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教案新部编本)

1窃读记(教案新部编本)
1窃读记(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1窃读记

◎敦学目标占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

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

确生动。

◎■教学重点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祐教学难点诅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C敦学时间’

两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地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愉悦,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字新词。

4.自学检测:

(1)认读生字与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

的“的”读“ d i”;“踮起脚尖”中的“踮”读“dicn”;“暂时”中的“暂”读“zm”;

有一些字的笔画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画较多,但是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

(2)体会词语的含义:

贪婪: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三、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迫不及待地去一家书店看昨天未看完的一本书。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细致描写了自己在书店里窃读的一段经历,表现了“我” 对读书的喜爱,对知识的渴求。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我”离开书店时内心的感受。“读书长大”点明了读书

的意义,深化了中心。

四、品读课文,体会“我”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明确:“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急切地寻找”。明确:写出了“我”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我”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3?想象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象与表演,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4?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5?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的呢?她有怎

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A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我”是怎样阅读的呢?“我”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1.指名读第4 自然段,体会“我”读书时的样子与内心感受:

(1)体会“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课件演示句子)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明确: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

②“饿狼” 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 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 强烈的求知欲,以及对读书的渴望。

(2)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演示句子)

① “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又是什么?明确:“快乐”指“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惧怕”指的是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②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

(3)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明确:“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2.默读5~10 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受: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交流体验。

(1)“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明确: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不好受。

(2)“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明确: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有时还得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肯定不好受。

(3)①“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是什么滋味?

明确:为了读书而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却还装着皱眉头,望街心。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②体会“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明确: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分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 4)“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明确: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

很多。

( 5)体会“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明确: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 6)“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明确:身体上很疲惫了,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我”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只有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文章虽没有什么情节冲突,大起大落,但作者的内心却因窃读而波澜起伏,我们与作者一起感受了与书相逢的惊喜,匆忙窃读的快乐与惧怕,雨天读书的开心,

以及与书相别的留恋与满足。我们真应该向作者学习,珍惜一切机会好好读书。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窃读记》节选(发放材料),写出读后感。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I 夜晩降临——离开书店F 浑身轻松

沿学反思二

开学第一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基本被调动起来。 在基础教学方面我明显感到比上学期扎 实,首先字词的指点落实到位。 而在课文写法方面也加重了笔墨。 本课教学最满意的地方是

学生能主动地表达, 并且能谈出个性化的阅读理解。 例如在指导中心句的朗读的时候, 学生

提出不同的读法,并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体会, 让自己的理解更加充分。 尊重学生个性化阅

读也是我在教学上一个小小的进步,

我不再追求让学生遵循一种见解, 统一一种答案。本课 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两个课时的课程我还是用了三个课时才能完成, 在课堂的组织上, 学

生仍出现松散的状态。我要不断研究课堂,向 40分钟要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会

总结,学会反思,学会在每一段道路上不断前进。

血板书设计

『放学乏后——匆匆赶到书店

'贪婪地读着 ' 藏

身于顾客之中 借

雨天读书 、吞下

所有智慧,

窃读经历 感受独特 滋味复杂 经曼艰辛

号惧怕 收获知识

和快乐

窃读记公开课教案完整版

窃读记公开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窃读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句子的精妙。 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感受作者那种快乐与惧怕的滋味,同时学习作者爱好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作者窃读的滋味;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读”字联想,引出课题 1、引出课题 以“读”为话题,向同学们提问: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将如何了解到里面的知识读,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怎么读朗读、默

读……我们将会认识一位小姑娘,她读书的经历和我们不太一样,她是——窃读(板书课题) 2、解读课题 通过早读的预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在哪里读书的( 书店) 她在书店读书有何独特之处(只读,但是从来不买,而且经常去)和那些正大光明地去读书买书的人相比,她这种读书的经历就叫做——窃读。既然这种独特的读书形式叫做“窃读”,那“窃”是什么意思呢? 而她在这篇文章中,记录的全都是有关窃读的事情,所以本课就叫——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词。 2、再读课文,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词。 3、全班齐读,师指导难写字并正音。 惧怕踮起屋檐皱起酸书柜暂时支撑 三、再读课文,感知窃读“百”味 1、而在我们的《窃读记》中,作者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窃读的滋味。你都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滋味呢? 快乐、恐惧、暗喜、贪婪、忐忑、轻松、担忧、激动、劳累……

