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石岗东地段发展项目(自编:A1、A2、A3)-基坑支护工程方案设计总说明

一、本工程设计依据及执行、参考规范

1、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番禺石岗东地段发展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二0一0年一月;

2、执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02-9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招标文件、现场踏勘资料及近些年我公司参与及设计、施工的该区域范围的其它多项工程实践经验。

3、本工程地下室各层结构平面图、基础图:建设单位2010年2月11日提供的基坑开挖总图和业主提供的基坑支护方案设计条件及注意事项,其它暂未收到相关结构图纸。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臵:场地位于番禺区石岗东村,清河路南侧,总建筑面积约为5.1万m2,设有1~2层地下室,共设27层,建筑高度为78.0m。

2、地下室(基坑)尺寸:设计基坑开挖边线距离地下室轮廓线1.0m,地下室分总用地面积12364M2。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场地岩土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 ml),冲积层(Q al)淤泥、粉质粘土、粉砂,残积层(Q el)砂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震旦系(Z)混合花岗岩和白垩系(K)泥质粉砂岩。现对场地岩土层情况自上至下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层序号为①

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1.00~2.80m,平均2.00m,层顶高程1.89~3.05m。

为素填土,褐红色、褐黄色、灰色,松散,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少量砂粒,一般顶部30~40cm为灰色、浅灰色耕植土。

该人工填土层为新近填土,未经碾压或夯实,承载力低。

结合地区经验,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60kPa。

2、冲积层(Q al),层序号为②,分3个亚层:

(1)淤泥(②

1

除JZK21孔外,其它各钻孔有揭露。层厚0.80~12.00m,平均7.50 m,层顶高程-0.48~1.51m,层顶深度1.00~2.80m。

深灰色、灰色、灰黑色,流塑,饱和,主要成分为粘、粉粒,富含有机质,局部地段含薄层砂粒,可见少许贝壳碎片和腐木等。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92次,参与统计89次,实测击数1~6击,校正击数0.8~2.0击,平均

1.4击,标准差σ=0.41,变异系数δ=0.29,修正系数γ

S

=0.95,标准值1.3击。

本层取土样27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27.1~89.2 %,平均64.3%,孔隙比

e=0.771~2.549,平均1.792,液性指数I

L

=1.05~3.41,平均2.03,压缩系数a

v

=0.38~3.78MPa-1,

平均1.72MPa-1,压缩模量E

s

=1.13~3.52MPa,平均1.90MPa。为高压缩性土,据含水量平均值查

表得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50kPa。

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50kPa。

(2)、粉质粘土(②

2

于钻孔JZK16、JZK18、JZK19、JZK21、JZK23和JZK24有揭露,呈透镜体状分布,层厚1.00~2.00m,平均1.35m,层顶高程-11.31~0.25m,层顶深度2.00~13.20m。

灰黄色,可塑,湿,成分为粘粒,粉粒,局部含较多砂粒。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18击,校正击数15.2 击。

本层取土样4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23.0~38.2%,平均30.7%,孔隙比e=0.656~1.086,

平均0.921,液性指数I

L

=0.10~0.45,平均0.35,压缩系数a

v

=0.37~0.71MPa-1,平均0.53MPa-1,

压缩模量E

s

=2.94~5.02MPa,平均3.84MPa。为高压缩性土,据孔隙比与液性指数平均值查表得

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186kPa。

结合地区经验,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160kPa。

(3)、粉砂(②

3

于钻孔JZK3、JZK7、JZK10、ZK1和ZK4有揭露。层厚0.80~2.10m,平均1.56m,层顶高程-8.35~-6.84m,层顶深度9.20~10.80m。

深灰色、灰色、浅灰色,松散,饱和,主要成分为石英,含中粗砂粒及粘粒。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4次,实测击数7~10击,校正击数5.7~8.1击,平均7.1击。根据标

贯击数,查表得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90kPa。

综合推荐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90kPa。

3、残积层砂质粘性土(Q el),层序号为③

场地多数钻孔有揭露,层厚1.00~14.10m,平均5.33m,层顶高程-12.31~-0.29m,层顶深度2.80~14.20m。

黄白色、灰黄色、褐黄色、褐红色,硬塑,稍湿,主要成分为粘、粉粒,含较多砂粒,为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土。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58次,参与统计53次,实测击数15~44击,校正击数12.9~29.2击,

平均19.8击,标准差σ=4.92,变异系数δ=0.25,修正系数γ

S

=0.94,标准值18.7击,查表得

其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488kPa。

本层取土样22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16.0~41.4%,平均31.7%,孔隙比

e=0.530~1.273,平均0.984,液性指数I

L =0.04~0.94,平均0.50,压缩系数a

v

=0.30~0.85MPa-1,

平均0.61MPa-1,压缩模量E

s

=2.49~5.10MPa,平均3.44MPa,为中等压缩性土,据孔隙比与液性

指数平均值查表得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174kPa。

结合地区经验,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200kPa。

4、震旦系混合花岗岩(Z),层序号为④,按风化程度分为四个亚层:

(1)、混合花岗岩全风化带(④

1

场地多数钻孔有揭露,层厚0.80~11.50m,平均4.02m,层顶高程-16.66~-8.28,层顶深度10.50~19.00m。

褐黄色、黄白色,原岩矿物基本风化,结构可辨,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手捏易碎,浸水易软化、崩解。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5次,实测击数29~52击,校正击数22.6~40.5击,平均31.1击,标准差σ=4.83,变异系数δ=0.16,修正系数γ

S

=0.95,标准值29.7击。

本层取土样3件,据试验结果:天然含水量w=29.9~42.6%,平均36.2%,孔隙比e=1.055~1.337,

平均1.167,液性指数I

L

=0.69~0.81,平均0.75,压缩系数a

v

=0.49~0.79MPa-1,平均0.65MPa-1,

压缩模量E

s

=2.67~4.19MPa,平均3.45MPa。

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280kPa。

(2)、混合花岗岩强风化带(④

2

场地多数钻孔有揭露,层厚0.70~11.10m,平均3.37m,层顶高程-24.69~-8.24,层顶深度10.60~27.00m。

褐黄色、浅灰色、肉红色,原岩矿物部分风化,结构清晰,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遇水软化,岩块用手可掰开、折断。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次,实测击数51~57击,校正击数35.7~43.9击,平均39.5击。

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600kPa。

(3)、混合花岗岩中风化带(④

3

场地多数钻孔有揭露,层厚0.50~5.30m,平均2.33m,层顶高程-26.15~-10.96,层顶深度13.40~28.50m。

肉红色、褐黄色、浅灰色,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岩质较硬,岩芯表面粗糙,具绿泥石化现象。

本层于JZK7孔取岩样1组,测得其天然抗压强度为8.71MPa,饱和抗压强度为4.48MPa。

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1500kPa。

(4)、混合花岗岩微风化带(④

4

场地多数钻孔有揭露,层厚0.40~5.10m,平均2.60m,层顶高程-30.15~-11.96,层顶深度14.40~32.50m。

肉红色、浅灰色,变晶粗粒结构,片麻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状,少量为块状。

本层取岩样15组,剔除偏差大的数据,测得其天然抗压强度为10.70~32.2MPa,平均25.17MPa,标准差7.53,变异系数0.30,修正系数0.78,标准值19.61MPa。测得其饱和抗压强度为13.9~29.1MPa,平均20.5MPa,标准差5.55,变异系数0.27,修正系数0.80,标准值16.4MPa,取折减系数0.25,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100kPa。

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f

a

为4100kPa。

5、白垩系泥质粉砂岩(K),层序号为⑤,仅分布于场地西南角,仅JZK1孔有揭露,按风化程度分为三个亚层:

(1)、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带(⑤

1

层厚1.00m,层顶高程-7.46,层顶深度9.80m。

褐红色,原岩矿物基本风化,结构可辨,岩芯呈坚硬土柱状,手捏易碎,遇水易软化崩解。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击数43击,校正击数34.9击。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

