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重点复习

(完整word版)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重点复习
(完整word版)建筑材料复习资料重点复习

建筑材料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的关系。密实度+孔隙率=100%(或D+P=1)

2、材料内部的孔隙构造可分为连通与封闭两种,按孔隙尺寸可分为粗大与微细两类。

3、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材料的强度降低,密度不变。

4、材料吸水率分两种计算方法,其中有可能超过100%的吸水率称为质量吸水率,它的计算式为W质= m饱-m干m干×100%。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称为强度,其值是以材料受外力时单位面积

所承受的力表示。

6、材料抗冻性能的好坏是依据经受冻融循环的次数来评定。

7、材料的强度与其结构状态有关,结构越密实、越均匀,强度越大。

8、材料抗渗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组成和结构状态。

9、材料的含水率值,除与组成和构造有关外,还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11、当材料体积吸水率一定时,容重越小,质量吸水越大。

12、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大,孔隙率则小,强度高,密度不变。

13、材料抗折强度计算公式是f=3FL 2bh2,其使用条件是两支点中心有一集中力

和材料截面为矩形。

14、脆性材料体现在强度上的特点是抗压强度高和抗拉强度低。

1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和表观密度的比值,数值大时说明材料轻质高强效能较好。

16、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此过程有放热和体积膨胀现象。

17、生石灰加水后制成石灰浆必须经陈伏后才可使用。

18、石灰硬化时的特点是速度慢,体积收缩。

19、胶凝材料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按硬化条件可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

20、石灰陈伏的目的是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作用。。

22、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终凝不迟于390分钟为合格。

23、国家标准规定普通水泥的凝结时间以初凝不早于45分钟和终凝不迟于10小时为合格。

26、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常用沸煮法法检验,此法是为评定水泥中游离CaO成分的破坏作用。

27、水泥石腐蚀类型主要有溶出性腐蚀、溶解性化学腐蚀、和膨胀性化学腐蚀三种。

28、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是由于游离CaO 、游离MgO、或石膏含量过多引起的。

29、要得到密实度大、水泥用量最少的砼,应选用级配良好细度模数较大的细骨料。

30、砼配合比设计主要方法是绝对体积法和假定质量法,砼中气体含量通常以1%计。

31、为保证砼的耐久性,配合比设计中,应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值。

32、砼实心板厚120mm,所用石子的最大粒径选用50mm。

33、普通砼用砂,考虑粗细程度是为获得较小总表面积,选择颗粒级配,是为保证较小的空隙率。

34、混凝土用骨料,级配好则表明密实性好,用来配制混凝土可改善其流动性性能,并可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6、砂浆的组成包括胶凝材料水细骨料掺合料四部分。

37、砌筑砂浆的保水性用分层度表示,其值为1~2cm 较好。

38、砌筑砂浆的流动性是用沉入度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39、砂浆的强度测定是用边长70.7mm立方体试快,标准养护28 天的,抗压,强度值评定的

41、普通砖的标准尺寸是240×115×53 mm,其大小不同的面积分别称为大面、条面、顶面。

44、低碳钢从受拉到断裂可经过弹性,屈服,强化,颈缩阶段。

45、冷加工可提高钢的屈服点和硬度,以达到节省钢材目的。

46、普通碳素钢牌号是由屈服强度符号,屈服点值,质量等级,脱氧程度四部分组成的。

49、塑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取决于其成分中合成树脂的性质,按基本性质不同分有两类,即热塑性和热固性。

50、PVC塑料的软硬程度主要取决于增塑剂含量的多少。

51、施工现场材料员是指采购员和保管员。

二、选择题

1、同材质的两块材料其ρOA>ρOB,则其的密度(B )、吸水性(C )。

A、A>B

B、A=B

C、A 2、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将其干燥后的重量是(B)。

A、209.00

B、209.52

C、210.00 D.210.52

3、含水率a%的石子100kg,其中所含水量是(C)。

A、a%×100 B.100/(1-a%) C.a%×100/(1+a%) D.(100-a)×a%

4、材料的抗冻性是指材料在标准试验后,(C)的性质。

A、质量损失小于某个值

B、强度损失小于某个

C、质量损失和强度损失各小于某个值

D、质量和强度均无损失

5、吸水性好的材料,构造状态是(B )、(C ).

A.粗大孔

B.微细孔

C.连通孔

D. 封闭孔

6.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外力取消后(C)。

A、能完全消失的变形

B、不能完全消失的变形

C、不能消失的变形

7、同种材料表观越大,孔隙率则(B),强度则(C)。

A、大

B、小

C、高

D、低

8、相对来说,(C)对材料的热导系数影响最小

A、孔隙率

B、含水率

C、0~50。C内的温度变化

D、表观密度

9、镁质石灰是指生石灰中氧化镁的含量(A)。

A、大于5%

B、小于5%

C、等于5%

D、大于等于5%

10、石灰熟化后的成分是(B)。

A、CaO B、Ca(OH)2 C、CaCO3 D CaSO4

11、建筑石膏硬化后强度不高,其原因是(C)。

A、CaSO4强度低

B、β晶型强度低

C、结构中孔隙率大

D、杂质含量高

12、建筑石膏化的化学成分是(D)。

A、CaSO4

B、CaSO4.2H2O

C、CaCO3

D、CaSO4.1/2H2O

13、为降低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应提高熟料中的(B)含量。

A、C3S BC2S、C、C3A D、C4AF

1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最快的是(C)。

A、C3S BC2S、C、C3A D、C4AF

15、硅酸盐水泥在时,一定要加入适量石膏,是为了对水泥起(A)作用。

A、缓凝

B、促凝

C、助磨

D、增加细度

16、硅酸盐水泥适用于(A)工程

A、有早强要求的砼

B、有海水侵蚀的砼

C、耐热砼

D、大体积砼

17、要提高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应提高熟料矿物(A )和(B )的含量。

A、C3S BC2S、C、C3A D、C4AF

18、矿渣水泥适用于(B)和(C )工程。

A.早强

B.耐热

C.海港

D.冬季施工

19、水泥在(B )和(D )不符要求时为废品。

A、细度

B、初凝时间

C、终凝时间

D、MgO含量

20火山灰水泥适用于(C )和(D)工程。

A、抢修

B、耐热

C、海港

D、有抗渗要求的

21、适用于冬季施工的水泥品种是(D ).