窃读记课时教案

《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们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题目中“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重点 1.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 2. 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假期刚刚结束,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在假期都读了哪些书?可以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读书有关的文章。(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字词,解题明文意 1、交流自学情况 师:自主学习生字词,告诉老师,你都认识这些字吗?我请一位同学来认一认。 (注意生字中出现的易错读音以及字形结构和偏旁部首) 下面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师: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生词。你们能够大声的读出来吗?(读的过程中出现的读音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 同学们你们把学会的字词和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读的更好更准确。

2、解题 师:我们来看看题目中的“窃”字,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上下结构,和“偷窥”的“窥”有点像。)同学们你们都非常的聪明。 师:看到这个“窃”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偷”,那么题目中的“窃”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字典的解释,窃有三种意思: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联系课文内容,你认为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第 ②种) 3、明文意 师:对,“窃读”可以理解为“偷偷地读”。大家一定觉得奇怪,读书本是一件光彩的事,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大家齐读课文后,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齐读课文,初步体会“窃读”的滋味。 师: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合作找出作者是怎样“窃读”的? 生:四人小组合作找出“窃读”的方式:假装问价钱、贴在大人身边、下雨天窃读、饥肠辘辘窃读。 师:通过刚才的概括,大家都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想出了许多方法来“窃读”,那么有谁能快速找出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窃读”时心情的语句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窃读记》精品教案(鄂教版九年级下)

第1课《窃读书》教案 教学目的: ①积累词汇和相关知识 ②抓住主要内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③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④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窃读”过程中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比较两次“窃读”不同的经历,体会“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刻含义。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出示课题“窃读书”,并齐读课题。提问: (1)“窃”的原意是什么?“窃读”是什么意思? 答:“窃”的意思:①偷,②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文中应该是②。 (2)题目《窃读书》可以连起来理解为…… 2、揭示目标: ①积累词汇和相关知识 ②抓住主要内容, 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③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2、积累下列词语: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林海音(1918—2020),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3、感知内容: ①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快速默读全文,请大家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 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 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 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 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4段) ⑤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第10段) ⑥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第11段) 总结:作者童年时代真是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阅读那些名著。 ②在你们的眼睛里、在你们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呢? 答:“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却因为生活的贫穷而买不起书,只能无可奈何地到书店里“窃读”。 ③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作者在一次次的“窃读”过程中积累了如此丰富而有效的方法,那作者是不是每次“窃读”后都能全身而退呢? 原来百密还有一疏,作者小时候的“窃读”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文中就记录了她在“窃读”过程中遭遇的一次尴尬。(同学概括)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简版)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简版) 一、学情分析 因为是一年级的新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律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习惯尚在养成阶段。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根本不知晓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只是出自一时的爱好,课堂上专心听讲难以坚持。但天性使然,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可塑性很强,内心很渴望教师真诚的赞扬,这一切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醒、纠正、督促,使其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体系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着是识字(一)。先让学生认真常用的一些生字。接着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然后是4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识字(一)和识字(二)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2-14个。14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而要求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19页。 通过教学体会到,学生认字需要不断巩固,写字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如学拼音阶段就出现了短语、句子和儿歌,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内容和形式,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和学科的沟通与融合。 2.科学性

