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美术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美术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美术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美术

基本功竞赛结果公示

各中学:

2012年溧阳市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美术基本功竞赛经过三轮激烈竞争已经顺利落幕。现将比赛结果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

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

中学物理:

高中组

初中组

中学化学:高中组

初中组

高中生物:

小学美术:

物理化学原理在有机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共2篇)

物理化学原理在有机化学教与学中的应 用(共2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物理化学原理在有机化学教与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教与学中常常涉及化合物的稳定性判断,分析和讨论有机分子的稳定性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物理有机化学的反应性与其稳定性是密切相关的。可燃物质B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是指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单位量的物质B完全燃烧为同温下的指定产物时的标准摩尔焓变,用符号表示为ΔcHθm(B,相态,T),下标“c”和“m”分别表示燃烧和反应进度为1mol。燃烧产物指定为:该化合物中C变为CO2(g),H变为H2O(l),S变为SO2(g),N变为N2(g),Cl成为HCl(水溶液),金属成为游离状态。燃烧焓可以很精确地测量,它是重要的热化学数据。本文以烷烃、环烷烃和烯烃的稳定性为例,介绍燃烧焓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一、烷烃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热化学稳定性 烷烃和所有其他碳氢化合物一样,都是可燃的。烷烃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并放出大量的

热: CnH2n+2+O2(g)→nCO2(g)+(n+1)H2O(l)ΔrHθm(T)=Δc Hθm(CnH2n+2,T) 燃烧焓的测定数据表明:直链烷烃分子每增加一个CH2,其燃烧焓数值的增加基本上是一个定值,即约为-·mol-1。例如,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mol-1、-·mol-1、-·mol-1和-·mol-1。 利用烷烃异构体燃烧焓的大小可以推测烷烃异构体的相对热化学稳定性。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烷烃的燃烧焓比直链烷烃大。支链越多,燃烧焓越大。实验数据表明:在烷烃异构体中,支链最多的燃烧焓最大,也最稳定。烷烃异构体燃烧时生成的产物相同,均为CO2(g)和H2O(l),反应消耗O2(g)的量和生成产物的量也相同。燃烧焓的不同,实际上说明了反应物烷烃分子能量的高低。燃烧热大,说明分子具有的能量低,结构稳定。因此,通过燃烧焓的大小,可以了解分子的稳定性。 表1给出了正辛烷及其同分异构体在时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由表可知,2,2,3,3-四甲基丁烷的燃烧焓最大,为-·mol-1,故最稳定;而正辛烷的燃烧焓最小,为-·mol-1,故最不稳定。从分子能量上讲,2,2,

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试题及考试要求 考题一、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 考试要求:(1)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并记录;(2)测出热水的温度并 正确记录结果;(3)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温度计、暖瓶中的热开水、杯子。 考题二、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宽度考试要求:(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量程、分度值并记录;(2)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并正确记录结果;(3)实验认真、尊重事实、整理器材。 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物理课本等。 考题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考试要求:(1)观察水平台上天平的称量以及游标尺上的分度值,并记录;(2)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并调节横梁平衡;(3)能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并记录。 实验器材:天平和砝码、小铁块(或铝块)。 考题四、用量筒测已知质量小石块 的密度 考试要求:(1)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并记录;(2)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求出书籍质量的石块的密度并 记录结果。 实验器材:量筒、小石块、玻璃杯、水、细线。 考题五、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考试要求:(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

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u>2f或f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点大集合

物理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物理化学 (physical chemistry) 撰写人:王玉春审核人:陈泳,冯辉霞 一、课程编号: 203128-9 二、学时学分:120学时,7.5学分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四、适合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五、课程性质和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四大主干课程之一,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物理化学是用物理学的原理和实验手段来研究解决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对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物理化学重点解决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在溶液、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表面、胶体等领域的进一步理论开发和应用问题,是化学和相关学科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理论科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系统地掌握有关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化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定律和主要公式;了解重要理论的实验基础;理解重要公式的导出、物理意义及适用范围;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演绎、归纳、计算等方法分析、论证有关具体问题。 六、主要教学内容 1、绪论:物理化学的内容,特点,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与要求,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2、气体: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混合物,气体的液化和临界参数,真实气体方程,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功和热,体系的内能,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恒容热,恒压热及焓,热容,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热化学:物质的标准态及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式,节流膨胀 4、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熵的引出,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熵增加原理,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Helmoltz 函数和Gibbs函数,热力学基本方程及Malxewell关系式 5、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偏摩尔量,化学势,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的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分配定律,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和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 6、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其它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真实气体反应化学平衡,混合物及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7、相平衡:相律,单组分系统相图,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部分互溶与完全互溶系统的液-固相图,二组分生成化合物的凝聚系统相图。 8、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离子的迁移数,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电解质离子的平均离子活度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可逆电池(定义,符号,电动势及其测定),原电池热力学,Nernst方程式,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电极的种类,原电池的设计,不可逆电极过程,分解电压,极化现象与过电位,

