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习题及答案

肝硬化习题及答案
肝硬化习题及答案

肝硬化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酒精中毒

B.营养失调

C.病毒性肝炎

D.胆汁淤积

2、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患者发生出血倾向的原因:

A.凝血酶原减少

B.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C. 脾功能亢进

D.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3、下列哪项是肝硬化腹水的性质:

A渗出液B.漏出液C.血性液D.脓性液

4、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腹水

B.出血

C.肝掌

D.蜘蛛痣

5、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的侧枝循环:

A.食管下端静脉曲张

B.脐周静脉曲张

C.下肢静脉曲张

D.腹壁静脉曲张

6、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性恼病

C.肺炎

D.原发性肝癌

7、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妥:

A.半卧位

B.皮肤护理

C.低盐饮食

D. 尽量补液

8、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是:

A.饮食过饱

B.食物粗糙

C.大量放腹水

D.电解质紊乱

二、名词解释

1、肝肾综合征

2、脾功能亢进症

三、简答题

阐述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饮食护理?

答案:

一、1C 2D 3B 4A 5C 6A 7D 8B

二、1、肝肾综合征:表现为难治性腹水基础上出现三低一高(低血钠、低尿钠、少尿、高氮质血症)

2、脾功能亢进症:脾功能亢进症: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导致脾静脉压力增高,脾淤血肿大伴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三、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饮食。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1、蛋白质:选用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保证每日1-1,5g/kg 体重,但血氨升高时应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

2、高热量:保证足够的热量,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

3、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强粗纤维食物

4、限制水钠,有腹水着低盐或无盐,钠1.2-2g/d,进水量1000ml左右,并向病人介绍高钠食物(咸肉等)以及低钠食物*(蔬菜等),可适量填加调味品,以增进食欲

