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油品分析概述

第1章油品分析概述
第1章油品分析概述

教学内容及安排:

§1-1 石油及石油产品1学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一章石油产品分析概述

§1-1 石油及石油产品

石油:是一种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粘稠状可燃液体矿物油。相对密度一般介于0.8~0.98之间。

原油:未经加工的石油。

石油产品: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的各种商品统称为石油产品。

主要石油产品燃料:各种牌号的汽油,柴油燃料油等;润滑油:各种牌号的内燃机油和机械油有机化工原料:生产乙烯的裂解原料;工艺用油:变压器油,电缆油,液压油;沥青:铺路沥青,建筑沥青,防腐沥青;蜡:食用,化妆品,包装用,药用;石油焦碳:冶炼用焦,燃料焦

一、石油的组成

1. 元素组成

石油主要由五种元素组成。(还有一些微量元素)

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0~14%;硫0.05~8%;氮0.02~2%;氧0.05~2%

一、石油的组成

根据产地不同还含有微量的Cl、I、P、As、Si、Na、K、Ca、Mg、Fe、Ni、V等元素,它们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石油中。

2.化合物组成

石油实际上是多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体。现已鉴定出上千种有机化合物。各地的石油成分不一,无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常数。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还有少量无机物。

(1)烃类化合物:是石油的主要成分。烃类数目庞大,主要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两者之间。

(2)烃的衍生物:含硫、含氧、含氮有机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物质(胶质、沥青质)占石油总量10%-15%,胶质一般能溶于石油醚(低沸点烷烃)及苯,也能溶于一切石油馏分。胶质有很强的着色力,油品的颜色主要来自胶质。胶质受热或在常温下氧化可以转化为沥青质。沥青质是暗褐色成深黑色脆性的非晶体固体粉末,不溶于石油醚而溶于苯。胶质和沥青质在高温时易转化为焦炭。

(3)无机物

少量无机物主要是水、Na、Ca、Mg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少量淤泥。危害:增加原油储运的能量消耗、加速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影响深加工催化剂的活性。

二、石油产品分类

分类依据:GB/T 498-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按主要用途和特性分为:六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及有关产品(L)蜡(W)沥青(B)焦(C)

石油产品分类标准的命名格式

根据GB/T 498—87标准的规定,分类体系中产品是用统一的格式命名的。产品整体名称(用一组符号表示)组成如下:

类别- 品种数字

类别——石油产品的类别用一个字母表示(对润滑剂而言,该字母为“L”),该字母应和其他符号用半字线“-”相隔。

石油产品分类标准的命名格式

品种——由一组英文字母所组成,其首字(GB 7631.1—87中的19个字母)总是表示组别,任何后面所跟的字母单独存在时有无含义,在有关组或品种的详细分类中将给予明确规定。

数字——位于产品名称的最后,其含义(如润滑剂,一般说来,其含义是粘度等级)应在有关标准中给予规定。

润滑油产品名称的一般形式举例如下

类别- 品种数字

例:L—G 68 :L:表示润滑剂;G:表示导轨油(组别)68:表示粘度等级

二、石油产品分类

1.燃料

用来作为燃料的各种石油气体、液体,统称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类分组方法按GB/T 12692.1-92《石油产品燃料类(F类)分类第一部分:总则》分为4组。

1、燃料

2.溶剂和石油化工原料

(1)溶剂油溶剂油是对某些物质起溶解、稀释、洗涤和抽提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溶剂油是由原油直馏轻质馏分经酸碱精制而得,或由催化重整产物经芳烃抽提后的抽余物再进行分馏、精制而成的产品,不含添加剂。

国产溶剂油有三种:航空洗涤汽油[SH 0114-92(1998)]、

溶剂油[GB/T 1992-80(88)]和6号抽提溶剂油(GB 16629-1996),广泛用作精密机件清洗、香料及油脂抽提溶剂、化学试剂、医药溶剂、橡胶溶剂、油漆溶剂等。大部分溶剂油的馏分很轻,是蒸发性很强的易燃品。

(2)化工原料

包括苯类产品、石油气和中低沸点直馏馏分(如石脑油、轻柴油)。用来生产炔烃(乙炔)、烯烃(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及合成气等石油化工基础原料。

3.润滑剂及有关产品

润滑剂是一类重要的石油产品,几乎所有带有运动部件的机器都需要润滑剂。

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我国润滑剂和有关产品是根据GB/T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一部分:总分组》,

该标准参照采用ISO 7643/0-81《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的分类》而制定。

将润滑剂分为19 组。每组润滑剂根据其产品的主要特征、应用场合和使用对象再详细分类。

4.石油蜡、石油沥青和石油焦

(1)石油蜡石油蜡是由含蜡馏分油或渣油经加工精制而得到的一类石油产品。包括液体石蜡、凡士林(石油脂)、石蜡、微晶蜡(地蜡)和特种蜡等5个系列。石油蜡虽少,但在国民经济中却有着重要的用途,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日用化学、食品、医疗、机械、电子、冶金等许多部门。

2)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以减压渣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石油产品,它是黑色固态或半固态黏稠状物质。石油沥青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专用沥青和乳化沥青4个系列。主要用于铺设道路和建筑工程,

也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管道防腐、电器绝缘和油漆涂料等方面。

(3)石油焦

石油焦是黑色或暗灰色的坚硬固体石油产品。它带有金属光泽,呈多孔性,是由微小的石墨结晶形成的粒状、柱状或针状结构的碳素材料。

石油焦通常由减压渣油经延迟焦化而制得,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部门,用于制造石墨电极、化工生产的原料或燃料。

教学内容及安排:

§1-2 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标准1学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二节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标准

石油产品分析(油品分析):是指用统一规定或公认的试验方法,分析检验石油产品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试验过程。

