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抄袭”现象引发的著作权法律思考

高考作文“抄袭”现象引发的著作权法律思考
高考作文“抄袭”现象引发的著作权法律思考

高考作文“抄袭”现象引发的著作权法律思考 [摘要]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抄袭”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公

众的热烈讨论。事件过后它留给我们的仍然是一连串的法律思考如何在理论上对

这个问题进行准确的法律界定并在实践中对其规范化的处理和解决成为亟待探讨和

研究的新问题。本文作者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对高考作文“抄袭”这个新的法律命题进

行了尝试性的探讨和剖析并基于社会利益平衡的考虑对立法内容提出了合理化建

议。 [关键词]抄袭适当引用著作权

学界抄袭现象自古有之延至近日亦自不绝况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频频曝

光的高考作文涉嫌“抄袭”事件[①]又使得抄袭这一沉寂很久的的学术话题重新进入公

众的关注视野并引发了一场对这一特殊“抄袭”现象的热烈讨论。各种评论文章频频见

诸报端而在网络 BBS上也充斥着众多网友不同的声音。盖对这一事件口诛笔伐者有

之怜悯同情者亦有之一时间抄袭成了各大媒体热炒的话题之一。但综观这些文章、访

谈或理论争鸣却少有学者从法律视角对这类事件作深入系统的探讨和分析。究其缘由

笔者认为可能是因为其所涉法律关系表面观之比较简单明了之故但笔者认为这类事件已

经折射出高考作文中存在的诸多法律问题需要理论界尤其是法学界对此广泛的关注和

研究以为实践中此类事件的处理和解决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文拟对此事件相关法律问题

作一尝试性的探讨和分析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一、“抄袭”概念之法律层面界

抄袭原本只是日常生活中常用语汇在《著作权法》制定过程中因被引入到法律

条文中而成为一个法律词汇。我国《著作权法》第46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一剽窃、抄袭他人作品的”由此可见我国法律把抄袭和剽窃乃视为近

义但是《著作权法》并未对这两个法律用语做出明确解释

为便于明确界定其法律概念我们首先需考证于各部权威典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对抄袭所下的定义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做自己的。”而

《辞海》给出的定义是“窃取别人的文章以为己作。”但是语义学的解释并不能直接作

为法律的定性标准因为法律追求的是概念的严格、准确、无歧义以及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根据上述权威典籍的语义解释并借鉴其他有关学者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著作权法中的

抄袭应是指行为人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将他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加修改或者

对形式和内容稍作改动使之成为自己作品一部分或全部的一种侵犯著作权的违法行为对此概念界定笔者认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的对象应限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法律并不是对他人创作的任何文字内容都提供的保护法律规定抄袭类侵权行为其

目的是为了对他人著作权提供法律保护如果原作者对其作品不享有著作权则自然谈

不上对其著作权的侵犯了因此也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抄袭

2、抄袭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封不动的抄袭和改头换面的抄袭

前者是指抄袭者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的原作品不作任何改变如修改等地抄写或剪

贴在自己的作品中以自己的名义发表的行为。[1]而后者是指抄袭者出于欺世盗名的目的

要对所抄袭的作品进行程度不同的修改和组装要对被抄袭的作品作一番整容手术。这种

抄袭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抄袭者将一件已有作品经过整容之后用于自己作品的各个

部分另一种是抄袭者杂取数件已有作品拼凑合成所谓自己的作品。[2]二者相比较而

言后者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在实践中存在情形也更普遍

3、抄袭行为不需要符合发表要件即使未用以发表仍可构成抄袭

对此笔者不赞同《国家教育考试法》课题研究组核心成员谭宗泽副教授的观点

谭副教授认为从著作权法看高考试卷在考试前是绝密文件在考试后属于不能任意公

布的“档案”文件考生对他人的作品没有以个人名义公开发表不能构成侵权。[3]很

显然谭副教授把以个人名义公开发表视为抄袭行为认定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发表只

是抄袭他人作品后的一种具体使用方式也是认定抄袭的重要证据之一。抄袭的本质是占

用他人作品内容以为己用是否发表只会影响给著作权人带来负面作用的范围而对抄

袭的认定不应有影响。而且倘若采发表要件说则势必对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保护不力

因为如此将会使得非通过发表途径而侵犯著作权人署名权的行为难以定性和处罚

二、抄袭行为的认定要件分

抄袭是一种严重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最直接层面来说它侵犯的是作者的署名权

即占用他人智力成果而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表使作品所带来的精神性利益归于自己名

下。这既是对作者署名权的一种侵犯同时也是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文化秩序和精神利益分

配规则的破坏若不加禁止必将滋生人们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消极思想。因而我国

《著作权法》第46条也将此类行为列为侵犯著作权行为的首要情形加以规定。但抄袭作

为一个法律概念在实践中对其做出准确认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牵涉到抄袭行

为与一系列相近范畴如巧合、适当引用、模仿和借鉴等的法律界限划分问题。因此有必

要对抄袭的法律认定要件做详细的分析

抄袭行为作为一种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自应符合侵权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即主体、归责原则、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及其之间因果关系。笔者在此限于篇幅仅对以下几个认

定要件做细致的分析

1、首先在归责原则上笔者赞同学界通说即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适用过错

责任原则因为在我国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已由我国《民法通则》第六章作出了严格的

限定除此之外的一切侵权行为一律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过错责任原则下笔者认为

抄袭行为的过错形式既包括故意也包括过失情形。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抄袭行为均是在

故意心理状态下做出的“在抄袭行为中抄袭人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多是为了

骗取名誉和获取利益。在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其主观心理态度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他人

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有意窃取为己作。”[4]但是抄袭行为亦有在过失心理支配下的情

形而且在古今中外文学创作实践中亦有许多有过失抄袭的例证。[②]在抄袭中的过失是

指抄袭者应当预见出现在自己作品中的表达是出自他人之作由于主观上的原因没有预见

反而误为己作的一种心理态度。所谓过失抄袭是指抄袭者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并未直接地

借用原作而是在创作之前这可能是很早以前的事阅读或者欣赏了原作品并有意无

意地将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等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在创作时将这些信息潜意识地再现