值的经验值f

ak

为250kPa。

(2)、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⑤

2

仅于钻孔JZK1有揭露,层厚4.50m,层顶高程-8.46,层顶深度10.80m。

褐红色,原岩结构部分风化,结构清晰,岩芯呈碎块状,可见少量次圆砾,手可折断。综

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

ak

为450kPa。

(3)、泥质粉砂岩中风化带(⑤

3

层厚1.20m,层顶高程-12.96,层顶深度15.30m。

褐红色,岩芯呈短柱状,岩质软,用手易折断,易干裂。综合推荐本层承载力特征值的经

验值f

ak

为800kPa。

各岩土分层可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3。

6、孔隙水

(1)、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属承压水,粉砂<②

3

>为主要含水层,赋水性中等,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侧向迳流补给,排泄条件主要靠大气蒸发。勘察施工期间,于ZK10和ZK13孔做全孔注水试验,试验结果,渗透系数为k=1.6~2.5×10-6cm/s,详见钻孔注水试验成果图表。取 11 件土样做室内土工渗透试验,结果如下表2。

各土层渗透系数表表2

土层层号土层名称渗透系数k v 20 (cm/s) 备注范围值

②1淤泥 1.87×10-6~9.99×10-5根据土工试验

②2粉质粘土 1.17×10-4根据土工试验

③砂质粘性土 3.57×10-6~4.63×10-4根据土工试验

(2)基岩裂隙水

场地内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量较小。主要靠上层的孔隙水下渗补给,富水性弱,基岩裂隙水较贫乏。场地主要位于海陆交互相冲积平原区,地下水量丰富,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20~1.20m,相应标高1.74~2.26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及侧向径流补给。当建筑物为箱式基础或有地下室时建议取室外地坪标高减0.50m作为抗浮设计水位。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314号文补充规定中的有关判定标准(按弱透水B类考虑),场地土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7、土工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

根据场地岩土情况,粘性土层作常规土工试验,砂土由于粘粒含量少,不成形,只作颗粒试验,粘性土层土工试验基本物理量统计见表3及附表3。

土工试验成果分层统计表表3

土层名称

及层序号

含水量

天然

密度

塑性

指数

液性

指数

孔隙比

压缩

系数

压缩

模量

粘聚力

内摩擦

W ρo I P I L e a v Es C φ

% g/cm3MPa-1MPa kPa °

淤泥<②

1

>

n 272727272727232324

max 89.2 1.9735.1 3.41 2.549 3.78 3.5213.7012.84

min 27.1 1.45 5.5 1.050.7710.38 1.13 3.40 2.66

fx 64.3 1.6317.1 2.03 1.792 1.72 1.908.05 5.84

fk 1.68 7.20 5.03

粉质质土

<②

2

>

n 444444444

max 38.2 2.0214.40.45 1.0860.71 5.0229.718.8

min 23.0 1.7012.00.100.6560.37 2.9415.412.8

fx 30.7 1.8613.20.350.9210.53 3.8421.515.7

砂质粘性土

<③>

n 222222182222222222

max 41.4 2.0426.30.94 1.2730.85 5.1028.325.6

min 16.0 1.697.40.040.5300.30 2.4911.411.1

fx 31.7 1.8112.40.500.9840.61 3.4421.418.3

3.1619.717.0

全风化混合

花岗岩

<④

1

>

n 333233333

max 42.6 1.8013.20.81 1.3370.79 4.1924.423.6

min 29.9 1.6611.20.69 1.0550.49 2.6712.817.1

fx 36.2 1.7112.20.75 1.1670.65 3.4520.021.0

8、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

根据场地岩土勘察资料,结合地区经验,各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值见表5。

岩土层力学参数推荐表表5

岩土名称

及层号

推介参考值

重力密度

ρ(kN/m3)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

土层渗透系数

cm/s

压缩模量

Es(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kPa)

素填土<①> 60

岩土名称及层号

推介参考值

重力密度

ρ(kN/m3)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φ(°)

土层渗透系数

cm/s

压缩模量

Es(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kPa)

淤泥<②1> 16.3 2.02 9.03 3.34×10-5 2.02 50

粉质粘土<②2> 18.6 21.5 15.7 1.17×10-4 3.84 160

粉砂<②3> 90

砂质粘性土<③> 18.1 21.4 18.3 1.68×10-4 3.44 200

全风化混合花岗岩

<④1>

17.1 20.0 21.0 3.45 280

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④2>

600

中风化混合花岗岩

<④3>

1500

微风化混合花岗岩

<④4>

4100

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⑤1>

250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⑤2>

450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⑤3>

800

四、基坑支护设计

(一)坡顶附加荷载设计值

基坑顶部荷载暂按20kpa考虑(施工图阶段根据总包或建设单位具体周边荷载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二)基坑设计深度

本基坑设计深度考虑到地下室底板垫层底以及局部加深区域考虑到水池底板底部,结合支护段坡顶标高,基坑支护深度按5.7米考虑,本工程基础±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7.60m。(三)支护设计安全等级

本基坑支支护工程设计安全等级东侧按一级设计,西侧和南侧按二级设计,北侧按三级设计。(四)支护结构型式及技术要求

本基坑支护东侧、西侧和南侧采用桩锚支护(单排搅拌桩止水),北侧采用复合土钉墙支护(单排搅拌桩止水)。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基坑划分为6个剖面进行支护。

1、深层搅拌桩

采用水泥搅拌桩机连续搭接式施工,设计采取四喷四搅施工工艺,搅拌桩桩径主要为550mm,桩间距均为350mm,水泥采用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比约13%,对应的水泥用量≥55kg/m,水灰比0.5~0.6:1,对应的容重约为1.75±0.05,提升速度不大于1.8m/min(最后一次提升速度不大于0.5m/min);搅拌桩桩位允许偏差50mm,垂直允许偏差1%,桩径允许偏差为4%,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桩长以各剖面为准。

2、锚索

采用3*7ф5束规格高强低松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

ptk

=1860 MPa,伸长率≥3%)制作锚筋,钻机成孔,成孔直径不小于150mm,锚索长度如图,锚索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注浆采用水灰比约0.45-0.55:1(对应容重1.75左右)的纯水泥浆,第一次常压注浆,注浆压力约0.8MPa,待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高压注浆压力不小于2.0MPa,待注浆体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张拉锁定于锚索部位。锚索锚固力设计值、锁定值见图纸。具体张拉程序见有关规范。锚索张拉应在腰梁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进行。本排锚索张拉锁定后方能开挖下一层土方,锚索正式试验前应按规范规定先进行基本试验。

3、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直径为0.8m,桩间距为1.4m,桩长及桩身配筋情况见剖面图和大样图。在护坡桩桩顶设臵通长冠梁。支护桩与锚索腰梁之间设臵锚筋连接,侧壁铺挂10号铁丝网并喷砼厚50mm进行护面。

4、土钉

锚筋采用预成孔放臵Φ25锚筋的钢筋土钉。成孔直径不小于150mm。

锚孔、孔深允许偏差均为50mm,角度偏差在3度以内。

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水灰比为0.5~0.6:1,水泥浆应随拌随用。锚孔注浆必须密实饱满,

注浆时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300mm处。孔口浆体回缩量不得超过300mm,否则应及时补浆。

锚管可根据土质条件在施工钢筋砼面层后注浆,钢筋锚杆应先注浆后施工钢筋砼面层。

5、支撑环梁及支撑梁、冠梁施工

钢筋绑扎:

1 操作工艺:

支撑梁、冠梁钢筋绑扎顺序与方法:根据设计图纸,弹出冠梁内边线与200控制线,支撑梁弹出中线与二侧边线;与并用红漆做好标记。钢筋绑扎前应先在垫层上用腊笔划出钢筋位臵线,控制斜支撑梁为绑扎好钢筋创造条件。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实际相符,钢筋随铺随扎,做到纵横成线,钢筋要垫好保护层,保护块纵横向距控制在1000mm 以内。

2 注意事项:

(1) 支撑系统的主要受力杆件的纵向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做法,确保连接质量并进行见证复试。

(2) 支撑体系杆件的箍筋采用封闭形式,弯起端头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 倍箍筋直径和75mm 的较大值。

