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作者: 日期: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测验的编制一

一、测验目的

1测验用途

本测验是用于人员招聘的选拔,从胜任力模型角度出发,对应聘者的多方面素质进行测评,从而完善甄选工作。

2测验对象

本测验具体来说是针对大学生辅导员胜任力进行测评,分别从冷静应变能

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六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辅导员进行考核和测验,以便选拔优秀大学生辅导员。

二、分析测量目标

1确定能表征所欲测量的心理结构标准

我们小组首先回顾了一下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出部分行为作为候选对象,然后,针对大学生辅导员这一职位的实际情况,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因素,加入当代大学生的许多实际和热点问题,并且向专家咨询,最后多方位的确定了心理结构标准。

2确定行为项目比例

在比例的确定上,我们坚持了三个原则:

1) 20/80原则。重要的行为项目的测试题目占少数,而不重要的行为项目占多数。确保测验质量。

2)统计结果优先原则。要注意编制者的主观干扰,以统计结果为准。

3)总量控制原则。从被测者的角度出发,尽量保证测验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测验的结果造成偏差。

三、编制心理测试

1测题的形式

我们小组采用了选择题的测验方法。为了能更明确地反映某一测题的赞成或反对态度,我们在两个极端之间增加了表示不同程度的选项。5-完全同意;4-基本同意;3-略微同意;2-略微不同意;1—完全不同意,并且采用了正向和反向的两种积分方法,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2测题的形成

起初,我们根据大学生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中的六个能力,分别选取了20道题目,共计120道。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60道题目。

3检查测题并修改

测题初步形成之后,我们组所有成员对测试题进行了初步检查。

1)测题编制的技术性问题。修改语病、消除句子歧义、调整不当用词,修订并删减有问题的题目。

2)初步测定题目信度和效度问题。我们组将题目分前后两次选取人员进行了测试,增加了题目的信度,另外在效度方面,我们也尽量选取有效性较高的题目,参考了书籍和网络资源,最终删除了有明显问题的题目,以保证信度和效度。

4预测和对预测结果的分析

测题初步形成以后,我们小组5个成员作为被试者对测验进行了试验,以获得测题性能的优劣的客观性资料,为进一步筛选题目提供客观依据。

5测题编排

根据测验的目的与性质,考虑被试者的作答心理反应方式,以及测题格式的类型,我们小组采用混合式的编排方式,将不同方向性测题编排在一起。

6经过多次复核,我们重新编制修改,最终我们小组确定了60道有效测题。

四.标准化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

对所有被试者实施相同的一组测题,即对所有被试者实施相同内容的刺激。

2客观记分

我们的问卷分别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的选题:

适应能力

沟通能力

激励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决策能力

冷静应变能力

每个方面都有适当的题目,沟通和激励方面占了较大比例。

1、5、6、14、23、25、28、31、33、36、37、39、40、51、57、58、60 为反向题,采用负向计分制。

五、测验试题如下:

姓名:性别:年龄:

学历:专业:毕业时间:

目前职位:现任职务:工作年限:

最近感觉我的身体:近来我在工作上:

请用一句话描述您自己:

测试开始时间:2011年月日午时分

5—完全同意;4—部分同意;3—略微同意;2—略微不同意;1—部分不同意;0

—完全不同意

试题内容答案

1对待学生的抱怨和牢骚,我不会支持543210

2一份很重要的文件丢了,你会把所有可能的地方找一

543

210

3向来用钢笔的你突然换用圆珠笔,感觉差别不大543210 4只能在安静的环境中办公,嘈杂的气氛使你分心 4 132r 10 5当你晋升时,你知道还有几个人关注这个职位,上543210班第一天你会找个别人谈话,找出这几个人是谁