出来并写入自己的作品中成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分从而构成抄袭。[5 抄袭行为采用过错归责原则也就排除了主观上无过错的情形亦即文学创作中巧合

现象。巧合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者在毫无关联的情况下分别独立创作完成彼此

相同的或类似作品的行为。此时两个作品虽有完成先后之分但是双方均是独立完成彼

此不是源和流的关系因而均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2、此外抄袭作为一种占用他人智慧成果的行为还应符合一定度的要求并不是

任何引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均可定性为抄袭

各国著作权法中均规定了各种对著作权的合理限制亦即合理使用原则在文学创作

中它主要表现为“适当引用”。“适当引用”是指为了介绍、评论、报道之目的对他人

已经发表的作品适度的引用不需要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也无需支付报酬但应当注

明引文的出处并不能损害作者的其他合法利益。知识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适

当引用和借鉴往往是必要的手段和途径闭门造车只会导致重复前人已经完成的劳动造

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阻碍知识的进步和学术的发展正如牛顿所说的

他在科学领域获得如此卓著的成就仅仅是因为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抄袭和“适当引用”有着很多的相似性如二者都是对他人受保护文学成果的利用

但是在性质上二者则是截然不同的。要把握二者区别的实质我们有必要首先对“适当引

用”的基本特征进行必要的分析。各国立法对“适当引用”都作了原则性规定其中美国

现行《版权法》第107条规定较为详细。下面笔者借鉴美、英及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和判

例对“适当引用”应当符合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一、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适

当引用”的对象仅限于已经发表的作品否则即应定性为抄袭。二、“适当引用”必须

尊重著作权人的其他合法权利如注明出处指明原作者的姓名等而抄袭则是对别人的

成果直接占为己用使人误信作品内容为自己所创作。三、“适当引用”需要符合特定的

目的这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适当引用”仅限于为了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而美国则包括但不限于审查有关使用是出于商业目的还

是非营利目的。四、“同整个有著作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

这里既有质上的限定又有量上的要求应该综合加以判定。关于被使用作品的数量要求许多国家都立法中都作出了具体规定。[③]而对于作品实质性内容的使用要求各国著作

权法尚未提供限制性的具体标准。吴汉东教授认为“作品的实质部分是整个作品的灵魂

和精华所在。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作者独自性的构思安排、独创性的情节描述、独特

性的人物塑造在音乐作品中表现为具有艺术个性的旋律、节奏、和声、复调的安

排和设计在科学作品中则表现为作者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思想阐发和理论说明。”[6]

五、引用对原作市场销售、存在价值的影响程度。由于新作与原作往往是同一题材的创

作新作的出现有可能影响原作的销售市场或减少其收益甚至有可能取代原作。因此

必须考虑使用的经济后果。[7]

三、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著作权法视角观

上文对抄袭的概念和认定要件做了法律上的界定但高考作文中的“抄袭”现象

只是公众和媒体对一系列类似事件的通俗称谓对其能否一律定性为著作权法上的抄袭行

为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和严格论证的法律命题

高考作文“抄袭”是在高考应试环境下学生凭记忆再现他人作品内容这类行为的

总称其表现样态多种多样绝不限于媒体曝光的一种类型。为便于对其进行法律定性

笔者拟将高考作文“抄袭”现象归结为以下三类并分别说明

1、全文照搬“抄袭”

此类型“抄袭”即近年来媒体所曝光诸事件所代表的典型情形也是最受公众关注和

指责的一类。它往往是考生在考前精心准备和背诵而在考场上原封不动的再现于考卷。

这一情形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定性为抄袭虽然这种应试作文中的抄袭在表现形式有别于

一般的情形如它不是通过感官即时摄入作品信息抄录而是将记忆中已存的信息再现

于考卷。但对抄袭现象更应该从实质上把握而不能受制于一般抄袭行为的表面特征。抄

袭的实质特征即对他人作品内容的不当利用并作为自己成果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次类

型的高考作文抄袭完全符合著作权法上的抄袭要件属于抄袭的侵犯著作权行为

2、部分描述性语言借用

不同于上面类型此类型公众所谓的“抄袭”是指考生在习作过程中有意识的把

平时强化记忆的优美语言作为写作的素材应用到高考作文中。表面看来其与上一

类型相比不过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异而其实不然二者表面上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却体

现了不同的法律性质。上一类型抄袭缺乏作者自己的创作劳动是完全对他人作品的再现

而此类型则是考生运用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在应试中采它山之石以攻玉的表现。它很大

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平时积累素材的程度和组织材料的水平因而是作者智慧创作的结果。

这在古今中外文学创作的历史上也是常见的。同时基于对高考作文写作环境的特殊性以

及作文写作一般不加注解的特殊形式的考虑而且从我国作文教学现状出发以及从对学

生应多鼓励注重积累以提高作文水平来考虑我国著作权法也不宜对这种语言的借用认

定为法定的抄袭当然前述两个类型的所谓“抄袭”其区别只是相对的界限也带有模糊性如部分

借用的范围如何界定如果借用的范围扩大到一段甚至数段文字其性质又如何界定呢

笔者认为对此应该综合几方面来考虑如借用文字总量所占后文文字总量的比重所借用

部分的理论意义与后文其他部分创新意义的对比以及作文中是否有引用性提示等。不

过具体认定标准的进一步细化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广大学者深入研究探讨制定出可操

作性的标准同时也对学生的应试作文提供指导性要求

3、叙述情节或论证理由的引入

这一类型所指情形是在作文写作中考生并不是对他人作品表达方式的借用而只

是对他人作品情节、构思和观点的引入。公众之所以对这一类型也称之为“抄袭”是因

为在公众看来这种情形也是一种对他人智力成果的占用其作文并不是考生真实水平的

反映也很难体现其作文的创造性。但是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的保护范围仅限于表达

方式而对作品的思想和构思并不保护。因此笔者认为此种公众所谓的“抄袭”现象不

能认定为著作权法上的抄袭也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笔者在上文行文中对多处“抄袭”特别加以引号是因为这些行为被称为“抄袭”

