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鉴别——食用油优劣鉴别的七个要点

教你鉴别——食用油优劣鉴别的七个要点
教你鉴别——食用油优劣鉴别的七个要点

教你鉴别——食用油优劣鉴别的七个要点.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常温下为液态。由于原料来源、加工工艺以及品质等原因,常见的食用油多为植物油脂,包括粟米油、花生油、玉米油、橄榄油、山茶油、棕榈油、芥花子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等等。

一看标识:按国家规定,食用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质量等级、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必须要有QS标志。生产企业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明产品原料生产国以及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必须标明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

二看包装:印有商品条码的食用油,看其条码印制是否规范,是否有改动迹象,谨防买到随意更换包装标志、擅自改换标签的食用油。选购桶装油要看桶口有无油迹,如有则表明封口不严,会导致油在贮放过程中加速氧化。

三看色泽:食用油的正常颜色呈微黄色、淡黄色、黄色和棕黄色,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高品质食用油颜色浅,低品质的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劣质油比合格食用油颜色要深。

四看透明度:透明度是反映油脂纯度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纯净的油应是透明的。一般高品质食用油在日光和灯光下肉眼观察清亮无雾状、无悬浮物、无杂质、无浑浊,透明度好。

五看有无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沉淀物俗称油脚,主要是杂质,在一定条件下沉于油的底层。购油时应选择透明度高、色泽较浅(但芝麻油除外)、无沉淀物的油。

六看有无分层:若有分层现象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优质的植物油静置

24小时后,应该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

七看油状:取个干燥洁净细小的玻璃管,插入油中堵好上口慢慢抽起,看油状,若呈乳白状,表明内中有水,而且越白说明水分越多。水分较大的油会出现混浊,极易变质,加热会出现大量泡沫和水炸声,油烟有苦味。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9716060080.html,/html/2009/jnjb_0417/17159.html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8)

附件2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8)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及其他植物油脂等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测定。2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经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或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3.1.1甲醇。 3.1.2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3.1.3二水磷酸二氢钠。 3.1.4氯化钠。 3.1.5吐温-20。 3.1.6提取液:30%甲醇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专用提取液或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配置。 —1—

3.1.7稀释液:称取2.90 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3.1.2),0.296 g二水磷酸二氢钠(3.1.3), 4.50g 氯化钠(3.1.4),溶解于400 mL水中,加入0.5 mL吐温-20(3.1.5),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即成稀释液;或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专用稀释液。 3.2参考物质 黄曲霉毒素B1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纯度均≥90%。 表1 黄曲霉毒素B1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 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0.1 mg/mL):精密称取适量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3.2),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0.1 mg/mL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或可直接购买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20℃避光保存备用,有效期3个月。 3.3.2 黄曲霉毒素B1标准中间液(10 μg/mL):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B1标准储备液(0.1 mg/mL)(3.3.1)1 mL,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 μg/mL 的黄曲霉毒素B1标准中间液。临用新制。 3.4材料 黄曲霉毒素B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适用基质为食用油。 3.4.1金标微孔(含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 3.4.2 试纸条或检测卡。 4仪器和设备 4.1移液器:100 μL、200 μL和1 mL。 4.2涡旋混合器。 4.3离心机:转速≥4000 r/min。 4.4电子天平:感量为0.01 g。 4.5环境条件:温度15—35℃,湿度≤80%。 —2—

