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金融风险

(金融保险)金融风险
(金融保险)金融风险

(金融保险)金融风险

一、什么是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出现的风险,有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构成威胁;具体的一家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一旦发生系统风险,金融体系运转失灵,必然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什么是金融风险?

1、金融风险的种类有:①市场风险,②信用风险,③流动性风险,④作业风险,⑤行业风险,⑥法律、法规或政策风险,⑦人事风险,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

2、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有:①风险可能来自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②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支付能力的不足。③风险可能来自市场利率的变动。④风险可能来自汇率的变化。⑤风险可能来自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不适时宜或失误。⑥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重要人员的违规经营。⑦风险可能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⑧风险可能来自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⑨风险可能来自金融机构的过快发展。

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一、案例分析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1997年底按照省政府意图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出现挤兑行为。随后几个月的挤兑行为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了34亿元资金救助,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防止风险漫延,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同时宣布从关闭之日起至正式解散之日前,由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

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施实清理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中国工商银行的信用,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商银行,现金提取量不多,没有造成过大的社会震动。

二、原因分析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可以说,海南发展银行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吸纳海南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怪胎。1992年开始海南房地产火爆,1993年5月以后,国家加大金融宏观调控力度,房地产热逐步降温,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政府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严重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5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二)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正式开业的。成立时的股本16.77亿元。但仅在1995年5月到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代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到账后的一个月,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拿走。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这种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启示

(一)不良资产比例过大是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尽管对4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的匡算结果有不同,有的说20%左右,有的说30%左右,不论那一个比例,反正都是高比例,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17%的最高限界,也大大高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初的泰国(7.9%)、马来西来(6.4%)、印尼(17%)、韩国12%、日本12%、台湾11%,而形成高比例不良资产的

原因虽有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由于体制因素及由此引起的过多行政干预造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如此高的不良资产比例下只所以还能正常运转,根本一点在于广大民众相信国有银行不会倒闭,因此不但不挤提,还照样存款。海南发展银行一开始了就染上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病,长官意志使它一起步就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而由于它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国家信用保证,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挤兑,引发支付危机而难以为继。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是裹着国家信用大旗掩盖着高额不良资产的病灶,如果不能尽快把不良资产比重降下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深入,就极容易引发类似海南发展银行这样的风波。

(二)合规合法经营是商业稳健运行的基本要求。

海南发展银行只所以短命,原因是它一开业就违规经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章第35条、第36条、第40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商业银行不得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不得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而海南发展银行完全违背这些规定,贷款不问用途,贷款不搞抵押,通过贷款的方式抽逃资本金,前

门拿进、后门拿出,拿来多少、带走多少,如此违法乱纪经营,岂有不垮之理。

(三)中央银行的救助是防止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化解银行业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1998年上半年海南发展银行出现储户挤兑时,中央银行紧急调动34亿资金予以支持,当发现如此救助不足以制止信用危机发生时,中央银行采取断然措施,立即关闭海南发展银行,由中国工商银行对其实行接管,从而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保护了私人储户的利益。同时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对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在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偿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总付,以体现投资者(这里为存款者)自我承担风险的原则。这一案例,充分显示了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和化解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火线的地位。

第二篇外国金融风险案例

案例2-1

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发生了继30年代以后又一次商业银行储蓄机构破产的风潮,据美国立法机构统计,有问题的商业银行从1981年的大约200家增加到1986年的超过1400家,商业银行倒闭的数量从1950——1981年平均每年5家,1982年——1992年平均每年130家,1988年达到200家以上,储贷协会几乎全面破产。至1995年末,

花费了纳税人大约1400亿美元。据美国总会计署估算,这场危机的保救成本要超过5000亿美元。在这场危机中,各种利益集团通过立法机关和政府胡整乱治,丑闻百出,在美国金融发展史写上了不光彩的一页。

一、案例介绍

美国储贷协会建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美国的中产阶级进行自顾,所以全称是“扶助储贷协会”。为了规范储贷协会的运作,国会创建了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FHLBB),而且建立了它的附属机构联邦储贷保险公司(FSLIC),为储贷协会的存款保险。储贷协会吸收公众的短期储蓄存款、并且用这些所得存款向当地的购房者提供20年和30年的抵押贷款,利率在抵押期内保持不变。

