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政策

金融理论与政策
金融理论与政策

1.比较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有效性思想观点。

(1)凯恩斯主义: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就能影响产出。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有效。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起到增加就业和产量的积极作用;反之,经济过热,通胀率较高时,中央银行可削减货币供给量,给经济降温,那么这种政策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上升的后果。总之,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如图:

(2)现代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影响产出,长期内只会加剧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从长期看,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如图:

(3)理性预期学派:公众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有没有被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才有产出效应;从而,央行根据公开信息制定的货币政策无实际效应。

(4)新凯恩斯主义:在理性预期假设下货币政策也有效:①现实中存在信息成本,这会导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粘性,即便公众的预期是理性的,也难以完全预期到政府行为和未来通胀。②由于存在菜单成本,厂商和公众的行为调整有时滞。

沿袭了凯恩斯主义市场非出清(粘性价格)的假设,并引入理性预期概念,加强了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预期中或预期外的政策对总产出都会产生影响,而预期外的影响更大。

2.运用你所学的利率理论分析,以下因素对市场利率的影响:(1)银行危机;

(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1)银行危机;(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可以解释经济周期和预期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第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原理:利率由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

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利率的减函数。

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率为均衡利率。

第三,可贷资金理论。基本观点:

借贷资金的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

借贷资金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市场均衡利率取决于借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引起市场利率上升:

3.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文献),论货币政策的职能定位。

货币政策可以用来维持物价稳定,也可以用来减少产出短期波动(降低景气波动);但是,不能以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长期增长。

货币政策的任务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A、维持长期低通货膨胀

价格稳定指的是货币购买力稳定,但是如何衡量货币的购买力呢?——这涉及到物价指数的编制和统计方法。实践中价格稳定的标准:经验问题

价格稳定的两个方面:

(1)长期价格稳定——通货膨胀趋势值与目标一致

(2)短期价格稳定——通胀围绕趋势值小范围波动

B、减少短期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所谓币值,原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衡量币值稳定与否,已经不再是根据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是根据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即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它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目前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降,则表示货币升值。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一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二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三是批发物价指数,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如季节性因素、消费者嗜好的改变、经济与工业结构的改变等等,也会引起物价的变化。总之,在动态的经济社会里,要将物价冻结在一个绝对的水平上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能否把物价控制在经济增长所允许的限度内。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物价水平最好是不增不减,或者只能允许在1%的幅度内波动,这就是物价稳定;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货币政策理论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立足点一样,把一个系统的互相联系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是在实践中首先会看出这样的表现: 要么是货币政策由于宽松,造成大量的投资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投机增加,这样市场呈现出危机前的一片虚假的繁荣。 其次是这个虚假的繁荣由于这些宽松货币造成的无序投资以及投机的增加,使得经济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模糊的结构性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资本论》的分析,尤其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再生产章节的理论为依据)失去平衡,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也从潜在逐渐变成现实。 这时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会使得货币政策继续引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然不顾这种无序投资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妄想用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靠这种继续增加的货币投放来促进投资的增加,以避免经济的衰退。但这不过是用后来的投资来为以前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进行买单,而且,矛盾不单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这种不断增加的货币投放量暂时把前一期的混乱所造成的大量浪费暂时捂住。但这是捂不住的。如果这种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不管现实经济本身,只知道在一种错误的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虚假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这样的失衡的基础会积累得更厚实,那么,危机或者由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会更长。