保定市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综合试题一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和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两 种方法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要求:1.探究凸透镜(焦距f=10cm)成实像的规律。 2.利用pH试纸和石蕊试剂两种方法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光具座(带附件,标明凸透镜焦距)一套,蜡烛一支(长度小于9cm),火柴一盒。 试管架[试管(15×150mm)2支,试管刷1支];托盘中盛放:烧杯(250mL,盛放玻璃棒2支)、 pH试纸、玻璃片、洁净纸、待测液A、B(1:3稀盐酸,0.1%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盛于125mL

实验记录单

综合试题二测金属块的密度和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要求:1.用已调平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2.使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3.计算金属块密度。 4.探究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已调平)一套,圆柱体组中的金属块一块(拴好细绳),量筒一个,烧杯(250mL,用于盛放滴管和适量水)2个,草稿纸一张。 试管架[试管(15×150mm)2支,试管刷1支],烧杯(100mL),长金属丝X 2根,打磨好的 0.5cm长度金属X、铜丝、镁带各一段,砂纸,硫酸镁溶液、硫酸铜溶液(分别盛在细口瓶中), 稀盐酸(1:3,盛在试剂瓶中),镊子,试管刷,废物瓶(回收金属用),废液桶(带塑料纱 网),抹布。

实验记录单 1.实验记录: 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 3.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 >

综合试题三设计调光台灯的原理电路和组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 实验要求:1.根据连接好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组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置。 实验器材:电池盒一套,小灯座(带灯泡)一个,单刀开关一个,直流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铁架台(带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烧杯(100mL),集气瓶(125mL),试管架,酒精灯, 试管(20×200mm),带120°玻璃导管(与乳胶管配套)的单孔塞(与试管配套),乳胶管,60°

化学有机物物理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烷烃: 化学性质不活泼,尤其是直链烷烃。它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者反应速率缓慢。但是在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条件下,也可与一些试剂反应。主要有:氧化、裂化和取代等反应。 烯烃: 1`与X2,H2,H2O,HX等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3 氧化反应 炔烃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苯 易进行取代,只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和氧化反应,主要: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苯的同系物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甲苯和溴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条件不同,取代位置不同,发生在苯环上,即侧链对苯环的影响,发生在侧链上,即类似烷烃的取代反应,还能继续进行。)加成反应 物理性质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端的烯烃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中间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还略低一点。与烷烃一样,直链烯烃的沸点比带支链的高 炔烃 和烷烃,烯烃基本相似. 炔烃的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4个碳以下的炔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它们的沸点也升高 苯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轻,不溶于水 苯的同系物 在性质上跟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燃烧时都发生带有浓烟的火焰,都能发生取代反映等,不能使溴水褪色(不发生反应),但能使溴水层褪色(物理性质) 归纳 同系物的物理性质不同,但有相同的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相似检举回答人的补充 2010-08-29 17:48 物理性质 烷烃 都是无色的,碳原子数5-11时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以下为气态,以上为固态。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水小。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并且熔点和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 烯烃 物理性质和烷烃相似,如烯烃是不溶于水的,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烷烃还略大一点。烯烃还能与某些金属离子以π键相结合,从而大大增加烯烃的溶解度,生成水溶性较大的配合物。烯烃也易于苯、乙醚、氯仿等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一般C2~C4的烯烃是气体,C5~C18的为气体,C19以上的高级烯烃为固体。烯烃的沸点也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双键在碳链终

初中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doc

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 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2020年-规章制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全套)