5、避免损伤曲张静脉,进食软、无刺激性,细嚼慢咽

肝硬化

肝硬化 掌握要点 肝硬化的概念、病因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失代偿)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治疗(一般处理、腹水) 概况(1) 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后期阶段。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逐渐变形、变硬。 临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 病因: 酒精性、病毒感染、其他原因肝脏纤维化腹水、门脉高压(出血)、肝性脑病、肝癌。 病毒性肝炎 1、主要为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 2、肝炎后肝硬化多数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如病程缓慢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较轻但较均匀,亦可表现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3、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至数拾年。 慢性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经脂肪肝而发展为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理。 80g, 4年---肝纤维化 80g, 10年---肝硬化 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继而形成肝硬化(继发性)。 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肝内细小胆管炎症与梗阻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症(Budd –Chiari 综合症),可致肝脏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瘀血性肝硬化,在形态上呈小结节性。 药物及化学毒物 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可损害肝脏。 如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中毒性(药物性)肝硬化。 代谢性疾病 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 营养障碍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广泛使用,门脉高压时的胃黏膜病变渐引起关注。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2002-2007年62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门脉高压时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8~69岁,平均50.2岁,病程1~25年。病因主要是肝炎后肝硬化,占47例,其余为酒精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等。1.2 临床表现本组资料中,全部患者均有乏力、纳差,双下肢浮肿、腹胀58例,不同程度呕血黑便29例,腹水37例,腹壁静脉曲张23例,皮肤、巩膜黄染1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47例,56例B超见门静脉扩张。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根据Smart[1]和Viggiano[2]等提出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内镜分离标准,本组病例分轻度和重度两型。轻度PHG20例,表现为:①胃黏膜弥漫性充血;②黏膜有细小粉红色斑区或猩红热样疹;③胃黏膜覆盖淡黄色或白色网状分隔的复发性红斑区或“蛇皮样”改变。重度PHG 42例表现为:①胃黏膜点片状充血水肿或出血点;②胃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或糜烂。轻度多局限在胃窦部,重度可见于胃窦、胃底、胃体或全胃黏膜,以胃底、胃体部居多。合并消化性溃疡14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3例(均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两型PHG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加重。见表1、表2。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博客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8-07-17 22:40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2006英国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KP Moore,G PAithal Gut,2006;55(Suppl VI):i1–vi12 1.0 简介: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10年随访的患者中发生率50%左右,腹水的发生对肝硬化的自然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多与两年的50%的死亡率相关,并且提示治疗抉择中需要考虑肝移植。大多数(75%)的腹水患者患有肝硬化,其他包括恶性肿瘤(10%)、心率(3%)、结核(2%)、胰腺炎(1%)和其他少见疾病。在英国,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真实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死亡率已经由1993年的6/10万升高到2000年的12.7/10万。普通人群中大约4%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10~20%具有三个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一种,10~20年后会进展为肝硬化。随着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预计之后不久肝病的负荷会急剧增加,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发生了很多改变,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全英国一致的临床诊疗。 本指南的资料来自广泛的文献搜索,包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回顾、前瞻性/回顾性研究,有时也包括一些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推荐意见的分级参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本指南预计每3年进行校正。 2.0 定义: 以下概念参照国际腹水俱乐部的定义: 不复杂的腹水:即腹水无感染,不会形成肝肾综合症,分级如下: 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 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难治性腹水:即不能被动员,或者在治疗后(如治疗性腹腔穿刺)很快复发,包括两个亚型: ①利尿剂抵抗型腹水:腹水对饮食钠盐限制和加强的利尿治疗无效(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至少一周,钠盐限制低于90mmol/d,即5.2g盐/d); ②利尿剂难治型腹水:腹水治疗无效,因为利尿剂诱发的并发症使不能使用常规的有效剂量。 3.0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的详细描述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有两个关键因素:水钠潴留和门脉高压(窦性)。 3.1 门脉高压的作用: 门脉高压增加肝窦的静水压,使液体容易漏出至腹腔。没有肝硬化的窦前性门脉高压患者很少形成腹水。因此,孤立性慢性肝外门静脉闭塞患者或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者(如遗传性肝纤维化),不会形成腹水,除非由于消化道出血等原因导致肝功能损害。相反,导致窦后性门脉高压的急性肝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伴有腹水形成。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肝脏结构改变的后果,使内脏血流量增加。胶原沉积的逐步增加和结节形成,改变了肝脏的正常血管结构,增加门脉血流的阻力。由于Disse间隙内的胶原形成,肝窦的扩张性减弱,从而对门脉系统的静水压产生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激活的肝星状细胞可以动态的调节肝窦张力,继而影响门脉压。 肝窦内皮细胞组成一种极端的多孔膜,几乎对大颗粒完全通透,例如血浆蛋白。不过内脏毛细血管的孔径要比肝窦小50~100倍。因此,肝脏内经肝窦的渗透压梯度为0,而内脏循环为0.8~0.9(最大值的80%~

肝硬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病毒性肝硬化得中医治疗方案及药方 应用中药治疗肝硬化已经历了长期得实践,也积累了丰富得经验。乙肝病人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一要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分析气血阴阳与寒热虚实;二要结合中药得性味归经。有针对性得选用药物。 下面分类介绍各种不同症状与证候肝硬化得治疗方案及药方。 (一)辩证论治 1、湿热内蕴 (a)热重于湿: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清热利湿。 药方: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g,栀子12g,大黄9g(后下),制鳖甲9g,生石膏50g。 (b)湿重于热: 证候: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利湿清热,健脾与中。 药方:?茵陈五苓散。茵陈30g,茯苓20g,白术15g,猪苓20g,泽泻15g,桂枝6g,制鳖甲9g。 2、寒湿困脾 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药方:茵陈术附汤。茵陈20g,制附子9g,白术15g,干姜6g,茯苓15g,泽泻12g,甘草6g,制鳖甲9g。 3、热毒内陷 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药方: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水牛角30g(先煎)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2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2g,制鳖甲9g。 4、肝郁气滞 证候:右胁或两胁胀痛,痛无暄外,胸闷腹胀,易急躁,时时叹息。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②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B 超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纯,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二.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至今仍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1994年国际慢性肝炎新的分级、分期标准建议将肝脏纤维化作为病情分期的依据,与分级(主要是炎症、坏死的程度)分别评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干组织评分方法包括Knodell, Scheuer, Ishak, Metavir, Chevallier等系统。我国1995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也采用了相应的分级、分期标准,王泰龄教授也发表了改进了的肝纤维化的半定量积分系统。利用常规HE染色和各种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可从肝组织标本获得许多的有关纤维化方面的信息;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各种技术更能提供定量的资料以便于观察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目前在B超引导下采用自动肝穿枪进行肝活检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很高,病人的痛苦也很小。但肝活检也