食用油鉴别(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

大豆油鉴别 1)色泽鉴别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定于油粒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练程度及油质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进行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直径50毫米、高100毫米的烧杯中,油层高度不得小于5毫米。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线观察。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线观察。冬季油脂变稠或凝固时,取油样250克左右,加热至35℃~40℃,使之呈态,并冷却至20℃左右按上述方法进行鉴别。 良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 次质大豆油——油色呈棕色至棕褐色。 (2)透明度鉴别 品质正常的油质应该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油脂中含有磷脂、固体脂肪、蜡质以及含量过多或含水量较大时,就会出现混浊,使透明度降低。 进行大豆油透明度的感官鉴别时,将100毫升充分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比色管中,然后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反射光线进行观察。 良质大豆油——完全清晰透明。 次质大豆油——稍混浊,有少量悬浮物。 劣质大豆油——油液混浊,有大量悬浮物和沉淀物。 (3)水分含量鉴别 油脂是一种疏水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不易和水混合。但是油脂中常含有少量的磷脂、固醇和其他杂质等能吸收水分,而形成胶体物质悬浮于油脂中,所以油脂中仍有少量水分,而这部分水分一般是在加工过程中混入的。同时还混入一些杂质,还会促使油脂水解和酸败,影响油脂贮存时的稳定性。 进行大豆油水分的感官鉴别时,可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 取样观察法——取干燥洁净的玻璃扦油管,斜插入装油容器内至底部,吸取油脂,在常温和直时光下进行观察。如油脂清晰透明,水分杂质含量在0.3%以下;若出现混浊,水分杂质在0.4%以上;油脂出现明显混浊并有悬浮物,则水分杂质在0.5%以上。把扦油管的油放回原容器,观察扦油管内壁油迹,若有乳浊现象,观察模糊,则油中水分在0.3%~0.4%之间。 烧纸验水法——取干燥洁净的扦油管,插入静置的油容器里,直到底部,抽取油样少可(底部沉淀物),涂在易燃烧的纸片上点燃,听其发出声音,观察燃烧现象。燃烧时纸面出现气泡,并发出“滋滋”的响声,水分约在0.2%~0.25%之间;如果燃烧时油星四溅,并发出“叭叭”的爆炸声,水分约在0.4%以上,如果纸片燃烧正常,水分约在0.2%以内。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明水(如装油容器口封闭不严,漏进雨水或容器原来带水所引起)。 钢精勺加热法——取有代表性的油约250g,放入普通的钢精勺内,在炉火或酒精灯上加热到150℃~160℃,看其泡沫,听其声音和观察其沉淀情况,霉坏、冻伤的油料榨得的油例外。如出现大量泡沫,又发出“吱吱”响声,说明水分较大,约在0.5%以上;如有泡沫但很稳定,也不发出任何声音,表示水分较小,一般在0.25%左右。 良质大豆油——水分不超过0.2%。 次质大豆油——水分超过0.2%。 (4)杂质和沉淀鉴别 油脂在加工过程中混入机械性杂质(泥砂、料坯粉末、纤维等)和磷脂、蛋白、脂肪酸、粘液、树脂、固醇等非油脂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入油脂的下层或悬浮于油脂中。

食用油品质检测仪说明书.

感谢您购买CSY-SDC食用油品质检测仪,首次使用前请先阅读一下操作提示:亲爱的用户: 为了保证仪器的高测量精度,我们建议您对仪器做定期的标定。 对于CSY-SDC的标定,您可以有以下选择: 1 遵照标准的深芬仪器公司的标准(精度+/- 2 %TPM: 通过订货号您能够从深芬仪器标定部门获得标定服务,在此标定过程中,我们会对您的CSY-SDC仪器在精密实验室中进行2 点校准(于约5%和约27% TPM点。此外,您还有以下选择在任何时候自行检查您的CSY-SDC: 2 通过在煎炸油中使用简单测试功能(精度+/- 3%TPM:对于一个不需要校准的简单测试功能,我们建议您在启用新仪器时先对油温150 到180℃的未煎炸过的油中先做下测量;您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留意各自的读数。这些读数的平均值将会成为您今后测量的参考值。以后在校准仪器时,可以在未煎炸过的油温150 到180 ℃的油中测量,并用之前的平均值做为参考校准。 请注意,当更换其他类型的油或者更改油的供应商时,上述的参考值将需要重新确定。 您的参考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安全和环境.............................. ............. ............. ............. ............. ............. . (3 1.1. 关于此文件......................... ..................... ..................... ..................... (3 1.2. 安全需知........................ .............. .............. .............. .............. .............. .. (3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doc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站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前,看着各种品类的食用油,也许我们知道它们的名字: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核桃油……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有什么区别。 于是,三思之后,往往仍茫然而随意地选一种,把问号留在心里。现在,就让Hers变身解惑帮手,并邀请10位女性读者,悬挂出自己制作美食的油瓶,由营养专家贴心解析。哪种油低脂清淡?哪种油排毒降压?哪种油香味浓郁?哪种油适合煎炒烹炸?……得出答案之后,或许我们再也不用在货架前束手无策喽! 那些时常困扰我们的油惑 Q油里面既有好脂肪,也有坏脂肪吧?怎么“趋好避坏”呢? 傅国翔:其实,只要是天然的食物就没有所谓的好坏,只有食用方法的对错。现今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亚麻酸(Omega-3)和亚油酸(Omega-6)在体内严重失衡,形成1:25的比例(最佳比例1:4),这是许多人出现亚健康与患慢性疾病的根源。建议多补充亚麻酸含量高的优质食用油,如