《窃读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出示课题“窃读记”,并齐读课题。提问: (1)“窃”的原意是什么?“窃读”是什么意思? 答:“窃”的意思:①偷,②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③谦辞,古人用来谦虚地指自己的建议。文中应该是②。 (2)题目《窃读记》可以连起来理解为…… 2、揭示目标: ①积累词汇和相关知识 ②抓住主要内容,通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读书的艰辛,理解并且学习主人公不怕困难、勤于读书的精神。 ③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人记事。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2、积累下列词语: 2、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林海音(1918—2019),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2019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 3、感知内容: ①林海音童年时代有过不止一次偷偷去书店读书的经历。快速默读全文,请大家找一找林海音到底慢慢积累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窃读”技巧和方法呢?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 ①假装问价钱(第9段) ②贴在大人身边(第11段) ③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第12段) ④饥肠辘辘的时候以花生来充饥(第14段)

窃读记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主人公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圈划并有感情的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教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 学法:勾画圈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名言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冰心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这两则名言讲的是什么?大家喜欢读书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看看大作家读书有什么滋味。 2、题目“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 (1)偷 (2)偷偷地 (3)谦指自己 3、“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 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4、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我”没有钱买书,只好偷偷地在书店读书。) 二、初读课文,体会好读之心 我是怎样“窃读”的? 流连于文化街的大小书店,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之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三、研读文章,品味爱书之情 (一)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二)“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窃读的酸、甜、苦、辣吗? 1、苦 A.“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表现了小海音怎样的心理? 寻找书籍的急切心理。 B.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我”的复杂心理。既表现书中世界对我的吸引力之大,又表现怕再次碰到上次被赶的难堪经历再次重演的复杂心理。 2、酸 我的腿真酸了,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另一条,有时忘形地撅着屁股依赖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这种的酸只是身体上酸。比这种酸还要酸的在哪里? 除了要忍受身体上的痛楚外,作者内心还面临着被侮辱的恐慌和惧怕 3、甜

《窃读记》说课稿1

《窃读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板书)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作者林海音。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我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组课文以“我爱阅读”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本文在单元中起着以篇带篇的作用。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理解并掌握本文中的生字,理解文章中的新词。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相关语句,体会窃读的滋味,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二、教法学法 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我采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想想,合作探究来读懂课文,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自己探究感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一堂新授课,导入的设计至关重要。富有情趣的导入,就像在师生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师生的心会更接近。上课伊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教师备课簿 数学(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二、揭示新课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4.数一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道,学校。) 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预设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预设2:这里有一座大楼。)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5.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最新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精品)

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情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准备】 1、观察生活中书店人们的活动情况。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板书课题,师生质疑 1、板书课题──窃读记。 2、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

(在什么地方窃读?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4、师质疑: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窃读的滋味写清楚、具体的?)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放声朗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解决质疑中较简单的问题。 3、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4、学生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 5、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6、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五、留下悬念,布置作业

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并受到感染。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4、帮助学生学会“踮、婪、辘”3个要求会认的字和“窃、婪、唾”3个要求会写的字,掌握“窃读记、贪婪、唾沫、知趣、饥肠辘辘、适宜”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新词。 2、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师:同学们,多年来我们一直和书形影不离。在读书中,我们不仅能获取知识、学会思考,而且能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所以,读书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一)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本文的作者林海音,从小就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在她少年时期,选择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窃读”(教师相机板书“窃读”),陪伴她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让我们跟随少年林海音一起来感受她读书的乐趣吧。 【以轻松的谈话导入,开门见山地介绍作者不同寻常的读书方式,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案《天地人》

1 天地人 教案A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 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过渡:上有天,下有地。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二、利用字卡,认读“天地人”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地人”,学生充分认读。 2.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天:①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②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③组词识字:天上、天空、每天、天真。 (2)地:①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土”。 ②“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③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3)人:①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②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③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④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三、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 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 2.学生尝试朗读最后一句话。回忆我们刚才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又指“谁”?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四、利用字卡,认读“你我他” 1.你:(1)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2)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2.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3.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