(3) 支撑梁纵向钢筋在环梁及冠梁处的锚固满足设计要求La=35d。

(4) 支撑杆件汇交节点按设计要求用φ10@100 箍筋加密并增设构造钢筋,同时按节点详图做腋角。

(5) 环梁相交处、环梁与帽梁相交处主筋和箍筋均相互交叉,给钢筋安装带来不便,此时必须确保大环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大环梁箍筋照常布设,帽梁和小环梁箍筋可利用开口箍筋安放到位,然后采用搭接焊接连接封闭焊牢。

(6) 支护桩桩头剔凿至至设计标高,清除桩顶废渣并将甩筋调直,锚入冠梁的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工程:

1 技术准备

模板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2 材料准备

木模板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木楞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对拉螺栓,Ф48 钢管及连接扣件等支架系统准备齐全。

3 施工条件

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清扫干净,标高检查合格,四周有足够的支模空间。

校核轴线,放出模板边线及标高。

钢筋、预埋筋经验收符合要求并做好隐检手续。

向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等技术交底。

按照模板设计结合施工流水,备齐模板并分规格堆放。

4 操作顺序

支撑梁模安装工艺:弹出轴线边线,并复核→绑扎钢筋→安装侧梁模→安装上下锁口钢管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臵。

混凝土工程:

1 施工准备

优选混凝土供应单位,确保混凝土质量和供应及时。

制定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混凝土车辆进出线路。

2 施工条件

清理垫层上、模板内的泥土、垃圾、木屑、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修补嵌填模板缝隙,加固好模板支撑,以防漏浆。

对钢筋、模板进行总检查,办理隐检、预检手续,并在模板上弹好混凝土浇筑标高线。

各种机械处于良好状态,施工用电、施工用水、施工道路满足要求。

向操作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等技术交底。

6.施工降排水系统

1)设坡顶排水沟和坡底排水沟,排水沟过水断面尺寸为300×300mm。

2)坡顶排水沟两侧50cm范围内需用5cm厚细石砼形成散水护面层,使地表水尽可能直接排往排水沟内。排水沟沟底需设臵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具体排水方向在现场根据市政排水管位臵及场地高低地势综合确定;坡顶排水沟在排入市政管线前,先排至三级沉淀池过滤,沉淀池内部有效空间尺寸为3000×1000×1000mm。

3)坑底每隔40-50米设一集水井,集水井一般布臵于坑底拐角处,集水井内部空间尺寸1000×800×800。基坑积水通过集水坑抽排至坑顶排水沟排走。

7、面层

对于复合型喷锚支护结构,在搅拌桩止水帷幕龄期达到15天以上、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清挖其表面土方,然后挂ф8钢筋网@200×200mm钢筋网,再在锚杆头部设臵2根Ф16水平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与锚杆牢固连接,最后按P.C.32.5水泥:中砂:5~20细石=1:2:2.5、水灰比=0.45:1的重量配合比配制面层砼料,按干喷法施工喷射砼面层,其厚度见设计图纸;桩锚侧壁面层采用ф6钢筋网@200×200mm钢筋网(用Φ16,L=1000@1500*1500mm打入坡面固定网片),然后喷砼C20厚60mm护面。

(五)地下水、地表水控制设计

1、地下水控制:基坑支护采用单排搅拌桩止水。

2、地表水处理:为避免地表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出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水,除按前述设臵完善的排水系统外,对于渗透性很强的地表土采取砼硬地化防渗措施,基坑内部设臵降水井预降水。

(六)土方开挖方案及技术要求

本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守分区、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的原则。整个基坑可分为两大区域,即“周边区”(系支护工作区,按支护底边线向坑内约8m范围)及“中心区”(相对自由开挖区),由“周边区”向“中心区”方向退挖,出土通道留在中心区并通过预留出土口,出土口最后开挖支护锚索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必须要有专人规划和指挥,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抢挖,在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开挖。

此外,还要注意基坑开挖前必须严格保证支护结构各构件的养护时间,保证其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有锚索的区段,上道锚索张拉锁定后方能开挖下一层土方。

五、基本试验及质量检测

1、基本试验

现场试验包括帷幕工艺性成桩试验、土钉及锚索的基本试验、砼配合比试验等。锚索基本试验是基坑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数量取3根,主要是验证设计参数和地下水外渗情况。

2、质量检测

①锚索质量验收应做抗拔力试验,结合广州地区经验基本试验数量施作3根。锚索抗拔力试验应在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最大检验荷载为锚索设计轴向拉力的

1.2倍,且不超过锚筋A×fptk的0.8倍,验收试验按锚索数量的5%进行;

②注浆锚杆土钉抗拔力参数, 按照前述设计参数表进行检测,基本试验数量为土钉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如临近场地有类似工程实践及经验可考虑取消基本试验,验收试验按土钉数量的5%进行;

③喷射砼应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块数量为每500m2取一组,每组试块不得少于三个;

④考虑支护桩主要承受水平承载力,其检测依照国家基坑规范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验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5根,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

⑤因本工程止水桩非挡土构件其主要起止水作用,设计对其帷幕桩桩身强度不做专门要求,因此本工程止水桩可考虑不做专门的检测工作;

⑥支护桩及桩顶冠梁、连梁需进行砼配合比、砼标号的抽样检测;

⑦所使用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砂、石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进场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检验;

⑧其他有关检测项目应参考广州地区深基坑规范及其它相关规范规程执行。

六、基坑及邻近环境安全监测

1、环境和基坑监测内容有(具体布臵和数量见监测布臵图):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周边可能影响构筑物(包括建筑物、管线等)地面沉降专项观测;

□坡顶附近地下水水位观测;

□桩锚支护区段的深部测斜、锚索应力监测;

2、观测要求为:

(1)按监测布臵图进行专门的监测项目布设和具体监测;另外通过其它目测、巡查等多种形式对基坑变形进行全面了解和监控;

(2)观测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精度;

(3)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前平行观测3次,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值。开挖支护过程中每天测量不少于1次,挖至坑底30天后每5~7天测量一次,如位移趋于稳定则10-15天测量一次,基坑回填至实际坑深的2/3左右时一般可停止观测;当遇以下情况时应加密观测次数至每天数次:①大雨时必须24小时不间隔观察,大雨后3天必须临时增加观测次数,每天加测不少于2次;②对于变形持续发展的测点,必须24小时不间断地用仪器观测;③对于出现异常坡顶堆载、异常超挖、支护结构质量异常的情况,必须对异常部位临时增设测点,24小时不间断观察和观测。

(4)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及时与设计方、甲方和监理方联系并采取应急技术措施:坡度位移及沉降达到允许值;位移不稳定、不收敛且超过规范要求;坡顶、地面或周边管线出现异常或出现较大裂缝;

(5)变形允许值和预警值:变形允许值按《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根据相应的支护安全设计等级、基坑深度计算确定,基坑西侧和南侧为二级安全等级,其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按0.005H计算(H为基坑深度)、沉降允许值按0.004H;基坑东侧为一级安全等级,其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按0.0025H计算(H为基坑深度)、沉降允许值按0.002H;预警值均取上述各值的80%。此外,当变形不断加大,或变形速率超过3mm/天时,也要及时进行预警。预警的时间顺序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和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

(6)对于水位观测建议:地下水总体水位下降大于3m或当天地下水位降幅超过1.5m时应按间距约15米的密度在基坑底帷幕外侧位臵增设直径不小于D300、深度不少于9米的回灌井进行地下水回灌工作,并应密切观察周边沉降情况;

(7)监测应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前应编制相关的监测方案,确保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监测单位须按相关要求进行地下水位等项目的监测。

七、应急预案:(一)、施工现场内应急资源

A、组织结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反应机构,明确岗位任务职责、分工。

B、人力技术

施工现场配备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员,机电班长,机、电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安员、施工长、及有专业资质的作业队伍等。

C、材料物力资源

设备工具:挖掘机,相机、卷尺、经纬仪、水平仪、风镐、电焊设备,千斤顶,手持电动工具一批,钢丝绳、卸扣,槽钢、木板、木方,彩条布,水泵、灭火器材、防毒面具、应急药品及担架等一批。