显然,如果储贷协会向储户支付的利率低于储贷协会发放的抵押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则储贷协会就有盈利,可以正常经营,反之,如果储贷协会向储户支付的利率高于储货协会发放的抵押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则该机构就会亏损。从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利率很低,而且稳定,长期抵押贷款利率高于短期存款利率,即储贷协会的收益曲线总是向上倾斜的。在稳定且低通货膨胀率的时期,储贷协会的经营是很简单的。局外人嫉妒地拿储贷协会经理的“3——6——3”的经营方式(以3%的利率借款,以6%的利率贷款,每天下午3点打

高尔夫球)开玩笑。不幸的是,在70年代中期,利率开始上升。最初,这一上升是温和的递进的,所以储货协会遇到的麻烦不大。但在70年代后期,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对利率施加了向上的压力,并将利率提高到了储蓄机构可以向储户提供的利率上限水平。为了防止严重的非中介化,立法机构授权储贷协会发行货币市场单据,这一新工具面值1万美元,并允许银行和储蓄机构参照6个月国库券的标准来确定利率。

(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

第三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理论研究 随着20世纪50年代金融创新的兴起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对大量金融创新进行了实证和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及对金融创新的理解不同等原因,他们对金融创新的研究也从不同方面进行,但总体上显得零散,缺乏系统性。其主要成果集中于对金融创新动因的研究。一、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西尔柏(W.L.Sill)主要是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的。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金融约束而采取的“自卫”行为。 这里的金融约束主要包括:一是外部约束,主要指政府制定的经济制度和市场地位对企业实现最优化的限制,前者会对金融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后者则通过金融产品的定价方式和供求数量来影响金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外部约束的存在会使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和机会成本上升,因而要通过创新来弥补这些损失。二是内部约束,主要指金融企业内部制定的利润目标、增长率目标、资产比等指标,金融企业主要通过这些指标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经营风险,以保证经营的稳定,但是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克服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从而形成了对创新的需求。 西尔柏使用线性规划模型(Linear Programming Model)来解释约束诱导理论。在模型中,金融创新被认为是各种约束因子的函数,金融企业受制于金融约束引起的成本增加而产生了金融创新的需求,因而金融创新是为了降低各种约束所引起的上升成本。西尔柏还认为技术和立法也在金融创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尔柏的约束诱导理论是从微观金融组织的行为分析入手,侧重于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创新研究,以此来解释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但对于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创新涉及较少。但是,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要使创新规范化和合理化,还需要有制度创新作保障。 二、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 凯恩(J·Kane)提出了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Circumventive Innova-tion Theorem)。所谓“规避创新”,就是经济主体为了回避各种金融规章和管制的控制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行为。凯恩认为,现实中,政府为了保持均衡和稳定的宏观局面,制定了各种经济立法和规章制度,从而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各种约束。但经济主体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为此,会有意识地寻