只是社会公众的通俗称谓而不是严格的法律界定。而笔者又很难找到更恰当的词汇来

表达同时笔者称之为“抄袭”也是为了便于把各种相似现象集中在一起加以对比和

分析

四、高考作文抄袭事件背后的冷思

——侵权者利益的法律保障及冲突利益的法律平

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考生、家长和指导老师出于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把更

多心思放在了猜题押宝、背诵范文上以至近年来高考作文抄袭事件曝光的频率陡增。但

是在这一事件尘埃渐落之际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不是只限于对学生诚信危机的喟然慨

叹或者对学生寒窗十年功亏一篑的深深叹息呢笔者认为高考作文是一种特殊的作品创

作形式其所蕴涵的著作权法理与一般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区别以待同时在看待这一事

件时更应当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和眼光去分析各方利益的综合平衡保护方案

1、考生涉嫌应试作文“抄袭”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另角度观

当我们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事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抄袭他作侵犯他人

著作权的同时其本身的合法利益尤其是著作权利益也在同时被侵犯他们在扮演侵权

者角色的同时也在同时扮演着著作权益被侵犯者的角色。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高

考学生在高考环境下完成的应试作文同样应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学生依法享有对自

己作品的著作权[④]其他任何人和组织都有尊重其权利的义务。而考生著作权保护的实

际情况又是如何的呢⑴首先考生依法享有作文的发表权而这一权利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法律保护。

考生对其作文有是否发表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发表的权利其他任何人在没得到授权或有法

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不得代为发表而媒体刊登优秀作文时是否征得了考生本人的同意

呢笔者认为恐怕没有否则那些涉抄考生注定不会同意让自己的抄作大白于天下接受

公众监督的。媒体侵犯了考生的发表权毫无疑问而那些阅卷组的老师呢他们有什么权

力把自己批阅的优秀作文在征得考生同意之前擅自提供给媒体呢因此笔者认为媒体

和阅卷组成员共同侵犯了考生的著作发表权

⑵其次考生依法还享有作文的署名权即在自己的作文被发表的时候有权利署上

自己的姓名也有权利不署名但这一决定不署名的权利应当由考生本人行使而不是由

媒体擅自决定。媒体在刊登高考作文的时候往往冠以某省考生或者干脆完全省略。他

们对自己的企业化行为或许可以列举一连串的理由但是侵犯考生署名权却还是不争的

事实

⑶此外考生享有的著作权除了以上两种著作人身权外还享有一定的著作财产权

如获得稿酬权。但是对于高考作文这种特殊作品形式刊载媒体往往不会支付稿酬更不

用说那些转载的媒体了。当然媒体会以考生地址难以查明等原因来推诿但是要尊重作者

的著作权则是媒体必需履行的义务。媒体或者决定不予刊登如决定刊登则需尊重其著作

权并支付稿酬。而且媒体要履行自己的付酬义务其实也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情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作者不详或者地址不详的情况媒体遇到这种情形往往往会采取刊登启

事希望作者前来联系以领取稿酬的做法这些同样可以用来借鉴

2、由高考作文抄袭现象之曝光看相关各方利益的衡平保

基于上述分析可能有人会说对媒体设置如此苛刻的义务是否会不利于媒体对

高考作文行使正当的监督权也不利于公众对高考作文命题的关注。笔者认为高考作为一

项特殊的社会事件附载了各方主体之间的不同利益包括抄袭事件中的被抄袭作者的

著作权利益、高考考生应当享有的著作权利益、媒体的新闻报道利益以及社会公众的知情

利益和社会监督利益等这些不同主体的权利和利益在行使过程中有存在着全方位的交

叉和冲突如何界定各方利益的相互关系并有效协调是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制定

相关的利益协调方案其中最有效的即专门规章制度的制定

1在原作作者和高考考生之间著作权利益冲突之中虽然原作者的著作权利益应

当受到保护勿用赘言但是笔者认为当这种著作权利益在被用于高考作文写作之途时其

保护的范围和程度也应相应缩减。高考作文虽是考生创作完成并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

品但它毕竟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一般的作品如其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应

试学生阶段习作训练的手段也包括借鉴名家写作手法摘录好词好句上等。因此高考作

文正是由于创作环境和创作目的的特殊性以及结构形式上的特点要求司法和教育实

践中对抄袭的认定标准也应该宽松于一般的作品从而适应学生阶段创作主要源自学习

模仿的特点2而当把观察的视角放在新闻媒体和高考考生之间时我们首先应当对发生双方

利益冲突的存在进行确认。从前文可知高考学生在涉嫌作文抄袭侵权的同时其作为一

方权利主体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也应受到重视和保护。但是媒体的社会监督权和新闻报道

权也是法律所赋予的一项重要权利媒体正是运用这一权利担负起社会赋予其的社会

角色和义务责任如满足公众对高考作文的关注需求以及从侧面实现对高考作文抄袭的

监督等。这样在新闻媒体行使社会监督权和新闻报道权时就难免造成双方权利和利益的

冲突

就这一冲突的协调和解决笔者认为与高考作文创作过程中原作者著作权的保护相

对应高考作文本身的著作权确认和保护程度上也有别于一般的作品形式需要特别加以

对待在保护考生著作权的同时应当同时兼顾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而由于高考作文完成的特殊目的以及为了兼顾媒体新闻报道和社会监督的职责和义

务在高考作文的保护程度上也相应的应当体现学生特色在确认其享有著作权的同时

对其著作权的排他范围适当限制从而有利于各方利益行使的兼顾和衡平。对于高考作文

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的保护范围来说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项研究

和考察并出台相应的条例或指导性文件制定特殊的规则和制度加以明确规范。如在媒

体刊登高考作文时在作文发表、署名和付酬方面可由法律做出特别化规定授权阅卷

组在特定阶段内如评卷期间及之后的两个月内有代考生发表作文的权利并有负责转

交稿酬的义务在署名方面法律可以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质和保护作者隐私权的考虑

对所刊作文的考生姓名可用某地考生代替。这样既满足了公众关注的需求并行使了媒体

和公众对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监督权同时也使得考生的著作权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法