病理学专科单元试题 (3)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肝细胞桥接坏死 2.肝硬化 3.假小叶 4.碎片状坏死 二、填空题 1.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有三个特点,即_____、_____、_____。 2.胃溃疡底部大致有四层结构组成,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胃溃疡底部斑痕组织内的小动脉可形成_____,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溃疡不易愈合。 4.胃溃疡底部出现_____,这种变化可能是患者产生疼痛症状的原因之一。 5.胃溃疡病的结局与并合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6.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_____为主的炎症性疾病。 7.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变性可以表现为肝细胞_____和_____。 8.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坏死通常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 9.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变特点为既有_____,又有_____。 10.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结缔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使_____和_____逐渐被改建,使肝_____而形成肝硬化。 11.假小叶病变特点:肝细胞排列紊乱,中央静脉_____、_____或_____。 12.肝硬化的两个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______和_____。 22.门脉高压症的四个临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3.肝硬化时,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所见主要是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 1.0 简介: 腹水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 10年随访的患者中发生率50%左右,腹水的发生对肝硬化的自然史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多与两年的50%的死亡率相关,并且提示治疗抉择中需要考虑肝移植。 大多数(75%)的腹水患者患有肝硬化,其他包括恶性肿瘤(10%)、心率(3%)、结核(2%)、胰腺炎(1%)和其他少见疾病。 在英国,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真实的发病率尚不清楚,死亡率已经由1993年的6/10万升高到2019年的12.7/10万。 普通人群中大约4%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中10~20%具有三个常见的慢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一种, 10~20年后会进展为肝硬化。 随着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预计之后不久肝病的负荷会急剧增加,肝硬化的并发症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 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发生了很多改变,本指南的目的是促进全英国一致的临床诊疗。 本指南的资料来自广泛的文献搜索,包括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回顾、前瞻性/回顾性研究,有时也包括一些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推荐意见的分级参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的证据分级标准,本指南预计每3年进行校正。 2.0 定义: 以下概念参照国际腹水俱乐部的定义:

不复杂的腹水: 即腹水无感染,不会形成肝肾综合症,分级如下: 1级(轻度): 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级(中度): 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 3级(大量): 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难治性腹水: 即不能被动员,或者在治疗后(如治疗性腹腔穿刺)很快复发,包括两个亚型: ①利尿剂抵抗型腹水: 腹水对饮食钠盐限制和加强的利尿治疗无效(螺内酯400mg/d,呋塞米160mg/d,至少一周,钠盐限制低于90mmol/d,即5.2g 盐/d);②利尿剂难治型腹水: 腹水治疗无效,因为利尿剂诱发的并发症使不能使用常规的有效剂量。 3.0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 腹水形成的发病机制的详细描述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有两个关键因素: 水钠潴留和门脉高压(窦性)。 3.1 门脉高压的作用: 门脉高压增加肝窦的静水压,使液体容易漏出至腹腔。 没有肝硬化的窦前性门脉高压患者很少形成腹水。

刘华宝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硬化经验荟萃

刘华宝主任中医师治疗肝硬化经验荟萃 关键词:肝硬化;补肝柔肝;驱邪解毒;软坚散结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03-03 刘华宝主任中医师是重庆市中医院名中医,肝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进行了“肝为气之治(制)”,“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属中医之脾”“慢性肝病气分治脾,血分治肝”,“补肝气关键在于调气机”,“补肝气以化肝积,积重聚轻量各异”,“肝黄脾黄定轻重”理论创新。他强调中医治病的精髓是”整体观”,治疗思路的核心是“恢复机体五脏六腑各有的生理特性及功能”,在行医中尤其强调根据病证的属性来调节机体的“偏胜偏衰”,使机体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以下是他提出的关于治疗肝硬化代偿期的论述。 1 强调扶正祛邪、兼顾标本 扶正而言,针对肝硬化肝之气血阴阳的不足,遵循“虚则补之”。《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云“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肝为体阴用阳之脏,对肝硬化的肝用表现为升发太过和不及。肝主升发,为肝之禀性,而肝硬化病程日久,肝之升发常不及。因此,补肝柔肝当为治肝常法;祛邪而言,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

