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精)

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精)
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精)

实验八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

的密度和结晶度

密度梯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密度的方法之一。聚合物的密度是聚合物的重要参数。聚合物结晶过程中密度变化的测定,可研究结晶度和结晶速率;拉伸、退火可以改变取向度和结晶度,也可通过密度来进行研究;对许多结晶性聚合物其结晶度的大小对聚合物的性能、加工条件选择及应用都有很大影响。聚合物的结晶度的测定方法虽有X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差热分析、反相色谱等等,但都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而用密度梯度管法从测得的密度换算到结晶度,既简单易行又较为准确。而且它能同时测定一定范围内多个不同密度的样品,尤其对很小的样品或是密度改变极小的一组样品,需要高灵敏的测定方法来观察其密度改变,此法既方便又灵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密度梯度法测定聚合物密度、结晶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利用文献上某些结晶性聚合物PE和PP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数据,计算结晶度。

二、基本原理:

由于高分子结构的不均一性,大分子内摩擦的阻碍等原因,聚合物的结晶总是不完善的,而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存的两相结构,结晶度f w即表征聚合物样品中晶区

部分重量占全部重量的百分数:

在结晶聚合物中(如PP、PE等),晶相结构排列规则,堆砌紧密,因而密度大;而非晶结构排列无序,堆砌松散,密度小。所以,晶区与非晶区以不同比例两相共存的聚合物,结晶度的差别反映了密度的差别。测定聚合物样品的密度,便可求出聚合物的结晶度。

密度梯度法测定结晶度的原理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聚合物比容的线性加和关系,即聚合物的比容是晶区部分比容与无定形部分比容之和。聚合物的比容V和结f有如下关系:

晶度

w

()1c w a w V V f V f =+- --------------------------------- (2)

式中c V 为样品中结晶区比容,可以从X 光衍射分析所得的晶胞参数计算求得;

a V 为样品中无定形区的比容,可以用膨胀计测定不同温度时该聚合物熔体的比 容,然后外推得到该温度时非晶区的比容a V 的数值。

根据(2)式,样品的结晶度可按下式计算:

()()

100%100%c a a w c a c a V V f V V ρρρρρρ--=?=?-- ----------------- (3) 比容为密度的倒数,即1V ρ=。这里ρc 为被测聚合物完全结晶(即100%结晶)时

的密度,ρa 为无定形时的密度,从测得聚合物试样的密度ρ可算出结晶度f w 。 将两种密度不同,又能互相混溶的液体置于管筒状玻璃容器中,高密度液体在下,低密度液体轻轻沿壁倒入,由于液体分子的扩散作用,使两种液体界面被适当地混合,达到扩散平衡,形成密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并呈现连续的线性分布的液柱,俗称密度梯度管。将已知准确密度的玻璃小球投入管中,标定液柱密度的分布,以小球密度对其在液柱中的高度作图,得一曲线(图8-1),其中间一段呈直线,两端略弯曲。向管中投入被测试样后,试样下沉至与其密度相等的位置就悬浮着,测

图8-1

试试样在管中的高度后,由密度-液柱高度的直线关系图上查出试样的密度。也可用内插法计算试祥的密度。

三、仪器与试剂:

带磨口塞玻璃密度梯度管、恒温槽、测高仪、标准玻璃小球一组、密度计、磁力搅拌器。

水、工业乙醇、聚乙烯、聚丙烯(小粒样品)。

四、实验步骤:

1.密度梯度管的制备

根据欲测试样密度的大小和范围,确定梯度管测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然后选择两种合适的液体,使轻液的密度等于上限,重液的密度等于下限。同时应该注意到,如选用的两学号:种液体密度值相差大,所配制成的梯度管的密度梯度范围就大,密度随高度的变化率较大,因而在同样高度管中其精确度就低。选择好液体体系是很重要的,常用的典型体系如表7-l 所示。

选择密度梯度管的液体,除满足所需密度范围外还要求:①不被试样吸收,不与试样起任何物理、化学反应;②两种液体能以任何比例相互混合;③两种液体混合时不发生化学作用;④具有低的粘度和挥发性。

本实验测定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密度,样品能吸湿,选用水-工业乙醇体系。 密度梯度管的配制方法简单,一般有三种方法:

(1)两段扩散法。先把重液倒入梯度管的下半段(为总液体量的一半),再把轻液非常缓慢地沿管壁倒入管内的上半段,两段液体间应有清晰的界面。切勿使液体冲流造成过度的混合。导致非自行扩散而影响密度梯度的形成。然后用一根长的搅拌棒轻轻插至两段液体的界面作旋转搅动约10s