石油产品分析课是建立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石油炼制工程的基础上,以石油炼制中的原油分析、原材料分析、生产中控制分析和产品检验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一、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实验,为石油从原油到石油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检验。它是石油产品生产加工的“眼睛”,可为油品加工过程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

2.石油产品分析的任务

(1)为制定加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2)为控制工艺条件提供数据

(3)检测石油产品质量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石油产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理化性质的特殊性

油品的理化性质是组成它的各种化合物性质的综合表现

油品理化性质的测定常采用条件性试验

常需要提供理化性质和化学组成两方面的分析数据供生产和科研参考

二.石油产品分析的标准

(一)标准及标准化

1.标准

——为取得国民经济最佳效果、广泛应用和重复使用所采纳的规定。

2.标准化

——制定、贯彻、修改标准的工作。

油品分析方法多为条件性试验方法,为了使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油品分析时必须严格按照方法中规定或限制的条件进行测定,及按标准化方法进行测定。这样所得数据才能被公认。

(二)石油产品分析标准的分类

1、按内容分类

(1)石油产品标准将石油产品质量规格按其性能和使用要求规定的主要指标。

石油产品标准的内容:标准的适用范围,简单说明产品的原料、生产工艺;该产品的用途、名称和代号;对该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要求的项目,各项目的质量指标,以及测定各项目所用的试验方法编号和附注;包装和采样等规定,各产品的包装、标志、储存、运输、交货验收及采样的规定。

(2)试验方法标准根据石油产品试验多为条件性试验,为方便使用和确保贸易往来具有仲裁和鉴定法律约束力而制定的一系列分析方法标准。

2.按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分类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以及由其公布的其它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区域标准世界某一区域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通过的标准。

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是由国家指定机关制定,发布实施的法定性文件。

2.按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分类

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国际上著名的行业标准有: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英国石油学会标准IP、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是各国分析方法靠拢的目标。

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没有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时,企业自身所制定的试验方法标准。

标准的编号:编号的字母表示标准等级

中间数字为标准号

末尾二位数字为审查批准年限。

例:GB 254-87 即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第254号,1987年批准。

(三)石油产品标准

在我国主要执行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 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4. 企业标准(SY)

三、我国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方式

1、等同采用

用符号‘≡’、缩写字母‘‘idt’’表示。其技术内容完全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对应。

2、等效采用

用符号‘=’、缩写字母‘‘eqv’’表示。其技术内容基本相同,个别条款少有差异,但可被国际标准接受,编写方法不完全对应。

3、非等效采用

用符号‘≠’、缩写字母‘‘nev’’表示。其技术内容有重大差异,有互不接受条款。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1-3 实验数据的处理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石油组成、产品种类、石油产品分析任务及标准

[板书] 第三节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数据总的有关术语

[讲述]1. 真实值(μ):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真实值是难以获得的。一般可以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用多个实验室得到的单个结果的平均值来表示。

注意:绝对真值不可测。

真值包括:

理论真值如某化合物的理论组成等。

计量学约定真值:如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的长度、质量、物质的量单位等等。

相对真值精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测定值作为低一级的测量值的真值,这种真值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如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标准试样及管理试样中组分的含量等。

[板书](2)误差

[讲述]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它反映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间的符合程度。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所以努力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定量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据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性质的差异,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板书](3)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定值—真实值(用“Ea”来表示)。

Ea = x-T x 为单次测定值,T:真实值

相对误差:指的是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率。便于比较各种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更有实际意义。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RE表示

RE =(E/μ)×100%

[板书](4)系统误差

[讲述]系统误差是由某些必然的或经常的原因造成的。系统误差的来源:方法,仪器、试剂及操作误差等。

系统误差的特点:单向性: 实验值要么都提高,要么都偏低。重现性: 在重复测量时误差的大小常常比较接近,会反复出现。可测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

注意:增加测定次数,不能使系统误差减少,

它的大小、正负可测定出来,因而是可以校正的。

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

方法误差:分析方法本身造成→对照试验克服

仪器误差:仪器准确度造成

(如:容器刻度不准、砝码磨损)→校正仪器克服。

试剂误差:试剂或蒸馏水不纯引起→空白试验克服。

操作误差:操作失误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引起。

(过失误差)→对照试验克服。

个人误差:个人的主观因素造成。

[板书] (5)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讲述]随机误差的来源:由一系列微小变化的偶然原因造成的。

例如:称量同一物体时,室温或湿度如有微小变动都会引起偶然误差,使得称量结果不一致。

随机误差的特点:大小不定,时正时负,往往找不出确定的原因,很难被人们觉察、控制、校正和测定,也无法避免。故随机误差又称为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随机误差的规律---服从统计规律: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可计算某一范围内误差出现的概率。上述规律可用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表示。

减少随机误差的方法: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然后结果取平均值的办法减少随机误差。注意:除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之外,还存在由于分析工作者的过失而引起的误差。

[板书] (6)准确度与误差

[讲述]准确度: 指实验测定值(x)与真实值(T)相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反之,准确度低。

为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7)偏差: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差值

(8)精密度: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测定的两个或多个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精密度大小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板书](9)重复性(r)

重复性限是指在同一化验室中,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样品,于短时间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间的(在95%概率下)的允许差值。即在重复条件下,取得的两个结果之差小于或等于r时,则认为结果合格;否则两者均可疑。

[板书] (10)再现性(R):

[讲述]是一个数值,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按同一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在特定概率下,通常95%)允许差值。两个实验室取得的结果,其差值小于或等于R时,则认为结果合格;否则两者均可疑。

例题:测定铜矿中铜的含量为50.48%;若真实值为50.50%,求其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

E=50.48%-50.50 % =-0.20%

相对误差:

RE=(-0.20%/50.50%)×100 % =-0.04%

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报告

[讲述](1)分析数据的处理

通过精密度的分析来判断所得的实验数据是否可靠。如果两次测定结果之差大于95%置信水平品下的r值和R值,则两个数据均可疑,此时,至少赢取得3个以上结果(包括前两个结果),然后,计算最分散结果和其余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将其差值与方法精密度相比较,如果差值超出,则应舍弃最分散的结果,直至得到一组可接受的结果为止。

例如:对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测定,140号沥青针入度在110~150mm范围,允许误差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超过4.若5次测定结果为:125、124、126、127、127.则数据处理过程如下: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是:127-124=3﹤4

则5个数据符合精密度要求,数据有效,其分析结果是:

(125+124+126+127+127)÷5=125.8

(2)分析结果报告

[讲述]要求将准确的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生产单位和生产指挥人员,一边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得到合格的石油产品和半成品。这就需要填写分析报告单,紧急情况下,可先用电话报告分析结果后送书面报告。报告单要求清楚、完整、准确填写,不得涂改或臆造数据。

实验结果报告单内容包括:采样时间、地点、试样编号、试样名称、测定次数、完成测定时间、所用仪器型号、分析项目、分析结果、备注、分析人员、技术负责人签字、实验室所在单位盖章等。

[本章内容小结]1、石油产品组成和分类:元素组成:主要C、H;少量O、N、S;微量Cl、

I、P、As、SiNa、K、Ca、Mg、Fe、Ni、V;化合物组成:主要是烃类、非烃类,少量无机物。

2、油品分类:6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焦。

3、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任务及分析标准;分析数据的处理;

[作业布置] 教材第8页:6、7、8

加油站分析报告(王涛)

加油站分析报告 一、主要设备品牌: 正星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加油机、加气机、油气回收、液位、站级管理系统等石油销售设备的生产、销售、服务;同时,自主研发了广泛应用于油站经营管理的系列管理系统软件,是加油车、加油船、油库、油罐设备的销售和服务专业提供商。 恒山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在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市有两家孪生兄弟公司。“恒山石油设备”是一家集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安装、维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经营的产品有:税控燃油加油机,加气机,油站(油库)自动化管理系统,输油鹤管和自动收发油控制系统,加油机、加气机配件,计量加油枪。代理国内外名牌潜油泵、液位仪的销售和安装维修;承接国内输油管道泵站(稠油泵)的安装和维修。 北京三盈联合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名企云集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成立背景是广东盈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股权重组后,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成品油零售行业,作为中国加油设备的主要制造企业,已有十余年行业经验,专业从事“三金”牌税控燃油加油机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 备注:税控燃油加油机:内置税务监控系统芯片。 计量加油枪:测量流经管道液体的体积流量的仪表。 潜水泵:加油机可体内安装油泵,采用真空抽吸。油罐内安装潜油泵,正压供油。

双层油罐:采用6mm厚的Q235-B钢板制造,外层钢化玻璃纤维或钢板。 优点:抗压抗震性好、耐腐蚀性、耐电蚀性、使用寿命较长、环保性能高效。输油管道材料:1、碳素钢管;用于固定管道。2、耐油胶管,用于卸油、衔接部分。 液位仪:1,、品牌:青岛:澳科、青岛海工智能、贵和科技;北京:博瑞特(MTS)、仪通; 郑州:永邦、佳合科技、开物通电子 2、原理: 油气回收:是指在装卸汽油和给车辆加油的过程中,将挥发的汽油油气收集起 来,通过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或减 少油气的污染,或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汽油, 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方法分为:1、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硅胶或活性纤维等吸附剂对油气/空气混合气的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 气和空气的分离。油气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油气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 压脱附或蒸汽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而活性炭等吸附 剂对空气的吸附力非常小,未被吸附的尾气经排气管排放。 优点:吸附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 排放浓度低,可达到很低的值。 缺点: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活性炭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国产活性炭吸附力一般只有7%左右,而且寿命不长,一般2年左右要换一次。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习题一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填空题 1.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元组对应表中。 解:一个记录(一行) 2.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和面向对象模型。 解: 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3. 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解: 关系模型 4. 关系模型数据库中最常用的三种关系运算是、、。 解: 选择运算,投影运算,连接运算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最小访问单位是。 解: 字段(数据项) 6.对表进行水平方向的分割用的运算是。 解: 选择运算 7. 数据结构、和称为数据模型的三要素。解: 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8.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完整性、完整性和完整性三种。 解: 用户定义,实体,参照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数据库进行规划、设计、协调、维护和管理的人员,通常被称为( D )。 A. 工程师 B. 用户 C. 程序员 D. 数据库管理员 2. 下面关于数据(Data)、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与数据库系统(DBS)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 DB包含DBMS和DBS B. DBMS包含DB和DBS C. DBS包含DB和DBMS D. 以上都不对 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包括( D )。 A. 实现数据共享,减少数据冗余 B. 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C. 采用特定的数据模型 D. 以上特点都包括 4. 下列各项中,对数据库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D )。 A. 数据具有独立性 B. 数据结构化 C. 数据集中控制 D. 没有冗余 5. 在数据的组织模型中,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 D )。 A. 关系模型 B. 层次模型 C. 网状模型 D. 数据模型 6. 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描述的是( C ) 的集合。 A. 文件 B. 数据 C. 记录 D. 记录及其联系

