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如何提问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主要方式。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创新培养提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提问已成为教学创新的一个切入点。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鼓励学生能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问”。正如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引导学生在“数学概念和定义”中发现问题并提出

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和数学方法,是数学发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数学发现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的发现过程,实质上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的概念、规律或方法,大多是解决数学问题直接或间接的结果,也是完善原有数学理论、创立新的数学理论的基本素材。

我在引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中,让学生

自己一边演示,一边作讨论,学生最后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两条相交直线通过“角”说明“相交的程度”,两条平行直线通过“距离”说明“平行程度”那么两条异面直线是否既要有“角”,又要“距离”,才能说明“异面程度”?

2.怎样定义“角”,又怎样定义“距离”最合适?

至此很自然的引入了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和“距离”的概念。以上过程主要是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且将问题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问题”会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上课时学生非常投入,认真分析,积极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实践,在“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和理解中,一般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质疑,提出问题:(1)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2)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限制条件?(3)概念的名称、表述的语意有何特点?与其他相应概念比较,有没有易混淆的地方?怎样区别?(4)概念中条件和规定,能归纳和引出哪些特点?

二、引导学生在“数学定律、公式”中发现问题并提出

数学定律、公式也是一个数学问题,有它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因此在定律、公式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定律、公式的产生过程以及发展过程,从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其次是在对定律、公式的应用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在学习数学定律公式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目的。(1)定律是怎样被发现的。(2)有哪些已知条件和限制条件。(3)与哪些知识有关?对这些知识是否熟悉。(4)证明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概念和性质,思考方法是什么?(5)作用是什么?在使用中注意些什么?运用的关键是什么?(6)反映的本质是什么?逆命题是否成立。

三、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

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各种的思维方式,有对问题、对结论的直觉和猜想,有思维受阻时的各种疑惑,有思维发散时的各种比较、联想、类比等,他们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和帮助。

已知:a,b∈R+且a+b=1求证

≤ 。面对此问题,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1)学习了哪些基本不等式?(2)证明的常用方法?(3)此题的结构特征?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对本题发表了以下几点想法:(1)不等式两边有根式,故是否可以采取两边平方,采用分析证明(代表大部分同学)(2)第一种方法目的是去根号,据条件是否考虑三角代换:设a=sin2θ,b=

cos2θ,则题变为|sinθ|+|cosθ|≤ ,但绝对值有难度,怎样解决?(a)两边平方可以去掉绝对值且正余弦有很多三角公式是否可以解决本题?(b)是否可以限制角的范围,使不等式不加绝对值,在什么范围好呢?(3)设x2=a,y2=b 这样也可以去掉根号,题变为x2+y2=1,求证x+y ≤ (x,y>0)根据条件和结论是否可以用数形结合去做?(4)观察条件和结论可构造不等式a+1≥ ,b+1 ≥ ,但这样为什么不行?应该注意什么?以上是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充分发现,再联想深入思考,有利于对基本方法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多角度去分析,是培养学生“发问”的重要手段。

数学上的“问题发现”教学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入口,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拓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学生探索、争论和创造发明。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真实而非人为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推广到更多的未知领域。

【参考文献】

[1] 唐瑞芬等著.《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选择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docx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选择合适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 2.使学生在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体会画图、转化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逐步形成乐于和同伴合作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展开联想,说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果园里苹果树与梨树棵数的比是4:3。 (2)一瓶果汁,喝了。 根据上面的分数与比,你能想到些什么? 要求学生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用分数和比等形式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 小结: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这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2.揭示课题,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今天的学习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问题转化策略,把一个陌生的、较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会解答的问题。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围绕导学单自主探索研究。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组合作,围绕导学单自学 导学单: (1)认真读题,弄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想一想可以应用什么策略解决,试着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3)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解决时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4)在组长的安排下,各组整理好不同的方法,准备大组交流。 2.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想法。 大家可能有的方法如下: 方法1:画线段图,看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利用女生人数21人,先求出总人数,再求出男生人数。 方法2:把“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转化成男、女生人数的比是2:3,按比例分配求出男生人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5218091.html,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作者:吴华艳 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14期 【摘; ;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提问。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考验的是教师对文本与学情的驾驭能力。恰到好处的 提问能让学生活跃在思考的海洋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数学思考的引力。“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问”加以精心造设,灵活提炼,就能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有效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课堂中提问问题的教学方法,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合理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提问式教学,教师应该注意所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合理控制提问 的频率,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也不能太过随意,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提问还应对问题的层次进行设计,结合所要讲解的小学数学知识,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从简单的两位数进行展开提问,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将问题难度提升。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完善。 二、把握问题认知的层次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够适应学生从低到高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小学学生对数学知识 的认知和建构。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堂提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设计原则,将课堂提问的内容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不贪大求全。既要防止提问过浅,难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集中力,也要防止提问过深,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听”而生畏。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科学的规划,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合理地把握提问与教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引导学生从地接思