,至界面消失。梯度管盖上磨口塞后,表8-2

平稳移入恒温槽中,梯度管内液面应低于槽内水的液面恒温放置约24h后,梯度即能稳定,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形成梯度的扩散过程较长,而且密度梯度的分布呈反“S”形曲线,两段略弯曲,只有中间的一段直线才是有效的梯度范围(图8-1)。(2)分段添加法。选用两种能达到所需密度范围的液体配成密度有一定差数的四种或更多种混合液,然后依次由重而轻取等体积的各种混合液,小心缓慢地加入管中,按上述地搅动方式使每层液体间的界面消失,亦可不加搅拌。恒温放置数小时后梯度管即可稳定。显然,管中液体的层次越多,液体分子的扩散过程就越短,得到的密度梯度也就越接近线性分布。但是,要配成一系列等差密度的混合液较为繁琐。

(3)连续注入法。如图5-2所示,A、B是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圆筒,A盛轻液,B盛重液,它们的体积之和为密度梯度管的体积,B管

下部有搅拌子在搅拌,初始流入梯度管的是重液,开始

流动后B管的密度就慢慢变化,显然梯度管中液体密度

变化与B管的变化是一致的。

2.密度梯度管的校验

配制成的密度梯度管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校验,观

察是否得到较好的线性梯度和精确度。校验方法是将已

知密度注的一组玻璃小球(直径为3mm左右),由比重大

至小依次投入管内,平衡后(一般要2h左右)用测高仪

测定小球悬浮在管内的重心高度,然后做出小球密度对

小球高度的曲线,如果得到的是一条不规则曲线,必须

图8-2

重新制备梯度管。校验后梯度管中任何一点的密度可以

从标定曲线上查得。密度梯度是非平衡体系,随温度和

使用的操作等原因会使标定曲线发生改变。标定后,小

球可停留在管中作参考点,实验中已知密度的一组玻璃

浮标(玻璃小球)8个,每隔15min,记录一次高度,在

连续两次之间各个浮标的位置读数,相差在 0.1mm时,就可以认为浮标已经达到平衡位置(一般约需2h)。

3.聚合物密度测定

(1)把待测样品用容器分别盛好,放入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24h,取出放于干燥器中待测。

(2)取准备好的样品(聚乙烯、聚丙烯)先用轻液浸润试样,避免附着气泡,然后轻轻放入管中,平衡后,测定试样在管中的高度,重复测定3次。

(3)测试完毕,用金属丝网勺按由上至下的次序轻轻地逐个捞起小球,并且事先将标号袋由小到大严格排好次序,使每取出一个小球即装入相应的袋中,待全部玻璃小球及试样依次捞起后,盖上密度梯度管盖子。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1.标定曲线,按下表记录实验数据,并作出标定曲线。

2.试样密度的测定

3.结晶度的计算

从文献上查得:

尼龙66 晶区密度ρc=1.220

非晶区密度ρa=1.069

尼龙6 晶区密度ρc=1.230

非晶区密度ρa=1.084

根据公式(3)求出结晶度

注:玻璃小球密度的标定

制成的颗粒玻璃小球的玻璃壁厚度不同,得到密度不同的玻璃小球。首先可把它们分成不同密度范围的几个组,这种分类可用不同密度的混合液体,根据小球在这些溶液中沉浮的情况来判断,然后取我们校正密度梯度管所需的密度范围内的小球来进行逐个标定。标定的方法是:在恒定的温度下,在带有磨口塞的量筒或管状容器中,先配成一种混合液体,其密度与所需的最低密度相同,把玻璃小球放入液体中,大于液体密度的小球都沉在底部,当温度达到平衡后,逐滴加入重液使液体密度逐渐增大,同时均匀搅拌,直到有一小球上升即浮在液体中间,盖紧磨口塞,使小球保持停止不动至少15min,然后,用精密的比重计测定密度,更精确的测量,待混合液体倒入比重瓶中(已核准好的)称重,求得混合液体的密度,即小球的密度。

思考题:

1.如要测定一个样品密度,是否一定要用密度梯度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定?2.影响密度梯度管精确度的因素是什么?

参考资料:

[1] 冯之榴、胡毓玷,高分子通讯,2(2),114(1958)

[2] 北京塑料研究所技术情报组,塑料,3,7(1973)

[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塑料标准R1183-70

[4] 贺金娴,塑料工业,6,32(1981)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得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得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 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得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得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得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得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得密度;

二、液体得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得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得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操作流程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1.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5mL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 2.取5mL抗凝静脉血与5mL无菌PBS按照1:1充分混匀,用移液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分层液面上,动作一定要轻,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外周血,PBS,淋巴细胞分离液最终体积比为1:1:1。 3. 水平离心400g×30分钟。(注意:为保证分离效果,需将离心机升降速率调至最低,即升速为1,降速为0,这样调整后,升降速会比较慢,总体离心时间约为1小时。) 4.离心后可看见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血浆和PBS,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如下图),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此外,还含有血小板。 血浆和PBS 单个核细胞 淋巴细胞分离液 红细胞和粒细胞 5.去除部分上层液体(用移液管吸取,不可倾倒),余下约1mL,用移液器插到云雾层,吸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15mL离心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PBS,离心300g×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6.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室温孵育2分钟,裂解红细胞,可根据情况适量增减时间。 7. 加入10mL PBS,离心300g×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8. 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FBS的RPMI1640,重悬细胞,计数,计算细胞活力。 用本法分离PBMC,每1mL全血可分离得到1~2×106PBMC,不同人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活细胞百分率在95%以上。 注意: 1.所有操作都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2.在分离前Ficoll和PBS等试剂均需在37℃恒温水浴中预热半小时以上。 3.吸取单个核细胞时不可避免会吸到Ficoll,而Ficoll密度比细胞要大,因此步 骤5中需加入足量PBS稀释,若PBS体积太小可能会导致细胞无法离心收集。