或者货币政策会走向反面,还在由前期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投资的无序增加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过热”,即这种虚假繁荣的难以为继已经从各个局部表现了出来。同样以那些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在选择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且这种保守还会再现许多争吵。但是保守的政策只不过是同样的形而上学的匆忙选择。因为前期的大量无序投资,加剧了无序竞争,同样也加剧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候,一些企业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生产经营困难才刚刚显示出来;是宏观的货币紧缩政策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大片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需要真正的货币宽松的时候,却突然断了资金的门路。这样,倒闭就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的现象了. 上面的货币政策和现实经济就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循环里经常混乱,这种混乱除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矛盾,还会由于能够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和政府的随意性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加速和深化。 在这样的理论和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上述的恶性循环。但是虚假的毕竟是虚假的,事实本身会用自己的身体说话,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之外,还有现实的强迫,所以,货币政策微调论也出台了,针对微小企业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这些措施终于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偏执中被迫听取了事实本身的要求,被迫对事实做出了让步。 但是又何必提出一个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为自己辩护呢?我们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行,那么,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一定能够起到效果吗?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 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 法定支付能力。 3、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 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 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 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 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5、自由铸造的意义和作用:它可以使铸币的市场 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如果流 通中铸币的数量较多,由此导致铸币的市场价 值偏低,人们就会把部分铸币溶化为贵金属退 出流通,流通中铸币数量的减少会引起铸币市 场价值的回升,直到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相 等;相反,人们就会把法定金属币材拿到国家 造币厂要求铸造成金属铸币,流通中的铸币数 量就会增加,铸币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由此 可见,“自由铸造”制度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 的货币量,保持货币币值、物价的稳定。 6、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两种市场价 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7、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9、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一双挂钩使美元处于两难的状况,为了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 比价和可可以自由兑换,美国应控制美元向境外输出 而美元替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又使其他 国家需要大量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二为了满足各 国经济发展需要,美元供应不断增加,这使美元同黄 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难题被成为特里芬难题。20 世纪60年代德国、日本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突破美 国对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大量逆 差,黄金储备外流。市场出现用美元向美国挤兑黄金 的现象,美元危机不断。1974年4月1日,货币与黄 金完全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 溃。 11、牙买加体系核心内容:一、将已形成的浮动汇率 和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二、黄金非货币化;三、国 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四、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12、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 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 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第二章信用 13、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 条件的借贷行为。 14、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道 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 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15、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 金的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 需求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国外部 门。 16、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 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 17、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 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 1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 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 2、 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 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 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 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 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 19、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 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 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 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20、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 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动员闲置 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21、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 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2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 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 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23、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 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 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 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 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24、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 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 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 25、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 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 26、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 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 责。 27、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 提供的间接信用。 28、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 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 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 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 29、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 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 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 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30、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 务人的信用。 31、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 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 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 市政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 他主体发行的债券。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总分:44.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 凯恩斯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V B. 货币供给量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凯恩斯很注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2. 货币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V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此题注意与第l 题相区别,货币主义不认为利率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反他们认为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 3.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中间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货币供给量 B. 适度利率水平 C. 适度的经济增长V D. 适度的存款准备金率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比较可发现:A、B、D 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故此,正确答案是C。 4.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最终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的失业率 B. 适度利率水平V C. 适度的经济增长 D. 适度的通货膨胀率解析:解析:见第3 题解析。 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包括()。 (分数:2.00 ) A. 物价稳定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经济增长 D. 收入分配平衡V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收入分配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 。 (分数:2.00 ) A. 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5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特里芬难题”出现在( A )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牙买加体系 C.欧洲货币联盟 D.西非货币联盟 2.金本位制最典型的形态是( B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 3.利息率是指(C) A.利息额与利润的比率 B.利息额与货币供应量的比率?C.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金额的比率?D.利息额与金融资产的比率?4.强调货币因素在利率决定中作用的经济学家是( B ) A.马克思?B.凯恩斯 C.马歇尔? D.庇古 5.各关键货币与本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属于( B )? A.套算汇率? B.基准汇率?C.有效汇率?D.交叉汇率? 6.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是( B )? A.成长型基金 B.收入型基金 C.平衡型基金?D.套利基金?7.狭义金融市场仅包括( A )?A.直接金融市场B.间接金融市场C.银行借贷市场? D.货币市场 8.下列关于金融期权合约表述正确的是( B )? A.采取盯市原则?B.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等?C.每日结算 D.交易双方都须交纳保证金?9.中国人民银行的特殊地位体现在(A) A.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B.向个人提供低息贷款 10.主C.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 D.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金融理论与实务复习资料