A、矿渣水泥

B、火山灰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硅酸盐水泥

22、大量掺加活性混合材料的水泥适用于(B )

A、自然养护

B、蒸汽养护

C、水中养护

D、标准养护

2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B )水泥。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硅酸水泥

C、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D、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4、用于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料,含有活性成分是(D )。

A、MgO和CaO

B、MgO和AL2O3

C、SiO2 和CaO

D、SiO2和AL2O3

25、水泥浆在砼硬化前后起的作用是(B )。

A、胶结

B、润滑与胶结

C、胶结与填充

D、润滑与填充

26、某构件厂制作80 mm厚砼实心板采用φ10最小间距为200mm钢筋,选用石

子(A )。

A、5-20mm

B、5-40mm

C、5-50mm

D、5-60mm

27、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应尽量采用( D )的砂。

A、空隙率较大、总表面积小

B、总表面各大、空隙率较小

C、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较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28、砼用中砂进行配制时,应选细度模数(B )值。

A、2.0

B、2.8 C3.2 D、3.8

29、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尺寸为(B )

A、100×100×100

B、150×150×150

C、200×200×200

D、70.7×70.7×70.7

30在试拌混凝土时,当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偏大时,应采取( B )的办法来调整。

A、加适量水泥

B、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砂石用量

C、加入混合材料

D、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31、砼的水灰比主要根据(B )和( C )确定。

A、和易性

B、强度

C、耐久性

D、塌落度

32、砼的用水量可根据(A )和(C)查表确定

A、塌落度

B、水灰比

C、石子品种规格

D、强度

33、砼的砂率在选择时,主要依据是(A )和(C )。

A、粗骨料品种规格

B、水灰比

C、强度

D、塌落度

34、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砼时,需采用(C)措施,才能保证技术经济要求。

A、减少砂率

B、增大粗骨料的粒径

C、掺入混合材料

D、适当提高用水量

3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B)。

A、W、C、SP

B、W、W/

C、SP C、W/C、SP、C

D、W、C、W/C

3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要提高砼流动性可掺加(A)或(B)外加剂。

A、减水剂

B、加气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38、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适宜采用的外加剂是(B)。

A、早强剂

B、缓凝剂C速凝剂D、加气剂

39、要提高砼的抗冻性和抗渗性,应加入(A)或(D)外加剂。

A、减水剂

B、早强剂

C、速凝剂

D、加气剂

40、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最经济、有效可行的主要措施是(C)。

A、钢筋表面刷油漆

B、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C、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D、加入CaCL2

41、砌筑砂浆中的水泥强度,应为砂浆强度的(D)倍为宜。

A、1.5

B、1.5-2.2

C、2.0-4.0

D、4.0-5.0

42、要提高混合砂浆泥保水性,掺入(C)经济合理。

A、水泥

B、石灰

C、粉煤灰

D、粘土

43、砌砖基础应选用(A)砂浆,干燥地区的简易平房,应选用(C)砂浆。

A、水泥

B、石灰

C、混合

44、普通砖按标准尺寸计,砌筑1M3结构,约用砖(A)块。

A、512

B、532

C、552

D、572

45、下列品种中,(A)是按化学成分分类的。(B_)是按钢品质分类的。

A、低碳钢

B、优质钢

C、镇静钢

D、平炉钢

46、钢筋冷加工时,是将钢材拉至(C )阶段内。

A、弹性

B、屈服

C、强化

D、颈缩

47、碳素钢中,含碳量增加时,( B )性能降低。

A、硬度

B、塑性

C、强度

D、脆性

48、低合金钢中,合金元素总含量一般不超过( C )。

A、1%

B、3%

C、5%

D、10%

49、普通碳素钢随其牌号增大,伸长率( B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变化无规律

50、下列元素中(A)、(D )是对钢材有害的。

A、氧

B、锰

C、硅

D、硫

51、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的主要目标是( C )。

A、改善塑性、韧性

B、提高强度、硬度

C、改善性能、提高强度

D、延长使用寿命

52、用于防腐作用的沥青选用(A )较好。

A、煤沥青

B、建筑石油沥青

C、道路石油沥青

D、普通石油沥青

53、煤沥青比石油沥青( B )、(D)差。

A、防腐蚀性

B、耐热性

C、粘性

D、耐久性

54、煤沥青燃烧时的特征是(B )( C ).

A、冒白烟

B、有刺激性气味

C、冒棕色烟

D、有芳香气味

55、石油沥青油毡用( A )来粘贴。

A、沥青胶

B、石油沥青

C、沥青涂料

D、乳化沥青

56、在进行石油沥青的粘性等试验过程中,规定试件所在的水温是( A )。

A、25℃

B、20℃

C、10 ℃

D、5℃

57、沥青胶的标号是由( D )来划分的。

A、软化点

B、延伸度

C、抗拉强度

D、耐热度

58、石油沥青和煤沥青(D)混合掺配使用。

A、可以任意比例

B、可以各50%

C、可以各为20%和80%

D、不宜

59、建筑塑料具有的优缺点中,(A )提法是欠妥的。

A、质量轻、刚性好

B、质量轻、刚性差

C、比强度高、刚性差

D、绝热性好、耐热性差

60、建筑工程中常用的PVC塑料是指(B )塑料。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酚醛

D、聚苯乙烯

61、为提高塑料的耐热性,可在塑料中添加(C )。

A、增塑剂

B、稳定剂

C、填充料

D、固化剂

三、判改题(全对)