6寒暑假或长假结束后开始工作的几天会心不在焉543210

7你在学生会议上的姿态表情和条理性及准确性要比在办公室逊色得多543

210

8你手头工作接近截止日期,你的效率会变低儿错误百

543

210

9参加陌生人的聚会你会感到不自在543210

10当你的工作出现失误被上级指责时,你会冷静而适度的反驳543

210

11当你主持会议时,你的学生一直以不相干的问题干扰

会议,你会继续纵容下去

543

210

12你和上司讨论事情时,有人打来长途电话,你会告诉对方自己打电话,稍后回过去543

210

13你的上司要和你一起吃饭,而你的同事颇为好奇,你会告诉他详细内容543

210

14办公地点的更换是你很难适应543210 15我适时地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合适的人543210 16在决定该如何沟通前,我认真思考信息内容I 5 4 132110 17我希望对方就我的沟通提供反馈543210 18会见他人时,我态度积极、礼貌周到\5432r 10 19我会通过所有可以利用的电子媒介进行沟通I 5 4 132110 20开会前,我认真准备并多次试讲543210 21对于学生的错误,你会提出建设性批评543210

22

你会对学生说他们的工作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543

210

23在你上班路上中途被交诵所阳你会变得急躁不安543210 24当有临时紧急额外工作时,我的下属会心甘情愿打起

精神工作

543210 25一个月前做的计划被推迟了三个月会很难过543210 26为确保活动能使更多学生参与,会考虑奖惩措施543210 27评价他人时,我努力排除各种个人成见543210 28你发现要改变你做事的方法是比较困难的543210 29在活动实施前你会向学生强调活动的重要性543210 30经常会向学生指出如何克服或避免失败和缺点543210

31你会好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而批评学生543210

32当听到某种可怕的流行病时,你会担心自己传染而内心不安543

21

33相机故障致使学生活动照片全部报废时,你会食宿不安543

21

34朋友把你最喜欢的书弄丢了你会设法再买一本

35你要欣赏一个你喜欢的节目,而此时电视机坏了,你会不安543

21

36你认为很多人遇到危急情况的镇静是装出来的 1 5 4 132M0 37如果在体育比赛中失利,你会很生气543210 38你常常相信某些人很走运I 4 132r 10 39你认为对学生的激励只限于口头 1 5 4 1320 40工作压力大时会有伴有失眠现象发生543210 41你喜欢先做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543210 42认真地考虑每件事,尽可能延迟答应 1 5 4 132I10 43能迅速作出决定,而且不后悔543210 44当你的决定被大家反对,你通常会听大家的543210 45在决策前你会发现并确定需要作出决定的冋题543210

46你会在解决问题前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要,以期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543

2

10

47你会立刻实施没有反对意见的决策543210 48你会奖励对群体决策时作出建设性意见的学生543210 49在决策时,忽视过具体实施过种中的复杂性543210 50在做相关决定时会让相关学生参与\5432r 10 51在街上遇到事变时,你会好奇前去围观I 5 4 132110 52假如别人衣服偶然着火,你会帮他脱下衣服543210 53公交车上见到小偷仃窃,你会大声喊并制止其仃为I 4 132r 10 54有人匆忙中告诉你一件事,你会记住其中一部分I 5 4 132110 55遇到突发事故,你会沉着冷静的控制现场543210 56你有心里话是会忍着不说I432r 10 57你相信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能得到I 5 4 132110 58你是否常因家庭的某种状况而担心543210 59过马路时你被夹在中间,你会退回去543210

60

当你知道自己将要遭遇不幸时你会进入自我恐怖状态543

2

10

六、测试量表

沟通能力,占据总分的20%,共60分。

0―― 20分,说明具有较差的沟通能力;21―― 4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沟通能力; 41――60分,说明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激励能力,占据总分的20%,共60分。

0―― 20分,说明具有较差的激励能力;21―― 4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激励能力;

41――60分,说明具有较强的激励能力。适应能力,占据总分的15%,共45分。0―― 15分,说明具有较差的适应能力;16―― 3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适应能力;31――45分,说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决策能力,占据总分的15%,共45分。

0―― 15分,说明具有较差的决策能力;16――3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决策能力;31――45分,说明具有较强的决策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占据总分的15%,共45分。