D、通讯以及交通资源

现场配备对讲机若干,台式电话二台,施工管理人员基本配备移动电话;

配备小型货车一台,小汽车一台。

(二)、施工现场外应急资源

A、资源状况

用电话与供电局、消防部门沟通,有紧急情况时请求协助。

B、沟通求助方式

求助电话通讯录

单位及姓名电话单位及姓名电话

火警119 医疗120

公安

110

交通122

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序号基坑支护备注

1 滑坡、涌水

2 有暴雨偶伴有大风

倒塌倾覆事故预兆的确定

序号监察员基坑系统加固备注

1 基坑上部结构的四周不设臵排水沟或排水沟堵塞

2 基坑加固施工过程中,坑底的集水井设臵数量不足或不合理

3 排水工作未能持续到基础工程完毕,并进行回填后停止。

4 集水井中的水未能及时用水泵抽走。

5 集水井底未铺设碎石、虑水层。

6 基坑的排水方法选择错位。

7 邻近有危房和地下管线

8 支护结构缺乏观测。

9 施工期间基坑边大量堆载

暴雨下时事故预兆的确定

序号检察员防雨措施备注1 当天天气预报报道第二天有暴雨时,应急办公室根据暴雨的级别

和降水量的大小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领导接到消息立即召开响

应会议,布臵防范工作,强调职责

2 对搅拌棚、水泥库房等防雨、防潮设施进行检查,如需加固,应

采取具体加固措施:将松动的物体用铁丝绑扎牢固,棚顶,特别

是迎风方向,用脚手架钢管,8号铁丝架压锚在地上,或压砂包

防止棚顶吹翻。

3 将现场排水设施疏通,设计排水沟时要满足最大排水量

4 如果夜间下暴雨,应有照明,为现场人员配臵手电筒

5 暴雨到来之前2小时,由项目经理宣布施工现场进入紧急状态,

停止现场一切作业

6 项目经理部向公司应急领导组和业主汇报防暴雨应急准备工作

事故预兆的监测人员、方法和时间间隔

序号监测人员监测方法、工具时间间隔备注

1 观察现场实际排水情况及土质变化随时

2 过程监测(第三方监测)随时

3 目测随时

4 监控其锚入深度随时

5 用相机、笔等工具进行记录施工全过程

6 用经纬仪、水平仪、卷尺测量施工全过程

7 目测随时

8 审阅施工前

确定影响的范围和人数

序号影响范围. 影响人员备注

1 导致地表水流入基坑底现场作业人员

2 导致坑底土层被水泡软造成边坡塌方坑底作业人员

和坑底承载能力下降

3 边坡即坑底坑底作业人员

4 造成坑底水浸,导致基底承载力下降坑底作业人员

5 由于抽水时间过长,将泥沙抽出,导致井底

的土被扰动。

坑底作业人员

6 造成边坡坍塌,基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

现场施工人员、邻近居

7 锚固结构破坏,导致边坡塌方现场施工人员、邻近居

8 当土体要滑动时,桩随滑动而失去作用导致

支护结构坍塌

现场施工人员、邻近居

9

导致房子倒塌或管线破坏

邻近居民、现场施工人

员、及各管线所属单位

10 施工现场及工地附近建筑物邻近居民、现场施工人

11 导致边坡倒塌现场施工人员、邻近居

12 整个基坑支护及周边建筑物现场施工人员、周边

(三).应急预警方案启动条件

本工程基坑为一类基坑,根据基坑监测报告,一旦基坑变形监测超过警戒值,则会同设计、监理、业主、安监站四方共同确定基坑是否出现危险,一旦确认为基坑出现险情,则基坑内外所有的施工暂停,整个工地,所有人员进入基坑抢险作业。

为保证基坑加固施工过程中相邻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以及明确应急方案的启动,以便进行紧急回填,并且有组织地疏散施工人员的邻近建筑物内的人员。基坑监测工程中,符合以下其中一条,应马上启动应急机制和进行人员的疏散:

基坑边坡或周围上体出现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它可能影响基坑安全的征兆,如涌土陷落、管涌现象等;

周边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已大于规范的允许值或出现较大裂缝、周边管线出现较大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持续上涨、桩体侧斜反映的数值超过设计警戒值、土压力增长值较快及累计变化量超过警戒值等。

工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为施工安全提供准确、快速的信息,以便及时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做出预测、预报,并及时将成果反馈给决策层,进而改进施工方案和采取处理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因而监测的数据要求必须准确和迅速,为达到这个目的,现场监测仪器必须采用高精度设备,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测试人员完成,测量结果应及时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在监测期及时对各类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对重要的监测点设定安全报警值:1、基坑外水位:基坑开挖引起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200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500mm;2、煤气管道的变化:沉降或水平位移均不得超过1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2mm;3、自来水管道的变化:沉降或水平位移均不得超过30m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5mm。测量完毕,将实际测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绘制各种变形~时间关系过程线,预测变形发展趋向,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若发现位移变化较大,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提供报表。测量结果正常,则在测量结束后1天内提供报表。测量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观测报告。以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监测的数据超过警戒值时,监测单位及时按监测程序通报相关单位,并做好加密监测工作。

基坑周边已有临建、围墙、道路等均在项目部监测范围内,监测的方法是采用目测,基坑南面的围墙由于砌筑于回填土上,该处是监测的重点。

(四)、应急反应的措施

1、基坑出现险情后,出现险情的基坑上人员撒除,并对险情发生段进行卸荷处理,

卸除一切可以卸除的荷载。

2、暂停基坑抽排水,切断下水管上游的水源。在基坑四周设水泵,将污水改道进入城市排水管道中。

3、电力线及电信线挖出并架空到地面上,派专人监护,自来水管设钢管支撑加固。

4、通过水位观察点进行地下水回灌,维持地下水位稳定;

5、对周边建筑或地面出现沉降裂缝必要时通过布孔注浆加固该处地基。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边坡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贵阳市白云区南湖东路西北侧,场地西北紧临建设小区,建设小区比本项目±0.000高程面低2至4米,东北侧紧临白云区医院现有锅炉房及医院用房,东南侧紧临医院用房及南湖路,西南侧紧靠山体绿地。拟建建筑物住院楼±0.000高程为1299.3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一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300.000m,设两层地下室,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二号医技楼±0.000高程为1298.45m,框架结构,拟采用柱基(桩基);根据场地周边现状及项目建筑构成,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将形成十三段基坑边坡,总长724.5m,各段边坡工程概况详见表1: 各段边坡特征统计表表1 本项目场地狭小,基坑AB、CWDEJ、FG段无放坡条件,采用垂直开挖;BC、JF、JHF段土层按1:1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3坡比开挖;GYKLMNQ段土层按1:0.3坡比开挖,岩层采用1:0.15坡比开挖;AQ段按1:05开挖施工挡墙后再按施工规范回填,所有基坡均是一级开挖到位。WDEJHFG、AQ段坑顶周围为场内临时便道及材料加工存放场,上部考虑均布荷载30KPa,但距支护结构顶2.0m范围内不许如何形式的附加荷载。基坑边坡若垮塌,造成的不良影响严重,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GYKLMNQ段边坡按永久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年限与主体结构一致;其余边坡均按临时性边坡进行设计,设计有效支护时间为2年。 受贵阳白云泉福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称“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基坑边坡支护工程进行专项设计。 二、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据白云区医院改扩建项目基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现场踏勘,现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述如下: 1、地质地貌 场地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紧邻南湖路,交通便利。该区域为溶蚀残丘-洼地地貌区,原自然地面起伏较小,地势开阔平坦,南高北低,拟建场地位于坡度较缓的山脚处,经后期平场,勘察期间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在1299.5~1303,最大高差3.5米。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