亚麻籽油,以协助体内的脂肪酸平衡。现在很多人出外就餐,因此摄取到“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坏脂肪的几率大大增加,它们可不是“来自大自然的食物”。氢化油与植物奶油为纯人工制造,可以说是地道的坏脂肪,摄取过多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或是癌症。在购买包装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标签,避免购买含有氢化油与植物奶油的产品。 Q我觉得自己很胖,所以,我想每天吃白水煮青菜,这种无油食谱是不是更能健康瘦身? 傅国翔:油脂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同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对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饮食中是不可以没有油脂的。相信有许多女性都很关心自身的皮肤状况,常常会补充维生素E来保养皮肤。如果饮食中没有摄取任何油脂的话,吃再多的维生素E身体也无法吸收,因为需要油脂来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油脂也是体内生成各类激素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油脂来制造激素,很容易产生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其实只要吃对了油,吃对了量,“吃油减肥”绝对是有可能的。 Q既然每种油的健康成分都有好处,可不可以混合在一起食用? 傅国翔:没错。在市面上不难看到销售调和油的,但是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不管从标签上或是口感上,都很难了解到每种油中所含成分的比例。所以在家自行制作调和油是

如何辨别食用油的优劣

如何辨别食用油的优劣 (一)、食用植物油的品质特性 1、胡麻油 胡麻油是以本地生产的胡麻籽为原料压榨制成。胡麻油按加工精炼程度不同,分为毛油和精炼油二种。毛油为褐黄色,精炼油为浅黄色。食用纯正胡麻油颜色红褐黄,透明清亮,有胡麻籽固有的特殊清香气味和滋味,富含亚麻油酸,无异味。油液颜色发黑、绿青的或有异味的,为掺人其它油脂。 2、花生油 优质花生油以花生仁为原料榨取而成。依精炼程度不同,颜色分为浅黄色、乳白色或淡橙黄色,油液清亮透明,具有花生的清香气味和滋味。温度低于摄氏12度以下时,花生油会发生凝固或半凝固现象,但稍加热即可溶化,油液清亮而透明。这是花生油的特性,也是区别花生油是否纯正的重要标志。选购桶装花生油时,应注意察看包装说明、保质期和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等。 次质花生油一般呈黄色至橙黄色,油色暗淡稍混浊,有少量悬浮物,香味平淡,微有异味。掺假花生油,透明度较差。快速倒入杯中泛起的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褐色,有时能闻到掺人油的气味。 3、芝麻油 芝麻油,又称麻油或香油。是以芝麻为原料压榨制成。依加工方式不同,分为机榨芝麻油和小磨香油两个品种。机榨芝麻油颜色为浅黄色、黄色和棕红色。小磨香油颜色深红,是炒熟的芝麻,经过研磨振荡而制成,油中保留有芝麻酚等呈香物质,有一种令人爽心的特殊香气。 (1)观其色:纯香油呈淡棕红色或红中带黄色,机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颜色淡,在阳光下看纯香油,可见清澈透明。掺有菜籽油,则颜色发青,掺人棉籽油颜色呈黑红色。掺有酱油或其它杂质,会有油水分离或沉淀、混浊现象。 (2)闻其味:小磨香油香味醇厚、浓郁、独特;掺花生油加热后会起白色泡沫,有花生油味。掺豆油油花泡沫呈块状,类似肥皂沫,有豆腥味。掺菜籽油发粘,有菜籽油味。 (3)辨油花:用筷子蘸一滴香油,滴到平静的凉水面上,纯香油会呈现出薄薄的一层无色透明的大油花,而后凝成若干个细小的油珠。掺假香油的油花较小而且厚,不易扩散。