原油行业分析报告

一、原油背景知识介绍 发现历史 1.古代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石油的国家,900年前宋代著名学者沈括在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出知延州(今延安)。在任上他发现和考察了鹿延境内石油矿藏与用途,并对石油的属性和用途有文字记载。沈括当时认为石油的主要用于烟墨制造,虽然这与石油当今的主要用途并不一致,但沈括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预见日后得以了验证。中文中“石油”一词也是由沈括提出。 2.近现代石油工业的兴起 1867年,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40.4%,超过了煤炭所占比例的38.8%。此时,石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使用带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贸易的扩大。这一年,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一战前,石油主要用于照明,美国和俄罗斯是当时的主要产油国和主要的消费国。在一战中,石油作为燃料的高效和轻便性得以彰显,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20世纪20年代,石油成为内燃机的动力,这使得石油需求和贸易迅速扩大。到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和前苏联成为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石油国际贸易开始在全球能源贸易中占据显要位置,推动了能源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并动摇了煤炭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主体地位。二战期间,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盟国的主要能源供应者。二战后,美国一度掌握世界原油产量的2/3。从1859年在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世界能源版图被称之为“墨西哥湾时代”。王亚栋认为,“墨西哥湾时代”的形成发展期同时也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膨胀,最终在西方世界确立其霸权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与美国国内的石油开发同步。美国在“墨西哥湾时代”对石油的控制,促进巩固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石油成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重要助推剂。 原油的成分 原油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 平均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4%),氢(14%),硫(1到3%)--其中含硫物质主要为硫化氢、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氮(低于1%)--主要来自于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氧(低于1%)--主要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低于1%)有镍、铁、钒、铜、砷等,盐类(低于1%)包括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 原油的主要用途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剂、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原油储存和装卸的基本要求 原油和油品储存的主要方式有散装储存和整装储存,整装储存是指以标准桶的形式储存,散装储存是指以储油罐的形式储存,储油罐可分为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金属油罐又可分为立式圆筒形和卧式圆筒形。按照油库的建造方式不同,散装原油或油品还可采用地上储油、半地下储油和地下储油、水封石洞储油、水下储油等几种方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储存

加油站基本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永昌加油站油品销量预测报告 目的:为进一步秉承公司“奉献能源、助力交通、服务大众、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在保畅中增量,在发展中增效,现就2018年成品油销量进行预测如下: 一、加油站道路状况; 二、加油站加油车辆状况; 三、加油站地域状况; 四、加油站周边市场情况; 五、加油站主要目标客户消费特点; 2018年成品油销量进行预测如下 一、加油站道路状况 永昌加油站地处永山高速;东边是武南服务区加油站;西边为山丹服务区加油站。后邻国道312线。道路类型为双向双行,中间有隔栏,道路状况良好,近期无扩建计划。 二、加油站加油车辆状况 1、道路车流量统计 (一)总体情况:双向车流量共170924台(不包含永昌站维修期间) (二)按车辆类型划分:柴油车47762台,占总车流量的27.9%,汽油车123162台,占总车流量的72.1%,柴汽比2.57:1

三、主要客户群的偏好 (1)私家车驾驶员一般注重油品质量、品牌效应,对价格不敏感,(2)单位公车驾驶员一般注重油站环境,油品质量,品牌效应,对赠品感兴趣,对价格不敏感,求信誉心理。 (3)大车司机一般注重环境、质量、便利性和品牌,对价格敏感。 四、加油站周边市场情况及销量分析 由于位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车流浪较大,加油站道路车流量日均5000辆左右,1-11月永昌站日均销量34.49吨,(不包含七月中旬至10月底)共销售8417.339吨,其中从七月中旬到10月底加油站处于升级改造期间。加油站周围以高速出行车辆和货运大车是加油站汽油销量的主要来源,竞争对手为永昌东关加油站距离该站1公里,永昌南关加油站距离该站5公里,武南服务区加油站距离该站80公里,山丹服务区加油站距离该站100公里。又因312国道进行了大幅翻修,道路状况越来越好,而货运车辆运费较低,部分车辆选择从国道绕行,避开了高速加油站。又因山丹比永昌改造早,以前永昌站外观形象比较差,永昌改造期间使很多的顾客改变了加油的习惯,还需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改变。 五、所以对2018年成品油销量为:汽油4000吨,柴油10000吨

油品分析实训总结

10--11学年第二学期《油品分析》实训总结《油品分析》实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以处理实际生产过程问题。通过学习了解油品分析的特点、原料资源和主要产品。要求学生了解油品分析的概述、油品取样、常见油品技术要求及其标准分析方法和油品化验等,重点掌握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燃料油,润滑油,润滑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溶剂油,石蜡油,石油沥青等石油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及其分析检验方法,注重操作技能的训练。 通过实训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综合思维能力。 这一学期针对与09级学生共开设了三个实训项目,3个教学班,总的来看实训进行得非常顺利,效果也比较好。 实训项目一汽油、柴油、煤油酸度的测定法 1、实验内容: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测定法 2、实验基本要求: (1)汽油酸度测定 (2)柴油酸度测定 (3)煤油酸度测定 实训项目二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 1、实验内容:汽油技术要求的分析检验 2、实验基本要求: (1)蒸发性 (2)抗爆性 (3)腐蚀性 (4)安定性 实训项目三石油沥青质量标准测定 1、实验内容:石油沥青质量标准测定 2、实验基本要求: (1)沥青延度的测定

(2)沥青软化点的测定 (3)沥青针入度的测定 本次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规范实验操作。使他们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有意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当然,在实训过程中,也难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预习情况不好,以致实训过程中时常弄得措手不及,影响实训进度的进行和实训效果的准确性。再比如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太差,操作不规范,少数同学实验中还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实训过程经常丢三落四等等。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针对这些问题,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措施,尽量克服各种困难,改进实训方案,提高实验水平,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使实验室真正成为他们掌握技能知识的地方。