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说明书及附图(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有关试验要求,施工进度工期计划等) 方案一、 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应采用不破坏地基土质状况的施工方法。即采用中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操作,如果扰动了地质原结构的状态,使土质变软、变松或流动,不宜作基础时,这部分软弱土应予清除,回填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基坑土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并征得项目监理同意,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1、基坑开挖:本项目基坑边坡为临时使用,根据设计,挖方边坡坡度为1:1。 2、支撑和防护:开挖中,应随时注意支护,防止滑坡、塌方伤人,支撑物采用钢模加钢架杆的形式,需等到永久回填后方可拆除。如果项目监理认为需要,可继续保留。挖掘时,必须提供足够的保护性屏障及适当的警示标和旗帜。 3、地基加固:清除地表填土、基底上的树墩、主根及坑穴中的积水、淤泥和杂物等。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时,应将基底充分夯实或碾压密实;根据本标段实际,压实机械选用蛙式打夯机;当基底有淤泥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排水疏干,挖除淤泥或抛填块石、砂、砾、矿渣等方法进行处理;当基底遇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必须设置排水措施,以保证正常施工。 地基加固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和使用的压(夯)实机具性能而定,一般应进行现场碾(夯)压试验确定,图5—1为压实机械和工具每层铺土厚度和所需的碾压

(夯)遍数的参考数。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图5—1 4、施工进度计划 2015年10月20日至2015年12月19日前完成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总工期60天(日历天数)。 5、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设置各级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与工作人员和专业设备及器材,积极配合和协助监理及业主对本标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对参加本标基坑支护、地基加固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强化质量意识的教育,将质量控制与管理贯彻到每个班组及每个工作面。 认真学习和理解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文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施工。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对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持证上岗,以确保施工机械的生产率和施工质量。 方案二

基坑支护设计学习笔记

土钉墙设计要点 适用条件: ?1)岩土条件较好; ?2)基坑周边土体允许有较大位移; ?3)已经降水处理或止水处理的岩土; ?4)开挖深度不宜大于12m。 ?5)地下水位以上为粘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砂土; ?不宜使用条件: ?1)土层为富含地下水的岩土层、含水砂土层、且未降水处理 ?2)膨胀土等特殊土层; ?3)基坑周边有严格控制位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 设计参数选择: 坡度:0.2~0.5 不宜大于0.2 水平竖向间距:1~2m(设计常用1.5m或2m)梅花形布置 成孔直径:70mm~120mm (设计常用110mm) 入射角度:5~20°(设计常用10°) 土钉长度:宜为支护高度0.5~1.2倍 对中支架:间距1.2~2.5m 保护厚度20mm (设计E8@1500) 混凝土面层:厚度80mm~100mm 大于C20 (C20喷射砼厚δ=80) 钢筋网:宜用HPB300 直径6mm~10mm 间距150~250mm(设计E8@200或150)加强筋直径14~22mm(设计16mm) 土钉注浆:(1)土钉注浆采用水灰比0.50~0.55的水泥浆全孔注浆,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锚固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不低于30MPa。(2)土钉采用一次压力注浆,注浆管采用与杆体等长的Φ25塑料管,与钢筋杆体绑接后一起放入孔内,并在孔口附近设置止浆塞及排气管,注浆压力0.6MPa~1.0MPa之间,注满后保持压力1min~2min。 锚钉:E22锚钉L=2000@1500 泄水管:长度40~60mm,直径≥40mm,间距1.5~2m的导水孔

土钉整体稳定性验算:二级1.3 三级1.25 土钉抗隆起安全系数:二级1.6 三级1.4 土钉抗拔安全系数:二级1.6 三级1.4 锚杆设计要点 间距:水平≥1.5m(桩锚时与排桩间距一致) 竖向≥2m 第一排位于冠梁下1m左右

2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定额说明及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二章地基处理与基坑支护工程 说明 一、本章节定额包括地基处理和基坑与边坡支护两节。 二、地基处理 1、换填垫层 (1)换填垫层项目适用于软弱地基挖土后的换填材料加固工程。 (2)换填垫层夯填灰土就地取土时,应扣除灰土配比中的黏土。 2、强夯地基 (1)强夯定额综合了各夯的布点、程序和间隔距离。 (2)强夯定额已综合强夯机具的规格和数量、强夯的锤、钩架等材料摊销费。 (3)设计要求在夯坑内填充级配碎石,不论就地取材或由场外运碎石填坑,其填运材料费用另行计算。 (4)设计要求设置防震沟时,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5)若遇地下水位高,夯坑内需用水泵抽水的,抽水费用另行计算。 (6)强夯定额不包括强夯前的试夯工作和夯后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如有发生另行计算。 (7)强夯置换:套用强夯定额,材料含量按实调整,人工、机械乘以1.3系数。 3、碎石桩和砂石桩的充盈系数为1.3,损耗率为2%。实测砂石配合比及充盈系数不同时可以调整。其中,沉管灌砂石桩除了上述充盈系数和损耗率外,还包括级配密实系数1.334。 4、水泥搅拌桩 (1)深层水泥搅拌桩: ①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已综合了正常施工工艺需要的重复喷浆(粉)和搅拌。空搅部分按相应项目的人工及搅拌桩机台班乘以系数0.5计算。 ②水泥搅拌桩的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1800kg/m3)的13%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每增减1%项目计算。 ③深层水泥搅拌桩项目按1喷2搅施工编制,实际施工为2喷4搅时,项目的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43;实际施工为2喷2搅,4喷4搅时分别按1喷2搅、2喷4搅计算。 (2)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 ①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定额中未包含导向沟的土方及置换出的淤泥外运费用,实际发生时另行计算。 ②双轴水泥搅拌桩、三轴水泥搅拌桩项目水泥掺入量按加固土重 (1800kg/m3)的18%考虑,如设计不同时,按深层水泥搅拌桩每增减1%项目计算;按2喷2搅施工工艺考虑,设计不同时,每增(减)1喷1搅按相应项目人工和机械费增(减)40%计算。空搅部分按相应项目的人工及搅拌桩机台班乘以系数0.5计算。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详详细细市消协相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xxxx工程勘察院 20xx年xx月xx日 xxx市xxx苑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设计

xxxxxx工程勘察院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序号图件内容页数备注 1设计说明4A3 2基坑支护平面图1A3 3基坑监测平面图1A3 4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6A3 5基坑支护大样图3A3 6计算书另附A3 一、概述 xx市合晟苑基坑支护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xx市xxxxx,交通较为便利,其北侧为已开挖地下室正在施工基础的流江村民住宅楼,东面为已建xx高层住宅楼,其地下室离基坑边约6m,主楼离基坑边约10.5m,其南侧为正在施工中的道路,西侧离基坑边约16m为已建村民楼房,西侧及南侧场地空间较大。基坑面积约4750m2,拟建工程为三层地下室,基坑深度约11.6m,北侧基坑已开挖至约深度4.5m,本次基坑开挖以该

