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

24.秦国商鞅变法推行等爵制,从低到高依次排列,如下表所示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士”和“大夫”等旧贵族称谓被压低至十级以下。这一举措

A.提高了人们的进取精神 B.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

C.旨在提高平民经济地位 D.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25.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司马迁认为,一直被人们视为夷蛮的越王勾践是黄帝玄孙禹的后人;两越的夷蛮也是黄帝的后裔。这一看法

A.体现了春秋时期的民族交融 B.反映了“华夷一家”的观念

C.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表明南方文化影响不断扩大

26.有学者研究指出,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代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

A.汉代骆驼尚未进入中原 B.唐代丝路贸易日趋繁荣

C.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 D.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

27.明成化元年(1465年),礼部等衙门题为“建言民情”等事,湖广布政司郑序等上书:“云南各边卫指府军民相参,山多田少,不通舟车,过活艰难。浙江龙游商帮,偏处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收债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买奴仆,二三十年不回原籍。”这一记载主要表明,明代龙游商帮

A.推动了西南经济发展 B.助长南方社会奢靡之风

C.开启了西南地区开发 D.促进江浙商品经济发展

28.山东临清从明代后期至清中叶一直是华北重要的商城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沿线最重要

的漕粮储运码头,下图是乾隆——道光年间临清关实征关税额的变化。该图可以表明

A.清乾嘉年间临清税收额持续下降 B.沿海贸易发展导致临清地位下降

C.明清的经济重心持续向南方转移 D.运河年久失修导致运输能力下降

29.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让陈独秀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取消这蔑视公理的强权不可”,“我们不可主张用强力蔑弃公理,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拥护公理。我们不主张用强力压人,却不可不主张用强力抵抗被人所压。”“用强力拥护公理"思想旨在

A.反思中国的外交失败 B.抗议列强的经济欺凌

C.抨击军阀的黑暗统治 D.唤醒民众的救亡意识

30.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参议会)为人民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政府对各级代表会负责,各级代表对选举人负责”。这一规定

A.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建国的愿望

B.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速亡

C.奠定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基础

D.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性质

31.2019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天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我国

A.对现有国际框架的完全认同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积极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D.始终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

32.雅典伯利克里时代,相当部分的国库收人用于修建雅典娜神庙和雅典卫城。这些建筑工程分成小批交由私人承包,其承包人有公民、有外邦人,也有奴隶,所给工价,三者并

无区别。这表明

A.雅典社会较为开放 B.外邦大的政治地位提高

C.奴隶拥有人身自由 D.公民与外邦人地位平等

33.下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B.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34.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共产主义能否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时,明确表明:“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这一观点

A.成为俄国十月革命的指导思想 B.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较明显

C.预见到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方向 D.将随着时代发展得到修正完善

35.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瓦德指出,“泛非主义是所有在非洲本土以及移居在世界各地黑人的愿望,他们通过黑非洲文明的属性在文化上得到体现。竭尽全力投入到黑人几个世纪抵抗奴隶制和殖民化的运动中去,这种愿望以非洲合众国的形式形成了大陆的政治统一”。泛非主义

A.实现了非洲大陆一体化进程 B.使非洲彻底摆脱了西方经济控制

C.使非洲彻底实现了主权独立 D.反映了非洲要求团结统一的愿望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战国末期,秦蜀守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时候,考虑这项工程所要发挥的功能依次是防洪、航运和灌溉。创建期的都江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互相影响的水利

系统。两宋时期,拥有分水、导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综合功能的工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都江堰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水利工程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个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而且都江堰还成为国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领提举官,到灌区巡视,代表中央政府监督岁修工程质量和经费使用情况,地方上则设置各级官员共同负责灌区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岁修活动。成熟期的都江堰内江灌区共分出4条干渠,灌溉面积超过200万亩。

——摘编自曹玲玲《作为水利遗产的都江堰研究》材料二“大跃进”后期最有名的水利工程是河南省林县的红旗渠。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经10年奋战,于1969年7月完工。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参与民工7万人,先后有81位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加上分干渠、支渠、斗渠,共计长约1500公里;10年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尽管林州人民为此工程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自90年代以来,出现水源不足,渠道老化等问题,但运行30年间,解决了全县严重干旱的问题;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达54万亩。

