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规矩意识

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规矩意识

2015年01月23日 05 版《人民日报》刊登评论员文章《遵循程序拒绝我行我素》,守纪律讲规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循组织程序。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昭告全党,“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党的程序规定,不仅是我们党集中统一的保证,也是对每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否具有遵守组织程序的自觉,是检验党员、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古训俗语都强调了规矩在规范行为、促进和谐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组工干部更应强化规矩意识,坚持按规矩办事,以规矩服人,做规矩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守护者。

一、立足政治讲规矩

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准则和习惯,具体到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而言,就是指工作中必须遵循和坚持的政策原则、规章制度和程序。组织工作的政治性要求组工干部必须自觉地忠诚于组织工作各项“规矩”,推动组织工作的政策原则、规章制度和程序落到实处。坚持党性必须讲规矩。组织工作是执行党的组织路线的工作,必须始终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这种特殊的政治性要求组工干部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党性坚强,做党的理论的忠实实践者,方针路线的坚决执行者,政策原则的坚定维护者。唯有如此,组织工作才不会在服务于大局中迷失方向,组工干部才不会在体现价值中定错坐标。执行政策必须讲规矩。政策是党的生命。组工干部必须视政策原则为生命,把遵规守纪当天职,坚决以原则为准,严格按政策办事,做到坚持标准不变通,执行政策不变样,自觉地维护党的政策的权威和效力。组工干部要加强政策学习,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掌握政策的具体内容,了解政策的工作对象,熟悉政策的操作执行,增强执行政策的准确性和实效性。恪守法纪必须讲规矩。苏格拉底曾说,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规矩意识说到底还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原则的忠诚,对法纪的尊重,对规范的维护。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组工干部理要做讲规矩的典范,守规矩的楷模。通过带头依规矩行事,按

制度办事,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既定规范和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彰显守法精神,树立守规形象。

二、创新为先立规矩

强化规矩意识,首先要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规矩”,让组工干部有章可循,依序办事。要在执行和遵守现有好制度、好做法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创新、科学设计,因时制宜地破旧制、立新规,加强规矩建设,促进规矩完善。要处理好新旧关系。“水凝固而不流,物僵化而不生。”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规矩也不可能一成不变。那些经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好做法,要坚持下去并认真遵守,不能随意、轻易地去“破”。但是,对于那些过时的条文、陈旧的规矩,必须随时而动,及时破旧立新,使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习惯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组织工作始终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否则,如果一味地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最终只会走进死胡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破旧立新不是标新立异,改革创新不能随心所欲。创立规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朝着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前进,按照科学的精神方法来进行。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组织部门规矩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定位“规矩建设”目标、谋划“规矩建设”工作、检验“规矩建设”的成效。要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干部教育机制、政绩考评机制、任用决策机制,把各级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支持科学发展、保证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上来。要创新体制机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比如,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完全相符合,干部任用决策机制与干部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加以解决。要勇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于破除因循守旧的老观念,打破不合时宜的旧规矩,创新充满活力的新体制。要积极规划、大胆实践、勤于总结、善于规范,探索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机制、组工干部日常行为规范。要坚持继承、扬弃、发展相结合,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使组织工作制度规范推陈出新,组织工作体制机制日臻完善。

三、严字当头守规矩

强化规矩意识,关键在于把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组工干部要忠诚于规矩,严格按规矩行事,做规矩人,办规矩事。为此,必须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使组工干部树立严谨规范、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要立足于高标准。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组工干部对工作必须要高标准,对自己必须要严要求。组织工作无小事,小则关乎党员干部的成长进步,大则影响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做事严丝合缝、不留瑕疵是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组织部门的威信,体现着党的形象。组工干部必须做政治上的清醒人,经济上的清白人,法纪上的规矩人。组工干部只有始终坚持以高标准约束自己,事事严格要求,做到坚持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守法纪不违规,才能在工作上不给组织添乱,在形象上不为组织抹黑,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致力于严管理。在加强组织工作目标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组工干部日常行为管理。要通过细化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加强日常考核,严格奖惩措施,促使组工干部自觉按规矩行事,按制度办事。要着力构建开放的组织工作新格局,增强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探索完善科学合理的内外部监督机制,构建严密有力的监督网络,利用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组织部门发生违规之事,组工干部出现违规之举。要完善责任追究体制,建立健全工作失误和无为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查处,做到执“规”必严、犯“规”必处、违“规”必究。要着眼于好作风。强化规矩意识,好作风是重要保障,也是努力方向。要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打政策擦边球、钻法律空子,法纪观念不牢、规矩意识不强的问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策法纪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规范日常管理,使组工干部树立牢固的党性意识和法纪观念,在执行和遵守规矩的过程中切实做到政治坚定、党性坚强,严守纪律、坚持原则,处事公道、为人正派,规范严谨、务实高效。

四、升华理念化规矩

强化规矩意识,核心是把规矩转化提升为价值理念,融入到组工文化中,渗透到组工干部的日常言行里,进而把规矩转化为组工干部的思维习惯、处事准则和自觉行为。要化规矩为思维习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养成凡事按政策、遇事讲规矩的习惯,想问题、做决策、

办事情都要以党的路线方针为指导,以党的政策原则为准绳,以党的事业发展为目标。在制订每一项决策、办理每一项业务时,都要考虑其是否符合党的政策,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是否符合工作程序,是否符合目标要求。组工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损害组织形象,办的每一件事都不能违反工作纪律。要在内心深处形成强烈的规矩意识,一靠制度,二靠教育。要构建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从思想源头上增强组工干部讲规矩、守规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规矩意识逐步转变为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要化规矩为处事准则。各个部门、各种行业、各类群体都有其独特的行业规矩和处事准则。对党忠诚、为民负责,依法办事、遵规守纪,公道处事、正派做人,这些不仅是组织工作的特殊要求,也是组工干部为人处事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在工作中,要以对党的事业、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按政策规定和程序要求选贤任能;在生活中,要坚持做人原则,做到公道正派,依法律己,不谋私利。要化规矩为组工文化。要把规矩意识融入到组工文化中,树牢组织部门是规范部门、组工干部是规矩干部的理念,大力倡导守规者荣、违规者耻的法纪观,营造重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浓厚氛围。要把规矩的外在约束转化和提升为组织部门特色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转化和提升为组工干部对规范、秩序、和谐的价值认同和内在追求,从而使规矩为全体组工干部所自觉遵守,呈现出规矩在规范程序、推动工作、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和生机活力。如果缺少了组织程序,只是我行我素,对个人,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迟早迷失方向;于组织,则如同一盘散沙、一堆乱麻,难以形成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