案》所云:“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淤血阻络是其致病因素亦是病理产物,针对肝硬化病久入络而言,其意有四,首先属于病理状态,其次是导致肝外器官组织的广泛瘀血而发生的相应病理改变,第三是肝内瘀血导致肝脏自体的自内而外,由微至全肝的病理改变,第四是瘀血痹阻肝络所致的精微物质化生、吸收、营养的障碍。因此祛邪之化瘀通络是治疗肝硬化的常用治法。“瘀分轻中重三度,化从轻中重三剂”,针对不同程度的瘀络运用不同层次的化瘀药物乃通络之关键。且不同剂量的化瘀之剂,其轻中重的度各有不同。分而言之,化瘀轻剂,常予苏木、瞿麦、丹参、鸡血藤等。化瘀中剂,软肝汤中大黄荡涤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土鳖逐瘀破结定为化瘀中剂。化瘀重剂,又如三棱、莪术、水蛭、蛴螬等;软坚散结是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共识之一,代偿期肝硬化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结节或假小叶形成[1],属中医学“积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临证中治疗肝硬化多将软坚散结作为贯穿始终的常法之一。在临证中,对于软坚,常在经典的软坚基础上,加用润肝之法,考虑肝络肝叶枯而失养失润,非质厚多汁之品难为,如玄参、桃仁等。对于散结之法,因结性多见寒、热、痰、瘀和阴血亏虚,结合辩证,可适度给予温通、清热、祛痰、化瘀和养血滋阴之剂。关于软坚散结,临证中也当据情而定,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9-22T15:59:07.51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陈珍进 [导读] 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陈珍进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表现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临床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肝功能检验,对比肝功能检验指标。结果: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2;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65-01 患者在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后,临床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肝硬化的情况。针对患者在准备实施肝硬化治疗过程中,临床展开肝功能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通过实施肝功能检测,可以对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作出有效调整【1】。为了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的对照组,临床均展开肝功能检验,最终对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9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9±6.36)岁;因为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导致患病的患者23例,因为表现出酒精中毒导致患病的患者17例,因为表现出循环障碍导致患病的患者15例,因为表现出代谢障碍导致患者的患者10例,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患病的患者10例。对照组(75例):男51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33±6.39)岁;观察两组检测对象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肝硬化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于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对其静脉血(3毫升)实施采集,完成后,准备实施送检【2】。对两组检测对象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胆固醇含量等进行观察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展开所有肝硬化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实施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对比() 3、讨论 肝硬化作为慢性进行性肝病的一种,于临床较为普遍,对此种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肝细胞表现出较大程度坏死以及变性的情况,患者的纤维组织以及结缔组织表现出弥漫性增生的现象。针对肝硬化疾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加以明确,之后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加以疾病治疗。对此临床确定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实施疾病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3】。 针对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血压生化检验,表现出检查费用低以及不会对肝硬化患者造成系列创伤等优点。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血清胆固醇合成以及白蛋白合成两方面,肝硬化患者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人员,从而证明随着患者肝功能损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严重之后,上述两项指标的合成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对于针对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患者的肝细胞,其可以有效完成白蛋白的合成,当患者的肝细胞如果表现出坏死或者表现出变性的情况之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较易导致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情况。此外,患者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胆管胆汁酸淤积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的白蛋白活性以及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通过对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总胆汁酸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可以进行仔细评定。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肝功能检验,最终针对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准确反应,最终为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消化科考试题附答案