某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油品盈亏分析报告【共4页】

某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油品盈亏分析报告 某石油销售公司加油站油品盈亏分析报告 xx年03月30日结账时点,**公司在营加油站491座,纯枪销售量为142111吨,实际库存为24112吨,盘点盈余油品41 8、8吨,盈油率 2、95‰,剔除客观因素(含温差损耗、库存密度损耗)后盈余13 2、2吨,真实盈余率为0、93‰。 本月各分公司均按照**公司统一结账时间进行了盘点工作,盘点工作以各分公司机关管理人员、加油站计量管理人员交叉盘点为主,加油站自盘为辅的方式进行。 现在将本月油品盈亏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本月账面盈亏及真实损耗情况 (一)3月份油品账面盈亏情况 **公司3月份各油品盈亏情况如下表所示:略注:因3月份有部分公司-10#柴油置换回0#柴油,故本月-10#柴油账面损耗率较高。 (二)3月份油品真实管理水平本月各分公司账面均出现盘盈结果。但是,考虑到盘盈油品中存有“温差”、“规定密度转换”等客观环境因素影响,掩盖了各分公司、加油站的真实管理水平,所以,剔除“规定密度转换”、“温差”等因素影响后,才能真实反映出各分公司的管理水平。

本月,剔除“温差”、“规定密度转换”因素影响后,芜湖、合肥和马鞍山分公司油品实际管理效果最好。根据省公司规定的加油站体积修正系统将12家地市公司分为**北、**和**三类。**公司、**公司和**公司真实盈余率0、047%、0、116%和0、113%,各家公司具体真实盈亏情况及考核排名如下表所示: 略 (三)3月份油品盈亏管理水平提升情况3月份剔除客观因素影响,实际管理产生盈余10 4、8吨,各分公司3月份真实损耗环比情况如下表所示:略 二、本月损耗主要原因分析本月油品盈余与规定密度调整、VCF值差异、运输损耗、加油机误差等四个方面因素有主要关联,其中,规定密度调整造成盈余3 5、7吨;规定VCF值与实际VCF值差异影响产生盈余22 2、6吨;运输损耗造成盈余10 3、7吨;加油机误差影响产生亏损1 5、6吨。 备注:(1)本月各环节统计结果中显示出本月理论盈余油品34 6、5吨,与实际结果相差-7 2、359吨,差异原因为:由于统计各环节损耗数据时,受测量、统计口径、器具误差等主、客观因素影响,造成分析数据与实际盘点数据间存在偏差;(2)由于油品销售、储存过程中,

油品分析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试题答案(第一章油品分析概述) 1.名词解释 (1)油品分析(2)石油产品标准(3)试验方法标准(4)国际标准 (5)区域标准(6)国家标准(7)行业标准(8)地方标准 (9)企业标准(10)国外先进标准(11)原始记录(12)再现性 (1)答:油品分析是用统一规定或公认的方法,分析检验石油和石油产品理化性质和使用性能的科学试验。 (2)答:石油产品标准是将石油产品质量规格按其性能和使用要求规定的主要指标。 (3)答: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就是根据石油产品试验多为条件性试验的特点,为方便使用和确保贸易往来中具有仲裁和鉴定法律约束力而制定的一系列分析方法标准。 (4)答: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以及由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5)答:区域标准是世界某一区域标准化组织制定并通过的标准。 (6)答: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是由国家指定机关制定,发布实施的法定性文件。 (7)答:行业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有关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8)答:地方标准是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9)答:企业标准是在在没有相应国家或行业标准时,企业自身所制定的试验方法标准。 (10)答:国外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影响的区域标准,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制定的国家标准和其他某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标准,国际上通行的团体标准以及先进的企业标准。 (11)答:原始记录为能反映发生在现场最初状态全部信息的记载。 (12)答:再现性是指在不同试验条件(不同操作者、不同仪器、不同实验室)按同一方法对同一试验材料进行正确和正常操作所得单独的试验结果,在规定置信水平(95%置信度)下的允许差值,用R表示。 2.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3”) (1)组成原油的元素主要是C、H、O、N、S。(√) (2)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3)我国石油产品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指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组织制定,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

水中油类测定分析方法的综述

水中油类测定分析方法的综述 李海州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04)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水中油类的测定方法做了比较系统的综述。对几种水中油类的常用方法,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光度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优劣进行了评价。另外,介绍了测定水中油类含量存在的难点、发展趋势和技术改进等。 关键词:水;油类;测定分析 油类是指任何类型的(矿物油、植物油等)及其炼制品(汽油、柴油、机油、煤油等)、油泥和油渣[1]。油类主要有漂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类附着在固体悬浮物表面而形成油膜---固体物 5种形式。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1000吨油类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体,由于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油将会影响空气和水体表面氧的交换,而分散于水体中以及吸附于悬浮颗粒上或以乳化状态存在于水体的油易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并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使水质恶化;油膜还能附着于鱼鳃上,使鱼类窒息而死;当鱼类产卵期,在含有油类污染物质废水中孵化的鱼苗,多数为畸形,生命力低下,易于死亡;含有油类污染物的废水进入水体后,造成的危害很为严重,

不仅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而且影响水体附近的环境,因此,油类是水体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水质监测中,也是一项重要的监测项目。要消除油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首先就必须能够准确的测定水中油类的含量。 然而,水中油类含量测定又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水中的油类成分是相当复杂的,此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水体中油类污染的成分也不同,无法有用单一的油标准进行对照,无法准确测定,所以水体中油类物质含量的测定问题是环境分析化学一个古老、重要而又困难的问题。目前水体中油类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光度和国家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方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2],本文简要介绍以上几种方法的原理和优劣,及人们对水体中油类监测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1.重量法 重量法是用有机萃取剂(石油醚或正己烷)提取酸化了的样品中的油类,将溶剂蒸发掉后,称重后计算油类含量。重量法应用范围不受油品的限制,可测定含油量较高的污水,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试剂,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重复性较好。缺点是损失了沸点低于提取剂的油类成分,方法操作复杂,灵敏度低,分析时间长,并要耗费大量的提取剂,而且方法的精密度随操作条件和熟练程度不同差异很大。 因此,水体中动植物油含量较高的,采用该方法较适合,可以得到