——摘编自李克军《如何评价“大跃进”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都江堰建设为例,概括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红旗渠修建的历史背景和影响。(12 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旗渠的修建所体现的时代精神。(4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中期,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到美国,这让他们极为不安。第一份由美国人撰写的针对中国城的详细报道,也许就出自马克·吐温之手,他所观测的中国,混合了茫然、哀伤与恼怒。当他一面抗议似乎含有种族歧视味道的社会风气时,一面却又不自觉地表现出了歧视的态度。

赛珍珠(美国作家,在中国生活近40年)的长篇重说《大地》三部曲正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与土地的关系,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的形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许许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珠的小说了解到中国,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解囊相助。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走访,三个月后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1937 年,此书在英国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红军的伟大形象被树立起来,一批批年轻人从各地开赴延安。美国总统罗斯福读这本书后,三次约见斯诺,听他讲述对中共的视察情况,并调整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摘编自张威《1930—1980,中国形象的世纪变迁》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南宋绍兴八年(1138 年),皇帝下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胎养助产令,此令包括:其一,保障对象是生育的贫乏之家;其二,生育基金的来源是免疫宽剩钱;其三,把人口增减作为对官吏考核的重要内容。……绍兴十一年(1141年),政府修改“胎养令”;

由于宋代免役宽剩钱的存留状况很难保证为生育提供保障资金,而义仓储存情况良好,所以将生育保障基金来源从免役宽剩钱改为义仓米。……还有许多地方政府通过设置举子仓或举子庄的方式,定期资助民间产子。虽然宋朝举子仓的实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但官府还是一直在推行该制度,并不断完善该制度。

——摘编自王文素著《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妇幼保障制度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南宋妇幼保障制度的影响。(6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略)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李大钊(1889—1927 年)河北省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16年学成回国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坚力量。1917 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证实西方文明存在严重缺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解决现实问题,俄罗斯文明则可“当媒介中西之任”,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间他在《新青年》等上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予以高度赞扬,认为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革命”,是“世界新文明之曙光”,进而指出中国革命必须“适应世界的新潮流”。

——摘编自李喜所等著《中国近代史:危机与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李大钊在1917年前后思想发生的转变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时期李大钊的思想转变。(6分)

41.(25分)

(1)政府重视水利的建设;重视水利设施综合效益的开发;重视建立水利设施的监管体系。

(9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背景: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的完成,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跃进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农村水利设施的陈旧落后。(6分)影响: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当时中国农村建设提供了示范引领效应;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6分)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4分)

42.(12分)

(1)评分标准:观点3分+论证8分+逻辑1分

观点(3分)观点明确(3分)

观点较明确(2分)

观点不明确(0—1分)

评析(8分)评析对象与观点一致,并能够运用两组史实(7—8分)

评析对象与观点基本致,基本能运用相关史实(3—6分)

评析对象与观点不一致,不能运用相关史实(0—2分)

逻辑(1分)逻辑严密(1分)

逻辑混乱(0分)

(2)参考答案:

示例:西方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认知随时代变迁而发展。

19世纪中期的美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帮助大量的中国移民进入美国。美国劳动力市场既需要来自中国的移民,又以怀疑和歧视的态度看待中国人。

包括吐温及其同时代的作家的看法,体现了这个时代对中国人形象的矛盾认识。

进入20世纪30年代,西方作家通过深人走访,与普通中国人广泛接触,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勤勉不屈,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民众坚持抗战,赢得了西方社会对中国抗成的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赢得了世界的了解和尊重。

(3)其他思路:

可以整体考虑,如:西方对华政策的改变主要基于本国的利益;可以从某个历史时期考虑,如: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上的支持。

45.(15分)

(1)政府对妇幼保障事业提供保障,财政投人不断加大;以促进人口增长为目标,以贫困人口为对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9分)

(2)促进了宋代人口的增长,缓和了社会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贫困家庭的妇幼健康;

推动了宋代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6分)

46.(略)

47.(15分)

(1)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早期共产主义者,开始在国内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3分)

原因:一战暴露西方文明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难以解决民族独立问题,俄国干月革命的道路为中国提供了借鉴。(6分)

(2)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作为民主主义者,提倡打倒孔家店,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众的思想解放。(2分)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李大钊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投身反帝爱国运动,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在中国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