论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措施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各种表现从我国以下金融风险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有许多问题与财政有关。1.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我国的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逾期、呆滞和呆账贷款之和)的比例较高,这是我国金融风险的首要特征。2.金融机构资本金严重不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四大商业银行)1998年末的资本充足率大约是4%—6%,远达不到8%的国际标准,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更低。一些金融机构更是资本金不实,如借款注资、虚假增资、股东贷款返还资本、虚假股东等等。3.金融信息失真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财务会计、统计数据失真,金融机构的账外账和虚假报表较多,信息透明度不够等现象,这是很大的风险隐患。4.部分金融机构挂账甚至亏损这当中以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为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帐面盈利水平也在下降,如果把呆账全部冲掉,利润就更少了。实际上,部分金融机构的亏损已经吃掉了相当部分的存款,这很危险的。5.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从法人机构看,主要是部分地区的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另外,一些金融机构的汇款不能按时支付,压票、压单严重。6.隐蔽外债数量大从外债统计上看,我国的外债数量、期限结构、偿债率等指标都不错。但有相当部分外债没有进入统计,例如,有些投资名义上是外商直接投资,但实际中,地方政府或部门(项目单位)却许诺每年给予固定收益率并在若干年后还本金。此外还有未经批准的信托投资公司国外借款、非居民在境内的人民币存款和有价证券、以对外贸易支付名义的境外融资等。7.某些债券不能按期兑付1995年以前发行的地方企业债券在这两年已经逐步进入偿还期,在一些城市出现了企业无力兑付债券的情况。另外,某些国债代保管单不能兑付,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证券营业部,以及一些财政部门办的国债服务部。这些机构利用国债代保管单的形式吸收了个人存款,但资金并没有购买国债,而是用于贷款、炒房地产和股票,结果导致到期兑付不了。[!--empirenews.page--]8.一些地方的证券交易中心在柜台交易股权类凭证,引起混乱这些所谓的“场外”股票交易在上市公司、市场监管、资金清算、证券托管等方面都不规范,容易引起内幕交易和价格操纵。9.其他问题与风险这包括:第一,农村合作基金会问题严重。目前正在清理整顿之中,局部地区已出现支付危机。第二,非金融企事业单位乱集资、乱发各种债务凭证和乱办金融业务,引起兑付风险。第三,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挪用股民保证金从事股票自营和房地产投资引起支付风险。第四,大量金融诈骗犯罪以及账外账等金融机构内部违法行为引起的风险。第五,政策性银行的亏损和不良贷款较多。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中,粮食企业挂账;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可能没有充足还款能力。二、防范金融风险的财政性措施近两年以来,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其中财政性措施引人注目,主要有:(1)1998年上半年以来,商业银行和其持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脱钩,其股权采取无偿划拨的方式。(2)1998年开始在广东实行新的贷款资产分类方法,由原来的“一逾两呆”改为五项分类法,对不良贷款资产的定义由期限原则改为 (3)偿还性原则。这一方式于1999年下半年在全国推广,这对未来中央财政收入是有影响的。1998年3月,财政部发行特种国债2700亿元,用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4)1997 年开始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冲销。1997年冲销了300亿元,1998年冲销了400亿元。与此同时改革了提取和冲销银行呆账准备金的方法。(5)1998年开始,将商业银行应收未收利息的计收年限,由原来的两年改为一年。这意味着,贷款逾期一年以后,其应收未收利息不计入商业银行营业税税基。(6)对农业发展银行逾期贷款的利息,由地方政府财政从1998年起在10年内偿还。(7)财政部已经禁止发行任何形式的国债代保管单,并开始清理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目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财政措施还有:金融机构的营业税税率8 %可否降低,贷款应收未收利息的核算年限可否进一步减少为6个月,以贷款余额1%计算的呆账准备金制度可否改进,如依据五项贷款资产分类法建立特别准备金,提高呆账准备金比例,再增加

科技金融助推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助推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与创新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会上提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稳定也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撑”,她认为,企业在进行自主创新时,需要利用好金融资源,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介绍了深圳市在金融服务创新方面的成果。她表示,目前深圳的金融服务,已经覆盖到科技创新链全过程,形成了以创投机构、产业基金、商业银行、担保科技保险等良性互动 这是一幢位于中关村核心区的看似普通的建筑,却聚集了鼎晖投资、德同资本、英飞尼迪等50余家国内外最知名的一批股权投资机构,这里被视为中关村实现“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希望。 海淀为自己设定的长远目标 基本完成涵盖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区域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把海淀建设成为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海淀科技金融的5年目标 50% 驻区企业股权投资案例超过全市的50%、全国的15% 2200家驻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200家 500家股权投资机构达到500家 5000亿元管理的资金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300家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达到300家 随着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的成功推出,NYPC卡贝基金正式开始启动了人民币基金设立的计划。到目前为止,他们已与北京,苏州,重庆,天津4个城市签订了基金总额超过60亿的战略合作备忘录。NYPC卡贝基金来自美国华尔街,30年来一直活跃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参与交易项目超过160亿人民币,其中在中国的投资项目约为34亿人民币,为投资者带来了超过88%总回报率。NYPC主要合伙人参与过的大型国际私募股权投资项目包括都乐食品公司,希捷,Charter Communications公司,AMF保龄球,德尔蒙特食品,费舍尔科学和Siemen 国务院和北京市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两个批复”精神,海淀区正在全力开展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发布科技金融创新实施意见 投融资机构数量的激增只是科技金融工作成效的一个方面,如果背后有政府为促进企业上市出台的鼓励政策,有相关部门针对本地区出台的金融工作创新机制,有本地政府针对科技金融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这将是一项“科技金融”的系统工程。 在工作机制上,海淀区金融办成立了海淀金融创新商会和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协会,两者的服务对象分别是银行和风投机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协会秘书长曾军告诉记者,该协会已有40余家会员单位,协会实现了金融办与风投机构之间的对接,将最及时的科技金融政策传递给投融资机构,并帮助他们与企业有效对接。 政策方面,记者了解到,继2009年4月,北京市政府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着力建设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后,2010年10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首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海淀区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海淀区金融办副主任王圣朋告诉记者,今年2月海淀区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了海淀区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与任务。 “意见提出,要用5年时间,初步形成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以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为支撑,以创新型金融机