数据库系统综合概论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差不多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差不多知识和差不多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治理技术进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靠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确实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确实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治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

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纳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纳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进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为数据治理进入一个革命性时期提供有力的支持。依照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靠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治理的进展能够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时期,即人工治理时期、文件治理时期和数据库治理时期。 【1】人工治理时期 这一时期发生于六十年代往常,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展才刚刚起步,数据治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治理差不多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差不多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治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如此就给数据治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同时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专门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白费严峻。

油品质量管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在“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中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______制度,验明______证明和其他标识。销售者不得销售______的产品和______的产品。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______、不得__________,不得以______产品冒充______产品。 进货检查验收;产品合格;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失效、变质;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合格;合格 20.油品质量事故种类有。 采购事故、储存事故、销售事故、运输事故 21.油品质量事故处理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是, ,,。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改进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22.销售系统质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依据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企业质检室工作规范》 3.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为何要履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答:产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是法律对销售者规定的一项重要义务,是销售者与生产者在交接产品时所建立的管理制度,目的是严格把好产品进货质量关,保证进货渠道的质量。销售者完成进货检查验收之后的产品,产品的所有权由生产者,供货者转移至销售者,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4.企业对国家或地方监督抽查的检验结果有异议怎么办? 答:被抽查企业对检验结果有异议,应当在收到检验结果通知单之日起15日内提出。确认异议存在的,应依法提请复检或仲裁,维护本企业利益。 5.抽检轻质油品容器有何要求?样品的抽取量是多少? 答:抽检轻质油品,使用1L或2L洁净干燥棕色磨口玻璃瓶或铁质容器。每个样品至少同时抽取两份,一份为检测样,一份为保留样。抽样量满足检测项目要求。 6.油品质量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客户第一,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

工作分析的概述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概述 第一节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 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常常会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困扰: 各个职位的工作职责不清,有的工作没有人去做,有的工作看似很多人都在做,其实如果这项工作出了问题,大家就互相推卸责任,因为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项工作到底是谁的责任。 组织中一些重要的工作由于没有人负责而被耽搁,造成组织的某些重要职能无法在具体的工作中得以实现;而有些简单的工作,由于很多人在重复地做,工作环节过于繁琐而使得工作效率低下;有的事情由于没有人负责而变成了突发事件,管理人员花费很多事件在处理具体问题。 不同职位的权限不清楚,出了事情不知该由谁负责,很多事情无法及时做出决策。 对人们的工作结果和表现进行考核时,缺乏绩效的指标和标准。 对人员进行招聘和任用时,不知任职者应具备哪些条件,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能够胜任工作。

如何解决类似上面的这些问题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系统性的方法收集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确定组织中各个职位的工作职责、权限、关键绩效指标、对任职者的基本要求等,这就是工作分析所要做的工作。 一个组织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职能,例如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研发等等,这些职能需要由各个职位上的人来承担,工作分析就是将组织中的各项职能有效地分解到各个职位上。而在每一个职位上,明确地规定这个职位的目的或使命,规定该职位所承担的各项职责与所需完成的各项任务,并针对其职责和任务规定相应的绩效标准,明确各个职位与组织内外其它单位和个人所发生的关联关系,规定各个职位的权限,确定职位任职者的基本要求。工作分析是一项对事物进行分解的活动。分解就是将事物拆分成各个组成部分,同时研究这些组成部分是怎样构成整体的。因此,工作分析不仅仅关注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各个职位,同时关注各个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各个职位与整个组织的关系、它们在整个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组织与其中的各项工作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 工作分析能使工作目标、职权范围和工作流程与规范的变化适应组织变革与发展的要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组织最需要进行工作分析: 当新的组织建立时,需要分解和确定各项工作内容和条件时 当组织发展变化而使工作内容发生变化或产生新的工作内容时

关于环烷油的行业分析报告

关于环烷油行业的市场分析报告 第一章行业的概述 一、环烷油的基本情况 1、概况 环烷油是从环烷基原油中提炼出来的,在石油产品中与石蜡基油相比资源较少,储量只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2。2%,属稀缺资源。世界上的环烷基原油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四个地方,即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和中国的新疆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以及渤海湾等地区。美国德州和加州的稀环烷基原油逐渐减少,重质环烷基原油开始开采;目前大量开采的是委内瑞拉重质环烷基原油,开采的成本越来越高. 环烷油属于操作油(加工油、填充油)之类,是以环烷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馏分。相对密度0.89~0.95,闪点〉160℃,酸值〈0.1mgKOH/g,苯胺点66~82℃,凝固点≤18℃。折射率 1.4860~1.4963。酸值<0.15mgKOH/g.流动点-40~-12℃。饱和烃含量87.55%~9 3.86%,芳烃含量6。14%~11.96%,沥青质含量0~0.49%。用作橡胶型密封胶和压敏胶的软化剂。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2、特点 原油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按关键馏分的特性,即特性因数K值,以及碳型分析,可大致将原油分为石蜡基、中

间基和环烷基三大类,如环烷基原油又称沥青基原油,是以含环烷烃较多的一种原油,如果环烷碳含量CN%≥50%,则是高纯度环烷基原油。环烷基原油所产的汽油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润滑油馏分含蜡量少或几乎不含蜡、凝固点低,粘度指数较低,渣油中含沥青较多。环烷基原油虽然粘温性差,但低凝固点,可用来制备倾点要求很低而对粘温性要求不高的油品,如电器用油、冷冻机油等。虽然环烷基原油获得高附加值的轻质燃料油的收率低,生产低附加值沥青和重质燃料油的收率高,但其润滑油馏份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是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提高加工收益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工艺原理及流程 1、工艺原理 加氢处理是大多数环烷基油炼厂采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化学手段脱除原料油中的硫、氮、氧等杂质,并将芳烃和多环芳烃转化为饱和烃,可提高基础油氧化稳定性,降低色度,提高安定性,增加粘度指数,降低致癌物含量。产物经分离出轻质组分后,剩余的为基础油产品。传统的溶剂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艺由于很难大幅度降低酸值,一般不适用于环烷基原料. 催化脱蜡也叫临氢降凝,与溶剂脱蜡不同,它是化学反应技术,它把含蜡原料油通过催化剂及氢气使蜡择形加氢裂化或临氢异构化,将油中的蜡脱除,从而达到降低润滑油凝点(倾点)和分离的目的[4]。由于环烷基油基本不含蜡或含蜡量很少,不适用酮苯脱蜡工艺,因此如何降低原料倾点,生产低凝点产品如变压器油、冷冻机油等一直是