金融理论与实务总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 2、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原则。 3、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 4、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5、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是电子货币。 6、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7、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8、货币资产通常被视为无风险资产。 9、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10、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 11、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1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主权国家创造的信用货币是欧元的诞生。 13、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是约期归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14、信用关系中的政府通常是货币资金的净需求者。 15、在信用关系中,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充当信用媒介。 16、能够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原材料的销售和商品生产的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 17、一经签发即可生效,无须承兑手续的是商业本票。 18、银行信用属于间接融资。 19、在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银行信用。 20、国债又称金边债券。 21、货币的时间价值来源于对现在消费推迟的时间补偿。 22、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23、马克思指出,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竞争。 24、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官定利率。 25、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作平均利润决定论。 26、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要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27、我国未来的市场利率体系是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 28、有效汇率是指一种货币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29、英国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 30、汇率变动原因的主要理论是国际借贷说。 31、在外国外汇构成中,占比很小的是外币现钞。 32、外汇市场上公布的汇率通常都是名义汇率。 33、即期外汇进行交割的期限是2个营业日内。 34、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主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35、具有法定性质的汇率是官方利率。 36、以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价定律”为理论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是购买力平价理论 37、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指的是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38、政府部门属于金融市场的市场参与主体。 39、1年期以内的短期债券被称为金融工具。 40、政府机构筹资的主要措施是政府债券。 41、短期政府债券的特点是风险小,流动性强。 42、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是有形市场。 43、同行拆借的参与主体目前只有金融机构。 44、同行拆借市场上交易的主要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超额准备金。 45、同行拆借市场最普遍的拆借期限是隔夜拆借。 46、1996年1月全国统一的同行拆借市场网络开始运行。 47、国库券的发行人通常以财政部为主。 48、最早出现以贴现方式发行短期政府债券的国家是英国。

金融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西方学者: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的贮藏。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6 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56 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57 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59 11、金块本位制: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智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2、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60 1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一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二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三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61 17、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18、信用货币与商品货币相对应。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而信用货币是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都属于信用货币范畴。信用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弥补了金属货币数量无法伴随商品数量增长而相应增长的弊端,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成为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 1 纸币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单选)2 银行券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生活中的通俗称谓是“现钞”),也是一种纸制货币。3 存款货币 4 电子货币 这种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如借记卡、信用卡等。 19、货币的职能:一、交易媒介职能 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媒介作用。包含着货币三个相辅相成的功能。 (一)计价单位 (二)交易媒介 (三)支付手段 基本特征: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借贷、财政收支、工资发放、租金收取、偿还赊销款项等活动中,货币都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二、财富贮藏职能 20、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改名为欧盟;1995年12月,欧洲货币局正式确定欧元为统一货币;1998年7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 第二章信用 18、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67 19、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信用的联系与区别: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最大区别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20、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盈余者,是主要贷出者)、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也是货币资金的重要供给者)、政府部门(净需求者)、金融部门(信用媒介)、国外部门。69 21、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简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二者区别:(1)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中,既扮演债务人角色又扮演债权人角色,介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之间,而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并没有形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2)直接融资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双方形成了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只提供一些相关的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并不与货币资金供求双方形成信用关系。 2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 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简介融资。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70 24、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71 25、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71 26、按信用参与主体可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间接信用)、国家信用(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付的一种信用形式)。72 27、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局限性,其次在信用存在的方向上存在局限性,再商业性用存在期限上的局限性。 28、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商业票据有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的区别是:前者是一种命令式票据,而后期是一种承诺式票据。商业票据的基本特征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29、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74 30、商业本票: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74 31、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责。74 3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76 34、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3、银行信用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商业信用的发展。76 35、国家信用:国家信用是指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78 37、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信用。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38、消费信用的作用:1、有利于消费品的生产与销售;2、提升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及其效用总水平;3、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但也有不利影响:1、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2、过度负债,会使消费者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生活的安全。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第一张真意义上符合国际标准的信用卡。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39、时间价值: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85 40、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89 41、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89 42、市场利率:有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90 43、官定利率:是指由有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90 44、行业利率:是指由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90 1 / 5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RR/03/04 Array CFEF研究报告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王连洲杨如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债券市场下跌之后,关于资本市场投资人基础收窄的讨论,重新引起各方的兴趣。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债券市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作用的领域,央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冲外汇占款,并透过收缩或者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以落实其既定货币政策;财政部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者交易所债券市场,或者同时在两个市场,通过发行国债,来落实其财政政策。在大多数的年份里,作为政府左膀右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安无事,彼此和谐。但在特别情形下,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不一致,或者尽管长期目标一致,但实现短期目标的操作方法出现冲突,则债券市场投资人和机构的预期将会被扰动,最终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这一次债券市场的下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反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协同问题。 1.独木难支:政策目标分离与资金的短距离周转 回顾以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行轨迹,我们发现,由于政策操作从来没有刻意谋求过二者之间的目标协同,宏观调控方面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要么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要么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这期间,财政政策与计划体制混淆在一