浅析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与防范

浅析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与防范 内容摘要: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品种不断增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金融创新也给金融系统带来的新的风险。金融创新在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本文在分析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风险的基础上,从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创新主体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的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风险防范金融监管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推动,而金融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传统的分业经营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混业经营,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到新兴的客户管理,从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到电子化远程服务,从单一的存贷款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活动一刻未曾停止。针对金融创新产品推出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组合化、交叉化、复杂化发展、电子化程度高的特点和趋势,及时引导金融业加强风险管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金融创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十分重要。 一、金融创新及金融创新风险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含义 金融创新是根据美籍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的观点衍生而来的,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主要表现为:(1) 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 金融组织创新。本文的金融创新主要是金融业务创新。 金融创新风险是指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分类 1、身的风险性 创新就其本质来看,要投入较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并会有很高的失败率,创新之初往往会缺少实际投入产出的财务数据支持,加上传统惯性思维的阻力,常常使创新活动中途夭折,同时业务创新很易被其他银行模仿而使创新的收益大大减少。 2、风险 金融技术的创新是指以新兴的电子和信息技术作为金融业务的载体,提高金融数据的

怎样管理化解金融风险防范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怎样管理化解金融风险的防范 核心内容: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指标评估体系。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和化解金融风险呢?下文小编和你详细分析,希望下文可以帮助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安全。当今世界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流动的加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急需的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资金流动加快、流量加大,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也给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前几年,东亚、俄罗斯、拉美等地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产生很强的扩散效应,波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导致财富缩水、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给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我国的现代金融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较为有限,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同时由于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带动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交通运输紧张,给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相继结束,市场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面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安全。

金融风险的特征: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波动性和可控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及防范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指标类型评估指标主要功能 宏观经济环境评估指标国内信贷/GDp的比率 反映金融深化程度 和宏观经济运行 是否健康 金融相关率(FIR) GDp增长率 M2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企业资产负债率 企业净资产受益率 泡沫经济型风险 评估指标市盈率反映泡沫经济 程度和大小 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 商品房空置率 银行内部风险 评估指标银行不良贷款率反映银行资产的质量

金融科技的风险和监管 100分答案

金融科技的风险与监管 单选题(共1题,每题10分) 1 . 金融科技监管过程中,以下哪个国家没有采取沙箱监管模式?() ? A.美国 ? B.英国 ? C.新加坡 ? D.澳大利亚 我的答案: A 多选题(共2题,每题 10分) 1 . 以下属于“灰犀牛”风险隐患表现的有()。 ? A.影子银行 ? B.国有企业高杠杆 ? C.房地产泡沫 ? D.违法违规集资 我的答案: ABCD 2 . 金融科技存在的风险问题包括()。 ? A.金融科技使金融风险更具隐蔽性、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 ? B.金融科技使传统金融“脱媒风险”加大 ? C.金融科技使技术风险更加突出 ? D.数据风险与信息安全风险相互交织 我的答案: ABCD 判断题(共7题,每题 10分) 1 . 金融科技业务发展有赖于先进的技术和交易平台系统,技术和交易平台系统选择失误可能给金融科技机构带来较大风险。 对错 我的答案:对 2 . 金融科技产品多以数字化形式存在,这意味着将其完全限制在一国境内在技术层面上具有较大难度,因此,国际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避免金融科技活动和产品向监管更为薄弱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对错 我的答案:对

3 . 从FinTech本身的金融属性来看,FinTech具有很强的风险特征。只有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使技术服务于金融创新,使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对错 我的答案:对 4 . 在金融科技业务领域不存在信用风险。 对错 我的答案:错 5 . 金融科技发展使金融交易更加快捷、低成本,使资金供给能够绕开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资金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体外循环,导致商业银行重要金融中介的地位相对降低,金融交易脱离现有金融管制的情况愈发严重。对错 我的答案:对 6 . 英国监管金融科技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适度监管。 对错 我的答案:对 7 . 金融科技具有很多风险,所以我们不应该发展金融科技。 对错 我的答案:错