第一章 油品分析概述

第一章油品分析概述 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组成原油的元素主要是C,H,O,N,S。(对) (2)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对 ) (3)我国石油产品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指派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 工科学院研究组织制定,目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 ( 对 )。 (4)国内油品分析标准部分为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对) (5)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同一操作者、同一仪器、同一实验室),在短时间间隔,按同一方法对同 一实验材料进行正确和正常操作所得独立结果在规定置信水平(95%置信度)下的允许差值称为重复 性。(对 ) (6)进行在线性分析时,当两次实验结果之差大于或等于95%置信水平下的R值时,则认为两个结果 均不可靠,数据无效,不能将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 (7)油品分析报告包括分析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两种。( ) 2.填空题 (1)我国石油产品按GB/T498-1987《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将石油产品按主要特征划分为 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以及焦六大类,各类的代号依次为 1F 2S 3L 4W 5B 6C (2)石油燃料包括车用汽油、柴油、喷气燃料和。 (3)在SH/T 0185-1992(2000)中画线的含义依次为、、、。 (4)我国采用国家标准或先进标准的方式通常有采纳、应用、直接应用、间接应用都 和。 3.选择题 (1)下列石油馏分中,不属于燃料油的是(B ) A汽油 B 润滑剂 C 轻柴油 D喷气燃料 (2)下列国外先进标准中,表示美国实验与材料协会标准的是(C ) A ISO B BS C ASTM D API (3)下述标准等级属于地方标准的是( D ) A GB/T B SH C GJB D DB 4.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油品。 原油经过石油炼制而得到的各种商品统称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有车用汽油,车用柴油,喷气燃料 或煤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及炼厂气等 (2)简述油品分析的主要任务。 1.①为确定加工方案而提供基础数据②为控制工艺条件提供数据③检验出厂油品质量④评定油品使 用性能⑤对油品质量仲裁 (3)简述目前我国采用与执行油品分析标准,按适用领域和有效范围划分哪几类? 2.①国际标准②区域标准③国家标准④行业标准⑤地方标准⑥企业标准 (4)简述我国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方式含义、表示符号及缩写字母。 3.等同采用(符号≡,缩写字母idt),其技术内容完全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 对应;等效采用(符号=,缩写字母eqv),其技术内容基本相同,个别条款结合我国情况稍有差异, 但可被国际标准接受,编写方法不完全对应;非等效采用(即参照采用,符号≠,缩写字母nev),其 技术内容有重大差异,有互不接受的条款。 第二章油品取样 1.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点样的测定结果能够代表试样的整体性质。( T ) (2)采取单个试样越多,组合后试样的代表性好,越有利于分析。(T ) (3)一般要求将采取的试样分为两份,一份用来分析,另一分则保存,以备仲裁分析。(T ) (4)抽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挑选每个产品是否合适。(F ) (5)为减少取样误差,取样时可以多取样,以保证试样的代表性T (6)天然气容器中的压力等于或低于大气压力时采用抽空容器法取样。(T ) 2.填空题 (1)液体沥青试样量,常规检验试样从桶中取样为 1 L,从贮罐中取样4 L。 (2)油品组合样有若干个点样按规定比例合并而成。 (3)常用来装试样的容器有玻璃瓶、油听和聚四氟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瓶等。 (4)天然气常用取样方法有液化石油取采样、石油沥青取样法、固体和半固体油品的取样 (5)盛样容器应清洁、干燥并备有能密封的塞子,挥发性液体不应使用软木塞。 (6)液化石油气所采取的试样只能是液相,而且要避免从容器底部取样。 3.选择题 (1)在有搅拌设备的沥青罐中取样时,经充分搅拌后,作为分析试样应取( A ) A中部样 B上部、中部、下部组合样 C表面样 D底部样 (2)润滑脂类膏状试样混合的方法是( C ) A 加热,溶化 B加热,搅拌 C 搅拌 D 铸模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总结

《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第五版)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 ?本章主要考点: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概念模型、★ER图、三种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1)数据(Data)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2)数据库(Data Base ,简称DB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2、对于DB、DBS、DBMS的关系,下列哪一种描述是正确的(B) A、DB包括DBS、DBMS B、DBS包括DB、DBMS C、DBMS包括DBS、DB D、以上都不对 3、概念模型中的术语: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4、目前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逻辑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5、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冷叶顷) (1)数据库定义功能(2)数据存取功能(3)数据库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6、实体联系图(E— R图)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或1:n或m:n)。 ▲例:假设教学管理规定: ①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一门课有若干学生选修; ②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一门课只有一个教师讲授; ③一个学生选修一门课,仅有一个成绩。 学生的属性有学号、学生姓名;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教师姓名;课程的属性有课程号、课程名。要求: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要求在图中画出实体的属性并注明联系的类型;解:根据以上规则画出对于的E—R图如下