起,货币政策被淹没在中央银行包揽商业银行业务的格局之中。实际上,在1984年以前,我国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货币政策也完全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目标是计划目标,手段是计划手段。1984年以后,民间经济的勃兴使得财政收支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出现了弱化趋势,货币政策手段逐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重视。不过,那时我们缺乏必要的经验,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与金融业监管被混为一谈,加之市场传导机制没有形成,金融市场表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波动状态。因为面向市场的财政政策的独立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至少从表面上看,改革开始以后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是由并非纯粹的货币政策独挑大梁。这种局面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改变,由于国内出现的局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我们开始首次尝试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以期刺激需求,恢复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综合利用两个政策工具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难以受到切实的效果。在综合利用中,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是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面向市场的,主动运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央行先后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计划管理,以及连续多次降低利率等手段,推动微观经济投资和消费活跃。财政政策方面,连续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国债发行,支持基础项目建设,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23187.33亿元。 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目标协同远非一次尝试就能完成,从实际效果看,过去几年我们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妥的货币政策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货币政策方面,刺激投融资的效应不能持续,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仍然较差,资金在央行和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封闭循环,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层面。由

货币政策理论

一、简述题 1、简述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由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构成。主要包括四个要素:①规定货币币材②确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2、简述弗里德曼的恒久收入理论。 3、简述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另一方面,当利率为零时,货币和债券利率都为零时,由于持有货币比持有债券更便于交易,人们不愿意持有任何债券。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多少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债券,从而也就无法将债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就处于对经济不起作用状态。 4、简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简述费雪方程式。 1911年费雪提出了货币需求方程。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M表示货币总量。费雪方程式:MV=PT费雪方程式表示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积与名义收入相等。费雪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在于交易,这样,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对于既定的名义总收入下人们所持的货币数量,它反映的是货币需求数量论,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费雪方程式只是一个恒等关系而已,它并没有说明货币存量的变动是否会引起名义收入的等量同向变动,或者货币存量增加后,货币流动速度会自然地下降,从而使名义收入保持不变。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由于制度和技术的变迁极其缓慢,所以在短期内可以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一个常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因此,当货币存量发生变化后,名义收入就会同向等比例地发生变动,即:当货币存量增加一倍时,名义收入也会增加一倍;当货币存量减少一半时,名义收入也会减少一半。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6、简述剑桥方程式。 7、简述维克赛尔的累积循环理论 威克塞尔累积过程理论由瑞典学派创始人威克塞尔提出。他认为,自然利率是借贷资本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相一致时,从而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率的利率。是指从银行的货币利息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来说明物价的上升或下降的累积过程和经济周期的理论。 这一理论将资本边际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差异及其相对变动视为宏观经济变动的基本决定因素。根据这一理论,威克塞尔提出控制利息率以维持经济稳定的经济政策主张。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和宏观货币政策主张,不仅是瑞典学派的理论渊源,而且开了现代西方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的先河,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之一。 威克塞尔所描述的累积过程不是关于产量和就业的累积过程,而是价格水平的累积过程。这是因为,他是在充分就业假定下进行分析的。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的要点是: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其价格水平将上涨,而且是累积性地上涨;反之,当货币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价格水平将下降,并且是累积性地下降。假定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这就会导致增加投资、增加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从而要素价格和收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务试题 课程代码:001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时间是( ) A.1948年12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2月1日 D.1955年3月1日 2.信用中的货币主要执行( ) A.价值尺度职能 B.支付手段职能 C.流通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3.《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国债投资的风险权数为( ) A.0 B.10% C.20% D.50% 4.马克思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是( ) A.国家经济政策 B.资金供求状况 C.企业承受能力 D.平均利润率 5.多数国家采用的商业银行制度是( ) A.连锁银行制 B.单一银行制 C.分行制 D.跨国联合制 6.中国人民银行摆脱商业银行业务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是设立( ) A.中国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农业银行 7.商业银行的速动资产通常被称作( ) A.一级准备 B.二级准备 C.公开储备 D.未公开储备 8.商业银行同业拆借资金只能用于( ) A.固定资产投资 B.弥补信贷缺口 C.解决头寸调度中的困难 D.证券交易 9.当事人互相信任是信托行为成立的( ) A.核心 B.桥梁 C.基础 D.依据 10.不动产分割证书上的不动产是指( ) A.厂房 B.专用设备 C.房屋 D.土地 11.可以不.经保险人同意而转让的保险合同是( ) A.人身险合同 B.汽车险合同 C.运输险合同 D.盗窃险合同 12.法律意义上的保险是一种( ) A.