977年3月28日,两架747大型喷汽飞机在加那利群岛上空迎头相撞,由此导致的死亡人数上升到今天的574人。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天气对飞行的影响及对策(新版) 飞行安全是航空事业的灵魂和纽带,是各国航空公司最关心的头等大事。由于任何飞行都需要在一定气象条件下进行,因此,目前航空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气因素的制约。 从国际民航近13年飞行事故统计来看,事故年平均为36起,近13年因气象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共160起,年平均为12.3起,占总事故的1/3,在飞行事故9类原因中占第二位。据国内1980-1994年统计,与气象有关的飞行事故占总事故的12.2%。 一、恶劣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1、风切变对飞行的影响 风切变表现为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突然变化。飞机在这种环境中飞行,相应地就要发生突然性的空速变化,空速变化引起了升力变化,升力的变化又引起了飞行高度的变化。如果遇到的是空速突然减小,而飞行员又未能立即采取措施,飞机就要掉高度,以至

发生事故。 1983年4月4日,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总公司民航直升机公司空中国王-200型飞机,起飞过程中遇到低空风切变,失速坠地。 1991年4月25日,南方航空公司B757/2801号飞机在昆明机场进近中遇到中度风切变,飞机重着陆受损。 2000年6月22日,武汉航空公司运七飞机在武汉王家敦机场进场中遇到雷暴云,受微下击暴流影响坠地失事。 2、雷暴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云是一个“天气制造厂”,它能生产各式各样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天气现象--强烈的湍流、积冰、闪电击(雷击)、雷雨、大风,有时还有冰雹、龙卷风、下冲气流和低空风切变。当飞机误入雷暴活动区内,轻者造成人机损伤,重者造成机毁人亡。因此,雷暴是目前被航空界、气象界所公认的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敌人。 1990年3月日,东方航空公司三*戟B2208飞机在桂林机场进场时遇到雷雨云,飞机冲出跑道。 1988年8月31日,广州三*戟2218飞机在香港启德机场,遇到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 1 第二篇:前瞻浅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 2 第三篇: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 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4 3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4 4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5深圳市气象有限服务公司 ----------------------------------------------------------------------------------- 4 6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 4 7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4 8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9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4 第四篇: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4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不得小于10km;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备的有效半径范围内绕飞。云外绕飞时,距离积雨云,昼间不得小于5km,夜间不得小于10km;两个云体之间不小于20km时,方可从中间通过;④只准昼间从云下目视绕飞雷雨,但飞机与云底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400m;飞行真实高度,在平原、丘陵地区不得低于300m,在山区不得低于600m;飞机距主降水区不得小于10km。积雨云会产生急剧的上升下降气流,暴雨、冰雹、雷电、风切变等一切恶劣天气现象,极大地影响航空安全,所有一切从事飞行的人都要熟悉它,迥避它。⑤飞机从开始滑行到落地关车,始终受着风的影响。在起飞和降落时,飞机一定要迎风起、降,以减少滑跑距离;各种机型都有不同的侧飞标准,以便飞行人员和航行管制人员掌握标准起降。高空风的变化是飞行人员预测到达时间和随时修正偏流的领航依据。对航空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风切变,低空风切变是威胁起落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发现,风切变导致的空中事故大多发生在飞机起飞或着陆的飞行阶段。“风切变”是气象学里面的一个概念,由于和飞行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航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94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通用范本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每架翱翔蓝天的飞机都是在大气中飞行的,它们无时无刻都要受到大气的制约,航空器的能否起降、起降方向、载量、两地间的飞行时间等都与气象相关。从航空器延迟起降和发生的事故来看,由于气象原因占的比例最大,大约有80%以上的航班延误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有约1/4到1/3的航空器事故都与天气有关。所以飞行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民航气象作为航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最大限度地减少天气对航空运行安全与效率造成的危害。 在飞机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的各个阶段

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董颜 卞赟)