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全套) 篇一:物化生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制度: 这条的实验技术四字各替换为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 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中小学实验技术管理人员是教学或教学辅助人员,是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通用技术)、实验研究和课外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业务岗位。 2.具备中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能培训和指导初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具备高级职称的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具备中级职称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扎实的实验教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创新制作的能力和成果。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均需参加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上岗资格证书。 3.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的领导下,负责拟定本学科、本学期实验教学计划,将本学期各年级实验目录张贴上墙,参与、配合并监督学科教师完成本学期实验目录及工作计划。总结反思本学期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 努力保证各个学科实验教学开齐、开足、开好(简称实验“三开”)。 4.掌握各年级、班级的教学进度,按实验计划和《实验通知单》拟定本周实验教学课表和任务项目,准备实验仪器设备、配置药品和耗材,填写实验室教学日志。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本学科所有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操作规范。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应直接从事实验课教学,参与实验教学课题研

究,应参与并协助学科教师完成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实验操作、考查活动。 5.配合学科教师指导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及时处理实验室应急情况,确保仪器设备和学生人身安全。组织学生轮流打扫实验室清洁卫生。 6.负责实验仪器设备器材药品的账务管理、实物管理、使用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申购补充,并实行信息化管理。应每学期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目清楚完整,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卡物相符。 7.熟悉本学科实验仪器设备的规格型号、功能、使用方法、技术标准、商家产地、一般质量检测方法和性价比。收集整理仪器设备及实验教学档案资料。 8.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保养、防护、维修,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对教学仪器进行常规保养,按不同性能与要求做好储存工作,以保持教学仪器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复,以延长使用处限。并做好“三废”、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满足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需要。参与并组织改革创新自制教具,改进、创新实验装置。 9.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科学研究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实验教学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 10.加强实验教学业务进修,经常访问实验教学网站,阅读实验教学期刊,掌握实验教学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掌握数字化实验技术,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能力,参加有关实验教学学术活动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学术能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11.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应定期对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制度要求实行奖惩。 篇二: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全面)

初中物理化学基本概念概要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 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 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9.8牛/千克。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专业英语翻译学习-生物物理化学英语词汇

专业英语翻译学习-生物物理化学英语词汇分子生物物理学 molecular biophysics 生物物理化学 biophysical chemistry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 柔性 flexibility 指生物大分子,如蛋白多肽链和磷脂脂肪酸链活动水准的大小。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fane『翻译中国』 序参数 order parameter 一级结构 primary structure 二级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三级结构 tertiary structure 四级结构 quaternary structure 螺旋结构 helical structure α螺旋α-helix β折叠β-pleated sheet 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一种构象,其多肽链在空间的走向发生180°的转变。 链间氢键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 链内氢键 intrachain hydrogen bond β转角β-bend, β-turn 蛋白质折叠 protein folding

解折叠 unfolding 解旋 unwinding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三股螺旋 triple helix, triplex 螺旋度 helicity 分子肺 molecular lung 血红蛋白随氧的得失,其四级结构和亚基间距离发生显著变化,这种一张一合的情况与肺的呼吸类似,可理解为分子肺。 双螺旋 duplex, double helix 碱基堆积 base stacking 扭结 kink 水结构 water structure 结合水 bound water 生物能学 bioenergetics [离子]近层水 primary water 离子与水作用,使分子沿着离子造成的电场排列,在离子周围形成结合较紧密、有序性较高的水层。 全反构型 all transconfiguration 扭曲构象 guache conformation 寻靶作用 targetting 二色性 dichroism 荧光团 fluorophore