testo_食用油品质检测仪操作说明

testo 食用油品质检测仪操作说明 testo 食用油品质检测仪操作说明 一、仪器的标定/校准操作步骤 为确保仪器的高测量精度,首先要对仪器做定期的标定/校准(建议每月1次)。 准备标定/校准: 1、在标定/校准前先清洗探头 注:应使用弱性的清洁剂,标准的清水或者肥皂水清洗;应用软纸巾轻轻的清洗探头,或者在清水中冲洗;应用软纸巾小心擦干探头。 2、水浴加热标定油瓶 注:在室温中进行标定(约20~25℃);在约50℃下进行校准。 标定/校准: 1、打开仪器,在屏幕自测同时按下Hold键和下键约3s; 2、在配置模式中一直按Hold键到屏幕显示CAL; 3、使用上键或下键打开标定/校准功能,按Hold键确认; 4、将探头侵入标定油中,注意浸入深度要适中,且探头要与容器壁及容器底部离开1cm以上; 5、按下Hold键开始标定/校准,此过程中要在油中搅动探头,以便获得更快更准确的读数; 6、测量结束后,对比显示屏中的值和标定油瓶标签上的参考值。若差值>1%,需要进行校准:使用上键或下键来设置TPM值,使之与标定油瓶标签上的值相同;若差值<1%,则不需要进行校准; 7、继续按Hold键,标定/校准结束,回到测量模式。 二、样品TPM值检测操作步骤 标定/校准后,就可用来进行对样品的检测了。 执行测量: 1、打开仪器,仪器进行自测后,进入测量模式,此时屏幕显示000,且LED 灯亮成绿色; 2、将探头浸入油中,注意浸入深度(油温的允许范围为40~200℃); 3、当温度不变时,测量就结束了,若自动保持功能激活时,仪器会自动结束测量,并有警报声发出,记录TPM值及温度值,再次按下Hold键,仪器回到测量模式; 4、长按Hold键关闭仪器,清洗探头并小心擦干。 注意:

食用油行业分析报告

食用油行业用户分析 一、食用油行业用户认知程度 食用油行业的认知度,是指食用油产品被用户认识知晓的程度。食用油产品的认知度越高,说明对食用油知道的人越多,使用的人越多,对食用油的功能和规格等熟悉的人也越多,意味着食用油有一个比较好的用户基础。 食用油认知度的要素包括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有多少人知道食用油。深度则体现为若干了解的程度。用户对食用油行业的认知广度情况良好,食用油行业的用户都知道食用油这种产品,但对于食用油行业的认知深度上一般。 二、食用油行业用户关注因素 1.质量 产品质量是生存的根本,服务质量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对于食用油行业来说,质量将决定生产企业的命运。用户在购买食用油行业产品时会比较不同企业的产品的价格等因素,但产品质量是最关注的。 消费者不仅关心油品的质量,而且在一部分人群中十分关心油脂的营养价值。在保健型特种食用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今天,国内各食用油企业争先恐后地推出各种具有营养价值和健康卖点的产品。但目前高端食用油市场缺乏强有力的品牌领导,主要是橄榄油以及高档天然植物油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2.价格 食用油行业产品所需的原料成本对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在目前国内食用油行业的竞争过程中,尤其是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同质化的产品,成本能否具有优势是企业能否在行业竞争中立足的关键,成本具有优势,成为产品的定价策略以及市场开拓、盈利能力的增强的基础保障。同时价格的高低也将影响到用户采购成本、生产成本的高低。

3.服务 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产品本身是一方面,服务也成为用户关注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服务能够拉近用户和厂家的距离,良好的服务能够让用户产生亲切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也增大了潜在的销售力。 三、用户的其它特性 为了更精准了解食用油产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咨询对北京食用油产品消费者需求做了一次专项、深入的市场调研。即集中定点市场调研方式,共访问食用油产品的消费者350人,其中男性占42.7%,女性占57.3%。 食用油被选择比率的分析 (1)消费者喜欢“金龙鱼”的原因消费者喜欢“金龙鱼”的原因首先是品牌,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6.5%;其次是口味和习惯,都各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7.3%;产品质量占9.6%;广告、价格和健康都各占5.8%。可见品牌、口味和习惯是消费者喜欢吃金龙鱼食用油的主要原因。 (2)消费者喜欢“鲁花”的原因消费者喜欢 吃鲁花食用油的首要原因是产品的口味,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41.9%;其次是品牌,占22.6%;排在第三位的是消费习惯,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9.4%;产品质量占6.5%;价格、广告和健康都各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2%。可见产品的口味、品牌和消费习惯这3 个方面是消费者喜欢吃鲁花食用油的主要原因。 (3)消费者喜欢“福临门”的原因调查数据表明,消费者喜欢吃福临门食用油的原因首先是品牌,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7.3%;其次是习惯,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25.0%;排在第三位的是产品的口味,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8.8%;价格、质量和广告都各占 6.3%。可见品牌、消费习惯和产品口味是消费者喜欢吃福临门食用油的主要原因。 总之,通过对金龙鱼、鲁花和福临门食用油前 3 个主要被选因素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喜欢吃金龙鱼品牌的原因首先是品牌,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6.5%;其次是口味和习惯,分别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7.3%。消费者喜欢吃鲁花食用油的首要原因是产品的口味,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41.9%;其次是品牌,