浅谈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浅谈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27T15:17:30.8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7期作者:乌兰 [导读] 金融创新不断丰富我国金融市场,同时也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挑战。因此,我国在开展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对将会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效力,大力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 摘要:金融创新不断丰富我国金融市场,同时也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带来挑战。因此,我国在开展金融创新的同时,也要对将会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效力,大力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发展的灵魂,对于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金融创新必须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相符合,并且要找到创新的方向,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创新,有效避免盲目创新为金融行业发展带来潜在的风险。近些年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我国金融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丰富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类型,有效满足了金融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但是在金融创新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因此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如何通过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的发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我国金融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金融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了提高金融风险应对能力纷纷进行市场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些措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的发展,但也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挑战,增加了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难度。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在创新的同时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金融创新从广义角度分析主要是指包含市场创新以及制度创新在内的金融行业相关内容的创新,从狭义角度分析主要是针对金融工具的创新。首先金融创新应该在特定的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组,在金融行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发展,提高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对外开放,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国外金融逐渐参与到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金融企业在主要创新业务,更好顺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在业务拓展过程中要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应对在金融创新业务拓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 2金融创新的意义分析 2.1有助于规避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金融体系相互碰撞,短期内增加了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性。而金融创新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创建工程进行创新,对相关金融操作进行改进优化,不仅可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抑制,还可以规避潜在金融风险的发生。 2.2提高新技术应用程度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技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金融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更好的为金融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动力。此外,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还有助于降低金融创新成本,提高金融工具的有效性。因此金融行业发展金融创新的需求带动了金融技术的发展,而金融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金融创新更上一个层次,形成了良性循环。 3金融创新过程中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金融行业监督管理力度 有效的金融监管对于规范金融行业的发展,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有效防范金融创新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金融监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金融创新中。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在对金融创新进行规范约束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推动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要合理把握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既要有效防控金融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同时还应该积极鼓励金融创新,为金融创新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力度,对于在金融创新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也严厉惩处,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约束作用,引导金融企业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3.2提高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 近些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实体已经充分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中,这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促使金融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复杂。为了充分应对国际金融市场为国内金融行业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国内金融企业应该主动作为,积极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求合作,比如签署合作监管协议等,一方面借鉴学习国际金融市场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实现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全面监管。 3.3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是金融企业实现风险管理,促进金融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金融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外部金融环境的基础上,有效结合金融企业自身情况,对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一方面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应该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保障金融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金融企业信息透明化,完善核算体系详细记录金融业务情况促使金融业务顺利开展。 4结语 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以及整个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内部推动力量,但是金融创新往往也伴随着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深刻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 措施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 提到金融风险就不得不提到金融安全。金融安全由于牵涉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危机、资产泡沫、银行运行稳健性的削弱等问题。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 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会有所不同, 从金融活动的经营者和经过程来看,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 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确定性而使信用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受信人不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出现,离不开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其二是影响公司经营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 而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或调整不当, 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减少或利息支出增加,从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 是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公司、企业或个人等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 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会因外汇风险引起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外汇风险可能具有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两种结果。 第五,证券价格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变化导致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六,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对于经济实体是指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是指其无力为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其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二、现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杠杆率问题。杠杆化运作是金融的内在属性(最典型的银行、投资银行都是此类运作模式),如何有效把握好适度杠杆率,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每次金融危机都与过度杠杆化密切相连。 第二,传染性问题。金融交易相互交错、相互连接,因而,往往一家机构、一个地区出现问题,极容易快速波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之后,经济的崛起促进了金融领域的发展,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发展与创新,金融业正在逐步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领域的创新也被赋予了更多变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固有体制,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发展,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在逐步的发挥作用。在我们大力发展金融行业,强化金融改革和加大金融创新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潜在风险的存在,并合理的去规避风险,稳定发展金融行业,提升整体行业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风险管理;管理方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在背后支撑,但金融创新的出现也附带了金融风险的觉醒,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金融风险一旦等不到有效合理的控制,那么将有对整个金融行业和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以及消费者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 1.1简述金融创新的概念 金融创新泛指在金融市场上出现的新事物,包括新型金融工具、新型融资方式、新开发的金融市场、新型支付清算手段、新型金融组织形式和新型管理方法等等。金融创新多是在各类金融机构的推动下出现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金融行业。商业银行、信用货币、支票等等都是历史上非常经典的金融创新,对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1.2金融创新的产生原因 1.2.1规避金融管制 政府拥有操控经济的宏观手段,为了稳定社会和经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去制约金融行业的行为。金融管制会对金融机构产生外在压力,限制相关的金融活动,对其已有的经营模式和盈利产生影响,同时这种管制有存在着某些漏洞,通过金融创新产生的收益能够超过被管制产生的机会成本,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各类金融机构都会在管制条件下推动创新,谋求更多的获利机遇。 1.2.2规避金融风险 经济危机的出现给整体金融行业带来了危机意识,使得全球各国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并将其提上日程。伴随着金融行业的逐步发展,金融创新的出现又一次让人们看见了潜在的风险,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出现了金融工程、衍生金融工具、金融风险管理等诸多防御手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规避。 1.2.3金融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 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整个金融行业都面临着重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进行金融创新,用新的金融工具或融资手段去完善和提升自身行业优势,抢占更多市场和发展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发新领域的经营活动,增加自身资源储备,分散已有经营渠道的竞争压力。 1.2.4新技术的出现 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计算机的问世和信息技术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模