0―― 15分,说明具有较差的自我调节能力;16―― 3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自我调节能力;31―― 45分,说明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冷静应变能力,占据总分的15%,共45分。

0――15分,说明具有较差的冷静应变能力;16―― 30分,说明具有一般的冷静应变能力;31——45分,说明具有较强的冷静应变能力。

综上所述:得分越高者说明越具有担任大学生辅导员的胜任力,也就更胜任该职位。

七、测验说明书

本测验是用于针对大学生辅导员的招聘而开发的胜任力模型的心理测评。依据了20/80原则、总量控制原则、统计结果优先原则,并且严格控制了信度和效度,编制了该心理测评问卷。

测验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冷静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每一道题我们都提供了五个选项,分别为完全同意、基本同意、略微同意、略微不同意、完全不同意,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注意:请测试者在阅读完题目后在第一时间作答,每题不要停留太久, 过于斟酌;请不要在作答前翻看评分标准。

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解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7505661.html, 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解决 作者:姚侠 来源:《楚商》2019年第07期 摘要:高校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还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水准与政治水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学生普遍容易产生心理焦虑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类型,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焦虑问题教育的开展现状,提出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辅导员;心理焦虑问题;解决 随着不断加快的工作生活节奏,心理健康已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由于当 下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有父母家人的呵护溺爱,进入大学后由于自己必须要独立生活,许多方面容易受到挫折磨難,心理承受能力差者,则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只有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谈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时这也应当作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中心,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辅导员是思政教育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实施者及引导者,关注其教育现状,提出有效策略十分有必要。 1.大学生心理焦虑类型 第一,因生活不适、学业压力产生的心理焦虑类型。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环境有了不同 和变化,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长期住校,对于没有多少独立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大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象牙塔。再加上学业压力,考试压力等等,都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 第二,因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焦虑类型。在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和努力,而自己不再像高中时期独占鳌头,加之,大学不再只是成绩的比拼,还有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碰撞,企业招揽人才也不再只看中分数,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逐渐开始焦虑。 第三,因人际交往差产生的心理焦虑类型。这在当下高校中非常普遍,由于高校实行住 宿制,学生必须自己交往朋友,而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及自己本身性格孤僻的原因,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时间一长,心理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 2.高校思政教育中辅导员对学生心理焦虑问题教育的开展现状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给各辅导员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自我认知、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我校大学生又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不足、自律性差等问题,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存在更多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身成长与未来发展。 辅导员是工作在我校第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是高校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要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广泛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和知识水平对于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结合我校大学生的一些情况,介绍一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们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加以干预。 其中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 1、环境适应问题。 在大一新生中较为常见,很多学生从小没有离开过家,第一次远离家乡,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有部分学生在家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下远离家人独立生活,在独立自理方面有所欠缺。主要表现为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往,显得孤僻、自卑,情绪比较低落、抑郁、焦虑、恐惧等,也会伴有身体上的不适,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等。初期表现为对周围的事情和环境显的比较烦恼,社会行为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不与人说话等)。 2、学习问题。 大学的教育方法与以往中学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上大学之前目标比较明确——高考,进入大学后,虽然我们学校是企业化管理,但对于学习的要求并不像高中一样,但由于大部分学生自律性不足,本身学习的兴趣不浓烈,进入校园后觉得没有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与幻想中的大学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落差。有些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方式,会产生迷茫感。我校学生目前学习上的主要问题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态度不好。主要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听讲、睡觉玩手机、抄袭作业、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现象。且多抱怨,认识不到自身的问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Word文档]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学生心理,心理问题,问题,工作,案例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越来越明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辅导员通过分析具体工作案例的普遍规律和特有规律,强调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本文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方式和反思,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