律的保护。虽然考生的权利在具体行使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是由法律授权特定主

体对其著作权代为行使本身就是对其著作权的一种承认和特殊保护其存在的积极意义

是不可抹煞的而且具体规则的制定也有利于实践中此类法律问题的实际解决

注释

①2004年重庆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涉嫌抄袭《微型小说选

刊》2004年第9期刊发的《我是一只想死的鼠》。2003年海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最

美丽的鸟》涉嫌抄袭《故事会》刊发的《爱的误区》。2001年四川一考生满分作文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涉嫌抄袭《杂文选刊》刊发的《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陕西省2000年以高考满分作文《豆角月亮》涉嫌抄袭《故事会》2000年第3期刊

发的《弯弯的月亮》

②如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记载的王安石窃柳永词的掌故王安石作诗“披香殿

上留朱辇太液池变送玉环。”涉嫌窃用柳永词“太液波翻披香廉卷”。当然此事件现

在观来借鉴意义更大另外当代作家叶蔚林中篇小说《秋夜难忘》过失抄袭了尹世

林《遍地萤火》。参见郭林虎《文学作品间抄袭之法律认定》第9页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硕士论文。笔者认为在大众写作过程中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常见如对某段文字曾经

常挂口上久而久之会在写作过程中信手拈来而无抄袭感的情形③如吴汉东教授在《论著作权作品的“适当引用”》中介绍的“原俄罗斯著作权法实施

细则规定引用他人作品一般作品引用量不超过1万个印刷符号诗歌不超过40 行

如果是超过30个印刷页的大型科学或学术著作则引用量可增至4万个印刷符号。在

英国作家协会与出版家协会在协议中规定一部散文作品一次引用不得超过400个单

词二次或多次引用不得超过800个单词。”参见 2004年10月30日访问

④本部分所述抄袭作文所指并非完全抄袭原作的文章因为按照笔者前文所主张完全抄

袭之作因不具备独创性而不能作为作品看待。

参考文献

[1]郭林虎.文学作品间抄袭之法律认定[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2,4

[2]郭林虎.文学作品间抄袭之法律认定.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2,

[3]参见肖玉.国家将严惩考试舞弊行为2005-6-22

[4]史可荣.谈剽窃的认定[J]法学评论1991,(5):6

[5]郭林虎.文学作品间抄袭之法律认定[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6]吴汉东.论著作权作品的“适当引用”2004_5/2

[7]英国判例法形成的著名的合理使用三要素之一John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5221744.html,wrence.Copyright Law

Fair Use And Academy[M]. 1980,10转载于吴汉东.论著作权作品的“适当引

用”2004_5/2

高考作文蜕变人物素材

2015高考作文蜕变人物素材 【篇一:2015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2015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环保斗士”马军高分网高考频道小编分享高考 作文人物素材给大家参考,本期是关于环保、责任相关的素材,遇到这类作文 主题,大家可以拿来使用。人物关键字:环保责任担当马军:污染“晾晒者”如果将每年gdp飘红的数据当做一面靓丽高扬的旗帜,那么gdp快速增长背后同步付出的环境代价,则是一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直面的“下水道”账本。 马军被人称为“环保斗士”,他所做的事,其实就是将这本经济发展背后的“下水道”账本,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准确地说,这是一本沉重无比的环境污 染账本。 中国在过去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土一半左右的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近80%溉城市空气质量难以达到健康标准。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到1200万吨,数以亿讨的国人暴露在污染威胁之下。 你可能想不到,马军这个外人眼中的“环保斗士”,20年前却只是《南华早报》的一笔记者,出差到各地,环境的恶化让他触目惊心。2004年,到美国耶 鲁大学做访问学者,马军意识到只有让公众知道污染在哪、谁在排污,大家才 有一起改变的动力”。而精准绘制出一份环境污染地图,则会让公众、企业、 政府监管机构等,都有了行动改变的依据与动力。于是,2006年5月,马军

一手创办的非政府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宣告成立。几年来,马军及其团队绘制出了一份较完整的“中国污染地图”。其中以国内企业居多,也有相当数量的外资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信息公布后,对污染企业形成公共舆论压力,促使其整改。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难以计数,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进来。通过网络投诉举报,中国污染地图在随时更新,已经累计收集污染企业信息11 万多条。 【人物印象】 从记者,到学者。再到“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人,马军始终将目先紧盯着十万大急的中国环境污染,为之奋力疾呼,为之四处奔走,单枪匹马,向跨国和本土的污染企立发出警告。他以最扎实的公民行动,让追求gdp高速发展的莽撞有据可查,让幸存者的忧患按圈索骥,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英雄。马军从记者到民间环保人士的身份转换,是最值得致敬和彰显的跨界。 2015年高考语文预测作文题:自由与不自由 2015年高考语文预测作文题分享!自由与不自由是一对相对的命题,这样有哲学意义的话题,高三党拿来练练手吧!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总汇(全)

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2年大纲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新高考作文类型

历年高考类型 一、漫画 简要描述图片内容;说明图片含义;从中学生角度谈看法。老鼠掉进米缸,吃完米后出不来。 As is shown in the above picture, the moment the mouse gets into the huge container full of food, it starts to enjoy the crops busily, totally ignoring the potential danger. After it consumes the last grain of crop, to its horror, it suddenly finds itself trapped in the container. The picture vividly conveys the message that one cannot just focus on the present comfortable life without making preparations for his/her future. We students can certainly learn something from this. Some of us are addicted to video games and don?t take their study seriously. All that they care about is the present …happy? life. But the truth is that if we don?t study hard now and equip ourselves with enough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will get into serious trouble in the future. So, to avoid the miserable ending of the mouse, let?s take action now! 如今,不努力,只想依赖网络完成家庭作业的行为在学生中屡见不鲜。说明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As is shown in the picture, in front of a computer happily sits a child, doing his homework with no efforts, only by searching the Internet for the answers. It presents that the Internet has huge influence on our life. Internet is really convenient to us. With a click of the mouse, we can get what we want from the Internet. Therefore, many students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 to help them finish the academic jobs. On the one hand, students? learning skills can?t be improved. On the other hand, it kills the student s? creativ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spirit. In my opinion, while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of the Internet, we should learn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s it has caused. Only in this way will the benefits of the Internet outweigh its problems. 二、(名人名言) 你的看法;举例说明 In the English Reading Week, one of my classmates recommended a quote to us which goes like this : "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 I couldn?t agree more with this view. Honesty can always make a person popular and happy. But if you tell a lie and people find out, you are likely to end up with many negative consequences. You can?t be trusted again and you will feel sorry all the time. Take myself for example. I brought in a "cheat sheet" during the last exam and luckily I didn?t get caught. This, however, didn?t mean I had gotten away with that. I felt that everybody gave me a disgusted look when the result was announced. How ashamed I was and finally I confessed to the teacher. Now I know that being dishonest simply makes life more difficult and that honesty is always the best way to go about a situation. 三、(对某一现象的观点)