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作为一个双重转型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领域的改革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以及不稳定因素的累计也令人担忧。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虽然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损失较小,但并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非常稳定的金融体系,事实恰恰相反,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本文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从金融风险理论入手,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分析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立足我国转型经济特征,探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提出较为系统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讨论金融风险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国内外学者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情况,梳理已有的金融风险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金融风险的宏观理论分析、金融风险的微观理论分析、金融风险来源及影响因素,最后给出本文的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对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第二章从财政的角度对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本章从经济学原理分析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介绍金融风险成因的相关理论与假说。在分析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联动机制的关系时,首先从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了金融风险向财政风险的转化、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相互转化的原因,并论述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联动机制的博弈模型。 最后介绍了金融风险的两大类型,即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得出政府应当承担宏观金融风险财政责任的结论。第三章研究了国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经验。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复苏。本章主要通过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俄罗斯的实证分析,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各国政府应对突发性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并简要评价了政策实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国应对金融风险的经验教训。 第四章分析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划分了三个时间段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其次,介绍了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基本类型及生成机理,分析了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再次,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国内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影响。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分析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分析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相对应的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演进过程之中。西方主流经济学倾向于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看作一种固定永恒的关系。这是对经济学的庸俗化,不能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视角下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更无法对当前高度发达金融市场的监管提出系统性的指导意见。科学认识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监管框架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寻找理论基础,由此才能建立更为完善的金融监管框架。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在要求 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是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在这个基于个人效用和生产力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均衡中,经济体之间实行物物交换,最终实现市场出清。货币和金融因素仅仅作为一些短期扰动的外生变量被加入到理论中,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被完全割裂开,是对经济活动整体图景的片面认识。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强调了金融经济的核心,将生产活动与货币金融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认识了经济的核心与金融对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1.从商品循环到货币循环。《资本论》中认为从商品经济过渡到资本主义经济的起点即为从简单的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一过渡可以用公式“W-G-W’”转化为“G-W-G’”来表示,这里W表示商品,G表示货币。在最初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的目的是通过交换获得其他商品,从而实现社会分工。货币在这里仅仅充当的是交易媒介作用,社会中几乎不存在金融活动,实体经济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运行。而到了资本主义生产阶段,生产过程转化为“G-W-G’”,货币代替商品成为了生产的起点。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价值增值。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了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而商品生产仅仅是价值增值的手段。马克思这一富有洞察力的认识,为政治经济学开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将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融为一体。在货币循环的经济中,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是融为一体的,其天然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更进一步的说,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目录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 (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深化及启示 (13) 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及其原因 (21)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概述 (31)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 大纲 一、金融衍生品:锋利的“双刃剑”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一——巴林银行破产 1. 里森与巴林银行 2. 里森的交易策赂 3.恶瘤膨胀 4.反思: 巴林银行破产案的根源 三、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二——中国航油 ( 新加坡 ) 股份有限公司的巨亏 1. “里森第二” 2. 御风术何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四、反思:衍生品是避险工具,还是灾星? 知识点汇总 T01: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T02: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一——巴林银行破产 T03: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的案例之二——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的巨亏 T04:反思:衍生品是避险工具,还是灾星? 正文 金融衍生品,是指由原生性金融商品或基础性金融工具创造出的新型金融工具。它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由其交易的金融资产的价格决定。衍生品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 (Swap) 协议等。由于金融衍生品具有套期保值、防范风险的作用,衍生品的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衍生品