选择题300 填空题50 名词解释20 问答20 病例分析10 带*者成人教育不要求 一、名词解释 1.Barret食管:食管粘膜因受反流物的反复刺激,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 以内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称为Barre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变。 2.GERD:Gastroesophogeal reflux disease:胃十二直肠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的食管粘膜炎症,而产生的烧心、返酸的症状。称胃食管反流病。 3.HP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相关。 4.球后溃疡(Postbulbar Ulcer):DU发生在球部以下的部位,称为球后溃疡,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 5..复合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称为复合性溃疡。 6..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是胰腺的非β细胞瘤,可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增生而引起大量的胃酸分泌,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消化性溃疡,不但常见部位,非常见部位也易发生溃疡伴腹泻,溃疡难治,易出血,穿孔。 7..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梅克尔憩室内。 8.炎症性肠病(IBD):特发性炎症型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 9.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爆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与肠神经,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最严重。常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 10.肝肾综合征: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发生的功能性肾衰竭,主要由于肾脏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所致,肾脏无明显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 11.肝肺综合征(HPS):由于肝硬化时,引起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临床上以严重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组成的三联症。 *12.肝性脑病(HE):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13.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在病理上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 (Cirrhosis) 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 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 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 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 级。虽可有轻度乏力、 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 <35 mol/L ,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 60% 。血清 ALT 及 AST 轻度升高, AST 可高于 ALT , -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 Child-Pugh B 、C 级。有明显肝功 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 <35g/L ,A/G<1.0 ,明显黄疸,胆红 素>35 mol/L ,ALT 和 AST 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60% 。患者可出现腹水、肝 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 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 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 ②静止性肝硬化 ALT 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 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二 . 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1. 血常规检查代偿期多在正常范围。失代偿期由于出血、营养不良、脾功能 亢进可发生轻重不等的贫血。有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脾功能亢进者白细胞和血 小板均减少。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0-22T14:37:04.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导读]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金葡素、奥沙利铂腹腔内注射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腹水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2116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VHC)患者的肝功能检验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 (CHE)、白蛋白( ALB )、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肝硬化依照child三个分级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结果: (1)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2)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其变化立玉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变程度,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23-02 肝炎肝硬化(VHC)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变化,如不及时施治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1],临床检测肝功能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2]。其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5.1±4.1)岁。按照CHILD-Push分级:本组134占54.5%;例VHC患者中Child A 73例,占54.5%;Child B级33例,占24.6%; Child C级28例,占20.9%。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5.4±2.3)年。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60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3.4±3.7)岁。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药物治疗者;肿瘤疾病者;腹部手术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如表1所示,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n, (x-±s)] 组别 n 男/女※年龄(岁)# 治疗组 134 83/51 45.1±4.1 对照组 124 64/60 43.4±3.7 χ2/t 0.893 0.872 P >0.05 >0.05 ※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检测肝功能指标。患者给予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同时比较Child分级A级、B级、C级患者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试剂盒均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轶和(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变化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2.2 不同Child分级肝功能变化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在统计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试卷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试题 科室: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5分;14题;共21分) 肝脏主要位于(),是上腹部最大的器官,分为()和(),()两叶。肝内由肝组织和管道系统组成,管道系统分为()和()。门脉系统指(),()和(),三者被格利森鞘包裹,在肝内外走行一致。门静脉和肝静脉走行呈()。门静脉主干是由()和()汇合而成。 左肝、中肝、右肝静脉汇入()。最有利于肝脏扫查的呼吸阶段是()。 二、选择题: (每空1.5分;40题;共60分) 1. 肝内血管纹理减少最常见于: A.肝硬化 B.门静脉梗阻性疾病 C.布加氏综合症 D.急性重症肝炎 2. 哪些器官的检查应首选超声检查(USG): A、肝脏弥散性病变 B、骨折后愈合情况 C、胃炎 D、肺炎性假瘤 3、门静脉系统扩张可能由于:Ⅰ—右心衰竭Ⅱ—肝硬变Ⅲ—二尖瓣狭窄A Ⅰ,ⅡⅡ,ⅢⅠ,ⅢⅠ,Ⅱ,Ⅲ 4. 肝门内三结构是: A肝动脉、肝静脉和肝门 B门静脉、肝动脉和胆总管 C脾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 D胆总管、胆囊管和左右肝管 5、肝静脉血汇入下列何结构: A门静脉 B肝 C下腔静脉 D胃静脉 6、肝细胞性黄疸可能的原因是:Ⅰ—肝炎Ⅱ—胰头肿瘤Ⅲ—胆总管阻塞Ⅳ—肝硬化 AⅠ,Ⅱ,Ⅲ BⅠ,Ⅳ CⅡ,Ⅲ DⅠ,Ⅱ,Ⅲ,Ⅳ 7、位于肠系膜上静脉后及门静脉主干下的结构是: A左肾静脉 B胰头 C肝尾状叶 D胰尾