高校著作权争议及其解决

高校著作权争议及其解决 关键词: 高校著作权争议解决途径 内容提要: 高校是知识生产的轴心,每年都有大量的学术作品及其他作品问世,围绕着作品性质及著作权归属经常发生争议。对这些争议进行探讨,找寻一些解决途径,对保护高校教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是知识生产的重镇,高校教研人员是知识生产的庞大群体。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教研人员的作品呈现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相关的著作权争议也呈增多之势。因法律规定的模糊与缺失,有些争议悬而未决,影响了教研人员研究与创造的积极性。 一、著作权争议表现形式 著作权是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产生的权利。著作权又称版权,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范围内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我国著作权适用的是自动产生原则,无需办理任何登记和注册手续,作品一旦完成,无论发表与否,都受到保护。著作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既具有人身权性质,又具有财产权性质。 从目前的司法实践看,目前高校著作权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情形:

(一)教案的著作权问题 教案对教师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东西。许多教师虽有累年教案,能把它和著作权联系起来的屈指可数。2002年原告高丽娅向法院递交诉状,要求被告归还教案或赔偿损失,从而引发了我国“首例教案著作权案”(高丽娅从1990年1月起在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任教,每学期根据学校安排编写教案。高某从1990年到2002年,共交给学校教案48本,学校共退还4本,其余44册已被销毁或以变卖等方式处理,下落不明。2002年5月30日,原告高丽娅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四公里小学归还44册教案本或赔偿损失。经一审、二审、重审、再审,法院均以原告高丽娅不享有教案本所有权为由判决原告败诉。后2005年9月7日,高丽娅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向重庆市一中院起诉。法院认为,涉案的教案作品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原告高丽娅享有,被告四公里小学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据此,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被告南岸区四公里小学侵犯了高丽娅的教案著作权,判令赔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全国首例教案著作权案在渝审结———我院一审判决教师胜诉并享有教案著作权, http: //www. cqyz-fy. gov. cn/view. php?id=20[EB/OL], 2005-12-14/2009-7-28. )),教案著作权进入人们的视野。围绕该案社会各界展开了热议,法律诉讼也是一波三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教案是否属于作品”这一问题上。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关系到上百万高校教师的切身利益。虽然诉讼有了定论,但对该问题的探讨还没有终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教案、网络教案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三篇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三篇 【导语】写好作文的核心除了直接说出我们的观点,还要对我们的观点加以证明,证明观点的时候,就需要事实材料或者前人的观念的材料。以下是wo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 人物素材》供您查阅。 【篇一】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一、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 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 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 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 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 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 半点玷污与磨损! 二、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 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三、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四、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 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高考作文必备优秀题目整理

高考作文必备优秀题目整理 1、一横长城长一点茉莉香 2、正午光辉,普照大地 3、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4、中国,中国 5、勿以善小而不为 6、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7、科技中国,大美中华 8、创新科技点亮美丽中国 9、民族的灵魂 10、眼界无穷世界宽 11、扫除腻粉呈风骨 12、人要有家国情怀 13、语文,祖国的灵魂 14、从独木桥到阳光道——我看高考 15、高考永不言败不为艰难 16、高考是人生的一次洗礼 17、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一我看高考 18、向社会的“补漏者”致敬 19、至于收获,要量力而为 20、淌过我心的流水 21、朝拜生命 22、月若有情月长吟 23、带着“诚信”上路 24、引的春风渡玉门 25、胜利乃成功之母 26、开卷未必有益 27、“松松跨跨”出人才 28、被搁浅的梦 29、那时,花开 30、善意之心温暖生活 31、花开不只在春天 32、梦想,想梦 33、爱你,我终生的选择 34、徜徉在爱的的梦幻里 35、放弃成熟 36、冬天和我有个约会 37、被搁浅的梦 38、那时,花开 39、让孤独飘舞 40、触摸旋律