深度作为放坡平台,上部放坡开挖,下部垂直开挖,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基坑周边有部分可利用空间,北侧已开挖至约-4.5m,其它三侧放坡开挖至该深度后,设置放坡平台,放坡开挖坡面采用注浆管锚并挂网喷射砼护面处理;垂直开挖采用双排搅拌桩、工字钢微型桩、锚索、锚杆及挂网喷射砼进行支护;现场已“三通一平”,道路靠近场地。施工时应对周边管线进行实测后,根据测量结果后避开管线进行施工。 为了保证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顺利,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时应先对基坑周边管线进行探测,并做好相应有效的标示及预防措施,并应查明基坑周边是否存在给排水管、水沟或污水池、化粪池等可能产生渗水影响基坑稳定的设施,做好防渗措施,确保支护及开挖施工时基坑安全稳定。 我院根据现场踏勘、业主提供的资料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合基坑具体情况,对该基坑支护工程进行支护设计。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DBJ/T15-20-9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总包单位提供的基础平面图及相关图件; 6、《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98-0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与勘察要求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原则与勘察要求 3.1 设计原则 3.1.1 基坑支护结构应采用以分项系数表示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2 基坑支护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土体失稳、过大变形导致支护结构或基坑周边环境破坏;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支护结构的变形已妨碍地下结构施工或影响基坑周边环境的正常使用功能。 3.1.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表3.1.3选用相应的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表3.1.3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Υ0 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 1.10 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 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 1.00 结构施工影响一般 三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 0.90 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 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1.4 支护结构设计应考虑其结构水平变形、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和对周边环境变形有限定要求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 3.1.5 当场地内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型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控制方法。当场地周围有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应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3.1.6 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基坑支护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验算。 1 基坑支护结构均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应包括: 1) 根据基坑支护形式及其受力特点进行土体稳定性计算; 2) 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 3) 当有锚杆或支撑时,应对其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2 对于安全等级为一级及对支护结构变形有限定的二级建筑基坑侧壁,尚应对基坑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变形进行验算。 3 地下水控制验算: 1) 抗渗透稳定性验算; 2) 基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1.1设计依据: 1)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施工方便”; 2)地下室设计有关图纸和基坑周边环境; 3)《龙津路西关锦里勘察报告》; 4)有关设计计算规范及规程: 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④《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1.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本次勘察场地为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场地内拟建16~34层塔楼(A、B单元)及2层连体裙楼,地下室设计为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9m,基坑周长约为236m。规划总用地面积4720.29平方米,本次勘探范围设计拟建建筑物见表1: 表1 拟建建筑物一览表 该工程由广州市联成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锦里商住楼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3地质条件: 1.3.1区域地质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广州断陷盆地中部,本项目所处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冲积土(Q al)、沼泽沉积土层(Q h)及残积土(Q el)。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山塱组(K2d),基岩为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 根据《广州市基岩地质图》地质资料显示,场区主要受广从断裂及广三断裂控制,

广从断裂属正断层,走向北东25~30°,倾向北西西,倾角50°~55°,位于场地东南侧,为区域控制性断层;广三断裂带位于场区南侧,走向近东西向或略转呈NWW向,倾向南,倾角约50°,为斜冲正断层。拟建场区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稳定性较好。 1.3.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毗邻广州卷烟二厂,为闹市居民小区,房屋较密集,周围房屋一般在8~9层,勘察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在7.27~8.09m。 1.3.3场地岩土层的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勘察报告的钻探揭露情况,勘察场地地基土主要由人工填土(Q ml)、第四系冲积层(Q al)、沼泽沉积层(Q h)及残积层(Q el)组成;基岩为白垩系上统(K2)泥质粉砂岩、砂砾岩。划分原则按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地质成因的岩土划分,各岩土层的分布及有关工程地质特征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1.3.3.1人工填土层(Q ml) ⑴杂填土(Q ml)(层序编号为1) 灰褐色、黄褐色等杂色,成分由砖块、砼块及碎石及填沙等建筑垃圾组成,湿,松散,部分钻孔顶部约10cm为混凝土及铺石路面,该层在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1.80~3.50m,平均2.56m,层顶标高8.09~7.36m,平均7.58m。 1.3.3.2第四系冲淤积层(Q h、Q al) (1)淤泥(Q h)(层序编号为2) 灰黑色、灰褐色,成分以粘粒及粉粒为主,局部含少量腐植质及少量有机质,饱和,流塑。局部夹薄层状淤泥质土。该层在场地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为3.70~12.80m,平均7.00m;层顶标高3.91~5.54m,平均5.01m;层顶埋深1.80~3.50m,平均2.56m。该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 ak=50kPa。 (2)粉质粘土(Q al)(层序编号为3) 灰白色,局部黄褐色,成分以粘粒及粉粒为主,粘性较强,湿,可塑,局部呈很湿,软塑状态。层厚为0.90~4.20m,平均2.21m;层顶标高-2.16~1.27m,平均-0.09m;层顶埋深6.50~9.70m,平均7.73m。 该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f ak=180kPa。 (3)粉砂(Q al)(层序编号为4-1)

基坑支护及安全要求(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基坑支护及安全要求(最新版)

基坑支护及安全要求(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基坑开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坑壁支护结构: (1)因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而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 (2)因附近有建(构)筑物而不能放坡开挖; (3)边坡处于容易丧失稳定的松散土或饱和软土; (4)地下水丰富而又不宜采用井点降水的场地; 2.基坑支护结构,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邻近建(构)筑物、施工环境和方法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大型深基坑可选用喷锚、排桩式挡土墙等作结构支护,必要时应设置支撑或拉锚系统予以加强。 3.基坑的支护结构在整个施工期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尚应具有良好的隔水防漏性能。设计时应对安装、使用和拆除支锚系统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验算。 4.对一般较简易的基坑(管沟)支撑可根据已有施工经验,因地制宜地加以设计。

5.采用灌注桩作坑壁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尽量减少打桩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仪器设备和城市环境的影响; (2)灌注桩的施工安全要求应按“桩基施工”的有关要求执行; (3)在桩附近挖土时,应防止桩身受到损伤; (4)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时,应在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可挖土; 6.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作坑壁支撑并加设锚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锚杆宜选用螺纹钢筋,使用前应清除油污和浮锈,以便增强粘结的握裹力和防止发生意外; (2)锚固段应设置在稳定性较好的土层或岩层中,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计算规定; (3)钻孔时不得损坏已有的管沟、电缆等地下埋设物; (4)施工前应作抗拔试验,测定错杆的抗拨拉力,验证可靠后,方可施工; (5)锚固段应用水泥砂浆灌注密实; (6)应经常检查锚头紧固和锚杆周围的土质情况。 7.采用排桩式挡土墙作基坑开挖的支护结构时,一般可选用钻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川科技园污水泵站提升泵房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一)基坑位置及建设规模 场地位于污水泵站提升泵房位于新川科技园二组团内,东临洗瓦堰及B线道路,北面为规划220KV变电站,西面为地铁一号线红星站场站用地,之间有规划10m宽防护绿地,南面为规划市政绿地及华阳大道,该建筑物为1F,设一层地下室,设计 +0.00=480.30m。 (二)使用年限 本工程场地地面标高在481.0m左右,因此基坑设计时高度按481.0m考虑,地 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西边按16.5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0m),东边按13.8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7.2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从基坑开挖之日起算。超过使用年限后未回填,支护体系需进行安全鉴定。 (三)基坑对周边影响 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为场地面标高(481.0m)以下13.8-16.5m,基坑开挖底 面标高为464.5-467.2m。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及现状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如下: 1、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 基坑现在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分布。

2、地下管线 基坑的东侧和南侧有军用电缆分布电缆埋深约3m,距离本工程地下室边线约10~16.7m,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3、地面沉降 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与明排水相结合。明挖顺作法施工时,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应预防周边建(构筑)物下沉、倾斜、开裂,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施工前应对周边进行摄像取证,并在建筑物周边布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安全。 二、设计依据 1、《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业主提供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建筑设计图》 3、设计采用的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93000m2,主要由塔楼和裙楼等组成,其中包括有住宅楼、办公楼、商业中心、低层商铺等建筑物,拟建塔楼最高33层(99.98m),拟建4层的地下室。 基坑北侧暂时为公共绿地,基坑距离东侧约14m为**路,距离约70m为5层建筑物;基坑距离南侧约9m为**路,距离约52m为3层建筑群;基坑距离西侧约9.5m为**路,距离约49m 为在建深约8m的基坑(目前正在施工基础)以及距离约49m为4层建筑物。 基坑支护周边地面标高呈北低南高走势,标高大致为:北侧为23.00m;东侧为23.00~26.00m;南侧为26.00~28.20m;西侧为25.00~28.20m。基坑开挖深度为14.85~20.45m。基坑周长约1215.8m。 二、设计依据 1、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祈福新邨BC0104007、08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2.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4、广州市标准,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 7、《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2、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有关建筑、结构图纸。 三、工程地质与水文概况 (一)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积层(Q al)、第四系残积层(Q el)、下伏基岩为元古界震旦系地层(Z),现将各地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 1 素填土:灰黄、褐黄、褐红色,稍湿,松散~稍密状态,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混砂、碎石或块石,场地内部分位置顶部0.10~0.20m为混凝土地面或路面,混凝土以下约0.30~0.50m 为碎石或碎石混粗砾砂。 2)第四系冲积层 2-1 粉质粘土:灰、灰黄色,湿~稍湿,可塑~硬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场地内该层仅局部共29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00~9.70m,平均4.22m,层顶埋深11.81~22.41m,层顶标高15.20~4.00m。 2-2 淤泥质土:深灰色,饱和,流塑~软塑,含有机质,含量一般在3.2%左右,稍具臭味,局部呈淤泥状。场地内该层仅部分共40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30~6.20m,平均2.90m,层顶埋深9.10~18.2m,层顶标高15.08~7.66m。 2-3 粉细砂: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分选性差,砂的成分为石英,含多量粘粒。场地内该层仅局部共8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00~5.00m,平均2.30m,层顶埋深15.6~22.30m,层顶标高11.36~5.26m。 3)第四系残积层Q el(层号3) 3 砂质粘性土:灰白、灰黄、褐红、褐黄色,湿~稍湿,可塑~坚硬状,由混合岩风化残积而成。场地内该层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层厚1.20~20.10m,平均7.54m,层顶埋深0.70~23.6m,层顶标高27.74~2.06m。 4)元古界震旦系地层Z(层号4) 场地内下伏基岩为元古界震旦系混合岩,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本次勘察揭露全、强、中和微风化共四个风化带,其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4-1) 全风化混合岩:灰白、灰褐、灰黄、褐红、褐黄等色,呈坚硬土状,裂隙极发育,岩石结构局部尚可辨认,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间夹强风化岩块。场地内该层各钻孔均有揭露,层厚1.70~17.00m,平均6.33m,层顶埋深3.00~32.50m,层顶标高23.26~-6.94m。 (4-2) 强风化混合岩:灰白、灰褐、灰黄、褐红、褐黄等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碎块夹土状,