《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窃读记》优秀教学设计 窃读记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窃读”二字,情趣活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以小女孩和学者季羡 林对话的形式,提出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通过假定 与选择,说明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我的“长生果”》是作家叶 文玲童年读书的经历,点明读和写的关系。本组教材将其作为一个 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 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具体实践。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 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 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 学情分析: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假期中孩子们度过许多书籍,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都可以加以联系,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读书,了解读书 的好处,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 提高自身素养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2.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 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 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课时课题:《窃读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 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法、朗读体会法、小组讨论法 使用教材的构想: 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我”“窃读”的经历一波三折,“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更 是入木三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在艰难环境 中对读书的酷爱。 教学流程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五年级语文:1 、 窃读记(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五年级语文:1 、窃读记(教 学实录)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语文:1 、窃读记(教学实录) 第一组 一、内容组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能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掌握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3、通过学习,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课时划分:12课时 1、窃读记—————————— 3课时 2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1课时 3、走遍天下书为侣—————— 3课时 4 *我的“长生果”————— 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3课时 回顾·拓展一—————— 1课时 1 、窃读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1窃读记教学设计两课时

《窃读记》教案两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 写“窃读、炒菜、饥饿、惧怕、充足、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 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 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 求知的渴望,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 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弓I入新课 1. 出示名言,引导学生认读,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

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 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2. 组织学生介绍暑假读过的书,有哪些收获? 3. 出示作者林海音资料,认识林海音。引入新课。 4. 板书课题,生齐读,质疑课题。“窃”“记”各暗示什么? 5.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事? 2.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出示课件学习。着重强调窃,檐,哟的笔画、字 义。 三、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 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让我 们反复地读一读吧! 2. 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滋味。 3. 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一一边走边想一一跨进店门一一打开书阅读一一恐惧被发现一—饥饿难耐一一放回书架一一走出书店。 4. 总结课文内容。 四、品读课文1到4自然段,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 默读1到4自然段。作者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是什 么。分析中心句的含义。 2.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体会“我”内心对读 书的渴望与急切。 3. 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4. 认识更多的读书名言。 五、课堂小结 指名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六、布置作业 1. 看拼音,写词语。 j u p a j 1 e zh 1 ch e ng w u y a n

1窃读记优秀获奖教案

1 窃读记优秀获奖教案 2016-03-03 10:42 次 共1课时 1 窃读记小学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怎样想办法窃读以及窃读的万千滋味; 2、学习文中的心理描写,感知一些典型语言现象,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和表达手法。 3、激发想象,练习描述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4、读中感悟,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读书的种子。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十一二岁之间,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初步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但还应看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放有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窃读记》教学设计 一、感同身受忆窃读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小诗:(配乐朗读)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很快地向小孩

招呼/“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穷人有好多苦痛/富人永远没有尝过。 2、从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3、有一位叫林海音的作者,她曾把这首诗抄录下来,贴在床头,伤心地一遍遍读着,因为她觉得,这首小诗描写的小孩仿佛就是她自己。长大以后,她把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散文,题目叫《窃读记》。 4、板书,窃读记,指导写“窃”,读题。 5、“窃”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偷、偷偷地、谦指自己),在题中是“偷偷地”意思,为什么不把题目写成“偷读记”?(“窃”是书面语,显得更文雅,读起来富有音韵美) 过渡: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是文字功底很深、读过不少书的人。不过,她小时候不像我们现在的孩子这么幸福,有着优越的读书条件,可以在家读,还可以去书店尽情地读。她生活在旧中国,那时的书店大多是私人老板开的,只希望别人把书买回家读,不欢迎有人只读不买。可她,因为家境贫困,只能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那么,她又是怎样想办法窃读,又是怎样窃读的呢? (设计意图:林海音小时候的窃读生活,与现在的孩子距离很远。本课教学以诗入题,容易扣住学生心灵,引起共鸣,便于学生体会林海音窃读的不易。从“窃读记”这个题目的理解,以及对文字的感知,促使学生一次次感知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二、想方设法窃读书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我”是怎样想办法窃读的?