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最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而小丽患病的诱因与家庭和压力有关,确诊了的轻度强迫症也不能仅靠心理咨,解决问题,更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也是必要的。现在根据小丽的情况一是要联系家人,保证该生安全回家就诊;二是在回校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其治愈。 三、处理过程 1.对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 辅导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为了安抚学生情绪,选择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学生的倾诉,及时疏解学生爆发的情绪。小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肆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辛苦地克制自己,如何焦虑地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辅导员一方面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建议学生鼓起勇气去接受进

心理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心理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却没有随之提高。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我们的人文精神还有待提高、丰富。这才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巴州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有幸与心理学教授、心理学博士零距离接触。这十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兴奋。而且我有了很大收获,感触很深。印象最深的是团体训练,它的内容并不是理论知识培训,而是结合活动练习,通过活动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正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培训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以前,培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听起来很枯燥,记住的很少。而团体培训,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很亲切。自己有切身体验,就很容易留在脑海。 二、在团体中,几个陌生人在一起要在短时间内熟悉,需要“破冰”。从破行为到破心态就是“破冰过程”。杨老师就是用“滚雪球”帮助参加培训的教师破冰的。

三、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进行疏导,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如果高高在上,学生就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四、这次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例如:心有千千结游戏。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让我们看清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了谁的手,然后放手,自由走动,突然停止,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原来握住的手找到并握住,发现有许多结,这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结解开,我们认真地做,发挥集体和个别人的领导的力量,快速解开千千结。通过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发挥有些成员的个人智慧,展现他们的组织才能。心理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今后我将以此为突破口,不断学习心理学,不断应用和使用心理学。完善自己的人格,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压力,正确的面对焦虑。对身边的各种事情和现象尝试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和面对。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处理好与学生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论文.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论文2019-02-13 【摘要】高校学生处于学习专业知识、面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其方法的研究,探究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高校教育心理辅导辅导员 高校学习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在高校的生活中学习专业知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学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学目的的实现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据统计,一半的高校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分为生理和心理,比如说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辅导员的参与。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都是动态的,这种方式需要辅导员掌握一些工作的技巧和心理沟通的技巧,作者在教育工作中,通过多年的实践以及对文献的研究,现对心理辅导的技巧进行总结,并结合自身的实例,针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涯的几个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一高校心理辅导技巧 1.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策略 心理辅导是辅导员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给学生以合乎情理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并向对社会发展有用的方向发展。辅导员心理教育的内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性。新型的班级管理策略认为教育的起点是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将心理辅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理念是加强心理辅导意识的一个有效工具。 2.参照心理辅导关系构建新的师生关系 辅导员和学生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良好的辅导关系可以通过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关注、肯定、平等公平地对待、及时地倾听学生的心声等手段来实现,从而使辅导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3.团体辅导技术的运用 团体辅导是将班级作为一个辅导整体,让学生通过特定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的方式获得心理体验,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辅导。团体辅导的内容可以是开学动员、考前减压、职业规划等,通过和谐的团体环境,使学生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的品质。

心理健康辅导员模拟试卷一

心理健康辅导员(中级) 模拟试卷(一) 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个体受到威胁时所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反应是(B )。 A.焦虑 B.恐惧 C.抑郁 D.强迫 2、心理健康个体辅导中,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体验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样的态度是(B )。 A.同情 B.共情 C.尊重 D.接纳 3、孩子开始知道“我是谁”,“我是男孩还是女孩”是在(B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学龄期 4、以下有关学习障碍的论述中,错误的是(D )。 A.学习障碍是有个体内在固有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引起的 B.学习障碍是一系列性质完全不同的障碍的统称 C.学习障碍的孩子不存在智力问题 D.学习障碍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5、结合我国教育体系的年龄划分标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年龄特征,我们将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A )。 A.学龄前期、学龄后期、青春期、成年期 B.学龄前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 C.学龄前期、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 D.学龄前期、学龄后期、少年期、青春期 6、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教育文档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也是在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包括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势与任务、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当前上海民族工作问题研究、突发事件处理与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员个体心理维护、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等内容,几乎涵盖了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开始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80后”辅导员占有较大比例,成为高校辅导员队 伍的主力军。而2013年8月中旬,首批“95后”大学生开始入学。这个群体更注重个性化,信息获取方式更多样化,独立自主能力却更弱。这样一批新生们的出现,带来更多教育的现实问题。因此,了解高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无疑对我们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长期奋斗在工作一线,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面对大学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应当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辅导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学理论水平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并指导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心理健康,研究大学生的学与高校教师的教的心理学规律,以提高高校教师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自觉性与有效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好心理学尤为重要。辅导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判断标准主要为:人格健全,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适应能力强,能够悦纳自己,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上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只是一种相对的衡量尺度和一般要求,心理健康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心理健康与否只能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是永远。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而要视其具体情况,全面地看待一个人。 辅导员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健康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心理队伍建设,对班级心理委员、学院学生心理干部、学校心理.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考试的编制