8、声像图上,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区别是: A门静脉左支矢状段与胆囊之间 B门静脉左支横段与下腔静脉之间 C肝右静脉与胆囊之间 D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之间 9、儿童的肝硬化可能是由于下列何种疾病引起: A肾胚胎瘤 B进行性豆状核变性 C神经母细胞瘤 D克隆病 10、肝脏的含液性病变包括: A肝脏良恶性囊性肿瘤 B先天性多囊肝、各种潴留性囊肿及肝内血管病变所致的囊状扩张 C感染性(细菌性及阿米巴性)肝脓肿及寄生虫性肝囊肿 D外伤性肝血肿 B、C、D都对 A、B、C、D都对 11、肝脏的含液性病变在声像图上表现为:Ⅰ—边界清晰Ⅱ—内部呈无回声或有细弱光点Ⅲ—其后壁和后方回声呈增强效应 AⅠ,Ⅱ BⅡ CⅠ,Ⅲ DⅠ EⅠ,Ⅱ,Ⅲ 12、下列关于多囊肝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囊肝为先天性疾病,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中、老年人 B常有遗传性及家族史 C常伴有其他脏器的多囊性改变,如肾脏、脾脏、胰腺 D约50%的病人伴有胰腺的多囊性改变E囊肿的大小可为数毫米至数厘米囊肿边界清晰,彼此互不连通 13、关于低回声型肝癌声像图描述正确的是: A低回声型肝癌多呈圆形,轮廓尚清晰 B无后壁回声,仅后方回声轻度增强C内部回声近无回声,有少许光点 D一周后复查常有明显改变 E、A、B、C、D均正确 F、A、B、C均正确 14、肝脏的实性病变包括: A.肝脏良恶性肿瘤、血肿机化、纤维瘢痕及寄生虫病(泡状棘球蚴)) B.肝脓肿炎性反应期 C.炎性假瘤、局限性脂肪肝 D.非特异性肉芽肿、肝结核 E.A、B、C、D均正确 F.A、C、D均正确 15、关于肝良性实质性肿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包括肝细胞腺瘤、胆管腺瘤、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错构瘤、粘液瘤等等 B.除肝细胞腺瘤外,其他良性肝肿瘤少见 C.肝血管瘤包括肝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肝血管瘤 D.肝海绵状血管瘤为混合回声病灶,实质性杂乱无章的不均匀强回

肝硬化试题

选择题 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型病毒性肝炎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丙型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2.肝硬变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 B A.男性乳腺发育 B.食管静脉曲张 C.氨中毒 D.凝血因子减少 E.黄疸 3. 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B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C.低白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4.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B A.齿龈出血 B.脾大 C.黄疸 D.浮肿 E.肝掌 5. 关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正确的描述是 C A.一般起病急,伴高热、寒战,剧烈腹痛,出现板状腹、反跳痛B.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易出现顽固性腹水 D.治疗时应加强利尿治疗 E.应进行腹水培养,待培养结果出来后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6. 最能说明肝硬化病人已存在门脉高压的表现是 B A.腹水 B.门静脉增宽 C.脾大 D.痔核形成 E.食道静脉曲张 7. 对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是 C A.腹水 B.白蛋白 C.血清电解质 D.凝血酶原时间 E.肝性脑病

8. 48岁,男性,肝硬化患者,有腹水。不规则服用利尿剂治疗,二天来出现嗜睡。体检:轻度黄疽,测血钠120mmol/L,血钾2.6mmol/L,氯化物92mmol/L,BUN 10mmol/L,血pH 7.5。21.此时最好的治疗是静脉滴注 E A.谷氨酸钠 B.谷氨酸钠+精氨酸 C.谷氨酸钠+谷氨酸钾 D.谷氨酸钠+左旋多巴 E.谷氨酸钠+精氨酸+10%氯化钾 9.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 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 90g/L,WBC 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E A.血气分析 B.腹部CT C.肾功能 D.肝功能 E.血氨 10. 如果肝性脑病患者躁动不安,不宜选用 C A.东莨菪碱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扑尔敏 E.异丙嗪 11. 肝性脑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D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12. 下列哪项体征对肝性脑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C A.肌张力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扑翼震颤阳性 D.腹壁反射消失 E.嗜睡 13. 下列最可能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A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B.腹水比重>1.018,李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 C.乳糜样腹水 D.腹水细胞总数>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腹水细胞总数为108/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赵绍琴治疗肝硬化的经验