经济行为 B.合同行为 C.执法行为 D.盈利行为 13.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 ) 页脚内容1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金融理论与实务资料 一、课程概要 《金融理论与实务》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介绍有关金融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和基本制度规定。既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现代金融经济运行一般形式规范、原则、操作程序,又着力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 其内容既具有宏观性、综合性、战略性,又具有微观性、个别性、策略性、适用性的特点。故本课程既是经济学的具体和深化,又是金融经济本身运动规律和运行规律、规则、经营方法的概括与升华。 学习《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认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金融工作对经济管理的影响;弄清金融的基本范畴;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熟悉金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货币 一、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物信用货币的特点 $ 2.说明货币诸职能的主要特征。 3.阐明货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的联系与差别 4.为什说人民币是一种信用货币 5.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国际货币有哪些特点 二、考核知识 1.识记:货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货币币值汇率:法定货币、世界货币和可自由况换货币 — 2.领会:

a. 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b. 贮藏手段职能的特征 c. 货币币值与市场商品价格的关系 d. 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e. 可自由兑换货币的特点 三、辅导材料:(理解) ) 1.如何理解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 2.什么是汇率各种倾向制度下汇价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外汇我国外汇的内容包括哪些 第二章信用和融资方式 一、复习思考题 1.试分析银行信用与其他基本信用形式的联系 2.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职能,以银行信用为例说明如何发挥信用在国发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 — 3.谈一谈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的意义、困境与出路 4.分析说明我国信用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 5.说明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异同及其在我国当前的状况。 6.金融证券化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积极意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金融证券化 2.领会: |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79167987.html,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礼吏陈杨杨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4年第01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中使用CPI作为衡量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其准确性有所下降,且在经济周期中变化也相对滞后。而且,总需求的扩张也并不首先反映在通胀上,而是反映在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上;且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是的工资、价格黏性变大,只是推迟了并聚集了通胀的压力。所以通货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两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新时期应当打破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互相协调配合。第一、两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因二者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条件对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第二、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有效的系统流动性管理保护了金融环境的稳定,货币政策通过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防止金融失衡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后的严重性,为宏观审慎政策提供支持。第三,金融系统的稳定是货币政策传导得以顺畅的保证,宏观审慎政策所影响的杠杆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等变量,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央行应紧密联系并及时做出调整。 Filardo(2004)认为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多年来以低通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实现了通货膨胀率和GDP的稳定增长,但是也存在诸多经济、金融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有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宏观稳定框架,使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避免失衡。Borio(2009)提出应当用货币政策来解决金融失衡问题,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无法完全解决金融失衡的顺周期问题。Blanchard(2010)认为中央银行监测宏观经济的优势有助于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者,可以避免在应对危机时产生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以及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和风险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上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一致,都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二者在操作目标上存在一定冲突。Borio and White(2004)认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结合可能会导致利益冲突,中央银行对微观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关注会影响其宏观政策的实施,且货币政策也无法保证其能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从上世纪70年代到在危机爆发前,新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货币政策设计与执行周期大致为20个月,其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价格和产出稳定,在应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方面并不是一个有效政策,因此很少关注金融稳定或其他经济目标,且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若能成功保持价格稳定,那么实现金融稳定便是水到渠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价格稳定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另有少数研究者认为,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金融稳定,比如通过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或消除金融不稳定。Kannan(2009)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消除资产价格膨胀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对于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更强的货币反应能够对抗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的加速机制。但是,对于技术冲击,一个标准的泰勒规则仍旧在减少产出和通胀的波动方面做得最好。