有机化学部分物理化学性质规律总结

有机化学部分性质总结 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 气态:n≤4的烃、新戊烷、甲醛、一氯甲烷、一氯乙烷、一溴甲烷 液态:低级(十碳以下)醇、醛、酸、酯油酸等 固态:苯酚,草酸,苯甲酸、硬脂酸,软脂酸等 2、密度 比水轻:所有烃类、酯、油脂 比水重:硝基苯、溴苯、CCl4、溴乙烷及大多数卤代烃、液态苯酚 3.沸点 ①同系物沸点大小判断,一般随着碳原子数增多,沸点增大。如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 ②链烃同分异构体沸点大小判断,一般支链越多,沸点越小。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③芳香烃的沸点大小判断,侧链相同时,邻位>间位>对位。如: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④对于碳原子数相等的烃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烷烃<炔烃 ⑤同碳原子的脂肪烃的衍生物沸点大小判断,烯烃的衍生物沸点低于烷烃的同类衍生物。如:油酸的沸点<硬脂酸 ⑥不同类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脂肪羧酸>脂肪醇>脂肪醛 ⑦酚和羧酸与它们对应的盐沸点比较,酚和羧酸<对应盐的沸点。如乙酸<乙酸钠 ⑧分子量相近的烃的沸点一般低于烃的衍生物。 例1:2-甲基庚烷>正庚烷>2-甲基己烷>3,3-二甲基戊烷>正戊烷 例2:下列沸点大小,前者低,后者高的是(). A、苯酚和苯酚钠 B、软脂酸和油酸 C、丁烯和乙烯 D、丁烷和2-甲基丙烷 解析:A对,苯酚盐的熔沸点大于苯酚;B错,软脂酸常温固态,油酸常温液态,碳原子相近的高级一元脂肪酸,烃基中C=C越多,沸点越低;C错,同系物中C数越多,沸点越高;D错,同类同分异构体,支链多,沸点低。答案是A。 4.熔点 A.直链烷烃 支链数↑,熔点↑(C3以后). 由此可见:含偶数C,熔点↑的多;含奇数C,熔点↑的少.从而形成了"偶上奇下"两条曲线. 在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还于晶体中晶格排列的对称性有关.

初中物理化学合卷

理化合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物理、化学各10题,每小题2分,计40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3.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氧化物,又都是纯净物 B.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碳元素的化合价 不同 C.常温下都是气体,前者有毒,后者一般不支持燃烧 D.它们都能溶于水,生成 酸 4.在M + H2SO4(稀) → Fe2(SO4)3 + N ( M、N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 反应中,M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①Fe ②Fe2O3 ③Fe(OH)3 ④FeC12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全部

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 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6.多数花卉适合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7、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通报了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情况。“齐二药”违反规定,购入工业用“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代替医用丙二醇(化学式为C3H8O2)为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造成多人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和二甘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C、二甘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丙二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二甘醇 8.有Fe2O3、Fe、Ba(OH)2溶液、K2CO3溶液、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怎样学习初中的物理化学)

怎样学习初中的物理化学呢? 王教授: 预习基础辨清概念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及时小结寻找错因 向你介绍高考状元李晓鹏学习方法,不防一试系统学习方法 一、学习的根本规律——思路清晰 1、简单学习——侧重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记忆、练习; 2、系统学习——归纳总结——骨架、整理、充实; 完整的学习是1和2的结合。 二、如何使用根本规律学习: 1、难题: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广; 2、解题过程:建立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过程; 3、不会解题:断点; 4、要系统学习:心中有一盘整体的棋; 三、如何进行系统学习: 1、建立知识骨架; 2、为骨架填充血肉; 3、找出各部分纵横方向之间的联系 四、系统学习的完整过程: 1、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2、把这个图中的知识点和具体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填充血肉); 3、将这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整体移植到大脑中。 初中的物理化学课,注重的要理解,多做习题练习。物理这门学科,首先要记住公式,定理和在课上老师解题的步骤,在做习题的时候先预习后做题,边做题边总结,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解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学到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得到乐趣,也可以让家长给予评价,这样学以利用,何乐而不为呢!化学的在课上一定要记住化学实验的结果,方程式,掌握实验的过程,课下多做习题,一边理解一边做,不会的就问老师,不要遗留问题,还有一个方法,有时间上百度搜李晓鹏新浪博客,这里有学习方法指导,初中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初中物理化学习题练习,希望能够帮助你吧!