1、材料密度越大,孔隙越小。

2、材料密实度越大,孔隙率越小。

3、材料的ρ/ρo越大,说明材料越疏松。

4、材料的吸水率是表示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能力的大小。

5、材料的开放型的孔隙率越大,材料的抗冻性必然越差。

6、有耐水性要求的材料,应选用软化系数小的。

7、空气导热系数小,故含封闭型空气量越多,材料保温性越好

8、材料受潮或受冻后,保温绝热性能一定会降低。

10、水玻璃的主要性能是耐酸,耐热。

11、石灰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会发生较大的收缩

12、硬化后的石灰强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钙强度低。

13、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不能用于任何工程中。

14、硅酸盐水泥虽强度大,但水化热高,不适用于大体积工程

15、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3d、28d抗折、抗压强度评定的

16、水泥熟料中C3A含量越高,水泥凝结硬化块,但水泥的强度越低。

17、在干燥环境中使用的砼,不能采用火山灰水泥。。

18、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干燥环境中,也适用于潮湿和水中的环境

19、两种砂级配相同,其细度模数必然相同。。

20、压碎指标值越大,表示石子强度越小

21、砼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称为砂率。。

22、普通砼中,水泥用量过多会引起砼收缩变形或开裂,不是越多越好

23、普通砼中,水泥用量过多会引起砼收缩变形或开裂,不是越多越好。

24、在水泥中加入适量加气剂,可制成加气砼,属轻质砼。

25、砼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强度、水灰比及骨料的质量等多种因素。。

26、水在砼中的主要作用是使水泥水化产生胶凝性,在硬化前还有润滑作用。

27、砌筑砂浆中,砂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砂浆层厚的1/4---1/5。

28、砂浆中掺入的掺合料,通常用量大于水泥用量。。

29、砌筑基础的砂浆,可用增减水量的方法调整流动性。

30、砌筑砂浆不需要用高标号水泥来配制。

31、烧结普通的搞压强度标准值与抗压强平均值之比称变民异系数。

32、过火砖结构密实、强度高,但焙烧后变形较大,不宜砌筑砖墙。

33、d=2a的钢筋比d=a的钢筋冷弯性差。

34、屈强比较大的钢筋利用率高,但安全可靠性差。

35、伸长率和冷弯性的测定,都是对钢材硬度的衡量。

36、钢结构设计时,钢材的强度是以屈服强度为设计依据的。×普通低合金钢比普通碳素钢性能好,使用期长,经济效益好

37、石油沥青的老化是由低分子化合物向高分子化合物的递变过程。

38、石油沥青用于屋面防水时,选用牌号的关键是耐热性。

39、石油沥青油毡标号越大,表示制油毡的原纸质量越大。

41、热固性塑料一旦受高温作用后就会形成不溶不熔的物质。

三、问答题

2、试述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度、堆积密度的定义?并说明其区别。

答:定义: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又称实际密度、真实密度。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指粒状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区别:密度其数值大小只取决于材料的化学组成,与其

结构无关。表观密度大多指有固定形状的材料。数值大小除取决于化学组成,还和结构有关,越密实其质量越大。堆积密度,材料体积内也有气体,但是指材料颗粒间的气体。数值的大小,不但取决于化学成份,气体含量越高,堆积密度越小。

3、同一材料其密度与表现密度关系如何?为什么?

答:材料的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表观密度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自然体积有两种情况,一种如玻璃、钢材使用时就是绝对密实状态,所以它们的密度和表观密度数值相同。而大多数材料,如砖、砼、木材等自然状态下体积内有气体存在,气体要占有体积但无质量,在同样体积时则材料的质量轻,这时材料的密度必然大于其表观密度。因此,同种材料的密度等于或大于其表观密度。

7

8、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各对工程应用带来什么影响?应如何防止?

答:欠火石不能消解熟化的残渣量较高,降低使用率。过火石灰消解熟化速度极度慢,使用后慢慢吸收水分水化,水化时体积膨胀而易引起面层隆起或开裂等现象。将生石灰提前熟化,使灰浆在储灰槽中陈伏二周以上,可消除过火石灰的影响

9、由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说明石灰为什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

答:石灰的硬化结晶和碳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两个过程都必须在干燥的空气中进行。结晶过程是指石灰浆体水分蒸发,氢氧化钙在过饱和状态下析出胶体,随着水分蒸发转变成结晶。碳化是指石灰浆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的并逐渐干燥成结晶体。另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钙含量极少,硬化后主体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溶于水的物质,硬化后的石灰仍是不耐水的。所以说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

10、生石灰与建筑石膏性能上有何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白色、粘性较差、强度较低、不耐水;只能用于强度不高的干燥环境中。不同点:生石灰:加水后产生大量的热,同时体积急剧膨胀,硬化速度极度慢,硬化时体积收缩大,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加入填充材料。石膏:加水后凝结速度很快,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胀,有极好的成形性能,可单独做成立体造型,加入增强材料可制成各种装饰板和结构板

13、国家标准为什么对水泥凝结时间有规定?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答:初凝时间不能过短,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能从容的在水泥浆具有可塑造性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应作废品遮盖浇水养护以及下面工序的进行需待其有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终凝时间不合格的水泥称为不合格品。

14、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对硅酸盐国家标准中是如何规定的?

答: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三者都符合要求,才是安定性合格的水泥。安定性不良的水泥是废品,不得用于任何工程中。

18、导致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原因是什么?常采用哪些防腐措施?

答: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称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三氧化硫含量不得超过3.5%。三者都符合要求,才是安定性合格的水泥。安定性不良的水泥是废品,不得用于任何工程中。

22、试述普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起什么作用?

答:水泥主要是粘结作用水除使水泥水化外,在硬化前构成的水泥浆还起润滑和填充空隙的作用。骨料在砼中起骨架作用,传递和承受荷载,并阻止砼硬化时的收缩。细骨料填充粗骨料的空隙,使结构密实,提高强度且节约水泥。

24、为节约水泥,在配制砼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为什么?

答: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塌落度较小值,因在水灰比相同时,塌落度小水泥浆用量少。配好的情况下,选用粒径较大的骨料,并选用间断级配。粒径大表面积小,水泥用量少,间断级配密实度大,省水泥。合理选用外加剂。如减水剂,可保持流动性减少用水量提高强度,如保持原强度,即可减少水泥用量。

补充:

第四章水泥

一、填空题

1、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及(过多的石膏),相应地可以分别采用(沸煮法)、(压蒸法法)及(控制三氧化硫的含量)对它们进行检验。

2、抗硫酸盐腐蚀、干缩性小、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宜选用(火山灰水泥)

3、紧急军事工程宜选(快硬)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宜选用(大坝)水泥。

4、常用的六大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及(复合水泥)。

5、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不早于(45 )分钟,终凝时间应不迟于( 390 )分钟。

6、硅酸盐水泥按照( 3 )天和( 28 )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划分为( 3 )个强度等级。

7、、粉煤灰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水化热(低),抗蚀性(好),抗冻性(差)。

8、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废品)使用、强度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使用,初凝结时间不合格的水泥(废品)使用。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10、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硅酸三钙)凝结硬化后强度最高,(铝酸三钙)水化速度最快,(铝酸三钙)水化放热量最高。

11、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普通水泥的细度用(筛余量)表示,硅酸盐水泥的终凝结时间为( 390分钟),普通水泥的终凝结时间为( 10h )。