————————————————————————————————作者:————————————————————————————————日期: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测验的编制一 一、测验目的 1测验用途 本测验是用于人员招聘的选拔,从胜任力模型角度出发,对应聘者的多方面素质进行测评,从而完善甄选工作。 2测验对象 本测验具体来说是针对大学生辅导员胜任力进行测评,分别从冷静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激励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决策能力、适应能力六个方面来对大学生辅导员进行考核和测验,以便选拔优秀大学生辅导员。 二、分析测量目标 1 确定能表征所欲测量的心理结构标准 我们小组首先回顾了一下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出部分行为作为候选对象,然后,针对大学生辅导员这一职位的实际情况,在以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因素,加入当代大学生的许多实际和热点问题,并且向专家咨询,最后多方位的确定了心理结构标准。 2 确定行为项目比例 在比例的确定上,我们坚持了三个原则: 1)20/80原则。重要的行为项目的测试题目占少数,而不重要的行为项目占多数。确保测验质量。 2)统计结果优先原则。要注意编制者的主观干扰,以统计结果为准。 3)总量控制原则。从被测者的角度出发,尽量保证测验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测验的结果造成偏差。 三、编制心理测试 1测题的形式 我们小组采用了选择题的测验方法。为了能更明确地反映某一测题的赞成或反对态度,我们在两个极端之间增加了表示不同程度的选项。5-完全同意;4-基本同意;3-略微同意;2-略微不同意;1—完全不同意,并且采用了正向和反向的两种积分方法,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2测题的形成 起初,我们根据大学生辅导员胜任力模型中的六个能力,分别选取了20道题目,共计120道。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60道题目。 3检查测题并修改 测题初步形成之后,我们组所有成员对测试题进行了初步检查。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摘要】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竞争加剧,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其成长的历程中, 会遇到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突现心理危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大学生 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编辑。 【关键词】辅导员如何开展心理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导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 引路人。大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发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当社会经济结构、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致使他们中部分人一时难以适应,迷茫、困惑、无所适从,心理负荷普遍加剧,突现心理危机。面对这些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的人是辅导员。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并在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 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1 辅导员必须了解和把握大学生 成长的需要,准确实施心理辅导一般来讲,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有五种最基本的需要,如果 能够满足这五种基本需要,那么他们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则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五种基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辅导的第一步。 1.1 心理独立感的需要这是大学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现实生活中确有 部分大学生并不能顺利地闯过这一关。因为,他们除了读书,对外界了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会鉴别能力,不能判断,不能分辨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一旦进入新环境如同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独立的矛盾时常困扰他们,心理上会感到恐惧,产生不 安全感,此时特别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作为辅导员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获得安全感,然后引导他们逐步从依赖状态向独立状态过渡,从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让他们顺利地 度过第一关。 1.2 交友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维护个体身心健 康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纳、被人认可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数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接受亲人、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宠爱,很少关心别人,来到大学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的群体,处理人际关系显得较 为吃力,迫切希望结交到可以对话交流的伙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于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会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影响人际关系和学习。因此,辅导员应当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对话伙伴,教会他们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3 学习方法指导 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转变期,从中学到大学,由于环境和角色的变化,学习方法的 改变,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原来的学习主要以科学文化 基础知识为主,而在大学里则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各种知识之间相互交错,知识面不限于教材范围,需要涉猎一定数量的课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方法与以前的应试教育相比,方法 灵活、多样、自主、广泛,这就需要在学习方法上有根本的转变才能完成学业。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对大学生在学习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能够及时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同他们一起讨 论大学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 1.4 恋爱的需要这是大学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国新婚姻法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谈恋爱的正当性。通过对我院200名高职大学生性心理调查 结果显示:对异性有交往需求的占总人数94.6%;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有93%的同学持赞同观点。因此,辅导员应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常的两性交往,提高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慎重对待自己的性行为,而不是断然禁止。 1.5 人生定向的 需求究竟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识、能力、素质的储备,这一切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大学生而言,如同谜一样。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人生定向彷徨、无奈。作为辅导员应深入到他们中去,因势利导,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引导他们顺利实现生涯角色的转换,制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使人生定向更加准确。 2 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异常心理,及时干预心理