食用油品质检测仪说明书

感谢您购买CSY-SDC食用油品质检测仪,首次使用前请先阅读一下操作提示:亲爱的用户: 为了保证仪器的高测量精度,我们建议您对仪器做定期的标定。 对于CSY-SDC的标定,您可以有以下选择: 1 遵照标准的深芬仪器公司的标准(精度+/- 2 %TPM): 通过订货号您能够从深芬仪器标定部门获得标定服务,在此标定过程中,我们会对您的CSY-SDC仪器在精密实验室中进行2 点校准(于约5%和约27% TPM点)。此外,您还有以下选择在任何时候自行检查您的CSY-SDC: 2 通过在煎炸油中使用简单测试功能(精度+/- 3%TPM):对于一个不需要校准的简单测试功能,我们建议您在启用新仪器时先对油温150 到180℃的未煎炸过的油中先做下测量;您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留意各自的读数。这些读数的平均值将会成为您今后测量的参考值。以后在校准仪器时,可以在未煎炸过的油温150 到180 ℃的油中测量,并用之前的平均值做为参考校准。 请注意,当更换其他类型的油或者更改油的供应商时,上述的参考值将需要重新确定。 您的参考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安全和环境.............................. ............. ............. ............. ............. ............. . (3) 1.1. 关于此文件......................... ..................... ..................... ..................... (3) 1.2. 安全需知........................ .............. .............. .............. .............. .............. .. (3) 1.3. 环境保护.......................... ..................... ..................... ..................... (3) 2 详细规格............................... ............................... ............................... . (3) 2.1. 使用................................. ........................... ........................... ........................... .3 2.2. 技术参数......... ..................... ........................... ........................... .. (4) 3 产品描述.............................. ..... ........................... ........................... . (4) 3.1. 概述............................... ... ..... ........................... ........................... (4) 3.2. 显示符号........................... ..... ........................... ........................... (6) 3.3. 基本附件........................... ..... ........................... ........................... (9) 4 初始操作.............................. . ..... ........................... ........................... .. (9) 4.1. 试运行............................ .. . ..... ........................... ........................... . (9) 4.2. 仪器的功能介绍...................... . ........................... ........................... (9) 4. 2 . 1 . 开/关仪器................... . ..... ........................... ........................... . (9) 4.2.2.LED警报. ................... . ..... ........................... ............................. .. (10) 4.2.3.电池容量........................ . . ..... ........................... ........................... (10) 4.2.4. 读数手动保持功能................. . ........................... ........................... (10) 4.2.5. 读数自动保持功能................ . . ........................... ........................... ......... . (10) 4.2.6. 自动关闭功能.............. .. . ..... ........................... ........................... .. (10) 4.2.7. 设置TPM 极限值....................... ....................... ....................... .. (10) 4.2.8.锁定/ 解锁T P M 极限值....................... ....................... ........ (11) 4.2.9. 仪器的配置....................... ....................... ....................... ....................... . (12) 4.2.10. 锁定/解锁配置模式... ................... ... ................... ... ................... ... (15) 5 测量.................. ... .................. ... .................. ... .................. ... .................. ... . (15) 5. 1 . 测量知识.......... ... ................ .......... ... ................ .......... ... ................ .......... .15 5.2. 执行测量.......... ... ............ .......... ... ............ .......... ... ............ .......... ... .. (16) 5.3. 仪器功能自测...... .......... ... ........ ...... .......... ... ........ ...... .......... ... ........ ...... ..17 6 仪器的维护..... ... ........ ...... ..... ... ........ ...... ......... ..... ... ........ ...... ......... ..... ... ..18 6.1. 更换电池.......................... .......................... .......................... .......................... ..18 6 . 2 . 清洗探头...................... ...................... ...................... ...................... (18) 6. 3 . 清洗外壳...................... ...................... ...................... ...................... . (18) 6.4. 标定/校准仪器.................... ........... .................... ........... .................... ........... ..18 7 常见问题和回答................ ........... ...... ................ ........... ...... ................ (18)