小学数学教学的小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的“小技巧” 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平时博学善思,掌握知识的内在“窍门”,才能服务于教学,服务好学生。也就是说,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才能使自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用驾驭课堂,释疑知识时游刃有余,梳理知识时高瞻远瞩,运用知识时信手拈来。 下面介绍几个我的“小技巧”, 1.一个合数的约数有多少个? 学生在判断一个较大合数的约数个数(或判断写出合数的约数个数全不全)时,采用的列举法不仅麻烦,而且简易遗漏。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巧解的方法。 可先将此合数分解质因数,然后看看每个质因数的最高次幂是几,再把每个次幂加1后相乘,积是多少,这个合数的约数就有多少个。如 360=2×2×2×3×3×5=23×32×51,则它的约数个数是(3+1)×(2+1)×(1+1)=24(个)。 2.一个分数化成小数后可能是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在学习分数化小数时,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经常出错且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造成了不应有的错误,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技巧”。 首先应将这个分数化为最简分数,然后把这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再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情况加以判断: (1)如果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则一定可以化为有限小数,且小数的位数等于质因数中2或5的最高次数。如,分母40=23×5,则可化为有限小数,小数的位数是3位。 (2)如果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则一定可化为纯循环小数,循环节的位数不会超过这个分母的最大质因数。如,分母39=3×13,不含有2或5,则可化为纯循环小数,循环节的位数不超过13位。 (3)如果既含有2或5的质因数,又含有其他质因数,则必定化成混循环小数。不循环部分的位数是质因数中2或5的最高次数,循环节的位数不超过这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激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效率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师生互动形式。以有效的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问题,从而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怎样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形成有效课堂教学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提问要抓住关键 所谓关键,是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的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教材的难点处提问,难点就容易突破。例如: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是教学的重难点,在帮助学生理解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时可以这样问:出示一个月饼涂,让小红和小明分着吃,两人都很谦让,师:你们说他们怎样分才公平?生:平均分。演示平均分成两块。师:怎样才知道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了两块?再演示把两个半块恢复成一个饼再平均分,小红和小明每人得了半块月饼的过程。师问:这半个月饼是几份中的几份?(闪烁半个月饼)我们就说它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用1/2表示?另外半个月饼是多少呢?(闪烁另外半个月饼。)生:也是这块月饼的1/2。师:你是怎样想的?生:这半块月饼是两份中的一份。师:从刚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什么?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样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分”、“简单分数几分之一”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在各知识点上进行开放性提问 开放性提问是教师提出的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解决方法的问题。它和传统的提问有很大的不同,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一个发散性提问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我们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离开教师也能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在实践中还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教,教后同学为老师打星,师生互评,主张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三、以比较新颖的形式进行提问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有位老师上的公开课“用字母表示数”,利用多媒体出示儿歌: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二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四只青蛙……学生们特感兴趣,一口气读了很长一串。这位老师就提问了:“奇怪了,儿歌没有了,你们怎么还能读下去呢?”“你们从数学的角度发现这首儿歌存在着数量关系,那么你们能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往往重书本,轻实践;重理论轻探索;重计算轻过程等。目前一线教师还缺失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深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还没有做到具体细化到每一个概念的教学,教学实例比较缺乏。这也将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以后有所收获的方面。 1、关于概念建立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往往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概念的同化。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大多以“概念形成”的形式为主。而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直观感知、建立表象、解释本质属性三个过程。希望通过一些课堂实例的研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 2、概念巩固的教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加,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内涵会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由于教师没有主动地去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的学生常常会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表现得束手无策;由于概念之间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当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进一步提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系统地掌握这些概念。这些都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这一