专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董颜1卞赟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2、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北京 100081) 摘要 阐述我国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分析专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行各业的应用不足;专业服务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全国与各省专业气象服务有交集;市场竞争力薄弱等。为此全面提出发展专业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对策。 关键词:专业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公共气象服务 气象服务包括决策服务、公众服务和专业服务三大类。决策服务是为政府领导或有关职能部门防灾减灾进行的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是围绕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和各类社会活动、工农业生产而进行的气象服务,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都是政府支持下的公益性服务,是无偿的,也是气象部门的职责所在。专业气象服务则是针对某些企业提出的有别于公益服务的、专业性很强的特殊要求而进行的气象服务,这种专业服务需要专门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发和服务,有大量的成本投入。专业气象服务项目的确立包括用户方提出服务需求,服务方制定服务方案,双方针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成本投入和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谈判,旨在建立公平合理、互利双赢的合作。 1 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 气象部门自 1985 年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以来,密切了气象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关系,提高了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自身效益,增加了气象事业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由此而开辟了包括防雷、电视天气预报广告服务、“121”气象信息服务、终端气象信息服务等多项目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为气象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科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要求气象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将逐步开放。按照WTO关于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和要求,面对国内外的竞争,专业气象服务作为气象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产品,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国气象局从开展专业气象服务以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成立了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铁道部、交通部、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国家电网、三峡总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各大部委和企业的长期有效合作,分别在航空气象、交通气象、海洋导航气象、水文气象、能源气象、天气风险等各个气象服务领域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气象服务保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信息屏等各种媒介和途径,为广大公众提供最及时、最权威的天气服务。 2 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及面临问题 2.1 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行各业的应用不足 目前专业气象服务尚不能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应用。专业气象服务针对各个行业而开展,但是各行业对于气象服务的需求大不相同。这就要求专业气象服务人员有针对性的顺应客户的要求提供服务,但目前由于硬件设施的缺乏,人员资金的不足等因素,导致我国目前

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探讨

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探讨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运输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具有快速、便捷等优点,因而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选择和使用。但是,在航空飞行的过程中,有很多要素会对航空飞行安全产生影响,其中,气象要素是最主要的影响要素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的确保航空飞行的安全。 标签:航空飞行安全;气象要素;探讨 前言 飞机在大气平流层当中飞行,因此绝大多数的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都会对飞机的飞行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确保航空飞行安全,必须对气象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把握。对其气象部门应当能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帮助飞行人员确保飞行安全。 1 低云气象 在气象要素当中,低云指的是距离底面不足2000m的云层,如果云层与底面的距离不足300m,垂直能见度差,将会极大的影响航空飞行安全。如果机场位置上空存在低云,飞机在仪表进近决断高度,仍然处于云层上方,无法对地面目标进行有效观察,因此难以安全的进行着陆。如果强行着陆,将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如果有积雨云存在于低云当中,云层中存在强烈的不稳定气流,可能会引发颠簸、雷电、积冰等问题,从而影响航空飞行安全。因此,在航空飞行中,如果不是必要的情况下,飞机应当尽量远离低云。 2 风的影响 对于飞机的爬升、平飞、起降、下滑、停放机坪等操作,风速和风向都会对其造成较大的影响[1]。在通常情况下,飞机的起降都是逆风进行的,这是由于在逆风的状态下,飞机所获得的阻力和升力更大,能够使飞机的滑跑距离得到缩短。在起飞过程中,飞机在逆风状态下,能够获得更大的附加進气量,因而使操纵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对于航空飞行安全来说,风切变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能够引起动力湍流,同时产生一些大小不一的涡旋。这种情况除了造成飞机的颠簸以外,还会对飞机的起降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气压状态 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对于飞机与底面之间的真实距离,通常是利用气压值来进行调定的。飞机在降落的过程中,机场气象台对本站气压进行观测,给出准确的气压值,从而对飞行高度表进行设定,而一旦气压状态出现异常,导致高度表设定错误或气压报错,将很有可能造成飞机的真实高度不对,进而可能引发严