食用油调查问卷

食用油市场调查方案 一、调查的目的 作为食用油的销售商,为了占领更大的销售市场,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我们调查主要分为:1、对市场消费者的分析。2、了解食用油的市场消费和竞争情况。3、测试消费者对食用油的接受程度。4、为公司对食用油的市场定位、营销方式提供参考信息。5、了解被调查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把握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6、给生产企业及时回馈信息,使适销对路,提出解决的方案。 二、调查对象 (一)对于消费市场而言 鉴于食用油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它的市场是由千千万万个市场上的家庭组成的。因此,我们以家庭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油的要求不同,譬如,老年人更加关注心脑血管健康。而年轻人的口味要求较高,因此,在这里我们会将消费者进行细分,分为中老年人市场,年轻人市场。 (二)调查范围 ①一级市场调查直辖市。②二级市场调查省会城市。③三级市场调查地级市或县级市。 (三)调查项目 对于消费者市场上,主要针对年轻人市场和中老年人市场进行项目设计。对于年轻人主要会向他们询问价格方面他们对食用油的问

题:○1,询问他们对价格变化的看法,弄清楚他们对产品涨价或产品突然降价的反应或想法。○2,调查他们对原材料的要求。例如,有些食用油是转基因原料生产的,有些是非转基因产品,因此,要调查消费者的购买意向。○3,询问他们经常使用的产品和品牌。○4,调查他们的口味,以及对食用油味道和色泽方面的要求。○5、调查他们一个月大概的摄油量。○6,询问他们对食用油安全的意见和看法。对于中老年市场:○1,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2,在食用油方面他们需注意哪些问题。○3,他们平均每天的摄油量。○4,他们经常使用的品牌和食用油类型。○5,就他们自身而言他们对食用油的要求。○6,询问他们认为什么样的食用油才是健康的油。 (四)调查工具及取样方法 使用调查表,利用调查表来了解相关问题。 抽样方法:在一级市场各取100个样本,二级市场取200个样本,三级市场取150个样本,共抽取450个样本。 (五)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采取街头随机抽访、入户访问、小组座谈的方式填写问卷的方式进行。 (六)调查要求 ○1每一位开展调查的人员均需接受食用油调查的相关知识培训。○2调查样本内容确保全面、准确,尤其是关键调研内容不允许存在缺项。○3有效控制调研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及时记录调研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一览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一览表点击方法名称进入详细说明

19191151食用油中桐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0.5% 20201161食用油中大麻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9% 21211171食用油中巴豆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2.5% 22221181食用油中矿物油的快速检测浊度定性;检出限0.1% 23231191食用油中蓖麻油的快速检测离心变量定性;检出限5% 24241201生熟豆浆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定性 25251202有毒扁豆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定性 26262090变质水产品的快速检测酸度计定性判定 27272090变质肉的快速检测酸度计定性判定 28282172变质牛乳的快速筛查试液反应挂壁定性;判定是否≥18oT 29292178乳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半定量;检出限0.5% 30302179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浊度限量检测;限定值2.5mg/kg,L 31312091食品加工用水无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测量范围:0~1999μS/cm 3232S304食品加工用水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滴瓶”标准溶液滴定;检出线0.333mg/L 二.劣质食品与非法添加物快速检测项目 3312013水发水产品中甲醛的快速定性检测比色定性;检出限10mg/L 3422014水发水产品中甲醛的快速半定量检测比色半定量;线性范围0.25~10mg/L(kg) 3532015水发产品中工业碱的快速检测pH试纸或酸度计检测 3642016水发水产品中双氧水的快速检测试纸显色半定量;线性范围:100~1000ppm 3752022二氧化硫的快速检测“滴瓶”法检出限8ppm,比色法50ppm 3862031吊白块甲醛的快速检测速测管比色;线性范围0.25~10mg/L(kg) 3972041苏丹红等油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试纸快速层析定性;苏丹红检出限0.8mg/L 4082042水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脱脂羊毛吸色定性;孔雀石绿检出限10ug/mL