1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抑制铝酸三钙水花反应速度 ),当石膏掺量过多时会导致(水泥石开裂),过少则会导致(闪凝)。

二、单选题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B )。

A.C3A ;

B. C3S ;

C. C4AF ;

D. 石膏

2、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常掺入适量的 ( B )。

A.石灰;

B.石膏;

C.粉煤灰;

D.MgO

3、火山灰水泥( B )用于受硫酸盐介质侵蚀的工程。

A.可以;

B.部分可以;

C.不可以;

D.适宜

4、用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硬化,宜选用( C )水泥。

A.硅酸盐;

B.高铝;

C.矿渣;

D.低热

5、高铝水泥最适宜使用的温度为( D )。

A .80 ℃;B. 30 ℃; C. >25 ℃;D. 15 ℃左右

6、六大品种水泥初凝时间为( A ),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迟于( B ),其余五种水泥终凝时间不迟于( C )。

A.不早于45min ;

B. 6.5h;

C. 10h;

D. 5 ~ 8h

7、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C)

A.熟料矿物成分含量、水泥细度、用水量;B.环境温度、硬化时间;C.水泥的用量与体积;D.石膏掺量;

8、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水泥是(A)

A.硅酸盐水泥;B.矿渣硅酸盐水泥;C.粉煤灰水泥;D.火山灰水泥

9、配制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时,不宜使用( C)

A.硅酸盐水泥;B.普通硅酸盐水泥;C.矿渣水泥;D.火山灰水泥

10、硅酸盐水泥某些性质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应作为废品,下列哪项除外( B )

A.MgO含量(超过5.0%)、SO3含量(超过3.5%);

B.强度不符合规定;

C.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不合格;

D.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初凝时间早于45min)

11、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混凝土宜优先选用下列哪一种水泥( A)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2、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 C )

A.温度变化时,涨缩能力的大小;

B.冰冻时,抗冻能力的大小;

C.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

D.拌合中保水能力的大小;

13、对出厂3个月的过期水泥的处理办法是( C )

A.按原强度等级使用;

B.降级使用;

C.重新鉴定强度等级;

D.判为废品;

14、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B)含量过多。

A、CaO

B、游离CaO

C、Ca(OH)2

15、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B)矿物。

A、C3S

B、C3A

C、C2S

D、C4AF

16、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B)。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17、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C)。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18、下列( B )水泥需水量大,干缩大,抗冻性差,抗渗性好.

A、矿渣水泥;

B、火山灰水泥 ;

C、粉煤灰水泥;

19、冬季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最好选用( B )水泥.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火山灰水泥

20、对高温车间工程施工,最好选用( C )水泥.

A、普通水泥;

B、火山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铝水泥

21、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 B ).

a 、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高铝水泥.

22、在有硫酸盐腐蚀的环境中,夏季施工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A ).

A、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高铝水泥.

23、硅酸盐水泥适用于下列( B )工程.

A、大体积工程;

B、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

C、耐热混凝土工程;

D、受海水侵蚀的混凝土工程.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当只有硅酸盐水泥供应时,为降低水泥水化热,可采用( B )措施.

A、将水泥进一步磨细;

B、掺入一定量的活性混合材料;

C、增加拌和用水量.

第五章混凝土

一、填空题

1、砂石颗粒级配的含义是(颗粒粗细搭配)。骨料级配不良,将使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差和(强度)较低。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是:(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由(强度)和(耐久性)确定。

4、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选择原则是:在不妨碍(施工操作)、并能保证(振捣密实)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5、配制混凝土需用(合理)砂率,这样可以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流动性),或者在(和易性)一定的情况下,(水泥)最少。

6、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等。

7、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方面的含义,其中(流动性)可采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表示,(保水性)和(粘聚性)凭经验目测。

8、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易性)和(经济性)等四项基本要求。

9、砂子的级配曲线表示(砂子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颗粒粗细程度)。配制混凝土用砂一定要考虑(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砂子的粗细程度)都符合要求。

10、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有(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水泥浆起(润滑)、(胶结)作用;骨料起(骨架)作用。

11、骨料的最大粒径取决于混凝土构件的(最小尺寸)和(钢筋的疏密)。

12、混凝土的碳化会导致钢筋(锈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降低。

13、轻骨料混凝土浇注成型时,振捣时间应当适宜,不宜过长,否则轻骨料会(上浮),造成分层现象。

14、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其标准试件尺寸为(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其标准养护温度( 20±2)0,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d 测定其强度值。

16.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采用尺寸为( 150×150×300㎜)的棱柱体试件测定。

17、在原材料性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砂率)和(减水剂的用量)。

18、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小,应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水泥浆)用量。

19、当混凝土拌合物有流浆出现,同时坍落度锥体有崩塌松散现象时,应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沙石用量)。

20、某工地浇筑混凝土构件,原计划采用机械振揭,后因设备出了故障,改用人工振实,这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大一些),用水量要(多一些),水泥用量(多一些),水灰比(小)。

21、混凝土的非荷载变形包括( 化学变形 )和(干湿变形)。

22、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减水剂后,会产生下列效果:当原配合比不变时,可以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水量)及节约(水泥);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水灰比),提高(强度)。

二、单选题

1、混凝土施工规范中规定了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保证( B )。 A. 强度; B. 耐久性; C. 和易性; D. 混凝土与钢材的相近线膨胀系数

2、用标准方法测得某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27Mpa ,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 D )。

A. C30 ;

B. C 15;

C. C20;

D. C25

3、两种砂子,如果细度模数相同,则它们的级配( C )。

A. 必然相同;

B. 必然不同;

C. 不一定相同;

D. 相同

4、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D )的砂。

A. 空隙率小、总表面积大;

B. 总表面积小、空隙率大;

C. 总表面积大; D . 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5、配制水泥混凝土宜优先选用( B )。

A. Ⅰ区粗砂;

B. Ⅱ区中砂;

C. Ⅲ区细砂;

D. 细砂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选( D )水泥配制。

A. 矿渣;

B. 火山灰;

C. 粉煤灰;

D. 硅酸盐

7、抗冻标号F50,其中50 表示( C )。

A. 冻结温度-50 ℃;

B. 融化温度50℃;

C. 冻融循环次数50次;D . 在 -15℃冻结50h

8、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水灰比的原则是( D ) 。

A.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B. 小于最大水灰比;