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固体密度的测定方法 初中物理中有关固体密度的测定专门介绍甚少,其实方法很多,特别在中考试题中更是花样繁多,甚至别出心裁,正因为固体密度的测定所运用到的物理知识广,方法灵活,所以学生难以掌握,容易失分,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方法。 一定义法:(定义法分形状规则的和形状不规则的) 1形状规则的(器材:天平,刻度尺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测出有关长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 ρ=m/V 2形状不规则的: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设为m (2)量筒中装适量的水量出体积设为V 1 (能浸没待测物体而水又不溢出为适量) (3)将物体浸没在水中量筒中水上升到的体积设为V 2(V 物 =V 2 —V 1 ) (4)物体的密度ρ=m/( V 2—V 1 ) 问题:1、若物体在水中不会下沉该怎么办? 2、若物体溶于水该怎么办? 二弹簧秤二称法:(器材:弹力秤,水,细线,待测物体) (1)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设为G 1(V 物 =G 1 /ρg=V 排 ) (2)用弹簧秤称出物体在水中的重力设为G 2 (F 浮 =G 1 —G 2 = V 排 ρ 水 g) ρ=G1ρ水/(G1-G2) 三量筒三测法,(器材:量筒,水,待测的碗状物体)(1)量筒里盛适量水设体积为V 1 (2)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设水上升到V 2 【因为F 浮=G 即(V 2 —V 1 )ρ 水 g=G】 (3)将待测的碗状物体浸没在水中设水上升至V 3【 G=( V 3 —V 1) ρg】 ρ=(v2-v1) ρ水/(v3-v1) 问题:3、去掉量筒换用烧杯和刻度尺以上实验你如何完成? 4、你如何根据以上器材测薄金属片的密度,测橡皮泥的密度,测玻璃的密度。 密度测量的方法虽然很多,变化无穷,但万变不离其中。以下两题供大家思考 问题:5、给你一根细绳,一支吸管,一小块金属,装有水的水槽,一个底下固定一铁块并能直立漂浮在水中的量筒,请利用上述器材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 (1)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小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6、给你一架无砝码无游码已调好平衡的天平和一个量杯、细线、一些细 砂及适量的水。请测出一块小矿石的密度。要求: (1)写出实验步骤及要测的物理量 (2)推出用所测物理量表达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四、天平三测法测金属块的密度(器材:天平,烧杯,水,细线,待测物体) (1)烧杯装满水用天平称出质量为m 1 (2)将金属块用细线放入杯中水溢出称出质量为m 2 (3)将金属块取出称出剩余水和杯的质量为m 3

实验报告固体密度的测量

= (注:以下不确定度的计算中质量m的单位为g、长度单位均用厘米(cm)) = 测量铜圆柱体直径、高度数据记录 测量值/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标准差直径d/mm 13.975 13.975 13.990 13.972 13.986 13.970 13.980 13.985 13.982 13.970 13.979 0.002252 高度h/mm 20.10 20.08 20.10 20.08 20.10 20.08 20.10 20.09 20.10 20.10 20.09 0.003 ρg/cm^3 8.848 8.857 8.829 8.861 8.834 8.863 8.842 8.840 8.839 8.855 8.847 0.003695 测量圆管内外径数据记录 测量值/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标准差 内径d/mm 10.40 10.40 10.36 10.40 10.38 10.4 4 10.40 10.36 10.42 10.4 4 10.40 0.008944 外径D/mm 13.08 13.10 13.10 13.12 13.12 13.10 13.12 13.08 13.08 13.08 13.10 0.005538 高度h/mm 19.76 19.76 19.76 19.78 19.76 19.76 19.78 19.76 19.80 19.80 19.77 0.005333 ρg/cm^3 7.741 7.677 7.578 7.607 7.565 7.780 7.607 7.640 7.77 7 7.829 7.679 0.030041

(CsCl 密度梯度离心法)