化学:1,识记化学式、化学名、特性2,快速浏览正本课本3,马上做题,不会的马上翻书、问同学、问老师4,做好1,2,3,后花五分钟想想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学到了哪些,哪个知识点是刚才不会的5,针对4的反思有针对性的查资料补充 物理:1,公式呢不用去记,不过我的要求是你要自己把公式一个不落的推出来,概念不要被,用理解,做题尽量多方法求解,做完每一道题之后都要总结。其它大致和化学2,3,4,5一样 此法你若能做到,理化不是问题。祝你成为理化高手 首先要记住公式,再多做例题。多做点儿作业。上课仔细听,不懂就问,基本没有问题了 多做,多问,多反省 如何学习初中物理 初中同学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实,就初中物理而言难度并不大,很多同学觉得难学,多是没有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另外还有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薄和惧怕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不仅能学的好,而且会感到轻松和愉快。 一、学习态度 1.进取心 (1)激烈的升学竞争 (2)家人、老师的要求和希望 (3)自身和社会的需要 2.自信心 (1)自身素质较高 (2)考试要求有所降低 7.5:1.5:1——8:1:1 (3)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3.好奇心和感兴趣 (1)物理世界很奇妙。

中考必备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所有考点

m =ρv v = m ρ 初中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必备]最全 全国通用 物理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一章 1、质量与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ρ= →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 注意:1、密度就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就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就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密度 m v 1、波 2、光的传播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折射现象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第二册第二章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就是否运动与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与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瞧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就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种类 3、光的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透镜 4、光的折射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与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 像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

物理化学-生物工程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80/3;理论学时:68; 实验学时:12 开设学期:3 开设单位: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通识课、专业基础课 2.课程说明 《物理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必需的数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课程。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本门课程,能为以后学习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等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工程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化学理论基础。 物理化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本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及我校具体情况,本着系统和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选定化学热力学、相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作为讲课和实验的基本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启发式、直观教学等方法,以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适当结合工科方面的实际事例进行讲授,并能针对性的反映本门学科的现代发展和最新成果。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主要目的有两个:(1)在大纲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为

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使学生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教法建议 1.在课堂学习之余,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 访问“物理化学”网络多媒体课件,进 一步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2.可安排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物理化学方面的学科前沿讲座2-3次。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1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70)% 六、参考书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 物理化学(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文涛. 物理化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印永嘉,奚正楷,李大珍.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物理化学乙

《物理化学(甲)》考试大纲 一、内容: 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 1. 气体的PVT关系 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3.热力学第二定律 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5.相平衡 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

物理化学第四版答案印永嘉【篇一:2、《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xt>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中文名称:物理化学(二)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三)课程代码:15030100 15030101 (四)课程属性 及模块:专业必修课(五)授课学院:理学院(六)开课学院:理 学院(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物理化学》(第五版)上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年《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二版),沈文霞编,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物理化学》,万洪文,詹正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印永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学习指导》,孙德坤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年《物理化学核心教程学习指导》,沈文霞等编,科学 出版社,2009年《化学热力学基础》,李大珍编,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2年《物理化学》,朱文涛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年 《物理化学教程》(修订版),姚允斌,朱志昂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八)课程定位及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化工、冶金、材料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 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 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先行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适规律的理论 归纳和定量探讨,是后续专业知识深造和科研工作的理论基础,也 是连接化学与其它学科的桥梁。(九)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一些先行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 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 对化学运动作理论和定量探讨。(2)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3)使学生 学会物理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题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测试(时量:100分钟) 物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 mm B.接近0 mm 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2、A、B、C三人各乘一部电梯,A看见楼房在上升,B看见A上升,A看见C静止不动,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A上升 B.B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C.B下降,但比A下降得慢D.C下降,且比A下降得快 3、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 甲=8g/cm3、ρ 乙 =2g/cm3,将质量相等的甲、 乙两种液体混合,假设混合前后体积不变,则混合液的密度为()A.5g/cm3B.3.2g/cm3C.1.6g/cm3D.2.4g/cm3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 1和F 2 的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已知F 1>F 2 ,则() A.物体A和物体B间一定存在摩擦力的作用B.物体A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 1+F 2 D.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等于F 1-F 2 5、小明按右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 1和V 2 的指针 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L 1和L 2 两 端的电压分别是()A.10V,2V B.8V,2V

C.2V,8V D.10V,8V 6、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 7、为测某电阻R的阻值,分别接成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电路,在甲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为4V和3.9mA,乙电路中两表示数分别为3V和 4mA,则待测电阻的值应为() A.比1000Ω略大一些B.比1000Ω略小一些 C.比750Ω略大一些D.比750Ω略小一些 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当通 电螺线管向左靠近条形磁铁时,条形磁铁仍保 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 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9、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 A ,如果将A叠放在B的中央,则A对B的压强应是() >p B 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