1、思想,是不过时的美丽 2、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3、为感情喝彩 4、将奉献进行到底 5、品味遗憾 6、预习青春 7、遗忘教你洒脱 8、皈依自然 9、不能向生活称臣10、揣好梦想上路11、我最重要12、守候心灵的春天13、勤俭,从这里开始14、与往事干杯15、有一种失败叫成功 16、作别失去17、让心灵在书中憩息18、爱,是这样炼成的19、深爱无痕20、心灵的储蓄21、倾听心灵的钟声22、月若有情月长吟23、心星点灯24、与诚信同行25、带着“诚信”上路(2001年) 26、生命的出口27、点一盏心灯28、人生也是一张答卷29、期待诚信30、打开“第三只眼”31、一花一世界32、我是谁? 3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4、横看成岭侧成峰35、雏凤清于老凤声36、月是故乡明37、问渠哪得清如许38、为有源头活水来39、勿以善小而不为40、一笑而过41、未来的主人翁42、一千零一个愿望43、我的未来不是梦44、让我们荡起双桨45、请把我的情感留下46、救救孩子47、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48、滴滴香浓,意犹未尽49、有梦才有远方50、世界有了我们更美丽51、大爱无声52、不经意的美丽53、活着就是为了别人54、最好的风景55、人生需要装饰 56、千里共婵娟57、山外青山楼外楼58、此时无声胜有声59、只要你过得比我好60、无限风光在险峰61、守住心灵的契约62、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63、出色人生的定义64、望生塔上的歌65、我思想,我美丽66、一地梨花67、得失寸心知68、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69、学会放弃70、近水楼台'贤'得月71、孔雀东南飞72、诚以养德信以修身73、一句话,一辈子74、道德,为人的底线75、明明白白我的心76、生命的高度77、'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78、'英雄'岂可到'无用武之地”79、祸患常积于忽微80、良心无价81、走出呵护展翅蓝天82、该出手的不出手83、亲情永不下岗84、该出手的不出手85、摸一摸猴子屁股86、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87、一千个零比不上一个一88、呼唤晴朗的天空89、不要“心太软”90、小心这把双刃剑91、擦干泪,不用怕92、落霞与孤鹜齐飞93、秋水共长天一色94、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95、精美的石头会唱歌96、我为人人,人人为我97、脚比路长98、假如时光可以倒流99、一枝红杏出墙来100、道是无情却有情快慢缓急总相宜把好生活快慢的航帆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挺直生命的脊梁心动不如行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等待是一种借口 莫让机遇擦肩而过坚守人生的关键点缀缤纷世界为他人开一朵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命因奉献而美丽花香袭人舍弃才能获得自由 起跑线上的美丽勇敢奔跑,勇敢超越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奔跑人生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路的尽头鲜花盛开走错的也是路跨不过去的捷径人生没有捷径走下去,前面是片芳草地 人生不需要太多行李踏着脚印少摔跤有梦才有明天脚比路长有梦才有远方 风,可以穿越荆棘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为别人喝彩高高在“下” 成功,需要一颗谦卑的心快乐是一粒种子莫让浮云遮望眼 “拒绝”也是一种美血浓于水理大于情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 给灵魂一个支点万象人生坚守自我 言多岂就必失吃一堑未必长一智疑人要用,用人要疑但求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仅靠功夫深,铁棒难成绣花针跨越语言障碍,筑起沟通桥梁 调准感情的焦距,拥有清晰的世界

高考作文常考话题类型

急求高考作文常考话题类型天星教育网 >> 问吧 >> 问题分类 >> 语文 >> 高考语文问题推荐收藏 提问:enjoytx 级别:幼儿园 来自:四川省凉山州 悬赏分:2 回答数:4 浏览数:698 急求高考作文常考话题类型 RT 提问时间:2010-04-04 13:36:28 评论┆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九天揽日 级别:大一 2010-04-05 22:17:02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作文16种话题 1.话题:人生哲理(冷热、快慢、远近……) 2.话题:人生观、价值观(生命、幸福、奉献……) 3.话题:人与自然(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 4.话题:学会认识(自己、社会、人生……) 5.话题:为人处世(宽容、理解、助人……) 6.话题:传统美德(礼貌、孝顺、谦逊……) 7.话题: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8.话题:直面现实(贫富、生存、奋斗、挣扎……) 9.话题:道德法制(公德、平等、反腐……) 10.话题:集体观念(团结、统一、合作精神……) 11.话题:心理健康(自卑、孤僻、承受力……) 12.话题:人文关怀(老人、残疾人、关怀人的情感……) 13.话题:与时俱进(观念、创新、表现自我……) 14.话题:感情或理性(人性、理智、自我……) 15.话题:读书做人(成熟、情操、品位……) 16.话题:时尚热点(网络、彩票、时装……) 最近10年考的作文题多跟以上16个话题有直接关联。

揪错┆评论┆举报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 其他回答 回答:流动的云 级别:七年级 2010-04-04 18:04:50 来自:江苏省盐城市感恩/亲情/友情/师生情/ 新材料作文应该是一大趋势 评论┆举报 回答:fuwurexian 级别:二年级 2010-04-07 02:46:44 来自:海南省要达到下列各项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评论┆举报 回答:爱上星星的刺... 级别:二年级 2010-04-13 00:15:56 来自:湖南省岳阳市第一种类型:单一话题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网”,有有形的网,如蜘蛛网、鱼网、铁丝网……有无形的网,如关系网、法网、互联网……也许,你有一段关于网的亲身经历;也许,你有许多关于网的独到见解;也许,你对网曾产生过无限的感慨……请以“网” 为中心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抒写内心的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指导:作文试题只提供一个中心话题,让考生根据这个话题进行写作,这是“单一话题”题型。这类题目中的提示语,能够启发写作思维,而不提供支话题,考生必须自定与话题有关的写作内容。比如这道题,就只有一个总话题——“网”,其中关于“有形的网”和“无形的网”的阐述,是用来引发考生的联想思维,提供一些有关的写作对象;而三个“也许”则用来引导考生的思维走向,并激发其写作冲动,同时也对选择文体作出暗示。审题时可以根据提示语进行构思,如“蜘蛛网——关系网——议论文(独到见解)”;也可以故意撇开提示语的指向,另辟蹊径,写作《足球网抒怀》之类的抒情散文。

翻唱歌曲属于侵犯音乐著作权吗

人们所说的“翻唱”实际上是指将已经发表并由他人演唱的歌曲重新演唱,其中根据自己的风格重新演绎但不改变原作品的一种行为。 如果所翻唱的音乐作品已经以录音制品的形式出版发行过,再以CD、卡带等录音制品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法定许可的范围,不需要经著作权人事先许可,但要在两个月内按照法定许可的付酬标准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找不到著作权人的,可以向中国著作权协会支付报酬。如果在录像制品、电视音乐(MTV)或现场表演中翻唱他人作品的属于非法定许可的使用方式,须经作者本人或协会的许可,音著协负责对会员的作品有权发放翻唱使用许可。如果翻唱外国歌曲一般会涉及到是否要将外文歌词翻译成中文的情况,我国著作权法把这项权利规定为作者享有,如果翻唱外文歌曲需要将歌词翻译为中文的话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合作者协商有关报酬。 “音乐侵权”似乎无法可依,法官综合各方面意见得出的判断成为决定性依据。对此律师表示,包括影视作品的侵权,很多判断标准都是十分模糊的。对于如何杜绝类似侵权案件,律师认为在相关法律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唯有进行行业自律,如果你的作品确实是抄袭的,那么即使法律不给你定罪,你的音乐作品也会被歌迷所唾弃,这对你又有什么好处?只有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东西才有市场,这个世界也才能真正‘清静’。 据了解,在音乐圈中,认定抄袭也有将“8个小节雷同”作为判断音乐作品是否抄袭的标准。而律师对此明确表示,我国并无相关版