金融理论与政策

1.比较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有效性思想观点。 (1)凯恩斯主义: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就能影响产出。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有效。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起到增加就业和产量的积极作用;反之,经济过热,通胀率较高时,中央银行可削减货币供给量,给经济降温,那么这种政策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上升的后果。总之,货币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价格水平和均衡产出,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增加;如图: (2)现代货币主义(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影响产出,长期内只会加剧经济波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从长期看,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如图: (3)理性预期学派:公众预期到的货币冲击对实际产出没有影响,只有没有被预期到的货币冲击才有产出效应;从而,央行根据公开信息制定的货币政策无实际效应。

(4)新凯恩斯主义:在理性预期假设下货币政策也有效:①现实中存在信息成本,这会导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粘性,即便公众的预期是理性的,也难以完全预期到政府行为和未来通胀。②由于存在菜单成本,厂商和公众的行为调整有时滞。 沿袭了凯恩斯主义市场非出清(粘性价格)的假设,并引入理性预期概念,加强了对市场失灵的微观基础的分析。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预期中或预期外的政策对总产出都会产生影响,而预期外的影响更大。 2.运用你所学的利率理论分析,以下因素对市场利率的影响:(1)银行危机; (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1)银行危机;(2)通胀预期;(3)经济周期。 可以解释经济周期和预期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2016年10月金融理论与实务(最新自考真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金融理论与实务试卷 课程代码:0015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下列属于信用货币的是() A.商品货币 B.实物货币 C.金属货币 D.存款货币 答案:D 2.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C 3.必须经过承兑才能生效的票据是() A.支票 B.商业汇票 C.商业本票 D.银行本票 答案:B 4.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行业利率 D.公定利率 答案:B 5.无偿还期限的金融工具是() A.银行无定期存款 B.国库券

C.商业票据 D.股票 答案:D 6.下列不属于金融市场功能的是() A.资金聚集功能 B.资金配置功能 C.风险消除功能 D.对宏观经济的反映与调控功能 答案:C 7.“金边债券”通常是指() A.中央政府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金融债券 D.公司债券 答案:A 8.下列不属于公募发行特点的是() A.发行费用低 B.资金筹集量大 C.投资者多 D.手续复杂 答案:A 9.若投资者用98元的价格买入面值为100元、还有1年偿还期、年息6元的债券并持有到期,则该投资者的到期收益率为() A.6.00% B.6.12% C.8.16% D.4.08% 答案:C 10.债券投资中通常将标准·普尔公司认定的信用等级在BBB级以下的债券称为() A.无风险债券 B.低风险债券

C.投资级债券 D.投机级债券 答案:D 11.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最早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A.价格发现功能 B.套期保值功能 C.投机获利手段 D.宏观调控功能 答案:B 12.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是() A.美式期权 B.欧式期权 C.荷式期权 D.港式期权 答案:B 13.体现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的是() A.发行货币 B.制定货币政策 C.代理国库 D.充当最后贷款人 答案:D 14.汇率风险属于商业银行风险种类中的()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合规风险 D.声誉风险 答案:B 15.对于处于创业期和拓展期的新兴公司进行资金融通的业务属于投资银行的() A.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 B.并购业务 C.风险投资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