同时也是一种投机的对象,其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金融衍生品:锋利的“双刃剑” 30多年来,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一方面为风险管理提供了许多非常有力的工具,与此同时,由于其所具有的强大杠杆作用,也给金融衍生品交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运用得当的话,它在风险管理领域可谓是“游刃有余”;然而一旦失手就会造成重大伤害,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1995年2月,具有230多年悠久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为金融衍生品交易(日经225指数期货交易)的失败而在顷刻之间倒闭。酿成这桩12.5亿美元巨亏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巴林银行派驻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的首席交易员尼克·里森,灾难发生时年仅28岁。 事有凑巧,时隔10年,也同样是在新加坡,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也因为炒作金融衍生品失败而导致资金枯竭、资不抵债,最终不得不向新加坡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中航油(新加坡)在一系列的石油期权和石油互换交易中,累计损失高达5.54亿美元。导致这桩丑闻的罪魁祸音,是时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的陈久霖,时年43岁。 表1和表2分别是80年代以来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案例和与衍生品有关的金融危机案例。 表1: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案例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措施方案

金融风险的产生及防措施 提到金融风险就不得不提到金融安全。金融安全由于牵涉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其主要关注的问题局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货币危机、资产泡沫、银行运行稳健性的削弱等问题。 一、金融风险的种类 金融风险的种类,从不同的角度分类会有所不同,从金融活动的经营者和经过程来看,金融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几类。 第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由于信用活动中存在不确定性而使信用活动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即受信人不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信用风险岀现,离不开两个方面:其一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其二是影响公司经营的特殊事件的发生。 第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水平的不确定变动,而金融机构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利率没有随市场利率变化而调整或调整不当,导致其净利息收入减少或利息支出增加,从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 第三,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投资中,因股票价格、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发生意外变动,

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第四,外汇风险。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是指因外汇市场变动引起汇率的变动进而使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公司、企业或个人等行为人,在一定时期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与负债会因外汇风险引起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外汇风险可能具有获得利益或遭受损失两种结果。 第五,证券价格风险。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的不确定变化导致行为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六,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对于经济实体是指由于金融资产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变动而使其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是指其无力为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其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二、现代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杠杆率问题。杠杆化运作是金融的在属性(最典型的银行、投资银行都是此类运作模式),如何有效把握好适度杠杆率,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每次金融危机都与过度杠杆化密切相连。 第二,传染性问题。金融交易相互交错、相互连接,因而,往往一家机构、一个地区出现问题,极容易快速波及其他貌似无关的机构或地区,这种传染往往因为金融机构普遍的杠杆化运作而放大,即产生所谓的“蜘蝶效应”,最终酿成全局性的灾难。 第三,资产泡沫事先确认的困难。几乎每次危机,都与各类资产泡沫的破灭有关。但是,由于资产价格取决于未来的现金流,而未来具有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情况的探索

---------------------------------------------------------------范文最新推荐------------------------------------------------------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情况的探索 论文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论文摘要: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重要引擎,如何科学把握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加强两者的结合,对于解决新形势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无锡市科技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需求特点,进而介绍了全市科技金融发展情况及主要成效,指出了当前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从政策机制、融资环境、产品创新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9年,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750亿元,是2005年的3.62倍;产业增加值1048.8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3.6%。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00多家企业近600个项目申报了省各类科技计划,按国家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17家。(二)新兴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目前,以物联网、集成电路、服务外包、原创动漫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无锡迅速发展。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市设立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成为了全国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人占全国的25%,光伏太阳能产业组件产值更占全球的11%0(三)”530’’’’,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自2006年起,无锡开始实施吸引领军型海外归国人才来锡创业的“530”计划,目前全市注册落户“530”企业达960多家,注册资本超过28亿元,其中已实现销售的有153家,2009年实现销售13.4亿元,销售超千万 1 / 9