怎样鉴别食用油是否变质

怎样鉴别食用油是否变质? 闻上去有哈喇味,并且过了保质期 ?[食用油伪劣品鉴别]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商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同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 ?棕榈油: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两者均衡,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棕榈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E,高出一般植物油;它还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其含量超过胡萝卜15倍,番茄300倍。常食棕榈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病,抑制癌症。 ? ?橄榄油:不需精炼就可食用,既可热炒,又适合作凉拌食品的调味油。溶点低,易消化,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中含有鱼鲨烯700毫克,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食用此油既无引起高血脂、血管硬化的危害,又没有在体内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影响健康之虑,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能滋润干燥的皮肤,防止起皱;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代谢,保护及强化皮肤,预防皱纹产生;维生素E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皮肤老化和弹性下降,能软化血管;维生素K能使皮肤有弹性,吸收皮下脂肪。因此,橄榄油有“可吃的化妆品”之誉。 ? ?红花油:是从红花树果实中提取的油脂。红花油中含亚油酸达67.8%,亚麻酸3%,花生四烯酸80%,还含有维生素E等。其中亚油酸含量位居植物油之冠,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具有特殊疗效。 ? ?麦胚油:该油营养价值极高,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除富含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外,还富含天然复合维生素E,是其它植物油望尘莫及的。具有强化心脏、促进冠状动脉扩张,增进人体血液循环,恢复老化的内分泌腺功能,促进氧的吸收利用,软化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强化神经系统等。 ? ?玉米胚油:该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人体消化率高达98%以上。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植物油,并含钾磷脂、胡萝卜素,可软化动脉血管,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用油。 ? ?米糠油:此油溶点低(低于人的体温),易于消化。含不饱和脂肪酸在80%以上,还含有0.12%的维生素E和0.24%的谷维素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卵磷脂和肌醇等多种营养素。能降低胆固醇、软化动脉血管,调节脑功能和生殖功能,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进新陈代谢和抗衰老具有很好的作用。

食用油知识

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 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一般有以下几种: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 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亚油酸含量为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 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 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合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 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 5,高端调和油,

例如山茶调和油、橄榄调和油,主要以山茶油、橄榄油等高端油脂为主体,国内厂家有衢州旺盛茶业技术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出品的天然谷物调和油,添加小麦胚芽油,米糠油等多种具有健康保健功效的油类,安全健康营养,老少皆宜 健康调和油 上海高寿康油脂有限公司首家最新研制的4∶1健康调和油,是精选紫苏油、亚麻油、葵花油、麻油、豆油五种植物油的主要天然成份,根据人体的生理需求,严格按照亚油酸48%、亚麻酸12%的含量要求,经科学调配而成。 4∶1健康调和油,是含有4份亚油酸、1份亚麻酸的天然植物食用油。它不但从数量上保证了人体每天对2个必需脂肪酸的需求,而且从质量上达到了均衡营养的目的,既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1993年罗马会议“人类要专项补充亚麻酸”的建议,又符合日本卫生福利部和中国营养学会,对亚洲人群摄取亚油酸和亚麻酸依照4∶1的膳食要求。 亚油酸、亚麻酸是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膳食补充。现今生活中,人们摄取的亚油酸过量,亚麻酸摄入量不足,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4∶1健康调和油不仅有效解决了两个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摄取失衡,还弥补了当前几乎一统天下的亚油酸类食用油的营养缺陷。 4∶1健康调和油的问世 ,标志着人类利用两个必需脂肪酸,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已经落实到百姓的一日三餐。它不但成为广大消费者生活必需食用油,而且还将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食疗油,在引领人们食用油的消费由营养型向健康型转变过程中,势必引发人类食用油的一场新革命。 健康调和油不同于普通调和油, 它含有的丰富的α-亚麻酸,在人体肝脏酶的作用下,生成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 EPA在临床医学上常称为“血管清道夫”,长期食用对“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状的人、心脑血管病患者、脂肪肝、肥胖症均有较好效果。 DHA是人体大脑和视网膜的主要成分,对提高智商和增强视力有着很好的效果,它不仅适合于过度用脑的白领阶层、企业高管,而且对婴幼儿大脑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还对预防老年性痴呆有很好的帮助。 健康油其它脂肪酸的组成(%)范围 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 豆蔻酸 C14:0 ND~0.2