中量提取质粒DNA(CsCl密度梯度离心法) 李渊越1.将菌液倒入装有50mL TB的锥形瓶中,或从培养好的平板上挑取单克隆,锥形瓶置于37℃摇床 350rpm 培养16-20h,至OD600到10-12。(OD600到40为用TBS培养基在我们的培养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在此浓度时,菌处于对数生长期) 2.将培养好的菌液到入国产50mL离心管中,每管不超过45mL。(有实验表明,若往离心管中装入超过45mL的 液体,离心后,液体的终体积仍为45mL。因此,一次不应离超过45mL的液体,否则将污染离心机。) 3.室温离心5,000rpm,5min。弃上清,控干。 4.加P1-RNase至终体积到7mL,震荡重悬至菌均匀分散。(按该法最多只能裂解45mL 13OD的细菌,如需裂解更 多细菌,请按比例增加。否则将导致细菌裂解不完全,反而提到更少的菌。) 5.加14mL P2,盖上盖子,上下颠倒混匀2min。(该步一定要混匀,以达到将细菌完全裂解的目的。加入P2后可见溶 液澄清粘稠,该步反应时间不应过久) 6.加7mL P3。(P2和P3之间反应时间不要超过5min。混匀后可见絮状沉淀。该步若置于冰上,沉淀效果更好。但位于室温的反应 以足以达到实验需要。)用H2O配平至对称管重量差<0.1g。 7.室温(4度更好,但没有必要。)离心,10,000 rpm, 5min。 8.将上清用滤纸过滤至另一国产的50mL管中。加0.6倍体积的异丙醇,颠倒混匀后室温(不可置于 4度。若置于4度,将会使部分盐析出)静置10min。(分子克隆p35) 9.室温离心10,000rpm 15min。 10.弃上清,在加1.8mL H2O溶解完全后,平均分至两个1.5mL管中,再分别往每管中加入二分之 一体积的PEG8000,4C沉淀2小时。 11.3,000 rcf离心3min,弃上清。(可以不要非常完全控干) 12.加1.55mL CsCl溶液溶解至沉淀完全溶解。10,000 rcf 3min离心,弃去不溶物质。 13.往2mL超速离心管中加入50ul 2mg/mL EB。加之前用卷纸把枪头外壁的EB擦干。(将外壁的EB擦干 是为了防止EB残留在离心管的管口。) 14.将DNA移至2mL超速离心管中,并用H2O将体积补至2mL。(此时,溶液的密度为3.10g/2mL,共含1.55g CsCl。) 15.配平至对称管重量差<0.02g,封口。(该步配平时,可按1ulH O重0.001g来补加H2O进行配平以缩短时间。)在封口 2 后,上下颠倒混匀。 16.打开超速离心机,按Memu -> Programme -> Plasmid-CsCl -> OK。(该步为149,000rpm 2h 升速max 降速 6。) 17.按Vacuum 至真空度<400后按 Start。(不等真空度至<400其实也可启动,但这可能将造成离心机反复升降速,故制 定此规则。)等升至最大转速后才能离开。(该步为离心机安全操作必须,请务必做到。) 18.2h后,取出转头,离心管。若转头内有液体需将其洗净,擦干。(因为此时泄漏的液体含有EB,因此需要 将其洗净,擦干。) 19.先用8号针头在离心管上部插个洞,再用1mL注射器抽出所需的红色DNA条带至1.5mL离心管 中。 20.加入1mL水饱和正丁醇,上下颠倒混匀(勿用振荡器)约20下。(或更多,使上部液体尽可能变红。)将 1.5mL管置于离心机中,按Short键 5秒,松手。弃去上层液体。(离心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液面分层,因此 也可省去。) 21.重复20步2-3遍,至下层看不到红色后再萃取一遍。(再萃取一遍的目的是为了确保EB完全去除。) 22.往溶液中补加等体积的H2O,平均分成若干管,使每管终体积为400ul。往每管中分别加入1mL(2.5 倍体积)无水乙醇,颠倒混匀。13,500 rpm 5min 4C。弃上清。(该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残留的CsCl。)23.加1mL预冷的70%乙醇洗一遍。13,500 rpm 5min 4C。弃上清。(该步的目的是为了除去21步中管壁上残留 的部分含CsCl的液体。) 24.加400ul H2O或TE溶解。(对于高拷贝质粒,45mL菌液将获得500-1,500ug左右质粒。)