高校学生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学生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的转轨,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并存,新旧事物交锋,先进与落后对垒,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情况。所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承受着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据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目前,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在我国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还很薄弱、高校心理卫生教育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肩负着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重任的学生辅导员便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心理的疏导者和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播者,自觉学习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深入实际,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角色理论,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角色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身份的认识;角色能力是指个人承担某一角色的能力与水平。心理辅导是指学校辅导人员对学生所做的心理服务工作。它以一般正常人为对象,从发展取向出发,采取适应性或补救性模式,助人成长,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情绪、人际关系诸方面的问题。心理辅导员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员。高校辅导员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与能力,是指辅导员应经常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辅导员角色身份,按照这一角色要求去做,并努力提高角色能力,以保证角色任务的完成。 心理辅导员角色,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与国人普遍对心理认识偏低有关;与教育功能偏重于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功能有关;也与辅导员自身的观念、态度有关。现在学生发展出现

2019年心理辅导员述职报告

心理辅导员述职报告 辅导员要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心理辅导员的述职报告,内容如下: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专课专用,活动保证 为了使心理活动辅导在我校一开始就能系统化地发展,教导处在设置课程时有意安排每周五的晨会为心理活动辅导,同时规定每月第二周的班队会课为心理活动辅导课。德育室加强检查,并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以督促教师专课专用,保证活动课的顺利推行。一个心理辅导员包括会谈技巧在内的辅导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辅导员在从事心理辅导的实践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辅导过程,及时地总结自己的辅导经验。经常这样做的话,辅导员的辅导策略就会由少增多、由简单到复杂;最终形成一整套的心理辅导的策略体系。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辅导、所进行的心理辅导工作就会一次比一次得到改进,日趋科学完善

二、师资培训,同步发展 本学期德育室王震老师开设了心理活动辅导讲座,我校除推荐教师参加学习外,还每次都把学习的内容在班主任会议上传达,使其他教师也能接触。此外,教导处德育室还找寻相关的活动内容,活动类型,打印给教师作为参考,尽可能使心理活动辅导能一开始就走上正规。辅导工作者必须掌握必要的辅导技巧,这是更好地完成心理辅导与咨询任务所必备的条件。尽管心理辅导与咨询依据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技巧,但不管在辅导过程中持哪一种理论,如果不能有效地适时地运用一定的技巧,就不能使访谈者与你真诚合作,向你倾吐隐秘。当然,也不能实现辅导员助人的目的。所以心理辅导技巧是保证心理辅导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此,这里介绍国内专家从许多心理辅导与咨询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比较通用的基本的技巧——会谈技巧。 三、精心筹划,咨询室开放 这学期一开学,校长就外出考察了,心理咨询室经过装修已焕然一新,但是布置成怎样的氛围,我们几位辅导老师在一起开了好几次碰头会,最后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定下基本格调。然后分工协作,买的买,做的做,一番奔波之后,心理咨询室被布置地亲切而温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表现为辅导者与访谈者的接触,从会谈开