怎样鉴别食用油是否变质

怎样鉴别食用油是否变质?闻上去有哈喇味,并且过了保质期 [食用油伪劣品鉴别] 一看色泽: 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 一般商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 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 若有分层同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芝麻油掺假较多)。 五闻: 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 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棕榈油: 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两者均衡,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棕榈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E,高出一般植物油;它还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其含量超过胡萝卜15倍,番茄300倍。常食棕榈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病,抑制癌症。

橄榄油: 不需精炼就可食用,既可热炒,又适合作凉拌食品的调味油。溶点低,易消化,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每100克中含有鱼鲨烯700毫克,这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食用此油既无引起高血脂、血管硬化的危害,又没有在体内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影响健康之虑,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能滋润干燥的皮肤,防止起皱;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代谢,保护及强化皮肤,预防皱纹产生;维生素E能促进血液循环,抑制皮肤老化和弹性下降,能软化血管;维生素K能使皮肤有弹性,吸收皮下脂肪。因此,橄榄油有“可吃的化妆品”之誉。 红花油: 是从红花树果实中提取的油脂。红花油中含亚油酸达 67.8%,亚麻酸3%,花生四烯酸80%,还含有维生素E等。其中亚油酸含量位居植物油之冠,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具有特殊疗效。 xx胚油: 该油营养价值极高,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除富含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外,还富含天然复合维生素E,是其它植物油望尘莫及的。具有强化心脏、促进冠状动脉扩张,增进人体血液循环,恢复老化的内分泌腺功能,促进氧的吸收利用,软化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强化神经系统等。 xx胚油: 该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人体消化率高达98%以上。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植物油,并含钾磷脂、胡萝卜素,可软化动脉血管,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用油。 米糠油:

食用油生产过程

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油,食用油不仅影响菜肴的色香味,而且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它提供人类部分所需的热量以及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近年来,我国的食用油生产工艺快速提高,人们正逐渐告别过去那种油烟大、杂质多、卫生条件差的散装油。这次《Geek》就来带着各位童鞋了解一下食用油的基本生产工艺,说不定这些知识对于各位选购食用油也有帮助哦。 首先咱们先来回顾一下食用油分类。食用油基本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两大类,不过动物油含胆固醇高,吃多了容易得动脉硬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用得很少了,不在咱们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列;而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油则大致分为核桃油、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红花油、亚麻油、橄榄油、蓖麻油、芝麻油等(食用油的详细介绍请见2008年9期《Geek》之LifeMaster)。那么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食用植物油都是如何制成的呢简单的概括就是,选择油料,制成毛油,最后精炼成成品油。说起来简单,加工起来却很复杂。 油料的预处理 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有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两种。草本油料有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芝麻、葵花籽等;木本油料则有油茶籽、椰子、核桃、油橄榄、油桐等。顺便说一句,目前国家规定采用转基因油料的食用油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转基因”的字样。油料的预处理包括油料的清理、脱绒、剥壳、干燥、破碎、软化、轧胚和蒸炒等工序。经过处理的油料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用来制取毛油。 毛油的制取 食用植物油加工过程的初级油,也就是毛油,制取一般有两种方法:压榨法和浸出法。压榨法是用物理压榨方式,从油料中榨油的方法,它源于传统作坊的制油方法,不过现今的压榨法是工业化的作业。浸出法是用化工原理,用食用级溶剂从油料中抽提出油脂的一种方法。从世界食用油脂制取工艺的发展历史来看,浸出制油工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浸出法首先在发达国家得到应用和发展,近年来,浸出法制油技术在我国的油脂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使用压榨或浸出法制油呢下面就让《Geek》稍稍地介绍一下。 压榨法: 压榨法取油在油脂加工业中具有悠久历史,是植物油料加工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虽然后来发展了浸出法取油技术代替了部分压榨取油,使压榨取油法在油脂加工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压榨取油方法在油脂加工业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特别是在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的制取中,更是以压榨取油方法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对压榨取油和浸出取油两种方法又有了新的认识,浸出取油属溶剂方法制油,油中难免残留化学溶剂,需在高温下进行。而压榨取油属物理方法制油,油中没有化学溶剂,可在低温冷态下进行。 低温冷态下压榨制取油中的磷、游离脂肪酸过氧化值含量均很低,油的色泽清澈,且有特有的果香味,国外称为天然绿色食品。故压榨取油特别是低温冷态压榨取油方法在国外又呈上升势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