油品分析实验思考题总结

实验报告思考题 一.石油产品酸值测定 1、酸值测定的实际意义有哪些? 答:①根据酸度酸值含量大小,可判断石油产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一般说来,石油产品酸度或酸值越高,其中所含酸性物质越多。反之,酸度或酸值越小,酸性物质含量少。 ②酸度或酸值可大概地判断石油产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能。石油产品中的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低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其含量多及有水存在时,就能腐蚀金属。有机酸分子越小,腐蚀性越强。 ③判断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柴油的酸度对柴油机的工作状况有较大影响,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积炭增加,造成活塞磨损和喷嘴结焦。如果酸度过高,可能是酚类或硫醇含量过高,这不仅会影响石油产品的颜色安定性,而且燃烧后生成的有害气体会腐蚀机件和污染环境。 ④根据酸值大小可判断使用中润滑油的变质程度。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氧化逐渐变质,表现为酸值增大,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就应更换新油。 2、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配制浓度为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 答: 3、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选择95%乙醇作为抽提液? 答:1.因为油品中某些有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乙醇是大部分有机酸的良好溶剂。 2.乙醇属于两性溶剂,酚酞等指示剂在乙醇中的变色范围与在水溶液中相差不远。 3.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等,用乙醇作为溶剂,终点比水溶液敏锐清晰, 部分原因是由于弱酸盐的醇解比水解慢多了。 4.在水溶液中起干扰的某些化合物如水解的酯等,在乙醇中可降低或避免它们的干扰。 5.采用95%乙醇,其中含有5%的水,有助于矿物酸的溶解。 4、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两次煮沸5分钟的条件? 答:为了驱除二氧化碳对测酸值的影响,如不煮沸除去二氧化碳,会使酸值测定的结果偏高,如冷却后滴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5、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滴定时间不超过3min? 答:BTB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因试油带色的影响,其终点颜色为蓝绿色。在每次滴定时,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3min。 二.石油产品闪点(开口)及燃点测定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粘度(VISCOSITY) 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粘度的测定更可提供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加以更换的信息。 运动粘度(KINEMETIC VICOSITY)υ是油品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η与同温度下的油品密度ρ之比: υ=η/ρ 单位,沲(Stoke)= 厘米2/秒,通常以其百分之一——厘沲cSt表示。 具体是测定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如40℃,50℃)流过运动粘度计之毛细管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一章课后答案

第01章绪论 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 ( l )数据(Data )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解析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概念是广义的。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是整数、实数、浮点数等传统数学中的数据。现代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对象十分广泛,表示这些对象的数据也越来越复杂。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500 这个数字可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格是500 元,也可以表示一个学术会议参加的人数有500 人,还可以表示一袋奶粉重500 克。 ( 2 )数据库(DataBase ,简称DB )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 3 )数据库系统(DataBas 。Sytem ,简称DBS )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解析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是两个概念。数据库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希望读者能够从人们讲话或文章的上下文中区分“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不要引起混淆。 (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tem ,简称DBMs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 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解析DBMS 是一个大型的复杂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软件。目前,专门研制DBMS 的厂商及其研制的DBMS 产品很多。著名的有美国IBM 公司的DBZ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和IMS 层次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Oracle 公司的orad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 油ase 公司的s 油as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美国微软公司的SQL Serve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工作分析 期末考试重点

工作分析试题预测 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的含义: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直接收集、比较、综合有关工作的信息,就工作岗位的状况、基本职责、资格要求等做出规范性的描述与说明,为组织特定的发展战略、组织规划,为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他管理行为提供基本依据的一种管理活动。 2.工作分析的类型:⑴按客体分布的范围——广义的工作分析、狭义的工作分析⑵按工作分析的目的——单一目的、多重目的⑶按工作分析切入点——岗位导向性、人员导向性、过程导向性。 3.工作分析的流程:计划、设计、信息分析、结果表述、运用指导。 4.工作分析的常规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完成阶段。 5.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信息的来源、职位信息、工作描述、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6.工作分析的七要素(6W1H):①什么职位②谁来做③如何做④为何做⑤何时做 ⑥为谁做⑦在哪里做 7.工作分析的原则:⑴是分析而不是罗列⑵针对的是工作而不是人⑶以当前的工作为依据⑷事实而不是判断 8.工作分析中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有哪些:⑴工作活动⑵工作中的人的活动⑶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机器、工具、设备以及工作辅助用品。⑷与工作有关的有幸和无形的因素⑸工作绩效⑹工作背景⑺工作对人的要求 9.工作分析的相关术语:职业生涯、职系、职务、职门、职级、职等。 10.工作分析的作用:⑴整个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科学化的基础⑵提高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需要⑶组织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⑷有助于实行量化管理⑸有助于工作评价、人员测评、定员、定额、人员招聘、职业发展设计与指导、薪酬管理及人员培训的科学化、标准化。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也是不可缺少的 11.工作分析的结果:⑴工作描述⑵工作说明书⑶资格说明书⑷职务说明书 12.工作描述的内容:①工作名称、职称、工资登记以及直接主管等信息。②工作行为、程序及规范。③工作目的与责任。④工作的人际环境⑤工作的物理环境⑥担任该项工作可以获取的资源。 13.工作描述的作用:⑴作为开发其他工作分析的结果形式的基础⑵作为可直接利用的原始材料⑶作为工作研究的依据 14.工作说明书:工作说明书又称职位描述、岗位说明等,用来描述一个职位的最重要的特征。它仅描述职位本身,而与从事或即将从事此工作的人员无关 15.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 16.谁来完成工作说明书:被分析岗位的直接主管、岗位分析专员、总经理。 17.资格说明书:资格说明书有称工作规范,是工作分析结果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主要说明任职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条件及相关素质,规定了从事该工作员工的一般条件,如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它规定的是可以从事该工作以及在该工作的上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员工的最低标准和必要条件。 18.资格说明书的主要表达方法:计分法、文字表法、表格法。 19.职务说明书:工作描述再生形式中最为完整的一种。包括了工作说明书和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甚至更多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