气象服务业务流程

气象服务业务流程 在常规天气预报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气象条件的特殊要求,通过服务系统,加工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同时,将常规天气预报、专业预报及指导预报,通过各种媒体,分类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专业用户发布。气象服务流程如下: 1、决策气象服务 (1)了解天气背景和常规天气预报,明确当前决策气象服务重点。 (2)1-2月春运服务期间,定期发布长期趋势预测和中期天气预报,出现大雾、大雪、冰冻、大风、寒潮、强对流天气时,及时发布补充短期预报,并提出合理化的防御工作建议。 (3)3-4月做好倒春寒、春季连阴雨、低温、春季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抓住“冷尾暖头”的最佳适播期,及时发布春播期预报。 (4)5月份重点做好降水天气过程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动员准备工作。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 (5)6月1日启动决策服务系统,6-7月间做好梅雨期预报和防汛抗灾决策服务是服务重点。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有重大天气过程时,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和专题气象服务。 (6)7—8月份的高温酷热容易使人产生中暑,高温预测是服务的重点。 (7)9-10月鄂西北多雨易引发汉江秋汛。做好汉江秋汛服务是这段时间的服务重点。 (8)11-12月做好冬季冷空气、寒潮预报服务。 (9)收集气象服务效益和意见,总结分析服务情况。 2、公众气象服务 (1)每日通过天门广播电台、天门电视台、天门日报、天门兴农网等媒体发布气象公告、天气预报,为社会公众服务。 (2)每日06、11、16时将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各类专项预报,通过“121”天气预报答询电话向公众发布;每日06时30分和16时30分通过气象短信编辑平台将天气预报发送到武汉专业气象台为手机用户服务。 (3)遇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时,通过以上途径不定时向社会发布重要天气消息。 (4)答复公众的天气咨询。 3、专业气象服务 (1)了解各类用户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2)熟悉前72小时专业预报意见。 (3)分析常规天气资料和预报,在服务系统上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并分析用户特殊要求修改订正专业、专项预报。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06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响)(正式版)

航空安全诸要素(天气对飞行的影 响)(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 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 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 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 过的航路预报等。 (2)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 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 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 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 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适应一定

温度差的变化。 (3)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4)云,有高、中、低云,低云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中、高云影响目视飞行,有些云会造成强烈颠簸,有些会形成云中结冰,使飞机不能维持安全高度。而积雨云是飞行之敌,必须避开。对绕飞雷雨操纵,在《中国民航飞行条例》中有明文规定; ①只准有雷达的飞机或者根据气象雷达探测的资料能够确切判明雷雨位置,方可在云中绕飞,但距离积雨云(浓积云)不得小于10km; ②只准机舱有增压或氧气设备并具有相应升限的飞机从云层上面绕飞; ③只准在安全高度上,偏离航线不超过导航设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新版)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4

影响飞行的六大气象因素(最新版) 国航飞行在韩国失事,引起众人关注,那么影响飞机安全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据有关报道称,国航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附近失事时,釜山机场正值大雾,能见度低。那么,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因素有哪些呢?有关专家向记者介绍了6大气象因素。 1.气压、气温、大气密度。这些因素影响飞机起飞和着陆时的滑跑距离,影响飞机的升限和载重以及燃料的消耗。 专家指出,飞机的准确落地和高空飞行离不开场压和标准大气压,而气温对飞机的载重和起飞、降落过程的滑跑距离影响较大。随气温的升高,空气密度变小,产生的升力变小,因此飞机载重也随着减小,同时起飞滑跑距离变长。 2.风。风影响着飞机起飞和着陆的滑跑距离和时间。专家介绍

说,一般飞机都是逆风起降,侧风不能过大,否则无法起降。航线飞行,顺风减少油耗,缩短飞行时间,顶风则相反。但易造成飞行事故的是风切变,它占航空事故的20%左右,这是风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具有时间短、尺度小、强度大的特点。 3.云。机场上空高度较低的云会使飞行员看不清跑道。直接影响飞机的起降。其中,危害最大的云是对流云,飞机一旦进入,易遭到电击,使仪表失灵,油箱爆炸,或者造成强烈颠簸,使操纵失灵,发生飞行事故。 4.能见度。能见度就是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能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能见距离。它对飞机的起降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所谓的“机场关闭、机场开放,简单气象飞行,复杂气象飞行”,指的就是云和能见度的条件。 5.颠簸。飞机飞行中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震颤等现象称为颠簸。颠簸强烈时,一分钟上下抛搓几十次,高度变化几十米,空速变化可达每小时20千米以上。造成飞行员操纵困难或暂时无法操纵,颠簸的出现一般与空气湍流有关。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 式版