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坐在这里,除感觉到十分荣幸之外,更多的是紧张。能作为学院学生处的一员,我深感自豪。能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感自豪。首先,我认为辅导员这项工作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辅导员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学校负责,所以辅导员虽是一个平凡的岗位,但又是一个责任重大的岗位。今天我主要从俩方面来阐述我的一点感想:1、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2、自己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一点心得体会。 一、我先谈一下我本人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一则评价辅导员的文章,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在所有的主任中,班主任的职位最低,但在所有的主任中,班主任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认为,您才是祖国的栋梁。因为有您,才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我认为,这是学生们对班主任工作的最大赞誉和认同。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心理品质上讲,我认为要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有四个基本素质,即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 1、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有“责任心”。 我认为:辅导员的责任心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对辅导员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与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活动,保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班级,并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组织和教育手段,使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另一方面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去,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管理工作,在思想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各种正确的观念。 2、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有“爱心”。 辅导员工作的爱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热爱之心,二是对全班学生的热爱之心,有爱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保证,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全班学生的热爱之心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我们四川高校出的那本书上也有说到:用和谐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和谐的学生。这句话的这说明了这点。 3、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有“耐心”。 耐心就是心里不急躁,不厌烦,能持久。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不同的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问题,辅导员工作是针对一个群体的工作,对于几十个甚至一百多、二百多个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问题,还有一些不可预见性事情。因此,解决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市委高校工委举办了第八期大连市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班。很荣幸,也很感谢学校给与了我这次机会,参加了这次培训。几天的课程学习,虽然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的收获很大,内心感到充实了很多,不仅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参加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 一、加强了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

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二、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作为辅导员的,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作为班辅导员,当我们发现有某些特殊现象的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先沟通,不要急于辅导,要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真诚、发自内心,尊重学生隐私,与其产生共鸣,帮助辅导对象剔出消极的预期;帮助辅导对象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帮助改变辅导对象的生活规则和核心概念;帮助辅导对象树立自信,沟通时,要善于调动辅导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包括家长、老师及他周围的朋友、伙伴等!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尤其作为我们年轻

心理健康辅导员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辅导员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科技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但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却没有随之提高。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我们的人文精神还有待提高、丰富。这才是国家发展的长久之计。今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巴州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使我有幸与心理学教授、心理学博士零距离接触。这十天的课程学习,虽说有点紧张,有点疲惫,但内心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到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兴奋。而且我有了很大收获,感触很深。印象最深的是团体训练,它的内容并不是理论知识培训,而是结合活动练习,通过活动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正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培训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以前,培训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听起来很枯燥,记住的很少。而团体培训,老师和我们打成一片,很亲切。自己有切身体验,就很容易留在脑海。 二、在团体中,几个陌生人在一起要在短时间内熟悉,需要“破冰”。从破行为到破心态就是“破冰过程”。杨老师就是用“滚雪球”帮助参加培训的教师破冰的。

三、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无条件接纳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进行疏导,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如果高高在上,学生就不能敞开心扉,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四、这次培训过程中,老师除了讲解外,还精心设计了一些游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例如:心有千千结游戏。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手拉手围成一圈,让我们看清左手和右手分别握住了谁的手,然后放手,自由走动,突然停止,老师要求我们按照原来握住的手找到并握住,发现有许多结,这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结解开,我们认真地做,发挥集体和个别人的领导的力量,快速解开千千结。通过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发挥有些成员的个人智慧,展现他们的组织才能。心理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今后我将以此为突破口,不断学习心理学,不断应用和使用心理学。完善自己的人格,调控自己的情绪,处理好各种压力,正确的面对焦虑。对身边的各种事情和现象尝试用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和面对。工作中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处理好与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员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1、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提出的21世纪健康新概念】 健康由四个“维度”组成,包括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 健康是一种状态,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良好状态。 健康状态是动态的,是可以变化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时代课题。国内外学者纷纷结果自己的研究结果给出了不同的概念表述方式。 2、心理健康的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即能够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主动减少问题行为和解决心理困扰。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心理健康的基本准则: 快乐准则——心里活动的主观感觉如何 现实准则——社会适应性怎样 二者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两个基本准则,不论牺牲哪个,都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实际年龄(自然年龄);心里年龄;生理年龄;