基坑支护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施工总说明 2、支护平面布置图 3、施工结构及剖面图 4、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5、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 6、周边管线现状示意图 7、售楼处基础图 第二部分设计依据及计算说明 1、工程概况 2、场区条件 3、支护方案的设计 4、降水设计及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5、土方开挖 6、基坑监测 7、应急措施 附件:各段支护设计计算书 第三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部署 ⑴、项目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⑵、劳动力安排计划及保证措施 ⑶、施工机械设备计划及保证措施 ⑷、工程材料计划及保证措施 ⑸、现场平面布置及临水、电准备 ⑹、施工协调管理 2、主要施工方法 3、质量保证体系

4、施工进度计划、关键线路及工期保证措施 5、安全保证措施 6、文明施工管理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施工总说明 一、总则 1、图中标高为青岛标高,单位为米,尺寸单位为毫米。±0.00相当于黄海高程5.80m(设计资料),现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青岛5.40m,纯地下室独立承台底板标高为青岛-2.80m,B住宅基底标高为青岛0.05m,基坑开挖深度为5.30m~8.20m,局部集水井部位挖深9.20m左右。 2、在进行基坑施工前,应预先在现场放出基础外轮廓线,使基坑内边线与基础外轮廓线保持在不小于500mm的净距。若图中尺寸与现场放样不一致,以现场放样为准。 二、设计依据: 1、国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S007-2002); 3、行标《土钉支护设计规程》(CECS96:97); 4、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结构设计图纸;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

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 设计方案 单位:云南博文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二月二七日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潞西市城区,勇罕街中段东侧,德宏州医疗集团院内西南侧,场地周边:东面相距9.00m左右为芒市农机公司五层住宅楼;南面相距9.00m为围墙及州农业局三层住宅楼和办公楼;西面相距7.00m为围墙及勇罕街;北面相距20.0m左右为新建的中医大楼。交通方便,整个场地设一层地下室,周长约205米,最大支护垂直深度约4.2米 二、编制依据 (1)《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12);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9);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0)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 (11)本公司多年来类似工程支护设计、施工经验。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拟建场地地处潞西盆地中部偏东,属冲洪积扇(裙)后缘。属拆旧建新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东面略高、西面微低,相对高差1.3m,地貌较单一。 (二)工程地质条件 现将场地各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填土:灰、灰黄、褐黄色。稍湿~湿,松散,高压缩性。成分以建筑垃圾、粘性土为主,局部间夹砾碎石。层厚1.00~3.20m。 ①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很湿,软塑状。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土,具高压缩性。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该层仅见于钻孔1、2、3、8、 9、10、15号,层厚0.80~1.70m。 ②卵石:黄、褐黄,黄灰、灰色。稍~中密,饱和,具低压缩性。卵石粒径一般为20~150mm,少许>300mm,经于现场取扰动砂石样6件进行颗粒级配分析,其结果卵石含量占总质量的60%左右(参看后附颗粒级配分析成果第1页)。卵石粒径及含量不均匀,分选性差,由砾砂、粉细砂及粉土充填。成分为砂岩、石英砂岩等,形状以亚圆形状为主,圆形状次之,中等风化。该层土于本场地中均有分布,且层厚较大。但局部地段偶夹硬可~硬塑状粉质粘土薄层透镜体。 ②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湿,可塑状。属中等压缩性土。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局部地段夹有少许角砾。该层仅见于钻孔1、2、3、4、8、9、10、11、15、16、17号,层厚0.80~1.70m,层顶埋深在11.10~15.30m之间。呈透镜状产于②层卵石中。 四、基坑周边环境条件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范》基本概况: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建筑基坑支护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基坑开挖与监测。对湿陷性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或岩石基坑,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本规程,并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放坡、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地下水控制等内容。 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中基坑内支撑结构形式内容怎么规定: 4.9.3 内支撑结构应综合考虑基坑平面的形状、尺寸、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主体结构的形式等因素,选用下列内支撑形式: 1 水平对撑或斜撑,可采用单杆、桁架、八字形支撑; 2 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杆系支撑; 3 环形杆系或板系支撑; 4 竖向斜撑。 说明: 内支撑结构形式很多,从结构受力形式划分,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1、水平对撑或斜撑,包括单杆、桁架、八字形支撑; 2、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杆系支撑; 3、环形杆系或板系支撑;

4、竖向斜撑。每类内支撑形式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多钟布置形式。 一般来说,对面积不大、形状规则的基坑常采用水平对撑或斜撑;对面积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基坑有时需采用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杆系支撑;对圆形、方形及近似圆形的多边形基坑,为能行成较大开挖空间,可采用环形杆系或环形板系支撑;对深度较浅、面积较大的基坑,可采用竖向斜撑,但需注意,在设置斜撑基础、安装竖向斜撑前,无撑支护结构应能够满足承载力、变形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对各类支撑形式,支撑结构的布置要重视支撑体系总体刚度的分布,避免突变,尽可能使水平力作用中心与支撑刚度中心保持一致。 附件: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深基坑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郴州复烤厂易地技改项目综合楼及客服中心等工程(2)工程地址:项目位于位于郴州市华塘镇油山村 (3)建设单位:湖南烟叶复烤有限公司郴州复烤厂 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勘察单位: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 质监、安监部门:郴州市质安站 (4)工程简介:工程总建筑面积21903.75㎡,由综合楼、客服中心、倒班宿舍食堂及综合站房等组成,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7441.00㎡、客服中心建筑面积5682.5㎡、倒班宿舍及食堂建筑面积7250.00㎡、综合站房建筑面积1230.25㎡、污水处理站建筑面积300㎡,结构形式为框架,楼层为4~6层,建筑物最高檐口27.0m。污水处理池±0为239.50m,底板垫层底部标高为-5.8m,开挖深度为6.3m左右。二、周边环境 拟建场地紧靠着污水处理站的桩基础仅2米远,西侧为挡土墙。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涉及土层主要为以下土层: ①层素填土,黄褐色,稍湿,稍密,主要成分由粘性土,含有少量灰岩碎石,主要为新近期人工填筑而成,填土时已分层碾压; ②层粘土,残坡积成因,黄褐色、褐红色,硬可塑性,以粘粒为