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由于飞行速度快,距离长气候瞬息万变,飞机要经受各种复杂多变的天气影响;有许多空难是由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的。因此现代化航空要有气象部门提供本场天气实况,降落站实况,预报,以及所经过的航路预报等。 大气温度。温度的变化对飞机乘员会直接影响;对航空器各种仪表附件也会造成影响。飞机要飞越各种温度地区,由于温差变化大,要使乘员和机件适应这一变化,所以在飞机驾驶舱和额舱内都装有空调设备;对机件和设备在选材方面要求能

适应一定温度差的变化。 见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视力正常的人能分辨出目标的最大距离;二是指一定距离内观察目标物的清晰程度。航空活动中,飞行员需要观察障碍物,并分辨出他们的种类,判断出它们的位置。要分辨出目标物,最基本的条件是要看清目标物的轮廓。因此,航空能见度的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和在夜间看清灯光发光点的距离。烟、雾、尘、霾、这些天气现象都直接影响机场的能见度,影响飞行员目视飞行,对起飞和降落影响极大。 (1)雾: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滴或水晶造成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叫浓雾;

航空气象学(教案)

航空气象学(教案)

航空气象学 理论提示: 航空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同飞行活动和航空技术之间的关系,航空气象保障的方式和方法,以及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飞行时的气象等问题的一门科学。航空气象学属应用气象学范畴。在实际工作中,航空气象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航空效率,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有效地运用航空技术,顺利完成飞行任务。 理论解释: 一、T-LnP图 1.1温度对数压力图及其分析实践内容: 温度对数压力T-LnP图又称埃玛图(Emagram,是E nergy-per-unit-diagram的缩写)。是一种热力学图解,图上的面积设计成与大气运动能量成正比。该图解以温度为横坐标,以气压的对数为纵坐标,还有三组线条;层结曲线、干绝热线和湿绝热线、露点压力曲线。使用该图解可以方便而清晰得分析大气层结特性及湿空气在升降过程中状态的变化,判断大气静力稳定性及对流不稳定性。目前温度对数压力图仍是气象台站分析预报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一种基本图表,在飞行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判断飞行天气的工具。根据资料在T-LnP图上绘出层结曲线、干绝热线和湿绝热线、露点压力曲线。

1.2实践目的: 根据T-LnP图上状态曲线、层结曲线和露点压力曲线判断大气稳定度、判断热对流发生时间及其强度,分析出对流和层状云云顶高度、云底高度,估计对流云中垂直气流速度、垂直风场结构,低层能见度情况,分析积冰层高度和厚度。 1.3实践资料: 选取资料库中所提供单站垂直方向上气压、气温、露点温度、风场资料。 1.4实践步骤和方法并据此写出实践报告: 1)根据资料在给定的T-LnP图上点绘出层结曲线、状态曲线、露点压力曲线和高空风分布曲线。 2)分析正负不稳定能量、分析低空风切变情况、分析对流云和层状云顶高和低高、估计云中垂直气流速度、分析积冰层高度和厚度、分析低层能见度情况、进行热对流预计。3)根据前面分析在实践报告中说明航路上飞跃积雨云需要的飞行高度层情况,说明开关防冰的飞行高度层情况,进入积雨云中时飞机的颠簸情况分析,飞机进出层状云的飞行高度层情况,飞机起飞和进近时可能遇到风切变的高度层情况,可能发生的热对流时间。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的关系

航空气象与飞行安全的关系 责任编辑:刘长卿字号:T T 2014-10-07 14:11 来源:航空网我要评论0 在飞机起飞、降落和空中飞行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风、气温、气压都是影响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 地面风会直接影响飞机的操纵,高空风会影响飞机在航线上的飞行速度和加油量。气温高低,可改变发动机的推力、影响空速表、起落滑跑距离等等。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会增加飞机起飞滑跑距离和上升爬高时间,降低飞机载重量。气压会影响飞机的飞行高度。由于各地气压经常变化,往往造成气压高度表指示的误差。此外,雷暴、低云、低能见度、低空风切变、大气湍流、空中急流、颠簸、结冰等天气现象都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雷暴是夏季影响飞行的主要天气之一。闪电和强烈的雷暴电场能严重干扰中、短波无线电通讯,甚至使通信联络暂时中断。当机场上空有雷暴时,强烈的降水、恶劣的能见度、急