物理实验报告5 固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名称:固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a .学习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b .掌握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不溶于水)的密度 实验仪器: 物理天平、砝码、铜螺母、黄蜡、塑料块、细线、烧杯 物理天平的读数方法: 用天平称衡时,必须确定天平的平衡位置,即确定天平的停点。灵敏度高的天平,两边常左右摆动,不易停下来,正确而迅速地判断天平的平衡位置,是实验操作的关键。如果一定要等天平停止摆动,既费时又不经济,因此往往不等它静止,而直接从指针左右摆动的位置来推算它该停的位置——停点。 设读得指针3次连续摆幅数值为:(左,1x )(右,2x )(左,3x ),则左边读数的平均值为 (1x +3x )/2,右边读数的平均值为2x ,上述两平均值的平均值就是停点a 。 2 2/)(331x x x a ++= 天平无载荷(两盘均空着)时的停点,称为天平的零点。在正常情况下,零点应该在标尺中央刻度上(一般实验用的物理天平中央刻度为“10”)或其左右一个刻度以内,若相差太大,可在天平止动的情况下,稍微调节横梁上左右两端的平衡螺帽,至零点返回正常位置为止。 本实验所使用天平的最小砝码为1g ,对于1g 以下的砝码,可移动横梁上的游码代替,其最小分度为20mg (或50mg )。20mg (或50mg )一下的质量可采用下述方法(内插法)计算出来。 先求出天平的零点0a ,要称衡某质量为M 的物体,在右盘放上砝码m ,若m 比M 略小,停点在1a ,移动横梁上的游码,加0m =20mg (或50mg ),停点变成2a ,此时m+0m >M 。容易得出物体的质量M 为: 1 2010)(a a m a a m M -?-+= 其中:1 20a a m -为指针每偏转1个刻度(1格)所代表的质量,称为天平的分度值,其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严格来说,一架天平的分度值或灵敏度随着天平载荷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载荷越答,灵敏度越低。但是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分度值看作不变,因此,在整个实验中只需要在空载情况下测量一次分度值,在其他多次测量中,只要测出相应的1a 或2a ,就可算出20mg (或50mg )以下的质量。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a ),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b ),装满供试品(湿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休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白“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实验 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的密度和结晶度

实验 密度梯度管法测定聚合物的密度和结晶度 密度梯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密度的方法之一。聚合物的密度是聚合物的重要参数。聚合物结晶过程中密度变化的测定,可研究结晶度和结晶速率;拉伸、退火可以改变取向度和结晶度,也可通过密度来进行研究;对许多结晶性聚合物其结晶度的大小对聚合物的性能、加工条件选择及应用都有很大影响。聚合物的结晶度的测定方法虽有X 射线衍射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差热分析、反相色谱等等,但都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而用密度梯度管法从测得的密度换算到结晶度,既简单易行又较为准确。而且它能同时测定一定范围内多个不同密度的样品,尤其对很小的样品或是密度改变极小的一组样品,需要高灵敏的测定方法来观察其密度改变,此法既方便又灵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密度梯度法测定聚合物密度、结晶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利用文献上某些结晶性聚合物PE 和PP 晶区和非晶区的密度数据,计算结晶度。 二、基本原理: 由于高分子结构的不均一性,大分子内摩擦的阻碍等原因,聚合物的结晶总是不完善的,而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存的两相结构,结晶度f w 即表征聚合物样品中晶区部分重量占全部重量的百分数: 在结晶聚合物中(如PP 、PE 等),晶相结构排列规则,堆砌紧密,因而密度大;而非晶结构排列无序,堆砌松散,密度小。所以,晶区与非晶区以不同比例两相共存的聚合物,结晶度的差别反映了密度的差别。测定聚合物样品的密度,便可求出聚合物的结晶度。 密度梯度法测定结晶度的原理就是在此基础上,利用聚合物比容的线性加和关 系,即聚合物的比容是晶区部分比容与无定形部分比容之和。聚合物的比容V 和结晶度w f 有如下关系: ()1c w a w V V f V f =+- --------------------------------- (2) 式中c V 为样品中结晶区比容,可以从X 光衍射分析所得的晶胞参数计算求得; a V 为样品中无定形区的比容,可以用膨胀计测定不同温度时该聚合物熔体的比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汇总 钢城实验学校 闫晓丽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密度的测量贯穿整个力学内容,测量的方法涉及到质量、密度、浮力、压强、机械等知识,然而在教学教材中只简单的介绍了利用测质量、体积从而计算密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本论文,正是要较全面的搜索、概括、归纳固体密度的各种测量方法。 (一)v m 法: 1.基本法 原理:ρ=m/V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 (12v v m -=ρ 测固体体积方法如下: ①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例题:(2010年重庆物理中考试题)17.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 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 3)。他 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B (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 (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着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 g ;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 如图16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 cm 3; (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 g/cm 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 (5)适量的水”的含义 是 。

专题训练(一)特殊方法测密度

专题训练(一)特殊方法测密度 ?类型一测量固体密度 1.某同学要测定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的密度。现有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量筒、水、细线、小铁块,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石蜡块的质量m1 B.用天平测出小铁块的质量m2 C.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液面刻度V1 D.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液面的刻度V2 E.用细线把石蜡块和小铁块绑在一起,把它们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刻度V3 (1)请你帮助他从上述实验步骤中挑出必要的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把各步骤的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各实验步骤中得到的有关数据表示出石蜡块的密度ρ蜡=__________。 2.小明的奶奶有一只玉镯,小明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出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Z-1-1甲所示,玉镯的质量是________g。 图Z-1-1 (2)按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是________cm3。