主,局部含有碎石,粘性较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③层中风化破碎灰岩,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心破碎,呈碎块状,块状。 ④层中风化完整灰岩,石炭系,青灰色,灰色,中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脆,岩心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潜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填土层结构松散,孔隙比大,富水性差,残坡积粘土孔隙率低,含弱孔隙潜水;石炭系灰岩含岩溶裂隙水,含水中等~丰富。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以蒸发排泄方式为主,部分补给深部含水层。勘查施工期间,勘探钻孔均测得有稳定水位。实测各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9.50~13.90m,标高224.68~230.87m,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较深。 四、基坑支护设计 1、设计依据: 核工业郴州工程勘察院、湖南省湘南工程勘察公司提供的《郴州复烤厂易地改造技术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滨河商务中心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1.《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 12.《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 二、工程概况 拟建场区位于济 南市天桥区历山北路 以东,小清河北路与小 清河之间,由一栋超高 层、三栋高层、裙房商 业及地下车库组成,总 建筑面积20.63万m2。设 计±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5.55m,基坑底标高-15.8m(局部-12.2m),开挖深度12.2m-15.8m,基坑东 拟建建筑物效果图 西长约260m,南北宽65~120m,基坑开挖面积约3.5万m2。 建(构)筑 物名称 A塔 (办公) B塔 (公寓) C塔 (SOHO) D塔 (办公) 裙房商业结构类型框筒/剪框剪框剪框剪框剪 安全等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层数32层25层25层25层4~5层 高度140米100米100米100米20~30米 ±0.00025.55米 基础形式桩筏桩筏桩筏桩筏桩基,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地下层数地下2-3层 基础埋深-11.7m、-15.3m 三、周边环境条件 (一)周边建筑 东侧:基础外边线距离材料加工周转场地为6.89m,距离中建八局办公生活区42m。 南侧:基础外边距离南水北调箱涵5-10m,箱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底板厚度均为600mm,分缝长度15m,分缝处采用止水橡胶止水,箱涵宽17.2m,高6.1m,箱涵顶标高24.05m,底标高17.95m,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桩径500mm,桩长5.5m,桩间距1.0m,正方形布桩),现未投入使用。根据箱涵设计文件,箱涵允许变形值为20mm,箱涵施工期间采用1:1~1:1.2放坡支护方案。 西侧:基础外边距离济南滨河新区建设投资集团(3F)约21.0m。 (二)周边道路 北侧:基础外边线距离小清河北路人行道花砖约3.5m; 西侧:基础外边线距离现状路2.5m-9.5m; (三)地下管线 西侧:西侧现状道路路面及绿化带下埋设有污水、雨水、热力、给水、电信、供电等管线,各类管线最大埋深为3.60m。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支护说明 1、工程概况 拟建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设计采用柱上条形基础,基础外放0.8m,坑口长51.4m,宽23.6m,坑口边线南侧16.4m为七层居民楼,北侧8m为已建1层居民楼,西侧10m为4层居民楼,东侧为拟建4#、3#楼。自±0.0起算,基坑开挖深度4.3m。 2、设计依据 2.1 国家现行规范、规程 1)《建筑基坑技术规范》(JGJI20-99);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2 有关文件、资料 1)《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坑开挖平面图; 3)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结构设计图。 3、支护桩方案及计算参数 3.1综合计算参数 据《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参数

见表2.1。 综合设计计算参数表2.1 3.2支护方案 根据场地第②层粉质粘土中含漂石、卵石及基坑周边情况,结合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采用排桩的形式进行支护。桩径0.8m ,桩距2.0m。基坑桩长12.0m,向下至基坑底每桩增长0.5m。 3.3护坡桩设计安全指标 安全等级:一级; 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 1)护坡桩、冠梁混凝土:C30; 2)钢筋:采用I、II及钢筋,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护坡桩50mm,冠梁35mm。 5、支护桩施工技术措施 1)桩孔施工须间隔进行,待两侧基桩达到强度的50%后方可进行中间基桩的转孔施工。 2)应先施工排桩,在最后完成的基桩达到强度的75%时方可开始进行开挖。 3)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运行过程中,应对邻近建筑和基坑侧壁土体进行定期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依据

基坑支护设计规范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3《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6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3476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 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9 《焊接H型钢》GB/T 33814 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1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 13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 1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15《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 16《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 1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2 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1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20《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 2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 22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2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 2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 51004 25 《沉井与气压沉箱施工规范》GB/T 51130 2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 5223.3 27《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2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2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3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 3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 3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33 《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 3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 35 《型钢水泥土搅拌桩技术规程》JGJ199 36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 37《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标准》JGJ 432 38《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 70 39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T 199 40 《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范》JGJ/T282 41《地下工程盖挖法施工规程》JGJ/T 364 42《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JGJ/T 401 43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JGJ/T 406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基坑设计总说明 一、本工程设计依据及执行、参考规范 1、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中山市通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广东中山地质工程勘察院,2016年6月;2、执行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参考规范、规程、标准、规定、资料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本工程地下室各层结构平面图、基础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建筑平面图。 5、基坑周边环境条件资料: 拟建生产厂房工程场地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东镇大道北侧。场地四周已建建筑物及空地,交通较便利,利于大型桩机进场施工。 基坑北侧及西侧基坑边线外9.70~11.70m为已建厂房及宿舍,均为中山市通宇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持有物业(均为管桩基础,且正负零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场地东侧、西侧基坑边线距离用地红线19.0m~40.0m,现为空地。对侵入基坑内的管线及管井应进行迁移。 二、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场地位于中山火炬开发区,场地东侧为空地,南侧为东镇大道。 2、主体建筑概况:场地总用地面积56999.50㎡,拟新建5层生产厂房2栋,勘察面积2860.00㎡,建筑面积13019.34㎡。拟采用框架结构,预制桩基础。 3、地下室(基坑)尺寸:本工程±0.00相对于绝对标高5.20。现场地内地面绝对标高约为3.50(-1.70)m,根据周边地面及地下室标高,基坑开挖深度为4.50m,基坑支护长度约372m,开挖面积约7438m2。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揭露,按地质年代和成因类型来划分,场地地层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残积层及燕山期花岗岩层。各岩土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层号①1) 褐黄色,由黏性土夹碎石等组成,土质较均一,欠压实,干燥,松散。 ㈡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mc)场地内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厚度巨大,为场地主要地层,根据其岩土特征可分为:淤泥、粉质黏土两个亚层,厚度巨大。现按土性及沉积顺序由上至下分述: 1、淤泥:(层号②1) 呈深灰色、灰黑色,流塑状,含有机质,具腥臭味,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含少量粉细砂及贝壳碎屑,局部呈淤泥质砂出现。 2、粉质粘土:(层号②2) 呈褐黄色,可塑状,土质较均匀,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砂,呈粉土或黏土出现。 ㈢残积层(Qel)(层号③) 1、砂质粘性土:(层号②2) 褐黄色,由粘粒及砂粒组成,土质较均一,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状。为中粒花岗岩原地风化而成,原岩结构难辩,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低,风化不均,局部含少量强风化花岗岩碎岩块。 ㈣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层(γ52)(层号④) 场地下伏基岩为燕山期,岩性为中粒花岗岩。本次勘察揭露到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两个亚层。各层间层面起伏较大,呈渐变过渡关系,层位稳定。 (4-1)全风化花岗岩 呈褐黄色,大部分矿物风化呈土状,可见残余结构,手捻有砂感,岩芯呈土柱状,风化不均,局部含少量强风化花岗岩碎块。 (4-2)强风化花岗岩 呈褐黄色,长石多风化成土状为主,部分碎屑状,原岩结构较清晰,岩芯呈碎石土状,风化不均。为软岩,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中的孔隙中和花岗岩风化带风化裂隙中,花岗岩风化带风化裂隙中赋存孔隙-裂隙水,均为微承压水。 场地内淤泥为主要含水层,赋水性丰富,该层分布广泛。 花岗岩风化带的风化裂隙水分布不均匀,呈网纹状分布,风化层厚度较大,风化裂隙发育,局部地段呈现地下水活动较强的痕迹。 1、淤泥、砂质黏性土、全风化花岗岩透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 五、基坑工程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