C. 大于最大水灰比;

D. 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与最大水灰比的规定

9、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粗骨料最大粒经( C )mm 者。

A. ≤ 80 ;

B. ≤ 60;

C. ≤ 40;

D. ≤ 20

10、掺用引气剂后混凝土的( D )显著提高。

A. 强度;

B. 抗冲击性;

C. 弹性模量;

D. 抗冻性

11、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B )。

A. 水泥用量;

B. 用水量;

C. 水灰比;

D. 水泥浆数量

12、防止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措施是( C )。 A. 钢筋表面刷油漆 B. 钢筋表面用碱处理C.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D. 加人阻绣剂

13、为配制高强混凝土,下列什么外加剂为宜?( B )

A.早强剂;

B.减水剂;

C.缓凝剂;

D.速凝剂

14、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B.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C.节约水泥;

D.节省粗骨料

15、在下列因素中,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是(C )

A.单位加水量;

B.骨料级配;

C.混凝土密实度;

D.空隙特征

1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内外温差不宜超过( B )

A.10C0;

B.25 C0;

C.35 C0;

D.50 C0

17、高强混凝土、夏季大体积混凝土、负温施工混凝土、抗冻融混凝土的外加剂分别为( C )

A.萘系减水剂、早强剂、木钙减水剂、引气剂;

B.木钙减水剂、萘系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C.萘系减水剂、木钙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

D.萘系减水剂、木钙减水剂、引气剂、早强剂

18、大体积混凝土常用外加剂是(B)。

A、早强剂;

B、缓凝剂;

C、引气剂

19、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B)。

A、速凝剂;

B、早强剂;

C、引气剂

20、混凝土夏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B)。

A、减水剂;

B、缓凝剂

C、早强剂

21、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接近于一个恒值,即( B )kg/m2

A、2600;

B、2400;

C、1900

三、判断题(对的划√,不对的划×)

1、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

2、在结构尺寸及施工条件允许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粒径的粗骨料,这样可以节约水泥。(√ )

3、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是总用水量的多少,主要采用多加水的办法。(× )

4、混凝土制品采用蒸汽养护的目的,在于使其早期和后期强度都得提高。(× )

5、混凝土拌合物中若掺入加气剂,则使混凝土密实度降低,使混凝土抗冻性变差。(× )

6、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 )

7、在其它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越高。×

8、在常用水灰比范围内,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质量越好。(√ )

9、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减水剂,不减少用水量,则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可节约水泥的用量。(× )

10、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

11、级配良好的卵石骨料,其空隙率小,表面积大。(× )

12、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

13、减水剂只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

14、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太低,可以通过增加用水量来调节。(× )

1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100mm 。(× )

16、木钙是一种混凝土早强剂。(× )

17、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太高,可以通过增加砂的量来调节。(× )

18、混凝土强度等级用立方体抗压强度来划分。(× )

19、P8表示在一定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能抵抗的最大水压力为0.8MPa 。(√ )

20、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均有影响。(√ )

2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22、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二者的W/C是不相同。(×)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温病学考试重点

温病学重点 (括号内内容看一下作为了解) 上篇 第一章绪论 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 二、成长阶段 1.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观点,为温病寒凉清热为主治疗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2.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医家为元代末年的王履(王安道),将温病与伤寒加以明确区分,其《医经溯洄集》中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 三、形成阶段 1.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第一部温疫学专著——《瘟疫论》,创立疠气学说 2.明代医家张鹤腾所著第一部暑病专著——《伤暑全书》 3.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学说。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4.清代薛生白——《湿热病篇》 5.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第一部理论方药具备的集大成之作 6.王孟英——《湿热经纬》。第一部优秀的温病文献汇集之作 以上,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此外,需要了解: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柳宝诒——《温热逢源》 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戴天章——《广温热论》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第一节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指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第二节温病的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炎热潮湿,易形成湿热病邪,所以湿热类温病易于发生)

完整版史上最全wordExcel使用技巧大全超全

不收藏不行的史上最全word用法 三招去掉页眉那条横线 1、在页眉中,在格式”-边框和底纹”中设置表格和边框为无”,应用于段落” 2、同上,只是把边框的颜色设置为白色(其实并没有删的,只是看起来没有了,呵呵) 3、在样式”栏里把页眉”换成正文”就行了一一强烈推荐! 会多出--(两个横杠)这是用户不愿看到的,又要多出一步作删除-- 解决方法:替换时在前引号前加上一个空格问题就解决了插入日期和时间的快捷键 Alt+Shift+D :当前日期 Alt+Shift+T :当前时间批量转换全角字符为半角字符 首先全选。然后格式”-更改大小写”,在对话框中先选中半角”,确定即可 Word启动参数简介 单击开始f运行”命令,然后输入Word所在路径及参数确定即可运行,如“a PROGRAM FILES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10\ WINWord.EXE /n ”,这些常用的参数及功能如下: /n:启动Word后不创建新的文件。 /a :禁止插件和通用模板自动启动。 /m :禁止自动执行的宏。 /w :启动一个新Word进程,独立与正在运行的Word进程。 /C:启动Word,然后调用Netmeeting。 /q :不显示启动画面。 另外对于常需用到的参数,我们可以在Word的快捷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然后在目标”项的路径后

加上该参数即可。 快速打开最后编辑的文档如果你希望Word 在启动时能自动打开你上次编辑的文档,可以用简单的宏命令来完成: (1)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宏”菜单项,单击“录制新宏”命令打开“录制宏”对话框; ⑵在录制宏”对话框中,在宏名”输入框中输入“autoexec点击确定” (3)从菜单中选择“文件”,点击最近打开文件列表中显示的第一个文件名;并“停止录制”。保存退出。下次再启动Word 时,它会自动加载你工作的最后一个文档。 格式刷的使用 1、设定好文本1 的格式。 2、将光标放在文本1 处。 3、单击格式刷按钮。 4、选定其它文字(文本2),则文本2 的格式与文本1 一样。 若在第3 步中单击改为双击,则格式刷可无限次使用,直到再次单击格式刷(或按Esc键)为止。 删除网上下载资料的换行符(象这种“4) 在查找框内输入半角八1(是英文状态下的小写L不是数字1),在替换框内不输任何内容,单击全部替换,就把大量换行符删掉啦。 选择性删除文件菜单下的最近使用的文件快捷方式。 工具-选项-常规把列出最近使用文件数改为0”可以全部删除,若要选择性删除,可以按ctrl+Alt+ - 三个键,光标变为一个粗减号后,单击文件,再单击要删除的快捷方式就行了。 建立一个矩形选区: 一般的选区建立可用鼠标左键,或用shift键配合pguP、pgdn、home、end、箭头等 功能键,当复制一个规则的矩形区域时,可先按住Alt 键,然后用鼠标左键来选。我一般用此来删除段首多余的成块的空格。大家试一试"A* 将字体快速改为上标或下标的方法:本人在一次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方法,选定你要下标的字,然后在英文状态下按住 Ctrl ,再按一下BASKSPACE 旁的+/=的键,就可以了。上标只要在按Ctrl 的同时也按住Shift, 大家可以试试。