权法,版权法律都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之下,而《著作权法》中根本没有类似“8小节雷同即算抄袭”的相关法律,“法律中对音乐侵权并不像商标、专利,它没有量化的标准,因此类似官司更多的是靠法官的‘自由裁定’。说白了,这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法官本人对音乐的理解。”

高考作文:一个人物为中心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3则-作文

高考作文:一个人物为中心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3则 高考作文:一个人物为中心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3则 一个人物为中心素材的高考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抹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支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和了砂糖在锅里‘刷刷’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槌,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如此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叹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北京新时代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

历年高考作文题目集锦

诗歌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作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材料作文“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何为小说《第二次考试》 1980:材料作文“读后感:《画蛋》” 达·芬奇的故事 1981:材料作文“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4:材料作文——自拟题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材料作文“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 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材料作文——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1989:材料作文:“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 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材料作文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材料作文——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200字) 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500字 1992:材料作文①记叙25分;②议论25分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题目自拟

2020高考作文素材的五大类型

高考作文素材的五大类型 类型1:以亲身经历作素材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其中,总会有一些事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快乐或忧愁,抑或是令自己感动或有所感悟的事,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作为素材填充到作文中去,因为叙述的是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写起来自然就胸有成竹、娓娓道来。 例一 2016年全国课标I卷阅读漫画材料作文,河北一考生以《爱的畸变》为题写道: 如果我考得好了,妈妈就会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会细心地安排我睡觉,会抚摸着我消瘦的面颊,心疼地说:“乖,今天考了100分,这段时间学习辛苦了,你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吧。” 但是,如果我考得差了,哪怕仅仅退步两分。妈妈就会觉得天塌地陷,国将不国,我也成朽木不可雕了。她会先用暴力手段警醒我,“啪”,给我一耳光:“怎么退步了,说,是不是又打游戏了?”然后苦口婆心地劝导我,“你如果不考好,将来怎么考上好大学,怎么过上好日子呢?”最后是泪水软化,“儿啊,我都是为你好啊……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样做的啊。”

妈妈的爱,就这样随着我的成绩不停变化。 这篇作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说妈妈以成绩的好坏作为奖惩的依据:考得好,妈妈对自己的关怀无微不至,而考差了则不问青红皂白打自己耳光,这一正一反两则素材的运用,既贴近生活,又把妈妈这种爱的畸变表现得淋漓尽致,凸显了文章主题。 例二 2014年全国课标I卷给材料作文,河南一考生以《找准钥匙》为题写道: 窗外北风呼啸,天空灰蒙蒙的,秃了的树在凛冽的冬天面前,终是弯了腰。偶尔渗进屋的几缕风,让我打了个寒战。15点50分,一个小时了,屏幕上已充满了字符,但我仍在一旁抓耳挠腮,因为这个程序只完成了一半,它只满足题设的一种情况,但另一种呢?怎么办?21点整,我无意间瞄了一下表。五个多小时了,字符被我反复打出,又被我反复修改。不行,不行,都不行。冥冥中,我感到自己走错了路,但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跳出来,无名的怒火开始在我心中弥漫,空气中的寒冷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浓烈的硝烟味,我一怒之下将水杯砸向键盘。 “我不编了还不行吗?”

译作的出版及版权问题如何划分

译作的出版及版权问题如何划分 在知识经济盛行的时代下,图书领域也越来越受到知识青年的重视。除了自行编写书籍,翻译书籍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行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 重要,这也就催生了大量的翻译作品。那么,完成一本译作后,很多人会意识到它的出版 以及版权问题,在此,树上微出版(https://www.360docs.net/doc/9815221744.html,)作为一个专注于个人品牌打造 的图书策划营销机构,可以为你提供完美的解答。 首先,针对译作的出版,版权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所以 它涉及的版权划分比较复杂,总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如果翻译的作品为已有版权的作品,则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和授权。这是 原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原作者的权益。树上微出 版在此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广大的译者合理地处理好版权问题。 二,在完成一部翻译作品之后,翻译者就已经享有了新作品的著作权。但翻译作品在 行使时不得侵害原作品的著作权,在对作品进行翻译或者改编,以及以出版、播放、表演、摄制等形式对翻译作品使用时,翻译作品的著作权人授权应以原作品著作权人为限,而不 能超出原有授权的范围。 三,在实际使用翻译作品时,作为使用方的第三方应当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和翻译作 品著作权人的双重授权。而且第三方还可以根据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的不同,分别行使这 两种不同的授权。 除此之外,树上微出版认为,译者还需要尽量规避一些可能发生的版权纠纷。如:引 用已有的文献时注意合理使用原则,杜绝抄袭的现象,注意外文著作权的保护期限等等, 这些问题在出版译作时都需要着重了解。 树上微出版在出版领域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数百家知名出版单位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其中和树上微出版合作的数百位的作者通过出书获得了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数十倍的 经济效益。树上微出版巨资投入设立写手公司、美工公司、视频公司、网媒公司,就是为 了给广大作者群体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

高考作文人物话题素材十篇

高考作文人物话题素材十篇 高考作文人物话题素材:苏雄的傲气 现任BBDO广告公司亚太区董事长的苏雄认为:如果每一个广告公司都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整个广告圈的环境也就可以健康起来。而现在的情况是你不做,后面有一大堆公司在排队。他说:“前段时间,我们在台湾的分公司出了这样一件事,我们有一个已经服务了十年的客户,他们的成功可以说有一半是我们服务的功劳,前段时间他们提出比稿(即广告公司为客户产品所做的市场预测报告。可以由广告公司主动来做,也可按客户的要求来做),比稿后,他们要求谈价钱,但并没有按照比稿的结果来比较价格,而是让所有参加比稿的公司一起报价,结果另一家国际广告公司报出的是我们原先收费1/3的价格,客户问我能不能出比他们还低的价钱,我当即决定这笔业务不做了,尽管他们占了台湾公司50%的业务额,但是我觉得作为广告人我们要有这个骨气。” 分析: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不按规矩出牌,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体的利益。有些人和企业只图一时的获利,缺乏长远的眼光,因小失大,最终难以做大做强。 话题:“规矩与方圆”“骨气”