最全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描绘情境,诉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输送信息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讲授法都是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㈠讲授法的步骤 讲授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准备——导入——讲授——结束。 1.准备阶段 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永平精心备课,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选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认识讲授的目的,意义,增加讲课热情。 2.导入阶段 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入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通过“情感”去启发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导入应提供一种全景式鸟瞰,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 3.讲授阶段 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要求的差距,并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其次,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法则,并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 4.结束阶段 教师应做一个总结,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 ㈡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讲授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数学语言要求谨慎,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有各自的含义,绝不可混淆。 2、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 3、注意从具体到抽象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录 目录 (1) 提纲 (2) 论文摘要 (3) 关键词 (3)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 (一)进行归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 (二)进行类比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5)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7)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能迅速解题。 (7) 四、重视直觉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9) (一)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提高对数学的鉴赏力。 (9)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 (9) (三)直觉性思维在数学中的应用 (9) 五、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形象思维的训练 (10) 六、数学逻辑思维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11) 参考文献 (12)

提纲 一、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论点:数学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引言:提出数学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本论: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进行归纳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进行类比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迅速解题 1、分子有理化 2、数形转化 (四)重视直觉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1、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提高对数学的鉴赏力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养成善于猜想的数学思维习惯 3、直觉性思维在数学中的应用 (五)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形象思维的训练 1、数学形象思维以形象的形式反映数学规律,从而提供数学问题生动而形象的整体显示 2、数学创造性往往从对形象的思维受到启发,以形象思维为先导 3、数学形象思维可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 (六)数学逻辑思维对数学教学的作用 三、结论 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惟其如此,学生思维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中心小学王发清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笔者通过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教学经历,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尤其是对小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为此,首先课堂提问概念开始,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包括:传递教学信息,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案等。其次,课堂提问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则包括: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培养相关能力,巩固所学知识等,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小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以改进和提高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结合前辈们教学实践和本人的学习心得,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过于频繁,问题缺乏质量 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改过去的“满堂灌”为“满堂问”。学生缺少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的教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过多的提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书心 得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小学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 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

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一门教学艺术,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好这门艺术。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本文通过创设提问情境、准确把握时机、注重提问层次、给足答题时间、使用有效评价几个方面的论述,旨在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诱导语言,是传授知识的媒介物。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和的课堂氛围,课堂提问时应做到师生之

间相互尊重、彼此沟通,要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创设和谐民主氛围。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表现欲,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教师应依此在课堂中给予答题学生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使提问的气氛和谐愉快。 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起到引发思考的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达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而情境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有悬念情境、现实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等,但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创设教学情境还要紧扣数学内容,突出数学本质,不能脱离教材的范围,凭空去创设情境。那种不讲思维,游离于数学主题之外,化费大量宝贵时间而创设的情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有害的。只有建立在教材内容之中和民主氛围上的情境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开放思维,大胆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准确把握时机,注意及时提问 教师要选择学生提问的时机,在备课的时候就要选择好提问的时机。在讲解课之前就设计好复习提问,唤起学生对旧的知识的回忆,并为掌握新的知识铺设桥梁,实现在旧的知识的基础上加深、拓展,产生新的理解。在预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对新知识早认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的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终身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