温病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2、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 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 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一一《温疫论》 4、 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塘(吴鞠通),王土雄 (王孟英) 5、 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 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 《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温热经纬》 (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 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一一温邪 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6、 薛生白蓍 统论述。 7、 吴鞠通蓍 8、 王孟英着 9、 清代喻昌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 2 、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 4 、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③伏暑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 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 病势缠绵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 病变定位。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 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 大头瘟,烂喉痧)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 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最新《温病学》笔记

《温病学》笔记2019年10月17日阅毕 第一章总论 温病学形成的时期是清代中期,距今约260年时间。 温病与伤寒都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是外感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寒邪,而温病是外感热邪所导致的外感热病,它的病因是热邪。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太阳中风是表虚证,太阳伤寒是表实证,而太阳温病则属于表热证。太阳温病为什么不恶寒呢?它是伏气发病,是冬天感寒,邪气伏在体内,郁而化热,到春天腠理开泄时,从里向外发,它不是新感受的邪气,它是郁热从里向外发,所以表现出来就是“发热而渴不恶寒。” 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 伏气温病以里热为主,它可以没有表证,一发病就见高热,称为伏邪自发;有的伏气温病初起也可以有表证,但不是单纯的表证,而是表现为表里同病,而且以里热为主,称为新感引动伏邪。而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不同,它初起必然有一个明显的表证过程,然后再由表入里。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 暑证不分表里,不味清内,得寒凉而解,苦酸而收,不必用下。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是外感寒邪,温病是外感温邪,邪气的性质不同,其侵入人体的途径,寒邪是下受,温邪是上受。其侵犯的部位,伤寒是先侵犯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先侵犯手太阴肺系。其传变的途径,向里传变的过程,伤寒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是顺传于胃,或逆传心包。 中医历史: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医学第一部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时期以后,中医学有几次重大的突破,第一次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它大概成书于公元150-219年间,这个过程距离《黄帝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第一部临床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的辩证诊治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它是《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著作。在《伤寒杂病论》之后,再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李东垣是补土派的代表,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朱丹溪是养阴派的代表,从《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到金元四大家的出现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公分母之后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这是又一次重大的突破,这个突破是明清时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好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与金元四大家又相隔了几百年的时间。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 什么是温病?温病是外感四时温热邪气的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温病的特点:奇异的致病因素—温热邪气;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重、易伤阴液。 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 伤寒的足太阳表寒证非辛不散,非温不化,所以要用辛温解表的药物发散表寒;温病的表热证非辛不散,非凉不清,所以要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清解表热。 第三章温病的成因与发病 从伤寒病来看,病因是寒邪,寒为阴邪,其性下行,先犯足经,所以伤寒学派认为是中太阳

温病 温病学考试复习

表证证治叶天士吴鞠通的原文 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表证治疗原则,并进一步

3.以脾胃为病变中心,弥漫全身:内外湿合(湿热病邪+饮食内伤),往往阻碍了脾胃正常的运化功能,临床多见脘痞胸闷、呕恶不食,便溏或秘。湿邪弥漫,湿热合邪,上下表里同时受邪,在上—-首如裹。在下---小便不利,大便溏或秘。在表---周身重痛,白pei出现。在里---脾胃运化失调的症状。 4.病程中多见矛盾性症状:湿温病初起以湿为主,湿遏则热伏,热蒸则湿动,因此临床常见矛盾性症状。身热不扬:发热初按皮肤不灼手。发热:脉反濡缓,面色不红反淡黄。口干:不欲饮。神志不烦躁:反呆痴淡漠。大便秘:下之大便反而不燥结。 养阴法的分类、治法(《温病条辨》) 1.甘寒生津法 此法主要适用于温病初、中期,邪在上、中焦阶段,肺胃津液耗伤之证。常用药物如沙参、麦门冬、生地黄、梨汁等甘寒之品,代表方如沙参麦冬汤、五汁饮、益胃汤等。此类方药,清养肺胃之阴,但又不碍胃,从而获得热减阴复的效果。 2.咸寒甘润法 邪热深入肝肾,真阴亏耗,需用咸寒滋填之品,如玄参、阿胶、熟地黄、龟甲等,代表方如加减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入阴搜邪,透热外达,治疗温病后期热伏阴分,故宜于此方,临床上治虚热广为应用。 3.酸甘化阴法 以酸敛药物,收敛肺气,起到保阴作用。常用于温病特别是暑温津气耗伤之证。主要方剂是生脉散。如连梅汤,此方为酸甘化阴兼酸苦泄热法,用于暑邪深入厥、少二阴,水亏火旺之证。 4.苦甘合化法 将苦寒药与甘寒之品配合运用,取苦甘之性以化阴气,苦寒又能邪热。冬地三黄汤为代表方。热病小便不利,阴气又伤,此方确为对证之治,又春温内陷下痢,阴精欲脱,立法以救阴为主。育阴坚阴为救阴之两大法门,故吴氏化裁仲景之黄连阿胶汤而成加减黄连阿胶汤,以黄连、黄芩苦寒坚阴泄热;阿胶、生地黄、白芍甘寒育阴,而救厥脱。 湿困中焦的治法,代表方 一、治法: 湿重热轻——以芳香化浊为主,佐以淡渗分消——代表方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三仁汤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六元正纪大论》、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1 厉气”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2、晋代《温疫论》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王土雄(王孟英):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4、清代温病四大家辨斑疹白”“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培,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薛生白蓍《湿热病篇》6 辨证论治体系。“三焦”,形成以“卫气营血”和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温热经纬》8、王孟英著详论瘟疫以破大惑》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9、温病的概念第一章 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温病特点: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焦辨证表