(3)玉镯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Z-1-2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图Z-1-2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Z-1-3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图Z-1-3 4.现有一小块形状不规则的雨花石,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测出雨花石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烧杯、木块、小玻璃杯、水、待测雨花石。 图Z-1-4 (1)实验步骤如下,请将缺少的一步补充完整。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雨花石的质量m石;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小玻璃杯的质量m1;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教案

固体密度测量实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密度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会用天平、量筒等常规方法测量物质密度; 3、会运用学过的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知识,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密度的公式,明确要想测出物质密度,需从质量和体积入手思考设计 实验; 2、明确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3、围绕“排液法”的器材选择和实验思路,逐步换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 生对产生的新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揭示学生思维中的矛盾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探究性的专题逐步创 设成阶梯型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以产 生积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知道测量密度的常规方法——排液法 2、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等物理知识推导出密度的 表达式。 二、难点: 1、对于密度测量中的一些非常规方法的理解以及方法过程的先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的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回顾一下:1、密度的公式:V m =ρ 2、常规的器材——天平用于测量质量、 量筒用于测量体积 3、方法——排液法 具体方法:浸没时 V 物= V 排液= V 2-V 1 变化一下:没有量筒,对于规则物体的体积——刻度尺 强调:排液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提高一下:针对排液法的应用,提出两个可能遇到的问题: 1、 如果被测固体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此时的 V 物≠V 排液 ,怎么办? 方法:悬沉法 针压法 2、 如果被测固体易于液体反应或易溶于液体,怎么办? 方法:排面(细沙)法 方法与排液法相似

(完整版)初中物理特殊方法测密度

密度的特殊测量 一、测定液体的密度 1、3M求密度 (1)用天平测定玻璃杯的质量m1; (2)将玻璃杯盛满水测出杯和水的质量m2,则玻璃杯的容积v杯=v (m2-m1)/ρ水; 水= (3)将杯内水倒尽盛满待测液体,则v液=v杯=v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液体的质量m3;则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m3-m1)ρ水/(m2-m1) 2、3V求密度 (1)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将空杯放入量筒内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1; (2)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杯内(杯漂浮),记下此时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2; (3)将量筒内水倒尽,再将杯内液体倒入量筒内测出体积为v液;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v2-v1)ρ水/v液。 3、3H求密度 ①在柱形容器内盛入适量的水,将大杯放入水面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1; ②用小杯盛满水倒入大杯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到达的高度h2,设柱体容器的底面积为s;则小杯的容积v杯=v排=s(h2-h1); ③将大杯内水倒尽,用小杯盛满待测液体;将液体倒入大杯放入柱形

容器内(大杯仍漂浮)测出此时容器内水面到达的高度h3;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h3-h1)ρ水/(h2-h1) ①在平底试管中装入适量细沙使之直立浮在水中,用刻度尺量出浸入水中部分长度h1; ②取出试管擦干水使之直立浮在被测液体中,量出浸入被测液体中部分长度h2;ρ液=h1ρ水/h2。 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 1、有天平(或弹簧称)无量筒 (1)规则的实心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①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 ②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边长为a(或长方体长、宽、高:a、b、c;或用细线和刻度尺测圆柱体横截面周长c圆柱体高h); 固体密度为:ρ正=m/a3ρ长=m/abc; ρ圆=4πm/(c2h)(2)不规则实心几何体(能沉入水中,如小石头等) ①将细线系住小石头,用弹簧称测小石头的重G; ②在容器内盛适量水,将小石头浸没水中,此时,弹簧称示数为G’;固体密度为:ρ物=Gρ水/(G-G’) 2、有量筒、无天平 (1)只能漂浮的固体物(不吸水) ①在量筒内盛适量的水,记下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 ②将大小合适的被测物放入量筒内水面漂浮,记下量筒内水面达到的

特殊方法测密度实验题专题

特殊方法测密度 一、等体积法: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线处,调节天平右端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52g。 (3)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4)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5)往烧杯中加水,直到,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6)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2、小明利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天平、水,测出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两端的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则小石头的质量为m0。 (3)在圆筒形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a处,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4)将石头用细线系好,浸没入圆筒形玻璃杯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b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此时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2。(6)用公式表示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 二、一漂一沉测密度: 一漂即漂浮(若不能漂浮的物体借船:小烧杯或圆柱形厚底玻璃杯)测质量m G物= F浮m w物=m排=ρ水V排 一沉即浸没(若不能沉底的物体助沉:针压或吊重物)测体积V 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1,并记录在表格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3; (5)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ρ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ρ= _____________ 。 3、小红用量筒、一根细铁丝和一块已知密度为ρ木的小木块测量液体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并写出ρ液的表达式:

病毒纯化密度梯度离心法

病毒纯化,即应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以不使病毒受损伤和失活为前提,去除宿主细胞组分等非病毒杂质,提取出高纯度浓缩的病毒样品。病毒提纯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病毒微细形态结构的研究、病毒抗原蛋白的分离提纯、病毒化学成分及其遗传物质-DNA或RNA的详细研究都需要高纯度的病毒样品。病毒纯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有绝对的标准,通常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判定依据。 物理均一性:测定病毒样品的物理均一性,是证明其纯度的常用方法,包括电镜检查、病毒粒子沉降系数和扩散常数及其在凝胶电泳、等电聚焦中的迁移率等。 病毒滴度与蛋白含量的比例:测定病毒材料的感染力或其血清学反应、滴度与其蛋白含量的比例,也是一种通常采用的纯度测定方法。病毒滴度对蛋白含量的比例越高,说明病毒的纯度越高。 免疫学反应:免疫反应单一而无非特意反应,则说明病毒材料比较纯净。 结晶形成:病毒粒子在十分纯净的情况下,经常可以形成结晶,但少数混有杂质的病毒样品亦可形成结晶,所以这也只是一个相对标准。 病毒纯化方法: 1 超速离心法,其中的平衡梯度密度离心是常用的方法,在该溶液里加入少量大分子溶液,则溶液内比溶剂密度大的部分就产生大分子沉降,比溶剂密度小的部分就会上浮,最后在重力和浮力平衡的位置,集聚形成大分子带状物。因为病毒颗粒跟其他生物分子大小不一样,所以病毒在梯度离心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条带,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效果。但此法对仪器的要求很高,转速至少30000rpm/min,在这个转速下要求离心时间7-8小时。 2 现在开发出各种亲和树脂,能有效地吸附病毒粒子,从而达到病毒纯化的目的。Biomiga公司所开发的病毒纯化系列试剂盒,采用新型材料,能有效吸附腺病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加入适当浓度的离子溶液将病毒粒子解离回收,最后对病毒进行脱盐处理,所得病毒纯度高,整个操作简便,极大地缩短了纯化时间,针对需要纯化大量病毒的客户提供大量提取试剂盒,满足客户不同需要。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精编版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测量固体密度方法一、规则外形的固体密度的测量 方法1:天平和刻度尺法。用天平测m;用刻度尺量出长方体的长a,宽b,高c,可得体积V=abc。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密度ρ=m/abc。 方法2:弹簧称和刻度尺法。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可得质量m=G/g,测体积同上法,则密度可得ρ=m/abcg。 二、不规则外形固体密度的测量 (一)有天平(弹簧秤)、有量筒 方法1:天平、量筒、水、细针。此种方法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用天平测质量m,用压入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放 入物体块并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浸没水中下V2,得V=V2 - V1 则密度为ρ=m/V2-V1 方法2:天平、量筒、水、细线、金属块。适用于密度小于水密度的固体。 用天平测质量m,用助沉法测体积:把适量水倒入量筒,再用细线 栓住金属块放入水中记V1,然后把金属块和物块栓在一起沉没水 中记下V2,可得密度ρ=m/V2-V1。 (二)无天平(弹簧秤)、有量筒 (物体的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1:漂浮法测质量。根据二力平衡G=F=G,所以m=m。因此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记下V1,把物块放在水面漂浮记下V2,则得m物=m=ρ 水(V2-V1),再用细针把物块压入液面下记下V3得V物=V3-V1, 可知物体密度为ρ=m/V=ρ(V-V)/V-V。 (物体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2:量杯、水、小杯。 把适量的水倒入量杯,放入小杯漂浮记下V1,在把物块放入小杯中记下V2,得V=V2-V1,m=ρ水(V2-V1),然后取出小杯和物块记下V 3,把物块投入量杯中记下V4,得V=V4-V3,根据密度公式ρ =m/V=ρ(V2-V1)/V4-V3,计算出物块的密度。 方法3:用杠杆、钩码、量筒、水、细线、直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mgL=mgL,测出物块的质量m=mL/L。用量 筒和水测出V=V-V,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ρ=mL/L(V-V)。 (三)有天平(弹簧秤)、无量筒 (物体密度〉水的密度) 方法1:用天平、小烧杯、溢水杯、水、细线测固体的密度。 具体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后,把水倒满溢水杯,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质量m1后,把用细线栓在物块慢慢没溢水杯的水中,使水不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液体的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如图1或图2)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3)。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 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2020r 9982.0r r 2020204?=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g/mL r C 2020420=?ρ时的密度供试品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 (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液体的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