赵绍琴治疗肝硬化经验 赵绍琴先生认为肝硬化之临床见证虽然繁多,析之不过三类,一者气、火、湿、食之郁此为关键,病之生由此,病之甚亦由此也;二者正虚,阴阳失调,此为诸郁所伤,脏腑功能之后果;三者瘀血结聚,此为诸郁不解发展而来。基于以上的认识,赵绍琴在临床上对肝硬化的治疗采取疏肝调郁为主,配合活血化瘀,咸寒软坚,调整阴阳。有步骤、分阶段进行治疗,常能收到满意效果。 一、疏肝解郁法。此法皆在疏调气机以解郁结。药用柴胡、黄芩、赤芍、蝉衣、僵蚕、片姜黄、杏仁、焦麦芽。本法以调郁为主,必视其郁之所在而调之,热郁当清,火郁当发,气郁当疏,湿郁当开,食郁当消,郁滞当通。诸郁不同,何以断之?除视其临床见证外,必参以舌脉而定其所在。如热郁火郁者,舌必红,苔必黄,脉必弦数有力,可加入栀子、丹皮之属;气郁者脉多沉弦而滞,当加佛手、香附之类;湿郁者舌白苔腻,脉来濡软,宜加藿香、佩兰之属;食郁积滞者舌苔属垢而浊腻,脉来滑实,关部为甚,当加保和丸、焦三仙之类。 二、活血化瘀法。应用此法,当在调郁之后。诸郁渐得开解,始用活血化瘀之品以畅血行而消血分瘀滞。然并非纯用化瘀之品,仍当参以调气机、泄肝热。正以气机得畅则血滞易行,肝热得泄则郁不复生也。药用丹皮、山栀、赤白芍、郁金、杏仁、复花调气机;丹皮、郁金、茜草、白头翁等活血化瘀,兼能凉血;用焦三仙者,仍取其消导疏通以助运化也。 三、养血活血兼以软坚化瘀法。此法当继用于上二法之后。诸般郁滞已解,血气渐臻畅和,脏腑功能渐复,食眠均趋正常,惟遗肝硬不消,此时宜用此法以养血活血、疏调气机为主,兼以咸寒软坚,以缓消痞坚而软其肝。药如:鳖甲、牡蛎、当归、生地、川芎、白芍、郁金、杏仁、旋复花、益母草、茜草。此以四物汤养血活血为基础,增入郁金、益母草、茜草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复用杏仁、旋复花调气,鳖甲、牡蛎咸寒软坚,共奏养血活血、软、坚消痞之功。临床应用也可配合丸药调治。如鳖甲煎丸之类。 四、调整阴阳以求平衡。此非具体治法,实乃调治原则,应在以上诸法中体现出来。阳不足者扶其阳,阴不足者顾其阴,气不足者益其气,血不足者养其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综合舌、脉、色、症而断其所在。例如,脉弦细者血少阴伤,脉弦数有力者肝经郁热,濡软无力多是中阳已虚;阴不足者,舌瘦而干,阳不足者,舌胖而嫩润;形肥面白者多主阳虚,形瘦面黑者多主火旺,如此等等,皆当一一细察,切勿以其非主证而忽之也。 五、必须使病人注重生活调整,以期配合治疗。主要方面有:慎饮食、多活动、宽心怡意。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肝硬化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检查,都无心、脑、肾、肝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在肝功能检查前禁酒类,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除总胆汁酸指标相比健康对照组高,其他指标均低于健康组。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级0.05),具可比性。 1.2肝功能检查方法在检查前一天禁酒类,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上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如下: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2)年龄范围在14~85岁之间;(3)能听从医生做好各项检测;(4)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进行对比,多组间方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比(见表1),肝硬化组除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平均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级间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 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