窃读记公开课教案

1、窃读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句子的精妙。 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感受作者那种快乐与惧怕的滋味,同时学习作者爱好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作者窃读的滋味;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读”字联想,引出课题 1、引出课题 以“读”为话题,向同学们提问: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将如何了解到里面的知识?读,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怎么读?朗读、默读……我们将会认识一位小姑娘,她读书的经历和我们不太一样,她是——窃读(板书课题) 2、解读课题

通过早读的预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在哪里读书的?(书店)她在书店读书有何独特之处?(只读,但是从来不买,而且经常去)和那些正大光明地去读书买书的人相比,她这种读书的经历就叫做——窃读。既然这种独特的读书形式叫做“窃读”,那“窃”是什么意思呢? 而她在这篇文章中,记录的全都是有关窃读的事情,所以本课就叫——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词。 2、再读课文,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词。 3、全班齐读,师指导难写字并正音。 惧怕踮起屋檐皱起酸书柜暂时支撑 三、再读课文,感知窃读“百”味 1、而在我们的《窃读记》中,作者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窃读的滋味。你都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滋味呢? 快乐、恐惧、暗喜、贪婪、忐忑、轻松、担忧、激动、劳累……2、总结窃读的滋味 同学们从作者的窃读中品出了这么多味道啊,看来我们的作者在窃读时真是——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啊! 3、齐读窃读“百”味,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情 窃读的滋味是。 分别带入相关词语,读出对应滋味的情感来。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科学探究 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STSE 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 1.整体观察西瓜 (1)分发材料:各组1份完整的西瓜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等方法观察。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 (1)分发材料:各组1份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 (2)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品尝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觉——味道) 4.小结 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观察,才能对西瓜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5.讨论延伸 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 6.保护感官 (1)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健康。 (2)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整理材料、下课 第2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 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学习比较方法,初步形成比较能力。 3.科学态度 勇于尝试新的比较方法。逐步形成仔细比较,如实描述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颜色的积木块,轻重、软硬、材料不同的小球

窃读记公开课教案

窃读记公开课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窃读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句子的精妙。 3、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感受作者那种快乐与惧怕的滋味,同时学习作者爱好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 课时计划:3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作者窃读的滋味;学习本课生字词。 一、“读”字联想,引出课题 1、引出课题 以“读”为话题,向同学们提问:当你拿到一本书时,你将如何了解到里面的知识读,是最好的方法。你会怎么读朗读、默

读……我们将会认识一位小姑娘,她读书的经历和我们不太一样,她是——窃读(板书课题) 2、解读课题 通过早读的预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在哪里读书的( 书店) 她在书店读书有何独特之处(只读,但是从来不买,而且经常去)和那些正大光明地去读书买书的人相比,她这种读书的经历就叫做——窃读。既然这种独特的读书形式叫做“窃读”,那“窃”是什么意思呢? 而她在这篇文章中,记录的全都是有关窃读的事情,所以本课就叫——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词。 2、再读课文,同桌之间相互提问课后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词。 3、全班齐读,师指导难写字并正音。 惧怕踮起屋檐皱起酸书柜暂时支撑 三、再读课文,感知窃读“百”味 1、而在我们的《窃读记》中,作者感触最深的应该是——窃读的滋味。你都从中,感受到了哪些滋味呢? 快乐、恐惧、暗喜、贪婪、忐忑、轻松、担忧、激动、劳累……

最新《窃读记》教案设计分析(精品)

《窃读记》教案设计分析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教学重点】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策略】 1、教法:目标教学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前搜集读书名言;制作由重点词句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积累内化、整理思绪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学流程】 一、紧扣课题,顺势导入 二、展示目标 三、导学达标 1、初感知,整体把握 ①自由读课文。师:读课文后,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 ②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再读题,鼓励质疑 ①再读课题,说说自己最想知道的内容或最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 ②师将问题的大致意思板书于黑板上。 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偷偷的读书呢?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子读书又是怎样的感觉呢?难道不怕被发现吗? ③带着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反复读通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品词句,积累内化 ①你最感兴趣的上哪个问题呢?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