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10-11-05T11:40:39.190Z 来源:《新华教育导刊》2010年第8期供稿作者:胡华良[导读] 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胡华良(内江十二中四川内江641106)【摘要】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问时需要做到:有效性、针对性、启发性、注意方 法、多倾听、适当的激励和表扬。我们注意探索提问的技巧,用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到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可以做一名富有效率的受人爱戴的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关键词】数学;教学;提问;技巧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科学。思考和分析能力,我们又只能在数学教学去努力培养。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提问在教学中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技巧,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所谓“提问”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围绕一定范围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对学生提问,再由学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的肤浅看法。 1.有效性原则最初的有效教学,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地接收知识”。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焦急的询问:“听清楚了吗?”、“听懂了吗?”,好像学习倒成了一种欣赏和练习“听”的艺术。有效地提问就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以达到提问的目的,体现提问的有效性。 2.针对性原则提问是有它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否则,就会大大地降低你的课堂效率,所以,我们提问前要弄清楚:提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有多少学生能够回答,可能得到解决些什么样的答案,错误原因何在,如何纠错,与该问题相关的知识或方法有哪些,等等;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盲目地提问;而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3.启发性原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出的问题可能需要有所暗示,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教师也不要急于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再次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尽可能自觉地加以纠正,教师所提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考,对学生有所启发。 4.提问要注意方法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达不到老师的要求时,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去激活孩子的智慧和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例如,我们在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就可以这样提问:假如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若改为“邻边相等”呢?除了边的改变,还可以怎样改变条件(比如角、对角线等),使一般的平行四边形变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些什么样的具体改变?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形成的特殊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样的有效提问,发散了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5.提问后要学会倾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问题一般会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会丢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方向——大人们为我设计的道路,总是让我迷路。退一步说,毕竟学生的许多想法和点子都是有道理的呀,你不仔细倾听,怎么能了解学生呢?。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 6.适当的激励和表扬教师不只是教授知识,更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当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无论其答案正确与否,都应适当地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或表扬,哪怕他的答案一无是处。只有这样,你以后的提问,才会得到积极响应,你在课堂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充分的信任感。 7.做一名富有效率的教师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导向者”时,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数学学习的“发现者”和“建构者”。为了使我们的授课更加富有效率,我们在课后还得有反思。也就是还得多对自己提问:这堂课的得失在哪里?下一次我会怎样改进? 总之,虽然教学无定法,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遁,提问没有一套现成的办法,但也得注意一些基本技巧。愿我们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继承先辈们的宝贵遗产的同时,努力探索,多多实践,注意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效率,振兴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皇桐中学陈捐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选择,或者是选择哪种比较好是我们考虑比较多的问题。所谓数学教学策略是指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教学所作的系统决策和设计。它包括设计数学学习情景的策略,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的策略,选择数学教学方法与教学辅助手段的策略,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的策略等。 从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分析可知,数学老师的作用在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几个阶段顺利地进行,以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为目标。相应的,数学学习策略就应该围绕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和学习数学的情感系统来定制。下面我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模式来讨论数学教学策略。 一、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的策略 数学认知结构是内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数学知识结构又通过数学教材反映出来,所以选择和分析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照本宣科,还要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新组织,使它成为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相对完善的直升结构。具体来说: (1)分析和领会单元数学知识结构,并按事实、技能、概念、原理等几个方面对数学内容进行分类,,以弄清教材中的知识分布情况;在此基 础上,以整体观点为指导,瞻前顾后,随时把本单元的知识与其他内 容联系起来,以客服知识的离散性,使学生学习时形成经纬交织、融 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同时有助内化和保持行知识。 (2)在分类的基础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就是知识的中心点,即单元或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几百知识点,它在抽象性、 包摄性、概括性程度上高于其他知识,理解了中心点的知识,其他知 识掌握就顺理成章了。然后考虑以突破重点、难点为核心,并参照课 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分配的教学时数,安排课时和教学顺序。 (3)根据各类知识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教学辅助手段和各种教学教材。 事实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组合,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本文是笔者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从教学法的角度思考 1、精心设计问点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蘅,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后,教师可拿出两张电影票,一张是11排8座,另一张是11排9座,对学生说:“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拿到这两张电影票后小明高兴地说:‘8和9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他们走进电影院时,发现——”“同学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奇数列、偶数列和自然数列中相邻的不同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探究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通过提问能 够加深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有效的提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 学数学教学要重视提问艺术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数学课程长久以来是每一阶段教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数学可谓是理工科目 的地基,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学生学业的后续发展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做好数学教育工作,同样也是广大数学老师的心愿,是值得奉献一生探索的课题。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促进学生记忆,同时拉近师生关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提问的 有效性。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像“是不是?”“对不对?”等毫无意义的问题,不仅没有引发学生思考,反而造成学生疲倦;第二,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不对,往往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都是按照自己 的思维模式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维难以跟上,导致了教师提问和学生思维有所偏差,难以同步,从而影响提问的有效性;第三,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缺乏应用性,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学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知识,但是在目前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往往问题的设置毫无应用性,学生难以通过问题 来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其教学和应用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策略 (一)层次感提问 老师提问应秉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在一堂数学课尚未开始之前就抛出一 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仅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学生可能因为无法及时想出解决办 法而无法专心听讲;同时,课堂提问环节师生互动的概率将会急剧降低,班级学 习效率整体下降。提问的艺术性在于层次分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懂得如何循 循善诱,将问题变为课堂进程的路标。引人入胜是提问的最高境界,太简单无法 调动学生兴趣,太复杂消耗学生精力。当课程行进过半,这个时间点又是教师提 问的合适时机,老师就讲授的知识点做简短的总结,向一些学生提问。这些学生 可以是班级的尖子生,可以是学习中等的普通同学,也可以是成绩较差的后进生。适时根据学生能力提出问题,目的是把控学生学习进度,让注意力涣散的同学重 新回归正轨,避免浪费后半节课。当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全部完成且还留有一定 的时间,总结性的提问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提出一些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课程铺垫。 (二)情境式提问 在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还在小学教学中提倡“快乐学习”“生活化学习”,所以在数学课堂提问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 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通过情境构建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随着问题情境的深入来逐渐启发思维,深 入问题核心,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在日常教学学习中, 教师就可以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构建一个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首先, 引导学生回忆“称重的商品上贴上的标签是什么样的?上面的内容是什么?”以此 激发学生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其次利用多媒体将某个商品的标签放大,引