社会年龄。既不能少年老成,也不能成人幼稚化。 2、智力正常。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的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 3、情绪稳定乐观。情绪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健康心理的人,能经常保持乐观、自信的心境,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同时,善于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相对稳定。 4、意志坚定能够自制。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的标准是:行动得到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心理健康的人总是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活动;在遇到问题时能经过考虑而采取果断决定;善于克制自己的激情。 5、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健康的人,能用尊重、平等、信任、友爱、宽容、谅解的积极态度与别人相处,既有广泛而稳定的人际关系,又有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 6、自我意识完善。 7、反应适度。 8、人格完整和谐。积极进取;消极悲观 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连续性、反复性、动态性等特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的尺度,不仅提高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人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三)心理亚健康。 1、概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四位一体(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道德健康四位一体)的全新定义,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2、外在表现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论高校辅导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队伍。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及具体开展途径两方面进行阐述,系统强调了高校辅导员在具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的重要性。 关键字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探索并掌握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备的素质 (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教育心理学家张大均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它由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认知因素包括注意力、感知觉、记忆等。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应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应拥有鼓励、信任、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同时保持清醒的理智,对待问题能够进行客观分析、理性应对。 个性因素主要提倡高校辅导员应拥有良好的个性如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真诚热情、善解人意、认真负责、敬业、勤奋等。 适应性因素。高校辅导员应表现为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如心理应变能力、团队竞争协作意识、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等。 总之,高校辅导员应该是人格健全,情绪稳定,反应适度,积极进取,人际和谐,才能把他们的精神带进学生工作,传递给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心育理念为保障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心育理念,倡导高校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效共情等。 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具体指以积极态度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发生积极变化。 积极倾听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放下教育者的姿态,以学生为谈话主体,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保持价值中立、避免说教、不加道德评判;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耐心、细心,关注学生的非语言信息如姿态动作、语音语调、表情等;积极倾听需要操作者态度亲切,不过多表达个人见解和渗透过多个人感情;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辅导员应学会从学生的内心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的体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对于作弊学生的教育问题,从教育者的立场对其进行道德批判,往往教育效果不佳,不能深入人心;但从共情的角度了解学生作弊也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想有个好成绩的愿望是好的,只是方法不得当,引导学生在采取行动前应先考虑所应遵循的所处环境的规范约束,这时就很容易看到正向引导的效果。 (三)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后盾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的工作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包括了解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认识大学生阶

辅导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步骤)

辅导员工作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高校中,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层的领导者、组织管理者和协调者,具有引导学生发展完善、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代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常见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20. 3%有心理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在广东高校中,每一所高校几乎每年都有3-5 名大学生因心理疾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三大诱因的第一位是就业、经济、学业各个方面压力;第二位是人际关系处理失当造成心理失衡;第三位是情感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呢?如何才能有效的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为了提高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个人因素方面主要归结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在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形式很多。其中,自我评价存在偏差,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大学阶段,学生个体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看问题往往存在片面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评价,却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而痛苦;还有大学生意志薄弱、心理耐挫能力差也是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许多学生感情脆弱,喜欢表扬,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锻炼,经不起挫折,如考试失败,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同学关系出现紧张等等,心理上往往难以承受,随之而来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大学生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人格缺陷,这种学生往往心绪压抑,行为消极, 觉得生活缺乏意义, 使学生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严重时出现伤人或自杀行为。 2.环境因素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影响 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是当前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另一重要因素。 在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思想教育轻心理引导;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着重于整体,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教育远远不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针对大学生的不同个性心理因势利导。加之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不健全,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认识分析能力,必然产生失望与迷茫的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