高考作文人物话题素材: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一位10岁参加抗日儿童团、14岁参加共产党的小姑娘。解放战争时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为掩护革命同志转移而被捕。她坚贞不屈,神情镇定,从容地卧倒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牺牲,年仅15岁。毛泽东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分析:女性一直是弱小者的代名词,但有谁敢说刘胡兰弱小?因为有了理想,弱小的身躯里也装着无限大的勇气。 话题:“生命的价值”“追求” 高考作文人物话题素材:曹雪芹戏谑权贵 清末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画轴送去。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过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 分析:在清贫的生活中,能做到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保持自己节操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2016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全及解析

2016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一、北京卷作文题目 2016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老腔”与“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 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二、2016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目:奖惩之后 三、全国卷II作文:语文素养提升大家谈 (试用于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

陕西、重庆、海南): 今年全国卷高考的语文作文聚焦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作文题大意为:谈如何学习语文,1,课上有效的学习,2,课外大量的阅读,3,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这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 四、2016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我的青春与阅读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着;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五、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2016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6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翻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翻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一、翻译权的行使 翻译,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并依照约定或者《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获得报酬。因此,翻译已有作品,翻译人应当先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合理的报酬。如果翻译的作品是演绎作品,则翻译人不仅需要获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还要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 此外,翻译人还应在翻译作品中指名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 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形翻译他人作品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二)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四)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此可见,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翻译人享有。翻译人在行使翻译作品的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版权有没有什么例外情况? 大部分法律都有规定版权期限。版权过期后,作品就属于全人类共有的财产,称为公共财产或是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的财产。版权保护的时间各不相同,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法律所设的保护期限,是作品原创者去世后50年;美国和欧洲则是作品原创者去世后70年。因此像《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之类的作品原文,现在都已经过了版权保护的期限,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取得、复制或者在原作基础上继续创作,包括翻译、引用、出版等。不过,例如翻译后的衍生作品则不同了,如果衍生作品的作者仍然在世、或是去世但未超过上述年份,则仍然受到版权保护。 另外,有些作品的版权许可协议,自由度足以让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使用,又或者作品属于公有领域,但这必须得到严格证实。没有版权公告的物品不代表作品可以随便自由引用。 另外,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中也有叫做“合理使用”(fair use)的概念。这个概念十分复杂,而且各国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基本上,您可以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大前提下,摘录别人作品的一小段内容。例如您要写一篇《哈利·波特》的书评、讲述作者写作手法等,您当然想引用该书中的部分内容、并加以评述。“合理使用”的概念允许您自行摘录《哈利·波特》书中的小段内容,而无需预先咨询版权持有人。但是至于这“一小段”到底应该是多长,而且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摘录这一小段,却没有明确的界定。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大全人物篇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大全人物篇 【人物名片1】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幼名顺官,字雪岩。开办胡庆馀堂中药店。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胡雪岩999遍写龙虎 1874年,胡雪岩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药店。药店内有“癫狂龙虎丸”,因内含剧毒药品砒霜,配置时,如果搅拌不均匀就会危及人命。 当时搅拌全靠手工,没有一个药工敢承担这个冒风险的活儿。胡雪岩想了一个办法,假称药王桐君老人托梦给他,教会他制作龙虎丸的秘诀。他叫人把一间工房打扫干净,关闭门窗,只留下几个操作工,并向他们面授机宜,让药工把研得极细的药粉摊在药匾上,用木棒在药粉上写“龙”“虎”二字各999遍,每顺写一遍后再倒写一遍。这样一来,药粉自然拌透、均匀。 掌管胡庆余堂制药的是胡雪岩的远房亲戚,他觉得按照胡雪岩的方法搅拌龙虎丸药粉太麻烦,为了省时,就私下要求药工只写300遍。 不料这事被胡雪岩发现,他十分生气,愤怒地斥责亲戚说:“你虽为我亲,却不知我心,你图个省时,却是害我误我毁我也。”于是,胡雪岩决定将亲戚扫地出门。 胡雪岩的妻子闻讯赶来,却胡雪岩给亲戚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胡雪岩思虑再三,认为药业关系性命,不能容忍犯错,于是拒绝妻子的劝说,宁愿多赠送亲戚一些银两,也要将他开除。 【名师解读】医药关乎人的性命,因此在这一方面容不得一点儿投机取巧,胡雪岩坚持这样的态度制药,恰恰反映出他的严谨认真的性格和正直的品质,这是成功商人具备的品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品德。 【适用话题】良知严谨正直态度 【人物名片2】 池莉(1957~),当代著名女作家湖北仙桃人,1957 年生于湖北仙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4 年高中毕业,为下放知青;1976 年就读于冶金医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1979年毕业后在武钢职业卫生防预站工作三年,担任流行病医生。2000年任武汉市文联主席,2007年9月22日当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 池莉守信 池莉是当今著名的女作家。 有一次,作家出版社与她签约创作长篇小说《小姐,你早》,离交稿日期只差不到十天时,由于电脑突然出了故障,完成的十多万字文稿顷刻间化为乌有。她呆坐在电脑面前,脑子一片空白,一时间不知所措。怎么办?向出版社说明情况,争取延缓交稿期限?特殊情况嘛,想必编辑会理解,也能谅解。然而,她没有那样做。既然答应了人家,怎好失信于人?她想过,要是这次跟人失信了,别人以后可能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进而不会再跟你合作了。在她看来,失信无异于失节,万万不能小看。于是,她把休息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宁可“蓬头垢面”、衣裙不整,也要昼夜不停地赶写书稿,结果硬是如期完成了。仅仅一周多时间,人瘦了一圈,两只敲击键盘的手几近麻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