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19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使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防碍才能的发挥。------[英]贝尔纳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初步学会使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思维方法分为两种,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抽象思维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形象思维方法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人们用形象思维来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思维基础是具体形象,并从具体形象展开来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图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理解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始终保留着对事物的直观性。它的思维过程表现为表象、类比、联想、想象。它的思维品质表现为对直观材料实行积极想象,对表象实行加工、提炼进而提示出本质、规律,或求出对象。它的思维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当中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 1、实物演示法 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演示数学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及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行分析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使数学内容形象化,数量关系具体化。比如:数学中的相遇问题。通过实物演示不但能够解决“同时、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而且为学生指明了思维方向。再如,在一个圆形(方形)水塘周围栽树问题,如果能实行一个实际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级数学教材中,“三个小朋友见面握手,每两人握一次,共要握几次手”与“用三张不同的数字卡片摆成两位数,共能够摆成多少个两位数”。像这样的相关排列、组合的知识,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实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如果没有实物演示,小学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体的理解、圆柱的体积等的学习,都依赖于实物演示作思维的基础。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制作一些数学教(学)具,而且这些教(学)具用过后要好好保存,能够重复使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绩。2、图示法 借助直观图形来确定思考方向,寻找思路,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示法直观可靠,便于分析数形关系,不受逻辑推导限制,思路灵活开阔,但图示依赖于人们对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图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础上的联想、想象出现谬误或走入误区,最后导致错误的结果。比如有的数学教师爱徒手画数学图形,难免造成不准确,使学生产生误解。 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多用图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的题目,图画出来了,结果也就出来的;有的题,图画好了,题意学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题,画图则能够协助分析题意、启迪思路,作为其他解法的辅助手段。 例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24分钟,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图略)思维方法是:图示法。 思维方向是:锯几次,每次用几分钟。 思路是:锯3段锯了几次,每次用几分钟,锯6段锯了几次,需要多少分钟。例2 判断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图甲的面积比图乙的面积大,图甲的周长比图乙的周长长。(图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在小学这一个阶段中,学生的知识框架刚刚从大脑中构建出来,因此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小学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国家发展素质教育在即,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表现出这个理念,这个问题需要每个小学数学老师去思考。 关键词:成长;小学数学;理念 现如今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教育家对小学教育有了高度重视。因为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所以素质教育这个理念是否可以顺利推广与其息息相关。如果把人的学习历程比作一座楼房,那么小学教育就是楼房的地基,人在学习中能否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就要看他的“地基”是否稳固,即基础教育的构建是否牢靠。对于学生来说,小学的数学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渠道,而且是让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发散性思维的挖掘,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能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在的知识经济发展飞速,课堂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闭塞房间,而是更加广阔开放的大空间。教师也不再只是单单的教授知识,

还附加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职能。我们要把教学过程程序化,解题方法公式化,解题答案唯一化,课堂组织形式单一化这些存在于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改变掉。彻底让学生挣脱这些束缚,从中解放。对于新的教学道路,我们要争取向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培养学生的思考积极性等方面发展。对于各个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不同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因材施教,让他们对于数学潜能的发挥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让他们感觉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而不仅仅是枯燥地学习数学。因此倡导开放式小学数学教学将会是中国教育史的一次重大革命。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对于“进行小学数学教育革命”进行分析。 一、思想根源 众所周知,行动的前提是思想,所以要想能够更好的实践小学数学的开放性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思想为其指导。要想改造传统的教育方式,就必须要把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造。身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怎样树立一个先进的,开放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古往今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的一个观念,要我们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授予他们知识,让他们在接触数学的初期就有很浓厚的兴趣。我们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