剧的风向变化和阵风,对飞行活动以及地面设备都有很大的影响。雷暴产生的强降水、颠簸(包括上升、下降气流)、结冰、雷电、冰雹和飑,均给飞行造成很大的困难,严重的会使飞机失去控制、损坏、马力减少,直接危及飞行安全。 低云是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天气之一,它会影响飞机着陆。在低云遮蔽机场的情况下着陆,如果飞机出云后离地面高度很低,且又未对准跑道,往往来不及修正,容易造成复飞。有时,由于指挥或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飞机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失速的事故。 低能见度对飞机的起飞、着陆都有相当的影响。雨、云、雾、沙尘暴、浮尘、烟幕和霾等都能使能见度降低,影响航空安全。地面能见度不佳,易产生偏航和迷航,降落时影响安全着陆,处理不好,还会危及飞行安全;当航线上有雾时,会影响地标航行;当目标区有雾时,对目视地标飞行,空投、照相、视察等活动有严重的影响。 低空风切变对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有严重的威胁。风切变即是在短距离内风向、风速发生明显突变的状况。强烈的风切变瞬间可以使飞机过早地或者被迫复飞。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导致飞机失速和难以操纵的危险,甚至导致飞行事故。 大气湍流、空中急流都会造成飞机的颠簸。由于空气不规则的垂直运动,使飞机上升下沉。严重的颠簸可使机翼负荷加大而变形甚至折断,或使飞机下沉或上升几百米高度的危险。 结冰对飞行是很危险的。由于冰霜的聚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更重要的是因为机翼流线型的改变,螺旋桨叶重量的不平衡,或者是汽化器中进气管的封闭,起落架收放困难,无线电天线失去作用,汽化器减少了进气量,降低了飞机马力,还可使油门冻结,断绝了油料来源,驾驶舱窗门结冰封闭驾驶员的视线等原因造成飞机失事危险是可以想象的。结冰的形态可以

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三篇.doc

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三篇 第1条 中国气象服务业发展分析报告;中国气象服务业发展分析报告;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目标、敏感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与合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计划,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的重点,建立各时段定期报道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牢牢把握防御和减缓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民生福祉相关需求,研究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热点、新热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先进服务,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加强气象事实监测和分析、预警、预测、预报、极端事件探测、灾害形势和灾害分析、环境影响评估、灾害风险分析和预防、制定适应和缓解对策等。,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全面性;建立电话、传真、网络、视频、短信传输通道,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建立专门的传递系统和文件交换渠道,确保服务信息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发送给决策者,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高频率和广覆盖。 在做好常规气象要素预报和天气实况服务的同时,加强暴雨洪水+台风+干旱+高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开发公共工作+旅游+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相关服务产品,制作和发布公众关注的重大气象事件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多元化。避免用预报产品替代服务产品,将预报和服务与工作流程分开,依靠精细化的预报产品加

强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逐步实现对各种时空尺度大气现象和各种要素的精细化服务,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精细化。 每天向公众提供每小时的天气情况和未来7天的天气预报,包括24小时内的6小时间隔和24-48小时内的12小时间隔。发生灾害性天气和相关气象灾害时,及时发布、及时更新气象预警信息和事实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发布的高频率;利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和丰富公共气象服务手段和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各种社会资源及通信载体,实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下乡、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广泛覆盖。 拓展专业气象服务、延伸服务链、提高科技水平。 培育专业用户群体,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在未来3-5年内重点加强农业、水文、交通、海洋、能源、健康、旅游等专业用户气象服务;在为专业用户提供温度、压力、湿度、风、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水库调度、电力生产调度、城市供热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等可作为决策依据的对策和建议信息,延伸专业气象服务链;发展农业、交通、水文、海洋、能源、健康、旅游等专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和充实专业气象实用技术储备库,开展专业气象监测、预警、评估咨询服务,改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服务产品不专业化的局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科技水平。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