外周皿中提取人淋巴细胞(PBMC)的方珐主要有: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珐,percoll分层液珐 我主要使用的是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珐,给你介绍下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珐: (一)原理: 常用来分离人外周皿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层液比重是 1.077±0.001 的聚蔗糖(Ficoll)-泛 影葡胺(Urografin)(F/H)分层液。Ficoll是蔗糖的多聚体,呈中性,犌W水性高,平均分 子量为400,000,当密度为1.2g/ml仍未超出正常生理性渗透压,也不穿过生物膜。红细胞、粒细胞比重大,离心后沉于管底;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重小于或等于分层液比重,离心后 漂浮于分层液的液面上,也可有少部分细胞悬浮在分层液中。xī取分层液液面的细胞,就可从 外周皿中分离到单个核细胞。 (二)方珐: 1.在短中管中加入适量淋巴细胞分离液。 2. 取肝素抗凝静脉皿与等量Hank‘s液或RPMI1640充分混匀,用滴管沿管壁缓慢叠加于分层 液面上,注意保持清楚的界面。水平离心2000rpm×20分钟。 3. 离心后管内分为三层,上层为皿浆和Hank‘s液,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中层为淋巴 细胞分离液,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单个核细胞包括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此外,还hán有皿小板。 4. 用máo细皿管擦到云雾层,xī取单个核细胞。置入另一短中管中,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Hank‘s液或RPMI1640,1500rpm×10分钟,洗涤细胞两次。 5. 末次离心后,弃上清,加入含有10%小牛皿清的RPMI1640,重悬细胞。取一滴细胞悬液与一滴0.2%台盼兰染液混合,于皿球计数板上,计数四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 单个核细胞浓度(细胞数/1毫升细胞悬液)= 4个大方格内细胞总数 —————————— × 104×2(稀释倍数) 4 6. 细胞活力检测:死的细胞可被染成兰色,活细胞不着色。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计算出活 细胞百分率。 活细胞数 活细胞百分率=—————— ×100%

固体密度的测量(大总结)

密度测量方法精讲之固体密度的测量 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密度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中考的热点,密度的考查主要以操作性的实验题型出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兼顾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按照教科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被测物的质量m 和体积v ,则可算出被测物的密度,这是最基本的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则往往是天平、量筒不会同时具备,此时只要适当有些辅助器材,同样可以完成测定物质的密度,现将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提供如下。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常规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ρ=m/(V 2-V 1) 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 密度比水小 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 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 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饱和溶液法: 方案一: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 1V V m - 方案二: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用橡皮泥将糖块包好放入水中,测出水、橡皮泥、糖块的总体积V 1,取出糖水,测出水和橡皮泥的体积V 2,算出糖块体积V=V 1-V 2。利用公式算出糖块密度。 方案三:用天平测出3块方糖的质量m ,向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白沙糖,用玻璃棒搅动制成白沙糖的饱和溶液,记下饱和溶液的体积V 1,再把3块方糖放入饱和溶液中,记下饱和溶液和方 糖的总体积V 2,则密度1 2V V m -=ρ。 方案四:用天平测出其质量,用刻度尺量出它的长、宽、厚,算出其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糖块的密度。 2. 浮力法——弹簧秤(双提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 表达式:ρ=Gρ水/(G-G /) 例1:不准用量筒,测量工具只用弹簧秤,如何测量某个小石块的密度。写出你的测量方法步骤及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浮力特殊法测密度

利用浮力测密度实验题突破 一、利用浮力测密度大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 步骤: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2、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计算ρ物 二、测密度小于水的规则物质的密度 器材:烧杯,水,刻度尺 步骤:1、利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高度h1 2、将物体放于烧杯中静止后量出水面到物体上表面的高度h2 3、计算ρ物=ρ液(h1-h2)/h1 三、测液体的密度(以酒精为例 原理步骤: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 2、将物体全部浸没入水中记下示数F1 3、将物体全部浸没入酒精中记下示数F2 4、计算 二、利用浮力测密度 (一)一漂一沉法

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1.如图示,将一空玻璃小试管放入盛有60厘米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 面升至73厘3处,再将其压入水中,水面降至66厘米3处。求(1)小试 管的质量。(2)小试管玻璃的密度。 (二)一漂一压法 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1、利用量筒、钢针和水如何测出小木块的密度,写出步骤及表达式。 (四)三提法 写出步骤及表达式:

(五)溢水法 用天平、溢水杯、水、小烧杯如何测出小金属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表达式。 (六)天平(体积比较小的) 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1、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多少kg/m3。

1.小红用天平、烧杯、水和缝衣针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一个塑料球密度的测量。请你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图28所示的实验情景,把相应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2.蓓蓓用量筒、溢水杯、小烧杯、水和细铁丝等实验器材完成了对一个塑料球密度的测量。 请你根据图21所示的实验情景,把相应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 m 1/g 塑料球在水 中漂浮时的 总质量m 2/g 把塑料球 压入水中 后的总质量m 3/g 塑料球 的质量 m 4/g 塑料球 的体积 V /cm 3 塑料球 的密度 ρ/g ?cm —3 100 126.4 图21 ⑵把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得水的体积为V 1。 ⑶用细铁丝把漂浮的小球压入水中,小球浸没时,溢出的水再次流到小烧杯中。 ⑷再把小烧杯中的水倒入情景⑵的量筒中。测得水的体积为V 2。 ⑴把小球轻轻地 放入盛满水的溢 水杯中,小球漂浮时,溢出的水流到小烧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