温病学重点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 一.名解 1.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毒指感受温热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临床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除一般温热疾病的症状表现,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肌肤密布斑疹等特征。 3.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4.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 5.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6.分消走泄用辛开苦泄之品宣展气机,清化三焦气分痰热或湿热之法。邪留三焦, 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或痰湿阻遏的证侯。 7.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共称为昏谵。 8.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9.身热不扬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 二.熟记如下原文: 1)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叶天士“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3)吴鞠通《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 4)吴鞠通“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5)陆子贤《六因条辨》“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6)王孟英:“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7)《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8)《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9)《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温病”。 三.掌握如下问题: 1)叶天士、吴鞠通、刘河间、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何主要贡献?其代表著作是什么?温病四大家是哪几个? ①叶天士《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学说,阐明温病病因病机,发展温病诊断方 法。 ②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辩证,规范四时温病证治。 ③刘河间,立新论:六经传受,皆是热证;创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制新 方:表里双解剂。 ④王安道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病机:里热自内外达;治则:清泄里热。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温病学》复习试题(1-9套,附答案)

温病学 模拟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7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7分) 1.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 A.朱肱B.汪石山C.郭壅D.吴又可 2.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发热B.局部红肿热痛C.口渴D.脉数3.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 A.初起多热象不甚B.易困阻清阳C.易闭郁气机 D.易伤肺胃之阴 4.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部位在() A.卫分B.气分C.营分D.气营 5.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其意义为()A.阳明腑实证B.胃阴大伤C.肾阴耗竭D.阳 明腑实兼阴亏 6.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 C.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C.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 ^ 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舌绛,苔焦。其治疗处方是() A.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 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 A.寒解汤B.银翘散加减C.清心凉膈散D.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B.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C.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D.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C.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 12.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 A.喻嘉言B.吴鞠通C.刘河间D.俞根初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寒B.次寒C.热D.火 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发于冬春季节B.初起有肺卫见证C.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病程短 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A.身痛有汗B.寒甚热C.呕逆胀满D.苔黄白而腻16.暑温暑伤津气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身热息高B.口渴自汗C.肢倦神疲D.脉散大无力 17.湿温邪未化燥,不易见的表现是() , A.昏蒙B.脘痞C.痉厥D.舌白 18.下列哪项不是春温气营(血)两燔证的治疗方剂()A.化斑汤B.甘露消毒丹C.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D.清瘟败毒饮 19.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吴鞠通B.王孟英C.叶天士D.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A.地理环境B.人体体质C.生活习惯D.生产水 平 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 A.肺卫B.卫气C.阳明D.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 | A.身热躁扰B.昏狂谵妄C.吐血衄血D.舌质红 绛 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 A.肾阴枯竭B.肾火上炎C.胃阴枯竭D.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最佳治法是() A.通腑泄热B.导滞通便C.燥湿清热D.清热泻火25.暑温的病名首先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伤暑全书》D.《温病条辨》 26.“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是哪位医家所说() A.薛雪B.叶桂C.吴鞠通D.王孟英27.壮热,口渴,烦躁,头痛,肌肤发斑,吐血便血,舌绛苔黄,脉数,此为() ) A.气营两燔B.气血两燔C.卫气同病D.热入血分28.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 29.陈平伯的代表著作是() A.《温热逢源》B.《外感温病篇》C.《疫疹一得》 D.《时病论》

(完整版)Word作业

WORD 练习题 第一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1.将标题(居中)下第一段中的“海水”全部改为蓝色、行楷、倾斜、2号字“河水”,并加着重号。 2.将标题文字设置成斜体绿色字。 3.将“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所在段落设置行距为1.1倍行距,字间距加宽1磅。 4.设置页脚文字为“水中生物“(不包括引号)。 5.为文字“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能一概而论。”设置底纹填充色为黄色、下线、黑体、阳文。 6.以文件名“鱼类需要喝水吗?”存本文于“我的文档” 鱼类需要喝水吗? 由于海水鱼类血液和体液的浓度高于周围的海水,水分就从外界经过鱼鳃半渗透性薄膜的表皮,不断地渗透到鱼体内,因此,海水鱼类不管体内是否需要水分,水总是不间断地渗透进去。所以海水鱼类不仅不需要喝水,而且还经常不断地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队出去,否则,鱼体还有被危险。 海洋里的鱼类品种繁多,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海水浓度高,但极大部分软骨鱼体内血液里,含有比海水浓度更高的尿素,因此,和淡水鱼一样,也不需要喝水。而生活在海洋里的硬骨鱼,则由于周围海水浓度高于体内的浓度,体内失水情况相当严重,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因此,海中的硬骨鱼是需要大口大口地喝水。 第二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1.录入文字,一次性将各段首行缩进2字符。 2.交换第一段、第二段文字,将正文三、四段合为一段。 3.将句子“含羞草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行为?”设置成七彩霓虹的动态效果。 4.将“含羞草的叶子非常有趣,……”所在段落设置段前距为6磅、段后距为8磅,设第一段行中的 双倍行距,第二段行距30磅。 5.设置页脚,页脚文字为“含羞草”三个字(不包括引号)。 6.给文中“含羞草”三字加绿色边框。 7.对正文(不包括红框内的题目部分“添加行号,起始行号为2,其他使用缺省设置。 8.以文档名“含羞草.DOC”保存到桌面。 含羞草是一种叶片会运动的草本植物。身体开头多种多样,有的直立生长,有的爱攀爬到别的植物身上,也有的索性躺在地上向四周蔓生。在它的枝条上长着许多锐利尖刺,绿色的叶片分出3~4张羽片,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要碰它一下,叶片很快会合拢起来,仿佛在表示难为情。手碰得轻,叶子合拢得慢;碰得重,合拢得快,有时连整个叶柄都会下垂,但是过一会后,它又会慢慢恢复原状。 含羞草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行为?原来它的老家在热带美洲地区,那儿常常有猛烈的狂风暴雨,而含羞草的枝叶又很柔弱,在刮风下雨时将叶片合拢就养活了被摧折的危险。 最近有个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原因,他说含羞草合拢叶片是为了保护叶片不被昆虫吃掉,因为当一些昆虫落脚在它的叶片上时,正准备大嚼一顿,而叶片突然关闭,一下子就把毫无准备的昆虫吓跑了。含羞草还可以做药,主要医治失眠、肠胃炎等病症。在所有会运动的植物中,最有趣的是一种印度的跳舞草,它的叶子就像贪玩的孩子,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是有风还是没风,问题做着舞蹈家在永不疲倦地跳着华尔兹舞。 第三题根据下列要求完成下段文本的编排.