关于防范金融风险工作的调研报告【模板】

关于防范金融风险工作的调研报告【模板】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X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 带领调研组对防范金融风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同县金融办、银监办、人民银行等X个单位进行了集中座谈。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省市经济工作暨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县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全县金融业基本情况 1、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全县共有银行业机构X家。截至X月底,各项存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加X亿元;贷款余额X亿元,较年初增加X亿元;余额存贷比为X%,新增存贷比为X%。 2、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保险业机构X家。其中财险公司X 家,寿险公司X家,从业人员X人。截至目前,共实现保费收入X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X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X亿元。 3、政府性债务和社保基金情况。截至X月底,我县政府债务余额为X万元,其中,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X万元,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债务为X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X亿元(其中保费收入X亿元),参保人数(企业养老X人,机关养老X人,居民养老X人,职工医疗X人,居民医疗X人。)五项基金支出X亿元,累计结余X亿元。其中,养老保险收入X亿元,基金支出X亿元;医疗保险收入X亿元,基金支出X亿元;失业保险由市级统筹;工伤保险收入X万元,基金支出X 万元;生育保险收入X万元,基金支出X万元。 (二)主要成绩

1、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协调、服务,积极发展并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设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县农发行、县农商行,引进村镇银行、临商银行、民生银行,发展设立X家小额贷款公司、X家融资性担保公司、X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引导部分银行机构及新型金融组织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延伸服务触角。积极通过制定信贷投放指导计划、签订目标责任状等方式,引导全县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今年X月,召开了全县政银企合作推进会,现场签约X亿元。 2、金融监管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把金融办的编制由X人增加为X人,同时设立金融监管局,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力量。按照中央及省市部署,出台《关于加快全县金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县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为强化全县金融风险监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撑。成立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共同担任组长,县财政局、公安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成员,统筹全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推动全县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定期研究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制定相关防范措施。强化协调沟通,积极调研全县企业资金使用及经营情况,引导企业科学合理使用资金,防止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出台了《X县企业信贷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全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防范金融风险的原则、措施及相关要求,积极化解流动性风险。建立政、银、企沟通对话机制,召开相关债委会及协调会,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正常经营。 4、全县金融环境持续稳定。经常性开展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

金融风险管理整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名词解释 1.接触传染机制:由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的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关 系或业务联系,一是某个经济主体因金融风险遭受巨额损失以至于不能保持其流动性,必然通过资金或业务联系影响到其他经济主体,单个或局部的经济困难可能演变为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2.区域金融协同监管:指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区域内各国金融运作和监管 的配合协调,鼓励区域成员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鼓励国家当局高度重视来自区域监督的信息。 3.金融风险管理制度化: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越来越严密,形成了由 金融机构发董事会及其高级经理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门紧密联系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 4.金融风险管理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一方面使金融主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 建立最优的投资组合,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管理,无论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一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趋势下,要求金融机构更加注意综合衡量和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险承担,系统防范在世界任何地方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 5.银行危机处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维护公众信心,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监管 当局建立了一系列银行危机处理制度,以便将银行可能破产倒闭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金融风险监管体制:是指金融风险监管的职责划分与权力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 度。

7.关系人贷款:指商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 及其亲属,以及这些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所发放的贷款,关系人货款容易造成银行贷款失误,形成不良贷款。 8.金融安全网:为了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患于未然,当某个或某些金融 机构发生一些问题时,动员各种力量,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其危机向其他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和蔓延,这样的保护体系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金融安全网”(financial safety net)。 9.证券自营业务风险:指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其风险来源既 有一般性投资风险,也有机构投资风险,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主要有投资对象风险、交易方式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 10.安全作业区:指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和 评价,从而为并购活动设计出的一个可抗衡风险的并购活动区域。 11.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指保险公司在组织经济补偿过程中,将积聚的各种保险资 金加以运用,使资金增值的活动。 12.保险产品定价:指保险公司根据以往的数据和经验,并且考虑预期经营成本和 预计损失等因素,综合考虑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利益后对保险费率的厘定,即对保险产品进行定价。 13.信用等级转换率:指借款人本年度的信用等级在一下年度里(该信用级别水 平)发生转换的概率,这个概率可以衡量借款人由于信用等级下降所带来债务价值变动的信用风险。(P250) 14.信用经理人:指摩根依据信用度量值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路设计出的以微软 公司视窗95或NT为平台的软件产品,通过这一软件人们可以对信用产品的信用风险进行科学地度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