(完整word版)

Unit 1 1. vi.幸免;幸存;生还______________ 2. 【短语】寻找_____________ 3. vt.挑选;选择______________ 4. n.设计;图案;构思vt.设计;计划;构思 _________ 5. adj.奇特的;异样的vt.想象;设想;爱好_________ 11.vt移动;搬开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语】少于 13. n.怀疑;疑惑vt.怀疑;不信 _______________ 14. prep.值得的;相当于??…的价值; 15. n. 价值;作用adj. [古]值钱的_________ 6. v.装饰;装修_____________ 7. vi.属于;为... 的一员______________ 8. 【短语】属于_____________ 9. 【短语】作为报答;回报______________ 10. 【短语】处于交战状态______________ 1. adj.稀罕的;稀有的;珍贵的_______________ 2. adj.贵重的;有价值的 ______________ 3. n.花瓶;瓶_____________ 4. n.朝代;王朝_____________ 5. vt.使吃惊;惊讶 _____________

6. adj.令人吃惊的 _____________ 7. n.蜜;蜂蜜_____________ 8. n.风格;风度;类型_______________ 9. n.珠宝;宝石_____________ 10. n.艺术家_____________ 11. n.群;组;军队______________ 12. n. 接待;招待会;接收 ____________ 13. adj.木制的 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 vi. 比赛竞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语】参加;参与 3. 【短语】代表;象征;表示_______________ 4. 【短语】也;又;还______________ 5. vt?做东;主办;招待n.主人_______________ 6. vt.取代;替换;代替______________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dj?古代的;古老的 2 . n .竞争者 ____________ 3. n.奖章;勋章;纪念章_______________ 4. adj.巫术的;魔术的;有魔力的 ___________ 16.【短语】拆开_______________ 1 7 . vi .爆炸___________ 18. vi.下沉;沉下______________ 19. 【短语】看重;器重 _____________

中药学知识点整理

一.第一部政府修订的本草,本草学的巅峰,南北朝、清代的本草,宋代最被政府推荐的本草 1.世界第一部政府修订的本草是《新修本草》(657年长孙无忌等组织,实际是苏敬主编) 2.《经史政类备急本草》是宋代最被政府推荐的本草,本书经宋政府的三次官宦修校,分别称《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公元1116年)和《绍兴校定经史证类轿急本草》(公元1159年),简称《证类本草》 3.南北朝 《神农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2年左右,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记载了七百三十种药物。认为医药知识来源于劳动人民。首创“朱墨分书、大小结合”的文献标志法。 4.清代 清代医学主要成就集中在温病学上 药学代表著作有: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共10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赵学敏所著,他于1759年与民间“铃医”(走方郎中)赵柏云合作写成《串雅》。是医学史上一部罕见的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很有实用价值的著作。 5.本草学的巅峰 明代是中草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载药1892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二.道地药材的定义、四川,东北、江苏、云南、浙江的道地药材。 1.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质高,疗效好,素有盛名 2.川:连贝母附子甘肃:当归 宁夏枸杞子内蒙古甘草 吉林人参山西黄芪党参 河南牛膝地黄山药江苏苍术薄荷 浙江白芍白术云南三七 广西肉桂广东砂仁等 三.水飞法适用的药材,西瓜霜的制备。 1.水飞法是研粉方法之一,适用于矿石和贝壳类不易溶解于水的药物如朱砂等,目的是使药物粉碎得更加细腻,便于内服和外用。在水飞前先将药物打成粗末,然后放在研钵内和水同研,倾取上部的混悬液,然后再将沉于下部的粗末继续研磨,这样反复操作,研至将细粉放在舌上尝之无渣为度。水飞并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时飞扬,以减少损耗。 2.西瓜霜:将西瓜皮切碎(约10斤)和皮硝(5斤)拌匀,装入黄沙罐内,盖好,挂于阴凉通风处,带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干净毛笔或纸片刷下,装入瓶内备用。有清热、消肿作用,适用于咽喉肿痛及口疮等症。外用吹患处,适量。咽下并无妨碍。并可点眼,以治目赤肿痛,加蒸馏水化作眼药水尤良。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终审稿)

温病学考试复习重点总 结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 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湿热病邪:1.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 2.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3.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 2.易致津液干燥 3.易从火化 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里发 2.里热内迫特性显着 3.易耗伤阴液 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 疠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 3.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 4.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完整word版教案模板完整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1)课题名称:物质的分类(基本说明 1、教学时间:45 分钟 2、授课人数: 60人 3、课时:1课时 4、课型:新授课 5、授课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 6、课题出处:人教版普通高中第二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已存在溶液、浊液等混合物的观点,进而引进一种新的混合物——胶体,建立分散系的概念,丰富学生对混合物的认识,并使学生了解胶体的一般性质,学会从粒度大小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从单个物质向一类物质过渡,体现分类思想的应用,为形成元素族奠定基础,并以概念同化的方式引入新概念——胶体。 设计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 对物质进行分类。 、了解分散系及其分类。2 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过程与方法: 2、规律的方法。

温病学笔记详解

温病学笔记 前言: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讨论临床上各种温病的病变规律和证治,具有临床课的性质;而其理论和诊断治疗内容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又具有基础课的功能。 现代温病学主要是以清代温病学家所创建的温病学说为基础,结合了历代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并吸取了现代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而构成的学科体系。内容主要包括温病的病因和发病学说、辨证理论、特色诊断方法、治则治法、预防护理以及各种温病的具体诊治方法。 温病的概念: (1)温病病因是感受外界温邪,发病是由于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人体 而造成。 (2)温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各种温病在病变的不同阶段均有不同 程度的发热。 (3)温病的病理特点是在病变过程中热象偏重,且很容易- 损伤人体的阴液,特别是温病的后期阶段伤阴的现象尤为明显。 (4)温病不是某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总称,属于外感疾病的范 畴。 基本特征: (1)起病急,传变快 (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3)易化燥伤阴 (4)易内陷生变 分别温热与湿热之不同

分别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区别

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原则 温病辨证除了要有中医学八网、脏腑、气血津液等辨证理论作指导外,还有独特的辨证理论,即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为指导,对这些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温病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病变深浅部位及性质,归纳证候类型,了解邪正消长,掌握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规律等,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上的意义: (1)作为分析温病病机的理论基础 (2)作为辨别温病各种证候类型的基本网领 (3)作为判断温病过程中病位病情的标准 (4)作为确立温病治则治法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